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價難看高管挨刀 甲骨文董事長薪酬被削了2200萬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甲骨文在過去一年里股票走勢平平,投資回報率僅為8.8%,加上股東對該公司目前的薪酬制度不滿,甲骨文公司決定削減高管薪酬。

薪酬第一個挨刀的是甲骨文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拉里·埃利森,他在2015年的薪酬價值為4150萬美元,這比2014年下降了35%,收入縮水約2200萬美元。此外,甲骨文的兩位聯席CEO馬克·赫德和薩弗拉·卡茲薪酬也被下調,幅度為23%,他們兩人在2015年的薪酬為4100萬美元。

一般來說,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其收入構成不僅有工資,更有股票和期權獎勵等來源。甲骨文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拉里·埃利森目前的工資為1美元,董事會對於其收入的調整主要為股票和期權獎勵的大幅下調。

值得一提的是,拉里·埃利森此前是甲骨文公司CEO,日前甲骨文公司宣布埃利森決定卸任CEO而擔任執行董事長和首席技術官,埃利森在1977年聯合創建了甲骨文。

9月16日,甲骨文發布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甲骨文第一季度總營收為85.9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4.48億美元相比增長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3%;凈利潤為18.3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47億美元相比增長5%,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6%。

甲骨文第一季度業績未能達到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從而導致其盤後股價下跌近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57

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去杠桿加碼 債市再“挨刀”

12月19日晚間,央行將表外理財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的消息落下實錘,再給風雨飄搖中的債市以重擊。20日,債券市場經歷了多空博弈,早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一度下跌超過1%,而隨後又快速反彈,全天波動幅度高達1.57%。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市場人士指出,債市經歷了前期一段的持續下跌,有一部分人認為已經跌至一個安全邊際,市場再現多空博弈。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體現出監管層去杠桿、嚴監管的政策意圖已經非常明確,而且未來可能進一步將表外理財加杠桿納入到監管考核中去,後續風險不容小覷,對債市而言,調整還將繼續,光明仍未到來。

債市多空博弈

受到周一晚間央行將表外理財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這一消息的影響,早上國債、國開債開盤即大跌。中國2026年到期、票息2.74%國債買價收益率大漲至3.48%。中國2026年到期、票息3.05%的10年期國開債成交收益率報4%。10年期國債期貨開盤跌1.13%,5年期開盤跌0.70%。

與此同時,Shibor連續第六天全線上漲。隔夜Shibor報2.3450%,上漲1.00個基點;7天Shibor報2.5375%,上漲1.25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2040%,上漲1.42個基點。

當日,央行加大了公開市場凈投放的力度。凈投放1650億元,連續第四天凈投放,相比前一天的650億元,投放力度大幅增加。不過,當天另有600億元國庫定存到期,總體凈投放資金1050億元。

暴跌的行情在上午10:00左右發生逆轉,國債期貨多數合約由跌轉漲,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漲0.12%。

周二下午,市場傳言稱,央行在市場上指導大行通過X-Repo(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匿名點擊業務)放錢。

X-Repo系統在去年8月3日正式上線,是央行為了提高質押式回購市場交易效率所創建,適用於隔夜、7天和14天三個期限,且以利率債為質押券的回購交易。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X-Repo“放錢”也只是針對部分銀行,相對於整個市場而言,可謂杯水車薪。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看來,至少這一舉動體現出了央行不會對市場的波動置之不理,“呵護”市場流動性的用心,加之公開市場凈投放的舉動,都對當天市場構成了利好。

下午,國債期貨的反彈進一步擴大,全天振幅高達1.57%。尾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漲幅擴大至0.30%,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3漲幅擴大至0.14%。

不僅如此,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漲幅迅速收窄,10年期國開活躍券160210收益率由漲轉跌,現跌2BP報3.91%,10年期國債活躍券160017收益率抹去全部漲幅報3.37%。

而給周二市場帶來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央行為表外理財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落下實錘。

19日晚間,央行通過旗下《金融時報》對外發布消息稱,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人民銀行將於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後納入廣義信貸範圍,納入後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

天風證券固收分析師孫彬彬表示,將“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作為“去杠桿”的政策體現和落實,而表外理財中最受關註的是類信貸和債券資產,那麽從“去杠桿”這個明年推動力量最大的經濟工作來看,類信貸和債券或將面臨需求波動。

不僅如此,央行強調,今年底若金融機構表外理財業務沖時點,會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廣義信貸余額和同比增速,直接對明年前三季度MPA評估結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有銀行因為MPA而沖時點,可能是由於對上述同比考核的機制理解還不夠準確。避免沖時點行為,保持廣義信貸平穩適度增長,才符合宏觀審慎評估的要求。

九州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鄧海清稱,這給所謂“MPA考核利好債市,因為銀行會在MPA正式考核之前沖規模、做大基數”的幻想畫上句號。

嚴監管、去杠桿路線清晰

鄧海清表示,將表外理財正式納入MPA考核,是央行宏觀審慎框架再升級。

2014年以來,針對宏觀審慎監管問題,我國央行的監管框架就不斷升級,最終建立了MPA即廣義信貸類資產考核體系。

MPA考核體系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將原本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一系列類信貸業務全部納入考核範圍內,同時也能將銀行存款、表外理財等負債端項目同樣納入到考核範圍內,從而使得銀行所有的金融創新都在監管之中。

央行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當前未納入MPA的表外理財業務增長較快,部分銀行的業務還潛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表外理財底層資產的投向主要包括類信貸、債券等資產,與表內廣義信貸無太大差異,同樣發揮著信用擴張作用,如果增長過快會積累宏觀風險,不利於“去杠桿”要求的體現與落實。二是目前表外理財雖名為“表外”,但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剛性兌付,出現風險時銀行往往不得不表內化解決,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因此,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衡量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更為審慎經營,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鄧海清表示,表外理財,尤其是委外投資加杠桿行為,本質上是一個放大杠桿的工具。這種投資模式易在牛市時助推“資產荒”,在熊市時助推“錢荒”,具有非常強的順周期特性。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余額為24.6萬億元。根據普益標準的研究,今年以來參與委外銀行理財產品占市場總體比例持續提升,約為40%。

根據之前媒體報道的信息,央行MPA考核里,對廣義信貸的考核方式為:M2目標增速+22個百分點(其中大銀行為20個百分點)。同時由於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的要求,預計廣義信貸增速超過25%~26%以上時,就有可能出現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不達標的情況,銀行整體不合格,降低為C檔。“以此,廣義信貸的超標對於銀行來講後果較為嚴重。”鄧海清表示,相對而言,在目前的債市“熊市”狀態下,表外理財納入到MPA的廣義信貸考核的影響是極大的,兩重目的的喪失會導致銀行擴容委外的意願大幅降低。

與此同時,受這項監管措施影響最大的應當是中小型銀行,尤其是城商行、農商行等。

上述統計數據顯示,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委外投資規模顯著增加,發型產品數量合計占比一度高達75%。80%以上的銀行委外資金來源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型理財產品。

鄧海清認為,由於MPA使用季度同比計算的方式,因此在面臨一季度考核的背景下,城商行、農商行等機構可能面臨最大的壓力,債市加杠桿“生力軍”勢必邊際減少。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在當前的貨幣政策工具下,央行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主要針對大中型銀行及個別大券商之內的一級交易商,MLF(中期借貸便利)也主要針對的是大中型銀行。因此市場流動性就會沿著央行—大中型銀行—其他中小型銀行這一機制傳導。中小型銀行及非銀機構只能通過質押等方式從大行那里以高於2.25%的成本借到資金。但由於時至年末,銀行年末考核、跨年資金準備、機構違約事件等因素疊加,大行不願意向中小銀行及非銀機構拆借流動性,導致流動性呈現碎片化的結構性問題,中小銀行資金普遍趨緊,市場資金成本上升。這表現在中小銀行主動負債搶占存款,同業存單利率持續攀升,前期下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在近期也不斷走高。另外,前期中小銀行在理財擴張速度遠超過大型銀行,表外理財納入MPA監管會對中小銀行產生更大的沖擊。

MPA考核或將升級

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從周二市場多空博弈呈現出的焦灼態勢可以看出,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收益率快速上行之後,一部分人認為市場已經跌到了一個安全邊際,多空分歧再現。

債市最糟糕的時代是否已經過去?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調整恐怕還將繼續,“目前距離光明尚需時日”。

鄧海清稱,央行對於銀行體系整體風險的宏觀審慎監管,是早在其政策框架之內的,是長期的而非只有短期影響的事件。這意味著,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中樞上行是系統性的、不可逆轉的。

在他看來,盡管本次表外理財納入MPA考核對債市的沖擊在意料之內,但需要關註的是,MPA考核問題仍未結束,“未來極大可能性會將表外理財的杠桿部分納入到監管考核範疇內”,後續風險仍不可低估。

據了解,MPA考核主要分為七大指標體系: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資產質量、定價行為、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廣義信貸是資產負債情況中的一個部分,而杠桿率指標則是資產和杠桿考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監管層不會讓委外加杠桿行為遊離於其對杠桿限制的框架之外,未來極大可能性會將表外理財的杠桿部分納入到監管考核範疇內。”鄧海清稱,銀行“表外理財+委外投資”本質上是一種規避監管的加杠桿手段,具有放大債券市場波動的順周期作用,即牛市銀行傾向於委外加杠桿,而熊市則減少或者贖回委外,這一順周期放大杠桿理應受到央行的宏觀審慎監管。

盡管,最近一段時間,市場已經經歷了一段收益率的顯著上行,目前多空分歧再度出現。不過鄧海清認為,“目前距離光明的到來尚需時日”。

明明表示,央行去杠桿、防風險之心不動搖,信貸擴張和理財委外將受到更嚴格的控制。再加上國海證券“蘿蔔章”事件愈演愈烈,季末考核越來越近,流動性緊張的局面暫難緩解,債市仍將繼續調整,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謹慎。

孫彬彬亦表示,考慮到當前銀行類機構和委外的投資思路正在發生變化,可能進一步加大市場調整壓力,仍然建議控制倉位,謹慎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