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厲害了!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下稱“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11月30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稱“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九華立春祭、班春勸農、石阡說春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2014年,三門祭冬、壯族霜降節、苗族趕秋、安仁趕分社被列入該遺產項目的擴展名錄。

“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的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采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該遺產項目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但在當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中國人對宇宙和自然界認知的獨特性及其實踐活動的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見證。

出席本屆常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表示,此次“二十四節氣”成功入選代表作名錄,既是教科文組織對該遺產項目有助於在整體上提高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重要性認知的一致認可,也體現出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文化融入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然而,“二十四節氣”的傳承和保護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將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根據業已制定的保護計劃,與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一道積極實施系列保護措施,認真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國家、社區、群體和個人認識、了解“二十四節氣”這一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活動,並創造條件確保相關社區和群體在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承與保護的行列中來,激發其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確保“二十四節氣”的存續力和代際傳承,在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直接領導下,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協調單位,中國農業博物館作為牽頭單位,協同相關社區、群體於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組”,聯合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五年保護計劃(2017—2021)》,並共同約定了彼此的責任和義務。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館、內鄉縣衙博物館,湖南省安仁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花垣縣非遺保護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非遺保護中心、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村民委員會、遂昌縣非遺保護中心、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村民委員會,貴州省石阡縣文化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文化館等相關社區,將建立並依托二十四節氣傳習基地,結合富有地域特色的儀式實踐和民俗生活,開展相關調查、傳承和宣傳活動,使這一傳統知識體系得以存續。以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民俗學會為代表的社團群體長期從事“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文獻、傳統知識及民俗實踐的保存和研究工作,將為該遺產項目的保護提供智力支持,分別負責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傳、弘揚等工作,承擔起專業機構和專業學會的責任。

【相關背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下稱《公約》)的法定機關,由《公約》最高權力機關締約國大會選出的24個締約國組成,任期四年;締約國大會每兩年對半數委員國進行一次換屆選舉。委員會每年舉行一屆常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既維系著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的認同感和持續感,也是確保世界文化多樣性與人類創造力的重要資源。所有列入非遺名錄的遺產項目都須符合《公約》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公約》操作指南規定的列入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體現為以下五大領域:(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二十四節氣”的申報從整體上歸為第四類遺產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626

聽說,韓國人又準備“申遺”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980

資料圖:首爾一座寫滿漢字和韓文的幕墻。(新華社記者 姚琪琳/圖)

一說起“申遺”,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韓國人。

無論是暖炕還是端午祭,韓國人申遺總是一次又一次挑動中國人的神經。

“知道”(nz_zhidao)和你聊聊,韓國人真的是抄襲大師嗎?

韓國人又準備“申遺”了!《北京日報》11月18日的報道稱,這一回,他們瞄準了漢字匾額。說起來,這些年來挑動我們神經的韓國“申遺”項目真是不勝枚舉。有一個“申遺控”的鄰居,難免會讓中國人很不爽。什麽都是韓國人的,那“拷貝貓”(Copycat)是不是韓國人的啊?

生氣歸生氣,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講道理。

韓服“變臉”的那些年

國產劇《女醫明妃傳》熱播時,一些觀眾就發覺它和韓劇《大長今》的畫風相似:都講宮廷女醫的故事倒也罷了,明朝皇帝穿得和朝鮮王一樣一樣的。難道說,“韓服”也是從“漢服”抄來的?

“韓服”是韓族的傳統服飾。現代韓服主要由赤古里上衣、巴基褲和高腰裙組成,這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韓服形制。

李氏朝鮮風俗畫家申潤福所繪男女服飾,與現代韓服幾無差異。(資料圖/圖)

根據現有史料,韓服的式樣最早能上溯到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

當時,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服飾雖各有特色,但大體呈“上衣下裳”的二部式格局,可劃入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胡服系統。不過,它們與現代韓服的樣子實在差得有點遠。

根據高句麗古墓壁畫資料可知,當時的男子頭戴插鳥羽的帽子,身穿交領左衽短襦和大口窮褲,而女子則著交領左衽長袍(袍下現褶裙)。(資料圖/圖)

歷史背景為新羅時期的韓劇《善德女王》,里面角色所穿的襦裙和帔帛乃仿唐制。(資料圖/圖)

那麽,韓服是怎麽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呢?毫不誇張地說,同期的漢族服飾是這一過程的幕後推手。在歷史上曾先後統一過朝鮮半島的政權分別是新羅、高麗和朝鮮,它們的服飾都曾深受同時期漢族服飾的影響。

新羅自真德王三年起“始服唐朝衣冠”,到了文武王四年,連婦女服飾也被規定依從唐制。

到了高麗王朝,其服飾在近五百年內發生過三次“變臉”:初期,高麗繼承統一新羅時期的舊制,故間接受到唐宋漢服的影響;中期,高麗開啟了世子入元為質和聘娶蒙古公主的“親元”模式,使其服飾盛行“蒙古風”近百年;後期,辛禑王下令改依明制,恢複了漢族服飾的“樣板”地位。

明初,高麗大臣李成桂廢王自立後,建立“朝鮮”。此後,李氏朝鮮延續高麗的“親明”政策,一直以藩屬國的身份對明行“事大”之禮,並通過“請服”與“賜服”的頻繁互動,實現服飾的全盤“漢化”。正如朝鮮人崔溥的《漂海錄》提到:“蓋我朝鮮地雖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現代韓服是以李氏朝鮮的服飾為底本進行改良的,但基本沒有跳出明朝漢族服飾的“窠臼”。

可以說,韓服的演變多以漢族服飾為藍本,而最佳藍本又往往來自中國王朝的賜服——“賜服”正是宗主國對藩屬國的一種賞賜形式。

在中國王朝的朝貢體系中,不論出於自願還是被迫,朝鮮半島上的政權幾乎從未缺席,而李氏朝鮮甚至是明朝最得寵的藩屬國,在明亡後乃以“小中華”自居,雖向清稱臣,卻堅持沿用明制,以繼承漢文化的正統為傲。幾與明清相始終的李氏朝鮮延續了五百年,距今不遠,顯然會給現代韓國的文化打上深刻的“大明烙印”。

和服為什麽就沒事?

東亞諸國的文化或多或少都曾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比如說筷子,韓國人用,日本人也用。奇怪的是,關於韓國人抄襲中國的流言很多,而關於日本人的就很少。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不妨還拿衣服來說吧。現代和服脫胎於奈良時代,在平安時代經過較大的修改,並於江戶時代最終定型。也恰恰是在奈良時代,日本接受過大量的唐朝賜服且仿照唐《衣服令》來規範朝參之服,開啟了服飾“唐風化”的進程。只不過,和服在演變過程中很早就轉向個性化發展,並逐漸內化了漢族服飾的影響,所以它如今的樣子已和漢族服飾的形制很不一樣。

除了和服,日本在建築、語言等方面也保留了明顯的“唐風”痕跡。

然而,孤懸海外的日本經常遊離在“華夷秩序”之外,甚至很早就萌生了“對等外交”的意識,如日本聖德太子給隋煬帝的國書,在開頭就毫不客氣地稱“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書”。在經歷了入侵朝鮮半島卻被唐軍大敗的白江口海戰後,日本才徹底服氣,老老實實地派出遣唐使,用百分百的努力來學習漢文化。

此後,由於與元朝斷了正常邦交,與明朝的邦交也斷斷續續乃至徹底中斷,日本就再沒有過全盤“漢化”的時候了,這使其在發展民族文化方面較韓國走得更遠。

日本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加工能力向來為人所稱道。以漢字的使用為例,東亞文化圈中曾通行漢字的國家,如韓國、越南等,都陸續廢除漢字,而日本沒有,盡管它在上千年前就發明了平片假名(有別於漢字的日語表音符號)。但使用漢字卻未妨礙日本發展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反倒成了它對現代漢語進行“反輸入”的橋梁——我們所熟知的很多科技文化詞匯(諸如“科學”、“民主”)和網絡新詞(諸如“正太”、“蘿莉”)都是從日本傳入的。

為什麽我們老覺得韓國人是拷貝貓?

日本人吸收發展文化的能力強,韓國人就真的是喜歡抄作業的拷貝貓嗎?

事實上,曾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韓國“非遺”項目——江陵端午祭風俗、暖炕技術和拔河運動,在形式、內涵乃至起源上都跟中國扯不上太大關系。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一帶民間祭拜吉嶺大神的民俗活動,內容上類似薩滿文化的成分更多一些,也不是韓國的全國性節日。(資料圖/圖)

韓國暖炕原理圖,可以看出,此結構與中國的暖炕有很大的不同(資料圖/圖)

韓國村民和遊客在“金堤地平線節”上參加傳統拔河比賽。(視覺中國/圖)

另外,“申遺”既非“商標註冊”,也不同於“專利申請”,並不具有排他性。即便是同源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的國家也可以各自申報,互不相礙,更不受先後順序的影響,這是因為傳承與流變的過程可能催生不同的文化特質,它們都值得尊重和保護。

日韓兩國雖然都曾大力學習漢文化,但其歷史過程有很大不同。

韓國的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李氏朝鮮,深受明朝的影響。到了清朝,朝鮮使臣進京朝貢時甚至還穿著“山寨版”的大明服飾。可以說,正是李氏朝鮮近五百年的全盤“漢化”讓現代韓國保留了相當顯著的漢文化特質,但這一特質也是現代韓國比較抗拒的。

而日本對中國“大抄大搬”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唐朝,在上千年的改良中,已發展出獨具民族特質的文化,甚至不需要通過廢除漢字來撇清與中國文化之間的淵源關系,就有足夠的文化自信力。

另外,這與中國人看待韓國與日本的心態不同也有關系。

在歷史上,中日之間常常是一種對等的外交關系。然而,在過去相當漫長的歲月里,中韓關系幾乎一直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系。不少中國人看待韓國時仍殘留著一種“自古以來”的優越感。試想一下,小弟居然剽竊大哥的文化去“申遺”,是可忍孰不可忍,孰可忍中國人也不能忍。

很多中國人把“申遺”誤當成爭奪文化發源地的途徑,而這種誤會可能也恰恰反映了一種對本國文化不自信的態度,即需要通過確認文化發源地來鞏固優越感。

然而,在當今社會,面對強勢的外來文化輸入,這種優越感往往顯得底氣不足——我們甚至對自己的文化也沒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比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於11月30日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試問我們身邊有多少人不問度娘就能按順序背出“二十四節氣”呢?這恐怕值得所有人深思。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97

不敵韓國泡菜 中餐申遺屢敗屢戰

5月10日,魯菜大師高炳義在北京接過了五星紅旗,他將帶領38名中國名廚前往美國紐約,在聯合國總部展示中國美食,為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

近四十余名中國名廚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高炳義說他們都有高級職稱,其中還有一位女名廚,擅長面點。中國名廚將在美國展示200余道中國菜,這些菜品是從全國上萬種菜品中精選出來的

中國被稱為美食大國,但是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沒有成果。法國美食最先獲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土耳其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美食也相繼被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的近鄰韓國泡菜、日本和食在2013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日、韓文化、飲食有千絲萬縷聯系,日、韓的成功,讓中國餐飲業黯然無光。

中國本土人口超過13億,餐飲業每年市場規模龐大,從業人員眾多,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 35799億元;海外市場中餐市場也日益增長。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稱,美國中餐館超過5萬余家,每天消費250萬份左右的中餐,每年的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

中餐歷史悠久,有魯、粵、川、湘、淮揚等八大菜系,烹飪手法多樣,中餐講究火候的掌握,中餐的大火爆炒,煎、炸等,被一些外國消費者認為不健康;而中餐食材中使用動物內臟,在美國等地也被認為難以接受。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大量移民前往海外,由於生活條件差,華人聚居的唐人街中餐館環境一般,菜品便宜,中餐長期是低端餐飲的形象,這種形象要改變不易,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化學者張頤武表示。

中餐申遺,在操作路線上有爭議。美食研究者戴愛群稱,中餐應該堅持自己的特色,對中餐的烹調手法有自信,他以和食為例,日本和食能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因為堅持了和食的特性,日本和食食材新鮮多樣,裝盤貼合自然風物,體現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樣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營養均衡,有著令人齒頰留香的回味,與正月、插秧等傳統節慶密切相關。食文化代表了日本獨有的價值觀、生活樣式和社會傳統。

民族的未必是世界的。原法國食品協會北京地區總監馬艾米說,法國的餐食獲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在推廣中很註意結合各地的文化,通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將法國美食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結合起來,幫助法國美食在世界各地落地。

中國餐飲市場巨大,但缺乏有影響力的餐飲企業。海外中餐市場與國內相似,餐飲企業不少,但鮮有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公司。中國每年有約200萬人次訪問美國,對中餐的需求旺盛,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中餐連鎖企業是熊貓快餐,在洛杉磯等美國西部地區,分布廣泛,但是餐食的烹調方式和味道,與傳統中餐大不相同,屬於美式中餐,來自國內的消費者評價不高。

中國烹飪協會此次前往美國展示中國美食,也蘊含著市場機會。國內最大的糧油企業益海嘉里集團將贊助其全程活動。中餐用油量遠遠超出西餐,餐飲渠道的用油,益海嘉里、中糧等都將其視為重要的市場挖潛機會。

邊疆說,中國烹飪協會連續四年通過兩會遞送了申辦世界非遺的報告,今年兩會上有10余位代表建議中餐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95

南京大屠殺申遺楊潔篪反駁安倍

1 : GS(14)@2015-10-16 01:44:58

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之時,中國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圖左)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右)會談,安倍就中方申報《南京大屠殺檔案》登錄世界記憶遺產一事表示遺憾,遭楊潔篪當面反駁稱,二戰歷史已有國際定論,切實承認歷史並向未來邁進很重要。此次是楊潔篪2013年由外長升任國務委員後首次訪日。安倍對中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表示強烈擔憂,並稱希望「不能把焦點過度集中在過去的不幸歷史上,而應構建面向未來的關係」。楊潔篪強調中方的立場。會談持續了約45分鐘,安倍還期待在秋季的一系列國際會議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會面。此外,雙方也達成共識,力爭早日啟用旨在避免日中偶發性衝突的防衞部門間的海上聯絡機制。較早前,楊潔篪與自民黨總務會長二階俊博會談,雙方一致認為應加強相關措施以進一步改善雙邊關係。楊潔篪強調願進一步擴大關係改善的勢頭。日本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5/193333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73

海外民運人士推六四申遺

1 : GS(14)@2017-06-10 12:17:21

六四28周年,在美國和歐洲的中國民運人士以各種方式悼念。在美國華盛頓的「全美中國學生學者自治聯合會」,昨晚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門前舉行燭光追悼會;法國巴黎也有民眾在中國駐法大使館門前悼念。有民運組織表示,要推動將六四事件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目錄,以永久保留記憶。



【巴黎】■巴黎有民眾手持悼念六四標語。

中國駐美大使館前追悼


據透露,推動六四申遺者包括在美國的民運人士方政、楊建利、周鋒鎖、封從德、陳光誠等,他們將以組織名義推動六四事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運動,將這項工作列為今年紀念六四的主題內容之一。前年底他們已宣佈「六四申遺」項目,並於去年六四27周年前夕首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請,當中涉及文獻收集和整理分析、知識產權的法律梳理等專業領域。方政表示可以預見這項工作將遇到的阻力,但不管有多少困難,「我們也會推動下去」。全球各地近日均有民眾悼念六四。在美國華盛頓,「全美中國學生學者自治聯合會」於美東時間3日晚,在中國駐美大使館門前舉行「六四28周年燭光追悼會」;與會的民運人士魏京生指,「我們做給全世界的老百姓和全國老百姓看。那個日子我們沒有忘記」。在法國巴黎、澳洲悉尼,昨日均有民眾在中國駐當地使館門前舉行集會,並展示「紀念六四28周年」、「釋放政治犯」、「一切都是剛剛開始」等橫幅標語。法廣網/美國之音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5/200448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