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猶太人的“上海正能量”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813

以童年薩拉為原型的銅像“風雨同舟”佇立在當年猶太人常去的白馬咖啡館門口。 (楊雪/圖)

最近,上海在進行一場特別的紀念儀式。紀念的主體,是當年從納粹德國的魔掌下逃至上海避難的一群猶太人。

今天,猶太人依然在這座城市,並與它共同找到了在這個時代攜手並進的方式。

“真是個騙子,哪能做得出噶覅面孔(這麽不要臉)的事體!”一位黃發的西方婦女,臉孔卻像是亞洲人膚質,操著一口地道的中文普通話,偶爾夾著幾句地道的上海方言:

薩拉·伊馬斯,這位擁有中國和猶太雙重血統的66歲老太太,昂著頭,提起氣,雙手舉過肩膀,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番與活動主題完全無關的演講,或者說是控訴。由於情緒激動,她的頭發有些亂。面前,有黑發黑眼的中國人,也有金發碧眼的猶太人。

這是2015年9月6日,上海福壽園內“猶太紀念園”的揭幕儀式。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被納粹德國屠殺的猶太人有約600萬。至少有1.8萬名猶太人從各個國家遠涉重洋來到中國上海避難,直至二戰結束。當時的上海,是一個處於權力真空的公共租界,對所有入境者來者不拒。薩拉就是現在還生活在上海的猶太難民後裔之一。

“……如果我死了,我一定葬在這里!”活動正式開始後,她迅速改換演說主題,回到“正能量”的軌道上來。一席話終,她宣布自己要去趕另外一個場子,匆匆離去。送給人們一個飛吻。

薩拉的控訴

圍著她的人實在太多了。

挎著布袋的中國老人、舉著話筒的記者、認識她的老朋友們蜂擁而來,薩拉不得不換個寬敞的地方。

薩拉在上海是一個名人,是虹口區政協委員。童年時的她,如今就站在為紀念上海難民歷史而重建的一座老房子門口——以銅像的形式。一位銅鑄的中國女性正在為她舉著雨傘。這組銅像,叫做“風雨同舟”。

她會出席在全國各地的各種場合:給官員上課、講述猶太人的傳奇歷史、財商講座、教育沙龍、女性論壇……這些光環的基點,是“猶太難民後裔”的標簽。她的父親是一位逃到上海避難的俄羅斯猶太人,母親是一位蘇北姑娘。

她很喜歡在這些場合朗誦自己創作的一首詩《我的中國心》,還很押韻:

“我可以選擇阿爾卑斯,仰望峰巒的白雪緬懷我的生父;或者,我也能選擇耶路撒冷,跟隨朝聖地祈禱祭奠我的先祖。但是,我選擇中國,選擇黑眼睛的黃種人做我的丈夫,選擇揚子江畔東海之濱安家落戶。因為我眷戀神州大地的一草一木,因為我崇敬恩重如山的中華民族。”

“她是一個很好的表演者,演說家。”她的朋友這樣評價。

薩拉的人生其實並不平穩。一歲時父母離異,12歲時父親病亡,她嘗盡了人間冷暖。只讀到初一她就輟學,成為一名銅廠女工。成年後,她曾有過3段失敗的婚姻,留下了3個兒女。在中以建交後,她成為第一個回到以色列的猶太難民後裔時,只能靠在街頭賣中國春卷為生。

而現在,她當年賣春卷的經歷,正在通過她的自行講述,和一本叫做《特別狠心特別愛》的勵誌類書籍,被許多文摘雜誌和微信營銷號放大、傳播、發酵,題目類似這種:《中國媽媽必看!猶太媽媽的絕密財商教育》。她的身份和故事,滿足了中國社會對猶太民族的好奇,尤其是對他們的智慧和創造財富的能力。她的那本書賣了不少。

至於她控訴的“騙子”,是一位名叫趙檣的上海藝術家。他們正在為那組“風雨同舟”的版權和財務鬧糾紛,孰是孰非尚難分清。她不介意在這樣一個隆重的公共場合,用公開控訴的方式來為自己爭分。

“有風雨我們在一起,但是有好處了,開始相互……我不想擠兌她的,她擠兌我。”趙檣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跟薩拉合作是個教訓,但也給他上了一課。“我已經準備好了律師。”

張平的油畫作品獲得了成功,也惹來了爭議。一些猶太人認為,他的“創作”是虛構歷史。 (陳之琰/圖)

迪文的墓碑

“猶太紀念園”的中心是一堵紀念墻,中心刻著一個鏤空的六芒星,那是猶太人的標誌。黑色的墻體上鐫刻了25位與上海有淵源的、對上海發展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猶太裔及相關人士的姓名。

在其後的草地上,立著兩塊刻著拉丁文的猶太人墓碑,他們葬在了上海。

這兩塊墓碑,也是一個有心的猶太人迪文,從歷史的故舊堆里發掘出來的。如今,他已經以此為業。他帶著一個又一個旅遊團,出入於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等場所,向他們講述那段歷史。連紀念館旁一家商店的老板都認識他:“這個導遊很厲害,猶太人的團都是他帶,一定賺翻了。”

迪文·巴爾加與這段歷史的緣分開始於14年前。那時,他還是以色列一家電視臺駐中國的記者。自2001年起,他就開始尋找上海猶太人難民的墓碑,至今已經收集了105塊。

自上海開埠起,就有猶太人陸續來到這座“冒險家的樂園”,生老病死。1949年時,上海共有4個猶太人公墓。1958年,市政府將所有外國人墓地統一遷到上海西郊的一座國際公墓里。但隨後這座公墓又被一掃而空。墓碑流落四方,有些直接被附近的農民拉去做了建築材料,或是做成了搓衣板。

上世紀90年代,以色列對中國關註度並不高,駐華記者的工作養家糊口不易。迪文發現,尋找猶太人墓碑的故事或許能吸引觀眾。他在網上登出這些墓碑的照片和詳細介紹,幫助全世界不少猶太家庭找到了自己祖先的遺跡。

這期間,迪文尋找墓碑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被許多人的無私幫助所感動,也有些人讓他啼笑皆非。一次,有個老人踩在墓碑上,不肯把它交給迪文。經過反複解釋,他才明白迪文不是為了錢,立馬改變了態度:“你給我找工作,我給你找女朋友。”

雖然當上了導遊的迪文也在靠這段歷史掙錢,但他強調:“我希望對這段歷史的紀念是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營造這樣的氛圍。”

在一份關於墓園的未來規劃里,福壽園將會放置更多的墓碑,成為一大片名為“歸宿”的園區。但是迪文說,他並不願意再給墓碑。這一次,他已經是“被迫”才出手幫助的。

他覺得:福壽園離市區太過偏遠,不論是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很少去那里,是毫無意義的紀念。他更希望能在市區開辟一小塊公共墓地。因此,當有關方面寫郵件向他索要墓碑時,他沒管。直到以色列總領事館出面,他才答應給了兩塊。

另一個出力幫助紀念上海猶太難民歷史的國家是德國。去年,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出資,幫助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修建了一堵名單墻,上面刻著曾避難上海的一萬三千多名猶太人的名字。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新聞文化領事文木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二戰後,德國向以色列支付了賠款,但這並不是全部。只要通過申請,德國政府會向在世界各地的猶太幸存者提供資助金以幫他們度過晚年。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服兵役的德國人,可以選擇到各地為猶太人服務,以替代兵役。

“在接受教育期間,我們會很多次地學習悲劇是如何發生的。”文木森說,“現在,德國對以色列的生存負有義務已成為絕大多數德國人的共識。”

張平的畫展

一個瘦高個的中國男人,很熟絡地穿梭在儀式上。他叫張平,剛剛在耶路撒冷舉辦了“猶太難民在上海”的畫展。

“活了幾十年,辛苦都是為了錢。我就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習總書記說要‘講好中國故事’,我就要用西方人最能接受的方式,講好最值得走出去的中國故事。”從小生活在虹口區的張平是個商人,他多次去過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對那段歷史粗有了解。他覺得,上海猶太難民的歷史“說盡了中國人的包容與善良”,“是對質疑中國人權的最好回應”。

於是,他成立了一個名為“鄭能亮”的工作室,雇了一群畫師。通過朋友,他認識了1995年就來到上海經商的猶太人貝彬。

第一次見到張平拿出來的那些畫作,貝彬被震住了。仰著紅蘋果似的臉蛋兒笑著下中國象棋的猶太男孩,拉黃包車的上海爺叔免費帶猶太小姑娘去上學,一群中國人隔著木柵欄向被日本人隔離的猶太人送大餅……這是在中國的一些軍迷網站上流傳多年的一個網絡段子。

張平說,油畫的創意都起源於他找到的文字素材,不少畫作來自現成的歷史舊照片。只是,他會加上一些“必要的中國元素”。

例如,在兩個猶太人站在廚房的舊景象里,他讓畫師一左一右加了兩個正在燒煮食物的上海居民。而在另一個猶太人做木工活的照片之外,則多了兩個教他們鋸木頭的中國人。

“中國市場有超過美歐總和的中產階層,這會給以色列人商人提供非常多的發展空間。”貝彬成了張平的合作者。他幫助把這些油畫帶到了耶路撒冷,成功地辦了一場畫展。

這個畫展使張平最近多了各種圈子的飯局。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頻頻接到電話。有些陌生號碼看起來像推銷,“也不敢不接呀,怕接不到領導電話。”他滿臉苦笑。

他形容自己“傾我所有,不求回報”,但他也逐漸認識了不少在滬猶太人,開始做有關以色列在滬創業、教育的論壇,並考慮“藝術品中介生意”。

而在一些猶太人眼里,張平的畫並未博得他們的好感。迪文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覺得張平所謂的“加工創作”不是真正的歷史。

畫中很多“高於生活”的場景,讓迪文覺得荒謬:一個像極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的人與中國家庭一起坐在桌上吃飯,慶祝春節。“那時沙龍根本沒有來過中國!”還有猶太兒童和中國兒童的合影,雙方都衣著光鮮。而真相是那個年代,老照片里的孩子大都穿得破破爛爛。

在一個猶太難民幸存者的郵件群里,一些老人也對無中生有的“藝術加工”頗不以為然。

他們說,最值得感謝的是像時任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和日本駐立陶宛代理領事杉原千畝那樣,排除萬難給盡可能多的猶太難民發簽證,讓他們有機會逃離納粹魔掌的人。

從以色列回到上海,張平的油畫展尤其被上海居民們所認可。一些上海阿姨從城市的四面八方過來看畫,一見到他就嘰嘰喳喳地歡騰起來:“儂畫了太好了!這是阿拉上海人的故事啊!”她們圍著張平合影、要簽名。這段歷史,點燃了她們的城市自豪感。

目前,張平正計劃把畫展辦到美國,並籌劃一部與這段歷史相關的紀錄片,目標是:“走向好萊塢、沖擊奧斯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118

獨家丨海正輝瑞被曝或將“離婚” 海外藥企本土化步履蹣跚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海正輝瑞或正處於“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

“業內很多人都已聽說這一事宜,分手形式將是輝瑞方面撤資,海正輝瑞今後或將吸收成為海正藥業的一個事業部門或是子公司。目前,輝瑞已向不少咨詢公司咨詢相關事宜,開始清算離場價值。”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海正輝瑞的正式宣布,員工尚不知情,第一財經記者就此詢問海正藥業(600267.SH)證券事務部,對方回應對於此事尚不清楚,目前海正方面也尚無變動計劃,而海正輝瑞對此回應尚不知情,輝瑞方面亦暫未表態。

值得註意的是,這並不是近年來第一起跨國藥企與本土制藥合資企業一拍兩散的案例,早在去年,默沙東就已宣布退出此前與先聲藥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先聲默沙東,而德國拜耳集團對滇紅藥業的整體收購財務表現亦不盡如人意。

“達不到商業指標,慢慢雙方就容易產生嫌隙。其實這些合資藥企運營失敗某些程度上可以歸結為2013年GSK(葛蘭素史克)合規事件的後續反應,如果那件事情沒有發生,這一切或許會晚些時間到來,但在合規整改的大方向下,還是早晚會發生。”羅蘭貝格制藥與醫療行業合夥人林江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跨國婚姻”貌合神離

對於這起“聯姻”尚未滿4年的“離婚”,不少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海正輝瑞面臨拆分厄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合資雙方對於雙邊都有各不滿意的地方,並且這場聯姻在一開始就已經“貌合神離”。

2012年9月海正輝瑞制藥正式成立,作為目前全球500強企業與中國本土制藥企業間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制藥項目,合資公司成立伊始就得各方關註。該項目總投資2.95億美元,其中,海正藥業和輝瑞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早在海正輝瑞成立之初,時任CEO肖衛紅就曾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營收超20億美元的目標,銷售網絡覆蓋全國95%的三甲醫院、90%的二級醫院和75%的一級醫院。

然而現實進展並不順利:海正輝瑞在2013年和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43.19億元和49.51億元人民幣,但到了2015年卻出現了急劇下滑,營收僅為28.2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下滑超過100%。

在這樣的業績壓力下,海正輝瑞一年內接連替換了兩位CEO,包括CEO、CFO、銷售副總裁在內的不少重要崗位成員也接連辭職。

“當年苗天祥(海正輝瑞現任CEO)也是以‘救火’的身份來就任的,據傳最快今年12月苗天祥就會內部宣布輝瑞撤資的消息。”以上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雙邊的業務和期望值現在都未達標,因此導致海正輝瑞雙邊母公司在中國區的盈利利潤都受到了影響。”

據他透露,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跨國制藥企業,此前輝瑞在中國區的布局主要聚焦在大醫院、大產品上,輝瑞方面希望通過海正輝瑞來承載起輝瑞在中國廣闊市場的布局。“一些利潤較低的藥物通過合規途徑銷售成本會很高,因此希望借由本土藥企‘灰色渠道’的銷售方式來打開低價藥市場。”該業內人士透露。

事實上,早在成立之時,輝瑞中國區總裁吳曉濱就曾表示,合資公司與輝瑞母公司產品線不會產生重疊和同業競爭,主要針對占據中國70%市場份額的仿制藥。但這一規劃與海正藥業對合資公司的期待實際有所出入。眾所周知,海正輝瑞一直被海正輝瑞定位為公司從原料藥企業到制劑企業轉型的重要平臺,海正藥業將大部分的制劑業務也都陸續轉移到了合資公司。可以說,海正藥業並不滿足於輝瑞對合資公司定義的國內市場仿制藥銷售的角色。

從一開始,雙方的出發點就已有不同,一個希望聚焦國內,另一個則放眼於海外。也正因此,此前海正藥業董事長白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海正輝瑞在成立前關於控股權的問題就爭奪了一年多,最困難的一次,雙方進行了長達兩個星期的封閉式談判,談判結果是最終海正藥業以51%的比例拿下了絕對控股權。

“當時海正有多余的錢和產能,也需要新的產品註入,他們希望通過合資拿到輝瑞的制藥工藝,並且希望通過合作,借輝瑞的力量打開海外市場,但這些預期現在都沒能達成。”以上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2015年9月1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海正藥業下屬臺州工廠發出原料藥進口警示函,其中要求,自該警示函出具之日起至整改獲得FDA確認期間,在海正藥業臺州工廠現有準許進入美國市場的29個原料藥品種中,阿卡波糖等15個原料藥品種將暫時不能進入美國市場。盡管事出偶然,但該事件從側面說明海正輝瑞彼時尚未能承載海正藥業出走海外的重任。與此同時,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海正輝瑞內部也已出現了巨大的矛盾和分歧,海正輝瑞原研產品“特治星”供貨不足就是一個重大信號。

藥企“混血富二代”盡數夭折

“2015年以前,中國藥品市場複合增速普遍超過20%,外資藥企更快,在這樣好的大環境下,很多問題都會被掩蓋。但是當中國醫藥市場紅利逐漸消失,以及在2013年GSK事件後,行業合規檢查趨嚴,行業增速普遍下降,企業利潤率下降,很多合資的問題就被暴露了出來。”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公司總監陳書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公開數據,2011年我國醫藥制造業平均利潤增長幅度為23.5%,但到了2014年利潤增幅銳降為12.09%,2015年為12.87%。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在這一大背景下,同樣成立於2012年9月的先聲默沙東在合作不到3年的時間內便宣告解散。根據公開信息,該合資公司由默沙東控股51%,先聲藥業占股49%,雙方共投入6款治療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藥品,合資公司主要負責產品在中國市場、尤其是基層市場的銷售。

“在那次的合作中,默沙東看中的是先聲的基層銷售網絡,想借用先聲的分銷渠道、藥店資源及政府關系等,把高端的醫藥產品推廣至中國基層市場。但先聲看中的是默沙東的品牌效應,希望能向高端的藥品市場進發。一個看中基層,一個看中高端,二者的出發點可以說從一開始就不同。”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合資公司後來的實際運營中,由於藥價下行,先聲的利潤一再壓縮,最終導致了合作的終止。”

以先聲默沙東中默沙東力推藥物“舒降之”為例,該藥物在專利到期後已從2010年1月1日期統一調低出廠價,作為他汀類降脂藥物中唯一入選國家基藥目錄的產品,默沙東對該藥品的降價幅度超過了50%。而由於與先聲的銷售合作具有排他性,藥品毛利率水平下降的因素不僅使得合資公司的銷售分成受到波動,也使得先聲在行業內的利潤水平受到影響。

“默沙東投入合資公司的四大主力產品舒降之、科素亞、海捷亞、悅寧定均已過專利保護期,降價挽回市場、利潤趨薄的操作預期很強。因此先聲藥業是否願意繼續配合默沙東的產品節奏、雙方還有沒有繼續註入資源的誠意,都遭受了嚴峻考驗。”王昕表示。

無獨有偶,德國拜耳在2014年以36億全盤收購滇虹藥業後,雙方預期的並購紅利也並未出現。

“拜耳收購滇紅的初心是想成為中國市場OTC領域的NO.1,但這一目標現在已經難以實現。”一位接近此次並購的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拜耳並購滇紅後,不僅人員流失嚴重,滇紅藥業的利潤率也不盡如前。

而在他看來,拜耳滇紅整合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除了大環境以外,文化沖突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在拜耳對滇虹藥業完成鯨吞後,進行了針對IT、財務、人員管理等系統的一次性整合,而非循序漸進,這對本土系統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打擊,也正因此造成了人員水土不服,流失嚴重。

除此以外,在人力成本上,由於外資藥企在對人員薪酬上監管嚴格,因此拜耳在收購後對雙方員實行了同工同酬,這對滇紅的利潤率也是很高的打擊,實際上,企業員工的能力不同貢獻必然不同,人力成本必然上升。

“外資藥企銷售人員的薪酬方式是高底薪低提成,但是國內銷售人員一直以來實行的是低底薪,高提成的方式。兩者存在很大差別。“以上業內人士透露。

水土不服造成管理軟肋凸顯,在林江翰看來,直到現在所有的外資企業都還在考慮究竟什麽才是進入三四線城市最好的商業模式,“僅僅依靠增加銷售人員,一定不是解決的辦法。實際上,據我了解相當多外資企業在中國的銷售人數已經達到過去他們在全球市場銷售人數的總和,緊逼企業過往可以管理的人數極限。”

GSK事件余震?

誰才是導致中外藥企合資企業蹣跚不前的真兇?幾乎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三年前的那場巨大的合規風波。

2013年7月11日,中國公安部網站公布,“因涉嫌嚴重經濟犯罪,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SK)部分高管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是我國公安部門首次就某家制藥公司形成的立案調查聲明。

聲明中表示,作為大型跨國藥企,GSK在華經營期間,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同時,該公司還存在采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旅行社開具假發票或虛開普通發票套取現金等方式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最終這起案件以GSK判罰30億元人民幣、多個高管判處有期徒刑2~4年而落下帷幕。但由此帶來的醫藥行業營銷轉型大戰卻開始硝煙彌漫,所有在華外資藥企對合規的緊張程度都達到了最高級別。

“以前是靠高毛利來支撐銷售的人海戰術,這里其實是有很多的灰色空間,相比較正規的學術會議銷售,請醫生吃飯的成本顯然更低。”陳書豪說。

傳統的銷售方式被合規事件“剁了手腳”,醫藥企業過往的高速利潤增長在GSK事件後幾乎全軍覆沒。

“其實核心還是一個算賬的問題。達不到商業指標,慢慢雙方就容易產生嫌隙。如果那件事情(指GSK合規事件)沒有發生,這一切或許會晚些時間到來,但在合規整改的大方向下,還是早晚會發生。”林江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過往的灰色銷售方式總有一天會需要向規範化的學術化營銷來轉型,但在利潤大幅下降的環境下,很多轉型實際難以開啟。

原本合資雙邊有明確預期的算盤在合規收緊、利潤下降的前提下變得更難實現。

“外資藥企期待通過與本土企業合作拿到與基層醫院的關系,但本土企業並不會輕易交差。相對應地,外資藥企也不會輕易的將核心技術給到本土企業。經濟好的時候,這些都被掩蓋了,但當利潤下降,一切矛盾就都浮出了水面。”陳書豪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582

海正輝瑞要“離婚” ?海正藥業收上交所問詢函並停牌

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的《關於對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媒體報道事項的問詢函》,公司正在對《問詢函》所列問題進行核實,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於2016年11月16日開始停牌。公司將盡快按照《問詢函》要求向有關方面核實,待完成核實後公司將及時披露《問詢函》回複及股票複牌公告。

此前,多家媒體報道稱,該公司合資子公司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或正處於‘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一年內接連替換了兩位CEO,包括CEO、CFO、銷售副總裁在內的不少重要崗位成員也接連辭職”等。

問詢函發布稱,請海正藥業公司補充披露:公司長期由董事長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而未能聘任專職董事會秘書的具體原因,以及後續解決措施;請結合公司近年利潤大幅下滑、近期監事和獨立董事頻繁辭職、信息披露不準確等情況,補充披露該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健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及信息披露制度是否仍有效,以及後續的完善解決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21

解讀|海正承認輝瑞撤資可能性 11.7億定增能否成功存疑

11月18日晚間,海正藥業(600267.SH)發布公告,針對此前上交所就第一財經獨家報道《海正輝瑞被曝或將“離婚” 海外藥企本土化步履蹣跚》對公司提出的四點質疑作出了回應。

回應指出,輝瑞存在對海正輝瑞撤資的可能性。如果輝瑞制藥從海正輝瑞撤資,將影響輝瑞與海正的業務合作,造成海正輝瑞業務減少、人員流失及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下降等不利影響,從而影響海正輝瑞的經營業績。與此同時,公司提示投資者關註投資風險。

作為承載海正藥業制劑出口轉型的重要平臺,以及海正營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海正輝瑞對海正制藥的影響不言而喻。 根據海正輝瑞2015年財報,海正藥業去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6.1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356.67萬元,其中,海正輝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2317.65萬元,海正輝瑞占海正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32.52%。

在11月15日,第一財經就海正藥業輝瑞可能存在撤資的市場傳聞進行報道後,上交所一度發函,五問海正藥業,其中四點涉及第一財經的獨家報道。這五項質疑包括:輝瑞是否存在撤資可能、“特治星”供貨是否影響業績、公司高管是否相繼離職運營是否正常、公司接受采訪情況、以及董事長為何長期代理董秘職位、今年海正藥業為何利潤下滑?

海正藥業針對該五項質疑均作出了解釋,並指出,輝瑞一旦決定撤資,將會對海正輝瑞利潤造成重大影響。以2015年、2016年1-9月海正輝瑞銷售收入分別計算,2015年影響收入為17.65億元,占海正輝瑞主營業務收入的63%;2016年1-9月影響收入15.53億元,占比60%。

除此以外,針對“特治星”的供貨情況海正制藥業亦予以了說明,目前尚未恢複供應,作為海正輝瑞此前主要的品種之一,2014年公司該品種銷售收入達10.09億元,2015年“斷貨”後下跌至0.2億元,而根據此次最新公布的信息,2016年1-9月“特治星”銷售收入僅為0.27億元。“特治星”若未恢複供應也會對今年海正輝瑞的營收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

11月15日早晨,第一財經記者曾就輝瑞是否存在撤資可能分別致電、郵件詢問海正藥業證券事務部門以及海正輝瑞公共關系部門,對方回應為:我們未曾聽聞這樣的消息,目前海正輝瑞運營一切正常。

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最直接的影響是,此次承認輝瑞存在對海正輝瑞撤資可能的“黑天鵝”是否會影響此前海正藥業的定增事宜。 10月17日晚間海正藥業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以13.00元/股募資約11.71億元,其中2.06億元將用於巖頭西區凍幹制成品技改項目,9.65億元償還銀行貸款,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定增非公開發行對象白驊、海暢投資、匯納投資及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全部為海正藥業“自家人”。

根據預案公布的情況,白驊為海正藥業董事長,擬認購數量為1000萬股;海暢投資、匯納投資的出資者為海正藥業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核心的管理及技術人員,擬認購數量分別為1840萬股、1951萬股;員工持股計劃的參加人員由公司中基層管理、研發、銷售等骨幹員工構成,參與人數不超過795人,擬認購數量為4218萬股。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就目前海正藥業股價(14.03元)來看,倘若輝瑞撤資事件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將極有可能出現定增價格高於市價的情況,定增成本或將因此間接推高。

海正藥業今年中報顯示,其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7.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034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20

海正藥業回應一財報道:輝瑞確實考慮撤資

11月18日,海正藥業發布公告證實輝瑞考慮撤資。公告稱,經向輝瑞制藥核實,輝瑞制藥根據其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持續對其在海正輝瑞的投資進行評估,包括海正輝瑞的組織架構和所需能力,考慮過包括保持其在海正輝瑞的股份、調整其股份或撤資的可能性,但截止目前尚未就其中任何選項作出決定。

公告還表示,輝瑞制藥考慮過從海正輝瑞撤資的可能性,但雙方尚未就撤資事宜形成任何具體方案。如果輝瑞制藥從海正輝瑞撤資,將影響輝瑞與海正輝瑞的業務合作,造成海正輝瑞業務減少、人員流失及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下降等不利影響,從而影響本公司的經營業績。截止目前,該公司尚未收到輝瑞制藥關於撤資的正式文件。

此前,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海正輝瑞或正處於“離婚”前期,在去年以來業績大幅下降的壓力下,輝瑞方面正考慮撤資,清算離場。

11月16日,海正藥業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下發的《關於對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媒體報道事項的問詢函》。《問詢函》要求海正藥業對第一財經獨家報道的海正輝瑞“離婚”一事是否屬實進行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22

海正藥業:入選浙江第一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

海正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4月7日收到浙江省國資委、浙江省財政廳和浙江省證監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公布第一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企業名單的通知》(浙國資企改【2017】5號,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了公司等5家企業入選浙江省第一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企業。

公告稱,《通知》要求入選企業應根據試點政策要求,抓緊制定完善試點方案,按照規定程序報主管部門或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批複後,盡快實施試點。為有效推進試點工作,入選企業如在今年8月31日前未能正式啟動試點,經省國資委、省財政廳、浙江證監局商議同意,將該企業調整出試點範圍。

公司將嚴格按照國資委、證監會關於員工持股試點及非公開發行股票等相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員工持股方案,按規定程序報經審批後實施。

公司表示,通過開展員工持股有利於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改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於激發核心骨幹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實現員工利益與公司長遠利益長期統一,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70

上海正著手建立征信體系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麽時候,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

5月8日~5月12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此次黨代會報告(下稱《報告》)顯然也十分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多處提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相關方針與舉措。

比如,在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面,《報告》提出要完善自貿試驗區改革與全市重大改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機制,放大政策集成效應,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在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報告》提出要防止產業結構形態虛高,防止資源、資金、資產脫實轉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建設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能級高、服務能力強的國際經濟中心。

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報告》提出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落實,全面實施國家各項減稅政策,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制約科技創新和擴大開放的制度性短板,實施在在增加企業實惠。

在發展實體經濟方面,中小企業貸款難是目前比較棘手的問題。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撰文指出,從中美中小企業的融資結構對比中可以發現,中國的民營企業高度依賴內源性融資(包括自有資本和留存收益),這一部分占比高達60%,而美國的對應比例只有30%;另外,民營企業從銀行貸款比例(20%)遠低於國外類似的企業(42%)。對於1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被拒絕的可能性超過了50%。“其他”一項中國占比將近20%,這里可能包括融資利率更高的民間借貸。

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小企業貸款難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金融機構對它們的信用狀況不了解,而國外企業好貸款是由於它們的征信體系比較清楚,而且在那里咨詢公司、評級機構等比較發達,通過它們能讓金融機構對企業有更詳盡的了解。“現在上海由經信委牽頭,聯合人民銀行、工信部、工商系統等,正在著手建立與經濟、金融發展相適應的征信體系。”

“建設征信系統要從三方面努力,一是金融信用的信息體系,二是公共信用的信息系統,三是商業信用的信息系統。”鄭楊對記者表示,屆時上海的每個區都會有一個推動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中心,通過大數據來支撐信用體系。在弄清中小企業狀況的基礎上,對這些企業進行分類,信用好的企業給予全額信用貸款,信用有點問題的就打折貸款,信用有很大問題的就不能給貸款。

“要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接下來一方面要建立透明的征信系統,企業也要把自身的信用信息貢獻出來。另一方面要進一步給金融機構壓指標壓任務,讓它們做更細的工作去了解中小企業,在此基礎上決定是否給中小企業貸款。”鄭楊告訴記者,同時,還要有一點補貼和獎勵,比如對小微企業貸款損失在1.5%以上的銀行給予補貼;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占比比較高的銀行,也給予一點獎勵,因為這里面有成本的問題。比如同樣是1億元,貸給一家大企業和200家中小企業,這里面顯然銀行在後者上面花費的成本要高得多。再則,專業咨詢服務機構也要跟上。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陳鳴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此次黨代會結束後,即本月下旬,上海將推出《創新驅動發展 鞏固提升實體經濟的若幹意見》,這里面會詳細涉及科技創新、自貿區、金融等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同時涉及如何破解實體經濟發展的四大天花板等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