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扣扣保镖”遭遇新版QQ“报错” 腾讯、360客户端兼容战一触即发?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2/2036920.shtml

  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一旦QQ与360开打兼容大战,最终胜利者是谁?
10月29日,360推出 “扣扣保镖”,截至11月1日,3天内公司官方统计的下载量已逾千万。同时,网络上出现 “QQ升级强制要求卸载 ‘保镖’”、“安装‘保镖’QQ报错”等消息。对此腾讯方面人士表示,“关于QQ登录异常问题,提请您注意360推出这款外挂前,QQ并没有出现这个情 况。”并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安全,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二者择其一的前提下,用户对QQ和360产品的依赖度不同或许决定了最后谁将在大战中倒下。
客户端大战一触即发
“扣扣保镖”刚推出掀起一片哗然。有关“QQ升级强制要求卸载‘保镖’”、“安装‘保镖’QQ报错”等消息也开始频频传出,“扣扣保镖”和QQ开始相互阻截了吗?
有网友称,在安装启用“扣扣保镖”后,QQ不能正常升级,不断被提醒有360在影响进程,不得不关闭360安全卫士才能进行。这位网友还特意截了图,公布在网络上。
根据这位网友的描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意在开启360安全卫士等并已安装过“扣扣保镖”的情况下,正常升级了QQ,并未出现该网友所描述的异常情况。
不过,记者在下载试用最新版QQ时遇到问题,目前腾讯官网上的最新QQ版本为2010正式版SP2.2,更新日期就是今年的10月21日,首次登录QQ 时,却弹出 “报错”信息:“QQ2010遇到位置错误,我们对此引起的不便表示抱歉,我们已经产生了一个关于此错误的报告,我们希望您选择发送此报告给我们以帮助改 善QQ2010的质量……”选择关闭并第二次登录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记者换了一台电脑和QQ号,在同样情况下重新操作了一遍,又一次显示“报错”。
双方否认率先出手
在向360的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后,得到答复如下:“第一种情况已经有不少用户反映过,可能是在QQ升级过程中没有关闭360浏览器,由于事实上更新或卸 载时,也有新的信息要注入浏览器,这一主动的注入行为会受阻而引起。”但他还提出,“除此之外,可能是别人在做手脚,我们不会主动设置障碍。”
腾讯公司人员则表示,尚未接到此类用户投诉,不过她指出,“关于QQ登录异常问题,提请您注意360推出这款外挂之前,QQ并没有出现这个情况。”并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安全,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来自360公司的消息称,“72小时内的360扣扣保镖软件下载量突破千万,平均每秒钟就有40个独立下载安装量,创下了互联网新软件发布的下载纪录。”同时,腾讯方面没有公布这3天受影响的QQ数据。
有业内人士提出,如果二者择其一的前提下,用户对QQ和360产品的依赖度不同或许决定了最后谁在大战中倒下。互联网人士孙明明提出,腾讯最终获胜的可能性大,因为“QQ是必须品,360是可替代品”。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尽管腾讯QQ主要收入来源广告及增值业务被360“扫”了个干净,损失难以估量,可腾讯尚没有决意出此“自残以绝他人”的狠招。另一方面,说到考验用户依存度,事态也远未达到用户必须在QQ和360之间二者择其一的地步。
“保镖”或有备而来
事实上,在360与腾讯的大战正式开打前,市场已有“360有意自己做IM(即时通讯)”的零星传言。后来360IM没有出现,360针对腾讯IM的“好伙伴”倒真面世了。10月29日,360推出了“扣扣保镖”。
华军软件园主编米晓彬表示,360将这款产品命名为“扣扣”而非“QQ”的保镖,里头就大有学问,不仅是谐音,“当年,珊瑚虫QQ就有著作权方面的问 题,后来腾讯几乎把所有门类的商标都抢注了,如果名字带着QQ就免不了遭遇商标、版权方面指控。”米晓彬在试用后还发现,“扣扣保镖”以开关总控的形式存 在,所有功能均为可选择。这就说,一旦遭遇“不正当竞争法”指控,可以把所有责任推给用户,从而逃避几乎所有的指控。此外,360未在“扣扣保镖”上添加 广告,可以避免不正当竞争指控。“珊瑚虫QQ最终遭诉讼的原因之一是,陈寿福不但去掉QQ上的广告,而且添加了不少新广告。周鸿祎的高明处在不添加一点广 告,因为只要添加广告为360带来收入,扣扣保镖会面临比珊瑚虫更严厉的惩罚。”
在一些论坛中,不少用户向360反馈“为了更方便,建议将‘保镖’直接整合到360安全卫士去”。不过360没有这样做。360公关总监屠建路称,“它们就是两款各自独立的软件,为什么要整合到一块儿?”
360的做法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理由并不简单,“360捆绑软件是常有的事,这次单独分开应该是考虑到被指责‘借机推广安全卫士’的风险,万一‘保镖’‘遇难’了,也影响不到安全卫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1

马化腾:腾讯将不再倚重客户端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20094.html

经历了与奇虎360的不兼容大战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CEO马化腾发出了反思宣言,他宣布腾讯进入半年开放转型期,明年6月见分晓,但他只是提出了一个“空中楼阁”,没有展开详谈。

马化腾在近日的公开演讲中将自己的观点总结为“8条论纲”,其中,最重要的是客户端将不再重要,产业上游的价值将重新崛起。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腾讯成功就是因为有了一个QQ客户端软件。“我们手中有很多用户,所以认为我们推什么产品都可以成功,这实际上是一个渠道,我们 能够轻易通过这个渠道去接触到用户。”马化腾预言在互联网中,渠道强势时代迟早要过去。价值链在互联网产业链中正在往上游转移。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只依靠 客户端,企业将会步入一个重大危机。

但马化腾此次表态将从客户端模式向服务式转型,仍比较“框架性”,并无具体措施。

“外界一直对腾讯有一个误解,说我们核心价值就是有QQ,有渠道。其实,我们在很早之前也意识到这个是不可持续的。”马化腾表示,腾讯在全力打造产业链的价值源头,也就是说要有很好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应用。

但目前腾讯的平台型产品服务和应用包括电子商务拍拍、支付平台财付通、微博平台、搜索平台搜搜,可这都面对着阿里巴巴、新浪和百度的强势竞争,其他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尚未被腾讯推出。

腾讯可以发力的另一个业务则是依靠QQ空间积累下的巨大社交网络,但仍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网络,腾讯需要学习Facebook向第三方完全开放的模式,这是可行的一个开放和分享的上游平台方向。

比如Facebook的估值现在达到500亿美元,而在Facebook上提供社交游戏的Zygna估值也达到了约50亿美元,并不是平台之下寸草不生,而是共荣发展。

马化腾围绕客户端转型还强调广告模式是“产品经济”的产物,知识产权模式是“体验经济”的宠儿。不要被“免费”吓倒,拥有“稀缺性”,就拥有了破解 免费魔咒的武器,他举例稀缺性是如同LV一样的品牌、iPhone一样的独特体验,以及娱乐明星。这透露了马化腾将采取收费模式来打造一些服务。

“我记得阿里巴巴有一个口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如果按这个比喻来类推,我就希望让天下没有埋没的才能。这也是腾讯公司的愿景之一。”马化腾强调,可以通过开放平台,让每个企业,甚至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价值贡献者,并且从中获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0

【每日移動互聯網】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667.html

【導讀】華為盒子曝光,8月28日發佈,內置微信應用。Line發佈新平台Line商店,接入多種支付渠道。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視頻分享應用Vine應用8個月註冊用戶已達4000萬。獨立App應用商業化破局難,或將淪為巨頭「盤中菜」。

【行業動態】

1、北京首批官方打車軟件上線

昨天,北京市出租汽車統一電召平台首批手機叫車軟件上線試運行,包括易達、搖搖、嘀嘀、移步(原移建)四家叫車軟件將以官方身份上線。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為提升96106電召平台效率和乘客即時叫車成功率,手機叫車軟件將與統一電召平台對接。據介紹,首批上線的4款叫車軟件包括易達打車、嘀嘀打車、搖搖招車等最早進入北京市場的叫車軟件,為體現統一性,每款軟件在原名稱前加「96106」。

軟件本身綁定的電話召車平台不變,只是會統一上傳到96106平台上。

2、易信上市24小時用戶破百萬 月底或邁入千萬大關

從8月19日10點至20日10點,易信正式發佈24小時,用戶數量突破100萬!同時易信發佈首日即登上蘋果商店應用排行榜總榜第三、社交榜第一,超越微信、微博。

按照目前發展速度,預計本月底,易信用戶數有望邁入1000萬大關。

據瞭解,易信的同類產品微信達到1000萬用戶數,用時6個半月,近200天。如果易信在10天內達到這一數據,那麼新增用戶增速將是微信的20倍。

3、華為盒子曝光:8月28日發佈 內置微信應用

據內部人士透露,曾在今年CES展會上亮相的華為「電視盒子」將於8月28日與榮耀3共同發佈。此前,華為電商總裁徐昕泉微博曾傳出過類似信息,從曝光的諜照來看,華為盒子將於騰訊合作推出。我們可以看到電視屏幕上微信LOGO。據內部人士透露,華為盒子預裝微信應用,有望在遊戲方面與騰訊深度合作。

4、Line發佈新平台Line商店 接入多種支付渠道

今日,第二屆Line企業年會在日本東京召開。Line公佈了最新業績,並發布了新的平台服務Line商店,其中將接入多種支付渠道。

Line發佈的網頁端獨立銷售平台為Line Store。在這個網頁平台上,用戶將能使用多種付費渠道購買Line的付費服務,如表情貼圖等。其中涉及到的支付渠道包括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服務Paypal、運營商和便利店銷售的預付費卡。

該服務首先在九月向日本和台灣地區用戶提供,然後再延伸到其它國家。

5、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

據內部人士透露, 搜狐新聞客戶端已經悄然在商業化路徑上取得突破,僅入駐媒體《參考消息》就已獲得百萬級別的廣告收入。這一消息得到了《參考消息》新媒體負責人的證實。

知情人士透露,已經簽訂協議的廣告形式是在《參考消息》的刊物中投放品牌展現的廣告,廣告價格的衡量標準參考刊物的日活躍用戶、累積訂閱用戶,整個協議價格在百萬級別,具體數量可能達到300萬。

不過,對於搜狐新聞客戶端整體商業化路徑安排上,搜狐方面沒有表示明確看法,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在具體的平台商業化上,公司管理層還沒有具體的安排,可以讓合作媒體先嘗試。

【行業數據】

8個月!視頻分享應用Vine應用註冊用戶已達4000萬

Twitter今天宣佈,Vine應用註冊用戶已經達4000萬,Vine是Twitter推出的6秒視頻分享應用。

1月,Vine登陸iOS,它可以讓智能手機用戶錄製小視頻。6月時Vine拓展到Android平板,當時有註冊用戶1300萬。

在Vine推出之後,Instagram也增加相似功能挑戰Vine。

【行業觀點】

獨立App應用商業化破局難 或將淪為巨頭「盤中菜」

以「陌陌」、「唱吧」等為代表的獨立App應用在經歷前期的粗放圈地發展後,迫於內部運營成本及外部競爭的壓力,開始將盈利問題提上了議程並探索商業化模式,它們自身產品的先天缺陷及不足也為其商業化的道路添加了阻礙。

以陌陌來說,前期主打基於地理位置的人際交往更多是停留在陌生人層面,由此引發了諸如信息洩露、詐騙財物、色情交易等不少社會問題,這也是陌陌屢遭詬病的主要原因。

隨著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領域的佈局,獨立App應用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它們沒有巨頭企業雄厚的資金支撐,同時在應用生態中各環節的互補導入作用也存在欠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找到差異化的發展路子,勢必難逃出局命運,或被巨頭整合併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38

《創業家》獨家對話張一鳴:我不care騰訊、搜狐等新聞門戶客戶端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43
《創業家》:你說到把產品做好,用戶量到達一定數量以後,自然會出現合適的商業模式。如果當年酷訊做好了,可能出現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酷訊當時是什麼方向都不明。怎麼賺錢,大的方向,要成為什麼樣的公司都不明確(做通用搜索還是垂直搜索等)。我走的時候,酷訊裡賣品牌廣告的、賣競價排名(類似百度)的、(廣告)按成交(量)收費的都有。

如果按現在來看的話,我覺得按效果付費是沒問題的。但是產品上,我覺得應該先得把產品模式做好,(當時的酷訊)還沒有到收入模式的階段。我認為不應該太著急在收入模式上花太多的精力,應該(花更多精力在)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的產品上。當時的期望還是太高,產品本身的模式找的不太好。

《創業家》:海內網當時沒做起來,除了開心網的崛起,是否是因為這種形式過時了?

張一鳴:我覺得任何東西也都會過時,QQ也過時,谷歌也有可能過時。過時沒關係,關鍵在於你這個企業能不能讓你產品與時俱進,讓它儘可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個產品即使過時,能不能在這個企業持續產出好的產品,所謂的過時並不是完全沒需求,是說它可能會佔的比重下降。

我覺得不要指望一個產品一成不變,其實臉譜(Facebook)也是(通過)產品不斷演化(才保持用戶數量),它後來收購Instagram、收購WhatsApp,也是為了讓它保持不過時。

我覺得開心網和海內這種產品,並不是沒有機會在中國興起。包括現在人人網,大家都覺得不行,它是有替代關係的。你做了差一點,QQ做得好一點,微博做得好一點,你自然就下降了,(其它產品)替代了你的需求。

《創業家》:你覺得今日頭條模式會不會被一種新的可能更好一些的模式替代?


張一鳴:我覺得這個挺持久,像搜索一樣成為一個,越是基礎需求越持久,越是說越是普遍的,人本身就有的基礎需求,我覺得推薦信息就是一個,我覺得會是挺持久的。

《創業家》:飯否當年可能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我覺得是精準的信息廣告。當時飯否沒什麼收入,產品還是很早期。

《創業家》:九九房當時的贏利模式是什麼?

張一鳴:有一些網站我們給它帶流量,也有中介公司(包括其官網)付費。當時APP上沒做過收入,只在網頁上做收入。
當時九九房還是賠錢的。一個很大問題是,房產是個低頻應用,你要不斷地吸引用戶,(用戶)用了1、2個月就不用了。(房產類應用)行業需要靠利潤差,你去買用戶或吸引用戶過來,在他的生命週期內——比如你成本是10塊錢,你要盡快賺到30塊錢——商業變現很重要,更像一個流量生意。

《創業家》:為什麼今日頭條不做圖書類的垂直平台?

張一鳴:需求度不高。第一長內容不這麼依賴,一個月看不了幾篇小說,你不需要推薦的機會,我獲取你興趣愛好的頻率就太低了。第二,(例如玄幻小說)看的過程中沉浸到裡面去了,對現實生活沒有影響,推薦比較難。就是看玄幻小說的人跟不看玄幻小說的人,從他的工作職業來說不會有特別的(區別),這是他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跟泛資訊的推薦是差得很遠,就覺得忍住了不要做長內容。

《創業家》:你覺得短內容更有生命力?

張一鳴:我覺得越短越有生命力。越短越快流傳,信息越快流動,信息最短,性價比越好,對社會意義也很大。經常有人抱怨說現在人都不讀書了,(想)做一款很好的讀書軟件,為什麼一定要做讀書軟件,為什麼一定要用書?以前07、08年會看(書),註:張一鳴在微軟期間,由於工作量輕,那半年內看了很多書。除了技術方面,他比較推崇的有《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活法》(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少有人走的路》,《A SENSE OF URGENCY》(緊迫感),《THE FIVE DISFUNCTIONS OF A TEAM》(團隊協作的五個障礙),《基業長青》等。現在不用看了,現在我看小米,每週都看一篇小米最新的報導,雷軍的文章,我看了三十篇之後,五十篇之後不比一本書更好嗎?碎片化,書的內容大部分被碎片化(內容)所替代,不一定需要書了。

《創業家》:你指的是從書裡獲取信息?

張一鳴:對,我說的書並不是說書已經滅絕,數學書要要的……其實數學書也不定,其實我經常遇到問題我都上維基百科,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書都不要,很大部分原先從書上獲取100個信息,現在可能是30,70可能被短內容替代,很正常。有的創業者可能自己喜歡讀書,或者說喜歡當年在圖書館的感覺,就是老想讀這個書。現在看書我也專門調研過書,看書主要看的只有兩類,創業和美女總裁只有這兩類書,其他的書沒有人看,包括經管類的書都是沒有人看,很小眾。我覺得這不是一定要糾正過來的,比如說經管類的書,(裡邊的)很多東西通過很好的文章替代了。

比如我最近看開放課程視頻(如耶魯公開課)有的課程對我來說不比書差,很清楚,為什麼要以書的形態出現呢?很多創業者,其實我以前看書挺多的,我是閱讀的忠實用戶,我覺得很多創業者看書是他自己想要的,後來看一下數據來看並不是市場所需要的。
包括深度閱讀,很多情況下普通民眾他以前看報紙,聽收音機,短消息,有的人光讀報紙也能知識面廣。我就見到過年紀大的人,他也就看各種報紙,做簡報,把碎片的整理起來,也是知識豐富。通過對報紙的觀察,也能對政治經濟有瞭解,我覺得不一定要書。

《創業家》:投資人目前對內容生產社區化很關注,你怎麼看?

張一鳴:沒有特別看中,一定程度上(社區化賺錢)算一個謬論。中國真正賺錢的公司,社區並不多,百度不是,360不是,我覺得小米也不算是,它僅僅是有些粉絲,那3M(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之類的公司也有很多粉絲,社區一般來說是論壇啊,天涯、西祠胡同、知乎等。

所以現在很多人想這個東西怎麼往社區靠,我聽到時候就覺得,他就是個工具,就是個社區。你想,天涯不賺錢,微博不夠賺錢,各種論壇,西祠胡同也不是很賺錢,只有sns的騰訊和facebook是,蘋果也不是。為什麼大家總想靠社區呢?

天涯、西祠、十九樓、開心這些還不夠好嗎?小米社區是一個客服論壇,沒有這個社區他們也一樣,不是一個概念。我就很奇怪,為什麼投資人總想往社區靠,360不是社區,搜索工具不是社區,京東也不是,都是基礎服務做得好就好了。

其實你基礎工具做的很好,就足夠了,比如說美圖秀秀它也不是社區啊。鐵血是社區裡變現還不錯的,從過去五年到十年的經驗表明,有很多論壇誕生,並不是一個主流,而且並沒有持久不衰,反而搜索和安全持久不衰。迅雷、優酷也搞過社區,雷友什麼的,(社區本身)也不是很重要。他們都試圖做好社區,好像是為了用社區來填補不安全感。沒有多少社區賺錢的,大大小小都沒有例子。

以前酷訊也搞過一個東西叫酷蛙,但見到什麼產品因為社區化帶來特別大價值的。

《創業家》:感覺你身上有點喬布斯的氣質。

張一鳴:還好我沒他那麼感性。

《創業家》:做事方式上吧。

張一鳴:我是比較理性的,我在公司富有激情的演講一般不做的,我們公司比較坦誠,直接跟董事溝通,包括招聘的時候公司的狀況很清楚告訴對方,公司的現狀、估值、股票情況。

我自己把喬布斯英文版中文版各看了一遍。(《喬布斯傳》的)前半段有一個毛病,就是他不管(管理)這個東西,想到什麼產品好就要什麼,公司內部怨聲載道。後面他回到公司申請了一批期權,他跟董事會吵的第一架就是為了從公司要期權,這是他的管理手段,他要穩定人心,做法就不一樣。我想他中間有思考,不一定自己說了。

我覺得從酷訊當時帶來的困惱,也挺多重擔,然後也有很多包括員工的抱怨,如何對待招聘的這個速度,轉正、離職,一直到現在的觀察思考我覺得是挺有幫助的。我覺得基本上沒有犯什麼大的錯誤,好多創業公司在核心團隊之間鬧翻,出走,或者進不來好的人,封閉,我們都還好。

《創業家》:騰訊和搜狐等新聞門戶客戶端最近也陸續推出了「千人千面」根據用戶偏好的新聞推薦功能,這會對今日頭條有什麼影響或威脅嗎?

張一鳴:我知道他們有一些(這方面的)嘗試,我覺得正常,也不是太care,對於我們(來說)按自己設想快速前進最重要,不回顧,不旁顧。

另外,有推薦功能的門戶客戶端和今日頭條的想法還是差別巨大。在是否生產內容,是否有人(編輯)的傾向,是否有平台的想法上,均有巨大區別。

騰訊這麼大(的公司)隨便一小功能(上線),我們不能草木皆兵啊。

我覺得做好(內容推薦)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還是更關注自己更快做好。對他們也一樣,我們要做的更深更好,更難追上。
威脅對不同人定義不一樣。我從創業以來始終都有危機感,他們的動作並不會增加多少(危機感),並無因這些波動。

《創業家》:在你們這個領域裡,就中國人而言,有你特佩服的技術高手或天才嗎?

張一鳴:沒有,現在沒有。

《創業家》:國外呢?

張一鳴:谷歌做的很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58

新聞客戶端們出新招尋求突破,打虎之後的澎湃何去何從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3/144904.html
在國內的新舊媒體的更迭上,新聞客戶端是一個比較糾結的角色,互聯網企業們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演變的進程中,無論是百度這樣的搜索引擎,還是搜狐這樣的傳統門戶,還有其他一些資訊型網站,更有傳統媒體,都成功推出了自己的新聞客戶端。以此,新聞客戶端這個產品不只是傳統門戶網站轉型移動互聯網的重要道具,更是傳統媒體轉型的首選。

新聞客戶端夠多,但是中國網民就是這麼多人,即便是將來全民互聯網,也會因為個人喜好或者閱讀習慣而選擇使用幾款客戶端,這樣拋給客戶端們就成了如何吸引更多用戶這個議題。但是新聞客戶端目前已經進入劃分群體的階段,或者說求精的階段,這意味著客戶端們已經為自己做了定位,以後要做的是在吸引某些群體的同時,再嘗試下落地的可能,這幾乎是當前所有客戶端的集體訴求。

下面,通過分析幾款有代表性的新聞客戶端的近期表現,預測一下新聞客戶端的未來發展方向。

搜狐新聞客戶端攜手加多寶 聚集吃貨玩轉搜鮮之旅

最近的新聞客戶端活動中,搜狐是最頻繁的,在世界盃期間的活動「足球之夜」成功的「調戲」搜狐自媒體平台全部自媒體人之後,一直也沒閒著,更是於7月23日啟動了搜狐新聞客戶端政務平台,來自國務院辦公廳、最高檢、最高法、公安部等30多家政府單位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這意味著「兩微一端」時代到來。

更為顯眼的,是8月5日搜狐新聞客戶端吃貨自媒體聯盟聯手加多寶啟動的一個名為「加多寶搜鮮記」的活動,全國近200多位美食自媒體人,以旅行的名義,打通線上與線下,深入探訪各地風土人情,搜尋中國各地最鮮活、最具有特點和特色的味道,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舌尖上的中國》,更為可恥的是這些吃貨們將用三個月的時間,吃遍全國6條路線19座美食城市,簡直羨慕煞我等,沒辦法,誰讓咱沒有超級發達的「味蕾」呢,再好的菜也品嚐不出多好的味道,還是乖乖的吃泡麵吧。

網易新聞客戶端大搞本地化 房產定製覆蓋大中城市

8月7日,網易新聞客戶端發佈了4.0版本,新版本強化了本地化服務功能,其目的在於打造定製化及服務化的產品。「購房直通車」頻道一直是網易新聞客戶端的重量級產品,此次全新改版,無非是讓房產信息可以更全面的展示給讀者。

網易新聞客戶端一直在尋求服務+諮詢的融合突破,這次新版本可以看到比以前做的更好了一些,仍舊是吧主打的房產板塊放到了首位,同時加入「本地行情」、「打折優惠」、「線下看房」、「購房直通車」服務鏈,以打造站式置業平台,這就意味著用戶可以直接在新聞客戶端預約看房了。很顯然,網易是想借助新聞客戶端落地,這倒算是移動客戶端的一種商業模式,不過照這個方向發展下去,客戶端會不會加入客服及商品展示功能,那麼它還算是新聞客戶端嗎?

中搜搜閱客戶端聯姻友寶達 十萬瓶飲料售貨機上取

在最近的新聞客戶端活躍名單中,中搜搜閱也算是其中一員,搜閱也是在搞活動,方式與搜狐新聞客戶端相類似,不過沒有聯手飲料企業,而是與自動售貨機運營商友寶達成戰略合作,開展了名為「夏日送清涼•請全國人民免費喝飲料」的活動。流程很簡單,用戶只要下載中搜搜悅,註冊成功後就可以免費獲得中搜贈送的一定額度的中搜幣,在線購買冷飲成功後,即可到附近的自動販賣機上領取。這次活動,據稱在8月4日下午16點至17點,短短1小時內就有10萬瓶飲料被網民搶走。

活動效果不錯,像中搜這樣直接給予用戶脫離線上的實物獎勵,業內上書首次,這種方式更為接近於大眾消費者。相對於網易客戶端,這算是新聞客戶端的另一種落地模式,將來用戶可以充值到中搜搜悅,憑藉新聞客戶端就可以買東西,一定角度上這更像支付寶錢包之類的金融產品了,大概搜閱以後會向更適合大眾生活的方向發展,不管產品如何,既能看新聞又能用來直接消費的APP應該是很酷的,這同時也算是其在O2O領域的全新實踐。

澎湃新聞客戶端「打虎記」揚名 傳統媒體逆襲仍需探索

澎湃新聞客戶端聯通網站於7月22日上線,「澎湃」在業界為人知曉是其在試運營階段的「打虎記」系列報導。澎湃想做的是「原創的、互動的、嚴肅的、有思想和價值觀的」政經類新聞產品,然而,真正嚴肅的內容真的存在嗎?應該說澎湃新聞客戶端算是上海報業集團的一次全新嘗試,當然也算是傳統媒體的轉型逆襲,因此給予行業很大的震動,澎湃新聞客戶端的事實是在告訴大家傳統媒體也可以成功的,只是大家對這個客戶端抱有諸多猜疑。

這裡只說兩點:一是澎湃新聞立志要做中國第一時政品牌,繼續「打虎」也沒有問題,但是這些內容是不是澎湃想曝就曝的,很多時政新聞都要經過上方的授權才能發佈,這限制了內容來源是時效性;二是整治新聞的受眾群體是窄小的,澎湃如果不憑藉其他平台,能夠獨立發展的更好嗎?因此,雖然澎湃有客戶端,卻更像是時政方面的自媒體,今後的發展方向及商業模式仍舊需要探索。

新聞客戶端發展新方向:落地、實體、政務

以上對4個近期比較活躍以及剛上線的新聞客戶端各做了一個總結,本文提及的這幾個客戶端是比較積極與活躍的,而那些大平台如百度、騰訊等新聞客戶端暫時相對穩定,因為他們還有其他產品能夠適應當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因此新聞客戶端的發展暫時放緩,主要還是以圈人為主。

從這4個新聞客戶端的發展現狀,能夠看到其發展方向,大致可以表述為落地、實體與政務。

落地即客戶端向O2O模式發展,網易新聞客戶端是以房產服務落地,搜閱則是以實體消費落地,搜狐新聞客戶端則以活動拉人落地,這是今後新聞客戶端的主流發展方向;

實體即新聞客戶端開始由純粹的閱讀內容向實體功能轉變,譬如網易的「購房直通車」正在向服務內容過渡,這是轉向實體功能的開始;

政務則是走政府宣傳的路線,仍舊是以內容為主,更多的是向讀者傳達政府的一些信息,這個目前就要看搜狐新聞客戶端與澎湃新聞客戶端了。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各大平台們講究的是平台延伸,或者稱其為移動閉環,以此紛紛都拿出殺手鐧級的移動應用,微信等超級APP已然佔有足夠優勢,就連一些傳統行業也湧現出了一些重量級的移動應用。

新聞客戶端可以算是門戶網站、資訊網站及搜索引擎的殺手鐧,因此必須全力發展,並且還要不斷突破,這樣來看,新聞客戶端門當前在做的所有動作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註:
本文為王吉偉投稿,微信公號jiwei1122,微信個號mcjave,微博@王吉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03

對於變革中的新聞客戶端,技術與內容要如何融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4/154536.shtml

導讀 : 新聞客戶端難題在於哪?是內容還是技術?

筆者寫過這樣一篇文章《算法推薦閱讀下的冷思考:你確定你推送的是有價值的?》,當時就算法推薦這一技術和新聞客戶端中的內容推送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當時該文並不是否認算法推薦這一技術的必要性,而是指出了其中一些問題:第一是,沒有編輯幹預時,新聞客戶端的內容要如何把控;第二是,讀者需要拓展自己的興趣,只推送一個領域的文章,這一問題怎樣給讀者開拓更廣闊的視野。

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歸納為——在做新聞客戶端時,技術和內容要如何平衡。尤其是在新聞遊戲化、視頻化、VR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新聞的“可看性”。除此之外,新聞客戶端要如何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同時,提升用戶粘性已經成為了各家都需要把握的一個難題。

恰逢前幾日騰訊宣布正式啟動“芒種計劃”,希望能夠打造媒體共贏生態圈,並且還拿出了給2億元的補貼給予自媒體作者。此舉更是給如今的內容、技術融合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新聞客戶端難題:用戶嘴上說不要身體卻誠實?

其實就算法推薦這一問題,筆者曾與某家以算法推薦為長的新聞客戶端運營同學進行過一些交流。筆者很委婉地對這位同學說,由於編輯不負責版面,版面全靠算法推薦來決定,所以你們的內容可能有些雜亂,整體比較草根。

這位運營同學對於筆者的說法也比較認同,但是他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可能是因為從事媒體行業,對優質內容有要求,所以會采用RSS訂閱的方式,但是使用我們新聞客戶端的人群其實都不知道他們真正要喜歡看的內容是什麽,他們使用新聞客戶端是為了消閑。這部分人群“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雖然他們也會裝模做樣的下載了單個垂直媒體的新聞客戶端,但是其實他們還是停留在我們的平臺上進行閱讀。

筆者和這位運營同學的交流中也逐漸了解到了新聞客戶端這一市場中的一些矛盾。每個人都想以高逼格的優質內容吸引用戶,但大多數用戶還是草根,他們還是喜歡一些短平快的、捕風捉影的坊間傳聞。這個問題是產品人員都在糾結的一個問題。

面對這一問題,蘋果則是更大地發揮了人工編輯的作用,讓人工編輯之後才是計算機算法,以此保證優質內容。國內不少新聞客戶端都采取了這樣的做法,比如天天快報這位後起之秀,與騰訊新聞一起依托手Q、微信兩大插件的巨大流量入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形成了“超越式”的發展,並借助流量優勢反補內容生產團隊,讓騰訊新聞的采編團隊成為當今自家獨門利器。正是如此,騰訊會在門戶之中脫穎而出,常年領跑行業。

流量與內容難題:全媒體融合可能是挖掘的方向

作為內容價值的產出、傳播者,如何提升技術與內容的融合度,提高新聞“可看性”,成為新聞客戶端當下挖掘重點。

前文中所謂的用戶人群的劃分只是一個層面,殊不見真正優質的內容還是永遠都會有市場的。比如說,遲宇宙“商業人物”一篇《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刷爆了朋友圈,這篇文章兼具專業性和八卦性,有真材實料也有專業分析,顯然是受到了各類人群的喜愛。

這種道理放在新聞客戶端上也成立。當內容足夠優質時,既能在保持高逼格的同時,也維持該有的流量。因為,在新聞客戶端這種平臺上,內容和技術、內容與流量並不是沖突的。在使用算法推薦時,輔之以編輯的人工把控,顯然是更能讓平臺凸顯內容質量的一種做法。

除此之外,新聞客戶端不僅僅是傳統的圖片、文字的集合,視頻作為新媒體的一個重要分支也同樣中重要。今天的內容獲取已經不僅僅只是閱讀,也包括視頻的觀看,甚至還包括多個感官器官同時使用。正如全媒派所說的,“短視頻”強調的是對信息的呈現架構、是內容的社交傳播屬性、是跨平臺流動。所以,國外的BuzzFeed、Vice主攻視頻新聞,而華盛頓郵報也配合新聞提供大量短視頻來給用戶提供信息。

視頻的介入在國內同樣呈現出了這一趨勢。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客戶端都在大量增加視頻內容。騰訊新聞則是通過騰訊視頻這樣的矩陣產品,讓全媒體融合更無縫潤滑,騰訊引進的國家地理、NBA等優質內容都實現多屏分發。

此外,騰訊還將打通微信、QQ帳號體系,將媒體/自媒體在企鵝媒體平臺發布的優質內容,通過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客戶端、微信新聞插件和手機QQ新聞插件進行一鍵分發,讓內容不僅能夠更多、更準確地曝光,而且能夠通過微社區等形式,幫助媒體/自媒體人實現與粉絲的互動,方便快速地沈澱其粉絲群,使其更快捷地建立起與粉絲的連接,實現粉絲資源積累。

這種矩陣配合打法值得關註。國外的Facebook正是這樣的邏輯。於是從側面可以看到,近一年里,無論科技媒體或傳統媒體紛紛推出移動新聞產物,但市場反響較好的只有少數幾個,而且也大多都停留在“小而美”的層面。多數是因為缺乏真正的媒體矩陣作為支撐,很多時候還是只能發揮內容本身的優勢。而對於騰訊新聞這種具備矩陣優勢,通過微信以及QQ這些流量入口的支撐,再加上天天快報等平臺的防禦,從產品間的內在邏輯以及內容的篩選來看,會起到非常突出的作用。

在最近QuestMobile推出的《APP用戶概況數據排名》中,騰訊新聞活躍用戶達8379萬、活躍率達57%,各單項及綜合指標優勢顯著,位居行業第一,成為用戶黏性最高的新聞類APP。所以說,優質內容加產品矩陣協同作戰,是行業中較為顯著的運營優勢。

真正的優質內容:新聞的可看性到底該如何提升

新聞客戶端正在走全媒融合的路徑,除了圖片、文字、視頻外,直播乃至是VR甚至是遊戲也都是用戶所需求的內容。這不是簡單的算法推薦就可以解決,背後需要技術底蘊和戰略高度的支撐。

技術正在提高新聞的可看性,技術越來越成為內容的重要後盾,技術也正在成為媒體變革過程中的先驅。且不談機器人撰稿這樣的事情正在越來越廣泛的運用。直播乃至是VR甚至是遊戲都在成為實踐中的產物。

1、還需要大力扶持自媒體內容?

有關自媒體內容扶持的問題其實此前有過很多討論,從百度百家展開流量分成的舉措開始,扶持自媒體內容已經成為了整個內容端的一大趨勢。在去年9月,今日頭條展開了千人萬元計劃,一點資訊也承諾將會對創作者進行支持。

此次騰訊推出“芒種計劃”雖然不是第一個,但是卻拿捏的不錯。可以看到,只要騰訊願意投入,進入的細分行業都能保持很好的活躍度。事實上,此次通過企鵝媒體平臺把各個內容端全面打通,其實是媒體融合的一大利好。這種支持自媒體創作的方式對於豐富平臺內容而言,大有裨益。

2、直播會不會成為一大方向?

眾所周知,NBA等體育賽事、演唱會等娛樂節目乃至是兩會這樣的國家級重大事件是最需要直播的地方。過去人們通過電視收看直播,迅速抓住自己需要了解的熱點事件。而在今天,在手機上,新聞客戶端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入直播這一重要內容。

樂視手機上的Live桌面就是註重直播的一大體現。只是樂視沒有做新聞客戶端,主要精力放在視頻業務上。未來新聞客戶端可能需要引入更多的直播內容,以此吸引用戶,提升用戶黏性。騰訊新聞通過視頻直播抗戰勝利大閱兵就是一次突破性嘗試。移動端的直播正在代替電視,創造新的流量分發途徑。

3、虛擬VR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今年年初以來,虛擬VR在資本市場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各種趨勢表面,虛擬VR可能會替代手機成為下一代交互終端,成為下一個流量分發的入口。像地圖這樣的產品甚至都在植入VR的功能,企圖未來通過VR與地圖的結合創造更大的流量分發。

新聞客戶端也是如此。虛擬VR的沈浸感可以給人帶來更真實的現場感,這被用於還原新聞現場具有極大的幫助。在國外,《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而在國內,2015年的“九三”閱兵上,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試用了一把VR。騰訊新聞在閱兵期間,則利用3D虛擬技術突破移動端視頻直播廳的互動體驗。這種嘗試未來還會越來越多。

4、新聞客戶端里還能植入遊戲?

在國外,新聞中植入遊戲是一個已經有了大量嘗試的做法。BuzzFeed曾發布了一款名叫《做自己的主人》的圖文冒險遊戲,闡釋了人們在消極度過一天時會遭遇的心理健康問題;《連線》雜誌交互技術編輯則曾為索馬里海盜經濟學開發了新聞遊戲《殘酷的資本》。用戶可以在遊戲中實際體驗海盜的種種行為,理解每天發生的索馬里海盜新聞。

當然,這種遊戲其實也是給新聞閱讀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BuzzFeed嘗試新聞遊戲的團隊甚至也已經被解散。不過,從提升內容的可看性、可玩性的角度來看,其實這一做法非常值得嘗試。前段時間快播王欣被審判時,朋友圈曾出現一個遊戲,是體驗王興被審判的全過程,筆者當時對新聞並不了解,只是在朋友圈對這一新聞有一些碎片化的了解,但在玩完這個10分鐘的遊戲後,整個新聞信息幾乎全部都了解完整。

這種嘗試其實目前在朋友圈的H5頁面中比比皆是,只是在新聞客戶端里運用較少。或許在未來,新聞遊戲化的嘗試還會有更多。騰訊以及網易這種在遊戲領域的巨頭本身就在新聞客戶端業務上就有所建樹,未來新聞遊戲化可能會是這兩家值得嘗試的方向。

寫在最後:

技術和內容並非是矛盾的。尤其是在當今技術大突破的情況下。目前在新聞內容與技術進行融合這一領域,走在最前的還是華爾街日報這類國外企業,騰訊這樣的國內企業其實還是有大量嘗試。

騰訊在商業通路的打通、原創孵化加上技術,同樣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好內容更“有價”,容易讓內容生產者有更好的生存空間。而這些嘗試未來或許將會顛覆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760

新聞客戶端已過時?這個應用要把資訊做成興趣收藏夾分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31/154991.shtml

導讀 : 不生產原創內容,而是打造一個垂直的基於興趣的用戶信息分享社區。

i黑馬 楊潔 3月31日消息

在移動客戶端讀新聞?早就OUT了。

在今日頭條這樣的數據挖掘產品占領了大部分手機,微信公眾號如同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的今天,新聞閱讀類應用都早已黯然失色。即使是門戶的新聞客戶端,也不能例外。

所以,這款資訊分發應用“熱門話題”自己開辟了一條新路,那就是:不生產原創內容,而是打造一個垂直的基於興趣的用戶信息分享社區。上線一年間,還沒有做過推廣,但也收獲了將近600萬的用戶,活躍用戶近200萬。

1

熱門話題CEO馬金男

讓用戶當主編,誰的興趣誰做主

“熱門話題”的CEO馬金男是個連續創業者,曾經創辦過導購平臺愛東東和V積分,也參與過占座網等的早期創始工作。看到資訊類新聞客戶端的沒落,他想用自己的運營和產品經驗,把老式的新聞閱讀方法給改變一下。

一年前,新京報和三胞集團共同出資推出了熱門話題。最初是想打造更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但是馬金男認為,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這種內容閱讀方式已經過時,所以他對產品的方向進行了調整,開始走“用戶生產內容”的路線,把它改造成了一款90後的“興趣收藏夾”

在“熱門話題”里,是沒有編輯的原創內容發布的。而其中的每一個註冊用戶,就是一個“主編”。主編們可以建立任何名稱的收藏夾,他們在全網瀏覽發現的任何自己感興趣、喜愛的內容,都可以提取鏈接,把它直接添加到自己的收藏夾中。每個用戶,都可以建立許多收藏夾,每一個都按照自己的興趣命名。收藏的類別不限,可以是時政、情感、美食、戲劇……

而當你打開熱門話題,里面並沒有普通的新聞類應用里常見的瀑布式新聞信息流,也沒有複雜的分類標簽,它的主界面是一個“廣場”,里面是即時更新的各類收藏夾里的最新收藏。新用戶可以通過瀏覽這些內容,或者通過搜索、推薦,找到和自己口味最相似的“主編”,關註他的收藏夾,從而每天獲取主編推送分享的內容。

收藏夾里用戶添加的內容,閱讀時仍然會跳轉到原鏈接。這也規避了版權風險,以及節省了版權費用。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溫度的

但是,現在的信息平臺已經太多了。尤其是微信自媒體興起後,搶占了大部分用戶的註意力。

而在新聞資訊分發領域,今日頭條一枝獨秀。它以算法推薦為主的模式,資訊分發的精準度比起以前的新聞客戶端來說,是大大提高了。現在,今日頭條已經擁有超過4億用戶。在這個行業里,巨頭已然誕生。

“但我認為,這個市場里的新進入者也不是沒有機會的。”馬金男說。

在他看來,今日頭條通過算法推薦,要通過用戶行為數據作出判斷、分析,要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比較精準判斷用戶偏好。而且這類新聞客戶端,信息是按照大分類推薦給用戶的,而用戶一些非常小的興趣點是它們無法發掘的。而且,現在是個信息過載的時代,而用戶時間趨於碎片化,對信息的獲取是基於興趣導向,尋找信息也需要更精準。垂直類公眾號和APP,仍然是存在信息細分程度不高的問題。

熱門話題想切入的,就是資訊分發的精準度這個角度。通過“興趣”和情感偏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

“而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溫度的。”馬金男說。當擁有同樣偏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是輕度社交的開端。

熱門話題在之前接受了新京報和三胞集團的首輪1800萬元投資。目前,馬金男又幹了一件比較特別的事兒:他和兩家股東方達成了初步協議,準備掏腰包回購它們手上公司的部分原始股份,讓自己成為控股股東,讓熱門話題能夠以更獨立的姿態進行運營。目前,公司的下一輪融資也在進行中。

熱門話題還剛剛起步,仍在不斷完善產品各項功能。下一步,馬金男的計劃是,增加群組內的互動功能,從而在收藏夾內建立群組,鼓勵用戶之間、用戶和主編之間進行互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167

人民日報客戶端點名批評豆瓣貓眼:惡評傷害電影產業

12月28日消息,人民日報客戶端日前發布評論文章稱,正在全國上映的賀歲檔3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都正面臨巨大的輿論風波。先是《長城》上映後,微博大號“褻瀆電影”踐踏評論底線,發布“張藝謀已死”進行惡意人身攻擊,引發口誅筆伐;後有豆瓣為《擺渡人》惡意刷一星事件,再次掀起軒然大波。

雖然這些影片確實在藝術質量上尚存缺陷,但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諸如豆瓣、貓眼等一批網站密切對接觀眾、為觀眾提供上映新片信息、觀影指導和購票服務,在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今年歲末賀歲檔市場到來之後,豆瓣、貓眼對於3部主打檔期新片的評分,則令人大跌眼鏡。以12月27日19點左右的評分來看:

在豆瓣上,《長城》評分5.5分(101551人評價);《擺渡人》4.4分(43311人評價);《鐵道飛虎》5.7分(12623人評價)。

在貓眼平臺,《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在這些低評分的引導下,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但事實上,這些評分是否客觀?評分形成的背後又暗藏怎樣的玄機呢?

豆瓣電影評分,讓我如何再相信你?

截至12月27日19:00,在豆瓣上,共有4.33萬人評價《擺渡人》。其中,40%網友給出1星,22%的網友給出2星,21.8%的網友給出3星,9.6%的網友給出4星,6.6%的網友給出5星。

關於豆瓣網的評分機機,豆瓣網創始人楊勃曾解釋:“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0到10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幹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然後,《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影片片長128分鐘。可在影片第一場排片放映還沒有結束之前,豆瓣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更為蹊蹺的是,一些高權限真實賬號的4星、5星的好評“被”消失,1星卻完整被保留,總共有200-300條電影評論被清理且封號。

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撞庫”“肉雞”是一些黑客在幹擾互聯網正常秩序時的慣用手段。

所謂“撞庫”,指的是黑客通過收集互聯網已泄露的用戶和密碼信息,生成對應的字典表,嘗試批量登錄其他網站後,得到一系列可以登錄的用戶。很多用戶在不同網站使用的是相同的賬號密碼,因此黑客可以通過獲取用戶在A網站的賬戶從而嘗試登錄B網址,這就可以理解為“撞庫攻擊”。

“肉雞”也稱傀儡機,是指可以被黑客遠程控制的機器。黑客通過誘導客戶點擊或者電腦被黑客攻破、用戶電腦有漏洞被種植了木馬,黑客可以隨意操縱它並利用它做任何事情。

據了解,利用“撞庫”“肉雞”等網絡作弊技術,一個團隊甚至幾個人就可以輕而易舉進行“刷分”。大量的影評通過收集各種大V、小V、大號、小號的信息,軟件自動生成,而且可以做到抓取的信息不重樣。業內人士透露,豆瓣等網站上非常活躍的“水軍”也就是這麽來的。

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稱:“《擺渡人》在一天之內豆瓣評分變化幅度較大,而且零點場以後,集中放出了大量一星的豆瓣評分,疑似慘遭水軍惡意攻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23

今日頭條長時間宕機 PC端仍無法打開客戶端界面異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06/160701.shtml

今日頭條長時間宕機 PC端仍無法打開客戶端界面異常
i黑馬 i黑馬

今日頭條長時間宕機  PC端仍無法打開客戶端界面異常

“具體什麽技術原因造成宕機目前還不清楚。”

i黑馬1月6日消息 今日上午10時左右,多名用戶反映今日頭條出現宕機情況,超過三十分鐘沒恢複。除了頁面刷新不顯示,及出現502Bad Gateway 等情況,頭條號的編輯後臺同樣無法進入。

i黑馬在查閱過程中發現,今日頭條PC端官網已全面宕機,頁面顯示“HTTP 500 內部服務器錯誤,線索:1.該網站正在進行維護 2.該網站有程序錯誤”。而今日頭條手機端頁面在美女、軍事、趣圖、特賣等部分子欄目仍存在宕機頁面和刷新不出新聞的情況。

屏幕快照 2017-01-06 下午1.05.15

i黑馬隨後就此事向今日頭條方面確認,對方表示,“宕機系服務器故障,上午10時許,因服務器故障,今日頭條客戶端內容頁面無法刷新,目前服務已基本恢複正常。具體什麽技術原因造成宕機目前還不清楚。”

WechatIMG29

知名自媒體人羅超在朋友圈對此事表示,隨著用戶量和用戶使用量的暴增,今日頭條正迎來甜蜜的煩惱,跟所有即將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一樣。如果沒有宕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高速增長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今日頭條第一次宕機。早在2016年3月,有媒體報道今日頭條電腦端網站出現故障,打開出現請求超時字樣,故障持續了數個小時,不過上次今日頭條手機端並未受到影響。

今日頭條成立於2012年3月,是一款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其旗下“頭條號”平臺用戶基數龐大。據今日頭條官方披露,截至2016年10月底,今日頭條激活用戶數已經超過6億,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4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6600萬,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76分鐘,日均啟動次數約9次。另外,截至2016年11月底,已有超過39萬個個人、組織開設頭條號。越來越大的流量聚集對於今日頭條的技術能力也正帶來考驗。

今日頭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82

國務院客戶端可以這麽“潮”

從飄雪的黑龍江漠河到溫暖的海南三亞;從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寫字樓,到四川的羌寨、內蒙古的草原;從常年在海上顛簸的老船員到剛送貨回家的貨車司機;從剛畢業的大學生到接過上千個辦事咨詢電話的基層公務員,數萬個地方的數萬人都在通過手機@國務院。

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新媒體團隊繪制了一張特殊的地圖,每一個@國務院的地方,都變成了地圖上的一點光,當更多的光點匯聚,便有了這張被點亮的地圖。

“簡政放權,我來@國務院”活動的宣傳冊這樣寫道:“我們相信,即便再遙遠的地方,也會在這張地圖上留下它的光芒。每一個光點,無論大小,我們都將珍惜。”

同時,中國政府網及其“兩微一端”,4000多個政務服務大廳、上萬個辦事服務點會長期保留建言渠道。

建言熱度較高前5類話題

你遭遇過“奇葩證明”嗎?你走過辦證的“漫漫長路”嗎?2016年10月,國務院客戶端推出“簡政放權,我來@國務院”意見征集活動。此刻,活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472個地市州、2838個區縣;深入到了4206個政務服務大廳、11902個辦事服務點。

去年12月20日起,中國政府網聯合第一財經等20多家媒體,啟動“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聽取網民對2017年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活動將持續到3月份全國“兩會”結束。

這是中國政府網第三年開展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中國政府網等網站及其微信微博、客戶端將選登海內外網友的留言。網民圍繞“辦事少跑腿”、“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等15類話題,對政府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目前,建言熱度較高的前5類領域依次是住房(11.14%)、教育(11.04%)、社會保障(10.20%)、醫療(8.53%)、就業和工資(7.35%)。

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上線以來,海內外網民踴躍參與,網民留言已突破10萬條,截至1月13日,活動共收到網民留言106881條。網民的留言經匯總整理後,已報送國務院相關領導和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參閱。

“我對總理說的話,總理聽到了嗎?”這是網民最關心的問題。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有93處部署具體工作的表述與網民建議高度契合。去年“兩會”期間,在“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留言的基礎上,《中國日報》和今日頭條通過數據分析,選取了10個和民生相關的具體問題進行主題網上投票,最終“加快推進醫保全國聯網”以1098萬票排名第一。

在2016年3月16日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專門就此問題進行了回應。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門辦理並解答了網民給總理的留言。

部長回應關切

2017年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於1月4日召開,李克強明確要求國務院各部門負責人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對於各類市場主體提出的有代表性意見,對於群眾的重大利益關切,各級政府要敢於擔當、主動回應。

李克強反複強調,現代政府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要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關切。各級政府一定要時刻繃緊政務公開這根“弦”,對於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和突發公眾事件等重大信息,有關地方和部門負責人要及時主動、實事求是給予回應。

對此,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客戶端推出“部長之聲,回應你我關切”系列策劃。截至目前,已經有十多位部門和地方負責人積極回應公眾重大關切的問題。例如,財政部部長肖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就“營改增”推出後的效果,向媒體“算細賬”的公開表態;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接受媒體專訪的全文等。

這不是李克強第一次要求部長們回應輿論關切。在就任總理後的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就提出要大力加強政務公開,向群眾“說實話、交實底”。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總理“喊話”要求部長們回應輿論關切後,共有34位部長駐足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主動答疑,成為兩會上的一大亮點。

李克強曾表示,各級政府官員都要“用好手機”,設計好互聯網渠道,不斷提高處理政務信息、感知群眾冷暖和應變社會輿情的能力。

多次單日下載排名第一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了解到,2016年,中國政府網“兩微一端”總閱讀量超過10億,在多家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新媒體影響力榜單中,中國政府網“兩微一端”影響力均位居政務新媒體最前列,主要指標已經和《人民日報》新媒體、央視新聞等保持在同一量級。

2016年2月,國務院客戶端上線,累計下載量超過2000萬,激活用戶數達700萬,在蘋果應用商店免費APP產品中多次單日下載量排名第一。與新聞資訊類客戶端相比,國務院客戶端上線時間盡管較短,但累計下載量已經同央視新聞等同樣進入千萬量級。

去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部委推出移動客戶端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準確解讀政策法規、有效回應公眾關切,豐富了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的手段和方式。

“這是政府服務模式的創新,也是行政體制機制的改革。”汪玉凱說,政府通過APP把便民服務、政務信息傳遞給老百姓,是政府與時俱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的表現。尤其是網上辦事的廣泛應用,拉近了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簡化了流程,減少了行政審批,提高了公開性和透明度。

國務院客戶端作為比微博功能更豐富、比微信更靈活的新媒體平臺,可以做大政策數據庫,能夠將政策完整保存、傳達,繞過中間環節,防止政策走樣變形,也就是用技術行政克服“中梗阻”,這對建立國務院的行政權威、保證政策法規的穩定性大有好處。

國務院客戶端上線近一年來,推出了大量的原創產品,受到了來自網友的海量好評。有網友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留言:“原來政府也這麽潮”“國務院文藝起來也是收不住啊”“收集民意,你們是最走心的”。

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新媒體處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網友的每一條評論他們都會仔細看,從中吸取經驗,也得到鼓舞。為了讓老百姓輕松讀懂政策,將會繼續定制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內容,強調可讀性和可視化傳播。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國務院客戶端2.0已經於1月20日發布,其中還包括上線的英文頻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