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吉利“迎娶”沃尔沃节前好事难成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4/20100210/000000148880.shtml


CBN记者 赵奕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在春节前将不会有结果。

昨日,吉利控股(00175.HK)总裁杨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关于春节之前将有结果的传闻不实。对于能否在2月底前草签并购协议,杨健表示:“尚未确定。”

彭博社昨日援引接近并购交易人士的话也称,吉利收购交易无望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前达成。报道同时指出,融资谈判和签署文件的细节已经陷入僵局。

目前,关于吉利并购交易的时间节点有多种说法。

此前,国内有媒体报道称,正式签署日期在2月8日,但双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并无任何动作。

随着春节的临近,外界也在猜测会否在农历新年前达成交易,这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也许会有一个快速签署的流程来帮助双方在更快的时间内达成协议。”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不过,这一说法未获得吉利方面的正面回应。

吉利汽车负责收购事宜的童志远对本报记者笑称,关于合同签署的日期,整个吉利团队都在看媒体的“时间表”。

“每次我们开会时,先说说媒体都报道我们何时会签署合同,再谈我们能否实现这个目标。”童志远表示。

而吉利负责并购事宜的新闻发言人袁小林给出了一个极为“官方”的说法——协议将在一季度完成,而交割定在了二季度。若按上述说法,并购协议将在3月31 日前签署,并在6月30日前完成合并。但对于商业谈判来说,这仅仅是最后截止日期,在执行过程中提前或是延宕,都视谈判的具体进程而定。

不过,也有事实可以佐证2月14日前达成协议的观点不实。福特首席财政官刘易斯·布思本周将在美国出席福特的董事会,他无法在周末(春节)之前赶赴欧洲,也就不会有机会与吉利方面的人一起坐到谈判桌前。

吉利设在伦敦的发言人蒂姆·伯特也对媒体表示,协议签署的日期将在第一季度末。福特的发言人马克·特鲁比称,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一季度签署一个详细的交易协议,并在二季度末前完成整个交易。

对于此项交易的最后工作,袁小林解释道,主要是各种法律文件的签署工作。

至于吉利收购的资产包,将包括:沃尔沃自有知识产权的商标、专利及注册等2450项;福特无偿转让给沃尔沃的发动机、平台、模具等技术专利及有关权利 1500项和200多个设计专利;福特无偿许可给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45项,安全技术20项等;福特有限许可给沃尔沃的混合动力技术专利230项,及其他 沃尔沃完成生产和未来发展计划所需要的技术。

袁小林强调上述技术与授权正是吉利想要的,不存在任何打折扣的情况。

目前,吉利汽车在北京共注册了两家公司,分别为成立于2009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成立于2009 年12月23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童志远。童志远在吉利内部被定为“中国沃尔沃项目首席运 营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6

黃牛的存在是好事嗎?

2011-5-16  TCW




Q:新聞說嘉義一家蛋捲店每天顧客大排長龍,大部分是黃牛,他們買蛋捲再高價賣出,雖然很多人靠此為生,但這些黃牛存在對社會是好事嗎?

A:經濟學無法回答「好不好」,但可以解釋黃牛的功用;就是減少社會浪費。 一般人認為產品價格高,是因為黃牛轉售抬高價格。因此黃牛只是剝削消費者。

但這種說法忽略了:黃牛所以能轉售,是因為人們願意付更多錢來買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卻沒有漲價,有轉售圖利空間,才會有黃牛—哪個黃牛笨到去買轉售無利可圖的東西?一般人把產品價格高歸罪於黃牛,根本是倒果為因。

其次,人們願意為這產品付更多錢,但該產品卻沒有漲價,這就造成「短缺」—也就是人們想買的數量大於廠商提供的數量。買者就得用價格以外的方式來競爭這個 產品,這些「非價格競爭」的方式,有的是討好供應者:例如和廠商攀關係、展示美色,或排除其他競爭者,例如武力解決,不然就是最常看到的,人們付出「時 間」排隊來競爭該產品。

不管哪一種手段,都會造成「租值消散」,因為人們耗費資源用這些手段競爭,沒有創造任何有價值的產品,資源就這樣浪費掉了。

黃牛的存在,就是在減少「租值消散」。因為黃牛買到東西,再轉賣給其他消費者,這些消費者就不須再以「非價格競爭」手段爭取該產品,他們不用再去和廠商攀 關係、不用犧牲色相、不用大打出手、也不用凌晨五點起來排隊,他們可以省下這些資源去生產產品造福其他人,這就是黃牛存在的功用。

沒錯,消費者向黃牛買的價格,確實會比消費者自己凌晨五點起來排隊、或是成功的和廠商攀關係時,直接向廠商買到的價格還高,但這也不是黃牛「哄抬價格」。黃牛買到該產品後,他轉售時絕不是愛賣多貴就賣多貴,他必須考量消費者的支付意願。

如果黃牛賣得太貴,就沒有人願意向他買—這是經濟學上顛撲不破的「需求定律」,因此,那些指責黃牛「哄抬價格」的人,其實背地裡是假設不管黃牛賣得多貴,消費者都照買不誤,現實情況絕非如此。

指責黃牛的人都忽略了,黃牛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產品不漲價,人們願意付的錢比產品標價高,才會有黃牛存在。如果把黃牛通通抓起來,那麼人們買這個「僧多粥少」的東西,就得親自去排隊和廠商攀交情、以色誘人,或是和別的競爭者決鬥。

當然,這對可以負擔得起這些手段的人來說是好的,因為他們是在這種競爭準則下,獲得好處的一群,但對其他和廠商沒交情、長相平庸、打不贏別人、又沒時間去 排隊的人來說,就一點也不好了。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問: http://www.bwnet.com.tw/Dr.A/ E-mail:[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1

用居屋上車不一定是好事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05.html

在舊同學的喜宴中跟一班舊同學聚舊, 傾談中不離買樓上車的問題。其中一位舊同學兩年前已經結婚生小朋友, 住的地方是他弟弟在畢業時成功申請的公屋 (公屋租戶給其他人住應該是犯法的), 大家都討論他的上車希望。

他非常不滿地說太太經常要求買樓, 但又沒有儲錢的習慣, 經常都買衫褲鞋襪, 有要求無付出, 令他十分不悅。其中一位同學建議他考慮政府的居屋, 現在還有新一種居屋將會鎖定未來補地價的金額, 好像政府補貼你投資一樣, 應該十分著數。

先不要說他的個人財務問題。其實我覺得買居屋的心態不應該有投資期望, 如果希望有投資部份的, 最好還是買私樓。居屋很難有大幅升值, 就算升值都會落後大市, 變相是折舊部份大於地價升值。居屋的維修保養一般都非常差, 居屋跟私樓的業主沒法比, 問題是居屋的保養連公屋都不如, 因為公屋是政府的, 居屋就靠業主, 處理上很不同。

買居屋是有政府補貼, 可能節省十多萬, 或是三十萬, 但後來的差額會令你很不快, 我老闆就有這個經驗, 當年貪平買了屯門一個居屋盤, 當是三、四十萬就有, 他記得他朋友同時買了德福花園就要六十多萬, 他滿心歡喜, 覺得自己省下二十多萬。誰知買了這個屯門居屋後, 他說好像斷六親, 因為沒有多少個朋友及親戚希望入屯門探他 (當年屯門的交通實在很不便), 住了幾年, 自己有錢就買另一個樓盤, 本想賣樓套現, 但要補的地價實在不少, 又捨不得, 於是等多兩等, 又想放租, 但未補地價怎能放租呢? 於是空置了兩年, 最終都補地價賣了, 持貨多年都算微賺十多二十萬左右。可是, 回看朋友的德福花園, 當年六十多萬已經升過二百萬, 令他非常沒趣。

因此, 他多次提醒我們, 如果買居屋, 就是一心自住, 如果有能力買私樓, 只是差兩三年的時間問題, 最好不要買居屋, 因為拿了政府點點著數, 最後只會令你遺憾, 他還說如果當年買下私樓令他有一個靚起步, 可能今日早已退休了。

還有, 大家平日都可以多加留意, 公屋的維修保養一般都不差, 花卉也種得很好, 因為政府房署做的; 私樓就看看是哪裡, 舊唐樓或單幢樓會差一點, 一般大型屋苑都做得不錯; 但舊一點的居屋就一定很差, 因為居屋業主多是盡可能省錢的心態, 很難通過大型維修工程, 這正是居屋升值落後的因素之一。

至於這位舊同事的個人財務, 還未有安定住所就結婚及生小朋友, 這應該是一個意外, 加上太太大花筒的性格, 生活上的一些程序倒轉了來行, 沒有穩定的財政基礎就做「錯事」, 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計劃, 感覺上只有抱怨, 其實都是愛莫能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46

部屬捧場冷笑話 絕不是好事

2012-05-28  TCW




贏得高位能換得許多報酬,角落辦公室是其中之一,但這也可能是個陷阱。

許多執行長都會說:為了了解員工的想法,經理人必須離開辦公室四處走動,所以你待在角落辦公室內的時間要越少越好。經理人必須四處走動,才能發現員工對公司以及領導人的看法。

不定期現身在公司各處

《公司治理》作者米諾(Nell Minow)所說,當她搬進某間角落辦公室時,她的事業夥伴鮑伯.蒙克斯(Bob Monks)曾給了她一項忠告:「留意你說的笑話,因為部屬連冷笑話都會埋單,你在組織裡爬得越高,員工就越來越難對你坦誠。」

千禧製藥(Millennium)執行長丹瑟(Deborah Dunsire) 說,走動管理是必要的,她說:「我會排定時間,前往不同的大樓,在各個辦公室走動。我多半會問他們:『你現在在做什麼?你覺得公司裡什麼事最令人興奮?我 們還可以改善哪些地方?』如果你不這樣做,就很容易走入象牙塔,因為,執行長所得到的資訊幾乎都經過處理和過濾,如果你沒有成立討論區,聽聽員工真正的想 法,那麼你對組織內部的了解,和實際情況會有很大的落差。」

梅西百貨(Macy's)執行長朗格倫(Terry Lundgren)喜歡突然造訪全國各分店,雖然他出現時,總是造成員工一陣驚訝,但他說這些經驗很寶貴。

朗格倫說:「到分店走動,比光坐在辦公桌電腦前或到紐約參加大型會議所學到的還要多,因為我所看到的,正是我們的顧客所看到的,而且員工並不知道我要到訪,也無法預作準備。我花在分店的時間,可能比大多數執行長都多。」

離職員工是可靠消息來源

eBay執行長杜納霍(John Donahoe)發現,即將離職的人是可靠的消息來源,可以告訴他關於公司運作的一些問題。

杜納霍說:「我嘗試和不同層級的員工談話,每當有高階主管或是中階人員離職,我常會跑去跟他們說:『你要不要寄電子郵件給我,或是跟我聚一聚,我想聽聽, 公司發生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你認為我應該知道、但我可能一無所悉的事。』其次我會問:『如果你是我,你會採取和我不同的做法嗎?』我發現,當人們要離職時 會極為坦白,因為已經沒有包袱了。事實上,我從中得到一些非常好的建議,而且這些建議沒有包上糖衣,很直接。」

職涯教育公司執行長麥卡洛(Gary McCullough)發現,除了走動管理,電子郵件是蒐集員工意見的好工具。他說:「當你待在公司總部時,所得到的資訊不一定是正確,因為它已經被層層 過濾。所以我會四處走動並問問題,也會至少每季或是更頻繁的發送電子郵件給所有員工,協助他們了解公司業績如何,問題是什麼,優先考量是什麼。一開始只有 五十位員工會回應我,但現在有時多達兩百或三百位。我會盡力在幾天內回覆每一封電子郵件,我對每一個意見都相當尊重,也讓這些人匿名。」

「我也會問一些問題,員工會提供我建議,我總是說:『謝謝你的意見。』而且我從不讓對方陷入洩密的麻煩。我感到高興的是,員工非常相信我,覺得我有接受意見的雅量。」

直接問部屬對你的評語

想要知道員工對你的表現有何看法?有時候,你必須做的,就只是問問題。

雅虎前執行長巴茲(Carol Bartz)說:「我問簡單的問題,例如『我做得如何?我應該怎麼做?』起初,員工會很驚訝,也不會馬上回答,因為他們認為你只是在開玩笑,不是真心想要 知道,所以你必須繼續問下去,展現你的誠意。之後他們會改變立場,跟你說他們內心的想法。」

全球最大生物科技公司安進生技醫藥公司(Amgen)執行長凱文.夏勒(Kevin Sharer)說:「執行長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工作。如果你不建立適當的溝通機制,就無法得到真實的意見。每年,我會請人資主管對我進行評核,由我的員工寫 下評語,然後呈交給我和董事會。當然,那是讓人很不自在的流程,做為執行長,你總是希望員工說:『老闆,你今年做得很好,我們有你這種老闆真幸運。』但 是,天哪!每年他們總會提出三、四項我確實該加強的事情。所以你必須建立那種反映意見的機制。我曾經收到一項意見說,『凱文,有時你會在會議上太早下定 論,這往往會阻礙溝通。』」(本文摘錄自第十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17

「聰明」 並非都是好事,尤其在生意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303

作者:Josh Spodek

前火箭科學家,現為創業家,領導力訓練師,演講家和藝術家

 

當我還是一個菜鳥創業者的時候,我剛獲得自己的航天學博士學位不久。別人在介紹我的時候,總把我稱作是火箭科學家,一開始我還挺享受這種稱讚。

沒多久,我就發現被稱作聰明並不會在商業世界裡給我帶來多少幫助,尤其是在領導能力和決策力方面。儘管智力在商業領域中很重要,但我發現,對於成功的商人來說,尤其是對於投資者們,智力並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價值。我甚至還發現,對於許多風險投資家和投資者來說,那些將自己的才智作為最重要價值的創業者往往缺乏經驗,更容易被搾取額外的利益。

我對音樂界並不熟悉,但或許主流音樂商人也是同樣看待有天賦的年輕音樂家們的。

我並不是說智力不被看重,而是當智力被當做一個人最重要的價值時,投資者就並不把它當回事了。稱讚一個人聰明,說明他沒有其他可以匹配的技能。在商界摸爬滾打需要的是有效可用的解決方案和富有生產力的人脈資源,而這兩種需求都和智力無關。人們提到智力,事實上是在將解決問題的過程模糊化。將智力作為介紹一個人時首要的因素,意味著他在其他任何方面實力都不強。商業問題很少是模糊抽象的,所以當一個人很「聰明」的時候,他在其他方面就都比較「弱」。

在稱讚某人很聰明的時候,人們常常在指出他的學習速度很快。就算如此,絕大多數人都更喜歡有具體實踐經驗的員工,他們已經犯過錯誤,學會了如何處理可能將出現的問題。

所以現在當人們介紹我是火箭科學家的時候,我會這樣回覆他們的好意:「我並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聰明,但我可以完成工作,而且同僚們喜歡和我一起做事。」有時候,我還會補充說明自己在某方面的經驗和關係。

辦事能力和社會技能是不是商業領域最受重視的因素?雖然我並不確定,但我發現商人們的確更看重這些因素。

人生的其他部分呢?

儘管我是在商界中發現以上現象的,但事實上人生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我們生活中其實只有很小一部分需要我們擁有過人的智力。那些真正需要智力的領域往往和科學和工程有關,而這類事情又很少涉及集體活動。

換句話說,那些在生活中被認為很聰明的人,往往在社會技巧或經驗上存在缺陷。

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如果我遇見愛因斯坦,那麼我會很高興把他留在我的生活中,但我也會同樣珍惜他的社交技巧和經驗。如果他的社交技巧很糟糕的話,我可能不會在他身上花很多時間。如果他聰明才智所展現的領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那我可能會感覺羞愧,並避免談論這些話題,除非他主動跟我解釋。但這樣的話我並不會欣賞他的智力,而是被他的智力所籠罩了。

簡單的比較

設想有一個人智力過人,你會把他的智商定義在人群的前百分之一。如果他的社交技巧糟糕,並且沒有任何有用的經驗。你在設法讚揚他的時候,只能說他非常的聰明。為什麼不呢?你還有什麼其他的好說嗎?

再設想有一個人同樣聰明,卻非常富有個人魅力,和他在一起非常有趣,他事業有成並且社交廣泛。如果你們每次在一起的時候都做很有趣的事情,那你就不會突出他聰明的特點。你會更多的著重於之前的經歷和其他有價值的東西,它們對你來說更為重要。

現在,假設第二個人要比第一個人更聰明。但你依舊會先指出自己更欣賞的那些優點,然後在最後補充說:「而且他還非常的聰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47

做壞事和沒做好事 蔡東豪

2013-10-10  NM
 
 

 

微軟行政總裁鮑爾默(Steve Ballmer)宣佈離職當日,股價急升7%,投資者恨不得他早點離去。作為企業領導者,這是終極侮辱。鮑爾默做了什麼壞事?答案非常複雜,我相信將會有很多企管書籍以此為題,深入探討,我來一個初步分析。

2000年微軟創辦人蓋茨宣佈卸下行政總裁職務,由一直擔任副手的鮑爾默接任,這接班計劃是由蓋茨親自定下。鮑爾默接手時,微軟每年收入200億美元,去年是800億美元,上升四倍。以同期股價表現看,微軟跑贏大部分科技股。微軟財政穩定,擁有大量現金,近年慷慨派息。單看數字,鮑爾默交出了相當不俗的成績表。鮑爾默的問題不是出在他做的壞事,而是他沒做的好事。鮑爾默接手時,微軟主業是個人電腦軟件,靠Windows和Office;今日,仍依賴個人電腦軟件。微軟仍緊控個人電腦軟件市場,問題是,消費者不再依賴個人電腦。鮑爾默的致命傷,是錯過了手機市場。以微軟的個人電腦市場的壟斷地位,每年收入如印銀紙,打進手機市場易如反掌,但最後在手機市場跑出的,卻是死對頭蘋果。投資者不滿鮑爾默的地方,是他過去十幾年只懂守業,不懂創業。微軟支持者最不甘心是,微軟大好環境,但竟掌握不到科技潮流的新方向。

從鮑爾默例子看到,在科技世界,打防守波是差勁的策略。在別的行業,找到穩賺業務,築起護城河,以不同手段鞏固地位,擊退對手,是正路。香港地產富豪過去幾十年便是不斷鞏固自己在地產市場的地位,除了少數例外,不要說打進其他行業,連打進內地地產市場,興趣也不大。表面上是不思進取,但主業一直賺大錢,這做法並無不妥。科技業只著眼明日,而明日的世界不屬於個人電腦,不論今日多麼賺錢,微軟也是徹頭徹尾屬於昨日的公司。我其實覺得投資者對鮑爾默的看法,不夠公平。守業不是必然的,守住香港地產業務,富二三代頭頭是道,但守住Windows和Office業務,談何容易。個人電腦業務競爭大至難以想像,一個增長欠奉的行業,鮑爾默不但守得住,微軟更拋離對手,成為一個以穩定取勝的市場領導者。奈何在科技世界,投資者著眼的,不是眼前數據,而是將來的可能性。微軟太注重賺錢,賺錢多反而變得穩定,穩定變得忽略將來,微軟的優點變成缺點。微軟面對的危機,不是關於財政,而是關於想像力。企管專家將來分析鮑爾默的功過,一定會提及「創新者的矛盾」(Innovator's Dilemma)。1997年,Clayton Christenson出版暢銷書《Innovator's Dilemma》,被譽為企管界最重要書籍之一。這本書的主旨是,多麼成功的公司,做齊了所有應做的事,也會喪失市場領導地位,因為新興對手出其不意地崛起,擊倒領導者。

領導者的宿命是會倒下,令他們成功的質素,同時代表他們的盲點,見不到或不願見到挑戰者的崛起。《Innovator's Dilemma》這本書帶出「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概念。以微軟為例,它穩握個人電腦軟件市場,公司上下不停為Windows和Office精益求精,創新代表不斷為現有產品製造更多新功能。一間公司很需要有一個重心,微軟的重心是個人電腦。在個人電腦領域,微軟細心聆聽並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但問題是,微軟只注重客戶現在的需求。破壞性創新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看好,能夠製造破壞性,這些創新看似不符常理,最需要投放資源在破壞性創新時,這些創新通常很難令人接受。十年前,有誰想到手機可以變成一部所有人不可不用的電腦。形容鮑爾默為失敗者,我認為不準確,守住微軟個人電腦業務毫不簡單,這方面鮑爾默做得其實很出色。被手機搶去市場,無疑是破壞性創新的一種勝利,但破壞性顧名思議是很難事先察覺到。蓋茨2000年淡出,他的離去可能是絕世好時機,因為他不需要在一個破壞性的環境,接受科技界的審判。鮑爾默的過失,是看不到一些連自己、同事、客戶、行家也看不到的未知之數。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38

倫敦市長語出驚人:經濟不平等是好事,部分人資質太低無法成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737

經濟不平等(economic inequality)已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

近日,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在倫敦政策研究中心演講時,語出驚人地表示,經濟不平等是好事情,一些人無法成功是因為資質太低,經濟成功與IQ高度相關。Johnson是右翼保守黨,現任倫敦市長。

Johnson稱,如今是自由市場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英國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沒有人可以忽略殘酷的競爭,經濟的不平等在不斷加劇。人們的資質天生就存在差距,嚴酷的競爭進一步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16%的人IQ低於85,僅2%的人IQ高於130。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高IQ的人與低IQ的人收入差距在擴大,經濟成功與IQ高度相關。Johnson認為經濟平等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經濟不平等是必要的,它可以促使有天賦的人努力工作,從而刺激了經濟發展。

Johnson同時指出,社會精英制度可以部分緩解經濟的不平等,措施如:採取選拔性的入學制度;提供獎學金給成績好的學生,供他們入讀私利學校等。

英國左翼黨對Johnson的講話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報紙上刊登了題為《Boris Johnson:數百萬人因愚蠢而無從適應生活》的文章。就連Johnson的聯盟,中間派自由民主黨領袖Nick Clegg在接受BBC採訪時稱,Johnson的講話是草率的。

有意思的是,Johnson是一個非常精明的民粹主義政治家,有傳言稱他有很大的野心成為英國首相。Johnson在公開演講時發表這樣的觀點,也可能是認為大多投票民眾同意他的說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91

2013年是美股回購之年,但這真的是件好事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943

2013年是美國股市的回購之年。 今年聖誕節美國投資者不需要祈求聖誕禮物了,因為慷慨的美國公司就是他們的聖誕老人。 回購是推動今年標普500指數上漲近30%的主要力量。 據FactSet Research的數據,美國第三季度股票回購達1282億美元,同比增長23.6%,創下6年以來最高。 今年標普500回購指數(100家回購量最大的企業回購量相當其市值的比率)飆升了45%,相比而言標普500指數漲幅為28%。無論是從絕對和相對規模而言,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在截止9月30日的過去一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500家成分股公司共回購了4453億美元,同比上漲了15%。過去1年4453億美元的回購規模究竟意味著什麽呢? ·它相當於美國國防部一年的預算開支(4400億美元),相當於所有美國企業每年繳稅額的兩倍半(1810億美元)。 ·它相當於今年流入股票型共同基金和ETF的四倍半(1060億美元)。 ·它比美國人每年慈善捐款(3000億美元)高出30%。 ·這些錢可以辦10次以上北京奧運會(410億美元),或者你可以用這些錢買下一半的曼哈頓。 ·這錢夠你清理桑迪、伊萬、艾克、安德魯、卡特里娜和伊凡颶風的廢墟兩次。或者買下麥當勞,塔可鐘、必勝客、肯德基、溫迪、漢堡王和的Chipotle(1500億美元)三次。 ·用4450億美元,夠你買下NFL, NHL, NBA 和MLB四大體育聯盟所有球隊的特許經營權5次(據福布斯估計四大聯盟122個球隊的經營權價值總價為770億美元),剩下的錢還足以買下ESPN(600億美元)來轉播他們的比賽。 但是美國公司買下股票並不是出於利他主義。因為在低增長環境下,回購是提升股價、提高每股收益、以及提升高管報酬最容易的辦法。 對於那些愛惜職業生涯明智的CEO或董事會而言,回購是比擴張投資或收購更明智的做法:如果你當你囤積了大量現金儲備同時債務融資的成本幾乎為零時,你為什麽不怎麽做呢? 但是企業為什麽不把這些錢用來創新或者雇傭更多員工內,金融博主Joshua Brown說,這麽做企業要承擔更大的風險,並餵飽更多的嘴巴,那麽為什麽企業不簡單的只做一些財務工作呢? 而衡量一個職業經理成績的指標,永遠是他(她)解決的事情而不是制造的麻煩。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值得你賭一把的話,那麽就下註美國資本家總會想方設法獲得更多的報酬。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是湊一下股票上漲的熱鬧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21

黃金暴跌,為何對世界是件好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255

下圖為2000年以來,每年黃金價格變化情況,2013年為十多年來黃金首次暴跌。Business Insider專欄作者Joe Weisenthal認為,黃金重挫對世界而言是一件好事。原因有三點:1. 最明顯的原因是,黃金暴跌,是由於經濟在好轉,人們不再認為全球經濟將崩盤。美國經濟還不錯,歐洲債務危機結束了,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全球金融系統面臨的風險也不大。2. 隨著金價下跌,企業花費大量人力和能源挖掘金礦的動力在下降。對世界來講,花費大量資源去挖掘金礦是一件悲哀的事情。3. 黃金下跌應感到高興的真正原因是,它證實了多年來經濟學家們建立的經濟學理論是有價值的。如果大規模政府赤字和大量QE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黃金飆升至10000美元/盎司,此時人們可能正在思考:我們對經濟知道些什麽,我們如何阻止危機發生。黃金投資降溫表明傳統經濟學理論或多或少是正確的。經濟學知識價值數萬億:經濟學家們運用相關知識,使美國從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很快地走出來,全球經濟緩慢複蘇。黃金暴跌表明人們從危機意識中走出來,證明多年來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是正確的,這是值得高興的。

黄金,美国,美国经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51

一波會三折,好事要多磨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8252253
在眼球經濟的現代,突發的利空效應並非是完全單向的,把它放在一個整體的趨勢事件中去考量,它會有很大的突變性,逆襲的力量,甚至超過源發,從而使之成為整體發展驅動中重要的推動力量,當一個很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它的原因有兩個:1.宿命;2.波折。

次貸危機和東南亞海嘯是宿命,也就是所謂的黑天鵝事件,來自自然或天生設計上的重大缺陷,是完全的不可抗力。

而上週末的央行暫停第三方支付等決定,叫做波折,它甚至不能被定義為黑天鵝事件,就像曼德拉多次入獄,最後的結果是坐牢反成為一種巨大的政治資本。

有一首老歌叫《馬兒你慢些走》,這個標題倒很是貼切當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極客速度與封建老兒們主導的實體金融之間的關係,一個流光溢彩,一個眼拙昏花,大叫二馬你慢些慢些,老朽我跟不上也,這個尷尬的態度,演變到一定階段,以後者的急速變臉暫告閉幕,他們的理由也算是擲地有聲:安全問題需細思量,否則要搞亂整體金融。

這個理由是很充分的,但也有機構分析指出幕後的推手是銀聯這位可能在新技術浪潮中被扒光的「受害者」先發害人,這種模式其實在歷史上多次上演,最終的結果,「受害者」的出路也有兩條,一是被害死,二是趕緊集中精力,積極努力,全面配合,全面改造,與新勢力合作,不過歷史上,被摧枯拉朽的碾碎者居多,要想重生,除了態度,還要看資質的。

第三方支付早已不是什麼新東西,馬云的支付寶打了頭炮之後,這寶那通的工具層出不窮;支付手段的技術流派也此起彼伏,NFC、RFID、二維碼、聲波、瞳孔、手指頭等等,可能為了安全未來還會有腳趾頭,臀紋等支付手段也不一定,按照昨天人民的日報他們發的一片文章,講述手機支付那「駭人聽聞」安全問題,大有丟了一部手機就等於丟了一個家,一輩子,所有,everything的架勢,那指紋支付砍手黨會怎樣?瞳孔支付挖眼黨要不要崛起,聲波支付私刑黨會不會猖獗,我想這兩天,這幾個「黨派」也在週末密集開會研究對策呢吧,以這樣的態度對待新事物的發展,就像那個轉基因,吃沒吃死,先被嚇死,實際上,現代社會最可拍的風險只有一個,那就是:停電。

這幾年裡,二維碼支付成為支付技術手段的首選和主流完全是市場化自由競爭篩選的結果,它涵蓋了多方面的碰撞結果,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從安全性、經濟性、便利性、可延伸性等多方面的市場應用比拚,直到近期,才先後被兩大互聯網巨頭欽定為發展的重點方向,正因為是充分市場化的結果,所以它是有極強的生命力的,這點毋庸置疑,只不過最近幾年的發展主流是由二維碼的主讀模式來引導的,這得益於智能手機的迅速發展,但是智能的負面效應是它會被利用,犯罪分子作為編碼者會把各種病毒木馬程序編制混入二維碼,這時候主動掃碼的智能手機就是極易被擊中的受害者,各種病毒通過這一掃進入到手機的智能操控中心,進而開展各種破壞與獲取機主信息的活動,總結下來,二維碼的主讀模式在應用上是開放的,編碼者和信息讀取之間沒有必然的關聯,你隨便編,我隨便讀,即便你有指向性和針對性的編,由於主讀設備是智能手機,隨便讀的過程中就會有病毒感染幾率,隨機的感染一次,就足以對以後的各種活動產生威脅;這中間的漏洞點,至少有兩個環節,編碼是一個環節,掃碼時手機被感染是一個環節,但最後發生作用的節點,還是手機的智能操控中心,從這個角度上看,可以揣測國內唯一具有二維碼識讀芯片化能力的新大陸公司始終對手機二維碼芯片化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因此主讀式二維碼的應用,儘管優點多多,但是安全性上確實有很大的問題,在支付方面如果要大範圍推廣,的確是很令人擔憂的,從這個角度上看,央行說要暫停,也不是全無道理,只不過既然是市場化,那麼問題就要它充分暴露,然後再以市場化的方式去面對和解決,行政化手段粗暴的叫停顯然是錯誤的;

如果按市場化的方式解決,二維碼的被讀式應用此時應該能夠大放光芒,在被讀模式裡二維碼的生成與讀取是閉環的,它的專門指向性與惟一性極強,含支付信息的二維碼是為一次交易活動專門生成,它的最終確認是專門的掃碼設備來完成的,手機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信息接收和顯示的作用,別無其他,避免了在主讀模式裡的被攻擊環節,掃碼槍的職能被限定的很嚴格,沒有什麼太活躍的「大腦」,也就談不上被病毒感染光顧,而且其掃碼速度和準確性都遠超主讀式掃碼十倍乃至百倍,手機軟件畢竟在識讀上的專業性和有效性上不能和硬件芯片相比,加上手機品牌廠商巨多,性能不一,如果什麼熱門交易需要排隊的話,一旦識別不出來豈不急死一干排隊的人;而在方便性和移動性方面這一模式和主讀式又是一樣的;此外,對商家來說,識讀掃碼槍自己管理對它也是一個很好的安全保障,否則日後很可能會應對沒完沒了的訴訟;

現在可以看出來,在移動支付方面,簡單,低成本,高信息容量,惟一性,專業性,準確性,高效性,流程環節的可控性等等,是這一應用能夠大行其道的關鍵,二維碼在多種支付模式中的勝出,是因為它的簡單,低成本,高信息容量,這讓主讀式二維碼在過去的幾年裡先行起飛,但是走到深處,要大規模化發展,那麼在惟一性,專業性,準確性,高效性,流程環節的可控性上,則完全凸顯了被讀式二維碼產業的威力,抽絲剝繭的最後,市場最終會認識到方向在哪裡。

所有的新生事物中,自然成長的東西最是厲害,第三方支付,還不是一個單獨生長的一花一草,說掐了滅了就完了,它幾乎就是一個生態的整體生長,牽涉面寬廣,所以我根本不擔心央行有能力去滅一個生態體系,至於銀聯究竟是什麼心態,何種角色,要看後續發展,不想被革命,就趕緊去革命,畢竟目前,銀聯還是有一些特別的資質的,第三方支付體系和技術手段,已經走到近白熱化階段,現在有一個技術正漸漸的從模糊到逐漸清晰再到極可能會成為主流,爭取與它的合作才有可能獲取對未來的主動,因為在安全的大旗下壟斷可以被合理化,所以現在可以對相關的各方說,精彩大戲在後面。

在自然界,當一股洪流奔騰而下的時候,突然的阻礙會讓力量蓄積的更加充分,待其再次出發時,其爆裂程度將增加十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