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活過3年與活過30年的規律

段子手說“易到”諧音“易倒”,所以出事。企業的生死與名字無關,但企業發展的規律性,是風險投資研究的重點。怎樣的企業能做大?成功企業的共同特征是什麽?企業為什麽會死亡?只有在企業發展規律的指導下,風險投資人才可以做出理性判斷,大膽投資創新企業,寄希望於將來實現完美蛻變。

所以,重點研究能活過3年的企業和能活過30年的企業很有必要。

投資圈本來流行“C輪死魔咒”,後來變成繞口令“A輪死完B輪死,B輪死完C輪死”。哪一輪最可能死,有沒有嚴謹的數據支撐?

中國工商總局曾發布的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顯示:成立3年的企業死亡率最高,企業成立當年的平均死亡率為1.6%,第二年為6.3%,第三年高達9.5%。事實上,但凡已經註銷的企業,企業經營活動至少已經停滯了半年以上。3年死,代表了很多初創企業難以順利熬到第三年的窘境。

企業成立的兩年之內是最危險的時候,產品和商業模式完全處於試錯階段、資金相當薄弱、團隊處於脆弱的平衡,一言不和隊伍散了的也不在少數。不管是市場打擊,還是人為的錯誤,任何一個微小失誤都可能逐步放大,把企業扼殺於搖籃階段。

這也是天使投資的單項目成功概率低的原因。天使投資剛成立的企業,需要遵循撒胡椒面一般的概率法則,投資100家,死掉95家,剩下5家成功獲得百倍以上的回報,依然獲利豐厚。這是收益和風險的平衡。

高收益來自高風險,但收益和風險的比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企業發展規律上看,在一個企業從高風險走向穩定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個黃金時期,它的收益風險比值最高。這個最佳點,可能就是企業在創辦兩年內最危險的時候度過的時點。最壞的終點,恰恰是最好的開始,正所謂向死而生。

活著不易,想活過3年的企業和想活過30年的企業,都要面對企業家精神的難題。

有人說投資是投人。確實,投資3年內的企業,企業創始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因為他尚不具備完整的、有戰鬥力的企業家精神。企業是一門生意,做生意需要學徒,需要交學費。但凡活過3年的企業,可能初步具備了一定的企業家精神,企業越大,企業家精神和能力越強大。

遊族網絡創始人、最年輕的A股董事長林奇曾說:“創業初期,我們洞悉社會的能力不足往往會自我樂觀;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格魅力卻會自我感覺良好;我們不具備有價值的思想卻會自以為是;我們沒有強有力的凝聚力只會高舉大棒;我們把握不了人性只求他人理解。”

這是企業家精神的成長。但是,企業家精神也會老化。活過30年的企業,必須面對企業家精神的老化。

和很多做到一定規模的傳統企業主聊天,經常聽到的口頭禪是:“做實業很難”、“我們聽不明白”、“讓年輕人去做”、 “我賺不了這錢”、“哪有那麽容易?” “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這是一種完全的負面心態。對機會喪失敏感,沒有探索的興趣,認輸服老。企業家精神的本質是創新和冒險,企業家精神的老化,必然導致企業的固步自封和掉隊死亡。這樣的企業,被時代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一代企業家精神的老化制約了企業活過30年,積極的信號來自於企業發展的第二代。“造二代”即子承父業,從事制造業的第二代,與“投二代”(主要做金融投資的二代)和“創二代”(自己創業的二代)相比,“造二代”更值得敬佩。

他們的難能可貴在於,中國的制造業不是大型企業的代名詞,而是成千上萬中小企業的集合;數量上不是紮堆在北上廣,而是遍布於江蘇、浙江、福建的百強縣;做機械電子配件、紡織、玩具、石材、家具,應有盡有,大部分是出口導向。他們遠離大城市,資金有限,理念滯後,最容易被淘汰。

這些企業里接班的二代,是最純粹的“造二代”。他們的名字不會像新希望集團的劉暢那麽如雷貫耳,反而要忍受父輩企業的條條框框,甚至是一代規劃好的、極有可能是自己完全不喜歡的事情。但他們夠優秀,可以適應傳統產業的“難”,並不斷探索產業升級之路。他們有知識、有視野,又腳踏實地。工業4.0、互聯網營銷、C2M,張口就來。

企業要活過30年,一定需要新生力量的接力,“造二代”是制造業活過30年的大希望。

此外,二代的接力也要和諧,家族企業的紛爭,大多是因為內鬥。不管什麽樣的企業,內鬥都是找死。團結一致都不一定能打得贏,更別說互相拆臺。

回頭看易到的危機。局外人可能不了解內情,但易到的危機,股東內鬥應是最大的原因。創始人都是把企業當孩子養,哪個創始人會這麽撕自己的孩子?再好的企業,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易到倒了,對誰有好處?

勿忘規律性,團結一致,向前看,好好做企業,好好做投資,方是王道。

(作者為領複資本合夥人,此文首發於秦朔朋友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19

年輕只有一次 你怎能選擇沒活過? 周顯

1 : GS(14)@2017-06-25 12:24:4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7569
我曾經是另類(weird)文青,現在是文中,快要成為文老了,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對文壇的興趣依然未減,至今仍有創作小說,也有編寫電影。此外,對於本地新晋文青,也不十分密切地注意,記得當年向西村上春樹初崛起時,我千方百計找到他,約他吃飯,渾水自然是我的好朋友、好拍擋,出版社簽的好幾位新作家,都是我推薦的。至於近日,則留意到一位產量很少的blogger:

「Carrieshen,一個剛畢業的廢青,曾主修心理學,副修新聞與傳播學。很喜歡旅行、攝影,和設計。很想融合這些興趣。由13歲開始第一次旅行,暫時踏足過23個國家。最近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方向。」

她寫的那種少女散文,靠的是feel,好或不好,只是主觀感受,沒甚麼客觀評論可言,也不符合本欄的主題「投資就是生活」。然而,她對生活的那種態度,卻不失為某一type年輕人的典型,值得拿出來討論。

話說她愛的,如《Memento》、《小王子》等,都是文青熱門,但最喜歡的電影,是《Into the Wild》,看了十六次:Christopher McCandless是優等生。畢業後,把二萬四千元存款捐給慈善機機,燒掉所有的錢,遺棄了汽車,乘便車去阿拉斯加,身上只有一把來福槍、相機、簡單的野營裝備,若干書籍,包括野外生存指南,在荒野中生存100天。路上,遇上一些人,協助並開導他。

他堅持理想,去到阿拉斯加,進行遠離俗世的野外生活體驗,這過程令他明白了世道,當他計劃回歸社會,碰上了河流漲期,無法渡河,後因誤食有毒植物而死。他在車前照相,然後躺進睡袋去世。

拋棄現實、尋求理想,再加上dying young,是令文青振奮的永恒題目,這好比轟轟烈烈的愛情,人人很想做到而無法做到,才構成了它們大受歡迎的條件。carrieshen說:「這是一部陪我走過中五、中六和大學四年的電影,也是它讓我大二的時候夠薑用一萬多港元獨自遊遍整個歐洲。很記得當時我每逢一個人坐火車、或是自己在山林裏害怕的時候,就會打開電腦看這電影。」

當她畢業後,「原本想要瀟瀟灑灑去一年Working holiday,卻因找到了一份自以為很了不起的Gallery Intern而無了期延遲,怎料那只是一個疑似機會的騙局。無人工的Intern消耗了不少錢,面對即將要還的學生貸款,我也不得不像別人一樣先找一份工作來「暫時做住先」。朝九晚六,日日逼差不多三個小時的地鐵上班下班,沒有為自己的存在而有甚麼知覺,然後我終於成為了那個當年自己最憎恨的大人。」

我是少數支持年輕人多做浪漫事的理財專家,《理財密碼》的主題,正是把人生快樂極大化,而非賺最多的錢。少年時,讀過不很有名的女詩人方娥真的一句詩:「年輕只有一次,你怎能選擇沒有活過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