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工信部將從四方面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

“2016國際開放物聯技術與標準峰會”今天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盧希表示,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應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在下一步工作中,工信部將通過四方面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深化物聯網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一是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集中力量構建以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業態融合創新的生態體系。

二是在工業制造、現代農業、智能家居、健康服務等消費領域,推廣一批集成運用解決方案,形成一批規模化、特色化的數據開放和共享機制。

三是支持互聯網、芯片制造、設備制造等領域龍頭企業開展服務運營。推動相關技術標準和產品加速叠代、解決方案不斷成熟、成本不斷下降,促進物聯網應用實現規模化發展。

四是繼續支持各類物聯網產業和技術聯盟發展,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07

上交所四方面加大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力度

上交所官方微博最新發布的信息稱,上交所四方面加大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力度,繼續將可能對公司股價造場較大影響的券商研究報告納入監管範圍;充分發揮媒體說明會在強化重組上市監管中的市場化約束作用;繼續加強對各類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追責力度;提升上市公司中期業績預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24

上交所:四方面加大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力度

上交所今日通報近期上市公司一線監管情況時表示,近期,上交所繼續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和全面監管要求。8月份,公司監管部門共發出日常監管類函件50份,其中監管問詢類函件38份,監管工作類函件12份;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補充、更正類公告107份;針對公司披露敏感信息或股價發生明顯異常的,啟動內幕交易、異常交易核查16單。在做好日常監管的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了一線監管。

一是加大對公司章程增設反收購條款的監管問詢力度;二是要求舉牌方針對權益變動報告數據中關於後續安排的模糊性表述進行補充披露;三是繼續從嚴把握重組上市的認定標準;四是對未按規定和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個案加強綜合監管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82

吳曉靈:證券法一審稿有“缺陷” 二審集中修改四方面

全國兩會期間,一拖再拖的《證券法》二審時間終於明確。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3月9日介紹,二審稿預計在4月份提請人大進行審議,主要修改內容集中在四個方面:完善基本交易制度、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留下空間、更好的投資者保護,以及進一步明確市場規則。

完善基本交易制度,包括證券發行、交易、登記、結算以及退市。在投資者保護方面,預計對投資者利益受損的法律救濟渠道、行政救濟渠道會增加。

所謂明確市場規則,主要是指維護資本市場最核心的規則,即信息真實披露。對於虛假信息披露、內幕交易、價格操縱,都要提高打擊力度,增加監管當局的偵查手段。

此次修訂中,仍有多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首先是註冊制。“一審稿關於註冊制有比較明確的表述,但是2015年出現股市波動,註冊制的實施推遲了。人大也為此授權國務院進一步進行註冊制的試點,試點授權是兩年,試點過程中要做中期報告,但現在還沒有做。”吳曉靈稱,在二審稿中是否寫明註冊制、怎樣寫,她還沒有把握。

不過在她看來,市場沒有必要將註冊制看得那麽可怕,因為無論是註冊制還是核準制,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都要對信息的真實全面負責任。事實上,目前核準制與註冊制唯一的差別在於,到底是監管層來控制節奏,還是交給市場。

第二個有待明確的問題是“證券”範圍已經拓展,如何完善監管。“2015年股市的波動、2016年杠桿收購中的亂象,都拓展了‘證券’的範圍。將集合投資計劃列為證券,也更有迫切性。這在一審稿中,是一大缺陷。”吳曉靈認為,2015年的股市配資、2016年的杠桿收購亂象,都反映出資本市場上分類標準不統一帶來的危害。

“如果對資管市場的統一標準有了共識,在同一法律上面有了進步,在證券法當中可以給予拓展。”吳曉靈稱,如果“證券”範圍拓展,功能監管的理念也應當在《證券法》當中有更好的體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58

保監會:今年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提高監管公信力和透明度

據保監會30日消息,2016年,中國保監會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制定細化落實方案,推動權力運行“五公開”,優化提升政務服務,積極穩妥做好主動公開與依申請公開,擴大公眾參與,完善制度機制,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邁上新臺階。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中國保監會政府信息公開辦法》,中國保監會編制了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現向社會公布。

一、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情況

(一)制定《中國保監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方案》

中國保監會根據《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要求,結合《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部署的工作任務,從保險監管實際出發,制定了《中國保監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部署了全面深化政務公開、完善公開載體建設、夯實政務公開工作基礎共3大方面9個大項23個小項的工作任務,覆蓋了保監會政務公開工作的各個方面,並規定了完成時限。《方案》還明確了保障方案落實的有關措施和要求,對各有關單位的職責分工和工作目標作了規定。

(二)推進監管權力運行“五公開”

中國保監會努力貫徹《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關於行政權力運行“五公開”的要求,推動監管工作全環節信息公開。一是推進決策公開。所有涉及保險業發展和公眾利益的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在出臺前均通過網站公開征求意見。在制定保險業“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過程中,也向社會公開了意見征求郵箱,廣泛聽取意見。二是推進執行公開。通過網站專題、系列報道等形式,全面展示保險業貫徹落實國務院方針政策、重大監管規定的有關措施、工作成效和先進經驗等。三是推進管理公開。系統梳理了保監會行政許可項目的種類、依據、受理機關、審查原則、辦理時限等要素並在網站公開,為行政對象提供便利。四是推進服務公開。開通行政許可在線服務大廳,提高辦理效率和服務水平,保障行政對象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編制優化信訪、消費投訴、依申請公開、公文報送等指南信息,簡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水平。五是推進結果公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監管權力行使形成的結果信息,均在第一時間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促進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三)優化政務服務,讓行政對象“少跑腿”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簡政放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部署,中國保監會開通了“行政許可在線服務大廳”,按照“依法審批、公開公正、便民高效、嚴格問責”原則,通過統一公示行政許可辦事指南、在線受理申請、公開辦理時限與進度、在線反饋批複結果等措施,實現行政許可“一個窗口”辦理,讓行政對象“少跑腿”。具體來看,在申請階段,保監會行政許可的項目種類、申請條件與材料要求、辦理時限等分類清晰、一目了然。申請人可在線提交申請材料,系統自動完成材料完整性校驗,確保申請材料的形式完備;在受理與審查階段,系統可在線向申請人反饋材料補正通知、受理通知等文書,並提供辦理進度查詢功能;在批複階段,申請人可在線獲取許可決定、下載批複文書。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中國保監會進一步做好涉及公眾利益重要監管信息的主動公開,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和參與權。2016年全年通過網站等載體公開各類信息1804條,包括保監會規章2部、規範性文件34部、行政許可結果1483件、行政處罰決定29件、監管函16件、新聞通稿148件、公告通知92條。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中國保監會進一步優化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渠道,完善辦理機制,提高辦理效率。2016年全年,累計接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19件。從申請渠道看,通過依申請公開平臺收到254件,通過信函收到65件。從辦結時間來看,按時辦結300件,依法延期辦結13件。

四、公眾參與情況

2016年,中國保監會就《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保險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等18項監管規定的制定或修改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中國保監會還通過各類互動渠道,聽取了保險消費者的意見建議,回應社會關切。

五、制度機制建設情況

2016年,中國保監會繼續加強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的辦理程序,著力提高公開時效,改進公開效果。舉辦了保監會系統新聞宣傳與輿論引導工作培訓班,促進全系統新聞宣傳、政策解讀工作水平的提升。

六、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6年,中國保監會未收取與政府信息公開相關的信息複制、郵寄等費用。

七、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6年,中國保監會共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行政複議20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12件,被依法糾錯的3件,其他情形5件。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提起行政訴訟9件,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3件,被依法糾錯1件,其他情形5件。

八、存在的問題

雖然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和人民群眾切身需求相比,仍存在著若幹不足。一是信息公開的範圍尚有進一步拓展空間,二是網站作為信息公開主要載體,在功能和易用性方面有待改進。

九、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中國保監會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及其實施細則,根據《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部署的重點任務,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進“放管服”改革信息公開。全面及時公開行政許可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並動態更新。及時公開政策文件廢止、失效情況,並在網站已發布的文件上作出明確標註。改進和完善行政許可在線服務大廳,加快與實體大廳的融合銜接,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二)做好監管權力運行信息公開。在政策制定環節,做好預公開和意見征集,充分聽取有關方面意見;在政策發布環節,做好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確保發布與解讀同步聯動,提升傳播效果。對於誤讀、曲解、不實等情況,及時予以回應。做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結果信息的公開,提高監管公信力和透明度。

(三)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各保監局網站的監督指導,定期開展第三方輔助監測,做到信息公開無死角。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部署做好保監局網站抽查工作,及時公開抽查情況,做好問題整改。

(四)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修訂進度情況,及時修訂中國保監會政府信息公開相關配套制度。完善依申請公開受理渠道,改進辦理機制流程,更好地保障公眾的合理信息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38

發改委答一財記者問:下一步將從四方面建設好雄安新區

發改委4月13日上午9:30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宏觀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問題,並回答記者提問。發改委表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一茬接著一茬幹,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確保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

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做好幾個方面工作,包括推動相關規劃編制、推動創新要素集聚、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以及研究出臺支持政策等。

第一財經記者董鑫提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成為近期一個新聞熱點。我們也知道,國家發改委承擔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我想了解的是下一步在雄安新區的建設方面,發改委將有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嚴鵬程:

謝謝你的問題。最近,關於雄安新區的新聞比較多。我委何立峰主任接受了媒體專訪,就設立雄安新區的背景、意義、任務等都作了介紹,寧吉喆副主任也就社會關註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一些專家,也都發表了觀點。我們和大家的感受一樣,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謀劃好、建設好雄安新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集中各方智慧、匯聚各方資源。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會同有關方面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相關規劃編制。指導河北省和有關方面,準確把握雄安新區功能定位,高標準高質量組織編制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規劃的編制,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集聚全國優秀人才,吸納國際人才,充分借鑒國際經驗。

二是推動創新要素集聚。下一步把創新驅動作為雄安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通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發展高端高新產業,著力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努力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三是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立足將新區打造成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大力探索新區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探索新區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區建設。

四是研究出臺支持政策。根據新區建設需要,研究提出相關具體支持政策。同時,在專項規劃實施、重大項目布局和資金安排上,對新區相關交通、生態、水利、能源、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給予支持。

在這里,我們還想強調的是,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略選擇,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一茬接著一茬幹,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築,確保最終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93

央行副行長殷勇:開發性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四方面發揮杠桿撬動效應

“傳統開發性金融模式可能難以滿足’一帶一路’建設的資金需求,應該發揮杠桿撬動作用,提升開發性金融效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8月12日在中國四十人伊春論壇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投資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分散化投資是一個很重要的思路。

央行副行長殷勇在中國四十人伊春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

“一帶一路”建設有巨大資金需求。根據測算,2016年至2020年,除中國以外其他亞太國家每年單在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需求約為5030億美元。根據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的統計,覆蓋亞太地區的主要開發性金融機構資本金總額才5134億美元,存在較大資金缺口。

殷勇認為,傳統開發性金融模式難以滿足需求,存在資金未能發揮杠桿效應、“保本微利”隱含暗補、容易造成攀比和賴賬等多方面問題。

參考國際經驗,過去幾年,發達國家在動用政府資金發揮資金效益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比如,美國在次貸危機期間,推出了700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TARP),采用股權註資和擔保方式擴大資金效率;歐盟推出“容克計劃”,利用杠桿撬動大量社會投資。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對受援國家進行救助的時候,通過基金組織的帶動催化,撬動私人資金,也會通過制定經濟改革計劃,發揮政策效應。

“以歐洲模式為例,杠桿可以做到15倍,335億歐元本金就可以實現5000億歐元投資規模,這就可以大大提高對資金需求的滿足。”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應該發揮杠桿撬動作用,提升開發性金融效力。具體而言,一是盡可能用股本投資,從而撬動更多的債務融資;二是盡可能用做劣後資本,撬動更多股權投資;三是盡可能采取公私合營模式,從而撬動更多私人部門投資;四是盡可能投資基礎設施等正外部效應強的項目,從而撬動其他更多商業項目的投資。

“對任何投資而言,風險和收益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只有收益沒有風險的投資,最重要的是管理風險。”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管理風險有不同的思路,可以集中在少數項目進行高強度的具體項目管理,但也可以進行足夠分散化的投資來分散風險,“比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國家平均每年能達到4%以上的增長率,我們的投資能夠拿到這樣的回報率就是非常可觀的。”

在他看來,運用分散化手段可以防範開發行性金融風險。只要投資足夠分散,金融機構是有足夠把握在較長時間內從總體上取得開發資金的安全性,並且可能會有取得不錯收益的前景。如果按照“保本微利”的做法進行讓利,還可以撬動更多的投融資。

“投資過程不要靜態去看。為什麽我們要投資一些有正外部效應的基礎設施?比如修一條高速公路,雖然本身收益有限,但是高速公路帶動沿線經濟發展,能夠給其他的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這些企業本身不用做投資就能享受成果,這就是公共品的外部性。”殷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開發性金融追求的是“保本微利”,通過“保本微利”帶動其他項目有利可圖,這樣“一帶一路”就建設起來了。而這就是開發性金融的作用,開發性金融不是跟其他商業金融去爭利潤,而是要去創造市場。

開發性金融推進過程中,會面臨幣種選擇,而這方面一直存在一種爭議。比如有觀點認為,日元由於實行負利率,在國際上融資絕對成本相對較低,十年期國債利率0.05%。而與之相比,中國提供的人民幣或者美元,融資成本都相對較高。這就造成一種印象——中國提供的融資沒有競爭力。

不過,在殷勇看來,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上,兩種貨幣的選擇是可以利用貨幣掉期操作進行轉換的,人民幣和美元資金都可以轉換為利率水平較低的日元,反之亦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幾乎包含了全球主要市場的貨幣,如果有對其他幣種的融資需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能夠提供多元化選擇。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兩種貨幣基本利率的絕對水平在一定意義上是等價的,在金融市場上可以互換。”殷勇告訴記者,由於我們的人民幣池子相對而言更大,所以在提供人民幣資金方面更有相對競爭優勢,人民幣應該能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