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兆基不如捐地給富豪玩樂(2013/6/6)


 
2013-06-06  NM

 

若不是2010年《南華早報》的專題報導,相信絕大部分港人都不知道,原來香港有數百公頃珍貴土地,是供極少數富豪玩樂。

一般人會以為,政府免地價或以超筍價批地,用作興建康樂及體育設施,理應是開放給公眾使用,性質類似康文署管轄的康體設施。一些由非牟利或慈善組織營運的設施,為青少年及家庭提供服務,促進個人健康和家庭和諧,是絕對值得支持的。

至於私人會所,既然屬於「私人」性質,市民自然會以為會所用地是私人名義,以市價購入,故此只供少數會員享用設施。不料到實際情況是這些私人會所用地,竟然同樣是以零地價或超筍地價批出,讓少數人可以享受巨額地價資助,做法完全不符合公眾利益。

很明顯,這個批地政策是殖民地時期遺留下來的產物,實應儘快廢除。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主要官員來自英國,香港經濟由幾大英資財團操控。殖民地高官及英資洋行大班,住在山頂或半山,各方面享有特權。這些移居香港的洋人,喜愛打高爾夫球、網球和木球,以及坐遊艇出海作樂和傾生意。在殖民政府管治下,這些洋人向政府取得廉價土地,興建設施供「圍內人」玩樂,變得順理成章。

九七回歸前後,華資逐漸取代英資操控香港的政治和經濟,私人會所自然多了華人作為會員,甚至負責會所的管治。在殖民地時期,來自英國的殖民地官員和英資財團高層,他們享有特權,能夠取得廉價土地興建私人會所,供同聲同氣的會員享用,一般市民亦難以反對。但現在香港已回歸祖國將近16年,特區政府實在沒有任何理據可以延續這項殖民地政策。在香港嚴重缺地的環境下,政府讓一小撮富有人享有特權,獲得巨額地價資助玩樂,政策顯然十分荒謬。

就以清水灣鄉村俱樂部為例,這間私人會所佔據清水灣東面129公頃土地,即接近1,400萬平方呎,相等於六個半維園。私人會所佔用整個山頭,實行「山頭主義」,一般市民不能隨便進入,無法欣賞附近的自然景色。倘若政府將土地收回拍賣,以一倍地積比率建屋,估計每呎至少可以賣8,000元,地價超過一千億元。香港哥爾夫球會租用上水的土地,面積高達170公頃,即1,800多萬平方呎,適合興建私樓和公營房屋,地價至少300億元。若僅以一倍地積比率發展,足夠興建接近40,000個500呎單位,可供超過十萬人居住。香港哥爾夫球會另一幅在深水灣的土地,地價更驚人。過去多個月,有報導指李兆基有意捐出新界農地,以免地價方式興建上車盤給年輕人,每個單位300餘呎,售價約100萬元。特區政府與李兆基一方商討至今仍未能落實有關建議,似乎擔心被市民質疑捐地一事,可能影響政府發展新界東北的收地政策。李兆基控制的恒基地產,在新界擁有大量農地,多達4,000多萬平方呎。李兆基不如考慮捐出農地,讓私人會所興建康體設施給富豪玩樂,然後將原有會所用地交還政府用作興建房屋。這樣,政府便毋須再覓地建屋,惹來各方爭議;而李兆基亦可以達成回饋社會的心願,不用擔心被人質疑捐地的背後動機。這個捐地方案,可謂一舉多得,促進整個社會和諧。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68

四叔捐地大計觸礁內幕

2013-07-11  NM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捐贈農地興建售價百萬「青年上車盤」計劃告吹。梁振英為免惹來官商勾結質疑,上週宣布放棄接受捐地,反建議恒地和非牟利機構合作,由梁的房策智囊鄔滿海掌舵的香港房屋協會,旋即成為接手一方。然而,長達半年的捐地商討,背後涉及梁班子和公務員一場角力,房協原本早已被踢出局,只因公務員拒絕為發展商捐地開先例,更以居屋方案踢走「青年上車盤」,最終房協「被翻兜」。

坐擁龐大新界農地儲備的恒地,今次捐地明顯是「豉油換肥雞」,但房協內部因財務可行性及收地困難等問題,看淡項目發展機會,四叔的捐地大計隨時泡湯收場。

房協主席鄔滿海週一接受本刊訪問時透露,房協管理層已和恒地管理層進行初步接觸,了解李兆基捐出的土地中,有那些適合供房協拓展建屋項目,但相信合作細節有待進一步討論。「土地本身完整就可以開展,但如果需要收地整合就會複雜,因為房協冇收地權力;補地價金額係另一個大嘅問題,牽涉財政可行性,如果計唔掂數未必可以做;最後喺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方面,會唔會出現反對。」

房協也表明不會全盤採納四叔的「青年上車盤」大方向。鄔滿海稱,房協一向配合政府的房屋政策,房協多年來發展資助房屋,也有本身宗旨,日後有關項目銷售模式,應類似居屋或最近推售的青衣綠悠雅苑,即以家庭申請人為主,「(會唔會幫唔到年輕人?)綠悠雅苑都有好多單身年輕人買到,而且要幫後生仔,唔少結咗婚嘅小家庭都係年輕人,他們一樣可以受惠。」

李兆基早於今年一月公開提出捐地構思,當時是希望政府免收地價令發展商可興建一萬個面積約三百平方呎、樓價不高於一百萬元的「上車盤」,計劃目標鎖定為年輕人,及後政府反建議四叔捐地,由政府負責興建。

林鄭最初屬意房協

知情人士透露,一直想找尋更多建屋土地的梁振英和林鄭月娥,對四叔的建議極為重視,但早已料到未必容易闖得過公務員一關,其中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更極力反對房協插手:「四叔和林太都傾向由房協負責,因為靈活性較大,可以加快推出項目,但公務員團隊反對,堅持要由房委會做,仲要將項目納入長遠規劃發展,即係要跟大隊,唔可以『打尖』,更加唔可以交俾房協。」一直提及捐出的七幅新界農地,其中兩幅位於元朗及粉嶺,分別可建一千及近三千個單位,其中位於元朗的一幅,外界流傳座落元朗十八鄉路旁、位於馬田壆和新鴻基樓盤「原築」附近,面積約三萬呎。一名政府官員表示,政府不可以接受四叔捐地的另一原因,是難以訂定接收捐贈土地的準則,「接受捐地起『上車盤』,是從未出現過嘅事,今次接收李兆基嘅地,日後鄭家純、李嘉誠又捐,你收唔收?依家起俾年輕人,第日話起俾中年人,你又起唔起?公務員根本唔可能接受得到。」

公僕堅持居屋模式

商討一段時間後,梁班子接納由房委會負責,但以栢志高為首的多個部門官員,要求捐地項目不可以只賣給年輕人,一定要以居屋計劃的方式處理,令商討進展陷於僵局。政府高層四月一度放風,表明月底公布合作詳情,及後不了了之,正是項目性質未能達成共識。李兆基六月出席旗下上市公司煤氣股東會後,仍然指捐地大計對象是年輕人,明顯不接受政府的反建議。知情人士稱,政府希望能夠獲得更多土地建屋,故房協最終敗部復活。梁振英及發展局長陳茂波上週先後表明政府不接受捐地,正是為房協接手鋪路。熟悉房屋及土地政策的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認為,李兆基捐出土地交由房協發展較為適合,有助平息公眾疑慮,但很難判斷當中是否存在「發展商出豉油、政府出雞」的情況:「要釐清恒地有冇搵着數好難,因為捐出土地未必係恒地名下,有可能係佢嘅聯營公司,查冊都未必查得到。」恒地發言人週一回應查詢時指出,公司仍然繼續和不同非牟利機構接觸,一切未有定案,但李兆基早前表明方案有修改空間。發言人又強調,今次捐地和恒地擁有農地儲備發展是兩回事,重申捐地是希望回饋社會,協助年輕人置業。

雖然政府退出,改由房協接棒,但房協內部現時看淡項目成事的機會。有房協中人指,政府早期已拒絕讓房協參與,只是因官商勾結壓力而「褪軚」,但房協初步評估財政可行性不大。「有數得計,要用建築成本價三百呎賣一百萬,政府收五成市值地價,房協根本負擔唔到,我哋唔係要賺,但都無理由蝕住去做。」公屋聯會主席王坤透露,早已聽聞李兆基提出捐地建議初期,政府很快已把房協擯出局,他對政府最終放棄接受土地不感意外:「一個多月前恒地某高層曾聯絡我,希望我可以支持四叔嘅計劃,我話計劃出發點,當然希望三方面傾得成,但我覺得政府同房協都要尊重捐贈者意願,唔通人哋要起間大學,你整間幼稚園出嚟?」對於李兆基和林鄭月娥屬意房協建屋,王坤覺得是意料中事,但認為政府不能置身事外,「梗要交俾房協搞,房屋署係大白象,要佢搞只係傾都要一、兩年,政府一定要落水,否則根本無得搞。」

栢志高阻梁粉發圍

梁振英施政失當,不少梁粉歸咎於公務員體制,是阻礙梁氏落實政綱其中一座大山。令梁房策未能盡展所長的攔路虎,正是近年經常點起多處火頭,辣㷫梁粉、地產商及房協的栢志高。現年五十四歲的栢志高,是前特首曾蔭權愛將、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心腹,早在十年前鄭出任旅遊事務專員期間,栢志高已是旅遊事務副專員,及後鄭加入曾班子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與常秘陳鎮源合作貌合神離,適逢他三年前退休,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秘的栢志高,獲安排調任接替陳鎮源,他貫徹執行公務員專業、捍衞政府政策的強硬作風,深得部門同事尊重,卻成為梁粉及地產商的「眼中釘」。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透露,去年底栢志高和劉炳章在會上「吵大鑊」,已可見他對梁粉「冇面俾」:「當日鬧咗超過十分鐘,劉炳章質疑公屋興建時間太長,話麗晶花園兩年都起得成,栢志高立即反駁,仲叫劉炳章攞證據出嚟,兩個你一句、我一句鬧起上嚟,張炳良要出聲話以主席名義叫佢哋收口,劉炳章跟住仲拍枱,再同張炳良嘈咗幾句。」

地產商房協吃悶棍

除了在政府內部會議捍衞公務員權威,栢志高面對發展商亦敢說不。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政府向發展商簡介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的條例草案內容,會後栢志高表示氣氛良好,但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指當日會議「有少少火花」,並表明對政府處理過程極度遺憾。與會人士透露,當日「拍紙簿」態度欠佳,結果遭到喝罵:「不少發展商批評BSD和SSD,並提出一些改善意見,佢只識話No、No、No、No,激到班友飛起,某大發展商指住佢鬧:『你憑乜話唔得?你都話唔到事,你只係傳話人咋!』」被視為政府合作夥伴的房協,近年亦吃了栢志高不少悶棍。一名房協監事會成員一提到栢志高,便不禁咬牙切齒,指他不尊重房協的意見,經常用以大欺小官僚態度壓迫房協:「我哋諗住推更多樓去賣,配合梁振英協助更多人置業,之前同佢(栢志高)建議明華大廈重建後,把出售單位比率調高,佢話考慮考慮,過咗一段時間又改口話唔可以;而且佢好多嘢都唔准房協做,尤其好多時明恰主席鄔滿海。」被梁粉視為「阻住地球轉」的栢志高,是代表傳統公務員對梁振英破壞制度的抗衡楷模,但官場流傳栢志高明年選擇提早退休,究竟公務員團隊中,尚有多少人能夠維護公僕的核心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65

四叔捐地有後着


2013-08-15  NM
 
 

 

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近月多番表明,希望捐出一批新界土地,幫助新一代安居樂業。上星期,他老人家更進一步拿出第一幅地皮送街坊。這幅元朗馬田壆約六萬平方呎農地,四叔希望由房協接手「起樓」,讓年輕人置業。馬田壆農地屬四叔私伙資產,與上市公司無關。原來,四叔於八年前曾向城規會申請,在該土地興建廿四層高的住宅但被否決,前年初捲土重來,改為申請興建十八幢四層高的低密度住宅,至今年五月卻突然撤回有關申請。區議員及監察土地發展組織踢爆,四叔可能意識到在該地作私人發展困難重重,故順水推舟將地捐出做慈善,若房協接手後成功更改土地用途,變相為四叔於區內其他農地的發展「開綠燈」。

四叔捐出的約六萬呎馬田壆農地,位於元朗十八鄉路與大樹下西路交界,當中約一半地皮被用作經營農圃「田香花園」,另外一半則雜草叢生。田香花園東主陳偉明現年五十多歲,一九九九年由廣州來到香港,便隨同鄉叔父霸了這幅馬田壆地皮務農維生。陳沒讀過書,只懂耕種。他將心血注入花圃,園中所有水溝,也是他用鐵鏟和鋤頭,一手一腳挖出來。二○○四年叔父去世後,陳偉明一家七口仍繼續於此地耕種,從不知道一大片荒地背後,原來早於八○年起由四叔妹妹李煥瓊及有關人士,逐步併購。他說:「經營農圃至今已十四年,從沒有交過租。」

黑漢上門恐嚇

前年城規會在農圃門外貼出通告,陳偉明才得知有人申請把農地改為住宅用途,過去兩年多不時有疑似江湖人士上門騷擾,「舊年幾乎個個月都嚟一次叫我搬,佢哋話,你如果唔搬就搵殺蟲水殺晒你嘅花,或者用火燒晒佢。」他說,每月某幾天總有幾個彪形大漢到農圃門口粗言穢語大聲指罵,有次更對他放聲:「你唔好搞事,搞我我同你玩到底!」陳偉明慨嘆,即使報警求助,也是徒然。「警察來到,都幫唔到啲咩,對住啲惡人就細細聲,有個村民行過嚟睇我,就要查佢身份證。」後來警方將田香花園的投訴轉交反黑組處理。至今年一月初,惡漢沒有再找上門,陳偉明原以為噩夢已告一段落。怎料,最近四叔突然蒲面,說準備收回地皮捐給房協建屋。

「做善人唔好殺人」

農圃種滿各種各樣的植物,有大量果樹,更有種植珍貴的沉香和羅漢松。陳偉明一家七口,以出售植物維持全家生計,現時最大心願希望能夠保住家園。「就算唔收花園,隔籬起樓水土一樣會流失,農作物實死直,我咩都唔識,淨係識種嘢,四叔要做大善人,左手做好人,右手就唔好殺人,俾條生路我哋一家行吓啦!」陳說。至於會否考慮其他補償方案,他說:「最好梗係留番喺度啦,都唔想搬走了,冇理由剷晒三代人的地方。」陳偉明強調,現階段未有計劃入稟申請逆權侵佔,仍在考慮當中,並需要諮詢法律意見。李兆基除了以私人公司收地,他旗下的恒基是本港擁有最多農地儲備的地產商,至去年年底共囤積了四千三百萬呎新界土地,主要集中在元朗、上水古洞、粉嶺的皇后山及馬屎埔村等。四叔上星期就侃侃而談,希望最遲三個月內與房協傾妥捐地,而且不再堅持只重點幫年輕人置業,誰人受惠由房協決定,又指有信心捐地可以成事,「已傾得七七八八,乾乾淨淨,生地都變了熟地」。事實上,四叔捐地後,房協可能要負責收地及申請更改土地用途,而馬田壆農地並不算「乾乾淨淨」,因地皮被政府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俗稱GIC地);除了花圃外,現址未有基建設施,若要發展亦要先填平土地,故該地一點也不熟。

改用途觸礁

資料顯示,四叔於二○○五年曾向城規會申請,將馬田壆地皮改作「綜合發展區」,擬興建一幢有三百○四個單位的廿四層高住宅,但因發展密度過高遭否決,其後亦多次嘗試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以發展住宅。一直關注該區發展的民主黨元朗區議員黃偉賢提供的文件顯示,二○一一年一月四叔向城規會申請將該處約七萬七千呎地皮(當中約六萬呎為現時捐出農地),申請改為「住宅(丙類)」(即低密度住宅地)用地,計劃興建十八間四層高的低密度住宅。其後,四叔分別於去年四月、七月、十一月,以及今年四月,數次作出修訂和提交補充資料予城規會,最後一次改動更將發展計劃減少至興建十六幢低密度住宅,及加建不少於二萬八千呎的休憩用地以圖過關,惟今年五月突然撤回更改土地用途的申請。黃偉賢說,按過往經驗,若一幅土地首次申請更改用途被拒,日後再申請時難度會很大,例如城規會及政府各部門會提出很多問題,包括環境保護及交通配套等,一時三刻未必能解決,故四叔過去兩年不斷提交補充資料,他相信是一種拖延的策略,避免申請改為住宅丙類用地被拒。

「四叔應是『嗅到燶味』,意識到更改用途的申請很大機會被拒絕,所以選擇撤回申請,順水推舟將土地捐出……假若房協接收土地後,完成更改土地用途申請及減低補地價金額,對恒基或四叔將來在元朗發展其他農地,可能出現開綠燈的先例。」黃偉賢說。四叔原先將土地捐給政府,但食了檸檬,故轉為送予房協這個半官方機構,為達成計劃亦作出讓步,他更願意先墊支補地價及建築費,可謂「送佛送到西」。捐地計劃是擬建兩幢廿四層高、約有一千個、每個面積約三百平方呎的單位;四叔的如意算盤冀由房協出面,希望政府可減低補地價金額,因習慣上房協的發展計劃僅補市值地價約一半,令每個「慈善單位」的補地價金額減少至約三十萬元,連同約九十萬建築成本,希望每個單位能以成本價的約一百二十萬出售。本刊翻查資料顯示,四叔捐出的約六萬呎農地,分為十多個地段,大部分由龍翔發展有限公司持有,而該公司兩個股東,同樣為私人公司的恒基兆業有限公司和Wealth(Nominees)Limited。恒基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肯透露四叔持有該土地的私人公司名稱,強調四叔及集團在馬田壆附近沒有其他農地。

為日後開綠燈

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接受本刊查詢時說:「元朗其他地方估計佢(指四叔)應該有地,大家都知道佢有比較多地。」他強調城規會審議更改土地用途申請時,不會考慮業主是誰人,「我哋睇更改土地用途的申請,一向有嚴謹的標準,唔會因為四叔捐地,令恒地日後的申請變得寬鬆,相反四叔高調捐地會令我哋更警惕。」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表示,相信四叔感到馬田壆地皮,難以獲城規會通過更改土地用途,故以慈善為名將土地捐給房協「過橋」,若房協將來「搞掂幅地」便成為先例,四叔今次很聰明,單是商譽已提升不少。李又說:「四叔現時在馬田壆一帶無其他土地,不代表將來沒有,因很多時收地不會自己出面,會交由代理人和艇仔去做,未來有需要發展時,先會從不同人手上買番土地。」李永達擔心,當房協成功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和動工後,若屆時四叔從其他人手上購入附近土地,大家也沒他辦法,他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也可能會以房協作為先例,令城規會陷於困難局面。 對於四叔希望在三個月內與房協傾妥,房協發言人表示,雙方的商討仍處於初步階段,未達成任何協議,房協不一定要做該項目,亦不為商討定下時限。至於會否由房協接手收地,發言人強調,需要有初步協議後,才會商討具體安排,但房協將來或會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

恒基被逆權侵佔有前科

恒基老貓燒鬚,被新界村民鵲巢鳩佔,早有先例。2006年,大埔農婦黃艷娣成功以逆權侵佔,奪得恒地在大埔滘松園一幅逾12萬平方呎農地的業權。該地早於1961年,由李兆基與馮景禧等闊佬合組的公司,向朱姓地主買入。四叔的老拍檔後來相繼去世,業權歸恒基名下的Harvest Good公司所有。1993年,Harvest Good公司入稟法庭收回該土地,惟黃婦與其女兒稱於62年至82年間,已佔用該地達20年,其間恒地沒有收租、驅逐或宣示業權。該農地規劃屬住宅(丙類)用途,具發展潛力。雙方打了13年官司,06年終審法院裁定業權歸文盲的黃婦所有,一錘定音。恒基及後提出司法覆核,指逆權侵佔法違憲,07年高院裁定恒基敗訴,更斥恒地為收回土地濫用司法程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70

四叔慷慨捐地誠哥無奈封嘴(2013/8/22) 林本利


2013-08-22  NM  
 

 

早前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病逝,各界對利氏的逝世深表哀悼,同聲讚揚他對香港所作出的貢獻。各界人士對利國偉的表揚,不禁令筆者想到本地兩大富商李嘉誠和李兆基。二人同樣在香港經濟起飛年代作出不少貢獻,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在香港各行各業,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誠哥」和「四叔」確實存在不少共通點。首先,二人在內地出生,李嘉誠於1928年在潮州出生,11歲時由於日本侵華,舉家南遷至香港,22歲創辦「長江塑膠廠」。李兆基於1929年在順德出生,19歲時隻身來港,從事金融及貿易生意。1958年,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轉戰地產市場,李嘉誠在北角購地興建工業大廈,李兆基則與友人合資組織地產公司。二人投資眼光獨到,能夠避過六七暴動前後的地產低潮,兼且能夠以低價購入地皮及物業,為日後的地產事業奠定基礎。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置業,翌年改名長江實業在交易所上市。1973年,李兆基創立恒基兆業,全力發展地產,積極購入換地權益書和收購舊樓重建。1973年恒指大跌後,二人趁英資企業出現財務危機而進行收購。1978年,李嘉誠收購青洲英泥股權,一年後,再收購和黃股權,之後成為兩間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七十年代末期,李兆基開始收購煤氣股權,1983年成為公司主席。1985年,李嘉誠從置地手上取得港燈控制權。

八十年代初,地產市道陷入低潮,英資企業部署撤資,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對地產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繼續增加土地儲備。中英兩國在1984年底簽署《聯合聲明》後,地產市場復甦,樓價由1984年至1997年上升十倍以上,長實及恒地市值暴漲,回歸前二人雙雙打進《福布斯》全球十大富豪之列。二人現在各自坐擁2,000億元以上身家。只可惜97回歸後,市民看到長和系的公司攞盡着數和賺到盡的經營模式,開始對李嘉誠產生負面感覺。特別是由他兩個兒子打理的電盈及長江生命,股價暴跌,小股民損失慘重,李嘉誠的聲譽自然受到影響。至於李兆基,一向較為低調,但不知何故在2007年高調談論股市,導致跟風的小股民瘋狂入市,在高位購入國企股。之後金融海嘯爆發,股價暴挫七成,小股民自然心存怨憤。

去年特首選舉,即使唐英年大勢已去,李嘉誠依然投他一票,這種堅持態度倒值得一讚。梁振英上台後,長和系頭頭碰着黑,先後遇上海難、碼頭工潮和雍澄軒取消交易事件。過去半年,一向喜愛與傳媒對話的「誠哥」突然封嘴,對一連串與長和系相關的事件不作回應,甚至連業績公布日和股東大會也謝絕傳媒採訪。相反,「四叔」則表現得十分風騷,不時與傳媒大談捐地計劃,願意改變計劃細節,以回應各界的質疑。近月在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交流晚宴上,更主動回應仁安醫院、嘉亨灣、天匯、代母產子等事件。不論市民是否接納「四叔」的解釋,起碼顯示他願意面對別人的質疑,不會迴避問題,這總較「誠哥」的封嘴策略為佳。以香港彈丸之地能夠出現這麼多傳奇人物,實在是港人的驕傲。盼望本地富豪,明白財富不能帶走,懂得財富「聚」「散」之道,把財富造福社會,而非不斷搜刮,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名聲。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50

四叔另類「捐地」 石硤尾建居屋

1 : GS(14)@2014-06-10 10:51:2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0/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恒地(0012)主席「四叔」李兆基昨日再談捐地大計,透露有意與政府商討將石硤尾一幅地皮重建,初步擬用作興建居屋,料可提供4000至5000個單位,直言「希望能成事,如果成功會好大劑(件事),幫到樓市」。雖然四叔未應有指明地皮位置,惟綜合資料,該石硤尾地皮為爭取重建多年的大坑西新。


四叔昨日股東會後透露這個計劃,他未有正面回應地皮詳細內容及位置,但指該石硤尾地皮非由恒地擁有,而是「圍內(自己人)地」,現作非牟利用途。他直言構思未成熟,亦未與政府達成任何共識,但強調會「盡力做,希望搞到,幫幫樓市」。

恒地不回覆 房署未收到相關聯絡

本報翻查資料,翻查資料,大坑西新於1961年由政府以特惠地價批予由周錫年及東亞銀行(0023)前主席李樹福等10名富豪牽頭組成的非牟利公司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現時董事則包括恒地兩大高層李兆基及林高演,而其餘董事為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及多名高層,完全符合四叔的描述特徵。

恒地及東亞昨日未回覆本報查詢,房屋署則回應,該署及房委會暫未收到有關石硤尾地皮重建居屋的任何聯絡。

不過,一直有關注大坑西新重建的民協副主席譚國僑對本報透露,去年恒地捐農地受阻,大坑西新居民權益關注組曾去信李兆基,建議考慮將大坑西新地皮捐予政府。「一直沒有回音,直到今年1月,對方回覆說同政府傾緊」,譚國僑相信,李兆基是有考慮過如何處理大坑西新,今次所指也應該是大坑西新的地皮,但為何是建居屋而非公屋,則可能涉及一些利益考量(見另文)。

房委會成員:歡迎合作 可善用資源

房委會委員劉國裕表示,歡迎有發展商提出將有關地皮與房委會或房協合作興建居屋,認為可善用地皮資源。他指出,過往曾有發展商研究重建大坑西新為私樓,但涉及地積比限制不能放寬而作罷,認為若轉作居屋,可紓緩社會一定的房屋需求,但政府亦要妥善遷置現有大坑西新的住戶。

不過,四叔的5000伙居屋大計能否成事仍充滿疑問,他於去年初開始提出捐地計劃,擬將7幅新界土地捐予政府發展,惟一直阻滯重重,先被政府婉拒,要改為與房協商討合作,而首幅元朗馬田壆地皮的計劃也被阻延,反而擬直接捐給博愛醫院的第二幅屯門地皮卻後來居上,預計3年後可建成,提供1500張床位。

明報記者 陳子凌、林可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44

四叔捐地一炮三響奮青居所平新居屋三成

1 : GS(14)@2015-01-19 01:05:30





■李兆基昨與保良局主席梁安琪視察青年宿舍模型。羅君豪攝


【本報訊】去年中「放風」擬捐出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的恒地主席李兆基,昨宣佈構思重建成「勤奮青年創業居所」,涉及五千伙,單位建築面積約三百方呎,售價約百餘萬元,供在職業青年申請,隨時比最平新居屋大圍美柏苑的一百八十七萬元,平超過三成,而最關鍵的邨民安置問題,他表示會「盡力資助」。政府消息強調不會協助調遷或安置。人稱四叔的李兆基昨日除公佈擬重建大坑西邨外,更落實向由賭王何鴻燊四太梁安琪任主席的保良局,捐出元朗馬田壆一幅約六萬三千平方呎農地興建青年宿舍,料可提供約一千二百五十個單位,單位按市值租金的一半,租予十八至三十歲青年人,若獲城規會批准改變土地用途,料最快二○一八年完成。該農地曾到城規會闖關,欲改變土地用途建豪宅不果。李兆基又擬與內地房企碧桂園創辦人兼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在鄰近香港的內地地方興建一萬個約三百方呎,只售十萬多元的廉價長者屋。上述三項捐地建議,被市場形容為一炮三響。




擬重建大坑西邨


大坑西邨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持有,身為董事的李兆基昨稱,構思重建大坑西邨供在職業青年申請,更免繳首期。若以十年定息分期,三厘利息計,每月供款九千六百餘元;供廿年則月供五千五百多元,供滿後「層樓係自己」。以新居屋大圍美柏苑的最平單位一百八十七萬元為例,若以十年定息分期,做九成按揭,三厘利息計,每月供款逾一萬六千元;供二十年都月供逾九千三百元,即是供二十年的居屋,在重建的大坑西邨「奮青」居所,供十年就供滿。李兆基續指,重建計劃「已得到授權,構思以類似房協建居屋方式進行」,惟關鍵是如何安置一千三百伙邨民,他說會盡力資助,如賠償約二十萬元予住戶「自己搞掂」,或「在內地送一層樓」,又或「先暫住居屋或公屋,等起好之後賣番一層平樓畀佢(住戶)」,不過,恒地副主席林高演即時補充,目前未深入探討安置問題,包括賠償額在內。至於「奮青」居所的購買資格如年齡、入息上限等,昨沒有詳情,林只稱會參考房協做法。另一名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董事,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向本報表示,上述構思已商討數年,重建計劃將由現時董事局成員負責,不會考慮尋找其他合作夥伴。「奮青」居所計劃何時落實難料,政府消息人士指,由於大坑西邨屬私營出租屋邨,逾半居民入息限額超出公屋輪候資格,加上公屋輪候冊已經突破二十六萬大關,政府需先讓輪候冊人士上樓,暫不考慮另覓土地或公屋單位安置大坑西邨居民,也不會讓居民優先申請新居屋。大坑西邨為全港唯一私營廉租屋屋邨,政府在六十年代以特惠地價批出地皮,交予當時年僅二十五歲的李兆基,以及李國寶等人興建。現時月租最平由五百元起。邨內八幢樓宇全以「民」字開頭,提供約一千六百個單位。消息續稱,若重建大坑西邨,平民屋宇有限公司需先安置現有租戶,唯一辦法是重建後,原址預留部份單位安置,但要先解決重建期間居民調遷問題,「係咪真係畀筆錢佢哋自己租樓住?重建之後返嚟,政府唔會幫佢哋諗埋」。大坑西新邨各座互助委員會代表及區議員昨晚召開居民大會,聯署提出六點訴求,包括原邨原區安置、優先購買居屋權、特別補償金及搬遷津貼等,並提出原址除了興建李兆基建議的「奮青」單位外,亦應建公屋及居屋單位。



周邊呎價達萬七


恒地在大坑西邨周邊不乏貴價新樓推售,位於大埔道的曉尚及界限街的曉珀,呎價高達一萬四千至一萬七千元;此外,集團於石硤尾區一直有增加土儲,當中剛於去年底申請強拍巴域街二十一至二十七號及耀東街三至六號,住宅部份實用呎價估值逾五千元,連同其他收購中或已收購的舊樓,估計南昌街、巴域街及耀東街交界的一系列舊樓將盡歸恒地旗下。政府發言人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正與政府探討重建大坑西邨的可行性,並就更改地契條款及規劃要求等交換意見,現階段未有細節可公佈。■記者黃嘉銘、吳永強、陳家雄、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16/19004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