📖 ZKIZ Archives


【愉見財經】銀行“降薪”背後:落不了袋的風險薪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599.html

【愉見財經】銀行“降薪”背後:落不了袋的風險薪酬

一財網夏心愉 2015-04-15 23:01:00

包括傳聞中的浦發銀行在內,不少銀行的“長期風險薪酬”部分正在縮水。那位浦發銀行的朋友,在行員等級調整後全口徑收入是上升的,但“風險薪酬”的部分少拿了。風險薪酬是指在當年年終獎中銀行扣留的一部分收入,分到未來三年發放,其原因是銀行的利潤有當期性,而風險有滯後性。

某在浦發銀行總行後臺管理部門任職的朋友請愉記吃飯,原因是他加了薪。戲劇性的是,席間我的編輯發來一條“浦發銀行全員降薪20%”的市場傳聞,要求求證出稿。

我把手機推到朋友面前。他撇了撇嘴說自己並沒有感覺到身邊同事們都“20%降薪”,行里沒有“一刀切”政策,也並沒有收到過相關文件。“去年行里還有一大批員工被升了行員等級,感覺比前幾年都升得多,我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在反複“拷問”下,他也表示,有一塊薪酬確有減少——長期風險薪酬。去年以來銀行業經營效益普遍弱於從前,“不少同事的風險薪酬似乎都縮水了”。

不過,若是回到道聽途說的“謠言”層面,去年夏天以來,愉記不止在一個消息渠道聽說過浦發銀行在高管層面要降薪的傳聞,甚至具體到“年薪上限100萬”的說法。

彼時一名上海市國資系統內人士提過,市管幹部都接受市委組織配置,但配置到金融系統的收入明顯高於其他系統;而“三家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行)主要領導薪酬高低和銀行體量、業績並不完全成正比。而另一方面,彼時中央對金融企業收入分配已很重視,上海作為金融重鎮率先示範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小道消息”一直沒有走上正道,反而等來了2014年浦發列支的薪酬總額增長6.4%的數據,事實直接捏死謠言。

但頗有意思的是,每當愉記向銀行業內人士求證浦發降薪傳聞時,得到的回答語氣常有點“氣呼呼”。“央企(五大行)高管限薪,浦發不在其列要是也湊了熱鬧,不就是給我們壓力嗎?”一名五大行中層管理幹部說。

而撇開浦發不說,事實上,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總行管理層人士在接受“愉見財經”專欄采訪時自曝:“其實我們行今年方案才是總量上降薪20%以上,只是目前各分行日常(月度薪酬)還沒變。”

大行高管限薪之後,降薪作用是否會在大行層層向下遞延?是否會往國資色彩濃厚的中小銀行遞延?目前都是未知數。也正是在這樣的張力之下,每一則相關“標題黨”報道上都吸滿了眼球。

收入“被動”下降

銀行薪酬像個小黑箱,很難把賬完全算清是因其複雜性——首先,銀行實行年薪制;其次,在股權激勵尚未完全啟動前,薪酬結構包括三大部分:固定薪酬、績效獎金、員工福利。

事實上即便沒有董事會下設的“薪酬專項委員會”(有的銀行叫作“薪酬與預算委員會”)的“主動”降薪,多數銀行的員工也覺得自己的薪酬“被動”被降了。

第一是“績效獎金”部分。做銀行的都知道,自己的收入“不靠固薪靠浮薪”,而浮動的績效獎金包括每月獎金和年終獎。這筆錢怎麽拿?每個銀行的“遊戲規則”也差別較大。共性部分可能是:績效獎金的構成結構一般包括本職崗位的績效薪酬、所屬部門業績完成度的浮動績效薪酬和歸於個人業務的獎勵;每個部門根據自身業務要求會獲得一套考評指標,中後臺或與主要業務無關的支持性部門的獎金則按某種以全行平均數為參考的方式再做計算。

銀行是個順周期行業,大部分機構遇到了利潤增速下滑、不良上升的窘境。也正是因此,倚重業務表現的“浮薪”部分有所下降已是難免。

“每個銀行都有一個打分機制,有的是百分制、有的是千分制,每一項指標都按銀行戰略中的重要程度計分。”一名股份制銀行總行管理層人士說。在打分中,完成預期目標得該項滿分,超額完成予以加分,若完成不力則扣分,甚至扣完本項基礎分還可倒扣。“比如1000分里‘不良’占200分,不良過高不代表扣完200分就了事,甚至可以扣400分。”從而大大影響當年獎金。

其次是“員工福利”部分。這部分包括適合於崗位級別的培訓、保健、攜家屬旅行等,或是到一定崗位級別就有的所謂“誤餐費”報銷額度、以工會名義發的購物卡等不納稅貨幣化收入。在八項規定嚴格推行之下,大多數銀行人士表示,“員工福利”項目不少被取消了。

頗有意思的是,一名供職於某銀行總行信貸部門的朋友前些日子向愉記抱怨:“去年開始就沒東北大米吃了。”原來,總行的顯口部門要職以往會在過節期間收到各個分行準備的土特產禮物,但“整改”後,這些統統被禁止。

縮水的風險薪酬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傳聞中的浦發銀行在內,不少銀行的“長期風險薪酬”部分正在縮水。

上述那位浦發銀行的朋友,在行員等級調整後全口徑收入是上升的,但“風險薪酬”的部分少拿了。風險薪酬是指在當年年終獎中銀行扣留的一部分收入,分到未來三年發放,其原因是銀行的利潤有當期性,而風險有滯後性。

從這名2011年入職浦發的朋友個人經驗來看,其第一年風險薪酬計提幾千元、第二年超過1萬元、第三年超過2萬元。他以此推測,老行員的這部分計提超過10萬應屬必然。而當銀行告別高利潤增速時代,“風險薪酬”的發放就出現了縮水。

事實上,“風險薪酬”是浦發早年從花旗銀行學來的先進管理機制,浦發也是國內銀行業中較早推行的,不少銀行是在近年來風險擡頭的背景下才後來跟上的。比如某大行是從2013年的獎金發放開始扣下獎金的30%施行3年延遲支付;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是從2014年的獎金發放開始扣下獎金的50%施行3年依次5:3:2比例的延遲支付。

中信銀行在2014年年報中披露:“本行中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實行延期支付。”其中高級管理人員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為126.99萬元,職工監事涉及的2014年度延期支付薪酬為69.81萬元。平安銀行2014年年報也顯示,該行的高級管理人員部分績效薪酬將進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期限為3年。

這一新機制本身,就意味著銀行人士當年落袋的收入大幅減少。

不過雖有“風險薪酬”縮水,從浦發總行整體員工薪酬來看,並未出現所謂20%的普降,不少員工整體收入還有上升。對於該行“薪酬下降引起跳槽加劇”的消息,“愉見財經”從浦發接近人力資源部門的消息人士處獲得一組數據,2012年至2014年浦發員工流失率分別為4.6%、3.6%、4.7%,保持行業較低水平。而從最容易拿了獎金就跳槽的第一季度數據來看,今年浦發全行及總行員工流失率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4

讀書札記170208不當行為(十二)左袋的錢不能放在右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2/0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208%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8d%81%e4%ba%8c%ef%bc%89%e5%b7%a6%e8%a2%8b%e7%9a%84%e9%8c%a2%e4%b8%8d%e8%83%bd%e6%94%be%e5%9c%a8%e5%8f%b3/

讀書札記170208
不當行為(十二)左袋的錢不能放在右袋
朝日執筆

開始先說一個朝日的本行—歷史小故事。
情境12a:話說「真.大文豪」蘇東坡被 “燉”到黃州做官時,俸祿很少,但家裏吃飯的人卻不少。為了控制開支,他先把錢分為「應酬費」、「助理薪酬」、「酒錢」、「家庭支出」等不同部分。這還不夠安心,再把撥入「家庭支出」的4,500錢,分成30串,掛在橫樑上。每天早晨用長叉取下一串,作為一天的開支。取下錢來以後,立刻把叉子收起來,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蘇大學士的做法,說來也不是太 “古典”的事。不過是幾十年前,在沒有 “易借易還”,甚至信用咭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不少持家者也會把不同的家庭開支項目,例如「房租」、「衣服」、「食物」、「燃料」等,分開放在不同的「餅罐」內。再進一步說,其實直到今時今日,各大機構甚至政府部門,其開支預算也是用這種形式處理—各部門有自己的預算,部門內各類型開支也有分別的預算,同一類型開支中的不同項目也有各自的預算。結果就是,部門內「個別人士」可以經常坐頭等公幹,但咖啡機壞了,卻一直「沒有錢」更換。

若從「理性」角度來說,這種做法違反了經濟學中一個相當基礎的原則—金錢的「可替代性」!金錢(或任何「有限資源」)應該用在當刻能提供最大效用的地方,如果這個月不知怎的「火水」便宜了,那省下的錢不一定要用來買更多的「火水」,還可以考慮是否在做節時「食好西」,或者替阿仔添件新衣。

家庭主婦也許還有機會「靈活調度」,但大機構為了「方便管理」,」大概就比較難做到這種「彈性」了。既然這樣,幾乎可以保證,它們必然不可能把錢「用在刀口上」。大機構這樣做固然有其難處,但事實上,每個家庭或每個人,其實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有一套與上述相類似的「預算規則」。至於規則中的預算劃分得有多明確,通常都與「總預算」的「鬆緊度」有關。總的錢越多,(感覺上)就越容易「拉上補下」,各項預算間的界線就會「模糊」一點。相反,像蘇東坡般捉襟見肘,規則和預算間的界線,就自然要劃得緊一些了。

情境12b1:你昨天剛花了US$50看了場話劇,你有多願意周末再花錢去看一場音樂會呢?
情境12b2:你昨天剛被「抄牌」罰了US$50,你有多願意周末再花錢去看一場音樂會呢?
Thaler就這兩條問題向其學生(美國的大學生其實都很「窮」)發出問卷,發現12b2中大概有一半(較富貴的)學生,被抄牌後還會去聽音樂會,但12b1已經看了話劇,還會去聽音樂會的,就絕無僅有了。各位不知道有否以下的經驗:

情境12c:今個月已經忍不住買了四件新衣服/「根揼」模型,你覺得自己實在太「大洗」了!於是告訴自己,要節省一點,不能再亂花錢了。你經過時裝店/模型店時,成功抵抗了誘惑。回到家中,你心安理得地上網買了演唱會的門票。價錢不貴,剛好等於你上一件買的新衣服/「根揼」模型。

這種不同種類開支放在不同帳戶的傾向,當然不是閣下或任何一個人的個別問題。Thaler引述了兩位(俊男美女)經濟學家 Jesse Shapiro和Justine Hastings在2008年油價暴跌時,對美國家庭支出的影響研究。
情境12d:2008年美國油價由每加侖US$4下跌至US$2(相當於每公升HK$4.12,香港油價好貴!),跌幅高達50%!汽車燃油是美國家庭的必需和重要支出,家庭每周平均汽油支出為US$80。汽油便宜了一半,意味家庭每週可支配收入(「稅後收入」,這對美國人尤為敏感!)平白增加了US$40。不過,Shapiro和Hastings發現,這些家庭並沒有把這筆「意外之財」,「合理地」分配在提升各方面的生活品質。 例如,他們沒有喝更優質的牛奶和啤酒,出外吃飯看戲的次數也沒有增加。不過,他們在油站為座駕入「貴油」(正如香港和全世界一樣,油站都會提供不同「辛烷值等級」的汽油,價值豐儉由人。)的機率,卻增加了十四倍!

每周US$40,一年大約是US$2,000多一點。根據另一份調查報告,美國家庭的年收入每增加US$1,000,入「貴油」的機率僅會增加0.1%。想像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如果買彩票中了$2,000,他們會想到每年為座駕多入十四倍「貴油」嗎?事實上,2008年那次油價暴跌,其實是金融危機的結果。故此,當時美國家庭其實全部都在努力緊縮各項開支—除了多入了「貴油」以外。這顯然不是一筆明智的消費。

除了不同「開支」會被劃分在不同的「心理帳戶」外,同樣是錢,但只要是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往往也會被劃分為不同的心理帳戶。
這系列的「心理帳戶」是以使用的「容易程度」來劃分的。最 “膚淺”的自然是「現金」,這些錢的「存在目的」,根本就是為了「被花掉」!不過,這種說法也已經有些 “老土”了。因為即使是「現金」,還是有「白花花的實體」。自從信用咭和八達通普及以來,「看不見的錢」當然比「實實在在的錢」更容易花掉。

比現金深一層的是「存款」。
情境12e:「咭數」明天就到期要找了,但你戶口裏卻沒有足夠的現金。你發現自己還有一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不過若立即取回,就要「蝕息」了。於是,你決定只還「Min-pay」,等下個月出糧/那筆「定存」到期,才付清尾數。
大部分人這樣做的時候,都沒有認真計算過,這兩星期的信用咭利息,其實比立即取出存款所「蝕」的利息,還要多一大截。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存款」與「股票」、「基金」等一樣,被我們在「心理帳戶」中歸類為「資產」。當然,某些有「特定用途」,例如「退休投資基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地位就更高,以至於很少會把它們視為可以使用的「錢」。

不過,在上一個世代,有一樣「資產」的地位是最神聖的。那就是「房產」。在條件許可下,我們的上一代往往寧願省吃儉用,把娛樂壓縮至零,也希望盡快清還房貸。不過,時代變了。假如現在問一對幸運地「成功上車」的(偽)中產夫婦,是否願意每天三餐麵包即食麵,每天上班前下班後外加節假日去做兼職,零外遊零消費零娛樂。以這樣的生活,換取他們的「三十年房貸」減為「二十五年」。我相信應該沒有人願意吧!
這現象與利息的大幅下降當然不無關係。當今「物業信貸」的盛行,以至於「房產」作為「不動產」的地位也開始「動」了。只不過,以現時的觀察,「房產」仍是處於個人或家庭各個「口袋」中的最深層,非到山窮水盡的一步,不會動用。真箇像廣告「微電影」一樣,貿然拿出來創業「實現夢想」的「尖麻」,大概不多吧!

話說回來,這種分開「不同口袋」的「心理帳戶」,對於「理性經濟人」來說,固然不甚「理性」。不過,對於我輩本就不甚「理性」的「日常人」而言,卻非常實用。我們擁有「懶惰」、「懵懂」、「過度自信」、「缺乏自制」、「目光短淺」……數之不盡的「高貴特質」。因此,若我們不把各個「口袋」劃清界線,而像「理性經濟人」一樣把所有的「錢」都視作「可替代」的話,我們的「錢」必會從那個破了洞的口袋全部流走—那套新衣服/「根揼」模型,真的好吸引啊!
(未完待續)

12集關鍵字:
不同項目的心理帳戶
錢的不同形式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