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 公開競爭關鍵 法人化、搶頂尖人才 新加坡5年變亞洲第一

2015-02-09   TWM
 
 

 

新加坡國立大學二○○九年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不過第十,去年躍升冠軍,關鍵說穿了,就是重金攬才、給予足夠的資源,以及大學鬆綁。

新加坡這一套積極手法,台灣該學嗎?能學嗎?

撰文‧蔡曜蓮

新加坡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經濟實力也曾在伯仲之間,但兩國高等教育卻在近十年走向分岔路口。以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台灣大學相較,新加坡名次不斷往前爬,而台灣則還在百大附近起伏不定。

以《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來看,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別從二○一○年的三十一名、三十四名到一四年的二十二名、二十五名,台大卻始終無緣前五十名。

去年新加坡國大在《QS亞洲大學排名》,更從○九年的第十名一躍攻占排行榜冠軍,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一。

現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任教的杜本麟,曾先後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大任教,他根據多年在海外任教的經驗直言:「各國都在做指標性大學,尤其在亞洲很明顯。台灣學校絕對有進步,但是相對其他亞洲國家,進步幅度沒有比人家大,就是退步。」

殘酷擂台逼出實力

目標明確、待遇敢給 老師績效壓力大新加坡國大校長陳祝全也認為,亞洲大學在資源投入與研究成果的增加,使未來亞洲高校的排名將快速上升。不過,這番競爭到前二十名時會越來越難,因為前二十名皆屬成名已久的世界級大學,教授與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也因此,新加坡國大的進展更顯難得。

「這要歸於幾個因素:一流的人才、打造讓教職員與學生都能發揮才能的環境、政府支持,還有二○○六年的法人化,讓國大在治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權,」陳祝全這麼說。法人化讓董事會享有更大權責,例如以往政府編列的預算受限於法規,都得想辦法花掉,法人化後就變得精打細算;同時掌握更大的人事權,如果表現不好,即使是校長也得下台。

問及頂尖大學的必備條件,陳祝全的首要回答就是人才,「任何一所大學要朝環球卓越指標邁進,必得先建立起一支陣容龐大且實力雄厚的教學人員、學生團隊。」曾受新加坡國大重金禮聘的優秀人才,包括成功複製桃莉羊的艾倫.柯爾曼(Alan Coleman)、量子信息科學的權威之一、牛津大學教授阿圖爾.艾可特(Artur Ekert)等,這些頂尖教授到該校建立研究團隊,吸引更多優秀學者前往新加坡。他們對於學生的指導激勵與新加坡國大名氣的提升,造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杜本麟就說:「新加坡的平台很好,但也很殘酷,能存活下來的教師也不多,資源都要靠自己爭取。新加坡的目標相當明確,它今天設定的目標是世界前三十名學校,它的要求比照世界前三十名左右的學校,那些教授做什麼?在什麼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老師的績效指標就是這些。達不到就要請你走路。」相對的,新加坡大學也提供比擬前三十名學校的給薪和研究環境。甚至這幾年,新加坡國大已經不再看別人做什麼了,「新加坡國大現在問的是,『你現在做什麼研究是可以讓別人來學的?』」杜本麟說。

新加坡國大的戰略目標很明確,陳祝全說:「要成為一所立足亞洲的世界級領先大學!」,世界級的概念要具體化,就是落實國際化。

新加坡國大除了向全世界招募頂尖的教師人才,也致力讓學生與國際接軌,「迄今,國大本科生當中,約七成至少有過一次海外教育學習體驗。」

跨國合作拉高視野

人才移動便利 全球化不只是口號世界級的含意,也意味著國大不能僅是新加坡國內的一所大學,必須是全球頂尖學府的門戶與橋樑,「國大與世界多所重點大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開辦的聯合、雙學位及學位學程達七十項,包括杜克—國大醫學研究生院、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等等。在矽谷、紐約、斯德哥爾摩等處設立國大海外學院。」陳祝全強調,新加坡以外的學生須具備明顯優勢才能進入國大,像是越南籍的國際奧林匹克訊息賽銀牌得主曹青東(Cao Thanh Tung)與放棄奧克蘭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兩份獎學金的紐西蘭籍亞歷山卓.托馬(Alexandra Jeanne Tourmar)。

新加坡國大成功國際化而創造人才的磁吸效應,但台灣在鋪天蓋地的國際化大浪下,卻是節節敗退,止不住人才外流。說穿了,新加坡國大脫穎而出,靠的不外是人才、資源與自主權,但這些,台灣能學嗎?若再不學,趕不上全球化的潮流,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秀均質人才,也會一步步失去。

台灣高等教育評比遠不如新加坡——以台大vs.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台灣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 94名 → 76名 31名 → 22名

2010年→2014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 115名 → 155名 34名 → 25名

世界大學排名》

2010年→2014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2

林誌民:東亞中國“第一位員工”眼里的外資行法人化十年

2017年,是外資銀行在內地開啟法人化之路的第一個十年里程碑。十年前,伴隨中國銀監會對外資銀行在華機構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的正式發布,在華業務規模位居前列的外資銀行爭相進行法人化改制,使外資銀行在內地市場的發展打破既往“分行主導”的市場格局,快速向“法人主導”趨勢轉變。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長林誌民

十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境內市場的不斷開放,為外資銀行在內地市場的發展孕育了大量機遇和市場空間,但同時內地獨特的市場環境也為外資銀行在華的本土化轉型、可持續發展等提出挑戰。在經歷了初期的高歌猛進和“黃金發展期”後,外資銀行將繼續走好本土化之路,在當前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外資銀行將如何調整在華發展戰略,保持核心競爭力成為重點課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東亞中國”)執行董事兼行長林誌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紮根本土的本地化經營方針為東亞中國深耕內地市場夯實了基礎,東亞中國正著力提升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探索創新,打造差異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發展道路。

紮根內地 融入本土

自1920年這家香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在上海設立第一間內地分行,東亞銀行在內地已有近百年的發展時間,其間業務從未間斷。2007年3月,銀監會對首批四家外資銀行本地註冊法人銀行進行正式驗收,東亞銀行成為首批獲得銀監會批準改制的外資法人銀行之一。

林誌民介紹道,作為東亞中國的掌門人,來自香港的他早已深深紮根內地,在內地工作和生活了近25年。“我清楚記得當年3月30日中午,東亞中國順利拿到全部分、支行的牌照時的場景,”說到這里,林誌民的自豪溢於言表,“算起來,我可是東亞中國的第一位員工。”

談起2007年法人化改制時拔得頭籌的情景,林誌民仍然記憶猶新。“盡管從外資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行,意味著銀行需要滿足更高的監管要求,但改制後銀行可以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遇,有利於銀行在內地的長遠、全面發展,這與我們致力深耕內地市場的發展戰略是非常一致的。”

而今,這家來自香港的銀行業“百年老店”仍然將“成為最佳本土化的外資銀行”作為自身的發展願景,“我們既要做中資銀行里的外資銀行,也要做外資銀行里的中資銀行。”林誌民認為,與內地其他外資銀行相比,東亞銀行來自香港,所以最大的優勢在於和內地同根同源,“因為語言相通、文化背景相同,我們有優勢更加精準地理解內地客戶的需求,及時把握市場、政策的變化,也更易於將國際金融與本地市場結合起來,帶給客戶優質的服務體驗。”

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首先面臨的是人才本土化和產品本土化的兩大難題。林誌民稱,人才累積除了外部招聘以外更需要內部培養,十年前的高管人才組成,主要由香港總部輸送,而今中國區高管三分之二已由本地員工接任。而在產品本土化方面,林誌民表示本土股份制銀行在產品創新方面領先於外資銀行,因此外資行需要不斷學習,了解客戶特點和需求。

跑好“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浪潮來襲,對傳統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林誌民對這一浪潮笑稱“又愛又恨”,“成本低、效率高、客群廣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掀起風雲的重要原因,也是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林誌民擁有非常開放的心態,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盡管這為傳統銀行業務帶來一定挑戰,但換個角度看,也為銀行帶來了新興市場機遇。林誌民認為,盡管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銀行的匯款業務、信用卡業務及存貸款業務,但與其與之抗爭,不如“化敵為友”展開合作,通過優勢互補為客戶帶去更優的服務體驗。

林誌民認為,銀行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信賴度,銀行是實體而互聯網則是虛體,同時銀行的風控相較更為嚴格和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先行促使銀行加快創新和改革的步伐,提供給客戶更高效、便利的體驗,這樣的良性競爭正是銀行業需要的。

目前,傳統企業的融資依舊以銀行為主要路徑,互聯網金融的底層基石則是消費主導,其中欠缺的正是客戶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林誌民舉例稱,“最後一公里”的幾大要素包括全面的風險評估、銀行員工較互聯網客服而言“更有溫度的說服力”,以及“更貼心的咨詢”等。

林誌民表示,銀行要開拓思路,順應潮流,發揮在風控、金融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打造特色化、安全度高的移動金融產品。目前,東亞中國已著手開展網上銀行、微信銀行和手機銀行等互聯網及移動金融領域的開發,同時,通過與支付寶、銀聯、微信支付、Apple Pay等開展合作,東亞中國已成為內地支持在線支付功能齊全的外資銀行。

作為最早進入內地市場的外資銀行之一,東亞銀行在著力推進本土化進程的同時,亦充分發揮在海外多個市場的銀行運營及專業經驗,將先進的銀行產品及服務引入內地,如率先在內地提供房地產抵押貸款服務、將信用卡引入內地等。

談起引進信用卡這項在中國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業務創新,林誌民介紹到,“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東亞銀行就率先在香港與美洲銀行合作推出首張港幣信用卡,而當時內地尚未有銀行加入維薩國際組織或萬事達國際組織,境外人士持卡在華消費,遭遇了無商戶接受、無銀行收單清算的處境,東亞銀行看到這一市場需求,就在1979年將在香港廣受歡迎的信用卡服務引入內地。”

東亞中國是內地分行網絡最龐大的外資銀行之一,營運網點遍及全國絕大部分省市自治區,並是首家在內地發行人民幣借記卡、信用卡及金融IC借記卡,首家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零售債券、首家在內地全國銀行間市場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及同業存單、首批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開設網點的外資銀行。

更加註重防控風險 轉換增長模式

在外資銀行法人化之路開啟的首個十年間,內地註冊的外資法人銀行迅速增加,外資銀行在內地市場的布局逐步擴大,客戶基礎持續提升,業務規模整體發展平穩。然而,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大背景下,銀行業普遍面臨不良貸款率上升、盈利能力減弱的困擾,行業競爭持續加劇。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外資銀行不太可能再像前些年那樣保持高速的增長了,然而外資銀行的優勢依舊很明顯。”面對行業困境與挑戰,林誌民表現得很淡定。“從2007年首批外資法人銀行註冊成立至今,外資銀行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剛開始頭幾年主要專註於圈地擴張、豐富產品線等,後來慢慢逐步進入業務整合、網點調整等階段,而在當前挑戰加劇的情況下,外資行將會更加註重加強風險防控、提升運營效率。”

林誌民表示,東亞中國早於2015年就開始推行一系列有助提升風險防控、改善資產質量的措施,包括更嚴格的信貸指引、信貸審批集中制度等,相關預防措施已初顯成效。同時,東亞中國未來的企業貸款業務將以穩定的大型國有企業為目標,並以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及制藥、倉儲物流、環境保護及清潔能源、食品及教育六大優勢產業為重點,以不斷優化貸款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隨著固定資產投資反彈、零售銷售上升及生產者價格指數改善,內地經濟於2016年下半年逐步穩定。林誌民表示,2017年依然非常看好內地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將刺激消費,並為服務業的新興產業提供支持。此外,“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等,將釋放更多改革紅利,為內地外資銀行創造更多市場新機遇。

“東亞中國下一步將大力推進增長潛力強勁的業務,轉換增長模式。”林誌民表示,隨著企業及零售客戶對服務的要求不斷提高,東亞中國將因應需求,發揮在跨境業務方面的優勢,持續推出更多跨境業務方案、財資及財富管理產品,並不斷深化與戰略夥伴在消費貸款及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