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十八億版圖網路文學平台 台灣囝仔掌舵 盛大文學 要發掘台灣文創人才

2013-08-19  TWM
 
 

 

大陸劇《步步驚心》、《裸婚時代》席捲全台,但這些原創劇本其實都來自於中國最大的網路文學平台——盛大文學。從最早的每千字收取○.○二五元人民幣的線上付費閱讀起家,盛大文學近年積極將觸角擴散至電視、電影、遊戲以及出版業,去年營收正式突破新台幣四十八億元。

撰文‧顏雅娟

講起網路文學,你會想到哪些作品?蔡智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還是九把刀的《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跨出台灣之外,在海峽的另一端,網路文學正以狂飆的速度發展中,不僅催生《搜索》、《步步驚心》、《裸婚時代》、《小兒難養》等著名電視、電影作品,更讓唐家三少、韓寒、郭敬明等身價千萬的新銳作家相繼崛起。

這一切,背後的重要推手絕對少不了它——盛大文學。

貼近庶民生活的網路文學,近年在中國急速發展,除了盛大文學外,騰迅成立「創世中文網」,阿里巴巴推出「阿里雲閱讀」,百度旗下有「多酷文學網」,幾乎所有中國網路巨擘都齊步踏進這塊肥沃的新市場。

參與購併結緣

要做全娛樂產業鏈

其中,成立於二○○八年的盛大文學,是全中國最大的網路文學平台,巿占率高達七成,旗下擁有多個子網站,包括主打武俠、玄幻小說的起點中文網,專攻女性族群的紅袖添香網、言情小說吧,以及小說閱讀網、榕樹下、瀟湘書院等原創文學網站,共擁有兩百萬名作家,以及一.五億名註冊用戶。

光是去年,由盛大文學授權改編的影視作品達九百多部,正在拍攝或在籌拍的作品有近百部,每天在盛大文學更新文字高達一億字左右。

盛大文學抓到了什麼商機?

夏日炙熱的陽光穿過綠蔭,投射在石牆上化成一片片的明亮花紋。從車水馬龍的仁愛路轉進巷弄,走幾步路就能瞧見一棟鬧中取靜的民宅。這,是盛大文學董事長邱文友的住家。

很難想像,掌管中國龐大網路文學帝國的主舵手,是位道地的台灣人。

出身苗栗客家鄉的邱文友,父親經營印刷廠,母親是小學教師,從小就是一個愛看小說的人,金庸、瓊瑤什麼類型的小說都讀,就連名字都藏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含意在裡頭。但在去年以前,邱文友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跟文學沾上邊。

從台大經濟系畢業後就進入投資銀行任職的邱文友,過去曾被媒體冠上「購併狂人」的稱號,參與了一連串大型中國企業的購併案,包括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中國移動收購香港萬眾電信、巴基斯坦電信、鳳凰衛視少數股權,更經手盛大集團多次的對外購併案。

直到去年十一月,在盛大集團創辦人陳天橋的力邀下,邱文友接任盛大總裁兼任盛大文學董事長。儘管接棒不到一年時間,談起盛大文學,邱文友眼睛立刻閃耀光芒,有著十足的野心。

邱文友回憶說:「前兩年,盛大文學原有意到美國公開發行,當時最常使用的詞是『中國最大原創文學社區』,但現在,我更喜歡的定位是『全世界最大原創中文內容生產平台』,盛大文學要做的是全娛樂產業鏈的生意!」把時間拉回○四年,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全資收購網路小說論壇「起點中文網」,展開盛大集團踏入網路文學產業的第一步。邱文友指出:「那時候,大陸網路文學才剛剛崛起,起點中文網每天的營業額才八百元人民幣!」

看準發展潛力

開始五年購併計畫

但看準原創內容的發展潛力,盛大集團從此之後展開連續五年的購併計畫,陸續吃下了六個不同文類的原創文學網站,並持有天方聽書網、悅讀網、晉江文學城五○%股權。直到○八年,盛大集團幾乎吃下大陸較具規模的網路文學網站,「盛大文學」正式成立。

連載策略成功

讓中國網友甘願付費閱讀

透過購併快速擴張在網路文學市場的版圖,盛大文學成立之初就累積相當基礎的作家及讀者群,但接下來,立刻面臨到所有網路業者共同的挑戰:如何獲利?

最早,盛大文學延續起點中文網的線上付費模式,前面若干章節可免費試閱讀,其後章節就訂下每千字○.○二五元人民幣的收費標準,並將半數的收入分享給作家,藉此吸引更多寫手加入。

邱文友笑說:「那時真的是『拍腦袋』隨便訂個價,因為完全沒有參考基礎。」但靠著原創內容以及極低的付費標準,在網友的聚沙成塔下,倒也賺進了不少營收。累計二○一二年,光是線上付費閱讀,便支撐了盛大文學四分之一的營收,貢獻了約二.五億元人民幣。

除了以原創內容吸引讀者付費外,邱文友表情帶點神祕地笑說:「盛大文學還有另一個成功關鍵,連載!」在盜版猖獗的大陸市場中,網路小說免費轉貼、盜版出版,可說是防不勝防。為此,盛大文學要求旗下每位作家都以連載的方式發表作品,在連載過程中,好的作品慢慢累積粉絲群,接著,粉絲群就會在平台附設的論壇中熱烈討論、抒發感想,甚至對未來劇情走向激烈爭論。

「作家與粉絲群的互動,是我們最大的資產!」邱文友點出。在粉絲群熱烈討論、甚至激烈爭吵的過程中,作家可以觀察讀者的反應與喜好,決定是否順勢改寫劇情、或堅持逆勢而為;更重要的是,在粉絲與作家之間、或是粉絲與粉絲互動的過程中,增加了網友線上付費閱讀的意願。

在粉絲討論資料背後,還藏著更大的商機。「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我們可以很快找出具潛力的素人作家,然後簽約。」如此一來,盛大文學變成經紀人,作家就變成藝人。「簽約作家只要專心創作,由盛大文學負責行銷、出版、或是改編劇本等工作。」邱文友表示。

目前,盛大文學共有兩萬多名簽約作者,其中,也包含登上去年以年收入七千萬元人民幣躍居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唐家三少。盛大文學靠著巨量資料分析,挖掘到不少素人作家,甚至,邱文友透露:「不少作家在簽約時,還會高興地掉下淚來,認為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來了。」除了線上付費閱讀,盛大文學還向外延伸出行動閱讀、廣告、版權輸出、小說改編遊戲以及線下出版等多條獲利線。其中,光是輸出原創內容到中國三大電信商的閱讀應用程式︵App︶上,去年就貢獻盛大文學另一個二.五億元人民幣的營收,其餘廣告、版權輸出、遊戲則占營收五到一○%不等。

為了抗衡新進的網路文學網站,從今年八月開始,盛大文學給作家更多的收費彈性,作家可以自由訂定收費標準,包括每千字收多少錢、從哪個章節開始收費,甚至,在完結篇時可調高收費等。「其實,我們就是想盡辦法把作家服務好,固本培元,藉此抵禦對手來勢洶洶的競爭!」邱文友說。

為了顧好這群嬌貴的作家,盛大也購併華文天下、中智博文和聚石文華等三家實體出版社。「畢竟,對於某些作家來說,作品能印成實體書放在書店裡賣,可說是一輩子的夢想!」同時,透過出版實體書,盛大文學也拉進了過去從來不會閱讀網路文學的讀者。

瞄準版權輸出

成立網路文學「加工廠」

在掌握了原創內容之後,邱文友下一步瞄準的是版權輸出的巨大商機。今年四月十一日,盛大文學宣布成立中國首家編劇培訓公司,為的就是讓網路文學能從線上走向線下,瞄準的是電視劇、電影等娛樂產業,延伸更多線下多元的獲利來源。

邱文友豪氣干雲地說:「有了原創內容等於擁有大腦,若能進一步掌握加工廠(編劇),未來娛樂產業幾乎就是盛大說了算!」尤其,出身台灣的邱文友,更語重心長地指出,很希望能透過編劇公司吸收台灣好的編劇、製片人才,讓台灣的創意能有出海口。

站穩了中國最大網路文學龍頭後,邱文友腦中已經開始擘畫著走向全球的藍圖,「如果只是把既有內容開放給歐美地區的華人,那沒有意思,我就直接把盛大文學商業模式『落地』!」邱文友一直認為,在英、美等完全自由的市場,更適合盛大文學這種全娛樂產業鏈的操作模式。

訪談最後,邱文友回頭看大陸近十年網路文學的變革,有感而發地指出:「最大的改變就是多元化!」從最早的起點中文網開始,當時八成以上都是男性讀者,最受歡迎的題材都是穿越時光、武俠玄幻為題材的小說,某個程度或許可理解為,當時大陸社會對於現實時局的不滿,透過網路小說獲得紓解;但到了近兩、三年,都會男女、校園喜劇反倒成了最受歡迎的文類,顯見整個大陸讀者的組成結構、喜好都在轉變。

或許,不久的將來,全世界的人不只在學中國話,中國網路文學將化為電視劇、電影、甚至是遊戲等娛樂產業內容,滲透到全世界。

盛大文學

成立時間:2008年

負責人:邱文友

資本額:1665萬元人民幣

主要業務:網路文學平台

近三年營收:

2012年 約10億元人民幣2011年 約7億元人民幣2010年 約4億元人民幣

邱文友

出生:1969年

現職:盛大總裁兼盛大文學董事長

經歷:

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

野村證券全球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學歷: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企業管理在職碩士、台大經濟系

盛大文學著名作品列表

電視劇《步步驚心》、《裸婚時代》、《小兒難養》、《我是特種兵》、《美人心計》、《雪豹》、《來不及說我愛你》、《我的美女大老闆》、《盛夏晚晴天》、《帝錦》、《唐朝好男人》、《超級醫生》電影 《搜索》、《空姐日記》遊戲(含手機遊戲、網頁遊戲)〈鬥破蒼穹〉、〈星辰變〉、〈盤龍〉、〈凡人修仙傳〉、〈獸血沸騰〉、〈邪風曲〉、〈鬥羅大陸〉、〈將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67

一位七年級台灣囝仔在中國狼企業的日子 我在華為 激出敢死精神

2013-09-09  TWM
 
 

 

一位七年級中段班的台灣囝仔,進入中國狼企業的代表——華為。

成為華為人的兩年半時間,喚出了他的狼性,他敢爭取案子、敢爭取薪水,而這段歷練,也讓他的企圖心回不去了。

撰文 施禔盈

華為,在中國素有「狼企業」之稱。一九八七年創辦時,資本額僅兩萬一千元人民幣,員工十四人,至去年底,營業額暴增為二二○二億元人民幣,員工人數則大躍進為十四萬人。華為現為世界第二大電信解決方案廠,僅次於瑞典百年大廠愛立信。創辦人任正非的經典名句: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隻狼,有三大特性,一是嗅覺敏銳、二是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陳佳宏,七年四班,成大工程科學系畢業,就業時的選擇與多數理工科背景的年輕人一樣,進入台灣知名的科技廠商任職;半年多後,一個機會進入華為擔任工程師。以下是他在狼企業修練的心路歷程。

在華為有一句話,是所有員工都能琅琅上口的:「敗則拚死相救、勝則舉杯相慶。」這不是口號,而是華為人底子裡的狼性精神,因為大家知道,一旦獵物跑掉,全員都得餓肚子,這個硬道理,我,親身體驗過。

我在中國華為深圳總部閉關受訓兩個月,領受華為的狼文化,而在華為工作的兩年半時間,更見識到華為人的狼性,或者說,中國年輕人旺盛的企圖心。

搶標案勢在必得 服務客戶「無孔不入」記得那時候,我在香港負責統籌一個包括2G及3G電信設備的案子,但對於3G我沒有那麼熟,一天下午我向我的老闆提出,是不是可以派一位對3G熟稔的工程師來幫忙,沒想到,隔天一早,就見到這位工程師出現在我面前。

很久以前,英國《經濟學人》曾有這樣的論述:「華為的崛起,是全球跨國企業的災難。」這不是浮誇言論,就我所知,華為的競爭對手只要一提到華為,都是搖頭。為什麼?因為,華為前仆後繼的狼性很驚人,哪些案子要拿下,從來不是隨口說說,絕對勢在必得。

我們曾贏得香港電訊盈科及和記設備供應商的大標案,當時我見識到,華為人對於客戶,包括食衣住行育樂需求的「完全」服務,甚至客戶不必出聲,就早先一步做到。

比如得知客戶的子女想要赴國外求學,便會啟動所有的人脈與資源,協助當事人如願進入知名學府,並打點好所有入學的需求。這種無孔不入的「服務」,效果是:標案沒有拿不到手的,也讓競爭對手望之興嘆。

標準比合理還過分 我當眾被老闆檢討對外如此,對內,華為無法忍受「冗員」。一進到華為,我的師父就告訴我,「要獲得成功前,得先理解失敗。」在人才的培育上,他們很願意給機會,縱使會影響團隊績效,他們還是容許新人嘗試失敗。但接下來師父馬上說,「我可以理解你現在什麼都不會,不過我給你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你一定要什麼都會。」這並不是信口說說。剛進到華為時,我白天上班,晚上要學習,閱讀文件、熟悉電信設備操作程序。只要工作上一出現閃失,我的老闆就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前「檢討」我,而這個檢討來自比合理還「過分」一點的標準。例如還是菜鳥的我值夜班,老闆要求我除了要能解決問題以外,更要在現況中發展出一套隨機應變的最佳解決方案。相對我在台灣電腦公司上班時,面對同樣情況,上司會說:「沒關係、慢慢來」,差異立現。

能夠在華為生存的人,通常都有類似的進程,第一個半年摸索,第二個半年變強壯、什麼都會,第三個半年有機會變成小組的領導者,學習管理。也因此,在華為多得是三十二、三十三歲的年輕主管,來到四十至四十五歲的階段時,公司便提出優退方案,目的是要讓公司代謝速度加快、繼續奔跑向前。反觀過去我在台灣的老闆,年紀多在五十歲左右。

在華為,人人都在想方設法生存,高壓,是必然的。但是,華為有一特色是,「不讓雷鋒吃虧!」這是中國特有的用詞,「雷鋒」代表工作極度努力的人,而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多勞多得」。以我為例,兩年半中爬了五個職級,薪資水準成長了五○%。

身邊同事,經常可見到五年年資後,每一年都可買一輛車或一棟房子的例子。記得有一位同事和我閒聊時,正有兩個品牌的車子在做挑選,很苦惱該換哪個牌子,結果他乾脆兩輛都買。反正就是績效至上,只要有成績,公司敢給更敢升,自然造就出一批批敢死隊。

我的「敢死」精神,也在華為被激發出來。曾經我們團隊在香港用三個月的時間,就把4G商用網給架構完成。當時人力就像大遷徙般地從泰國、大陸、台灣湧入,白天我們馬不停蹄地在香港街道穿梭,八隊人馬日夜在香港各個建物或地鐵站施工,看日出的早上數都數不清,而這是外界評估需花上一到二年時間,才能達成的基地台架設與傳輸改造工程。

「你不夠格跟我爭」 常在耳邊響起由於不停在各地方成就大事,我的自信心提高了許多,面對諸多工作上的挑戰,都令我躍躍欲試,因為更困難的事情我都遇過、做過,也解決過了。環境,確實讓我成長。過去在台灣,得到一份工作就要高興得飛上天了,哪敢談薪水啊!但現在我變了,只要我值得、夠格,我敢向公司討價還價、爭取更好的條件。

在華為,出國參與案子推動的機會非常多,只要勇於推薦自己,多半可以世界走透透。我就見過一名三十歲出頭的女孩子,來到華為後,幾乎一年跑四個國家,總計走過十二個國家,是磨練,也是擴大視野的難得人生歷程。他們不斷把人力往外投放,也為自己的企業帶來良性循環。

此外,每次公司一提出簽下什麼訂單,需要負責人時,為爭出頭,同事之間對陣、叫囂很普遍,「你不夠格跟我爭」,這句話我從未在台灣的職場上聽見,但在華為卻沒什麼了不起,大家力求表現,每個人都在告訴別人:我會做,我要爭取。

過去曾幫老闆面試一名新人,我提問,「你會什麼?」這名新人是這樣回答的:「你會的我都會。」我接著提出一個問題:「一個站台突然失去聯繫,如何處理?」沒想到,這個人洋洋灑灑提了二十幾種可能出現的狀況與解決方案。很嗆聲、很臭屁。

中國人是這樣,很行,一定要秀出來,就算不行,也要想辦法賣弄。

講一個例子,在華為我真的感受到,什麼叫做英文很爛,還「敢」講英文的絕佳勇氣。但因為「敢」,所以不少人從爛英文變成菜英文,再變成可溝通的英文,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敢」。

儘管練就一身膽勁,但在高層的角力鬥爭下,背景歧異的我選擇隨著團隊退場、離開華為。然而,在華為歷練的日子,是很棒的力量。對於成功進取的企圖心,我回不去了;對於年薪的高度企求,我也回不去了。

陳佳宏

出生:1985年

現職:待業中

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華為的企業文化是「多勞多得」!我的敢死精神因此被激發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81

台灣囝仔 11年救活七家中國百貨

2013-12-16  TCW
 
 

 

如果,你的老闆沒有任何解釋,總是把最困難的工作丟給你,你一次次拯救爛攤子,心態會是什麼?抱怨、憤怒、不解?

或者,你也能像這位店長一樣,走出怨懟,平靜分析「爛攤子」的特點,把劣勢巧妙轉化為優勢,完成目標,變身集團的「改造王」?

他,是大洋集團南京店店長李維喻,過去十一年裡,重整了七家營運效益不佳的分店,平均一年半救一家。

今年中國一紙「禁奢令」,不僅讓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高級餐廳倒閉數千家,高檔百貨業績也較去年打了八折,中國久光百貨首席執行官蔡再添說,這是中國百貨業史上首度衰退。大洋卻能逆勢突圍,今年每股稅後盈餘可望比去年成長三成,是少數獲利顯著成長的百貨公司。而出身台灣的李維喻,就是幕後的得力功臣之一。

今年四十歲的他,只有高職夜間部學歷,到大洋百貨之前,一直擔任廚師,沒學過一天管理,對零售一竅不通,現在卻是集團的「整頓王」、年薪最高的店長,待遇約為台灣百貨公司店長的兩到三倍,靠的就是「變色龍」能耐。

變色龍,依照環境改變身體的顏色,達到防禦與生存的目的。在李維喻眼中,武漢、湘潭、重慶……這些不同的分店,各有先天優劣勢,他的本事就如變色龍,順應環境調整店鋪,讓原本大虧的店變身金雞母。

在常州,吸收車站過客憑車票減價,客流量增三倍

最成功的案例,是二○○七年四月,李維喻出掌江蘇常州店。當時這家店已經連虧三年,平日業績人民幣七萬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四萬元),只有單店業績王──北京新光天地的日平均千分之四不到,集團不得不評估結束這家店。

李維喻一就任,先研究主客觀因素:這家店位於火車站前,只有單一家,沒有形成商圈,但是過路客特別多;原本店內五層樓的專櫃過於分散,品牌少、有看頭的不多。於是,他先把四、五樓關閉,集中品牌廠商,調整後三個樓層品項密集度提高了,顧客也覺得有趣多了。

李維喻接著思考,如何讓外部過客願意進到店裡來?當時中國正步入高鐵新時代,車站客流量大增,大洋正好位於長途汽車與火車站的中繼點,於是他想出了「憑車票減(人民幣)十元」的妙招,「不管你是火車、馬車,拿得出車票的,就給十元抵用券,最好你買一百樣東西,我統統減十元!」李維喻笑說。

這一招祭出,客流量立刻增加三倍,品牌櫃位獲利好轉,紛紛把最新、最好的貨往大洋百貨擺,可逛性更高,進而啟動良性循環。單單這一年,常州店營收就年增七成以上,創下大洋集團史上最高紀錄,不受二○○八年金融海嘯影響,順利轉虧為盈。

那是他第一次獨挑大樑擔任店長,也是當時集團最年輕的店長。

然而,在成為「整頓王」之前,李維喻可是先苦過的。別的台幹到大陸發展是薪水加倍,但李維喻沒有百貨零售業背景,二○○二年加入大洋百貨,從台幹最低等級的襄理做起,薪水比在台灣當大廚時少;當時一位高階主管還冷言嘲諷說:「要找人也要找熟練的,為什麼要找一些阿里不達的人?」

「當時我很難過,但也因為這句話,我更不能服輸,」李維喻語氣堅定的說。

當日本料理店的二把手時,李維喻可號令廚房一幫人,個個服氣,但在大洋的第一年,當樓管的他,得想辦法鎮住手下一幫大陸專櫃人員,每天醒著就是工作、不分日夜。有一次,一位主管有心考他,要他一週內把店內專櫃平面圖全背起來,李維喻三天不到就去報告,當場畫出來。

「當流氓還怕打殺嗎?」他決心證明自己是塊料。從小他和打零工的爺爺、叔叔相依為命,國小就下廚給一家子男人吃飯,被迫獨立自主,窮困的環境激勵他骨子裡不服輸的傲氣,不能讓人看扁。

他初期管理南京店超市時,倉庫管理、賣場擺設與驗貨,分別由三個人負責,因各擁本位主義,誰也不願意配合誰,搞到最後賣場裡沒貨可賣,李維喻靈機一動,把三個人職務大對換;半個月不到,大家都來央求他:「我們知道彼此的苦楚了!把我們調回去吧!」鬧了幾個月的紛爭這才落幕。

在重慶,搞國際化引進優衣庫,年獲利多三成

那之後,李維喻不按牌理出牌的「破框」路線,開始被集團注意,連續轉調多家分店、嘗試跨部門業務。大洋百貨營運總監羅亦璋說:「他是集團刻意培養為作戰部隊的一個,一定要經過一些戰場的歷練,這樣他救火時就很有經驗,可以因應環境、對手的改變。」

然而,李維喻初期並不知道自己被定位為「救火隊」,只知道經常被調動,他的孩子不到七歲已經換了三個城市;他的決策權一度因調換部門而縮小,流言多番揣測這個變化,讓他一邊面對低落的業績,一邊內心煎熬著,我到底犯了什麼錯?

直到一次會議,主管擔憂他施展身手時子彈不夠,當場替他增加一倍的廣告預算,他才赫然驚覺:「原來,公司這麼相信我,不是拋棄我,我是可以掌握八百萬(約合新台幣四千萬元)、不會被追究立竿見影效果的人。」

重新體悟、用良好的心態看待每一次調動,扛起每一個虧損分店,李維喻一路承受不同的歷練。

重慶店則讓李維喻的「變色龍」哲學,再次獲得印證。重慶店是個讓人頭痛的據點,建築結構如扇形、不方正,影響逛街動線,還面對單行道,對外交通局限,「如果你每天都在看缺點,肯定不能有效突破,你從優點的角度來看,樓型很別致啊!我附近有輕軌站入口,底下有七、八百個停車位,這就是優勢啊!」李維喻說。

為了集氣,李維喻做了兩件事情,其一,把百貨公司改為購物中心,重新定位為「快時尚」(Fast Fashion),爭取到優衣庫(Uniqlo)、Zara、H&M等國際品牌開店;其二,以平價大眾餐廳替換地下一樓的運動專櫃,並在二樓與輕軌捷運站的連接樓層,大量引入鮮芋仙等輕食店,匯集人氣;把輕軌站一日進出的四成旅客都「吸」過來,再把同樣「集氣」的電影院放到高樓層,引導客流往上走,一年內獲利率就增加了三成。

這些在當時都是前衛的做法,現在已經廣泛被中國零售百貨業採用。

現在,幫南京店轉型賣日韓精品,用快時尚吸金

而今年,李維喻必須在商品同質化越來越高、網路購物不斷進逼的現實裡,引領大洋百貨在中國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重新定位。

喇叭聲此起彼落,人潮不停從地鐵站湧出,這裡,是全中國百貨公司密度最高的商圈,小小○.九平方公里,就有大洋、金鷹等六大百貨集團廝殺,合計年產值約新台幣一千億元,直追台灣百貨王──遠百集團的去年營收。

一家南京店,就得扛起大洋集團營收的一七%,在這裡,李維喻有絕對不能輸的壓力。「南京店現在遇到轉型的瓶頸,這個人選是最合適,能把不好的做到好,」羅亦璋說。

這裡的百貨公司,一家比一家高檔、精緻、不愁客流,李維喻要愁的,是如何讓客人走進大洋。

「原本這個店就強調時尚,這次要讓它更時尚。」李維喻把原本三個樓層的女裝增加為四層樓,開設全中國第一家無印良品(MUJI)精品店,並在傳統做為美食街的地下一樓,大量導入日本、韓國流行、低單價的「快時尚」藥妝品牌,衝高營業額。整個百貨被他全部翻攪了一回。

「就是強調日韓風的快時尚,只要時髦的潮人,就要來大洋。」李維喻目標很清楚。這個調整將持續到明年中,今年營收勉強只能與去年約略持平,但他已訂下,明年營運績效要成長一○%至一五%。

這幾年儘管有許多中國百貨業,開出一倍以上的薪水挖角他,李維喻卻捨不得大洋合作多年的團隊默契,畢竟,就算他能夠如變色龍因地制宜,也需要好夥伴共同執行,才能完成改造大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80

一個台灣囝仔 如何把阿里巴巴推上亞洲第一 有他,才有阿里巴巴

2014-01-06  TWM
 
 

 

沒有他,阿里巴巴恐怕撐不過網通泡沫;沒有他,阿里巴巴就拿不到軟銀資金、吃不下雅虎中國。

他讓台灣中信辜家和富邦蔡家願意掏錢投資,馬雲說:我最感謝的人是他!

一位神祕台灣囝仔,如何成為馬雲最重要的合夥人?

製作人、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周岐原旗下擁有淘寶網、天貓、支付寶等購物網站的亞洲第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即將掛牌上市,這個上市案,成了紐約、香港、倫敦全球三大證券交易所,今年開春最重要角力拔河的目標。

但能夠拍板決定阿里巴巴花落何處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另外還有一個人,他叫「Joe蔡,蔡崇信」,他的英文名是Joseph,朋友都叫他「Joe蔡」。

二○一三年九月,阿里巴巴正與香港證交所隔空爭論之際,阿里巴巴決定向港交所遞出一封信,說明他們所堅持的「合夥人制度」理念;但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馬雲,而是「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

蔡崇信是誰?一三年十月上旬,一架從浙江杭州起飛的班機,準時在桃園機場降落。戴著黑框眼鏡的蔡崇信下機,立刻驅車直奔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的阿里巴巴台灣分公司開會;一直到晚上,他才回到位於中正區的住宅休息。

一路馬不停蹄,蔡崇信對台北街道的熟悉度,不亞於任何長住台北的你我;他身邊的一位好友說:「Joe蔡當然熟悉,台北就是他的家啊!」蔡崇信這位道地的「台灣囝仔」,竟是馬雲身邊的頭號人物,阿里巴巴內部人士甚至透露,他的實際持股,可能在馬雲之上;如果按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重新上市後市值達一千五百億美元計算,蔡崇信的身價逼近新台幣一千億元。

和馬雲平起平坐

他的身分很敏感 連員工都不敢談今年電子商務預估將占全中國消費比重的一二%,其中,「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就占有八成江山、獨攬全中國近一成的消費;亦即中國每十元消費,就有一元是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上產生,換算之後,一家阿里巴巴交易總額等同於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四成。

當阿里巴巴的風潮正在席捲改變全中國的消費零售市場,顛覆傳統的貿易行為之際,一位「台灣囝仔」竟然能夠堂而皇之進入阿里巴巴總部,並且與馬雲並肩開會?而且這個位子,他已經坐了十四年之久。

蔡崇信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在台北出生、在台北長大,就讀台北市私立復興中、小學,十多歲出國念書。他的家人都在台北,台北就是他的家;而蔡崇信的另一個「家」,則是阿里巴巴。

這位「台灣囝仔」,不僅在阿里巴巴內位居要職,還是最敏感的職務。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Joe蔡」,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麼?「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雲)都可以,就是不能談Joe蔡!」這位台灣囝仔為什麼能在阿里巴巴內部引起所有人的高度敏感?

過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擔任阿里巴巴的財務長,直到最近才交棒,轉而擔任「集團執行副主席」;但無論職銜如何改變,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員工都清楚,「只要是財務、投資的事,找Joe蔡就對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務、投資「總負責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資金調度、轉投資、募資入股,甚至到近期阿里巴巴即將重新掛牌上市,全部由他統籌負責。蔡崇信身負的業務敏感性,不言而喻。

但比業務還要更敏感的,是持股。透過公開資訊顯示,到一二年七月,阿里巴巴最後要從香港股市下市之前,馬雲的個人持股是七.四三%,而蔡崇信的持股是經營團隊的第二多,僅次於馬雲,為二.一五%。

在一二年︽富比世︾雜誌的「億萬富豪候選人排行榜」上,蔡崇信以八億美元、約新台幣二五○億元的身價,名列第二。如果以市場分析師估計阿里巴巴重新上市之後,總市值將達到一千五百億美元以上計算,那麼蔡崇信的身價將超過新台幣一千億元。這個數字還可能隨著電商業務不斷擴大,持續快速成長。如果再相較︽富比世︾台灣富豪排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身價約三十三億美元,蔡崇信的身價幾乎與尹衍樑相當。

不過,多位了解阿里巴巴股權結構的人士直指,馬雲的持股其實是一個「stock pool︵股權集中處︶」,因為當時包括馬雲在內,總共有「十八羅漢」一起創辦阿里巴巴,據聞這些創始人的持股,現在都掛在「馬雲」底下,才有七.四三%之多;但如果要論真正的個人持股,「蔡崇信的持股應該超過馬雲!」這就難怪阿里巴巴內部員工談到「蔡崇信」三個字要如此謹慎敏感了!

此外,阿里巴巴一路走來,好幾度經營面臨風雨飄搖,岌岌可危,都是靠蔡崇信高超的籌資能力,枱面上下運籌帷幄,協助度過難關,才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籌資高手出馬

低調牽線台灣企業家投資阿里巴巴把時間拉回到六年前,○七年十一月四日晚上,當天中信集團的大家長辜濂松正在台北天母的家中宴客,而主客正是馬雲和蔡崇信兩人。若不是非常重視的客人,辜濂松不會把宴席設在家裡。根據與會貴賓轉述,當天賓主盡歡,餐桌上,蔡崇信秉持一貫的風格,話不多,多半都是在聽,大部分的時間是馬雲在講;但宴席上每個人都知道,他和馬雲近乎是「合夥人」的合作關係,沒有他,就沒有馬雲,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隔天,十一月五日,本來應該是阿里巴巴要在香港掛牌的日子,但馬雲硬是為了這趟台灣行,把日子往後挪了一天,挪出的這一天,馬雲在中國信託舉辦的「領袖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說,贏得滿堂喝采。

但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會有這一趟台灣行?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這是一場蔡崇信和馬雲的「感恩之旅」。因為○四年前後,阿里巴巴曾經有資金周轉問題,危急一時,當時蔡崇信以財務長的身分四處奔走找錢,第一個想到的地方,當然就是他從小長大的台灣。

除了中信辜家,據了解,當時透過蔡崇信的居中牽線,還有富邦蔡家等好幾家知名的台灣企業家族,都私人掏錢參與增資。由於阿里巴巴是中國企業,所以這些台灣企業家都希望這筆投資能夠「低調處理」,分別透過香港等海外的私人管道投資。因此,○七年阿里巴巴掛牌前,向來重感情、講義氣的馬雲和蔡崇信,為了答謝當年伸出援手的「救命錢」,寧可將掛牌日期延後一天,也要在阿里巴巴掛牌之前,專程來台道謝。

事實上,蔡崇信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台北街頭。中等身材,斯文的外表,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年近五十的他,走在路上還有著幾分學生味,在街頭擦身而過也不會引起太多注意。即使在難得露臉的公開場合上,也常因站在身形有些特殊的馬雲後面,所有鎂光燈全部聚集在馬雲一人身上,多半不會注意到蔡崇信,這也是個性非常低調穩重的他最希望的結果。

但無論他再低調、不多話,以阿里巴巴如今對中國,甚至全世界消費市場的影響力,蔡崇信,都是一位外界難以忽視的重要人物。

蔡崇信與馬雲都是一九六四年出生,除此之外,兩人從家世、學經歷到個性,幾乎沒有一樣相同,甚至是南轅北轍。馬雲開朗活躍,擅長演講,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而蔡崇信安靜低調不多言,人很隨和。兩人一動一靜,一外一內,卻是成就今日阿里巴巴龐大帝國的最佳拍檔。

在台灣提起蔡崇信,也許企業界認識他的人並不算多,但如果提起他是「常在法律事務所的第二代」,相信許多人都會有印象;因為蔡崇信的父親蔡中曾、祖父蔡六乘,就是以國際法律事務見長的「常在法律事務所」創辦人,早期在台灣律師界,「常在法律事務所」與「理律法律事務所」可說是台灣獨占鼇頭的兩大律師樓,而蔡崇信,從小就在這個充滿法學素養的世家長大。

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後,蔡崇信便在海外工作,九六年,與台南幫大老、也是南紡創辦人吳三連的孫女吳明華結婚,由於蔡中曾的政商人脈廣闊,他還是乖乖回台,在晶華酒店辦了一場世紀婚禮。

實力雄厚

蔡家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蔡家政商實力深厚,根據「常在」早期的合夥人、現任華通律師事務所所長劉振瑋表示,蔡崇信的祖父當年還曾經接受過上海黑幫教父杜月笙的法律諮詢,地位可見一斑,來台後,也經常承接行政院等官方大型法律案件的委託;父親蔡中曾則是台灣取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第一人,還擔任耶魯大學的校董。後來蔡崇信和父親一樣取得耶魯法學博士學位,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曾經是台灣法律界的一則佳話。

但接下來人生的路,父子倆就完全不一樣了。「蔡爸爸」個性開朗活躍,還是橋牌好手,在好友口中的蔡中曾是位「天才」,很多新事物一學就上手,因此也把常在律師樓經營得有聲有色。當年國內跨國性的司法案件還不多見,「常在」很早就接辦這類型案件。

蔡崇信和父親的個性大不相同,他外表謹慎嚴謹,不多話,但事情一旦決定,絕對是破釜沉舟使命必達。例如當年蔡崇信要辭掉在歐洲投資銀行的工作,進入阿里巴巴,就上演了一番「家族爭執」,才順利過關。

耶魯畢業之後的蔡崇信,原本在北歐地區最大工業控股公司Invester AB香港工作,負責亞洲業務。九八年,Invester AB計畫參與阿里巴巴的增資,於是代表人蔡崇信和當時的馬雲有了「第一次接觸」,沒想到,幾次談下來,蔡崇信自己「愛」上阿里巴巴,向馬雲毛遂自薦,而且還帶著太太同行,以示決心。

據媒體報導,當時的阿里巴巴還是一家前途茫茫,「錢」景不知在哪的網路公司,能得到外資金童蔡崇信的「青睞」,馬雲第一時間還不敢接受,直說只付得起人民幣五百元的月薪,哪請得起「年薪三百萬港幣」的蔡崇信?

一動一靜

馬、蔡「完美搭配」成致勝關鍵同一時間,就連一向開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蔡中曾也搖頭,當時蔡中曾問身邊幾位經常進出中國市場的好友,據說每位好友都投下「反對票」;但最後,蔡崇信心意已決,蔡中曾仍然放手,讓蔡崇信自己選擇。

就這樣,蔡崇信捲起袖子,把名牌西服收進衣櫃,踏入總部位在杭州的阿里巴巴,開始埋鍋造飯的工作。

如果以現在資本市場的標準看待,當時的阿里巴巴恐怕只能用「一片荒蕪」來形容,別說沒有制度、標準,就連最簡單的公司登記都沒有,蔡崇信到了之後,把阿里巴巴的員工集合在一起,在杭州溼熱的夏夜裡,拿著一塊小白板,揮汗如雨地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教起,接著又幫創始的「十八羅漢」,擬了十八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股份合同,從這一刻開始,阿里巴巴這家「公司」,才有了最粗略的雛形。

緊接而來的最大難關就是「錢」,也是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之後最艱鉅的任務,尤其二○○○年前後,網路泡沫折損了一堆網路公司,蔡崇信要幫阿里巴巴在市場上找錢的難度,可想而知。從蔡崇信進入阿里巴巴起算,阿里巴巴一共經歷了三次的重要增資,每一次,都讓阿里巴巴脫胎換骨,有了嶄新的面貌與股東成員,背後都是蔡崇信操刀,辛苦奔波的成果。

第一次增資是二○○○年,也是難度最高的一次,阿里巴巴要增資二千五百萬美元。當時正值網路泡沫,網路公司血流成河,不知倒了多少家,阿里巴巴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當時蔡崇信和馬雲兩人赴軟銀在東京的辦公室談判,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即使兩人明知當時的阿里巴巴體質羸弱,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籌碼,但一坐上談判桌,馬雲發揮獨有的個人魅力,大談阿里巴巴美麗前景,一旁的蔡崇信雖然不多話,卻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讓孫正義點頭答應拿出二千萬美元。這一仗,蔡崇信幫阿里巴巴度過最危險的難關。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路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網通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驚無險挺過這場世紀風暴。蔡崇信的運籌帷幄,當然得在功勞簿上記一大筆。

此後,○四年、○五年,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別替阿里巴巴籌資八千二百萬美元,並合併雅虎中國,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合併雅虎中國,坐穩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一位投資銀行人士分析,一路走來,蔡崇信操盤的最大難度,就是以馬雲為首的經營團隊「根本沒有錢」,這群人手中唯一有的就是「看對市場,卡對位置」。

主導權在握

IPO將成一四年各界關注焦點蔡崇信必須在「引進市場資金」和「掌握主導權」之間,充分折衝拿捏,如何引進資金,又不能經營權旁落,行進間,還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電子商務王座,其中馬雲和蔡崇信,一動一靜,一外一內,天衣無縫的搭配,是致勝關鍵。難怪馬雲要說,這輩子他要感謝四個人,前二位是讓阿里巴巴引進資金和資源的孫正義和楊致遠,一位是他一直崇拜的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最後一位,就是蔡崇信。

一位蔡中曾的好友說,蔡崇信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看著蔡中曾對事情冷靜的策略分析能力,對父親極為崇拜。早期的大牌律師不只承作法律業務,包括大型投資案、財務規畫等也都是主要業務,工作性質就是類似蔡崇信現在的工作。如今他在事業上表現傑出,蔡中曾對其影響最大。

一三年五月,蔡中曾以年過八十的高齡過世,蔡崇信回台奔喪,許久不見的親友看到他悲痛的樣子,都知道這對父子感情甚篤,父親過世,顯然對蔡崇信影響極大。但喪事辦完,蔡崇信又得很快收拾哀傷飛回杭州,因為阿里巴巴重新上市掛牌在即,究竟要選擇在哪裡掛牌?已經成了美國紐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甚至連倫敦交易所都積極爭取的對象。

而主導權在握的「台灣囝仔」蔡崇信,任何一個細微的決定,都將影響號稱一四年全球最大IPO(新股上市)案的資金流向,其募資金額預估將超過一千五百億美元,更牽動全球三大證券交易所的敏感神經。

蔡崇信

出生:1964年

現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經歷:阿里巴巴財務長、Invester AB副總裁、紐約購併公司Rosecliff, Inc. 副總裁、紐約執業律師學歷: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MBA 婚姻:已婚;妻吳明華,育有二子一女沒有蔡崇信,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大事紀1999年 馬雲與「18羅漢」以50萬元人民幣,成立阿里巴巴。

1999年6月 蔡崇信向馬雲毛遂自薦,加入阿里巴巴擔任財務長,一手建立公司所有制度,與外界接軌。

1999年10月 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資500萬美元,原本蔡崇信服務的企業Invester AB、新加坡TDE基金都有投資。

2003年5月 以1億元人民幣建立淘寶網。

2004年 在蔡崇信運籌帷幄下,阿里巴巴再度增資8200萬美元,其中軟銀占6000萬美元。

2005年8月 蔡崇信居中主導,合併雅虎中國;此時雅虎持股35%,軟銀29.3%,馬雲團隊31.7%。

2012年6月 蔡崇信一手主導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下市,伺機再以母公司重新上市。

2013年5月 蔡崇信出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

2013年10月 以「蔡崇信」之名,向香港證交所遞交一封信,說明創新的「合夥人制度」,力圖在港股順利上市。

2014年5月 阿里巴巴集團最後可能在香港上市;在蔡崇信操盤下,估計市值可能高達1500億美元,將是2014年最大的IPO案。

蔡崇信身價逾千億!

蔡崇信持股2.15%,傳言勝過馬雲實際持股,若2014年掛牌後,阿里巴巴總市值以1500億美元計算,蔡崇信身價逼近新台幣1000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股東結構

阿里巴巴集團持股 占已發行股本(%)

日本軟銀 36.70

其 他 29.01

雅 虎 24.00

馬 雲 7.43

蔡崇信 2.15

關明生(阿里巴巴顧問) 0.39 陸兆禧(阿里巴巴執行長) 0.29 武 衛(阿里巴巴財務長) 0.03 資料來源:阿里巴巴網絡2012年報 製表:周岐原

政商人脈廣闊的法學世家

蔡崇信家族

祖父 蔡六乘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創辦人)

父親 蔡中曾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育有二子二女

母親 蔡孔如明

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榮譽副理事長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

育有二子一女

妻 吳明華

祖父 吳三連

南紡創辦人、

台南幫大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6

首位進樂高的台灣囝仔 勇於拆掉九十分的作品 才有權利挑戰一百分

2014-04-14  TWM  
 

 

去年,樂高從全球上千候選人中,經過六個月嚴苛考驗選出八人,比華航培訓機師平均二%的錄取率還低!

今年,鄭以謙打破傳統,以史上第一位台灣人的身份,進入樂高設計部門。

這位在台灣被高中老師警告「沒出息」的年輕人,為何在樂高卻成為搶手設計師?

撰文‧楊卓翰

﹁樂高整個甄選過程非常長,又很痛苦。從我申請到上班,將近半年!」今年三十歲的鄭以謙,講起話來慢條斯理,有些溫吞,很難想像,他竟能在樂高殘酷的甄選過程中存活下來。事實上,聯考重考才考上東海大學建築系的他,從來不是大家眼中的資優生。

樂高為了挑選設計師,不惜大費周章,甄選過程長又嚴苛。每年一度,樂高歷時半年、共四階段的徵才活動中,全球上千名的候選人,最後只有八人被樂高選中,比華航培訓機師的錄取率(平均二%)還低。而這次,樂高特地在全球公開接受申請對外招募,鄭以謙,就是唯一錄取的亞洲人。

高中時 曾被老師罵﹁沒出息﹂雖然成為樂高優選的設計師,但鄭以謙在台灣讀書時並不順遂。因為很喜歡畫畫,國中時念美術班;鄭以謙表示,「我高中數學,六學期有五學期不及格。唯一及格的那年,是因為老師是代課老師,讓全班都過。」「我的高中老師還警告過我:『上課都在畫畫,你這樣下去,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他坦承,「那時候真的很迷惘,……因為大學聯考考得太差,第二天就直接去報重考班。」大學畢業後當完兵的鄭以謙,在台灣的建築公司上班三年。原本就喜歡出國的他,決定要出國留學。於是,鄭以謙在前年申請到獎學金,到紐約康乃爾大學念建築碩士。「其實會走上建築,就是小時候玩樂高的關係。」他說。所以,在紐約唸書期間,決定要給自己的夢想一個機會。去年七月,他開始準備參與樂高甄選的作品集。

同樣是樂高迷的台灣官方樂高大使施郁真,透過樂高的網路社群認識鄭以謙,也看著他一步步往夢想邁進。「他那時花了很久的時間準備作品集,也給很多人看過、詢問意見。樂高迷或多或少都夢想過要當樂高設計師,但是真的那麼天真,會付諸實現的,只有鄭以謙。」施郁真說。

兩天「死鬥營」 挑出金腦袋設計師作品集只是四個甄選階段的第一步,接下來,樂高會寄兩盒積木作業,用有限的積木拼出新東西,然後是第三階段,透過skype的網路面試,從生平到經歷問過一輪。到這一關,樂高已經刷掉了九百多人。最後,鄭以謙收到了一張到丹麥的機票。

去年十月,樂高邀請全球來自巴西、紐西蘭、德國等二十一位候選人到樂高總部丹麥畢蘭,參加最後一輪,也是最關鍵的甄選──為期兩天的「死鬥營」。「我是二十一人裡唯一一位黃種人。」鄭以謙說。

「一開始,會感覺二十一個人都是對手,我們台灣人會這樣想。」鄭以謙說。這是樂高的高壓策略,其中一個活動,要候選人在兩個半小時內用有限的材料組成作品。當積木撒下去,沒有人說話,整間房間裡只聽到積木清脆的聲響,空氣幾乎凝結了。但是他很快發現,樂高不是要找最突出、最厲害的角色。

「他們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在觀察,看你是怎麼樣的人;刻意營造出的壓力環境,就是要看誰是真正適合的人。」鄭以謙舉例,當初有一位表現相當突出,很會畫圖的設計師,原本以為肯定會輸給他,但最後一關,他們要合作開一個小型的展覽,讓全公司的設計師來參觀。該位候選人卻因為和團隊合作不順暢,最後未被錄取。

「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下,你都要保有幽默感和童心,這對我們非常重要。」樂高資深設計師托洛谷德︵Will Thorogood)說。而鄭以謙從高中時就喜歡在老師面前畫畫的童心,正是樂高所要的。就這樣,他成為今年八位新進設計師中,唯一一位台灣人,也是樂高有史以來第二位亞洲設計師。

不打卡、不加班 天堂般的工作環境今年一月開始在樂高上班的鄭以謙,一進去就被樂高的自由環境給嚇到。先不論樂高設計工廠(Project House)比Google︵谷歌︶還有趣的硬體環境,「公司從不加班。每天上班七個半小時,我八點到,下午四點就可以走,完全不用打卡。」但是,在輕鬆的環境下,每個人的要求,卻和鄭以謙熟知的台灣工作文化截然不同。「差異最大的,就是對一個東西的要求。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設計產品,這個東西已經有九十分了,但是大家會不斷地花時間調整到一百分。即使這樣,他們還不會把產品放下來,還會再花時間調整。」鄭以謙說。

坐在鄭以謙辦公桌右手邊的,是樂高電影首席設計師麥可.福勒︵Michael Fuller) 。他解釋鄭以謙的驚訝:「因為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是玩樂高長大的呀!所以我們會用盡力量守護這個產品,這是樂高人的共通點。」鄭以謙還補充:「台灣人比較急,只要有九十分,就搶先比別人先出再說。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問『你能不能再便宜一點?』壓低價格。結果只要半吊子就好,得過且過。」但是,在樂高,「抱著台灣人這種個性,我永遠進不了樂高,因為樂高從來不接受快又便宜的東西,Det-Bedste-er Ikke-For-Godt(丹麥文:只有最好的才夠好)。」鄭以謙引用樂高的精神標語說。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的樂高作品做得這麼好?關鍵就在於,你要勇於拆掉自己的舊作,反覆、再反覆地不斷重做,東西就會越來越好。當人家拿出好東西的時候,你要看到的是背後的努力。」鄭以謙說:「如果樂高教了我這一生什麼,這件事最重要!」

鄭以謙

出生:1984年

現職:樂高城堡系列設計師

經歷:建築公司設計師

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系碩士

家庭:未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15

八個菜鳥首度參賽 拚到全球最難競賽亞軍 不想輸韓國!台灣囝仔變頂尖駭客

2014-08-25  TWM  
 

 

年初才成立的小小駭客社團,今年一再上演大驚奇,首度出擊被視為全球駭客競賽最高殿堂的DEFCON CTF,就拿下亞軍,不僅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資安能量,更燃起台灣資安界的星星之火,這趟驚奇之旅看來還不到謝幕的時候。

撰文‧何佩珊

今年八月,八位平均年紀只有二十二歲的台灣囝仔,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共同演出了一場精采的「駭客任務」。由國內知名資安社群CHROOT、台大和交大兩所學校成員組成的HITCON戰隊,在全球最受矚目、等級最高的DEFCON CTF資安競賽中,打敗十八支競爭對手,跌破眾人眼鏡拿下亞軍。

為何跌破眾人眼鏡?因為相較於其他進入決賽的十九隊,台灣代表隊簡直可用「名不見經傳」形容。

眾家對手中,率領美國PPP隊的是天才駭客Geohot,這傢伙在十七歲就破解了iPhone的封閉系統,二十二歲因破解PS3遊戲機而被索尼告上法院;此外,波蘭隊是當今全球CTF駭客比賽的積分冠軍;韓國擺明有國家力量扶持,共有五隊參加決賽;中國藍蓮花隊去年拿下第十一名,被陸媒形容為「中國尖端黑客力量」。

見韓國培訓 激發組隊熱血至於台灣,不但是首次進入決賽,甚至在今年五月中的預賽裡,HITCON只能以吊車尾之姿勉強擠進決賽圈。而這趟屬於台灣人的驚奇之旅,要從擔任HITCON領隊的李倫銓說起。

看外表,三十八歲的李倫銓就是一個標準上班族。交大資工所畢業、台大電機工程博士候選人,目前在企業負責資安工作。問他為什麼願意無償為資安社群付出這麼多,他自嘲,「就神經病啊。」但其實這種「研究到底,永不放棄」的態度,就是他們追求的駭客精神與價值。因此過去十年來,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組織CHROOT資安社群,並連年舉辦「台灣駭客年會」;今年初開始,他又多了台大駭客攻防社指導老師的新身分。

這次比賽,據說中國代表隊的唯一使命是「打敗台灣」,至於李倫銓,目標倒不是打敗中國,之所以起心動念組隊參賽,「主要是被韓國激的。」原來,常走訪各國、參加各大資安研討會的李倫銓,對於韓國近年來對資安的重視程度相當吃驚,「政府帶頭扶持下,韓國出現很多資安社群、比賽,還有BOB(Best of Best)計畫,挑出精英中的精英,由最頂尖的駭客專門訓練。」看著鄰國資安實力越來越強,李倫銓也興起培育新血的想法,特別是去年起看到年輕選手的優異表現,更激勵他積極組隊,要帶這群台灣好手打遍各大賽事。

不過,這不是件容易的任務,「這個領域太精了,很少人接觸,更沒什麼人在教,是金字塔頂端的頂端。」李倫銓苦笑;而投入國內資安社群多年的資安公司DEVCORE創辦人翁浩正也指出組隊的困難:「這不只是要犧牲個人時間,更是對毅力的一大考驗。」憑熱忱解題 擠進二十強找人,是李倫銓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他嘗試在台大社團裡發掘潛力新秀,然而當時社團大概僅十位社員,且專長多半不在資安,「但能不能成為高手,除了功力,最重要是熱忱。」這次在DEFCON CTF決賽擔任隊長,剛從台科大資工系畢業的蔡政達也說,「有人覺得駭客很酷,問我怎麼入門,這時我會丟幾個題目給他,幾個星期之後,就能『測』出他只是想耍酷,還是真的有興趣。」就這樣,HITCON戰隊慢慢成形,加上CHROOT和交大資工的支援,他們開始參加國內外大小競賽,並在五月初的百度盃,以新手之姿擊敗四六八支隊伍奪下冠軍,總積分甚至比排名第二到七名的加總都高。

緊接著五月十九日,HITCON又傳捷報,在DEFCON CTF的預賽中擠進第十二名,這預賽十二強、加上八支「種子隊」,就是DEFCON CTF決賽中的二十支出賽隊伍。換言之,HITCON不僅驚險取得決賽門票,也正式被列入「全球二十大頂尖駭客團隊」之列。論及這場戰役的「逆轉勝」,李倫銓至今仍有不可置信的感覺。

「我們在最後一個小時,排名還只在二十名左右……」李倫銓印象很深刻,「當時是凌晨,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幾個老人覺得沒機會了,只是口頭上還是對年輕人說別放棄!」沒想到,奇蹟在最後一小時發生了,這群熱忱十足的小夥子,卯足全力解出一道四分題,讓團隊的總成績和名次隨之暴衝。

「一開始組隊時,我只希望三年後能打進DEFCON CTF決賽,壓根兒沒想到今年就能提前達陣。」李倫銓說。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錢!他概算,八名隊員加上後勤人力,飛往美國拉斯維加斯七天,至少需要籌到一二○萬元,對這群學生而言,不是一筆小數目。

「還好,趨勢科技二話不說就吃下全額補助。」李倫銓說,「其實在我們還是nobody的時候,趨勢科技已經贊助過我們前往中國參加百度盃的費用。」若沒有趨勢科技,HITCON的神奇之旅可能會提早畫下休止符。

終於,HITCON踏上傳說中的DEFCON CTF決賽會場,與世界各國頂尖駭客高手正面交鋒。走進現場,每支隊伍都會拿到一台伺服器,伺服器內有多個服務在運行,例如某個網路遊戲,你必須確保伺服器運作正常,更重要的是,不能讓裡面的檔案被偷走。如果只是服務當機,最多是把失分平分給其他隊伍,但若是檔案被偷,攻擊方得十九分的同時,自己也被扣十九分,「可以說是血淋淋的零和遊戲。」所以在出發前李倫銓對大家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被剃光頭!」擬定戰略 墊底翻身往上衝然而比賽剛開始二十分鐘,HITCON的士氣就大受打擊,明明未被攻擊,卻不斷「送分」給其他隊伍。原來是設計用來防衛的小工具出問題,意外被判定為服務當機,花了四回合,共二十分鐘才解除狀況,「所以比賽才開始,我們就墊底了!」不過他們沒有讓這樣的窘境維持太久,發揮團隊默契加上分工策略,表現漸漸回穩,「多數時間,你只會看到這八個大男孩專心地盯著電腦螢幕,有人嘴上咬著麵包,卻忘了嚼,二十多分鐘還沒吞下一口。」終於,第一天比賽快結束時,HITCON找到絕佳進攻機會。「對手的攻擊意外讓我們分析出網路遊戲的漏洞,但前提是要先在遊戲中賺取夠高的金錢。」所以成功攻擊機率相當低,「我們推算只有五%」,但若配合事先擬好的後門戰術,只要成功一次,就能不斷得分,因此他們還是決定大膽嘗試。

首先,在啟發遊戲漏洞部分,交給兩位程式功力一流的隊員Shik和Peter,接下來搭配蔡政達的後門戰術偷取檔案,「後門戰術的好處是,一旦成功入侵對方服務,即使漏洞被修補,每一回合都還是能偷到檔案。」就這樣,來自台灣的HITCON忽然從魯蛇(loser)變英雄,分數不斷飆高。

第一天賽事結束時,計分板上顯示HITCON暫居第五,「我們已經很開心了!」李倫銓說,沒想到隔天主辦單位更正積分,竟然躍升為第二名,「所有人都傻眼了。」到第三天,主辦單位安排四強坐在賽場中心,「我們對面就是天才駭客Geohot。」更刺激的是,這時不再公開即時比分,「我們只知道一直被打,覺得大勢已去。」所以當主辦單位宣布HITCON拿下第二名的那刻,「我的手真的在發抖。」回憶當時,蔡政達仍掩不住興奮情緒。

對於這樣的成績,從百度盃開始注意到HITCON、並為他們拍紀錄片的導演黃建亮評論:「可以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不過,李倫銓的評語卻嚴肅了起來,「選手的專注與實力值得肯定,但這不代表台灣資安比別人強。」他說。

就他看來,這次韓國隊一次有五支隊伍晉級決賽,才是真正可敬的實力。「這代表韓國有很好的環境可以養活這些人。」反觀台灣,「我們沒有藍海來留住人才。」他感嘆:「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不過HITCON一夕成名,著實為台灣資安社群帶來不小的助力,八月十六日由台灣駭客年會舉辦的資安競賽,吸引全球逾千支隊伍參賽,也包括了這回在DEFCON CTF決賽中讓台灣雖敗猶榮的Geohot。有趣的是,不同於DEFCON CTF只有榮耀、沒有獎金,這次李倫銓特別設計了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的冠軍獎金,暗喻台灣看待資安人才的價值。

DEFCON CTF資安競賽DEFCON CTF是全球駭客界等級最高、歷史最悠久的CTF(Capture the Flag,搶旗比賽)公開賽,今年已經是第22屆。

預賽採取的是比較常見的線上解題賽制,在48小時內,每解出一道資安問題就可以取得積分,積分最高的前12名可以進入決賽。另外,決賽還會有8支種子隊,分別是前一年的DEFCON CTF冠軍及全球7大CTF競賽冠軍。

而決賽採取的是「網路攻防戰(Attack & Defence)」每支隊伍都要保護自己的伺服器不被入侵,同時進攻別人的伺服器奪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5

宋家瑜讓VMware大中華區營收 六年翻20倍 用兩招狠砸微軟的台灣囝仔


2014-09-08  TWM  
 

 

六年前,VMware在大中華區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外商;六年後,它業績翻二十倍,成了微軟、思科都得顧忌三分的對手。背後的關鍵推手,是一位沒有留洋學歷的台灣囝仔,只靠自己赤手空拳打天下的VMware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

撰文‧何佩珊

有一個人花三年時間,就讓公司營收成長十倍;不到六年翻二十倍,原本在亞太市場敬陪末座的大中華區,成為亞太區營收貢獻度最高的區域。如今在中國,VMware已與微軟等軟體大廠齊名,而這個讓全球虛擬化軟體龍頭VMware在大中華區從小兵變大將的關鍵推手,是他——VMwar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

在各家外商的大中華區總裁這個位置上,越來越少見台灣人的身影,宋家瑜就是僅存的少數。一位沒喝過洋墨水的大中華區總裁,大學念的也不是理工,但宋家瑜的成績單卻比誰都亮眼,還在剛落幕的VMworld年度大會上,被自家老闆VMware執行長Pat Gelsinger點名,說他是現今中國科技產業中最好的領導者。

到底宋家瑜有什麼本事,能打敗一票頂著高學歷的大中華區總裁,還讓老闆押寶他?

宋家瑜的父親是曾任文化大學校長的知名歷史學家宋晞,母親則曾任︽中央日報︾主編,說他在文史氣息濃厚的書香世家長大,一點也不為過。一九八○年,宋家瑜從台大經濟系畢業後,父母原本以為他會出國留學,謀得教職過一生,沒想到宋家瑜卻走了一條他們料想不到的路。

IBM老臣﹁大轉彎﹂

掌管千人變四十人

那時,宋家瑜剛當完兵,正好碰上IBM在台灣迅速擴張的時期,身邊幾個同學都往IBM報到,激起他「不如也試試看的念頭」,意外走入科技領域,一待就是二十六個年頭。

宋家瑜從基層銷售做起,第一年就拿下新人獎。爾後他在IBM集團一路爬升,做到大中華區副總裁。但大半輩子都貢獻在IBM的宋家瑜,居然選在五十歲時,做了一個跌破眾人眼鏡的選擇。

○八年,宋家瑜毅然地從百年老店IBM轉戰成立不過十年的VMware,他掌管的大中華區員工數,從超過千人剩下四十人。宋家瑜怎麼會做這個決定?「過去,我一直在IBM的光環底下做事,有很好的資源,如果換一個平台,是不是也可以做出好成績?」這是宋家瑜對自己的疑問。

最後是VMware創辦人黛安.葛林的一句話,讓他下定決心。「當時我問她,你們到底想在中國做什麼?」黛安.葛林很誠懇地說:「○七年,我來過中國兩次,這兩次讓我有很深的信念,那就是中國會是將來VMware最重要的市場,我希望你可以幫VMware開啟中國這個未來。」有趣的是,面試時,黛安.葛林沒要宋家瑜訂業績目標,倒是宋家瑜自己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擬好計畫書,送到黛安.葛林面前。「我的目標就是要把大中華區的營收,從不到一千萬美元,四年內成長十倍,挑戰一億美元!」對一家員工不過四十人,且沒沒無聞的小公司來說,宋家瑜訂這樣的高標,自然被評為「太過積極」。而宋家瑜也從上班的第一天起,深刻體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那是他剛進VMware不久的事了,「同事帶我參加經銷商高階主管會議,一進會場竟然發現,九○%以上的人我都不認識。」這對當時在大中華區耕耘已達十五年的宋家瑜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原來,當時VMware的知名度不高,只能吸引中小型夥伴,甚至「有很多人還不會念我們公司的名字。」這些人自然不是過去宋家瑜熟知的大廠。

為了打開VMware在中國的知名度,宋家瑜擬定兩大策略:一是要抓住有影響力的夥伴;二是讓VMware扎根中國。

兩招創新打法

破除中國採購法緊箍咒

要打中國市場,大家都知道必須拿下指標性大客戶,但多數人卻輕忽了通路布局。多數外商認為,即使中國再大,只要抓住前一百家系統整合商︵SI,System Integration︶就夠了。但宋家瑜清楚中國生態的特殊性,「你知道中國有多少SI嗎?至少幾萬家,若把小型的也算進來,則是幾十萬家。」當多數外商選定北京、上海、廣東集中火力,宋家瑜卻前進二、三線城市布局,「這些本地SI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他說,迄今VMware在中國三十個城市有據點,也是影響力能迅速拓展的關鍵。

第二招,要扎根中國。宋家瑜打出「Power by VMware」策略,直接找上中國品牌浪潮、聯想等,讓他們以VMware的技術平台為基礎,開發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過去,由於擔心智慧財產權被盜用,多數軟體廠商耕耘中國市場時,都不願意將技術平台提供給中國業者做開發。可是,宋家瑜卻不這麼想,「到一個國家就要尊重一個國家。」對他來說,VMware比IBM、微軟這些老大哥們都更年輕、敢衝,也沒有全球政策一條鞭執行的阻礙,所以,只要他確定方向,很快就得到總部支持。「我很難想像這樣的事情可以在IBM或其他公司做。」VMware台灣區總經理陳學智說,「這樣的合作模式,前兩年是看不到產出貢獻的。」在外人看來,可能會覺得VMware在為他人作嫁,但到了這兩年,「Power by VMware」的價值完全被凸顯。

近年,中國政府為了支持本土企業,端出新採購法壓縮外商生存空間,不是下令禁用相關軟硬體,就是要求減少使用比率,像是微軟、IBM,這兩年紛紛踢到鐵板。但同為美商的VMware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經營理念從來就不是『VMware在中國』,而是『中國的威睿』。」宋家瑜說,VMware是真正本土化的外商。所以,當新採購法限縮外商生存空間時,VMware幾乎不受波及,甚至近期再拿下中國電信的混合雲合作案。

動得比別人早

帶領團隊衝年營收六十億元宋家瑜其實是個看得比別人遠、動得比別人早的人。宋家瑜說,百米賽跑裡,你早一步做,你的起跑線就可以比別人前進二十米,等別人以為一百米快到時,你已經把一百米的比賽拉成五百米,讓對手苦苦追趕,卻永遠都追不到。

陳學智舉例,那次是台灣團隊拿到一筆大案子,希望中國團隊支援,碰巧中國團隊正忙於混合雲的工作。兩相比較,台灣的大案子能即時地貢獻營收,混合雲的打底工作卻是短期內看不到收益的投資。

面對資源分配的兩難,宋家瑜告訴陳學智,以公司長遠趨勢布局來看,哪個效益大?最後,他成功說服了陳學智,把資源保留在混合雲的案子裡。

這樣的宋家瑜,多數時候被質疑太積極、走得太快,就像他才上任就訂出營收破億的高標。他說:「你可以保守,但市場不會保守,如果你假設市場保守,那空間就會先被別人拿走。」宋家瑜在IBM的老長官、IBM前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焜曾經說過,「你在中國做外商公司,最好就是做第一位,而且永遠要領先,一旦不是領先,就會變得非常被動,更重要的是,客戶、夥伴喜歡和領先的人工作。」宋家瑜不只給底下的人清楚方向,也耐心回應各種質疑,再加上充分授權。VMware台灣區副總經理林松源說,「他給我們有人在背後挺你的安心感!」自然大家可以全力衝刺。如今VMware大中華區團隊已經從四十人成長到四百人,營收也從不到千萬美元成長二十倍,到近兩億美元,成為各大廠商敬畏的對手。

誰說外商主管都得要喝過洋墨水?宋家瑜穩紮穩打的實力,也可以成為替VMware拚出年營收六十億元的超級戰將!

宋家瑜

出生:1958年

現職:VMwar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經歷:IBM大中華區UNIX伺服器事業部總經理;IBM大中華區軟體集團總經理;IBM軟體集團銷售副總裁;IBM大中華區副總裁

學歷:台灣大學經濟系

家庭:已婚,育有一女與微軟、IBM平起平坐,VMware憑什麼?

1998年在美國加州成立,以虛擬化技術起家。所謂虛擬化,舉例來說,就是可以用兩台伺服器透過虛擬技術,取代原本要20台實體伺服器才能完成的工作。而這些年來VMware已不只將虛擬化技術應用在伺服器上,也逐漸拓展到儲存、網路,發展出愈來愈完整的資料中心解決方案,可以說是雲端、大數據趨勢下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因應趨勢發展,VMware不斷成長壯大,全球知名企業如軟銀、安麗、T-Mobile、中國銀行、台積電等,都是VMware的客戶。目前VMware市值超過400億美元,2013年營收52.1億美元,名列全球前十大軟體公司,並且是當中成長速度第二快的廠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191

五年前從未拿過菜刀 如今變身世界披薩冠軍 日烤150片的力量 台灣囝仔上演大驚奇

2014-09-22  TWM
 
 

 

因為愛上Q軟的拿坡里披薩,黃振豪不僅上網看影片自學、實際操作,更每天練習製作一百五十片披薩,練就打敗來自全球近三百名好手;而他接觸披薩的時間,至今還不滿五年。

撰文‧高靜玉

每年九月第一周,來自世界各國近三百名披薩好手,都會聚集到披薩的發源地||義大利拿坡里,參加「CAPUTO盃世界披薩職人錦標賽」(Campionato Mondiale del Pizzaiuolo)。

這項全球規模最大的披薩競技共有十個比賽項目,其中八項會選出世界第一,技術最難的挑戰,是STG(Specialita Tradizionale Garantita)經典賽國際組賽事;今年的冠軍名叫黃振豪,二十七歲,來自台灣,第一次參賽,而且這位披薩小子非科班出身,甚至在大學畢業前沒有拿過菜刀;他的世界冠軍身手,完全是在投身職場後才一點一滴苦練而成。

STG這個項目難在哪裡?難在「簡單」。從事餐飲業的人都知道,越單純的料理難度越高,STG的比賽時間只有三分鐘,賽前準備材料都是公開的,如何拿捏各個食材的等級與特色,又不脫離「傳統」與「標準」的限制,一點多餘的材料都不能添加,對每位披薩師傅而言都是考驗。

「所以,這個獎座,是每位拿坡里披薩師傅的夢。」黃振豪說。他的眼神清亮、舉手投足充滿節奏感與熱情,身高一九六公分的他,似乎已經習慣微微躬身與人溝通,但只要跟他聊到披薩,他一定抬頭挺胸,言談中洋溢著豐沛情感與亢奮。

放棄金飯碗 立志做餐飲雖然是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畢業(已改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但黃振豪還在求學階段就已立志投入餐飲業,「讀商數沒有不好,但看見學長們畢業後投身金融業或考研究所,就覺得自己其實不適合。」求學時就對餐飲感興趣的他,五年前畢業後刻意選擇了西餐的工作,一開始是在台北西門町一家義大利餐廳炒義大利麵。

「他過去從沒在廚房拿過刀,卻在畢業不到一周就去義大利餐廳報到,並且對我說:『大學我已經幫你念完了,我覺得進社會工作比念研究所實際。』我們夫妻對孩子相當信任,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也就隨他去了!」黃振豪父親說。

沒多久,台北開始流行拿坡里披薩,「第一次吃到時,實在很震驚,外皮口感好像蜜糖波堤,跟我過去的經驗都不一樣。」在好奇心驅使下,他轉去拿坡里披薩店任職,白天工作,晚上便與同事一同上網觀看拿坡里披薩的製作方式,互相討論動作、披薩擺放的位置以及手勢,白天再一起去店裡印證。反覆的實作、研究、印證,這樣地習慣,黃振豪至今仍然維持著。

「越研究,就越發現拿坡里披薩真是迷人。」黃振豪解釋,一般的披薩大多添加過多材料,例如脆的披薩是因為加了過多的油,厚軟的披薩是添加了過多的發粉或發酵時間過頭;但拿坡里披薩僅使用水、麵粉、鹽、酵母,「這麼單純的組合,卻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幸福口感!」他形容拿坡里披薩的神情,就像粉絲親眼目睹偶像現身,「我決定要徹底搞懂拿坡里披薩,然後全力推廣它。」名廚伯樂造訪 改變命運心志單純的黃振豪,實際上志向遠大,他陸續求教幾位台灣與義大利師傅,略有心得後,與朋友合夥在台北市東區開了一家拿坡里披薩店,打算在營運穩定後就去義大利拿坡里與澳洲的披薩餐廳打工,學習不同環境的拿坡里披薩製作方式。外籍人士在義大利當地打工屬於違法,但黃振豪卻不放棄,他參加當地可在餐廳實習的短期廚藝學校,如願得到進入披薩店打工的機會。

去年九月,在一切手續完成準備出發前,某日午間有兩個人走進他的店,黃振豪的用心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可能。這兩位「伯樂」,一位是Salvatore Cuomo & Bar總主廚芳野健吾,另一位是總料理長Salvatore Cuomo。當時,來自日本的Salvatore Cuomo & Bar義大利餐廳正籌畫在台北開幕,芳野健吾四處向在台灣的義大利人打聽值得推薦的師傅,走訪好幾家餐廳後,只對黃振豪與另一家名店的披薩有印象。鎖定目標後,芳野健吾帶著Salvatore Cuomo前往試吃。

Salvatore Cuomo,這位立志要推廣義大利料理與拿坡里披薩、並在日本與海外擁有近七十家分店的名廚,試吃後的第一句評語是「台灣竟有人能做出這樣的披薩」,細問之後,更對黃振豪僅僅接觸披薩才三年時間大感訝異,於是極力延攬他加入台北店的開幕。

沒想到,黃振豪的第一個反應卻是拒絕,「當時我滿腦子只想去義大利實習練功。」此時Salvatore Cuomo展現了關鍵性的「纏功」:「很好,剛好我也要去拿坡里,我在那裡等你,我們可以碰個面。」如此的誠意動搖了黃振豪,自義大利返國後,黃振豪暫時放下了他的澳洲夢,今年一月底加入了Salvatore Cuomo & Bar。

芳野健吾說:「Paul(黃振豪英文名)對披薩有很大的熱情,除了工作態度認真積極外,你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對自己是有長遠目標與藍圖的。」由於餐廳屬於國際連鎖,鼓勵員工參加任何與工作相關的比賽,於是五月時黃振豪參加了第一屆的「CAPUTO×APN」台灣區披薩職人大賽,獲得了台灣區冠軍,代表台灣參加九月的世界大賽。

入行不到五年,從無比賽經驗卻首次出賽就奪冠,還要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大賽,想必賽前訓練很密集?「沒有耶,我完全沒有賽前訓練,我在餐廳工作時就一直在做披薩,拿這個當練習就夠了。」他的回答令人相當意外,但黃振豪所謂的「工作時一直做」,是每天至少烤出一五○片披薩,以每日工時九小時計算,他平均每小時得烤出十六片以上,是一般同業的三倍;黃振豪的生活,幾乎分分秒秒都在算計著關於披薩的每一個製作細節,時間、溫度、溼度等,種種條件的掌控與應變,在極度壓縮的實戰訓練中,內化成黃振豪最敏銳的直覺。

發揮苦練水準 與麵團合一直覺反應,正是黃振豪的制勝關鍵。這一回,他參加的STG經典賽,指定項目是瑪格麗特或瑪麗拉納披薩,並指定食材,每位參賽者僅能烤一片披薩,時間限定三分鐘,要烤出直徑三十公分、邊緣與底部布滿斑紋、且不能出現焦黑、麵團要全熟的披薩。這些要求代表選手對麵團的掌握能力要很好,經驗與練習決定一切。

比賽時間是九月三日下午,由於參賽選手近三百人,出場時間不定,加上義大利日夜溫差大,溫度與溼度都和台灣不一樣,麵團發酵程度極難拿捏;輪到黃振豪登場時,時間已是深夜十一點,這個時候,窯爐因為比賽時間已久,溫度越來越高,如何控制窯烤狀況,也成了一大挑戰。

比賽前,黃振豪請教 Salvatore Cuomo該怎樣準備,得到的回答是:「身為一位披薩師傅,你要記住的事情就是不要想太多,也不用去做筆記或觀察對手,只要用身體去感覺爐子的溫度、麵團的變化,你的身體自然會告訴你該怎麼做。」這些話成了他的定心丸,輪到他上場時異常鎮定,以平常心發揮出「每天一五○片」的內化直覺,跟隨著身體節奏揉開麵團、鋪上餡料,動作一氣呵成,零失誤地完成了冠軍披薩。

得獎後,餐廳裡多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客人,熟客Tony的形容最貼切:「小時候在國外長大,但在台灣很難找到正統的義大利料理與拿坡里披薩,當我嘗到Paul烤的披薩時心裡很感動,沒有花稍的味道、簡單,卻可以充分吃到麵粉香氣。」挖角他的芳野健吾則說:「Paul得冠軍是一座里程碑,象徵他更有義務去吸取並推廣南義料理。」黃振豪自己則沒有太過激情的得獎感言,他仍然微微躬身地說:「與日本相比,台灣的義大利料理水準恐怕還落後二十年,我很希望能更投入義大利料理,做出正統的義大利料理給客人品嘗。」這位滿腦子都是披薩的小伙子,就算已是世界冠軍,卻仍在盤算著如何更精進,不得不說,黃振豪,Good Job!

黃振豪

出生:1987年

現職:Salvatore Cuomo & Bar Pizzaiolo 學歷:東吳大學商用數學系(已改為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

CAPUTO盃世界披薩

職人錦標賽

此項比賽已有13年歷史,每年集結包括義大利、葡萄牙、日本、巴西、以色列、俄羅斯、澳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等超過50個國家、近300位以上的披薩職人,每年分10個項目競技,是全球最具公正性的披薩比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68

他對外擅交陪,對供應商「擰毛巾」管理搬磚台灣囝仔 變台積電最年輕副總

2015-12-13  TCW

沒留洋的土博士王英郎,第一份工作就在台積電至今,卻有半導體人少見的交際能力,獲張忠謀欽點當上副總。

「哇!」

十一月十日,台積電最新公告的一紙董事會決議,宣佈擢升南科十四廠廠長王英郎為副總經理。訊息一傳出,半導體界的業者與媒體記者,多有類似反應。

讓大家喊「哇!」的第一個原因,是他的年齡與出身。

王英郎,四十九歲,台積電目前十八位副總中最年輕的一位。該公司多數的副總經理,不是喝過洋墨水,就是創業初期跟著工研院團隊來到台積電。但他卻是土生土長,首份工作就在台積電。

第二個讓圈內人「哇!」的原因,是他怎麼這麼快就「由黑翻紅」?

在內,有200項專利管理跟蘋果訂單最相關製程

去年三月,王英郎於台南大學演講時,犯了台積電向來不評論客戶的鐵律,脫口而出「蘋果手機會賣輸三星,是因螢幕太小」,並遭媒體披露。當時一位台積電高階主管透露,王英郎為此受到董事長張忠謀訓誡,他本人對此「非常懊悔」。

雖然在此之前,張忠謀接受本刊專訪時,才特別欽點當時身為十四廠廠長的王英郎。

他說:「台南的王英郎,負責那麼大的擴廠計畫,我上禮拜跑到台南去見陳德銘(編按:中國海協會會長)時,沒有從新竹帶任何人,因為我覺得台南有王英郎在嘛。」

王英郎,這個「非典型」的台積人,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在犯了公司大忌後,仍然被賦予重任?

他有管工廠的實力。他主管的南科十四廠,擔付跟蘋果訂單最相關、也最先進的二十奈米與十六奈米製程。

有人則說,他是專利王。一個不主責研發的廠長,卻能有超過兩百項專利,其中一項,甚至是當年台積電控告中芯半導體侵犯智財權時,重要的證據之一。

「但台積電很多人其實專利比他多……,他被認可,並不只是他現在這個工作做得好。在我來看,王英郎的老闆們,應該是看到他某部分潛力,可以擔付更多任務。」一位台積電資深主管透露。

在外,有公關力動土、公益活動都現身

與人為善,確實是王英郎的強項。和其他台積電主管普遍呈現的低調內斂特質不同,王英郎深具「交關」能力,半導體圈內的記者總開玩笑稱他是「南霸天」。

據瞭解,舉凡與南部各大學的產學合作簽約儀式、合作廠商的動土典禮、學生參訪、到市政府簡報,甚至是響應公益活動、擔任兒福聯盟的助養人,王英郎都親自參加,可說是「無役不與」,宛如台積電在南部地方的代言人。

連去大學授課,都很周到。「合開的課,他還幫忙準備資料給其他老師……,一般我們合開課就是你上你的,我上我的。」十年前擔任台南大學理工學院院長時,便開始邀請王英郎至學校授課的台科大講座教授黃國禎觀察。

黃國禎表示:「不要說台積電這麼大的公司,一般我們偶爾請業界的人來演講就不錯了,一個學期一次就很了不起。他(指王英郎)能這麼長期跟我們互動,很不容易。」

王英郎能彎腰跟所有人打交道,有助於其台南廠運作。十多年前,他帶領團隊,在當時半導體產學聚落不發達的台南,從無到有,蓋出光潔淨室面積就比十幾個足球場還大的十二吋晶圓廠。其中,與當地政府、產業與學校之間的互動,都是細緻的學問。

他能做,也願意跟大家交陪,和出身不無關係。

王英郎在台中海線長大,家中有九口人要靠父母養活,家境並不富裕。

二○○三年,他獲得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時,是這樣描述自己的:

進了國中後,身為長子的我,為了幫家裡多賺點錢,利用星期假日及暑假,到鄰居經營的營造廠及建築工地搬磚塊、推水泥車,一天的工資從兩百元升到四百元......。

服役後,為了一圓攻讀博士的夢想,我選擇到新竹工作,當時公司(台積電)並不有名,又得日夜輪班。

我先偷偷的報考交大電子博士班,考上後,因為是新人,不敢告訴主管,只好自告奮勇的上大夜班,白天才能到學校修課。

在公司前五年,幾乎都是日夜顛倒、睡眠不足。為了不讓主管及同仁有話說,在工作上力求表現,因此幸運的,我考績年年第一......。

過去二十餘年的生命裡,似乎都被搬磚塊、念書及半導體三件事所填滿,連歌星李玟長什麼樣子都不清楚。

別人認為我是工作狂,但我認為我只是喜歡做有意義的事,而我更堅信,只有努力耕耘,才有收穫。

王英郎沒有名門家世,也沒有喝過洋墨水;但他能彎腰、也夠拚,而被賦予重任。

「他每個milestone(里程碑)都給你超前,你要十萬片(晶圓),他給你十二萬片,總是可以達成使命。」一名半導體設備商主管觀察。

與王英郎認識十多年,同為清大物理系所畢業的台南大學副校長莊陽德,用「好勝心非常強」形容他。

莊陽德說:「之前我跟他去大凍山爬山,那其實不太好爬,我爬好幾次都沒攻頂,他第一次去就要攻頂,好勝心非常強。」

對供應商「鐵血」 沒討價還價空間,不從就罰

然而,王英郎並不是沒有爭議。為了做出成績,這代表他得在別處將毛巾擰得緊一些。

「他就是一個非常aggressive(積極好強)的人格。」一位半導體設備廠副總經理這樣評論王英郎。

「他很drive vendor(驅策供應商)……,他要你怎麼樣就是怎麼樣,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不從就被懲罰。別的廠長會不會這樣做?不一定。但是別的廠長會不會達到目標?可能也會。」半導體設備商主管描述。

不喜歡他的供應商會說,他太會「向上管理」,讓張忠謀欽點他,而台積電高層每到南部視察,也總會看到王英郎的身影。

儘管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他,但至少王英郎達成了目標。現在,他負責的十四廠,占台積電約四成營收,外界估計是營收最高的單一廠區。

一個一流企業的壯大,本來就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當台積電晶圓代工的龍頭地位已穩固,隨著持續擴廠、與走出台灣,接下來將更常和社會各界、環保團體溝通,甚至與中國政府打交道,這讓這位「台灣囝仔」的未來舞台,有了更多想像的可能。

【延伸閱讀】「洋味」是台積電副總典型特徵—台積電副總留洋、外商經歷

羅唯仁-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英特爾廠長暨協理

孫元成-研究發展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美國伊利諾大學.IBM研發部門

孫中平-企業規劃組織副總經理.美國康乃爾大學.IBM科技事業群台灣總經理

米玉傑-研究發展副總經理.美國洛杉磯加州州立大學.IBM研發人員

金平中-業務開發副總經理 .美國南加州大學 .英特爾技術研發處長

林本堅-研究發展副總經理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IBM部門經理

註:本表未列出所有符合條件之副總資料來源:台積電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22

谷歌戰勝圍棋冠軍幕後的台灣囝仔 黃士傑每天寫16小時程式 業餘圍棋最高段

2016-03-21  TWM

Google突破人工智慧的局限,以AlphaGo電腦程式,首次在圍棋領域打敗韓國九段棋士, 帶領開發團隊的黃士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他究竟有什麼能耐?

去年十月,Google(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在圍棋賽五戰完勝棋力達二段(編按:職業級最高九段)的歐洲冠軍職業棋士樊麾,首創人類以電腦勝過職業棋士的紀錄;今年三月,AlphaGo更進一步挑戰韓國十八度獲得世界棋王頭銜的圍棋九段李世石,以四勝一敗作收。在這幾場全球關注的「人機對弈」賽事中,都有一隻手,替電腦下棋,他就是來自台灣的黃士傑。

黃士傑「手」、「腦」並用,不只是替電腦下棋,更是開發AlphaGo的首席工程師之一,同時擁有業餘圍棋六段的實力,這樣的雙才實屬少見。連同樣積極開發圍棋程式的臉書,都公開承認,因為「團隊裡沒有黃士傑(Aja Huang)」,目前還打不贏谷歌。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資工所博士班的黃士傑,不到四十歲,沒有喝過洋墨水,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囝仔」。從交大畢業後,他在台師大資工系一待就是十年,進入指導教授林順喜的實驗室底下念完碩、博士;二○一一年先到加拿大工作;一年後,迎來他人生的轉捩點,進入英國的DeepMind,這家公司專研模仿大腦的計算機系統──人工智慧,在一四年被谷歌購併,黃士傑順勢成為谷歌旗下的研發科學家。

沒喝過洋墨水

熱愛圍棋的雙才工程師

為什麼找黃士傑作為替AlphaGo下棋的手?林順喜表示,用電腦挑戰專業棋士,不能讓他們面對電腦螢幕下棋,這有違職業棋士下棋的思考習慣,所以需要一位專人代下,而「團隊只有他常和職業棋士過招,懂得棋賽的各種禮節。」谷歌相當看重這次的比賽,提出一百萬美元的獎金給贏家。第一場比賽,黃士傑代表電腦下棋時,神情凝重,他在臉書上自承,「前天晚上沒睡好,對局時保持嚴肅,一方面也是尊重李世石九段,不影響他的思考,不論勝敗如何,對局時的禮儀還是很重要的。」黃士傑熱愛下圍棋,早在○七年念研究所時,就拿到業餘六段的資格(業餘最高段,約等同職業二段),曾經獲得台灣大專盃業餘圍棋賽冠軍,甚至和學弟妹創辦圍棋社。

當年一起創社的學妹、如今已是業餘五段的圍棋專欄作家張曉茵回憶,黃士傑很熱心地指導學弟妹,年紀最長的他,幫大家擬定分組對戰表,透過圍棋,大家成為好朋友,「有關圍棋程式的知識,都是那時聽他說的。」林順喜的實驗室,主攻的就是各種棋類程式的開發,每年都會送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棋類程式比賽,黃士傑結合興趣和專業,以妻子的英文名「Erica」開發圍棋程式,一開始成績普通,但是漸漸地認識各方好手。

「黃士傑積極地向他們請教,時常越洋視訊會議。」林順喜說,後來也找了法國知名教授科隆(Rémi Coulom),和他共同擔任黃士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科隆研發的「Crazy Stone」,是在AlphaGo之前最有名的圍棋軟體之一。

十年磨一劍

研發程式打敗日本團隊

黃士傑不是沒有遇到低谷,○三年以碩士論文《電腦圍棋打劫的策略》畢業後,他曾擔任林順喜的研究助理,其間也想放棄研究,到外面的軟體公司上班,後來還是放不下熱愛的圍棋軟體開發領域,回博士班就讀。

「其實他念博士早就可以畢業,但是為了想要和一流程式對抗,又多待兩年。」林順喜說,在台灣的資源有限,他總是鼓勵學生,要贏的關鍵,就只有「勤快」兩個字,而黃士傑也不負眾望,「為了寫程式,常常一天十六個小時都待在實驗室。」博士班第五年,黃士傑所研發的程式,已獲得不少獎項,其研究成果足以畢業,他卻不滿足,決定延續既有的研究成果。

一○年,在黃士傑的研究生涯第十年,他設計的「Erica」,擊敗了由日本工程師所開發、也是當時圍棋界公認最強、約有業餘五段水準的程式「ZEN」,在日本舉辦的「國際電腦奧林匹亞競賽」中榮獲十九路(編按:為標準棋盤尺寸,另有九路、十三路等)電腦圍棋金牌。來自台灣的博士生,竟然打敗由專業團隊研發的圍棋程式,是當時轟動的新聞。

「Erica」能勝出,其實和黃士傑本身的圍棋、程式雙棲能力有關,也因此他在一一年發表博士論文《應用於電腦圍棋之蒙地卡羅樹搜尋法的新啟發式演算法》之前,就被加拿大的亞伯達大學網羅,之後更進入英國DeepMind擔任工程師至今,這家公司包含他在內,目前已有四位台灣人。

「要用電腦戰勝圍棋,比西洋棋、象棋等『擒王』型遊戲更難,需要『全局統計性』(布局走法更複雜),納入棋力較高的職業棋士的加入,才能擁有人類綜觀全局的能力。」知名的旅日九段棋士、近年也和趨勢科技合作開發對弈程式的王銘琬說。

一九九七年,IBM開發的西洋棋程式深藍(Deep Blue),曾擊敗當時的西洋棋世界冠軍,被視為是人工智慧史上的里程碑,但是相對複雜的圍棋則多年沒有進展。

常受邀和圍棋軟體對弈的王銘琬觀察,五年前,這類圍棋軟體和職業棋手的差距大約在四子(人類讓電腦先下四子),「之後即陷入瓶頸,一直沒有顯著進步。」根據DeepMind團隊一月登上知名期刊《自然》(Nature)的文章內容,寫到AlphaGo使用了兩種深度神經網絡,策略神經網絡(Policy Network)負責計算每步棋的走法,價值神經網絡(Value Network)則負責「想像」、推算可能出現的局面,以黃士傑為首的工程師群,也為AlphaGo載入超過三千萬步的棋步、兩千萬次自我對局的訓練,才走上正式與棋手對弈的舞台。

讓電腦會想像

千萬次對局磨出魔鬼細節

本次AlphaGo打敗全球在十年內擁有最多世界冠軍頭銜的棋王李世石,無疑是人工智慧的一大突破;然而AlphaGo的目標,不只是讓圍棋程式進化,更期待將人工智慧應用在醫療、生活等層面,可預期的貢獻更大。

黃士傑顛覆常人對工程師「一板一眼」形象,不但會下棋,還念過音樂班、會創作歌曲,理性與感性兼備,也許正是他帶領團隊開發程式過程中,能「更趨人性」地在複雜的圍棋遊戲,打敗人腦的原因之一吧!

撰文 / 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