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业牵头国内最大地产联合体 图谋河南新区土地整理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9/wMMDAwMDE5MjkwMw.html'

国内首期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地产联合体即将启幕。

“8月22日,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正式挂牌,这对于河南房地产行业是一件大事。”8月16日,该合资公司董事长、河南建业地产(000832.HK)董事长胡葆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该合资公司由包括建业地产在内的河南16家本土房企共同出资12亿元成立,未来公司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50亿元以上。“主要投资方向是参与整个河南省地区的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

据了解,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建业地产已于7月4日发布前期相关公告,7月28日,合资公司刚刚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合纵”

谈及“合资”的背景,合资公司总经理、河南房地产商会秘书长赵进京一语概之: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但据记者了解,“合资”更多的是“合纵”之意。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提出以及河南城市化的加速,河南房地产正在受到众多投资的密切关注。”胡葆森判断,未来10年将是河南房地产的黄金时期,但河南房企与全国一流房企相比还比较薄弱。

据记者了解,河南房地产缺少属于自己的“巨无霸”,而现实却越来越紧迫,包括华润置业、恒大地产、万达集团、绿城集团、绿地集团等外地房企已纷纷进入郑州,采取“合纵”的方式,或许能让河南房企在未来的黄金机遇面前更具竞争力。

河南地产商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此而生。“我们采取的是公司型的产业基金模式。”赵进京透露,该合资公司的门槛为5000万元。

据 了解,16家公司中,建业地产与河南正商置业出资额度最高,均为2亿元,持股比例均为16.7%。河南天伦与河南东方各出资1.2亿元和1亿元,持股比例 分别为10%与8.3%。其余12家企业分别出资0.5亿元,所持股权均为4.17%。上述注资最迟在2015年5月20日前完成。16家企业占有河南房 地产市场份额已超过30%,去年共在河南的投资额达129亿元,销售额约180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180万平方米。

赵进京还表示,虽然,合资公司的首期注册资金为12个亿,但其投资能力远远大于此。

胡葆森也透露,合资公司12亿元的资本金意味着百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不少投资机构都从中嗅到了商机。目前不少银行和信托机构找到董事会,希望洽谈投资等事宜。

胡葆森希望,合资公司在运作2-3年后,可以将商会中的更多成员吸引过来。“我们初步设定合资成员将达到50家左右。”

意在土地整理

虽然该合资公司称它的重点在郑汴新区和其它17个地级城市的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从事开发和投资业务,但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的首要目的却是省域内新区的土地整理以及成片的旧城开发。

“合资公司的确更看重成片土地的一级开发,希望实现城市规划、土地整理以及帮助政府融资等一系列有助于城市建设的各项业务。”赵进京认为,合资公司可以为16家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有利于在河南本土取得大面积的土地,且联盟企业之间的资金还可以相互调配。

胡葆森也向本报记者透露,合资公司刚刚成立,今年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以及项目出炉,但是包括郑东新区、郑州新区、郑汴新区、新乡平原新区等在内的多个新区建设已进入合资公司视线。“今年年底前的任务就是做新区的市场调研,并与17个地级市进行充分沟通。”

据了解,郑东新区规划总面积达150平方公里,郑州新区则达到了2000平方公里,新乡的平原新区也有30平方公里。

胡葆森指出,未来,合资公司还将进入一些有特殊资源的县级新区开发。“只有这样,河南的房企实力才不会被边缘化。”胡葆森认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2

廣東將近期提出方案 南沙新區有望成華南首個自貿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101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廣東也加緊準備,將於近期提出南沙新區自貿區方案。作為今年5月才定位為自貿區的國家級新區,專家認為南沙自貿區有超越深圳前海等競爭對手的潛力。

廣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廣東省發改委正在就南沙新區申報自貿區一事做相關方案,力爭盡快上報。

 

今年5月5日,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同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一行調研南沙新區自貿區申報選址工作。自貿區選址規劃面積為24.52平方公里,包括龍穴島南部、北部和南沙灣三個區域。

同月出爐的《廣州市南沙新區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給予南沙多項政策優惠。

廣州市金融辦也提出支持南沙新區金融創新發展「十九條」政策,目前正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辦理。

一旦獲批,將使南沙新區在金融政策上全面超過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上海浦東新區等地區。

今年7月,上證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按照廣州市的初步計劃,南沙新區自貿區將於近期提出方案,下半年上報國務院,力爭在年內獲批。

消息人士稱,在國家層面,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已對南沙多次調研。而在廣東省層面,包括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在內的多位省領導都曾來過南沙新區進行前期的調研活動。

據瞭解,按照設想,南沙新區自貿區將以「對港澳開放」和「全面合作」為方向,在投資准入政策、貨物貿易便利化措施、擴大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實現區內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

 

7月23日,廣東省政府官方網站正式下發《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2013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其中在對南沙新區2013年建設目標進度一欄中,明確提出「啟動申報自由貿易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認為,南沙成為華南地區第一個自貿區可謂勝券在握

從國家在戰略上的安排推測,在華南地區設立一個自貿區相當必要,而南沙可謂不二之選。

論地域面積,8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顯然勝過15平方公里的前海。而且,南沙的線性製造業初具規模,以現代服務業為製造業支撐,而前海注重發展金融業,結構較單一。

 

廣東省社科院的報告建議南沙新區借鑑香港經驗設立「南沙自由港」,著眼於「境內關外」的物流、航運、商貿、金融等業務,建成與國際接軌的貿易和航運「政策特區」和「功能特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54

樓繼偉:原則上不再出台新區域稅收優惠政策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195

據新華社11月21日發佈的消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財稅體制改革做出詳細解讀。

樓繼偉表示,當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優惠政策過多過濫,一些地方政府和財稅部門執法不嚴,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製造「稅收窪地」,嚴重影響了國家稅制規範和市場公平競爭。下一部,將清理已經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今後原則上不再出台新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窪地」影響市場公平

此次《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稅收優惠特別是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的規範管理。

樓繼偉表示,當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尤其是區域優惠政策過多過濫。

樓繼偉透露,據統計,已經出台實施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共有30項,還有一些正在申請的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項目。同時,一些地方政府和財稅部門通過稅收返還等方式變相減免稅,製造「稅收窪地」,嚴重影響了國家稅制規範和市場公平競爭。

樓繼偉表示,國家下一步將清理已經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執行到期的應徹底終止不再延續,對未到期限的要明確政策終止的過渡期,對帶有試點性質且具有推廣價值的,盡快轉化為普惠制,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樓繼偉表示,區域發展規劃應與稅收優惠政策脫鉤,今後原則上不再出台新的區域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統一由專門稅收法律法規規定。同時,嚴格禁止各種越權稅收減免。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有國稅系統工作人員表示,加工保稅區、物流區,還有地方政府的一些土政策,共同形成了目前稅收優惠政策。其中招商政策中地方優惠更多,「這些地區有企業專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不斷修改註冊地址,搞稅收返還、財政補貼,形式多種多樣。」

而據新華08網報導,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介紹,地方政府建五花八門的開發區,發改委將區域規劃上報到國務院時,往往都有優惠政策扶植,其中不乏這類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地方在規劃中都要求稅收優惠政策,這樣的優惠就造成區域之間稅負不公平,對企業的公平競爭、市場統一是非常不利的。

北京市華稅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天永認為,區域稅收政策對稅法有極大損傷作用。「這種區域優惠與國家財政沒有關係,不僅降低了稅法的權威性,也降低了稅法的公平性。從全球來說,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都是受約束和管理的。」

劉天永表示,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個區域尚未發展起來的時候還有些作用,但是當地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很多企業為了優惠到該區域去註冊,但經營地點並不在這個地方,這對其他企業並不公平,比如稅率在別處是15%,但在區域內就變成了5%,這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水平。

將推進營改增和消費稅改革

此外,樓繼偉還提到,未來將進一步進行營改增和消費稅改革。房產稅方面,將減少房產建設和交易環節稅費。

樓繼偉表示,我國目前正在推進的一項重大改革是營改增。從增值稅角度看,也是增值稅的轉型和擴圍,轉型就是從過去的生產型增值稅變為消費型增值稅,擴圍就是將增值稅引入服務業,建立符合產業發展規律、規範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清除重複徵稅問題。

此外,樓繼偉稱,下一步還將推進消費稅改革,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環節、稅率,進一步發揮消費稅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的調節力度。《決定》還提出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其中包括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下一步,房產稅改革方向是減少房產建設和交易環節稅費,增加保有環節稅收,配套推進清費立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37

“政府要淡出一些,要能夠有所不為”訪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771

孫繼偉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借‘49條’,能夠使金融中心的地位、功能得到基本確立,圍繞金融中心的建設,還有一系列的功能得到集聚。”

“你看我們有些清單里的有些權力可能幾年都碰不到一次,政府改革不能自娛自樂。”

“上海比較適合集群創新,體現國家意誌、綜合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

2015年4月27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完成了新一輪的擴區,把從前的28.78平方公里變為120.72平方公里,納入了陸家嘴、金橋、張江三個片區。這三個地方的GDP占浦東新區的80%。也就是說,這次擴區,實際上等同於將浦東新區整體變為了自貿區的試驗田。

2013年9月,自貿區花落上海。一個月後,曾歷任上海嘉定、徐匯兩個區主要領導的孫繼偉,開始主政浦東新區政府,擔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浦東新區區長,幾乎全程見證了自貿區的發展。今年4月,擴區後,他兼任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在6月的陸家嘴論壇,他表示自貿區金融改革“呼之欲出”,引起媒體爭相關註。2015年7月7日,在浦東新區政府大樓內,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我們的趕考剛剛開始

南方周末:如果給自貿區的現狀與之前的期待相比打分(百分制),你會打多少分?

孫繼偉:說要打分,我覺得挺難的。整個自貿區建設可以分為兩段,擴區之前和之後。擴區之前我認為可以打90分以上。原來在28.7平方公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內,以管委會的體制,做了不少制度創新,做了第一版的負面清單,成績還是非常突出的。擴區從4月27日才開始,如果比作要考試的話,我們現在趕考也剛剛開始,答卷還沒答完,所以後一段還打不出分。

南方周末:自貿區擴區,對政府而言,最大的變化在哪里?

孫繼偉:擴區之後上海做了一個很大的變動,不是用管委會這樣的臨時機構來做事,而是決定把管委會和浦東新區政府合一,就是合署辦公。

上海自貿區今後如果能夠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按照未來改革的需要,改造一個完整的政府,和其他幾個區相比,特點很明顯。

因為我們是一級政府,如果我們能夠完整地按照“負面清單+責任清單+權力清單”這樣的管理模式運行,對於“可複制可推廣”的意義、對於政府自身改革的意義還是非常之大的。

南方周末:具體來講,合署辦公之後,區政府的工作模式跟原來有哪些不同?

孫繼偉:這個問題我們也非常關註。不能合署以後,政府還是原來怎麽做就怎麽做,像人們所講的“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或者“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個肯定不行。

自貿區沒有單獨的職能局,浦東新區的職能局同時也是自貿區的職能局。實際上現在自貿區有三個內設局(綜合協調局、政策研究局、對外聯絡局),和五個片區局(世博、張江、金橋、陸家嘴、保稅區管理局),擴區之初,在剛剛進行切換的過程中,這樣設置,會有一批人專門琢磨、研究、張羅自貿區的事,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和完善,到一定的時候,自貿區的職能將會完全按照一個新區政府的正常運轉來做。

南方周末:在簡政放權方面呢?

孫繼偉:昨天(7月6日)下午市里面開了專題會議,主題就是新區政府職能的轉變。第一步,就是市里面的相關部門又下放了一百六十幾項權力。我看到廣東下放了六十幾項權力,覺得我們這個還是有點力度的。

為什麽?因為浦東新區在這麽多年來,所賦有的權力應該比其它區都大,而且市里面已經下放過200多項權力,在這個基礎上又下放了160多項,後面還有60多項準備再下放。

但是,我們所關心的下放權力並不是簡單地說我浦東新區把該要的權力都要到了。原來是市里批,現在改成區里批,這個沒有太大意義。

我們想拿到這個權力以後,根據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理清楚我們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接下來我們會提出一個減權清單。

去年擴區的時候,我們提出了一個1.0版本的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隨後會做2.0版,這塊還是要花比較大的功夫來做。

南方周末:有時間表嗎?

孫繼偉:有。今年年內要做出來。

南方周末:你比較關註的改革還有哪些方面?

孫繼偉:比如現在在投資領域和建設領域,還是非常複雜。一個項目,從開始立項、拿地,到最後建成,手續極為複雜。他們統計過,從開始拿地到允許建樓,所有手續走完大概要140多個圖章。而且周期非常長,基本上都是一年左右。

這里面還是有很多空間,跟國家有關部委已經溝通了,希望自貿區能夠做一個先行的示範區。

我們總體的思路,就是政府要淡出一些,把社會中介組織能夠引進來,各方的主體責任要明確。現在是政府為整個建築工程的全過程背書,而我們希望引進建築綜合保險、建築師負責制等,通過市場的力量去改變,讓政府管得少一點,同時管得更好一點。

金融改革“很快,很快”

南方周末:在6月底的陸家嘴論壇上,你說新的金融改革政策“呼之欲出”,具體會什麽時間落地?

孫繼偉:很快,很快。就在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會以後,就可以通過。所有的流程都接近尾聲了。

南方周末:為什麽有說是“51條”也有說是“49條”?

孫繼偉:最後應該還是49條。有個別條款,可能因為國家部委還需要斟酌,為提高效率,擱置爭議,一致同意的,就是新的49條。

這對下一步自貿區的金融創新,還有加快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很有好處。金融中心建設是上海的特色,也是上海所承擔的一個光榮使命。中央對上海實際上是寄予厚望,所以在2013年制定了支持金融創新的“51條”,這一次是《關於推進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以及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若幹意見》,也是我們講的49條。

我們希望借這個“49條”,按照我們的預定目標,能夠使金融中心的地位、功能得到基本確立,圍繞金融中心的建設,還有一系列的功能得到集聚,比如說保交所、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

南方周末:這次意見主要突破在哪些方面?

孫繼偉:資本項下的自由兌換應該是沒有問題,將進一步加大力度。還有個人合格的投資者對於境內外投資,也會進一步地開放。

改革不能自娛自樂

南方周末:在5月的一次論壇中,有學者評價對自貿區前一段的感覺是“too small,too slow”(太小,太慢)。現在Too Small的問題解決了,Too Slow依然存在。對此你如何回應?

孫繼偉:太慢,我覺得主要跟人們對自貿區的期待相關。實際上有些舉措、改革,從中央到市里,已經力度蠻大了。但是我覺得跟我們所承擔的使命和要求相比,是還有“Too Slow”的感覺。

現在可能還有一些企業的需求或感受,跟政府的感受還是有一定差異,這是需要盡快填平的鴻溝。我們在自貿區建設過程中,應該更多地按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來,不能改革自娛自樂。

包括在政府行政審批方面,真正要改哪些呢?應該是企業迫切希望的,或者感受特別深切的問題。有些審批、有些權力,可能是企業根本都碰不到的事情,你看我們有些清單里的有些權力可能幾年都碰不到一次,這個對企業來講相對來說意義不大。

南方周末:這些幾年用不到一次的權力比如是哪些?

孫繼偉:比如關於狩獵或者捕殺野生動物的許可,這是目前不大可能在上海做的事,但是作為政府權力它是有的。

南方周末:在3月,美國商會公布了年度調查,他們在上海的370多個成員中幾乎3/4認為自貿區沒有為它們的業務帶來實在的利益;大約一半受訪者表示從自貿區啟動以來還沒發現業務上的任何變化。

孫繼偉:美國商會提出來的這些意見,後來我們查下來,他們反映的有些情況也是不太準確的,後來我們也跟他們做了一些溝通。我不知道他們當時樣本是怎麽選的,聽取了哪些企業的意見,這些跟我們掌握的情況並不吻合。當然,這可能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自貿區的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在更廣的範圍,以更大的力度去推介,境內外企業也一定會在關註自貿區的過程中發掘、抓住發展和壯大自身業務的機遇。

上海比較適合集群創新

南方周末:現在全國的四地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管委會之間有溝通嗎?

孫繼偉:有溝通。前段時間,沈曉明書記(上海市委常委、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和我一起去了天津、深圳自貿區學習。沈書記還應邀到福建去給他們上了堂課,也在那邊學習參觀了一下。

各地都有一些好的做法。他們在創新能力、改革的大膽方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南方周末:有參與自貿區規劃的學者說,對於“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各地心態不一,地方都希望自己的政策只適用於本地,外地的政策倒是能越快複制越好。有沒有這樣的心態?

孫繼偉:我們倒從來沒有這個感覺。因為浦東新區存在和開始的理由、它承擔的使命,就是幹這個的,就是要先行先試,改革創新。

包括今年浦東兩大任務,一個是自貿區的建設,還有是一個科創中心的建設。主戰場是張江。我們提出“雙自聯動”,把自貿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進行聯動。采取海關特殊監管和電子圍欄的方式,在張江同樣享受原來保稅區的免稅政策。我們還要改變原來孵化器的狀態,原來60%多是國企在做,接下來可能跟一些國際高端的孵化團隊合作,有創業導師,有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止是提供廉價的辦公空間。

南方周末:現在深圳的發展勢頭直逼上海,你上次去深圳調研的感覺怎麽樣?

孫繼偉:深圳有很多東西非常值得上海學習。比如有些東西他比我們要大膽,一旦看準了,就幹了。這個我覺得這可能是導致實踐中存在一些差距的原因之一,在有些改革方面我們可以做得更大膽更灑脫一些。

又比如怎麽樣能夠放手搞活,政府怎麽樣能夠有所不為,上海的政府往往有為的意識比較強,就是管的意識比較強。

真正怎麽樣能夠不為,我覺得是下一步在政府職能轉變中重點來做的。要盡可能少批或不批,政府厘清自己的邊界,也就是跟企業的關系,跟市場的關系,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區分清楚。盡可能放手,給企業有空間,給市場有活力。

深圳這方面做得蠻好的,因為政府的不為,使得一批草根的、創新的企業能夠起來。現在大家所講的,騰訊、華為……確實出現了很多中國知名的企業。

但是上海還是有機會的。因為在下一輪的,比如科創中心的建設過程中,上海有自身的優勢。譬如大飛機、航空發動機、腦科學、生命科學,它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需要考驗一個城市的底子,這時候上海就會顯示出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大飛機、航空發動機,對你的基礎工業、制造業、科研能力,材料科學、基礎科學、應用科學,都是一個全面的考量。

南方周末:為什麽改革開放三十年,浦東也有25年歷史,都沒出現馬雲、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家?

孫繼偉:我相信今後會有。這是一個經常被說到的問題,但我認為也是一個不準確、不完全說明問題的問題。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質和文化,有自己獨特的科技基礎、人文積澱,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它會結出不同的果實,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說明和衡量這些果實。

南方周末:那麽,上海的城市特質究竟適合哪類創新或者哪類企業成長呢?

孫繼偉:就像廣州可以長香蕉,到上海就長不了香蕉是一樣,這是城市的特質、文化的差異性,不能簡單類比。從我自己的觀點來說,上海比較適合集群創新,體現國家意誌、綜合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

我講個例子,上次馬化騰到上海市委做講座,他覺得到了“互聯網+”的時代,上海是很有優勢的。因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基礎性的東西,跟原來的產業進行疊加,這時候如果做得好的話,有倍數效應,他認為上海這個方面基礎很好,很有優勢。

我曾經講過,現在大家一提創新就說BAT,現在上海不應該多想這個事情了,應該是更多想BAT之後的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92

福州新區獲批 主打兩岸合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944.html

福州新區獲批 主打兩岸合作

一財網 劉菁 2015-09-09 10:46:00

福州新區位於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範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

中國政府網9日發布消息稱,國務院正式同意設立福州新區。至此,我國國家級新區數量達到14個。

批複文件顯示,福州新區位於福州市濱海地區,初期規劃範圍包括馬尾區、倉山區、長樂市、福清市部分區域,規劃面積800平方公里。

今日開盤福建新區概念股應聲上漲。截至發稿,中國武夷(000797)漲7.09%、三木集團(000632)漲9.56%、福建水泥(600802)上漲6.53%。今年上半年,福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9.90億元,同比增長10.0%。

此前《福州新區發展規劃》《福州新區空間發展規劃綱要》透露的福州新區規劃圖

批複提出,要把建設好福州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舉措,實現在更高起點、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積極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一體化發展。

批複稱,福州新區建設,要以深化海峽兩岸交流合作為主線,以開放合作、改革創新為動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把福州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好福州新區,對於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推動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批複還要求福建省人民政府認真做好福州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規定程序報批。

福州新區設立後,我國國家級新區擴至14個,其他還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陜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和南京江北新區。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68

近四百重點項目 十三五福州新區將投9000多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886.html

福州新區於2015年8月獲國務院批複設立,是我國第14個國家級新區。國務院批複福州新區時,賦予了“三區一門戶一基地”的戰略定位,即: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改革創新示範區和生態文明先行區。

6月13日,在上海舉行的福州新區推介會上,福州市市長楊益民表示,福州在投資環境上有政策疊加優勢,福州新區、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四區疊加”,平潭綜合實驗區“一區毗鄰”,使得福州享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處於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

“十三五”期間,福州市初步安排福州新區總投資達9259億元的391項重點項目建設,年度計劃投資約1600億元,爭取新區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00億元,主要用於推進福州新區濱海大通道、東部快速通道二期、道慶洲大橋、馬尾大橋、環南臺島濱江休閑路、江涵大橋等一批重大交通設施,新區供電供水排水、生態環衛等基礎設施體系,教育、醫療、消費等城市配套設施,三江口、閩江口、濱海新城、福清灣、江陰灣等五大城市功能組團,臨空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江陰工業集中區等一批重大園區建設。

此次推介會表示,福州市已確定今年為“新區建設年”,正在全力實施《新區建設行動計劃》,今後幾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將高於全市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高於全市2-3個百分點,加速打造各類要素集聚的理想投資熱土。

在產業發展上,目前福州新區擁有1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的重點園區,形成機械裝備、冶金、食品、紡織、塑膠、醫藥、電子信息、石化等為主體的八大重點產業集群。近期,福州新區繼續引進了一批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產業項目,進一步壯大新區產業實力。例如:總投資300億元的京東方8.5代面板項目已在福清動工,將帶動形成千億產值的顯示器產業集群;總投資400億元的申遠聚酰胺一體化項目,將建成為全球最大的聚酰胺和己內酰胺生產基地;全力在長樂培育打造具有完整VR產業生態系統的現代產業基地,預計幾年內生產規模也將達到千億。

作為國家級新區,福州新區獲得的國家和福建省的政策支持將給新區的開發建設帶來多方面、多領域的優惠和利好。

比如簡政放權方面,福建省將能下放或委托的省級管理權限全部予以下放或委托給新區,近日,福建省政府已正式公布了《下放福州新區省級經濟管理權限目錄》,賦予福州新區121項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對外開放方面,在福州新區率先複制推廣福建自貿試驗區各種創新舉措;開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海關、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等方面的合作試點。對臺交流方面,福建自貿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對臺有關政策優惠和創新功能都將輻射到福州新區;支持新區內的金融機構為臺灣機構和個人提供跨境結算服務等。科技人才方面,新區引進的重大研發機構最高可獲得2000萬元的資助,高層次人才(團隊)最高給予300萬元補助;鼓勵新區企業引進轉化科技成果,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技術交易總額的10%~30%給予補助。

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位於福州新區內,面積共31.26平方公里,分布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福州保稅港區兩個區域內。目前,福州片區在體制機制創新、兩岸合作交流、海絲平臺建設、保稅展示交易、金融合作發展、先進制造業基地、整車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國際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已推出7批77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22項。

“簡化CEPA以及ECFA下貨物進口原產地證書提交需求”、“放寬ECFA項下海運集裝箱貨物直接運輸判定標準”兩項舉措為全國首創,已被海關總署複制推廣到4個自貿試驗區。“3A一掌通移動稅務平臺”、“改革和簡化原產地簽證管理”等創新舉措被列入福建省改革創新成果,在福建省內複制推廣。自貿區內15個對臺服務業領域已開放,已有58項對臺服務業項目落地。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全國第四個物聯網基地,區內物聯網企業達50家,2015年產值為514億元,同比增長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44

江西贛江新區獲批:已沒啥“含金量”的帽子為何多地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61.html

作為長江中遊地區四個省會城市中經濟總量最小的南昌,近年來正不斷發力做大中心城市,帶動整個江西經濟的發展。

6月1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贛江新區的批複》,要求把建設好江西贛江新區作為實施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更大的作用。

打造昌九一體化龍頭

此前,中部地區只有一個國家級新區,即去年4月獲批的湖南湘江新區,當時中部地區提出申報國家級新區的包括河南鄭東新區、江西昌九新區以及武漢新區。今年兩會期間,江西代表團首次提出了“贛江新區”的說法,表示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意見,“昌九新區”改名為“贛江新區”,當時國家發改委正在征求各部委意見。

此次獲批的贛江新區範圍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區、新建區和共青城市、永修縣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65平方公里,主要是南昌和九江結合處,贛江新區的建設,有利於進一步打造昌九經濟走廊、建設大南昌,提高核心城市的帶動作用。

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劉耀彬對第一財經分析,江西要對接長江經濟帶,就必須要有一個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此次贛江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不僅可以促進昌九一體化,而且也可以發揮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帶動整個江西的發展。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長江中遊幾個省份中,江西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城鎮化水平比較低,經濟體量比較小。在四個省會城市中,南昌經濟總量最小,與武漢、長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與長江中遊其他核心城市相比,2015年,南昌GDP僅相當於武漢的36.5%,長沙的47%,合肥的70%。

而且,一個區域的發展必須有一個引領者才能帶動整個區域更快地發展,從城市的經濟首位度看,2015年,南昌經濟總量只占江西省的24%左右,而同期武漢約占全省的37%,長沙為28%,合肥占到約26%左右。

在這幾個省會城市中,南昌的人口、經濟規模最小。2013年的數據顯示,在人口規模方面,南昌城區人口為248萬,而合肥達到331萬,長沙達到348萬,武漢為628萬。在產業方面,南昌現有的產業基礎仍比較薄弱,缺乏幾個“頂天立地”的企業帶動。

南昌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柳華此前就對第一財經表示,核心城市對一個省的發展十分重要,南昌做強做大了,整個江西在中部也會更有競爭力。

目前南昌正加快城市擴張,吸引巨型項目落戶,通過擴大城市規模,提高整個城市的集聚和輻射能力。不過,光靠自身的力量顯然還不夠。對南昌來說,與本省內的重要沿江港口城市九江聯手起來,打造“昌九經濟走廊”,全力推進昌九一體化十分關鍵。

根據江西“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將深入實施“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區域發展戰略。龍頭即為昌九經濟走廊,而昌九一體化的核心即為贛江新區。

批複指出,建設好贛江新區,對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內陸地區開發開放具有重要意義。要努力把贛江新區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點。

“國家批複贛江新區,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走綠色崛起之路,通過綠色崛起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整個江西的發展。”劉耀彬說。

第18個國家級新區

贛江新區獲批後,中國國家級新區擴容至18個,此前17個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陜西西鹹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和長春新區。

我國自1992年10月設立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以來,到2012年10月之前的20年之內,一共批複了6個國家級新區。近年來,各地掀起申報國家級新區的熱潮。除了已經獲批的18個國家級新區,還有不少城市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包括武漢新區、鄭州鄭東新區、烏魯木齊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沈陽沈北新區等。

盡管目前的國家級新區政策含金量已經非常小,尤其是地方政府最為在意的財稅政策優惠方面幾乎沒有,但地方爭建國家級新區表明這頂“帽子”仍有不少意義,尤其是地方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往往意味著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定位、措施獲得國家認可。

湖南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童中賢認為,當前國家級新區建設仍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國家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中西部地區是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國家級新區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有效發揮產城融合作用,並且作為區域新增長極,以點帶面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58

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現出現三個變化

時隔37年,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召開,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7月22日,在“新都市圈生態與未來城市峰會”上,陜西省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出現了三個顯著變化。

比如,城鎮化增速趨緩。由於城鎮化速度和經濟增長存在同步對應的關系,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城市發展也走到了關鍵節點。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城鎮化增速也開始減緩。與此同時,經濟增速也進入了10%以下的時代。王軍說,兩個時間節點基本一致。按照國際經驗,50%是城鎮化的重要拐點。從30%到50%是高速增長型,50%到70%是中高速增長期,目前這種狀況會持續很長時間。

另外,城鎮化發展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從西鹹新區的建設來看,王軍對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他說,過去30多年,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房子建了不愁賣,開發區建就有人氣,主要依靠土地級差提供溢價。城市邊際擴張,投資小、見效快,以逾期土地收益為商業擔保,融資推動城市快速擴張。

不過,這種模式雖然使政府投資城市的能力極大提高,拉動GDP固定資產投資,但必然推動城市無限擴張,使城市喪失了本應有的高效,產生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各種城市病。王軍將之概括為“三個透支”,即透支了環境福利、土地福利和人口福利。房地產市場過剩,城市發展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個別城市甚至出現了空城。從人口聚集來看,我國不少地方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

最後,互聯網和汽車時代的到來推動城市發展的郊區化。

王軍說,汽車進入家庭已經普及,互聯網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搬到交通壓力更小、生態環境更好的郊區。電商下鄉是大事件,它不僅是商業平臺,大幅度遞降了交易成本,推動了農副產品進城,改變了城鄉的商貿結構。更重要的是,電商下鄉成為互聯網進入農村的綜合平臺,打破了城鄉距離和信息不對稱的壁壘。縮小城鄉差別將由此成為可能,郊區小城鎮將有可能成為創業的天堂,從而吸引城市資本和消費人才的回流。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業態的變化,以社區為單位的物流配送體系越來越發展,城鄉商業發展必須要重新調整和發展,城鄉之間越來越多地出現人員、資本的雙向流動。城鄉關系不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系,而是互相依托雙向流通的融合包容關系。

圍繞這些的變化,如何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西鹹新區堅持遵循三種格局、遵循歷史文脈、遵循現代規劃理念來優化城市的發展形態。

王軍說,新區提出構建由特大城市、中等組團城市、專業小鎮村落布局的點狀的分布體系,註重城鄉包容發展,實現市政體系間錯位發展、有機融合。

在農民的城鎮化進程中,王軍介紹說,讓農民帶著土地和勞動力兩個資本進去,通過農村合作專業組織,集體股份制改造,使農民在土地出租、入股經營的同時,一部分通過教育成為城市產業的工作者,同時成為產業工人,實現就地城鎮化。

值得關註的是,“互聯網+”在西鹹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應用,比如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和消費下鄉,推廣互聯網小鎮等的做法,在城市群、大城市周邊建設“互聯網+”產業,生態宜居小鎮。把點狀布局的市政體系結合起來,大眾創業空間、特色小鎮、綜合園區的綜合性平臺。

本次峰會由財訊傳媒集團、《地產》雜誌、未來城市主辦,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主辦、零壹財經協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47

上海浦東新區成全金融要素集聚地 互聯網金融機構高速進駐

上海是全國的金融中心,陸家嘴是上海的金融中心,這樣的版圖和邏輯在更多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以及演進的步伐也成為各地自貿區爭相借鑒和學習的對象。那麽作為陸家嘴和自貿區的屬地,浦東新區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背景下已經囊括了哪些金融元素?

“浦東新區是全國金融要素集聚度最高、門類最齊全、交易量最大、最活躍的地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局長施海寧於2016年8月18日在2016第二屆中國(上海)互聯網金融峰會上指出,目前浦東新區擁有上海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市場、上海股權交易中心等機構,此外在2016年中國保險交易所已經落戶浦東新區,不久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等也將落戶浦東新區。

施海寧給出的數據顯示,金融機構中商業銀行方面,目前浦東新區擁有260家銀行類機構、18家外資銀行法人銀行,120家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代表處。在非銀行金融機構方面,共擁有交銀金融租賃、招引金融租賃等8家金融租賃公司,全上海市7家汽車金融公司中有6家落戶浦東新區,其中包括上汽、通用等。此外,還擁有寶鋼財務等10家財務公司、華寶信托等3家信托公司、2家貨幣經濟公司。

對於近年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也蜂擁入駐浦東新區,施海寧指出,目前浦東新區共有支付機構20家,占上海所有54家支付機構的37%,占全國所有267家支付機構近8%。目前共正常運營213家P2P網絡借貸平臺、25家股權眾籌機構、12家獨立的第三方互聯基金銷售機構。

此外,施海寧還給出了浦東新區在保險機構方面的發展,目前,浦東新區共擁有保險機構265家,18家外資保險法人公司,全國11家航保中心中,浦東占有9席。

隨著商業保險的大力發展,用戶對於保險的認識逐步深化,同時在保險創新不斷完善、搭界互聯網這一引擎時,價格低廉、用途廣泛的場景化保險更頻繁地出現在了人們生活中。

上海保監局副局長李峰指出,目前互聯網保險在上海三個層面獲得了較快的增長。

第一,專業互聯網保險方面,2013年第一家互聯網保險機構眾安保險落戶上海,2015年實現保費收入22.83億元,同比增長187.50%。2016年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了13.52億元,同比增長79.85%。

第二,傳統保險公司自營網絡。李峰表示,目前上海有24家保險法人機構開展自營網絡平臺業務。2015年業務規模81.53億元,同比增長18.39%,2016年上半年實現業務規模112.16億元,同比增長159.85%。

第三,第三方網絡平臺代理。目前,上海共有18家中介法人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2015年代理保費收入36億元,同比增長170%,2016年上半年代理保費收入33億,同比增長230%。

同時,李峰指出,上海的互聯網保險在輔助政府智能轉變方面已經高速提升。“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省際客車保險第三方安全檢測平臺,與市交通委聯合推動平臺運用。”李峰表示,2015年實現上海11694輛省際客車風險全覆蓋,開展風險提示、跟蹤監管。同年事故發生率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36.29%,死亡人數下降81.2%。

此外,2016年6月1日,上海公安局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了快處易賠APP系統,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車輛保險數據平臺建設,推廣保險公司提前介入交通事故人傷物損快速核保賠付。目前快處易賠APP用戶101541人次,處理事件967件,平均事故處理用時6分10秒,撤離用時僅需3分49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41

國家級新區們水平如何?上海浦東去年GDP占全市近1/3

9月21日,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子站在發改委網站發布《關於國家級新區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國家級新區是承擔著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經過多年努力,國家級新區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引領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國家發改委調研組調研,大多數新區經濟增速領先所在省(市)平均水平。

以下為全文:

6月19日至6月22日,國家發改委調研組赴上海浦東新區、重慶兩江新區進行調研,實地考察了浦東新區諾華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華力微電子,兩江新區規劃館、互聯網產業園招商中心、豬八戒網絡科技公司、服務貿易產業園、京東方光電科技、奧特斯科技、果園港,重點了解當前國家級新區建設情況,並在重慶兩江新區主持召開了第二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國家級新區發展總體情況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著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經過多年努力,國家級新區綜合實力不斷壯大,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引領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各國家級新區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3.4萬億元、2.3萬億元、0.3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4%、4.5%左右,在本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大多數新區經濟增速領先所在省(市)平均水平。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0%,高於甘肅省增速11.9個百分點;貴安新區同比增長20.2%,高於貴州省增速9.5個百分點;廣州南沙新區同比增長13.3%,連續兩年居廣州市第1位;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增速均超過所在省(市)2個百分點以上。同時,新區的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吸引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快速增長。

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新區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各新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著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一批重大項目順利落戶。浦東新區新增持牌金融機構52家,股權投資、融資租賃、財富管理等新興金融機構3072家,聯想、萬達、海爾、小米等企業在浦東新區設立互聯網金融平臺;濱海新區引進了一批航空航天、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重大項目,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5500億元;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海洋經濟實現較快增長,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一期開工建設;貴安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直管區信息產業規模總量達到130億元,增長53%;大連金普新區成功簽約投資55億美元的英特爾非易失性存儲器項目。

創新創業成果豐碩,新區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各新區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雙創”成效顯現。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福州新區、湘江新區、兩江新區、貴安新區、西鹹新區成為國家首批“雙創”示範基地;浦東新區獲得專利授權12000件左右,完成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139項;濱海新區以科技“小巨人”為抓手,培育了一批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南沙新區新設企業增長近3倍,新增註冊資本總額增長4倍以上;大連金普新區全年新註冊企業4800戶,通過“創業服務超市”等舉措扶持創業帶頭人424人。

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各新區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註重宜居宜業,促進產城融合和城鄉統籌發展。四川天府新區科學規劃城區功能布局,圍繞產業集聚區建設興隆湖、錦江生態帶等一批生態環境項目。陜西西鹹新區明確全區2/3面積為農田、生態用地等禁建區,大力修複改善生態環境。舟山群島新區累計創建美麗海島精品社區和特色村127個,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按照新區主導、街鎮主力、企業主體的模式推進12個特色小鎮建設。

“放管服”有序推進,新區改革邁出新步伐。各新區以創新促轉型、以改革促發展,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著力構建市場化營商環境。濱海新區成立的行政審批局,劃轉了18個部門的216項審批職責,運行情況良好。蘭州新區推動組建大綜合執法局,集中執行1791項行政處罰權。貴安新區行政審批事項從700多項精簡到149項。南沙新區市場準入前置審批事項由101項壓減為12項。福州新區行政許可事項減少73%。大連金普新區制定實施行政權力清單動態管理辦法。

今年以來,面對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各新區主動作為、迎難而上,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度,濱海新區、兩江新區、湘江新區、江北新區經濟增速都超過了10%;大部分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其中,南沙新區增速超過了50%,長春新區、蘭州新區增速在30%左右;不少新區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江北新區、滇中新區地方財政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預計今年上半年,濱海新區、舟山群島新區、兩江新區、南沙新區、湘江新區、江北新區等的經濟增速都將超過10%,蘭州新區經濟增速將超過20%,貴安新區經濟增速將超過30%。

二、上海浦東、重慶兩江新區發展情況

上海浦東新區是第一個國家級新區,26年來,在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方針指引下,浦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重慶兩江新區是全國第三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新區,6年來,兩江新區圍繞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開發建設初見成效,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5%,高出全市近5個百分點。總體上看,這兩個新區發展態勢良好,呈現出不少亮點,也積累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

(一)上海浦東新區發展情況

“十二五”時期,浦東新區面對外部環境和自身轉型的多重挑戰,堅持深化改革,以自貿試驗區建設引領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努力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堅持創新轉型,促進重點產業高端高新高效發展,努力提升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中所處的地位;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善方便可及、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2015年,浦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7898億元,占全市的31.6%。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以及轉型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浦東新區聚焦自貿試驗區改革和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1869億元,增長8%。1—5月,工業總產值3333.76億元,同比下降7.4%,主要是因為兩大龍頭企業均處於產品調整期,國內外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各類成本上漲等;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84億元,同比增長35.2%,其中上年結轉因素拉動增長16.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658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31.49億美元,同比增長1.1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9億元,同比增長7.6%;外貿進出口總額6464億元,同比增長0.2%,高於全國3.4個百分點。1—4月,規模以上社會服務業營業收入1058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較去年明顯提升。

當前浦東新區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關鍵期。下半年隨著自貿試驗區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工業重點行業企業訂單逐步恢複,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點區域建設加快推進,以及迪士尼正式投入運營後拉動消費,預計全年GDP增長8.5%左右,繼續保持高於全市約1—2個百分點的水平。

浦東新區經濟運行呈現不少亮點:一是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趨勢更加明顯。在生產形勢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繼續加快,一些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市場定位準確的企業出現逆勢增長。二是投資結構繼續優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投入力度較大、增速較快;民間投資增長較快,民間投資占投資總額的34.4%,其中私營經濟投資增長28.5%。三是科創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創新創業環境日益完善。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加快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繼續推進各類研發創新資源的集聚;進一步完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優化科技金融和科技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四是新產業、新動力、新領域發展活躍。新區信息服務業和商務服務業均實現兩位數快速增長。自貿區擴區效應繼續顯現,新經濟增長潛力逐步釋放,融資租賃、國際貿易、貿易代理等熱點行業投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金融創新業務增長迅猛。

(二)重慶兩江新區發展情況

兩江新區積極融入國家內陸開放戰略,加快開發開放,實現了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實現翻番。地區生產總值從2010年的1002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020億元,年均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從693億元增長到1978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從106億元增長到303億元。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形成了汽車、電子、裝備三大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培育了以豬八戒為代表的一批本土高新技術企業。與此同時,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建成區面積年均增加10平方公里,對全市經濟發展帶動效應開始顯現。

今年以來,兩江新區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8.73億元,同比增長11.8%。1—5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1845.9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45.9億元,同比增長13.9%;限額以上法人商品銷售額1181.71億元,同比增長2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43億元,同比增長10%;進出口總額979.9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

兩江新區推進建設發展的主要做法是:一是立足發展需要,不斷完善開發體制。重慶市三次調整優化兩江新區體制,出臺了《兩江新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和《重慶兩江新區管理辦法》,下放了283項市級審批權限,增強了兩江新區綜合競爭優勢和區域統籌能力。二是聚焦資源要素,不斷提升開放水平。按照建設內陸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的定位要求,建設開放基礎平臺,建設了一批產業園區和基地,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構建立體化的國際通道;積極探索內陸通關和口岸監管新模式,實施通關便利化試點;實施貿易便利化改革,初步形成推動貿易方式轉型升級的支撐體制。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大力發展創新型產業。以價值鏈、產業鏈打造主導產業,汽車、電子、裝備三大優勢產業本地配套率達80%;以金融杠桿助推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發展,2015年產值達84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8.5%;以改革試點推動新興服務業發展,建設了一批現代服務業平臺;積極推動創業創新,集中建設一批創新平臺和創業孵化器,集聚了多家國家產業基地、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四是堅持產城融合,大力完善城市功能。積極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按照“產業跟著規劃走,人口跟著產業走,資源跟著人口走”的思路,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功能分區,推動產業、生態、民生的融合發展,建設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國家級新區。

總的來看,浦東新區與兩江新區都能夠圍繞各自功能定位,著力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開發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較好地發揮了區域經濟發展引擎和改革創新試驗示範作用。

三、相關建議

在當前形勢下,國家級新區要在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方面繼續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國改革開放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推動各新區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國家已經批準設立的18個國家級新區,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發展重點和承擔任務各不盡相同。各地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因區施策,按照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各新區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積極主動作為、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改革探索。目前發展困難較大的新區,應該多一些拼勁和闖勁;具有開發開放相對優勢的新區,應該多一些探索和創新;經濟基數較低、相對遠離中心城區依托的新區,應該多一些實幹和積累;新近設立、剛剛起步的新區,應該多一些謀劃和定力;同時積極穩妥推進符合條件地區新區設立工作,進一步發揮新區在引領發展、推進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是大力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各新區應在實施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措施的同時,抓住國家大力促進民間投資的機遇,提高服務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動新區項目建設。按照儲備一批、動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做好項目的周期性滾動管理,利用好專項建設基金等工具,研究設立國家級新區發展引導基金,不斷提升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各類項目盡快落地。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協同戰略投資者、金融機構共同招商,融資融商一體,精準招商,提高引進項目水平。

三是著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各新區要把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促進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著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地紮實推進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加減乘除”一起做。傳統產業比重高的新區,應大力淘汰落後產能,努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集成集約集群發展。產業體系相對高端的新區應依托人力資本、土地、資本等優勢,優化資源配置,著力補齊創新短板,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增加有效供給,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是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級新區不同於一般的開發區,除產業集聚外,還要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開展探索實踐,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新區整體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做到產城融合、宜居宜業。要提升城市品質,實行全域一體化規劃,合理規劃新區用地結構,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高標準建設新區公共服務設施,讓城市居民和訪客共享新區發展成果。劃定新區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功能分區控制,構築綠色生態安全屏障。促進產業發展與城市功能同步提升,形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有機相融的發展格局。

五是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新區是改革的試驗田,要按照年度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要點,結合落實深化改革各項重點任務,積極推進新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支持新區圍繞重點方向開展體制機制先行探索,力爭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經驗。協調有關方面把更多的改革任務放到新區進行試點,如“雙創”示範基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投資貿易便利化、創新行政區劃管理等,並不斷推動這些試點試驗取得成效。各新區要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實現放管服結合,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六是努力營造支持新區發展的良好氛圍。新區發展建設主要依靠新區廣大幹部群眾埋頭苦幹、奮力拼搏,同時也需要凝聚社會共識、營造良好環境,把著力實幹創業與加強輿論宣傳有機結合。要建立常態化的宣傳報道機制,講好新區故事、傳播新區經驗、弘揚新區精神、塑造新區品牌,多角度反映新區發展的歷程和成績,特別是在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踐行新發展理念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樹立新區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的新形象,在全社會營造支持新區發展、學習新區經驗的良好氛圍,為推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註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