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明日系收復河山-南嶺化工(66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13/LTN20080513450_C.pdf

該 公司宣佈由陳先生控制的Sinogreat收購原大股東1,675,215,498股,佔總股本53.64%,作價70,000,000元,約每股 4.18仙,完成後原大股東持股量由60.28%減至6.66%,變為第二大股東,陳先生持股量由4.99%增至58.8%,成為該公司的新大股東。原大 股東收購價約3仙,今次賺約1,000多萬,以2年來的回報計,確實不理想。

陳先生並向各位股東作技術收購,他為明日國際(760)及華脈無線通訊(499)的主要股東。

該公司原名恆光實業,從事眼鏡生產及分銷,原為一困 公司,自明日介入以來,這數年只是在明日國際系手不停轉出轉入,2002年入明日手,重組其債務後,2003年大幅供股減債,1供13股,每股1.3仙, 不久後,出售部分股權予匯富金融,每股給2.6仙,其後匯富及明日都出售大部分股權予原股東,每股約3仙,該次轉讓完成後匯富及明日仍持有,約5%股權。

這 次轉讓可能是明日派和新派股東談不攏的結果,從中央結算系統資料可見,公司股份有31億股,明日和原股東持逾20億股,佔65%。其餘為流通股份,有約 10億股,由233位股東持有,匯富持有3.9億股,佔公司股份約12%,後10名股東持4.8億股,佔約總股本16%,該11名(匯富+前10名)佔流 通量約87%,總股本的28%,可見由其餘222位股東所持股份只得7%,具備表面股權分散,實際股權集中的現象,亦可見明日售出大部分股權後未失勢,在 利益分配上可能有少許問題。

今次收購,不但在實際及表面上股權雖股權復歸統一之餘,亦得到大量帳面盈利(執筆當日收市價0.205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20/LTN20080420129_C.PDF

但我唯一不明白的是一家上年盈利1.1億多的公司,以約1倍的市盈率出售股權,1.1億 x 53.64% / 70,000,000),這樣便宜的事,看來不是偶然,可能公司下年會有盈利大幅倒退或虧損,然後借機出售這部分股權予今次出售控股權股東,以完成今次賣殼。

這就是明日系,組成公司有南嶺化工(663)、華脈無線通訊(499)和明日國際(7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5

明日系的旁支-光訊控股(254)和大陶精密科技(8041)

之前講過幾間明日(760)公司,包括南嶺化工(663)和華脈無線通訊,曾在明日國際任職的劉先生正式任大陶精密科技(8041)主席,該公告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劉智遠先生(「劉先生」)獲委任代替成清波先生(「成先生」)出任董事會主席,由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生效,而離任董事會主席之成先生將繼續留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劉先生現年37歲,擁有電子工程(電腦)學士及工商管理(財務)碩士學位。劉先生有超過12年香港投資及財務管理經驗,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明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該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電子產品、線路板、光學產品、買賣及分銷電子配件及部件、買賣上市證券,以及提供貸款融資。劉先生現時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並擔任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該公司主要經營物業投資及中國戶外廣告業務。

由此可見,他有兩家公司,一為大陶精密科技(8041),二為光訊控股(254),兩家公司均為他任大股東,而這兩家公司都由它重組破產公司而來,究竟他如何取得這兩家公司?現在我們先找找資料吧,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

明日系的旁支(3)-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第二篇已散佚,望各位好心人能找出這一篇文章。)

現在講講該公司2008年的歷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7/LTN20080117364_C.pdf
公司在2008年1月,宣佈收購持廣告業務的公司90%(其後將會增持至100%)的股權的公司5,368股(以下會稱廣告業務子公司持廣告業務的公司母公司),佔母公司股權17.97%(股本共29,868股),每股作價約7,451.56元,共斥資4,000萬,光訊以5,000萬股,每股8毛的新股支付。

另 外向認購母公司新股20,132股,每股作價約7,450.82元,共向母公司注入1.5億元,完成後母公司股份增至50,000股(29,868股 + 20,132股),光訊持母公司股數會增至25,500股(5,368+20,132股),即持有51%股權,光訊在60日內先付3,000萬訂金,其後 會付出1.2億元。

其中的先決條件其中一條為先集資到1.5億,賣方亦向光訊保證母公司2007年EBITDA不少於750萬美元。

另外,光訊亦向賣方授出認沽權,若母公司2008年季度業績超過或等於公告所列的數字,賣方可以把持有母公司其餘49%股權按季度盈利分佈比例售予光訊,光訊以每股0.8元發行2.5億新股,支付代價2億元。

若季度業績,低於公告所列的數字,光訊亦和超過業績的情況同樣的新股支付代價,代價則向下調整,差額以現金支付。

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會易名中國戶外媒體集團。

其實,母公司看來無太多錢賺,這也是公司發行新股散貨的其中一種方法,這樣把配股消息包裝為好消息,確實高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6/LTN20080226167_C.pdf
其後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和另外一家廣告公司進行收購協議,作價約1.5億-2億之間,相等於其EBITDA 3,000-4,000萬的5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7/LTN20080407411_C.pdf
由於市場氣氛差劣,不能集資到1.5億,所以取消1月的收購計劃,另外進行配售,敦沛以盡力基準,共配售8,000萬股,每股作價0.2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5/LTN20080415575_C.pdf
公 司又再收購1月收購失敗的母公司100%股權,作價2.4億,光訊分兩批以2.5億股,每股0.8元的新股和4,000萬,行使價0.8元的可換股債支 付,EBITDA保證由1,000萬美元下降一半至500萬美元,若EBITDA少於保證EBITDA,則可展延期限六個月,若仍不能達標,則再作商討。

另外,公司要擔保成功發行8,000萬新股及光訊向母公司提供1,600萬的貸款作收購之用。

其 實,這次收購的代價雖下降,以整家公司計,由3.5億降至2.4億,但是保證盈利由7,800萬降至3,900萬港元,實際上作價是上升的,另外該 1,600萬雖作收購公司之用,但是我猜這些錢是一些人藉這個機會向公司拿錢的,錢的來源是來自今次配售這8,000萬新股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3/LTN20080523087_C.pdf
公司在5月23日出通函,6月18日開股東特別大會批准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4/GLN20080604068_C.pdf
5月30日,寶利福(8172)宣佈發行兩批共1,320萬的可換股債券,第1批700萬由遠東控股國際(36)認購,第二批620萬元由劉先生認購,每股行使價2.5仙,完成及行使可換股債後,劉先生將持有公司約13-16%股權,成為公司三大股東之一。這代表劉先生又進入第三間上市公司。

這家公司財務吃緊,收購頻仍,不過還有一個內蒙古購物中心可以賣點錢,公司仍有機會配股,有利股價,盈利亦可望有支撐股價,但是大股東成本頗低,另外他的行徑實在令人不敢恭維(財技太高),所以我不建議購入。

明天會講講大陶精密科技(8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

明日系的旁支(4)-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大家想對大陶精密科技的歷史等了很久,現在我們由上市開始回顧到劉先生入股前(2003年中)吧。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4a.pdf

公司在1997年由台灣的太平企業(以下稱太平)重組後持有大陶精密母公司(以下稱母公司)99.79%股權,日本的欣瑪耐特以其專利權注入,換取母公司40%股權,並開始進行製造陶圈業務。次年把母公司註冊,並引入投資者,租下地皮、聘請員工及高管,又次年,太平大股東(以下稱大股東)可能知道公司會上市或引入其他投資者,於是公司增資擴股,以太平及大股東的名義認購,另外大股東又購入其他股東的股權,使太平及大股東持有母公司股權陸續增至74%,欣碼耐特減至10%,並進行擴產準備上市。

2000年又陸續引入機構投資者及證券公司向母公司注入資金約3千萬,公司亦於當年6月27日正式上市,以每股1.78元,發行8,100萬股上市,集資逾億,公司股本401,724,875股。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chap17.pdf

http://www.hkexnews.hk/newlistings/prospectuses/tc_8041pro-20000627app01.pdf

公司確實集資了一億多,但公司值不值這樣多錢呢?
從會計師報告看來,公司1998年的營業額為....
零...1999的增長率是無限,但是是多少呢....
是二十萬五千大元,我想在香港大約有四成人的收入過多這家公司。

公司在這兩年都是虧損的,分別虧損五百萬和一千八百多萬,做二十萬生意,竟然虧二千多萬,這個生意不如倒閉算了,這亦埋下了公司財困的種籽。

這 家做二十萬生意,虧二千多萬,上市值七億二千萬的公司,肯定會是物非所值,在現時的市況下,你覺得會如何呢?肯定是會暴跌。但當時正在科網熱潮,總之有 「科技」、有「網絡」,股民自然走去買,加上創業板門檻極低,上市科審批不周,成為這家劣質公司能成功集資一億多的原因。

還有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也闕如,否則可以見到的是,只有少量資金已投入廠房,公司還有大量現金的情況,若該公司現金比例多於90%,現在肯定給港交所停牌。

現在開始說說上市後的情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26/00000MC20001030172429P.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01031/00000MC20001031211411Q.pdf
上市不到兩個月,公司向郭台銘的鴻海精密授予獨家知識產權生產瓷圈,收取技術使用權費,但公告內容非常模糊,例如技術使用權費價格是多少錢一年呢?10年年期是代表甚麼日子呢?甚麼也沒提及。可以說是借權威來拉抬股價的手法。

其後又澄清英文上的錯誤及鴻海的英文譯稱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319/00000MC20010319222930S.pdf
公佈2000年業績,營業額雖急升180多倍,但虧損又增加至2,600萬元,超過1998年和1999年的總和。

經過一輪管理層轉換後,又放出好消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728/00000MC20010727220448K.pdf
和深圳一家石油公司商討在中國建設合營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0925/00000MC20010924213306K.pdf
公司更換保薦人,由台資元大轉上海資申銀萬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031/00000MC20011031121244A.pdf
另外公司的主席、CEO兼執董辭職,改任非執董。
可能公司出現了某些我們不知的問題。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公司祕書變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11127/00000MC20011127160923Q.pdf
委任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114/00000MC20020112023821G.pdf
大股東禁售期由兩年變一年,大家應知道出現了一些我們不知的壞消息,會如何嗎,大股東要跳船了,雖則他們聲稱無沽出股票的意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4/00000MC20020324162038M.pdf
公司做了三千多萬生意,但退貨一千萬,實際上二千多萬生意,虧損五千多萬,另外資產減值一億,共虧一億五千多萬,實際上已把公司所集資的虧光,陷入財困。

以他們的所為來看,這家公司好像在蓄意造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329/00000MC20020329021627T.pdf
公司礙於股本價值的限制,宣佈十供一,又供一股送四紅股,每股0.5元的方式供股,實際上是二供一,每股0.1元,集資1,900萬解困,由益高和統一包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06/00000MC20020606213048N.pdf
公司宣佈削減股本,由五毛錢削至一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18/08041MC20020618182439T.pdf
公司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財務人士為執董,這兩名可能是賣殼的牽紅線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626/00000MC20020626232441S.pdf
不久,這家公司確實發行了4,000萬可換股債,行使價0.17元,若有人全數認購,這人已是公司的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20/00000MC20020819204518I.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30/00000MC20020830204516E.pdf
公司董事紛紛辭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6/08041MC20020916084518J.pdf
公告宣佈進入製造光纖元件業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919/00000MC20020919014818G.pdf
公司以640萬美元的機器和10年的技術使用權360萬美元,共1,000萬美元注入合資公司,取得九分之五股權,製造光纖完件,實際上大陶並不需出資任何款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011/08041MC20021011173245B.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05/GLN20021105001_C.pdf
由於市場集資情況太差,公司要延遲發行可換股債券,最後由4人認購2,740萬的可換股債,行使價仍為0.17元,行使後,這四人佔公司21.10%的股份,較大股東的20.56%略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1129/GLN20021129027_C.pdf
該兩名和公司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士接任公司授權代表和核數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13/GLN20030113013_C.pdf
公司向威誼授予技術使用權5年,作價250萬美元,以補足上次發行可換股債券的缺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4/GLN20030124018_C.pdf
又引入兩名和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人為非執董,其中一名為證券業人士,可見公司可能有賣盤之意。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128/GLN20030128016_C.PDF
公司遭證券行入稟追討供股時80餘萬的融資費用,可見公司財政困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17/GLN20030217030_C.pdf
公司的台灣廠房及中國廠房停產,上海廠則未建成,所以公司實際上已無經營業務,加上台灣附屬遭追討欠債,現正在債務重整中,可見公司已陷入危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220/GLN20030220016_C.pdf
公司以每股0.14元配售1.205億股,集資約1,600萬以解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19/GLN20030319027_C.pdf
核數師由Big 4羅兵咸,轉至不知名鄭國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322/GLN20030322015_C.pdf
公司營業額跌至900萬,扣除一筆減值撥回後,公司虧損擴大至4,4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1203/GLN20031203023_C.pdf
公司附屬又遭銀行入稟清盤,公司又開始停牌。

明天開始講講重組之後的過程。


(第5輯又散佚,有誰有備份的?請好心人留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0

明日系的旁支(6)-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這篇主要講述劉先生入主大陶精密(8041)的過程及其後的動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924/GLN20070924083_C.pdf
公司宣佈,配售共40億新股,其中35.42億股由劉智遠先生認購,剩下4.58億就由統一證券配售,認購價每股1仙,集資約3,900萬以解困。完成後,劉先生的持股量增至75%,公眾持股量降至21.2%,公司並申請清洗豁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3/GLN20071023023_C.pdf
公司宣佈2006年業績,營業額急增40餘倍,至3,068.5萬,並錄得上市以來第一次帳面上盈利,有500多萬,但扣除500萬的租金收入及164.3萬的撇回可換股債利息,實質仍虧損100多萬。

公司現金情況仍危殆,現金只得100多萬,負債有4,000多萬,所以剛才發行那4,000萬元的新股是用來加強現金情況的。

另外,公司資產淨值7,000多萬,有9,600多萬是機器,另外應收帳也劇增至2,500多萬(營業額只得3,000萬略多),可見公司資產充滿大量水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63_C.pdf
公司再委任統一證券配售10億股,配售價同為1仙,集資約1,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218/GLN20071218039_C.pdf
公司宣佈1供1,每股1仙,原主要股東Bright Castle承諾按比例供股,但股東可選擇供和不供,不供則不會增加股數,最多集資700餘萬元,劉先生完成認購後,股權會由原本75%降至約54.9%-60%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27/GLN20080227029_C.pdf
公司宣佈20送1紅股,股數會再增加至62-68億股不等。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0/GLN20080320003_C.pdf
公司營業額創上市以來新高,達5,200多萬,並錄得連續第二年盈利,亦都是上市以來第一次,盈利下跌95%,至182,000大元,較50%香港人的收入更低。但由於錄得一次51萬的可換股債券利潤撇減,公司實質錄得虧損約33萬元,較上年同比大減。

由 於多次認購及批准仍未獲股東認可,所以公司現金只得三萬餘元,大量資金壓在應付款上,要以拖稅、拖人錢(應付款)、拖股東及關連公司、另外幾年前的可換股 債,並計及170萬的短期借貸,亦未償付數額達6,700多萬,扣除應付款也有4,300多萬,所以公司要兩次陸續配售及一次供股等集資5,000多萬, 以解全部問題。

但有銀行肯借短期貸款,即證明公司是有能力繼續存續的。

公司淨資產7,400萬元,但存貨1,900萬,應收款3,100萬(今年營業額5,200萬),機器經折舊撇減後也有9,100萬元,共1.42億,可見公司資產水份較上一年更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2/GLN20080402047_C.pdf
公司宣佈於本年四月三日復牌,等我們算一算帳。
另外包銷商及新百利願意以223,845,635股,每股0.01元的股票,以抵消2,238,456.35港元的財務顧問費用。

公司股本有:723,087,310股

公司20送1紅股後,公司股本有:759,241,675股

劉智遠認購及統一配售40億股後,股本增至4,759,241,675股,劉智遠先生擁3,548,000,000股。

公司再配售10億股後,股本增至5,759,241,675股,劉智遠持3,548,000,000股。

再發行223,845,635股薪酬股份後予統一及新百利後,股數再增至5,983,087,310股。

公 司以未認購、未配售、未送紅股前的基準1供1股,最多共發行723,087,310股,股數最多會再增至6,706,174,620股,但如果只有原主要 股東認購1.8億外,其他股東不認購的話,公司少發行543,087,310股,那股數最少也會是6,163,087,310股,劉智遠先生持股為35.48億股,他的持股比例會為52.91%至57.69%。

公司停牌前的價格為8.6仙,經供股及20送1紅股調整後,股價是4.57仙,復牌後市值約為2.81億至3.07億,劉先生投入的資金約3,548萬,復牌後理論市值即升至1.62億,帳面大賺約1.26億。

以這樣的市值水平計,P/E約為1543倍至1557倍,所以不會因價投而買。另外,此價亦超過殼價幾倍,亦不是殼股投資,所以買的只是集源集中及注資的憧憬,但炒上幾倍已是數十億,你想想會嗎?所以絕不值得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07/GLN20080407033_C.pdf
公司委任鍾先生為行政總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25/GLN20080425073_C.pdf
公司接獲6.56億股供股股份,有少量不足額,另外223億超額認購股份,超額認購股份超額36倍,供股股份中,有人竟斥資1.5億認購149億股。

公司股份正式增至6,706,174,62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430/GLN20080430073_C.pdf
公司委任劉先生及兩位科技人士為執董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6/GLN20080506071_C.pdf
公司贖回幾年前的可換股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07/GLN20080507021_C.pdf
舊班子全部辭任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六日前,劉先生正式就任公司主席。

公司上周五收市價0.118元,以6,706,174,620股計,市值為791,328,605元,劉先生帳面獲利逾10.8倍,股票帳面市值418,684,000元,他只要售約3億股,就已經取得
全部成本,而其他投資者若在2002年左右購入,供了股及收到紅股後,也收回所有成本,所以沽壓也很大。

但是公司利好的project仍未出爐,投資者仍可等待此等消息公佈後,立刻沽出股票為上。

下一隻講講久違多時,劉先生剛購入公司可換股債的寶利福(81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1

明日系的關係網-從華脈無線通訊(499)談起


(1)

首先談談明日系是甚麼。

明日系是以明日國際(760)陳遠明先生為主的財技帝國,他們沾手的股票包括明日國際(760)、南嶺化工(663,後易名金山能源,前恆光行),其後透過明日國際股權取得華脈無線通訊(499,前百利好地產)控股權。

其副手劉智遠,後來取得多家財困公司如中國戶外媒體(254,前信僑控股、光訊集團)、中郵電貿(8041,前大陶精密科技)的控股權(筆者按: 所以我叫青姐及歐陽先生唔好亂寫這些股票,不然真的被人臭罵),並和原老闆陳遠明先生合作透過去年的一次供股,正式控制華脈無線通訊(499)。

(2)

以下是一些舊文章:

林地借錢法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1

垃圾換垃圾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9

為何不做下一步?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44

無本供股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35

呢次先係真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285

明日系收復河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65

鱷兄恆泰的交易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1284

明日系旁支系列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8041&Submit=%E6%90%9C%E5%B0%8B

(3)

昨日,出了一個非常簡短的公告,當時仍不知所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01/LTN201002011312_C.pdf

華脈無線通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目前與蔡朝暉先生及中國著名中式快餐連鎖店「真功夫」創辦人蔡達標先生就建議組成財團以收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福記食品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清盤中)(「建議收購」)進行初步討論。

直至另一天,大公報的新聞非常有看點,他們的關係寫得他們很清楚: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0&tid=3909


天行國際(00993)第二大股東蔡朝暉,以私人名義夥拍華脈無線(00499),以及內地中式快餐連鎖集團「真功夫」創辦人蔡達標,計劃初步斥資10 億港元,收購正在清盤的福記食品。

....
蔡朝暉強調,有關財團並不涉及其持股29.9%的天行國際,以及持有可換股債券的南嶺化工(00663),故倘若收購成功,亦不存在關連交易的問題。


(4)

據小弟發現,蔡朝暉持有不少明日系公司的股權,至於天行國際(993),他為一小股東,在此前已宣佈賣殼予彭曉東先生和李佳元先生。

1.港交所持股紀錄: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上市法團之名稱
蔡朝暉 天行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蔡朝暉 南嶺化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蔡朝暉 華脈無線通信有限公司

2.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9&tid=3243  (第93樓)


(5)


至於他持有的南嶺化工股權,是該公司成功向趙明購入在山西及蒙古經營煤礦的Triumph Fund A Limited後以購入其可換股債,面值2,060萬元,以換股價6.25仙計,共可換32.96億股。


該項煤礦作價18.55億元,全以不計息可換股債支付,若全數行使,可發行296.8億股,佔擴大後股本超過90%,可謂實為賣殼行為。


至於其華脈無線通訊股權,估計應是供股後,其後在2009年8月於每股1.15元,增持400萬股,至2,830萬股或5.67%股權,應是一說明該公司將易主的步驟。


總的來說,其實他的目標都在將該殼股變成項目公司,購入福記主要引入新殼主,至於合作,也只是同一堆人,但扮作很多公司,以狀聲勢。


(6)


另外,如果你細心發覺,其實另一位財技人士,亦浮現在另一家上公司南嶺化工(663)。該公司在2008年10月引入吳協建先生,其後股價上升,他趁機減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08/LTN20090108395_C.pdf


吳協建先生曾入主寶利褔(8172,前恆科創業,現中國星電影)及嘉盛控股(729,前巨川、協裏、中汽資源),劉智遠先生亦曾購入寶利福可換股債,而寶利福和澳門的關係千絲萬縷,所以這是他們的關係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4/GLN20080604068_C.pdf

所以做財技,真不簡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

企業第二代明日之星首次大曝光 富過三代的祕密

2010-7-19  今周





「富過三代」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根據統計,只有15%的企業能夠成功交棒給第二代,還能夠繼續順利傳承到第三代的企業,不到2%,其中還能維持高獲利能力 的,恐怕寥寥無幾。

家族企業成功的傳承之道,是企管學書上學不到的道理,它需要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深厚的企業經營經驗累積,《今周刊》為你揭開「富過三代」的傳承之祕,不論 規模大小,台灣共有120萬家企業,這將是120萬位企業主最重要的一堂課!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楊卓翰南投國姓鄉的深山裡,有一片多年來都不對外開放的茶園,叫﹁賽峰家樂茶園﹂;這裡種出來的茶葉品質好,後代子孫們因此開了﹁賽峰家樂茶行 ﹂,代代都以種茶、賣茶為生,至今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靠著茶葉至少生活無虞。

光榮與傳承

家族企業的競爭力源頭

一家代代相傳的老茶店,能夠綿延超過百年的祕訣是什麼?

當年的老茶農還在世時,曾經告誡子孫,他說:﹁我一定要種出自己敢喝、而且愛喝的茶,才能拿出來賣,因為每一片好茶葉,都代表家族的光榮。﹂無獨有偶,台 灣企業管理學的巨擘、政治大學教授司徒達賢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家族企業如果能把﹁家族的光榮與傳承﹂作為一切經營決策的前提,永續經營的能力,就會大幅 超越﹁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現代企業組織。學術殿堂裡深奧的企業管理學問,在南投鄉下最純樸的茶農身上,完全得到證實。

但是,老茶農家族可以做到的,許多頂著高學歷、高知識分子的所謂大企業家、大資本家,卻未必可以。

近來只要打開報紙,台灣許多老牌家族企業,一場又一場的家變(或者說家醜),被迫赤裸裸地搬上台面。

曾伴隨許多台灣人成長的黑松企業,十幾名堂兄弟間為了公司的土地資產及所有權,爭執不休,甚至對簿公堂。而老字號的家電大廠大同公司,兩房之間為了經營權 你爭我奪,甚至在報上刊登全版廣告,完全不在意外人的眼光。

這些公司的共同特色都是握有利基產品的市場或極具價值的資產,這些原本是屬於家族最光榮的商譽資產,如今卻成了爭執的癥結。

根據一項非政府調查的數據統計,家族企業占台灣資本市場至少六成,如果加計許多非公開發行的中小企業,這個比率還會更高。換句話說,全台灣總共有近一百二 十萬家的企業中,其中至少有七十萬家的企業主,都要面臨企業管理的最後一堂、也是決定企業下一回合勝負最重要的一堂課:誰來接班?

這個問題應被分成兩個層面來解釋,一是如何選出一位最好的接班人,以及如何讓接班過程平順,讓其他家族成員服氣之餘,願意共同支持第二代接班人,同時還能 兼顧企業的成長,自然是最高難度的問題。

傳賢還是傳親

大老闆最終須面對的決定

企業接班的嚴肅議題,在家族企業盛行的台灣市場中,複雜度更高,因為涉及了家族成員間複雜的感情因素在其中。︽哈佛商業評論︾甚至把這堂課視為﹁領導強人 的最後一堂必修課﹂,因為絕大多數的家族企業的創辦人,多半扮演家族中﹁領導強人﹂的角色。

這個情形在台灣尤其特殊。台灣市場真正商有化的時間還很短,如果以工業產值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快速攀高的一九六○年代開始計算,至今不過四十多 年的時間。

四十年,剛好是一位二、三十歲自行創業的企業主,到了要交棒的時候,也因此,台灣許多第一代企業,如今,都共同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這個路口,要決定下 一回合的勝負。

向左走?向右走?事實上,家族企業接班的問題,遠比向左向右還要複雜許多。

為了這個所有企業主都應該學習、卻苦無標準答案的重要課題,︽今周刊︾特別召開一場社內研討會,邀請多位閱歷豐富的專業人士,包括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資 深合夥人馬國柱、聚鼎科技董事長張忠本、及元智大學企管所副教授黃敏萍,共同交流了許多精闢的見解。

此外,本刊還找來許多賢達人士,請他們提供意見,包括眾達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黃日燦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等,希望從不同面向,對這個高度敏感、 也高度困難的接班問題,尋找解藥。

這些專業人士之中,有人簽證過無數家大小企業,其中當然不乏許多國內知名的家族企業的財報,專業與視野兼具;有人甚至親身經歷許多家族企業的爭鬥,居中扮 演調停者的角色;也有人冷眼旁觀多年,閱人無數,對家族企業有獨到的觀察;當然也有人從學術角度出發,試圖從各種多元的角度,尋找出屬於台灣家族企業特有 的軌跡,並尋求共識。

但為了尊重並完整保留專家們的珍貴意見,又能避免個別意見被指為針對特定案例的尷尬,因此後續的發言統一以﹁專家﹂統稱每位專家的意見。

攤開至今年六月底止,所有上市櫃公司股東會後最新的董監事名單,其中,有超過一百五十家的公司已讓第二代進入董事會(見表),在一千三百家上市櫃公司占超 過一成,如果再加計跳脫董事會,讓第二代直接進入公司經營團隊學習者,比重上大約直逼二成。

其中,又以傳統產業、金融產業比重最高,許多甚至是伯姪、叔姪一家子一起進來,董事會儼然成了家族會議,雖然是上市掛牌公司,卻彌漫著濃濃的家族企業風。

而即使是科技業,雖然表面上宣稱採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包括楠梓電、台達電、仁寶、日月光等科技大廠,都已經見到少主們的身影出現在 董事會上。

不過在比重上,科技業確實比傳統產業來得少。追究其原因,一來科技業有技術門檻,因此通常必須第二代自己有高度的能力與意願配合;但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 台灣科技業的平均發展歷史不超過二十年,還未到全面接班的時點。許多專家認為,當企業大老闆面臨非交棒不可的關鍵時刻,才是真正決定台灣科技業是否真能走 向所謂的﹁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的一刻。

權力與利益的習題

企業交班務須求取平衡

家族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經營權﹂與﹁所有權﹂之外,還有一份﹁家族利益﹂的維繫。

這裡的家族利益必須要用比較廣義的角度去定義,包括家族成員間的和諧與凝聚力。這三個變數鼎足而立(如前頁圖),因為時空背景、股權結構與家族成員之間的 關係不盡相同;彼此之間有拉鋸、也有相輔相成的關係。而接班過程如何拿捏其中的輕重,取得平衡,同時沒忘記維持最重要的企業成長,就是交班人與接班人最大 的考驗。

舉例來說,其中多位專家不約而同推崇台泥辜成允的接班表現。

辜成允在父(辜振甫)、兄(辜啟允)相繼過世的家變中被迫上台,之後在台泥辜家與中信辜家的分家中選擇沉默忍讓,卻也沒有忘記慢慢將台泥的本業一點一滴鞏 固起來,包括中國市場的布局、台泥內部人事的整合等等。﹁面對低潮時的表現,最是顯示接班人的真正經營實力﹂是多位專家不約而同的共識。

﹁經營權﹂指的是企業經營績效的展現,是三個變數中最能夠用數字量化的一個指標,包括企業的逐年成長率(YoY)、相對同業的獲利能力,以及上述面對挫折 時的表現,都是衡量一位接班人在﹁經營權﹂上表現的方式。而辜成允就是在﹁經營權﹂上,普遍獲得肯定的一位企業主。

此外,辜成允在面臨家族最重要的領導人相繼辭世的重大變局中接手,成功穩住大局,讓辜家及時止住下滑趨勢,重新在台泥站穩腳步,也在台灣資本市場上繼續保 有一定的地位,在﹁家族利益﹂的維護上,其實也得到普遍認同。

但唯獨在﹁所有權﹂的指標上表現不好,辜家每每只要遇到三年一次的董監改選,就會因為持股不高而險象叢生;儘管這是特殊時空下造成的局面,但卻是接下來辜 成允要面對的一大考驗。

培養接班人

除了學識還須更多布局

企業管理是大學問,但浩瀚的理論發展至今,仍然沒有一個衡量家族企業接班人的一體適用指標。我們試著以圖形坐標的方式,給予每位企業接班人的定位,其中若 能三者兼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最佳接班人選,﹁能有兩項得到肯定,已經是不錯的表現,﹂專家們表示。

但家族企業要能有一位﹁最佳接班人﹂,往前溯及,當然﹁培養﹂的過程極為重要。﹁高學歷、更好的國際語言能力,都在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幾乎是所有企業第 二代的共同特色。

但如果只是這樣,接班人的培養恐怕可以像代工廠的生產一樣,無限量產,因為這充其量只是培養接班人的必要條件,絕非充分條件。

統整專家們的意見後發現,接班的過程可被分成幾個階段。首先,交班人應該要在身強體健時,就做好接班安排;其中,更有專家直接建議,如果把交棒人的任期或 主政時期形容成一條拋物線,應該是在拋物線向上的前半段時,就應該做好交班準備。

「我從最後一任任期的第一天開始,就開始積極布局接班人遴選辦法。」其中一位專家以自身經驗表示。

所謂「接班安排」的定義很廣,其中如何做好「股權安排」,更被許多專家視為接班計畫中最重要一部分,當中又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例如一直以來存在許多家族企業中的「股權均分」觀念,一定是對的嗎?又是否應該建立「所有權」與「受益權」分割的觀念?

早期遠東集團分家,當時大家長徐有庠的大房長子徐旭時,在確定時不我予之後,毅然決然把股權賣給了如今當家的徐旭東,從此遠走他鄉,徐旭東也因此大權在 握,此後遠東集團並未發生任何所有權危機。

無獨有偶,近來搶盡新聞版面的國泰蔡家,蔡鎮宇也做出與當年徐旭時類似的行為,對國泰全體股東而言,不見得是壞事。

第二,接棒人應該及早建立班底,例如後文即將介紹的長興化工,如今接棒的董事長高國倫,就是把當年剛回國時在公司內部成立的「小內閣」成員,拉拔成長,如 今都是長興內部獨當一面的重要幹部。

第三則是接班的領導人自己一定要「真的懂」,這個「懂」,不是蘸醬油式地隨處歷練就叫懂,而是捲起袖子,認真的去做。例如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的兒子鄭平、 鄭安,在台達電一做,已經將近二十個年頭,前十年,幾乎是沒有任何聲音,如今普遍獲得台達電內部主管一致認同。

如今如果還要問台達電到底要傳賢還是傳子?鄭崇華以高度的人生智慧,已做了最好回答。

但專家們也殷切提醒,如今捧著高學歷、優異的語言能力,並且有較佳國際觀的第二代們,往往空有理論,但仍有幾點常犯的錯誤,千萬要避免。

首先是,多角化經營絕對不等於「創新」;尤其前年的金融海嘯,許多公司都因為第二代致力在與本業無關的海外投資上,導致虧損慘重。

金融風暴固然是大環境使然,「但當初執行這些投資案時,很多第二代都以企業應該多角化經營為由,讓許多原本不諳投資的公司,做了完全不擅長的決策。」專家 說。

其次,第二代年輕有活力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味只想做「革命式的CEO」,恐怕只會讓企業經營蒙受高度風險。

再者,接班人接班「意願」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能力」。交棒人千萬不要只是一味忙著積極培養、訓練、要求,而忘了重要的「意願」問題,例如長興化工老董 事長高英士,就是努力幫助兒子交出第一張中國的成績單後,讓兒子自信增加連帶提高接班意願,讓交棒過程臻於順利,也是很有智慧的表現。

富過三代

一百家不到兩家

當然,少主接班的模式,不一而足,也沒有既定公式可循;當然也有許多第二代,因為在優渥中成長,在備受寵溺的環境中始終無法獨當一面,甚至讓第一代辛苦創 下的基業,逐漸委靡,「我爸爸賺的錢,我十輩子都花不完,幹麼那麼辛苦?」這句話從一位頗具規模企業的第二代口中,親口說出,他或許也說出了企業逐步走向 凋零的關鍵原因。

﹁富過三代﹂可以說是一直以來,中國許多企業家族的夢想,但可以真正實現的,微乎其微。

根據統計,在東方社會中,能夠成功傳承給第二代的企業,只有一五%,在這其中,又只有一三%、也就是總數的一.九五%,能夠傳承給第三代。也就是說,在一 百家企業中,只有不到二家可以順利傳到第三代,而這彌足珍貴二家企業的體質,還能繼續維持身強體壯的,又剩下多少?

﹁富過三代﹂的傳承之祕,肯定是所有企業主必修、而且主修的一堂課!

仰仗機制 後代才沒有「解釋空間」王永慶苦心設計 台塑接班布局解密「台塑接班的靈魂,就在於『機制』。」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營運長郭宗銘眼中,台塑集團的接班布局始終是國內動見觀瞻的案例。

郭宗銘指出,台塑集團早年便成立了財團法人(財團法人長庚醫院基金會、財團法人長庚大學基金會),持有台塑四寶多數股權。1996年《信託法》出爐後,台 塑集團又走在潮流之先,成立了王詹樣慈善基金、王長庚慈善基金兩大公益信託。借助財團法人與公益信託,資產有進卻難出,且必須靠董事會、諮詢委員會的決策 機制,等於集中保有經營權並鞏固後代的所有權不致分散,「可說是已善用了各種工具與機制。」日前傳出,台塑在海外還有資產,將成立四筆基金,由第二代共 管。郭宗銘指出,所謂「基金」是何屬性?有待釐清。此外,海外資產亦可能持有國內資產(如台塑四寶股權),但無論如何,這項海外資產將無可避免的有三種處 分方式。

1. 若王永慶未曾知會國有財產局這筆海外資產,以王永慶過世時的遺產稅率50%,不僅須扣一半的遺產稅,還得加罰一倍,等於資產全數充公。

2. 若王永慶生前已知會國產局這筆海外資產,表明日後補申報,則必須讓國產局扣除一半遺產稅。

3. 若王家第二代欲完全保存這筆資產,則可選擇將其全數捐給王永慶生前便已成立的公益信託基金才行,也就是王長庚、王詹樣公益信託基金。

因此,第二種情況,一半的海外資產將由王家第二代共管;第三種情況,則資產又回到國內的公益信託,交付機制。

綜觀這些工具和平台的效用,最終都回歸高架在雲端的「台塑七人小組」功能為何。郭宗銘認為,儘管截至目前外人還看不太出來,七人小組只是虛擬的象徵性組 織,或是可實際對台塑四寶董事會、財團法人董事會、公益信託諮詢委員會下指導棋。

七人小組的成員中,有四位家族成員與三位老臣,但郭宗銘點出,人是有「有效期限」的,三位老臣退休之後,三個懸缺是以何種條件與遊戲規則來遞補繼任者,有 待觀察,外人也尚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七人小組的遊戲規則,將是台塑王國世代傳承上,最重要的拼圖一角! (林孟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5

追求明日 左丁山


2010-1-22  AD




 

一位美國律師去北京,經過香港,公事之餘,就係搵朋友飲茶。人住在文華酒店,心思思要去陸羽,請佢嘅朋友賓架P訂位,賓架P又叫左丁山去訂位,於是無端端走咗去陸羽飲早茶,順便認識一位新朋友。

呢 位律師A原來識得一啲普通話,能讀簡單中文。問佢點解唔喺文華食早餐,而要嚟陸羽呢?律師A話:「一九九七年我與太太來港,睇旅遊書介紹,慕名而來,但唔 知係唔係陸羽唔睬鬼佬嘅呢,我地一場嚟到,無人理會,變成熱情而來,無奈而去。o依家又到香港嘞,真係想試一次呢間茶室究竟係Mr. Luk還是Mr. Yu嘅?」於是向佢講解少少歷史,Luk Yu(陸羽)並非陸先生、余先生。呢日啱啱收到城市大學鄭培凱教授嘅新書「茶道的開始」,台灣出版,粉紙七彩精印,內有大量彩圖,認真漂亮,原來呢本書就 係《茶經》,陸羽原著,鄭培凱導讀,咪兔8號繪圖,愛茶,喜歡嘆茶嘅人士應該人手一本。揭過呢本書,對律師A吹番幾句,解釋陸羽是何許人也,啱晒!

但 律師A聽得唔係幾明,亦無興趣,於是我地講番中美經濟,國際大事,老實講,賓架P與左丁山加埋知道嘅美國大事,比律師A對中國嘅認識多好多,起碼佢在美國 冇睇中文報紙,而我地在香港就日日睇FT、WSJ、FHT。但係律師A有一樣就知道得十分清楚,佢話到日本公幹之時,曾有日本公司請佢做代表,控告中國公 司侵權,但佢一口拒絕,點解呢,佢話:「日本係昨日,中國係明日,我地美國人點解要代表昨日控告明日呀,明日先至有前途o架嘛!」美國律師果然理性到極, 識得為未來生意增長着想,亦可以此推論,中國崛起,已成大形勢,美國商界會一面倒親中,唔怪得美國嘅美國商會極力反對紐約州參議員舒默(指控中國操控匯價 之議員),熱烈歡迎胡錦濤訪問。胡錦濤訪美,隨員眾多,代表團龐大,內有香港前特首董建華。聽講董先生早前曾赴美一遊做定準備工夫,佢對中美關係之發展, 有一定角色扮演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0

京東蘇寧明日九點決戰!供應商開罵 消費者歡樂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14/231105.html

【創業邦訊】價格戰一直都是電商們搶奪消費者、提高銷售額、爭奪市場份額得以存活的競爭方式。今日上午,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發起的「大家電零毛利」宣言將電商圈本就慘烈的競爭推至至高點。而下午電商黑馬蘇寧執行副總裁李斌「迎戰」,聲稱「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都將低於京東,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於京東,我們都會即時調價,並給予已經購買反饋者兩倍差價賠付。」微博中還調侃劉強東,幫助其「提前、超額完成減員增效目標」!劉強東面對來自蘇寧迎戰,在微博放話,「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

今日上午京東商城劉強東發微博表示,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如果三年內,任何采銷人員在大家電加上哪怕一元的毛利,都將立即遭到辭退!從今天起,京東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公司很快公佈實現方法!

\

劉強東微博截圖

隨後,劉強東又在微博是公佈其實施辦法:「即日起,京東在全國招收5000名美蘇價格情報員,每店派駐2名。任何客戶到國美、蘇寧購買大家電時候, 拿出手機用京東客戶端比價,如果便宜不足10%,價格情報員現場核實屬實,京東立即降價或者現場發券,確保便宜10%!歡迎離退休人員報名,月薪不低於 3000元。」微博最後給出了報名地址,如下圖:

\

劉強東微博截圖

同時,劉強東又放出京東大家電發力「第二彈」:8月底前,京東商城大家電配送在全國20個城市實現211限時達服務--上午11點前下訂單,當日下午送達;夜裡11點前下訂單,第二天上午送達!京東大家電配送也要211!!!

\

劉強東微博截圖

下午電商黑馬蘇寧執行副總裁李斌「迎戰」,聲稱「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於京東,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於京東,我們都會即 時調價,並給予已經購買反饋者兩倍差價賠付」。同時他在微博中約戰劉強東,從明天9點開始,蘇寧易購將啟動史上最強力度的促銷。

\

蘇寧執行副總裁李斌微博截圖

面對來自蘇寧的回應,京東商城劉強東放話,「如果蘇寧敢賣1元,那京東的價格一定是0元」!之後連發微博,喊話消費者「登陸京東商城,收藏好要買的家電,下手一定要快、准、狠!」

\

劉強東微博截圖

劉強東在其隨後的微博中「科普」國美、蘇寧的銷售額,並調侃蘇寧的股價讓股民「傷不起」!

電商產業鏈環環相扣,電商們的價格戰似乎已不再只是電商們的事情,而是已經蔓延到上游產業鏈,低利潤將會使得整個產業鏈扭曲發展。在電商大佬們新一 輪的「互掐」中,就有電商產業鏈上的其他選手不淡定了。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穆剛跳出來指責劉強東,「不是經營企業而是在毀滅社會財富,企業如人一 樣沒有良好的品行和修為終究不會也不可能成大事,只是一枚『跳樑小丑』!」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穆剛微博截圖

「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價格戰追問:

第一,京東商城到底有多少錢能經得起如此大手筆價格戰?

第二,此舉無疑將為京東招來更多的對手,京東勢必處於群起而圍攻的境地!而其「越大越安全」的戰略也會在圍攻中而岌岌可危。而在價格戰拉鋸下的供應商們會不會不堪忍受更低利潤而逃離京東?

第三,熊曉鴿最近指出「電商不盈利模式在如今並不能成功」,其他投資人怎麼看?之前不得不跟的投資人們,還hold得住麼?繼續跟得起麼?

第四,如此價格戰3年之後,京東能一統江湖,壟斷綜合電商麼?那時候要提價麼?而電商的盈利難題是靠價格戰解題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36

明日系奪殼記(1): 樂家宜篇

明日系是筆者由開博客至今一直跟蹤的財技集團。近日趁著市旺,他已經接連取得多隻殼股的股權,包括2隻主板股票及3隻創業板公司,今日先由主板公司談談,這部分的股票都是由樂家宜及其老公廖家俊擁有,其關係及持有的股票前已述及。根據可考的資料顯示,當年樂家宜是向明日系的陳遠明購入的金榜集團(172,前香島印染、長發建業),已有一定的淵源。現在談談這兩隻股自上兩篇於2011年9月2011年10月以來文章的變化。

(1) 永保林業
在文章發表後,公司發表公告稱,因這公司在2010年初未能與巴西林業賣方達成交易協議後,這名賣方不斷滋擾及恐嚇上市公司,並於網上發表文章,對其誠信及營商手法提出嚴重指控,對其巴西之聲譽、業務及營運構成下文所述之不利影響,並多次遭拒絕參予潛在業務項目及商機,並遭對方質疑我們之誠信及履行有關項目之能力。另外,該賣方之關聯人士在交易協議不能達成後,關係轉差,故無法進入伐木地區進行伐木運作,商業運營也遭停止。他們在當年已並香港警務處備案,並或會提出訴訟。此外亦會對巴西資產撥備3.55億港元。

在2012年3月,公司同一名前員工對於僱傭合約有爭議,最終需支付法律及仲裁費用。2012年4月,公司繼續遭不利新聞散佈的影響,其稱不排除是由於以上賣方散佈的可能性,最後在9月獲澄清部分事項,也是復牌的其中一個原因

之後,在財務籌資上,亦遭多次不順。2011年9月,公司與中信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同意於中國及世界各地共同投資及/ 或合作發展生物質發電廠、造紙及紙漿、木材資源及其他相關項目,同時中信國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獲授3億認股權證,時期為18個月,每股認購價32仙,但其後股價下跌,在2011年11月,認購價降至25仙,期限亦減至12個月,但最終也無認購。

2011年12月,公司與美國投資基金YA Global Master SPV Ltd.提供3.5億的股本融資協議,並提供8,000萬的債項融資,但在2日後,減至1.2億,換股價15.56仙,又過1個月後,再減至1.15億,換股價又降至14.9仙,並以此為最終定案。

另外,公司之前在2011年10月提及的銷售林木場,銷售收款也出現困難。2011年12月,宣佈出售需延至3月,2012年3月,出售的收款由先付5%,9個月後付其餘95%,改為於9個月後支付全部款項,公司年結在3月,其實他這樣做很明白就是儘快提銷售入帳,美化報表,4月又更改為只能以現金支付。在2012年12月底,時間需要再推遲3個月,至今年3月底。

在業務轉差,籌資困難下,公司業績當然不佳,業績也需延遲。2012年3月,公司發佈盈警,主要是因為2010年10月的公告內容之披露之撇帳及營運停頓造成虧損。2012年6月底,在上市規則需要的年結90日以內公佈全年業績的前2日,公司稱全年公佈之業績因核數師需要更多資料以完成審核,故需延遲,最後推遲至2012年12月,連中期業績也需推遲。最後核數師遲至12月20日才推出最終的全年業績,並發出保留意見,對於出售事項、存貨及應收款及應付款均有保留態度。8日後亦推出中期業績,但最終在年底可恢復買賣

其實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管理層也歷經更換,終於可以復牌,在2013年1月10日,公司宣佈簽訂無約束力諒解備忘錄,收購廣州天倫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根據廣東信用網的資料,法定代表人叫張光微,是廣州房地產發展商天倫集團掌舵人。這公司主要基地在廣州,早在2002年,這公司入主國內上市公司黑龍江龍發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其控股權,並把名稱改為黑龍江天倫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轉營房地產,但因為缺乏業績,並未能於香港直接上市,其後國內停止房地產上市。



如果有人細心發現,其實同明日系的人已產生關係,早在2010年2月,明日國際發表諒解備忘錄,並在幾日後修訂,以38億元,即7億現金加承兌票據,及31億新股及可換股債券,宣佈向張光微之子張高濱收購Talent Prosper Corporation,在2010年7月定案,有10個項目注入公司,成功進行逆向收購。但其後因為香港股市轉差,並未能取得融資,故有部分項目分別在2012年12月出售予獨立第三方,甚或出售予原賣方張高濱,以之前的可換股票據支付。

在人物上,也開始逐步換上明日系人馬,2013年1月增加的董事中,有William Keith Jacobsen、周靜兩位,另加一個後來會介紹的蒙偉明,1星期後又後換上吳弘理,2月又增1位吳偉雄,部份人也有少量華匯的背景,很有財技感覺。其後連樂家宜都辭任,她終結在這公司的任務。

在股權上,舊股東任德章、李志雄也出走,但根據CCASS紀錄,溢利證券所持的股權卻在不斷增加,近期已增至超過20%。有人曾稱溢利證券和國美電器(493,前京華自動化、中國鵬潤)的主要股東有關係,適逢吳偉雄就是國美電器的非執行董事,可見他們的關係真是好有深意。

(2) 幻音數碼
這公司在永保林業倒下後,亦不好過。

2012年2月公司發佈已盈警,受到歐洲經濟危機加劇影響,本集團整體毛利率下跌,加上新增產品線,由盈轉虧,2012年8月公司再發佈盈警,稱受到歐洲經濟危機加劇影響,本集團整體毛利率下跌,虧損增加。

在虧損之下,公司規模亦簡化,由租用樂家宜富通大廈18樓21樓,轉把業務遷至科學園及深圳。又與永保林業的蒙偉明持有的Capital Fame Technology Limited借款5,000萬,年利率6%,但違約利息卻達38%,可謂是高利貸,並授予6,225萬購股權,行使價25仙,行使後股權增至9.09%,之公司以2供1進行公開發售,每股12.86仙,除樂小姐部分外,其餘由蒙偉明及明日系的陳遠明持有的Keen Platinum Limited包銷,集資4,000萬,如沒人供股,他們兩位持股量增至約23%,超過了永隆銀行家族的伍步謙,但低於樂家宜及廖家俊。

不久又有奇怪事情發生,公司於2013年1月發表盈警,稱除因以上提及的因素外,又發現於盤點時發現遺失曾存放於一所外判貨倉的若干原材料,損失1,070萬,並已向警方備案。在前後又換入一些明日華匯人士,部分也在永保林業出現過的人士,包括葉偉其、吳偉雄,可見財技味加重了。

在業務遭受重大影響後,負責業務推廣、除廖家俊外的執行董事陶康明也在2月離任,可以說是大勢已去。可見未來這公司在實業上已無甚建樹,又返回樂小姐的老本行了。

總括而言,這兩間公司已變成財技公司了,請小心。

延伸閱讀:
1. 明日國際購入Talent Prosper Corporation通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1028/LTN20101028751_C.pdf


2. 天倫集團IPO港股借殼記
http://www.guandian.cn/article/20100727/98712.html

3. 天倫集團借殼明日國際 董事長曾涉行賄案
http://big5.jrj.com.cn/gate/big5/hk.jrj.com.cn/2010/07/210937779301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