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股狂潮種殼種出金

2013-12-12  NM
 
 

 

近月大量新股排山倒海登場,趕搭「尾班車」。本週又有十隻新股招股,其中一隻富貴鳥(1819),原來造鞋的;東江控股(2283)亦與東江水無關,是造模具。這一類新股,名不經傳,業務千奇百趣。上市風光,過後石沉大海。本刊翻查這三年近二百隻新股,股價大多已大插水,當中四十多隻發盈警,近二十隻抽水配股,至少七隻已賣殼轉型﹗原來很多新股上市,只為賣殼。近年不少內地民企,來港「相睇」,找出有條件上市的公司做「未來親家」。他們先向「親家」落數百萬元訂,「親家」成功把公司上市,便賣殼予民企,再收三、四億「禮金」作殼價;輕易賺錢,好過做實業!負責把關的港交所,追不上買賣殼的玩家伎倆,任由劣質上市公司炒賣空殼搵水,罔顧投資者利益。

殼,顧名思義,外表最緊要。一間上市公司,只要能繼續維持上市地位,無重債、無官非,讓人可輕易注入資產並轉換控股權,就是「靚殼」。現時主板殼價,由幾年前的幾千萬,已急升至三、四億元,有說來年更會升至五億。雖然創業板的流通量及融資能力,較主板低,但一樣有價有市,成交殼價達一至兩億。這類創業板公司,一旦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便可升呢轉主板,殼價隨之水漲船高。靚殼有價,皆因內地有市。一名專營殼股的中間人指:「好多內地民企,盤數唔乾淨,就會搵殼股注入資產,變相上市。近年內地收緊銀根,民企要搵渠道集資,令殼股更渴市;最近更有民企搵定有條件上市嘅公司,俾定幾百萬上期落訂。」一隻靚殼,亦要股權集中、業務簡單,而「嫩口殼」(新股)少隱形債項,故已有中間人致力從中「種殼」,他說:「其實上市費用都要三千萬啦!好多集資額得嗰一、兩億元嘅新股,唔會真係想要集資嗰筆錢,而係為賣殼鋪路。」

枱底交易

計算殼價,通常是易手總代價減去淨現金;亦即相對資產值所出現的溢價。此為「枱面價」,部分殼還有「枱底價」,「如果『淨殼』就方便啦,溢價係咁多就咁多。但有啲殼,裡面仲有傢俬(即資產或者現金),唔通白白送咗俾新股東。如果有一億現金,新股東要喺枱底搵方法,將呢一億現金俾返舊股東。」這些「資產轉移」,不能明目張膽進行,「件傢俬你搬走咗,即等同吞咗小股東啲錢,梗係要枱底交易啦。」為避過監管機構耳目,很多大股東會選擇在內地開戶口交收:「有啲就會喺澳門交收,你話喺澳門贏咗一億,邊個知真定假呀?」殼股古靈精怪,要找尋「疑似」上市為賣殼的新股,並非易事,要從種種蛛絲馬跡來現形。

米蘭站高峰期已過(1150)

一一年五月上市、賣二手名牌手袋的米蘭站,概念獨特,曾引來「巴黎店」、「意大利站」相繼仿效,更曾被戲言「芥蘭站」。當年上市,風頭一時無兩,集資額二點七億,卻凍資五百九十億,風靡萬千股民,榮膺「凍資王」。掛牌首日股價升幅逾六成半,主席姚君達更送了一個手袋形蛋糕,予當時的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散戶李小姐,當年亦是米蘭站的支持者之一,她坦言不特別看好公司前景,純粹貪公司多人識,有名牌效應,「個個都抽,細細隻炒得起,我咪抽埋一份囉!不過佢得個概念,唔覺有發展空間,冇諗過長揸,賺幾千蚊就走。」李小姐算是醒目的投資者,當時已有分析員撰文指:「米蘭站呢盤生意,門檻低,毛利率唔高,唔信佢二十年後都賺到五千萬,故一定會賣殼。」結果一語成讖。米蘭站上月發通告指,正與第三方接洽,涉及收購公司股權;有意買殼者,傳為內地名牌寄賣網「寺庫」。

需求如何任你講

根據港交所對主板上市的要求,想上市的公司須在過去三年的財政年度,總共有不少於五千萬元盈利。看一看米蘭站的招股書,上市前三年盈利,平均達四、五千萬,即十四間分店,每間分店平均賺三百多萬,吸金力驚人。姚君達還「豪情壯語」,指「內地人對奢侈品極有需求」。不過,米蘭站上市後,就如嫁作人妻的中年師奶,開始走樣。上市兩年來竟發了四次盈警!姚君達在通告中改口指:「奢侈品需求已放緩。」剛公布的中期業績,還轉盈為虧,蝕一千萬。記者週六傍晚到尖沙咀海防道觀察,同一條街已有六間中小型二手手袋鋪頭,但看的多買的少;銅鑼灣波斯富街的米蘭站,亦間中只有零星客人入店,明顯二手店的高峰期已過。米蘭站亦確實是靚殼,持有的只是中港澳十七間「米蘭站」及「法國站」的品牌經營權,業務簡單,翻開年報,所有的鋪位都是租賃,部分由姚君達私人持有,再轉租予公司。唯一物業,是一一年以七千五百萬元購入的尖沙咀南洋中心寫字樓。資產企理易「清理」,負債比率亦只是百分之八點二,新買家可輕易「送舊迎新」。最離譜的是,有傳姚君達見如此好搵,想照辦煮碗,把其經營名牌手袋貸款服務的「發達太太」上市,將此「賺錢方程式」,再運算多一次!

鉅大國際無人計得明(1329)

去年四月上市的鉅大國際,聽其名字,完全不知道做什麼生意,只知道一定十分巨大。翻開招股書,鉅大國際自稱「以簡單業務模式運作」,並主要生產兩種化學物質——苯酐及富馬酸。這兩種化學物質,會再轉售予國內其他工業用化學品生產商,生產聚酯樹脂及增塑劑。不過,其業務及客仔,一樣唔易明﹗上月尾,內房首創置業(2868)宣布,以$3.5億收購鉅大國際。每股作價$2.66,較其每股資產值$0.94,溢價(疑似殼價)高逾兩倍。像鉅大國際這類業務似繁還簡的公司,一向是尋殼者的搶手貨。一名買賣殼股的中間人稱:「呢類公司無人識睇,谷數最容易。有啲咪上市前將條數做到靚一靚,嗰幾年交多啲稅,上市後咪縮囉!一賣殼,乜都賺番晒,除笨有精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亦說:「而家有啲新股都唔知咩類,亦唔知可以歸入咩板塊,要用多一半時間去理解!同傳統零售、地產等唔同,客人願意用幾多錢去買件衫、買層樓,好易有根據,但呢類公司嘅客,願意俾幾多錢呢?比較難去chase。」聲稱佔全國百分之二至四市場份額的鉅大,上市目的是為「擴充產能、增加市場滲透率」,目標是「成為中國領先的中間化學品製造商」。聽落有「鬥心」,上市前業績亦標青,一○及一一年分別賺三千多萬及二千多萬;但上市半年多,已「無心戀戰」。主席於去年年報指:「避免原材料價上升,要減慢生產。」剛公布的中期業績亦因銷售成本上升,令純利倒退八成二,只有七十七萬咁大把﹗

種殼過程

現代教育搭程順風車(1082)

前年年中,曾有大批的新股來港上市,例如有現時股價已不見影,賣OTO按摩椅的豪特保健(6880)及來自西藏海拔五千米的雪山水西藏5100(1115)等,原因是○八年金融海嘯後,港交所表示因應個別情況,豁免主板首次公開招股申請人的「盈利測試」。翌年更接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採用內地的會計及審計準則。再加上投行要谷數,有理無理,搵客上市。這類搭正順風車的新股,又撞正近年賣殼潮,真正時來風送滕王閣。當中包括全港首間上市的補習社——現代教育。當年現代教育上得非常匆忙,公司在一一年七月上市,六月才委任非執董。集資淨額一億三千萬,其中近四成,是用於償還因派息而借來的貸款﹗現代教育上市前,香港已轉行三三四學制,少了一批中五會考生,令中學補習服務收入大減,上市業績已見倒退,一○年度純利得四千萬,按年跌三成半,上市後業績繼續「走樣」,一一年度盈利再跌一半,捱至今天,更虧損二千五百多萬。創辦人Ken Sir(吳錦倫)少了補習收入,卻「財來自有方」。集團於去年兩次配股,今年九月再配多一次。Ken Sir持股量由四成,減至最新持股少於百分之五。Ken Sir亦已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剩下的「殼」,無論管理層或業務都變了質。上市時七名董事會成員已更換了六名,上市公司名改為「香港教育國際」。今年三月公司更發通告,指會將上市時的集資,用於非教育業務。

見招拆招

的而且確,殼股的股價,通常可以大炒一輪。如米蘭站受賣殼消息刺激,股價至今累升七成;疑似變身「內房股」的鉅大,股價亦累升兩倍。但始終股價波動極大,若上市只為賣殼,更有騙人入局之嫌。而且港交所規定,在賣殼後兩年內,不能進行大規模注資。要等到該股有新業務注入,須再坐一會。股價炒風,只屬曇花一現。港交所為打擊借殼上市活動,○四年曾重訂部分《上市規則》。所有涉及控股權轉變,及收購或注入的資產淨值,高於殼股本身淨值,又或注入的資產,盈利貢獻大於殼股一倍或以上,會視作新上市看待。新股六個月內,亦不得配發新股,一年內控股權不可易手。然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港交所有責

「有啲買家根本唔心急注入資產,咪慢慢等囉!有啲入股嘅,亦會發Convertible bond(CB,可換股債券),慢慢入。」比較心急的新殼主,亦可使出一招「移形換影」,先把部分業務注入,才慢慢現身買殼。一一年上市,名不見經傳的的豐臨集團(1152),上市時經營紡織業務,今年開始「不務正業」,包括以一點五億人民幣,購入山西焦煤機械電氣百分之八股權,並以配股所得款項支付。而舊股東把手頭部分股份出售予新股東。新舊股東共冶一爐,估計一段時間後舊股東便功成身退。這一年不少內房明目張膽在港借殼上市,眼見借殼潮升溫,月初證監會亦撰寫報告,質疑借殼行動的「兩年注資期限」,會否衍生法規漏洞,建議港交所檢討。港交所回應本刊指:「近年有對處理反收購行動的相關規定,作出多次檢討,務求此等規則能更為完善,亦會繼續這方面的工作。」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認為,當局可以做得更好,「不能只監察新股上市時的資產質素,連上市公司注入的資產,都應該嚴謹審查。要定期check吓啲半新股表現,睇吓佢哋集資用途,係咪真係上市時講咁樣。而家證監會都開始關注賣殼活動,我相信港交所做生意之餘,都要平衡上市公司嘅質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524

新股狂潮種殼種出金

2013-12-12  NM
 
 

 

近月大量新股排山倒海登場,趕搭「尾班車」。本週又有十隻新股招股,其中一隻富貴鳥(1819),原來造鞋的;東江控股(2283)亦與東江水無關,是造模具。這一類新股,名不經傳,業務千奇百趣。上市風光,過後石沉大海。本刊翻查這三年近二百隻新股,股價大多已大插水,當中四十多隻發盈警,近二十隻抽水配股,至少七隻已賣殼轉型﹗原來很多新股上市,只為賣殼。近年不少內地民企,來港「相睇」,找出有條件上市的公司做「未來親家」。他們先向「親家」落數百萬元訂,「親家」成功把公司上市,便賣殼予民企,再收三、四億「禮金」作殼價;輕易賺錢,好過做實業!負責把關的港交所,追不上買賣殼的玩家伎倆,任由劣質上市公司炒賣空殼搵水,罔顧投資者利益。

殼,顧名思義,外表最緊要。一間上市公司,只要能繼續維持上市地位,無重債、無官非,讓人可輕易注入資產並轉換控股權,就是「靚殼」。現時主板殼價,由幾年前的幾千萬,已急升至三、四億元,有說來年更會升至五億。雖然創業板的流通量及融資能力,較主板低,但一樣有價有市,成交殼價達一至兩億。這類創業板公司,一旦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便可升呢轉主板,殼價隨之水漲船高。靚殼有價,皆因內地有市。一名專營殼股的中間人指:「好多內地民企,盤數唔乾淨,就會搵殼股注入資產,變相上市。近年內地收緊銀根,民企要搵渠道集資,令殼股更渴市;最近更有民企搵定有條件上市嘅公司,俾定幾百萬上期落訂。」一隻靚殼,亦要股權集中、業務簡單,而「嫩口殼」(新股)少隱形債項,故已有中間人致力從中「種殼」,他說:「其實上市費用都要三千萬啦!好多集資額得嗰一、兩億元嘅新股,唔會真係想要集資嗰筆錢,而係為賣殼鋪路。」

枱底交易

計算殼價,通常是易手總代價減去淨現金;亦即相對資產值所出現的溢價。此為「枱面價」,部分殼還有「枱底價」,「如果『淨殼』就方便啦,溢價係咁多就咁多。但有啲殼,裡面仲有傢俬(即資產或者現金),唔通白白送咗俾新股東。如果有一億現金,新股東要喺枱底搵方法,將呢一億現金俾返舊股東。」這些「資產轉移」,不能明目張膽進行,「件傢俬你搬走咗,即等同吞咗小股東啲錢,梗係要枱底交易啦。」為避過監管機構耳目,很多大股東會選擇在內地開戶口交收:「有啲就會喺澳門交收,你話喺澳門贏咗一億,邊個知真定假呀?」殼股古靈精怪,要找尋「疑似」上市為賣殼的新股,並非易事,要從種種蛛絲馬跡來現形。

米蘭站高峰期已過(1150)

一一年五月上市、賣二手名牌手袋的米蘭站,概念獨特,曾引來「巴黎店」、「意大利站」相繼仿效,更曾被戲言「芥蘭站」。當年上市,風頭一時無兩,集資額二點七億,卻凍資五百九十億,風靡萬千股民,榮膺「凍資王」。掛牌首日股價升幅逾六成半,主席姚君達更送了一個手袋形蛋糕,予當時的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散戶李小姐,當年亦是米蘭站的支持者之一,她坦言不特別看好公司前景,純粹貪公司多人識,有名牌效應,「個個都抽,細細隻炒得起,我咪抽埋一份囉!不過佢得個概念,唔覺有發展空間,冇諗過長揸,賺幾千蚊就走。」李小姐算是醒目的投資者,當時已有分析員撰文指:「米蘭站呢盤生意,門檻低,毛利率唔高,唔信佢二十年後都賺到五千萬,故一定會賣殼。」結果一語成讖。米蘭站上月發通告指,正與第三方接洽,涉及收購公司股權;有意買殼者,傳為內地名牌寄賣網「寺庫」。

需求如何任你講

根據港交所對主板上市的要求,想上市的公司須在過去三年的財政年度,總共有不少於五千萬元盈利。看一看米蘭站的招股書,上市前三年盈利,平均達四、五千萬,即十四間分店,每間分店平均賺三百多萬,吸金力驚人。姚君達還「豪情壯語」,指「內地人對奢侈品極有需求」。不過,米蘭站上市後,就如嫁作人妻的中年師奶,開始走樣。上市兩年來竟發了四次盈警!姚君達在通告中改口指:「奢侈品需求已放緩。」剛公布的中期業績,還轉盈為虧,蝕一千萬。記者週六傍晚到尖沙咀海防道觀察,同一條街已有六間中小型二手手袋鋪頭,但看的多買的少;銅鑼灣波斯富街的米蘭站,亦間中只有零星客人入店,明顯二手店的高峰期已過。米蘭站亦確實是靚殼,持有的只是中港澳十七間「米蘭站」及「法國站」的品牌經營權,業務簡單,翻開年報,所有的鋪位都是租賃,部分由姚君達私人持有,再轉租予公司。唯一物業,是一一年以七千五百萬元購入的尖沙咀南洋中心寫字樓。資產企理易「清理」,負債比率亦只是百分之八點二,新買家可輕易「送舊迎新」。最離譜的是,有傳姚君達見如此好搵,想照辦煮碗,把其經營名牌手袋貸款服務的「發達太太」上市,將此「賺錢方程式」,再運算多一次!

鉅大國際無人計得明(1329)

去年四月上市的鉅大國際,聽其名字,完全不知道做什麼生意,只知道一定十分巨大。翻開招股書,鉅大國際自稱「以簡單業務模式運作」,並主要生產兩種化學物質——苯酐及富馬酸。這兩種化學物質,會再轉售予國內其他工業用化學品生產商,生產聚酯樹脂及增塑劑。不過,其業務及客仔,一樣唔易明﹗上月尾,內房首創置業(2868)宣布,以$3.5億收購鉅大國際。每股作價$2.66,較其每股資產值$0.94,溢價(疑似殼價)高逾兩倍。像鉅大國際這類業務似繁還簡的公司,一向是尋殼者的搶手貨。一名買賣殼股的中間人稱:「呢類公司無人識睇,谷數最容易。有啲咪上市前將條數做到靚一靚,嗰幾年交多啲稅,上市後咪縮囉!一賣殼,乜都賺番晒,除笨有精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副管理合夥人盧華基亦說:「而家有啲新股都唔知咩類,亦唔知可以歸入咩板塊,要用多一半時間去理解!同傳統零售、地產等唔同,客人願意用幾多錢去買件衫、買層樓,好易有根據,但呢類公司嘅客,願意俾幾多錢呢?比較難去chase。」聲稱佔全國百分之二至四市場份額的鉅大,上市目的是為「擴充產能、增加市場滲透率」,目標是「成為中國領先的中間化學品製造商」。聽落有「鬥心」,上市前業績亦標青,一○及一一年分別賺三千多萬及二千多萬;但上市半年多,已「無心戀戰」。主席於去年年報指:「避免原材料價上升,要減慢生產。」剛公布的中期業績亦因銷售成本上升,令純利倒退八成二,只有七十七萬咁大把﹗

種殼過程

現代教育搭程順風車(1082)

前年年中,曾有大批的新股來港上市,例如有現時股價已不見影,賣OTO按摩椅的豪特保健(6880)及來自西藏海拔五千米的雪山水西藏5100(1115)等,原因是○八年金融海嘯後,港交所表示因應個別情況,豁免主板首次公開招股申請人的「盈利測試」。翌年更接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採用內地的會計及審計準則。再加上投行要谷數,有理無理,搵客上市。這類搭正順風車的新股,又撞正近年賣殼潮,真正時來風送滕王閣。當中包括全港首間上市的補習社——現代教育。當年現代教育上得非常匆忙,公司在一一年七月上市,六月才委任非執董。集資淨額一億三千萬,其中近四成,是用於償還因派息而借來的貸款﹗現代教育上市前,香港已轉行三三四學制,少了一批中五會考生,令中學補習服務收入大減,上市業績已見倒退,一○年度純利得四千萬,按年跌三成半,上市後業績繼續「走樣」,一一年度盈利再跌一半,捱至今天,更虧損二千五百多萬。創辦人Ken Sir(吳錦倫)少了補習收入,卻「財來自有方」。集團於去年兩次配股,今年九月再配多一次。Ken Sir持股量由四成,減至最新持股少於百分之五。Ken Sir亦已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剩下的「殼」,無論管理層或業務都變了質。上市時七名董事會成員已更換了六名,上市公司名改為「香港教育國際」。今年三月公司更發通告,指會將上市時的集資,用於非教育業務。

見招拆招

的而且確,殼股的股價,通常可以大炒一輪。如米蘭站受賣殼消息刺激,股價至今累升七成;疑似變身「內房股」的鉅大,股價亦累升兩倍。但始終股價波動極大,若上市只為賣殼,更有騙人入局之嫌。而且港交所規定,在賣殼後兩年內,不能進行大規模注資。要等到該股有新業務注入,須再坐一會。股價炒風,只屬曇花一現。港交所為打擊借殼上市活動,○四年曾重訂部分《上市規則》。所有涉及控股權轉變,及收購或注入的資產淨值,高於殼股本身淨值,又或注入的資產,盈利貢獻大於殼股一倍或以上,會視作新上市看待。新股六個月內,亦不得配發新股,一年內控股權不可易手。然而,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港交所有責

「有啲買家根本唔心急注入資產,咪慢慢等囉!有啲入股嘅,亦會發Convertible bond(CB,可換股債券),慢慢入。」比較心急的新殼主,亦可使出一招「移形換影」,先把部分業務注入,才慢慢現身買殼。一一年上市,名不見經傳的的豐臨集團(1152),上市時經營紡織業務,今年開始「不務正業」,包括以一點五億人民幣,購入山西焦煤機械電氣百分之八股權,並以配股所得款項支付。而舊股東把手頭部分股份出售予新股東。新舊股東共冶一爐,估計一段時間後舊股東便功成身退。這一年不少內房明目張膽在港借殼上市,眼見借殼潮升溫,月初證監會亦撰寫報告,質疑借殼行動的「兩年注資期限」,會否衍生法規漏洞,建議港交所檢討。港交所回應本刊指:「近年有對處理反收購行動的相關規定,作出多次檢討,務求此等規則能更為完善,亦會繼續這方面的工作。」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認為,當局可以做得更好,「不能只監察新股上市時的資產質素,連上市公司注入的資產,都應該嚴謹審查。要定期check吓啲半新股表現,睇吓佢哋集資用途,係咪真係上市時講咁樣。而家證監會都開始關注賣殼活動,我相信港交所做生意之餘,都要平衡上市公司嘅質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5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