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恒大資本運作圖譜解密】許家印股市征戰14載 恒大“股票收割機”如何練就

在恒大“攪局”以來,截至8月16日,萬科A連續第三個漲停。8月15日,中國恒大(03333.HK)披露,在過去一周,公司又買了萬科A2.56億A股。

自恒大入局萬科之後,外界各種猜測就一直不斷。然而,萬科、廊坊發展也並非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初次登臺。從2002年試手資本市場,到2006年鎩羽而歸,如今又借著地產行業“一枝獨秀”、萬科股權之爭“亂局”待解等基本面因素高調殺回A股市場,縱橫捭闔14年,許家印終於完成了從房地產大佬到資本大鱷的身份嬗變。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4年以來,短短兩年時間里,許家印通過麾下的中國恒大及旗下其他平臺,控股或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上市公司已達18家,成為橫跨A股、H股、新三板多個不同市場的資本巨獸。

征戰14年 開局並不順利

舉牌萬科A(000002.SZ)、廊坊發展(600149.SH),雖然兇猛淩厲,但在許家印的資本運作生涯中,卻只能稱之為“蠶食”。此前,目前已更名為恒大健康(0708.HK)、恒騰網絡(0136.HK)等數家港股公司上,許家印所展示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手法:和風細雨的同時,一舉鯨吞,將目標收入自己囊中。正是通過這一手法,包括A股在內,如果不算萬科、廊坊發展,短短兩年時間,許家印也已經拿下5家A、H股上市公司。

2016年8月15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從8月8日到8月15日,該公司通過附屬公司,再次在二級市場收購萬科2.56億股A股,連同此前收購,其所持萬科A股股份已達7.53億股,持股比例增至6.82%,收購代價共計達到人民幣145.7億元。

而無論萬科,還是廊坊發展,不過是許家印及其執掌的中國恒大在資本市場的最新獵物。實際上,三年前的2014年開始,許家印的一只腳就已踏入資本市場,並在2015年全面發力。鮮為人知的是,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秀,已經是頗為遙遠的十四年之前。而其瞄準的第一個獵物,是如今已更名為綠景控股(000502.SZ)的原瓊能源。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2002年8月16日,當時名為廣州恒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大集團),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以5442萬元的代價,接手瓊能源4186萬股法人股,成為持股26.89%的第一大股東。

控股瓊能源之後不久,許家印及恒大集團即已顯示進入資本市場的意圖,並馬不停蹄的進行資本運作。

2003年1月,瓊能源正式更名為恒大地產。一個星期後,雙方宣布資產置換,許家印將其持股99%的廣州恒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所持廣州花都綠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1.54億元,以資產置換方式置入恒大地產,瓊能源則將名下海南昌江農業園、三亞東方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票投資和債權、土地租賃使用權等,作價1.42億元置出上市公司。

然而,許家印在資本市場的首戰,最終鎩羽而歸。入主瓊能源之後的三年時間里,正值A股市場低迷,恒大地產期間股價跌幅一度達到85%,恒大未能通過這一平臺進行任何融資。2006年12月,失去耐心的恒大,將所持恒大地產股份,全部轉讓給廣州市天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根據當時披露,此次交易作價7889萬元。

在A股市場棄殼而去,許家印將恒大資本運作的方向,轉向了H股市場。2008年3月,已經啟動招股,並計劃公布定價的恒大地產,再次遭遇滑鐵盧,因市況不佳等種種因素,其IPO計劃被迫推遲。

借殼無果而終,IPO受阻推遲,成為恒大、許家印資本運作歷史中,遭遇的兩次嚴冬。不過,恒大此後很快卷土重來。2009年11月,恒大地產終於在H股IPO成功,融資金額約32億港元。

然而,雖然登陸H股市場,但估值卻長期低迷,也不時受到“做空因素”幹擾,許家印並不滿意恒大的股價表現,2015年7月份開始,許家印大量回購恒大股份。公開信息顯示,7月8日到7月29日間,恒大斥資48.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的代價,在二級市場回購了10.36億股。此後,許家印再度出手,2015年全年共計回購恒大19.23億股,動用資金約103億港元。

然而,從市場反應看,上述巨資回購對恒大股價的刺激作用還不如此次征戰A股市場的消息來得明顯,最近兩周,中國恒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許家印此次在A股市場出手立竿見影。

股市三線並舉:兩年鯨吞5家公司

回購恒大的同時,許家印也沒有閑著,而是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將旗下文化、體育、互聯網等資產分拆,借道H股、新三板等途徑進入資本市場。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許家印的資本版圖中,至少已經囊括了至少16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包括12只A股、4只H股。

許家印最近兩年的資本運作軌跡,發軔於港股市場,呈現H股、新三板、A股三線並舉的清晰路徑,也展示了不同的資本運作手段。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恒大地產本身外,其還控股了3家H股上市公司,其中包括恒大健康、恒騰網絡、德泰新能源(0559.HK)。而許家印馳騁港股市場,更多的是使用受讓原股東股權的方式進入。

恒大在港股市場首先瞄準的“獵物”,是已經更名為德泰新能源的國藏集團。根據公告披露,2014年10月,恒大獲得國藏集團30.813億股股份,總認購價為12億港元。

此後,許家印、恒大在資本市場的布局,一發不可收。2015年2月底,恒大以9.5億港元的代價,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新傳媒74.99%股份,成為後者控股東,隨即將其更名為恒大健康。

隨後,2015年6月23日,香港上市公司馬斯葛公告,騰訊控股、恒大與其訂立新股認購協議,兩者共同出資7.5億港元認購新股,占認購完成後已發行股本75%。根據馬斯葛當年7月31日披露的交易細節,恒大持有其55%的股份。兩個月後,馬斯葛更名為恒騰網絡。

而在A股市場,迄今為止,其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包括嘉凱城(000918.SZ)、寶鷹股份(002047.SZ)。但進入的方式,不同於萬科、廊坊發展上的疾風暴雨,恒大采取的策略,與控股上述3家香港上市公司類似,顯得頗為溫和。

根據嘉凱城4月28日披露,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恒大從國有股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鋼鐵集團公司、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手中,以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受讓嘉凱城9.52億股,成為持有該公司52.78%股份的控股股東。

進入寶鷹股份同樣如此。今年4月13日,恒大人壽與寶鷹股份簽訂股份認購協議,以9.42元/股的價格,認購寶鷹股份定增的6900萬股,認購金額總計約6.5億元。定增完成後,恒大人壽將持有寶鷹股份6.25%的股份。

多元化布局

從介入的上市公司來看,許家印、恒大一直鐘情於盤子較小、主營業務萎縮的殼資源。無論是H股的馬斯葛、新傳媒,還是A股的廊坊發展、嘉凱城均是如此。

嘉凱城業績預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將虧損10.1億元,虧損額同比將增加4.5倍以上。而在2015年,嘉凱城實現營業收入40.5億元,凈利潤虧損2.34億元,同比下降6252%,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則虧損2.59億元。2013年、2014年,雖然實現盈利,但也僅有5715萬元、3809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2014年虧損6253萬元。

更名前的國藏集團同樣如此。據其收購前的財報,主營酒類、上市證券投資、銅桿、電纜等業務的國藏集團,2014年上半年營業後入僅為4.39億港元,但股東應占利潤卻虧損4100萬港元。

而從恒大的資本布局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產業多元化的運作平臺,第二種是地產產業鏈的延伸,第三種則是同屬地產同業。

在恒大目前掌控的上市、新三板公司中,多元化產業運作平臺,主要由新三板掛牌的恒大淘寶(834338.OC)、恒大文化(834899.OC)承擔。2015年7月,恒大文化在新三板掛牌,包含了從恒大集團拆分出來的恒大院線、恒大音樂、恒大動漫、恒大文化經濟等六大板塊。而2015年11月掛牌的恒大淘寶,主要資產則是恒大足球俱樂部的相關業務。根據今年初完成的40元/股的定增價計算,恒大淘寶市值已高達198億元。

收購而來的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則充當這恒大產業鏈延伸的角色。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3月以來,恒大健康收購了位於天津的整形醫院,並成立了“互聯網+”社區健康管理中心。根據披露,其社區健康管理中心均設在恒大開發的樓盤之內。

現已更名為恒騰網絡的馬斯葛,在恒大產業鏈延伸中的作用更為明顯。根據該公司去年7月披露的12個月業務發展計劃,其將建立互聯網社區服務網上平臺,具體包括包括物業服務、鄰里社交、生活服務、互聯網家居、社區金融五大板塊,並在此後上線了多個線上平臺。

而對地產同業的布局,除了萬科、廊坊發展,還有嘉凱城。要約收購報告書顯示,嘉凱城項目主要位於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區域,以及武漢、青島、重慶等華中、華北、西南核心城市,共計約50個項目,剩余總可售面積近600萬平方米。

收購嘉凱城這一資本平臺,讓恒大在A股市場的運作意圖顯露無余。恒大明確表示,此舉可以豐富其土地儲備資源,進一步增加一、二線城市項目數量占比,優化土地儲備結構。

更為重要的是,恒大對A股資本運作平臺的渴望,已經顯然無余。在要約收購報告中,恒大稱,通過此舉,其將擁有A股上市平臺,通過嘉凱城的戰略整合,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而恒大人壽入股金螳螂(002081.SZ)、騰達建設(600512.SH)、寶鷹股份等,則是另有用意,這些上司公司的業務,均與其地產主業相關。寶鷹股份的主營業務的建築裝修設計、施工。2015年全年,其來自裝修工程施工的營業收入,達到55.7億元,在營業收入中占比超過98%。

近年來,寶鷹股份還涉足互聯網領域。2014年4月,該公司對上海鴻洋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20%股權投資,涉足家裝、家居O2O電商平臺。2015年,該公司又增資參股武漢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涉足二維碼技術的物聯網領域。而在8月13日,寶鷹股份公告稱,與恒大人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自身、股東等相關方的信息、渠道、資源等優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優先為對方提供業務信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51

巨頭的收割機下,創投圈在集體焦慮什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2/161602.shtml

巨頭的收割機下,創投圈在集體焦慮什麽?
PingPlusPlus PingPlusPlus

巨頭的收割機下,創投圈在集體焦慮什麽?

燒完之後的後遺癥有哪些,誰會是最大的贏家?

本文由PingPlusPlus(微信ID: pingplusplus)授權i黑馬發布。

補貼」和「燒錢」是過去 3 年互聯網行業最大的話題。「補貼大戰」從何而來,又為何瘋狂?為什麽有些行業可以燒起來而有些卻不行?燒完之後的後遺癥有哪些,誰又是最大的贏家?在今天這個相對理性的「資本寒冬」或者「資產寒冬」里,我們終於可以去心平氣和地回顧那個瘋狂年代,並一探究竟。

世間從來都沒有「打車之戰」,只有「移動支付之戰」。

其實打車之戰爆發的很意外,兩家支付巨頭一開始只是在打車頁面打廣告,後來發現廣告效果實在是太好了,獲客綁卡成本非常劃算,移動支付的入口效果極佳,於是就直接改成投資。就這樣,兩家把本來用作廣告費用的錢,當成投資款換取了打車公司的股份,然後讓打車公司再通過補貼的形式把這筆錢花掉,繼續拉新獲客。

出行本來就是一門大生意,於是更多的資本持續跟進。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忘記了「燒錢補貼」的初衷,一個由移動支付而起的推廣大戰也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出行行業的競爭大戰,堪比「海灣戰爭經費」的一場燒錢戰爭由此展開。

對於兩大支付巨頭來說應該沒有比這更棒的生意了,一筆錢既當了廣告推廣費用,低成本獲客綁卡消費,用戶量飆升,又當了投資款項後續估值翻了幾十倍賺得盆滿缽滿。從此移動支付瞬間普及開來,這也是 Ping++ 在成立初期完全沒有預料到的行業發展速度。

剛需的錯覺:其實很多服務都不是剛需,但省錢真的是剛需。

從打車之戰之後的 O2O 浪潮,我們聽到最多的觀點就是「先用補貼來培養用戶習慣」。大量高頻中頻低頻高端中端低端的服務,用各種方式補貼著用戶,希望可以繼續打車大戰的估值神話。

由於補貼力度真的很大,很多習慣真的被培養了,「買什麽東西要去這幾個應用可以省多少錢」這樣的攻略層出不窮。這就造成了一種產品和服務是剛需的錯覺。

其實,省錢才是剛需。本來 100 元的市場價服務,現在首單補貼到只要 20 元,也許這個服務本身並不剛需或者必須從這個平臺走,但節約 80 元是實打實的剛需。為什麽不呢?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習慣」並沒有被有效培養,但用戶用手機付錢的習慣絕對被培養了。

僅僅靠打車之戰的估值神話的慣性,讓更多的資本把錢交給這些創業公司燒出一個個移動支付的場景,這應該是兩大支付巨頭想都沒有想到的美事。

只有強移動支付入口場景的公司,才具有「燒錢」的價值。

到今天,通過「燒錢」獲得高速發展並目前依然運營良好的公司屈指可數。無論是出行領域的打車和單車,還是餐飲領域的團購和外賣,都是這場轟轟烈烈 O2O 行情下的勝出者。是什麽讓他們與其他創業項目區別開了呢?

除了衣食住行玩的主戰場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它們都具備強大的移動支付入口場景。每一家主要公司都是日超百萬訂單支付的主。一旦具備了這樣的入口價值,就進入了兩大支付巨頭的投資視野,從而從投資的角度上看其他資本方也就有了退出通道的可能性。

邏輯閉環產生了:越有移動支付入口場景的公司,越有可能進入支付巨頭的投資版圖,從而資本的安全邊際就高了,於是前期的「燒錢」也就變得有意義了,資本就更加願意支持投資。從這個邏輯出發,便利店和內容付費,是接下來有可能的一個入口級場景。

如何讓「低價吸引來的客戶」在補貼停止後願意付高價是一個哲學問題。

首先,從移動支付的邏輯上看補貼燒錢是有意義的,因為一個首次綁定銀行卡的客戶獲取成本是很高的,可是一旦這個綁卡動作完成,後續的重複支付客戶的獲取成本就要低很多。

支付是一個典型的雙邊市場效應,也就是當 C 端客戶逐步增多的時候,B 端商戶也會增多,從而增強 C 端客戶的進一步使用習慣。所以從單位經濟計算,先補貼,後續逐步降低補貼力度,最後全面取消補貼,是符合邏輯的。當這種雙邊市場效應建立起來之後,即使沒有補貼,首次綁定銀行卡的客戶獲取成本也會比之前低很多,因為 B 端的商業場景已經建立從而潛移默化 C 端客戶的行為。但這個邏輯是否適用於其他商業情況下的單位經濟,就需要深究了。

如果一個價值 50 元的產品和服務,先補貼 25 元,然後逐步降低補貼力度到 20 元、15 元、10 元、5 元,然後停止補貼,這個獲客成本曲線是否也有如移動支付客戶那樣呢?是否存在這樣的臨界點,即使不補貼,客戶的獲取成本也會降低很多,雙邊市場效應能否發揮作用?

5「眾神天下」的巨頭們和再一次被收割的互聯網創業。

沒人統計 2014 年到 2015 年的 O2O 創業浪潮到底燒掉了多少錢,最後能跑出幾家公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這一波公司里還沒有一家 IPO 的。而從 2014 年到今天,巨頭們的估值和股價卻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就像前幾次一樣,這一輪的移動互聯網熱潮,兩大巨頭再次收割了大部分成果。記得一位投資人朋友不無擔心的說:「如果過去三年創投圈所有的付出最後沒有得到應有的資本回報,恐怕 LP 們會重新看待中國的互聯網市場,這絕對是每一位互聯網創業者的噩夢。」於是支持這碩果僅存的幾家跑出來的創業公司的生意,似乎成為了一個政治正確的任務和工作。誅心之論,它們如果有點啥閃失,我們都不會太好過。

希望巨頭們一路向前乘風破浪的同時,那些在路上的創業公司也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23

男衣庫李啟聰:風口大勢收割機?我只是膽子大而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0/161974.shtml

男衣庫李啟聰:風口大勢收割機?我只是膽子大而已
李雪嬌 李雪嬌

男衣庫李啟聰:風口大勢收割機?我只是膽子大而已

創業就是一場取經,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

最大的機會點來自大家都無所謂。若你有所謂了,你就贏了!

李啟聰,一個創業圈內低調的話題制造者,2010年底接觸微博,目前擁有6000萬微博服裝精準粉絲,2016年10月,將旗下擁有2300萬女性粉絲的公眾號作價5800萬人民幣賣給某A股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曾在朋友圈發布出售85萬粉絲深圳本地號,並以212萬稅前價格於30分鐘內售出。2016年初,他轉型開發男衣庫APP,擁有近600萬用戶,目前體量已是深圳市排名前五的電商公司。

有人說他是草根傳奇,李啟聰則認為自己“生來是為了創業”。他是深圳高飛有限傳媒創始人,目前專註於垂直領域電商平臺男衣庫。創業6年期間,從一無所有到被譽為新媒體領域的風向標人物。

他天生具備領袖氣質,擁有非凡的號召力。2009年在廣東財經大學上大學的他組織近50名同學代理賣四級英語報、賣洗衣機、賣花草茶等。2016年10月,一篇《草根傳奇:5800萬賣掉公眾號,他還擁有一個估值“10億”的APP》文章在朋友圈刷屏爆紅,李啟聰也隨之成為新媒體的傳奇人物。

抓大勢,快速積累資本

李啟聰於1989年出生於廣東龍川縣,在學生時代,不同於其他正常上課學習的同學,他以掙錢為主,上課為輔,通過各種兼職,總結出營銷的經驗,並在實踐的過程中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這些經歷之後我就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闖,不斷地往前沖了。”

然而,李啟聰並不滿足於做小生意,他想在崛起的互聯網領域搏擊一把。2011年,剛剛上大二的李啟聰做出了令人吃驚的停學決定,專註運營微博,只有到考試時才回學校,並於2013年以一科未掛的成績順利畢業。在運營微博期間,他狠狠逼自己,大半年時間每天只睡4小時。由於對營銷模式的深入了解以及趕上了微博的紅利,李啟聰獲得粉絲的成本非常低,他用大學做生意掙的幾萬塊,全部投入到獲取粉絲的營銷中,做出來的微博大號廣告收入在三個月內就翻了將近20倍。“花300元錢,通過大號帶小號,就能引來數千粉絲,當時一個微博有幾千粉絲,就能接廣告了,再拿賺來的廣告費繼續買粉。顯而易見,粉絲越多,當然廣告費賺得越多,其實跟單純做生意沒什麽區別。”

2012年,李啟聰在深圳買了人生中第一輛奧迪車和房子後,2012年底,他的微博賬號被官方封號,面對打擊,他重新調整將重心轉向了年初在小規模經營的“微博淘寶客”,主要是在微博上幫助淘寶賣家推廣產品,並以成交後分成的方式賺取傭金。到2013年時,他已經做到微博淘寶客領域市場份額的第一,大多數商家上門需求付費合作,這一年有了上千萬的利潤。同年年底,他在深圳海邊買了一套當時價值600萬的房產。

緊接著2013年底,他又轉戰由於微信而崛起誕生的微商,迅速組建了近150多人的零售團隊賣服裝、化妝品等產品。短短一年時間,正處紅利期的微商,便讓他賺到了2000多萬利潤,有了這些資本後,2014年中旬,他將自己的座駕換成了保時捷,當時心高氣傲的他掛上了連號的車牌,在外人眼里,李啟聰獲得了像模像樣的成功。買車時他覺得自己“很囂張”,但真正坐進去後,卻感覺 “自己配不上那輛車”。

2014年下半年,微信公眾號的紅利到來,他繼續將觸角延伸至微信公眾號,2014年下半年,他投入將近千萬,在多個公眾號上繼續做出了千萬粉絲公眾號矩陣,這些賬號通過一年多互相推薦帶小號的方式,裂變成了2000多萬粉絲的公眾號矩陣。

2015年雙十一當天,已經積累6000萬微博服裝粉絲的他要為淘寶帶去60萬個訂單,交易額超過1億元,當天就獲取390萬的利潤,隨後,阿里巴巴4名經理級人員到企業參訪,了解他們是如何做到在雙十一後臺顯示排名前十的站外引流方的。

到了2016年初,他決定拋掉2300萬粉絲公眾號矩陣,“只收廣告費的小作坊,不是我心目中要做的公司。”於是,就有了文章開篇5800萬賣掉公眾號的那一幕。

男衣庫的設想

2015年年底,李啟聰留意著新的創業機會,由於做了4年男裝淘寶客,熟悉國內服裝市場,他將方向定位:打造一款提升男性穿衣品味的男裝APP,用戶群定位在18-28歲之間的男性,基本算是90後,“大多數的90後的想法與80後、70後有很大不同,他們的生活條件相較70後或者80後優越很多,可支配的金錢也比較多。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服裝在淘寶上的價值更大,年輕人更願意在網上購物,他們購物的場景也非常多,比如說工作、旅遊、學習、約會等場景,需要不一樣的著裝打扮。女裝的市場空間激烈,我們決定不去碰這塊。但國內,並沒多少人在關註幫助男性提升穿衣品味的事情。”數據顯示,男衣庫的複購率低於女裝,但是相差並不是很大。

李啟聰最初的產品設想是:依靠編輯在淘寶中精選一批優質的男裝內容,呈現在APP內。於是,他請外包團隊研發,一上線,無數個BUG導致產品體驗不佳。開發這款APP虧了將近200萬,“不僅浪費了推廣費,浪費了時間,還給了用戶不好的體驗和印象。”

在不斷思索與糾結中,李啟聰最後做出決定,開始兜售手里的公眾號,集中一切精力研發男衣庫APP。隨後,他組建了全新的技術團隊,重新推倒重來。

通過構建用戶穿衣模型,結合體型特征及個人偏好,利用算法分析海量品牌服裝的特征屬性,實行關聯匹配推薦,優化用戶購物信息,並縮短查找路徑,使用戶方便、快捷找到心儀的服裝。簡而言之,男衣庫APP是為年輕男士精心打造的一款服裝導購軟件。

當用戶輸入“身高、體重、膚色、體型”,APP就會推薦適合的搭配服裝,APP還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建議當天搭配的衣服,如用戶在當地發現了喜歡的服裝就可以點擊查看詳情,APP跳轉至淘寶、天貓下單購買。

截止目前,李啟聰已經吸引了唯品會、卷皮折扣、騰訊背景的核心成員加入男衣庫成為合夥人,計劃在4月底推出男衣庫重大改版的3.0版本,男衣庫屆時會放棄引流到淘寶、天貓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邀請淘寶、天貓商家入駐男衣庫平臺,並在平臺完成交易。

男衣庫上線初期,流量主要來源於李啟聰手中掌握的6000萬微博粉絲,當粉絲喜歡微博推送的某套服裝搭配,點擊鏈接即跳轉至男衣庫下載頁面。但是好景不長,很快被微博屏蔽掉鏈接。

精通營銷的他並沒有氣餒,立刻開始研究各大平臺的投放渠道,對營銷有獨到見解的他快速找到突破口,8月底,在沒有資本介入的情況下,他用自己的積蓄在各大渠道瘋狂投放男衣庫的廣告,在3個月持續投放的時間里,獲取了近400萬用戶。截止目前,男衣庫用戶已近600萬,7個月時間銷售額超過1億,已經成為深圳市第五大的電商公司。

“每個風口大勢的收割機”

有些人總是比一般人更敏銳。從“PC微博時代”到“微信公眾號時代”,轉而開發APP貌似不太主流,但李啟聰的抉擇是毅然放手現有資源,將一切火力投向他堅信不疑看好的垂直電商平臺男衣庫。

有人形容他為“新媒體領域的風向標”,各渠道坐擁粉絲矩陣上億,被資本追逐幾年仍然不為所動。

然而,人前風光的李啟聰也並非每次都順風順水。一批他親手培養的核心成員離開公司自己創業,成為他的競爭對手,當時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創業這幾年,慷慨的他還陸續幫助了一批要好的朋友開公司,可是到頭來那些他幫助的朋友不約而同都是因為利益傷害了他。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他現在說:“這些事情都是冥冥中註定的,上天安排這些人來到你的生命中,一定會教會你什麽東西。”

2012年底,李啟聰團隊的微博賬號被官方封號,當時他手上有幾個百萬粉絲大號,結果一夜之間蕩然無存。那時的他感到非常迷茫,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後來確定完全轉型年初開始做的微博淘寶客,專註服裝推廣,一直做成了微博最大的淘寶客團隊。但是在2015年雙十一當天為淘寶帶去1億的銷售額後,大部分微博賬號被降權,“那時80%的用戶看不到我們發的微博,可這也是直接導致我們確定要做男衣庫的導火索。”

李啟聰一直在奔跑,緊盯公司的業務。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他,連香港澳門都沒去過,更別說是國外了。他說公司沒發展好,他沒有心情出去。一些互聯網人這樣總結:“不光是努力使然,每個互聯網的機會他都敏銳地嗅到,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甚至還有人評價他是“每個風口大勢的收割機”。

2016年,偶然的機緣,他通過層層面試加入了黑馬營,在此之前,他陸續參加深圳大學MBA、清華大學總裁班,“每次學習我都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的,每次上課都非常認真地聽講學習。因為我是草根創業,基本都是實戰經驗,並沒有多少理論知識,上面講課的老師都是成功的實幹家,每次聽課都受益匪淺。回到企業後,我會結合企業發生的問題與學習來的內容,做相應的調整。我覺得去黑馬營上課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今年,我準備把我公司4個核心骨幹陸續送到黑馬學院學習,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他們能力快速提升。”

“另外,在黑馬營這個大集體里面,感覺越牛逼的人越低調。越厲害的人越願意和你分享他的經驗,通過跟他們溝通交流,我也增長了很多見識,對我的思維及格局有很深的影響。”

李啟聰自創業始就一直在做與移動互聯網相關的項目,從2011年開始做微博營銷號,後來做微博淘寶客,在微博上推廣服裝。2013年底,他開始做微商,2014年下半年做微信公眾號,2016年微信公眾號賣了之後又專心做垂直電商平臺男衣庫。除了目前正在做的男衣庫,他在每個項目上都掙到了錢,而且是不少的錢。“我們同時做了很多業務,並且每個業務都能銜接上,管理和團隊都能跟上。”

作為一名草根創業者,李啟聰的管理經驗全都是這些年摸爬滾打積攢起來的。最高峰的時候,他管理近300人的團隊。他跟銀行貸了很多錢,房產也抵押過很多次,同時公司缺少資金,又沒有融資,只能通過自身的條件從銀行借錢,承擔的風險非常大。“我是光腳的,當然就不怕穿鞋的。公司能做到今天的成績,我覺得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

男衣庫的3.0版本大改革的設想是在工作、旅遊、學習、約會等場景為入口,通過內容的形式教會用戶如何進行穿衣搭配,讓用戶“come,stay,pay”。跑通了這個商業模式,今年的目標就是把用戶做到1500萬,月銷售額8000萬。

“選擇一個傳統細分領域,能夠吸納10萬到100萬的活躍付費用戶,用互聯網的方式提高傳統產業的毛利率,這是雙創時代一個標配的成長模式,做到這種效果就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創業公司。”這是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在黑馬營課上對重度垂直公司的標準畫像,李啟聰課後對此深信不疑並著手踐行。

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回到創業的初心,李啟聰堅持做好自己,小步快跑,但他會用長跑的心態,搞定即將到來的資本合作。他說,他已經準備好了。

男衣庫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14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89.shtml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一個胖子的世界 一個胖子的世界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這是互聯網里正在發生的殘酷的貧富分化:富人和窮人的絕對數量都更多了,但他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互聯網版的“寒門難再出貴子”。

來源 | 一個胖子的世界 (ID:we_the_people)

作者 | 柳胖胖

QM曾經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榜單,關於不同月活規模的app產品的數量變化(見下圖),由於不涉及具體產品的名稱,就少了買榜嫌疑(微笑臉),從圖里可以更好得看出所謂互聯網的下半場里到底在發生著什麽。

71.webp

這個圖主要說的是,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這一年間:

1)月活1萬以上的app,總數少了284個;

2)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多了14個;

3)月活5萬-5000萬的5個月活區間里,app數量都是減少的,總共少了556個;

4)月活1萬-5萬的app多了258個;

發生了什麽?

1)頭部(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更多了,但不是因為有了網民的增量,而是從腰部(月活5-5000萬)app那里搶過來的用戶;

2)腰部app的數量整體上在減少,除了部分接近準頭部的app(月活3000-5000萬)里有14個完成了躍遷,其它大部分都是在減少,當然也有一小部分app的用戶規模應該可以維持不變;

3)底部app的數量多了,但這可不是因為新創公司帶著新增用戶入場了,而是腰部app用戶量減少後掉下來的增量,因為1萬以上月活的產品總數少了284個,而這284個產品基本可以判定是死掉了;

4)當然,這里面整體上肯定還是有一小部分app完成了用戶規模的上升,比如從尾部達到了腰部的某個用戶規模層次,或者從腰部的底層到了腰部的中層,但是整體數據的結論就是:大部分app的用戶規模在下滑,存活下來的產品數量在不斷減少。

app

所以概括起來,下半場究竟在發生什麽就清楚很多了: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的野蠻紅利結束後,頭部app在殘酷地和腰尾部app搶存量用戶。

這就是互聯網里正在發生的殘酷的貧富分化:富人和窮人的絕對數量都更多了,但他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互聯網版的“寒門難再出貴子”。

這就是殘酷的下半場,這就是殘酷的收割機。

那麽,“貴子們”一般是如何收割他人的呢?

在所有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里,BAT的就不用多說了,TMD旗下的產品無疑是強勢的代表:滴滴在出行領域搶了順風車和代駕的市場,美團通過團購模式進入電影和酒店領域,頭條通過分發機制切入短視頻和問答領域。

不過,在爭奪新用戶場景這件事上,陌陌也不遑多讓。這次陌陌8.0的大改版,直接把所有“被市場驗證可以達成開放式社交關系的產品場景一把統統都放到了首頁上”,這和過去直播和短視頻功能歷經數次叠代才把入口不斷提升到首頁的小心翼翼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麽是這些功能而不是其它功能被放上去了這件事其實是次要的,關鍵的核心是,陌陌為什麽敢於把這些功能一下子全部放到首頁上,也就是過去的產品核心“附近的人”的頁面上,而且還是全部匯集在頂部?

從悲觀的角度來說,這麽做確實容易導致用力過猛。不過,對於已經有過數次首頁大改版經驗的陌陌來說,這種級別的改版帶來的對用戶體驗和規模影響的downside,完全可以預估和承受。

更重要的是,在和其他產品,比如快手、微博和頭條,爭搶腰尾部用戶和用戶使用時長這件事上,可謂是戰略級的爭分奪秒。

對於類Tinder的照片匹配,類Money的一對一隨機視頻聊天和類HouseParty的多人視頻聊天和狼人殺遊戲來說,這些產品的用戶需求已經被國外和國內的創業類公司驗證過了。從可見的用戶體量天花板來看,這些產品其實都是不高的,但又全都有利於關註關系率的提升。

對於主打視頻社交的陌陌來說,切入一對一視頻聊天和視頻群聊是眾望所歸,很多人甚至覺得陌陌的動作慢了,不過這其實也和這兩類產品場景的用戶規模在國內尚未爆發有關。

這里唯一值得說的,就是在大半年前還是絕對的小眾遊戲,借助綜藝節目迅速竄火,好幾款同類產品月活都達到千萬MAU級別的狼人殺了。

首先,狼人殺本質上,是一款強調遊戲屬性的產品,用戶的下載是帶著遊戲的目的去的,社交的成分也有,但沒有也不妨礙遊戲。

但是,玩法創新並不是狼人殺產品的壁壘,這類強調語言策略的遊戲產品都難以打破生命周期魔咒。 從誰是臥底、殺人遊戲等各種湧現的遊戲不斷過氣來看,狼人殺雖然擁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但終難擺脫“現象級”作品的生命周期困擾。

但在陌陌里,借由狼人殺遊戲,可以幫助本身並不具備社交優勢的用戶進行初階的社交破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提升整個產品的關系達成率。

狼人殺包括陌陌的直播和短視頻產品,讓用戶在陌陌上可以產生關系留存的概率提高了。截止2017年3月1日,在將短視頻和直播提高到主入口位置後,月活8520萬的陌陌日均形成關系的數量同比依然高速增長了50%。

88

狼人殺的興起和曾經直播的風靡有著類似的特征:新鮮、有趣,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用戶體驗。不過,在陌陌和手Q加入狼人殺功能後,狼人殺類產品的機會很少了。

這類大體量用戶和開放式關系的產品在加入狼人殺遊戲功能後,會對狼人殺遊戲起家的創業公司造成類似降維打擊的效果。我判斷大部分產品的下場是倒閉和被收購,頭部級的幾個產品的出路不會好於現在的映客。

全民直播類產品反複證明的一點是,大部分素人直播是沒有觀眾的,浪潮過後,留下的依舊是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大部分純直播類產品無法讓用戶之間形成社交關系,由此就不可能獲得更穩定忠實、更不易隨大主播流轉的忠實用戶,目前除了活躍主播有靠主頁維系粉絲的需求,其它路人用戶的個人主頁沈澱不了多少內容,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被其它用戶關註了。

流量是容易的,對直播和狼人殺類產品嘗鮮而來的用戶並不少,但流量的留存是艱難的,流量留存後轉化為社交關系是留上加難的。

81

陌陌CEO唐巖提出的15%的留存率生死線,可能會成為很多VC投資經理們評估現象級新產品能否持續存活的關鍵。

而根據QM數據,狼人殺類產品的隔周留存率平均只有10%,這還是在快樂大本營和馬東飯局的誘惑強勢推廣,加上新鮮期未過的紅利影響下的成績,嘗鮮用戶潮水般褪去後,留存率只會更低。

中國互聯網的用戶存量戰爭,已經開始有一些像二戰結束冷戰開始之前的時候了。

頭部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美蘇兩強(A和T)進入了全方面立體化的多維爭霸,英國(百度)的競爭力雖然依舊不敢令人小覷,但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的頹勢明顯。至於AT誰會成為美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更看好T多一些。

中部的戰役是最激烈的,歐洲列強依然格局未定,京東、小米和TMD等公司,包括陌陌、微博和快手等公司,依然在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邊界和用戶規模。但殘酷的是,它們的最大用戶來源,基本是那些腰尾部的產品,MAU在5000萬以下的,統統都不安全。

最後,新近成立的線下類共享項目,AI項目,企業類服務項目,等等,能否像第三世界國家(亞洲四小龍和中國)一樣邊緣崛起,令人期待。

中國互聯網 ap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28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8/164189.shtml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一個胖子的世界 一個胖子的世界

殘酷的下半場,殘酷的收割機

這是互聯網里正在發生的殘酷的貧富分化:富人和窮人的絕對數量都更多了,但他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互聯網版的“寒門難再出貴子”。

來源 | 一個胖子的世界 (ID:we_the_people)

作者 | 柳胖胖

QM曾經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榜單,關於不同月活規模的app產品的數量變化(見下圖),由於不涉及具體產品的名稱,就少了買榜嫌疑(微笑臉),從圖里可以更好得看出所謂互聯網的下半場里到底在發生著什麽。

71.webp

這個圖主要說的是,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這一年間:

1)月活1萬以上的app,總數少了284個;

2)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多了14個;

3)月活5萬-5000萬的5個月活區間里,app數量都是減少的,總共少了556個;

4)月活1萬-5萬的app多了258個;

發生了什麽?

1)頭部(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更多了,但不是因為有了網民的增量,而是從腰部(月活5-5000萬)app那里搶過來的用戶;

2)腰部app的數量整體上在減少,除了部分接近準頭部的app(月活3000-5000萬)里有14個完成了躍遷,其它大部分都是在減少,當然也有一小部分app的用戶規模應該可以維持不變;

3)底部app的數量多了,但這可不是因為新創公司帶著新增用戶入場了,而是腰部app用戶量減少後掉下來的增量,因為1萬以上月活的產品總數少了284個,而這284個產品基本可以判定是死掉了;

4)當然,這里面整體上肯定還是有一小部分app完成了用戶規模的上升,比如從尾部達到了腰部的某個用戶規模層次,或者從腰部的底層到了腰部的中層,但是整體數據的結論就是:大部分app的用戶規模在下滑,存活下來的產品數量在不斷減少。

app

所以概括起來,下半場究竟在發生什麽就清楚很多了: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的野蠻紅利結束後,頭部app在殘酷地和腰尾部app搶存量用戶。

這就是互聯網里正在發生的殘酷的貧富分化:富人和窮人的絕對數量都更多了,但他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互聯網版的“寒門難再出貴子”。

這就是殘酷的下半場,這就是殘酷的收割機。

那麽,“貴子們”一般是如何收割他人的呢?

在所有月活5000萬以上的app里,BAT的就不用多說了,TMD旗下的產品無疑是強勢的代表:滴滴在出行領域搶了順風車和代駕的市場,美團通過團購模式進入電影和酒店領域,頭條通過分發機制切入短視頻和問答領域。

不過,在爭奪新用戶場景這件事上,陌陌也不遑多讓。這次陌陌8.0的大改版,直接把所有“被市場驗證可以達成開放式社交關系的產品場景一把統統都放到了首頁上”,這和過去直播和短視頻功能歷經數次叠代才把入口不斷提升到首頁的小心翼翼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麽是這些功能而不是其它功能被放上去了這件事其實是次要的,關鍵的核心是,陌陌為什麽敢於把這些功能一下子全部放到首頁上,也就是過去的產品核心“附近的人”的頁面上,而且還是全部匯集在頂部?

從悲觀的角度來說,這麽做確實容易導致用力過猛。不過,對於已經有過數次首頁大改版經驗的陌陌來說,這種級別的改版帶來的對用戶體驗和規模影響的downside,完全可以預估和承受。

更重要的是,在和其他產品,比如快手、微博和頭條,爭搶腰尾部用戶和用戶使用時長這件事上,可謂是戰略級的爭分奪秒。

對於類Tinder的照片匹配,類Money的一對一隨機視頻聊天和類HouseParty的多人視頻聊天和狼人殺遊戲來說,這些產品的用戶需求已經被國外和國內的創業類公司驗證過了。從可見的用戶體量天花板來看,這些產品其實都是不高的,但又全都有利於關註關系率的提升。

對於主打視頻社交的陌陌來說,切入一對一視頻聊天和視頻群聊是眾望所歸,很多人甚至覺得陌陌的動作慢了,不過這其實也和這兩類產品場景的用戶規模在國內尚未爆發有關。

這里唯一值得說的,就是在大半年前還是絕對的小眾遊戲,借助綜藝節目迅速竄火,好幾款同類產品月活都達到千萬MAU級別的狼人殺了。

首先,狼人殺本質上,是一款強調遊戲屬性的產品,用戶的下載是帶著遊戲的目的去的,社交的成分也有,但沒有也不妨礙遊戲。

但是,玩法創新並不是狼人殺產品的壁壘,這類強調語言策略的遊戲產品都難以打破生命周期魔咒。 從誰是臥底、殺人遊戲等各種湧現的遊戲不斷過氣來看,狼人殺雖然擁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但終難擺脫“現象級”作品的生命周期困擾。

但在陌陌里,借由狼人殺遊戲,可以幫助本身並不具備社交優勢的用戶進行初階的社交破冰,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提升整個產品的關系達成率。

狼人殺包括陌陌的直播和短視頻產品,讓用戶在陌陌上可以產生關系留存的概率提高了。截止2017年3月1日,在將短視頻和直播提高到主入口位置後,月活8520萬的陌陌日均形成關系的數量同比依然高速增長了50%。

88

狼人殺的興起和曾經直播的風靡有著類似的特征:新鮮、有趣,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用戶體驗。不過,在陌陌和手Q加入狼人殺功能後,狼人殺類產品的機會很少了。

這類大體量用戶和開放式關系的產品在加入狼人殺遊戲功能後,會對狼人殺遊戲起家的創業公司造成類似降維打擊的效果。我判斷大部分產品的下場是倒閉和被收購,頭部級的幾個產品的出路不會好於現在的映客。

全民直播類產品反複證明的一點是,大部分素人直播是沒有觀眾的,浪潮過後,留下的依舊是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大部分純直播類產品無法讓用戶之間形成社交關系,由此就不可能獲得更穩定忠實、更不易隨大主播流轉的忠實用戶,目前除了活躍主播有靠主頁維系粉絲的需求,其它路人用戶的個人主頁沈澱不了多少內容,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被其它用戶關註了。

流量是容易的,對直播和狼人殺類產品嘗鮮而來的用戶並不少,但流量的留存是艱難的,流量留存後轉化為社交關系是留上加難的。

81

陌陌CEO唐巖提出的15%的留存率生死線,可能會成為很多VC投資經理們評估現象級新產品能否持續存活的關鍵。

而根據QM數據,狼人殺類產品的隔周留存率平均只有10%,這還是在快樂大本營和馬東飯局的誘惑強勢推廣,加上新鮮期未過的紅利影響下的成績,嘗鮮用戶潮水般褪去後,留存率只會更低。

中國互聯網的用戶存量戰爭,已經開始有一些像二戰結束冷戰開始之前的時候了。

頭部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美蘇兩強(A和T)進入了全方面立體化的多維爭霸,英國(百度)的競爭力雖然依舊不敢令人小覷,但日不落帝國“日落西山”的頹勢明顯。至於AT誰會成為美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更看好T多一些。

中部的戰役是最激烈的,歐洲列強依然格局未定,京東、小米和TMD等公司,包括陌陌、微博和快手等公司,依然在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邊界和用戶規模。但殘酷的是,它們的最大用戶來源,基本是那些腰尾部的產品,MAU在5000萬以下的,統統都不安全。

最後,新近成立的線下類共享項目,AI項目,企業類服務項目,等等,能否像第三世界國家(亞洲四小龍和中國)一樣邊緣崛起,令人期待。

中國互聯網 ap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29

楊洋父子套現1.36億元,文控成明星收割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06/166304.shtml

楊洋父子套現1.36億元,文控成明星收割機
文娛商業觀察 文娛商業觀察

楊洋父子套現1.36億元,文控成明星收割機

如果最後結果失敗,則這個寒冬比想象中的更為漫長。

來源 | 文娛商業觀察

作者 | 淩先靜

孫儷錯過的,楊洋會抓住!

就在文投控股宣布放棄並購重組孫儷持股的海潤影視幾天後,就公布了收購楊洋賈士凱持股的悅凱傳媒和寧財神蘇芒等人持股的宏宇天潤的諸多細節,讓外界再一次找到了明星資本化的嗨點。

昨晚(12月4日),上市公司文投控股發布重組草案:

其中以16.7億元的價格收購悅凱傳媒100%股份,其中賈士凱持有公司約51.25%,擁有絕對控股權;而楊洋和父親楊國平共計持有27.22%的股份;宋茜、穎兒分別持有0.85%

另一家公司宏宇天潤整體作價7億元,同樣星光熠熠:寧財神持股12%、蘇芒持股1%,網文大神玄色持股1%、導演滕華濤持股0.77%、網文大神月關持股0.5%,網文大神蝴蝶藍持股0.5%。

雖然交易是以70%股權加上30%現金對價設計的,但是這些明星股東卻沒少套現,根據草案,賈士凱套現2.57億元、楊洋父子套現1.36億元……

微信圖片_20171206085630

值得註意的是,在這次收購草案中,悅凱傳媒的增值率為 2175.90%,宏宇天潤的預估增值率為 1305.50%。

像這樣群星雲集、增值率奇高的並購重組案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A股市場上了,自從去年嚴打影視娛樂行業並購重組以來,整個市場都小心翼翼、謹言慎行。

而具有國資背景的文投控股此時出手,頗有幾分試探的味道:如果證監會能夠順利通過,則應是寒冬可能逐漸回暖;如果最後結果失敗,則這個寒冬比想象中的更為漫長

一年時間估值翻番至16.7億,楊洋身價4.55億元、賈士凱8.56億元

先來說一說楊洋賈士凱的悅凱傳媒,特別有意思的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是業內著名經紀人賈士凱離職歡瑞創立的公司,成立於2015年,業務範圍涉及演員經紀、廣告代言等多項經紀業務,目前參與投資的項目包括《武動乾坤》《獨步天下》等,曾被業內視為嘉行傳媒的翻版。

因此這家公司最為人矚目的就是明星股東。根據資料,楊洋、宋茜、劉穎均為北京悅凱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各持股1.7%、0.85%和0.85%。

微信圖片_20171206085637

在這三個明星中,最大的咖非楊洋莫屬,但1.7%只是直接持股,其父親楊國平間接持股的比例更大。

根據交易草案,楊洋父親楊國平分別持有上海櫃湯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長興和盛源科技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兩家公司99%的股權,而這兩家公司合計持有悅凱傳媒25.52%的股份。

這意味著楊洋一家持有悅凱傳媒27.22%的股份,在這次收購草案中,這部分股份價值約4.55億元,其中套現約1.36億元,獲得股份對價約為3.19億元。

而幕後的大Boss賈士凱,通過上海件稱、長興悅凱兩家公司持有悅凱傳媒51.25%股份,總價值約8.56億元。其中套現2.57億元,獲得股份對價約5.99億元。

除了這幾位明星股東之外,阿里影業和耀客傳媒兩家業內知名的公司也十分惹人註目。

2016年9月底,阿里影業以1250萬元的價格獲得悅凱傳媒14.81%的股權,在此次收購中價值約為2.47億元,足足增長了接近20倍。

而耀客傳媒則在2016年12月底以4000萬的價格獲得悅凱影視5%的股權,在此次收購中價值約為8350萬元,投資回報率約為200%,並沒有阿里影業回報率那麽誇張。

這也意味著悅凱傳媒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估值已經從8億躥升至16.7億,升值速度驚人

但是在業績上看,悅凱傳媒的估值有一點虛高。2016年和2017年前九個月悅凱傳媒的凈利潤分別為-1673.30萬元和1620.94萬元,盈利能力不是很強。

因為擔心外界質疑上市公司收購標的額估值問題,悅凱傳媒也做了相應的業績承諾,承諾2017年-2020年實現凈利潤7.62億元,意味著4年平均每年業績承諾近2億元。

對於一個前三季度還不足2000萬元凈利潤的企業,壓力著實有點大!

宏宇天潤明星股東:寧財神、蘇芒、滕華濤、玄色、月關和蝴蝶藍

另一家公司宏宇天潤同樣來頭不小。

在交易披露之初,大家都知道其主營業務為IP運營,旗下全資子公司則專註於IP影視化及影視項目投資,背後股東有《時尚芭莎》的創始人蘇芒,編劇寧財神及導演滕華濤等。

根據資料,寧財神在宏宇天潤持股12%,在此次交易中價值約為8400萬元;而蘇芒持股比例為1%,價值700萬元;導演滕華濤持股0.77%,價值約為539萬元

微信圖片_20171206085642

上述三位都是目前國內的一線從業人員,對公司無論是名氣還是資源上都幫助極大;公司的另一塊價值在於籠絡了一大批網絡文學作家,其中就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唐家三少、玄色、蝴蝶藍、方想、蘇小懶等。

根據資料,目前公司擁有60多位合作作家,國內一線作家覆蓋率達40%左右;此外公司儲備的優質IP已達上百部,其中不乏《啞舍》、《鬥徒》、《惡魔法則》、《新倩女幽魂》等超級IP。

這些網絡作家中部分已經和宏宇天潤實現了資本上的綁定。

連載過《回到明朝當王爺》《錦衣夜行》等大神級作品的月關(原名魏立軍)在公司持股0.75%;代表作《獨闖天涯》《全職高手》的網文作家蝴蝶藍(原名王冬)持股0.5%;《武林萌主系列》《啞舍系列》《調教成神系列》《血色塔羅》的大神玄色(原名陳思玄)持股1%。

從財務上看,宏宇天潤的盈利能力並不是很強。其2017年前9個月、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509.26萬元和8920.9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40.84萬元和2263.25萬元。

和悅凱傳媒一樣,宏宇天潤也承諾2017年-2020年實現業績2.8億元,4年平均每年實現7000萬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宏宇天潤的壓力也不小。

文娛產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