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六釐派息打底 陽光頗算穩健 黃國英 (Alex Wong)

http://hk.myblog.yahoo.com/alexwongkwokying/article?mid=13545

(原載於明報財經網14/9)

 

近日研究重心,轉移至有實物資產支撐的股份,REITs自然也要研究。領匯(823)優秀,路人皆知,然而連番破頂急升後,息率與值搏率,雙雙下降。退而求其次,開始鑽研板塊之中,是否另藏商機?

上周四,陽光房地產基金(435)公布業績。翌日,報章題為:「陽光房產息7.51仙減51%」沒研究該基金的投資者,單看標題,第一印象會是營運大幅轉差。「又話REITs賺幾多派幾多,派息減半,咪即係賺少一半?」財息兼收夢碎,速速沽貨逃生,自是必然。當天基金價格,自高位跌逾9%

但細看營運數據,並不如派發預示般嚇人。衡量REITs的指標,以出租率(occupancy)及現成租金(passing rent)為先。陽光的零售物業,過去兩季的出租率,分別是99%98.8%,是基金上市以來最高;寫字樓方面,最新公布的出租率達95.9%,已重返海嘯前的水平。近兩年寫字樓供應上升,劇烈競爭下,有這樣的成績,殊非易事。

租金方面,零售物業平均每呎$43.4,按年升5%,亦為上市新高。主要物業是上水中心購物商場,和將軍澳新都城一期。兩者共佔基金收入的43.5%。前者受惠於內地居民跨境購物,如奶粉等;後者則因區內人口增加,都有不俗表現。

寫字樓平均租金每呎為$20.4,大致持平。隱憂存在,因為佔基金收入25.1%的重心物業「皇后大道東248」,雖然出租率回升,但新造租約租金下跌,趨勢仍然持續。幸好基金組合中,持有不少次一級的寫字樓,吸納了很多追求平租的企業,抵銷部份不利因素。

返回投資者最關心的派發問題。要了解營運改善,派發卻下 降的因由,要自公司派發政策中尋。自基金上市以來,每單位的分派中,很大程度來自初期的財務安排:利率掉期、分派保証、管理人費用以基金單位支付、主要股 東放棄分派等。基金並沒隱藏這些「財技」,在招股書第二頁起已詳盡說明。據同事與基金管理人面談,管理人坦言額外派發有助穩定民心,可以放手做些改善工 程,而不用擔心短期收入下降,影響投資者的現金流。

數年下來,累計派發達$0.76,以招股價$2.6、現價$2.13計,經歷了海嘯,仍錄得逾兩成回報。現時這類項目逐漸縮減,下一財政年度只會餘下40%放棄分派及100%管理費以基金單位支付。

在收入溫和增長、分派率90%的前提下,預期每股分派會與今年相若,或輕微下降。以預期派發每單位$0.143計,現價息率6.7釐。不會預期有很高增長,但如目標是現金收入,也算是乾手淨腳的選擇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1

賺慢錢打底六十年 老藥廠開始衝

2011-5-30  TCW




五月十一日,永信藥品召開上市十八年以來首次法說會。這家台中起家、經營六十年、由批發商起家的老字號藥廠,也是全台最大學名藥廠,終於掀開神秘面紗。

事實上,永信藥品已於今年一月「轉型」成永信國際投資控股,以股份轉換方式新設公司,永信藥品則成為其百分之百持有的子公司。相較於過去被形容成「股性不活潑」,今年年初以來,股價已大漲逾四成,備受市場關注。

「這次主要是永信和日本Wakamoto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出來,讓大家開始注意到永信,過去他們資訊比較封閉。」凱基投顧資深經理呂奕達表示,這也是他研究生技領域多年來,第一次撰寫永信的研究報告。

創下台灣同業先例 昆山廠通過美國官方認證

法說會上,永信把三十年國際化布局成果一次攤開,除了和日本知名老牌藥廠Wakamoto合作,成為第一家與日商合資、進軍日本學名藥市場的台灣藥廠之 外,在美國也已經分別取得五十州的銷售許可,自有品牌Carlsbad打入Walgreens、CVS等美國前兩大藥妝通路。此外,隨著中國昆山廠通過美 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查廠認證,今年將正式出貨美國,首開中國賣製劑藥到美國的紀錄。

董事長李芳全坦承,過去因為穩健保守的經營風格,成長不若其他藥廠快速,但隨著科技、交通、資訊發展,「已經有不少人來問,永信要不要賣?」這也讓李芳全意識到,要不斷壯大自己,才能存活。

如今,國際市場的布局已經開始開花結果,李芳全表示,外銷市場將是未來永信主要成長動能,其中以美國市場的比重最高,中國市場成長最快,日本市場則最具潛 在爆發力。他指出,永信改成控股公司,希望藉此讓各子公司有更靈活的發展,也容易和別人談合作,引進策略夥伴等,朝向「全球性藥廠」更進一步。

看起來,是因為時勢所趨,讓永信的經營策略由保守轉積極;但實際上,積極的作為卻奠基於永信三代、近六十年的「賺慢錢」策略,穩紮穩打定下的基石。

原則一:堅持一本帳 重視信譽更勝賺暴利財

「現在看到的這些成果,都是經過長時間醞釀,而且連續在做的事情,不是現在突然出現的,」永信藥品全球合作事業部經理鍾威凱,同時也是永信投控發言人、家族第三代成員說。

一九五二年,永信的創辦人李天德成立「永信西藥行」,專門批發銷售歐美藥品,當時台灣藥品市場類似日本的傳銷體系,要透過大盤、中盤、小盤層層剝削,利潤 微薄,競爭也日趨激烈。後來政府開放國內藥廠設立,一九六五年,他從進口西藥的中盤商,轉而設立藥廠,成為早期國人投資西藥廠先例之一。

「做藥就是要一步一腳印,他一開始就希望未來要在亞洲發光,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把基礎做好,」李天德的長女李玲津,目前擔任永信投控副董事長、永信藥品總經 理回憶,她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做事,雖然父親過世多年,當年景況卻歷歷在目:「當時我父親堅持只做一本帳,沒有發票的原料絕對不買,沒有執照的密醫,捧著 錢來也不賣藥給他,很多人笑他,說像他這樣做藥絕對賺不了錢!」

原則二:自己擁有藥證 以自有品牌打進美國藥局

在此經營理念下,雖沒有賺過暴利,卻也穩健經營出全台最大的學名藥廠,去年台灣永信營業額為新台幣三十三億一千三百萬元,稅後淨利達六億三千五百萬元,公司成立四十六年來,沒有一年虧過錢。

雖是全台第一,畢竟國內市場有限,李天德之前做進口生意,對國際市場有一定了解,於是永信從一九七四年開始外銷到東南亞等國,且在九○年代,陸續成立美國、中國公司,希望可以在地化經營,但在「穩健保守」的經營原則下,雖然去得早,發展腳步卻不快。

拿美國來說,永信一九九○年就去設廠,花了五年才拿到第一張藥證,但即使拿到藥證,沒有通路和門道,藥還是賣不出去。鍾威凱說,美國看似開放,藥品市場還 是保守,且有許多不成文規定,後來和華生藥廠(Watson)合作,透過代工模式,才終於開始賺錢,「和一般OEM(專業代工)、ODM(設計製造)不同 的是,藥證是屬於我們的,我們可以決定它的發展策略,可以拿回來自己賣,」鍾威凱解釋,如果藥證是別人的,只能為人做嫁,沒有決定權,最後只能透過降低成 本去維持競爭力。

二○○六年,印度最大藥廠Ranbaxy為搶進美國市場,用超低價傾銷大量藥品,整個藥品供應鏈上下游包括藥廠、通路都受到影響,永信美國公司的利潤下滑,開始思考轉型,「如果沒有通路和品牌,這樣層層剝削下去,到最後我們是被殺最慘的。」

鍾威凱說,當時永信希望能對通路直接銷售,不用再透過其他藥廠或經銷商,而擁有超過七千家通路的全美最大連鎖藥局Walgreens也正開始往供應鏈上游走,希望找到藥廠做直接採購,省去中間經銷商賺走利潤,雙方一拍即合,從此在美國的藥局有了第一個台灣品牌的藥品。

當時,Walgreens也接觸了印度其他藥廠,以及台灣另外幾家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查廠的公司,但台灣其他廠沒有實際藥品外銷經驗,永信卻有出口美國的紀錄,是台灣第一個把藥賣到美國的公司,且自己擁有藥證,因而雀屏中選。

「如果今天藥證是別人的,我們沒有辦法做這樣的策略轉變(從間接代工到直接銷售),這樣的機會是稍縱即逝的。」鍾威凱表示,因為跳過經銷商,得自行做品質 控管的工程過於浩大,所以不久後Walgreens就終止這樣的做法,不過和永信的合作卻依然持續,甚至其他的藥局通路也因龍頭廠商採購而跟進,這證明永 信過去的準備與堅持有其價值。

原則三:中國獨資設廠 掌控品質,直營深耕市場

在中國市場,永信同樣選擇相對困難冗長的路。永信一九九四年就在昆山設廠,卻因堅持百分之百獨資,連爭取批文都很困難,九八年拿到第一張藥證,「因為我們不塞紅包,不走後門,且又要堅持一本帳,」鍾威凱說。

相較於其他藥廠採取跟別人買舊廠,或採合資方式,得以快速獲利;永信卻堅持以獨資換取品質,因為這樣的堅持,昆山廠在○九年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查廠 認證,成為中國第二家通過認證的製劑廠(第一家為中國當地的華海藥業),有了此認證,不但在藥品核價上能有較好的價格,對於品牌推廣也頗有助益。

另外,由於中國藥品市場很複雜,尤其內陸,每個省就是獨立市場,經營方式有很大的差異,但永信堅持直營,「才可更了解深入市場,建立在地化關係經營,這是 無法透過只做配銷工作的區域經銷代理商掌握的,」李玲津說。但也因此,直到○八年才損益兩平。她指出,現在中國市場腳步已站穩,有一定的掌握,未來會在策 略上做調整,開始考慮和人合資,才能更積極開拓市場。

雖然在國際市場的布局結果陸續傳出捷報,但永信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仍不高,「以世界級來說,我們還是C咖,」鍾威凱舉例,像是印度最大的藥廠 Ranbaxy、以色列最大學名藥廠Teva,十年前的規模和永信差不多,現在卻都成長幾十倍以上,已經成為「世界A咖」。相較之下,永信擴張腳步卻落後 國際大廠,這也是永信看到的警訊,急欲加快發展之因。

在台灣,堅持一本帳所以賺不到暴利,但做出商譽和口碑,終究成為全台最大本土藥廠;在美國,一開始只能替人代工,仍堅持自己擁有藥證,終於等到機會賣自有 品牌的藥;在中國,它堅持獨資自己設廠,換得第二家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查廠通過的成績單,有助後來藥品核價、銷售和品牌推廣。就像龜兔賽跑,在企業經營 的時間長軸中,跑得慢卻跑的穩者,才是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81

技術打底 兩所高工把黑手變金手

2012-9-24  TCW



以往很少全員齊聚的全國工具機暨零件公會眾董事長們,卻在八月底的一場座談會中,全體到場。他們不是要見總統、院長,而是見教育部長蔣偉寧。

包括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等業者都踴躍發言,四小時討論後,蔣偉寧直言:「技職教育的訓練與企業需求的落差,超過我的想像。」

教改弱化高職使台灣黑手人才庫告急

近二十年來的教育改革,對台灣「黑手人才庫」的養成,越來越不利。

十八年前,四一○教改聯盟上路,訴求「廣設高中、大學」,職業學校卻不在教改範疇內。其後,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等人發表「整合高中職學制,幾年內高職成為歷史名詞」聲明。十二年國教上路,免試升高中,對高職更不利。

教育政策使然,導致高職學校十七年來減少五十一所,少了二五%;高職生更減少逾十五萬人,下滑近三成。

儘管大環境不利,卻有一些高職努力聚焦技能優勢,將「黑手變金手」,讓學生成為企業搶手貨。

繞過北海岸,來到台東的私立公東高工。兩年前,它是一所逼近退場邊緣的學校,如今,它卻異軍突起,今年高一入學生近六百人,較兩年前成長一倍。

台東公東高工靠師徒制拚進三大發明展

一到五、六月,是校長藍振芳最忙的時候,光是企業「預約」學生的電話就接不完。「只要學生想就業,一畢業薪水跟大學生起薪一樣多,」家具加工科主任蔡茂發說。而源自德國的「師徒制」,就是這所學校的秘密武器。

教改前,高職最大優勢就是實作教育;教改後,高職導入許多通識課程,原本實作課程從過去一週兩天,變成一週六小時。實作減少,讓學科弱勢的高職生更弱勢。

為提高學生競爭力,該校師生總動員。白天攻專科學習,老師們則利用晚上、週末、甚至寒暑假,帶學生在校內實習工廠練習。

公東高工校友回校任教機率高,也促成師徒制的落實。去年在民國七十二年次的機械加工科導師王翁財報到後,甚至出現「五代同校」師徒任教情況。也因為老師多為校友,學生時期受惠於學校,回校任教後,也願意在放學後不支薪,帶領學生拚技術。

退休老師也發揮功效。去年,公東高工教師、也是校友的曾明坤屆齡退休,卻仍回校帶學生實作。以「腳踏車自動充氣」為題,取得馬來西亞發明展金牌、義大利金 牌,十月底將代表國家參加紐倫堡發明展(編按:IENA,以上三獎為世界三大發明獎)的高三學生陳立麟表示,「師傅」曾明坤自製一本機械加工領域的「武林 密笈」,包含技法與實務說法,無償提供學弟妹們使用。

除了實作,也導入創意課程。「技術打底,創新才能升級,」藍振芳到任後,安排創意設計課程,及成立創意社團,五年來,全校師生共有五十二人獲得三十八項專利。

專利,讓該校學生取得參加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的門票。此獎被稱為發明展中的奧斯卡獎,須擁有專利才能參賽。在台灣,多數參賽者為大學與高中,公東高工是唯一參賽的高職。

屏東高工逾半學生取得乙級證照

越過南迴歸線,來到屏東高工,這是高屏區少數堅持「純」高工,沒有綜合高中科的高職,卻是乙級證照常勝軍。

屏東教育界流傳一句話「越過高屏溪、就是菲律賓」,意指教育資源貧瘠,學生紛紛北上高雄就讀。

此情況迫使高屏溪以南的高職,為了多爭取經費,紛改製為綜合高中,以高中為主、高職為輔怪象,學校大量進用以高中學科為專長教師,實作設備被閒置,嚴重影響校內高職生平等受教權。

但屏東高工卻逆向操作。該校新生學科程度約相當於高雄的高中第三、四志願者,但三年後,該校學生多半取得乙級證照,擁有就業本領,例如去年機械科有三十七人去考,二十八人通過,平均四人中有三人及格,在高職中數一數二。

要幫助學生取得乙級證照,強化實作能力,首重教師實務和設備實作經驗。該校教師多「混血」學徒身份,以機械科主任林崇佑為例,國中畢業先在工廠當三年學徒,其後到嘉義高工補校進修、赴大學工教系就讀。「工廠經驗加上認知升學目標,輔導學生時才能實際,」林崇佑說。

「高中和高職課程不同,兩者兼具,無法提供好教學環境,好比說,高職需要大空間實作工廠空間,」該校實習處主任陳志偉點出優勢所在。

而與業界同步的CNC電腦數值控制工具機共有九台,是全台高職最多。更重要的是,「白天到晚上都有學生在使用,」教務主任蔡俊彥強調。

「產學脫節」是目前技職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寫照,但將事情簡單化,回到技術打底的教育本質,才是高職自我升級之道,也是將黑手學生鍛鍊成金手的關鍵!

【延伸閱讀】黑手搖籃不再,17年來高職生銳減3成——台灣高中職人數變化圖

1994年高中32%(25萬人)高職68%(52萬人)

2011年高中52%(40萬人)高職48%(37萬人)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69

打底,嗆到流淚

2013-08-26  TWM  
 

 

一雙手,能多賤,便能有多貴!

有一雙手,十六歲那年開始,連續超過十二年,刷洗過上百萬個知名牛排館的油膩碗盤。如今,這雙手正準備將「洋蔥先生」(Mr. Onion)這家連鎖餐廳,推向資本市場進行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打造國內繼王品、瓦城之後,下一個品牌市值達數十億元的餐飲新貴夢。

這雙手的主人,是餐飲業界人稱「五哥」,今年四十三歲的天母洋蔥公司總經理盧俊賢。他是國內餐飲業界,最新竄起的連鎖餐廳大亨。

壓力下拚出最大潛力風平浪靜時就「不安分」,一路為自己找麻煩

二十八年前,他十六歲,從宜蘭家鄉,寄人籬下,活著卻吃不飽的日子出發,一個人提著皮箱到台北打天下。兄弟聯手創業,在最顛峰的時候,迎接的命運卻是分家;如今,他給自己一個前所未有的壓力,要讓兄弟當年打拚的品牌在全台灣遍地開花。

這三個階段,都像是讓他逼近懸崖,一跌下去就粉身碎骨,而他總是在懸崖邊上找到他最大的潛力。人生難的是,壓力排山倒海湧來的時候,如何迎上化解;而最難的是,看似已經風平浪靜,自己卻再把十倍的壓力往自己身上壓,挑戰自己的極限。盧俊賢正是這樣一路幫自己找麻煩的人。

八月五日,他剛主持完台北東區Sogo百貨敦化精品館內,「Mr. Onion」第十五家分店的開幕記者會,但行事曆上,卻還有一長串新店開幕時程表:九月,將插旗全台百貨業「店王」的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並同步揮軍新竹大遠百;十月,南進台灣尾的屏東太平洋百貨;十一月,回防新竹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十二月,再攻南台灣的新光三越高雄三多店。

今年以來,以急行軍腳步,幾乎是一個月開一家店的速度,在全台遍地展店,盧俊賢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這家二十三年前,發源自天母的巷弄名店,營收翻倍成長,成為國內餐飲業,下一個最有可能股票上市櫃的明日之星。

「去年(年營業額)做三億,明年目標十億元,二○一五年底前開出四十家店!」指著投影在內湖新總部會議室內白牆,簡報檔上的台灣地圖,身高一百六十二公分、個頭不大的他,豪語未來三年的展店鴻圖。站在人生前所未至的高峰,盧俊賢正通往顛峰之路。有夢雖美,但打的這場仗,卻是一場成功率不及萬分之一的硬仗。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資料,去年國內餐飲業營利事業家數,總數近十一萬家。但其中,以連鎖餐飲形態,成功登錄台股的上市櫃公司,目前尚不到十家。這意味著,想靠開餐廳,成為身價數十億元的上市櫃老闆,機率僅萬分之一,不見得比買彩票中樂透容易。

如中樂透般翻身致富,人人都想。然而,回頭看,盧俊賢進入社會大學的第一天,卻連一張樂透彩券都買不起,但這樣「吾少也賤」的人生際遇,卻是他如今在形同戰國時代的餐飲市場,成為一方之霸的絕佳養分。

出社會這一年,是盧俊賢十六歲那年的夏天。

那個暑假,本該屬於擁有少年維特煩惱權利的年紀,他卻得離鄉背井,一個人來到台北討生活,身上穿的印有「羅東高商」短袖運動衣,加上行囊裡頭另一套長袖運動校服,便是全部家當。之所以告別家人,原因只有一個,即是橫在眼前,家道中落的破局現實。

富家么子卻是歹命格寄人籬下吃不飽,羨慕哥哥能外出賺錢養自己

當時,做木材生意起家,經營事業還一度跨足印尼市場的父親,錯估情勢投資失利,不但輸光最後一桶金,就連舉家遷到高雄開麵包店,做五十、一百的小生意,也不成氣候。最後,丟下面子回羅東老家旁的菜市場,擺攤賣土窯雞,雖認分忍受親友冷嘲眼光,卻仍養不飽一家八口,兄妹五男一女散居各地,大哥開計程車謀生、二哥西餐廳學藝、四哥在建築工地做監工??。

「當大人真好,可以賺錢養活自己,」排行老么的盧俊賢,國中開始就寄居在一共有七個表兄弟的舅舅家籬下,要是貪玩晚點回家,連醬油湯拌飯都搶不到,經常餓肚子的他,總是羨慕哥哥們能出外賺錢。

他回憶,家道中落之前,盧家是地方上喊得出名號的望族,爺爺當過里長,父親是搭上太平山伐木事業興盛的大木材商,還擔任過學校家長會會長。盧俊賢念小學前,家中有兩部轎車輪流代步,但這對他來說,只是浮光一瞬,和最多大他十一歲的兄姊們比起來,他享受到家中富裕好日子的時光最短,「我印象中,沒有童年的回憶,也沒有太多親情感受。」

成為被逼到生存懸崖的貧窮貴公子,他不想成為家人負擔。於是,高商二年級學期末,自行辦妥休學,隻身北上,打算用自己的好手好腳,搏出一條不求人的生路。

帶著被環境逼出來的獨立個性,盧俊賢選擇離開家鄉,代價是面對沒有選擇的工作環境。

離家,一切只能靠自己一天兼差三份工,十五小時工作賣命攢錢

早上八點,他前往南京東路永琦百貨超市報到,扛起剛到貨的生鮮蔬果,逐一分類並陳列到貨架上。中午過後,到藝人龍君兒開的天母「老房子」咖啡店,和二哥一起學吧檯工夫,煮虹吸式的濾過咖啡、調雞尾酒和做水果雕花,樣樣都做能上手,才能服務來喝下午茶的貴婦雅士。

晚上,他月亮當太陽,再到忠孝東路的牛排館打工,應徵的雖是做端盤子的外場服務生,但若廚房洗碗缺人手,因資歷最淺,總是最先被拉進去頂替的對象。

就這樣,一天兼三份工作,工作時數長達十五小時,當時時薪約三十五元,一個月下來,不過只領相當於「十五K」的一萬五千元。盧俊賢還分成三份,五千塊吃飯坐公車零花,五千塊寄回家貼補家用,另外五千塊則存起來,加上標會來的錢,成為後來和二哥盧俊雄一起開「洋蔥」西餐廳的一部分本錢。

盧俊賢二十一歲那年,二哥盧俊雄頂下天母北路巷內龍君兒咖啡店,開設「洋蔥」西餐廳,也就是後來成為在台北擁極高知名度的洋蔥本店,融合美式鄉村風格的溫暖情調,及荷蘭庭園的異國風情,加上當時全台首創,從沙拉、前菜到甜點、飲料的七道菜中價套餐,許多消費者慕名前來,讓洋蔥本店有「長龍巷餐廳」的別號。

台視前主播、長年住天母的龍騰旅行社董事長劉忠繼回憶,洋蔥當年是天母名氣極響亮的西式餐館,尤其週末,一整天排隊人潮不斷,店也越開越大,後來連通三個店面做生意,分ABCD區可容納近四百人,這樣的排隊盛況,至少維持了七、八年之久。

當時擔任外場經理的陳學忠說,營運這樣一家餐廳,每天都像是在打仗,調度人員就像指揮一支軍隊,光內場廚師就近三十人,外場服務人員少說也有六十人,假日從午餐、下午茶到晚餐,至少可以翻桌三回以上,單日最高營收可達四、五十萬元,當年放眼台北西餐廳,找不到第二家。

窩在洗碗臺「練目色」在不會被使喚的角落,偷學後場廚師做菜精髓

也因為這家餐廳,讓經年散居各地的盧家五兄弟,凝聚在一起共同打拚。但迎接盧俊賢的,並不是合夥老闆身分,帶來的輕鬆快意,而是因為生意實在忙不過來,一直到三十五歲之前,每天仍工作十五小時;超過十二年,關店後的洗碗打雜工作,也都落到他頭上。

「在餐廳,我其實最喜歡洗碗的工作,」如同他曾經回答過我,會來做餐飲,是因為喜歡吃東西的緣故,說的根本是小時候飽嘗捱餓滋味的反話。因此,說自己愛洗碗,喜歡往廚房裡面最油膩的角落鑽去,反射出的,則是他排行老么,餐廳經營決策總沒發言權的處境,「我說的話,從來都沒人(指兄長們)願意聽,」他說,不到兩坪的洗碗檯區域,是他在店內,唯一不會動輒遭使喚的安全角落。

事實上,這話道出的,正是日後盧家兄弟,對開店理念各持己見,分道揚鑣鬧上社會新聞版面的原委。

雖後來二哥握有「洋蔥」原始商標,盧俊賢則發展「Mr. Onion」連鎖體系,且論經營本事和廚藝功夫,哥哥們經驗豐富,但老五當年洗碗打雜練就出的本事,卻成為如今拚出一番連鎖店江山,最重要的打底功夫。

這道功夫,便是在最不起眼角落,練就綜觀全局的好「目色」。

盧俊賢說,「洋蔥」本店開業頭兩年,還沒推出七道菜、十種排餐選擇的菜單之前,生意一直沒做起來,處於虧損狀態。為此,大哥白天還繼續兼差開計程車,他則到附近的忠誠路西餐廳打工,一面也學別人怎麼經營餐廳、後場廚師怎麼做菜,「多數廚師是不可能傳授你精髓,但洗碗卻可以全部學到。」

他解釋,站在容納兩人就嫌擠的洗碗臺前,不只可近距離觀察出菜前,主廚調理食物的細節,因為這裡同時也回收客人沒吃完的菜餚,哪些東西總是剩下最多,便是料理精進的空間。

嘗客人剩最多的菜餚「吃多了,自然就懂客人喜歡怎樣口感和肉質」

但他不止用看的,為找出客人為什麼不喜歡這塊肉的答案,還經常「吃」回收的菜餚。「吃多了,自然就懂客人喜歡怎樣口感和哪種肉質,」「你也會知道,擺盤的時候,該呈現哪一面,讓客人第一刀切下去,是他最期待的口感,」他體會。

但要練就如此深厚功力,這一雙手,必須洗刷過數以百萬計的牛排店碗盤,要洗乾淨這樣格外油膩碗盤,工序繁瑣得用熱水先燙過,導致盧俊賢手掌,幾乎天天龜裂,下工後雙手得塗滿凡士林油膏,戴上手套才能入睡。

「回頭看,在社會大學經歷的各種『打雜』工作,其實是在替人生做『打底』的準備,」他慶幸的看待。正如,十六歲離家謀生,是被操之不在己的身世,逼上生存的懸崖;這堂洗碗學,則是被排行老么地位宿命,所逼到牆角的自我學習。每回置之死地後生的經驗教他,「反擊!」是唯一的出路。這也是盧俊賢兩年前,決心朝IPO挺進的關鍵理由。

這一回沒人逼他,是盧俊賢主動把自己逼向資本市場懸崖,縱身一跳,可能翻身成功,不只自己身價有機會暴增百倍,團隊夥伴人人也都能雞犬升天;不過,卻也可能落得轉型失利賠光老本,摔得鼻青臉腫的下場。

為何非得重壓這條不歸路不可?「被逼到懸崖過的人,格局就會不一樣,」他緊握著,曾經洗碗洗到破皮的雙手,回答我的問題。語畢,他突然摘下眼鏡,止住忍不住滑下的淚珠。

這一刻,他憶起的,是已往生的父親,當年在市場擺攤那段日子,一家人窮到親戚看到他們像是看到鬼一樣,「他曾是生意做那麼大的木材商人,最後卻連個賣土窯雞都失敗。」原來,不捨父親翻身接連失利的悲願,是支撐盧俊賢站在懸崖邊,始終無懼的那股力量。

【延伸閱讀】盧俊賢大事紀

吃不飽的回憶,迎來兄弟創業,他的「主業」卻是洗碗

8歲:家道中落,舉家從羅東搬到高雄,念過三所小學

13歲:一家人散居各地,寄人籬下的他,貪玩晚歸常沒飯吃

16歲:自羅東高商休學,穿著學校運動服獨自到台北謀生

18歲:二哥在天母開設「虹堡格」西餐廳,五兄弟聚首打拚

21歲:首家「洋蔥」開幕,接下來十二年他仍是做洗碗、刷馬桶的雜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42

PC衰退沒在怕 連續七年繳出EPS十元成績單 新普宋福祥巡廠打底 再戰十年!

2014-06-02  TWM  
 

 

PC產業大衰退,然而,身為NB電池模組龍頭的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卻有本事連續七年繳出EPS超過十元的成績,甚至揚言未來十年也都要維持這種高獲利水準,他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全球PC出貨下滑了一○%,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衰退,在黯淡的PC供應鏈中,卻有一家公司,連續七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超過十元,甚至還宣告未來十年的EPS也都要從十元起跳,它是電池模組廠新普。

這樣的成績和自信不是偶然。近年來PC產業挑戰嚴峻,中國工資高漲、勞動力吃緊、流動率提高,那些PC零組件廠該有的問題,新普無一不缺,「很多企業可能就此死掉」。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話說得直白,但他絕不讓新普陷入這樣的慘況。

宋福祥天生就對數字有高敏銳度,邏輯思考能力也很強。熟識宋福祥的人形容,「他不用筆記本或電腦,因為他的腦袋就像電腦一樣。」再加上在科技業打滾超過四十年,新普很早就觀察到電子業的困境,宋福祥更認為,解決這些病灶的唯一解方——就是自動化。

工廠管理能力是宋福祥最引以為傲的,過去數十年來,新普就是靠著這點,做到全球第一大NB電池模組廠。如今,要轉向自動化,新普比誰都有優勢,宋福祥堅信,「就是走對了這一步,才讓新普跑得比別人更快、更穩。」省成本 開發自動化設備若你以為每家電子廠都在講自動化,新普也談自動化,沒什麼稀奇,那就錯了。宋福祥不是今天才做自動化,早從十年前就開始!

「自動化牽涉很廣,從硬體、軟體、韌體、機械、製程到影像……,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起來,更不是砸錢就可以買到的。」對照某些廠商單純地認為,只要將自動化設備買進來,就完成了自動化的改革,宋福祥開口閉口都是自 動化的學問。

假設過去一條產線需要四十名人工,現在透過自動化設備,大概可以減少一半人力,而且大量長期生產相同的產品,自動化程度還可以拉高到三分之二,換句話說,所需要的人力與薪資費用也隨之減少,「甚至百分之百的自動化,新普也已經做到。」宋福祥說。

然而,在自動化製程的背後,並非幾個數字加加減減這麼簡單,裡頭隱藏極為複雜的計算和思考,像製程難易度、訂單量大小、機種變化與產品生命週期等,每個變數都關係到自動化是否真能帶來最高效益。還有一個關鍵在於,新普九九%的自動化設備,是自行開發,更凸顯出成本競爭力。

而且你以為一○○%的自動化產線已經是極限了嗎?宋福祥會告訴你,經營事業就像在登山,「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高度將近九千公尺,而我的山沒有極限。」宋福祥是最標準的工廠人,對他來說,工廠就是新普的基石,「就像蓋大樓,打好底子一步步向上,蓋再高也不會倒。」即使到現在,宋福祥每月都會撥出四○%時間來巡視工廠。

對於巡視工廠這件事,宋福祥嚴肅以待,「我不是去隨便晃晃,巡工廠時,都是在想新東西,我花很多時間提供想法給員工,別人可能只看兩件事,但我看兩百樣。」拿最近一個例子來說,新普縮減了電池包裝的材料,原本只能裝一萬個物件的卡車,現在可以放進一萬五千個。不只包材費用減少,運費也省了五○%,連帶工廠倉儲空間需求都跟著縮小。「這是新普的know how,一般老闆不會懂這些事,但這是我的本事。」宋福祥的自信,流露在話語間。

找商機 強化高功率市場「大家從外面看新普光鮮亮麗,每年賺進一個資本額,好像很稀鬆平常。」但與宋福祥在新普奮戰超過十年的高階主管不諱言,「事實是只要稍一不慎,我們就會陷入危機。」她印象最深的是二○○七年,當時新普常熟廠落成不久,原本打算大幅擴產,卻遭逢祝融之災。宋福祥沒有太多時間慌亂,親上火線指揮調度,結果跌破所有人眼鏡,「第一週我們先恢復了一、兩條產線,一個月後對所有客戶的供貨就恢復正常,沒有因為這場意外,失去任何一個客人。」這不只是應變力和執行力,「更重要的是,他讓大家願一起拚的管理魅力。」新普高階主管說,「若問我去年大環境這麼艱困,為什麼新普還能有這種獲利水準,這件事就能看到答案。」只是,宋福祥大膽地喊出未來十年都要賺一個資本額以上的目標,可不能只會成本控制,還得要想辦法開源。

過去一年來,除了穩固PC基本盤,新普切入美系品牌手機大廠供應鏈,強化技術含量更高的高功率電池市場,像電動車電池,同時今年還新增自動化設備外銷及行動電源等消費性電子業務。

「我看事情,看得很廣也很細,做事謹慎,但決策要很快。」宋福祥知道,中國製造業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差,所以當大立光、可成這些台廠想「鮭魚返鄉」,卻面臨無地可用窘境,新普就沒有這層煩惱,因他們早就買下新竹總部對面五千坪土地,為返台建廠做準備。

外界看到的宋福祥總是精神百倍、運籌帷幄,所有危機、挑戰到他的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但宋福祥從來不認為自己做到一○○分,而是要再做得更好,「如果有幸,我還能再做十年,我一定會想辦法達成我的承諾,在有效期限裡讓新普更好!」這才是宋福祥身為企業經營者從沒變過的初衷。

新普

成立時間:1992年

負責人:宋福祥(圖)

資本額:30.83億元

主要業務:電池模組

主要客戶:廣達、蘋果、戴爾近3年獲利:2013年32.36億元2012年33.03億元2011年36.88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5

智能打底褲能否引爆智能服飾的新藍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2/152315.shtml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人們逐步失去了耐心,更多是基於表面現象來做出判斷,也就是透過視覺來建立認知。男女的相互審美之間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尤其是男性對於女性的審美已經從過去的內在美轉向於視覺美,男性更在意女性的臉蛋與身材。這也催生了美容、塑性、整形、瑜伽等產業的發展,“減肥”已經成為了百度的搜索熱詞。

減肥目前正在成為大部分女性們奮鬥的目標,隨之而來的困擾一方面是在選擇衣服的時候由於體型尺寸的變化,而導致選試的困難,尤其是對於網購的女性來說,獲得自身精準的體型尺寸非常關鍵;另外一方面則是由於無法時刻掌控體型變化的數據,而導致嘴巴這個入口總是難以把持。

不過這些問題在智能穿戴時代中都將不是問題,隨著智能服裝的興起,人體的各種體征數據都將通過衣服來獲取,並且能隨時隨地呈現給用戶。日前一款名為LikeAGlove的智能打底褲出現了,它與當前的可穿戴設備不同,並不是側重於運動保健,而是側重於滿足女性的“愛美之心”,也就是對於女性的體型尺寸的準確測量。

LikeAGlove是條什麽褲?

LikeAGlove是一件長款的打底褲,借助於在褲襠位置安裝傳感器和傳導光纖,來度量出女士的體型數據。之後借助於這些數據就能夠大幅縮短女性在購買服飾時為尺碼的問題而糾結的時間,尤其是對於網購的女性而言,一個準確的體型數據至關重要。不過從目前LikeAGlove這款產品本身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其所獲得的尺寸只使、適用於牛仔褲的購買,並不支持用於其它服飾的選購。

LikeAGlove打底褲主要是針對於網購用戶而設計開發,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只要用戶穿上LikeAGlove,按下表面按鍵,只要相關的網絡購物平臺接入了LikeAGlove的應用數據,就能夠自動在網絡購物平臺中搜索出相關符合該用戶尺寸的款式,並且會根據測量體型的數據自動做精準度的優先推薦。

LikeAGlove褲子將引爆智能服飾新藍海

智能服裝產業的潛力遠大於當前以手表、手環為載體的可穿戴設備,不論是從運動保健,還是一些專業領域的訓練而言,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穿戴產品,可以借助於智能紡織材料讓智能融入無形之中。對於整個智能穿戴產業而言,智能服裝將會是2016年的重點爆發產業,我曾在《智能服裝:引爆2016智能穿戴新發展》一文中做了闡述,這里不再展開。

從目前已經商業化的智能服飾產品來看,主要圍繞著智能胸罩、智能內褲、智能背心,或者是一些特殊領域訓練使用的智能服飾。但從LikeAGlove褲子這款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重要的商業機會,也就是圍繞著女性的“減肥、塑型”來展開,在產品功能方面聚焦在體型的數據化監測上,剔除繁雜的心率等監測功能。

以女性的體型監測為核心,一方面實時測量相應數據提供給用戶購買服飾時使用,另外一方面則是通過對體型尺寸的變化監測來提醒用戶控制飲食。當然,更關鍵的是借助於這種內衣型的智能服裝可以精準的監測出體型的哪個部位發生了哪些變化,並借助於後臺的大數據給予用戶相應的調整建議,比如控制某方面的飲食,還是加強某方面的運動,或者是某種方式的運動,這類側重於視覺美的智能服裝類產品將會是一個新的藍海市場

不論是對於傳統的服飾企業而言,還是對於創業者而言,這種智能化的實時監測,能夠根據用戶的需要實時提供相關監測數據與改善建議的視覺美產品,不僅具有顛覆性,同時蘊藏著一定的價值元素,是一個值得關註與進入的市場。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陳根,微信:陳述根本。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090

第二部曲》事業打底 愛開家宴經營人脈 其實深受母親影響......

2015-11-30  TCW

近日一場邀請蔡英文演說的閉門餐會上,講台前原本架好幕僚為她準備的讀稿機,卻在她進場數分鐘前撤下。

對著台下一群歐美名校畢業的菁英,蔡英文決定不看稿,仿彿卸了戒備,談笑風生憶起留學時光,包括她在美國北方偏遠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讀碩士時,「打了這輩子最多的網球」,還說了揶揄經濟學家的經典笑話。

幽默、開心,滔滔不絕,這是另一面的蔡英文。她曾在個人傳記裡提到,相對於父親的嚴謹、寡言,母親則是「個性鮮明、慼情濃烈、愛熱鬧的女子」。鎂光燈外的蔡英文,其實也有如母親活潑的一面,這讓她交到許多朋友,包括傳統民進黨人少見的企業人脈。

小時候的她活潑好動,曾在她父親修車廠當學徒的堂哥蔡順賢,最記得當年中午去蔡英文就讀的吉林國小送便當時,圍牆內的她一見到便當來了,就把手舉高、蹦蹦跳跳衝過來;放學後,還會纏著堂哥陪她玩丟躲避球。

就讀台大法律系時的蔡英文,是早年較少見,會下場打球,不怕弄髒、被打到的女生。她參加系上的籃球、排球男女混打比賽,「男生喜歡把球傳給她投籃,因為她是使命必達的人,」大學同學林慧玲說。

小她一屆的學弟、桃園市副市長邱太三回憶,她讓大家覺得是開朗、肯吃苦的女生,不是傳統富家千金的類型。對於許多中南部來的男生而言,她有種特殊的都會型魅力,但礙於家境落差,不少同班男生對她有好感卻「不敢高攀」。

家境優渥的她,低調但好客。大學時她家就搬到了陽明山約兩百坪豪宅,她曾邀十幾位同學到家裡過夜。

蔡父當時買輛小車讓她開去上學,但她會特地把車停在離校門口遠一點的地方,再走路進校園;班上另一位開車的同學是富邦集團蔡明忠,比較高調的他就被虧說「載著美眉招搖」。

私宅设宴,餐桌交流張忠謀、彭淮南、柯文哲皆座上實在家裡,她的吃穿有媽媽、姊姊、嫂嫂打理;在外頭,則變成會照顧人的一型。

蔡在倫敦攻讀博士時,同學去找她玩,她把床讓給同學,還幫忙鋪床、摺被。

在政大任教時,她會找研究所學生去民生東路上的銀行家俱樂部(紅豆食府現址),請吃高檔西餐、教學生暍紅酒,就像她在歐美跟老師學會品酒一般。在民進黨當主席時,會下廚請幕僚到家裡吃飯,在廚房忙進忙出,為子弟兵倒酒、夾菜。

請人到家裡吃飯,是她與許多企業界、政學界交往的方式。除了上次綠營執政時期結交的好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央行總裁彭淮南,是她家中常客,有時她為了解某些議題,也會找該領域的老朋友帶新朋友來,在家宴的輕鬆氣氛中交流。

例如半年前,她就邀黃顯華、洪三雄、黃敏助等證券公司老闆,到她新北市的家裡吃飯,話題當然包括證所稅。去年九合一大選前,柯文哲也到她家裡,一如柯式作風快速低頭猛吃,主菜的牛排還沒上,他就放下餐具說吃飽了。

產業大老,深交不少李焜耀念幕僚「怎沒幫她請保鑣」鎂光燈前的低調作風,讓政壇在初識她時,封她為「古墓派小龍女」。但其實,身為富商的女兒,她的企業人脈和對人情世故的理解,比外界想像的豐富。

二O二一年敗選後,蔡英文到台灣各地走透透,包括深度參訪不同產業,其中如台積電、義美、友達光電、新光合纖等,都是老闆與她早就熟識,不須透過他人牽線,就能直接約訪。

像新光吳家的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早年與她都是李登輝子弟兵,去年她參觀新纖平鎮廠時,吳東昇全程導覽,還應她要求找基層幹部來座談,包括薪水多少等細節,讓她滿足好奇心問到飽。

明碁友達創辦人李焜耀,去年中也曾帶著她在友達中科各廠區參觀。目送她上車離開後,李焜耀還念了她的幕僚一頓,說怎麼沒幫她請保鑣、要多保護她的安全等,如好友般關心。

除了本身人脈,包括前財政部長林全、嬌生在台前總經理張振亞等蔡英文身邊幕僚,也會幫忙引介企業朋友。張振亞的丈夫曾任台橡董事長,妹妹來自廣告界、妹婿陳聖德有「外銀教父」稱號,一家子企業人都成為蔡英文編織人脈網的助力。

今年以來,蔡英文選情看好,有更多企業老闆想要當面提供建言。例如高齡八十七的長春石化創辦人林書鴻,就西裝筆挺的首度踏進民進黨中央黨部,與她討論石化產業的發展。

一向色彩偏藍的玉山科技協會,在十月間蔡英文到訪時,吸引了三十多名會員出席,包括理事長王伯元、前台銀董事長張秀蓮、鈺創科技盧超群等等。中信金少主辜仲諒、摩根士丹利台灣區執行長趙辛哲、TVBS董事長張孝威等等,則參加華頓商學院校友邀請蔡英文的閉門餐會。

從傳產到科技老闆,從外資在台最高主管到現任公股行庫董座,這兩年來,她累積的企業人脈宛如天羅地網。

不過,對台灣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念茲在茲的蔡英文,不久前推出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中,唯獨不見財經專業人士入榜。一個準備執政的政黨,卻在國會裡推不出一個財經專業代表,難免令人憂心,對她寄予厚望的商界支持者,會不會是最先失望的一群?

文·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62

第二部曲》事業打底 愛開家宴經營人脈 其實深受母親影響......

2015-11-30  TCW

近日一場邀請蔡英文演說的閉門餐會上,講台前原本架好幕僚為她準備的讀稿機,卻在她進場數分鐘前撤下。

對著台下一群歐美名校畢業的菁英,蔡英文決定不看稿,仿彿卸了戒備,談笑風生憶起留學時光,包括她在美國北方偏遠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讀碩士時,「打了這輩子最多的網球」,還說了揶揄經濟學家的經典笑話。

幽默、開心,滔滔不絕,這是另一面的蔡英文。她曾在個人傳記裡提到,相對於父親的嚴謹、寡言,母親則是「個性鮮明、慼情濃烈、愛熱鬧的女子」。鎂光燈外的蔡英文,其實也有如母親活潑的一面,這讓她交到許多朋友,包括傳統民進黨人少見的企業人脈。

小時候的她活潑好動,曾在她父親修車廠當學徒的堂哥蔡順賢,最記得當年中午去蔡英文就讀的吉林國小送便當時,圍牆內的她一見到便當來了,就把手舉高、蹦蹦跳跳衝過來;放學後,還會纏著堂哥陪她玩丟躲避球。

就讀台大法律系時的蔡英文,是早年較少見,會下場打球,不怕弄髒、被打到的女生。她參加系上的籃球、排球男女混打比賽,「男生喜歡把球傳給她投籃,因為她是使命必達的人,」大學同學林慧玲說。

小她一屆的學弟、桃園市副市長邱太三回憶,她讓大家覺得是開朗、肯吃苦的女生,不是傳統富家千金的類型。對於許多中南部來的男生而言,她有種特殊的都會型魅力,但礙於家境落差,不少同班男生對她有好感卻「不敢高攀」。

家境優渥的她,低調但好客。大學時她家就搬到了陽明山約兩百坪豪宅,她曾邀十幾位同學到家裡過夜。

蔡父當時買輛小車讓她開去上學,但她會特地把車停在離校門口遠一點的地方,再走路進校園;班上另一位開車的同學是富邦集團蔡明忠,比較高調的他就被虧說「載著美眉招搖」。

私宅设宴,餐桌交流張忠謀、彭淮南、柯文哲皆座上實在家裡,她的吃穿有媽媽、姊姊、嫂嫂打理;在外頭,則變成會照顧人的一型。

蔡在倫敦攻讀博士時,同學去找她玩,她把床讓給同學,還幫忙鋪床、摺被。

在政大任教時,她會找研究所學生去民生東路上的銀行家俱樂部(紅豆食府現址),請吃高檔西餐、教學生暍紅酒,就像她在歐美跟老師學會品酒一般。在民進黨當主席時,會下廚請幕僚到家裡吃飯,在廚房忙進忙出,為子弟兵倒酒、夾菜。

請人到家裡吃飯,是她與許多企業界、政學界交往的方式。除了上次綠營執政時期結交的好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央行總裁彭淮南,是她家中常客,有時她為了解某些議題,也會找該領域的老朋友帶新朋友來,在家宴的輕鬆氣氛中交流。

例如半年前,她就邀黃顯華、洪三雄、黃敏助等證券公司老闆,到她新北市的家裡吃飯,話題當然包括證所稅。去年九合一大選前,柯文哲也到她家裡,一如柯式作風快速低頭猛吃,主菜的牛排還沒上,他就放下餐具說吃飽了。

產業大老,深交不少李焜耀念幕僚「怎沒幫她請保鑣」鎂光燈前的低調作風,讓政壇在初識她時,封她為「古墓派小龍女」。但其實,身為富商的女兒,她的企業人脈和對人情世故的理解,比外界想像的豐富。

二O二一年敗選後,蔡英文到台灣各地走透透,包括深度參訪不同產業,其中如台積電、義美、友達光電、新光合纖等,都是老闆與她早就熟識,不須透過他人牽線,就能直接約訪。

像新光吳家的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早年與她都是李登輝子弟兵,去年她參觀新纖平鎮廠時,吳東昇全程導覽,還應她要求找基層幹部來座談,包括薪水多少等細節,讓她滿足好奇心問到飽。

明碁友達創辦人李焜耀,去年中也曾帶著她在友達中科各廠區參觀。目送她上車離開後,李焜耀還念了她的幕僚一頓,說怎麼沒幫她請保鑣、要多保護她的安全等,如好友般關心。

除了本身人脈,包括前財政部長林全、嬌生在台前總經理張振亞等蔡英文身邊幕僚,也會幫忙引介企業朋友。張振亞的丈夫曾任台橡董事長,妹妹來自廣告界、妹婿陳聖德有「外銀教父」稱號,一家子企業人都成為蔡英文編織人脈網的助力。

今年以來,蔡英文選情看好,有更多企業老闆想要當面提供建言。例如高齡八十七的長春石化創辦人林書鴻,就西裝筆挺的首度踏進民進黨中央黨部,與她討論石化產業的發展。

一向色彩偏藍的玉山科技協會,在十月間蔡英文到訪時,吸引了三十多名會員出席,包括理事長王伯元、前台銀董事長張秀蓮、鈺創科技盧超群等等。中信金少主辜仲諒、摩根士丹利台灣區執行長趙辛哲、TVBS董事長張孝威等等,則參加華頓商學院校友邀請蔡英文的閉門餐會。

從傳產到科技老闆,從外資在台最高主管到現任公股行庫董座,這兩年來,她累積的企業人脈宛如天羅地網。

不過,對台灣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念茲在茲的蔡英文,不久前推出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中,唯獨不見財經專業人士入榜。一個準備執政的政黨,卻在國會裡推不出一個財經專業代表,難免令人憂心,對她寄予厚望的商界支持者,會不會是最先失望的一群?

文·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89

【咪空肚食飯】飲奶食杏仁打底 飽肚食少啲自然瘦

1 : GS(14)@2016-05-25 10:09:07

飯前一小時飲杯牛奶可以增加飽肚感。



減肥經常餓住肚都不是辦法,面對美食時想成功忍口,最重要是有飽的感覺。根據發表在美國科學期刊平台Th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的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原來多吃蛋白質食物可以增加飽肚感。


因為蛋白質會減少令你感覺肚餓的荷爾蒙Ghrelin,同時增加另一種荷爾蒙Cholecystokinin,減慢你的消化過程,消化得慢點,自然沒那麼易餓。另外,對比起脂肪和澱粉質,人體在消化蛋白質時會用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因此有助燃燒熱量,幫助減肥。外國不少明星,如Kim Kardashian和Kate Hudson都熱捧蛋白質減肥法,不過除了diet,原來只需在正餐前一小時吃一些高蛋白質的小吃一樣有用。在不少著名雜誌發表文章的紐約註冊營養師Jessica Cording就建議,在飯前飲一杯低脂奶,或吃一隻烚蛋,或乳酪,甚至是一小份杏仁,都可以增加飽肚感,令你正餐食少點,又不會餓。增加飽肚感 但不宜過量本地營養師黃榮俊(John)就解釋,因為牛奶在消化過程中會凝固,飲完會有飽肚感。而蛋和杏仁都含豐富蛋白質,在胃內都需要用多點時間去消化,所以一樣會佔肚,但乳酪未必有飽肚效果。他亦提醒,杏仁不宜吃太多,不要超過八粒,「因為杏仁脂肪較多,吃得多會導致熱量增加,有肥胖問題。而且這些堅果在消化過程會產生大量胃酸,吃多會有胃氣。」不過他提醒,高蛋白質食物可能同樣含高脂肪,因此他建議,想減肥其實應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而且,肚餓不僅因為肚子空,血糖波動也是原因之一,纖維就有穩定血糖的作用,所以吃糙米、紅米等,一樣可以增加飽肚感。記者:陳倢攝影:梁志永



蛋含豐富蛋白質,需要多點時間消化,因此也可有佔肚效果。

杏仁同樣可增加飽肚感,但不宜吃過量,否則可能會有肥胖問題。

營養師黃榮俊建議我們可以多吃高纖食物,如蔬菜,有效穩定血糖,減少肚餓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25/19626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84

祖兒搶着Lanvin冬裝 打底拒低V透視

1 : GS(14)@2016-08-09 07:33:05

Lanvin2016秋冬由設計團隊負責,沒有Alber Elbaz的領導,這季的輪廓不再重點勾畫女性曲線,如祖兒所示範的連身裙剪裁偏鬆,用不同色調的光感喱士組合成層次設計,低V透視不失性感,不過祖兒穿小背心打底,浪費原有的誘惑設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9/19729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