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航客機遭擊落的背後:烏克蘭親俄派在戰場節節敗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65

馬航MH17被擊落的慘劇吸引了全世界的關註,到底是誰的過錯現在依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在這背後有一個被大家忽略了的事實:戰場上,烏克蘭親俄分裂勢力在最近一個月里節節敗退。 最近一個月中,烏克蘭政府軍已經將分裂勢力武裝壓制回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中心地帶,形勢對於分裂勢力非常不樂觀。 烏克蘭政府軍的反擊開始於6月末,當時烏克蘭軍隊在10天的停火後率先發起進攻,很快收複了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兩城,迫使部分分裂分子在向南撤退的過程中丟棄了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 當第一階段計劃成功的收複了大部分農村領土後,政府軍的第二階段計劃就是收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市。 但東部武裝人員聚集的頓涅茨克市和盧甘斯克市是人口上百萬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導致貿然進攻會造成大量貧民傷亡,並引起抗議。基輔也對此表示了擔憂,稱並不支持直接進攻其中的任何一座城市。 但政府軍選擇了另外一種方法來削弱分裂分子的力量。政府軍第二階段攻勢的關鍵目標定為孤立兩座城市的分裂分子,以及切斷向俄羅斯邊境的補給線。 烏克蘭政府軍計劃先在邊境處建立一道5公里長的防線,派遣三支部隊駐紮頓涅茨克南部 - 第24、72摩步旅及79空中機動旅,政府軍已經控制了一些要道關口,比如Dolzhansky,曾是俄羅斯物資補給的重要經停點。失事的馬航客機MH17剛好與烏克蘭政府軍的運輸機處於同一航線上。 上周末,政府軍地面部隊攻克了Amvrosievka,周一又宣布占領Saur-Mogila,從下圖城市分布可以看出政府軍基本控制住了南部邊境。 相較整個分裂分子勢力所在區域,政府軍可能先努力將頓涅茨克孤立。本周一烏克蘭政府軍表示已經包圍頓涅茨克北部重鎮Horlivka,戰鬥在該鎮東部的Debaltseve仍在繼續。 在南部政府軍昨日除了攻陷Saur-Mogila,還向Torez和Shakhtarsk的分裂勢力發起了進攻,如果政府軍能夠成功拿下並守穩這些地方,將對頓涅茨克形成鉗形攻勢。 在盧甘斯克,類似的行動也在進行著,目標都是為了孤立這些分裂勢力盤踞的大城市。 不過以上事實並不意味著分裂勢力將很快土崩瓦解。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俄羅斯專家Igor Sutyagin表示,“雖然烏克蘭政府軍很擅長在平原上打仗,不過一進入城市,情況就很可怕了。” 而且東部武裝人員的實力保存完好,不容小覷。在近幾日的交火中,雖雙方互有傷亡,政府軍並沒有占到的便宜並不多。 同時美國方面報道,在分裂勢力仍然控制的100公里俄烏邊境線上,來自俄羅斯的火箭發射器等重型武器依然源源不斷的輸送進來。 基輔的烏克蘭智庫Razumkov Centre防務分析師 Oleksiy Melnyk表示,俄羅斯的介入是關鍵性因素。他稱“只有俄羅斯真正停止向分裂分子提供武裝、資金和人力時,情況才能有突破性進展,但目前在可預見的未來不認為這種事會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86

黃金多頭節節敗退 對沖基金以今年最快速度減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02

對沖基金以今年最快速度削減黃金多倉,這類倉位連續第三周減少。面對美元走高、美聯儲加息、通脹並未如期加快上升,黃金的投資需求進一步減少,多頭節節敗退。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本月11日一周,紐約市場的黃金期貨與期權凈多倉減少了14%,三周內減幅達49%,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黃金ETF的黃金持倉也減至2009年以來新低。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黃金需求為將近五年來最低水平。

本月13-14日,黃金期貨價格上漲2.3%,兩日漲幅創下了今年6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可金價和今年3月的巔峰期相比還低了15%。目前美元逼近四年新高,市場預期美聯儲明年年中首次加息,美股創新高,美國國內通脹並未如預期加快上升,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已經下降。

管理3336億美元資產的公司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旗下全球題材策略師Frances Hudson認為:

“一切都在跟黃金(漲價)對著幹。最大的影響是美元走強,它是所有大宗商品的負面因素。現在的環境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和股市走高,可能發生通縮,有些國家已經是通縮了。”

不過,管理30億美元資產的 National Securities Corp.首席市場策略師Donald Selkin認為,面對所有負面,金價看來已經見底。美聯儲可能不會像外界預期的那麽快加息,一切經濟疲弱的跡象都有利於黃金。而且金價低可能吸引央行和珠寶商買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36

碳酸飲料敗退 可口可樂遭遇十五年來最大規模裁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14

可口可樂,Coca Cola,裁員,碳酸飲料

整個飲料業、特別是碳酸飲料已告別高增長的黃金時代,業內巨頭可口可樂也開始勒緊褲帶過日子,未來幾周計劃至少裁減工作崗位1000-2000個。這將是十五年來該司最大規模的裁員。但即便如此“瘦身”,可能也不足以彌補蘇打汽水這類碳酸飲料銷售下滑的損失。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除了上述大裁員,可口可樂還將更嚴格地管控預算,告誡高管出行不要選擇豪車,改打出租車,並撤銷了為華爾街分析師們舉辦的豪華聖誕派對。本周一彭博報道爆出,可口可樂內部備忘錄顯示,該司辦公室已停用語音郵件,稱是“為了簡化我們工作的方式,提高生產力。”可口可樂的發言人此後表示,僅此郵件變動一項措施就可為公司節省約10萬美元。

以上都是可口可樂為在2019年以前削減成本30億美元計劃采取的行動。今年10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可口可樂盈利同比下降14%,其中北美地區非碳酸類飲用水、果汁和茶飲的銷量前所未有地下降了1%。當月可口可樂決定加大削減成本的力度,宣布將今年2月制定的削減成本計劃規模由10億美元上調至30億美元。。

在公布財報以前,10月下旬該司已發布預警,稱今明兩年都無法達到盈利目標,將其歸咎於作為過去幾十年主要收入來源的蘇打汽水消耗量已經減少。換句話說,可口可樂認為,消費者不再像過去那麽喜歡飲用蘇打汽水。

消息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上述近期的裁員並非主要針對占員工比例近85%的裝瓶與經銷部門,可能集中於可口可樂位於美國亞特蘭大的總部,以及位於香港、伊斯坦布爾、倫敦、墨西哥城這些全球各區的辦公室管理人員。這類員工約有10%都可能失去工作。

一位可口可樂的女發言人稱,公司已通知員工,重組將影響工作崗位。但她未確認預計裁員人數。據她所說,公司還在確認要裁撤哪些崗位,而一些會失去工作的員工將有機會申請公司其他職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31

老品牌敗退,新物種登場2億中產正在“消費升級”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334

隨著收入增長,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偏好開始與生活品質、情感因素、個性化和設計感相關。圖為顧客在試用阿里巴巴VR實驗室研發的Buy+虛擬現實購物體驗產品。(視覺中國/圖)

用商品撫慰情緒,是消費主義對現代人的一個許諾,當人們跨過實用和低價的需求,開始願意為情緒、氛圍、生活品質花更多的錢,消費升級也正悄然發生。

“人們逐漸認識到三個層次的需求:愛美、怕死、缺愛。女孩子的優先級是愛美;隨著成熟就越來越怕死,要吃健康點;而愛的需求是永遠的。因為這個認知,大家就會知道把錢和時間花在哪里。”

在李雨眼里,從洗發水的故事就能解釋什麽是“消費升級”。

她是一位29歲、生活在上海的白領。青春期,在三線城市讀書,家里很多年都用飄柔、海飛絲;上班後學會了海淘,代購一些日韓潮牌;現在她家浴室里的洗發水,大多是從她喜歡的微信公號推薦買的小眾品牌。一瓶洗發水的價錢,從二十幾塊一路“躥”到了兩百多塊,“只要效果好,為頭發多花點錢完全值得”。

李雨是千千萬萬同齡白領們的縮影。2016年7月,《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文章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家庭年收入在7.66萬-28.6萬人民幣之間)人數從1990年代的幾乎為零,增長到今日的2.25億。

隨著收入增長,他們不滿足於基本的生活需要,消費偏好開始與生活品質、情感因素、個性化和設計感相關,而不再那麽重視價廉。用商品撫慰情緒,是消費主義對現代人的一個許諾,當人們跨過實用和低價的需求,開始願意為情緒、氛圍、生活品質花更多的錢,消費升級也正悄然發生。

2016年6月,麥肯錫一份名為《重塑全球消費格局的中國力量》的報告指出:中國消費結構與發達國家日益相像,到2030年,中國家庭全年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比將下降18%,而“可選品”與“次必需品”的支出將顯著增加。未來15年,中國將貢獻全球消費增量的30%。

消費升級使得曾經火爆一時的大賣場品牌開始經歷寒冬考驗,App和公號電商卻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節節敗退”的老品牌

作為旗下擁有玉蘭油、海飛絲、舒膚佳、汰漬等諸多品牌的全球最大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寶潔從2007年到2013年,在中國的零售額每年的同比增長呈下墜態勢:從20%跌至5%左右。

2015年年中,寶潔前CEO格拉弗雷(A.G.Lafley)表示,寶潔在中國的錯誤在於,管理人員都誤認為這是一群“節儉的中產階級”,“我們被困在市場中間了。消費者越來越高端,這意味著我們在往下走”。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接替他的新CEO大衛·泰勒(David Taylor)2016年2月稱,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無法接受”,並表示這家消費品巨頭“正在所有產品類別上都節節敗退”。

上世紀90年代,寶潔等跨國巨頭開啟了中國老百姓對日用商品的認知。在普通人工資只有千數來塊的時候,用一瓶18塊錢的海飛絲是一件有面子的事,這一消費習慣保持了十余年,普通人家的浴室幾乎鋪滿了寶潔、聯合利華旗下的產品。

10年間,寶潔在中國市場有將近20%的銷售額增幅,聯合利華的增幅也有兩位數。直到2010年左右,中國一流大學的畢業生招聘會上,這兩家公司也是被熱搶的雇主,數百人的演講廳被圍得水泄不通,臺上的公司高管夾雜著中英文的演講處處透著驕傲和自豪。

然而,對傳統日化大公司的第一波沖擊很快來襲,它來自電商的崛起。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購消費者數量為4.13億,高於美國的1.66億,消費者的年均網購開支為1508美元。中國的B2C電商規模達6230億美元,高於美國的5110億美元,為全球最大市場。

天貓海外直營業務總監劉一曼在接受采訪時說,最早從2013年開始感受到大公司對電商的重視,“和阿里巴巴對接的人從中國區CEO變成了全球CEO,包括寶潔、聯合利華、雀巢等都來談戰略合作。”

如今,從電商、海淘,到新崛起的微信公眾號營銷,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大公司曾用“電視廣告+超市賣場”圈住的龐大消費群體正在面臨解散。

渠道之外,人們的購物沖動也變得更加隨機,不再是單一的功能和價格訴求,不再迷戀大品牌,購買動機可能來自對包裝新鮮感,甚至是開瓶後的一種特別的氣味。

“某些重大變化也正在浮出水面。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挑剔,普遍性的市場增長時代逐漸走向盡頭。消費形態正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從大眾產品到高端商品轉變。另外,消費者開始尋求更為均衡的生活方式——健康、家庭和體驗成為主要關註。”麥肯錫在一份名為《加速前行:中國消費者的現代化之路》的報告中指出。這份報告訪談了44座城市的1萬名18-65歲中國消費者。

電商品牌化

電商用便捷的物流、無所不包的貨物種類、花樣頻出的打折促銷,迅速分食了傳統日化大公司的一大塊蛋糕。

然而現在,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網站出現大批同質化產品,消費者們面臨選擇困難,秒殺、滿減、買贈、折扣等低價刺激手段也漸漸顯出了疲態,低價打法既無法保證客戶粘性,又把商家的利潤迅速削薄。

於是,電商品牌化成為消費升級的需要。

“三只松鼠”是其中表現搶眼的一家。這家2012年上線的賣堅果、幹果、花茶的天貓店鋪,2016年前8個月已經完成了25億銷售額,同期店鋪累計訪問人數1.1億次。

2015年起,三只松鼠的天貓搜索指數分別超過了“堅果”和“零食”,這意味著它已經逐漸成為堅果和零食的代名詞。三只松鼠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品牌化”是他們殺出重圍的關鍵戰略。

創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1976年出生在安徽農村,中專畢業後選擇了營銷行業。賣唱片、開飯店、擺地攤,他嘗試過二十多種不同的職業,直到2003年被招入安徽“詹氏山核桃”做營業員,從在蕪湖開專賣店一路做到營銷副總。至今,三只松鼠的總部仍在安徽蕪湖。

2010年網購興起,他開始嘗試電商,先後經歷過兩次失敗:第一次脫離淘寶、做了獨立域名的官網,但七個月都沒有一單業務;第二次在淘寶開了名為“殼殼果”的店鋪,結果在“萬人免費試吃”活動中,人員、貨源、物流等問題全面爆發,打垮了這個新品牌。

章燎原不甘心,二次淘寶創業。2012年6月19日,“三只松鼠”上線。經過半年的抓客服和廣告戰,在當年“雙11”創造了日銷量766萬、全網食品電商銷量第一的成績,一舉奠定行業地位。

章燎原常想,“人為什麽要吃零食”,往往不是因為餓或解饞,而是源於某種情緒,憤怒、快樂或悲傷……零食可以撫慰情緒。章燎原做品牌電商的心得是,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要優質的產品,更註重情感體驗,希望有存在感、被尊重。

茫茫貨海之中,品牌化也逐漸成了淘寶買家們的新訴求。眼下,淘寶開始重視品牌的內容制作,請名人來推薦他們信賴的店鋪,粉絲們因為欣賞其智識或人格,也會願意追隨其生活方式。

比如近期作家劉瑜和蔣方舟都寫過“我最愛的十家淘寶店”,它們大多價格偏貴,但有設計感和個性。這樣的文章一經推出,便是爆款。

海淘崛起

2014年起,中國每年有1億人選擇境外遊,隨著境外遊規模的激增,中國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認識越加深入。

尼爾森發布的《“海淘”消費者生活形態與購物偏好分析報告》顯示,網購者中有海外網購經驗的比例在2013年及2014年都是32%,但這一數值在2015年大幅躍升至63%,由此讓2015年被稱為“海淘元年”。

該報告顯示,美容護膚、服裝及食品是最主要的三大海淘品類,但家居或廚房用具的潛力無限,過去一年的消費比例雖然只有26%,但未來考慮購買者達到了51%。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手袋、玩具和圖書雜誌上。

在購買的心理原因上,“讓我享受生活”“開拓我的視野”“讓我的生活有更多樂趣”成為了最主要的三個答案,而選擇“讓我覺得自己更加光鮮亮麗”“讓我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讓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消費者比重排名末端。這兩類回答的區別在於,前者更強調自己的感覺,而後者更看重如何塑造別人心目中的自己。

作為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深圳,2015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300億美元,同比增長76.1%。

目前,跨境電商的采購模式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買手制,就是請當地人給你買,然後海外直郵寄回來,這種模式的代表有“洋碼頭”;第二種是直采制,就是在當地成立一家公司,有專業的采購團隊和廠家聯系采購,這種模式的代表有“網易考拉海購”;第三種是平臺制,邀請品牌商家到國內來開店、收入分成,這種模式的代表是天貓國際。

網易考拉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提供了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用戶規模超過4000萬,年增長率接近40%;交易規模超過2000億元,保持60%的增速,預計2018年將突破一萬億。

他們觀察到,在用戶層面,80後、90後人群對價格的關註度正在減弱,更在意安全性、豐富性和品質。主力消費人群集中於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用戶群也在迅速猛增。

作為主流互聯網用戶的1980-1985年出生的人群,伴隨著他們的人生階段進入到娶妻生子尤其是生養二胎以後,希望給自己及子女更高品質的生活,是當前國內商品不能完全滿足的需求,從而刺激了跨境電商的崛起。

網易考拉認為,與微信公號的電商相比,跨境電商的核心優勢在供應鏈,尤其是保稅區的支持。公號電商在粉絲號召力和內容引流方面則有更突出的表現。

公號的生意經

從微信公眾號購物是新崛起的一種購物方式,公號訂閱者們因為喜歡某個公號的內容,也會購買它推薦的生活方式和物品。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內容投資者們觀察到,從2016年開始,大家空前看好文化內容產業,內容帶來流量,從而形成消費升級的重要賽道,“文化驅動消費升級”已成為一種現象。

運營兩年,分享育兒知識的公號“年糕媽媽”在2016年7月已達到了電商月銷售額5000萬的水平。他們目前粉絲量500萬,每篇頭條文章平均閱讀量在70萬-80萬,寫文章的同時,賣繪本、玩具、日用品和家居商品。

年糕媽媽的真名叫李丹陽,浙江大學醫學碩士畢業,2014年初生下兒子“年糕”後,做起了全職媽媽。因為學醫出身,她成了身邊媽媽群中的育兒專家,2014年夏天她開了公號,不到五個月,粉絲上萬。

“過去媽媽們獲取育兒知識的線上渠道主要是百度,但現在很多人認識到網上搜的東西不靠譜,所以都把我們當育兒百科來用。”李丹陽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號的粉絲群是80後、90後年輕媽媽,她們對老一輩的育兒方式不認同,希望通過一個渠道吸收先進的育兒理念,而且不要太累。

年糕媽媽從2014年12月開始做第一單團購,當時有篇文章里提到過一款濕疹膏,很多粉絲在後臺留言想買,他們就主動聯系了供應商,第一單售賣了十幾萬。後來隨著粉絲量的增多,每天找來合作的供應商都有幾十家。融資之後,年糕媽媽的先生“年糕爸爸”也加入進來負責供應鏈業務,他曾是寶潔產品供應部門的總監。

與“年糕媽媽”的垂直領域不同,微信公號“書單”主要面對的是知識人群。書單在2015年4月23日上線,10月20日開始做第一款電商。

當時書單的用戶還不到10萬,越來越多的人在後臺留言問能否買書,他們試推了一本書,效果還不錯。以後書單開始拓展範圍,賣筆記本、杯子、茶等與生活美學相關的東西。“書單”賣得最好的一款杯子價格高達720元一對。

“愛美,怕死,缺愛”

事實上,如今一篇文章賣火一款產品已很常見。電商平臺“玩物誌”最近推出了一款雙肩包,四萬多的閱讀量帶來了超過2000單的銷量。這款雙肩包有緊貼背部的隱形拉鏈,公交卡、手機、錢包甚至USB接口都有專屬口袋,可以說是乘地鐵專用裝備。

“這說明我們處在一個很多需求等待被滿足,但我們還不知道怎樣去滿足的時刻。”玩物誌高級編輯陳一斌說。

“玩物誌”想做的是基礎生活需求之上、奢侈品之下的“新生活必需品”,它們可能小眾、並不便宜,但更人性化、能觸摸情緒,比如近兩年成為一二線都市女性新寵的鮮花及周邊品牌“野獸派”。

從2013年至今,在影星周迅、高圓圓、AngelaBaby、林心如的婚禮上,“野獸派”承辦花藝和伴手禮。其創始人Amber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人們希望享受與明星同等的商品,比如林心如婚禮上戴的同款售價520元的紅玫瑰水晶球,成了全店熱銷品。

野獸派最早是一家微博花店,2011年底上線,沒有價目表和產品目錄,顧客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或故事告訴老板娘,老板娘做一捧花,再用140字轉述故事配圖貼出來。

“她們大多喜歡溫柔、浪漫的,不是時髦、酷的,設計要有藝術感和手工感,或者有故事、有歷史。”Amber說。她畢業於複旦大學新聞系,知道如何抓住一個故事中打動人的點。

隨著微博生意越來越好,Amber停止了原來文化投資公司總經理的工作,專註賣花。除了花藝,野獸派還銷售首飾珠寶、寢具睡衣、香氛蠟燭等產品。“花的邏輯有兩個,一是色彩,一是香味。”Amber說,她們的周邊產品都是這兩個維度的延伸。

野獸派上海總部的辦公室位於舊工廠改造的紅坊創意空間,小會議室里零落擺著彩色杯子、小狗首飾架之類的樣品,墻上貼著床上用品的布料小樣。素顏的Amber端著一超大杯咖啡,來去都是跑著的,“我們跟賣魚、賣菜的沒什麽兩樣。”

在她看來,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審美、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會形成消費升級。“人們逐漸認識到三個層次的需求:愛美、怕死、缺愛。女孩子的優先級是愛美;隨著成熟就越來越怕死,要吃健康點;而愛的需求是永遠的。因為這個認知,大家就會知道把錢和時間花在哪里,所以消費才升級了。”

(文中李雨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16

險資敲門上市公司 | 上海家化兩年內鬥 元老敗退離場

2011年11月,深圳市平安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平安,系平安信托子公司)以掛牌價51.09億元受讓家化集團100%的股權,同時成為上海家化第一大股東,控股約家化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7.72%股權。

據說當年平安之可以低於海航6.8億元的51億元競標價勝出,關鍵的利器之一,就在於平安收購價碼之外的承諾深得上海國資委和葛文耀之心。根據上海國資委和平安集團簽訂,並由上市公司上海家化公布的《產權交易合同》,平安承諾在股權轉讓之後,保證家化集團實際控制權5年內不得轉讓,且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5年內不得發生變更。

彼時,家化的“老大”葛文耀一心想要把家化打造成一個時尚集團,而平安也支持葛設想:在標書中提出針對家化集團日化產業鏈延伸、化妝品專賣店、直銷品牌、SPA漢方店、精品酒店、旅遊項目開發、高端表業等時尚產業拓展承諾在未來五年里追加人民幣70億元投資。

當然,承諾歸承諾,撕破臉的時候則又是一回事。“蜜月期”過後,不過一年,葛文耀便在微博上炮轟平安。作為投資方的平安也許早先是希望家化成為另一個雲南白藥(早在2008年平安投資),短短幾年內雲南白藥股價漲了近3倍。但卻事與願違。此後的兩年里,以葛文耀為首的家化元老團隊與新股東平安之間矛盾便幹脆上升到公開層面,一來一回的互相攻擊致使矛盾計劃,而家化的股價也如過山車一般讓持股機構和小股東們擔憂不已。

曾有江湖傳言稱:“葛文耀之於上海家化,等於喬布斯之於蘋果”。但葛文耀到底不是喬布斯。2013年5月,葛文耀董事長的職務遭到罷免,同年9月提出退休申請並很快獲得批準。兩個月後,平安指派長期在外資企業工作的資深職業經理人謝文堅當選新任董事長一職。此前,謝文堅是強生醫療中國區總裁,在其掌舵期間,強生醫療持續保持了業務額年均20%以上的增長。而在謝上任後,家化內部的矛盾依舊沒有消停。“去葛文耀化”一直在實施,直至2014年6月,解除葛文耀舊部王茁的總經理職務,其董事職務亦被投票罷免。

至此,公司內部元老和新入資本的較量,從最初的誰也不願意讓步到最後兩個強勢團隊碰撞後更強勢一方勝出,另一方則出局而告一段落。

謝文堅2014年為家化制定的總體目標是到2018年實現120億元的銷售規模,其中100億元是企業品牌本身的銷售目標,另外的20億元來自於並購,比如對彩妝及口腔護理這兩個領域的並購。5年實現120億元,意味著家化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3%,幾乎超過整個市場增長率一倍。

但根據上海家化發布了2015年年度業績成績單來看,公司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46億元,雖相比2014年的53.35億元依舊上漲,但9.58%的增幅為五年來最低。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18億元,同比下降6.38%,為扣非凈利潤近10年來的首次下滑。

對此,上海家化解釋稱,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宏觀經濟狀況、居民消費增速、行業發展狀況、市場競爭格局等。“除上述宏觀、行業、渠道等因素影響了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速外,日化行業內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使得公司必須加大資源投入,影響了公司凈利潤的增長。”

上海家化董秘韓敏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曾解釋稱,2014年以前公司的銷售95%主要來源於百貨和商超組的渠道,傳統渠道(銷售)的放緩導致2015年公司銷售方面承壓。

而從整體行業來看,諸如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資生堂等傳統日化、美妝巨頭亦進入調整階段。

面對不利的市場環境,能否完成預定目標尚不可知,但毋庸置疑的謝氏領導下的上海家化需要預備打一場硬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471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7/0406/162419.shtml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龔進輝 龔進輝

曾學忠憾然離職,中興手機為何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中興終端CEO是個苦差事,誰當都面臨巨大壓力。

昨天下午,中興通訊扔出震撼彈,宣布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曾學忠因個人原因離職,即日生效。這位中興史上最年輕的執行副總裁,打拼21年後選擇與中興和平分手。

曾學忠在中興內部被稱為“曾10億”“少帥”,2014年1月,他在中國區總裁位置上做了8年後出任中興終端掌門人,這是集團核心業務之一。擔當大任的曾學忠上任後推動中興終端全面轉型改革,最重要的舉措便是放棄10年之久的機海戰術。

不過,中興在中國市場打翻身仗是項系統工程,面臨重重困難,光有曾學忠一腔熱血遠遠不夠,2015年、2016年連續2年業績未達標就是最好的證明。尤其是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銳減,直接導致曾學忠“下課”,由中興老將殷一民負責操盤。也許從那一刻起,曾學忠在中興的職業生涯就已進入倒計時。

2016年至關重要,中興市場表現難堪

如果要給曾學忠貼上標簽,理工男、營銷高手、中國通三個關鍵詞必定入選。需要指出的是,其執掌中興終端的背景頗耐人尋味。2013年,中興首次跌出國內手機市場前五,小米互聯網手機打法的威力初步顯現,已經威脅到中興市場地位,並處於運營商停止終端補貼暴風雨的前夜。

因此,此時中興委派曾學忠統帥中興終端,臨危受命意味濃厚,核心目的是防範小米,策略是學小米反小米,學習小米精品策略和互聯網營銷手法,尤其是利用其營銷專長將小米營銷精髓複制到中興終端。有趣的是,幾乎同一時間,劉江峰出任榮耀事業部總裁,盡管他並非華為終端一把手,但二者在推動互聯網轉型過程中互相對標。

上任後,曾學忠為中興終端註入“年輕化”“敢不同”等特質,對產品、渠道、營銷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當其沖的便是砍掉大量機型,著力產品創新,聚焦精品,品牌塑造積極向年輕人靠攏,並持續加大在制造、人才、銷售等方面全球化布局。

經過1年改造,曾學忠交出第一份答卷:中興全球出貨量達4800萬臺。這一表現中規中矩,落後於華為7500萬臺、小米6112萬臺出貨量,但他堅信可以縮小差距甚至趕超。遺憾的是,2015年,中興與華為、小米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越拉越大,它們全球出貨量分別為1億臺、7000萬臺,並穩居全國市場前兩位。

反觀中興,全球出貨量達5600萬臺,其中國內出貨量僅為1500萬臺,甚至不如異軍突起的魅族。曾學忠曾在內部信中反思,2015年中興實際出貨量與6000萬臺預期目標相差400萬臺,問題出在國內市場,原因在於犯了兩個嚴重錯誤:一是戰略失誤,沒有提前洞察到消費者轉換趨勢和渠道轉換趨勢,導致錯過兩個風口;二是固有管控模式、品牌等短板,沒有得到充分提升。

對此,曾學忠強調中興將在渠道、品牌和人才三個層面尋求突破,力爭3年內(2018年底)重回國內手機市場前三強,並提出2016年挑戰7000萬臺的銷售目標。顯然,2016年是中興複興的關鍵年份。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2016年是中興成立31年來極為艱難的一年,營收小幅增長1%,凈利潤暴跌173.49%,凈虧損23.6億元。

中興迎來上市20年來第二次虧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被寄予厚望的終端業務未達預期。IDC數據顯示,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同比銳減36.5%,以2015年5600萬臺出貨量計算,2016年其出貨量為3560萬臺,僅完成預期目標的一半。無論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這都是一個拿不出手的成績,曾學忠“下課”也就見怪不怪。

去年10月,中興終端無預警換帥,殷一民接替曾學忠正式走到臺前,後者則擔任中興EVP(全球副總裁),協助殷一民工作。在我看來,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驟降2040萬臺,跌幅如此之高,除了在中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也與其在海外市場優勢被削弱不無關系,這無疑是個危險信號,曾學忠難辭其咎。

或許,讓中興高層無法忍受的是,身為中國通和營銷高手的曾學忠在經歷大刀闊斧的改革後,非但沒有助力中興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反而市場地位愈發尷尬,3年複興計劃第一年就遭遇出師不利,為後續搶占市場蒙上一層陰影,這才導致其下課。

中興衰敗:產品、渠道、營銷不給力

從換帥到離職,前後不到半年,請允許我當回馬後炮,我認為期間曾學忠擔任所謂的中興EVP是個有名無實的虛職,因為他治下的中興終端屢次錯過搶占市場的有利時機,中興高層對其失去耐心,繼續重用的概率微乎其微。同時,曾學忠離職的時機也給外界留下想象空間,上周中興剛發布一份並不出彩的年度財報。

如果說曾學忠下課是為中興終端業績不佳背鍋,那離職則暗示他不看好中興終端的未來前景。畢竟,作為曾經的一把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中興終端的優劣勢,以及應有的市場排名。在我看來,中興終端的優勢在於不俗的專利積累,專利護城河為其進軍海外市場掃除障礙,但其在產品、渠道、營銷三大核心環節的短板也很明顯,這恰恰是其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原因所在。

先說產品,“剁手興”是中興再努力也無法撕掉的一個標簽,大致意思是手機看起來性價比高、賣相好,買完發現直呼上當,發誓再買就剁手,其根本原因在於建立以運營商市場為導向的管控模式。早年中興過於依賴運營商市場,同時做上百款產品是常態,管控模式適配這套規則,導致生產出一批低質量的產品。

同時,中興手機的產品定位亦不精準,產品之間界限十分模糊,既有老年功能機,也有低端智能機,產品太分散。直到2014年1月曾學忠提出精品策略,產品數量從300多款減到76款,為此不惜整整18個月沒發布新品,直到2015年先後推出天機系列、Blade系列,分別面向高端、中低端市場,產品困局才有所改善。不過,中興出手還是有點晚,兩大系列均面臨強敵進犯,銷量難免不佳,這也就解釋了天機7銷售目標定位於區區200萬臺。

然後說渠道,中興渠道拓展的尷尬在於輕易放棄運營商市場,而電商渠道上量和社會公開渠道建設又非一日之功,根源在於中興對渠道變革的趨勢沒有加以預判。2014年,在小米互聯網模式和運營商減少終端補貼的雙重沖擊下,中興急於否定運營商市場,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商上,並在線下渠道保持必要的投入。

不過,好景不長,2015年下半年,OPPO、vivo強勢崛起給整個手機行業帶來重大啟示:線下渠道才是手機行業洗牌的主戰場。彼時,中興才意識到線下渠道的重要性,開始瘋狂補課,將2016年定義為“門店年”。曾學忠曾表示,“中興總體計劃要建設3000—4000家門店,主要投向公開渠道,一線城市會建1—2家旗艦店。”可惜,亡羊補牢為時晚矣,線下渠道建設不僅考驗中興資金實力、人才招募,經營步入正軌更需要時間,而市場留給處境堪憂的中興已經不多。

再說營銷,“剁手興”嚴重傷害品牌形象,預示著中興品牌營銷任重道遠,但其實際表現讓人大跌眼鏡。一方面,與高調、張揚的友商相比,中興營銷宣傳顯得保守、內斂,無論是話題性還是曝光量,存在感都極低;另一方面,盡管內部反複呼籲學習小米,但一直沒有放開手腳真正去做。

在我看來,中興在品牌營銷層面雷聲大雨點小的根本原因在於仍存在B2B思維慣性。過去中興與運營商打交道采取B2B模式,只重視技術研發,對品牌研究和積澱不夠,用“不懂營銷”來形容也不為過。更為可怕的是,一直以來中興對品牌營銷不夠重視,心態不對是硬傷,直到2016年才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和不斷學習,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

寫在最後

依稀記得去年5月底,曾學忠在天機7發布會上曾表示:“我們失敗了,時代成就的不是我們,是小米,因為我們眼里沒有風口,只有產品。”言下之意是以產品主義者自居的中興不應落敗於營銷主義者小米。4個月前,他在反思終端部門未完成2015年度目標時,直言不應該回避向小米學習。

從小米效仿者搖身一變成為批判者,曾學忠態度轉變之快出人意料,不僅透露其對小米模式研究不透徹,更折射其對中興終端轉型的迷茫,沒有制定面向未來3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清晰戰略,只能亦步亦趨地跟隨對手腳步,歷經小米和OV崛起兩次行業變遷,換來的是前景愈發不容樂觀。其實,中興轉型是項系統工程,內憂大於外患,如今市場地位急轉直下不能完全怪罪於曾學忠,其負主要責任既充滿無奈,也是必然結果。

中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462

IS敗退 敍東設總部遠離前線

1 : GS(14)@2017-06-18 22:06:56

IS近期在敍利亞拉卡及伊拉克摩蘇爾節節敗退,據報已經在遠離前線的敍東城市邁亞丁設立新總部。邁亞丁距離拉卡東南面190公里,鄰近伊拉克邊境,地勢令IS較難受到地面部隊攻擊,敍伊兩國亦有數萬人為躲空襲走難到邁亞丁。美軍與敍利亞反對派消息均指,隨着拉卡與摩蘇爾遭猛烈攻擊,IS有「遷都」至邁亞丁之勢,指揮部及IS成員家屬過去數月一直搬遷到當地。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留意到異動,並已經在邁亞丁展開空襲行動,不過目前戰略仍然以解放拉卡及摩蘇爾為主,否認是放生IS。有在拉卡攻擊IS的庫族戰士指,IS在夜間特別脆弱,因此他們傾向在夜間發動攻擊,「我們有熱成像望遠鏡及一些備有夜視功能的武器,IS經常很快投降」。但摩蘇爾戰事似乎更複雜,聯合國昨指IS在當地古城區挾持逾10萬平民。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65

湯文亮﹕創新高——節節敗退信號

1 : GS(14)@2017-12-10 20:33:30

【明報專訊】一向以來,物業代理向傳媒發放的消息就是某些公屋居屋以創新高價出售,令到不少人以為那些資助房屋業主是生意奇才,好似領展(0823)一樣,可以以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符合市場上高沽低吸的大原則。

早年賣走公屋的人現在如何?

其實,這是錯覺,他們只不過是攞政府着數,可以以低價從政府手上取得物業資產,再將那些物業以他們以為的高價出售,其實售出價與市價仍然有一段距離。不過,與較早前早已將公屋居屋出售的人來說,現在的售出價的確是創新高。

不過,我始終不明白,點解那些業主要出售他們的資助房屋,售出之後他們又何去何從,傳媒從來沒報道的是,那些曾經是資助房屋的業主,在賣樓後最初是租樓,環境與面積都比以往的公屋佳,後來愈住愈細,最後要露宿街頭。所以,我認為那些創新高並不是好消息,而是節節敗退信號,不少人將壞消息演繹成好消費,亦有不少人吶喊助威,這點我更加不明白。

20年前港人「割地求和」經驗慘痛

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樓市大跌七成,不少業主要被迫出售他們的資產給外資基金,當時的報道是有不少外資基金投資香港,他們真金白銀買香港物業,在不明內情的人來說,有外資財團投資香港,這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但香港業主知道,這是一個節節敗退、「割地求和」信號,悲慘的號角警剔了香港業主的心,以後投資物業,必定要量力而為,所以,物業投資者才可以避過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物業投資者有多少運氣,其實並不是,是他們痛定思痛,才可以避過一劫。

在過去幾年,有不少小業主以高於市價賣樓後向我炫耀,我反問他們點解要賣樓,雖然我寫細價樓爆煲論之後比較睇淡樓市,但仍然不主張賣樓,尤其是自住單位,他們向我炫耀其實是對我說他們正在敗退,就好似今日的公屋業主一樣,我希望傳媒可以訪問那些將公屋賣走的業主,他們現在身處何方,住在什麼地方,真正答案一定會警愓一些打算賣公屋的業主。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73&issue=2017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