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阻擊銀泰 武商聯要約收購鄂武商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16/4OMDcyXzM1MDk4OQ.html

大股東武商聯和二股東浙江銀泰對鄂武商A(000501.SZ)的控制權爭奪,正在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多輪增持戰、訴訟戰之後,武 漢國資商業旗艦武商聯再祭殺手鐧:與一致行動人發起要約收購,欲再次增持鄂武商5%的股份。7月15日,鄂武商A發佈公告稱,因公司第一大股東武商聯及一 致行動人計劃對公司實施部分要約收購事項,公司股票自7月15日起再次停牌,擬定於5個交易日內申請復牌,並同時公佈《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

當天,銀泰百貨CEO、鄂武商董事陳曉東對本報記者稱,「過去多年,他們什麼事情都幹過。現在,對方總算是願意用合理、合法的市場化手段,來運作鄂武商的整合了,我們會靜候5個交易日之後的結果。」

同 日,一位接近武漢國資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為武商聯此次要約收購助陣的,極可能是戰略投資者——聯想控股旗下的私募股權基金「弘毅投資」。但7月 15日下午,記者多次撥打武商聯、鄂武商及武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電話予以求證,均未得到回應。對於「弘毅投資將作為戰略投資者被引進武商聯」一事,陳曉東 則表示,「我也只是聽過傳聞,具體情況並不瞭解」。

上述知情人士還對本報記者稱,此次要約收購方案一旦實施,將徹底打破銀泰系做鄂武商第一大股東之夢。而在引入戰略投資者並牢牢掌握鄂武商的控制權之後,由武商聯主導的武漢商業大重組,也將拉開序幕。

終極方案

自2011年3月底以來,武商聯已通過「尋找一致行動人,斥巨資二級市場增持」等動作,成功阻擊了銀泰系的三輪爭奪鄂武商控制權的進攻。

此 次發起要約收購,對武商聯來說,已是不得已的舉措。在本次要約收購公告發佈之前,6月9日,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再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5%鄂武商A股票, 使得其持股比例上升至29.99%,無限逼近30%的「要約收購紅線」,而浙江銀泰目前的持股比例也高達24.48%,與武商聯僅相差5.51%。

而 7月4日,浙江銀泰發出的一封「致鄂武商股東公開信」,直指鄂武商公司治理、業績提升等問題,並將武商聯及其關聯方告上法庭,再次增加了武商聯的增持壓 力。當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武漢國資委一位負責人直言,「武漢國資方面不會打口水仗,將會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決股權爭端」。

10天之 後,武商聯推出「要約收購」這一終極方案。知情人士透露,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將以21.5元/股的價格發出要約,收購鄂武商2536.6萬股(5%的股 權),從而使得其持股比例升至34.99%,高出浙江銀泰10%以上。而依此計算,武商聯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再次掏出逾5.45億元現金。

武商聯此前的多次阻擊行動,已經耗盡了其盟友(一致行動人)和資金資源,因此,引入戰略投資者從而獲得資金支持,也成為此次武商聯再度增持鄂武商的重要前提。

弘毅的機會

一位接近武商聯的人士透露,鄂武商的控制權之爭結束之後,接下來鄂武商與武商聯旗下另外兩家上市公司——中百集團與武漢中商的重組問題。此前,證監會曾明確要求盡快解決武商聯及其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自今年4月14日停牌以來,上述兩家公司原本計劃於今年6月底復牌,但直至7月中旬仍未有消息。「一方面是重組涉及各方利益,操作複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鄂武商的股權之爭牽扯了武漢國資方面的精力。」

這位人士透露,作為戰略投資者,弘毅投資將與武商聯攜手,參與解決武商聯旗下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重組問題。不過,這一說法,目前尚未得到武漢國資官方證實。

不 過,考慮到聯想控股與武漢方面的良好合作關係,弘毅投資的機會顯然不會僅限於鄂武商。2010年1月,武漢市曾主動讓位,引進聯想控股成為漢口銀行第一大 股東。聯想控股旗下另一投資平台——聯想投資,也在今年5月進駐武漢光谷。而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更是在去年12月宣稱,5年之內,計劃在武漢投資50億 至1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弘毅投資旗下二期人民幣基金已於6月全部完成交割。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稱,該基金總規模超過100億元,而商業是此筆基金的重要投資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1

武商联动手解决三个儿子“窝里斗”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30/5MMzA3XzM2OTY5Mg.html

几经波折后,武汉中商(000785.SZ)和武汉中百(000759.SZ)的重组方案终于出炉。武汉中百今日发布公告称,拟以新增股份以换股方 式吸收合并武汉中商。事实上,武汉中百、鄂武商A(000501.SZ)和武汉中商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皆为武商联,而此番吸收合并,标志着武商联在与 银泰系争夺鄂武商股权艰难获胜后,正式拉开重大资产重组帷幕。

吸收合并武汉中商

本次交易拟由武汉中百新增股份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武汉中商。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武汉中百作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公司,武汉中商将注销法人资格,其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和在册职工将并入存续公司。本次换股吸收合并预案已经武汉中百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武 汉中百的换股价格以中百集团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为基础经除息调整后确定,即12.39元/股。 武汉中商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为11.49元/股。双方同意,武汉中商与武汉中百的换股比例为 1:0.93,即每1股武汉中商之A股股份换0.93股中百集团之A股股份。

对于本次吸收合并,武汉中百表示,有利于一体化整合发挥协同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武汉中商在百货业务方面、武汉中百在超商业务方面的传统优势,将在整合后的上市公司中得到更进一步体现;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继续沿用两家公司目前已树立的品牌。

整合的算盘

在 武汉地区,最大零售巨头当数武商联,其控股的上市企业包括武汉中百、鄂武商和武汉中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为了巩固自己的商业龙头地位,武商联一直 在谋划整合,但可惜麻烦不断,其中尤以鄂武商股权纠纷为最,由于鄂武商第二大股东银泰系一直觊觎大股东地位,因此长期与武商联大战,直到近期,武商联以巨 大成本及一致行动人方式才确保自己的大股东地位。

“鄂武商风波暂告段落,武商联自然要开始关注自身整合。武商联控股的武汉中百、鄂武商和武汉中商有一个同业竞争问题,所以合并同类项、明确各个业态的定位,避免内部竞争和不必要的成本是武商联整合的关键。”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指出。

武商联总经理、武汉中百公司董事长汪爱群曾经表示,武汉三家商业上市公司到了非重组不可的时候了。一个老子门下三个儿子做同一样事,是不符合上市公司监管要求的。

武 汉中百集团披露,吸收合并后,通过统一的融资安排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而且通过统筹规划重大投资项目,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吸收合并后,将根 据两家公司的业务情况进行重新分类,未来上市公司的超商业务将以“中百”品牌为核心,百货业务将以“中商”为基础,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将集约原武汉中百、武 汉中商的供应商资源,针对旗下门店进行供应商整合,共享供应商资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42

游資進入 鄂武商引領百貨業行情

http://www.eeo.com.cn/2010/0823/178834.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玉 鄂武商作為一個百貨行業上市公司,按照慣常思維其盈利預期並無多大想像空間,但現在券商私募都將眼光放在了這個位於華中地區武漢的一個上市公司。

近一個月鄂武商不算小的漲幅,不少私募大資金都參與其中,券商基金的預期是鄂武商未來或許是華中百貨業的翹楚,但在不穩定的市場狀況中,游資的想法是賺點就走。

市場熱點?

「現在參與鄂武商的行情獲利概率還是很大。」其實7月份以來這句話就在一些券商和私募中流傳,也正是這樣在7月底私募不少資金都買入了鄂武商,事實也正是這樣,八月至今,鄂武商漲幅超過20%。

這些私募人士認為鄂武商符合目前市場熱點,在大家看好大消費也炒作大消費的時期,前期漲幅並不大的百貨業也應該有所表現。

其實除了私募大小資金之外,諾安、富國、博時、國海富蘭克林等公募基金公司也早已埋伏裡面,一季度末數據顯示,博時新興成長股票基金更是今年新進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諾安平衡證券投資基金也在今年一季度加倉186.91萬股。

相比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在尋找買入的理由上可能會更看中基本面一些,一位同樣看好鄂武商的公募基金經理稱鄂武商基本面不錯,鄂武商2009年時大規模調整門店產品結構時他就開始關注鄂武商,同時今年其還新開了一些門店。

「從城市規模、消費能力來看,武漢在中部幾大省中都處於前列,而鄂武商在武漢地區已經是龍頭,去年百貨市場佔有率在武漢地區為第一,超市業務也在前列,鄂武商具備成為大型零售龍頭的潛質。」上述基金經理稱。

而在鄂武商截止今年一季度末的公開信息中,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還出現了全國社保110組合的影子。

游資只為階段性收益

雖然券商公募私募都有長期看好鄂武商的理由,但一些私募基金還是想充分發揮游資的「特性」。

鄂武商具備行業吸引力,又有靚麗的營業增長數據,這些都可以保證其在二級市場上的人氣。

鄂武商201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1.73 億,同比增長35.80%,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73 億,同比增長27.07%。光大證券上半年一直都在推薦鄂武商,其對於鄂武商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增速預測是26.8%,而對于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增速,光大證券的預測是27.1%。

鄂武商在今年4 月入選光大十大金股以來,光大證券之後也長期維持了」買入」評級,數據顯示,鄂武商的實際盈利基本超出了對其最為看好的光大證券的預期。

光大證券唐佳睿認為鄂武商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公司新開3 家量販超市,銷售規模擴大(十堰門店10 年正式計入合併報表),收入增加所致。而公司淨利潤增速預計全年將有望超過35%,主要理由是公司量販業務下半年或持續加速擴張(上半年新增3 家,去年同期僅新開一家),這會拉動淨利潤增速持續提升。

但上述買入鄂武商的私募基金人士稱,其當初買入鄂武商的最重要理由就是認為百貨已經有所表現,其持有鄂武商大約兩週,而其收益率已經有差不多20%,他認為如果從長期來講,在相關行業中,穩定性或許還是蘇寧電器更穩定,而如果從業績發展的想像空間看一些好的醫藥類股票可能更具有爆發性。

不過光大證券還是長期看好,光大證券的預測是如果不考慮配股情況,分別上調2010-12 年公司EPS 0.05/0.08/0.09 元至0.65/0.82/1.11 元,以2009 年為基期未來三年CAGR32.9%,認為公司合理價值在24.60 元,對應2011 年主營業務30 倍市盈率,上調六個月目標價至24.60 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1

鄂武商股東會再現博弈 銀泰系提議「分紅」未果

http://www.eeo.com.cn/2013/0516/244084.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久龍  在5月16日上午,鄂武商(000501.SH)201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因股權之爭而備受關注的兩大股東勢力——武漢國資系和浙江銀泰系再現博弈。

根據此前4月24日,鄂武商發佈的董事會決議公告,在《武商集團201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中,截止2012年度末,鄂武商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80,608,140.89元。公司董事會認為,因為配股失利,且企業正處於新的五年發展規劃的關鍵時期,發展項目資金需求大,為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2012年度擬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未分配利潤結轉至下年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針對這一議案的董事會表決中,來自銀泰系的董事羅銘投了唯一一張反對票,其理由是:「股東要求利潤分配。」

此後的5月7日,股東大會召開前夕,銀泰系臨時提出增加審議現金分紅議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人民幣1.00元。

在此背景下,5月16日的股東大會投票表決,成為這對「冤家」的又一次博弈對壘。而機構和廣大中小投資者,將是決定「分紅議案」是否通過的關鍵力量。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在股東大會現場,有多位鄂武商小股東對《經濟觀察網》記者抱怨,此次股東資格的審議非常嚴格。

「我明明很早就買了鄂武商的股票,但在股東大會門口登記的時候,他們(指鄂武商證券部)說在中登公司找不到我的股東信息,不予確認我的投票資格。」一位來自武漢當地的投資者告訴《經濟觀察網》。

「我也有部分投票權,不予確認。」另一位投資者則對《經濟觀察網》分析稱,不排除鄂武商是刻意通過嚴格審查,來儘可能的減少異議股東的有效表決權,從而保證代表大股東意志的提案順利通過。但該說法,未獲鄂武商方面正面核實。

《經濟觀察網》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由鄂武商董事長劉江超主持的股東大會,在履行程序化的宣讀議案完畢後,並未留出任何股東討論和審議時間,而是直接進入投票環節。

最終,在大股東武漢國資系的支持下,「不分紅」的議案,最終得到了59%的贊成票,而獲通過。而由銀泰系提出的「分紅議案」,儘管被否,但也獲得了超過30%的支持率。

銀泰系的股東代表羅銘,直到股東大會進行過半,才姍姍來遲,並安靜的坐在會議室最後一排的夾角。記者注意到,投票結果尚未最終公佈,羅銘便匆匆離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3

鄂武商 茅台03

http://xueqiu.com/7039627154/24637587
前些日答應雪球編輯寫點東西,今天得空便聊下我新開倉的鄂武商好了。之前我簡單介紹過部分思路,也遇到一些反對意見,比如電商對零售的顛覆、行業供應加劇、新經濟機會性選擇成本、還有估值意義等方面的分歧,下面我分段論述下自己的想法,由於是第一次進入這個領域,有的看法會比較膚淺,就當拋磚引玉吧。

1、  我們談電商要顛覆零售舊模式時,首先你得判斷這個新模式目前是否真具有顛覆力量,如果已走向傳統,連自己都要費力去尋找生存和經營控制點的時候,你再指望它來顛覆別人其實是比較難的,這種情況下更應該的是補充融合而非替代與顛覆。那如何判斷顛覆性呢,我覺得主要看其對舊模式的殺傷速度以及其自身是否有足夠的經濟效益,比方說汽車業在顛覆馬車業的過程中,汽車業是有過全行業奇蹟的,在馬車業消亡之前汽車業內的大部分參與者都能迅速崛起,即便是經營不當成本控制不力的企業在舊模式被終結前都可以有個較輕鬆的發展期,爆發迅速、個體奇蹟不斷、以不可阻擋之力快速終結舊模式的我們才能說它是具有顛覆力量的新模式,這些我們在手機顛覆呼機的時候也都經歷過,那也是眾多小手機企業最滋潤的時期。而目前,在電商已發展十年的情況下,9成賣家仍不能形成經營利潤、生態鏈各環節不能與平台同步前進,你指望它再有顛覆性力量實在很難具有說服力。

2、  實體零售的經營品類並非是一個固定的標靶,它完全可以通過調整品類等方式來完成應對,像萬達計劃減少服裝類增加生活服務類、最近銀泰又搞都市農場等特色體驗等都是體現了實體零售經營風格的易調整特點,零售的品類轉型和其他行業不同,不需要付出很多代價,除了地理位置不好轉移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轉變,綜合體類型的更可以有多方向結合點,零售業是最早放開競爭的領域,品類和風格的動態調整本來就是常態。電商只能衝擊個別品類,實體店的形式作為社會的必然是不可能動搖的,我認為未來電商和實體店應該是個分工、補充、配合協調以及共同提效的互動格局,新經濟可以在與舊經濟的結合中落地,舊模式可以在新模式的幫助下提效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局面,像O2O業務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結合模式。並且,像現在市場熱衷的文化娛樂產業,其實也都需要有實體店作為載體來實現,更多更好的影院、玩具店、創意店、文化中心都是要與實體零售結合的。也就是說今年市場熱衷的很多方向其實都可以是綜合體類終端的新增長點。所以我們不光要看到新舊間的衝擊,也要看到兩者結合下所帶來的新增長點和積極作用。

3、  供應增加本來在目前的股價水平上本不應太擔心,因為從實業角度上,新開發一個實體按投入算大致可做到1倍PS,成熟後比較理想的經營效果也最多達到0.5PS,其間還要面對較長時間的孵化導入期和經營上的不確定,並且新開發區域的位置一般比不上現存門店,所以從情理上來說不如直接在二級市場收購划算,只是由於國內好的百貨大多為國營,都是地方金蛋,政府不願意失去控制權,而中國的零售由於品牌的區塊代理等原因還不到以全鏈優勢為主要競爭力的環境,使得中國百貨更多以地理位置和日常經營為主要的競爭點,這很大部分取決與政府關係和支持力度,也導致收購方一般不願意違背政府意願強行併購而喪失其該地的政府關係,這也是我不關注跨省域擴張百貨的原因,而萬達的成功雖然與其經營模式有關,但良好的地方政府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如果沒有跡象顯示國有股權的機制會有明顯改變,我們就很難期望實業擴張行為受資本市場價格影響從直投改為併購,那麼兩套標準的並行恐怕還會持續較長時間。既如此,我們對業態、商圈和管理有可能被邊緣化的企業即便股價再低也要迴避,因為這裡的低價或許是警示信號而非機遇。所以在目前高租金和業態轉型的情況下我們應儘可能選擇有大比例自有物業、且處於當地不可替代的頂級商圈和高消費者認知與區域最強競爭力的綜合體和近兩年存量業務增速明顯好過同行的,那鄂武商很自然的就進入視線。雖然綜合體業態未來供應計劃較多,但考慮到其他業態及租賃店的收縮以及新增供應的後發劣勢和過熱供應僅在局部城市不會像其他行業有跨區域衝擊問題,我們也不必過分擔憂。至於武廣附近未來兩年將新增恆隆和萬象城的分流,有人擔心會產生廣州太古匯對廣州友誼這樣的定位覆蓋與衝擊,但太古匯和友誼不在同一區位,友誼業態也較落後,而武漢廣場這邊卻可以提升穩固商圈,產生集聚效應,畢竟由於物理限制,其他要素都可隨需要調整,惟獨地理位置是無法改變的命門,加上中國零售習慣與美國有很大不同,商圈發展的重要性是排第一位的。且武商有先發優勢和多店的層次集群且已囊括絕大部分高中檔品牌,不存在定位顛覆,況且目前股價進入的投資者有比實業對手更低的安全投入,只要股價低到能覆蓋不確定,那不確定因素也就沒有多少可怕,所以邊走邊看吧,不必著急下結論。

4、  擴張成長方面,在過去市場對租賃擴張更偏愛些,認為速效快資金沉澱少轉身容易,但優劣相隨,近期不如意的也主要集中在這些群體。而自建模式對綜合體類業態則更適合些,因為商業地產的門檻非常高,最好是先做商業規劃再招商然後以此展開建設,這些自然在一個體系內完成比較好,而解決資金沉澱的方式可以通過出售相關住宅寫字樓的形式完成,這樣可以享其利而不受其害,特別是配套寫字樓的方式我覺得更好,一來是可以保證非假期的餐飲客流,再可以緩解假期的停車高峰,像武商的武漢廣場過去就這樣的形式,只可惜公司未來好像沒有這樣配套開發的打算,只願做純商業部分,當然這樣可以減少些非商業類風險,但在資金效率上就會打些折扣。另外,有朋友借鑑美國08年後表現相對較好的商業股像梅西百貨(美國時尚百貨)和諾德斯特龍(中高端百貨)而總結出要定位清晰、及時進入新業態和全國佈局這三條,我對全國佈局這條持反對意見,一是美國的消費習慣對商圈位置要求度低比較容易新店擴張,再就是上面表訴過的幾點,就是中國零售還沒有形成整鏈競爭優勢和差異化經營重點以及良好的管理信託責任,而異地擴張又不容易拿到頂級商圈和政府支持,所以我比較贊同省內擴張,充分利用區域供應方支持和消費地理優勢,何況我們的很多大省其實規模已經足夠,無須過早分心它處。另外我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大部分人不會因為收入的變動影響已養成的生活水準,這是人性的規律,解放前經濟凋敝之時很多大城市的商業依舊極度繁榮,這說明商業風險是有低到高的傳導順序的,作為綜合體類的高端百貨,這個時候給予低於行業估值好像不太充分。當然,對增量路徑的論證,以我目前的能力還很難展開,但還是之前的那句話,在低位時,如果你不能證明它無那它就是有,在高位時,如果你不能證明它有,那它就是無,這是基本的賠率思考模式與事實無關,何況它目前的報表也表現出超越行業的增長能力了,況且在這樣一個理論上可以有無邊界成長空間的領域,即便不能充分證明它的路徑也別去輕易否定它的未來。當然,商業地產對融資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這是維持持續擴張的基本保障,而武商持續多年的股權爭奪令其喪失了直接融資手段,但考慮到其充沛的現金流量和極低的生息負債率,這方面暫時還不構成發展急所,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儘早看到問題的解決以便存量利潤的釋放和增量啟動。

5、  有朋友說,估值低的股票有很多,並且零售業從整體上看也不是清晰時期,為什麼要選擇鄂武商呢。對此我是這樣看的,大部分表觀估值低的公司主要有幾個原因,要不是收入規模不能維持或者是需加大費用以維持收入、要不是已觸及天花板淪為債券範疇非股權投資者所長、再就是利潤沒有現金流的支持導致估值基礎不存在,畢竟估值的理論基礎是長期現金流折現,如果我們不能大致定義出一個企業的未來現金流狀態,僅建立在預期利潤上的低估值只是沒有投資意義的估值幻覺。而再把兩市所有股票以市值除以去年經營現金流來比較的話,發現鄂武商排名第三,且今年的現金流還會更高,如果去掉結算期因素和毀損型資本支出類,鄂武商這個比值則居兩市第一,且歷史上它的資本支出都帶來了更高現金價值,屬於良性資本支出。另外,從PS角度看,鄂武商與同類擁有大比例自有物業的中高端百貨相比也相對偏低,我們以市值加生息負債之後的總市值計算的話,他在同類業態內屬於估值最下區域,而它存量資產及業態形式卻居於頂端,如果和金鷹的股價或春天百貨的併購價比,它應在30元附近,和友阿、廣州友誼和步步高比它應在20元附近,銀座在加上生息負債後比值亦高過武商不少,當然也有估值接近的,但資產質量和這兩年的增速卻不可類比,畢竟僅從存量資產的角度看,武商擁有行業較強區域競爭力和品牌高度應該是業內共識,當然有人會不認可相對估值法,認為可以是參照系跌下來而非是我們漲上去,近幾月其他主流零售相對跌幅遠大過它也確實佐證了這個觀點並可能進一步縮小相對低估幅度,但我認為從整體上看,零售即便還可以找出許多不樂觀因素,但之前的下跌也部分體現了,對可以相對輕鬆調整品類和經營方向且佔據不可替代商圈的零售來說硬要無限放大負面因素恐怕也過於末日情節了,何況從絕對估值角度像上面市值現金流比率的指標看它也擁有了絕對的安全性,我們再換個比方,如果現實生活中有商舖50萬買下有20萬的年租金流和30萬的押金,我相信所有人都會非常心動,而把單位換成億的話就是鄂武商的現狀,難道僅僅因為它只能在股市交易就否定這個數字的絕對價值嗎。當然有人以常用的PE、PB指標來看或許有不同的結論,但大眾使用的方法我們只能作為理解市場的參考,我一向不讚成與大眾用相同的方法做決策依據,否則機會又從何而來呢。

6、  為什麼不在強勁的新經濟裡找機會,其實我並不是對新經濟持否定態度,我覺得從整體上市場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長期來看新舊經濟的增長與回報率還會有較大的差距,但對於個股選擇我還是傾向於傳統模式,這主要是從回報分佈、易識別和可延續的角度來考慮的。因為傳統模式裡的要素更具像、穩定和可延展,投資者比較容易識別其中的佼佼者,這點其實不難理解,普通人在20年前就能確定寶潔、可口可樂等公司在20年後仍佔據行業領先地位,但卻很少有人能對新經濟的領導者進行預判,並且這些不是提高專業能力所能彌補的,即便是這些領域裡的頂尖人物、有著更深的行業理解,他們依然無法把確定性落實到個體上,這就是新經濟在整體與個體上的回報悖論。並且由於新經濟在回報分佈上具有更大的不均衡性,使得整體的回報是由極少的超高回報和更多低回報的公司平均而來,而如果我們不能較確定把握超高的那個,那精選模式就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這點我們從納斯達克市場就可以很容易看到。而傳統模式則不同,我們很容易在整體低回報中找出更高的機會,它們的優勢更容易識別和延續,因此對穩健務實的投資者來說,儘管新經濟很美、整體邏輯也夠充分,但我還是覺得傳統模式更適合我們一些。並且就目前來說,新經濟類企業的中期估值已部分體現了它們的優勢,雖然估值在投資中的作用可以很不重要,因為就個體而言,總會有一些極好的企業能打破一切估值意義,我之前常說,如果能在20年前買華為、娃哈哈,即便是1萬倍的PE買入你依然可以獲得傲人的投資回報,對偉大企業來說,定量遠不如定性來的重要。但問題是,優秀可以在過程中判斷,偉大卻只是事後的結論,它的形成是需要機緣和太多意外因素的,事後總結出的確定性在事前都是不確定的,我們很難在那麼久遠的事前來確定這些,你只能通過進程中的不斷觀察來確認你的判斷,這就存在一個維持和修正的過程,而一開始的過高價格實際上就剝奪了你修正的權利。所以我認為,即便你碰到的是真正偉大的企業,但你所能支付的極限也只能到優秀為止,而優秀在估值上是有邊界的,雖然可以有多因素疊加所帶來較寬的乘數空間,但它仍然應該在我們的可理解範圍之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3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