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股民應買金融股 張化橋

http://xueqiu.com/4035610190/24162893
小股民應買金融股  摘自《避開股市的地雷》

我為什麼喜歡金融業?在我看來,金融業是最好的股票投資行業,特別適合那些不能夠也不願意玩高難度動作的小 股民。第一,金融業是經濟中所有行業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投資金融業就等於投資所有行業。這樣一來,投資者可以避免過度集中的行業風險。另外,你很難找到一個比金融業更具有槓桿效應即放大效應的行業。所以在經濟增長很正常的年代,金融業會跑贏其他大多數行業。當然,在經濟滑向衰退時,壞賬增加,可能讓金融企業巨虧甚至倒閉。但是,由於金融業的特殊地位,政府又不敢讓金融機構倒閉,在困難時必須伸出援手。這就出現了一種不對稱。贏了的時候所有股東有份,虧了由政府埋單。雖然經濟週期難免,但中國經濟的基本方向在未來5∼10年還是向上的。這就決定了金融業投資的可行性。另外,這些企業一般比較大,安全性比較高。從「投資者的護城河」的角度,金融機構的客戶從金融機構「叛逃」到另外的金融機構的成本很高。投資金融業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政府對營業執照的控制使得金融業的競爭遠不如其他行業激烈。

我為什麼買入民生銀行和重慶農商銀行?因為它們的增長不錯,改善潛力也相當大。這幾年,很多人看不懂這個板塊為什麼變成了「價值陷阱」。我也看不懂。不過,我比絕大多數投資者有一個優越性:我可以等很久很久。而且這個價位讓我比較踏實。當公司利潤每年有不錯的增長並且資本回報率很好的時候,別人等不起,我有耐心。

當然,我更喜歡民營的典當(中國信貸)和小額貸款公司(金榜)。它們的增長和步步謹慎讓我很放心。

製造業蒼白無力

多年來,我對製造業一直有偏見。2011年的股市危機驗證了我的話:從船舶,到推土機、汽車、服裝和體育鞋。我參觀過一家工程機械廠。嚇壞了。那庫存 !那退貨 !還有廠商提供的便宜的賣方信貸 !

我跟大家抬槓的一個地方就是所謂「品牌產品」。在我的小書《投行分析師的叛逆宣言》中,我反覆強調品牌不值錢。產品稀缺時,阿斗也口口聲聲說「悠久歷史」,「品牌價值」,「歷史積澱」。但是,當大家一哄而起做同樣產品時,你就看到所有企業都打價格戰,玩低級遊戲,狼狽不堪。

當然,這也包括地產開發商。房地產市場火爆的2005─2009年,連最爛的地產企業也鼓吹「百年老店」。最近兩年,我沒有聽到吹這種牛的了。開發商變得實在多了。我們現在聽到的多是:賣房子,抓現金流,過冬,活命。

由此,我想到牛奶企業、食品、飲品、童裝公司和童車製造商。當然啤酒企業也是製造業。它們的品牌沒有太大內涵(也許青島啤酒有點例外)。根本問題還是生產成本、運輸成本和營銷成本的控制。僅此而已。請幾個明星演員扭扭捏捏就叫品牌?那樣的品牌在成本面前會顯得蒼白無力,在供求關係面前也一塌糊塗。

這幾年,我們國內股民推崇白酒到了離譜的地步。沒關係。凡事總有個過程。大家多虧點錢就明白了概念股的危害。白酒企業就是製造企業。我們對那些自稱發源於秦朝或 者明朝的白酒品牌尤其要小心。如果有人再聲稱某某評級機構給他的品牌估值300億之類,你扭頭就走。哦 !對了。還有服裝、鞋帽和茶葉公司也是如此。從根本上講,這些企業並沒有修建像樣的「護城河」。只要它們放鬆警惕,它們就會被競爭者甩在後面。而且,行業的進入門檻太低。即使它們把所有的競爭者都消滅了,它們也不敢明顯提高產品價格,以免邀請新的加入者。

在製造業我持有兩隻股票:一是中集安瑞科。這是個國企(通常我不太喜歡國企),二是金威啤酒(國企)。前者是行業領袖,而且它處於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燃氣運輸和儲存)。金威啤酒這幾年落後了,但是管理層不錯,而且在努力想辦法。我承認,這個行業很差,我持有它也許是個錯誤。好在倉位不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55

是應賣還是應買?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6hl.html

    市場疲軟低迷,大多數朋友怕套,不願再買股票。“股市高人都說了,熊市什麽時候賣出或空倉都是對的!”一位朋友說。

    是嗎?熊市是應賣還是應買?

    其實,熊市是增加投入的好時機,大熊市,大機會,應該格外珍惜。本人在以前一篇小文《緊抓熊市尾巴!》(2012-09-16)中說到過這點:

    “倘若你還在疑神疑鬼,看這不行瞧那不對,前怕狼後怕虎,抖抖豁豁,什麽都不敢做,天天幹坐著巴望牛市到來,那好,屆時,當你真看到了牛市時,只怕你追悔莫及,越看越懊惱!

    “股市是個長周期性市場,投資是個賺慢錢的項目,時間最為寶貴,熊市過一天就少一天,應該珍惜當下熊市。

    “投資大師戴維斯常說:‘熊市能使投資者發大財,但他們在那個時候卻沒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說,對於我等後知後覺、毫無技能、傻不拉嘰的業余小散來說,等到發覺:“媽的!熊市啊!”那什麽時候買都是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29

吾知政財 - 吳仁 應買樓乎? (2012年07月06日)

1 : GS(14)@2012-07-07 17:25:28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1273&d=1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11

股災後應買甚麼股票? 周顯

1 : GS(14)@2015-07-28 12:01:53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4249
在日前的股災,幾乎每一隻細價股都暴跌五成以上,其中的一些更是下跌了八成以上,簡直是傷亡慘重,滿目瘡痍。但是,在其後幾天的報復式反彈,也是幾乎每一隻細價股均是大升特升,有人的說法是,唔升一倍,都入唔到五十大升幅榜!

然而,如果要把這些「報復式反彈股」去作出分類,我會分成兩種:第一種分類是大致上已經反彈至以前的高位的,例如剛改名中國光電的「確利達國際」(1332),它的五十二周高價是0.696元,執筆時(上星期四,距離股災後的大反彈日剛好過去了一星期)它的收市價是0.55元,距離最高位的相差是21%,這是一個合理波幅,縱是沒有股災,也隨時會發生的調整。



月初股災引發細價股暴跌,只有一些未「完成任務」的股票,才會繼續炒。

另一種則是雖然回升了、暴升了,但是距離最高價仍然很遠,例如說,「新確科技」(1063),在執筆時,它的收市價是0.41元,但它的五十二周高價則是1.56元,兩者的相差是1.15元,即是下跌了73.7%,換個說法,它要上升2.8倍,才能夠回復到原來的最高價格。

為甚麼會有這個情況呢?因為它在股災前,其股價已經暴跌了,在六月九日和六月十日的兩天,分別從1.18元,gap down至最低0.82元,和第二天進一步下跌至0.495元,在股災時,它曾經跌至最低的0.175元,現在雖然反彈了接近一倍以上,但由於在股災之前,已經跌得太傷,所以距離高位,仍然相差甚遠。

至於「確利達國際」這股票,創辦人是李嘉誠的連襟林孝文醫生,後來被香港最年輕的千億級富豪張松橋收購了,近日控制性股權賣給了維他奶的後人羅琪茵,股票則一拆十,再一送一紅股,還宣布收購LED照明業務,來了一個財技大變身。我是在去年發現這股票的潛質,但卻並沒有買進,反而拍檔梅偉琛卻大手買入了,至今為止,這股票已經升了好幾倍,為他帶來了好幾百萬元的帳面利潤。

為甚麼像「新確科技」這種股票,在股災後,不能翻身,但是像「確利達國際」這種股票,卻能夠迅速收回失地呢?原因很簡單,前者已經派了貨、做完晒、收了錢,當然是棚尾拉箱,袋錢走人去旅行了。它原來是百幾億市值,家陣都有六七十億,這些全都是利潤啦,而且是好和味的利潤添。

反觀「確利達國際」,至今為止,市值只有十幾億元,而它的背後來頭是「重慶李嘉誠」,講牌面、講胃口、講金錢實力,同「新確科技」的「粉哥」相比,是牛髀與蚊髀。這一系列人馬,專做「大案」,單單都過百億元市值,以今日「確利達國際」的規模,暫時只能夠攝牙罅而已,也正因如此,它在四月和五月期間,分別以溢價發行了0.7元和0.71元的認股證,可見得公司內部對它的前景信心十足。

簡單點說,隻嘢都未散過貨,當然可以回復高位啦,所以梅偉琛的手上,仍然持有着大量這股票,同佢死過。而以上的故事,是告訴我們一個股票的基本原理:在經過股災洗牌後的股市,只有在股災前未「完成任務」的股票,才會繼續炒下去,但是那些已經「收錢走人」的,則不宜沾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48

笑到最後:有閒錢應買倫敦樓

1 : GS(14)@2016-07-12 03:17:22

首先,本地華文財經傳媒話英國公投脫歐係「黑天鵝」,係錯嘅!「黑天鵝」典故,出自18世紀啲歐洲人以為天鵝只有白色,後尾去到澳洲先知有黑天鵝,用嚟隱喻事件好罕見。而公投只有兩個選擇:留歐定脫歐,兩個選擇都寫晒喺選票上,請問何來黑天鵝?兜個圈講黑天鵝,其實係想帶出,脫歐並唔係乜嘢天跌落嚟嘅事,至少股市喺呢一刻,已高過脫歐公投前水平。脫歐亦唔係史無前例,格陵蘭都試過脫歐。世界冇話冇咗邊個唔得,歐盟可能會咁同英國講,但倒返轉,英國冇咗歐盟亦非世界末日。本來歐盟就係「中央」,要不是中央「默大大」放啲難民「自由行」去倫敦,英國就「完蛋了」。但脫歐後,英國唔使聽中央話,即使「默大大」唔放自由行,英國人都可「民族自決」,唔使再等中央打救,食四方飯。好似瑞士從未加入過歐盟,得享獨立優勢。比瑞士更優勝係語言,國際語言地位嘅優勢,去一次非英語國家就明,唔識當地語言,你會假設對方識英文,定係德法中文?全世界絕多數旅遊區,人哋都假設你識英文。如果喺歐洲更明顯,英國啲生番只識英文,但其他歐洲城市人除自己語言,多數都識少量英文。未講普通法制、合約精神,淨係第一句開口嘅語言,英國已佔盡優勢,未來十年都好難有變。再講,香港同中國高官會否因為脫歐而唔送仔女去英國讀書?唔會。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截至4月,倫敦平均樓價41萬英鎊,脫歐前英鎊兌港元11.5,最新10.05,未計樓價下跌,乜都冇做,已慳60萬港幣。有閒錢應買倫敦樓,因英國投資市場,係較早期發展嘅市場,經歷過唔同風浪。今日脫歐令市場情緒避險,過多十年八載,一個資產泡沫就挾番上去。只要你語言不通時,第一時間諗起要講英文,英國嘅投資市場都唔會死,而買首都樓就係最簡單投資當地嘅方法。高明
http://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1/196893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2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