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楊寧的痛點:做天使立地成佛 騰訊會被它自己覆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81.html

作為最早拿到「入場券」的互聯網創業者之一,楊寧經歷了三次大起大落,卻沒有成為大佬。多年來,沒有將手中的項目和公司持續堅持下去,成為楊寧創業的痛點。

「騰訊這座大山一定會被它自己覆滅的。」

「兩三年之內微信就會被替代,像微博一樣。」

說完這兩句話,楊寧把頭往沙發上一仰,架起二郎腿,眯縫著雙眼,像是在等待石子投入湖面泛起的漣漪。

如果這兩句話是一般創業者所說,人們最多會說他瘋了,但楊寧還有幾分做判斷的資本。他的人生經歷像一本跌宕起伏的小說——24歲跟陳一舟、周云帆創立ChinaRen,一年後賣掉;27歲二次創業創辦空中網,兩年後上市成為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裁;36歲退出第三家創業公司全職做天使投資人。他自認為對互聯網的觀察跟別人不一樣,「所有偉大的成功背後都孕育著自我覆滅的因子。」他說。

楊寧說話喜歡旁徵博引,從西班牙超級艦隊說到英國版圖的凋零,從孔孟之道說到王陽明心學,聽起來就像是個文藝青年,這容易讓人忽略他的技術背景——他曾是搜狐早期的技術總監。他並不拒絕談論過去,甚至笑稱自己是互聯網界的「活化石」,但他也迴避不了這樣一個「心結」——如果當初沒有賣掉ChinaRen,會不會成為中國的Facebook?如果當初堅持一個方向而不是養大了就賣,是不是現在就能擠進一線大佬的陣營?

類似這樣的假設永遠不會有答案。現在,楊寧認為自己做出了符合這個時代潮流的選擇——第一代互聯網的「套現者」,做起了「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他曾經掌握或者仍在掌握著豐富的資源,但也正在遠離戰場和用戶,而做「天使」可以讓他更接地氣,並有了二次射門的可能。

「你會跟創業者怎麼概括你的故事?」

沉思片刻,楊寧回答道:「一個關於怎麼放下執念、立地成佛的故事。」

機會與放棄

楊寧說,他的人生好像是老天不斷給予機會,一兩年就給一次能賺很多錢的機會,但每一次他都選擇了賺最少錢的那一部分,賺最多的那一部分總是被放棄。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坐在北京位於華貿中心的辦公室。樓上就是紅杉資本、IDG等大鱷,而成立不到一年的樂博資本包括他在內只有4個合夥人,資產總規模為1億元,相比之下有些「寒酸」。楊寧並不是沒有拿到過船票,1990年代末的互聯網創業大潮中,他曾經跟陳一舟、周云帆一起創立ChinaRen,而那時他們誰也沒意識到,這是未來互聯網最好的一塊資源——社交網絡。

中國互聯網所有的故事,開頭都充滿著意氣風發。在斯坦福讀書時期,陳一舟對美國正如日中天的互聯網非常感興趣,於是發起了一個斯坦福中國互聯網討論會,結果來的人寥寥無幾。在陳一舟滔滔不絕的「忽悠」下,楊寧、周云帆加入進來,三個人決定創立一家名叫ChinaRen的網站,這被譽為中國第一代SNS雛形。

彼時Google剛剛成立,只有9個員工。「我們還去參觀了一下他們的公司。與他們一起吃了頓飯,當時他們邀請我們說,成為Google第10個員工吧?」三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最終決定創業。「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加入的話,財富可能是現在幾十倍吧?」楊寧將雙手一攤,沒什麼好後悔的,因為接下來還有幾次跟財富擦肩而過。

1999年,楊寧等三人從斯坦福回到中國,ChinaRen依靠校友錄短時間內成為了國內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用戶最多的網站,高盛很快投資了1000萬美元。雅虎也曾經提出1億美元的收購計劃,但ChinaRen當時有了高盛的投資,認為上市指日可待,所以拒絕了。

「高盛當時在中國只投了四家公司,第一個是ChinaRen,第二個阿里巴巴,第三個網易,第四個平安保險。哈哈,很慚愧我們是表現最差的。」楊寧告訴《中國企業家》,高盛在ChinaRen的項目上沒有賺到錢,而在整個中國的互聯網項目也沒賺到錢,「甚至我也沒賺到錢。」

為什麼楊寧也沒賺到錢?一個根本原因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2000年美國股災,雅虎股票從300多美元跌到20多美元,亞馬遜股價也跌了90%,整個互聯網進入了寒冬。當年7月份,ChinaRen已經沒錢了,高盛也拒絕了ChinaRen的再融資請求,稱總部有命令,不許再追加互聯網投資。後來楊寧他們就跑去找搜狐。「沒辦法,當時騰訊、新浪壓根不理我們。」楊寧說,搜狐的張朝陽同是海歸出身,對ChinaRen很感興趣,就提出3000萬美元收購。

談收購的時候又發生了爭議。搜狐想以3000萬美元現金收購,而ChinaRen方面則希望換股收購。搜狐認為,他們是14美元1股上市,而當時的股價跌到了7美元一股,如果跟ChinaRen進行換股收購,覺得虧了;楊寧等則認為,別人想要的對於自己來說肯定是不好的,所以得反著來,雙方膠著了很久,最後搜狐同意了換股方案。當時楊寧還覺得賺到了便宜,誰成想收購完之後搜狐的股票7塊變6塊,最後變成8毛錢一股。而楊寧和周云帆在1塊錢一股時把所有搜狐的股票全拋了,賣了50萬美元,出來創辦了空中網。

「現在搜狐的股票是1股60美元左右。」楊寧聳了聳肩。

楊寧說,自己的人生就是不斷放棄的過程。不管是Google的邀約、雅虎的收購、搜狐的股票抑或現金收購也好,每一次,自己都跟財富擦肩而過。選擇放棄的另一面是缺乏耐心。多年來,沒有將手中的項目和公司持續堅持下去,也成為楊寧創業的痛點。

「但你說我後悔嗎?我不後悔。」

 

貪婪與恐懼

那個時候的楊寧可能顧不上後悔。24歲創立第一家公司並且成功賣掉,第二次創業對他來說不過就是「從頭再來」。那時,中國互聯網儘管經歷了2000年的泡沫,但依舊是一塊未被挖掘的金礦,楊寧跟張朝陽、李彥宏這樣的海歸派擁有的共同優勢就是英語好,複製美國已有的互聯網模式成為了海歸們的首選。

「當時海歸融資比土鱉容易多了。」楊寧說。也是在1999年,李彥宏回國低調創辦了百度。

當時楊寧也見過馬化騰。對方也在四處找投資而焦頭爛額。楊寧笑著說,「但馬化騰英語不好,所以融不到海外的錢。」

清華計算機系87級校友、互聯網人鄧永強對那段歷史如數家珍。「馬化騰找過新浪的王志東,問150萬美元要不要,王志東看了一眼心想你那東西我花10萬就做出來了,同樣丁磊也沒搭理他。都是技術出身的人,所以很自負。結果反倒成就了今天的騰訊。」相比馬化騰,楊寧的創業過程順利多了,但成敗卻是相反的。

從ChinaRen出來後,周云帆跟楊寧選擇了國內正在爆發的一個行業——無線增值業務,也就是SP行業。楊寧說,找錢的過程很痛苦,所以他們特別害怕不賺錢的行業,而空中網就是一個很容易賺錢的公司。

2002年3月,楊寧和老搭檔周云帆一起辭職,共同創立提供彩信服務的空中網。當時楊寧還在黑板上寫下了「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門戶的名字,後面加上「空中」,激勵自己的員工說:「我們以後是要和它們齊名的公司!」

2004年7月,空中網成立兩年後上市,成為最快上市的公司。當時只要路過西直門,都會對在一片面目模糊的大樓中樹立起的「空中網」LOGO印象深刻。但他很快感到了恐懼。SP是一個過早成熟的行業,兩年上市對於空中網來說並非意味著拿到了「門票」,反而是衰落的開始。「我當時本能感覺到了害怕,這個行業居然沒有政府監管。」楊寧對《中國企業家》回憶,後來當政府想管的時候,就把這個行業給管死了。正是最初的順利讓他陷入盲目的樂觀與貪婪。

就在空中網上市的同年,針對SP行業的大規模清洗開始了,空中網從此走上了下坡路。

2010年中國移動因為SP反腐案發,牽扯出一大批移動高層,包括卓望控股CEO葉兵、數據部副總經理馬力、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總經理李向東等,甚至還牽涉到了原騰訊五大創始人之一曾李青,落馬者眾。

楊寧對記者表示,他一直跟董事會建議空中網轉型做手機無線業務,並多次提出SP業務的風險,但沒有人聽。空中網的一名早期員工對記者透露,楊寧是最後被排擠出董事會的。而壓垮空中網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分眾無線。

2008年的3.15,分眾無線被央視曝光「垃圾短信」問題,而之前空中網跟分眾無線簽署了合作協議,承諾600萬美元的銷售訂單。央視曝光以後,眼看大勢已去,楊寧和周云帆開始為空中網尋找下一個主人,這個人便是被稱為「SP行業第一人」的王雷雷,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最低調的大佬。

第二個故事的結局便是,周云帆拋售了1.835億空中網普通股股票給王雷雷,楊寧辭去空中網總裁職務,而此後空中網的股價起死回生,一年多時間從3.88美元升值到13.11美元,王雷雷大賺一筆。此後周云帆從政,楊寧則轉身開始了第三次創業,這次是孤身一人。

空中網的故事對於楊寧來說意味著什麼?

「知道了貪婪和恐懼的界限在哪裡。」


執念與放下

第三次創業才是楊寧真正的「創業」,昔日的夥伴風流云散,現在跟他站在一起的,只有自己。

2008年底在跟周云帆賣出了空中網後,楊寧決定自己創業做「悟空搜索」,瞄準的是90後市場。

做「悟空搜索」來自於楊寧的一個「心結」——當年他沒有成為谷歌的第十名員工,但一直唸唸不忘的是搜索「夢」。在ChinaRen時代、空中網時代都沒有機會去做的夢,現在終於有了機會,卻發現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幻想。

「我犯了創業者最常犯的毛病,就是盲目樂觀。」楊寧說,前兩次創業的順利讓自己忽視了對歷史規律的敬畏,對自己的評估過高,認為人定勝天,這個認識讓他虧掉了好幾千萬。

楊寧掏出手機,一個個去翻手機上的APP,「你告訴我,你現在用的最多的是什麼?可能是微博、微信,但肯定不是搜索。」楊寧認為,悟空搜索最大的失敗在於,創業的動力來自於創業者本身的「情結」而非市場的真正需求。

悟空搜索開發布會的當天,陳一舟來了。他沒坐到前排,在後排悄悄找了個位置坐下,然後給楊寧發了個短信,「最後一排上網,很高興看到你又出來『混事』了!恭喜!」他知道楊寧的「搜索」情結,或許也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美夢,但他沒打算叫醒——「悟空搜索」的名字也是他10年前想出來的,10年後被楊寧用了。

悟空搜索最後沒有成為大鬧天宮的「孫悟空」,甚至連這個名字都不為公眾所知。楊寧承認到最後甚至變成了「被迫」的堅持。為了周圍人的期待,以及自己的「心魔」,悟空搜索在燒掉了幾千萬之後,依然看不到方向。2011年楊寧將「悟空搜索」的業務方向進行轉型,並僅以股東身份參與,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天使投資人的工作。他承認悟空搜索是一個錯誤的「執念」。

「後來我回頭看自己的故事,我總結什麼呢?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孕育著自己的毀滅。」他認為「創業」是自己心中的一個「執念」,如果不創業,他可能還是一個在美國打工的「屌絲」——後來在高盛的一次全球峰會上,楊寧見到了高盛的主席。在飯桌上楊寧對他說,三年前他就想進高盛,結果面試半天高盛也沒錄取。那個主席卻說:「看來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楊寧這才意識到,如果自己當時進了高盛,即使熬了十幾年,論資排輩也絕不可能坐在一個飯桌上跟高盛主席吃飯。

但經過了三次創業,楊寧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執念是最沒有意義的。命運的強大在於看似你有選擇,其實沒有選擇。你說我當時選擇進了Google也好,賣掉ChinaRen也好,甚至選擇了不做悟空搜索也好,但回過頭來看,其實你心中當時都有執念,放不下執念等於沒有選擇。」楊寧說,發現自己不能在創業方面功成名就後,開始嘗試做投資人。經過幾年的投資實踐,如今他判斷一個公司未來可能有「巨頭相」的標準有三條:第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賺錢、不盈利;第二有忠實的用戶;第三是同行和投資人都不看好。

「每一條都是我創業經驗的血淚史,都可以從中得到印證。」楊寧笑著說,人要活在當下。

這時,旁邊一個穿著皺皺巴巴的T恤、背著雙肩包看著像最普通的IT青年的人跟楊寧打招呼,楊寧突然就興奮起來,「你知道剛才是誰嗎?就是現在長城會的創始人文廚,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吧?很屌絲對吧?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哥們開了五萬人參與的移動互聯網大會。」

他頗有些得意地揚起了下巴,「我也是他的天使投資人。做『天使』讓我尊重每一個看起來像屌絲的人。」然後頓了頓,「沒準就是未來的馬化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33

立地成佛的股票(一)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23.html

早前止凡在blog內曾經透露過買入了金利來(0533),被blog友指這是一支「立地成佛」的股票,股價多年動也不動,沒有未來。其實選擇這支股票時,我也考慮了自己投資組合的成份,現金流強又與金融不太相關的也是選股的其中一個原因。



及後,被自由一千萬兄要求發文討論金利來這支股票,市場先生也話想看我的見解,其實這裡的blog友都知道我極少分析個股,不過既然blog友對此舉有熱烈要求,我又嘗試借金利來簡單講講分析股票的考慮。我強調只是「簡單」,因為林森池大師花了一兩本著作專題講一支股票的分析,一兩篇文章實在難以完全交代,最多只是入門基礎而已。

若幹年前,當我分析一支股票,多會上一些網頁看看其數字,看看盈利增長情況之類。今天已經不同了,我會先定好要知道的資料及問題,再在年報上找答案,同步亦會跟同行的幾家公司比較一下,這篇文章亦會由此思路出發。

首先是這家公司做什麼,這個生意可以嗎?盈利來源有什麼地方,比例如何。金利來是做男士服裝生意,即西裝領帶之類,在香港大家都會熟識的“Goldlion”品牌,今天業務主要在內地,其年報內有它的生意版圖。主要對手有2009年上市的中國利郎(1234)及2010年上市的長興國際(0238),雖然這兩家對手都沒有足夠多的上市資料,但這篇分析也可以與這兩個行家作點比較,算是知道一下數字的水平。

男士服裝生意,即零售股的一種,其實我並不十分喜歡,如果只選一支股票我一定不會選零售股。尤其衣履這貨品有存貨風險,需要有長時間往績證明公司管理人有很好的控制存貨能力,否則過時衣履等於廢物,損失不輕。然而,到過內地工作,內地男士真的很喜歡著西裝,在北方,連工程地盤工人都會著西裝,很有趣,這市場不可看輕。加上金利來不是純零售,有充裕現金流之後再戰地產,值得看看其數字。


資產分佈:

今時今日,大部份人分析一家公司都會先看盈利,甚至是先看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等,其實資產分佈才是首要知道的。因為一家公司健康與否,在資產負債表一目了然,不健康或可疑的,如何賺錢都會出事。所以我都習慣先好好看一下公司的資產分佈,看其負債水平如何,資產集中在什麼地方,有多少現金,幾年來的資本變化如何等。

金利來的資產分佈,大約有43億總資產,其中負債大約8億,但其實這都不是借貸類型的負債,只是應付賬目及所得稅之類,即理論上是零負債公司。資產組合大約有12億現金,2.5億為土地、廠房、設備之類,22.5億投資物業,其他都是一些雜項,包括存貨、應收賬、按金等,沒有多少看不明白的古怪項目,業務可謂極之簡單。

如果化作一個100萬元的投資,計及近期市帳率大約為1左右(方便計算及理解),你就正在買入28萬元的現金,6萬元的廠 房及設備,52萬元的投資物業,從資產負債表中了解過這個投資比重,更容易理解自己在買什麼,可以放心吧。


存貨問題:

自從中國動向一役,我極之重視零售股的存貨問題,而且要有足夠長時間數據,始終財技這回事,三兩年容易粉飾,但十年八載也表現出眾就不易做。

金利來的銷售成本為8.6億,平均存貨為3億,一年走2.8轉,存貨周轉率為130天。五年前銷售成本為6億,平均存貨為1.7億,一年走3.5轉,存貨周轉率為104天。這幾年來,分店不停開,周轉率也是百多天,算是多年沒多大改變了。

中國利郎的存貨周轉率為76天。

長興國際的存貨周轉率為497天。

存貨問題很重要,零售的銷售鏈可以很多地方出問題,可能不夠貨賣,可能貨賣不出,可能貨品不受客戶歡迎,可能原材料不足,可能運輸沒效率,林林總總的問題,其實看看存貨變化就能略知一二。

看到金利來的存貨周轉率可算安心,但這裡可以看到長興國際的周轉率好像有點問題,一批貨品要一年多(497天)才賣清,時裝來說不是都過期了嗎?需要消毀及撥備的吧,還要小心的是2010年時是281天,即存貨問題正在惡化,投資者定需小心為上。


收入分佈:

正如上面所說,今時今日的金利來不算一支純零售股了,可謂拿零售本業所產生的現金流慢慢擴大版圖至地產項目,這是值得憧憬的生意。這些年不同盈利的比例變化如何呢?

金利來本業的營業額為17億,佔總營業額18.8億的9成,其餘1.8億多為物業投資及發展收入。在五年前物業投資及發展項目比例也是大約1成,這五年來都差不多,但近年管理層好像希望在物業投資及發展加把勁,這可能是一個未來增長動力,大家心中對金利來的收入成份算是有個譜。

中國利郎及長興國際的本業都佔近100%

如果大家有參考巴黎兄的文章分析,他以「買一得二」來形容金利來,原因是除本業外,金利來一直都有投資物業的收租收入,這就好像一間公司有兩條水喉一樣。其實這個模式在香港很多地產股都是這樣的,投地建房賣樓之餘,還會保留部份投資物業業權作收租用途,可能是辦公樓,可能是商場,這會為企業帶來相對平穩的收入,就好像REITS一樣。

有非本業的收租部份是好是壞呢?我本身是中性的,因為這樣有好有壞,好處是地產收租收入穩定,公司借零售業的盈利及現金來發展投資地產項目,亦能令業務有些突破點。壞處是不熟不吃,一個企業集中火力做最擅長的行業,多餘的現金就派回股東也不錯。好壞也好,作為小股東最重要是知道其分佈及方向。


毛利如何:

毛利率也是我十分關心的項目,很多時一盤生意能否賺取暴利,多來自每件貨品的高毛利,薄利多銷的生意很多時都在紅海中掙紮,需要跟同行打得血流成河。有品牌、有品質,成本低又賣得貴的高毛利貨品,這是更能生存的生意。

金利來的毛利率是59%。
中國利郎的毛利率是43%
長興國際的毛利率是66%

五年前金利來的毛利率是58%,多年來維持高水平。其實三家公司在毛利方面都做得很不錯,毛利率達40、50、60這些數字不是容易做出來的,沒有很好的貨品品牌不太可能做到,算是可取。


隨意寫寫都很大篇幅,個股分析內容不易寫呀,留待下篇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24

立地成佛的股票(二)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25.html

上一篇分析金利來(533)的文章寫了一半,今天繼續吧。



股東回報率:

盈利很重要,但多少才算好呢?要看賺取盈利的效率了,到底公司有多少股本去賺一元回來呢?這個比例就是巴菲特真愛看的數字了。股東回報率,看一年都不夠準,要看5年平均值才算數。

金利來5年股東回報率為12%。
中國利郎4年股東回報率為21%。
長興國際3年股東回報率為5%。

金利來的股東回報率看起來不算高,但其實它的資本有很多是投資物業,之前提及過100萬投資有一半是在買入投資物業的,而這些資產跟本業的衣履銷售根本沒多大關係,所以在計及本業的股東回報率時,可以參考巴黎兄的文章分析,把本業及地產項目的股東回報率分開看,大家會看到金利來的營運效率是相當高,難怪現金流如此之強。


盈利及淨資產增長:

看盈利效率之外,投資者亦應該非常關心盈利及淨資產的增長。

金利來5年盈利由3億至4.8億,淨資產就由22億至35億。
中國利郎4年盈利由3億至5.2億,淨資產就由16億至25億。
長興國際3年盈利由0.77億至1.5億,淨資產就由15億至14億。

大家看到金利來的盈利,5年增長6成,大約每年增長10%,不算太高,但總算不過不失。然而,近年盈利增長放緩了一點,要好好觀察一下。至於淨資產增長又是6成,按公司的派息比率超過一半來看,這個淨資產增長反而很有憧憬,看來不少是資產本身一直在升值或創造價值,這不是容易做到的。

中國利郎這組增長數字比金利來更好,但長興國際就差得多了,雖然盈利增長強勁,但淨資產3年來不升反跌,要好好研究箇中問題所在,不過我們著眼點不在這兩支未有長期上市數據的公司身上,只是當作比較對象而已。


盈利化現金比率看現金流:

盈利跟現金是不同的,盈利所反映的是公司一個較穩定的賺錢能力,所以很多在計算定義跟現金的概念很不同,例如折舊、應付賬、應繳賬、公平值之類,如把現金入帳的概念也計入盈利,公司的盈利就會出現大上大落,令投資者看不清公司的價值。不過,觀察現金流是很重要的,只要一次現金不足,週轉不來,公司就會破產清盤。

雖然盈利不同於現金流,但兩者應該有很常規的關係,如果盈利經常很高,但經營所得現金永遠追不上甚至出入很大,這可能盈利被人造數了,事實上盈利容易造,現金流卻很難。

金利來的盈利這5年來大約由3億至4.8億,其經營所得現金大約就由2.8億至3.8億,多年來剩餘現金有4.4億(還有8.6億銀行存款),可見現金與盈利比例都沒有古怪,而累積現金又十分充裕,算是非常健康。

如果blog友見公司盈利年年都很好,但經營所得現金總是不高,甚至是負數,證明公司現金流有點問題。另外,如果拿盈利變化跟經營所得現金變化作比較時,發現不時出入很大,沒有一個規律,但又找不到合理原因,例如什麼一次性的現金支出之類,這就要提防。始終盈利容易被造大,看現金就可靠一點。


價格相關:

當把股票公司看成一盤生意一樣地分析過之後,對公司價值算是有一個概念,但買入與否也要看一些與價格相關的數字,包括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等。一家公司如何有價值,也要在價格合理之時買入才有利可圖,否則也難以成為一個賺錢的投資。不過,奇怪的是今天不少人以為看些與價格相關的數字就是價值投資,把上面及前一篇所提及的基礎入門班分析都跳過了,甚至連這家公司做什麼生意都不理,這就有點兒那個了。

金利來的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大約為8倍、0.9倍、8%。
中國利郎的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大約為10倍、2倍、5.2%。
長興國際的市盈率、市帳率、股息率大約為18倍、0.5倍、1.2%。

簡單看看這些數字,可見金利來的股價相對盈利能力是很便宜的,派股亦最高。相對零售股來說,市帳率意義未必很大,集中看它的賺錢及派息能力更好,因為其資產可能都只是一些機器、廠房、存貨等,市帳率對地產股、銀行股、石油股較有用吧。


後記:

以上還是有不少略過了的分析,例如管理層的質素、管理層的取態等,可能單單一個派息率的考慮都可以看出很多結論出來,其他好像買舖決定、集資動作、業務方向改變、面對經濟下行的應對,這些不是數字及科學,有點涉及感性藝術的範疇,要平日多留意公司新聞,又看年報中主席及管理層的討論。整體上感覺金利來沒有很多無謂動作,是靜靜地賺錢的現金牛一隻。

我買股票就是看這類東西,盡可能了解所投資的公司,更希望很透視地看見自己所投資的資金在買些什麼,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寫出這個概念。至於,其股價過往表現如何,未來會否爆升,又會否「立地成佛」之類,我都沒有考慮,我不懂預測未來,只會把股票公司看成一盤生意來分析,哪支股票會爆升?這留給其他人去研究吧。

其實個股分析的文章很有時間性,往後回看就會沒多大可閱性,我希望這篇寫起來盡量令往後回看都還有一點點可閱性,亦能讓blog友了解價值投資至少要分析什麼東西吧。寫文章時有些數據只草草看了看,可能有所錯漏,blog友發現請指正。最後都會提醒一下,這篇文章不是建議大家買入這支股票,只是分享一下個股分析一些簡單重點,請不要又看見有number就飛身入貨,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137

視頻 |全球讀書日: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707

他們,生不同年,

死於同年同月同一日

1616年4月23日

他們是莎士比亞、塞萬提斯

因為他們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

今天,找一本書賞給自己

放下手機立地成佛

讀一本書

做一回鬥戰勝佛

【觀看視頻,共享閱讀之美】

 

讀一本書,給自己

世界有多大,書就有多大。

你關於世界的每一個疑惑,都有一本書回答你。

你的好奇心到哪兒,書就會等在哪兒。

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你想要,卻得不到。

唯有書,

你想要就可以得到。

立等可取。

讀書要快。

及時行樂是讀書的根本大法。

到手的書,要及時撲上去吃它。

否則,新的書會漫過來,淹死你。

讀書要慢。

品一杯酒要慢。

吃一道美食要慢。

讀一本書當然要慢,把其中的滋味咂摸出來,分解、融化、吸納。

讀書是吸毒

圖書是超級癮品。

綠色環保無汙染,可持續。永續。

讀書是殺手

讀書不僅殺時間,而且殺世界。殺死不快樂的世界。

世界給你的不快樂,讀書都一一補償你。

 

讀書大數據

*60分鐘 • 中國

2015年,中國人均讀書4.58本,每天手機閱讀時長超過60分鐘,僅微信閱讀就占了22.63分鐘。在手機閱讀中,最喜歡的電子書類型為“都市言情”,其後是“文學經典”“歷史軍事”“武俠仙俠”“玄幻奇幻”等。

 

尼采: “對一本喜愛的書,你絕對不能借,而要占有。”

1萬人1書店•德國

德國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7萬人就有一家書店。柏林是全德書店最多的城市,平均每一萬人就有一家書店。如果要送一份禮物給一位德國人,送書是最合適不過的。

在所有被炫耀的東西里,書是最廉價也是最奢侈的。

讀書故事

文藝青年夢露

瑪麗蓮•夢露讀書的照片曾被很多人質疑。人們懷疑這位金發的性感尤物,是真的讀過《尤利西斯》,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擺拍? 照片發表30年後,女攝影師伊芙•阿諾德做出回應:當我與瑪麗蓮初遇時,就已經看見她在閱讀《尤利西斯》。幾天後,當我抵達拍攝地點、正在裝底片準備拍照時,發現瑪麗蓮仍然在閱讀《尤利西斯》,就這樣,搶拍到了這張照片。

夢露說:“我有自知之明,缺乏才能,明白自己不過是個三流演員,就像我華麗的外表里凈是些廉價的衣服。但是我的上帝啊!我多麽想學習,想改變,想提高!”

張國榮的“天堂”書店

博爾赫斯說過:“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平時話就不多的張國榮,特別喜歡爾冬強在上海開的漢源書店。在上海開演唱會那天的下午,張國榮曾獨自泡了茶,坐在漢源書店里翻看藏書,消磨了幾個小時。

“赫敏”——一個女權主義的書蟲

赫敏的飾演者艾瑪•沃特森突然宣布會息影一年,讀書,專註女權事業,並建立了一個女性讀書俱樂部。“我自己的個人任務就是每周讀一本書”

薦書達人高圓圓

街拍女神高圓圓在圈中是出了名的愛讀書者。她曾在綜藝節目上推薦《追風箏的人》,引得無數文藝青年閱讀。從此成了頭號薦書達人。

高圓圓薦書語: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柯艾略 著

這一路,牧羊男孩兒經歷了很多。我也從中慢慢了解到,不管是他還是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試探自己的潛力,試探自己的可能性。不要怕做錯,不要怕做錯,不要怕受傷,也不要怕自己嫉妒或者心生邪念,只有當自己的問題都出現,才能真正的面對和解決——無論經歷何種困難,只要直面它,解決它,只要心里還記得最初的天命,就能水到渠成的完成。

《這個動蕩的世界》 龍應臺 著

其實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看這本書了,第一次是在大學時代,那個時候就帶給我很多震撼,她從一些國家的切入點,來講人文和政治背後的故事,最近又把這本書翻出來重新看。這本書不會是讓人看完了會很快樂的書,是會給人帶來一些思考的書。從第一次看到現在,已經十幾年過去了,我再看同樣的事件的思考也會不一樣,當有了成長,再回過頭來看自己對過去事情的這種認知的時候,感覺還是很特別的,能看到自己的變化。

《無字》 張潔 著

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小說從女性的視角很理性地看待兩性之間的關系,把男性寫得很透徹。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幫我把生活中的很多不解作了總結,讓我可以把人看得更透徹一點,明白人性有很多面,我覺得我現在能接受各種各樣的人生。但是,這本書是很消極的。我覺得張潔一定是帶著憤怒,帶著恨在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