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散戶必懂!股票面額十元成過去式

2013-11-25  TCW
 
 

 

十一月中旬,櫃買中心一口氣通過日商Auto Server與太景生技等兩家外國註冊公司上櫃申請,特別的是,它們還將成為首兩家以「彈性面額」在台灣掛牌的企業。

與此同時,金管會也預告修改規定,明年起本國公司也能不受十元面額限制,能以彈性面額上市上櫃。什麼是彈性面額?要小心,投資人若沒搞清楚,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哦!

目前所有國內公開發行、興櫃、上市櫃公司,股票面額一律是每股十元。彈性面額就是讓這些公司再也不用受十元限制,能自行訂出最適合自家發展策略的面額。

事實上,歐、美、日、港等國際主要資本市場早就開始實施彈性面額制度,台灣已在去年取消對外國企業面額的限制,讓外國企業來台掛牌時,不用再為了創造出十元股本,層層疊疊另設控股公司,降低掛牌成本。這次金管會將適用範圍擴大到本土企業,可協助投資市場與國際接軌,但對習慣所有公司票面價都是十元的投資人而言,卻有三大觀念需要翻轉。

觀念一:面額無路用蘋果谷歌,面額僅零點幾

「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你們的面額這麼小?」太景生技財務長詹孟恭說。他還記得,八月底太景剛在興櫃掛牌後,整整一個月之內,公司不斷的接到投資人打電話來詢問,為什麼太景的面額只有○.○○一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元)。

總是堅持親自為投資人解答的詹孟恭,最常用來解說的例子,就是臉書(facebook)。臉書每股面額為○.○○○○○六美元,你沒看錯,小數點後有五個零。但臉書股價目前約在五十美元,市值已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

其他知名大公司也一樣,Google的面額○.○○一美元、蘋果○.○○○○一美元,連雞蛋水餃都買不起,但兩家公司股價分別達一千、五百美元,市值分別達三千億、四千億美元以上。

股價、市值與面額將脫鉤

換句話說,「對美國許多大公司而言,股價、市值早就跟面額脫鉤。」詹孟恭說。

實務上,為了避免在公司草創、虧損時期,必須面對技術股、認股的稅務與會計麻煩手續,大多數外國企業寧可在公司設立時,把面額訂為極小金額。創業過程經歷數輪溢價增資後,面額早已跟公司價值沒太大關聯,就如同人類演化到一定階段後,盲腸的功能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甫通過上櫃審查的日商Auto Server甚至是一家無面額公司,連面額都懶得訂了!

新制上路後,最開心的就是國內新創產業。一直積極推動彈性面額的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指出,過去在面額限制下,新創公司還沒賺錢就要以十元增資,低於十元增資必須認列虧損,而且發放技術股時,還有依十元實價課稅問題,沒賺到錢就得先繳稅,現在終於獲得解決。

沒有面額不打緊,新制度對台灣投資人最大的腦筋急轉彎考驗,是對股本(實收資本額)的概念。

觀念二:股本不重要小股本公司也能有大股數

由於過去全台灣企業一律面額十元,只要把股本除以十,就能得到股數,導致台灣投資界長久以來把股本當成股數來看待。台灣投資界常常說,某某公司股本大所以是大型公司,現在觀念必須翻轉。

在彈性面額年代,一家小股本公司卻可能擁有大股數。以太景為例,由於面額低,以股數六億七千四百萬股換算,股本竟只有新台幣一千九百五十六萬元。雖然股本不到兩千萬元,但掛牌前原始股東出資總額超過四十億元、擁有六億多股的太景,早已與台灣規模最大的生技股神隆相當。

股數是判斷大小型股指標

腦袋還轉不過來?看看臉書這個經典例子,以股數二十四億五千萬股換算,臉書股本竟只有一萬四千七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四萬元),比太景更低。「過去投資人問股本大不大,其實真正想問的是:股數大不大。」詹孟恭強調,股數才是判斷大、小型股的標準。

由於將股本等同股數的觀念太根深蒂固,大多數證券公司的看盤系統甚至連「股數」這個欄位都沒有,讓投資人自己用股本推算股數。這也是彈性面額上路後,最可能造成誤解的陷阱,官方的股票資訊揭露系統「公開資訊觀測站」還因此鬧了個大烏龍。

今年九月,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將太景每股淨值一百八十三.六一元,更正為○.五三元。原來,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財務報表資料裡並未列出股數欄位,而直接將太景股本除以十元推算股數,導致股數從六億多股變成一百九十五萬股,讓太景淨值暴增三百多倍!

觀念三:EPS不失準計算本益比,仍有參考價值

「一旦公司股票面額不同,EPS(每股稅後淨利)就不能進行同業間水平比較?」這是目前台灣投資界對彈性面額最大的誤解,甚至大多數專業分析師、會計師也搞不清楚,多認為EPS從此以後只能做為公司自己成長與否的垂直觀察指標。

這其實大錯特錯!坊間的錯誤觀念來自看似合理的推論:A公司股本一百萬元、股票面額十元,B公司股本也是一百萬元、面額只有五元;當兩家公司的盈餘都是一百萬元,這時A公司EPS為十元,B公司的EPS卻只有五元,所以水平比較失準。

此推論犯了把股本當股數來看的慣性錯誤。請注意,當兩家公司的盈餘總金額相同,股數大的公司,換算EPS本來就會較小,所以影響EPS的是股數,而非面額或股本。真正讓A、B公司EPS出現差異的原因,是因為換算A公司有十萬股,B公司股數為二十萬股。

EPS所代表的是每股所賺得盈餘,只要有股數、盈餘數字就能計算得出。對股東而言,只要知道自己手上的股票每股賺了多少錢(EPS)、每股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就能得出本益比,依然能與同類股票的本益比做比較,估算自己到底是買貴了還是賺到便宜。

EPS會出現失準的情況,反而是當同一家公司將股票一分為二,分割後使面額由十元變為五元,這時候股數變為兩倍、EPS變成原來的二分之一,才會在公司做自家成長性比較時基準不同。

非關股本面額的指標仍有效

那到底哪些投資指標失效、哪些依然有效?「只要指標的計算不涉及股本或面額,應用方式就跟以前一樣。」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沈碧琴提供簡單的分辨方法,她舉例,包括本益比、每股淨值以及每股營收等等,絕大多數指標的判讀與應用方式,都與過去沒有差異。

在統一國際金融投資部副總經理廖繼弘眼中,彈性面額這個新工具引進台灣後,將對台股市場造成什麼新效應,更值得觀察。

新制新效應高價股光環失效?還待觀察

他分析,有兩個觀察重點,當國內企業因開放彈性面額,可將股票一分為二、一分為十後,這時若股價一千元的大立光,將面額由十元分割為一元,把股價降為一百元,雖然能讓更多投資人買得起,但少了高價股光環,還能不能大漲特漲,是未知數。

另外一方面,由於台灣投資人常有價格錯覺,導致台股的十元低價股要漲為二十元,比一百元股票漲為兩百元更容易,一旦有許多公司將股票分割為低價股時,是不是依然能夠享有這種價格錯覺優勢,也是新變數。

對於投資人,廖繼弘建議,與其擔心面額、股本是否已經失準,其實總市值反而是用於判斷公司價值、公司規模更好的指標,「畢竟台塑四寶等大市值公司。大的還是大,想起來就沒那麼困難啦!」

【延伸閱讀】頂尖企業股票面額,連雞蛋都買不起——3大股票面額小於1美元的公司股價與市值

公司:臉書 面額(美元):0.000006 股本(萬美元):1.47 股價(美元):49.01 市值(億美元):1,203

公司:蘋果 面額(美元):0.00001 股本(萬美元):0.9 股價(美元):524.99 市值(億美元):4,723

公司:Google 面額(美元):0.001 股本(萬美元):33.4 股價(美元):1,033.56 市值(億美元):3,453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延伸閱讀】3個問題,快速搞懂彈性面額制

Q1:一家公司股本小,所以是小規模公司?

A:錯!比較公司規模時,再也不是看股本,而是看市值。比較籌碼多寡,看的是在外流通股數。

Q2:一家公司EPS為10元,就等於賺了1個股本?

A:錯!只有面額10元的公司可說是賺了1個股本。但對於面額5元的公司,是賺了2個股本。

Q3:不同面額股票的EPS、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統統可以放在一起比較?

A:正確!只要計算時不涉及股本或是面額,這些投資指標使用方式都跟過去沒有差別。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99

郭台銘股東會打包票 今年營收成長一○%必懂!鴻海前進十兆帝國的三關鍵(070-072)

2014-07-07  TWM  
 

 

每年股東會都是鴻海的重頭戲,今年郭台銘更是備齊資料,大方分享讓幕僚緊張、讓投資人信服,又讓郭台銘驕傲的發展藍圖。而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其實就圍繞在三件事。

撰文‧何佩珊

今年鴻海股東會再次上演一場七小時的馬拉松,六月二十五日,鴻海土城總部大禮堂座無虛席,除了數百位小股東前來朝聖,也包括國內外超過三十位分析師。有人開玩笑:「今年股東會來這麼多人,大概是想拿手機吧!」但就如同巴克萊資本證券分析師楊應超在報告中所寫:「傳統硬體業務將無法幫鴻海在未來保持每年一○%至一五%的成長。」大家真正想知道的是,未來鴻海有什麼值得期待?

在股東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自信滿滿地許下今年營收成長一定超過一○%的承諾,意味鴻海今年營收還將再增加近四千億元,突破四兆元大關,而這同時代表著,成長對鴻海將是愈來愈艱鉅的挑戰。

郭台銘知道外界的憂慮,因此罕見地準備近十頁簡報,原本預定二十分鐘的演講,花了近一小時才報告完畢。不同於過去只談集團的亮點,這次溝通的是邁向十兆帝國的策略藍圖。或許可說是郭台銘近年來報告內容最「軟」、「蘋果味最淡」的股東會。

關鍵1 終端硬體當前鋒

﹁八爪章魚﹂延伸無限大

鴻海高階主管透露,股東會前其實勸過郭台銘,「不應該秀出這麼多張簡報。」不過郭台銘顯然一點都不怕競爭對手,畢竟「全世界有誰像鴻海一樣,雲、端、網三者兼具?」郭台銘在長達七個小時的股東會裡,沒有一絲疲憊,只有滿滿的自信,「別人想進來我的行業要花四十年,但我要進他的只要兩年!」究竟是什麼樣的佈局藍圖,讓郭台銘的幕僚緊張、讓投資人信服、又讓郭台銘驕傲?

雖然今年郭台銘的談話主軸是轉型,但在鴻海的發展藍圖中,最容易理解,也最能夠吸引目光的還是鴻海最擅長的硬體。他宣佈,鴻海的觸角已經從原本的八屏︵手機、平板、NB、PC、手提電視、傳統電視、教育平板、平板電腦︶,再新添機器人、穿戴裝置和電動車,總共達到十一屏。

這三項新佈局都是時下最熱門話題,也可以預期將是鴻海開拓新疆土的重要前鋒。但就像郭台銘所說:「颱風來的時候,連豬都會飛。」他知道如果沒有抓到核心價值,隨時都可能從高處摔下來。

鴻海智庫執行長楊家彥點明郭台銘的思路,「現在終端產品都已經變成紅海,在跨業競爭的環境下,只做終端的人終將成為弱勢。」即使鴻海已經有四十年的硬體研發製造經驗,和完整的垂直整合佈局,可說是在硬體製造領域發展至極致,但這在新時代還是遠遠不夠。

「穿戴裝置、機器人如果沒有和大數據和雲端平台結合,那都只是玩具、只是潮,禁不起考驗。」郭台銘很清楚什麼才是未來的核心。而他沒有說出口的是,如果有雲端在後台支撐,未來這些硬體就算賠錢做也不用怕。

在硬體背後,未來真正能支撐鴻海成長的,是那個叫作「雲」的大腦。

關鍵2 一魚可以多吃

雲端當扮演核心大腦

其實,這不是郭台銘第一年在股東會上談雲了,早在二○一一年他就曾對國內外媒體大秀鴻海的專利雲機櫃。而且他聲稱「全球有超過六○%的資料中心伺服器都是我們做的。」最近臉書當機,郭台銘忍不住酸了廣達,「那︵指臉書的資料中心︶不是我們做的。」還強調「我們做的等級比較高,不會當機。」過去高高在上的客戶惠普如今也放低身段,執行長Meg Whitman親自來台灣尋求合作。如今雙方不僅各出資五○%成立合資公司,惠普還要把硬體和銷售工作統統都交給鴻海,所以鴻海可以在代工費用之外,分得更高的利潤。

這樣的商業模式轉變對鴻海具有重大意義,但就雲端佈局來說,仍只是冰山一角,因為鴻海不只要幫別人建雲,更要建立自己的雲網路︵InterCloud︶。

對內,未來這些散佈全球的雲端中心可以為鴻海分析來自客戶、上百萬名員工、家屬,以及數千家供應鏈夥伴,和未來數百萬個電信客戶所帶進來的龐大資料量,這些數據都將成為鴻海的新金礦。

最直接的例子,郭台銘指出:「我們在全世界十二個國家設有工廠,全都連接起來就會產生大數據,我們就知道這個東西在哪個地方賣得好?哪個地方賣得不好?我們應該準備多少料?」對外,郭台銘以自己的小孩當例子:「妞妞五歲,小虎三歲,他們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藥,從出生開始就有數位化全紀錄,所以人本身就會是大數據。」也就是說,鴻海不只可以用於內部運算,更可以化身雲端供應商,賣這些雲端服務。

因此,今年四月,鴻海已大動作和中國電信數據商世紀互聯結盟,宣佈雙方將陸續在天津等地興建資料中心。業界人士分析,鴻海在得到惠普授權後,不只可以用低價銷售名牌貨,同時也可以用在自家資料中心。另一方面,「鴻海從○九年開始將廠區往中國內陸遷徙,這些沿海基地的空缺正好成為鴻海佈局資料中心的據點。」關鍵3 4G打通任督二脈

出招就是比別人快一步

但是有好腦袋、有健全的身體,還得打通任督二脈,才可能練出打遍天下的絕世武功。對鴻海來說, 4G通訊就是打通鴻海帝國雲、端佈局的祕密武器。

這也說明了當小股東質疑:「鴻海買入亞太,每股二十元太貴」時,郭台銘卻回應:「很便宜。」雖然有人不免質疑,其他競爭對手就算本身不經營4G,也一樣處在4G連網環境,鴻海想喝牛奶何必自己養牛?但楊家彥解釋,「鴻海所在的產業是不快點創新就會被淘汰,和傳統電信商的思惟完全不同,如果兩邊步調不能一致,要如何創造出最大綜效?」最簡單的例子,當鴻海也具有電信營運商身份時,它比誰都可以更快知道電信業者對網通設備的需求,比所有人都更快想得到下一步該怎麼走,也得以更快嘗試那些因4G而觸發的新應用、新技術。郭台銘透露,因為有4G,鴻海已經開始規畫建立台灣的3D圖資。

從終端硬體、雲端資料中心,再到4G網路,看似三方向佈局,其實都是緊密相連的同一件事──智慧服務生態系。採取合縱連橫策略,一網打盡工作、教育、娛樂、家庭、安全、健康、財產交易採購,以及環保交通這八大生活,將是鴻海眼前最重要的工作。除了目前和軟銀合作機器人、和世紀互聯合建資料中心,鴻海六月三十日上午八點半再公告以三八○九﹒八億韓元(折合新台幣約一一二億元)入股韓國SK集團旗下資訊服務供應商SK C&C,取得四.九%股權。市場解讀,鴻海這一步棋,補足的不只是在IT服務和雲端資料中心的能量,代表的更將是台韓兩大集團在電信網路、物聯網等全方面合作的開展。而且郭台銘已經預告,下半年開始還會有很多高科技投資案陸續公佈。

股東會隔天,鴻海股價上漲了二%,連帶集團個股也跟著收紅,看來郭台銘似乎成功提振了投資者信心。不過不論是內資、外資,市場調升鴻海評等最主要的理由還是在於看好下半年iPhone 6的成長動能。

瑞銀亞太區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謝宗文直言,郭台銘確實看得比別人前面,也先做了準備,「歸根究柢,還是要看他怎麼賺錢?」就如同郭台銘說一五年至一七年都還會是一個調結構的過程,接下來鴻海的執行力能否完美拼出那張十兆帝國的藍圖,還有待時間驗證。

鴻海近三年股東會重要談話

年度 談話重點 備註

2012‧自動化,未來五到十年自動化機械全部取代人工‧堺十代廠自夏普獨立,目標三年後在台灣上市‧鴻海帝國第七艦隊每年至少要有兩艘艦艇上市‧每年增加三萬個工業用機械人‧堺十代廠2013年開始獲利‧F-乙盛、榮創、樺漢陸續在2013、2014年上市櫃2013‧集團至少還有20隻小金雞‧三個月辦一次小股東說明會‧介紹連接器、奈米碳管、膠材三事業群接班人‧天鈺、鴻騰、英特盛等,預計將陸續上市櫃‧小股東說明會因報名太踴躍沒有成行2014‧2015至2017年做全面性結構調整‧集團佈局從8屏1網1雲增加到11屏3網2雲‧4G要搭配集團的雲、端佈局走向全世界‧7月1日起陸續宣佈重大投資‧鴻海今年營收和獲利成長都從10%起跳‧要做15000美元以下的電動車‧11屏:手機、平板、NB、PC、手提電視、傳統電視、教育平板、平板電腦、機器人、穿戴裝置、電動車‧3網:互聯網、物聯網、智慧電網

‧2雲:霧計算、雲計算

‧6月30日公告入股SKC&C

整理: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34

《投資必懂》台股30年最大接班潮來 29家上市櫃企業你一定要認識的六年級接班人

2014-08-04  TCW
 
 

 

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歷經三、四十年打拚,如今紛紛屆齡交棒,掀起台股最大接班潮,更有許多六年級生「繼承者們」陸續浮上枱面,他們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發現?台股投資人不能不關注這波新趨勢。

撰文‧鄧麗萍

台股三十年來最大接班潮來了!

過去五年,台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異動的次數,就高達一千五百多次,其中,逾一百家的家族企業已由第二代、第三代接棒。

《今週刊》獨家調查,近五年來,有二十八位六年級生的二代接班人逐漸浮上枱面,接任董事長或總經理,或實質掌權,不僅為企業帶來新氣象,更影響到許多小股東手上的股票價值,這是一波台股投資人不能不知道的新趨勢。

這股接班潮,還成為熱門議題,今年四月底,經濟部主辦的一場中小企業傳承論壇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受邀主講「家族企業之轉型與傳承」,竟吸引了四、五百名聽眾,而且大部分是企業家父子檔,這場論壇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傳承」。

六月分股東會,也是市場注目焦點,永豐餘投控總經理兼執行長何奕達、寶成執行長蔡佩君、泰豐董事長馬述健、鳳凰董事長張巍耀、皇翔總經理廖宇翔……,他們都是今年在股東會期間正式亮相的家族企業新生代;更讓這波台股接班潮,推升至今年高點。

世代交替迫切

六年級生冒出頭,創五年新高企業接班議題,何以值得投資人關注?回顧台灣在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成立、且快速成長的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經過三十多年打拚之後,如今這批創業家紛紛屆齡交棒,由於華人企業第一代認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才有往前衝的動力,因此傾向由子女接班。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的研究,台灣上市櫃公司有三分之二是家族企業,董事學會發起人、也是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蔡鴻青指出,如今這些家族企業,已進入必須面對世代交替的階段,「這是很迫切的問題。」同樣地,中研院社會所學者李宗榮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台灣家族企業在上市公司董監事佔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這意味著,企業主正在交班給自己的後代,或利用家族聯姻交叉持股。因此可見,這波有許多台灣的家族企業優先選擇由下一代成員接班。

當上市櫃公司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浮上枱面,由於養成過程、學經歷等,都和父執輩不同,因此他們的管理、經營特色、行事作風等,也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對企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發現一 喝過洋墨水抱團拓人脈,展開異業結盟相較於第一代創業家靠技術或本業,白手起家,新的這批第二代多半留學海外、念MBA(企管碩士)。「第一代的學歷普遍較低,通常會讓小孩去學他沒有學過的,例如金融、企管、法律等。」蔡鴻青指出,二代通常是MBA,正好彌補上一代的不足。

不僅如此,新一代抱團結社,借力使力,更勝於單打獨鬥的第一代。

例如去年九月,國泰金控小王子、現任資深副總經理的蔡宗翰,與華泰王子飯店董事長陳天貴的兒子、同時也是飯店副董事長陳炯福,聯手打造台灣第一座投資達二百億元的購物中心。

兩位年輕接班人在美國念高中時期是同學,因此牽成了這項異業合作案。而這次合作,可說是大膽創新之舉,既展現出不同於上一代的經營思惟,更打破了家族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向。

薛明玲分析,企業家可以傳承給子女的三種東西就是——財富、企業家精神,以及社會地位或人脈。傳承財富最簡單,通常是透過股權移轉;企業家精神則是視子女的能力和接班意願而定。

至於人脈和社會地位,企業家第二代往往透過參加校友會、同業公會、二代聯誼會等社團,彼此分享管理經驗,也藉此培養革命情感,延續上一代的人脈,不僅鞏固彼此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甚至展開異業結盟。

發現二 企管系出身

帶領企業轉型、組織再造

「二代接班後,都想有點作為。」蔡鴻青和一些年輕接班人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焦慮,並且急於得到外界的肯定。

企業歷經第一代的輝煌盛世後,舊的成長模式面臨極限,第二代背負著第一代的光環與壓力,如何帶領企業轉型,成了他們最迫切的挑戰。

成立超過四十年的健和興,是國內老牌零組件廠,第二代鄭景壬一三年接手總經理後,帶領公司從傳統端子應用跨足電動車,在營收和獲利都繳出好成績。

同樣於一三年掌舵的嘉泥第三代張剛綸,讓這家老字號水泥廠轉型為建商的態勢,也極為明確。嘉泥去年雖然獲利十二億元,但並非來自水泥本業挹注,而是靠處分土地與轉投資事業。張剛綸在今年股東會表示,「仍不放棄水泥本業,但未來營收成長動能,將來自資產開發。」目前,張剛綸也積極推動嘉泥轉型的新佈局,和知名餐飲品牌的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合作,在台北市大直開發餐飲大樓,正式進軍餐飲業。事實上,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執行副總葛世中,正是嘉泥發言人、張剛綸表妹王立心的夫婿,兩集團的合作是親上加親。

此外,由於企業家第二代幾乎都有MBA學位,往往展現與上一代不同的經營風格。他們接班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強化制度,導入更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降低人治色彩、建立遊戲規則,並且強調專業分工。

葡萄王第二代曾盛麟,一○年回台擔任父親曾水照的特助,英國史崔克萊大學企管碩士、行銷學博士的他,面對父親創辦的公司仍停留在磁碟片時代、員工平均年齡達四十五歲,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推動組織再造與創新(詳見p.95)。

「接班,就是制度的落實。」資誠企管顧問林瓊瀛指出,第一代經營者高度仰賴自身的領導權威,許多事情一把抓,隨著企業規模變大,可能出現無效率、組織怠惰的問題,因此,幾乎所有第二代對於公司治理最大的共識,就是希望能夠強化制度的力量,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組織流程等制度。

發現三 擅財務操作擁抱資本市場,股價亮眼曾有一種說法是:「第二代接班,先賣股票再說。」原因是,第二代可能無法延續創業家的經營成績,甚至可能不務正業、炒作股票。然而,從部分企業第二代接班後的股價表現來看,反而寫下亮眼的漲幅。

過去,很多苦幹實幹的創業家,即使公司掛牌上市後,也鮮少和法人接觸。相較之下,金融科系畢業的第二代接班者,更加熱情擁抱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展現出強烈的決心與魄力,也同步反映在企業獲利的成長,以及股價的多頭走勢之上。

國際羽絨原料大廠光隆實業就是一例。光隆掛牌近十四年,從未舉辦過法說會,直到第三代詹賀博於去年六月升任董事長,在十一月底就破例舉行法說會,並繳出破紀錄的獲利成績單,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派作多企圖心強烈」。而詹賀博接班後,外資持股比重從一.七三%攀升至目前三.一三%,光隆股價近一年漲幅更高達一.五倍。

追蹤上市櫃公司第二代接班以來的成績單發現,少主接班後,企圖心都相當強,不僅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股價也展現強勁的多頭走勢,漲幅逾五成至二倍的,就有十三家公司。大慶證券自營部主管林明謙表示,當企業更換領導人,通常會帶來新面貌,如果經營績效不錯,就會吸引法人買單,帶動股價上衝。

其中,健和興總經理鄭景壬帶領公司轉型,開拓新業務,去年創紀錄獲利四.二億元,更激勵股價一度突破五十元的歷史大關。

主要生產鋁質電解電容的立隆總經理吳志銘一三年接班後,深耕4G、車用電子、風力發電等領域,獲利創下十三年新高,更激勵股價創十二年新高。

發現四 科技業挑戰高老臣輔佐,少主隔代接班從上述案例可看出,於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創立的傳產企業,近年來正好達到世代交替的階段;至於高科技、精密機械、電子相關代工業,則在一九八○年代之後興起,接下來台達電、台積電等也都面臨接班議題。

蔡鴻青指出,家族企業的交棒與接班,除了考量兒女的意願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力。相較於科技業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產業變動快速,不見得第二代有能力接棒;而傳統產業的變動較小,通常較容易培訓第二代接班。

林瓊瀛也指出,高科技業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受公眾監督的情況也較一般傳產更為普遍,通常不是老闆說了算,必須在更多勢力如家族成員、老臣、大股東等之間拉扯,接班的挑戰也比傳產更加嚴峻。

因此,有些科技業老闆採取「隔代接班」,台達電就是一例,董事長鄭崇華於一二年交棒給專業經理人海英俊,在台達電歷練二十四年的大兒子鄭平出任執行長,展現了老臣搭配少主的接班佈局。

打破魔咒關鍵

繼承上一代企業家精神

輪調、見習,則是企業常見培養未來領導人的方式。

今年啟動接班佈局的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也坦言,雖然兒女已進入董事會,並在公司任職逾三年,但目前仍需歷練,不排除先從經營團隊中找出一位董事長,在過渡時期經營公司(詳見p.92)。

不過,根據資誠的研究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由第二代接下經營權的比率有五七%,只繼承股權、但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的比率為一七%。這意味著,家族企業交棒給第二代的比率,遠高於由專業經理人來經營。

「傳子或傳賢,並非一戰定江山的局面。」林瓊瀛指出,家族企業極少有絕對的傳賢或傳子,尤其是企業規模日益龐大,加上股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概念在台灣日漸成熟,即使家族成員接班,也必須透過專業經理人團隊的協助。

隨著台股接班潮的到來,在新生代接班後,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出現轉型,或展現不同的新面貌,未來這批六年級生的第二代經營績效如何,備受市場矚目。

薛明玲說,「成功是失敗之父」,第一代創業家的成功,如果傳承的過程不順利,很有可能造成「富不過三代」的命運。

事實上,《家族企業雜誌》(Family Magazine)曾統計,只有不到三○%的家族企業,成功由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而能再從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成功率,又只剩十分之一;至於成功傳承到第四代的,只有四%了。

「創業家是用生命來經營公司。」薛明玲表示,第二代接班,通常會比專業經理人經營得更好,因為他們較有使命感。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要打破接班失敗的魔咒,則考驗著這一批台股新接班人,能否繼承上一代的企業家精神了。

這些六年級生,掌握一兆元市值—29家上市櫃企業接班人登場繼承者 公 司 職 位 接班時間 出生年 學 歷 公司市值(億元)楊舒涵 程 泰 副董事長 2014/6/24 1978 美國加州大學多媒體碩士、東海大學國貿系 83.8

何奕達 永豐餘

投資控股 總經理兼執行長 2014/6/18 1974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 234.9 侯傑騰 東 鋼 董事長 2014/6/181973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 263.5 張巍耀 鳳 凰 董事長 2014/6/17 六年級 美國奧克拉荷馬社區大學 31.6 馬述健 泰 豐董事長 2014/6/13 1974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商學院 93.5 駱怡君 台灣工銀 副董事長 2014/6/6 197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波士頓大學企管系 150.4 廖宇翔 皇 翔 總經理 2014/5/8 六年級 — 128.2 謝國棟 大魯閣 總經理2014/3/19 1972 日本山梨大學 38.0 施宣輝 宏 碁 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2014/1/1 1973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 687.8 林傳捷 新美齊 董事長 2013/12/9 六年級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企管系 16.7 詹賀博 光 隆 董事長 2013/6/20 1977 文化大學國際企研所碩士 49.6 張剛綸 嘉 泥 董事長 2013/6/19 197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管理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系 117.3 林明昇 國 產 董事長 2013/6/11 1973美國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法學博士、喬治城大學企管系 160.3 張永傑 櫻 花 董事長 2013/6/4 六年級 — 58.1 張國煒 長 榮董事長 2013/1/1 1970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經濟學碩士、南加大經濟系 482.3 鄭景壬 健和興 總經理 2013/1/11973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經濟系 68.2 曾盛麟 葡萄王 執行副總 2012/7/27 1973英國史崔克萊大學行銷學博士、企管碩士、格拉斯哥大學資訊管理系 187.2 吳昕恩 新 紡 董事長 2012/6/27 1976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 121.4 蔡佩君 寶 成 執行長 2012 1979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金融系949.4 蔡宗翰 國泰金 資深副總經理 2012 1976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律碩士 6449.1 朱博瑋 龍邦國際 總經理2011/12/16 1979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 120.8 陳翔玠 三商美邦 副董事長2011/6/28 1971 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學士 272.3

張元賓 愛地雅

富 喬 董事長

董事長 2011/1/1 2010/8/6 1973 美國華盛頓大學財務工程碩士 23.1

49.4

鄭舒云 正 隆 董事長 2010/6/11 1975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 133.6 楊慶祺 橋 椿董事長 2010/5/21 1971 美國加州大學企管系 93.6 吳旻潔 誠品生活 總經理 2010 1978 英國雪菲爾德廣電新聞所碩士79.4 溫銘漢 力 肯 董事長 2009/6/10 1974 美國加州大學香檳校區、台大土木系 8.3 吳昕紘 新 產 董事長2009/3/18 1974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78.5 註:以近五年(2009~2014年)人事異動篩選,依接班時間排序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各上市櫃公司年報 整理:鄧麗萍、楊政諭這13家公司二代接班後,

股價漲幅逾50%

公 司 接班時股價 股價(7/29,元) 接班迄今漲幅

(%)

新 產 8.53 24.80 190.74 葡萄王 50.10 141.50 182.44 中 砂 29.10 81.90 181.44 永 光 12.51 34.80 178.18 台達電 77.40 206.00 166.15 光 隆 20.95 53.00 152.98 大立光922.00 2310.00 150.54 立 隆 19.05 43.65 129.13 永 裕 16.27 33.60 106.52 健和興21.75 44.00 102.30 協易機 7.93 15.15 91.05 菱 光 13.48 25.45 88.80 統 領 25.2441.65 65.0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1

《投資必懂》台股30年最大接班潮來 29家上市櫃企業你一定要認識的六年級接班人

2014-08-04  TCW
 
 

 

台灣第一代創業家,歷經三、四十年打拚,如今紛紛屆齡交棒,掀起台股最大接班潮,更有許多六年級生「繼承者們」陸續浮上枱面,他們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發現?台股投資人不能不關注這波新趨勢。

撰文‧鄧麗萍

台股三十年來最大接班潮來了!

過去五年,台灣上市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異動的次數,就高達一千五百多次,其中,逾一百家的家族企業已由第二代、第三代接棒。

《今週刊》獨家調查,近五年來,有二十八位六年級生的二代接班人逐漸浮上枱面,接任董事長或總經理,或實質掌權,不僅為企業帶來新氣象,更影響到許多小股東手上的股票價值,這是一波台股投資人不能不知道的新趨勢。

這股接班潮,還成為熱門議題,今年四月底,經濟部主辦的一場中小企業傳承論壇上,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受邀主講「家族企業之轉型與傳承」,竟吸引了四、五百名聽眾,而且大部分是企業家父子檔,這場論壇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傳承」。

六月分股東會,也是市場注目焦點,永豐餘投控總經理兼執行長何奕達、寶成執行長蔡佩君、泰豐董事長馬述健、鳳凰董事長張巍耀、皇翔總經理廖宇翔……,他們都是今年在股東會期間正式亮相的家族企業新生代;更讓這波台股接班潮,推升至今年高點。

世代交替迫切

六年級生冒出頭,創五年新高企業接班議題,何以值得投資人關注?回顧台灣在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成立、且快速成長的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經過三十多年打拚之後,如今這批創業家紛紛屆齡交棒,由於華人企業第一代認為,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才有往前衝的動力,因此傾向由子女接班。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的研究,台灣上市櫃公司有三分之二是家族企業,董事學會發起人、也是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蔡鴻青指出,如今這些家族企業,已進入必須面對世代交替的階段,「這是很迫切的問題。」同樣地,中研院社會所學者李宗榮的研究也發現,近年來,台灣家族企業在上市公司董監事佔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這意味著,企業主正在交班給自己的後代,或利用家族聯姻交叉持股。因此可見,這波有許多台灣的家族企業優先選擇由下一代成員接班。

當上市櫃公司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浮上枱面,由於養成過程、學經歷等,都和父執輩不同,因此他們的管理、經營特色、行事作風等,也展現出不同的面貌,對企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發現一 喝過洋墨水抱團拓人脈,展開異業結盟相較於第一代創業家靠技術或本業,白手起家,新的這批第二代多半留學海外、念MBA(企管碩士)。「第一代的學歷普遍較低,通常會讓小孩去學他沒有學過的,例如金融、企管、法律等。」蔡鴻青指出,二代通常是MBA,正好彌補上一代的不足。

不僅如此,新一代抱團結社,借力使力,更勝於單打獨鬥的第一代。

例如去年九月,國泰金控小王子、現任資深副總經理的蔡宗翰,與華泰王子飯店董事長陳天貴的兒子、同時也是飯店副董事長陳炯福,聯手打造台灣第一座投資達二百億元的購物中心。

兩位年輕接班人在美國念高中時期是同學,因此牽成了這項異業合作案。而這次合作,可說是大膽創新之舉,既展現出不同於上一代的經營思惟,更打破了家族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向。

薛明玲分析,企業家可以傳承給子女的三種東西就是——財富、企業家精神,以及社會地位或人脈。傳承財富最簡單,通常是透過股權移轉;企業家精神則是視子女的能力和接班意願而定。

至於人脈和社會地位,企業家第二代往往透過參加校友會、同業公會、二代聯誼會等社團,彼此分享管理經驗,也藉此培養革命情感,延續上一代的人脈,不僅鞏固彼此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甚至展開異業結盟。

發現二 企管系出身

帶領企業轉型、組織再造

「二代接班後,都想有點作為。」蔡鴻青和一些年輕接班人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想要做出一番成績」的焦慮,並且急於得到外界的肯定。

企業歷經第一代的輝煌盛世後,舊的成長模式面臨極限,第二代背負著第一代的光環與壓力,如何帶領企業轉型,成了他們最迫切的挑戰。

成立超過四十年的健和興,是國內老牌零組件廠,第二代鄭景壬一三年接手總經理後,帶領公司從傳統端子應用跨足電動車,在營收和獲利都繳出好成績。

同樣於一三年掌舵的嘉泥第三代張剛綸,讓這家老字號水泥廠轉型為建商的態勢,也極為明確。嘉泥去年雖然獲利十二億元,但並非來自水泥本業挹注,而是靠處分土地與轉投資事業。張剛綸在今年股東會表示,「仍不放棄水泥本業,但未來營收成長動能,將來自資產開發。」目前,張剛綸也積極推動嘉泥轉型的新佈局,和知名餐飲品牌的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合作,在台北市大直開發餐飲大樓,正式進軍餐飲業。事實上,赫士盟集團第二代、執行副總葛世中,正是嘉泥發言人、張剛綸表妹王立心的夫婿,兩集團的合作是親上加親。

此外,由於企業家第二代幾乎都有MBA學位,往往展現與上一代不同的經營風格。他們接班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強化制度,導入更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降低人治色彩、建立遊戲規則,並且強調專業分工。

葡萄王第二代曾盛麟,一○年回台擔任父親曾水照的特助,英國史崔克萊大學企管碩士、行銷學博士的他,面對父親創辦的公司仍停留在磁碟片時代、員工平均年齡達四十五歲,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推動組織再造與創新(詳見p.95)。

「接班,就是制度的落實。」資誠企管顧問林瓊瀛指出,第一代經營者高度仰賴自身的領導權威,許多事情一把抓,隨著企業規模變大,可能出現無效率、組織怠惰的問題,因此,幾乎所有第二代對於公司治理最大的共識,就是希望能夠強化制度的力量,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組織流程等制度。

發現三 擅財務操作擁抱資本市場,股價亮眼曾有一種說法是:「第二代接班,先賣股票再說。」原因是,第二代可能無法延續創業家的經營成績,甚至可能不務正業、炒作股票。然而,從部分企業第二代接班後的股價表現來看,反而寫下亮眼的漲幅。

過去,很多苦幹實幹的創業家,即使公司掛牌上市後,也鮮少和法人接觸。相較之下,金融科系畢業的第二代接班者,更加熱情擁抱資本市場,對企業經營展現出強烈的決心與魄力,也同步反映在企業獲利的成長,以及股價的多頭走勢之上。

國際羽絨原料大廠光隆實業就是一例。光隆掛牌近十四年,從未舉辦過法說會,直到第三代詹賀博於去年六月升任董事長,在十一月底就破例舉行法說會,並繳出破紀錄的獲利成績單,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派作多企圖心強烈」。而詹賀博接班後,外資持股比重從一.七三%攀升至目前三.一三%,光隆股價近一年漲幅更高達一.五倍。

追蹤上市櫃公司第二代接班以來的成績單發現,少主接班後,企圖心都相當強,不僅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股價也展現強勁的多頭走勢,漲幅逾五成至二倍的,就有十三家公司。大慶證券自營部主管林明謙表示,當企業更換領導人,通常會帶來新面貌,如果經營績效不錯,就會吸引法人買單,帶動股價上衝。

其中,健和興總經理鄭景壬帶領公司轉型,開拓新業務,去年創紀錄獲利四.二億元,更激勵股價一度突破五十元的歷史大關。

主要生產鋁質電解電容的立隆總經理吳志銘一三年接班後,深耕4G、車用電子、風力發電等領域,獲利創下十三年新高,更激勵股價創十二年新高。

發現四 科技業挑戰高老臣輔佐,少主隔代接班從上述案例可看出,於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代創立的傳產企業,近年來正好達到世代交替的階段;至於高科技、精密機械、電子相關代工業,則在一九八○年代之後興起,接下來台達電、台積電等也都面臨接班議題。

蔡鴻青指出,家族企業的交棒與接班,除了考量兒女的意願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力。相較於科技業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產業變動快速,不見得第二代有能力接棒;而傳統產業的變動較小,通常較容易培訓第二代接班。

林瓊瀛也指出,高科技業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受公眾監督的情況也較一般傳產更為普遍,通常不是老闆說了算,必須在更多勢力如家族成員、老臣、大股東等之間拉扯,接班的挑戰也比傳產更加嚴峻。

因此,有些科技業老闆採取「隔代接班」,台達電就是一例,董事長鄭崇華於一二年交棒給專業經理人海英俊,在台達電歷練二十四年的大兒子鄭平出任執行長,展現了老臣搭配少主的接班佈局。

打破魔咒關鍵

繼承上一代企業家精神

輪調、見習,則是企業常見培養未來領導人的方式。

今年啟動接班佈局的工具機大廠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也坦言,雖然兒女已進入董事會,並在公司任職逾三年,但目前仍需歷練,不排除先從經營團隊中找出一位董事長,在過渡時期經營公司(詳見p.92)。

不過,根據資誠的研究顯示,台灣家族企業由第二代接下經營權的比率有五七%,只繼承股權、但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的比率為一七%。這意味著,家族企業交棒給第二代的比率,遠高於由專業經理人來經營。

「傳子或傳賢,並非一戰定江山的局面。」林瓊瀛指出,家族企業極少有絕對的傳賢或傳子,尤其是企業規模日益龐大,加上股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概念在台灣日漸成熟,即使家族成員接班,也必須透過專業經理人團隊的協助。

隨著台股接班潮的到來,在新生代接班後,許多上市櫃公司將出現轉型,或展現不同的新面貌,未來這批六年級生的第二代經營績效如何,備受市場矚目。

薛明玲說,「成功是失敗之父」,第一代創業家的成功,如果傳承的過程不順利,很有可能造成「富不過三代」的命運。

事實上,《家族企業雜誌》(Family Magazine)曾統計,只有不到三○%的家族企業,成功由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而能再從第二代傳承到第三代的成功率,又只剩十分之一;至於成功傳承到第四代的,只有四%了。

「創業家是用生命來經營公司。」薛明玲表示,第二代接班,通常會比專業經理人經營得更好,因為他們較有使命感。然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要打破接班失敗的魔咒,則考驗著這一批台股新接班人,能否繼承上一代的企業家精神了。

這些六年級生,掌握一兆元市值—29家上市櫃企業接班人登場繼承者 公 司 職 位 接班時間 出生年 學 歷 公司市值(億元)楊舒涵 程 泰 副董事長 2014/6/24 1978 美國加州大學多媒體碩士、東海大學國貿系 83.8

何奕達 永豐餘

投資控股 總經理兼執行長 2014/6/18 1974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 234.9 侯傑騰 東 鋼 董事長 2014/6/181973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 263.5 張巍耀 鳳 凰 董事長 2014/6/17 六年級 美國奧克拉荷馬社區大學 31.6 馬述健 泰 豐董事長 2014/6/13 1974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商學院 93.5 駱怡君 台灣工銀 副董事長 2014/6/6 1971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碩士、波士頓大學企管系 150.4 廖宇翔 皇 翔 總經理 2014/5/8 六年級 — 128.2 謝國棟 大魯閣 總經理2014/3/19 1972 日本山梨大學 38.0 施宣輝 宏 碁 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總經理 2014/1/1 1973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博士、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 687.8 林傳捷 新美齊 董事長 2013/12/9 六年級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企管系 16.7 詹賀博 光 隆 董事長 2013/6/20 1977 文化大學國際企研所碩士 49.6 張剛綸 嘉 泥 董事長 2013/6/19 1972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管理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系 117.3 林明昇 國 產 董事長 2013/6/11 1973美國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法學博士、喬治城大學企管系 160.3 張永傑 櫻 花 董事長 2013/6/4 六年級 — 58.1 張國煒 長 榮董事長 2013/1/1 1970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經濟學碩士、南加大經濟系 482.3 鄭景壬 健和興 總經理 2013/1/11973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經濟系 68.2 曾盛麟 葡萄王 執行副總 2012/7/27 1973英國史崔克萊大學行銷學博士、企管碩士、格拉斯哥大學資訊管理系 187.2 吳昕恩 新 紡 董事長 2012/6/27 1976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 121.4 蔡佩君 寶 成 執行長 2012 1979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金融系949.4 蔡宗翰 國泰金 資深副總經理 2012 1976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法律碩士 6449.1 朱博瑋 龍邦國際 總經理2011/12/16 1979 美國亞利桑納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逢甲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 120.8 陳翔玠 三商美邦 副董事長2011/6/28 1971 政治大學企研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學士 272.3

張元賓 愛地雅

富 喬 董事長

董事長 2011/1/1 2010/8/6 1973 美國華盛頓大學財務工程碩士 23.1

49.4

鄭舒云 正 隆 董事長 2010/6/11 1975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商學院 133.6 楊慶祺 橋 椿董事長 2010/5/21 1971 美國加州大學企管系 93.6 吳旻潔 誠品生活 總經理 2010 1978 英國雪菲爾德廣電新聞所碩士79.4 溫銘漢 力 肯 董事長 2009/6/10 1974 美國加州大學香檳校區、台大土木系 8.3 吳昕紘 新 產 董事長2009/3/18 1974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 78.5 註:以近五年(2009~2014年)人事異動篩選,依接班時間排序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各上市櫃公司年報 整理:鄧麗萍、楊政諭這13家公司二代接班後,

股價漲幅逾50%

公 司 接班時股價 股價(7/29,元) 接班迄今漲幅

(%)

新 產 8.53 24.80 190.74 葡萄王 50.10 141.50 182.44 中 砂 29.10 81.90 181.44 永 光 12.51 34.80 178.18 台達電 77.40 206.00 166.15 光 隆 20.95 53.00 152.98 大立光922.00 2310.00 150.54 立 隆 19.05 43.65 129.13 永 裕 16.27 33.60 106.52 健和興21.75 44.00 102.30 協易機 7.93 15.15 91.05 菱 光 13.48 25.45 88.80 統 領 25.2441.65 65.02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32

實戰必懂》 落難龍頭股、景氣循環股、趨勢成長股買在低點 抓到三檔潛力股 獲利二十倍(108-111)

 
2014-10-13  TWM

 

鄭有餘以三百萬元為本金,十三年來在股市累積出六千萬元的財富,累積報酬率達二十倍。

這個過程中,他操作落難龍頭股、景氣循環股以及趨勢成長股的三大心法,是他累積財富的關鍵技能。

撰文‧謝富旭

二○○一年鄭有餘踏進股市時,拿出三百萬元當本金。前兩年,這三百萬元「很幸運地」僅虧掉一百多萬元,但這一百多萬的「學費」效果驚人,在○三年至○八年的五年間,二百萬元竟滾到九百萬元。他將戰績歸納成兩點:第一、他根據技術分析前輩教的「月KD值向上黃金交叉」,以及以投資時鐘作為進出場與加減碼的依據,總是能買在大盤相對低點。

其次,他的「落難龍頭股」的心法已初具雛形,買的股票價位通常是淨值打個好幾折,進場的個股價位也落在低點。因此,在雙重低點(大盤低點與個股低點)的保護下,投資自然賺多虧少。

初次嘗試成長股,瑞智獲利一五%鄭有餘去年及今年的目標是挑戰自己不擅長的趨勢成長股。今年他鎖定了壓縮機製造大廠:瑞智精密,成本大約在二十七元,部分持股獲利二○%。

他分享,趨勢成長股的思考在於:公司有沒有開發新產品,而這個新產品有沒有足夠大的新市場胃納它。鄭有餘表示,瑞智除了壓縮機本業外,近年研發出來的直流變頻馬達會比傳統馬達省電三成以上。「以後電費愈來愈貴,省電產品是趨勢。」他分析道。直流變頻馬達會逐漸運用在洗衣機、烘乾機等電器上。換句話說,瑞智可能因此從單純冷氣壓縮機製造商,轉變成白色家電關鍵零組件製造商。

回顧早期的投資中,台灣貨櫃車拖車頭龍頭股的陸海公司給他很大的啟發。陸海的貨櫃車拖車頭市占率不僅居台灣第一,在重機械運送吊裝、倉儲港勤業務也居於領導地位。在九○年代台灣電子業蓬勃發展之際,陸海跨入電子製造與代工,卻成為這家老牌公司的拖油瓶。

○三年陸海決定整頓轉投資的電子業,一次打銷虧損高達上億元,導致當年度公司股價從九七年最高的五十八元,跌至六元左右的雞蛋水餃股。

鄭有餘認為陸海本業每年獲利穩定,貢獻每股稅後純益(EPS)大約在○.七至一元之間。轉投資一次打銷之後,○四年可望轉虧為盈。而該股當時的每股淨值高達十四元,以六.五元買進,等於打對折。買進等個一至二年,可高度期待報酬率達一倍以上。

果然,○四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過後,外銷景氣轉佳,陸海在丟掉轉投資包袱後,光本業就賺進EPS達一.八元,股價收復淨值。鄭有餘原設定的目標如願達成,在陸海獲利達一二○%。

○三年至○七年,鄭有餘操作雞蛋水餃股如陸海、太設等獲得倍數以上的利潤,一直到○七年,投入股市的三百萬元資金即將翻至一千萬元關卡,報酬率接近三倍。不過,他也發現初入股市時,加權指數約三千點出頭,○七年也漲至九千多點,同樣也是三倍。「我自認是用功的人,但精算起來,還比大盤略微遜色。」「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六年內股市累積獲利約六百萬元,折成年薪的話,算是賺到時間,也賺到薪水!」這時候鄭有餘的財富,雖離設定的六千萬元現金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不過,他表示「雖然錢沒賺到太多,但也夠用,若因此而忘記初衷,那不反被錢綁住了!」於是,他決定暫時遠離市場,更專注地從事志工。

利用公式,精準掌握公司未來潛力這一離開就長達近三年之久,直到一○年,好友向他報了一檔「明牌」—在新加坡上市的中租控股。中租股票○七年於新加坡掛牌上市,未獲當地投資人認同,加上業績平平,以致一.一五星幣掛牌後的股價成交量低迷,一路緩跌最低至○.三星幣。「朋友說,中租的淨值在一星幣,股價已不到淨值的四成。若回台上市,以台灣金融股平均一.二倍股價淨值比評價,起碼可漲回淨值!」鄭有餘花了好幾個月研究中租的產業特性及財報,並請教金融業的老同事意見,最後他發現管理學上,用來評估產品開發的「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模型,可精準掌握中租的未來潛力(詳見上頁圖一)。

這個模式由金牛、老狗、問題兒童與明日之星四個方塊所組成。所有企業都希望能從金牛擠出資源,來發展明日之星產品,然後退出老狗產品;如果問題兒童有救,則把它發展成明日之星。

鄭有餘分析,中租在台灣市占率最高,員工年終獎金都在三個月以上,但成長率低,屬金牛。近幾年中國與越南市場成長快、燒錢也快,算是問題學生。美國市場虧損連年,成長率也低,是老狗產品。而中租想從新加坡下市,重新在台灣上市,從媒體上可看出經營階層企圖:殺掉老狗市場,在台灣上市,找出資源投入問題學生市場,期待把中國與越南變成明日之星。

相信自我判斷重押中租,打敗大盤鄭有餘在中租跌至○‧四星幣時開始買進,一路買至○‧六星幣,把之前在股市賺的六百萬元以及三百萬本金,總計九百萬元全數投入。連報「明牌」給他的朋友都吃驚地問:「要搏這麼大嗎?」鄭有餘說:「我之前無法打敗大盤,問題並非出在選股,而是對自己的判斷不敢重押!」中租一一年自星國下市後,一二年回台登錄興櫃。鄭有餘在中租三十幾元時處分九成,才一年半的光景,就讓九百萬元資金滾成三千萬元,報酬率超過三○○%。

一二年在中租大賺逾三○○%,一三年的投資也是大豐收。一三年DRAM產業慘賠,讓他想起了德國投資大師柯斯托蘭尼的話:「投資就是要逆勢思考!」再看到本刊發行人謝金河先生發表的文章:「投資DRAM這種景氣循環股,要買在大虧,賣在大賺。」鄭有餘心想,何不投資DRAM股作為一次練習。

他選擇純DRAM股中看起來「最不會倒」的美光,再輔以少量買進華亞科與威剛。「華爾街投資景氣循環股的通則是,買在淨值打六折,賣在淨值兩倍。我決定要買美光時,股價已從五美元漲至八美元(淨值約一元),已錯失最完美進場點。」「不過,景氣循環股暴跌如同下墜的刀子,最好等刀子落地彈起來、跳幾下,等不動了再進場較妥當,八美元就是那種不動了的價位!」鄭有餘從中租的獲利拿出一千五百萬元投資美光,一三年一至二月以八美元成本,到同年十月漲到十五美元分批出場,部分處分在二十美元,美光獲利平均達一○○%,三千萬元的股市資金,不到一年又滾至四千五百萬元。

同年,他分別拿出四至五百萬元投資日本夏普與香港壹傳媒,獲利在三○%至一○○%之間。他透露,他得知鴻海投資夏普,心想郭台銘一定看到了這家虧損企業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價值。

發展動新聞跟上趨勢,看好壹傳媒至於壹傳媒,則是因處分壹電視產生龐大虧損,股價跌至港幣○.八元時買進,漲至港幣一元以上賣出。「壹傳媒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是獲利不錯的金牛,黎老闆(黎智英)打算解決掉問題兒童(壹電視),集中資源發展明日之星(動新聞)。網路看新聞是未來趨勢,我認同這種作法,投資幾個月後就獲得極佳的報酬!」與此同時,加上夏普與壹傳媒的獲利,鄭有餘在股市的資金臻至六千萬元大關。

用心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獲利方法,讓鄭有餘得以從一介平凡退休上班族,成為數個志工團體的重要財務捐助人,不僅使自己的生活與心靈更富足,也得以為社會貢獻更多,這種成就與喜悅是金錢難以衡量的。

落難龍頭股

選股要訣:

1.擁有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本業的產業龍頭公司2.股價跌到淨值1倍以下3.經營階層透露出想要重整的企圖與動作分析要訣 : 利用「波士頓矩陣」,找出潛力標的(圖一)以中租為例,中租擁有台灣、美國、中國等市場,根據這三大市場發展策略分析中租是否值得投資。

獲利 市場成長率

明日之星 (成長率與獲利均高的搖錢樹)問題兒童 (未來不確定性高的產品線) 例如:中國、越南金牛(會產生現金流量)例如:台灣老狗(策略上應該放棄此產品線) 例如:美國結論 : 1. 中租租賃市占率台灣第一,每年都很賺錢,雖成長率有限,台灣市場堪稱是金牛。

2. 美國虧損,經營難度又高,屬於老狗。中國與越南成長率高,但投資也大,需要燒錢,屬於問題兒童。

3. 殺老狗,擠出資源來,把問題兒童養大,培養成明日之星。

實戰:中租控股

大部分賣在35~40元 少部分賣在50幾元鄭有餘在新加坡掛牌時買進中租,當時成本約12元

景氣循環股

選股要訣:

1.買在大虧,賣在大賺。通則是買在淨值打6折,賣在淨值2倍。

2.商品報價出現止跌回穩趨勢。買美光科技時,DRAM顆粒在淡季價格仍上漲。

實戰:美光科技

8美元買進 15美元開始往上賣 最高賣在20美元

趨勢成長股

選股要訣:

1.有沒有出現新產品、新應用、新市場。

2.也不能買太高,最好是EBITDA的六倍上下。

實戰:瑞智精密

鄭有餘看好瑞智近年研發出來的省電新產品,因此在去年與今年鎖定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186

台股漲跌幅10%時代 散戶必懂三要

2015-04-13  TCW
 
 

 

金管會宣布,台股漲跌幅限制由七%放寬到一○%,將提前於今年六月一日實施,期盼藉此帶動交易量,這也是一九八九年以來,主管機關首度調整台股漲跌幅,業界普遍正面看待,但是這也代表投資人必須提早針對新措施,做好準備。

台股的七%漲跌幅限制,不管與成熟市場或部分開發中國家相比,確實都相對嚴苛,也因為如此,從金管會到業界均大聲疾呼,開放漲跌幅是順應國際潮流的變革。元大投顧分析師薛舜日指出,台股從交易制度的改善,到下一步規畫將交易時間拉長,皆是與國際進一步接軌,有助於外資將台灣調整為如MSCI等重要指數的已開發國家。

另一方面,此新政也可望為台股帶來結構性轉變。目前法人占台股的整體成交比重約四成,散戶高達六成,但此後股市的震盪幅度最多由一四%增加到二○%,「上沖下洗」效應將擴大,獲利空間變大之際,潛在風險也增加。

「以前(漲跌幅限制)只有七%時,大家會很勇於追高殺低,但(擴大至一○%)之後會很謹慎,除非心臟很強,否則不敢輕易去追漲上去的股票。」薛舜日說,在這種市場機制下,太過投機或口袋不夠深的散戶不會貿然進場,估計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法人或長期投資者的交易比重會逐漸提升,對股市的穩定與健全將發揮正向作用。

雖然放寬漲跌幅可望使台股獲得外資青睞,但由於大盤指數已在相對高點,現階段放寬漲跌幅,是否增加操作難度,尤其是對於習慣於以漲跌幅操作、拉抬特定個股的本土投資人來說,是否更形不利,也引發討論。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如此譬喻:「就像計程車剛調漲時,大家一定會比較cautious(謹慎、小心),不敢貿然去搭。」薛舜日也預估,漲跌幅正式放寬後,市場的觀望氛圍將瀰漫一到兩個月,並影響期間成交量表現。但是只要度過這段「陣痛期」,投資人很快就能從善如流。

這也代表一件事情:台股的「漲跌幅一○%時代」到來後,可望從主力拉抬特定個股、多數散戶殺進殺出的氛圍,轉變為側重基本面,中、長期的布局思維逐漸形成主流。既然搶短、殺進殺出不再是上策,投資人應當更關注基本面,戒除不做功課、打聽明牌的陋習,研究上市櫃公司的產業前景、財報數字等。

相對短線操作者,要嚴守停利停損並避險

如此一來,操作個股的策略,也要扭轉思維,首先,既然「看對賺更多、看錯賠更多,」務必要強化避險觀念。許道義認為,投資人可以適度運用一些工具,做為避險的操作,比方說持有權值股者,可考慮放空台灣五十ETF。

此外持有不同類型的標的,也該有不同邏輯。華南永昌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持有權值股者,受影響不大,但如果是買賣股本小、易急漲急跌的中小型股,買賣時則需要留意安全邊際,因為個股漲多後,一旦跌回來,只要跌停兩天,報酬率就減少二○%,故必須更明確設定停損點或停利點。

薛舜日則認為,對長線投資人來說,放寬漲跌幅沒有太大影響,但對短線投資人而言,股價不易掌握,執行停損必須更嚴格、講究紀律,保護自己不要受傷。

習慣看技術線型者,要改看長天期均線進出

對於習慣以技術線型判斷進場、出場時間點的投資人而言,薛舜日建議,由於此後股價震盪加劇,也讓短天期均線的標準差擴大,故長天期均線(如月線)的參考價值會更高。

以實務面而言,漲跌幅擴大後,還有一項不得不談的疑慮,就是融資買賣股票的投資人,運用資金的彈性勢必降低。

按規定,現行信用交易整戶擔保維持率為一二○%,金管會為了讓融資融券投資者有更多「緩衝」空間,決定在放寬漲跌幅的同時,將擔保維持率調高為一三○%,五月四日先行上路,並允許在五月底前,整戶擔保維持率不到一三○%的投資人,皆可盡快回補。

換言之,此後融資融券者的持股跌幅若超過三○%,維持率即低於一三○%,券商將發出追繳令,投資人若來不及於兩個營業日內補繳自備款或保證金的差額,就會被強制處分持股,亦即俗稱的「斷頭」。

利用融資買股者,要預留三成現金防斷頭

在漲跌幅放寬的前提下,維持率從一二○%提高至一三○%後,代表投資人從「跌停兩天即被斷頭」成為「跌停三天才被斷頭」,但背後的風險是:只要短線震盪加劇,或非理性賣壓太過強勢,以往被斷頭的投資人,損失兩成銀彈,如今是一口氣銳減三成,資金缺口擴大的負擔更形沉重。

為了確保資產損失程度降至最低,重點不在擔保維持率多少,而是投資人應調整資金配置的概念。

「以前可以融資到滿(水位),現在最好多留點現金。」許道義建議,新制上路後,投資人最好預留在融資額度三○%以上的現金,舉例來說,融資額度若為一百萬元,最好另行準備三十萬到五十萬元現金。

【延伸閱讀】漲跌幅放寬,斷頭投資人傷更大—台股漲跌幅調整內容及影響

漲跌幅調整˙內容:1.台股和所有商品(TDR、期貨、股價指數類期貨與選擇權)漲跌幅從7%同步調整到10%2.證金標購價格上限由7%?15%調高至10%?20%

˙正面影響:市場能更迅速反應其基本面和真正價值

˙負面衝擊:震盪幅度擴大,操作的風險加劇

風險控管調整˙內容:1.信用交易整戶擔保維持率從120%調高至130%2.T+5型有價證券、半年型有價證券借貸款項業務擔保價值維持率,皆提高至最高130%

˙正面影響:融資者持股跌幅超過30%(跌停3根)才遭斷頭

˙負面衝擊:一旦被斷頭,資金缺口比以往更大

資料來源:證交所整理: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63

日本、馬來西亞、柬埔寨 房價起漲還能賺價差? 海外置產選標的 這些功課必懂

2015-06-29  TWM

撰文•周思含

近年來台灣房市沉寂,海外投資市場異軍突起,打著「高投報率」的旗幟,紛紛吸引台灣熱錢流出海外置產,不過真的有這麼好康的事嗎?專家提醒,別被甜美的報酬率數字沖昏頭,勤做功課才是投資守則第一條。

台灣房價高漲、租金報酬率低早就不是新聞,除了增值空間有限,加上政府打房政策影響,想尋求穩定收益的包租公們,前仆後繼飛往海外置產,蔚為風潮。這股海外不動產投資熱潮持續至今,熱度有增無減。

而台灣人最喜歡的海外不動產標的,多半集中在鄰近的亞洲國家,其中,日本置產著重於長期持有,賺取穩定租金報酬;東南亞地區則因成長快速,房價起漲,有機會短進短出賺價差。

不過,亞太國際地產趨勢研究處分析師張漢超提醒,高報酬的投資背後隱含著不可輕忽的風險,想當海外包租公,還是得勤做功課,隨時掌握投資區域的最新動態。

海外標的一:日本

搶進置產的「末班車」

最早吸引海外包租公置產目光的,就是日本。除了因為日本是台灣人極為喜愛的旅遊國家,光是台灣人赴日旅遊人數全年已達兩百萬人次以上,從房地產投資的角度來看, 隨著迎接二○二○年東京奧運而興起的公共建設將陸續啟動,整個東京市將逐步改頭換面,對房價和租金都有正面助益。

觀察近半年來整體東京房市的變化,富群海外地產顧問賴煥昇表示,目前稍微呈現「價漲量縮」的現象,「『價漲』並不是指土地價格上漲,而是因應東京奧運,工資調漲,許多自有住宅建案停工,但大型建案仍然持續,新成屋價格因而受到影響;至於『量縮』,則是因為銀行利率調降,民眾相對較能負擔房貸,進而願意買房的人多了,造成房東產生惜售的心態,因此成交量較為下滑。」既然「價漲」,那已經先行進場的包租公豈不樂歪了?

賴煥昇進一步說明,事實上,房價稍漲並不代表租金也跟著起漲,因為租金通常視區域行情而定,再加上儘管日本國內大型企業帶頭調高已凍漲多年的員工薪資,但是在消費稅也調高的情形下,房租自然無漲勢可言;普遍來說,在房價稍漲、租金不動的情形下,如果現在買進,相較於半年前,日圓計價的投報率其實是微幅下跌的。不過賴煥昇認為,在日圓大幅走軟的情形之下,抵銷了微幅上調的房價,和早前的進場時機點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整體來說,已在日本置產者,目前仍有續抱等待房產增值的空間,至於空手但現在有意買進的投資者,現階段仍可把握日圓處於低檔的機會點,但日前日銀總裁黑田東彥聲稱,日圓實質有效匯率已經「非常低」,不太可能進一步貶值,也許這是搶進日本置產的「末班車」。

海外標的二:馬來西亞

優選首都SOHO型物件

除了日本之外,近幾年台灣人最喜歡的海外投資標的,另外還有搭上東協經濟成長列車的東南亞地區,剔除物價太過高昂的新加坡、排華情形時有所聞的越南及印尼,有「東協資優生」稱號的馬來西亞因而出線。

璽朵國際海外資產部門副總經理黃淑苓說,這幾年從事馬來西亞房產仲介的業者迅速膨脹,表示市場真的很熱,「不過,市場很熱通常也代表基期相對較高,想投入馬來西亞置產的投資人,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由於馬來西亞可以使用華文溝通,加上高速經濟成長與大馬政府大力推動交通、基礎建設,並祭出多項政策吸引海外資金進駐,此外,大馬政府為了活絡房地產市場,從○六年開始放寬地產政策,近年更鼓勵投資移民,推動MM2H︵第二家園︶計畫,種種利多,果然激勵大馬房價近兩年來逐漸走升。

而台灣人在大馬置產,首選地點以首都吉隆坡為主,特別是由雙子星大樓、敦拉薩經濟特區及巴比倫廣場所圍繞起的「金三角」,更是精華商圈。一般而言,吉隆坡的大樓目前每坪單價從四十萬元台幣起跳,最貴突破百萬元,多數入門總價至少就要千萬。除了吉隆坡,距離車程兩小時的麻六甲,在○六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超過數以千萬的遊客,為當地帶來龐大商機,也是國人前往馬來西亞置產的第二選擇。

經過這兩年「熱炒」,大馬房價已被拉高,但黃淑苓表示,「相較於台灣房市,馬來西亞仍然是可以進場的標的,不過物件的選擇就要以投報率較穩健的居家辦公室(SOHO型物件)為優先考量。」此外,由於馬來西亞政府也有打房措施,稅率上亦面臨修正,在當地買氣不高的情形下,將來轉手性的問題值得多加考慮,因此選擇新成屋優於預售屋,除了考量議價空間,預售屋的不可控制因素也比較大。至於標的位置,黃淑苓給的建議是,「所有海外買房都應該以首都為首選,因此,吉隆坡就是最佳標的。」相較於馬來西亞首都,從房仲門市海報聲稱「只要車位價,即可擁有」的柬埔寨就親民多了。

近期的柬埔寨旅遊十分熱絡,從聞名的吳哥窟古蹟探索之旅,搖身成為房產團的考察旅遊勝地,許多業者甚至以「比墾丁五星級度假行程還便宜」為號召出團,有業者表示,像這樣的房產考察旅遊團,小至六人成團、多到三十人一團,近兩個月來,看房人次突破千人。

海外標的三:柬埔寨

美元走強 房價基期低成亮點柬埔寨房市究竟有何魅力?首先,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副總經理曹若琪指出,「美元走強使得以美元計價及流通的國家投資正熱,柬埔寨是少有的『美元全面流通國』,再加上正值經濟發展飛速時期,像是二十年前台灣的縮影,房價基期相對低檔。」雙城建設台灣負責人黃子晃補充,海外買房最怕匯差問題,他以在大馬置產舉例說明,「先將新台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成馬幣,可能造成兩次匯損,但是在柬埔寨兩種貨幣雙行,能將匯兌風險降至最低。而且,當地外匯沒有任何管制,在柬國賺的錢,都能輕鬆匯回台灣。」最重要的是,柬埔寨挾著地理位置優勢,在東協扮演貿易樞紐角色,未來待泛亞高速鐵路興建完畢,能串連昆明、越南、柬埔寨、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前景相當樂觀,因此早就吸引許多外商集團積極搶進。

不過,在決定投資前,仍然必須特別注意風險,曹若琪指出,柬埔寨住宅的土地產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永久產權,一是九十九年期的地上權;前者能夠向當地銀行借貸,後者不能,且會隨著使用時間逼近而跌價,買方購買前應事先確認產權,避免糾紛。再者,外國人購屋皆須遵守《外國人私有房產所有權法》,即只可購買二樓或以上的共管式高樓產業。

綜觀東南亞的房市現況,張漢超指出,投資人欲求穩定報酬,可以馬來西亞為首選,基期雖高但是相對安全穩定;如果想搭上翻倍成長的獲利列車,柬埔寨看起來很有機會,不過風險相對高出許多。

「投資工具沒有好壞,最重要的是投資人有沒有花心思做功課,不要被房仲業者用話術牽著鼻子走。」張漢超建議,海外投資房產須注意房屋轉手性、房價走勢及增值性、匯率風險,租金投報是否透明化,同時,也要掌握這些國家的政策,或者有何重大建設利多,開發投資新管道,避免被套牢。

柬、馬、日、台四國2014年以來房價漲幅 柬埔寨 馬來西亞 日本 台灣

區域 金邊

蛋黃區 吉隆坡

雙子星周邊 東京 台北

信義區

房價

年漲幅 18% 13% 6% -5% 時間: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底資料來源:21世紀不動產儘管海外置產標榜「高報酬」,但也相對「高風險」,勤做功課絕對不可少。

柬、馬、日、台四國2014年以來租金投報率 柬埔寨 馬來西亞 日本 台灣

區域 金邊

蛋黃區 吉隆坡

雙子星周邊 東京 台北

信義區

租金

投報率 10% 7% 5% 1.57% 資料來源:21世紀不動產專家建議,投資客投入海外置產時,未來的成長性很重要,因此,標的應以首都為優先選擇。

更正

第962期第78頁,表格誤植「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博士班」為錄取率百分百,實際上為25%,就出刊日前之資料統計,為國立大學法學院最低,特此說明。

第965期《非懂不可 10個健康密碼》第73頁圖表「從走路到飲食,你現在就該關心的健康數字!」中,正常舒張壓誤植為80∼129mmHg,正確應為80∼84mmHg。

第965期第147頁《熱門商品獨家特搜 教你買對長看險》,文中表格將南山人壽「美滿人生長期看護終身保險」誤植為「美滿人生長期看顧終身保險」;其給付項目之給付上限為十六次誤植為十六年。 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57

為自己及親人未來打算 必懂的法律常識 避爭議 寫遺囑別用打字

2015-07-20  TWM


家人失智後,如何處理他的財務?監護人該注意什麼?

如何寫遺囑才正確?可以用錄音、錄影等方式嗎?

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才能保障自己和心愛的人的權益。

撰文.賴芳玉

她從小就努力讀書,爭取爸媽的肯定,但所有寵溺依然屬於弟弟。長大後她既要負責家計,還要照顧父母,弟弟則在海外生活,然父母寧可把財產給兒子。之後媽媽去世,爸爸逐漸失智,結婚生子後的她必須娘家、夫家兩頭跑,請看護協助照顧失智的爸爸,耗掉她大部分的積蓄和時間。

如何辦理監護宣告?

去年弟弟回國,和妻子回家居住,並拒絕讓她入家門探望父親,最後向法院聲請爸爸的監護宣告,還要求由自己擔任爸爸的監護人。在法庭時,法官問她:「妳願意 擔任爸爸的監護人嗎?」她回答:「不了,爸爸最溺愛的就是弟弟了,現在就讓他照顧,我做得夠多了。」法院裁准監護宣告,並由弟弟擔任監護人。

法院為監護宣告時,受監護之人即為無行為能力之人,因而法院會再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監護人與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應於兩個月內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之人的財產明細,陳報法院。

經法院為監護宣告後,監護人若要代為購買或處分不動產、出租供受監護人居住的建築物或基地、供他人使用或終止租賃,都必須經過法院許可才能為之,法院准否的標準是以受監護人的利益來判斷。

一般而言,多半是看受監護人現在生活照料是否適當?是否有足夠現金,得以支付生活費及醫療費用?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及相關親屬是否同意監護人代為購買或處分不動產?所以監護人平時就應整理好受監護人生活費用明細,及相關單據。

怎麼寫遺囑?

林小姐年約四十歲,穿著光鮮亮麗,很有效率地切入主題:「律師,我想要立遺囑,我和前夫離婚很多年,孩子跟我住,我長期在國際出差,擔心意外身故。我身後 遺產都給孩子,前夫雖無繼承權,但我身故後監護權歸我前夫,他便可透過小孩掌控我的遺產。而且前夫多年沒來看小孩,我不認為他會善待孩子,我想知道如何不 要把小孩監護權交給他?」我說:「監護權人死亡者,監護權歸屬於生存之父親,除非前夫確實不適任而經法院宣告停止親權,我方才能聲請酌定監護人,而遺囑則 可以指定適任監護人。但我建議遺囑仍可表明前夫如何不適任及妳想指定之監護人,日後妳的親人提出訴訟,至少妳的遺囑可以將妳生前的意思當作佐證。」林小姐 拿出商務律師先前寫的「代筆遺囑」。那是一份打字的遺囑,我說:「台灣關於打字遺囑,這麼多年來被認定有效的,只有幾件。這份遺囑把所有財產都贈與你妹 妹,這違反法定繼承人特留分。所謂特留分,就是兩名子女本來是各二分之一的繼承權,特留分就是四分之一。另建議遺囑信託較符合妳的規畫。」我協助她到公證 人事務所重新製作「公證遺囑」,並請她找了兩名見證人。

依《民法》第一一八九條規定,遺囑方式有五種, 一、自書遺囑;二、公證遺囑;三、密封遺囑;四、代筆遺囑;五、口授遺囑。年滿十六歲就可以預立遺囑,立遺囑人只要不違反法律特留分的規定,可以用遺囑方 式自由處分遺產。所以趁身體健康、思慮清楚時,可先立好遺囑,把財產分配、遺願等交代清楚,或許可以減少將來子孫間的爭議。

再提醒大家,千萬別用打字,且不要獨樹一格,用錄音、錄影或其他方式寫遺囑,只要不符前述五種方式,就無法有效成立!遺囑寫完一定要親自簽名,記明年月日,不然仍然無效!

(本文摘自Part5.孫蓉萍整理)

賴芳玉愛情律師事務所:

幫你找到幸福的55個婚姻法律常識

作者︰賴芳玉

東海大學法學士,律師高考全國第三名,現任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現代婦女基金會受暴婦女訴訟扶助委員會委員(召集人)、行政 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會委員,曾榮獲內政部表揚為2004年推動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有功人士,著有《我們依然相信》等書。

出版:知識流出版(2015年7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54

因應升息策略 必懂「關鍵5問」

2015-09-14  TWM

3專家策略大公開 美國升不升息攏免驚九月十八日,是美國最有可能啟動九年來首度升息的日子,面對近年來最重要的資金環境轉折點,你該如何做好各種應對準備,又該如何解讀聯準會的決策。投信、銀行、壽險,三方專家教你備妥「升不升息都罩得住」的因應策略。

這是一個「一翻兩瞪眼」的日子,台北時間九月十八日,美國聯準會將在這天舉行利率決策會議。一般認為,美國會不會在今年啟動九年來的第一次升息,就看這一天聯準會官員的討論結果。

固 然,在九月十八日過後,聯準會到年底前還有兩次的例行利率會議,分別在十月二十九日及十二月十七日;但是由於依照聯準會規畫,在今年總共八次的利率會議 中,僅有三、六、九、十二月的會後,聯準會主席葉倫才會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因此,在「葉倫事後不露臉」的十月底會議中,聯準會不太可能做出重大的利率調 整。

面對升息 須做好完整準備另方面,由於聯準會的十二位利率決策官員當中(目前缺額兩名,僅有十名決策官員),有五位必須「每年更換」,因此若選擇在十二月中旬做出重 大的利率政策調整,恐怕又會引來新舊決策官員路線接軌的爭議。結論是,從聯準會的遊戲規則來看,如果想要調整利率,九月十八日是最佳時機。

某種程度來說,九月十八日這天在聯準會會議室裡的唇槍舌劍,極有可能就是今年升息與否的「辯論最終回」。對於基金投資人而言,也必須開始做好完整準備,擬妥「九一八聯準會決策因應白皮書」。

會 不會升息?升息是好事嗎?不升息又會怎樣?這些問題,都是投資人必須提前找到答案的應對關鍵,為此,本刊特別列出五項重要提問,請到國泰人壽債券部門主 管、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暨研究部資深副總裁王進彰等,為讀者進行關鍵時刻的關鍵解惑:Q九一八究竟會不會升息?機率有多高?

A:「機率不小!」這是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的答案。

他 表示,美國經濟維持穩定擴張格局、勞動市場逐步改善,失業率下降、內需消費也持續受惠低油價;整體經濟數據看起來,「我認為現在美國的經濟已經可以接受升 息。」這個說法,符合聯準會官員之一、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稍早的表態,「美國經濟已經可以承受溫和升息的後果。」當然,周文森的上述結論,是單純 從「美國目前經濟基本面」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如果九月十八日會議中決策官員把「美國經濟」當成升息與否的關鍵因素,那麼,做出升息決定的機率不小。不 過,國泰人壽的看法,會比周文森稍微保守一些。

穩健復甦 升息機率不算低畢竟,國際金融市場變化也是影響聯準會決定的重要因素,聯準會最不樂見的事情之一,就是引發資產價格震盪。國泰人壽指出,關於聯準會在九月升息的機率,目前只能用「不排除可能性」來回答。

事 實上,在聯準會決策官員中屬於鴿派的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布拉德日前也表示,如果八月全球股災的動盪不能在九月之後明顯減緩,聯準會官員對於九月升息必將有 所遲疑,「委員們總是不喜歡在全球金融情勢不安時採取行動!」整體來說,或許可以這樣歸納答案,如果在九月十八日前,全球金融環境平靜無波,美國經濟也沒 有出現意外的負面數字,那麼,升息的機率必然不低。

Q如果葉倫宣布升息,我應該高興嗎?

A:「值得高興!」花旗銀行財富管理暨研究部副總裁王進彰肯定地說:「升息對美國經濟的意義,就像一個住在加護病房的患者,從昏迷指數漸漸上升,到可以拿掉呼吸器。

這 代表什麼?表示他已經脫離險境。」沒有錯,雖然升息代表的是資金緊縮政策,尤其是在美國連續九年沒有升息、連續六年零利率的環境底下,資金緊縮政策恐會帶 來一定程度的市場信心衝擊,「但,請先想清楚,市場現在最怕的到底是什麼?」首先,王進彰認為現在金融市場並不擔心「預期中的升息」,「金融市場最擔心的 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突然』發生什麼。」葉倫已經數度講明將在今年之內升息,金融市場也已有所反應,只要升息的幅度、速度不致過度激烈,市場應能接受。

那麼,市場正在擔心什麼呢?周文森指出,近來全球股災的引爆點是中國經濟降溫,也就是說,市場眼前最擔心的是經濟基本面不佳。

換 句話說,「金融市場現階段急切需要的,是一記能夠代表『經濟OK』的強力訊號。」周文森強調,如果九月十八日美國宣布升息,「就是一劑強心針!」國泰人壽 也表示,「如果聯準會九月升息,會使投資人對美國景氣復甦有信心。」葉倫在五月底時公開表態今年調高利率是恰當的,這句發言,等於已向世界宣稱「美國經濟 沒問題」,自此之後,「升息」成為美國景氣確實復甦的「重要象徵」。

投資方向 可從中長線布局也就是,只要美國如預期地宣布升息,應可消弭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與否的懷疑心理。在目前中國經濟能見度低迷之下,美國老大如果跳出來表態,對全球金融市場來說,應有「穩定半壁江山」的恢復信心效果。

簡單來說,如果在九月十八日聽到葉倫宣布升息,只要幅度不致過大,投資人大可不必悲觀,反倒可用「樂觀」的角度解讀,開始思考更積極的中長線進場布局動作。

Q如果葉倫沒有在九月十八日升息,又代表什麼?

A:「如果聯準會九月不升息,市場的不安情緒會加劇。」國壽指出。

從 葉倫五月的談話出發。五月間葉倫宣稱「今年內升息時機恰當」,某種程度來說,葉倫「把話講得太滿了」,聯準會已經把自己逼入一種「騎虎難下」的處境,如果 屆時並未升息,等於是葉倫對美國經濟復甦無虞的「自我預言落空」,世界經濟兩大支柱中國、美國同時蒙塵,接下來,投資人對全球景氣恐將產生疑慮,進一步降 低風險偏好,也就是,投資動作會更加保守。

不可否認,如果不升息,也等於宣告了資金超級寬鬆的環境將可持續,但由於屆時市場必將拉高聯準會 在十月或十二月升息的預期心理,加上聯準會形同是發出了「美國經濟仍有疑慮」的訊號,因此王進彰認為,股票市場聽到「不升息」之後,即使可能短線反彈, 「但反彈的空間也不會太大。」換言之,如果你聽到葉倫在九月十八日宣布「維持零利率」時,在中長線的投資心態上,反倒應該比原本更加謹慎小心。

Q如果宣布升息,資產配置應該如何調整?

A:調整分為兩方面:趨吉與避凶。前者,周文森建議可逢低布局美國內需型產業;如果從基金分類而言,包括醫療生技與消費型基金等,即屬此類。

周文森表示,升息雖然代表美國經濟復甦無虞,但由於中國經濟浮現隱憂引發市場動盪,恐怕拖累美國出口產業,因此投資人宜鎖定美國內需市場布局。

事實上,在今年六月底至八月中旬期間,全球經濟陸續經歷希臘公投、陸股重挫等衝擊,當時仍有抗跌表現的單一產業股票型基金,即是醫療生技、消費、房地產等。

資金外流 新興市場受重挫但是,在八月股災期間,全球風險意識高升,讓這些具有「避風效應」的基金受到市場資金大量湧入,快速推高價格,也造成投資風險提高,致使隨後出現修正,「若宣布升息後,市場稍有下跌,則可留意重新進場的機會。」王進彰說。

在 「避凶」的部分,所有專家一致建議,「降低新興市場比重」。國泰人壽表示,當美國經濟確定無虞,全球資金必將自新興市場持續流出;王進彰也指出,儘管新興 市場中還有印度堪稱中流砥柱,「但就新興市場整體而言,終究容易因為資金外流而重傷,所以短期之內還是避開為妙。」至於固定收益資產方面,王進彰建議,若 持有「全球債券型基金」、「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等類型,可先採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既然是緩步升息,對投資級債券的影響應該有限,而繼續持有的好 處是,如果股市短線下修的幅度超過預期,至少可以保護你的整體資產不會受傷太深。」不過,如果持有高收益債,「因為風險相對較大,價格波動又和股票接近, 不建議持有。」王進彰說明。

Q如果沒有升息,投資組合有必要調整嗎?

A:前面提到,如果聯準會升息,第一個「避凶」的反應就 是降低新興市場股市部位,然而國壽認為,如果葉倫並未宣布升息,資金自新興市場撤出的動作「恐怕會更快」。是的,不論這場資金派對怎麼收尾,新興市場可能 都是最大受害者。九月之後,資金自新興市場流出的態勢預料只會有增無減。

整體來說,如果美國升息臨時喊卡,可被解讀為「中國之外、美國經濟 也有疑慮」,全球風險性資產難免會面臨較大的中期壓力,相對而言,債券基金等固定收益商品的投資機會較為明確;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股票市場,「我『也許會 考慮』加碼新興亞洲,搶超賣後的短線反彈行情」周文森笑言,「不過那會是『非常短期』的投資策略,而且需要更審慎的思考。」升不升息?聯準會鷹鴿兩派仍然 僵持——聯準會官員近期對於升息的表態

懷疑派

波士頓聯準會總裁羅森格瑞(Eric Rosengren)「對於近期市場發展應該要特別關注,尤其是外國經濟放緩,加上動盪的股市與滑落的物價——這都是全球經濟漸弱的象徵。」明尼亞波利斯 聯準會總裁柯奇拉科塔(Narayana Kocherlakota)「個人消費支出不到2%的情況還會持續幾年,今年升息並不恰當。」

支持派

亞 特蘭大聯準會總裁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在美國經濟逐步正常化情況下,我認為升息時點已經接近。」紐約聯準會總裁杜德里(William C. Dudley)「跟前幾周比起來,9月FOMC會議時將利率正常化已經沒這麼可怕。」里奇蒙聯準會總裁萊克(Jeffrey Lacker)「我同意現在經濟並不完美,但它也沒有走在鋼索上,並不需要零利率來刺激。」克里夫蘭聯準會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基本上,前陣子的市場波動與背後原因,並未改變我對美國經濟發展的態度,它仍然是穩健復甦,而且足以支持升息。」撰文 / 周思含、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26

跨海直擊》中國,早台灣一步跨入電商紅海 賣菜、美甲都在做!今年必懂大趨勢:O2O


2015-09-28  TCW

試著想像,週末假日不想出門,打開手機App按一下,菜單上的義大利麵自動送上門;下午若想洗頭、做美甲,同樣動作,專業人員直接到府服務。這個情境不再只有特殊身分能享受,在中國,每個人都可花小錢買方便。

這是目前中國最夯的O2O平台(線上下單、線下服務)。

線上串接線下正當紅!傳產人人自危,中間商消失中

當台灣傳產大老闆還在忙著架網站、蓋網路商城,已經先行一步的中國傳產業者焦慮更深,因為這些從雲端冒出來的O2O公司,正一步步吃掉他們的生意。這群螞蟻雄兵,每天至少有一家公司,拿到人民幣上億元的融資。

中國傳統產業也正忙著讓自己「升級」。「原本是賣衣服的、賣螺絲的,現在開了電子商務,就變成O2O,」觀察中國網路產業逾十年的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說。

先看中國的房地產業,正如何被顛覆。

過去,傳統房產業存在「訊息不夠透明」、「仲介收入過低」、「房地產公司廣告成本過高」的情況,但把買房、賣房所有流程,搬到網路上的房產平台「房多多」抓住此三大痛點,它的業務團隊花了三年,一口氣串聯起五千家房屋經銷商、六十萬名房仲。

這個串聯,讓房仲業務員變成兩極化。因為房仲評鑑機制,讓房仲的帶看、成交紀錄公開透明,沒有灰色地帶。大家自然會把房源給了紀錄佳的房仲;紀錄不良的房仲業務員,也自然被淘汰掉。

不想加入?當逾三百多萬的使用者都習慣在線上看房,這已是大勢所趨。去年,房多多的年交易額達人民幣兩千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元),這個成績,中國最大房產開發商萬科集團,花了三十年才做到。

這群O2O業者不只瞄準一般消費者,他們也把腦筋動到企業頭上。

在北京市區一家餐廳廚房裡,廚師正忙著檢查今日備料雞蛋、高麗菜、牛肉等,這些食材,都是透過手機,向「餐館無憂」下單而來。

類似像餐館無憂的業者,在中國各省分為數眾多,他們每天統籌客戶的食材需求,以量制價,降低採購成本,再以低於餐廳採購價格五%到一0%的價格,賣給餐廳業者。

過去,受到經銷商壟斷,食材從工廠到廚師手中,需要五、六個環節,「現在只要兩到三個,」在中國報導O2O趨勢的億歐網創辦人黃淵普說。餐館無憂的模式,讓餐飲食材配送供應鏈扁平化,沒有競爭力的中間商,將面臨關門威脅。

存活率一成的淘汰賽開打!

贏家團隊,多數都有傳產DNA

這群主打O2O模式的業者,就像一群破壞地面秩序的空軍部隊(見表),優步(Uber)衝擊計程車行、「阿姨幫」改變清潔公司經營模式,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希鵬說:「未來每一個掃地阿姨都有(個人的)品牌。」

但,身為陸軍的傳產業者,絕非完全處在劣勢。

O2O業者挾著龐大創投資金,鼓勵用戶使用他們的平台,找不到獲利模式之前,只能靠融資維持營運。

鄭博仁觀察,多數O2O創業者年輕,只懂網路技術,不懂產業經營,「現在做得很好的,都是團隊裡面有傳統產業的DNA(基因)的,」他預估,未來半年,會出現如同五年前團購網的倒閉潮,「九0%會全部死光。」

當台灣正要開始掀起電子商務創業風潮時,對岸則已走到下一階段:因為極度蓬勃,而開始展開淘汰賽。到底是原生的電子商務廠商會贏,還是傳統廠商去結合網路技術會勝出?現在仍難定論。但現階段的中國市場,確實是台灣推演未來很好的借鏡。

撰文者 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