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士氣和假值投資療法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22.html

撰文之時,歐洲股市大致上升1-2%,意大利股市升2%,希臘股市升3.7%,美國S&P500指數和NASDAQ均升>1%,成交放量(S&P500已連升四天,搞搞下可能出 follow-through day)。

港股方面,恒指指數穿日本地震低位後的 Day-4 出現較好的反彈,成交稍為放量,但仍未收復那個支持位。而國指卻沒有穿二月的低位,而昨天的低位剛好和二月的低為相同。




個市會不會像和路財經專家所講是「彈散市」?實在木宰羊。不過,什麼都不知道、沒研究,那就不適宜在市場混下去,最好打錢交給高手處理,或者去銀行做個定期存款會較安全。

個人的觀察是:歐美的股市沒穿位也不太壞,反映市場對歐美的經濟並不太過擔心。反而中國的股市,穿底再穿底,似乎要繼續禪聯全球最差股市。不過,港股的國企指數反而沒有穿之前次級調整的支持位,再加上最能反映中國經濟的LME期銅價格,天翻地覆後仍然企在9000以上,那令我又不敢太過看淡(雖然兩日前的走勢的確令人心淡)。

我個人的推斷,市況發展到這一個階段,會開始惹來一些弱者不斷造淡(強者已一早造了淡並且已經吃飽),這反而有利反彈的發展。目前的階段只能視作反彈,因為有太多不明朗的因素仍未解決、也很難解決,那是很難構成一個單邊升市的。

至於作為操作手,是否應該如林博士所講「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呢?那視乎個人取向、資金實力、進取程度等等。不過我個人的看法是,在市場中有什麼時候不是在危牆之下呢?大市 go go go 時仍然會有人輸到跳樓,技術和實力差勁,什麼時候都是在危牆之下。

面對這種跌市,做好者的最大敵人是恐懼(造淡的人也會有被夾的恐懼)。我相信差不多所有造好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說自己沒有恐懼那是騙人的,若不是傻,也不是像索羅斯那樣的神級人士,又或者資金並不是自己的,那恐懼是正常的。

恐懼歸恐懼,但操作也要盡量保持冷靜。在兩天前這種海嘯以來最漫長跌市和超賣情況,肯定不太適宜完全清倉或者開倉造淡(除非有像雷曼倒閉級數的災難性事件已發生)。在這種情形,通常要下幾種決定:

沽出:沽出/止損的時候會否是最低位?---做燈神。

換馬:會否一換馬後,那買入的股票就大跌,自己沽走的就大升?---換驢。

掉頭造淡:會否被夾,潛在的作用究竟有多少?成本需要多大?---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這種情況下要做操作,小心的程度必定要加倍,每一個行動要有較為肯定的理論支撐才能進行。因為不斷挫敗,士氣的打擊會很大,在士氣最低落的時候勉強繼續打仗,一敗塗地的機會必定甚高。

以下的情形必定有很多人遇過(幾乎有幾年炒股經驗的人必會遇上):

1. 持著重倉的股票被洗。

2. 認輸暫纜後,換過隻「穩陣」一點的。點知換完後,輪到隻穩陣的被洗,或者陰跌,日日跌,跌少少,唔知走唔走好。狠下心腸死揸算了,但唔揸猶自可,揸落卻破底再破底。

3. 點知到最後真的是離場了,掉頭造淡大市就大反撲。

4. 好了,確認了反彈後,再度進入造好,點知買入了點穴股。人地個個升,自己隻嘢就唔郁,甚至繼續沉。又或者追回自己之前的股票,點知自己低位沽咗,現在較高位追返,但買入後又開始跌返。

以上的事的確要好好想想應對的方法,只要是但一兩樣發生在自己身上幾次,都足以令人意志消沉。

不過,倘若不計較投資回報的話,「假值投資精神療法」一定有效:

1. 重倉的股票被洗?---市場有大量愚蠢的投機賭徒,借盡孖展,高追彽斬,造成市場錯價,好的股票最終的價值會被反映。估市場的走勢的人不是傻哈哈就是騙子,我們估算的邏輯對就行了,一時之間買賣價格的升跌管不了那麼多。

2.1 認輸斬纜換馬。---股票的基礎因素已變,應換入前景更佳的股票。換入後的股票被洗?重覆(1)的做法,不贅。

2.2 每日陰跌,破底再破底?---大叫「股災呀」,執平貨呀,阿媽無教你咩死蠢?梗係大平賣時掃平貨啦。掃完再跌?愈跌我愈開心,可以運用我強大的現金流,每個月有人工儲下,不斷「平均買入法」買入,長線必賺。再日日跌30-40%?我而家教你點賭啦二打六,窒住窒住,唔預咗輸清光,唔好寄望贏大錢。

2.3 咦?唔係喎,隻股票有作假之嫌喎!---D分析員水平真係低,簡直是對核數師的侮辱。這些理據完全不足以說服自己。最重要是分析的方法,而不是股價賺蝕的結果。

3&4. 離場造淡?---都叫你咪短炒投機賭博,應買入優質的藍籌股長揸,最好提取實股,拎返屋企收埋枕頭底。若買入的藍籌股不斷跌或點穴?重覆(1)&(2)。私人持有股票比存倉仲要抽多些股息稅?---err.......................買賣既事,自己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44

我們不要鋸箭式療法

2012-4-30  TCW



每個消費者都不喜歡漲價,油、電 價格上漲引起民怨,固然可以理解,但再多的怨氣都不能改變我們面臨的現實,那就是:如果繼續維持油電低價,國營事業虧損越來越大,民眾所付出的代價會更 高。

低價攏係假繳稅補貼成本比漲價還多

油、電價格過去一直被政府刻意壓低,這些國營事業因此賣越多賠越多,這種虧損勢必由其他方式來彌補。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政府要補貼,於是政府就得從國庫掏錢出來,彌補中油與台電的虧損。國庫的錢是哪兒來的呢?當然從人民身上徵來。因此中油與台電的虧 損,其實是全民在負擔。

從這個角度觀察,一般民眾享受的油價與電價,其實一點也不低,因為他們除了付了油價與電價,還透過繳稅的方式在付費——政府把人民繳的稅收拿去補貼中油與 台電。

這種「繳稅付油電價」使民眾負擔了很高的隱性成本。首先,稅收原本可以用在其他用途,例如:提供更好更多的道路、招募更多警察來維護治安等,但如今卻用來 彌補中油與台電的虧損,社會因此少了一些道路、也少了一些警察維持治安,這都是油價電價太低的成本——民眾因此失去了這些原本可以享有的公共服務。

其次,政府向民眾徵稅,拿來彌補中油、台電虧損,當中的交易費用奇高,因為稅收要透過人為分配才能流到這些國營事業手上,這中間的分配環節,就須增設機關 人員,這些額外增加的代價,最後也都要民眾來埋單。

例如,假設一度電的市場價格應該是十元,但是政府卻把它壓低成一元,其中九元的虧損,由政府向人民徵稅來彌補。但政府不可能只課九元,因為它還須養一些公 務員來幫忙徵收及分配這些稅,假設做這些事的公務員要花三元來養,那政府就必須向人民課十二元的稅(九元加三元),結果是人民為了一度電,付的「總」價格 是十三元,反而比市場價格十元更高。

事實上,如果油電價格不再被政府刻意壓低,而是反映市場供需,表面上人民付的油電價格,可能會比以前還高,但人們卻不用再支付那些「隱性成本」,也就是繳 的稅不用再被拿去補貼中油台電,這些稅收也可以用來提供其他的公共服務,同時,也省下為了要把稅收交到中油與台電手上,所須負擔的交易費用。

換句話說,民眾實際支付的高油價與電價,已經完全反映他們使用這些資源的全部成本,這樣民眾的總負擔,其實是比「表面上壓低電價、事實上用繳稅來支付電 價」的方式還要低的。

政府操縱才是真壓低價導致浪費和供不應求

然而,油電價格上漲,固然可以消除民眾負擔的一部分隱性成本,但是這畢竟只是「鋸箭式」療法(意指治標不治本)。只要政府仍在操縱油、電價格,「漲價彌補 國營事業虧損」的戲碼就不可能消失。

政府操縱油電價格,帶來許多負面後果,最嚴重的是,它導致民眾浪費這個珍貴資源,也降低了生產者供應這項資源的誘因。

任何資源的價格都是供給與需求互相作用的結果,它反映的是資源的稀缺程度,政府把價格壓低,就把這個信號扭曲了,一方面使得消費者誤以為這個資源沒那麼稀 缺,他們就使用得更多,把這項資源用在許多不那麼重要的用途上,因此深夜空無一人的街道,店家照樣用電大開霓虹燈;下班時間辦公室即使只剩下少數人,燈火 依然全亮。

另一方面,價格被壓低使得生產者發現,提供這個資源沒有這麼的划算,他們願意提供的就變少了。消費者用得更多,生產者給得更少,結果就是「供不應求」。

例如,「缺電」是每年夏天台灣都會碰到的難題,也因此衍生各種爭論,包括是否要蓋新核電廠等,無不來源於此。一般人以為這是台灣的供電不足,但真相卻是價 格被政府壓得太低,因此電的需求量超過供給量。只要電價可以反映供需,根本不會有「缺電」這回事。

世界上沒什麼東西比鑽石的供應更少,但誰聽過有人在抱怨「缺鑽石」嗎?那為什麼又有人會抱怨「缺電」?箇中差別不外是鑽石的價格反映了其供需,電價則因為 被政府刻意壓低,而導致供不應求而已。

因此,當前油、電問題的根源,就是政府在操縱油電價格。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制度會容許政府操縱油電價格呢?

漲價歹戲為何演不完?產權不明,政治人物好干預

這是因為中油與台電是國營事業,因此政治人物才能上下其手。沒有哪個政治人物可以決定,一碗牛肉麵或一本雜誌該賣多少錢,差別只在牛肉麵店和雜誌社是民營 的,中油與台電卻是國營的而已。

更精確的說,民營企業的「產權」有清楚的界定,政治人物根本不能干預,然而國營事業的產權界定不明,政治人物就有了操縱的空間。

界定一項資源的產權,主要有三個權利:使用權、收益支配權、轉讓權。國營事業表面上,產權屬全民所有,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個人有這三種權利。例如,我們 能像一般民營公司股東一樣,在股東大會上對中油與台電的經營方式表示意見嗎(使用權)?中油與台電經營有成,我們能分到股利嗎(收益支配權)?如果我們想 把手上擁有的中油與台電股權賣掉,可以賣給誰呢(轉讓權)?

就連實際負責經營的國營事業經理人、管理國營事業的政府官員,也沒有完整的擁有這三種權利。

中油與台電的經理人要採用什麼新生產方法,還得要管理當局批准,而這些新方法即使能賺到錢,當局的成員不能因此分到好處,他們又為什麼要自找麻煩呢?

至於這些經營者或官員,無法賣掉他們的所有權,他們更沒有動機好好維護這些企業的資產價值,以求賣個好價錢了。

正因為產權界定不明,國營事業才會有人事浮濫、獎金豐厚等外界詬病的低效率現象,政治人物也才會慷他人之慨,定出低廉油電價格,反正虧的不是他們的錢,賺 了他們也不會有好處。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說過一個故事:

「一九七九年到廣州探訪離別了二十二年的姊姊,一天晚上,姊夫走盡後門,安排了一個國家級的地方晚宴。難以忘懷是宴後沒有人收錢——國家職工都下班走了。 這是今天沒有學好的一些經濟學者還支持的國企(國營企業)的本質。」

餐廳員工提早下班,以致客人吃完飯竟不知付錢給誰,國營企業最大的困難,正如張五常所形容:「花別人的錢不心疼」。

怎麼做能徹底終結?國營改民營,股份可買賣

在民營企業,豈會見到員工不向客戶收錢就逕自下班?老闆賣的東西又豈會長期賠本大拍賣?民企要採用更新更好的生產方式,又豈會一拖數年?民企和國企經營效 率的差異,不過就是一個產權界定清楚,另一個產權界定不明而已。

要提升國營事業的經營效率、要政府不再操縱油電價格、要想讓「油電漲價彌補國營事業虧損」這一場爛戲徹底落幕,首要之務,就是將這一些國營企業的產權界定 清楚,讓政府的「有形之手」退出,這當中,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民營化。

民營化後的國企,使用權、收益支配權與轉讓權有了清楚界定,這些企業的實際擁有者,就有動機找出更有效率的經營方式。政府也再沒有藉口操縱已經民營化後的 油電價格,即使民營的油電企業虧損,也不會是全民繳稅來負擔。

最直接的民營化方式,就是以股份制把國營事業改成民營。股份可以公開在市場上面買賣,股東就有權監管事業的經營績效,經營者表現不佳,股東可以透過董事會 投票,將其解雇。認為股價偏低,有自信能經營的人,可以收購這一些股份,如果小股東不滿意企業的經營方式,或對企業前景有所疑慮,可以出售。最後,這一些 企業會落到最能夠發揮該企業價值的人手上。

如何不被財團宰割?不准特許,搞變相人為壟斷

談到民營化,有一些人擔心,這些國營事業將因此落入財團之手。消費者只能被財團宰割,到最後負擔更高的油電價格,讓財團賺取暴利。

但是,財團若這樣做,對它有什麼好處?油電價格定得太高,民眾就減少使用量,財團能賣出的油電也會變少。現實裡財團販賣的商品,從汽車、電腦到手機,有哪 個是故意定出高價讓消費者少買甚至買不起的呢?這種對廠商沒好處的事,它為什麼會去做呢?

其次,就算財團定出極高的油電價格而賺取暴利,別的廠商豈會坐視這種賺錢機會?他們也會投入這個市場,當這個市場有了競爭,就算財團想定高價,當它發現對 手用較低的價格或較好的服務品質,把顧客搶走時,它還能維持高價嗎?

因此,國營事業要民營化,還要有一個重要的配套措施,那就是政府不能夠再搞油電經營的特許制、執照制、審核制之類的行政壟斷,而是要讓這一個市場開放,讓 別的廠商也好,民營化之後的中油與台電也好,在市場自由競爭。

如果表面上國營事業民營化了,但政府卻又在油電市場搞行政壟斷,只准某些特定廠商進入油電市場,這種民營化就只是一種變相的人為壟斷,這種「假民營,真壟 斷」的做法只是在損害一般人的權益而已。

另一種對民營化的擔憂是:國營事業若民營化,可能會被有心人掏空資產,事實上,過去就有一些國營事業在民營化後,出現過這種狀況。

然而,這種現象是沒有清楚界定產權的結果。例如,過去有的國營事業表面上民營化,事實上政府仍是大股東,可指派董事長與總經理(如過去的台肥),這些官派 董事長或總經理有的不具備專業,只是因為酬庸性質而走馬上任,造成「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

而且,官股董事代表只是兼職,並未支薪,他們根本享受不到該企業經營效率提升的好處,更談不上認真監管公司的經營,在這種情況下,有心人想掏空公司資產也 就理所當然了。

民營化就萬事OK?別做半套,讓官民股互鬥

因此,民營化不能只做半套,不要又是「官股」與「民股」間明爭暗鬥的那種民營化,也不要那種「政府用董事長來酬庸特定人士」的民營化。既然中油已經宣示, 二○一六年會完成民營化,那麼就該做全套的民營化,不要再搞那種「表面上民營,實際上半公半民」的假民營化。

當然,民營化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它不是完美的解方,但是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現實裡的我們,只能在各種「不完美」的方案裡做選擇:我們是要選擇 「中油與台電繼續國營,讓政府操縱油電價格」?還是「中油與台電民營化,讓市場決定油電價格」?如果我們想要選擇一個代價較小的方案,答案其實已呼之欲出 了。

【延伸閱讀】6大國企民營化別再拖了

名稱:漢翔公司2011年淨利:11億元主管機關:經濟部

名稱:台電公司2011年淨利:-433億元主管機關:經濟部

名稱:中油公司2011年淨利:-387億元主管機關:經濟部

名稱:台糖公司2011年淨利:55億元主管機關:經濟部

名稱:台灣菸酒公司2011年淨利:94億元主管機關:財政部

名稱:台灣鐵路管理局2011年淨利:-102億元主管機關:交通部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整理: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7

雅芳中國休克療法引亂象:裁員棄店頹勢難扭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20/4MNDIwXzU4ODM4Mg.html

如同一個在懸崖邊掙扎的求生者,直銷巨頭雅芳正在拚命拋棄身上的「包袱」。

繼鐘彬嫻辭去CEO和董事長的職位之後,近日雅芳又傳出將在全球範圍裁員約1500人,並退出韓國和越南市場。接替鐘彬嫻的首席執行長Sheri McCoy表示,這一舉措是雅芳扭虧調整計劃的一部分,目的在於「加強成本管理基礎」。

針對此次裁員的決議,時代週報記者採訪了雅芳中國公司,但對方表示「裁員屬於全球策略,中國方面沒有授權來做任何回應。」

在雅芳持續動盪和「斷臂止血」的背後,難以掩蓋的是其一直在懸崖邊緣徘徊的事實。

2008年雅芳在華的「行賄門」事件讓這家直銷巨頭飽受質疑。今年年初,中國區總裁奧多內茲年初匆匆卸任,其接任者林展宏繼續推進雅芳的模式轉型計劃,加劇了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雖然大批經銷商集體向雅芳維權,但在雅芳執意向全直銷模式轉型的背景下,超過6000家的雅芳專賣店仍然不得不面對被拋棄的命運。

「減輕包袱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資深營銷專家吳志剛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中國市場的頹勢是雅芳的一個註腳,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扭轉中國市場的局面,雅芳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據今年第三財季的數據顯示,雅芳淨利潤下滑81%,降幅遠超預期。隨著難看的營銷數據相繼披露,雅芳的股票持續走低。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機構透露出收購雅芳的計劃。對於成立已126年的雅芳來說,在即將到來的2013年,它仍然要為生存苦苦掙扎。

「休克療法」引發亂象

2012年3月,奧多內茲走了,留下一個爛攤子。

兩年前,雅芳前南拉丁美洲地區總經理奧多內茲空降中國,當時雅芳正處於2008年「行賄門」事件波及最厲害的時候。

當年,受「行賄門」醜聞直接影響,前中國區總裁高壽康、前中國區首席財務官馬思立、前中國區事務負責人孫長青,以及全球內審和安全部門主管伊恩•羅塞特,均被革職調查。

同時,雅芳中國的營銷模式亦無法跟上政策的變動,業績急劇下滑。2010年,雅芳在華虧損1080萬美元,成為雅芳全球唯一出現虧損的區域。而其主要競爭對手安利卻表現強勢,在2010年銷售超過了200億元。

奧多內茲被寄予厚望,雅芳總部希望他能力挽狂瀾。

此前,雅芳中國在前總裁高壽康的主導下,其模式為「專賣店+直銷」的兩條腿走路,而作為直銷模式發明者的雅芳來說,直銷已經滲入了其營銷的基因之中。而專賣店的存在,無論是對於在拉丁美洲推行直銷而大獲成功的奧多內茲,還是對於遠在美國總部的雅芳高層來說均不能接受。

奧多內茲採用了「休克療法」,一上馬就開始將高壽康的模式全部推倒,將雅芳中國向全直銷模式轉型。2010年5月,雅芳向經銷商發佈了《關於中國雅芳直銷發展的聲明》,砍掉原來的經銷商和專賣店渠道,轉向完全直銷。

「事實上,奧多內茲在中國一直處於水土不服的狀態。」資深企業管理顧問胡遠江對時代週報記者說,「奧多內茲希望盡快推倒重來,卻忽略了在推倒過程中的各種矛盾給雅芳帶來的持續動盪。」

很快,奧多內茲的變革引起了雅芳在中國的6000多家專賣店主的強烈反彈,輿論普遍指責雅芳對經銷商的不負責任。而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如果砍掉專賣店,雅芳不但要支付大量的囤貨回購資金,而且還將面臨渠道減少之後的業績下滑。

奧多內茲的「休克療法」企圖在「大亂之後建立大治」,但是在各方的阻力之下,雅芳在中國確實亂了套,卻並沒有馬上迎來「大治」的局面。2011年,雅芳在中國的業績繼續下滑,銷售額僅為10億元,而安利則在當年取得了260億元的銷售成績。

與業績下滑相比,雅芳的品牌形象受損更令人擔憂。吳志剛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雅芳之前的品牌形象一直是高端而有活力的,行賄事件以及之後的一系列動盪讓雅芳的形象大為受損。」

內憂外困之下,雅芳選擇裁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棄專賣店掩蓋問題

雅芳的掙扎背後還有逐漸被遺忘的6000家專賣店的店主,他們更像是雅芳的棄兒。

在2008年雅芳遭遇分水嶺之前,這6000家專賣店可以算是雅芳的驕傲。這個由雅芳中國前總裁高壽康一手構建起來的龐大銷售網絡,在中國直銷業政策變動初期給雅芳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但是隨著高壽康落馬,中國的直銷政策逐漸明朗,雅芳逐漸開始著手更改中國的營銷模式時才發現,擺在面前的6000家專賣店不光是業績的來源,而更大程度上是雅芳推行全直銷模式的阻礙。

門店與直銷交錯,形成了渠道、貨品的混亂,而且造成了同門之間的惡意競爭,本來屬於優質高端品牌的雅芳,價格卻越賣越低。「門店的成本高,做不過直銷員和低價收貨的黑店舖,到最後都是虧本在賣。」原雅芳專賣店店主楊陽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面對這一局勢,雅芳也曾嘗試採用另外的方式解決專賣店問題。雅芳曾試水「第五代專賣店」,在專賣店裡進行收費美容項目,經銷商可以自由選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有經銷商捲走消費者的美容押金逃跑,消費者將矛頭直接指向雅芳的情況,雅芳只好逐步關閉或者收回第五代專賣店。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吳志剛對時代週報記者說,「雅芳必須要有所取捨,事實上,到後期的時候,雅芳店舖和直銷的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雅芳的發展。」

最終,雅芳選擇了砍掉專賣店業務,全面轉型做直銷。但這策略在實施過程中又引發了與專賣店店主之間的糾紛。

「雅芳在處理過程中很不負責任,對於專賣店,雅芳的態度是你愛做不做,反正雅芳知道專賣店在直銷員的競爭中做不下去,最後只能關門。」一直執著於向雅芳「討個說法」的原雅芳專賣店店主周錦輝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由於雅芳自身渠道管理不嚴,雅芳的產品很容易形成竄貨。在退貨時,雅芳往往以此為藉口,要店主出示貨品是從正規渠道進貨的憑證,我們從官網上採購貨品,雅芳根本不出示收據,要憑證只能一個個對代碼,整理起來非常困難。」楊陽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2009年以來,雅芳各地的專賣店店主多次組織集體維權活動討要說法,一直無明確答覆。(《時代週報》2012年3月8日報導《「行賄門」地震後的雅芳》)。對此,記者在日前就此事再次向雅芳提出疑問,但是截至發稿前,雅芳仍然沒有回應。

「雅芳不是不想解決這些問題,而是目前無法解決,」胡遠江對時代週報記者說,「相比較雅芳未來的發展,這些門店很可能成為犧牲品。」

身為跨國直銷巨頭的雅芳身處懸崖邊緣急於求生,顯然並沒有考慮遠在中國的專賣店店主們。對於雅芳來說,專賣店也許只是一個錯誤時間段下的錯誤決策,或者說是一枚棄子。

「雅芳應該對我們所有人道歉!」周錦輝對記者堅定地說。

轉折時期遠未到來

2012年3月,林展宏來了,雅芳仍在懸崖邊緣。

從林展宏的角度來看,2012年本應是轉折的一年。據當時外界分析,雖然雅芳中國的銷售額一直下行,但是2011年慘淡的10億元銷售額應該已經觸底,2012年雅芳很可能反彈。

「林展宏的到來包含了雅芳在中國發展的長遠考量,」一位業內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林展宏的華裔背景有助於改善政商關係,緩和雅芳目前面臨的矛盾,所以奧多內茲下重手改革,再讓林展宏進行安撫,改善雅芳的形象。」

與奧多內茲一上馬就大刀闊斧改革不同,林展宏上任之後顯得異常低調。其唯一在媒體前露面是在今年的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參加了一個由雅芳女性基金會發起的「反對家暴」項目活動。

但是,林展宏期待的2012年的轉折並沒有到來。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雅芳模式轉換的陣痛仍在繼續,而直銷模式的擴張又太激進。

時代週報記者向一些雅芳經銷商瞭解到,雅芳目前已經關閉了專賣店加盟的渠道,全力推進直銷經營,但是與之前的專賣店的貨品回購、賠償等問題依然糾結。

而雅芳的直銷模式推行也存在諸多問題,由於急於拓展直銷網絡,雅芳直銷員門檻設置很低,貨源渠道管理不嚴,這使得雅芳的產品在價格上存在很大的變動。「每天都在打折,現在不光是與其他品牌進行競爭,同品牌銷售員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一位不願具名的雅芳直銷員對時代週報記者抱怨道。

「雅芳現在還是很混亂,」吳志剛對時代週報記者表達著擔憂,「現在雅芳的產品一直在擾亂整個化妝品直銷市場,這對於雅芳的品牌非常不利,而做直銷,品牌認可度是關鍵。」

目前,在華拿到直銷牌照的直銷商有31家。安利業績遙遙領先,玫琳凱、完美、無極限在2011年的銷售額也均超過100億元。雅芳,毫無優勢可言。

另一方面,雅芳中國還受累於雅芳在全球範圍內的負面頻出和業績頹勢。

「行賄門」醜聞持續發酵,隨著多位高管的下馬,今年4月,雅芳集團副總裁、審計部門負責人克里•卡爾也黯然辭職。今年10月份,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調查發現,雅芳旗下護膚品牌「Anew」產品的抗皺宣傳存在誇大成分。而針對行賄事件,雅芳已經開展了持續近五年的內部調查,光是調查費就高達數億元。

負面新聞接踵而至,雅芳在2013年能夠迎來轉折?這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76

黑田衝擊療法

2013-04-15  NCW 
 

 

被形容為“賭博”的寬鬆措施只能給日本經濟贏得一些時間,日本政府必須跟上

推動結構改革

◎ 本刊記者 陳立雄 文上台後僅僅兩周,日本央行新行 長 黑 田 東 彥(Haruhiko Kuroda)所領銜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就在4月4日的會議上推出了大膽的貨幣寬鬆政策,其政策範圍和規模上都遠超過市場此前的所有預測。

市場參與者為此大為震撼,市場做多日元資產的熱情也被瞬間激發。截至4月10日,美元兌日元升至接近100,日經225指數也一舉突破13000點,刷新四年多以來的最高紀錄,10年期國債利率則一度下降至0.425%,創下自2003年6月以來的歷史新低。金融市場的諸多變化,足以證明黑田新政的巨大衝擊。

“在兩年內達成2%的通脹目標並非易事,以前逐漸寬鬆的做法無法擺脫通縮。 ”黑田東彥在記者會上解釋, “這次貨幣寬鬆措施是量和質兩方面的大膽寬鬆,我們不會逐步投入力量,而是將必要的措施全部都採用了。 ”這套令人意外的政策組合拳包括:在兩年內將貨幣基礎擴大一倍,從2012 年底的138萬億日元增加至2014年底的270萬億日元;將包括40年期國債在內的所有公債列為收購對象,平均剩餘年限從現在的不到三年延長至七年;風險資產方面,每年分別增購1萬億日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300億日元的日本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J-REIT);將政策目標從隔夜指標利率改為基礎貨幣。這被形容為“賭博” 、 “反坦克火箭炮” 、 “宏大試驗”的寬鬆措施將給日本未來經濟走勢帶來何種影響?分析普遍認為,日本央行只能借此贏得一些時間,日本政府仍需跟上推動結構改革。

因此,外界高度關注,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 ,即成長戰略將何去何從。

一次滿足所有預期

黑田“組合拳”給市場帶來前所未有震撼的同時,其政策效力也可能更強大。

在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木下智夫看來,日本央行在去年五次放寬貨幣政策,但市場每次都認為會出現下次寬鬆措施,而此次日本央行一次就滿足了所有的預期,政策效力延續的時間可能更長。在他看來,此次政策並非僅通過印刷鈔票使日元貶值,日本央行引入新的投資標的,更是兼有投資組合“再平衡”的作用。

自2012年9月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已下跌近30%,未來貶值趨勢是否還會延續?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高田創告訴財新記者,過去幾年美元兌日元匯率處於70到85的區間,但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這一匯價偏高,在央行的大手筆寬鬆政策之前,已經回歸到合理的90區間。

“但(日元以後)不會以此前的速度繼續貶值。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則分析,市場將看清此次寬鬆措施的效果,匯率達到105已是視野之內的事情。

日生基礎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矢島康次告訴財新記者,日元走勢今後與美國經濟情況更加有關, “今年下半年,美聯儲可能開始考慮退出戰略,如果這樣,美元將升值,反之,則走低” 。

“這次措施實際上屬於衝擊療法,但包括當事者在內,大家都不知道是否有效。 ”熊野英生對日本國債市場的安全表示憂慮。他指出,未來如果物價真的上漲,債券可能會出現賣盤。央行固然也採取極端寬鬆措施壓低利率, “問題是這個趨勢會持續多久?”日本央行將每月購買7萬億日元的國債,這相當于財務省發行量的七成。

雖然黑田東彥否認債務貨幣化的指責。

但不可否認,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而日本央行苦苦追求的擺脫通縮的目標,真的能夠實現麼?

黑田上任後,努力改善日本央行的溝通方式,試圖以此影響個人和企業的通脹預期,並推動消費和設備投資。當天,日本央行難得地向分析師召開說明會,黑田用展板向在場者解讀新政策,試圖使基礎貨幣的政策目標更易懂。

“安倍經濟學”確實出現了效果。

在日元貶值推動汽油和食品等商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今年2月日本消費動向調查表明,有69.5% 的消費者認為一年後物價會上漲。

不過,通脹預期上漲是否會增加個人消費和企業設備投資仍受質疑。多位分析師對財新記者表示了類似觀點,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下,2%的通脹目標在兩年內無法實現。

住友信托銀行市場策略師瀨良禮子則更為擔憂日本央行的退出戰略。因為在經濟景氣好轉後利率會上漲,而日本央行又必須開始出售國債或縮小資產負 債表。 “那時,若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日本政府稅收相應增加,那麼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實現,就會造成麻煩,利率加速上漲,政府又無計可施” 。

冀望結構改革

美國評級公司穆迪在4月8日發表的報告中稱,日本央行這次寬鬆措施只是為安倍政府進行結構改革 “爭取時間” ,並強調切實改革的重要性。

今年1月,再任首相的安倍晉三重了經濟財政咨問會議。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積極利用此會議推動以郵政民營化為代表的各項改革。安倍還同時動了負責微觀政策的日本經濟再生本部,並組建了產業競爭力會議以及相關的規制改革會議。經濟財政咨問會議和日本經濟再生本部將在6月分別提出“骨太方針”以及“成長戰略”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目前討論結果尚未出來,但這些改革路徑關乎日本未來。

巴克萊證券調查部長山川哲史稱,成長戰略應有兩種主要目標:稅制修正及放鬆管制。前者包括對設備折舊優惠待遇,將法人稅下降到全球標準,提高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通過放寬贈與稅將資產從老年人轉到青年人。後者包括:一是引入混合醫療等醫療方面改革,二是在能源領域實現諸如發、輸電分離以及電力零售自由化;三是以修改解僱條件為主的僱傭改革;四是對包括農業在內的產業除舊納新。山川分析,放鬆管制尤其重要,但此舉因為與既得利益者衝突較大而難以推進;試圖從官僚主導的政策運營實現轉變的試金石就是成長戰略。 “如果沒有伴隨成長戰略,寬鬆貨幣政策和擴大財政的 ‘安倍經濟學’終會以助長資產泡沫告終” 。

對於至今安倍晉三改革的進展,木下智夫表示,在內閣會議上已決定推行電力改革,而且醫療改革方針已明確制定,但最重要的決定是安倍表明瞭日本願意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TPP) 。

《每日新聞》曾報道稱,日本有望在7月正式參加 TPP 談判。而 TPP 有望放鬆在日本包括醫療、農業在內的廣泛領域管制。

木下智夫稱,雖然安倍尚未弄清結構改革的全貌,但應以樂觀的態度看待。因為過去幾年日本首相幾乎每年被換一次,但如果自民與公明聯盟贏得在7月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很有可能以後的三年沒有國政選舉。他認為,跟以前不同,實現成長戰略的環境會得以完善。而且,民對安倍晉三的支持率目前超過70%,這能夠幫助他對抗反對改革的勢力。

針對勞動市場改革的重要性,早稻田大學教授穀內滿在近期 《日經新聞》上發表的文章中建議,法律應禁止退休制度,並取消以年齡為由讓員工離職的慣例。同時,放寬目前嚴格的解僱限制,這樣可以削弱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的影響,勞動市場將更有流動性,這有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而且整體工資也將提升。

在熊野英生看來,勞動市場改革與醫療改革勢必會面臨激烈反對,因此,只有在參議院選舉塵埃落定後才會出現推動的機會。 “不會直接進入全面戰爭,拉開話題並確定先後順序,這或許是安倍特有的倔強。 ”熊野英生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66

我們該來一次「休克療法」!

2013-10-28  TCW
 

一桶放在廚房角落,不起眼的食用油,掀起一股黑心油戰爭,你家廚房,有多少食物淪陷了?

大統事件發生迄今,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他們的黑心油,究竟流向何方?

上游:靠一千根「油管」送出去只要跟低價有關,就有四成來自大統

大統有三個廠,彰化兩個、高雄一個,兩地生產油品不同,彰化廠以調和油為主,高雄廠以生產大豆沙拉油為主,目前正由高雄市衛生局調查中,是否摻入棉籽油,還有待檢驗。彰化廠則已查獲以進口低價棉籽油混入橄欖油等油品中,彰化縣衛生局調查其下游供應鏈,發現下游供應商將近一千家,分布在十六個縣市。

這一千家供應商,就像一千根油管,是黑心油輸送帶的中游,將大統產品(並非全部是黑心油),一一輸送到下游,到消費者餐桌上。

油管分兩大系統輸出,一是以三公升以下包裝,透過固定批發商,賣到大賣場、超市、農會等通路,由消費者選購回家;另一種,稱為「業務用油」,以十八公升一桶包裝,賣到夜市、攤販、自助餐店去。

於是,夜市香噴噴的鹽酥雞、炸雞排、臭豆腐,早餐店現做的油條、蔥油餅、漢堡肉,自助餐店的便當,咖啡廳的簡餐,超市的沙茶醬、辣椒醬、冷凍調理包、冷凍薯條、薯餅,速食店裡炸雞塊、薯條,菜市場裡現炒熱呼呼的肉鬆……,凡是用到油,不論煎、炸、或混合在食物裡,只要有油,且和「低價」扯上關係的,保守估計,可能有四成來自大統。

中游:盤商月銷五千到一萬桶一卡車一卡車載,還能直接跟工廠議價

在整個大統的銷售系統中,中游端的批發商,有大有小,大型批發商「有的相當大,進貨不是用箱,是用卡車在算,一卡車一卡車送來,」一位中部盤商指出,這樣的批發商,月銷量可能高達五千到一萬桶,甚至,能直接跟工廠議價,以「一個月吃下多少量」為談判籌碼。

早期北部最大的油行集散地,就是迪化街,當年,還有「做油一條街」之稱。當時,生產端,都得靠這群油行賣油,因此,油行都向工廠叫大批油進來後,再「重新製作」,打著原工廠品牌賣出去,但已「此油非彼油」;現在,這條油街大多轉型,或離開迪化街,只剩下少數雜糧商。

大批發商有倉庫,有儲存能力,他們通常和小批發商訂約,一個月供貨多少,由小批發商一一賣到夜市、攤販等低價市場。台灣目前貨運相當發達,但是,夜市攤販、小吃店這些角落,還是得靠小批發商,才能打進去。也因此,主管機關如果只是抓大不抓小,往往這種小批發商就會成為漏網之魚,接著就流入了消費者的口中。

大統已查獲的黑心油雖然以低價市場為主力,但是,早餐店、速食店使用這類調和油的,並不多,早餐店是以沙拉油為主,沙拉油是台灣食用油的主力油,大統益、中聯為兩大供應商,大統排第三,但規模小很多;速食店則以高溫、穩定度高的「耐炸油」為主。

低價市場由一群批發商掌控,中高價市場,亦由另一群批發商掌握。某五星級餐廳主廚指出,通常都採購知名上市公司生產的油,品牌較小的,不會考慮;但是,當他聽到連台糖這種政府掛保證的品牌,都委託大統代工時,也嚇了一跳。

北部一家價位中等的小型餐廳老闆指出,大統事件後,他檢查自己進了什麼油,發現,還好,不是大統的,他通常固定向一家大型批發商叫貨,合作多年。

下游:流進夜市和小吃店連省荷包的主婦都把它拎回家

龐大的中游批發商團隊,再往下輸送到下游,給夜市、小吃店等主打「低價」食品的地方,一滴一滴的,滴進廉價食物中。一條暢行無阻、毫不漏接的黑心油產業鏈,就這樣悄悄打造完成。

更慘的,是精打細算、為全家省荷包、還要顧健康的婆婆媽媽們,相信了三個英文字母「GMP」,這三個字,代表品質保證、把關能力,於是,在大賣場眾多品牌中,放心的選了這款便宜又大碗的「黑心油」,開開心心拎回家,準備愛心晚餐。

進口棉籽油,大統只占四成,其餘六成到富味鄉去了,該公司表示全數出口。依照董氏基金會判斷:「出問題的,不可能只有一家,」上述全台灣低價食品市場,很可能已經通通淪陷,但,結果如何,靜待檢調進一步調查,真相才能大白。

如何掌握食用油去向,讓民眾安心?有三個方法:休克療法、流向管理,甚至比照安眠藥類型的藥物控管。

黑心食品連環爆,讓消費大眾擔心還有下一個未爆彈,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指出,台灣社會如果來一次「休克療法」,讓所有黑心食品一次攤開,未嘗不是件好事。

休克療法,是醫學術語。於一九八○年代中期,被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引入經濟領域。當時,南美經濟崩潰的小國玻利維亞,聘請薩克斯擔任經濟顧問,他大膽提出強烈緊縮金融政策,實施貿易自由化,讓玻國經濟短期內產生巨大震盪,導致「休克」;然而,短暫休克,卻讓玻國經濟起死回生,創造出「玻利維亞奇蹟」。

這就有點像是銀行打呆帳,讓虧損一次攤開,也有點像公司進行重整,把所有負債、不良資產重新整理。

解方:全民「休克」讓市場一次落底,重訂遊戲規則

單一銀行、企業可以讓它暫時休克,全民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有什麼方法可以來一次全民「休克」?再說,台灣黑心食品事件,要透過休克療法,起死回生,也得有配套做法,安心食品才能重返餐桌。

一位曾參與食品安全調查的官員,也贊成黑心食品一次出清,但這部分,得靠中央、地方各縣市第一線衛生稽查員,將這些原物料、添加物帶回來一一檢驗,將檢驗結果及黑心不良商人,公諸於世。

短期間,或許引發社會大眾恐慌、消費者無所適從、消費信心低落,但是,像股市一般,「一次落底」的效果,總比盤跌、緩跌,對社會信心的重建較為有利。只要政府有魄力,訂定新的市場遊戲規則,讓業者重新洗牌,信心自然回復。

但是,全台小吃攤販家數達到六萬五千家(以二○一二年免稅計),如果要一家一家檢查,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目前各縣市衛生局專業稽查人力共約五百人,一個稽查員一年要查一百三十家攤販,這還不包括有營業登記的餐廳飯店,這樣的人力足夠嗎?

要杜絕「黑心油事件」重演,葉彥伯指出,「流向管理」是新思維,即,採取像「管制藥品」相同的管理方式,掌握進口油、化學添加物的流向,就不難掌握廠商葫蘆裡賣什麼藥。以「管制藥品」安眠藥為例,藥品進口後,哪些藥局採購多少,醫療、診所進了多少,又用了多少,衛福部都清清楚楚。

以大統為例,如果早在源頭就掌握,大統在同一期間進口了棉花仔油、橄欖油、銅葉綠素等,知道哪幾家廠商,進了哪些不合理的原料,或許,多年前早已掌握大統製作黑心油的線索,不必花那麼多時間、人力,黑心油下肚多年,才揭開真相。

大統事件,揭開低價、GMP兩根魔棒的神秘面紗,在下一件黑心食品報到前,消費者應先認清「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理智判斷食物來源,才能讓黑心食品,提前終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39

抗癌醫藥新時代 投資者熱捧“免疫療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66

癌癥治療中最火熱的領域今年開始走向主流。

2014年,腫瘤學中的“免疫療法”被證明可行。今年,多家公司在這一年銷量有望突破300億美元的市場展開競爭。這種被稱為“免疫療法”(Immune-Oncology)的治療方法分為兩大類——加強免疫系統反應(可治療黑色素瘤和肺癌)和修改免疫細胞(可治療血癌)。

Bristol-Myers Squibb Co腫瘤免疫部門主管Michael Giordano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我認為2015年免疫治療將告別開端、邁入新階段。2015年將會是一個轉折點,免疫腫瘤學將會擴展至黑色素瘤之外,成為主流。我們將看到免疫腫瘤學獲得批準,並被運用於大型腫瘤的治療中。

據IMS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cs去年發布的全球前景報告,目前全球有374個癌癥藥物的臨床實驗項目處在中期實驗階段。這相當於神經系統紊亂類項目數量的兩倍。而在癌癥藥物的項目中,約有25%-30%的項目數據免疫治療。

在藥物實驗中,Merck&Co和Bristol-Myers的藥物對一些患者產生了持久的、被腫瘤學家稱為“戲劇性”的效果。

而患者對此類藥物有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對許多患者來說,這類藥物將延長他們的生命數年。而這對於制藥公司來說,回報是驚人的。此類藥物每年的費用約為15萬美元,而個性化的治療方式將意味著更昂貴的費用。

投資者對Kite Pharma Inc、Juno Therapeutics Inc和Bluebird Bio Inc充滿了興趣。這些公司通過修改免疫系統細胞,讓這些細胞攻擊血癌。這種技術被稱為CAR。Kite和Bluebird去年上漲了四倍,而Juno自上月IPO以來,股價已經上漲超過一倍。這三家公司都將在下周在舊金山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大會上展示自己的技術。

QQ圖片20150113151437

QQ圖片20150113151549

QQ圖片20150113151639

據Kite的發言人Justin Jackson,該公司計劃在2016年為其治療方法申請許可。而Juno計劃在2016年末-2017年初之間提交申請。而Bristol-Myers和Merck正努力將其藥物擴展至黑色素瘤之外,它們預計將在今年獲得肺癌領域的許可,並正就一系列固態腫瘤(Solid Tumors)的治療方法進行測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57

瑞士叫停天價羊胎素療法讓國人夢斷的抗衰老傳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61

(農健/圖)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花費數十萬元遠赴瑞士接受羊胎素療法,國內市場也充斥著各類以羊胎素為名的保健品,瑞士政府近日全面叫停羊胎素,其抗衰老效果,或許還不如啃一塊生牛排。

39歲的廣東人張恕是澳門某賭場貴賓廳的股東,圈子里曾有朋友去瑞士接受過羊胎素註射療法,據說不僅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還能提高免疫力、調節內分泌、解決失眠問題,他心動了。

2014年12月中旬,在支付了5.19萬瑞士法郎(約合35萬元人民幣)後,他和妻子在日內瓦湖畔的一間診所接受羊胎素口服療法。

“羊胎素的味道有點像酸奶,黏糊糊的,不難吃也不好吃。”張恕回憶。

回國兩周以後,張恕就覺得不對勁:先是臉上長出了米粒似的小疹子,小疹子很快蔓延到全身,渾身的瘙癢讓他很難睡個安穩覺。用他的話說,“幾個月下來,非但沒覺得精神煥發,倒是不少朋友說我更憔悴了”。

“不會是羊胎素的質量有問題吧?”他曾試圖向醫生打聽羊胎素精華的成分,但對方以“配方是機密”為由拒絕透露。

最近,這個“逆生長”的夢徹底破滅了。2015年3月26日,瑞士醫藥管理局和聯邦公共健康局聯合發表聲明,要求所有生產、進口、銷售或使用羊胎素產品的診所及從業人員立即停止此類活動。

“無論醫療機構具備何種資質,只要未獲授權,其羊胎素療法都是非法的。”在給南方周末的郵件回複中,瑞士醫藥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彼得·巴爾茲利明確表示,截至目前,聯邦公共健康局和醫藥管理局沒有簽發過任何此類授權書。

根據聲明,醫療機構要想獲得授權,必須科學地證明羊胎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羊胎素療法有抗衰老功效,這也是叫停該療法的原因之一。”巴爾茲利說。

另一個原因是安全性存疑,歐洲已經發生多起與註射羊胎素相關的死亡案例。

近年來,到瑞士打羊胎素已成為不少明星尋求抗衰老的秘方。2013年1月,時年64歲的影星斯琴高娃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使用過羊胎素。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希望成為“不老傳說”。根據瑞士聯邦衛生局醫藥產品處的統計,僅2011年,瑞士就向913名中國遊客發放了以醫療為主要目的的入境簽證,其中約80%接受了羊胎素療法。最近幾年,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增長。

同步增長的還有國內羊胎素保健品和化妝品市場。在淘寶網上輸入“羊胎素”,上千種產品信息撲面而來,價格低至幾十元,高達上千元。

“羊胎素保健品在中國大行其道完全是商家的炒作宣傳,功效存疑。”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王曉軍說。

致命誘惑

羊胎素療法,更確切地說是“活細胞療法”,本質上屬於異種移植。傳統方法是從妊娠三個月的羊胚胎中提取細胞活性物質註入人體。隨著技術的改進,使用冷凍細胞、細胞碎片或細胞提取物的做法日益盛行。

“人和羊不同源,對於一些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人體不具有抗性,一旦出現過敏、組織排異等情況,會有很大的健康風險。”王曉軍指出,即便在瑞士,絕大多數公立醫院也都未涉足羊胎素療法。

1986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神經病學雜誌》刊登了一篇病例報告,一位60歲的德國婦女在經過3天9針劑的註射後,於一周後出現感冒、頭疼和輕度偏癱的癥狀,隨後陷入重度昏迷並在兩周後死亡。

論文第一作者、德國美因茨大學神經病理學教授漢斯·戈倍爾指出:屍檢顯示該女子的死因是激素治療引起的血管炎癥,雖然不能完全證實,但臨床病理學研究提示,患者死於活細胞療法所引發的嚴重並發癥。

2002年,為防止瘋牛病傳入,原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出公告,明令封殺羊胎素。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也發表聲明,敦促會員國“只有具備有效的國家管理控制和監測機制時,方可允許異種移植”。 “光是2014年,科赫研究所就接到好幾例報告:患者因註射了受汙染的羊胎素而導致Q熱,一種能使人和多種動物感染而產生發熱的急性傳染病。”德國頂級科研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新聞發言人蘇桑娜·格拉斯莫徹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說。

國內也曾發生過類似案例。

3年前,原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宋為民接診了一名38歲的女士,患者花了三十多萬去瑞士打羊胎素,回國之後,原本光潔的臉上痤瘡大爆發。另一名患者在接受羊胎素註射後,非但沒覺得皺紋變少,反倒每天昏昏沈沈。

除了導致感染的風險,羊胎素中含有的雌激素還可能促使腫瘤生長。“外源性補充雌激素會導致乳腺癌等腫瘤的發病率增高。”宋為民說。

美國癌癥學會曾強烈建議人們不要接受細胞療法,因為現有的科研數據不但不能證明該療法能有效治療癌癥,反而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致死。

“換做是我,寧可啃一塊韃靼牛排”

目前,瑞士醫藥管理局和聯邦公共監管局已經列出一份名單,對35家涉嫌違法經營的診所展開調查。

作為瑞士某醫療中心在大中華區的代理機構,北京名仕優翔國際旅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翔)在官網上發布了“瑞士青春之旅產品暫停聲明”。優翔一名客戶經理表示,預約至少要等到6周後才會重新開放。同時她強調“瑞士所有開展羊胎素療法的機構目前都在接受資質審查,都不能接受預約”,

但當筆者以顧客的身份聯系其它幾家代理機構時,得到的答複卻出奇一致:預訂和治療正常進行。

瑞士保羅尼翰活細胞精華治療中心上海代理方的解釋是,瑞士新規禁止使用羊作為細胞供體,而保羅尼翰已改成小牛作為細胞供體,因此是合法的。

瑞士青草地療養院(以下簡稱青草地)上海代理方表示,青草地早在2007年就由註射改為口服,“口服療法是合法的,根本不在被調查之列”。

“口服同樣非法。”對此,巴爾茲利明確指出,任何具有適應癥的羊胎素產品,無論是口服還是註射,都被視為藥物,都需要通過瑞士醫藥管理局的審批。唯一的例外是羊胎素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不過,這意味著羊胎素不具有所宣稱的治療功效。

“換作是我,寧可啃一塊韃靼牛排(一種歐洲美食,使用未經烹煮的生牛肉)讓動物活細胞進入胃里。”巴爾茲利打趣道。

針對為何仍在運營的疑問,青草地公關總監文森特·斯坦曼並沒有給出正面答複,只強調:一直以來,青草地始終符合瑞士的法律法規。

去瑞士前,張恕也已註意到瑞士對羊胎素療法的監管日趨嚴格。不過,他把這一信息解讀為叫停某個項目,“國外監管那麽嚴格,如果政府全面禁止,醫院不早就把相關項目下架了嗎?”

對此,巴爾茲利解釋,瑞士是由26個州組成的聯邦國家,負責法律執行的是各州政府,一項新規定落實到所有州需要一段時間。

全球權威機構關於羊胎素的警示信息 (農健/圖)

暴利鏈背後的亂象

林楠是與瑞士旅遊局長期合作的自由撰稿人,在她看來,想要通過羊胎素療法“重返18歲”,代價不是一般的高。

6晚7天的行程,青草地報價2727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8萬元);保羅尼翰5晚6天的行程開價36萬元;優翔則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推出6、8、10三種針劑的個性化套餐,6針劑套餐的價格為42.8萬元。

在羊胎素診所,全套療程不僅包括食宿、體檢、抗衰老治療等內容,還包含簽證、機場接送、醫療翻譯等額外服務。

如此“貼心”的服務背後是巨額利潤。在整條產業鏈中,代理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林楠透露,代理商與診所簽訂的合同,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代理商的提成。

當幾年前宋為民還是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的時候,就有代理商找上門來,希望他在為患者體檢時能遊說他們去瑞士打羊胎素,“公立醫院主任的身份比較有說服力”。總費用約為30萬元的全套療程,代理商許諾給醫生的提成高達30%。

“想來想去覺得不靠譜,讓代理商走人了。”宋為民說。

代理商也找到過林楠,希望她能幫忙寫些推廣軟文,“價格太讓人心動了”。但因為不敢確定羊胎素註射是否安全,她專門進行了一年多的考察,最終拒絕了代理商的誘惑。

在巨額利潤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出這樣的選擇。據林楠透露,在瑞士羊胎素產業中心的沃州和瓦萊州,“野雞機構”並不少見。大陸一些商人在度假勝地租個湖畔別墅,或是在酒店里租幾個房間,雇幾名醫生和接待人員,羊胎素美容生意就能開張,“有些甚至只是營養師,連從醫執照都沒有”。

法國化妝品MedSPA大中華區總裁王宇平也曾聽公司瑞士分部實驗室的臨床醫生說起,不少診所都由中國人買斷經營,診所里難覓老外的蹤影。還有瑞士業內人士悄悄告訴她,“一些機構註射的並不是羊胚胎活細胞,只是普通的營養液。”

據林楠了解,打羊胎素的中國人大多低調神秘,以私營企業主居多,也有部分官員,有些甚至不用自掏腰包,因為“有人替他們埋單”。

林楠也接觸過不少瑞士人,能感受到當地人對羊胎素的複雜感情:一方面是反感——衰老是自然規律,醫療資源不是應該用在真正的疾病治療上嗎?但因為羊胎素能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他們常常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靠羊胎素“逆生長”?你想多了

“不管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羊胎素註射在國內都是非法的,中國衛生部門對人體註射羊胎素從來沒有發過許可證。”王曉軍說。

攢錢打羊胎素的夢想破滅讓愛美一族心碎,羊胎素保健品和化妝品寄托了他們“逆生長”的希望。在商家的宣傳中,延緩衰老、美容養顏、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是最常見的幾大賣點。

羊胎素凍幹粉是網絡上最暢銷的一類羊胎素產品。但仔細查看產品配料表就會發現,不少凍幹粉傍著“羊胎素”之名,卻是從羊胎盤中提取出來的。

“羊胚胎素”和“羊胎盤素”僅一字之差,卻有著天壤之別。“羊胚胎素”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羊胎素”,是從3個月大的小羊胚胎活細胞中提取的活性物質,一只小羊只能提取幾克,成本很高;而“羊胎盤素”是把羊的胎盤粉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胎盤中激素含量較高,營養也遠不及羊胚胎素。

揚大聯環藥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羊胎素提取專利的公司。總經理周旻昊至今仍記得兩年前參加廣州美容博覽會時看到的一幕:展館門口有人在叫賣羊胎素凍幹粉,“5元一斤,就用塑料袋裝著在賣。你相信這是從小羊胚胎中提取的羊胚胎素原液嗎?”

據了解,目前國內生產羊胎素產品的企業數量不少,但良莠不齊。很多小企業不僅不具備制備工藝,制作過程中的潔凈控制也很難達標。

但正規企業能保證其功效嗎?

周旻昊表示,就化妝品而言,主管部門目前沒有規定,要求在審批時拿出數據證明產品功效。

“國內保健食品在上市之前是需要進行功效成分批檢的。”上海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副秘書長鄭樹松說,“1996年實施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食品的功能評價和檢測由衛生部認定的檢驗機構承擔。”

上海保健品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也表示,國內保健食品的功效性檢測需要通過大鼠試驗和人體試驗來驗證。在上海,該檢測可由企業自己完成,也可通過上海保健品行業協會下屬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

“老企業一般都是自己進行功效性檢測,之後將資料交給原國家藥監局(現為國家食藥總局)審批,審批時間很長,需要3年左右。”該負責人直言。

不過,在全球生物醫學領域最大的數據庫Pubmed上用關鍵詞“羊胎素”搜索,幾乎沒有文獻涉及對羊胎素功能性的研究,研究大多是在細胞或是動物身上進行的,僅僅涉及最基礎的生理和藥理效應。

在周旻昊提供給南方周末的文獻資料中,有一篇名為《羊胎素延緩衰老作用的實驗研究》的論文,是由福建省衛生防疫站開展的兩項以黑腹果蠅和大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

在果蠅實驗中,相比餵玉米粉的果蠅,飼料中含有羊胎素的果蠅平均壽命和最長壽命都有了提高。而在大鼠實驗中,研究者每天將一定量的羊胎素灌進大鼠的胃中,60天後,高劑量組和對照組大鼠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種抗氧化劑有顯著差異。

商家正是通過這些單一的動物試驗,宣稱羊胎素對人體具有抗衰老等諸多功效。

在醫學專家眼中,人體是個複雜的系統,衰老也有複雜的機制,想借助某款羊胎素產品實現“逆生長”並不現實。

“羊胎素類產品很多都是概念炒作,國內對於保健食品功效宣稱的監管很不到位,”宋為民直言,“還有一些產品打著羊胎素的名字,批號卻是另外一個產品的批號。”

北京軍區總醫院美容整形主治醫師石成方也給愛美人士潑了冷水,他表示,經常有一些機構聲稱發現某些類似羊胎素的神奇物質能延緩衰老,“但只是有相關性,單一的某種物質和某個環節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應受訪者要求,張恕、林楠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45

「非典」醫師闖生技路 未演先轟動 心悅生醫獲美FDA突破性療法資格

2016-02-01  TWM

心悅生醫,一家從事精神疾病新藥開發的生技公司,為什麼能吸引創投公司國碩丶健亞丶益鼎的大力支持?未上市股價就已飆到兩百元,甚至遠遠超越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的股價?

「這,是鋼琴家之手,影片中彈奏的曲子,是蕭邦之曲。」站在台上的主講者,以一首蕭邦的(革命練習曲)樂章,為他的簡報拉開序幕。乍聽之下,這彷彿是堂藝術欣賞課程,但殊不知,坐在台下的並非藝術系學生,而是來自各大投資機構代表與分析師。

這場吸引三百位法人、分析師,在一月二十一日下午冒雨前來參加的,是預計一月底登錄興櫃的生技公司︱︱心悅生醫首次舉辦的法人說明會。

因為有陣容堅強的大股東健亞、國碩、益鼎創投加持,心悅未上市,股價早已「未演先轟動」,被追捧至兩百元,遠比生技股王浩鼎未上市時,約五十元的股價高得多。

「其實,國碩會決定投資與本業毫不相關的生技公司,主要是因為他。」國碩副總經理李朝欽口中的「他」,就是在法說會上,以解說蕭邦之曲開場的心悅創辦人,曾任哈佛助理教授,目前擔任加州大學(UCLA)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教授的蔡果荃;而他也是新竹市前市長蔡仁堅的弟弟。

放棄當「憲法學者」

選擇進入腦神經科學領域

不同於一般創辦人依循著既定格式介紹公司,蔡果荃用蕭邦的音樂,讓大家了解腦部發展的無限可能;用孟克、梵谷與畢卡索的畫解釋精神疾病,接著才談起心悅在精神疾病新藥發展進程。這種「非典型」風格早已是他的寫照,「當初會選精神科,就是因為它『非典(型)』。」蔡果荃說。

其實,念完陽明醫學院的蔡果荃,原本不想從醫,反而夢想成為一名「憲法學者」。所以他自醫學院畢業後,白天在榮總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晚上則到台大念法律系二、三年級的課程。

但在榮總的兩年,蔡果荃在第一線接觸了各種精神疾病患者與家屬,「很多奇怪的症狀與異常的行為,讓我很有興趣,但也了解整個治療的選項很有限。」所以他在法律與醫學做出了抉擇,選擇進一步探索腦部的發展,也因為這樣,蔡果荃正式進入神經科學領域。

研究與應用並進

研發憂鬱症、失智症新藥

拿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及商學院碩士學位後,蔡果荃申請到全美最好的哈佛麻省總院,擔任住院醫師,「他們有系統的思考與做事方式,讓我在臨床上又大開眼界。」蔡果荃說,擔任住院醫師第二年起,他就回頭做起研究。

「蔡教授有很好的神經科學經歷背景,同時有人脈、學生等資源。」李朝欽說。大學時代就與蔡果荃相識,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鴻仁也讚賞:「他是醫師、學者,還拿了商學院學位,是台灣之前沒有的。」全心投入研究領域的蔡果荃一面進行基因轉殖實驗,透過改變動物基因觀察結果,一面從事轉譯醫學(將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結合);也就是一邊延續世界最尖端的神經科學基礎研究,一邊想著這些藥物要能馬上應用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些實驗一做就是十多年,我們都笑說自己很偏執、有強迫症。」蔡果荃笑了,但當自己在實驗老鼠上看到了新藥物機轉有效的訊號,「那是非常興奮的。」靠著尖端研究與應用之路並進,蔡果荃研發出與傳統精神疾病完全不同的全新用藥,在治療精神分裂症、憂鬱症與失智症見到曙光。

然而,促使蔡果荃進一步將實驗成果商品化,並成立生技公司的關鍵,其實來自六年前一通命運般的電話。「一○年,我在UCLA的辦公室接到了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是一位家長,他問我願不願意看(診斷)他女兒。」蔡果荃回憶起多年前那一天。

研發進度明確

吸引投資圈大力支持

原來,這名父親的女兒得了罕見的精神疾病,看遍了UCLA的醫師,甚至吃了六、七種抗精神疾病用藥卻毫無成效,「我的女兒在醫院住了兩個月,有一天,她敲著她的腦袋告訴我:『爸爸,我想出院,他們不知道在我腦袋裝了什麼。』」這位父親透過朋友介紹,找上蔡果荃。而蔡果荃開的研究用藥,竟然讓這名病患的症狀在兩天內大幅度好轉。

也因為這樣,這名父親不斷鼓勵蔡果荃:「你這個一定要拿出來幫助人,一定要讓它成為更多病人買得到的藥。」並且還成了蔡果荃的天使投資人,因而催生了心悅生醫。

四年下來,心悅在一般精神分裂病患,以及難治型精神分裂症的最後一線合併治療用藥,都已取得美國FDA(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突破性治療資格,這意味著認定治療的重要性與可望加速取得藥證,也是台灣第一家獲得突破性治療資格的生技公司。

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用藥上,心悅開發用藥也被認定為是孤兒藥(指用於治療罕見疾病的特效藥物),同樣可望加速取得藥證。「 心悅除了精神分裂症新藥開發進度明確外,同時有多項新藥研發進度,因而受投資圈看中。」 分析師指出,開發新藥當然有風險,心悅新藥的有效性是否如預期顯著,會不會因而延後獲取藥證的時間,必須密切觀察。

對此,蔡果荃倒是顯得很有信心,「我已經把研發、管理甚至是市場的風險降到最低。」進入資本市場後,獲得更多資金挹注的心悅,能否達到蔡果荃最初設下「成為中樞神經科學領域最頂尖的公司」的目標,無論是生技業還是投資圈都拭目以待。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86

“免疫療法”並非杯弓蛇影 輝瑞試驗混合抗癌“雞尾酒”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083.html

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明年將在人體試驗一種由三種新的抗癌藥物組成的混合抗癌藥物“雞尾酒”,這是輝瑞為了跟上新一代“免疫療法”藥物的全球競爭步伐所做的最新努力。

同時,這也是輝瑞歷史上首次試驗三種免疫療法抗癌藥物的混合使用。輝瑞表示,其將在一小部分病人身上使用這些混合藥物,確定它們同時使用是否安全,並觀察這些藥物是否能夠讓晚期患者身上的腫瘤變小。

此前BMS和美國默沙東已經率先使用了“免疫療法”藥物,也就是所謂的靶向治療。這種靶向藥物能夠撤掉抑制抗腫瘤免疫的信號,使得免疫細胞殺傷腫瘤細胞,也就是說人體的免疫系統武裝成了一道堅固的自我防護系統。而且這種藥物事實上也被證明能夠延長晚期癌癥患者的壽命。

但是現存的免疫療法只對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用,為此,全球醫藥企業都在尋求研發能夠進一步增加這一有效患者比例的新方法。專家認為,混合抗癌藥物可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張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方法是目前業界比較認可的,使用單種藥物,腫瘤細胞比較容易產生耐受;而同時使用幾種藥物,能使得腫瘤變異逃脫不那麽容易。”

賽諾菲亞太研發總裁江寧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三聯抗癌藥物可能是受到當年三聯‘雞尾酒’抗HIV相似原理的啟發。”他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抗癌方法,賽諾菲亞太區目前尚未開發這種混合抗癌藥物。

輝瑞相信使用多種藥物會讓其獲得優勢。這三種抗癌藥包括此前輝瑞和默克一起研制的,剛剛通過FDA審批的PD-L1抗體Avelumab(這是一種全人化抗PD-L1 IgG1單克隆抗體),以及另外兩種激活劑Utomilumab和OX40。輝瑞腫瘤部門臨床開發及醫學事務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學官Mace Rothenberg博士表示:“我們期待Avelumab能夠向治療複發以及難以治愈的癌癥患者提供一個潛在的新的治療選擇。”

Avelumab將起到撤掉抑制抗腫瘤免疫的作用,另外兩個激活劑則起到加速反應的作用,這就好比達到了為發動機加油的效果。

免疫療法被視為是幾代抗癌療法中最重要的一種。通常抗癌藥只要能夠在幾周內抑制癌細胞的增長就會被認為是成功的,而一些新型的藥物能夠讓晚期癌癥患者多活幾個月甚至幾年。

輝瑞研發部門總監Mikael Dolsten認為,混合治療被視作是目前最能發揮免疫療法作用的方法。他表示:“如果要把病人的壽命從幾周延長至幾年,唯一的途徑就是混合療法。”

Rothenberg表示:“這項試驗的目的是為了明確人體免疫系統究竟能夠被操控到什麽程度。我們希望找到最佳的受益和風險比,而不是讓病人治療後比原先的情況更糟糕。”

對於輝瑞的混合免疫藥物,懷疑人士指出,抗癌藥物的成本往往很高,這令已經捉襟見肘的醫療系統難以負擔。目前存在的免疫療法藥物平均耗去每個病人每年約15萬美元的高額費用。

不過,輝瑞表示,如果藥物被證明有效,他們將會給出非常“有想象力”的價格,因為這三種藥物他們已經擁有齊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張巖也認為:“三種藥物同時使用的成本肯定比使用一種藥物成本要高,但是病人首要考慮的還是療效,而且這也會激勵更多公司加入競爭,從而降低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63

這種神經療法,花10萬可能戒除癮君子的“心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699.html

“在目前,戒毒主要是強制戒毒和自願戒毒兩種方式,前者免費,後者每次費用大約5000元,但往往難以根除,有時身體的毛病看好了,但心癮難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孫伯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

6月26日,是全國第30個戒毒日,根據2015年全國毒品報告,截至2014年底,全國累計發現、登記吸毒人員295.5萬名,實際吸毒人數超過1400萬。輻射到全球範圍,每年大約有2.1億人使用非法藥物。這2.1億人背後伴隨的是這數十億美元收入而帶來的恐怖活動、人口販運以及軍火和人口走私等犯罪活動,更直接的,是無數因此而破碎的家庭。

過去,戒毒的過程是吸毒—戒毒—複吸—再戒毒—再複吸的過程,難以徹底戒毒,原因就是因為藥物戒毒難解“心癮”,而一種新的神經調控療法,有望通過手術的方式讓癮君子徹底遠離毒品,參與這一研究的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果得到臨床應用,這一手術的代價可能超過10萬元。

藥物戒毒難止複吸

在國內,目前非法的毒品交易市場上主要供應兩類毒品:海洛因和冰毒,前者往往一次消費千元左右,而冰毒作為新型毒品,吸食一次有時僅需幾十元,並且相對海洛因也更容易獲得。可以說,相比較曾經人人聞之色變的海洛因,作為新型毒品的冰毒其危害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些吸食冰毒的患者甚至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不吃飯,一直處於亢奮階段。”孫伯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相比海洛因,冰毒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更嚴重,更容易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害和嚴重精神疾病。”

對於孫伯民來說,他見過太多經過一次次戒毒又一次次複吸的癮君子了。

阿強(化名)曾是上海一位知名的小號藝術家,十幾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了毒品,從此就走上了漫長的反複戒毒道路。

“他吸到最後連家里的冰箱都賣了,去買毒品。”孫伯民回憶道,“當時,給這些癮君子戒毒的主要方式還是藥物戒毒,但是效果甚微。”

孫伯民所提及的這種藥物就是美沙酮,與其說是藥物,不如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毒品,它的藥效與嗎啡類似,具有鎮痛效果,並可產生呼吸抑制、縮瞳、鎮靜等作用。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科學家發現此藥具有治療海洛因依賴脫毒和替代維持治療的藥效。

全國有很多城市都開設有美沙酮門診(一種國家正規指定的戒毒機構),戒毒者需要每天前往該門診中心服用這種微紅色液體,由於美沙酮也是毒品的一種,為了防止戒毒者二次販賣,所有的美沙酮都必須在戒毒中心當著醫護人員面完成服用才可離開,一次服用的美沙酮劑量其價格大約在10元左右。

“但是美沙酮的治療效果很差,大多數人在一次戒毒結束後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內,會重新染上毒癮,因為研究發現毒品會產生大腦記憶犒賞環路功能障礙,這種功能障礙一旦形成就很難通過藥物、心理等治療逆轉。”孫伯民說。

給癮君子帶上腦起搏器

孫伯民透露,哪怕在國外,現在主要都還是利用藥物對戒毒者進行治療,但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在尋找包括手術在內的徹底根除毒癮的方法。

比如在美國,治療社區模式(Therapeutic Community就是除美沙酮維持治療之外最主要的戒毒治療康複模式。由於其特殊的運行機制和戒毒康複的成效,目前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產生了較大的國際影響力。

不過在最近幾年,中國的研究者們嘗試使用一種治療神經精神疾病的以腦深部點刺激為代表的神經調控療法來更好的幫助戒毒者戒毒,這種療法可以采用不同頻率的電刺激直接幹預相應的神經環路。孫伯民透露,這種方法實際是從對帕金森病人的治療經驗中得來,對於這種療法的研究已經有了較長時間,研究者們也認為非常安全。他們為此專門設立了藥物—神經調控—心理治療—家庭社會支持的全新戒毒模式,一改以往單一的戒毒手段。

“現在我們的這個技術是全球領先的,此前國外也有用過這種電極刺激的方式來來調節戒毒者的中樞神經,但是有效的力度不夠。我們在頻率上做了改進,針對戒毒者神經環路的異常在硬件上做了調整,使得這個刺激更有效。”孫伯民說。

他透露,現在瑞金醫院、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以及華西醫院共同發起了聯合十多家醫院的多中心臨床研究中心,計劃通過兩到三年的時間完成總病例60例左右的手術。截至目前,在前期已經進行的十多例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戒毒1年以上完全不複吸的成功概率達到90%,上文中提到的阿強就是這一手術的成功者之一,目前這一技術已經申請了美國專利。

“我們的方法是在患者的胸部裝上一個起搏器,將電極植入到患者腦部,對電擊的頻率,我們為戒毒者特意做了調試和改變,通過刺激神經來扭轉患者的腦部記憶。”孫伯民介紹道。

據他透露,在實驗階段,目前還是通過起搏器商家贊助的方式,不會向戒毒者收費,但如果該技術推進到臨床應用環節,治療最大的開銷就可能是購買起搏器,手術費用基本可以通過醫保解決。

現階段,適用於這一手術的進口起搏器價格大約在20萬元左右,而國產的這樣一枚起搏器價格則大多為10萬元左右。

“技術是瑞金醫院自主研發的,目前我們是通過與起搏器公司合作的形式來完成這樣的臨床實驗,他們出費用,我們出技術。”孫伯民說,“過去這樣的合作方式也很容易出現研究下來後知識產權不清晰的情況,因此我們正在考慮共同成立一個獨立的研究院,那麽成果就會屬於參與的多方,我們可以獲得科研成果的技術,企業也能將其用於市場化。”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為了更好地完善該技術,目前中科院神經研究所也已加入到了這一項目的基礎研究隊伍中,通過動物實驗(如猴子吸毒),未來有望可以尋找到更有效的環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