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草根創業者:我是怎麽憑借公眾號銷貨做到日入3.3萬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109.html

i黑馬知道哈爸這個人是在半年前,那時候還沒有商業模式的他,只有一個夢想、老婆孩子,以及一個有一萬粉絲微信公共賬戶(經典繪本jingdianhuiben),當時他正在為如何把項目做下去苦惱不已。因為困惑,他來找i黑馬尋求解決之道。i黑馬給予了真誠的建議,並許諾如果有一天他的項目初有規模(網站www.jingdianhuiben.com),一定給他一個報道渠道。而現在他做到了……以下為他的投稿和業績截圖。我的微信公眾號是“經典繪本”,維護了近一年,分享繪本和親子教育、夫妻相處的文章,用公眾號做到日銷售額3.3萬是在2月24日。此前一周平均每天銷售額約一萬。彼時我的公眾號訂閱用戶大概是3.4萬。2.24一早,我在我的微店里上傳了一套售價為155元的繪本,在這天早上我發公眾號的圖文消息,告訴我的訂閱用戶可以到我的微店團購這套書,當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3152.5。次日繼續團購這套書,但購買的人太多導致下午兩點就缺貨,不得己下架,但一個上午的銷售額也有14637.5。我做到日銷售額3.3萬,是靠微信公眾號和微店。總結起來,我可以算是牛文文“從內容到用戶到關系到營銷”理論的自媒體實踐者。通過內容發展用戶如果從發展用戶的角度看,內容一定要原創嗎?不是。有很多辦法可以發展用戶,不一定要用原創這種比較笨拙的辦法。如果從用戶的角度想,內容一定要原創嗎?也不是。他們需要對他們有價值的“雞蛋”,而不太管誰是“雞”……那怎麽做好內容?首先,內容要是幹貨。我沒有做什麽活動,我發展最初的微信公眾號訂閱用戶的辦法很笨拙,就是收集大量對媽媽們有用的繪本資料放到我的百度雲上,然後到論壇、QQ群等發布,內容里有我的微信號。其次,內容要與微信公眾號的定位相符。內容的定位應該是一個過程,一開始我的內容是繪本動畫視頻,但用戶反映孩子在手機上看視頻怕損害眼睛。於是我就換成圖文繪本,但後來覺得圖文繪本侵權,就換成了繪本音頻。既然我的公眾號叫“經典繪本”,分享繪本,不管是視頻、圖文還是音頻,都是應該的。但除此之外,我還分享文章。這些文章都是關於親子教育和家庭婚姻的。我之所以還分享文章,是出於兩個考慮:一是如果只分享繪本,被分享轉發的次數就很少,如果有好的文章想配合,就有很多分享轉發,用戶發展就比較快;二是出於“經典繪本”目的,致力於家庭關系建造。我希望借著親子共讀繪本培養好的親子關系,希望借助這些文章有助於建造好的家庭關系。精選文章要眼光和時間。再者,內容需要好的排版和校對。也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我在發布之前我通常都要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幾次。每次有較大的調整,我會在不同屏幕的手機和平板上反複看。其他如定時發布等相關技巧就不再贅述。當然,重要的是找一個好的平臺。微信公眾號我維護了近一年才3.4萬,而我在騰訊媒體開放平臺《哈爸哼媽》(不與我的公眾號同步)不到半年,就已經有10.8萬。展示自己與用戶建立關系如果按照3.4萬用戶消費了3.3萬,每人消費約一元,那麽10.8萬的訂閱者應該有10.8萬的銷售額,但實際卻為0。為什麽媒體開放平臺和微信公眾號有這麽大的差別?歸結原因應該是有沒有與用戶建立關系。怎麽與用戶建立關系?我不是專業人士,沒法分析這兩個平臺在建立關系上哪個更有效。我個人傾向公眾號更有利於建立關系。但哪怕是用公眾號,也不一定能建立關系。能不能在公眾號上與用戶建立關系,與內容是否是原創,我個人覺得關系不大。原創內容就一定能與用戶建立關系嗎?確實有人經常寫長篇的原創文章,比如李光鬥、葉茂中,我是因為他們名聲在外關註他們的,也關註了他們一段時間,因為他們寫的內容確實專業值得一看,但最終我還是取消了關註,我看不到他們的人。摘編的公眾號就一定不能與用戶建立關系嗎?雖然我很少發布原創文章,像很多公眾號一樣也是摘編內容。但我可以說我與用戶建立了關系。我的訂閱用戶基本上都能感受到我在用心維護營運公眾號,她們都管我叫“哈爸”。這要回到老羅所說的“魅力人格”。 我不是說內容不重要,而是說關系更重要。我有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叫小小哈,他就是對我咿咿呀呀,什麽也說不清楚,沒提供什麽有價值的內容給我,我還是很喜歡關註他與他互動,因為我們是父子關系。我會有閑談,借著閑談讓大家了解我和我的妻子、孩子。羅振宇是一篇別人的文章加上自己的一兩句解讀,金錯刀也是別人的一篇文章加上自己的一些解讀。鬼腳七也是。很多時候的微信內容就是幾句話,連文章都沒有。所以,怎麽建立關系,怎麽建立自己的“魅力人格”,通過幾句閑談(文字、圖片、語音都行)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閑談也是“魅力人格體”。銷售用戶想要的東西與用戶有了關系,就可以開始銷售了。在賣什麽的問題上,我有很多的嘗試。第一,像羅振宇賣會員;第二、像程苓峰賣廣告;第三,像潘越飛“賣身”。第四,像鬼腳七賣專業;第五,像劉陽賣愛心,靠捐助。劉陽原是《南風窗》常務副總編,現在辦了一個叫《境界》的非盈利電子期刊。這些東西我基本都嘗試過,但都不是我的用戶很想要的。然後我就開始嘗試賣繪本童書。賣繪本童書應該是“經典繪本”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卻繞了很大的圈才繞回來。確定了賣什麽之後,就是怎麽賣的問題了。一開始,我就是在微信公眾號里賣,每天推薦一套/本書,需要的用戶回複收件人信息,然後我把書快遞出去,用戶收到書之後,通過支付寶或銀行轉賬給我。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用戶只能要我當天發布的書,我也有些書款無法追回。但即使是這樣,也賣出了很多書。但借此讓用戶知道我很信任她們,這為後來的銷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可以在手機上開店的平臺。自然想到的是淘寶,但太重太複雜,而且還需要圖書經營許可證。也有意嘗試過口袋通、皮皮商城、微購易、微信生意寶等,但都有門檻。去年12月中旬,我的用戶提醒我有一款“微店”的手機應用,我搜了一下是口袋購物的團隊做的,比較靠譜,而且很迅速開了微店,沒有任何門檻。上線一周,交易額就達到兩萬。有了微店之後,開始思考怎麽賣得更多了。這就需要給用戶更多的優惠。我就想到了團購。我自己沒有商品可供團購。我就去找優質商家,讓優質商家提供團購商品在我的微店上,我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團購信息,鼓勵用戶去微店參團。有了訂單之後,我把訂單和相應款項都交給商家,商家發快遞後把相應的快遞單號告訴我,我把快遞單號發給用戶。團購結束後,我從商家那里獲得一定的銷售提成。回顧近一年的自媒體之路,頗多感慨,一開始是為自己孩子而開設的公眾號,因得到其他孩子的媽媽的積極反饋和認可,有很多成就感。但為生計的緣故,去年七八月份一度想放棄,九月底因我原來所在公司的一些變故從此全職做自媒體。此後雖自由自在,也多有辛苦和仿徨,到現在算是探索出一條比較可行的路徑。要非常感謝我的用戶,因為有用戶的互動,讓我覺得有價值;因為有用戶的購買,讓我可以生存。也要感謝我的妻子,若沒有她的支持,我不可能堅持到現在。此外,也要感謝我那小小的兒子,因為他,才有了這份以愛開頭的事業。i黑馬點評:我們認為哈爸先生的項目至少有三個亮點。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草根創業項目,要說缺點可以舉出一大把。但是,對於哈先生來說,能夠依靠別人的平臺(尤其是新生的微信商業生態),完成自己產品的推廣與銷售,令人欽佩。其次,定位精準,兒童繪本市場潛力巨大,哈先生甚至利用繪本切入到了母嬰和男人襪子這樣的市場(因為,媽媽往往是家庭消費的中心,因此未來賣各種家庭用品都有可能。)其三,他不斷嘗試試錯,展現了創業者的情懷。每一年都有90%的新生創業項目會死掉,或者創業者自己放棄掉,但是他堅持到了今天。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哈爸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87

超越Groupon:王興憑借什麽贏得千團大戰的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8/145840.html

i黑馬:多多友、遊子圖、校內網、飯否網、海內網、美團……這些網站的背後都有一個名字:王興。十年創業,目前美團網成為O2O之王。本篇講述美團網如何贏得狼煙四起的千團大戰。

\2008年11月,安德魯·梅森在芝加哥推出Groupon,這個網站的名字由“group(團體)”和“coupon(優惠券)”組合而來,以每日優惠(One deal a day)的方式為用戶提供超低折扣的消費。

2009年10月,這家公司融資3000萬美元,在科技企業成群的矽谷一躍成為明日新星,安德魯·梅森開始考慮國際化的問題,而他要面對的是,數量激增的山寨公司,在歐洲、在加拿大,以及在中國。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飯否網久久看不到希望的晨曦,這讓王興開始考慮這個團隊下一步該做什麽。這個時候,王興已經在互聯網浸淫多年,量變引起質變,他的理論水平突飛猛進。在華清嘉園的小白板上,他向他的夥伴們畫了一張四縱三橫的圖:

當時的移動互聯網還是萌芽狀態,還不能看得特別清楚。王興把Groupon放進了社交與商務的交叉點。從後來美團網的發展來看,美團網更適合放在移動互聯網和商務的交叉點上,這是後話了。

在這個基礎上,他繼續闡述團購的盈利模式:互聯網營銷的發展模式,第一階段是門戶網站,盈利模式是展示廣告,目標客戶是能夠投放昂貴廣告的大企業。第二階段是搜索引擎,服務中小型企業,只要你有幾萬塊錢就能買關鍵詞,做廣告,一下子將投放門檻降低了很多,精準度也高了很多。第三階段就是團購,通過交易來對消費者進行更精準的推廣,服務的商家都是本地的小型企業。這構成了金字塔,塔基是團購服務的商家,塔尖是門戶服務的商家,中間是搜索引擎服務的商家。

團購的盈利模式就是減少商家的廣告投入,把這部分讓利出來,讓消費者占到一部分利,團購網站也可以分享到一部分利潤。

王興對團購盈利模式的看法是美團網運營理論的根基,在千團混戰中這保證了美團網始終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沒有犯方向性的大錯。

留下來堅守的飯否網團隊覺得王興把整個模式想得很清楚,覺得這事靠譜,就開始做起來。網站做得很快,2010年2月已經做好準備了,考慮到春節期間可能因為用戶回家導致熱度下降,一直推遲到3月4日才正式上線。

美團網前市場總監左瀟是Groupon中國區的第一名員工,2011年年初去了美團網。他當時跟國內一圈人聊過,覺得還是王興對團購的本質理解最深刻。

美團網的老師、團購鼻祖Groupon認為商家第一、消費者第二,在商家身上獲取價值,毛利率高達40%。美團網則認為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在消費者身上獲取價值,毛利低,必須依靠大量消費者購買才能維持這個模式。高毛利的Groupon可以雇用麥肯錫、投行的人,開出很高的工資,以粗放式管理快速增長;但是低毛利的美團網必須精細化管理。談到Groupon和美團網的差異,王興說:“Groupon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在高速成長的時候,你在質量、成本、速度中三選二,要舍棄一個。

Groupon舍棄了成本,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之後要砍掉一些成本就很難。我們自己也沒有什麽妙方,就是認清團購是長期追求低成本高效率。”

繼“四縱三橫”“金字塔”理論之後,2012年王興提出團購的“三高三低”理論,他對團購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層:
 
回到價值排序:客戶第一,客戶分為消費者和商戶兩端,兩端都很重要,都要服務好,如果兩者有沖突的話,選擇把消費者排在第一位,如果沒有消費者,商戶是不會用我們的。

首先,消費者要什麽東西?永遠要低價格、高品質的。其次,如何做到低價格、高品質?這對運營有什麽要求?要高效率、低成本,只有做到這個,你才能夠讓利。

我們給消費者的價格肯定是商家給我們的價格加上我們的運營成本,能低成本運營的話,就不用加價很多,低成本有利於達到前面說的低價格。如何提高效率,不能光靠大家加班,那是有限度的,還得需要IT系統技術提升管理效率,需要高科技。但是高科技不一定是高毛利,蘋果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毛利,不過還有其他典型,亞馬遜是高科技、低毛利。這就需要大規模了,如果低毛利的事規模小,就沒有商業價值,如果它有巨大規模,哪怕低毛利,也有巨大的商業價值。亞馬遜證明了這件事。
 
這套說法是在美團網運營中逐漸成形的,這段對團購的理解,正是美團網區別於其他團購網站的根本原因。這段話可以說是一個標尺,用來衡量公司運營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和處理方式,用於糾偏。每一次糾偏的細微差別,最終讓美團網與其他競爭對手積累起天塹鴻溝的差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382

憑借長尾理論,一個App半年身價1億美金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9/148045.html

網是內容的聚合,對於網友而言,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高效快捷地找到自己需求的信息,需要“快捷通道”。於是,導航,搜索引擎,新聞門戶……基於這個核心需求,締造出互聯網PC時代的十年繁榮。

2013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利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網設備的人均上網時長,首次超過PC,而且PC互聯網用戶向移動端遷移的趨勢持續走強。
 
PC互聯網紅利已盡,移動互聯網成為主流已是必然,但是互聯網作為內容聚合的實質不變。於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從PC端轉移至移動端,平臺轉移,內容需要重新聚合與分發,這便是移動互聯網的創業紅利與契機。一點資訊,正是抓住這樣的機遇迅速崛起。
 
9月11日,鳳凰新媒體宣布,斥資600萬美元收購一點資訊8.75%股份;11月7日,鳳凰新媒體再次以850萬美元增持一點資訊8.5%股份。以此估算,“一點資訊”最新身價高達1億美金!
 
從正式上線推廣到身價1億美金,僅僅過了半年時間,一點資訊迅速崛起背後有著怎樣的秘訣?
 
 
抓住互聯網的“長尾”
 
在一點資訊創始人鄭朝暉看來,將一點資訊等同於新聞客戶端並不準確:“一點資訊,是基於移動終端,把搜索引擎打入推薦引擎的興趣引擎,是搜索與個性化推薦的有機結合。”
 
一點資訊的關鍵在於抓住互聯網內容的“長尾”。什麽是“長尾”?
 
長尾理論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理論:
 
1.     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
 
2.     商品生產成本極低,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
 
3.     商品銷售成本極低,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銷售;
 
只要滿足以上三點,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這些需求和銷量不高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甚至比主流產品的市場份額還要大。
 
判斷一個“內容出口”的好壞,不是看它熱門信息搜索的結果,而是看冷門信息獲取的情況。在當下的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導航上搜索熱門信息,顯示的結果大同小異,但當搜索冷門信息時,結果便出現了分化。
 
網絡上的熱點是大家需要的談資,但是不能沈澱價值,很難讓讀者有所收獲。此前PC互聯網時代,門戶輸出的大多是一樣的內容,而用戶關註的內容千差萬別,在給予熱點的基礎上,如何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具有最大價值的內容,傳統媒體鮮有做到。
 
內容生產者通常要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內容的生產者,另一個便是內容的分發者。既要生產內容,又要吸引用戶來閱讀內容,這就導致了一窩蜂追熱點的情況發生,真正有價值的長尾內容無人生產。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上網的時間更長、粘性更高,這就使得用戶對於上網閱讀需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除了熱點新聞之外,對於具有價值的“長尾內容”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內容的價值日益凸顯。
 
基於此,一點資訊的核心動機是“傳遞”:在媒體創造價值後,一點資訊便針對不同用戶的個性需求,挑選除熱點之外對他最具價值的長尾內容,以最大效率傳遞給用戶,讓他們最後能夠有所收獲。
 
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外優質的長尾內容非常豐富,尤其是在搜索長尾關鍵詞時,美國的整體質量要高一個層級。為什麽會這樣?
 
國外除了重視長尾內容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視內容生產者的利益。
 
大多數內文廣告屬於內容生產者
 
我們認為的內容生態良性循環應該是用戶提供內容,媒體提供流量,根據內容受歡迎程度,得到相應回報。眾多內容產生者中有職業記者,但更多是對某一領域感興趣的“業余作家”,靠興趣驅動產生優質內容。
 
比如,有人不是專業作家,但她在育兒方面很有經驗,就可以生產育兒方面內容,這些內容通過平臺分發,被關註育兒知識的讀者獲知,內容帶來流量、產生價值,平臺就會向內容生產者提供費用。平臺負責流量的變現,內容生產者只專註生產高質量內容。
 
反觀中國的內容分發,大多仍只重視短期平臺利益,既未給作者制定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也沒有規章制度保護內容生產者作品。盡管短期占到便宜,但長遠來看,只是竭澤而漁。這就從分發機制上導致長尾內容的缺乏,即使流量再大、技術再強的內容分發平臺,如果沒有優質內容,就無法真正吸引並留住讀者。
 
因此,一點資訊將來的商業模式是將最優質、最符合用戶興趣的內容聚合在一起,平臺只收取信息流產生的廣告價值,大多數內文廣告返還給內容生產者,以此激勵高質量的內容生產。
 
分發平臺化身為內容服務平臺,從內容的掌控者徹底變為內容的服務者,將內容帶來的流量所產生的利益分發給內容創作者。這樣,盡管短期內平臺收入會下降,可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會被激勵生產出來,從而引來更大的流量,產生更大的價值。
 
平臺的商業模式、內容生產的激勵機制建立後,如何保證讀者能夠及時、準確、便捷地獲取所需“長尾內容”顯得至關重要,在這一方面,一點有著天生的“基因”。
 
無興趣,不推薦
 
鄭朝暉在雅虎矽谷總部時的團隊負責兩塊:一塊是雅虎全球全網搜索質量,另一個做雅虎的個性化首頁推薦算法。
盡管當時搜索和個性化推薦被分為了兩個團隊,但搜索和推薦只是用戶表達興趣的兩種極端方式,一個是完全主動,一個是完全被動。而本質上來說,它滿足的用戶需求是一樣的。從這一點上看,搜索和推薦的融合是未來內容分發的趨勢。
 
一點資訊跟搜索引擎的基因更類似,一點模式被稱之為“興趣引擎”:將智能推薦融入搜索,讓搜索變成一個少量的、低頻的,但是高質量的搜索。
 
“你給我一點,我充分拓展一片!”讓搜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搜索引擎和推薦引擎共同進化的下一代。
 
當你剛開始使用APP,一進去看到的肯定都是熱點,因為剛開始使用,APP不知道你的喜好,但總要給你東西看。於是,就推薦幾十條熱點新聞,通過你的點擊,來鎖定你的關註點。如果你喜歡看軍事,就多給你軍事,你喜歡看體育,我就多給你看體育,這個就是推薦的概念。
 
在一點資訊,你如果要這麽用,什麽都不幹,它就是一個個性化推薦。但這並不能滿足對搜索個性化的要求。一點資訊和同類產品最大的功能差異在於,在這里你可以創建任何你感興趣的頻道。
 
比如你關心育兒,可以訂閱育兒,可以訂健康,可以訂任何跟育兒相關的東西。一旦定了,APP就把含有育兒觀點所有的頻道給你推出來,里面的內容也給你推出來。然後,你只要稍微表達一點自己的觀點,APP就立即給你拓寬一面,這就是基於興趣的、能不斷“進化”的個性化推薦。
 
在機制建立起來後,內容生產者,內容分發平臺,讀者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內容分發模式也從傳統的B2C模式進化成了C2C模式:
 
在一點資訊,用戶興趣範圍內,優質內容沒有或者不多時,一點會將這個需求反饋給內容生產者,進而形成一個供需平衡。內容生產者可以更精準的生產用戶關心的“長尾內容”,而不是說大家一廂情願過度生產熱門、娛樂的內容。
目前,一點資訊的註冊用戶已經有近2000萬,活躍用戶接近400萬。對於一點資訊而言,“推薦+搜索”模式的風口才剛剛打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228

中國通信服務(0552):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96

本帖最後由 鹿愚 於 2015-5-6 09:48 編輯

中國通信服務(0552):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作者:天成


近期,有關電信企業改革重組、合並等言論甚囂塵上。雖然前段時間電信、聯通雙雙辟謠合並重組的事項,但A股資本市場的大媽們可不這樣認為,畢竟“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也就產生免疫力了,於是A股中國聯通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也被炒的好不歡快!

關於聯通和電信的合並,市場傳言頗多,甚至連合並具體步驟都傳出來。。。orz,唱空一派說:這不可能,因為電信運營業務主要集中在國內,與南北車不同,不需要參與國外競爭,如果在合並的話,豈不是助長壟斷之勢;唱多者認為:合並能減少重複投資,避免成本過高,未來將加大政策傾斜,推進虛擬運營商的發展,形成對兩大運營商競爭。

對於這林林總總的細節猜想,其實我想說:大家都別猜了,電信改革重組這個大方向定了,至於聯通、電信與中移動之間具體怎麽操作,合並與否我們確實難以定調。好風一來,柳絮紛飛,雜亂無章,我們需要分辨的是,哪根柳絮將借助好風之力,直上青雲?是聯通、是電信、是移動,抑或是別的什麽公司?山中迷霧頗多,分不清方向,這便需要我們跳出山界來看山,這時你才會發現最高的那座山峰在哪或者飄上白雲的那縷柳絮。

好風是什麽?——網業分離、一路一帶

網業分離:回顧一下電信行業混改的方向,你會發現國家的終極目標是:網業分離。三大運營商將各自的基站分離後,重組成立國家基站公司,專門來進行網絡建設,並引入更多虛擬運營商參與平等競爭,以此:

解決三張網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的難題

倒逼改革、破除三大運營商的壟斷

最終改善老百姓苦大仇深的“上網貴”的民生難題

一路一帶: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一路一帶規劃,一路一帶沿線國家通信基礎設施薄弱,通信基礎建設需求十分旺盛,國家基站公司成立後,不僅會對國內4G建設進行大力推進,未來或許還將幫助一路一帶國家大量進行通信設施建設。

好風憑借力,“力”是什麽?——鐵塔公司

風以來,很多人卻看不清飛的最高最遠的那片柳絮,因為“力不從心”。好風憑借力,電信改革重組的好風憑借的又是什麽“力”呢?從以上分析或多或少可以發現,這“力”便是國家基站公司——鐵塔公司。

關於鐵塔公司:

2014年7月11日,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簽署了《發起人協議》,分別出資40.0億元人民幣、30.1億元人民幣和29.9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各持有40.0%、30.1%和29.9%的股權。

2014年7月15日,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列入央企序列),註冊資本100億元,中國移動副總裁劉愛力出任鐵塔公司董事長,中國聯通副總裁佟吉祿出任總經理,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張繼平出任監事長。

2014年09月11日,“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正式更名為“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範圍:鐵塔建設、維護、運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運營及基站設備的維護。在定價上,鐵塔公司會采取“三低一保”策略,即鐵塔公司價格租賃低於國際同類公司,低於當下市場公共價格,低於三家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價格,但要保證能夠覆蓋成本。

鐵塔還是“金塔”:鐵塔公司是在4G建設加速推進、一路一帶這兩大風口下,並在國家意誌下成立的,這樣的鐵塔公司真可謂是全身塗著金子的“金塔”公司了,大家拼了命都想往里面擠(隨著TD-LTE和FDDLTE牌照的發放,我國已進入4G基站大規模建設階段,三大運營商4G基站缺口達到六七十萬個,而大部分新建需求要求在上半年完成。這對當前僅有8000人的鐵塔來說,玩命也不行啊,近期展開萬人招聘活動,估計會擠死不少人)。

誰會上青雲?

鐵塔公司這麽牛B,可是我們買不了它的股票,因為按照它的規劃,可能17年才上市。不過,在看清了“好風”、“好力”之後,再來分辨誰將飛上青雲就好辦多了。與鐵塔有關的公司除了其三大股東——移動、電信、聯通之外,其實還有一家與其業務相似的港股公司——中國通信服務(0552)。

三大運營商上不了青雲。從某種角度上說,鐵塔的成立對三大運營商業務是利空,因為這迫使他們更多的參與到市場競爭,而不是依賴壟斷收取高額費用,不過鐵塔的爹娘說到底還是三大運營商,“兒子”好了,“父母”也會受益。那麽,中國通訊服務(0552)呢?

中通服與鐵塔的相似度:

中國通訊服務(0552)無論從業務還是股東背景來說,與鐵塔公司何其神似哉!

1、股東背景:爹娘都是三大運營商

目前鐵塔公司各股東比例是:移動、聯通、電信各占40%、30%、30%的份額。

中通服股東結構:


電信占大頭51.39%,移動、聯通各占8.78%和3.41%。與鐵塔相比,不同點在於中通服是中國電信絕對控股(所以大部分業務也是電信給的),而鐵塔股權結構相對均衡。

2、業務重疊

中通服有一塊網絡建設業務(包括通信網絡咨詢、規劃、設計、工程施工以及工程監理),與鐵塔公司做的事其實一樣。這從之前一則公告便可了然:

“中通服的大股東中國電信此前在公告中指出,根據鐵塔公司設立的相關安排,鐵塔公司向中通服明確:在不導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通服違反雙方簽署的《不競爭協議》的前提下,鐵塔公司在將其鐵塔及鐵塔相關附屬設施的設計、施工、監理及維護業務,向社會公開發包時,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中通服。如發生存量資產註資(收購),鐵塔公司各發起人與中通服簽訂的代維協議繼續有效。合同到期後再行發包,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中通服。”

中通服如何上青雲(投資邏輯簡要分析):業績與性感齊飛

1、業績增長:

過去,由於運營商中國電信(業務大頭,14年占43.7%)發展遇到瓶頸,而其對移動,聯通市場拓展有限(合計業務比重20.7%),公司業績有所下降。14年,受制於利潤率下滑及運營商4G投資延遲,中國通信服務凈利下降3.9%至人民幣21.5億元。

不過,這些情況已經改變。一是內地FDD-LTE牌照已發放,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明顯增加2015年的資本預算,中通信將從中受惠。二是鐵塔公司成立,國內運營商業務有利於將移動,聯通業務向公司傾斜。

簡而言之,就是沒有了三大運營商的勾心鬥角,鐵塔公司的成立讓4G建設的推進全面加快,現在中通服要考慮的是如何與鐵塔全面配合,加快做大市場了(按照規劃,從今年1月1日起,鐵塔已全面承接三家電信企業鐵塔等通信設施的新建工作)。

2、性感的故事:

鐵塔成立,中通服現在的位置其實很尷尬,因為業務的重疊性,鐵塔和中通服的關系也更加微妙。建4G鐵塔,中國鐵塔就是“開發商”,中通服是“建造承包方”,國家對內要搞4G建設,對外要使中國企業走出去,推進一路一帶建設,所以未來無論對內、對外,鐵塔和中通服的業務都有很強烈的整合需求。而且,目前中通服已經在海外有業務布局(海外客戶主要集中在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區),如此看來,豈不是鐵塔走一路一帶進軍海外的絕佳載體!

中通服2014年國內、外客戶比例


鐵塔正在對三大運營商的基礎資產進行收編,收編完成後其實三大運營商區別也就不大了,從國資運營的角度看,如果三大運營商業績持續下滑,在加上業務同質化,差異不大的情況,確實有合並的需求,不過這又違背了破除電信壟斷,解決上網貴的民生難題,算了,這終究是猜測,不多扯。

我們再看中通服三大股東就是三大運營商,而電信絕對控股。試想,未來電信剝離了基礎資產卻還留著建設、維護基礎設施的中通服,這合適嗎?因此,中通服的股權結構也有整合變動的需求。

所以,果真如此,這得多大一個格局!!!其實現在,鐵塔是“父”,中通服是“子”,只是沒有明確的名分罷了。

青雲之路漫漫,別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最後,對比下三大運營商和中通服的PE估值:

中國聯通(762):23

中國電信(728):21

中國移動(941):17

中國通信服務(552):11

所以,中通服是有著明顯的估值優勢,加上這兩年業績的高增長,以及與鐵塔曖昧的關系,和一路一帶的概念。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463

耐克“一哥”地位遭遇空前挑戰 安德瑪憑借庫里崛起

日前,耐克公布了2017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8月31日,集團營收90.6億美元,同比增長8%。調整後每股收益為73美分,分高於分析師預計的56美元。但是未來半年的訂單增長差過市場預期。更值得註意的是,在阿迪達斯的強勁複蘇和安德瑪奮起直追以及各具特色的獨立品牌崛起的背景下,這家全球最大體育用品制造商正在失勢。

財報顯示,在2016年6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耐克公司取得了90.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比去年的同期84.1億元實現了8%的增長,拋開匯率因素增長率為10%。同時,耐克集團錄得凈利潤12.5億美元,同比增長6%。

耐克品牌產品營收84.6億美元,耐克旗下的匡威取得5.74億美元的營收,剔除匯率影響上漲了4%,因為北美地區增長態勢良好,抵消了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下滑。

其中大中華區依然是耐克最大的增長來源,貢獻了10.2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5%,剔除匯率影響增長率達到21%,為所有地區中最高。盡管如此,與去年同期的30%增長率相比,耐克在大中華區的增長態勢還是有所放緩。

除了大中華區,耐克在北美、西歐、新興市場、中東歐以及日本等區域均取得增長,耐克稱這主要來源於其休閑系列、跑步和Jordan品牌等系列的強勢表現。

雖然,本季度營收和凈利潤都實現增長,可是訂單量有所下滑。根據耐克預計,未來6個月訂單量只增長5%,較去年同期的9%增幅下跌4%,而北美市場的增長只有1%。這是5個季度以來最低的訂單量,而未來訂單量是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雖然耐克還是占據體育用品市場老大的地位,但是來自競爭對手阿迪達斯和安德瑪的挑戰正在加劇。

安德瑪表現強勁,2014年超過阿迪達斯成為北美運動市場第二。目前,它正威脅到耐克的領先地位。安德瑪一季度收入達到10億美元,同比上升27.7%,季度凈收入634.4萬美元,其中,在北美本土市場收入同比上升21.5%至8.271億美元,占比82.7%,遠超市場預期。安德瑪得以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庫里近幾年在全球強大的影響力。而庫里2013年前曾是耐克旗下的簽約球員。

2013年,庫里加盟安德瑪。此後的三年中,庫里迅速蛻變,連續兩個賽季摘得常規賽MVP,獲得一次總冠軍,率隊打出創紀錄的73勝。庫里開始躋身NBA超級巨星行列也讓安德瑪影響力和銷售額迅速飆升。

同時,作為耐克的老對手,阿迪達斯市場發展良好,整體業績迅猛增長。今年二季度,阿迪達斯總體營業收入達到44億歐元,增長幅度為13%,若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漲幅高達21%。其中,在中國的營業收入上漲了30%,在美國的營業額猛漲至7.88億歐元,上漲幅度為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03

14城進千億財收俱樂部,杭州憑借電商超廣州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一個城市財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共預算收入的多寡,決定著這個城市在城市建設、民生支出、契稅優惠等方面的投入,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2016年,主要城市的錢袋子收入如何?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最高的20個城市的統計梳理發現,2016年已有14個城市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過了千億大關,其中上海以6406億元高居榜首;在前10名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杭州趕超了廣州;經濟總量第3的廣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位居第8位。

14城過千億,京滬遙遙領先

在各大城市中,上海和北京這兩大直轄市的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超過了5000億大關,在全國各個城市中遙遙領先。

其中,上海以6406.13億元高居榜首。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0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增值稅2460.44億元,增長10.4%;企業所得稅1336.89億元,增長21.1%;個人所得稅593.08億元,增長21.6%;契稅345.83億元,增長27.6%。GDP總量第二的北京則以5081.3億元的收入排名第二。總體來看,上海和北京高度發達的第三產業和總部經濟,也讓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

京滬之後,排名第三的深圳則與京滬有著較大的差距,不到上海的一半,與北京也相差了將近2000億元。不過深圳在2015年超過直轄市天津上升為第三之後,2016年進一步鞏固了領先優勢,比天津高出了400多億元。

這也是深圳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大關。深圳市財政委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突破1000億元到2014年突破2000億元用了四年時間,再到2016年突破3000億元僅用兩年時間。收入增速自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據初步統計,深圳以全國萬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貢獻了全國近5%和全省31%的收入份額,對全國地方級和全省收入增長的貢獻分別達8.2%和39.4%。

其中,第三產業稅收占比突破七成。數據顯示,深圳新興產業稅收快速增長,2016年1~11月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稅收實現1631.4億元,增長21.9%,其中互聯網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增長33.1%和41%,成為稅收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深圳之後,是兩大直轄市天津和重慶,這兩個城市都處在2000億的梯隊。從第6名的蘇州開始,往後依次為杭州、廣州、武漢、成都、南京、寧波、青島,到第14名的鄭州,均屬於1000億的梯隊。

這其中,鄭州是最新一個結緣一般預算收入“千億俱樂部”的成員。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鄭州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11.2億元,比上年增長14.3%,比全省(8%)高出4.3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這也是鄭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在鄭州之後,下一個進入收入“千億俱樂部”的城市是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鄭州之後的無錫最為接近,2016年的收入達到875億元,不過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要進入到“千億俱樂部”尚需不少時間。

此外,廈門從去年的21位,上升至今年的17位。盡管廈門的GDP總量在全國排在50名開外,在福建也僅列第3,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一直處於墊底,但在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方面,廈門不僅在福建省內排名第1,而且在全國位居第17位,超過了GDP規模遠大於自己的沈陽、大連、濟南等城市。

杭州超過廣州,廣州僅列第八

除了廈門,2016年城市財政收入排名中還有一個較大的變化是,原先位居第9的杭州超過了廣州和武漢,上升至第7。而GDP總量第3的廣州,財政收入卻僅位居全國第8,成為前10名中,經濟總量與財政收入位次最不相符的城市。

杭州財稅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近年來該市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的帶動。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其2016年的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2688.00億元,增長22.8%,占GDP的24.3%,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數字內容、軟件與信息服務、雲計算與大數據等五大產業增速超過平均水平,為45.2%、45.1%、35.0%、28.8%和28.2%,其中電子商務產業已連續6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繼續位居中國“電商百佳城市”首位。

在信息經濟帶動下,2016年杭州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2558.41億元、1402.38億元,增長14.0%和13.2%。

反觀廣州,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3.85億元,增長5.2%。其中稅收收入1062.27億元,增長5.5%。增長態勢遠遠不如杭州。

不光是杭州,連身後的武漢也將目標瞄準了廣州。武漢市財政局的信息顯示,2016年武漢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322.1億元,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四(前三位分別是深圳、杭州、廣州)。2017年,武漢市財政局將圍繞財政收入增長8%的目標,緊盯標桿城市,努力拼搏趕超,力爭地方財政收入規模躋身副省級城市前三名,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和政策的引導作用,大力促進全市經濟發展。

由於口徑問題,廣州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大直轄市及深圳這樣的計劃單列市之間並不具備可比性。直轄市作為一個省域經濟體,其財政收入除了上繳中央財政外,“剩下的都歸自己”。深圳、廈門這樣的計劃單列市,在財政收入方面直接與中央分成,不上繳所在省。(當然後來計劃單列市都向所在省上繳一小部分財政收入)。因此廣州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如四大直轄市和深圳屬於情理之中。

但如今,廣州不僅距離這些城市十分遙遠,也不如同類型城市的蘇州和杭州,甚至還面臨被武漢超過的可能,經濟總量“第三城”的廣州為何在財政收入方面如此囊中羞澀?

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廣東省體改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廣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如此之少,最大的原因在於,與浙江、江蘇等地相比,廣東的區域差距太大了,粵東西北經濟發展與珠三角存在巨大鴻溝。多年來,廣東21個地級市中,有12個地級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多個地市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在稅收方面,廣東產生稅收的主要就是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大一線城市占據了主要部分。

要平衡東西北與珠三角的發展,就需要通過大量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來扶持東西比的發展,來源主要就是在珠三角地區,但因深圳是計劃單列市,不上繳所在省財政。所以加大轉移支付的資金來源中,廣州作為老大哥自然責無旁貸。

數據顯示,多年來廣州每產生1元財稅收入,大概有0.75元貢獻給中央和省內,自己只留下0.25元。也就是說,廣州本身產生的財政收入不少,但能用於自身的民生支出、經濟發展的財政收入就太少了。

“廣州需要扶持的,是一個比全國平均水平還要低很多的東西北地區,這需要大量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來支持。還有一個因素是不用上交省財政的計劃單列市深圳,壓力非常大。”彭澎說。

另一方面,廣州自身的產業結構也可能是導致財政收入增長緩慢的一個原因。作為千年商都,廣州有大量的專業批發市場,這些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目前正面臨的較大的瓶頸,尤其是電商的發展,也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彭澎說,這些專業批發市場的稅收可能不多,但帶來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對廣州的產業和經濟發展以及城市的輻射力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若這些市場能夠進行現代化的改造、轉型提升,未來也有產業轉型升級的空間。

 

表 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前20強

城市

一般預算收入(億元)

位次

2015年收入(億元)

2015年排名

上海

6406.13

1

5519.5

1

北京

5081.3

2

4723.9

2

深圳

3136.42

3

2727

3

天津

2723.46

4

2667

4

重慶

2227.9

5

2155.1

5

蘇州

1730.04

6

1560.76

6

杭州

1402.38

7

1233.88

9

廣州

1393.85

8

1349.1

7

武漢

1322.1

9

1245.63

8

成都

1175

10

1154.4

10

南京

1142.6

11

1020

11

寧波

1114.5

12

1006.4

12

青島

1100

13

1006.26

13

鄭州

1011.18

14

942.9

14

無錫

875

15

830

15

長沙

743.69

16

718.95

16

廈門

647.9

17

606.06

21

濟南

641.2

18

614.3

19

西安

641.07

19

650.99

17

沈陽

620.9

20

606.2

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