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Google、鴻海 大撿便宜人才的盤算

2014-03-24  TCW  
 

 

景氣春燕在各指標廠商相繼喊出搶人的大動作下,已經飛到了台灣的上空。

春分剛過,各產業紛紛釋出大徵才消息。人事作業向來低調的Google台灣,罕見的公開有百人需求的徵才,創台灣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似乎有連鎖效應一般,電子製造業鴻海、聯電、台積電等龍頭大廠,不輸人也不輸陣,緊接發出「英雄帖」;而沉寂已久的金融圈更是大破冰,一下子要招兵買馬四萬多人。

這波「春天號召令」,和以往有何不同?只是個別公司、個別產業有人力需求,還是景氣在全面復甦中?

首先,看Google台灣的大動作。三月十一日,其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主動釋出徵才訊息,表示今年將大舉招募人才「三位數」,包含工程、研發、業務、營運、網路管理等人才。

這是台灣分公司自二○○六年成立以來,招募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今年Google美國總部以外,最大規模的招聘計畫。

Google招募重兵主攻Chrome,力拚扳倒微軟

Google台灣大徵才的背後其實和總部欲全力發展其作業系統Chrome OS有關。一位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指出,公司正在建立Chrome生態系統,包括軟體市集、電腦(chromebook)等,Chrome OS正在全球擴散,頗受網友歡迎的瀏覽器廠商Opera和串流音樂Spotify,其實都是基於它開發的,「相較眼鏡和機器人這些話題十足的創新玩意,Chrome才是Google重兵集結,扳倒微軟的利器。」

除了業務需求,來台灣搶人才,也因為便宜。台灣很多寫驅動程式和軟硬體解決方案的優秀工程師,和美國資深工程師年薪十五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五十萬元)起跳相比,台灣百萬年薪看似很高,但論起生產力算是便宜。

Google的大動作迅速引起「蝴蝶效應」。就在它宣佈徵才消息之後,一家小型軟體開發公司負責人在臉書上貼出一則徵才啟事,一位資深軟體工程師月薪最高開價到八萬元,較平均行情高出六成,「沒辦法,小公司要和大公司搶人,待遇不能太低。」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說,當各行各業都要把生意搬到網路上來做(電子商務),背後都需要軟體人才,光是優達斯(Uitox)一家網路購物公司,就開出五百位軟體工程師職缺,Google再跳下來搶人,預料會推升軟體工程師的價碼。

Google台灣徵才百人,數字雖不大,但影響力卻不容輕忽。

若其徵才代表對台灣軟體人才的肯定,那麼,要一萬五千人的鴻海集團會對電子製造業帶來什麼影響呢?

鴻海,戰線擴大手機、雲端、4G都在要人

鴻海開出這一萬五千人鎖定的是中高階工程師,其中以手機部門需求最大,因其今年不僅將跟著聲勢大振的蘋果(Apple)新iPhone重返榮耀,也與黑莓(BlackBerry)、索尼(Sony)、台灣大、遠傳、富可視(inFocus)等手機品牌和電信運營商展開合作,相關設計開發人力需求頗大。

而在鴻海今年新的手機合作開發案中,4G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次也發出了廣招兩千人的英雄帖;而尚未招滿人的高雄軟體園區,招募三千人處理巨量資料、軟體演算、商業行為分析的計畫依舊維持。

另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年初就反覆提及,正與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洽談合作的可能性。郭台銘為此已經與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會面至少兩次,還計畫在台中替特斯拉設立電動車開發大本營,未來供應給東南亞市場等等。

此外,郭台銘今年會見的另一位全球名人,則是Google目前在機器人領域的最高指揮官安迪.魯賓(Andy Rubin),郭台銘在過年期間,還用專機從美國把魯賓接來家中一同用餐、請益。

從鴻海的事業佈局可以反映未來人才競爭力,連醫學人才都可以和機器人領域掛鉤。台大資工系副教授王傑智表示,由於機器人必須涵蓋移動、感知元件等關鍵技術,因此研究範疇很廣,包括電機、資訊工程、機械等人才都是必要的,尤其感知元件會蒐集外在環境的巨量資料,軟體如何分析與使用這些資料就成為機器人能否運作順暢的關鍵,如果是用在醫療等特殊用途上,也需要醫學背景相關的人才。

智慧型手機、雲端、4G、電動車與智能自動化,都是鴻海今年招募重點領域。「鴻海的徵才戰線在擴大,意味著軟硬產業不只轉移,也在融合。」林之晨說,這對台灣產業升級是好事,人才有更多出路。

今年金融業徵才人數將達到四萬人,儲備幹部年薪更上看百萬元,創下金融海嘯以來近五年新高,就連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也將破天荒在五月首次舉行金融業徵才博覽會,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受訪時預告,「地點將在台大體育館。」

金融,上演大復活OSU業務開放,理專超夯

他指出,今年金融業大舉徵才,以保險業最多,徵九千四百人、銀行業招募八千七百人、證券業也招募二千五百人,總人數保守估計達二萬零七百人,最高可望達到四萬人。

這象徵金融業已揮別金融危機陰霾,重返吃香喝辣好光景。

觀察各家金融機構開出的徵才需求和條件,外語能力強、非財金背景的跨界人才吃香,證券營業員將變身理財專員,以及海外人才回流,是這一波金融業徵才的三大趨勢。

不過,金融業看似「大復活」背後,其實有政策因素,就是金管會政策大鬆綁。三月初,金管會首度開放OSU(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業務,更引發證券和銀行掀起招募理財專員的搶人大作戰。

除了招募新血外,海歸派也是金融業人才的重要彈藥庫。群益金鼎證券財富管理部資深副總裁張敦富指出,過去法令對新業務未開放,證券業薪資低迷,銀行理專也出走到香港和新加坡,造成國內人才培養不足。隨著新業務的拓展,證券業將大舉從海外吸納人才。

復甦,拜新題材所賜第二季人力需求難強勁?

除上述指標性大廠與產業,零售、餐飲、半導體、光電等產業,也都在本月進入第一季徵才高峰,譬如台積電也有三千至五千人的需求,遠傳電信也要一千人,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洪廣禮說,農曆春節過後為轉職旺季,企業填補離職空缺並啟動年度招募,目前已有近五十萬個工作機會。

不過,細究人力市場復甦力道,104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表示,主要來自「新題材」帶動,以科技產業最明顯,譬如4G、雲端等新技術被採用,「需求明確,職缺就會跟著開出。」她提醒,第二季雖還有畢業季另一波高峰,但需求力道不會像現在強勁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據勞動部針對四月份就業市場人力需求調查,有二一%公司行號表示將較一月底增加僱用,六三%的需求不變,僅四%表示將減少僱用,顯示景氣回溫中。

不過,這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國發會三月二十七日發佈的二月景氣燈號就可以給予明確答案,屆時,若由一月的黃藍燈轉向代表景氣漸入佳境的綠燈,就能讓人期待這江水的溫度可望越來越暖了。

【延伸閱讀】一則頭版頭激到郭台銘,臨時加映挖角大戲?

三月十二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原本一趟緬懷亡妻之旅,竟然臨時加碼變成了一場將近三小時的「搶人作戰」發佈會,鴻海事業群一級主管一字排開,整個集團光是在台灣就預計徵才一萬五千人。

有趣的是,這場鴻海「搶人」大作戰的發表會,背後的「誘發者」,竟然是Google。

一家是全球電子製造服務龍頭,一家是全球搜尋引擎龍頭,中間的關聯性究竟是什麼?原來,鴻海在台的徵人計畫,早從去年就已經開始,郭台銘為此還曾高分貝喊話,光是高雄軟體園區就需要三千名工程師。

然而到了去年中,到位的員額竟然只有三百人,徵才效果不佳。鴻海為此還發了新聞稿,但媒體給予關注有限,成效不彰。

沒想到,Google三月十一日一喊出「台灣史上最大規模徵才計畫」,人數不過百來位,卻被平面媒體放到了頭版頭,大肆傳播,等於打足了免費廣告,此舉不啻給郭台銘一個難堪。論產值,鴻海集團一年四兆元;論徵才人數,更是Google的一百五十倍,憑什麼聲勢還比它小?

於是,隔天郭台銘不僅親自上陣,帶上了十餘位主管,還喊出「通過Google面試的,二至三倍薪水挖角,」這下子,氣勢整個扭轉,後來居上!(文●王毓雯)

【延伸閱讀】工程師、金融人,求職、轉職機會正好——5大行業指標企業徵才一覽表*電子業1.鴻海集團職缺人數:15,000職缺內容:中高階工程師為主,包括4G、雲端、電子商務、自動化等領域2.台積電職缺人數:3,000-5,000職缺內容:設備、製程、技術研發、資訊及市場行銷、管理等職缺為主3.聯電職缺人數:1,200職缺內容:工程與研發工程師,包括先進製程技術研發、智財研發、品管及產品工程師等領域

*軟體業1.Google台灣(Google歷年在台招募最大規模)職缺人數:100以上職缺內容:以軟體工程師為主,包含工程、研發、業務、營運、網路管理等領域2.趨勢科技職缺人數:250職缺內容:軟體工程師,包括雲端、資料探勘等領域

*電信業1.遠傳電信(首次大規模找無關電信技術的電商人才)職缺人數:1,000職缺內容:以行動支付、電子商務、雲端、資通訊人才為主

*餐飲業1.王品集團職缺人數:254職缺內容:大廳服務員,以及外場儲備幹部、廚藝助理等職缺2.鼎泰豐職缺人數:約100職缺內容:外場服務員、廚師等

*金融業(5年來徵才人數最多)1.國泰金控職缺人數:7,300職缺內容:儲備幹部、理財專員、行員等,且外語強、非財金背景出身的跨界人士,更吃香2.富邦金控職缺人數:6,000職缺內容:儲備幹部、理財專員、行員等,且外語強、非財金背景出身的跨界人士,更吃香3.新光金控職缺人數:3,800職缺內容:儲備幹部、理財專員、行員等,且外語強、非財金背景出身的跨界人士,更吃香4.中信金控職缺人數:2,000職缺內容:儲備幹部、理財專員、行員等,且外語強、非財金背景出身的跨界人士,更吃香

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46

汽車零組件長線看好 逢低撿便宜 台幣貶值有助外銷 車市旺季拉貨潮來了

2015-09-28  TWM





據美國研究統計,八月美國汽車銷售量創十年高點,中國車市則衰退三.四%,因此選股時應避開中國營收比重較高的個股。另,電子股也逢旺季,資金恐排擠車組件族群,短線漲高個股要注意!

儘管八月台股指數單月下跌一千多點,卻有一個類股,成員股價創歷史新高,這個族群,就是汽車零組件產業。

與許多電子股相比,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現階段還沒有受到紅色供應鏈威脅;在近期台幣貶值、原物料價格低迷之際,也相對享有成本壓低的優勢。在全球最大汽車展─德國法蘭克福車展(IAA)即將登場時,這個族群成為近期台股強勢主流。

「汽 車產業是少數能看到未來三年、甚至五年前景,且趨勢持續往高單價、高毛利走的產業,這是它們享有較高本益比的原因。」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 汽車產業與人身安全直接相關,加上終端產品數量龐大、動輒百萬輛,因此各品牌業者花長時間認證、標準也相當嚴格,但只要進入供應鏈,通常會成為長期配合的 訂單,支撐公司營運。

受惠新台幣貶值

貶一% 毛利率多○.二%以近期局勢來看,新台幣貶值,對相關業者也有利。匯率貶值本就有助於廠商外銷出口,汽車零組件族群主要銷往歐、美、中國三大市場,因此對 於這類收取美元比重高的個股,相對有利。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新台幣每貶值一%,廠商的毛利率即可增加○.二%,因此新台幣相對美元貶值,產品外 銷美國連帶受惠;但因人民幣貶值幅度大於台灣,相互抵銷後,賣到中國的汽車零組件,挹注並不大。

雖然新台幣貶值是一股助力,但從整體市場需求來看,「今年汽車零組件產值僅比去年微幅成長,一%至二%左右。」工研院資深產業分析師蕭瑞聖指出,在微幅成長底下,全球兩大汽車市場:美國與中國,今年更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美 國汽車研究機構Autodata訂單,第二季因營收規模放大,且因產品主要原料以鐵、鋁為主,受惠原物料報價下跌,毛利率自三七%升至四二%。除此之外, 皇田切入福斯供應鏈,客戶SUV車款熱銷的利多加持,以近四季每股盈餘計算,目前本益比約二十一倍,投資人可伺機切入。

在汽車產業的長期趨勢方面,蕭瑞聖認為,仍以汽車電子化、設計輕量化,以及電動車為主軸;從這些方向,尋找產品技術門檻較高,營收、獲利逐年成長的公司,可能就是強勢股的領頭羊。

例 如倒車雷達及倒車顯影系統大廠同致(三五五二),股價剛創歷史新高,是台灣少數通過一階供應商(Tier 1)認證的廠商,前八月累計營收四一.一億元,年增率達二六%以上。儘管中國車市成長放緩,但由於中國自主品牌車廠為強化競爭力,提升高端標準配備,相關 零組件採購量增加,也挹注營收。

隨著安全意識提高,汽車配備安全倒車影視的預算也增加,配備數量及產品單價水漲船高。以美國為例,修法通過後,明年新車將強制加裝倒車顯影系統,已經通過車廠驗證的同致,將是最大受惠者之一,有機會複製胎壓偵測器的高度成長模式。

電動車潛力大

蘋果搶商機 成立千人團隊法人預估,同致今年營收將上看六十三億元、稅後EPS七.○五元。且公司毛利率有機會因影像產品比重成長而提升,擁有影像偵測、道路偏移系統等高階產品的同致,取得通用汽車(GM)訂單,明年還將推自有品牌,成長動能可期。

至於電動車,未來的成長態勢,連國際大廠都積極搶進,包括Google積極發展無人駕駛車、以及日前傳出,蘋果已成立千人團隊打造電動車,即將進入測試階段,因此技術已切入電動車的相關個股,未來在市場另有競爭優勢。

像是獨家供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減速機齒輪組的和大(一五三六),八月營收不受淡季影響,再創同期新高,年增率達二六.六%,主要是因貨卡、電動車款需求成長,拉動營收動能。

迎第四季旺季

客戶提前拉貨 營收可期

在整體選股策略上,由於第四季為汽車零組件傳統旺季,客戶多在八、九、十月拉貨,因此短線訂單多寡,可從營收月增率來觀察,如果成長力道越大,代表具有旺季效應,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不過,周奇賢也提醒,現階段台股仍是反彈格局,旺季同樣在年底的電子股,可能會吸引資金回流跌深標的,汽車零組件族群有可能面臨資金排擠,短線漲高的個股得提高警覺,但因長期趨勢向上,個股逢低切入還是不錯的策略。

撰文 / 黃瑋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38

該脫手還是撿便宜?必懂股匯債市策略 投資因應》黑天鵝來襲!資產配置關鍵8問

2016-07-04  TWM

英國脫歐已無懸念,全球央行政策不確定,恐慌情緒渲染,金融市場賣壓沉重, 投資人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關鍵八問,一次釐清未來投資的機會與風險。

Q1英國脫歐造成全球股匯債市大震盪,我該如何檢視或調整手中資產?

A:三步驟理性檢視,切忌在市場恐慌時躁進。

英國脫離歐盟幾乎拍板定案,因未來變數太多且複雜,長期影響還須時間觀察;但就短期衝擊評估,英鎊與歐元第一時間已出現跳水式貶值,歐股也即刻重挫,亞股、美股都受到嚴重波及,足見「脫歐」所引發的災情,全球金融市場無一倖免。「但資金一定會轉往非歐洲區域,尋找投資機會,像美元資產及亞洲資產。」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表示。

因此,在市場過度恐慌之際,投資人先不要急著殺出,加入「大賣空」行列;理性作法是透過三步驟,來評估自己手中資產該何去何從。

步驟一,檢視持股部位。由於短期市場避險需求強勁,全球股市「無差別」重挫,「若投資人持股比例偏高,可先降低持股水位,避免短線衝擊,待市場賣壓減輕,情緒性反應告一段落,再加碼超跌、優質標的。」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建議。

步驟二,釐清資產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關係。「全球股市跌過一輪後,與歐洲貿易依存度越低的市場,就有機會率先反彈。」張繼文說,包括美股、或整體經濟相對優異的亞洲資產。同樣地,如果屬於全球型投資標的,也要檢視歐洲部位投資比重,大於三成就要考慮適時轉換;若是歐洲相關資產則不用考慮,短期應優先減碼。

步驟三,盤點固定收益資產,美債、亞債可繼續持有。現階段市場呈現風險趨避狀態,全球債市、特別是美元計價債券,可望因脫歐結果短期受惠。「美債殖利率會因避險買盤流入而持續探底,以美元債為主的投資標的,像是美國及亞洲投資級美元債券,就可望受惠。」張繼文說,持有這類債券的投資人,就可續抱,不必貿然出場。

Q2歐洲市場跌慘了,現在可趁機進場撿便宜嗎?

A:歐洲資產不急著搶便宜,靜待歐洲央行新貨幣政策出爐再布局。

「根據《里斯本條約》,英國須在兩年內,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兩年後將自動失去歐盟單一市場資格。」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這意味未來英國不僅在對外貿易須重新談判,歐洲同時也將進入一段繁瑣、且為期不算短的重新調整期。簡單講,英國乃至歐洲政策的不確定,絕非短時間內可消除。

另外,英國脫歐成功,也點燃像荷蘭、法國等地「跟風效應」。「特別在歐債風暴,及近年難民議題皆有各自政經考量下,歐盟結構的不穩定,也將使歐洲、甚至全球本來就緩慢的景氣復甦力道,更增添阻力。」林啟超說,加上公投結果與市場預期差距太大,金融市場反應劇烈實屬必然。

在此情況下,英國及歐洲股市將成為眾矢之的,市場全面殺出風險性資產動作,將異常巨大。隨著「脫歐事件」後續發展,不確定因素蔓延,歐洲緊張情勢升溫,想要趁機撿便宜的投資人,現階段千萬別躁進。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指出,由於「脫歐」史無前例,市場無從依循,目前對經濟及金融市場衝擊的評估,多屬「臆測」階段,使投資人恐慌情緒高漲。未來一周,可先觀察市場負面情緒是否逐漸平息,以及脫歐所引發的政治效應如何演變,一旦開始淡化,就要回頭觀察美國聯準會政策動向與歐洲貨幣政策,若歐洲央行加強撒錢規模,擴大資金寬鬆程度,抑制市場風險,那麼才會看到較佳的投資機會,建議屆時仍以波段操作,掌握低進高出時機。

Q3 金融市場修正猛烈,哪些債券是防禦性較佳的選擇?

A:投資等級債較能對抗風暴;美國公債短線表現相對穩健。

「英國脫歐不是世界末日,但市場將會面臨猛烈修正,花二到三周時間回歸理性思考。」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指出,目前研判,全球市場震盪會持續一個月,國際資金將持續湧入安全性資產。因此,短線最好的策略,就是鎖定美國政府公債或投資等級債,等市場恢復理性,再找時機切入股市。

不過,對投資屬性相對積極的人來說,英國脫歐後,歐洲高收債出現大量拋售潮,未來可觀察債信基本面是否惡化,若只是技術性賣壓,且市場並未出現進一步系統性風險,在歐洲央行不排除會延長公司債購債計畫之下,可留意大幅修正後的買進機會。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因應負利率環境,高息債依舊相當搶手;但因個別券種波動過大,挑選標的時,應先檢視債券組合內容,像通膨連結債券就值得注意;「現有兩種看法,一是通膨可能再起,另一是相對公債價格,抗通膨債更具投資吸引力,也可作為投資人布局時參考。」Q4 英鎊急貶,現在應該搶進、還是配置相對安全的貨幣?

A:英國挑戰才開始,英鎊當作觀察工具即可,配置仍以美元資產為主。

英國脫歐公投開票過程中,隨著脫歐與留歐票數拉開,一英鎊兌美元一度重挫一成,由投票結束時的一.五大幅貶值至一.三二;「面對未來諸多不確定,市場風險趨避需求增溫,資金大量湧入黃金、美元及日圓等傳統避險型資產,短線表現將較為強勢。」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

事實上,英國與歐洲貿易關係緊密、占整體出口比率接近五成;在英國前十大貿易出口國中,歐盟國家即有八個,出口金額占十大出口國約七成;進口方面,同樣來自歐盟國家的比率,也超過英國總體五成以上;宏利投信預估,一旦重啟談判,日後變數增多,明年英國及歐洲經濟成長率將下滑一%。

由於脫歐公投影響,將持續數年才能完全反映完畢,現階段市場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在未來前景仍不明朗下,投資人實不宜貿然進場撿英鎊;尤其,目前全球市場處於逆風位置,英國脫歐等於將市場推向更不利的一方,在局勢穩定前,將英鎊視為短期內最重要觀察工具即可,資產配置部分,還是以美元資產為主較安全。

Q5 目前美國最有可能的升息時間點?

A:今年聯準會升息機率低,主要國家央行政策是後續觀察重點。

「英國脫歐確定,將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混亂,經濟成長也將受到影響,變得疲弱;英國經濟體甚至可能陷入衰退,拖累歐元區表現。因此今年底前,幾乎看不到美國聯準會升息的可能。」葉倫門生、保德信國際投資首席分析師普利文(John Praveen)表示。

林啟超則認為,英鎊隕落連帶拖累歐元,相較下,美元具強力支撐;這對傾向稍偏弱勢美元發展的聯準會來說,至少在第三季幾無升息可能。

「接下來,最應關注的焦點,已不是美國何時升息,而是英、美、日、歐央行對策。包括日本央行在先前日圓升破百圓之際,表示將與美、歐、英、瑞、加央行,持續以換匯交易,提供市場流動性。預期未來主要央行將釋出明顯利多政策。

在美國不升息,歐日持續寬鬆下,資金仍會找出路;配合市場跌深,也為長線資金製造不錯的進場時點。」林啟超表示。

Q6 下半年新興市場表現還能期待嗎?

A:全球波動風險仍在,聚焦新興亞洲高息資產,進可攻退可守。

由於全球資金轉投入避險資產需求高漲,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出現劇烈震盪,近期單一區域新興市場,包括新興亞洲、拉美、歐非中東及金磚四國,資金皆全面撤出。但仔細分析,脫歐事件對新興市場影響幅度,遠不及英國本身,真正重要的外部因素,還是原物料價格、中國經濟轉型及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除非英國脫歐,造成全球經濟大幅下滑,對新興市場基本面釀成災難,但目前評估,發生這樣的機率並不高。

其中,新興亞股評價面處於歷史長期底部,相較美股高於長期平均水準,投資價值更具吸引力,是未來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尤其,「短期市場波動難免,具息收保護的亞太高息股及新興亞債,在資金氾濫的微利環境下,有機會成為避險資金進駐的標的。」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

另外,普利文也對拉丁美洲表達正面看法。「首先,巴西通膨率已開始下滑,未來央行有機會降息;其次,原物料價格明顯反彈,加上巴西參議院投票通過總統彈劾案,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他表示,像墨西哥與美國經濟連動密切,若脫歐對美經濟衝擊有限,那麼受惠聯準會暫緩升息,拉美後勢有機會走出谷底。

Q7 全球經濟要看到哪些指標,才算化險為夷?

A: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公債殖利率利差擴大、消費者信心攀升、中國經濟穩增長。

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七月即將進入超級財報月,若企業獲利能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成績,或許可稍微減緩現階段市場的不安情緒。「第一季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並不好,第二季數字不能再惡化下去,否則將是雪上加霜。」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林瑞瑤指出。

其次,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幾乎貼近,「這代表全球經濟動能疲弱,至少要看到兩者差距在九十到一○○個基準點(一%),比較讓人安心,全球經濟也才有轉趨樂觀的可能。」國泰投信ETF團隊經理鄭立誠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也是觀察重點之一。

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六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五月九四.七點降至九三.五點,也低於去年同期九六.一點,顯示美國經濟成長趨緩,已影響消費者信心;若能逐步攀升,對經濟基本面才能較正面解讀。

最後,是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站穩五十以上,代表企業活動持續擴張,且油價能維持每桶五十美元左右價格;只要美國企業獲利不衰退,中國經濟穩增長,油價不急跌,全球經濟就不至於太悲觀。

Q8 未來市場上最值得注意的投資風險?

脫歐衝擊蔓延,導致美國經濟衰退,而聯準會無計可施。

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臆測,下一個接棒公投的國家,就是法國;換言之,歐洲政治情勢的演變,歐元區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困境,會導致何種意料之外的局面,將是未來投資市場上須提防的重點。

另外,歐洲各國也不排除有樣學樣,與歐盟重新協商一部分會員條件;中期來看,這種不確定性將對歐洲、乃至全球資產帶來龐大風險。

而為確保全球經濟復甦,避免脫歐恐懼籠罩金融市場,一般預期歐洲及日本央行將會進一步調降負利率,或擴大量化寬鬆規模,美國聯準會也將暫緩升息,使市場面臨更加寬鬆的資金環境。

「在此情況下,美元可能轉強,美國將會繼續承受輸入性通縮壓力,使通膨維持疲弱。」宏利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師葛琳(Megan Greene)指出,一旦英國脫歐影響蔓延至其他歐洲國家,就要小心美國經濟極可能步入衰退。屆時想要再透過量化寬鬆政策救經濟,在市場預期邊際效益遞減下,聯準會陷入無計可施窘境,將是未來最大風暴。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