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奮發、永恩齊齊改名轉運

>2008-05-19 AppleDaily

最近有兩間上市公司不約而同出通告話改名,不過同人唔同命,一個係因為莫財要賣商標撲水;一間係因為品牌越嚟越多人識,索性「正名」。

先講第一家,係喺香港同新加坡都有上市嘅奮發國際(1130),佢哋將子公司廈門奮發旗下嘅時裝品牌FUN商標,賣畀廈門帆派服飾,套現2000萬人仔,旗下品牌將改名為Kaimara。

FUN喺內地已有廿年歷史,家陣喺全國廿幾個省市共有約200個專櫃及專門店,廣告全部用洋妞模特兒。可惜,奮發自06年度開始由盈轉虧,舊年繼續蝕,主席陳星洲喺通告話生意難做,為免業績再見紅,惟有賣嘢套現。

賣咗商標後,內地約200個FUN銷售點就會整頓,蝕錢嘅分店會結業,其他就改過個品牌名做Kaimara繼續經營。雖然冇咗個品牌,但希望好似佢哋公司名咁,以後奮發做好啲生意。

達芙妮多人識

另 一間改名嘅係永恩國際(210),佢哋改公司名為咗遷就旗下越做越紅嘅品牌,以後永恩叫做達芙妮(Daphne)。佢哋90年開始自創女裝鞋品牌達芙妮, 專攻內銷,仲整咗個達芙妮購物網,品牌做得咁好,分分鐘達芙妮多人識過永恩,主席陳英杰索性將公司名改為同品牌名一樣。通告話,咁做可以令公司嘅業務發展 同定位都會更清晰。雖則改名各有前因,但目標一樣,希望業績更好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

青心直說:改名改人望改運


2009-06-02  AppleDaily





 

「衫 可以唔洗、股票要日日睇」、「衫可以遲啲洗、股票要即時睇」,呢兩句廣告對白播到街知巷聞,正係近期好了傷疤忘了痛嘅師奶寫照。做一隻小小資訊報價機,原 來一樣可以好出位,只要夠噱頭就有市場。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哥大電話尚未流行之前,傳呼機大行其道,當時嘅星光傳訊好威。星光傳訊創辦人黃金富於2000年 入主中華發展(1051),易名星光數碼,其後相繼改名為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但無論點改名,一樣年年蝕到喊。其後再改名為智富能源,卻未改蝕本宿 命。簡單啲講,1051呢個冧巴,自2000年以來蝕足9年,改名無助改運。股齡較深嘅股民,都會記得黃金富予人一個發明家形象,並唔見佢響市場cap到 好多水,後來間公司換咗位專教人買殼借殼嘅博士揸旗,亦唔見得有好大起色,最起碼班賓架唔Buy,點改名都係徒然。

高人入局有得憧憬

不 過,Every stock has its day,睇睇個市點樣喪炒就知,只要冧巴仍在,業績最衰嘅股票都可以突然鯉魚翻身,甚至再發揮其爆炸力。公司剛斥資2.21億美元,收購原本由澳洲上市礦 業公司Oz Minerals 擁有,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之Martabe金銀礦項目95%權益,項目包括勘探、興建及採礦權,已獲澳洲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通過。金價持續高企,有國際估值 公司為項目出具報告證明,單是Martabe金銀礦蘊藏量達222萬盎斯黃金及2971萬盎斯白銀。故事講到呢度,表面上似乎無異於其他股壇變色龍,但係 公司委任嘅行政總裁兼副主席及執董Owen L. Hegarty才是萬有引力所在,佢就係Oz Minerals前身Oxiana Limited的創辦人,擁有35年礦業相關經驗(金礦呢科真係少啲經驗都會失手),成功帶領集團由1千萬澳元市值躍升至60億澳元。Owen自己出錢出 力投資3千萬美元入股智富,3年禁售期,每股認購價不低於0.35元,持股佔重組後之4.8%。另外公司搵大摩配售130億股集資額45.5億港元,大摩 接呢單生意,似乎係睇好呢位業內猛人。有高人入股入局,照計唔似搭個雞棚咁簡單,公司將改名為「國際資源集團」,希望今次改名可以改埋運,真係可以成功轉 型。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14

青心直說:改名改人望改運

2009-06-02  AppleDaily





 

「衫 可以唔洗、股票要日日睇」、「衫可以遲啲洗、股票要即時睇」,呢兩句廣告對白播到街知巷聞,正係近期好了傷疤忘了痛嘅師奶寫照。做一隻小小資訊報價機,原 來一樣可以好出位,只要夠噱頭就有市場。上世紀八十年代大哥大電話尚未流行之前,傳呼機大行其道,當時嘅星光傳訊好威。星光傳訊創辦人黃金富於2000年 入主中華發展(1051),易名星光數碼,其後相繼改名為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但無論點改名,一樣年年蝕到喊。其後再改名為智富能源,卻未改蝕本宿 命。簡單啲講,1051呢個冧巴,自2000年以來蝕足9年,改名無助改運。股齡較深嘅股民,都會記得黃金富予人一個發明家形象,並唔見佢響市場cap到 好多水,後來間公司換咗位專教人買殼借殼嘅博士揸旗,亦唔見得有好大起色,最起碼班賓架唔Buy,點改名都係徒然。

高人入局有得憧憬

不 過,Every stock has its day,睇睇個市點樣喪炒就知,只要冧巴仍在,業績最衰嘅股票都可以突然鯉魚翻身,甚至再發揮其爆炸力。公司剛斥資2.21億美元,收購原本由澳洲上市礦 業公司Oz Minerals 擁有,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之Martabe金銀礦項目95%權益,項目包括勘探、興建及採礦權,已獲澳洲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通過。金價持續高企,有國際估值 公司為項目出具報告證明,單是Martabe金銀礦蘊藏量達222萬盎斯黃金及2971萬盎斯白銀。故事講到呢度,表面上似乎無異於其他股壇變色龍,但係 公司委任嘅行政總裁兼副主席及執董Owen L. Hegarty才是萬有引力所在,佢就係Oz Minerals前身Oxiana Limited的創辦人,擁有35年礦業相關經驗(金礦呢科真係少啲經驗都會失手),成功帶領集團由1千萬澳元市值躍升至60億澳元。Owen自己出錢出 力投資3千萬美元入股智富,3年禁售期,每股認購價不低於0.35元,持股佔重組後之4.8%。另外公司搵大摩配售130億股集資額45.5億港元,大摩 接呢單生意,似乎係睇好呢位業內猛人。有高人入股入局,照計唔似搭個雞棚咁簡單,公司將改名為「國際資源集團」,希望今次改名可以改埋運,真係可以成功轉 型。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49

中環在線:經紀業協會改名吸新血 李華華

2009-08-05  AppleDaily






 

啱 啱30歲嘅「香港證券經紀業協會」喺7月底改名,搣甩「經紀」兩字,新名係香港證券業協會,不過佢哋網站仲未更新。會長李耀新(Kenny)(圖)噚日 話,丟咗個舊名,大家都好唔捨得,但係大勢所趨,因現時金融業嘅服務範圍已較幾十年前大為擴充,呢個新朵希望可以吸納全行所有從業員入會,總之只要喺證監 旗下有1至9號牌照執業就得,無限包容咁話。佢又賣花讚花香,話協會現時有1200個會員,而且係粵港金融合作事務嘅業界唯一代表,每次監管當局有乜政策 公開諮詢,佢哋都會積極表達意見,相當認真。Kenny又話,協會唔係淨係睇錢,早前就贊助咗旗下義務律師關義光所著嘅《唐宋詩詞選譯》,《長恨歌》、 《兵車行》等名作,都譯得好有意景又押韻,難怪訪港出席金融論壇嘅嘉賓都讚頂呱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3

大供、改名-中國植物開發(234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12/LTN20030612036_C.htm


公司原名華園控股,相信這牌子的零食,你都曾經吃過,這股在2003年6月,股市稍好時上市,以85仙,發行6,000萬股,集資淨額僅3,900萬,主要用來還債,可見公司上市目的是為了減持。


股本僅2億股,上市後市值約1.7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12/02349/CWP120_c.pdf


盈利穩定,但應收帳款已經不合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217/LTN20040217104_C.pdf


其中一位大股東減持600萬股,可見分家、減持意圖明顯。


以股抵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018/LTN20051018134_C.pdf

以10仙,2供3,發行3.21至3.39億股,集資僅3,000多萬,可見是集中貨源。之後股價炒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410/LTN20060410068_C.pdf


中國水務(855)以2億注入沙棘業務,以1,995萬新股,及1.8005億元,年息3%可換股債支付,新股及可換股債換股價均為15仙,成為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712/LTN20070712457_C.pdf


批1.22億可換股債予兩基金,年息3%,換股價1.144-1.43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24/LTN20071024366_C.pdf


買東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1/LTN200712114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4/LTN20080114304_C.pdf


易至現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8/LTN20080328536_C.pdf


又買東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826/LTN20080826416_C.pdf


2供1,每股8仙,中國水務包銷,先以股東貸款換,後以現金補足。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19/LTN20081119374_C.pdf


昨日,公司1供5,發行不少於55.22億股,每股5仙,最少集資2.76億,包銷商為國泰君安,並再次易名為中國水務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彰顯某些決心。公告稱:

更改名稱之理由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八月六日之盈利警告。鑑於經濟狀況持續不明朗,董事會認為,本集團須分散其投資,而本公司將計劃參與購買及開發位於中國之物業。董事會認為,更改名稱將更能準確地反映本公司業務範疇之擴展。


因此,董事會認為,建議更改本公司名稱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包銷商強,市好,供股後盤子集中,又有憧憬,未嘗不是好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91

中環在線:陳久霖改名變身陳九霖復出 李華華

2010-6-24  AD






 

講開獅城,不妨 八多單中國航油(新加坡)前大佬陳久霖改名、由獅城回歸大陸嘅料畀大家知!

根據內地班行家報料,響獅城坐咗1035日監之後,事隔一年,最 近佢原來改咗名做陳九霖,入咗間叫中國葛洲壩嘅公司做副總經理,而呢間公司係同中航油同一個阿媽──國資委是也!

咁入番國資委啲央企有咩特 別呀?陳總呢個case就梗係有料到啦!事關04年嗰陣,中航油因為石油交易勁蝕5.5億美金,搞到爭啲破產,年薪高達490萬坡紙嘅陳總,最後響06年 3月被判監4年零3個月兼罰款33.5萬坡紙,仲成為第一個因為獨犯外國法律而被判刑嘅中國央企高管。

o依家佢入葛洲壩做副總,即係話畀天 下所有人知,咪以為入冊係死路一條,查實幾年之後都有補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3

習近平大姊改名換姓掌控過百億

2012-7-29  NM




還有幾個月,習近平就會在今秋舉行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國家及黨主席,正式接棒做中共第五代領導人。

習近平向來得民心,常給人清廉的形象,加上父親習仲勳是中共元老,又是開發深圳、珠海特區的功臣,習近平應該可以順利登基。

然而,習家其他成員在國內馳騁商界,可能會為習近平帶來隱憂。本刊調查習家的資產時發現,習近平的大姊習橋橋,在過去廿多年來,改名換姓掩飾身份,聯同丈夫鄧家貴及女兒,在北京、深圳、新疆等地,大搞地產,又重鎚搜購稀土及銅鎳等礦產,默默滾存及操控過百億元資產。

在港人最愛行街掃貨唱K揼骨的深圳蒲點東門,位於地鐵老街站上蓋,樓高十四層的地鐵遠為大廈剛剛拆棚,現正進行內籠裝修,預計年底落成。由於是東門罕有的一手商住盤,引起區內買家及代理虎視眈眈。

「呢個區內,連唔近地鐵站要過條馬路嘅港澳8號都賣超過三萬蚊一平方米(即每呎約三千元人民幣)!」深圳中原地產馮姓經紀說。以區內樓價推算,這幢可提供逾三十萬呎商住單位的地鐵遠為大廈,至少可以套現逾九億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附近的街坊商戶,都不知道這首個深圳地鐵上蓋項目,背後發展商深圳市地鐵遠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來歷。深圳市地鐵遠為房地產,在○五年初成立,是深 圳地鐵唯一搞房地產的子公司,由深圳市地鐵集團佔六成股份,遠為實業持有餘下四成。遠為實業的老闆,原來就是中共皇儲習近平的家姐齊橋橋和姐夫鄧家貴。

地鐵上蓋早着先機

地鐵遠為大廈是深圳地鐵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白老鼠。早在○四年底深圳地鐵一號線通車之前,深圳地鐵已經夥拍遠為實業向深圳城規會申請,改變老街站上蓋地皮 的用途,用以發展轉車站和商住物業,○四年中獲得兼任城規會主任的市長李鴻忠開綠燈,雙方才註冊成立地鐵遠為房地產公司。到了○七年八月,時任市長許宗衡 (後來因為貪污落馬)進一步批准深圳地鐵全面開發上蓋物業。正當這籌備八年的首個地鐵上蓋項目即將落成有收益之際,深圳地鐵卻在去年十一月,突然把持有的 六成股權,作價二億六千多萬元,全數賣給遠為實業,公司名稱保持不變。此舉似乎是想淡化官商勾結的嫌疑,為習近平今秋登基鋪路。與深圳地鐵關係密切的齊橋 橋和鄧家貴,還持有為「深圳通」(深圳版八達通)提供充值服務的易通卡信息技術,逾百分之十八的股權。齊橋橋和鄧家貴一早已在深圳插旗,除了地鐵遠為大 廈,另外於○三年以一千二百萬買入近三萬呎地皮,該地皮距離近日成為投資新熱點的前海特別開發區,僅約十分鐘車程。不過,齊橋橋和鄧家貴在深圳的生意只是 冰山一角。過去二十多年,他們大搞地產、稀土、礦業、投資等,南征北討。單是位於北京的地產項目,未計成本,在○六年開售時已套現八十億元。現時兩人直接 或間接操控的業務,總值逾百億元。六十一歲的鄧家貴是齊橋橋的第二任丈夫,行事低調。有傳他曾經在雲南做小老闆,九十年代搞房地產發跡,如今自稱已經退 休。估計齊橋橋最初得到鄧家貴打本,然後利用父親在政壇的影響力,打通全國生意網絡,建立百億生意版圖。較丈夫年長兩歲的齊橋橋,生於四九年三月一日,在 革命聖地陝西延安的橋兒溝出生,因地而名「橋橋」。她是與毛澤東打江山的中共元老習仲勳,和第二任妻子齊心所生的大女。習仲勳後來在西安生下二女,名「安 安」,在北平(北京之舊稱)生下兩子,配以《三字經》的「性相近,習相遠」,取名「近平」和「遠平」。

習仲勳一生節儉

橋橋三歲那年,父親赴京任中共宣傳部部長,後來更升為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但是依舊儉樸,底衫補完又補,抹手紙都要慳着用,更要求子女水果連皮食。

齊心在丈夫○二年逝世後曾撰文《仲勳,我用微笑送你遠行》憶述:「從小,家裡就是橋橋穿舊了安安穿,安安穿舊了近平穿。有一次近平還因為不肯穿安安的花衣服急哭了。後來還是你(習仲勳)想的救急辦法,用黑墨水把花鞋子和花衣服染黑了再讓他們穿。」

習仲勳與第一任妻子郝明珠所生的細女郝平(又名習乾平),曾撰文憶述父親事跡,寫道弟弟習近平有一次對她說:「他(習仲勳)深夜回來洗過澡的水,他認為還 挺乾淨,不忍心放掉,非得把我和遠平從熟睡中喚起,硬塞進他洗過澡的水中泡一泡,洗一洗。我們活受罪地洗完出來,他還不讓放掉這盆水,還要把我們換下的衣 服泡進去,等第二天再洗。」

縱然管教嚴格,習仲勳卻是父愛爆棚。「自從橋橋出生後,只要你工作稍有間隙,就會把女兒抱來看看,有時你還親自為孩子拍照片。」齊心在悼念亡夫的文章懷緬:「只要一有時間,你就會親自為四個孩子洗澡、洗衣服,週末時帶他們去參加活動。」

六二年,橋橋考入河北北京中學,習仲勳為了不讓兒女因他而獲得厚待,要求女兒入學前要換姓,自此橋橋改跟母親姓齊。同年,毛澤東的走狗康生陷害習仲勳,指他是大陰謀家,把他打倒,橋橋因此成為「黑幫子弟」。

文革爆發,橋橋被洗腦,盡信「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有一次,母親被拉走批鬥,捱打回家,弟妹都以淚洗面,橋橋的第一句話竟然說:「媽媽,你胡說了沒有?你不能做叛徒!」

六九年,橋橋帶着母親給的塑膠毛澤東像,跑到內蒙古插隊。別人都寫信喊着要回家,倒是橋橋寫信給母親依舊是豪言壯語,她說,任何人都可以走,而她不能走,也無處可走。結果,六年半後才回京。

七六年,毛澤東逝世,四人幫倒台,兩年過後,習仲勳獲平反,隨即獲派南下當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兼廣東省省長,得到鄧小平支持,把深圳和珠海建立為經濟發展特區。

南下抓緊生意契機

橋橋以秘書身份陪同父親前往廣東,其間曾報考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但是因病中途輟學,後來進入廣州軍區聯絡部,負責遣送越南戰俘。八一年,習仲勳獲調回 京,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橋橋隨之,調任基建工程兵部隊,後來更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大專班,之後調往武警總部,任司令部辦公室副主 任兼外事辦主任。八九六四,習仲勳反對李鵬出兵鎮壓學生,並力挺開明派領導趙紫陽,被迫引退,翌年移居深圳頤養天年,橋橋再次跟隨父親南下。「我身為子女 中的老大,享父母之恩,受弟妹之尊,蒙組織之愛,我不解甲誰解甲?」齊橋橋接受清華大學EMBA訪問時曾慷慨激昂道。習仲勳偕齊心住在深圳迎賓館的蘭園, 深居簡出,不忘節儉。郝平撰文憶述:「幾乎每天都要囑咐身邊工作人員,關掉多餘的的電燈,注意節電,他住的地方,夜晚總是黑糊糊一片。」大概習仲勳也估不 到,女兒一邊在旁照料,一邊卻密謀建構生意王國。其實早在八七年,齊橋橋已經處心積慮,化名齊蓮馨申領香港身份證,然後在香港合資開公司。直到九一和九二 年,更大手買入北角寶馬山花園一千呎單位、中半山御花園二千七百呎單位、灣仔會景閣八百呎單位。齊橋橋又在老父經常小住的珠海,成立珠海經濟特區卓運房 產,並買入一塊逾四十萬呎的臨海地皮。兩年多前,該地皮獲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海外發展看中,以三億零四百萬元收購。

父親死後大搞地產

但是她真正大展拳腳,要等到習仲勳○二年病逝前後。○一年,齊橋橋和鄧家貴成立北京中民信房地產,翌年隨即全資開發位於西二環金融街附近一塊逾五十萬呎的 地皮,建為總建築面積達二百萬呎的觀緣。該豪宅在○六年開賣,呎價逾四千元,未計成本,估計套現逾八十億元。齊橋橋和鄧家貴在○九年又出擊,與唐山市唐海 縣簽約,共同斥資一百億元,開發曹妃甸工業區一塊逾十二平方公里的地皮,發展商住、會展、醫院、體育館。而開發北京觀緣期間,齊橋橋入讀清華大學的 EMBA,同屆同學包括時任內蒙古副主席連輯、青海省地礦集團董事長張尊冮、廣州明珠星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錦成等。這些同學,後來也成了齊橋橋丈夫的生 意夥伴。不久,鄧家貴進軍礦產,他首先夥同杭州地產大亨駱哲宏,在青海搞礦產公司,投資哈密和鑫礦業百分之十七點五的股權,並於哈密圖拉爾根,開發新疆最 大的銅鎳礦。○八年,鄧家貴的上海望潮實業,斥資四億五千萬元,購入江西稀土稀有金屬鎢業集團三成股權。

狂掃五億香港豪宅

正當齊橋橋和鄧家貴在大陸起樓開礦,三十四歲的女兒張燕南(據傳齊橋橋前夫姓張)透過公司名義在香港橫掃豪宅。○七年,張燕南豪花現金近三千四百萬港元, 購入兩個會景閣海景大單位。翌年再用現金近一千八百萬港元,買入一伙筲箕灣嘉亨灣一千五百呎全海景單位。○九年,張燕南更一擲現金一億五千萬港元,購入飽 覽淺水灣泳灘海景的麗景道五千多呎獨立屋,與樂基集團的何壽基等富豪為鄰,不過單位至今依然丟空。同年年尾,張燕南再花逾五千六百萬港元,掃多兩個會景閣 海景大單位。近年冒起發達的,還有齊橋橋的妹妹、習近平的二姐習安安。她的丈夫吳龍曾任北京新郵通信設備董事長,這間籍籍無名的公司,早前打敗摩托羅拉, 取得中國移動數億元合約。至於習仲勳的細仔習遠平,擔任總部位於北京的國際節能環保協會會長。而習仲勳與第一任太太所生的子女,則未見在商場上立足。郝平 在父親逝世後撰文寫道:「父親經常教導我們說:『你們要懂得「奢靡誤國,勤儉興邦」這個道理。我們國家、民族要富強,更要遵循這條哲理。』」習仲勳的家 訓,看來阻止不了子孫在全國累積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76

鄧德隆揭密加多寶“換頭手術 “:改名之後如何重塑品牌影響力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8/57228.html

加多寶更名,一般人認為加多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認為加多寶付出了更多的品牌溢價,尤其是更多的營銷成本。但是真正了解一個企業的人都應該知道,品牌背後支撐的是企業的信用度與企業價值讓渡系統。如果企業本身產品足夠出色,有足夠的價值,品牌背後的目的服務體系足夠完善,供應鏈做的足夠出色,那麽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品牌能夠被重構與恢複。那麽這個領域的資深人士又如何看呢?運用定位理論,幫助加多寶、東阿阿膠、方太等品牌成為行業巨頭的中國定位第一人鄧德隆,在2013經濟轉型高峰論壇談及企業定位與經濟轉型升級時,就他認知的加多寶更名之談了自己觀點,以下為發言及訪談摘要:加多寶如何脫離王老吉重新定位?大家現在都很關註加多寶的成功。這個事情確實難度很大,企業也是迫不得已才啟動新品牌。有媒體把這次的重新定位比喻為“換頭術”。換肝、換腎的手術大家都聽說過,但全世界有誰聽說過“換頭”的手術呢?加多寶“換頭”成功不是奇跡,是運用定位的結果。其原理簡述如下:現在很多人都記得那個決定性的廣告“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我們第一句話說“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就是要提醒消費者,“現在要喝加多寶啦”,一上來先打破你原來的固定的程序:你原來是“怕上火喝王老吉”,突然一個你所熟悉的模式被打斷了,我們告訴你,現在要喝加多寶了。這個就會引起消費者的關註:“怎麽變了?發生了什麽?”然後你接著就告訴他,原來的紅罐涼茶領導者改名為加多寶了,但是你放心,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你熟悉的味道,怕上火你就喝加多寶。這樣的話,你每一個字都會在他的內心深處喚起他的共鳴,就把他原來的對這個紅罐涼茶的認知和情感,移到了這個新的品牌上面,這就叫乾坤大挪移,如果沒有這個挪移的話,確實,他對一個新品牌是拒絕接受的,他甚至覺得你的產品配方也變了,味道也淡了,還不好喝,那就麻煩了。所以,運用定位可以調動巨大的心智力量,借這股力量的移動來重組認知,從而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即使換了頭,消費者也依然能認出並繼續喜愛加多寶。企業不是冠名了一個好節目就能成功大家看到《中國好聲音》和加多寶,以為冠個名就能成功,那我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不是冠名一個好節目就能成功的。比如匯源果汁,它也認為加多寶冠名《中國好聲音》所以成功了,他就冠名了《星光大道》。你看匯源果汁成功嗎?《星光大道》是個很好的平臺,但對匯源來說,他只是花了更多的錢,成本更大、利潤更低了而已。很顯然,我們一定要區別出哪些是戰術,哪些是戰略。你必須首先解決你的戰略定位是什麽。媒體操作和媒體組合,只是一個戰術層面。戰術如果能和這個定位相匹配,是協同的,它就是加分的。光靠這個戰術本身,如果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多少還好一點,你會因此打響知名度,多少獲得收益。像伊利、匯源,這些非常知名的企業,你如果只是想通過《星光大道》,通過《爸爸去哪兒》這些戰術性的動作,就要獲得多大的成功,我認為這個很不現實。從定位理論上看,我可以告訴大家,不要抱這樣的期望。而且大家不要誤以為加多寶冠名一個《中國好聲音》就成功了,遠遠沒有那麽簡單,加多寶的成功是它的定位戰略和整個戰略配稱協同作用的結果。有好的資源,用它來推動好的定位,相得益彰。你別忘了火箭的目的是發射衛星,現在大多數企業把火箭當作了目的。我放個火箭,最後什麽也沒有,匯源的教訓恰恰就在這里。要麽差異化,要麽消亡特勞特先生寫過一本書,書的名字叫《differentiate or die》,這本書在翻譯的時候考慮到中國文化,書名譯為了《與眾不同》。其實特勞特的本意是:要麽有差異,要麽就死亡或消亡。說得有哲理一點就是:品牌有且僅有兩種存在方式,要麽差異化,要麽消亡。現在我們的中國企業恰恰面臨這個問題:同質化競爭、打價格戰、利潤像刀片一樣薄。拿中國的金融市場來說,因為我們的銀行是100%的同質化。一旦放開市場,就是一場價格戰,和家電行業最後打到論斤賣是一個道理。換句話說,如果企業不具備競爭力,政府的轉型恐怕都有波折。政府轉型這件事情,吳老提得非常的準確,確實是事關亡黨亡國的大事,是非做不可的。但是如果企業家不提供另外一種力量,政府的轉型就很困難。還是拿金融市場來說,如果企業有各自的差異性,一旦放開就是穩定的、安全的。如果說是高度同質化的,大家只能靠價格戰來爭奪顧客,那麽一放就亂,政府可能就不敢放了,或者一放就得收。所以我們的轉型除了政府要轉變之外,我們的企業家也有很大的責任。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每個企業做到差異化,做到與眾不同。差異化,就是要獨一無二,無可替代,每一個企業都要找到你能成為第一的那個位置,圍繞這個位置配置資源展開運營。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懂定位的話,我們就不會有那種同質化的競爭,每個企業都會有很好的定價權,那整個的經濟的運行將會是非常健康的。吳敬璉先生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必須由投資驅動型轉變為效率提高型。提升效率有兩種方法,吳老在剛才的視頻中向大家推薦了定位,定位是其中的一種。另外一種我們稱之為運營效益,包括了降低成本、引進科技、各項的改進流程,這些事情,確實要做,而且潛力巨大。但我們要明白的是,提高運營效益的前提是先有定位。換句話說,先做正確的事情(定位),然後再把事情做正確(運營改善)。中國企業要只做第一大家經常呼喚中國要有個喬布斯,喬布斯情結很重。在我看來是不對,也不健康的。其實即便進口一個喬布斯也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中國需要的是整個群體的創新熱情,這個群體的創新就靠每一個企業家都掌握定位,去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領域,只做第一。從而使品牌成為顧客首選。現在因為競爭加劇,你必須要做到獨一無二,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二名就是失敗。你說第二名拿的是銀牌,但在特勞特先生看來,第二名不是拿了銀牌,而是丟了金牌。當然這與特勞特先生講的“二元法則”並不矛盾,即任何市場最終將只剩兩匹馬在競爭。但第二匹馬也要做到第一,你才能占有市場份額的第二。比如寶馬要在駕駛的定位上做到第一,才能穩住他第二的市場地位。百事在“年輕人可樂”的定位做到第一,才能保住其市場第二的位置。其實企業家這個詞的準確翻譯應該叫“創業家”。創業家是1803年法國的一個經濟學家薩伊發明的這個詞。他定義的創業家就是不斷地把資源從產出低點往最高點移動的人。這個最高點在哪里呢?你要問你自己,有機會做到第一嗎?沒有,那就不要做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能夠成為第一的領域,在顧客頭腦當中占據這個位置,這就是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定位的目的:使品牌成為顧客首選。所以我們的終極點是找一塊位置,找一塊地。企業家都是企業的風水先生,你要為整個企業在消費者的頭腦里找一塊風水寶地。這一塊地就是企業的成果,就是企業最大的財富。當然,近年顯然並不只有一個更名的企業,下面i黑馬就盤點一下近年來有過更名的企業:漢庭酒店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2012年11月,漢庭酒店集團宣布,正式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旗下5大品牌也有所更名,分別是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25

我做投機者這十年 我隨時會改名

http://xueqiu.com/9453598496/28507471
寫個長文吧,題目叫《我做投機者這十年》····稍微回顧一下我這十年投機生涯來的一些事。本人不是專業投機的···學的不專業,做的不專業····什麼都不專業,你們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反正前面這段你也看見了····

一、緣起
2004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猶豫了半天寫不寫,還是決定給母校抹黑了呵呵),本科就出來了,學的是商科,不是金融。

找工作時到了現在的單位,做的事情比較雜,大概和金融沾點邊。說來比較有意思,當時來應聘的據說大部分是學金融或財務的,而我是少見的非此專業的畢業生,而且據說我是唯一一個英語四級的·····沒考6級,SARS的時候認為世界末日大概到了,考6級有啥用·····開玩笑呵呵(忘記說了,我是文科生,寫東西又臭又長)

我不知道他們為何聘用我,但面試時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準確的說出了這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量,成本,建倉時間,操作動態····現在來看這都小事呵呵,公開信息能查到對吧

我上學時一直在玩(母校啊···我錯了)。畢業了當然也後悔虛度青春,上學時除了玩,我還喜歡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股票就算是其中一項。但是當時並沒有花那麼大精力在炒股上,更準確說,我只是對這事有興趣,時不時的找來一些圖書館的股票或金融類書籍來學,有的很深入的學,有的隨便看看。看的比較認真的也就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分析》《作手回憶錄》之類的····以及我高中時買的一本關於坐莊的書(這本90年代的書是至今為止我看過關於坐莊最好的書,雖然裡面沒什麼圖都)腦子稍微開竅一些,但很奇怪,從來沒想過要炒一下試試,可能我更大的興趣是把這事搞明白,而不是賺錢···

直到快畢業了,我才開始好好做一些股票作為嘗試,前幾天搬家,我還發現了自己2002-2003年的一些投資日記,我想那是我作為投機者之前進步最快的時候了。

總之,當時我學的偏向資金運動(坐莊),和技術

二、十年的開始——初識基本面

2004年我開始上班,這裡的工作內容比較雜前面說過,其中一些是涉及到證券投資,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但是我作為一個金融業的外行,在這裡確實學到了一些東西,當然,可能這些在我來說像是新世界,對於基金券商私募裡的朋友們,這太小兒科了。

在工作以前,我對技術分析有些懵懵懂懂的理解,當時剛用大智慧不久(現在看盤已經回到了古老的通達信),基於成本均線以及量價關係還設計了幾個自己思考出來的指標,有次去東二環的一家基金公司開會,發現那個台灣籍的基金經理在闡述市場為何會出現一定的止跌時,居然用了一個和我設計出來完全相同的指標(是的,基金也用技術分析,這不可恥··),也有跳去其他機構做債券交易員的朋友說,你的設計的這些東西,說明你可以跳去基金券商之類的做交易員啊。不過想了想,如果每天做股票的交易,視野有點窄,現在這個單位還是挺好的。當時很有點自得意滿。但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無知的不知。

雖然畢業前在網上看過一些機構寫的研報(當時的研報比現在的美工差多了),不過對基本面並不太瞭解。

我在上學時學過的關於坐莊的書,給我留下的思維模式,不管基本面還是題材還是什麼,都是個虛幻的巴拉巴拉,資金的操縱或者說資金的運動,才是根本。

但2004年工作後,我接觸到的基金券商之類的人,大家都在談論的是基本面,有時候我參加一些這種飯局,對他們談論的事情都一無所知,他們會隨口說一些公司基本面的情況,當時在我來看,這些分析簡直細緻到可怕,彷彿一家航空公司空乘衣服上用的紐扣成本都被他們掌握和跟蹤著·····

我對此的一無所知彷彿白痴一樣,而且這也和我過去野路子學的東西格格不入,這些東西,能有什麼用?這些東西怎麼用?想明白這個問題,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記得李佛魔說過,只要是和投機有關的事,他都不拒絕去學。我想也是,在我當時的思維模式來看:好吧,既然你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這是你們講故事編故事的由頭,那我也學學,不然你們講的故事我要麼聽不懂,要不會迷信,總要有自己的判斷對吧,投機這種事,說到底,誰也靠不住,必須用自己的腦子而不是耳朵(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不過前一陣看裘國根寫的東西,他說自己懂的部分信自己,自己不懂的信專業人士,我也認為有道理,但前提是,信別人,但要有自己一套方法去應對,這個是我從期貨市場裡學來的,後面會說)

總之,開始的兩年裡,我看股票市場,自己的投資是做技術,學習的東西是基本面研究和經濟層面的研究,很糾結,我不知道怎麼將二者融合到一起。一邊的聲音是,技術分析,資金運動,坐莊。另一邊的聲音是,基本面。

04-05年我記得是機構抱團取暖的一個時期,當時比較火的就是蘇寧電器之類的,我無法理解這種行為,但也無奈,當時人家基本面確實好,市場環境不好,不管市場怎麼跌,公募們也就是擠在一起,市場越跌,大家越抱團····這種情況直到市場最後崩掉以及隨後到來的牛市。

似乎我前面寫的水太多了,不過無所謂了,反正難受的是讀者不是我哈哈哈,想哪寫哪吧。

三、師傅
我剛工作時部門領導是個老操盤手,九十年代做過紅馬甲,人極聰明,智商情商都高,左右腦都發達,對局面的判斷和細節的計算,都讓我覺得我自己腦子裡裝的大概是屎吧·····

現在回憶,當時他也是在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他對傳統的技術和資金運動,有著更加內部的瞭解,但也會從基本面深入分析,更進一步去分析那些採用基本面的公募基金們會做什麼事情,公募們做的是對還是錯,從他們的錯誤中你能抓到什麼機會,尤其是這些機會你應該怎樣抓。

另外我記得有時候他經常會說出一些股票當天開盤會開在多少,最高價是多少,收盤會在多少····於是當天一一驗證了!我覺得這真不是我能理解的····不過現在我能理解了,有時候也會能猜到這些,不過也明白,這些只是用來驗證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猜測是否正確,並不是說你知道了高地價就能做個差價什麼之類的···

不過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更多不是這些技術分析之類的,而是一些思維的模式,關於投資或者投機,你思維的模式。

我感覺他依然是傳統的操盤手,我曾懷疑傳統的那些會不會被拋棄,現在我慢慢理解,有用的東西從來不會被拋棄,世界總在變,不變的是你應該找到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優勢逐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用這些去應對變化。

四、初試基本面,經驗及教訓
05年以後,市場轉牛了,記得當時998底部前後,國家隊和監管層來救市,我幾個機構的小夥伴傳遞著上午zjh召集救市的消息,下午到了1點開盤,有個小夥伴問:誒?怎麼沒動手? 我說:稍等,單子太大,征往裡敲呢····後來大單噴薄而出  雖然後來一段時間又差點回落到998去 但是我們心裡都堅信 那裡就是國家信用的底線啊·····

市場見底了,牛熊轉換了,而且轉換的速度很快

其實當時的宏觀經濟還算不錯,除了03年那會有點過熱導致了對通脹的擔心,以及四朵金花的出現外,其實還是不錯的。我上學時00-04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是格蘭仕之類的代工企業,外貿挺好,等我04年畢業的時候,實體經濟的好卻吸收走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我記得04-05年似乎礦產也房地產也比較熱了,現在來說,當時似乎是必然的。

而當時的股市,雖然實體經濟好的一塌糊塗,但998前已經跌了四五年了,股市裡缺的是錢缺的是信心,998點後,信心有了,錢也自然就來了,當然,反過來說也行,錢來了,信心也就有了,從學金融的人思維方式上,這倆一樣。

我不記得是哪年哪月了,我記得當時問一個在某地方券商做研究員的師兄怎麼看市場,他說:大牛市肯定有了,錢太多了,錢太多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看錢太多了這種事,我只知道一隻股票裡的資金運動,我卻不知道宏觀經濟中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這些資金究竟在向什麼大類資產裡運動。

後來大牛市真來了,我不記得當時做過哪些了,甚至也不記得是否賺到錢以及賺了多少錢。但是有一隻股票,可能算是我初試基本面,也在後面幾年裡不斷讓我反覆思考。那就是···中信證券

2006年初中信證券不到10塊錢,我記得當時它可能是唯一一個券商股,而且我感覺它在業內的上升速度很快,此前它不過是一家第二梯隊的券商(我記得是),後來以及如今,他在業內算是翹楚了吧。

等到中信證券漲到12-14的時候,我依然沒有買,但它當時出現了一段盤整期間。當時我突然想到,我是不是每天都能知道中信證券賺了多少錢啊?於是想到,在證監會網站上查了中信證券的市場份額,即使假設後面市場份額不變(按他的狀況其實份額應該逐步上升吧),那我用市場每天的滬深交易額豈不就能推算出它每天的經紀業務收入?按一些成本費用率的假設,我把市場的成交額往後推算了一下,發現它市盈率其實非常非常低,低到根本不可能。當時是牛市的開始,我覺得一年後,市場根本就不可能認同中信證券會有那麼低的市盈率!於是我就12-14的時候開始進入中信,不久它翻了一倍多。到了30-40元。當時我感覺這種速度未免也太快了,而當時恰好滬市也到了2000點多,翻了一倍,也到了2001年熊市時前的高點。

當時一些研究員,包括中信證券內部的人也覺得,他們自己的估值算,30元左右基本是合理的。後來你懂得···中信證券漲到了接近120元··· 而我已經在30多塊錢的時候下車了,這裡面的教訓,如果總結為:好股票就應該一直拿著,那我想我說這事就算白說了···

後來我在誰寫的那本《對沖基金風雲錄》裡,也看到鬼佬們遇到過這種倒霉事,他們分析後認為,對於週期類股票,最好別看估值!

那看什麼?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比如週期是否仍在繼續,或者對週期事先有個大概時間段的估計,或者對週期有個波幅的估計,這樣能提高你的想像力巴拉巴拉,至少你能跟蹤週期是否轉變了再說··· 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怎麼做才是另一方面

如果按我目前的狀況,我可能有更多的策略和手段去應對這種機會,但當時沒有。我說到的更多策略和手段,其實就包括我下面要說的從期貨市場裡學到的

五、期貨市場,我的另一個師傅
工作不久,同樣處於對投機的興趣,我考了個期貨從業資格,算是對期貨知識的入門瞭解,但是這個被很多股民視為洪水猛獸的市場,雖然波譎詭異,但實在是我鍛鍊的一個好地方。

我是06年左右開始做的,但其實斷斷續續,有時候一年都沒做,有時候幾個月裡稍微做做,也有不忙的時候,做的多一些,好在期貨軟件都有條件單,我覺得這比股票軟件強多了,也更適合有章法的人。

在股市裡,你總感覺自己能把握到一些事,基本面你似乎都能看的懂,經濟情況,你似乎也可以,我感覺09年以來,我每年對市場大概的走勢都沒出現大的判斷失誤。但期貨市場···

我只能用水木期貨版上每天都有人說的那句「做期貨好難」來說了。

期貨是個嚴厲的師傅,更何況我這種對它瞭解不夠深的人來說,如果你要搞基本面,你能搞清楚的也無非歸結到供需平衡表之類的,可是一到裡面各種稀奇古怪詭異的貿易方式、現貨商套利方式、政府的政策思路、外資對外盤品種兇狠異常的操縱方式····你的基本面分析會被分分鐘打碎,而你如果抱著基本面,對於普通投機者來說,那無異於義和團打算去消滅海豹突擊隊····

至於技術分析和資金運動,期貨的走勢也比股市更難把握,我熟悉的資金運動判斷,在裡面甚至會被一些詭異的資金運動方式給瞬間打暈,尤其是一些比較妖的品種。期貨市場是一個搶錢的市場啊,如果說股市裡,過去大一些的資金,想的是怎樣對付散戶,後來想的是怎樣與其他機構博弈,但那種博弈無非就是搶椅子遊戲,在基金裡的朋友你們想是不是。

可期貨市場裡的資金····他們想的是掃視一眼,誰身上錢多,哦,你錢多,那我比你有何優勢,你現在的思維模式是什麼樣,你的思維模式有漏洞沒?好吧,我們來挖個陷阱,你跳進去了?太好了,掙紮著往外爬?更加好了,你越掙扎,我從你身上賺的越多····大資金們想的是怎麼去巧取豪奪,真不是搶椅子那麼簡單·····

這麼一個險象環生的市場,我只是個學習者,這和我多年前進股市的考慮一樣,不過不一樣的是,我沒想到從期貨市場出來後,我沒學會更精湛的技術分析,更精湛的基本面分析,我學會的是·····策略,交易計劃。

你眼前彷彿一團黑,一切都是你的猜測,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一切你想的可能都是浮云···· 那還能不能做交易?

也可以!最近水木期貨版上有人一年16倍,已經晉陞千萬級了,我不覺得他的成功是偶然或者什麼運氣,對做過期貨的人來說,你只看它做什麼,他的輸贏,你都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水平,只有他全面的說了他的策略後,或者你猜他在做什麼策略後,你才敢去評判他。

一個人作空,一個人做多,同一個品種。他倆可能都是錯誤的,也可能都是對的。在你對別人策略瞭解前,一切都是浮云。

策略!交易的計劃。我想如果我還在股市裡繼續待幾年,可能這種東西,在我心裡永遠不會變的那麼重要。甚至我也無法真的理解該怎樣做交易的計劃,雖然我剛工作的時候也做過這種東西····

幾乎所有的人在開始做投機的時候,無論股票還是期貨,都把重點放在預測和猜上面,其實····關於這個我不太想多說具體怎麼做,因為方法和每個人的做法都有差別,我只說說好處吧

一個好處是 避免你預測的失誤,或者預測正確前就失敗。如果你能把基本面經濟面資金運動一切的一切都猜對,那你是上帝。我前面說過,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往往你交易的只是你的觀點。預測錯誤,或者預測驗證前就失敗的事難道不是很常見麼?利令智昏,人往往看到機會後,只想到下注去賺大錢,而不是想,我怎樣去賺這筆大錢,我冒多大風險去賺這筆大錢,如果風險是我承受不了的,我怎麼能通過倉位管理和調整去贏?這玩意···我真是覺得懂的人,說了就懂,不懂的人,依然會抱著一些想法去賭(當然,他們自己可能覺得自己在堅持一個什麼理念,比如價值投資之類的)。人非聖賢,你的心裡承受總有個極限,尤其當你事先沒設計過的時候。

你看好基本面的增長,目前的估值低,這股票是個十倍股。別人都對這股票誤解了,而我才真看對了。於是你殺入。那你想過,如果這樣一隻股票跌了20%的時候,你可能還在想繼續加倉,跌了50%的時候,你無倉可加,但你認為已經到底了,跌了70%的時候····我估計用不了這麼多,大部分人的價值投資或者成長投資信仰就被敲碎了···或許你沒看錯,或許你看對了,但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意外。總之,我估計你出場的時候,一定是在情緒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出來的···

而我有個概念,所有情緒指導的交易,都不是什麼好交易

做計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避免情緒化交易。情緒化交易是99%的新手最常見的問題,能夠影響人情緒的東西太多了,你所相信的一個理念、一個傳言、哪怕只是股價的一個快速拉升,都會讓你忍不住當即下單殺入!而最後的結局···運氣往往沒那麼好,你會發現彷彿有人惡整你,為什麼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幾次失敗下來,你的情緒就亂了,我常說的就是有心魔了!於是進一步開始更為混亂沒有章法的瞎做。這種情況不但期貨市場上新手常見,老手也常見,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常見。

好運氣並不總在你這邊,情緒化指導的交易,只要錯一兩次,你就要接受壞情緒的教訓了。···所以我有時候看到新手什麼都不懂,就說做投資關鍵是心態好,我只能呵呵···

關於這個,很重要,但也就說到此吧。

另外期貨市場也讓我增強了技術分析能力,提高了對期貨市場資金運動的把握能力等等

六、也算悟道
08年金融危機,其實07年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妙,不過08年市場還是大崩潰,其實崩潰的速度快也是好事,不過壞事就是···我也賠錢了。07年底-08年初在忙一個事情,當時手裡仍有持倉,不過已經有點遠離市場,對當時的市場和經濟出現的巨大變化,我都沒有什麼瞭解,仍停留在之前呢,所以剛開始崩掉的時候,第一波反彈時我還在想:流動性過剩情況下,崩能崩到哪去?可是後來···想起了之前哪個鬼佬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流動性都是膽小鬼,只要有風吹草動就都不見影了····

等我回過神來研究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意識到我靠,經濟情況這麼差,外需縮減這麼嚴重,流動性這麼緊,貨幣政策居然還做了這麼腦殘的····不過期貨市場的經驗此時也算救了命 做投機最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底線在哪裡 如果不斷往下移自己的底線 那就是作死的節奏了

回過頭來之後 工作上要求加強對此時宏觀經濟和一些大宗商品價格的跟蹤判斷  而我用從期貨市場學來的技術分析方式 竟然比較好的預測到了08年下行中的幾次反彈 以及08年的股市見底,另外用期貨市場的方法 也預測到了當時原油價格下跌的結束····這個技術方法後來被我十分重視,以至於今天我還在用它檢測一些什麼,比如在1月份開始,用這個系統檢測創業板指數的over····這個後面再說

這章題目似乎是悟道····我剛想起來。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工作以來第一次真正紮實的去瞭解到底經濟是怎麼運行的,實體經濟、貨幣、資本市場到底是怎麼個關係。從經濟的角度去學,也從投機的角度去學。後來想明白了···

這一想明白了,似乎一通百通似的,股市、商品的價格漲跌,到底是因為什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式影響?經濟、貨幣、股市的收益、市場裡各路資金的運動···我感覺基本面和投機的東西,我似乎已經可以把他們逐步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了。

08年09年的時候甚至想寫本書,不過後來想想,尼瑪這些事在那些專業機構眼裡都是小兒科,他們都懶得說,我就別當做什麼新鮮玩意了····不過好處就是,你理解了市場的本質,你也就理解了各種方法····索羅斯、巴菲特、格雷厄姆、林奇、李佛魔、科斯特拉尼等等等等···他們對市場本質的認識,其實沒有差別,他們都知道這麼個事,只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而我們這些人···上來就喊著價值投資、喊著資金運動是一切···你不懂市場的本質,只學方法的皮毛,又沒有合適的策略,那你能否學到真東西,或者能否賺到錢,還真需要不少運氣了····

書雖然沒寫(還好沒丟人,老婆說我這玩意,寫了也是讓人笑話呵呵),不過後來正好需要寫篇論文,關於原油方面的,我把這套東西拽上去,還評了個什麼獎,也算是有點收穫···

不過有了對市場本質的理解,有了合適的市場分析方式,09年以後對股市大方向的判斷,基本沒再出過問題,對一些小的轉折,也能夠把握的相對準了。

七、道有餘而術不足
對市場的本質理解了,尼瑪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啊!對大勢把握對了,除非你只去做指數基金,否則也沒多大用,在股市裡,畢竟你需要去進一步博取賺錢的機會啊。

09年之後的兩年,我就在被這事困擾著,而且也措施了一些機會。比如前兩年,想經濟這麼不好,搞點「軟」的東西行不行?2012年試著做了做華誼兄弟,不行啊,根本沒資金來玩這個,結果2012年底開始,這玩意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彪了6倍多。等我想起來看看的時候,人家已經完成了整個漲幅·····

我過去的選股方式就是這樣,想想經濟,想想各行業哪些有機會,最終往往沒有多少賺錢的機會,大海撈針啊,又沒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從上到下的方式似乎連機構也在大面積的拋棄著····而且效果確實也是不好。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又有點太過耗費精力···

我的腦子回到了當初在期貨市場的時候,當初做期貨的時候,我明白了先去看基本面,往往沒多大意義,除非你要搞一票大的。先去從市場層面找機會,慢慢摸到脈絡了,你再看看這裡面的資金是想幹嘛,這玩意基本面是不是真有那麼好,這幫資金進去了,賭的是個什麼事?要是也沒啥大事,那差不多就得了。要是他們賭的是個什麼行業翻轉或者行業週期走強之類的,你有沒有什麼更高頻點的數據去跟蹤這個行業?某種關鍵產品的價格或者量?如果也沒什麼好跟蹤的,那就只能用技術和資金運動的方式去跟蹤嘍,基本上也不會出大事,反正這玩意不是擅長麼,幹嘛不用。

其實術不足的情況,我現在依然還是覺得有,所以只能繼續磨練,但是···下一個題目

八、勤不可少
我和老婆是在水木論壇認識的,她雖然做過某版版主,但是屬於比較變態的潛水黨,剛認識她不久的時候,我說現在水木的股版真夠爛的,牛人越來越少,當初一些大牛,現在不是財務自由或者移民,要不就是已經成了業界翹楚,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機構裡都有名有號的了····老婆說她牛x呢(不是罵人,某人網名,以下同),天x呢,白x呢?···

好吧,我覺得牛x同學確實很牛x,現在做的股社區挺好的,而且我覺得當初他在水木股票版就不錯,那時候沒看到他水平多高,但是基本上沒他看不到的重要東西,他很勤勞,真的很勤勞。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現在做的私募是系統交易路線,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我感覺,自己這些年,悟道了,有點術,但是不勤勞。你自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那你賺個錢給我看看唄?整天不付出辛苦去研究去看,你以為賺錢機會從天而降啊——老婆大人教育的是!

這些年,確實感覺勤很差。很多東西沒有去執行,沒執行,自然也就沒賺到更多的錢。所以今年以來,我在變得勤勞···效果也還行···先是猜到了小盤股over的時點,融券作空了一些必死的玩意,同時做多了一些可能強起來的東西,收益明顯提高了一些····當然也許運氣的原因。但是自從勤勞起來,發現自己對市場的把握比過去更準確,制定的策略也更有效···

我在想,我錯過的那些賺錢機會啊···哎,07年底的時候和某朋友說一個農業股,說這玩意好,沒準能行,這朋友在某賣方機構如今也算聲名顯赫了,對我說:「你丫太能忽悠了,這 玩意都行,乾脆你幹賣方得了」····結果這農業股居然成了金融危機期間漲幅巨大的幾個股票之一···還有很多這樣的經歷···我看到了,猜到了,沒賺到,因為我沒去付出辛苦,後來因為這事那事就去幹別的了,早把投機賺錢這種事扔腦後了,哪天高興想起來,又回來了···

似乎我還像十年前一樣,學股票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賺錢,沒有勤勞,錢自然不會來。

怎麼勤勞? 對於廣大小散來說,我經常說,至少你定期把滬深股票都翻一遍,你對市場的瞭解肯定天翻地覆。另外做好投資筆記····

當然,上面說的這種方法,機構的小盆友們是看不上的。不過也沒轍啊,我下面要說的這個題目就是···

九、你猜哪張牌?
我前面jjww說了好多,估計很多人早看困了。我最近比較祥林嫂,為了啟發幾個小朋友,不得不用各種活生生的例子和鮮活的比喻去說教····

你猜哪張牌就是這個

我發現我說的對市場本質的理解,他們有的理解不了或者不會使用。於是我說好吧,來點實際的簡單的

有上、中、下三張牌

上牌:上帝決定的事(公司基本面、經濟、等等機構決定不了的事)
中牌:機構和大資金
下牌:你自己以及其他和你一樣的小散

機構和大的資金猜上牌和中牌,他們每天這研究那研究的,其實研究來研究去,猜的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所以他們才去玩命猜。此外,機構還要猜中牌,和他們一樣的大資金,美之名曰:考慮市場博弈。

那麼,你猜哪張牌?

你也可以直接去猜上牌,很多雪球網上的小盆友學了架子投資成長投資之類的以後,上來就直接猜上牌。那你面臨的情況也會出現,你猜上牌是大,機構猜上牌是小,於是機構紛紛跑掉,股價跌50%,你忍痛砍倉,過兩天機構玩別的回來了,於是又猜上牌是大,結果猜對了,股價飆升,而此時你去猜別的去了····有時候研究基本面讓小散視野變得又窄又深,投資變得很固化,尤其如果你只學了巴菲特之類的方法,卻沒有他對市場本質的那種瞭解的話。

你也可以去猜中牌,從技術面和資金運動去猜,如果你完全都不去猜上牌,那可能你說到底也不知道這幫鬼在倒騰啥,當然,人家撤退的時候也不會和你打招呼,所以你會覺得猜他們心思還真是很難,因為你沒看到他們也是在猜····當然,這種東西,如果做好了,你的策略得當,出不了大事。前提是策略得當···

你也可以上牌中牌都去猜···

不過我覺得,其實最好的方式,對於普通投資者,先猜中牌,然後再看情況猜上牌。而且對上牌信任的深淺,稍微打個問號,除非你狠專家。

另外就是····策略。這個偶也不想多說了。

十、感悟
做投機不容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投機者(尼瑪一說這句我就突然想起李佛魔自殺前說「我的人生是個失敗···」)

不過我覺得自己也不算個太失敗的投機者吧 我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玩的傾家蕩產 當然目前也沒有靠投機這事大富大貴  我只是在裡面找到了一點樂趣  不過 在老婆大人的壓力下 我還是把這慢慢當個正經營生賺錢吧···

沒想到寫了這麼多,快一萬字了··其實廢話不少而且囉嗦,估計上面早有人看的罵娘了。

每個人的境遇都會不同,做好投機這種事,要悟到市場的本質,哪怕只是你認定的一個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做好策略進退有據······

我經常說:我知道這事可能失敗,不過什麼事都可能失敗,我該最好的策略最好了,如果失敗,我退出後的風險是我能承受的,那我還怕什麼呢?大膽的去做好了!

留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投機最大的心魔不是貪婪和恐懼,而是怕後悔,只要你想好了一切,你接受結果不怕後悔,那你就可以勇往直前了!

十年啊···我進步的太少,還需要努力。出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18

改名、投資、玩O2O 搜房在幹嗎?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4033-1.html
曾投資搜房的澳洲電訊在搜房成功IPO後,毫不猶豫、迅速撤退,這種行為難以想像,但可以理解,在屢次打算IPO無果之後,看到解套獲利的機會後,佔股50%以上的第一大股東的套現3.26億美金,與四年前投資的20億人民幣相比,僅僅收回成本,餘下的股本收益也離眾多創投公司的投資神話,相比甚遠。這種舉動,更多的可能是一股無奈,但這個決定似乎並沒有做錯。
 
人才之殤:老將出走的悲壯與內耗現狀
 
在搜房的歷史上,肖勇早已成為昨日黃花,若提到搜房十五年路上,還有一群人莫天全這輩子一定不會忘記:蘇州劉**、重慶郭**、上海楊**、江蘇徐**、山東楊**、四川秦*、天津蔣*、杭州斯**……這群人造就了搜房如今的市場格局與收入,沒有他們,就沒有搜房,無人能抹殺這段歷史,這些區域迄今依舊是搜房的戰略要地。。
 
就是這一大波帥才與大將以及他們背後的團隊,他們曾經跟肖勇一樣,為搜房奮鬥至少十年的高管們,卻幾乎一夜棄莫天全而去,09年那場人員變動,業內為之瞠目結舌,這絕不是因為競爭對手的誘惑太大,條件太好。
 
一個高管,跟隨老闆創業十多年,可以因為疲憊厭倦離開團隊,但一群傳奇的團隊集體出走,反思的應該是搜房。而出走的這群高管,至今在圈內依舊是戰功赫赫。筆者曾經與其中的相關人員交流提問:這群人的特點是什麼,有人告訴我,這是一群及其有韌性的人,至今印象深刻,這群人就是如此。
 
當然,除了這麼悲壯的故事,搜房類似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如果你們當地有搜房,類似的故事可能還有很多,比如過節發N個月餅、橘子,N小於5;總經理拖欠佣金被追討;又或者明升暗降調離老將;甲要搶乙客戶,甲會告訴乙的客戶,謊稱甲離職了,她前來對接;地區的女總經理,可以站到競爭對手的看房車面前,阻止站方發車;甚至為了延誤競爭對手發車,肢體衝突……如此狗血的事情,若你是圈內人,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一種極其可悲的舉動,更多是可笑的內耗舉動。
 
改名:搜房全球綜合症與不自信
 
至少十年前,在房地產行業還沒有如此火爆的情況下,搜房往往扮演的角色,會在開發商會議或者開盤現場,佈置一個桌子,鋪上桌布,拉起易拉寶,上面總會寫幾個大字:搜房網全球直播,internet當然是全球的,拍點視頻,傳幾張照片,的確說的通,但這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俗話說,一個人越缺什麼,他就最愛表現什麼。這種搜房全球綜合症的蔓延可以說是全國性的,比如自己叫做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家居網站,說到此,無力吐槽。
 
如果你是搜房競爭對手的編輯,如果你沒有被搜房抄襲過,你一定out了,哪怕你是一名網友,你的內容也有可能被搜房抄襲,修改水印,甚至連ID都copy,專業的抓取和編輯快速的複製粘貼讓同行們汗顏,並且被指責也毫無羞恥心可言。多年前,某網站的活動照片,背景板楞是被搜房PS成搜房自己的活動,然後發到自己的論壇。至於論壇的點擊數刷新的倍增,都是公開的小秘密了。
 
這類的不自信,還有官方的很多舉動,對手領先搞「抄底預備隊」,搜房就立刻複製,叫做「抄底正規軍」,對手的任何領先策劃,都能在搜房網上找到影子。
 
最有趣的是有一年,搜房給全國業內老總群發了信息:「稱「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及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2009年4季度房地產網絡廣告市場規模超過6億,而搜房網以3.5億獨攬50.21%的市場份額。後面的某網站僅佔17.4%」。」話音剛落,易觀國際則發佈嚴正聲明,指責搜房數據造假,當季度某網站27.8%的市場份額並且領先於搜房,是確定的。
 
從總部到地方,這種搜房全球綜合症的背後,是一種自卑作祟,強者恐怕很不齒這種低級的行為吧?
 
而此次改名房天下,除了體現爭奪全國市場的野心之外,同樣也是類似的不自信作祟,十多年的搜房品牌影響力不要的背後,是與北京一家公司的商標名稱之爭,徹底改名,也是一種解脫之舉,長遠來看,如果如上文所說的搜房,毫無質的變化,這樣的改名對於業內而言,無所謂。這次改名,對於重塑品牌的挑戰很大,但的確是利大於弊之舉。
 
入股兩大行:變革的自我救贖
 
對於世聯行和合富輝煌而言,這兩家都是在地產界值得非常尊敬和敬佩的企業,無論從市場份額、專業操盤的手法、員工的職業素養,都不負國內領先的房地產代理機構的美譽,同樣具有代理機構背景的易居中國,同樣是這兩大行的市場競爭對手,而在區域上,這三家各有優勢,尤其在南方,合富輝煌的地位幾乎不可撼動。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幾句話,用在商場上毫不誇張,面對易居旗下的樂居一直的咄咄逼人,搜房的確受到影響,幾乎在全國,能跟搜房對戰的就只有樂居,樂居擁有百度、新浪新聞、微博、騰訊等獨特資源,並且擅長產品創新,發展迅速,易居在互聯網的快速轉型,帶給業務重疊,但相對傳統的幾大行帶來未雨綢繆的危機感。
 
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快速迭代的現狀下,若代理公司還在堅守,僅靠原有的行業專業度支撐,不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未來如何,誰也無法預測,好的情況下,易居已經有一個不錯的樣子,選擇與搜房合作,既能短期內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抗風險性,又能抱團,對易居形成角力牽制,這樣的選擇是值得讚賞的。
 
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搜房與兩大行的合作,未來可能體現在O2O、互聯網金融,以及房產電商方面。
 
從搜房的角度而言,這次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次不錯的資本市場的故事演練,這裡有最火的幾個關鍵詞:O2O、互聯網金融、房產電商。除了這幾個,與兩大行的合作,也會帶來其他方面的一些影響。
 
隱憂:芝麻與西瓜搜房想抓不容易。
 
事物總有兩面性,既然有好的故事,同樣也會存在一些隱憂,選擇兩大行的好處不言而喻:
 
1. 數據庫的完善,搜房可以告別數據基本靠編的時代,兩大行的數據專業度迅速彌補這個大短板,中指研究院可以鬆一口氣了。
 
2. 電商的發展:在現今房產電商充斥數據造假、商業賄賂的今天,專業的代理公司購房數據庫的利用,會提升數據的有效性和轉化效果,只要是兩大行代理的項目,搜房房產電商獨佔份額、數據轉化也不是問題,不需要通過某些手段「獲得效果」,或者代價變小。
 
3. 互聯網金融:實際利用在國情背景下,作為房產電商的重要武器,搜房是否能給買房人提供一條龍的金融服務,雖然搜房有過嘗試,但效果一直不夠明顯,通過兩大行的背景,若真能與銀行取得房貸上的政策支持,未嘗不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銀行最優質的業務之一能否被其利用,還需要時間觀察。
 
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1. 搜房的媒體屬性進一步降低
 
搜房的服務,或者基本專業化的內容,是否會因為商業化過度而被影響?從垂直網站運營角度,房地產垂直網站的媒體屬性,是最重要的環節。
 
2. 兩大行的競爭對手的不合作
 
比如其他代理公司聯合抵制相應合作,搜房其實在二手房領域就已經碰到這樣的情況,並且造成股市大幅影響。
 
3. 公信力受到質疑
 
與樂居不同的是,搜房沒有合作的媒體平台,入股後的合作會受到影響,比如同區域是世聯行的競爭對手樓盤,搜房是否還能保持熱情的媒體化服務和客觀報導。
 
4.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從目前行業屬性來看,房地產消費屬於大宗消費,購房者的決策尚不能靠媒體來驅動,對於搜房本身業務而言,佔大頭的依舊是廣告和房產電商,真正的切入到O2O這種區域屬性極其明顯的互聯網模式,屬於「苦、髒、累」的活,落地深耕的態度受到質疑,但這樣的故事,資本市場的確歡迎。
 
5. 開發商的信任度
 
若O2O及金融業務出現與開發商衝突時,如何放棄利益,選擇合理的方式合作。或者獲得甲方的認可,很關鍵。
 
6. 專業度
 
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專業度欠缺,又能互補,但最終生成什麼樣的產品,是否能被市場認可,還得數據說話。
 
7. UGC生態
 
儘管搜房號稱自身擁有全球最大的業主社區,覆蓋中國300餘城市小區,但極其可觀的情況是,這些業主社區論壇大部分都是荒廢,充斥水軍,乃至毫無流量的,價值並不大。
 
8. 移動端轉型
 
不容否認,搜房在移動端轉型曾經嘗試,但與PC端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這次入股兩大行之後,能否在移動端取得新的突破,也值得觀察,若移動端沒有好的發展,長遠來看,這樣的入股紅利會被時間消磨殆盡。
 
綜上所述,搜房入股兩大行之後,對自身的業務格局來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變化,短時間內,不會特別影響目前的業務體系,也就是說,原有的廣告與電商業務不會受到影響,兩大行的業務運營也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一些試探性的活動、發佈會、路演等會投石問路,短期內還是促進資本市場的認同,長遠來看,是否真的有大的變化,還得看這次合作的結果。
 
搜房的早期員工離職,現有團隊的高離職率、企業文化、員工待遇趨待大幅提高、缺乏自信的「偽狼性」等老問題,也會成為這次搜房變革與自我救贖過程中的絆腳石,變革能否重塑傳奇軍團時代的輝煌也有待觀察。
 
面對搜房這次的三把火,業內除了一味的追捧,更加應該理性的反思,尤其是對於過去這些看上去可笑並且不光彩世紀的反思與改變(很難)。宏觀的美麗故事下,也要關注微觀的防微杜漸,搜房應該取長補短,除了一位模仿易居模式,選擇與兩大行合作,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方能真正的在互聯網大潮裡屹立不倒,對於提升自信,故事的最好結局,就是把編的故事做成現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1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