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 范卫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lls8.html

作者:范卫锋

 

    1、巴菲特还住在家乡奥马哈的那套老房子里,这成为其节俭人生观的招牌动作。不过,原来他有5套房子,但只在其中两套居住。

 

    2、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传奇广为人知,鲜为人知的是,可口可乐的前总经理唐纳德•基奥一家,在50多年前就是巴菲特家的街坊邻居。巴菲特当年初出茅庐搞投资,去过基奥家几次,屡次降低“投资门槛”拉委托资金,但最后仍然被拒绝。

 

   3、我一直认为,巴菲特对于媒体的情有独钟,如他对《华盛顿邮报》的著名战例,不光是出于投资价值的估算,他对于政治一向热衷。《滚雪球》印证了我的想 法。他的父亲上大学时就主修新闻,后来是在爷爷的坚持下,才“放弃了高脑力、低收入的新闻行业”,转而销售保险,开始了家族的金融生涯。巴菲特家族与传媒 世家就此擦肩而过。

 

   4、众所周知,巴菲特是史上最坚决的抄底爱好者。现在看来,这是有遗传的,不管是基因还是文化遗传。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巴菲特父亲打工的银行倒 闭了,比失业更惨的是,他的钱也存在这家银行里,而两个孩子(包括1930年8月30日出生的沃伦•巴菲特)正嗷嗷待哺。

 

    这个时候,父亲作了一项绝不逊色于儿子的勇敢决策:他开了一家股票经纪行——在全世界没有人想买股票的时候(此时距离市场的底部还有七八年!)。随后,尽 管美国天灾人祸不断,罗斯福的当选又让他深恶痛绝,但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日渐走上轨道,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在大萧条中奇迹般地日益改善。范卫锋相信,这一段 成功地“过早抄底”的家庭经历,根深蒂固地、从童年时期建立了巴菲特在绝境中的乐观主义信仰。

 

   5、人们一直竭力从巴菲特的童年中,找出日后成为股神的线索。但在我看来,这种努力基本告于失败,仅有一些的案例也过于牵强附会。比如,巴菲特从小喜欢收 集瓶盖,当然包括他后来投资的可口可乐公司的瓶盖,可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他放弃了收集过瓶盖的其他公司(包括百事可乐等N家汽水公司)呢?

 

   6、现在我周围的朋友之所以热衷股票,往往是因为打工不如意,生意更不好做。但巴菲特在专业投资之前的青少年时期,已经是个成功的个体户。童年时期的送报 卖口香糖之类,可以不算。14岁时,他已经靠课余小经营,赚到1000美元(1944年),15岁时,他投资了父亲的建材公司,还用自己赚的1200美 元,买了40英亩的农场。(5年后,他以两倍的价格卖掉了这个农场)17岁时,身家5000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多美元)

 

   7、大多数股民炒股十几年仍未见过中金公司的CEO,但巴菲特10岁时就和父亲拜访过西德尼•温伯格——华尔街历史名人,当时高盛的掌舵者。西德尼在巴菲 特出门时拥抱了他,问“你最喜欢哪只股票,沃伦?”巴菲特一辈子都记得这句话。在这次拥抱68年之后(2008年),他在金融危机中出手投资/援助高盛。 如同可口可乐的瓶盖、少年时送《华盛顿邮报》,巴菲特与投资对象的关系,常常能够追溯到几十年之前。

 

   8、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其政治风格和儿子在投资圈内一样:孤狼主义。不在政治/投资的人际圈中过份拉帮结派,以政治/投资理念(而非人际关系)决定投票/股票的选择。

 

  9、巴菲特属于典型的蔫坏小孩。不善运动——乒乓球除外;不善泡妞——连姐姐都不乐意带他玩,因为嫌他太土;不善交际——在读了戴尔•卡内基的书之后有所 改善,时常去百货商店偷东西,专门去抛空老师喜爱的AT&T股票。这种青春期的挫败曾造就无数伟人/恶人,而巴菲特把全部的青春期动力用于一个领 域:赚钱。

 

    10、PIMCO(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公司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旗帜人物比尔•格罗斯,当年上学时精研赌术,据说是靠赌博赚钱读完大学。巴菲特与众多投 资大师一样,年轻时对赛马颇有心得,并和朋友写出自己的马经《稳健之选》。他利用父亲的国会议员“特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亲帮他从国会图书馆,把几 百本赛马预测的书全部借出来。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道路和一般人类似,都曾琢磨旁门左道,热衷奇门遁甲,只不过他在30岁以前已经走完这条歧路,而很多人 在这个年龄刚开始入市。

 

   11、打算效仿巴菲特在大学里做生意、赌马的学生务必注意,尽管巴菲特不爱埋头苦读,但成绩不坏。他的同学回忆,“在会计课上,导师还没有把200个学生的考卷发完,他就已经站起来交卷了——尽管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打鼓和唱歌上”。这一点和比尔•盖茨类似。

 

       12、巴菲特曾经泡妞无数,但屡战屡败,他惟一一个成功追求的女孩,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苏珊。从传记来看,与其说巴菲特追到了苏珊,不如说他用巴菲特式的耐心“耗”到了苏珊。 

 

       在社交场合,他的话题永远是股票和政治——在大萧条过后不久的年代里,股票可不是一个好话题。作为国会众议员(论级别,相当于咱的中央委员)儿子的身份, 并没有给他的情场生涯帮什么忙。在这一点上,美国的确颇有古罗马之风。例如,巴菲特父亲在华盛顿当“大官”期间,他在老家的公司被合伙人霸占了,这种事, 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日本或者任何一个亚洲国家吧?

 

       13、巴菲特的父亲是共和党议员,不幸遇到了罗斯福上台后连续20年的***党统治。(在有史以来美国经济最重大的底部),他们深信***党将把美国经济 拉入深渊,美元终将变成废纸,于是买农场、买金项链、甚至买食品储存……听起来似曾相识?没错,2008年到09年,类似的论调同样充塞坊间。

 

       14、巴菲特亦曾痴迷于技术分析,加尔菲德•德鲁关于零股交易法的书,他读了三遍,还研读爱德华兹和麦基的书。直到发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才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理”。

 

    范卫锋当年最早接触股票时,苦心攻读最力的是丁圣元翻译的那两本巨著,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还有一本是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蜡烛图分析》。 技术分析这东西,给你研究市场心理的一些工具,在天气预报上,属于“看云识天气”;在医术上,充其量是“望闻”,还算不上是“问切”。

 

15、巴菲特第一次去参加股东会的公司,叫马歇尔•韦尔斯公司。它是当时北美很有名望的最大的五金批发企业,这家公司如果将利润分红,每股可分62美元, 而当时它股价只有200美元。买了它,相当于买一只利率高达31%的债券。大萧条过后,美国股市这样的股票不少,格雷厄姆的公司当时也投资了该股票。人是 经验的动物,见过大萧条之后股票当垃圾的岁月,难怪格雷厄姆在50年代以后,几乎找不到他认为能买的股票了。

 

    16、凡是对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在拜访GEICO后不到48小时,抛售了自己投资组合中75%的股票,重仓买了GEICO(300股)。这是很违背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理念的。

 

    当时GEICO是8倍的市盈率,其他保险公司的市盈率比它高。很多保险业分析师认为巴菲特疯了:GEICO只是一家市场份额不到1%的小公司。价值投资的 教条主义者们要注意了,全世界价值投资的掌门人,第一次的经典战役,是投资一家规模很小、管理优秀的成长型股票。格雷厄姆经常提醒他,这公司的股票太高 了。的确,牛市是属于年轻人的,大萧条之后的牛市尤其如此。

 

    17、巴菲特视之如父亲和教宗的格雷厄姆,对于金钱远不如巴菲特热衷。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完全是两种人。巴菲特走的是平民路线的反精英文化,而格雷厄姆是人 中龙凤的精英主义,他用法语阅读雨果、用德语阅读歌德、用希腊语看荷马、用拉丁文看维吉尔,喜欢写剧本,创作十四行诗是他的乐趣,在几个笔记本上写满了他 的发明设想。除了不停变换的红颜知己以外,他对于凡间俗人俗事毫无兴趣。做他的学生、客户是一件幸福的事,做他的短暂情人也不错,但做他的太太就未免痛 苦。

 

    范卫锋觉得,格雷厄姆之所以在50年代中期关闭了他的基金公司,一方面是觉得市场已经超越了1929年的高点,有点恐高症,或者说,他已经看不懂眼前的市 场,激流勇退;另一方面,艺术和美女的乐趣,对他来说远远大于赚钱。对这位在大萧条及其余波中度过主要投资生涯的投资学术宗师,也许人生大于投资。

 

18、在名与利之间,格雷厄姆显然更重视前者。他居然把自己打算投资的目标股票,直接写入教材、在课堂讲授,不怕别人免费跟风(这对于基金管理者是极为不利的),甚至还有点以此为乐。而他的徒弟巴菲特则对其投资绝对保密,连客户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管中窥豹。

 

    19、在格雷厄姆公司20年经营期里,它的年收益率比市场高出2.5%。熟悉基金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0、巴菲特的岳父,和他家算是世交。他惟一的这次泡妞成功,多多少少沾了共和党家族的光。巴菲特父亲惟一一次失败的国会议员再竞选活动,就是其岳父当年一手策划的。

 

    21、从《滚雪球》的细节来看,很难说巴菲特的妻子苏珊,是否曾经“爱”过巴菲特。这取决于大家对于爱情的定义。

 

    22、巴菲特从不借钱炒股?这是个历史的谣传。21岁时,他父亲协助他从奥马哈国家银行贷了5千美元,这相当于他当时净资产的1/4。

 

    23、巴菲特一边做投资,一边在奥马哈大学教夜校,讲股票。这既是巴菲特家族传教士传统的延续,也是他推销自己的阵地。当年中共起家,也是大办夜校。在课堂上,人们要比晚餐闲聊时更容易被你“教育”。

 

    24、范卫锋感觉,巴菲特父亲在政治上颇有清流之风,有点“拗相公”的脾气。1952年,他拒绝支持党内明星艾森豪威尔,因此与共和党闹翻,牺牲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巴菲特日后的投资风格,俨如其父的政治风格。

 

    25、范卫锋觉得,如果说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马克思,巴菲特无疑是列宁的角色。没有列宁,马克思也就是欧洲N多哲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永远无法得到现实的检验;但好处在于,也因此无法被“证伪”。

 

    巴菲特做格雷厄姆手下时,做过一桩套利交易。但他比套利走得更远,自己下注于股票的单向未来走势,而不是锁定利润,这一单生意看出他们俩位一生的区别。尽管巴菲特后来早已自成一派,但他始终不“改旗易帜”,坚持高举格雷厄姆理论的红旗,这是他的人生智慧。

 

    26、格雷厄姆颇有堂•吉诃德式的骑士风范,他不会去拜访公司管理层,因为他认为这意味着努力去获取内幕消息,即使合法,也胜之不武。他只用公开消息和其 他投资者竞争。没错,内幕消息,时下基金界美其名曰“调研”,这是在法律边缘游走的艺术,正是价值投资界的马克思不耻的手法。

 

    27、格雷厄姆激流勇退之后,巴菲特谢绝了接班的机会,自立门户。1955年底,25岁的巴菲特杀回奥马哈小镇。当时,他有17.4万美元,每年的生活费 是1.2万美元。自从他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截至1955年,每年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1956年5月1日,巴菲特联合公司成 立,20世纪最大的雪球正式开滚。

 

    28、巴菲特的第一批“客户”,主要是亲戚、发小、世交、挚友。在那个年代,离开纽约和波士顿搞金融、堂堂研究生去做个体户、有了钱不买房喜欢租房住,都 是凡人所不为的。1956年时,证券业并不显赫。苏珊对人介绍丈夫是“证券分析师”时,别人有时候以为是检查防盗报警器的。证券的英文security 也有“安全保卫”的意思。

 

29、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帮助,绝不仅限于思想与精神。他退隐江湖后,介绍了很多重要的客户给巴菲特。全国价值投资精神领袖的推荐和传人地位,对于创业期 的巴菲特意义不言而喻。格雷厄姆激流勇退,将品牌和客户资源传给弟子,这是师父的智慧;巴菲特青出于蓝,却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只争实利不求虚名,这是徒 弟的智慧,都不简单。

 

  30、巴菲特的私募基金开张第一年,跑赢市场4个百分点。他干过一桩漂亮的投资,购买总部在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的股票,这公司当时没上市,属于一级半市 场。1919年各地农民买入成本是100美元,50年代时,有一个家族开始以每股30元吃进,而当时该公司每股盈利是29美元(1倍的市盈率)。巴菲特发 现大有油水,派人开车去全国找农民收购,一路把价格拉到了100美元——3倍的市盈率。

 

  31、巴菲特也曾做过庄,在邮市。他曾做庄4美分的蓝鹰邮票,一共收集了60多万张,控盘了,共花了2.5万美元。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结果 一败涂地。范卫锋认识一些人,只知“物为稀为贵”,殊不知,除了极少数孤品珍品之外,长期而言,惟有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的“物”,才能“贵”。

 

  32、如果没有芒格的出现,巴菲特不会有今天。芒格家世比巴菲特显赫。据说,在奥马哈,芒格家族的人总是在客厅受到款待,而巴菲特家族总是在后门递送货物 (开杂货店的)。芒格早年不幸,第一次婚姻在8年后宣告失败,儿子8岁时患白血病,他看着儿子一天天衰弱死去。他和巴菲特属于一见如故,相较于各自的妻 子,显然他们俩之间相知更深。巴菲特与芒格的友谊,我们一般只能在武侠小说中见到。

 

  33、中国人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巴菲特的投资之路,能不能在中国复制?有一件事,巴菲特从起步阶段就一直做,那就是收购股票——进入董事会——改组公司——赢利。讫今为止,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流通股东、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成功干过这些?

 

  34、巴菲特筹集资金的分水岭,是1960年。在此以前,是他找别人投资;此后,是别人找他投资。1960年起,他的资金门槛提高到8000美元。接受别 人的委托资金变成帮忙,雪球开始真正向下滚起来了。1959年,跑赢市场6个百分点;1960年,跑赢29个百分点,资产价值达到190万美元。

 

   35、在1960年的客户资源大跃进后,1961年巴菲特的回报率是46%,跑赢道琼斯指数24个百分点。仅仅6年,他管理资产规模达720万美元,超过了他老师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个人身家正式超过100万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了。

 

   36、范卫锋也曾想过一个问题,查理•芒格作为智慧上与巴菲特比肩的搭档,为何比巴菲特“穷”这么多?现在看来,答案可能与他们早年的道路有关。1963 年,芒格也已经在做投资,然而和巴菲特比,他有几大劣势:一、当时他才筹到了30万美元,与当时的巴菲特比,起点太低;二,他很早就有了一大堆孩子,另 外,早年离过婚除过权,死过白血病的儿子,这些对于本钱都是大伤元气的。巴菲特说,“没有任何累赘地早点起步是很大的优势”,1955年从格雷厄姆那里打 工归来时,巴菲特身上已经有17万多美元,而芒格的本钱一直都很缺。年轻时候的本钱太重要了,范卫锋每每见身边的年轻人,沉溺于虚荣消费,就为其感到可 惜。三、芒格当时还在做着他的律师事务所生意,而巴菲特不在任何其他事情上浪费时间。专注是有代价的,它意味着放弃很多机会,但不专注的机会成本更大。也 许正因为这些劣势,为了奋起直追,芒格比巴菲特更愿意借钱投资,也进而承受着更大的风险。

 

    37、在认识芒格以前,巴菲特是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更关注的是雪茄烟蒂,是一家公司的关闭清算价值。芒格提醒了他,应该更注意公司的存活发展价值,思考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东西:品牌、管理、未来。熟知巴菲特的人知道,这些后来成为他投资思想的核心。

 

    38、范卫锋感觉,以巴菲特的智商,一开始他不可能不知道定性分析的重要,关键是他的信仰。格雷厄姆深受大萧条的影响,信奉梭伦的名言,“除非结束,否则 没有任何人的生活可以被认为幸福的生活”;父亲霍华德,始终在为美元一文不值的那一天做着准备(后来在遗产分配时,他都为此给子女留好了后路)。

 

    39、30岁以后,巴菲特有几个变化。范卫锋相信,它们的发生互为因果,绝非时间的巧合。比如,和芒格结交、从坚定的共和党世家转为***党人、投资风格 的变化、接受费雪的成长股理念。这说明,这段时间,他的信仰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而不是那些报表分析、图形分析、数据分析的“术”,造就了以后的巴菲 特,也让你我千万投资者走上不同的道路。

 

  40、巴菲特的学习力非一般人可比,芒格夸他是“学习机器”。范卫锋见过很多投资人聪明绝顶,可惜没有胸襟去海纳百川,终究成就有限。巴菲特从一个叫赫布•沃尔夫的人那里吸取了智慧,说此人“如果有人在新泽西的哈肯萨克洗个澡,他能告诉你这对美国自来水厂收入的影响。”

 

   沃尔夫告诉巴菲特,“沃伦,如果你在一个黄金堆里找一根黄金做的针,那么找这根针就不是更好的选择。”今时今日,仍然有大把聪明绝顶的投资者,在做这种蠢事。随便打开几份研究报告,就能看到一堆拿来着放大镜找“黄金针”的家伙。

 

  42、1963~1964年,巴菲特有一个至今广为流传的投资案例,是他投资史上的里程碑。美国运通被一个商品交易商所骗,骗子用海水冒充豆油得逞。事发 后,美国运通股价腰斩,正好赶上肯尼迪遇刺市场大跌,别人撒丫子跑,巴菲特思考数月,押下重注。好公司、坏运气、低价格、长期持有,一招鲜,吃遍天。

 

  43、在美国运通投资案期间,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在癌症中去世。一败涂地的政客,往往被此病纠缠。巴菲特让父亲把他从遗嘱中删除,将遗产让给其他亲人(巴 氏爱财,让之有道)。不过,在父亲生前,巴菲特始终没有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决心“叛变”成为一个***党人。巴菲特和索罗斯为何都是坚定的***党人, 而不是传统的“富人党”共和党,这值得我等投资者深思。

 

  44、尽管丧父之痛令巴菲特深受打击,头发凋零,但他仍然和妻子苏珊吵了一架——怪她在霍华德的棺材上花了太多的钱。若不是他的“阿堵物”富甲天下,范卫锋倒真觉得他颇有几份魏晋风度,略具庄子陶潜的深刻。

 

  45、巴菲特的公司举世皆知,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现价9万美元/股,几个月前还是15万美元/股。对这公司的投资,是格雷厄姆“雪茄烟蒂”理念的代表作,却是一次著名的失败。

 

  46、伯•哈公司历史悠久,100多年前成立,后来的几代掌门人都雄心勃勃,殚精竭虑,可惜“海潮比游泳选手更重要”,一度辉煌之后,转而江河日下。巴菲 特进入之后,奇迹并没有出现。那种管理层痛定思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奇迹,常常只在报告文学、小说影视中才有。伯•哈的纺织主业始终没有振兴,至于它今天 的业务,那是巴菲特另辟天地的产物,和原来的伯•哈并无关系。巴菲特后来坦承,“如果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我的情况会更好”。

 

  范卫锋有时候想,清兵入关后的南明政权,就是典型的政治雪茄烟蒂。郑成功、张煌言、李定国、黄宗羲……那个时代的无数精英都想拿起来抽一抽,全都身死国 亡。当时的满清政权,政治市盈率极度“泡沫”,撞上狗屎运入了山海关,想用几十万满人统治几千万汉人,但泡沫一旦接轨现金流,就有希望做实,努尔哈赤皇太 极的成长股,终于变成了康乾的蓝筹股。

 

  47、在上世纪60年代,民权、反战风起云涌,欧洲日本美国全在闹西方版的“***”。美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尽管苏珊的救世情结极浓,巴 菲特却不为所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思赚钱术。尽管已经投身***党,他不会自己去做社会活动,甚至不想捐钱。如果没有最近的“裸捐”壮举,我想巴菲 特身后的名声很不乐观。

 

  他当时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核战争——极可能也是出于投资理由。他把《反战宣言》中的“记住你的人性,而忘记其他”放在案头。范卫锋相信,对人类的信仰,是成功投资的真正基础。

 

48、1966年2月9日,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点。在那个年代,一千点的道指,相当于现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一万点的上证指数。这一年,巴菲特发现手头有4000多万美元现金,找不到足够多的可投资的烟蒂。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钱比机会多。

 

  这时,他开始出售两年前投资在美国运通的股票,股价已经翻倍——不过,按很多人印象中的牛市标准来说,两年翻倍顶多算是差强人意。和60年代沸腾岁月中的明星人物相比,巴菲特已经颇有“未老先衰”的形象,这种牛市中的尴尬后来屡屡上演。

 

  49、巴菲特的父亲给子女留下的遗产是农场,那是为大崩溃预留的避难所。巴菲特却将它卖了买股票。范卫锋想,有人肯定要问,巴菲特已经很有钱,增加那点股票意义何在?不过,也可以反问:既然他已经如此有钱,保留农场意义何在?

 

  50、用三流的价钱买二流的公司、用四流的价钱买三流的公司,这就是60年代初巴菲特玩的游戏。当时他在格雷厄姆的“烟蒂”论、菲利普•费雪和查理•芒格 的“大生意”之间举棋不定。“这有些像新教改革期间的情况,第一天我听从马丁•路德的,第二天我听教皇的。格雷厄姆当然是教皇。”

 

  51、巴菲特入主伯•哈以后,曾分过一次红,每股派10美分,结果后悔莫及——每一颗子弹都很珍贵。从此,他不再“犯这样的错误”。8个月后,他发行交换利率为7.5%的公司债,股东们可以用股票来换。通过这种方式,清洗掉希望得到现金的股东,只留下忠实同盟。

 

  52、巴菲特投资伯克希尔•哈撒韦后陷入沼泽,解套的方法是寻找一匹宝马把自己拉出来,这匹马是奥马哈的一家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国民赔偿公司以昂 贵的价格为不寻常的人保险——马戏团的表演者、驯狮园、明星身体某些部分,大概像我们偶尔听过的贝克汉姆的脚、某女明星的美臀之类。没有糟糕的风险,只有 糟糕的费率,这是该公司掌门人的信条。

 

  53、范卫锋觉得,巴菲特号称“奥马哈圣人”,绝不只是因为他居住于此。他的早期客户大多来自奥马哈,而其早期的成功投资案例,也有不少来自奥马哈。投资本土市场、本土市场,的确可以提高命中概率,而投资就是寻找高概率赌局的游戏。

 

  有人入市不久,就大搞投资组合,自选股好几页,还跑到国外去隔山买牛,长期胜算很难保证,因为远离自己能力圈的投资是危险的,“窝里横”是大有哲学根据 的。即使是能力圈不断增长的学习机器巴菲特,也是逐步、谨慎地走向全国、走向全球。你的能力圈在哪里?如何扩大能力圈?这是投资者的重要问题。

 

  55、1967年,巴菲特给合伙人写了一封信,将其投资业绩的目标,从以前的每年超过市场10个百分点,下降为超过市场5个点(或只挣9%的回报),并且 劝告投资者:你们如果有更好的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确实有投资者撤出了——但巴菲特年底揭盅,那年收益跑赢了市场36个百分点。

 

  《滚雪球》的作者施洛德•艾丽斯认为,巴菲特是在借此测试客户对他的信任,范卫锋倒是觉得未必,这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巴菲特应该是真的认为市场 已高,泡沫膨胀,烟蒂的屁股越来越短了。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巴菲特继1966年跑赢市场36个点之后,1967年再次跑赢市场17个点。但他心里明白: 这些超额利润是泡沫所赐,是其他的“大傻瓜”送来的钱。若非如此推理,接下来他的关门清盘之举,就变得不可思议。

 

  56、众所周知,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众所不知的是,IT界两大黑马,英特尔与微软,都与巴菲特颇有渊源。60年代时,盖茨还是个小孩,此处先讲英特尔。

 

  当年巴菲特结交了一位好友,鲍伯•诺伊斯----英特尔INTEL的创始人。当时诺伊斯在仙童公司工作。熟悉硅谷史的人知道,仙童是硅谷的天才孵化 器,AMD和英特尔等都是仙童人马出去创立的。尽管巴菲特很欣赏诺伊斯,但他并没有投资身边诞生的这家伟大企业——英特尔。安全边际,对于巴菲特来讲,绝 不只是说说而已。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划个圈,离开这个圈就有危险;严守安全边际和能力圈、不受外界诱惑的巴菲特如果去取经,一定比唐僧省心。

 

  57、1968年1月,巴菲特召集格雷厄姆的信徒们开了一个会。当时的情形和90年代后期颇为类似,沸腾的市场让格雷厄姆信徒们感到孤独。范卫锋想,也许是当时巴菲特修为还未达化境,还需要和同志们聚在精神领袖的大旗之下,抱团取暖。

 

  58、巴菲特曾经数次想甩掉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包袱,但一直未遂。也许因为曾有过甩包袱引发的社会事件,让他十年怕草绳;也许是天性使然,他对于裁员、 重整这种事,做起来始终不如那些秃鹫投资者、并购大鳄们,始终有心理障碍。范卫锋猜想,“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企业10年,那就连10分钟也不要拥有它”这 句巴氏名言里,也许两成出于对甩包袱难度的认识。

 

  59、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巴菲特居然曾想把这个包袱甩给芒格,这实在是价值投资史的大幽默。经过三天的商谈,芒格没有上当。巴菲特烦恼已久、急着甩掉的累赘,查理•芒格怎么会接下来呢?

 

  60、尚未搭档做“连体双胞胎”的巴菲特和芒格,当年做过多次一致行动人,其中一家是蓝带印花公司。这公司是印制商场赠券印花的,商场先给它钱,它再印出 印花,最后再让消费者用赠券换奖品。因此,总是存在一批提前收到、尚未支付的资金,这正是巴菲特青眼有加的东西:浮存金。

 

  巴菲特头一次尝到浮存金的甜头,是他和老师对GEICO的投资。后来他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对银行的投资,将浮存金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别人的钱、未 来的钱做安全的投资,是巴氏秘技。范卫锋看过不少投资人物的历史传记,不少人的投资收益率都高于巴菲特,但他们在财富榜上的排名离巴菲特很远,原因之一正 在于此。

 

  61、巴菲特虽然没有走他父亲的从政道路,但对于新闻业情有独钟----新闻也是“大政治”。说实在话,他在新闻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卓越。1969年,巴 菲特拿下《奥马哈太阳报》时,他自己估计的年均回报率是8%,远低于他对其他项目的预期收益门槛,换句话说,他在传媒业的投资是有机会成本的。陈升在《关 于男人》中唱道,“没有玩具的孩子最落寞,而没有梦的男人是什么”。能够让巴菲特这样的财迷忍受“低”收益率的,只有梦想。

 

  62、范卫锋发现,巴菲特曾经得过一次普利策新闻奖——至少在本质上得过。当年他40来岁解散合伙公司后,弄到了一条新闻线索,先告诉自己投资的《华盛顿 月刊》,结果人家嗤之以鼻。他只得转向旗下影响较小的地方报《奥马哈太阳报》。当时有一家叫儿童城的慈善组织,巴菲特的父亲曾帮助过该机构,该机构声名大 噪以后,和我们听过的许多故事一样,捐款水漫金山,却只对受捐对象进行“滴灌”。

 

  于斯役中,巴菲特亲自披挂上阵,指挥一批记者在奥马哈城四处调查搜证。后来,从他的独特能力圈中找到了突破口,拿到了税收申报单这一铁证,颇有点像8年前《财经》杂志的《银广夏陷阱》中的海关单据。1973年,《奥马哈太阳报》因为该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

 

63、60年代的沸腾牛市,让格雷厄姆的嫡传弟子巴菲特感到困惑。1969年底,39岁的巴菲特宣布将退休,并关闭合伙公司。客户纷纷郁闷,其妻苏珊大喜,以为可以琴瑟相和享受人生。她不知道,雪球在奔腾而下的途中,是无暇停下欣赏沿途风景的。

 

  64、当年格雷厄姆引退时,把客户介绍给弟子。巴菲特此次“退休”,也把客户推荐给两位老友:桑迪•戈特斯曼、比尔•鲁安。比尔•鲁安可能不太有名,但红 杉基金的名字应该听过,他是红杉的创始人。巴菲特和高科技业那些大佬,其实渊源很深,比如盖茨、诺伊斯、比尔•鲁安、安迪•格罗夫……

 

  时下俗人,将高科技业风险投资排除在“价值投资”之外,范卫锋觉得很荒谬。巴菲特不投高科技,是因为他知道这在其能力圈之外,觉得押注的赢面太小而已。说红杉、KPCB他们不是价值投资,如同川菜师傅认为杭菜师傅做的不是中国菜。

 

  65、60年代,巴菲特和芒格在零售业投资上损失折将。芒格对零售业有句断语,“零售业是非常棘手的生意,实际上,每一家连锁店最终都会陷入麻烦并很难调 整。此20年里占优势的零售商,不一定在彼20年里同样有优势”。范卫锋觉得,这句话和巴菲特那句“不要买带轮子的股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如果听 众只盯着下一季季报,或者只关注下一根日K线,这些道理是听不懂的。

 

  巴菲特从中悟出另一些教训。“时间是极好的生意的朋友,是普通生意的敌人。也许你认为这个原理很明显,不过我必须也艰难的方式学会。”“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好于以一个好的价格买合理的公司。好的骑师骑在好马身上,而不是骑在劣马身上才能发挥出色。”

 

67、1969年秋,即将“退休”的巴菲特在《福布斯》杂志露脸,文章标题叫《奥马哈如何击败华尔街》。如果1957给他1万美元,12年后价值26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

 

  68、然而,巴菲特个人的财富增长,比客户快得多得多。他不光从投资本身中赚钱,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收费、用收费再投资。仅从1966年开始的三年内,他的身家涨了4倍,达到2650万美元。

 

69、范卫锋发觉,巴菲特1969年这次“退休”,其实和投资的关系并不大,他并没有清仓反而在增持伯克希尔等股票。菲特舞剑,意在沛公。巴菲特12年前 出道时,嘴上没毛,人微言轻,合伙公司的人物、权力架构中,应该有不少无奈的权宜妥协之举。1969年时,他羽翼已丰,从者如云,可以按自己的游戏规则来 玩了。所以,范卫锋觉得,巴菲特1969年的“退居二线”,实则是“以退为进”,可称为巴菲特版的“延安整风”,估计顺便改变了一些公司行业的配置,伯克 希尔的中央***根据地地位,从此确立。

 

  有的客户拿了现金走人,有人留下来继续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等股票。这次“退休”让动摇分子离去,留下的是打算走二万五千里的铁杆粉丝。截至1970年 底,通过继续增持,巴菲特夫妇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从原来的18%猛增到36%。芒格曾说,巴菲特是“贪得无厌的收购者”,像洛克菲勒一样,在缔造商业帝国 之初,大刀阔斧地扫清了任何挡路者。

 

  70、巴菲特确实在1969年宣布解散公司“退休”,但是,并不是卖掉所有股票清仓离场,顶多是进行了一些具体调整。范卫锋注意到,这一点至今被很多媒体书籍、评论人士以讹传讹,他们常常把这次“退休”说成是巴菲特清仓离场。

 

  关闭公司时,合伙公司所持有的是一大堆银行、纺织公司、报纸、保险公司的股票,现在巴菲特切开馅饼,让合伙人选择要现金还是要里头的股票。

 

71、1971年,巴菲特另一猎物喜诗糖果进入视野。喜诗成立于1921年,当时50岁,“喜诗品质”在加州很有点名头——巴太太苏珊也是它的拥趸。喜诗 开价卖3000万美元,但其资产仅值500万美元。如果按照格雷厄姆的标准,完全不能入其法眼。经历过大萧条的格雷厄姆,不相信品牌这些“虚”的,更关注 公司清算时有啥家当。

 

   不过,巴菲特和芒格此时已隐然自立门户,范卫锋称它为格雷厄姆教派的“巴氏修正主义”。“巴氏修正主义”认为,投资喜诗,相当于买了利率9%的债券(以当 时的收益情况算),而且这个利息还可能不断增加。范卫锋认为,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之一,就是把股票当成利息可能不断增长的债券。

 

  72、与妻子苏珊相反,巴菲特很不喜欢买房子,认为买房纯属浪费金钱。的确,几十年来,听过很多股票投资者进福布斯富豪榜、很多盖房的开发商也进了榜,可是,你听过几个买房子的进入福布斯榜?

 

  73、“水门事件”,正是《华盛顿邮报》的杰作。该报纸与执政的共和党政府斗得天翻地覆,亲尼克松势力对它施压,华邮股价跌了一半多。华邮的董事长正好这 时去世,巴菲特立即抓住机会,全部吃近他名下的5万股,并不断增持。为了让华邮的女主人凯瑟琳•格雷厄姆(与巴菲特的老师没啥亲属关系)放心,巴菲特告诉 她:华邮的股权结构设计,保证了他不可能夺到控制权。同时,他还和凯瑟琳协议,保证没有她的同意,不再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范卫锋相信,巴菲特后来的投 资成功,还和他的“与人为善”投资风格有关,老头估计没读过《道德经》,却隐然深得其真髓。

 

  74、巴菲特模仿的偶像,不仅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格雷厄姆,还有他不常提及的人物:格登•华莱士。华莱士的作为,如今看来并不稀奇:构建“俄罗斯套娃”式的公司帝国,层层相互持股,掌舵者站在股权迷宫的枢纽处,操纵全局。

 

  巴菲特在70年代初“退休”之后,重组公司的股权架构,构建了华莱士式的架构。伯克希尔•哈撒韦、多元零售公司、蓝带印花公司、国民赔偿公司,成为一张复 杂的蛛网。因为动静有点大,还带来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场调查。公司治理结构?在巴菲特这里,这个词的意思和教科书上的不太一样。

 

  75、华莱士式的帝国,当年德隆也搞过,为何失败了?范卫锋认为,德隆之败,并非败在所谓的股价操纵。德隆与巴菲特的关键区别,至少有两点:

 

  一,德隆没有找到巴菲特式的保险业现金流,保险公司从投保者手上融到钱,偿还期往往在N年之后,德隆的融资期限太短、成本过高;二,德隆投的那些项目,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和巴菲特的差距很大,还对付不了融资的成本,水平和运气都不太行。

 

  76、尽管作风低调,但巴菲特其实是公关大师。在六、七十年代,上《福布斯》杂志、在超级畅销书《超级货币》里以大侠形象出现、进入《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都令他光芒绽放。生意大到一定程度,光有钱还是不够的,作为国会众议员的儿子,巴菲特深知此理。

 

  77、与许多书籍误传他“成功逃顶”不同,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巴菲特并未幸免。《滚雪球》一书并没有列出明确的损失数字,但从书中描述判 断,他的账面身家损失在三分之一以上,而芒格的不损失不小于50%。他胜在有保险业的现金流,可以不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更重要的可以越跌越买,化危为 机。套五年,巴菲特套得起,可是阁下呢?你旗下有保险公司吗?

 

78、范卫锋认为,虽然巴菲特创业在50年代,起飞在60年代,飞黄腾达在八、九十年代,但是,决定他一生成就的却是70年代。

 

  用中共党史来比喻的话,师从格雷厄姆是留洋生们去西方“取经”的阶段,创业是建党打旗子,60年代崭露头角是搞暴动、建***根据地,70年代他退休后重 整伯克希尔•哈撒韦体系,以保险业的强大现金流,以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烟蒂”价格,购买菲利普•费雪的股票,正是放弃中央***根据地、长征去陕北以 后,七八年苦心经营,尽管表面上不显山露水,却悄悄地奠定夺取天下的实力和布局,三战而天下定。

 

  1974年底,巴菲特接受《福布斯》采访,作出了一个著名判断:像一个性欲旺盛的男人,闯进了女儿国。范卫锋以前读过的另外版本,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乡下小伙子,头一次来到城里的豪华夜总会。”可能后者更为形象。

 

  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以本杰明•格雷厄姆所青睐的“烟蒂”股票价格,购买菲利普•费雪的股票。”《福布斯》没有刊出巴菲特这句话,觉得 这种过于深奥的东西读者弄不懂。然而,这句话却是巴菲特荣登首富的关键所在。范卫锋忠告读者,你可以忘记我这几十篇《你所不知道的巴菲特〈滚雪球〉札记》 中的所有其他内容,忘记一切有关价值投资理论的繁琐细节,只要记住这句话,已经足够。

 

  79、1970年之后的5年,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者们的无聊岁月,股价令他们失望,但巴菲特仍然痴迷地收藏它的股票。他让母亲将股票廉价卖给姐妹们 ——并非因为不孝——因为这是难得的逃避遗产税的机会。“这是我母亲一直想做的,直到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那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最伟大的一招了,再也不会 发生了,那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80、《华盛顿邮报》的女主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在70年代是巴菲特的社交引路人。巴菲特既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跳舞,甚至不知道龙虾怎么吃。然而,巴菲特 与众之同之处,正在于虽然他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跳舞,甚至不知道龙虾怎么吃,仍然乐于做凯瑟琳的“社交跟屁虫”,他关注的始终是比法语、跳舞、龙虾更实质 的东西。

 

  81、巴菲特的财富基因,并没有遗传到下一代。他们很年轻时,就开始抛售老爸视如珍宝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用于改善生活品质,或者尝试自己的浪漫梦 想。70年代,“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的女儿苏茜,卖掉大半股票买了公寓和保时捷——年轻人的奢侈消费是他父亲的大忌;好动的儿子霍伊套现部分股票,搞了 巴菲特挖掘公司,开着挖土机帮别人挖下室。毫无疑问,这三个子女全都受母亲苏珊的影响更深。

 

   范卫锋觉得,巴菲特从未认真地想过子承父业(他曾经试着培养彼得,但那时已经太晚,彼得痴迷于音乐,对接班兴味索然),他对三个子女的教育并不成功,学习 巴菲特,这点别学。相比之下,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比他成功得多。当然,这是从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去想。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做一个有钱的快乐凡 人,比一生为了做大数字而奋斗的巴菲特,要有趣得多。

 

  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巴菲特是个成功的儿子,但却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失败的丈夫。史书上会有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但不会有“巴菲特家族”。那个经典的幽默对话,是他的失败教育的注解:“你是谁?”“我是你的儿子,爸爸。”

 

   82、对巴菲特的人生价值观最不认同的,当然是她的妻子苏珊。她对把巴菲特从钱眼里挖出来已经绝望,开始寻求自己的浪漫梦想。她和网球教练(男性)到处游 逛,更要命的是,当年差点与她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被父亲强行阻止,让巴菲特趁虚而入的那位恋人米尔顿,也和她恢复联系,人们经常能够在公共场合看到 他们出入。毫无疑问,几年之后的分居伏笔已经埋下。可是,巴菲特仍然忙着滚雪球,对于身边的风景、亲人的失望,无心、无暇顾及。

 

83、巴菲特和恩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交集,首推GEICO公司。(参见范卫锋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之五)就是这家传奇的GEICO,从70年代初的60多元/股,跌到1976年的2元/股。这种雪崩式跌幅,与美国如今的金融股有一拼。

 

  巴菲特早就青睐GEICO,但一直在等待“安全边际”,1976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有部电影《兵临城下》,里头那个苏联狙击手瓦西里,他的决窍不仅是枪法好,还有善于等待。“我像块石头似的,一动也不动”,如《孙子兵法》里讲的“不动如山”。

 

   84、一个老话题: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是什么关系?长期投资,到底应该有多长?GEICO最坚定的拥趸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当过GEICO董事会主席, 似乎是一路套下来,在2美元时仍然继续持有,前CEO洛里默•戴维森(此人对于巴菲特早期投资启蒙有贡献)也是一股没卖。GEICO创始人的儿子小里奥• 古德温,最后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他的儿子则死于用药过量,被疑是自杀。长期投资做成这个结局,恐怕应该好好反思。

 

  85、大众传媒和流行书籍,往往用剪辑过的数据误导人。那些耳熟能详的长期投资辉煌案例,往往是拿股票顶峰时的涨幅在说事。沙特王子阿尔瓦立德,91年开 始投资花旗,站在2007年往回看,是英雄;前几天花旗跌破2元(有兴趣的读者,参见范卫锋中东巴菲特与正版巴菲特,孰胜?),王子快从英雄变回狗熊矣。 AIG周五股价更是跌到0.54元,去年还在六、七十元,昔日的道指成分股沦落如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87、1976年的GEICO寻求再融资,四处碰壁,寻找再保险受人冷眼,监管层给它发出病危通知书,它的处境比现在的AIG危险很多,AIG差不多已经 到了“大到倒不起”的程度,而GEICO挟持的“人质”还没有多到这个份上。这时,巴菲特来了,巴菲特的趁火打劫与雪中送炭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而这成为 他时时复制的盈利模式。

 

  88、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古特弗伦德的帮助下,GEICO抓住了救命稻草。古特弗伦德的大名,相信读过华尔街史的人都不会陌生,特别是那本《说谎者的扑克 牌》让他“名”扬四海。当然,这次GEICO保卫战的成功,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1976年后,没有重现30年代的大萧条,苦撑几年就开始了美国20年 的黄金时代,否则,巴菲特也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0

815電商大戰:你所不知道的京東的陰謀!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8/20/231335.html

815高潮來得快,退得也快。做電商的,經常聽到所謂的「乾貨」,所謂「乾貨」,大概只是些做電商熬夜苦逼青年們的提升業績的營銷技巧,只算技法, 不算功夫。俺今天就寫一「水貨」,全用各種概念各種理論玄學解讀815電商大戰,看不明白就嗆死你們。恭喜你,看得懂的以後都有可能成為小馬云。這是給未 來的馬云和強東們,今天和我一樣做電商苦逼和胸大懷志大青年們看的:

【蝴蝶效應】

劉強東是拓撲學大師,20多條微博引發815電商大血戰,引發全網數千萬消費者和媒體,名人,業界和整個社會關注。這雖然是深思熟慮的幕後策劃,但引爆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時間,爆發力驚人,同時也創造了營銷傳播學上史無前例的爆炸案例,顛覆了公關學到營銷,媒體傳播的界限,只有在高度SNS化的今天互聯網才能做到。現在是雷布斯,周鴻禕,劉強東的天下,阿里系,騰訊系顯然落伍了。

【鯰魚效應】

劉強東是闖入電商界的鯰魚,而國美蘇寧,乃至易訊天貓都是擠在電商混戰中不思進取的沙丁魚,即使是一條小小的鯰魚進入這池塘,沙丁魚們要想躲過被吃的惡運,就必須在魚槽內拚命不停地游動。其實,這不是壞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壓力變成了電商市場的活力。馬云不能再說只有他家才懂電商了。

【病毒營銷】

劉強東是攪亂渾水的,沙丁魚拚命擺尾,裝作一副凶相,要對戰,結果迅速被強東的系列微博引誘,立即反應,在微博迅速造成氣場,蘇寧和國美以及一淘和潘石屹都變成了中毒的「肉雞」,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利用快速複製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而這個發生的主體,就是在今天的自媒體:新浪微博。

【虹膜效應】

劉強東沒近視,別誤會。前幾個概念大家都懂,這個「虹膜效應」的定義我得解釋解釋:即是說,你平常本來不關注的東西,突然有天關注後,以後就會經常看到,你的注意力影響到你平時忽略的東西。這是我對吳曉波同學沒說清楚的東西給他點理論指導,他說此次大戰是壓力「測試戰」,最後會影響到「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但這僅僅看到的是表象。

我認為可以用虹膜效應來解釋:這也是此次戰役中最要命的地方——我們都知道,每個巨型平台,都有賴於長期對用戶的培養,形成用戶對平台的固執認識,一旦做到,天下無敵。比如:上QQ幹嘛?--聊天;上百度幹嘛?--搜東西;上淘寶幹嘛?--買東西。當網站積累的用戶數量級達到一定程度,比如QQ,幾乎中國所有網民都是他的用戶。這幾乎是不可打敗的,同樣的競爭,燒多少錢都沒用。

淘寶也如此,馬云的淘寶+支付寶,以及豐富的用戶購買途徑:B2C,C2C,團購...幾近集中了中國所有有能力的網購用戶,每日數千萬用戶訪問,數億流量,形成了「購物,上淘寶」的固有認識,無論京東蘇寧號稱多優質體驗,都無法從本質上撼動這種「頑固」的認識,所以即便強大到李彥宏馬化騰都在競爭中失敗了,因為用戶到騰訊和百度的目的不是購物。

因此,我們能看到,不管京東發起一輪一輪各種營銷,最多沖高到每日500萬UV,每天訪問的固定用戶在活動結束後,立即落到300萬,比淘寶整體差了20倍。

用戶規模的積累,目的是「從量變到質變」產生飛躍。而騰訊,百度,淘寶通過近10年的攻城略地,已經達到了將聊天(SNS),搜索,購物變成中國互聯網最基本最日常的應用行為。以至於有高級領導認為,「淘寶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京東和劉強東,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京東和淘寶的差異:「購品牌購正品,上京東」,去改變消費者的認識,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說回「虹膜效應」,可以將互聯網數億,有固定上網行為習慣的用戶看成淘寶的腦殘粉,他們只會相信淘寶,然而在突然間:滿世界都充滿了京東,京東,京東,蘇寧,京東...腦殘粉們幾乎立即把京東當成了姚晨,通過815,種下了盜夢空間的種子,接著,這些網上腦殘粉,線下二逼屌絲,城鄉結合部文藝范們還通過在「中國好聲音」,電視劇「北京傻逼青年」看到了無孔不入的京東,京東,京東...反腐看見,注意力轉移,這就是虹膜,達成了認識到「購物還有京東」的效應。這就是吳曉波沒解釋清楚的「消費者習慣的決定性轉移」,不是決定性,但是會有一定性:淘寶之外,還有京東。

通過這次從→【蝴蝶效應】→【鯰魚效應】→【病毒營銷】→【虹膜效應】的系列反應,815成為了引爆整個互聯網的電商核爆。無論京東今天遭遇了如何多的所謂「價格欺詐」指控,影響力已然造成,不可逆轉。「虹膜效應」還能達成另外一個具有「決定性」的效果:即腦殘粉只相信他瞭解,形成認識的東西,而後續對京東的質疑,多來自那些推波助瀾的媒體,對手,好事傳了千里,民主的質變發生了暴政,壞事,只能在所謂的媒體和公母知之間傳播,影響不是沒有,只是不大。

那些故作聰明的一淘們,各種公關黑,理論上,只能成為這一系列效應當中推波助瀾的棋子和吸引大量腦殘粉關注的加V大號,助推手...這只是----不議論,無關注,就是這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67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互聯網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4912.html

這個話題從知乎上一個關於「香港iOS開發環境」的問題說起。

我並非技術出身,無法從iOS工程師的角度來分享「香港的iOS開發環境」。不過拋磚引玉,希望通過分享這兩年來在香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從業經驗,讓大家對香港的互聯網行業從業環境有更深入的瞭解和引起關注。

來香港之前,相信我和大家對香港互聯網行業的憧憬是類似的,「1000M飛速卻廉價的互聯網接入」、「完善的金融投資體系」、「谷歌退出中國大陸遷往香港」、「騰訊阿里巴巴等都在香港上市」、「全民3G(如今已用上4G LTE)」、「沒有各種牌照許可證和審查」、「自由開放國際化」,這些耳熟能詳並讓人羨慕的、對香港及其互聯網的描述,無一例外讓我們認為香港這個上網「順暢」的地方,互聯網行業會是多麼發達?

當然,吸引我的還有香港理工大學的交互設計專業,是很多互聯網產品和設計師們嚮往的。一切聽起來都那麼互聯網。與之前在上海短暫的互聯網創業和從業經歷相比,香港彷彿更像是一個圓夢的地方。

一年的碩士課程畢業後,來自大陸的同學都一個個回到北上廣深,投身互聯網。而我選擇留在香港,並加入了當時剛剛起步並高速發展的TalkBox團隊,擔任中國地區經理。

智能手機和3G普及 APP外包缺新意

除了中國移動香港外,香港的各大移動運營商早早就完成了3G網絡的基礎建設和商業化。加上香港市民普遍的高購買能力,以及免稅帶來的電子產品低售價,香港的智能手機普及率非常高。幾個月前,香港更是提前步入了4G LTE時代。同時,Apps理所當然成為近年來香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零售、媒體、金融到娛樂、教育、政府等等,各行各業的企業和機構都希望擁有一個或一系列Apps以提高競爭力。不僅僅是傳統行業公司,即使本地有強大IT背景的互聯網公司如Openrice、JobsDB等,也都選擇將移動產品外包。

因此,香港成就了數家有一定規模的Apps外包公司,如Green Tomato、Cherrypicks、MTel、InnoPage、AppTask等等,團隊從十幾人到上百人,十人以下的小團隊更數不勝數。業務從Native App、Mobile Web等移動產品設計、開發外包,到移動廣告推廣、公關等。流水線式的外包生產,很難點燃創新火花,每年香港製造的幾百個Apps,大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外包公司和創業公司的創新路

近幾年有外包公司開始涉足自主技術及產品研發,外包公司從事研發有兩個目的,第一是為轉型找方向,第二是研發的新技術和面向大眾產品成為不錯的廣告招牌,吸引更多外包客戶。

以大家熟悉的TalkBox為例,它便是外包公司研發團隊的產物,所以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創業公司。TalkBox是Green Tomato公司的獨立研發團隊Farm,繼2009年推出HK Movie後又一個得到廣泛好評的自主研發產品。TalkBox最初由一個4人團隊開始進行研發,最高峰時由近20人參與到TalkBox的各項工作中。對於一個在香港,還沒找到商業模式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TalkBox語音信息設計的創新是驚豔的,以至於很快成為各種手機通訊應用的標配,被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跟進,就連Facebook最近也在其Messenger裡加入了類似功能。

TalkBox的例子,反映出了一部分香港互聯網從業者的問題——香港互聯網不缺有才華且不願抄襲的人,但對中國大陸市場不瞭解甚至恐懼、對互聯網融資和運營缺乏經驗。記得李開復老師曾經建議TalkBox的母公司應該放棄外包業務,公司上下全力投入到TalkBox來應對競爭。只是開復老師無法想像,外包業務對這家公司的重要性:光靠概念和投資,真的不足以養活這家在移動互聯網做了10年上的百人公司,更不用說由此帶來的風險。

當然香港也有一些不錯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如Stepcase, Primitus, 6wave、Editgrid等,都有著不錯的產品,也有微型但精幹的團隊。與有外包公司做後盾的團隊相比,他們的生存環境更加艱難。香港本地市場太小,互聯網行業經歷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洗禮,在資本市場活躍的香港這些公司卻無人問津。偶爾會有來自大陸或海外的風投關注,但實際融資成功率很低。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出現了面向互聯網的孵化器如CoCoon和AcceleratorHK等,不過目前還未見到成功案例,所以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十年河西 互聯網已成冷門

另外我提一下相關行情,與國內互聯網欣欣向榮不同,一個香港的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從事Apps或者其他IT開發。起步工資大約10-12k港幣,相當於普通地段30多平方兩室一廳的一個月房租,或者繁忙茶餐廳有經驗的洗碗工收入。相信這也是國內不少互聯網公司給應屆生的開價,只是香港生活成本要高得多,且幾年內晉陞空間不大,屬於比較冷門低薪行業。相比之下,如今讀IT專業的學生,如果進入投行做IT Backend Support而不是在外包公司寫App,起薪可以高出非常多。

也就是10年前,2000年互聯網泡沫前,香港互聯網工程師最熱門,有幾年經驗可以開到近10萬的天價月薪。泡沫後大財團們對互聯網不再有信心,無論是私有化退市還是科技業務轉型,資本不再圍著互聯網創業者轉。10年來,創業者始終找不到資金發展,也成了香港互聯網產品發展的死結。

而事實上,10年來互聯網不但沒破,且創新仍在繼續。56K的貓甚至被換成了千兆光纖,大陸的互聯網企業也成了世界的焦點。而香港,還沒走出那場陰影。

總體來說,互聯網在香港屬於夕陽行業,資本不青睞,政府不支持,企業不投入,人才往外跑,家長覺得小孩讀IT沒前途。這幾年因為智能手機在香港的高普及率,Apps開發創造了一些機會,有人看到曙光,2000年倒下去的一代有一些人希望捲土重來,試圖重新創出一片天地,無奈環境已大不如從前。

即使家家戶戶擁有1000M的廉價寬帶接入,又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04

你所不知道的MSN中國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7004.html

MSN是什麼?在你的印象裡,也許它是你關於網絡社交的最早回憶,也許是你曾經的關於青春故事的一個符號。

MSN中國又是什麼呢?也許你認為,這僅僅是跨國公司的中國辦事機構,是即時通訊工具Messenger的中文版, 又或是MSN中文網,一個為了適應中國國情而低調地存在。但事實真正是這樣的嗎?

至少,坐在我面前的劉振宇不是這麼認為的。

這位MSN中國的當家人在我面前滔滔不絕地講了三個半小時,眼神之中按捺不住對新業務的激動。而這只是他近期的多次「布道」中小小的一次。


那麼,真實的MSN中國是什麼呢?我認為,它是微軟在中國轉向Win8體系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是微軟探索互聯網變現模式的尖兵。

說到現在如果你還是不懂,且聽下文分解。

  大微軟故事裡的小msn

MSN只是微軟大棋局中一枚小小棋子,要瞭解真正的MSN,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微軟這個大棋局的故事。

這似乎對於微軟而言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所有的呼聲都認為,微軟的核心業務操作系統將被取代,這其中最大可能的威脅便是谷歌和蘋果。這兩家公司通過或開放或半開放的系統架構,搭建起了軟硬兼具、入口級的生態系統。微軟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

但對微軟而言,這恐怕又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畢竟,微軟手中尚有最多的用戶,有云、大數據、搜索、語音以及硬件的技術能力。微軟所做的事情便是這樣:建立一個跨終端的系統平台(WIN8),使用云端數據,讓足夠多的用戶使用,建立新的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入口。如果這一構想能達成,微軟將不僅僅是一個軟件巨頭,而將是一個霸佔PC、手機、客廳(電視)多個終端的、軟硬件一體的巨頭。

當然,這是一個巨大而美妙的夢想,而這個夢想的核心便是有多少用戶成為這一系統的成員。為了吸引並留住用戶(也是為了多終端搭載),微軟將WIN8桌面設計成個人通訊整合及內容推送入口,即,打開WIN8首頁,你可以瞭解所有信息。

在這個故事裡,用戶才是關鍵,它需要每一個用戶有一個獨立的賬號,通過這個賬號,用戶將所有的關係鏈納入,並通過云端在多個終端穿梭。微軟需要海量的用戶群遷移到這個賬號裡。

那麼,微軟手中有什麼用戶資源呢?1,各個版本的Windows用戶。2,SKYPE。3,MSN。這其中,Windows用戶數達10億+,SKYPE月活躍用戶2.8億,Messenger則有約 1 億活躍用戶。

OK,故事講到這裡,MSN這枚棋子與我們見面了。如果你是微軟,來下這盤棋,你會怎麼做呢?那肯定將MSN+SKYPE的用戶導入到WIN8賬號體系中,最重要的則是積極地推動數量最大的Windows用戶切換到Win8系統並擁有一個微軟賬號,這才是最好的選擇,對不對?

至於MSN,用戶雖然少,但黏性較高,而SKYPE則擁有綜合通訊的發展潛力,所以,微軟選擇了讓MSN與SKYPE進行融合。

總之,對微軟而言,一切的核心還是獨立的微軟賬號。

  MSN中國並非」中國版MSN」

 

講完了MSN全球的故事,我們再來看看MSN中國。微軟在宣佈今年3月15日關閉MSN軟件後,中國卻成為了一個例外,MSN照常運行。在外界看來,MSN中國似乎也成為了微軟全球佈局中的一個異數。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對於如今的MSN中國而言,「MSN」只是其運轉體系中支撐網絡業務的唯一載體,其真正的角色是幫助Win8構建起中國的內容服務生態,承載綜合通訊的服務,推動搜索業務的市場份額,最後完成Win8體系下微軟在中國互聯網的變現。

「我們其實在做兩件事情,一件是維繫住現有產品(MSN及中文網)的穩定性、可用性,另一件則是推動在Win8體系下新的業務增長,其中包括綜合通訊和搜索業務兩塊重點業務,新業務增長最終將創造新的商業價值。目前我們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幫助公司轉型到上述策略中去。「劉振宇如是表示。

首先,MSN中國在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搭建Win8的中國內容服務生態。

Win8最為核心的開機界面,實則是一個個人中心,一個互聯網入口。而內容的推送與訂閱是重要的一環。

在美國,微軟與BBC、CNN、華爾街時報、紐約時報等幾乎所有的傳統媒體達成內容合作,可以為用戶提供各種資訊APP。這也是Win8吸引用戶的一大賣點。在中國,MSN團隊正在複製並創新這一過程。

「過去三個月的時間內,我非常密切地與北京的國字號的媒體、廣州南方報業集團以及上海主流媒體進行溝通。我們坐在一起,一起探討如何將這些媒體的內容,用新的形式展現給用戶。當然,我們會把大部分的收入分成給合作夥伴。」劉振宇稱。

不久之後,Win8在中國的首頁,將會為用戶提供新聞、體育、財經、旅遊、天氣等全面的資訊,同時,這些內容資訊將與Bing搜索緊密結合。

所以,在中國,Win8能否實現微軟互聯網新入口的夢想,MSN團隊運營的本土化內容服務合作將是一個關鍵。

其次,MSN中國的團隊另一件也是最為重要的一件工作便是實現Win8體系下的互聯網變現。

從微軟的營收結構看,這個巨人依然是一個軟件公司。微軟最新公佈的財報顯示,其27.4%的收入來自於Windows的licence收費,24.1%的收入來自服務器軟件服務,26.5%的收入來自Office和安全軟件,17.6%的收入來自娛樂及設備事業部(以Xbox為主,還包括Kinect、Mediaroom、Skype、WindowsPhone),而其互聯網在線業務收入僅佔到其總體收入的4%。還有更為重要的,微軟在互聯網業務的重金投入已經超過10年,而這部分業務卻始終未實現過盈利。

對於微軟以往在互聯網轉型的陣痛,我不再贅言。但操作系統的入口級地位正在削弱,微軟Windows面臨巨大挑戰,微軟寄希望於Win8成為新的互聯網入口,並產生可觀的互聯網收入,以此實現真正的自我救贖。

基於Win8體系,微軟新的互聯網營收增長點仍然是廣告:這其中包括 AiA(Ads in Apps,應用內廣告,以下簡稱「AiA」)營銷解決方案(展示廣告),必應搜索推廣的Bing Ads廣告業務(搜索廣告)。

在中國,MSN中國團隊,或者應當稱為微軟與上海聯和投資成立的美斯恩合資公司,擁有ICP牌照,可以合法地進行互聯網廣告業務,因此微軟在互聯網廣告方面的變現也將主要有這個合資公司來完成。事實上,MSN中國團隊早在兩年前便開始了架構調整,以適應Win體系下新的數字營銷需求。

「近兩年,我們便開始在進行銷售調整。比如,針對Bing搜索廣告,我們推出了『必應出口通』服務,幫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推廣,目前,這部分業務的收入已經比較可觀。通過這一過程,我們也重新搭建並完善了自己的渠道架構。」劉振宇表示。

在此之前,劉振宇們將Bing搜索廣告的重心放在出口業務上,但春節之後,這個團隊將會把重心轉至國內搜索廣告中。而微軟的加入,將會使中國搜索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

同時,MSN中國團隊還將整合之前MSN中文網的品牌廣告資源優勢,給廣告主提供Win8體系下的新解決方案,鼓勵廣告主投放Win8中的APP內廣告。

除此之外,其還開放SDK,鼓勵中小型應用開發商植入微軟的廣告SDK,在Win8系統裡賣廣告。

」我不斷地在跟廣告主進行交流,對於在操作系統裡賣廣告的事情,大家都感到很興奮。「這也是劉振宇不斷布道、興奮異常的原因之一。

所以,各位看官,看到現在,你真的還以為MSN中國只是中國的 「MSN」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14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移動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976.html

2012年3月,海豚推出正式的日本版本,據稱現在的市場份額在日本的第三方瀏覽器中排第一,日本其他較流行的手機瀏覽器除了chrome、firefox外,還有本土的Lunasape、Slephir,須賀說後兩者在PC端做得不錯,但是移動端表現一般;他還介紹,目前海豚的安卓用戶要遠遠多於ios用戶,原因主要是ios設備無法切換默認瀏覽器。

推廣方式

海豚在日本的推廣主要借助運營商,從2012年3月開始,KDDI所有新定製的手機都會預裝海豚(KDDI市場佔有量為30%);去年上半年,他們與軟銀合作了社交瀏覽器,其中整合了 Facebook、Twitter 以及日本的Mixi。

在市場相對封閉的日本,通過運營商進行推廣是一個強有力的方式,但須賀表示,若想與運營商合作,自己必須有獨特的地方可以吸引他們。他還介紹了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推廣方式:日本有很多雜誌會去介紹app,受眾關注度不低,對提升用戶數是一個好的方式;還可以儘可能多地去更新,尤其是安卓版本,這對提升市場(指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排名有好處,而且日本用戶還很看重產品對他們意見的反饋,認為這是衡量開發者是否負責的標準。此外還有比較常見的移動廣告、流量置換等方式。

與中國不同的時,日本僅有google play和KDDI兩個安卓市場,軟銀和NTT DoCoMo的「市場」都指向google play,這對app也意味著喪失了一些推廣方式,但也規範了市場,方便了用戶。很奇怪一向封閉的運營商為什麼沒有自己的market,而另一個情況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戶對開放的呼聲越來越強,運營商們正在儘可能多地給用戶提供附加的服務,希望增加用戶對他們的依賴性。


用戶習慣

由於網絡狀況較好,日本用戶在上班過程中往往愛玩基於html5的網頁遊戲,須賀說這也是海豚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據他觀察,日本用戶每天最多會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玩手機遊戲(包括頁游和本地遊戲),但是因為隱私的問題,他們沒有統計用戶在海豚上玩遊戲的時間。作為分發渠道,海豚現在也與一些遊戲商展開合作,並且自己也在做一個類似開放平台的game center。

與中國用戶不同的是,日本人並不太願意在手機上讀書,須賀認為這與日本嚴格的版權保護有關,「他們要讀的話都會下載正版的電子版,很少通過瀏覽器在線看」。對於一些在線的文學、漫畫,其格式也無法通過瀏覽器看,需要專門的軟件。

日本用戶的付費習慣很好,但要從他們身上賺到錢還有符合日本人的習慣和傳統。據海豚國內的一位負責人介紹,Facebook現在在日本的用戶量雖然高於GREE和Mixi,但收入方面卻不及後兩者,原因即在此。日本人有一些「奇怪」的愛好,比如占卜類應用付費意願特別高,其中70%是女性用戶;他們對定製化的要求也很強,有豐富插件的海豚因此受到親睞,在這些插件中,evernote、dropbox、screenshot的需求很大,而海豚也在做一些收費的插件。須賀還透露,在海豚的全球用戶中,日本人對聲納功能的使用是最多的,至於原因他也說不清。

日本人在手機上的文化敏感主要還是表現在遊戲上,對於一些工具類、社交類的應用,如果確實出眾,比如有比較好的海外聲譽,日本人還是願意接受的,「他們也喜歡國際化、被人們證明了的東西」。

對於LINE

「LINE在日本很火」,須賀說他們有一億用戶,他認為LINE的遠景就是希望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能通過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據他介紹,與微信類似的是,LINE上也有很多商家官方賬號的入駐,但不像前者有那麼強的媒體屬性。LINE已經開始做遊戲的分發,但推的是自己開發的產品,其中一款解密遊戲在推廣的前兩週內就收入了100萬美元。須賀說LINE商業化的嘗試比較多,「正如人們熟知的那樣,他們的一些表情也是收費的,但很受歡迎」。

本文作者為創業家記者鄧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9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7.html
近年香港出現一種愁富氣氛, 不少香港人聽見大公司、大企業, 就認定她們一定是壓榨工人而賺大錢, 又資本霸權、又地產霸權, 民粹主義非常。早前的貨櫃碼頭工潮中, 止凡聽過有人提出一個不錯的論點, 某些議員帶領工人要求加薪如何, 不如乾脆這些議員開家外判公司用他們所提出的金額請這批工人就是了, 何需搞工潮呢?

當反過來想, 會較易看到一些事情的兩面。更要持有追求進步的心態, 例如要求某某大公司要行使社會責任時, 可以假設自己真的要營運這家公司, 又會如何處理呢? 很多事情, 說來容易, 實行卻很難。

曾經有一位大學舊同學, 工作數年後, 我們得知他的工資是同學中最高的, 本來心中有點酸溜溜, 這都是出於妒忌心理, 人之常情吧。誰知另一位跟他比較稔熟的同學卻替他解釋, 指他剛出來工作頭幾年也是非常低人工 (一直只跟初畢業的薪酬差不多), 同期的員工都忍不住走了, 現在要升職的是他也不為奇, 拉上補下, 他這麼多年來的平均工資還比我們低呢。

不少人或大企業在成功前都會付出比同業好幾倍的心血, 而且不保證一定有回報收穫, 為的都是先苦後甜、苦盡甘來的狀況。今天大家發覺生活細節上, 每每都要付錢給某些大集團, 要完全避開這個現象的確不容易 (好像有人嘗試, 生活好像變了野人一樣), 而某些大集團的賺錢機器就每分每秒自動地把市民的錢送上, 不少香港人對此十分眼紅。

這是結果, 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結果, 然而結果背後企業又付出了多少呢? 如果光是叫口號就把人家的努力沒殺掉, 好像有點不公平, 跟我眼紅我這位同學一樣。情況好比「一將功成萬骨枯」, 將軍經過無數戰役亦死不了才成為將軍, 今天卻被眾士卒抨擊, 話將軍打仗時不用到前線冒險, 但又能領取最高回報與榮耀, 不公平。

要求他人答應你要求前, 想一想, 比著你是主事人去處理事件, 能否得出你所要求的東西呢? 慬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外, 不滿大企業的壟斷, 不如想辦法擊倒他們或分掉他們的利潤, 我們社會需要多些志勇雙全及有志向的年青人, 在自由市場下發揮, 比起要求政府打擊自由市場更加有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7

你所不知道的利率市場化 分析師徐彪

http://xueqiu.com/3940429450/24602833

作者按:大家都知道這幾年央行在搞利率市場化,但是我猜,你不知道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大家都知道利率市場化改革會觸動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但是我猜,你不知道利率市場化改革其實包含貨幣、債券和存貸款三大塊,而前兩塊早已完成;大家都知道中國要以市場化為方向改革利率市場,但是我猜,你一定不知道為何核心利率市場化改革直到近年才啟動。

上週央行宣佈放開貸款利率下限,引發諸多投資者關注,但說實話,在俺看來,有點小題大做。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利率市場化進程最早甚至可以回溯至上世紀80年代。

說完這句話,估計無數人要眼暈。這是咋回事兒呢?就得從基本概念開始說起:

所謂利率,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獨的東西,而是一個系統。在我們談及利率的時候,至少包含幾大塊:貨幣市場資金價格、債券市場資金價格、外幣存貸款資金價格以及本幣存貸款資金價格。咱們一塊一塊來看:

首先是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完成):

早在1986年的時候,人民銀行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同業可以拆借,此後同業拆借業務開始晃晃悠悠上路,跌跌撞撞發展。1990年《同業拆借管理試行辦法》頒佈,首次系統地制訂了同業拆借市場運行規則,並確定了拆借利率實行上限管理的原則。既然有上限管理,自然不能算完整的市場化。所以呢,還得繼續改革。1996年《關於取消同業拆放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出爐,統一同業拆借市場的同時,取消了利率上限管制。總結:掐頭去尾,差不多將近10年時間過去了,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當然,學界也有人認為,貨幣市場的利率市場化,一直到2007年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誕生才算正式完成。無論如何,貨幣市場大概用去十幾二十年時間,已經徹底完成了市場化改革。

其次是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完成):

1991年,國債發行市場化嘗試,試行承購報銷。按照慣例,第一步試點總歸是最小心翼翼進展緩慢的,眨眼五年時間過去了。1996年,財政部終於通過證券交易所市場平台實現了國債的市場化發行。走完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棒接踵而至。1997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和現券交易價格同步放開。1998年,國開行金融債市場化發行。1999年,財政部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運用利率招標方式發行國債。

最後才是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進程(僅剩核心部分):

1987年,人行下發《關於下放貸款利率浮動權的通知》,放權給商業銀行利率浮動,約定商業銀行可根據國家的經濟政策,以國家規定的流動資金貸款利率為基準上浮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最高不超過20%。1996年,面對固定資產投資爆棚的局面,管理層小小地開了一把倒車,規定貸款利率的上浮幅度由20%縮小為10%,下浮10%不變,浮動範圍僅限於流動資金貸款。1998年,形勢不好,內憂外困。借利率市場化之機,變相放水。央行通知金融機構對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浮動幅度由10%擴大到20%,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擴大到50%。1999年,協議存款誕生,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權,允許縣以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將對小企業貸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規定擴大到所有中型企業。2000年,放開外幣貸款利率。2003年,基本放開外幣存款利率,允許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上浮不超過貸款基準利率的2倍。2004年,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為利率基準的1.7倍,下限為0.9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限為基準的2倍,下限為0.9倍。放開1年期以上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此後進一步放開存款利率下限和貸款利率上限(不含城鄉信用社,其上限為2.3倍)。此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歷經數次調整。2012年6月,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2013年,放開人民幣貸款利率下限,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基本上呢,當我們通過媒體或者專家口中聽到利率市場化這個詞彙的時候,他們實際上都在說存貸款利率市場化。而這一塊調整,屬於整個利率體系最核心的調整。過去這麼多年,整個利率市場化改革大致沿著「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路子在穩定地向前走。到目前為止,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本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還剩下最為核心的兩點:

第一點,放開存款利率上限。

第二點,由市場定價的國債期貨利率替代央行公佈的利率基準。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最核心也是難度最大的核心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深水區。估計有人會嘀咕:至於麼?一個利率市場化而已,幹嘛這麼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凡是皆有因果,我們在思考利率市場化的時候,首先需要用科學的態度去尊重歷史因果,而非簡單地否定它。

中國的市場經濟誕生於高度管制的計劃經濟窠臼,在所有物資和商品基本靠調撥的年代裡,利率管制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92年小平南巡後,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建立市場經濟體制,19年時間過去了,中國的利率體系已經實現了貨幣、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步伐也已經觸及最核心的部分。向前看,我們是否具備一步到位將利率管制掃進歷史故紙堆的條件呢?很顯然,這將取決於一系列因素,但是呢,如果我們歸納歸納,把不重要的掃掉。到最後,只剩下兩個最核心的東西:控制力問題和成本問題。

首先,控制力問題。

中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控制力體現在哪兒?我們把宏觀調控史翻出來瞄瞄自然清楚,無非這麼三板斧:信貸規模、利率和投資項目。反正收縮期就是控規模升利率削項目,刺激期就是放規模降利率上項目。過去十幾年間,一直到上屆政府為止,很多東西都在變,你去看宏觀調控的實質性內容,還是老三樣,永遠不變。信貸規模怎麼控制?以前是直接規模控制,給多少放多少。最近幾年似乎向著市場化方向靠攏,開始提存貸比、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國際化」的東西。但是你細心瞅瞅,就會發現本質並未發生變化。信貸規模遊戲的幾十年如一日:工業化進程完成前,投資需求相對旺盛,於是銀行有充足的放貸衝動。這時候無論你提啥,信貸規模也罷、準備金率也罷,都是套在銀行脖子上的韁繩。衰退的時候就放鬆韁繩,過熱的時候就收緊,最終都體現在信貸規模上。至於利率,過熱就升息,不行就連續升。衰退就降息,不行就連續降。相比而言,在中國的實踐中,雖然信貸規模和利率都是宏觀調控的立足點,我感覺利率並沒有準備金來得那麼有力。很多時候,規模管控比價格管控要直接。比如說07年,那輪通脹比較複雜,既有輸入型通脹的原因也有需求過熱的原因,大家應該還記得最終是怎麼把過熱打下去的吧。嚴厲的窗口指導,凍結銀行信貸額度上限,效果立竿見影。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個人理解是資金飢渴症比較嚴重,除非把利率提至瘋狂的兩位數甚至更高,否則提利率好比隔靴撓癢。而且價格工具發揮效力需要傳導,比較間接。08年金融海嘯後,同樣都是政策寬鬆,美聯儲的寬鬆政策換來股市和大宗商品上漲,唯獨沒換來信貸增長。而中國政策寬鬆後,信貸蹭蹭蹭起來,經濟立馬開始恢復性增長。兩者差別在哪兒?說到底,還是經濟所處的階段不同。中國經濟好比乾柴堆,只要你肯給刺激(上項目好比火星點火),他就能迅速燃燒,在大部分時候,大家需要擔心火力過旺的問題。美國經濟好比濕柴堆,給了刺激(好比點火),他也未必能點燃,在大部分時候,大家需要擔心火力不旺的問題。火力旺盛的時候,當然直接控制措施要比間接控制措施有效。

我們談及利率管制時,既包含規模管制也包含價格管制。你比如說現在,價格管制主要體現在對存款價格的影響上(貸款利率下限無所謂,所以這次調整短期影響並不大),但問題是,你即便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幹掉理財產品(規模近10萬億,各項存款餘額大概100萬億)解決了存貸比對信貸投放的限制。只要央行願意繼續提高準備金率,輔以規模控制,同樣可以控制住規模。只要工業化進程不結束,規模控制的地位應該會始終高於價格控制(因為價格控制屬於間接控制,同時發揮顯著作用所需的邊界條件較高,規模管控作用更為直接有效)。此外,從保持控制力的角度看問題,相信政府的選擇會是先放棄價格,最後才是量。在保證規模控制力的前提下,只要銀行和實體經濟可以承受,是可以逐步將價格控制放出去的。以上才是利率市場化得以前行的事實基礎,之所以強調事實基礎,是因為在中國的實踐中,理論基礎看上去從來都不是第一位的,中國人的務實和謹慎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在被那些一夜之間放開利率、匯率的經濟體嘲笑的同時,也被他們所深深羨慕。

其次,成本問題。

估計大家要問,啥成本?答曰:儲蓄轉換成投資相關的成本。

這時候,咱們就有必要把凱恩斯老兄的東西翻出來曬曬,凱恩斯這套東西盛行於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後。他用一個理論體系證明了這麼一個觀點:利率管制是有效的。一般來說,大家都認同日本戰後崛起曾受益於利率管制。但是,70年代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盛行後,利率管制又被大家一頓猛批,上世紀90年代一系列危機之後,諸多國家搭乘金融自由化號紛紛放開利率和匯率。說遠了,還是回來說凱恩斯。咱們把枝葉去掉,只留下主幹,凱恩斯的想法大致是這樣的,儲蓄等於投資,儲蓄不取決於利率,而取決於收入,而投資可以影響經濟發展進而影響收入。大家是不是有點暈了?這麼一長串,其實說的是投資可以決定收入和儲蓄(偷偷插一句,這裡有個潛台詞:需求沒有問題,你投資帶來的擴張可以被完整消化掉)。那麼投資取決於什麼呢?取決於利率。利率越高,投資所需的回報率越高,投資總量越低。因此,轉完一個大圈圈,你會發現,只要人為壓低利率,投資就會起來,投資起來後,收入會取來,最終儲蓄也會起來。反正,在凱恩斯的框架裡,儲蓄終歸是要等於投資的。

以上部分,基本上都是虛無縹緲的理論,放在中國,有沒有適用性呢?

你還別說,有參考道理。首先,過去幾十年工業化和國際化進程中,咱們不缺市場,需求沒有問題,只要你肯投資敢投資持續高投資,經濟增長就以騰飛版速度向前奔跑。其次,凱恩斯認為儲蓄總量不取決於利率,中國實踐上似乎也這樣,我們用(1年期定期存款-cpi)代表真實利率,過去20年以來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速和真實利率兩者負相關,係數為-0.37。(註:如果把數據拉短,最近幾年數據顯示兩者為正相關,或許和理財意識的逐漸覺醒有關)。也就是說,提高利率不能吸引儲蓄增加。最後,凱恩斯認為低利率可以影響投資需求。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實踐基本上一直處於貸款供不應求狀態,投資飢渴症的症候表現明顯。我們可以猜測,或許與人為製造的相對低利率環境有關。理論上,如果利率水平足夠高,投資需求一定能被打下去的。

既然以上三個條件成立(至少也是部分成立吧),中國政府有充足的理由去按照凱恩斯的邏輯壓低利率,因為低利率有利於促進投資,而投資會加速經濟增長,最終引發正循環。

向前看,我們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搞不搞經濟轉型?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毫無疑問,投資增速要下來。我們已經不再需要動輒20-30%那麼高的投資增速,我們已經無法承受動輒20-30%的投資增速。

投資增速下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為壓低利率促進投資的必要性在下降,意味著成本問題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最終意味著,放開核心利率控制的可能性不斷加大。

核心利率市場化之所以能夠進行,根本原因在於控制力和成本兩方面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10

你所不知道的二三線城市「母女消費力」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814.html

研究一個城市的消費,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女性群體的消費場景。女性的消費場景無非以下幾種:跟男友、老公一起消費;跟閨蜜一起消費;跟孩子一起消費;自己網上消費;跟媽媽一起消費。據說這幾種場景支撐了一個城市消費力的60%以上。而那些高端百貨、大型超市、跳蚤市場、街邊小店存在的意義,也僅僅是給女性消費提供場所而已。

我最近在二三線城市的典型—長春做了一個隨機統計。週六中午,在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流較密集的金川街,在路過的326位「年輕女性」裡,單人逛街14人,男女兩個人逛街43人,多個男女混搭逛街46人,兩個或多個朋友一起逛街95個人,而不管是否帶了小孩,和媽媽一起逛街的達到了128人,佔總人數將近40%。儘管上述統計方法不一定很科學,但我們至少看到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事實:在二三線城市的女性消費場景中,母女一起消費是重中之重。這應該引起所有商家的重點關注。

在長春發生的場景,與北京等一線城市迥異。在一線城市,年輕女性最主要的消費場景是閨蜜消費和戀愛消費,女孩擁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權,甚至很有過度消費的嫌疑。而在二三線城市,母女消費約佔40%的消費場景,女孩不完全擁有消費自主權,這與閨蜜和戀愛消費存在巨大的差異。商家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就能撬開二三線城市的廣闊市場。

首先,瞄準中老年女性的「身邊人」。「攻克」中老年女性一直是一個難題,在二三線城市,商家如果現場搞定她們的女兒或兒媳,她們就會為你去做說服工作。在行動思路上,先要確定其「身邊人」是女兒還是兒媳,是上學還是就業,再觀察中老年女性偏好,接下來推算女兒或兒媳可以接受的最高價,選擇相應產品推銷就可以了。

其次,多建大型超市,少做高端百貨。媽媽們的消費習慣直接決定了母女消費力的場景更多集中於大型超市而非高端百貨。那些每日特價的生活用品以及遊蕩於各個小區的班車,在二三線城市比高端百貨商場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再次,經營街邊店要講策略。在飲食方面,街邊的餐飲店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媽媽們的消費心理,所以麥多餡餅、鮮果時間這樣的外賣式時尚品牌會比較難生存,高端特色餐廳基本也不符合母女消費的胃口。在服飾方面,街邊的個體服飾店也有很多講究,儘管媽媽們不一定喜歡品牌專賣店、鞋類專營店、運動服裝專營店,但她們會將就「身邊人」;而以「淘」為特色,價格又不菲的個性服飾店往往過不了媽媽們的法眼,儘管它們是很多閨蜜一起逛街的最愛。

總之,母女消費力是一個可以無限延展的話題。創業者們,請站在母女消費力這個維度上,重新審視一下你身邊的商業機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480

數字影院你所不知道的九個秘密:眾籌會顛覆電影業嗎?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5/57399.html

相信每個看到此文的朋友都去過電影院,但看電影為啥吃爆米花?為什麽是星期二半價?這些問題你是否考慮過呢?那麽看看本文吧。 2013年10月,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在北美地區上映,因其強大而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術特效,在極短時間內便在全世界範圍掀起了繼《阿凡達》後最為洶湧的數字觀影狂潮。當億萬觀眾坐在3D、IMAX巨幕下,身臨其境地進入影片所刻畫的太空空間並為數字技術驚嘆時,數字電影走過了急速發展的十余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完成了全方位蛻變。關於數字電影與數字影院,你究竟了解多少?在此,記者對向受眾征集到的9個小問題進行了求解、整理,還原一個你所不知道的數字影院。數字電影是什麽數字電影是指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制、制作、存儲、傳送、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像與聲音,並最終在銀幕上放映的影視作品。數字電影利用高清攝像機進行拍攝,利用電腦技術制作後期,實現了人們無法想象的特技效果。如今,制作完成的母版無須逐一拷貝發行,而是通過衛星、硬盤等數字渠道傳送給影院,最後通過先進的技術設備實現自動化播放與管理,影院還可在此基礎上提供增值服務。影院如何拿到影片制作方拍完電影通過審查後,會把影片母盤傳送給中影數字電影發展有限公司,後者再將電影拷進硬盤,制作一個相當於密碼的密鑰,然後將硬盤用快遞的方式寄送到全國各大影院。影院拿到硬盤後把影片拷錄進放映機,在影片上映前輸入密鑰就可以播放了。告別膠片時代後,制作完的電影母版不需要再花高額費用拷貝發行,數字傳送相較從前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同時,影片在各影院服務器上需要輸入密鑰才能生效放映,並且統一撤下檔期,對於規範市場防止盜版起到很好作用。觀影為啥吃爆米花人們看電影時為什麽偏偏喜歡吃爆米花而不是其他食物呢?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原是美國人的習俗。美國影院曾是上流社會的高檔場所,大蕭條的來臨對美國影院造成極大沖擊。為挽救經營,影院只好建立小賣部售賣糖果、爆米花來增加收入。上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爆米花產業和好萊塢電影一度同時達到最高峰。在國內影院,爆米花的價格可沒有那麽便宜,但由於有著香甜又不至於有過重的味道,咀嚼聲音不大,吃多不占肚子等諸多優點,爆米花仍是今日影院零食的最佳選擇。影院排片誰來定目前在國內市場,票房成為決定影院排片的最主要因素。初期,院線、影院方面會根據看片會、影片宣傳氣勢、演員陣容、媒體報道與公眾討論程度對影片作出預期,按照自己對票房的理解規定場次占比。影片上映後,每天的上座率、排場率數據都會及時上傳,影院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上映剛開始幾天的票房最為重要,票賣得好,影片後續就會被多排,多給黃金時間,不賣座就少排甚至撤映。附近影院怎麽排定場次,同樣會被影院經理當作參考因素之一。整體來說,影院排片都是根據市場情況作出調整。通常影院最好的片子會排到1/3影廳占場,最多不超過50%。影片之間也會搭配放映,比如特別好的兩個片子中間插放一個不是很賣座的影片。影片上線時間都在一個月左右,如果想再播放,需要制片方作出延長播放時間的申請。眾籌會顛覆電影業嗎眾籌電影目前在國外相對成熟,例如電視劇想拍電影版,會在網站上發起項目征集粉絲籌資。國內的眾籌電影基本處於“零”階段,拍電影的資金來源主要仍是制片公司,也有銀行貸款和廣告投入。此前,動畫電影《大魚・海棠》通過眾籌融資近160萬元人民幣,動漫電影《十萬個冷笑話》募資超過137萬元人民幣,今年天娛傳媒又在網站為“2013快樂男聲主題電影”發起項目,20天內成功籌得501萬元人民幣。以上幾部電影項目的眾籌募資成功,使得這一新的融資模式引起人們註意。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眾籌模式對於電影產業並不能帶來顛覆性影響,畢竟眾籌獲得的經費有限,對於獨立電影或小成本電影也許有所幫助,而對於大型傳媒企業、影視公司來說,眾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做宣傳營銷和市場調研。票房如何計算影院票房原意是指公開出售電影或劇院門票的地方,現特指電影或戲劇的整體銷售情況。目前國內上映的電影都要使用獲得政府準入資格的電腦售票系統,系統終端由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建立並主管,國內各大影院會在每天售票結束後,將計算機生成的票房數據及時上報,數據具體包含觀影人次、影票價格、放映場次等等。在一些沒有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的農村及邊遠地區影院,仍在以手工統計的方式計算票房。數字化使得票房、上座率能得到實時監控。每部片子結束後,影院都能立刻得到具體數據。通過對比每天的票房走勢,影院能更好地掌握觀眾口味,以便進行更加嚴格的管理。為什麽星期二半價2005年,為拯救低迷的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發出倡議,呼籲全國影院在每周二將電影票價降為半價,全國44個城市168家影院積極響應。這在當時確實產生了影院爆棚的局面,觀眾爭先購票,使上座率大幅提升。而後該計劃受到更多影院追捧,沿襲至今。觀影半價為何選擇在周二?業界人士給出的答案是:周五與周末影院人數最多,理論上周一的觀眾最少,但由於周一上班過於疲勞,所以選擇了周二。還有一種說法是上世紀50年代起,我國的電視廣播設備較為落後,因而規定每周二下午為檢修時間,電視塔、微波傳送站等機構也利用這個時間進行設備保養。所以無論央視還是以轉播央視節目為主的各地電臺、電視臺都會在周二停播。沒有電視節目可供娛樂,自然是人們走進影院的大好時機。票房怎麽分國內電影的票房分成涉及制作方和影院方。通常所說的院線是指由電影公司或制片公司與若幹電影院組合而成的發行機制,而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專業影院公司,是一個零售單位,必須加盟院線才能成立。院線負責為各大影院提供片源,並在影片放映期間推出宣傳活動等。票房營收分成由電影制作方和影院來談,一般影院獲得57%並抽出7%分給院線,制作方(包含制片和發行方)占比43%。不論賣出1元還是1萬元,票房多少都按此比例分錢,差別只是掙得多與少的問題,院線可以通過排片來規避損失。此外,投資方的回報、導演明星的酬勞以及分紅等都要制片方約定,不與票房產生直接關系。團購會賠錢嗎一張七八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電影票,到了團購網站只要二三十元就能買到,團購風已經從餐廳刮向影院,俘獲大批觀影人群。影院為何甘願大幅度降低票價?會不會因此虧損?不會,因為低票價會使更多人走進影院。據統計,國內目前影院平均上座率僅15%,為積攢人氣,很多新開張或者票房產出不高的影城都積極以各種形式降價,讓不願出高價看電影的人群走進影院。發行公司在發行前會給影院一個發行通知,為每部電影規定出最低售價。比如《讓子彈飛》最低售票價為30元,即任何形式的團購、優惠形式售票均不得低於30元。這也解釋了為何在一線城市上百元票價的電影票,到了二三線城市只賣到二三十元。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朱越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38

黑色殯葬業,你所不知道的暴利世界 壁虎投資

http://xueqiu.com/2466651802/28866776
火化:普通800元、高檔1978元、豪華2000元以上

靈堂守靈(三天兩夜:重慶風俗):

普通:1500元

中等:3000元、4500元、6000元不等

豪華:15800元

最貴:6萬元

《創業家》記者一進入重慶市民政部門直屬的江南殯儀館,館內的員工就熱情地介紹起上述基本殯儀服務,就如同專賣店裡銷售人員向用戶推介新上市的貨品。一位代姓殯葬禮儀師帶著記者詳細參觀了各種不同級別的靈堂,並推介了包含運屍體、壽衣、化妝、守靈、花圈、火化、骨灰盒等一條龍服務的打包價格,「下面的一個普通廳不能低於3萬元,豪華廳5.8萬元。」該禮儀師還隨手給記者留下電話號碼,「歡迎隨時諮詢殯葬事宜。」

江南殯儀館另外一個身份是內地第一家殯葬業上市公司中國生命集團(HK:8296)的託管殯儀館。它2009年為中國生命集團貢獻了2040萬元的收入,毛利高達85%以上,平均每送來一具屍體為公司貢獻約14600元(火化和殯儀服務)的收入。高昂的毛利率只有網遊行業才堪與之比肩。

然而如此暴利的殯葬服務卻主要被民政部門所直屬的國營殯儀館或者跟民政部門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殯儀服務公司所壟斷,除了北京八寶山、上海福壽園等少數國營殯儀館外,上規模的殯儀服務公司只有來自台灣地區的中國生命集團、湖南懷恩殯儀服務公司等寥寥幾家。

賺錢容易做大難

山東聊城市某鎮,楊先生從鎮上一家專門做殯葬用品的作坊買了幾個紙紮的花籃和一把紙錢,花費10元,「成本最多2~3元錢,老闆賺發了。」

「每件壽衣批發有20~100元利潤;零售利潤高達600~1000元。」這是江蘇「升仙」牌壽衣廠所打出的招徠客戶的廣告,而當《創業家》記者以想加盟代理的身份進行詢問的時候,對方卻很實在地給記者潑了冷水。「做壽衣一定要懂得本地的風俗習慣,比如喜歡用何種面料、何種顏色,否則肯定做不起來。」一位女工作人員說,我們批發給一級代理,每件衣服加價5~10元錢,一級代理再賣給零售客戶,每件加價20~100元不等,如果直接自己開店零售,每件利潤可以達到600~1000元不等。

亞星壽衣廠的銷售人員給《創業家》記者開出的中山裝壽衣批發價更便宜,每套最低17元,最貴60元,而一套普通中山裝壽衣在北京的零售價格在上千元。

「你不要看壽衣零售利潤那麼高,那也是沒辦法,做零售需要租臨街店面,開比較高的人工工資,壽衣不像油鹽醬醋等日常消耗品,消費頻率高,有時候一個月才賣一兩套,必須賣高價才能把成本攤回來,而批發就沒那麼高的成本,量也大一些。」升仙壽衣廠工作人員強調,「儘管在北京,中等的壽衣一套能賣1000多元,但前段時間有個從我們這裡進貨的北京殯葬用品店老闆做不下去,將店面轉讓了。」

她告訴《創業家》,由於殯儀產品的消費量不高,因此一旦來一個客戶就抓住,「正常來講一個家庭有四個老人,做了一個就可以做另外三個。」

如果做殯葬用品的批發生意,沒有過硬的關係只能覆蓋街邊的壽衣店,要想將殯葬用品直接賣到目標人群最集中的殯儀館,難度相當大。

「在深圳殯儀館,賣殯葬用品的攤位都要經過招標。」李老闆2001年開始進入殯葬業,目前擁有一家品牌壽衣生產廠,在深圳開有兩家殯葬用品店。他告訴《創業家》記者,參與招標的骨灰盒、壽衣等生產商都與深圳殯儀館或者民政系統官員有一定的關係。

據李老闆介紹,深圳殯儀館裡殯葬用品的銷售價格在全國殯儀館裡是最低的,「進貨價加30%的利潤,原來4000~5000元的東西現在降到2000~3000元」。

這些在殯儀館裡競爭的殯葬用品廠家為了爭奪客戶,不得不聘請專門的銷售人員做「促銷」工作,「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一般是親戚,基本工資2000多元,提成每個廠家都不同。」

儘管在殯儀館裡銷售可以獲取高昂的溢價,同時還能通過批發規模出貨,但是殯葬用品廠家想要做大並不容易。以李老闆自己擁有的壽衣廠為例,儘管入行早,產品還能出口到港澳台和東南亞,但也只有一個車間,員工20~30人,每年生產壽衣幾萬套,「生產半年,放假半年」。「這個行業從業者特別多,但規模都不大。」李老闆說。

《創業家》記者在中國北方地區最有名的壽衣生產基地——天津市武清區六道口村看到,1公里長左右的主街道兩邊都是兩三層的樓房,門口卻大言不慚地掛著各式「XX壽衣總廠」的字樣,進入裡面,發現屋子很深,臨街的房廳是產品展示批發,裡間則負責生產,規模確實都不大,不過這裡分工卻很明確,有的做壽枕,有的做中山裝,有的做棉袍。

「當壽衣廠接到一批訂單時,沒有現成的布料,而布料廠也不會零賣,壽衣廠只好買斷一批布,根據這批布加工衣服。壽衣生產量不大,布料成本就比加工量大的時裝高。」李老闆說,「一套衣服,從內到外7件~8件套,加上鞋子、帽子,都是手工做的繡花和盤扣,批發價起碼300~400元,在國營殯儀館裡零售至少賣1500~1600元。」

據瞭解,即便像李老闆這樣做得比較大的殯葬用品公司老闆,身價也不過幾百萬元。真正的暴利來自殯儀服務,這一部分一直為國營殯儀館或者跟其有密切關係的民營公司所壟斷。

暴利都在殯儀館裡

「殯儀引導員比空姐還漂亮,告別廳輪換的頻率比飯店翻檯還快。」這是王小姐去年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參加一個朋友的親友的葬禮所看到的情景。

中國生命集團在其招股說明書中曝光了一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提供殯葬服務的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的實情:員工118人,焚化爐15個,靈堂14個,2008年營收2.74億元(人均貢獻營收232萬元),純利潤3256萬元。這已經完全符合一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標準。

「殯儀館以前是清水衙門,現在成為民政系統的搖錢樹。」李老闆說。在台灣、香港等地,政府只管運屍、火化等少數環節,殯儀服務大部分都交給民營公司負責,而在中國,由於利潤豐厚,國營殯儀館一直不願意放手。民營公司要想參與其中的暴利,沒有人脈根本行不通。

《南方週末》報導過中國生命集團進駐重慶殯葬系統的經過。在2005年前,中國生命集團的創始人劉添財已經在台灣經營了十幾年的殯葬生意,攤子鋪得也不算小,營收達2000萬元,他一直想進軍中國大陸的殯葬市場。

2005年的某一天,劉添財到湖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參觀,偶遇當時在長沙任職、後任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張宏昌。在張宏昌的指點下,劉添財選擇重慶作為進軍大陸市場的突破口。最後劉添財搞定當地民政局,並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才撕開重慶市場:原殯儀館幹部願意留任可領兩份工資——原事業編制的工資不變,中國生命集團還給一份。

劉添財的付出顯然是值得的,他獲得了江南殯儀館等重慶3大殯儀館全面經營權,甚至包括台灣地區都不開放的火化權。自2006年進入重慶殯葬市場後,他的公司業務蒸蒸日上,營收從2007年的3694.7萬元增加到2009年的4750萬元,2009年中國生命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重慶和四川4個殯儀館)的殯葬收入佔到總收入的71.4%,2010年上半年上升到77%,「沒有重慶地區的業務,中國生命集團根本不可能上市。」一位知情人士稱。

中國生命集團「斂財」的手段在於其提供的豐富多彩一站式增值服務。這方面來自台灣的劉添財很有經驗。在台灣,殯葬業是一個開放和充分競爭的行業,各大殯儀服務公司為了取悅消費者,不但大打廣告,甚至聘請年輕美女當化妝師,蔣介石的後人蔣友柏這樣的「貴族」還能放低身段為殯儀服務公司設計「天堂式告別場」。台灣殯儀服務公司通過各種花樣百出的服務賺取高昂的利潤,2007年全行業淨利51億台幣,給員工的年終花紅相當於工資的3~20個月。

以江南殯儀館為例,工作人員可以在死者病危開始提供諮詢服務,早早把控客戶。「很多殯儀服務公司在醫院的太平間派有常駐人員或跟太平間工作人員關係密切,如有人在病房去世,病房醫護人員會打電話讓太平間派人將屍體接走,太平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給殯儀服務公司打電話,殯儀公司立即派員給家屬介紹殯儀館的服務流程和價格。」李老闆說,一般殯儀服務公司不會付錢給太平間工作人員,但作為業務幫助的交換,殯儀服務公司會幫助醫院處理一些無主的屍體,「(這些屍體)找不到家屬出錢,國家也不出錢」。

從派車接屍開始,長長的殯儀服務收費開始了:準備壽衣、接屍、穿脫衣服、消毒和冷藏屍體、化妝、靈堂守靈、住宿、茶水餐飲、花圈、火化、骨灰盒、墓地……

除了火化等少數幾個環節是國家民政部門硬性定價外,壽衣、花圈、骨灰盒、墓地等增值服務的定價只要報備一下主管部門即可。但業內人士表示,既然主管部門最後要跟殯儀服務公司「分成」,又怎麼會自斷財路呢?江南殯儀館每處理一具屍體所獲得的約14600元收入中,來自火化服務的收入只有1550元左右,其他大都來自增值服務。

比如在重慶辦喪事有家屬在靈堂守靈兩個晚上的習俗,江南殯儀館根據客戶需要提供「溫馨」的茶水和訂餐服務,有快餐盒飯,也有200~500元一桌的大餐,晚上還提供夜宵。一旦有喪事,靈堂裡往往人聲鼎沸,打牌、麻將等娛樂活動應有盡有,殯儀館工作人員如同服務結婚喜事一樣在裡面穿行。

雖然殯儀館裡處處寫著不許拍照等字樣,但如果客戶有需要,殯儀館還能提供攝像服務,將整個悼念活動記錄下來。

有些家屬不想將骨灰盒存放在殯儀館,江南殯儀館還能提供「抬棺服務」:將骨灰盒用轎子抬到車上200元,如果想要舉行一個抬棺儀式,共有7個工作人員供「驅遣」,一人引導,6人抬棺,收費1280元。

「骨灰盒正常賣2000~3000元一個,紫檀盒子2萬~5萬元不等。」工作人員介紹說。據《創業家》記者調查,在天津武清,比較好的骨灰盒批發價也不過400多元。

「殯儀館有專門的陵園,墓地價格看高矮、位置和朝向,中等的3萬~4萬元,好一點的7萬~8萬元,豪華的十幾萬元都有,別的陵園(墓地價格)都差不多。」「你們信風水嗎?要不要介紹個風水師給你們,800~1000元都有。」

「有一些(家屬)能承受高端的,有錢要面子,有的簡單辦理,直接運過來火化就可以了。」李老闆說。因此,殯儀館工作人員在介紹各項服務的時候經常會貌似不經意地詢問死者家屬的背景、關係,因為這往往決定著客戶的消費能力,而這又決定著他們自己的收入水平。重慶地區一所民政學校的學生透露,重慶錫寶公司(中國生命集團旗下公司)的工作人員一般是底薪加提成。

由台灣第一大殯葬公司國寶集團大股東的公子劉友麒2005年投資40萬美元創辦的湖南懷恩殯儀服務公司(現在已有22家連鎖店),甚至還提供生前關懷服務,讓老人提前為自己的身後事做規劃,也取得了豐厚的收益:2008年營收6457萬元,純利1380萬元。

李老闆認為,那些已經上市或者已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大型殯儀服務公司將能在逐漸放開的中國殯儀服務領域獨佔先機,做大做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7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