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苦熬八年本土珠寶品牌登上國際巔峰 趙心綺 用挑剔精神折服全球收藏家

2013-01-14  TWM  
 

 

珠寶設計師趙心綺(Cindy Chao),為了追求藝術的卓越境界,大膽推掉客戶訂單,把自己關在工作室埋頭創作,完成「四季」系列珠寶作品,成為台灣首位登上國際珠寶界的珠寶藝術家。她衝撞了什麼體制框架,又如何能夠撞開通往國際之路?

撰文‧林讓均

﹁九十.三萬瑞士法郎,成交!」二○一二年十一月中旬,在日內瓦舉辦的佳士得珠寶拍賣會上,拍賣官在滿室的驚歎聲中落槌成交。

現場螢幕上那件攫獲眾人目光的珠寶「重生蝴蝶」,才剛以超出預估價五倍、折合新台幣二七六○萬元的天價拍出。這件作品也是當次珠寶拍賣會中,唯一一件華人設計師的作品。

以自己的英文名「Cindy Chao」為品牌的趙心綺,來自台灣,是「重生蝴蝶」的設計者。近年來,「Cindy Chao」這個品牌在國際珠寶界躥起,獲得許多國際收藏家與名流顯貴的追捧,諸如媒體大亨梅鐸的夫人鄧文迪、好萊塢女星莎拉潔西卡.派克與約旦皇后等人。

趙心綺的作品甚至被收藏在美國史密森國家歷史博物館,成為唯一的華人珠寶藝品。

然而八年前,「Cindy Chao」這名號還只是台灣本土的珠寶品牌,當時趙心綺也只是剛回國創業的年輕女生。

大膽推掉訂單 甘願埋頭創作趙心綺高中畢業後,就到紐約念商學院。然而,她血液中日漸沸騰的藝術基因,驅使她不從商,反而念起了設計學院,專攻珠寶設計。畢業後回台灣,因為幫藝人張清芳設計了一系列婚禮珠寶而闖出名號,逐漸受到台灣時尚圈的注意,擁有不少明星粉絲。○四年,她創立了自己的英文同名品牌。

但此時藝術卻讓她再次反骨,決定放膽一闖。趙心綺索性開始大膽「推單」,不僅客戶不解其意,連員工都覺得她與錢作對,氣得離職。

將近兩年的時間,趙心綺把自己關在工作室中埋頭創作。趙心綺苦笑說,因為覺得人生是黑白的,那時連設計出來的作品都只有黑、白色系。

在創作中真的吃到苦頭了,但趙心綺不願放棄。「我把那當成最後一次創作,想說做完消失了也沒關係,而且我還年輕,大不了轉行!」因為創作用的珠寶材料相當昂貴,她甚至必須賣掉媽媽給她的房子來籌錢。

在這段時間她完成了「四季」系列作品,自己一個人走進紐約佳士得遞件。果然,趙心綺初試啼聲的首拍作品,沒受到拍賣官什麼好臉色。

「拍賣會主席看了一眼我的作品,說了一個預估價,讓我心都碎了!因為根本連成本都無法打平!」決心一試身手,趙心綺咬牙答應,但習慣衝撞傳統框架的她,賭氣式地提出一個條件:「我要在作品上打上『Cindy Chao』的名字,否則就不送件!」○七年,這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佳士得拍賣會,是趙心綺的人生轉捩點。當天,趙心綺的作品「四季」系列被以預估價的三倍拍出,這毋寧是一個大勝利。但長期沒睡好覺的她因為熬夜苦守電腦等結果,竟然在昏睡中度過她的榮耀時刻!

趙心綺一睜開眼,就已成為首位成功登上佳士得的台灣珠寶設計師。

顛覆傳統流程 找上歐洲團隊「在她的珠寶作品中,好像能看到一座微型的建築物!」收藏趙心綺作品多年的藝人林熙蕾表示,懂得趙心綺作品的收藏家,總是從三百六十度去欣賞她的珠寶。

「就像建築的每一個面都可能是正面,一點不能馬虎!」受到外祖父、廟宇建築師謝自南的影響,趙心綺為了確認立體構面的每一個細節,也顛覆了珠寶製作的流程。

正常來說,是先由設計師畫草圖,然後交給鑲工師傅做成立體蠟雕;而師承雕塑家父親手藝的趙心綺,省卻畫素描、打草圖的這個步驟,直接自己做蠟雕。

為了找出最好的金工鑲嵌團隊,趙心綺甚至尋到當代頂級珠寶的發源地歐洲,找到專門幫精品品牌打造珠寶的最佳團隊。

幾年前,趙心綺單槍匹馬走進歐洲金工鑲嵌團隊總部,把自己的成品與蠟雕給他們看,引來老師傅驚歎:「你的蠟雕居然做得比我好!」現在,這個團隊只為「Cindy Chao」打造珠寶。

就因為「太挑剔」,眼睛常定焦在二十公分的焦距,工作到一天睡不了三小時,使得年紀輕輕的趙心綺,眼力卻衰退如同花甲老人;因為長期接觸堅硬的金工材料,她的手也變粗了。

但她卻認為,這就是夢想的代價。

趙心綺

出生:1974年

現職:珠寶設計師

學歷:紐約設計學院(FIT)珠寶設計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88

大收藏家大劉掃1200個Hermès

2017-03-30  NM

眾所周知,巨富大劉鍾情Hermès手袋,他身為此品牌的VVIP,收藏之多足以令身邊的現任及過氣女伴:甘比與呂麗君,天天換款,屋企隨時比門市更齊貨。兩位女士相伴同一位男人多年,對手袋的款式、顏色及配襯卻各有執着,口味盡顯兩人性格之差異。點樣配襯及打理手袋,道出了甘比最終得寵成為劉太的原因。

平民百姓輪候公屋的時間以長見稱,平均超過四年;而闊太輪候Hermès Birkin的waiting list則是另類痛苦,以前至少等數年,近年還截龍,名副其實「有錢不是萬能」。不過,隊伍再長也難不到大劉,皆因他是Hermès的VVIP,據他自爆,已擁有Hermès手袋接近千二個,總值數億元,當中以特別版及限量版最多,個個價值不菲。

收藏比門市更齊

手拎Hermès最多之人,一定非甘比莫屬,「旗下」有近七百個Hermès,曾被拍得掃了起碼兩、三袋包包,由多名職員幫她挽上房車。她擁有無數不同顏色的Birkin,每個也是十萬元起跳,加上其他款式,隨時比門市更齊全。甘比便曾拿過一個鮮粉紅鱷魚皮鑽石Birkin,同款手袋拍賣價,曾高達一百七十五萬港元!甘比對大劉的禮物,亦經常流露愛惜之情,試過陪完大劉去福臨門用餐離開,先放一條白毛巾在車上,才小心翼翼把鱷魚皮Birkin放在上面。她更不時在手袋掛上各款可愛吊飾,如企鵝公仔、檸檬等,盡顯童心。大劉愛她不貪錢,但同時又將甘比打造成全港女首富,相信連甘比自己也意想不到。與甘比相反,呂麗君鍾情鱷魚皮製的經典款,再於手袋上掛上極富貴氣的鑽石吊飾,兩人性格南轅北轍。去年大劉與呂麗君分手時曾激動說過:「我有收番任何一個包包就絕子絕孫。我買Hermès用咗幾億,送俾呂麗君嘅Hermès超過二百個。」有傳大劉女伴用過Hermès後,要放回大劉的儲物櫃,不過他堅決否認。其實早年大劉不愛送Hermès給女友,關之琳分手後說過:「我一個都沒收過,佢有送過俾我媽咪,當時我無興趣,好蠢。」時至今日,大劉對Hermès的着迷程度,更擴展至其身上,其西裝和襯衣都出自Hermès,由裁縫度身訂做,每套價值十多萬。

秀樺公主與秀盈公主

就連甘比女兒劉秀樺,在一歲半時已收到價值五萬元的Hermès Kelly Doll。要論大劉對女兒的溺愛,Hermès只是小菜一碟。大劉繼大女秀融後,老來再得兩女,分外疼錫,近年分別狂買鑽石送給甘比女兒秀樺(Josephine)及呂麗君女兒秀盈(Zoe)。○九年Josephine剛出世,就收到父親以七千四百萬元投得稀世藍鑽作大禮,命名為「Star of Josephine」;六年後,大劉於瑞士日內瓦佳士得,以超過兩億港元投得一顆超過十六卡的罕有粉紅鑽「The Sweet Josephine」,事隔一天再投另一顆罕有藍鑽石,命名為「The Blue Moon of Josephine」,單單兩日就花了六億港元。而他回應巨額掃鑽,只是輕輕說句:「係我買嘅,買嚟送俾我個女。」呂麗君雖與大劉分手,但他們的秀盈公主今年十四歲,一樣要乜有乜。兩年前,大劉用二億五千多萬元投得近十卡珍貴藍鑽給Zoe,刷新藍鑽世界拍賣紀錄,命名為「The Zoe Diamond」。同年他投得十卡紅寶石再送予愛女,命名為「Zoe Red」。大劉大手筆但好均真,送禮俾呂麗君有齊記錄,還要她簽收作實,而送給女兒的同樣謹慎,表明要她們十八歲才能擁有。身為一代富豪的大劉,收藏又怎會只有手袋鑽石那麼簡單,當然還有不少富豪玩具,陪他上天下海,想知詳情,請留意下一期的《絕代梟雄》。

撰文:財經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01

內地女收藏家天價投趙無極名畫不找數

1 : GS(14)@2011-12-18 11:09:3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903602
根據入稟狀資料,被告任春霞的住址在山東省濟南市,而原告蘇富比(香港)有限公司的拍賣結果顯示,被告屬於亞洲收藏家。
入稟狀指,原告於 10月 3日舉行 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拍賣,被告成功投得三幅名畫,包括吳冠中的《凡爾賽一角》及《灕江新篁》,成交價連佣金分別為 1,858萬及 2,642萬元,被告更以天價投得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的油畫《 10.1.68》,成交價連佣金高達 6,898萬元,創下趙無極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
原告指,被告在拍賣結束後未履行交易,扣除 10月 2日交予原告的 100萬元保證金,尚欠 6,798萬元未支付。原告要求法庭頒令被告支付上述款額,另付利息 286萬元及訟費,共 7,084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65

【文化籽】恐怖公仔收藏家 日日都過哈囉喂

1 : GS(14)@2016-10-24 04:21:48

Bowie收藏恐怖公仔已有十多年,萬聖節就到,他將恐怖公仔佈置位於旺角的爬蟲店,公諸同好。



【文化籽:深藏畢露】又到萬聖節,又要奉旨扮鬼扮馬,任你打扮到如何恐怖血腥,充其量都只是玩一兩日。真心問,有誰願意日日對着恐怖嚇人的造型?男士禮服店和爬蟲店老闆陳永尉(Bowie)大概是個例外,儲有約500個恐怖公仔的他,家中及店舖都放有不少珍藏,算是與恐怖角色朝夕相處。夜闌人靜,幾乎每晚都是哈囉喂,連影結婚相時太太的婚紗都掛滿恐怖公仔。



「最初老婆也會說我是黐線的,昨日才看完恐怖電影,第二日就將電影角色玩具買回家。但我就是很鍾意對着這些公仔。」Bowie談起這個多年的興趣,仍帶着興奮。事實上初相識時,太太Annie更覺得他是怪人一個,「當初見到他屋企牆上掛滿這些公仔,也覺得好驚。拍拖那幾年,每日都好似萬聖節。」二人2008年開始拍拖,數年下來,恐怖公仔見怪不怪,Annie逐漸也欣然接受,耳濡目染受Bowie「荼毒」,到後來竟儲起B女公仔(Blythe Doll)。Bowie從小有養爬蟲習慣,蜘蛛青蛙都養過,太太慢慢也習以為常,不再害怕。結婚後更來個反客為主,那條掛滿恐怖活死人娃娃的婚紗裙,正是Annie主意。「Bowie很怕傳統禮儀,既然他鍾意爬蟲及恐怖公仔,就將這些古怪元素放在一起,婚後再補影這輯特別的婚紗相。」



家中客廳放有不少藏品,Bowie笑說半夜見到都不會害怕。

Annabelle來自電影《詭屋驚凶實錄》(The Conjuring)。

電影《奪命鬼娃》(Dead Silence)裏面出現的小丑。


自小鍾情外國恐怖片

收藏恐怖公仔,全因為看恐怖片。那些年的70、80後,個個鍾意睇林正英的殭屍片,Bowie也愛睇《殭屍先生》、《殭屍家族》等港產片,對美國恐怖片尤其情有獨鍾,《德州電鋸殺人狂》、《十三號星期五》、《猛鬼街》、《月光光心慌慌》……「記得小時候,媽媽已經租《小丑回魂》影碟給我看。」這部改編自恐怖小說大師Stephen King的電影,講述古怪小丑四處恐嚇小朋友,是許多外國小朋友的「童年陰影」,Bowie卻越睇越上癮,千禧年後的《血肉森林》、《恐懼鬥室》、《恐怖旅舍》系列,以及近年的《國定殺戮日》系列、《詭屋驚凶實錄》等等,他越睇越多,而且一睇再睇。「我鍾意血腥、殺人情節的電影,其實這麼多年來的恐怖元素及情節都萬變不離其宗,通常都係一班人去一個地方,然後一個個被人殺死。故事差不多,但每次見到都想睇。」鍾意睇,好自然會收藏,他不愛高達及變形金剛,卻對恐怖公仔情有獨鍾,將電影中常出現的公仔,買回家收藏。「我記得舅父跟我講,我三、四歲時已經好鍾意玩骷髏骨、殭屍玩具,叫大人買給我。」最初買的是《捉鬼敢死隊》玩具,當時為食鬼Slimer、棉花靈精(Stay Puft)都幾深入民心,現在回想其實是搞笑多過驚。



活死人娃娃組合《Doctor Dedwin& Nurse Necro》的護士。

他儲有300多隻不死人娃娃(Living Dead Dolls),部份放在西裝店。

《恐懼鬥室》(Saw)裏面的殺人狂Jigsaw。


由活死人娃娃開始買

今年34歲的Bowie在香港出世,8歲移民新加坡,兒時只當恐怖公仔是玩具,真正有收藏概念,是他20歲時在當地全職當兵做陸軍,一當就是五年。「那時一個禮拜有六天都在軍營,很少途徑花錢,基本上八、九成的人工都用來買恐怖玩具。當時也會放幾隻在枱面,好似不太悶,阿sir見到就話『大吉利是咩』。」收藏是條不歸路,由活死人娃娃(Living Dead Dolls)開始買,之後慢慢到木偶,越買亦越大件,像他爬蟲店內展示的恐怖小丑及《恐懼鬥室》裏的殺人狂Jigsaw木偶,已接近真人尺寸。「這些是童年回憶,是一種心靈的寄託。上網見到就忍不住買回來,也沒有想過屋企有沒有地方擺。」初時在新加坡的玩具店買,試過一次過將店內的十多隻恐怖公仔買下來,之後開始周圍去搵,後來發覺eBay有,就成為了主戰場,有時一買就是幾set。買得多,連恐怖公仔公司The Scary Closet的老闆也記得他,有新貨就知會Bowie。



殺人小丑木偶來自電影《小丑回魂》(It),身高約一點五米高,已接近真人尺寸。

來自《娃鬼回魂》(Chucky)系列的10吋同名公仔,連環殺人魔附上洋娃娃身,造型相當恐怖。

三年前影結婚相時,太太Annie的婚紗掛滿了活死人娃娃。

珍藏放舖頭公諸同好

當完兵想嘗試新東西,便回到香港跟親戚學做西裝,一做就是十年,四年前更在旺角開設樓上禮服店。當年在新加坡儲下來的恐怖公仔,也一箱箱寄回香港,屋企不夠擺,就將小件的活死人娃娃放到舖頭,大件的木偶只能寄存倉庫,平時沒太多機會見到,難道不可惜嗎?「沒辦法啊,家裏不夠空間放。這是所有收藏人的宿命。」趁着萬聖節就到,他專門將部份木偶放在爬蟲店,也算是將藏品公諸同好吧。店內放滿蜘蛛、蜥蜴,周圍掛滿假蜘蛛絲,其實都幾有哈囉喂感覺。近年工作繁忙,Bowie偶爾參與港台劇及電影演出,逐漸也少了入手新恐怖公仔。問他平時多不多與人交流收藏心得,他說恐怖公仔在亞洲市場不太流行,畢竟這種文化尚未普及,「等於你喜歡收藏紙紮公仔,又很難有人有同樣嗜好。」



記者:劉東佩攝影:王國輝編輯:梁浩維美術:利英豪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3/198081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13

張大千畫作多到可開博物館收藏家中醫師:絕不出售

1 : GS(14)@2016-11-18 17:56:30

一個人一生能有一幅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作品已經很不容易,沒想到竟有收藏家表示,他一個人就有幾百幅,還多到可以年年出月曆!旅居美國洛杉磯40年的于士傑中醫師,因為父親的關係自幼便有機會接觸許多國畫大作。當別人都在看卡通片的年紀,他已跟父親一起欣賞齊白石、石濤、以及張大千等名家作品;耳濡目染之下,于醫師也進入了藝術的世界中,幾十年來四處蒐羅國寶名作,成為一位張大千收藏家。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從小跟父親一起「尋寶」,于醫師的收藏之路已經長達50年。他表示,要搜集這些鉅作本來不是容易的事,「要不是因為文化大革命時,中國人民怕惹禍上身,對這些作品唯恐避之而不及,哪能夠輾轉流到我手中」。目前作品數量多到于醫師自己都記不清楚,他表示「大概有幾百幅」;由於收藏有如小型的張大千博物館,抱持着「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想法,于醫師幾年前決定將這些大作集結成冊,一年一次、自掏腰包出版給有興趣的人一起欣賞。他表示,「這麼多有藝術價值的作品,絕對有必要來讓社會大眾一齊觀賞,讓他們了解張大千偉大的地方」。看多了名家作品,于醫師很了解收藏品「不但貴在多,也貴在精」。他對收藏最得意的地方,便是大部份蒐藏都是張大千在「盛年期」所完成。他表示,張大千在這段時期深受敦煌壁畫的影響,開啟了一種不同於傳統國畫的畫風,其中以仕女畫最為明顯,「有中西合璧的感覺,可能更能被現在的年輕人喜愛」。此外,由於畫技、健康與心態都在巔峯,張大師此時期的作品在細微處的「工筆、勾勒」和寫意的「潑彩、潑墨」上也都顯得運用自如,十分具有藝術價值。當被問到哪一幅作品是他最鍾愛的畫作,于醫師表示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心頭肉,「我很難說出哪些是我的最愛,硬要我選的話,我只能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一幅「槲葉雙雀圖」描繪一對麻雀棲息在槲樹枝頭的秋景,畫中紅槲葉的部份是利用西藏一種特殊的礦物上色,透過不同的光源可以看到顏色不同的變化,有如真正的樹葉一般,充滿趣味。另外,于醫師也特別點名了一幅菩薩手持火珠的畫作。他表示,這幅畫作經過開光,只要將手靠近畫作上的火珠,便可以感受到特殊的能量。記者也實際將雙手攤開靠近畫作,真的可以感覺到靠近火珠的右手有一股暖流緩緩由掌心流入,十分神奇。搜集了這麼多作品,于醫師非常明白「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因此他也特地找了幾個「恆溫、恆濕」的空間珍藏這些大作。他說,雖然收藏品「一平方尺就可以叫價到1,000萬人民幣」,但是熱愛張大千作品的他,完全不會考慮出售任何畫作。有雄心壯志的他表示會繼續他的收藏之路,未來要成立研究中心,讓後代子孫能夠好好欣賞「大千居士」的藝術。與此同時,他也不忘大呼「不要忘了我也是一個很好的中醫師呀!」,深怕大家只記得他的收藏家身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8/198380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04

【洛杉磯直擊】擁萬張珍藏黑膠唱片收藏家開舖堅守舊物

1 : GS(14)@2016-12-18 11:04:18

你還記得上一次走進唱片舖買CD是甚麼時候嗎?在甚麼都電子化的時代,下載電影、音樂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走進實體唱片舖慢慢行一圈,再決定「買音樂」,似乎已經離我們十分遙遠。雖然很多的唱片舖不敵科技浪潮,在這幾年紛紛倒閉,但有些人對音樂以及藝術該如何呈現仍有極度堅持。在美國洛杉磯荷里活開設唱片舖「The Record Parlour」的休默斯(Mr. Chadwick B Heumus)與霍尼茲利加(Chris Honestschlaeger),就是最好的例子。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店名「The Record Parlour」大大印在卡片上方,底則下寫着「20世紀娛樂大百貨」(An Emporium of20th-Century Entertainment)。乍看之下似乎讓人有點一頭霧水,但是一走進店裏你立刻就會明白這樣的稱號從何而來。超過1.5萬張的黑膠唱片作為主力商品,還有卡式帶、點唱機、音響器材、甚至是復古電視遊戲機,無一不讓來到這裏的顧客眼花繚亂。
Chadwick和Chris在三年前開設了「The Record Parlour」,帶點藝術家氣息的他們,隨性的要記者稱呼他們名字就好。看到記者因為店裏大量的唱片感到興奮,Chadwick神秘的說,千萬可別以為店裏就只有這樣了,「其實我們另一頭還有個『密室』呢!跟我來,讓我帶你去看」。打開門,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另一頭的「密室」。大大的空間裏,放眼所及皆是夢幻逸品,不愧敢自稱為「20世紀娛樂百貨」!他表示,「許多名人都在我們這裏辦過活動,像是『Focus...』(製作人)獲格林美獎的慶功宴,就是在這裏舉辦。另外,Dr. Dre也在這裏辦過私人活動」。他強調,這些珍貴的收藏品,都讓整個空間的氣氛很不一樣,充滿一種時代的文化氣息。
Chadwick說,店內最特別的蒐藏品就是一台1971年生產的商用電子遊戲機。他非常自豪地表示,這台機器不但保養得很好,功能也都維持正常,「曾有人出價1萬元美元(約7.8萬港元)要向我購買這部遊戲機,但我還是不願意割愛,因為我認為這部機的價值絕對不止如此」。接着他也帶記者看了幾部復古的點唱機,每部外型都別致而有所差異。Chadwick認為這些點唱機除了播放音樂,背後也有其代表的時代意義以及藝術價值。雖然「The Record Parlour」內的珍藏種類繁多,但一說到最愛,Chadwick強調「當然是黑膠碟」。他表示自己蒐藏黑膠唱片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幾乎是用一生的時間在搜集。講到最得意的收藏品,他很得意地指着牆上一張名為《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的唱片說,「這真的是稀世珍品,非常少見……封面是由安迪華荷(Andy Warhol)所設計,而封面的香蕉皮就是一張貼紙,可以撕下來的,然後會看到香蕉。可惜的是,我們購入時蕉皮已經不見了,但是這張唱片仍然很有價值,非常少見」。即使店裏賣的是「上世紀的娛樂」,但是顧客其實不止「阿叔阿嬸」。Chadwick說,「我們店裏有各式各樣的顧客,各種族群、年齡、性別的客人都有」。30歲的Marshall就是「The Record Parlour」的忠實顧客,他表示:「這裏的唱片都很有品質,沒有刮痕。我這次來為太太挑唱片作禮物,品質都很好。說真的,音樂還是類比式的最好,比電子化音樂好多了……除非你有荷里活等級的錄音和播放設備,不然類比式的音質真的是無與倫比」。而26歲的Perkins住在附近,也很常來店裏尋寶,他說,「這裏的員工非常喜歡幫助顧客,他們對音樂非常了解,也有很淵博的知識。而且這裏的氣氛和裝修,彷彿都在歡迎顧客來,我真的很喜歡」。其實Perkins所說的,正符合了這家店開設的動機與初衷。Chadwick說,「我們不希望大家單純的認為『The Record Parlour』只是一間商店;我們希望的是能夠提供一個自在的環境,讓喜愛老唱片的人都可以很投入、很享受來討論與學習。這裏不但讓你可以找到喜歡的唱片,也是一個社交的場所,一個讓你尋找文化的地方」。Chadwick也向大家強調,「這裏是個沒有壓力的空間,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3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470

【小時候】收藏家工廈砌懷舊士多 經典枱面遊戲機放角落偷偷玩

1 : GS(14)@2017-01-12 08:04:04

原本經營鈕扣生意的李志偉(Patrick)是士多狂迷,於是四處搜羅各式陳設,落手落腳「砌」出一間「美樂士多」來滿足自己,也把收藏公諸同好。



小時候,家樓下總有一、兩間士多或雜貨店,有些更有遊戲機,是細路哥的聚腳地。近年士多買少見少,取而代之的是「梗有一間喺左近」的便利店。租貴又經濟不景的時代,偏偏有人因為「尋開心」落手落腳「砌」出一間七、八十年代的懷舊士多,重現最好的時光。



原本經營鈕扣生意的李志偉(Patrick)是士多狂迷,於是四處搜羅各式陳設,落手落腳「砌」出一間「美樂士多」來滿足自己,也把收藏公諸同好。「士多對我而言係幾開心的回憶,加上有好多收藏唔可以放屋企,所以可以砌出嚟好似士多一樣,我好開心。」


拜訪日本收藏家 重組細路聚腳地

看到這間士多,真的像回到過去,就連擺位跟足當時的士多——汽水冰櫃要近門口,方便客人路過就買;貴價的煙酒就要近收銀位;還有一道神秘的門,門後藏着老闆賺錢重地「麻將房」。
Patrick認為士多的回憶,最重要是打遊戲機,因此他添置了幾台枱面遊戲機。然而,這種枱面遊戲機幾乎已絕跡香港,要特地到日本找回來。「有日本收藏家,收藏呢啲遊戲機。經朋友介紹,我哋就真係去拜訪佢。」最後,因為Patrick和拍檔的誠意,日本收藏家終肯割愛幾部。而遊戲機之所以要放在小角落,是因為當時士多要先拿牌照,才可擺放遊戲機。不少士多會把遊戲機推到最角落且放下簾幕,偷偷做生意,把小孩的玩樂天地藏起來。



為了重現回憶,士多內擺放了舊廣告版、洋酒和塑膠玩具等舊物,讓客人驚喜。

這種枱面遊戲機幾乎已絕跡香港,要特地到日本找回來,而且仍運作正常。

投幣磅重機,以前多在戲院找到,大人小孩一樣玩得開心。


汽水鐵冰櫃 回到青澀歲月

為了重現回憶,士多內擺放了舊廣告版、洋酒和塑膠玩具等舊物,讓客人驚喜。黃先生看到可樂搖搖,直言感到非常興奮,「可樂搖搖都已經搵唔到,但而家又見得返!」
Patrick從灣仔一間士多入手了傳統汽水冰櫃,上面的迷你電視機,播放着由11歲兒子剪輯的舊電視廣告。邊聽當年的廣告主題曲,邊喝着支裝飲品,Patrick笑說就像回到從前年輕的時候。「客人買支汽水企喺士多飲,聽埋啲歌,感覺都唔同啲。」訪問當日,的確位位客人都特意買一支汽水,而且都非常純熟——從冰櫃取出汽水,用櫃上乾布抹乾樽身,再用扣在櫃邊的開瓶器「咔吱」開蓋。



Patrick從灣仔一間士多入手了傳統汽水冰櫃。

綠寶、可樂和麥精等支裝飲品都有供應,喝完可以放到旁邊的汽水架。


「尋找士多的故事」 延續士多回憶

這還有吃的,有玩的,但說與博物館的最大分別,或許是冰櫃旁邊的一面牆。這面牆會收集大家的故事,Patrick表示好多客人都會有事跟他分享,會大談以前家人開士多的故事,他呼籲大家一起分享士多的人情味和童年回憶。「佢哋最初擔心唔知寫乜,打牌、遊戲機、賒數、送貨,佢哋覺得都是平常事。但我覺得年紀輕人,其實唔知道呢啲事發生過。」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收集很多香港真實的士多故事,最終甚至結集成書,把最好的時光分享開去。



這面牆會收集大家的故事,Patrick呼籲大家一起分享士多的人情味和童年回憶。

Patrick:「佢哋最初擔心唔知寫乜,打牌、遊戲機、賒數、送貨,佢哋覺得都是平常事。但我覺得年紀輕人,其實唔知道呢啲事發生過。」

一道神秘的門,門後藏着老闆賺錢重地「麻將房」。

美樂士多長沙灣百美工廠大廈12C室星期一至日12:00-19:30記者:黃凱婷攝影:黃子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11/198928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23

【iPhone十年】收藏家評iPhone7似Android蘋果員工相片被惡搞一夜成名

1 : GS(14)@2017-07-01 10:50:56

iPhone10年,除了改變了人對電話的認知,讓你一手就能掌握世界資訊,其實亦影響了不少個別人仕,帶給他們有趣的、好的、壞的回憶。



iPhone10年,除了改變了人對電話的認知,讓你一手就能掌握世界資訊,其實亦影響了不少個別人仕,帶給他們有趣的、好的、壞的回憶,今日就讓一班不同的iPhone人,分享他們的iPhone事。



電話收藏家Gary,從初代iPhone儲到iPhone7,難得每部機都保讓得宜,就連十年前的初代都操作正常,他回想:「第一部iPhone是6千多元買的水貨,要解鎖才用到,但卻值得,因它的設計夠破格簡約。」不過他就對近代大mon機不太欣賞:「大mon只為打機睇片,不單沒有改善令人與人溝通,更是讓人們更少溝通。」

如果你有做過「果農」,或者都會記得「白果仔」。J Fung是前Apple員工,機緣巧合下竟成了香港代表之一,可以飛到美國拍攝一系列公司用硬照:「當然開心,不是人人可以有這經歷。」不過卻同時因機緣巧合,他的相片竟然出現在Apple未能成功訂iPhone的一頁,成了果農和網民的嬲嬲和發洩對像,慘成「白果仔」,他回憶:「當時自己有在youtube發佈短片,所以好處是好像『出了名』,有更多人看我的片,但因件事太爆,如果我是Apple老闆,見到有個員工弄得如此,我或許也會不高興。」

記者:韓繼聰攝影:梁志永、王國輝、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1/200745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557

內地拍賣業興起 收藏家由18至70歲

1 : GS(14)@2018-01-08 00:41:11

■已故美國影星Paul Newman獲妻子送贈的Rolex Daytona,今年10月以歷史高價1,780萬美元拍出。


【本報訊】中國市場對拍賣行業日益重要,原因是藝術氛圍漸形成,而異於傳統中國藝術的鐘錶亦有市場。拍賣行富藝斯(Phillips)亞洲鐘錶主管Thomas Perazzi指,中國手錶收藏家年齡涵蓋18至70歲,不少年輕人是收藏家後代。

■富藝斯亞洲鐘錶主管Perazzi(左)及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陳瑞華。黃耀興攝

Rolex Daytona近1.4億拍出

在行業打滾近11年的Perazzi指,拍賣行尋獲拍賣品方法主要有三招,首先是透過專員認識行業專家,其次是主動去捕捉價值被低估之手錶,最後是靜待買家主動查詢。手錶價值主要來自數量、質量、歷史三因素,Perazzi舉例,已故美國影星Paul Newman於六十年代獲妻子贈Rolex Daytona,並在他拍攝賽車電影《Winning》時配戴,錶底刻有「DRIVE CAREFULLY ME」字句,是手錶收藏家珍愛的典範,今年10月以歷史高價1,780萬美元(約1.4億港元)拍出。他又分享一次捕獲低估值手錶的趣聞,事源他由瑞士乘飛機到美國,發現旁邊乘客一枚古董Rolex Daytona不俗,然後展開7小時游說,最終勸服他拿出拍賣,原先估值1.2萬美元,拍出價達5萬美元,「你永遠唔知道幾時撞到機會,可能搭地鐵都會有。」另外,富藝斯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陳瑞華提到,該拍賣行三年前進軍亞洲,當代藝術、設計品、鐘錶等具行業領導地位,自從東京、台北、首爾、香港等開展業務後,收藏家參與增加26%,而銷售佔全球四分之一,未來擬進軍上海。拍賣行生意模式主要是賺取拍賣品佣金,究竟一般人如何入行?陳瑞華認為必須要喜愛藝術及與人交流。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24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336

【睇展覽】收藏家鍾燕齊私伙招財貓 70年代小巴擺車頭吸客

1 : GS(14)@2018-01-28 18:25:15

鍾燕齊自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等物,並於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

農曆新年將至,大小商場都開始擺放各類狗狗擺設,「送雞迎狗」,而寓意招財招福的招財貓,則任何時候都討人歡喜,地位絕不輕易被動搖。談到招財貓,當然不只是「左手招財,右手招福」,本地收藏家鍾燕齊近日就展出近30件招財貓收藏品,原來不同年代和地方的招財貓,背後都有不同故事。


鍾燕齊在80年代中開始收藏文具、玩具、教科書等舊物,更在2016年開設文具收藏館「銀の文房具」,談懷舊,也希望參觀者從文具看時代變遷。這兩年有了領養回來的貓店長「阿銀」,他開始認真地收藏招財貓,笑言:「我不是一個貓奴,任何小動物我都喜愛,但可能對阿銀特別有感情,收藏招財貓算是曲線反射。」他收藏了數十隻招財貓,數量算不上十分多,原因是尋找招財貓並不容易,「就算我們上一些日本拍賣網站,都永遠不夠日本人快,只要稍有猶豫,招財貓就已經被買走。」在香港找招財貓也非易事,他在facebook等不同網上平台徵收招財貓,花了三個月,最後只招收到兩隻,「反映招財貓在香港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黃金時期應該是70年代至90年代初,後來大部份招財貓因為陳舊發黃,落得被扔進垃圾桶的命運。」


中間高16吋的招財貓,是誤打誤撞下在石硤尾邨一所老店尋得。

這批底部裝彈簧的招財貓來自70年代的12座位小巴,行車時像向路人招手一樣。



除上網購買和收集,他還特意走訪不同地方,尋找招財貓的身影,例如展品中最大、高16吋的招財貓,則是他誤打誤撞下得來。鍾燕齊本來在白田邨一間準備結業的文具店訂了一隻招財貓,但因為自己遲到,招財貓已被其他人買走,他在店舖跟老闆閒聊期間,剛巧有位到附近買菜的老婆婆經過,無意中聽到鍾燕齊在尋找不同招財貓,就邀請他到自己位於石硤尾邨的店舖,看看她的招財貓。鍾燕齊說:「她的招財貓已經在店舖擺放近30年,到手時當然很骯髒,但經過清潔後,它還是很漂亮,泛黃的身體正是時間流逝的痕跡。」另外,他還特意到小巴站尋找70至80年代、擺放在小巴車頭的彈簧招財貓,「小巴行駛的時候,招財貓就會動起來,就像不停向路人揮手一樣,客人上車付錢,是名副其實地招財。」


來自日本其中一個招財貓發源地豪德寺,胸口沒有金幣,寓意錢財得靠人自己努力。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產物,以低溫陶瓷製成。



在他的收藏中,還有些來自不同地方和時期的招財貓,反映着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文化大革命時,中國算不上富裕,但當時的招財貓卻用上低溫陶瓷等技術製作,形態亦有象徵富裕之意,例如貓會手持肥美大魚,或者坐在紅色布料上,「因為政府要做思想教育,所以很多文教用品、裝飾品甚至平面視覺作品,都會令人感覺當時中國很富裕。」而在一個半世紀前,日本經濟不景,各地同時出現了代表祝願、豐足的招財貓,「日本招財貓的歷史,到現時為止還未能統一,起源眾說紛紜,造型上也不一樣。」例如豪德寺以人手製造的招財貓,胸前是掛着鈴鐺而非金幣,寓意人即使有了招財貓,但要得到錢財,還要靠自己努力,「信則有不信則無,我覺得招財貓就是種心靈慰藉。」


招財貓形狀的印台,約為80年代產物。

招財貓千變萬化,有的動作不是招手,而是雙手合十的請安姿勢。



「銀の招財貓賀新歲」地點:大角嘴福利街8號港灣豪庭廣場日期:即日至3月2日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27/20286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