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风科技折戟H股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53726&time=2010-06-19&cl=115&page=all

短短两年间,风电概念股在资本市场的境遇已然冰火两重天


《新世纪》周刊 记者 杨悦 于宁


 

  金风科技折戟,发生在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

  6月14日,金风科技(002202.SZ)发布公告,“鉴于市场环境恶化以及近期市场意外地出现剧烈波动……现时进行全球发售并非明智之 举”,于是,“决定另行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H股发行上市”。

  这是今年以来,继太古地产、天源矿业等之后,第五只搁置H股上市的新股。近一个半月内,恒生指数一路下行。金风科技上市的深交所,其核心指数深 证成指亦下跌达3200点之多。

  6月18日,金风科技退还了H股所有申购款项。当日,金风科技A股复牌后放量下跌,股价最终收盘在19.03元的跌停板上。

  此次金风科技H股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是中金、花旗和瑞信,此承销阵容仍难战胜大势。“市场时机选择不好”,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 分析称,金风科技H股IPO受挫的主因在于市场环境,“目前H股看空气氛较为明显,各基金机构都偏谨慎”。据悉,近期不少考虑海外上市的企业,也纷纷暂停 了上市计划。

  不过,金风的H股折戟不仅反映了当下国内外资本市场低迷的市况,也暴露了投资者对风电公司乃至新能源概念公司的投资态度。相较于2007年金风 科技登陆深交所时,上市首日以138元/股开盘,发行首日上涨264%之风光,风电概念股如今的境遇已然冰火两重天。

公众配售受挫

  6月7日,金风科技发布了H股招股公告,拟发行3.95亿股H股,招股价区间为19.8港元-23.0港元之间,以中间价计算,募集资金约80 亿港元,并拟不晚于6月22日在港交所挂牌。中金和花旗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在联席账簿管理人中增加了瑞信,联席保荐人则增加了海通香港。

  计划中,10%在香港公开发售,90%为国际配售。国际配售部分录得约1.5倍-2倍的超额认购,但至香港公开发售截止日6月10日中午,金风 科技H股公开发售仍未获足额认购。

  一位投行界资深人士分析称,在近年IPO案例中,类似金风科技这样公开配售不足的情况较为少见,可见目前港股个人投资者态度之消极。在金风科技 H股招股书中,虽然注明如公众配售部分认购不够,可回拨给国际配售部分,但因市场环境超低于预期,金风科技还是放弃了此次发行。

  金风科技的发行时间窗口的确不利。分析人士指出,自今年4月以来,A股、H股一直处于急跌状态,而金风科技A股股价表现相对平稳,市场对该股后 市是否见底或补跌并不明朗,这种情况无疑给H股发行定价带来了挑战,也令投资者更多地采取观望态度。“金风A股已上市数年,也限制了H股的降价幅度,令定 价不可太低,给定价也增加了难度。”

  有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公众配售遇冷,金风科技也未曾考虑降低发行价,而是选择推延上市。有传闻政府日后可能有意收紧审批新能源企业的上市计划, 但已完成所有审批手续的金风科技显然不受此影响,“如果有合适的资本市场窗口,金风科技还会重启发行”。

  金风科技在2007年底A股最火爆之时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首日开盘价高达138元,后股价最高升至177元。但随后两年,金风科技在国内的 龙头地位逐渐被华锐风电超越,股价表现一路下滑,目前股价复权后不足90元。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分析师王中坤告诉本刊记者,金风科技2010年-2011年的市盈率预估在20倍左右,而港股风电行业的市 盈率约维持在14倍左右,“在A股、H股市场不景气且预期也不乐观的情形之下,投资者对该市盈率难以接受。”去年12月底在香港上市的风电概念股龙源电力 (00916.HK),目前已经跌破了8.16港元的招股价。

  2009年金风科技收入107亿元,增长66%;净利润17.45亿元,增长92%。此次H股招股书预测,今年净利将不少于22.35亿元,每 股收益不少于0.85元。如果按照此次H股发行价区间推算,P/E已经达到23倍-27倍。

风电概念风光不再

  金风科技此次H股发行与当年登陆A股倍受追捧的场面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短短两年多时间内,风电概念题材在资本市场上的境遇折射了这一行业内在 的质变。

  据德意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正是全球风电产业进入快速扩张的时期,中国政府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出,到 201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完成500万千瓦的目标,但这一目标2007年就已提前完成。

  金风科技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整机研发和制造商,一时间备受青睐。截至2006年,国内80%以上的国产风电机组都出自于金风科技,当年 的市场占有率国内达到33%、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8%,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十。

  时隔两年,风电设备已名列六大过剩行业之中。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 知》,风电设备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和多晶硅六大行业成为产能调控的对象。清科集团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郑玉芬告诉本刊记者,“过去只要和风能沾 一点边儿的,私募投资者一听眼睛都‘绿’了;但自从政府发了这个文以后,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兴趣明显减淡。”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表示,“目前海外投资者对A股、H股以及纽交所新能源概念股,反应都已趋于冷淡,尤其对中国的新能源概念似已 产生了‘视觉疲劳’”。

金风后劲几何

  目前中国的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约有80家,行业竞争激烈。王中坤认为,“风电行业已经过了最佳的成长时期”。

  金风科技过去几年多有近100%的高增长速度。但未来能否再保持这么高的增长水平?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市场人士对金风科技未来业绩的持续高 增长能力普遍存疑。

  据国都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金风科技的龙头地位在2008年由华锐风电取而代之,后者占22%的市场份额,金风科技占18.12%,而东方电气亦 快速进步,与金风科技市场份额的差距不到2%。

  随着同业的追赶,金风科技的龙头光环已渐趋暗淡。与上述两家后晋对手出身大型装备制造集团,零部件已实现部分自产不同,金风科技并无制造业基 础,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外购;另外,金风科技生产直驱机型而非双馈机型的“主流机型”,产能释放受限。

  业内人士指出,金风科技经营模式为“两头在内,中间在外”,即金风科技只负责风电机组的整机设计、总装与销售,大部分零部件外购,因此对市场反 应速度会落后于其他对手,大量零部件不能自产,意味着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

  据金风科技2007年年报、2008年中报和年报显示,公司的风电机组毛利率从29.46%下滑至25%再下滑至23.76%,2009年整体 毛利率较2008年略有上升,至25.9%,但有分析指出,这一变化不排除为H股上市铺路的可能。

  去年9月,金风科技董事会通过H股上市计划,称此次发行H股所得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以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等。此前金风科技首席财 务官孙亮曾对外表示,进军国际市场是战略布局,海外市场产品售价较高,有助提升公司平均售价及平均毛利率。

  “但这与2007年A股发行时资金募集动机雷同,已经不能对投资者产生新的吸引力了。”姜谦认为。

  受制于国内风电下游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国内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影响,国内的风电设备厂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华锐风电、东方电 气、金风科技在2009年都进入了全球排名前十的行列。

  “中国风电厂商进入全球前十的定位是基于国内市场”,姜谦提醒说,上述三家企业占据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近60%的市场份额,而2009年全国新增 装机容量超过1300万千瓦,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机市场,可以想见,未来最大的风电市场仍然在中国。姜谦认为,“投资者会考虑,国际化方向会有多大的可 行性和空间?”

  本刊记者刘卫对本文亦有贡献

20例IPO折戟 七大“伤痕”警示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8/385983.html


泰山机械,今年首家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否企业,包揽“七宗罪”;兰州佛慈医药,号称“IPO最失意样本”,17年来四度冲击上市之门均告失败。

“悲剧”结局一样,“剧本”大抵相同。截至昨日,今年共20家主板和中小板申报企业被否。美信咨询统计分析认为,盈利能力、主体资格、独立性的问题是企业IPO被否的三大主因,另4个问题在于运作、信息披露、募集资金运用、经营模式。

“公司质地太差,我们努力包装,也无法说出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家最近IPO被否中小板企业的项目负责人无奈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盈利能力:被否原因之最

这20家企业中仅海南橡胶申报在主板上市。除金博士外,19家企业都存在持续盈利和独立盈利问题。

“从我所了解的历年IPO被否企业问题统计情况,无论是在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与上市失之交臂最大硬伤就是盈利能力。”深圳某大型券商保荐人表示,未过会企业在财务会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业绩波动明显、过分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及优惠补贴等。

天津巴莫科技报告期3年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3224.74万元、3200.71万元和2698.27万元;北京星光影视作为奥运会重大项目承办 商,随着奥运落幕,业绩严重滑坡,未形成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浙江梦娜袜业主要依靠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获得快速发展资金,导致一直徘徊于70%上下的负债 率及不菲的利息成本,后者占同期净利润比重最高时达84.24%,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不高等财务结构不良问题同样困扰梦娜袜业。

与持续盈利问题相比,独立盈利能力在财务数据上更易迷惑普通投资者。

招股说明书显示,山东立晨物流2007年至去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2亿元、1.5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3608.8万元、2588.8万元、5432.5万元。

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下降28.26%,但去年却增长1倍,山东立晨物流的报表看似不错,但去年净利润包含财政补贴2704.3万 元,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49.78%,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去年净利润仅2728.2万元,不仅只比2008年略高100多万元,而且低于2007 年。

综合征:被否企业多瑕疵

除财务问题外,20家企业中14家涉及主体资格问题、13家存在独立性问题。

上述保荐人解释说,主体资格是审核重点,看企业身份是否“清白”,主要指报告期内管理层、主营业务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股权是否频繁转让,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稳定等;独立性问题主要指在资产、人员、财务、业务上保持独立。

上海冠华不锈钢就存在股东间极其复杂的关联关系。2007年10月冠华不锈钢筹备上市初期,宣布以3.11元/股引入10个股东,这10个股东之间被查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联系到发行人部分在职、离职管理层。

有投行人士质疑,企业不公开的原因有可能涉及到“代持股份”,这是监管层十分忌讳的,可能会引发权属不清的纠纷。

龙宇燃油、厦门蒙发利、金创股份、信得科技等都存在较严重的出资瑕疵和股权转让瑕疵,或是存在低价转让股权之嫌,或是未办理资产评估及审批手续存在程序瑕疵,或是频繁转让股权,或是历史沿革存在瑕疵。

值得注意的是,被否企业大部分存在综合性问题和原因,每家企业平均存在四大问题。泰山机械包揽盈利不稳定、大客户和供应商相对集中、存活较高等七大问题;佛慈医药也涉及大股东关联交易、上市前传出产品质量问题、向大股东转移亏损等四大问题。





迅雷IPO折戟推倒多米諾 土豆網58同城臨陣收韁

http://news.imeigu.com/a/1311717421389.html

變現窗口短暫關閉,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最早9月重啟

美國資本市場上,5月的暴跌結束了中國概念股自去年12月以來的猛烈漲勢。中國概念股赴美IPO之路,由於迅雷、盛大文學的雙雙折戟,宣告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窗口進入短期關閉期。

作為本輪上市先鋒隊的迅雷和盛大文學剎羽而歸,背後一連串的隊伍土豆網、58同城、趕集網、開心網……不得不停下腳步。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感嘆道: 「中國互聯網公司美國上市這買賣最近沒戲了!」有PE界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變現窗口關閉、二級市場冷卻,已經促使一級市場的融資進入膠著狀態。」

不一樣的命運

優酷CEO古永鏗曾經說過:「優酷上市的盛景,其它公司很難複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儘管有默多克、李開復等名人護航、有實現贏利的財務報表,但同樣擁有視頻概念的迅雷終究沒有複製優酷上市的盛景。

2011年7月21日,原定登陸納斯達克的迅雷,在最後一刻宣佈因美國股票市場狀況不佳再度推遲IPO時間。就在同一天,原訂月底赴紐交所上市的盛大文學也宣佈暫停IPO。

這一天,迅雷員工收到C E O鄒勝龍來自美國的郵件,郵件提到由於中南融通等事件,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上市公司心存疑慮,長線基金看低中國的價值,在這樣的環境下上市不能體現迅雷價值,公司決定延期上市,如果環境改善,可以隨時啟動。

就在半年多前,以虧損報表上市的優酷,贏得了投資者的追捧,IP O首日上漲161 .25%,在承銷商行使超額認購下募資逾2億美元,成為2010年美國IP O表現最好的股票,而且是2005年以來最佳IPO表現個股。半年之間,優酷已通過二次增發再募資6億美元,其中4億美元為公司增發新股融資。

相對而言,自2009年即實現盈利的迅雷則落寞許多。迅雷今年6月9日初次提交上市申請,擬融資最多2億美元資金,但7月再次提交修改後的招股書, 迅雷已將IPO區間價定於14-16美元時,按照中間價位計算預計融資規模為1 .125億美元,縮減一半。一直到7月20日,原訂於當晚IP O的迅雷,最終決定將IPO推遲一天。消息傳出,IPO將發行價區間由14-16美元下調至12-14美元,A D S發行量從760萬份減少至600萬份,按13美元的中間價計算融資額約為7800萬美元。該融資額較最初的2億美元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迅雷最終還是停下了IP O的腳步。迅雷副總裁王珊娜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美國股市市場狀況不佳,對中國概念股看低,迅雷自身應該有的價值無法釋放體現。故公司決定延期公開市場募資,等待時機。」

中概股溢價消散

迅雷選擇「逆流而上」並非無因。儘管外有美國悲觀的經濟數據,內有中概股財務造假醜聞,但從6月底開始,中國概念股的下跌勢頭曾經放緩。從個股上看,6月初上市,曾將發行價調至區間下限仍出現破發的淘米網,股價至7月已經較發行價上升60%,給市場帶來激勵作用。

但這種勢頭並未延續至IP O認購市場,市場一度傳出迅雷認購額不足一倍。

對於眼下中概股的市況,王珊娜認為:「對於中國互聯網企業,目前的美國股市的確不是一個好的時機。優質的企業,在滿足不了公司價值釋放的前提下,會採取暫時觀望的態度。」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首席分析師李瑋棟在向南都記者表示,從資金面上看,迅雷在IP O過程中不斷縮減融資規模並降低發行價,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的謹慎態度。「目前美國的資金面並不如去年下半年那麼寬裕,國內經濟也面臨失業率、政府債務等問 題;而且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經理多開始在七八月休假,導致交易謹慎不太活躍。」

另一方面,李瑋棟認為,2010年9月開始的上市潮,已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向華爾街輸送了了39家公司,投資者也因此有更大選擇和比較的餘地。 「此前因中國概念股稀缺而導致的溢價也開始逐漸消散,後續上市的中國公司,商業模式或業務規模令人為之一振的並不多,市場興趣不大也就理所應當。」除此之 外,阿里巴巴引發的V IE (協議控制)合法性之爭,部分借殼上市中國公司的財務造假醜聞,都影響到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概念股的估值判斷。

事實上,從數據上看,以2010年10月中國B 2C第一股麥考林上市為界,目前在美上市已有5只出現破發,下跌幅度均超過20%。(見表格)剛剛完成上市的鳳凰新媒體的C O O李亞認為,大批基金經理過去12個月認購的中概股IP O遭遇巨虧,從內部投資決策流程看,不怕錯過一兩個高盈利高增長的新股,沒有動機冒險而遭遇新虧損與質疑。

上市最快9月重啟

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IPO市場重新被喚醒,中國概念股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整體發力,進入2011年互聯網企業更出 現集中性的爆發趨勢。大部分的企業都渴望搭上這一艘資本快艇,即使在5月爆發東南融通等一系列醜聞後,盛大文學、迅雷、土豆網仍然紛紛站到了衝刺線上。盛 大文學、迅雷急流試水,被視作此番上市浪潮的風向標。

不過,在李瑋棟看來,「赴美上市的窗口期事實上早在人人上市之後就已經關閉了」。從數據上看,人人公司5月初上市,一度將發行價調高,並最終以IP O區間最高價14美元/股發行,上市首日上漲28 .64%,其後通過超額認購以8 .5億美元的募資紀錄創造了今年中國互聯網企業赴美IP O募資的新高,但之後上市的網秦、世紀佳緣、淘米均出現IP O首日破發。

李瑋棟認為,未來只有規模和市場份額足夠大、商業模式創新性充足的公司,比如凡客和京東,才可以像當年的噹噹和優酷一樣調動市場情緒,凡客如果在第四季度上市,有可能掀起再一波估值的上漲。

「資本市場對公司還是有不同的判斷,不會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中概股全都列入黑名單。」他表示:「這一波低潮,跟當年的新浪搜狐有所不同,後者當時還沒找到主營業務,而現在上市的公司,主營業務與商業模式都很清晰,只不過其中有些面臨收入來源單一、成長存在瓶頸的問題。」

互聯網專家謝文也表示,從本質上看迅雷和盛大文學屬於細分市場的公司,並不是互聯網行業的主力軍,尚沒有形成具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和廣闊的市場增長 空間。「企業並不需要流血上市。實現企業創新才是主要方向,例如F acebook通過創新實現高增長率,自然會獲得市場認可的投資價值。」

不過,即便企業的業績再亮麗,都必須繼續等待。因為按照慣例,美國資本市場每年8月都是一個休假期,機構投資者的基金經理在9月初才完成休假,李瑋 棟預計最快要到9月底10月初才會重啟上市流程。「當年搜房和鄉村基引領上市潮,基本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不過市場是否能夠真正回暖,具體還要看當時的資金 面和市場情緒。」

相關報導

VC/PE冷卻,企業估值降低

據ChinaVenture統計顯示,自搜房網在2010年9月上市至今,共有38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融資總規模達45 .57億美元。其中,有VC/PE背景的企業30家,融資總規模42 .64億美元,VC/PE背景企業IPO數量和融資規模佔比分別達79 .0%和93 .6%。

一位不願具名的風投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IP O市場反映不佳,風投退出、變現途徑關閉,導致一級市場的融資進入膠著狀態。「近期,V C /P E出現成交下降,以及壓價的情況。」該人士表示:「對於美元基金來說,過去中國互聯網公司只要有穩定的用戶群,即使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也能獲得不錯的估 值。但如果IP O市場對此不認可,V C的投資思路就會發生變化,企業估值隨之降低,特別是一些需要通過燒錢,形成規模效應才能實現盈利的項目,比如團購。」

李瑋棟認為,低潮分為短期和長期,如果只是短期不會對V C、P E投資產生太大影響,無非是之前規劃好要上市退出的項目,需要推遲和觀望。「但如果是像次債危機之後長達1-2年的的低潮,資本市場的低迷將會對部分V C、P E造成嚴重影響,部分即將到期的基金,需要考慮通過其他的途徑將已投資的項目套現退出。」

南都記者謝睿 實習生陶江


Private bank夢想折戟 「女王銀行」RBS入華四年盛衰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5/4NMDcyXzM1NTI4Ng.html

蘇格蘭皇家銀行(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RBS)總部設在愛丁堡,不僅是英國最大的銀行,在整個歐洲,也堪稱大鱷。她的歷史,足夠輝煌。

2000年,RBS耗資210億英鎊,將比自己資本規模大3倍的國民西敏寺銀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NatWest)納入麾下,這單收購也讓RBS獲得了NatWest旗下著名私人銀行Coutts及其海外分支。

Coutts創建於1692年,由於為英國皇室提供服務,又被稱為「女王銀行」,擁有超過300年的私人銀行運作經驗。

2003 年10月,RBS以2.28億英鎊的對價,通過子公司Coutts收購德國裕寶聯合銀行(Bayerische Hypo-und Vereinsbank AG)旗下私人銀行Bank von Ernst Cie AG(下稱Bank von Ernst)。Bank von Ernst於1869年成立,總部位於蘇黎世。

2008年1月,Coutts國際業務正式更名為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RBS Coutts)。現在,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RBS Coutts)凝聚了歐洲兩家最資深的私人銀行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和數個世紀的私人銀行運作經驗,其亞洲業務則在新加坡和香港紮根。

以 NatWest在中國的首筆業務來計算,RBS在中國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2004年1月,蘇格蘭皇家銀行上海代表處成功升級為分行,之後北京代表處 也於2007年8月升級為分行。截至 2010 年底,RBS在中國境內共設立5家分行10家支行,但其業務主要優勢主要集中於批發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

然而,「女王銀行」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卻一路坎坷。

小試牛刀

2007年3月,RBS與中行合作,在上海開設私人銀行。這在當時被看做是銀行業的一次新的變革和轉型,為私人銀行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模式。

RBS 派出旗下的私人銀行分支Coutts為中行提供技術指導。但根據協議,雙方只是進行低層次的契約型合作,RBS僅負責中行私人銀行的招聘培訓、薪酬等級確 定、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等各項事宜,中行的私人銀行也並未涉及RBS的後台產品設計的合作,儘管產品的規劃、設計才是私人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按 照最初的合作意向,RBS希望與中行成立專門的私人銀行合資公司,但因RBS收購荷蘭銀行而致使談判暫時擱置。2007年底,雙方的合作開始出現問題,在 私人理財業務方面,RBS與中行的合作模式僅限於RBS向中行派顧問進行指導,原先設想的私人銀行合資公司,一直沒有成行。

2009年1月,RBS開始拋售其所持有的108億股中行H股,2個月後,中行對外宣佈,雙方仍保持正常的銀行合作,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經結束。Coutts則繼續在香港提供離岸私人銀行服務。

荷銀,不能承受之重

2007年10月,RBS財團完成一項重要收購——以約710億歐元的對價買下荷蘭銀行(ABN AMRO,下稱荷銀)。RBS集團財報指,通過此項收購,RBS獲得370萬新的零售客戶。

收 購完成後,RBS接收了荷銀的亞洲業務,包括荷銀在中國的13家分支機構、員工以及客戶和市場。RBS中國承繼了原荷銀(中國)業務條線結構,分設環球銀 行與市場部、環球現金管理及貿易融資部、工商金融服務部、零售金融服務部四大業務部門。在零售銀行方面,荷銀持有衍生產品執照、是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QFII),可投資國內股票市場、同時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系統中的做市商。

然而,幾個月後,整合中的RBS就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嚴重打擊。2008年度財報顯示,RBS集團當年稅前虧損高達407億美元。反思之後,2009年2月,RBS宣佈其戰略重整計劃,決定在中國逐步退出零售及中小企業金融業務。

2010 年12月,RBS與星展銀行簽署「零元受讓」協議,將RBS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的零售及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客戶群、業務組合和相關員工轉移至星展銀行 (中國),但不涉及RBS在這三地的分支行轉讓。這項協議為業務轉移協議,並非兼併收購,不涉及任何現金投資,也不存在任何代償性補充協議。根據協 議,RBS約25000戶客戶及價值約9億美元的存款和理財產品將由星展銀行(中國)接收。

2010年底,星展銀行(中國)正式啟動接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在華零售及中小企業業務。

如今,這家老牌英資銀行在中國內地,僅經營批發業務及投行業務——4年後,RBS私人銀行業務又重新回到了起點。


白雲電器IPO折戟調查:被隱瞞的揚州秘密

http://www.eeo.com.cn/2012/0118/219626.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仇子明 1月9日,自稱要做「中國西門子」的廣州白雲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白雲電 器)IPO首發再度折戟。這是該公司第二次IPO衝刺失敗,早於2007年9月,該公司就計劃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過會前夜,招股書臨時撤下,證監會方 面「因有關事項需進一步核查」而取消該公司的審核資格。

記者從一位接近證監會發審委的市場人士處獲悉:白雲電器連續兩次IPO被否,或都與其刻意隱瞞同業競爭有關。

一家名為揚州白雲電器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揚州白雲)的公司,其與白雲電器業務相近,且與後者在股權結構、人事任命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這家公 司卻被白雲電器2007和2012年兩個版本的招股說明中有意或無意地「匿去」,在招股書中,胡氏家族承諾「本人家庭成員」不參與和白雲電器主營業務或者 主營產品相競爭或者構成競爭威脅的業務活動。

神秘的揚州白雲

據揚州白雲官方網站介紹,該公司系香港添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於2002年9月在揚州市邗江工業園合資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佔地面積6.66萬平方米,產值過億元。主要產品有環保電控設備、新型頻率控制與選擇元件、新型電力電子元件等。

對比揚州白雲官方網站對該公司主業的描述和白雲電器的招股說明書,不難發現,揚州白雲的主打產品可謂與白雲電器「一模一樣」。

在一篇發表於2004年4月、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標題為《胡氏兄弟:昔日打鐵鋪 今日打造中國西門子》的新聞報導中,有如下描述:「去年11月,揚州白雲電器設備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它將作為白雲進軍長三角的橋頭堡。」

此外,另有一篇發表於2007年6月標題為《與白雲電器集團總裁胡明聰談品牌成長之路》的新聞報導中,胡明聰稱:與揚州電器合作,是看中該公司的 「核心技術」,由其控股,雖然將少拿收益分成,「但重要的是:在合作中,我們輸出了品牌。」胡明聰在胡氏五兄妹中排行老三,現任白雲電器董事兼總經理。

1月12日,記者在揚州市工商局調閱的工商檔案顯示:揚州白雲的現任法人代表為徐長華。徐長華系白雲電器發起人股東之一,據其身份證號碼顯示為江蘇 揚州人。2004年11月,徐長華斥資377萬元受讓胡明聰的100萬元出資額後,白雲電器改制,折合377萬股,佔公司當時總股本的2%。不過,在 2007年1月,白雲電器啟動第一次IPO衝刺的節骨眼上,徐長華便以377萬元平價將手中股權「還」給了胡明聰。

白雲電器董事長胡明森的秘書王先生告訴記者,「揚州白雲與白雲電器沒有任何關聯,不存在隱瞞同業競爭之說。」王還強調,徐長華目前並不在上市公司任職。

白雲電器內部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稱,徐長華原為國有企業揚州三力的高層,因原企業效益較差,被胡明聰「挖」到公司廣州總部任職主管營銷的副總裁,而 後,徐長華說服胡明聰去揚州投資,在召集了揚州三力的舊部後,組建了揚州白雲。2006年前夕,即白雲電器於2007年啟動第一次IPO前夕,徐長華因與 胡氏家族中的老二,即主管銷售的胡明高發生矛盾,而「被離職」,回到揚州。「但揚州白雲乃是胡明聰的心血之作,胡家人不可能真正放手。」

兩片白雲的關聯

王秘書稱,其問詢過董事長胡明森後,胡氏家族給記者的正面答覆是:揚州白雲和胡氏家族並無關係,不存在同業競爭之說。

記者從公開信息中發現:

其一,在揚州白雲官方網站的產品目錄中,有一款名為「BML智能型組合式低壓開關櫃」的產品,該產品的產品概述有如下一段表述:「BWL1-Z智能 型組合式低壓開關櫃是廣州白雲電器設備有限公司吸取同行業多種類型低壓配電開關櫃的優點,結合國內行業的具體情況,開發出的新一代國產的通過型式試驗的智 能型交流低壓開關櫃。」

其二,2010年12月30日,「中國廣州政府」網掛出了一篇名為《白雲區黨政考察團赴江蘇南京、泰州考察》的新聞,文中稱廣州市白雲區的政界人士 於當年12月24日—27日,曾組團赴南京、泰州考察,白雲電器的董事長胡明森以白雲區政協副主席的身份隨行。在考察項目中有一處便是「白雲電器位於南京 和揚州的廠區」。這則政府網站的新聞至少證明,白雲電器在江蘇揚州有廠區,但無論是2007版還是2012版的招股說明書,白雲電器都對「揚州的廠區」隻 字不提。

其三,有一家名為「艾博白雲電氣技術(揚州)有限公司」的中德合資公司,其工商資料顯示,其股東方便有廣州白雲電氣集團,該股東的董事長便是白云電 器董事長之子胡德良。在揚州白雲的官方新聞《第一期營銷培訓班在二樓報告廳正式開班》中稱該培訓班的主辦方是「艾博白雲電氣技術(揚州)有限公司」。

記者提出欲就上述情形向胡家當事人求證時,王秘書稱:「我給你的答覆,就是公司的官方答覆:胡氏家族和揚州白雲沒有任何關係。」

誰的添興國際

揚州市工商局提供的揚州白雲工商檔案顯示:該公司開業於2002年9月27日,法人代表為徐長華,註冊資本為5010萬元。揚州白雲共有三個股東, 其中港資方的添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添興國際)佔2500萬元的註冊資本,與同樣註冊資本的揚州三源通電氣設備有限公司並居第一大股東,揚州順景企 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10萬元的認繳額位居小股東。

有意思的是,添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的名字在白雲電器的招股說明書中也一閃而過。在白雲電器招股說明書第71頁,白雲電器在介紹控股公司廣州新宗華電器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東結構中,稱添興國際持有該子公司25%的股權,但對添興國際的股東背景則隻字不提。

1月12日晚間,記者致電揚州白雲董事長徐長華詢問添興國際的背景,被其告知:添興國際與胡氏家族並無關係。當記者追問其是否確定時,徐長華改口稱儘管自己是揚州白雲董事長,但並不清楚股東方的背景。

不過,記者在香港公司註冊處綜合諮詢系統調出的添興國際(公司編號:0469692)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金額僅有5萬港元。現任股東只有兩個自然人,分別是控股60%的胡德健和控股40%的胡德良。

據白雲電器招股說明書,胡德健系公司總經理胡明聰之子,胡德良則是公司董事長胡明森之子。

江蘇泰和律師事務所的證券律師稱,如果上述股權結構資料屬實,那麼則可認定揚州白雲與白雲電器均與胡氏家族有關,涉嫌同業競爭,白雲電器招股書中對 揚州白雲隻字不提,則涉嫌隱瞞同業競爭。「兩家公司的主打產品相似,若白雲電器成功上市,很難保證上市公司會把最優質的客戶留給上市公司,而不是家族企業 的其他公司,從而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


團寶折戟啟示錄:失效的互聯網「三段論」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1/2MMDcyXzQwMDg2Mw.html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然。

僅1年多時間,團購網站團寶網從6名員工發展到了2000多人。而在僅半年時間內,其月營業額又經歷了從3000萬元到500萬元的自由落體。

2011年12月,團寶網資金鏈出現危機,無法正常結算合作商家的欠款,並開始大規模裁員。截至目前,團寶網拖欠的員工工資與商家貨款的金額達到1000萬元。短短時間內,曾經的先行者風采全部灰飛煙滅,由先驅很快變成行業「先烈」。

這 只是團購網站倒下的開始。多位團購行業的合作商家表示,不僅是團寶網欠款,而且現在排名前3的團購網站也在拖欠商家的貨款,資金鏈也開始緊張。億邦動力網 總編輯賈鵬雷認為,團購網站只有做出相應的變化,真正地做好服務,才有獲得新生。同樣,如果不解決用戶忠誠度,只提供價格導航,那麼它們同樣是在劫難逃。

從先驅到「先烈」

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團寶網的命運並不過分

「團寶網清完所有的員工工資、合作商家欠款之後,會繼續開展業務。」2月7日,在一片嘈雜的討薪、討賬現場,團寶網國內業務部總監李偉這樣告訴眾人,團寶網還會從頭再來。

原本是1月29號開始上班,因為創始人、CEO任春雷沒找到資金來結清貨款,團寶網一直推遲到2月7日才「開門」算賬。

2 月6日,團寶CEO任春雷在新浪微博上表示,「團寶將會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一系列嶄新的團購服務。」但無論團寶如何轉型,它已經元氣大失。2月10日的 Alexa排名顯示,近三個月來,美團的排名是486、拉手是733、團寶是1295。近一個月來,美團是477位、拉手是1045、團寶是4045位。 團寶網一份內部數據亦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團寶的Alexa排名是6368名。

用「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句話來形容團寶網的命運並不 過分。目前,團寶網的在職員工約有100人,這一數字比2010年第3季度的200名員工還要少。並且,這100名在職員工不少是為了等待即將補發下來的 工資,幫助完成合作商家的結款,然後再選擇離職。而願意「死心塌地」跟隨團寶的人屈指可數。

「合作商家對團寶的信任會大幅下降,接下來的合作會非常謹慎。」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告訴記者,這一次團寶的信譽受到很大損害,再加上員工流失所剩無幾,要想重新起步,頗有難度。

實際上,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團寶網就開始走下坡路。據前文所述的業務經理透露,2011年9月到11月,團寶網每個月的營業額在600萬-700萬元。而就在此前的3個月,每個月營收至少2000萬元。

2010 年10月底,團寶的資金鏈開始告急。一位在團寶呆了近2年的員工告訴記者,「之前,業務經理在提交『還款單』之後,只要QQ和商家說一聲即日可以打款,就 不用再惦記這件事情。2011年10月底,給商家打款的週期開始變長。QQ告訴商家之後,過了很多天,商家就會說沒有收到款。拖延情況到12月份更加嚴 重。」

在最後的兩個月,團寶的日子並不好過。一份團寶內部的營銷記錄顯示,2011年12月份,團寶網主做實物類團購的國內業務部的毛利 是33萬元,營業額是302萬元。而一位國內業務部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國內銷售部的營業額佔到整體營業額的60%,在毛利中佔據的比例則更高一些。從這 一比例來估算,2011年12月,團寶網的總體毛利是50萬元,營業額約500萬元。

2012年1月份的營業額可能更是「慘不忍睹」。在 2011年12月、2012年1月,團寶網的大部分員工不是在與商家協商欠款歸還時間,就是與人事商量何時離職,打單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龍年春節期 間,團寶網雖然正常運行,用戶還在上面進行團購,但基本沒有多少營業額。

「業務經理都告訴自己的合作商家,讓他們不要發貨,不要提供服務。」團寶網國內業務部的一位業務經理告訴記者,那時,還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挺過這一關,這樣做是對公司和商家負責任。

團購縮影

這也只是團購網站折戟的開始

「團寶的歷史就是團購網站的縮影。」一位不願透露行業的團購網站高管告訴記者,團寶網的倒下並不意外,這也只是團購網站「折戟」的開始。

2010 年3月上線的團寶網,在團購行業一直都位前10。根據百度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團購網站關注度排行上,拉手網是14.48%,美團網是9.49%, 糯米網是5.45%,聚划算是3.12%,團寶網是2.71%。根據團800的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團寶網的銷售額是1104萬元。2011年 3月份,團寶的營業額有1240萬元。

一位團購網站的高管告訴記者,自己的網站也一直把團寶當作重要的競爭對手,會對它進行流量數據的監測。

2011年春節之後,團購網站開始沖規模,意欲使用互聯網「唯快不破」的大法吃掉其他團購網站。於是乎,團購網站成了電視、公交、地鐵、樓宇等媒介的廣告大戶,團寶也不例外。任春雷曾公開宣佈,2011年,團寶投入5.5億元用於市場推廣。

短時間內,廣告效應凸顯。根據團寶網內部的一份營業額統計表,2011年4月,團寶網的營收接近2500萬元。此時,嘗到甜頭的任春雷對這一數字並不滿意,他給團寶網訂下的任務是一個月5000萬元。

2011年5月,團寶開始加大廣告投入力度,邀請何潤東、秦嵐、於娜等明星做形象代言,在央視、分眾傳媒、航媒、地鐵廣告、戶外車體廣告等媒介上「狂風暴雨」式的推廣。

此時,採取了「激進」打法的團寶網,資金儲備並不充分。團寶網於2010年4月、12月進行了兩次融資,總共融資不到3億元。

那時的任春雷相信,團購網站如此之火,融錢並不是問題。他當時不會預測到,融錢卻成為團寶倒下的原因。2011年3月,任春雷曾表示正在籌備C輪募資。2011年5月,任春雷赴美融資失敗。

資本市場率先對團購行業顯現謹慎。2011年5月,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稱,現在團購網站已經很難拿到資金了,並且,資本市場開始要求團購網站盈利。

而 衰退的跡象被團購的一片興盛「遮住了眼睛」。2011年4月,美團關閉了赤峰、龍岩、玉林、馬鞍山等四個城市的分站。當年6月初,高朋網開始裁員。這一消 息迅速波及到整個團購行業。到了7月下旬,開心網裁撤了100多名員工,南京、寧波、鄭州、廈門等12個城市站點開始被「調整」。此時,窩窩團也開始了裁 員。

但是,團寶網並沒有開始採取「緊縮」的策略,反而想借助廣告效應來推高流量,趁機做大。團寶網一位高管的微博顯示,那時,他對團購還滿懷信心,認為團購只有1年多的時間,才剛開始,還會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在「行業拐點」初現的5月,團寶網

還在延續3月的策略,即瘋狂擴張。一份來自團寶內部的數據顯示,團寶網編輯設計部一共有55人,其中,2010年入職的僅2人,2011年1月和2月共入職5名,3月入職13人,4月入職10人,5月入職5人,6月入職12人,7月入職7人,其餘2名不詳。

前文所述的國內業務部業務經理坦承,「大量員工招聘進來之後,人均的流水並沒有提到,毛利反而下降了。後來,公司不再進行大範圍擴張,養這麼多員工就是成本,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到2011年下半年,團寶的境況就江河日下。 「同樣一個項目,上半年的時候有1000多個人團購,但到了下半年,就只有100個人團購。」團寶網北京分公司的一位業務經理告訴記者。

資本的冬天讓任春雷無法短時間內找到「救命錢」來給團寶補血。在沒有後續資金入賬的情況下,每個月就靠著10%的毛利,以及之前留下來的「餘糧」來維持員工工資及公司的運營支出。

就這樣,團寶 「挨餓」了幾個月,還是無可奈何地等來了自己的命運。

失效的「三段論」

能夠保證活下來最有力的因素是必須盈利

「團 寶給其他的團購網站以很大的警醒,讓大家知道倒下可能就是一夜之間。」胡琛認為,包括團寶在內,團購網站幾乎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在。com時代,互聯網創 業有三段論:規模做到第一,就可以最快上市,上市之後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是,這三段論並不適合現在的互聯網,更不適合團購。

他告訴記者,團購行業的淨利率很低,競爭激烈時,甚至是賠本賺吆喝,自身的造血能力很低。如果沒有資本的支持,那麼死亡的概率很大。

團寶就犯了這樣的錯誤。雖然這個錯誤整個團購都犯了,但是由於團寶沒有找到第三輪融資,因此,這樣的錯誤對團寶就是致命一擊。

「2011 年上半年,只要是還不錯的團購項目,公司都會拿錢來補貼,以求打出名氣,做大流水。」團寶網的一位負責人事的員工告訴記者,對銷售人員的考核上,團寶也是 以規模為中心。從2011年7月開始,團寶網對銷售人員的考核才改為「在流水的基礎上,按照毛利來提成。」2010年,考核是按照單子數量進行提成。

胡琛認為,對團購網站來說,能夠保證活下來最有力的因素是必須盈利。其他團購網站應該吸取教訓,不然「倒下」只是先後的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團寶在管理上的混亂、不規範尤為突出。一位團購行業人士透露,在向外人吆喝的過程中,團寶網並沒有練好內功,是「自己淘汰了自己」。

「每天都有很多招聘,先是人事把關,然後是各個部門的組長、經理。」團寶網北京分公司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那個時候,每個管理人員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人員招聘,帶新人上。由於精力的大量消耗,許多人在業務上,以及內部管理上有些力不從心。

但是,在人員大擴張的時候,正是需要加強管理的時候,而各業務部門的總監經常在外地四外奔波,任春雷四處尋求融資。這讓整個公司的中層管理經常處於「真空」的狀態。

不僅如此,中層、高管的離職亦讓團寶的管理團隊不穩定。2011年初,團寶網市場總監任勇攀離職;當年9月,副總裁蔣虹離職;11月初,客服總監離職。

前文提及的團寶網國內業務部業務經理告訴記者,由於是創業公司,管理上並不成熟,特別是人員規模超過2000時,許多高管對如此規模員工的管理並無經驗。

並且,2011年上半年,在大擴張之時召進來的員工大多對團寶沒有多少認同感,忠誠度不比創業初期的那些員工。這些員工大多是「85後」,對工作與公司並沒有「由內而生」的責任感,往往說辭職就辭職。

在團購行業的產品與服務並無差異的情況下,團寶也在尋求差異化。但從結果來看,這些創新收效甚微,有些甚至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2011年9月28日,團寶網推出效仿Swoopo競拍模式的「財迷老道」網站,但是這一活動不僅不賺錢,甚至連用戶的眼球都沒有賺著。

針對流量下滑,任春雷曾經做過一次變革,將團購項目3天結束,改為長期在線,永不結束。這讓團購項目太多,每個項目能夠在首頁上展示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並且,那些好的項目卻無法得到充分的展現,這讓用戶的體驗大幅下降,營業額也大幅下滑。


安東尼·波頓:「歐洲股神」緣何折戟中國?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6/1779115.html
一開始我就知道投資中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但實際上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比我想像中嚴重。」波頓近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投資中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你如何來判斷你獲取的信息究竟是真是假。

被稱作「歐洲股神」的安東尼·波頓晚年卻「栽」在了中國市場。

根據富達基金網站數據,截至4月30日,波頓管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自2010年4月成立以來已虧損了15.7%,同期MSCI中國指數僅下跌8%。這一成績讓波頓面臨頗多質疑,「歐洲股神」為何折戟中國市場?

進一步推遲退休

在歐洲市場,波頓可謂泰斗級的投資大師。在1979年至2007年,波頓掌管富達英國特殊情況基金的28年中,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9.5%, 同期富時全類股指數(FTSE All Share Index)的年化回報僅為13.5%。也就是說,如果你在1979年投入10000英鎊在該基金,那麼到2007年你可以獲得148200英鎊。

2007年,波頓在市場頂峰時期宣佈退出,因為他當時預計股市將開始大幅下跌。

原本可以功成身退的波頓在2009年年底高調宣佈推遲退休計劃,因為他認為「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太好,讓人不忍錯過」。2010年,波頓移居中國香 港,並成立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由於波頓此前亮麗的投資業績,該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4.6億英鎊,之後又有約1.5億英鎊新增資金投入。但富達中國特 殊情況基金成立之後,就陷入虧損。2010年虧損了15%,2011年3月至9月的虧損幅度更是一度高達28.9%。

2011年年底,波頓不得不在媒體上發表業績不佳的致歉聲明。近期,波頓更表明自己將進一步延遲退休計劃,繼續管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至少至 2014年。一開始,波頓表明將管理至2013年。很顯然,波頓進一步延遲退休,是寄望於能夠挽回虧損的業績,而不至於弄得「晚節不保」。

波頓也承認,基金業績不佳是自己進一步推遲退休的主要原因。「這是我投資生涯以來從未有過的糟糕情況。」

頻踩「地雷股」

波頓在2009年年底指出:「中國的牛市僅僅開始了一年,我認為它擁有持續數年的潛力。而我預計明年全球大多數股市將震盪調整。」正是基於這種判斷,轉戰中國市場的波頓最初信心滿滿,但現在波頓承認他對中國市場過分樂觀了。

2011年3月波頓撰文稱:「遷至香港管理一隻中國題材基金近一年後,我驚奇地發現市場的氛圍變了。投資者似乎沒有能力一次在腦子裡保留多個想法:對通脹、匯率問題緊張局勢及政治不確定性的擔憂,取代了對中國增長故事的熱情。」

事實上,在2009年的「小牛市」之後,中國A股和港股表現平平,甚至大幅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不過,「生不逢時」只是造成其業績不佳的一部分原 因。波頓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可能因為他鍾情於中小公司,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專攻中國內地中小型消費企業。從基金投資報告來看,其投資的股票 中,總市值在10億英鎊(約1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基本佔50%以上。但很多中國中小公司由於成立時間短、治理結構不規範等,存在很大投資風險。此外, 由於波頓使用一些槓桿操作,更是放大了損失。

2011年3月開始,因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出現財務造假等問題,結果牽連所有中資概念股。在這波下跌過程中,中小股票的跌幅遠遠高於大股票。而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投資美國市場的比例通常保持在15%左右,在這一波「中概股風波」中波頓損失慘重。

波頓表示:「這6個月(2011年3月至9月)是我從業以來經歷的最糟糕的時期。」此外他很快發現自己投資組合中的上百隻股票都面臨非常嚴重的企業管理問題,甚至有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更讓波頓困擾的是他頻頻踩中「地雷股」。2011年他投資的味千中國(00538.HK)和霸王集團(01338.HK),分別遭遇了「骨湯門」和「二?f烷事件」,當年股價分別下跌了34.53%和64.08%。

今年,波頓的投資組合中再次出現「地雷股」。3月,博士蛙(01698.HK)爆出涉及財務造假導致股價1日暴跌35%,波頓因重倉該股而損失慘 重。5月,港股上市公司寶姿(00589.HK)公告稱,「漏報」從2010年至今向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大股東、子公司董事及關聯人士等提供約7.8億元人 民幣免息貸款,該事件一經披露隨即引起公司股價暴跌,截至5月30日已經下跌了34.21%。

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波頓旗下基金曾在今年3月7日減持寶姿96.2萬股,成交均價為12.154港元,持倉比例由5.09%降至4.92%。據此計算,富達基金的損失達數億港元。

此外,波頓投資的另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雙威教育(CAST.NASDAQ),近期因涉嫌資產騰挪也正在經歷一場「浩劫」。

信息難辨真假

在波頓決定轉戰中國之前,很多人都質疑他連中文都不會說,如何投資中國。但波頓卻指出,在歐洲投資時,他既不會講挪威語也不會講波蘭語或葡萄牙語,但仍然可以從上述地區賺錢。

但讓一個英國人投資歐洲和讓一個英國人投資中國是兩回事,波頓顯然並不熟悉中國市場的一些特殊規則。「一開始我就知道投資中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 難,但實際上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比我想像中嚴重。」波頓近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投資中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你如何來判斷你獲取的信息究竟是真 是假。

「你能相信他們說的嗎」、「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嗎」……這些都是困擾波頓投資的一些關鍵性問題。波頓表示,一開始他決定移居香港就是希望和富達基金的 中國團隊在一起,畢竟這些團隊對很多中國公司有很長時間的跟蹤。「但一些我感興趣的新公司或者小公司,他們可能也沒有跟蹤過,這就需要我自己來做調研。」

為此波頓僱用了5傢俬人研究機構對他感興趣的上市公司做深度的盡職調查。這些調查包括通過其供應商、消費者以及競爭對手來瞭解公司提供的數據或資料 是否真實完善。波頓表示,這些調查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在調查一家聲稱有1000家店面的公司時,我失望地發現只有60%的店面真實存在。另一家公司聲 稱擁有四大客戶,但其中有3個大客戶表示不知道該公司。」不過波頓也承認,自己也是到最近開始更廣泛地使用這種調研方法,一開始並沒有太多使用。或許直到 頻繁失利之後,波頓才意識到這種調研的重要性。

此外,很多中國公司都是通過反向收購(指一家非上市的運營公司與一家已上市的殼公司通過換股實現的合併)實現在美國上市,波頓對此似乎也缺乏瞭解。 「我一直認為這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達到的一些標準會更嚴格。」波頓指出,自己忽略了反向併購根本就是一個制度漏洞,這讓一些公司可以通過非正常程序實 現在美國上市,這些公司中有的存在「明目張膽的欺騙行為」。波頓近期踩中的「地雷股」雙威教育正是一家通過反向收購實現在美上市的公司。攝影記者/吳軍

安東尼·波頓: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儘管在投資中國市場失利,波頓卻並沒有改變看好中國市場的觀點。

波頓近期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這種看好不是短期的,而是對未來1~2年,相信投資人還是可以從中國市場獲取豐厚收益。「無論從其發展規模和速度方面來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有很大不同。」

不過波頓也承認在中國投資的種種困難。「主要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很多數據、信息可能都不真實的,尤其是一些中小股票,但最大的機會也正來源於中小股票。」

雖然熱衷於中小股票投資,但其前十大重倉股多為大盤股。根據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月度報告,截至2012年4月30日,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 國平安、中國聯通、TVB、中國銀行、友邦保險、匯豐銀行、御泰中彩控股、中信證券、香港電訊信託(HKT Trust & HKT Ltd.)和亞信聯創科技。不過這十大股票佔基金資產的總比重僅為33.8%,其投資於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股票比重為47.96%。

從其投資市場分佈來看,投資於香港市場比重最高,H股比重為3.6%、紅籌股為9.3%,其他港股為48.4%,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比重為16.7%,A股和B股的投資比重為14.2%。



建材大佬家得寶折戟:「水土不服」真相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8/3NNDE5XzUyMzc3NA.html

9月17日,家得寶中國公司授權新聞發言人欒曉菲證實,家得寶公司已經於14日正式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僅餘的7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

6年時間,對於家得寶集團而言,僅是從原點繞了一圈。

至此,家得寶中國公司關閉了所有在華12家門店。家得寶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弗蘭克·布萊克(Frank Blake)表示,「關閉門店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我們衷心感謝中國門店的全體員工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並希望他們能順利度過這一過渡時期。」

不過,家得寶公司並未表達全面撤離中國市場的意願。弗蘭克·布萊克表示,在過去的六年中,我們在中國市場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們會將我們的中國經驗應用到新的業務領域。

對於家得寶關閉所有門店的做法,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市場分會秘書長劉晨認為,家得寶退出中國市場並不感到意外,退出的原因與家居建材的超市銷售業態相關,在國內市場,超市銷售業態與傳統的家居消費模式是相悖的。

6年換3總裁關12店

家得寶公司發給本報記者的聲明顯示,9月14日,家得寶中國公司關閉了分別位於天津、西安和鄭州的七家家居建材零售商店。此次關店,影響到850名左右的員工,公司將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離職補償以及再就業支持服務。

至此,家得寶通過模式複製在中國市場的所有12家門店全部關閉。家得寶正式開啟中國市場零售業務,始於6年前。2006年底,家得寶高調收購天津家世界12家家居門店,成功登陸了中國市場。當時,家得寶中國的門店版圖遍及北京、天津、西安、青島、鄭州等7省市。

之所以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是因為作為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涉足中國市場零售業務的時間晚於競爭對手全球排名第二的百安居7年之久。另一方面,被收購的家世界家居賣場正是通過模仿家得寶模式建立的。

實際上,早在2002年,家得寶同時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家得寶採購服務諮詢有限公司,全面負責中國區採購工作。2004年,家得寶企業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家得寶建立了中國區的零售業務發展團隊。

距離進入中國市場4年之後才以收購的形式開設門店,顯示了家得寶一貫謹慎的作風,但這並未使它的中國業務順風順水。

2012年9月14日家得寶做出關店決定的時點,距離家得寶第三任中國區總裁周雷蒙上任僅時隔兩年。加上周雷蒙在內,過去6年間,家得寶在中國市場零售業務板塊三度更換中國區總裁人選。

家得寶中國公司第一位中國區總裁是陳耀東,他擁有多年的零售業經驗。但由於種種原因,在2008年下旬,陳耀東從家得寶「下課」。取而代之的是,曾經負責百安居採購業務的副總裁全國珊。

全 國珊掌管家得寶時期,曾經做出過家得寶中國模式創新。其在西安門店,採取了在社區訂貨、在門店採購的社區門店營銷模式,但是,在該模式推出不足一年之後, 全國珊就去職了。2009年,家得寶關閉了位於青島和瀋陽的門店。2011年初,上任不足半年的周雷蒙,就迅速關閉了北京、天津等3家門店。

家得寶前任部門總監稱,「兩年一次的總裁更換顯示,家得寶的中國領導者,並未給予美國總部滿意的答卷,以至於關店、減員等單純的粉飾財務數據的做法幾乎用盡之後,家得寶還是對中國市場無解」。

但中國市場僅是家得寶全球生意的特例。作為美國僅次於沃爾瑪的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寶在其它市場嘗試頗為成功。在加拿大和墨西哥模式複製,使得家得寶全球門店數也達2248多家,在2011財年,家得寶的銷售額達704億美元,盈利達到39億美元。

大佬何處去?

在公司授權新聞發言人欒曉菲看來,家得寶是敗給了商業模式的「水土不服」。

她稱,家得寶在美國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基於美國消費者DIY的家裝消費習慣打造的,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和購買習慣與美國消費者十分不同,這影響了家得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在美國家居裝修,美國人多喜歡自己購買工具以及原料進行,並把這種自己裝修房屋的工作,當成一種樂趣。而國內家居裝潢消費,主要是依託外包形式進行(比如家裝公司),產品大多選擇批發市場購買。

家 得寶一位前任部門總監透露,以產品為例,同樣一款大芯板,家得寶的售價可能高達100元,而批發市場的價格可能也就30元,家得寶不僅沒有成本優勢,反而 處於劣勢。家得寶攤銷的成本包括:1.核心或者次級商圈的物業租金;2.高額行政費用支出等;3.批發產品是假貨的情形並非罕見,而涉及到專業知識,消費 者不一定能夠分辨出來。

窘迫之下,家得寶試圖在中國市場實現新模式創新。欒曉菲稱,公司將繼續經營最近在天津開設的兩家專業零售店——分別為塗料地板專業零售店和典藏家家居專賣店。公司也將考慮與多家中國領先的電子商務網站合作。

家 得寶產品陳列基本為倉儲式,對於品牌產品,從品牌陳列上,區分度不大。針對欒曉菲的表態,劉晨認為,國內的家居渠道還是以批發等傳統渠道為主,家得寶的超 市銷售模式適合品牌色彩較弱、單價較小的產品,家得寶不支持品牌化的產品,加上成本在中國沒有優勢,因此,關店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家得寶公司坦陳,關店工作預計將使公司在2012年第三季度承擔約為1.6億美元左右的稅後費用,而2006年收購家世界家居門店之時,家得寶付出的代價也高達1億美元。

上述家得寶前任部門總監表示,家得寶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並未在零售業務實現盈利,年虧損數千萬元。時隔6年,家得寶集團經營狀況也並不理想。2005年時,家得寶的銷售額815億美元,利潤為58億美元。2011財年家得寶的銷售額為704億美元,盈利為39億美元。

事實上,除了家得寶之外,全球排名第二的家居建材零售商百安居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自2009年以來,伴隨市場環境、內部管理等諸多問題影響之下,百安居便進入關店下行通道。

2009年3月,百安居宣佈的一項「中國業務重整計劃」,即關閉當時63家門店中的22家店。如今,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百安居在華門店數量也從鼎盛時期的64家銳減至如今的39家。

對於家得寶未來的轉型,劉晨稱,失去了體量優勢會讓家得寶的競爭力大為減弱,同時,家具業電商模式的發展,需要很漫長的過程。家得寶前任部門總監表示,在電商領域,家得寶不見得比大的實體店面更有決心投入。



白羽雞折戟速生門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04/100479472.html
雞為何吃藥

  根據央視等媒體的報導,部分山東的養殖戶用激素類藥物促進白羽肉雞生長。

  實際上,有關肯德基等快餐企業用「激素雞」的各種傳聞並非一時興起。

  上海理工大學食品與安全研究所副教授董慶利也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科學已經證實,抗生素也具有幫助肉雞生長的功能。而抗生素價格並不高,我國目前也沒有全面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以促進生長為目的的抗生素的規定,監管並不嚴格。

  據央視2012年12月19日對山東部分地區白羽雞從養殖到加工銷售環節的全過程追蹤報導,一些白羽雞養殖場普遍在整個養殖週期內給白羽雞喂食各類抗生素,且未在農業部規定的期限停藥,甚至有少部分養殖者還給白羽雞喂食農業部嚴禁使用的激素類獸藥,違規催生的白羽雞卻最終順利進入市場。

  央視曝光的企業涉及了國內知名的飼料和肉禽加工企業山東六和集團以及國際餐飲連鎖巨頭百勝餐飲集團。目前,六和集團已被停業檢查。

  常維山指出,作為一種高風險低效益的養殖行業,養殖戶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在有限的面積內養更多的雞,「養殖密度大了以後自然會容易生病,任何一個畜種都是這樣。」他說。

  據山東濰坊一位養殖業技術員介紹,白羽肉雞在長勢最快的時候抵抗力也最差,一般在25日到35日齡期間。25日齡前只要雞苗好,就沒有太大問題。

  「得了病,必須得用藥,不用藥就死雞,死雞就要賠錢。」該技術員向財新記者透露,一般養殖戶正常的雞在出欄之前七天就會停藥,只有生病的雞才會在賣雞前仍在用藥。不過,他強調,這種情況出現的比例並不大。

  該技術員還進一步透露,存在問題的雞也可能被提前賣掉,「當雞實在是用藥治不了,比如死亡率過大,日死亡率高於1%,繼續治療沒有經濟價值,才考慮『被出欄』。」

行業陣痛

  目前國內養殖白羽肉雞最多的省份是山東省,主要存在自屬場模式、「企業+農戶」模式和合作社模式三種,各佔三分之一左右。在常維山看來,現代化大型自屬場模式最好,企業能夠控制藥殘、提高生產率,保證貨源,但缺點是資金要求高。

  「公司+農戶」的模式則是公司和養殖戶之間簽訂合同,養殖戶自己蓋雞舍,公司賒銷雞苗、飼料、藥品和免費技術指導,以固定價格回收毛雞。由於養雞戶數量多,養殖水平差異大、雞棚建設質量不高等原因,這種養殖方式疾病控制的水平較低。

  常維山告訴財新記者,「『企業+農戶』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藥殘,但它下面養殖戶多了,你不能百分之百控制,這是肯定的。」而此次「速生雞」事件的主角之一山東六和集團採用的就是這種模式。

  陳繼蘭介紹說,發達國家的白羽肉雞養殖也多採用「企業+農戶」模式,但由於他們管理和要求更為嚴格,養殖戶素質較高,因此比我國要更規範。

  合作社模式則是由合作社賒銷雞苗、飼料、藥品並提供技術指導,回收毛雞並出售。養殖白羽肉雞的河北萬全縣東盛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與北京一家企業簽訂了合同,雞苗、飼料、雞苗等都由公司提供,養殖的雞用於出口,一隻雞合作社能夠賺到2元錢。

  該合作社負責人侯海云告訴財新記者,他們合作社養的雞40天出欄,每批雞出欄後需要清理和消毒雞舍20天。

  理論上,每年他們可以養殖六批白羽肉雞,但是由於當地冬天溫度太低,他們每年只能養五批。

  侯海云稱,合作社 「對藥沒有自主權,只是根據公司的要求幾天喂什麼,幾點喂什麼。」由於這些白羽肉雞用於出口,對藥殘的檢驗相當嚴格,他們必須售賣前七天停藥。「出口檢驗合格,我們沒有藥殘才給我們放錢,如果不合格就要農戶自己墊錢。我們這邊一點也不能動,公司讓怎麼做就怎麼做。」她說。

  不過,養殖公司統一安排藥物亦可能存在問題。曾在食品加工及養殖行業從事多年工作的張勝軍公開曝光,賣藥已經成為養殖場賺錢的重要途徑,變成行業內的潛規則。

  據他介紹,六和集團的獸藥供應商山東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給前者40%的返利。六和集團將獸藥加價後賣給養殖戶,僅獸藥毛利率就約有60%。養殖戶則必須按照公司規定買藥。不過,他也向財新記者表示,至於這些藥是否被養殖戶使用就不得而知了。

  前述山東濰坊的養殖業技術員則認為這一說法過於誇張。據他瞭解,這類大藥廠返利一般在8%左右,而且還需要有100萬元以上的銷售額,低於100萬元的銷售額返利有4%就算高的。也有一些小的藥廠可能存在40%比例的返利,但一般都是加價後出售。

  實際上,如果用藥多了,雞會產生抗藥性,越來越不好飼養,對企業也沒有什麼好處。「農戶養不好雞,公司就得多給農戶錢讓他養,成本就惡性循環了。」陳繼蘭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白羽肉雞養殖存在的這些問題並非很難解決,關鍵在於企業要重視。

  董慶利建議,養雞行業完全不使用抗生素並不可行,但可以嚴格管理畜禽飼養的停藥期,停止供應抗生素一段時間後,動物體內的抗生素可相繼排出體外,加上藥物自身衰減作用,抗生素的危害可大大減少。

  朱毅也認為,在目前全面禁用抗生素不切實際的情況下,嚴格執行用藥量、控制休藥期,監管殘留量,就是重中之重了,這三點把握好,雞肉就可以放心吃。

  2012年12月28日,六和集團發出聲明向社會道歉,六和集團稱「作為肉雞產業鏈當中的重要環節,出現如此狀況,六和集團深感自責並將從中進行長期、深刻的反思」,「在此事件中六和沒有任何推卸責任的理由,惟有將深深自責轉化為切實的行動,方才是最大的救贖。」

  除了企業自身責任外,監管部門的失職也同樣存在,這也是中國食品行業長期存在的老問題。

  此次「速生雞」事件中,部分檢測淪為走過場。據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消息稱,肯德基所屬的百勝餐飲集團在2010年至2011年就被檢測機構發現有抗生素殘留不合格,但負責檢測的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卻並未向相關監管部門上報。

  「速生雞」事件發生後,山東、山西、四川多個省市對肉雞養殖進行了排查。畢美家稱,農業部將會進一步加強對整個養殖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提高養殖業的水平,特別是加大對濫用抗生素、濫用獸藥的養雞企業、養雞戶的監督打擊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對行業來說,陣痛一下也不是壞事,因為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也包括行業內的人。」陳繼蘭說。■


折戟贊比亞:中企的非洲淘金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318

路透社今天報導,因安全問題沒有達標,贊比亞政府已收回中國商人徐建學兄弟所擁有的科藍礦業有限公司(Collum Coal Mining Industries ltd,簡稱科藍煤礦)持有的三張牌照,被沒收的煤礦將由政府管理,直到找到合適的投資者。科藍煤礦在贊比亞的糾紛,已經不是頭一次了。

科藍煤礦的70多名中國人都從事管理職位,600多名礦工幾乎全部是贊比亞人。兩者界限分明。煤礦自2003年開工後勞資糾紛不斷,曾多次發生罷工和肢體衝撞。2010年10月15日,因勞資糾紛引發騷亂,兩名監工吳玖華和肖利山端起獵槍,向礦工平射,打傷了11名當地礦工和一名群眾。事發後,吳玖華和肖利山被贊比亞警方拘禁。外交部和中國駐贊比亞使館也被迫介入。2012年08月07日科藍煤礦再次出現勞資糾紛升級事件。數百名當地工人對礦區發起衝擊,造成中國員工一死四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另有兩名當地員工受傷。

科藍煤礦此次遭遇,追溯起來,早有預警。2006年6月,贊比亞當局一度關閉科藍煤炭,稱該公司的工人在沒有防護服或防護靴的情況下,就被送到井下作業。據來自科藍煤礦在贊比亞另一個工程項目的經理介紹,儘管「煤礦的糾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員工勞動保護和福利的不足,但主要原因則是與當地利益集團產生的衝突」。贊比亞當地人為了抵抗中國人對贊比亞煤炭資源的控制,採取了激進的做法,就是在科藍煤礦承包的區域內公然進行非法開採。當地的最高行政長官一味縱容當地人的非法行為,結果導致了中方與當地民眾的衝突。(編者按非洲的資源民族主義復興蔓延速度之快之廣,使得在非洲的大部分海外投資者面臨著極高的風險)

嚴格來說,科藍礦業應該不算純粹的中國民企。2003年贊比亞開放礦權,其創始人徐建學在贊比亞當地註冊的公司。其註冊資金也不是來自中國本土。因此中國使館也只能約束「中國公民徐建學」,無法對「贊比亞法人科藍煤礦」加以制約。

固然科藍煤礦在贊比亞的生產管理上有自身的問題。但是,贊比亞的投資環境對中國企業,尤其是私人企業來說困擾不小。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對贊比亞的投資由之前的國際援助轉為企業行為。據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2009年公佈的清單顯示,中國2009年在贊比亞的投資金額已達880億美元。其中,780億美元來自國企,餘下的100億美元都為私人投資。這些私人投資大多數為國內的私人企業。對於贊比亞這類本身極度缺乏成熟管理制度和約束機制的國家,私人公司所面對的投資風險是極其高的。2011年贊比亞總統大選中,現任總統Michael Sata就是運用「驅逐中國投資者,斷絕與中國關係」等言論吸引了大批贊比亞藍領支持者,從而擊敗前總統Rupiah Banda。2012年7月,贊比亞提高了不同工種的最低工資水平,平均增幅達67%。當地報紙報導,中國駐贊比亞大使警告說,上調最低工資水平威脅到了中國的企業。

與國企相比,中國私企往往只能在收益和附加值低的領域經營,這也造成這些企業無法規避生產風險。為了節省開支,增加收益,私企往往採取低工資,低福利以及提供相對差的工作環境。同時,大部分中國公司對贊比亞法律瞭解不夠,管理方式水土不服也是造成摩擦不斷出現的原因。據贊比亞礦業部下屬礦山安全處首席機械監察員Brighton Kateka說:

「中國人的工作方式在我們看來有點不習慣」,「中方管理人員會因為工人浪費時間而對其進行訓斥,但是我們認為讓工人超負荷工作帶來安全問題。」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