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小川英文演講表達中國貨幣政策:審慎中性 在去杠桿和穩增長間尋求平衡

4月22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年會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發表英語演講。

“貨幣政策將維持審慎中性,並在穩增長和去杠桿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防範資產泡沫,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聚。”周小川表示。其實,金融部門和實體部門的去杠桿已經成為了貫穿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的主線,中國央行對銀行業推行的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以及近期銀監會的多個文件都意在防範金融風險。

自去年IMF年會以來,中國經濟增速趨穩,“2016年GDP增速為6.7%,為全球增長貢獻了30%,”周小川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GDP增速,中國也將繼續全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同時,周小川也提及,全球經濟自去年以來穩步複蘇,但是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以及政策、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他呼籲:“我們應該強化開放、自由的貿易和投資的多邊體系,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加速全球貿易和投資。”

中國將防範系統性風險

今年,IMF在幾份旗艦報告中對中國的快速信用擴張和期限錯配風險予以高度關註。

IMF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中提及,中國的銀行資產總額已經是GDP規模的3倍,信貸擴張速度仍然較快,其中擴張最快的要屬城商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其他地方性小銀行。同時,其他非銀機構也加速擴張,同時通過短期批發性融資來增加杠桿,提升了對手方風險,且資產和負債端存在嚴重的期限錯配問題。

中國銀行業資產擴容速度。來自:IMF

作為回應,周小川此次表示,“中國銀行業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保持充足,不良貸款占比維持低位。中國十分有信心防範系統性風險。”

201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央行推進金融去杠桿的決心十分堅定,其持續在公開市場進行收短放長的操作,此後更是提升了中期接待便利(MLF)的中標利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機構加杠桿的成本,同時也導致債券收益率飆升,債券投資機構承受損失,也加劇了債券拋售潮。

IMF認為,之所以去杠桿造成了如此大的市場波動,這說明了中國金融系統的複雜性不斷提升,且缺乏透明度,“很多金融機構高度依賴批發性融資,同時資產和負債之間存在嚴重的期限錯配問題。” 所謂的批發性融資就是指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融通,最常見的銀行間資金融通是同業拆借,同業存款、同業存放、質押式回購、大額可轉讓存單(CD)等,都屬於批發性融資的範圍內。

周小川表示,央行會繼續使用一整套貨幣政策工具來保持流動性總體穩定,引導市場利率維持在合理水平,強化傳導機制,幫助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會進一步改善,強化宏觀審慎管理,以此來抑制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金投向基本上都已經納入央行MPA考核的廣義信貸統計範疇,除了各項貸款、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買入返售資產、存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款項等五個項目,還增加了表外理財資金運用項目。央行希望可以全面掌握金融部門投放的資金到底有多大規模,以防範系統性風險,加強宏觀審慎管理。

同時,“大資管統一監管”的勢頭日趨明顯。除了央行,銀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不滿兩個月,已經連續出臺了四個指導文件、啟動兩個專項整治與一次問責處罰,可見強監管節奏已然加快,混業資管、影子銀行、同業泡沫正在迎來最強效監管。

尤其是銀監會的46號文和6號文兩個文件,目前引發銀行同業、資管與負債條線人士廣泛討論,這兩大文件正是強調了去嵌套、降杠桿、破空轉、限通道、禁騰挪等防風險措施,與MPA形成了微觀配合宏觀的監管局面。

“如果說此前MPA考核是宏觀審慎監管的大框架,那麽未來直接針對同業鏈條的監管政策將逐步落地,杠桿操作、同業擴張、監管套利等行為將受到約束。” 華創固收分析稱。

更好權衡去杠桿和穩增長

對於中國以及全球各國而言,改革和穩增長這二者之間似乎存在著天然矛盾。由於中國信貸增速仍然較快,IMF也建議,中國必須要在保持高增速和去杠桿這兩個任務中做出權衡。

周小川也表示,中國將在二者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今年中國政府的重點仍將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他提及,中國經濟增趨穩,2016年GDP增速為6.7%,為全球增長貢獻了30%。2016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超出預期;價格維持穩定,CPI增速為2%。

“這種較強的增長動能在2017年一季度維持,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同比6.9%,通脹1.4%,投資增速和貿易穩步複蘇,消費穩步增長,就業大致保持穩定,預計今年能夠實現6.5%的經濟增速。”他稱。

上財高等研究院的一季度研究顯示,作為反映勞動力市場整體供求關系的重要指標,求人倍率(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的比值)為 1.13,比 2016年同期上升0.06,與上一季度持平。這說明從2016年下半年來,勞動力市場整體狀況開始逐漸好轉,預示著實體經濟狀況正在好轉,企業有更大的意願創在工作崗位。

周小川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去除過剩產能。“2016年中國在去產能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總體減少了6500萬噸鋼和2.9億噸煤,超過年度目標。一季度進展持續,煤炭產量同比下降0.3%,工業企業利潤率大幅好轉,從2015年的-2.3%同比增長上升到2016年的8.5%增長。工業企業債務水平下降,債務占資產比重在今年2月下降至56.2%。”

他表示,中國的財政政策會更為積極、有效,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保證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政府會繼續去除過剩產能,尤其是在煤炭、鋼鐵等領域,預計會再去除5000萬噸鋼鐵和1.4萬噸煤炭。”

周小川也提及,全球經濟不斷複蘇,包括中國在內,但目前複蘇仍然主要因為周期性因素。各界的共識在於,短期政策可提振中國經濟於一時,但長久發展之計還在於改革。

“進一步深化市場化導向的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企業從產能過剩行業、 一般性競爭行業中退出,降低國有企業杠桿率,同時在市場準入、融資條件、政府 服務等方面同等對待民營經濟,讓社會和民營企業信心不斷增強,鞏固民間投資回升的良好態勢,支撐經濟發展的長遠可持續性。”上財研究院表示。

未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應是體制機制的改革及其改革落地的執行力問題。不可否認,只有改革真能到位,才能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實際增長率接近潛在增長率和推高潛在增長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63

央行:下一步要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穩定的平衡

央行5月12日發布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央行實施的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下一步,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為穩增長、調結構、去杠桿、抑泡沫和防風險提供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

央行報告指出,2017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調節好貨幣閘門,加強與市場溝通和預期引導,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合理搭配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臨時流動性便利等工具靈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逆回購操作和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隨行就市有所上行。繼續加強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的信號和結構引導作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同時,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指標範圍;積極完善和推廣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則對房地產信貸市場實施調控,強化住房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上述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與宏觀經濟基本面變化以及去杠桿、抑泡沫、防風險的要求相匹配,銀行體系流動性中性適度,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利率水平總體適度,人民幣匯率平穩運行。

央行稱,下一步,要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著力增強金融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密切關註國內外形勢變化對流動性的可能沖擊,更準確地監測和把握全社會的實際融資狀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合理安排相關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既為信貸合理增長提供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又防範信貸過快擴張和杠桿率進一步攀升。

還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有機銜接監管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穩定市場預期,把握好去杠桿和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平衡,為穩增長、調結構、去杠桿、抑泡沫和防風險提供相對平穩的流動性環境。

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積極穩妥去杠桿,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繼續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有效防範跨行業、跨市場的交叉性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系統良性運轉,確保把住重點環節,補齊監管短板。堅持綜合施策,加強協調配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註重穩定市場預期,及時處置化解可能出現的相關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