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群創迎娶奇美電 婚期為何難拍板?

2010-02-08  商業周刊





「還好新郎不是我,不然肯定老個十歲!」一月二十八日,友達法說會當天,友達執行長陳來助回應全場法人,對於新奇美合併案的看法。

沒想到陳來助這句話才講完,當天群創就公告,將新奇美的合併基準日從計畫中的三月一日,再往後延一個月。

當年,陳來助主導的友達、廣輝合併案,雙邊人馬餐風露宿,無日無夜的進行前置作業準備,費時近六個月的時間才完成合併。

涉及群創、統寶與奇美電的新奇美三合一合併案複雜度更高,合併基準日卻已一夕三變,從最早的四月三十日,提前至三月一日,再到現在的四月一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鴻海集團主導的新奇美,急於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合併不可?

「新奇美電子合併的過程並不輕鬆!反壟斷案還是主要關鍵!」台灣一線面板大廠高層人士明白指出。

美國司法部四年前對面板業提出的反托拉斯指控,去年十二月十日,奇美電子資深副總經理林榮俊宣布,奇美電子也已認罪,並同意支付二億二千萬美元的罰金。

只要反托拉斯法案的問題未解,群創與奇美電還沒合併,雙方就是競爭對手,不管雙方談什麼事,都要有律師陪同。因此鴻海集團沒法私下先行將奇美電的技術納入鴻海集團的應用範圍,以及進行聯合採購,大大影響雙方合併綜效。只有提早合併,才能解決這個最棘手的反托拉斯法律爭議。

這個反托拉斯案,更衝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當初決定閃電娶奇美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奇美電的液晶電視廣視角技術。

新奇美合併進度 牽動鴻海液晶電視組裝訂單

鴻海在去年買下索尼位於墨西哥的電視組裝廠,做為其進軍液晶電視整機組裝代工的灘頭堡。對應需求,群創必然得跨入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然而,過去以監視器面板生產為主的群創,手中並不握有電視面板主要關鍵技術之一的廣視角技術!

台系面板業者指出,「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多的VA廣視角技術主要由夏普(Sharp)掌握,但夏普擔心樹立太多競爭對手,對廣視角的技術授權態度保留,群創若未經授權就投入廣視角技術的電視面板開發,得承擔被夏普等面板廠提告的風險!」

除夏普外,奇美電同樣握有電視面板的廣視角技術,同時也與夏普簽訂面板技術交叉授權合約,這也是為何群創與奇美電合併,且群創為存續公司,但是新公司卻沿用奇美電名稱的主要考量之一。

因此,新奇美合併案的進度,成了鴻海集團今年進軍液晶電視組裝訂單的關鍵變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1

奇美電人事地震 許文龍人馬淡出

2010-7-26 TCM





「許創辦人說,我過去在台南請的員工,我和客戶答應的事,沒一樣會改,到時你都要尊重;許董事長這一輩子非常信守承諾,我回答,我們完全遵辦。」

新奇美成立記者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話言猶在耳。沒想到,三月十八日新奇美成立後,許多原奇美電子高階主管,一個個從奇美電子的人事版圖中被移除。

一連串的人事變化,最直接的影響是牽動一年近兩千億元的零組件採購金額。

過 去奇美電子什麼都自己做,從化工原料、LED,甚至LCD製造設備,都自己生產。「有些公司,以前有奇美當靠山,業務不用出門,九成的營收就有了,剩下一 成再慢慢賣,」一位原奇美供應商觀察,因為缺乏競爭,賣價也比別人貴,靠著和奇美的關係,就是不用怕沒訂單。現在,這兩千億元的採購金額裡,只要能比從前 省下一成,新奇美就能減少兩百億的成本。

鴻海集團一向以成本管控著稱,而新奇美執行長段行建不會不知道怎麼從毛巾裡多擰出一些水來;何況,這有可能是一大桶水。

整合舊勢力 許家班三大職缺紛換手

全面接手重要的位置,成為新奇美成立後,段行建的關鍵任務;從交權、換將、舊勢力淡出三個步驟,段行建一百二十天整合,從許家班三大重要職缺紛紛換手,顯示正在加速進行。

一、交權──財務大臣去職:原本掌握財務大權,負責銀行聯貸案的奇美電子前資深財務副總林榮俊,合併之後調任奇美實業,現在大多數時間都在奇美實業下的聯奇開發公司,負責經營樹谷園區,他在奇美電的職位,只剩一席監察人。林榮俊是許文龍的外甥,他的異動就特別引人注目。

二、換將──原採購閃電離職:今年四月,去年才上任的奇美採購處處長林靜修也突然閃電離職。她離開後,新奇美整合採購大權的障礙,就又少了一個。

林靜修原本負責奇美電的採購計畫,奇美電實際下單,都由她經手,「合併後,Amy(林靜修英文名)希望跟竹南群創總部的採購負責人,align(統一)採購標準,對方卻回說,是我們合併你們,憑什麼要我們跟你統一?氣不過,衝突就出來了,」一位了解內情的面板業者指出。

衝突出現之後,林靜修先是權力被架空,無法再參與重要採購決策;四月的正常工作天,她突然發現,自己的門禁卡被停用,email帳號也被取消,林靜修和總經理王志超反映狀況,王志超卻不知情,王志超打電話給段行建求證,段行建卻不置可否。最後林靜修只得自行請辭。

林靜修走後,群創派人接手林靜修的位置,段行建早已重新分派採購權。和前端面板製造有關的,由原奇美(現稱南廠)統一採購,和後段模組相關的,由原群創(現稱北廠)負責,換句話說,如背光模組等面板組裝有關的零組件,原奇美的採購想碰都很困難。

三、舊製造管理勢力退出:負責製造、工廠管理的奇美電子前副董事長吳炳昇,合併後也離開奇美,專任奇景光電董事長。「很多人走,是請一個月的長假,就再也沒回來了,甚至連底下的人都不知道,」一位人資業者觀察。一位原奇美供應商更指出,「我認識的處長,都走光了。」

外界的解讀是,群創入主奇美後,第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移除許家班勢力,除了要讓購併後的效率提升,減少整合上的阻力自然是重要因素。

只 不過,人動了就會影響到整個許文龍班底在新奇美裡面的權力結構和利益分配。舉例來說,重新分配採購權之後,和面板製造無關的原奇美供應商,馬上面臨競爭力 挑戰,還曾有許家親戚當面拜託段行建,「能不能趁這個機會讓我們上市,」段行建回應的態度卻類似:鴻海那麼多子公司都沒上市,你們憑什麼?

整合新勢力 「十六大副總」浮上檯面

在許家班淡出的同時,卻是段行建重用專業經理人的開始。而且在一定比例還是重用了原奇美團隊的重要幹部。

在新奇美進行整合之後,被稱為「十六大副總」的十六位高階主管已經浮上檯面,奇美出身背景的人,就占了其中五名。

像啟耀光電董事長丁景隆,是一九九七年就進入奇美電,少數受許家重用的專業經理人,他原本就是奇美電的副總,但前幾年,因為和高階主管意見不合,淡出奇美電經營。合併之後,丁景隆重心又回到了奇美電,奇美南廠的採購,也向丁景隆報告。

鴻海集團的大將也開始接手奇美電的管理。像原群創副總許庭禎就受到重用,這次群創合併奇美,許庭禎就是促成合併的要角,合併後,現在許庭禎已經開始和總經理王志超,共同經營電視組裝生產線。

羅鎮華也是另一個受到注目的要角,他原本是明基的業務協理,「他跳到鴻海之後,在筆記型電腦管理上成效相當好,受到郭台銘重用,未來他將接手奇美的筆記型電腦組裝管理,」面板業者觀察。

整合員工 藉由調整薪資汰弱留強

今年股東會上,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承認,現在新奇美最大的挑戰是「整合」;事實上,奇美電整合過程中,人事結構的大地震,還沒結束。

合 併後,新奇美乘機汰弱留強,過年後,原奇美員工都拿到一份留任同意書,寫明新職的薪資和職級,不少人拿到的版本,只多了幾百元本薪,原有的豐厚津貼卻不見 了;職位雖然還是經理、處長,職級卻已經悄悄降低,這意味年中配股時,領到的股票跟著縮水,部分奇美電工程師因此跳槽到台積電。

這其實都在購併案推算的範圍內,因為還是有少數奇美的重要員工,拿到的是不同版本的留任同意書,他們拿到的版本不只明顯加薪,合併生效前,長官還會面談慰留,趁著這波離職潮調整體質。

「段行建是在用時間換取空間,」一位供應商觀察,原本郭台銘希望段行建一個半月內整合奇美,「但是群創是以小併大,光是繞一圈奇美的廠區,就要多久時間,」他觀察,段行建必須看準目標,才會出手。

在股東會上,談到整合進度,段行建只丟出「快了」,在移除許家班勢力之後,段行建最終的整合藍圖,即將浮上檯面。

整合組織 未來目標將再切割奇美

一位面板業者分析,段行建的下一階段,將是重劃奇美的組織架構,「奇美太大了,他的目標,是把能切割的事業部切割出來,不能切割的留在奇美,」把奇美從一隻不靈活的大象,變成一隻靈活的金象。

他 分析,段行建的計畫是要把奇美旗下筆記型電腦螢幕組裝部分切給富士康負責,「鴻海的強項就是後段模組,由他們做,比奇美自己做更有效益,」他觀察,中尺寸 的監視器則由群創負責,大尺寸的電視組裝,原本就是奇美的強項,仍會留在奇美內部。奇美寧波廠未來有可能劃歸鴻海。現任總經理王志超的角色,也將集中在面 板製造和生產上,更像奇美的總廠長。

「段行建的目標,是讓奇美變成一個純面板廠,這對奇美也許是好事。」一位奇美供應商分析,和許家班徹底切割,新的營運團隊浮現後,奇美更能專心發揮製造面板的強項,段行建這一百二十天的整合行動,是奇美改變體質的關鍵一役。

「未來段行建的最大挑戰,還是在人身上,」他分析,現在群創還沒有全面接管奇美,未來奇美員工能不能適應群創文化,奇美和群創恐怕還有長路要走。

延伸閱讀:整合後,原奇美電3大要職換手——關鍵人事異動表

●舊勢力淡出

人名:林榮俊原職:奇美電資深財務副總現職:奇美電監察人、聯奇開發總經理影響:許文龍外甥,原奇美財務大總管,代表許家交出財務大權

人名:林靜修原職:奇美電採購處處長現職:離職影響:原掌握奇美一年2千億採購預算,代表原奇美人馬交出採購權

人名:吳炳昇原職:奇美電副董事長現職:奇景光電董事長影響:奇美電創始員工,代表奇美舊勢力退出

●新勢力進場

人名:丁景隆原職:啟耀光電董事長現職:奇美電副總經理影響:原本淡出奇美營運,受段行建重用,出掌面板廠採購大權

人名:許庭禎原職:群創副總經理現職:奇美電副總經理(傳將接任電視部門負責人)影響:群創人馬,代表群創將管理經驗注入奇美後段生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75

內外夾攻 奇美電成績單「丟面子」

2010-11-15 TCM




鴻海集團面板大將軍段行建,交出一張自己都不滿意的成績單。

今年三月十八日奇美和群創正式合併以來,鴻海總裁郭台銘給了奇美電總經理段行建一個難題:四個月內,三合一(奇美電子、群創光電、統寶光電)整合完畢。

十一月一日,第三季成績公布,單季虧損達約三十六億,大出法人意外;據傳這樣成績連段行建都認為「相當丟面子」。

這份成績單不僅輸給過去有意「搶親」的韓國三星(Samsung)、LGD兩大面板廠,甚至營收、獲利都遜於友達,合併後奇美電仍舊是市場老四。

市場都在納悶,奇美電整合出了什麼問題?

產業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為段行建抱屈,「四個月是相當困難的挑戰,」四年前友達和廣輝合併,大併小,也花了半年到一年的整合時間。

先天是個不可能任務,偏偏段行建一掌舵後,內憂外患不斷,讓向來堅持一百零一分的大將軍也不得不傷神。

外患一》 遷廠產能降低,影響接單

先 是,深圳龍華廠「十三跳」事件,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大筆一揮決定加薪,每月薪資人民幣兩千元,破紀錄的高薪價格,讓龍華廠得往高價產品走,郭台銘將此區規 畫為專接蘋果訂單和高單價產品區;原本位於廠區、原群創的後段模組廠,展開所謂「分流」作業,將人工成本重的後段模組廠,遷往寧波、重慶和內陸地區,龍華 只留下觸控相關高利潤產品。

這個遷廠舉動造成奇美電兩頭落空,公司的策略是降低庫存過高的風險,先在第三季產能利用率由八五%下降到六 五%,來到金融海嘯後新低,低於友達兩成,墊高生產成本;產區遷移所有人員和機器都必須重新調整,在服務客戶的環節有一陣子銜接不上,並影響到後續的接 單。奇美電財務長兼發言人陳彥松認為,遷廠已經告了一段落,這個狀況在第四季後會改善。

再加上防鴻效應發酵,這些都是造成單季虧損外部原因。

外患二》 與日企合作不順拖累出貨 再來,則是高利潤產品LED電視出貨量不如預期。原因在於奇美電和日本磊晶廠日亞化學(Nichia)初期合作不順利。

鴻海入主LED封裝廠先進光電,為解決專利問題,決定要和擁有最完整LED專利的日商日亞化學合作,業內人士指出,「郭老闆的算盤是未來要是發動專利戰,」而兩者的合作,對全世界的代工廠來說,都有可能會吃上侵權官司。

然而,日亞化學作風保守,導致雙方在開發上僵持了一、兩個月,讓奇美電在今年高毛利產品LED電視的出貨量一直遜於敵手友達,近日日方態度開始軟化。

內憂》 人事磨合,內耗三個月 內憂則是人事整合。過去帶有奇美實業色彩的人馬,在許文龍轉變成「純股東」後,也逐漸退出奇美電,這些人回到原本擅長的實業領域,對奇美電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問題就出在群創和奇美合併後,內部人事的磨合。對此說法,陳彥松指出,三家公司各有所長,一開始就知道各自的長處,沒什麼爭議。

然而,內部人士指出,分工上採取什麼做法並沒爭議,但問題就是出在文化差異。一位奇美電資深人員觀察,鴻海強調的是「競爭就會進步」的叢林法則,一開始讓大家去搶,看誰有能力,好處是競爭力變強,缺點就是會經過一段內耗。

經過兩、三個月競爭,現在區分得很清楚,採購和後段組裝由原群創團隊主導,前段製程和技術則由舊奇美團隊負責,由段行建在聯友光電的老同事:丁景隆和薩文志,分別負責生產和技術。

對 於這樣個分配,內部人員多持正面看法,特別是採購權的調整,雖然劃分給群創,但是權力已不像以前舊奇美大,且以成本效能考量,非一定採購自家零組件。一位 工程師指出,過去舊奇美採購影響力大到說一是一,根本沒有人敢反駁,「這就是為何過去每股盈餘(EPS)常輸給友達一塊錢的原因。」

最有爭議的就是前段製程,原本群創人馬也想插手前段製程,卻發現由過去管兩個廠(群創早期只有一座四‧五代和一座五代廠)增加到管十個廠,面板世代變高、複雜度也高,只好讓出權力。

內部人士指出,「老段覺得Q3(第三季)成績很沒面子,Q4(第四季)至少要贏該贏的人,給了內部很大的壓力。」

奇美電在十月份展開二次組織改革,針對前幾大客戶,成立特別服務小組以客戶為導向稱為CU(customer unit)積極搶單。

拓墣產研面板研究員李秋緯也認為,現在是奇美電營運的谷底,第四季應該還是調整期,明年電視品牌代工會進一步釋單,才是考驗整合是否成功的決戰點。

合併時,段行建原本喊出二○一○年達到「五五五目標」,監視器、電視和筆電出貨量各自達五千萬台,今年將無法達陣,特別是筆電的數量還差得很遠。

在人事底定、遷廠完成,和日本LED廠合作順遂,絆腳石拿掉一半後,將考驗段大將軍的作戰實力。

延 伸閱讀----段行建兩波改革整合奇美電2009/10 群創合併統寶 2009/11 群創光電和奇美電子宣布合併,隔年3月18日生效,郭台銘訂下4個月整合目標 2010/05 第一波組織改革以產品分事業群 2010/06 郭台銘宣布龍華廠提高薪資到人民幣2千元,奇美電展開遷廠作業 2010/08 段行建在第二季法說會後下修監視器出貨目標,調降產能利用率 2010/10 展開第二次組織改革,成立客戶導向部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54

显示器借道富士康渠道奇美品牌再谋大陆市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9/2100752.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昨日(12月8日),我国台湾地区的实业巨头奇美集团宣布,旗下“CHIMEI奇美”品牌显示器产品线正式与富士康结盟,借助后者的渠道进入大陆市场。
资料显示,“CHIMEI奇美”是奇美集团2006年进军消费电子产业创立的自有品牌。目前由奇美集团旗下新视代科技公司负责全球营运,主要产品有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LED照明产品。
两年前,奇美曾尝试以自有品牌进军大陆市场。当时,他们选择了液晶电视整机领域,同时将电视整机产品交给苏宁电器负责独家代销及品牌、市场推广。不过第一次尝试并不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苏宁方面获悉,当时的合作维持了不到半年便宣告搁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面板业受到较大冲击,奇美选择收缩战略,自有品牌整机在大陆市场的推广被叫停。”上海苏宁的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奇美方面则表示,苏宁渠道试验的效果并不理想,公司对液晶电视产品的策略有所转变,故在大陆的布局至今仍是暂缓。
将奇美电子卖给鸿海1年后,奇美集团自有品牌的大陆策略再度启动,此次公司选择让LED液晶显示器出任“先锋”。
为什么会选择显示器先行?CHIMEI品牌看中该领域市场较高的增长性。CHIMEI奇美液晶显示器事业处兼照明小组处长余冺乐表示,因受全球市场的强势需求催化影响,大陆LED液晶显示器市场预估至今年底可成长至25%。
奇美的目标是计划2011年CHIMEI液晶显示器在大陆销售30万台以上,并在3年内挤进显示器市场的前十。
在渠道方面,公司选择鸿海旗下富士康的渠道。余冺乐透露,CHIMEI在大陆的渠道布局及开拓策略上,将采用CHIMEI显示器品牌结合富士康现有渠道 为主体。未来在一级战场,如北京、上海、广州的赛博、百脑汇、太平洋等主要IT卖场,将通过富士康快速建立旗舰级品牌形象销售店面。此外,还将通过富士康 旗下的渠道于年底前在全国主要省份,建立超过20家以上的省级代理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奇美集团了解,公司预计在2012年视渠道运营状况,决定自有品牌液晶电视整机是否再度投入大陆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奇美品牌自有电视整机投入大陆市场突围的难度较大,且渠道选择也有难度。基于中小尺寸面板的显示器可借富士康在IT产品领域较为成熟的渠道进行铺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2

奇美電在中國如何拿回王位?


2011-1-3  TCW




十二月二十七日《日經新聞》一則報導,看見了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面板業的企業心。

郭台銘打算斥資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五十億元)買下日立顯示器(Hitachi Display)過半股權,搶占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第一大市占率時,但就在此刻,郭台銘旗下的奇美電,在全球最大電視面板市場的中國,原本稱霸的態勢卻逆勢下滑。

隱憂一:丟掉霸主寶座 大尺寸面板市占輸給三星

根據資策會(MIC)統計,奇美電在中國大尺寸面板的市占率,二○一○年上半年還有三八%,下半年卻只剩下二五%,丟了寶座,落後三星(Samsung)之後,排名第二。

讓奇美電市占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於人才流往中國;關鍵人物,是奇美電之前的電視面板業務頭號戰將陳立宜。過去,陳立宜是奇美電電視業務處處長,現在的 他,名片上印著華星光電執行副總,將一手主導中國華星光電最重要的電視面板業務,也是目前台灣人在中國面板廠位置最高者。

除了陳立宜之外,奇美電一共有一百多人投效華星光電,奇美電等於成了中國面板廠借將的大本營。

陳立宜在奇美電的最大戰功,是在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後,當時債台高築的奇美電,一度被外資點名,可能發生財務危機,卻因為他在中國打下的市場基礎,當中 國實施家電下鄉政策,才能讓奇美電成為面板界的最大受惠者,在二○○九年一舉拿下中國電視面板三成以上市占率,危機變轉機。

二○○一年進入奇美電子的陳立宜,與一手建立電視面板團隊的奇美電前全球業務副總經理郭振隆,都屬交大光電所同一實驗室。他們的指導教授王淑霞,素有液晶教母之稱,建立台灣第一間液晶實驗室,可以說是培育第一批台灣液晶技術人才。

當時郭振隆主導策略,陳立宜擔任研發,後來改帶領產品規畫和業務部門。以郭振隆為首的團隊,搶先開發新技術,點亮了台灣第一片三十吋電視面板,這個技術早了台灣面板龍頭友達光電兩年。

這也讓奇美電決定朝大尺寸電視面板發展,負責業務的陳立宜,原本一開始打算開發日本客戶,但日本業者對奇美電這個新手多所質疑,常吃閉門羹,逼得陳立宜轉往中國發展。

二○○六年,陳立宜帶著一批不到六十人的團隊,進軍中國市場,憑藉的是他靈活的反應。陳立宜腦筋動得快,可以從他搶下三星訂單看出。

有一次和三星開會,對方拿著一片奇美電的電視面板挑三揀四,他請客戶先離開一會兒,另外拿了兩塊奇美電面板來,三塊面板混合後,擺在客戶面前,請他看到底 那一塊是他認為有瑕疵的,客戶卻指不出來,用這個方法擺平客戶的疑問,讓他順利拿下三星訂單,「我到現在還是會跟下屬說,做事就是要這樣靈活,」一位和他 共事過的前奇美電員工直言。

隱憂二:頭號戰將出走 陳立宜投奔中國敵營,對打老東家

當時奇美電這支電視面板團隊,資源稀少,整個團隊「一人多工」,一位成員回憶,陳立宜要求出去展覽的業務到產品經理,都要有「維修、焊接」能力,如果展覽時面板「出槌」(指發生問題),就得當場處理,以免影響客戶的評價。

原本陳立宜手下只有六十人團隊,到他離開時已經成長到兩百人,電視面板部門後來占了奇美電四成的營收和獲利,成為奇美電賺錢的金雞母,更意外奠定奇美電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的生路,也搭起了他和中國TCL等電視品牌的良好人脈關係。

隨著奇美電和群創合併,包含陳立宜等這支奇美電最強的電視面板團隊也鳥獸散,郭振隆因為反托拉斯法官司離開奇美電,陳立宜後來由處長調為特助。二○一○年 五月,華星光電正好為了建立八‧五代線,向陳立宜招手,想一展身手的他,一拍即合,轉往中國發展,現在反過來成為奇美電和友達未來在中國的對手。

業界都知道,中國條件開得誘人,工程師的年薪是台灣的兩倍;處長級以上,台灣年薪是新台幣一百萬元,到中國綁約三年,則是年薪人民幣一百萬元(約合新台幣四百四十萬元),外加每月人民幣四千元的房屋津貼,對同語言的台灣技術人才來說,是第一首選。

這一批電視面板種子部隊,現在正積極在深圳打造面板供應鏈,原來是郭台銘手上的大將,反過來協助中國面板廠大戰老東家。

因為陳立宜投效的華星光電,背後擁有中國前三大電視品牌TCL資金,這代表未來華星光電勢必將成為TCL電視面板的重要供應商,等於減少奇美電大客戶TCL的採購量。

工研院IEK(產業經濟趨勢與研究中心)分析師鍾俊元認為,「最可怕的就是他們走向垂直整合的路。」一旦中國垂直整合成功,台灣面板廠還是得面臨無品牌支援,未來就算登陸設廠,也擺脫不了「最佳第二供貨商」的角色。

隱憂三:列強各據戰場 中韓搶先布局,高世代生產線動工

攤開中國面板市場布局圖,郭台銘面對的戰場,中國、南韓列強已經各據一方(見上頁圖)。

光是二○一○年就有三條高世代(指八代以上)在動工,北京有京東方、昆山有龍飛光電、深圳有華星光電,各占據中國北中南;中國至少已經投入新台幣千億元,打造八代線以上電視面板產線。

二○一一年底,三條八‧五代線將陸續量產,加計江蘇的三星電子、LGD布局於廣州,以及剛取得登陸許可的友達光電,到了二○一二年,中國將有六條電視面板生產線,也是全球擁有最多電視面板生產線的國家。

令人好奇的是,擁有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奇美電的郭台銘,向來講求兵貴神速,他大力炮轟政府的面板政策,遲遲不放行台灣業者登陸,但這話聽在行政院長吳敦義耳裡,還好意提醒他,為何奇美電連登陸的案子都還沒提?

郭董的算盤: 可能不再苦等登陸,轉購併陸廠

雖然奇美電內部依舊在考慮何時申請登陸成都,但是面對中國面板廠崛起,及人才、技術外流,郭台銘顯然已經看到,自行提案登陸,已不是最佳選擇。

這次計畫買下日立顯示器,透露郭台銘對於面板登陸的策略思考,已經從自行登陸,到未來可能不排除直接入股陸資面板廠更快。

一位奇美電內部人士推測,「郭老闆做事,他不喜歡從頭開始,入股陸資面板廠,是最好的選擇。」就像是群創合併奇美電,一舉拿下十幾座面板廠,也是同樣想法。

外傳郭台銘最可能的陸資合作對象,就是傳聞有鴻海資金的深超光電,而陳立宜效力的華星光電,其背後的大股東深超科技投資,也就是深超光電大股東,如此一來,原本的敵手可能變親家,讓陳立宜再回到郭台銘旗下。

面對兵家必爭的中國面板市場,郭台銘要如何「後發先至」?考驗他合縱連橫的能力。

【延伸閱讀】

龍飛光電(中)製程世代:8.5股東:昆山開發區資產公司

友達光電(台)製程世代:7.5股東:友達獨資

三星(韓)製程世代:7.5股東: 三星、蘇州工業區行政委員會

京東方(中)製程世代:8.5股東:北京經濟科技開發區

LGD(韓)製程世代:8股東: LGD、中國第二大彩電品牌創維

華星光電(中)製程世代:8.5股東: TCL、深超科技投資(深圳政府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7

中國4.5倍薪挖角 奇美電 華映爆出走潮

2011-3-3  TNM




農曆年後,台灣面板廠吹出一陣大 陸出走風。本刊調查發現,自去年第四季起,TCL、熊貓、龍飛光電等大陸廠,紛紛加強來台獵人力道,甚至開出「薪水平移」,新台幣換成人民幣,相當4.5 倍在台薪資的優渥條件搶人,其中奇美電、華映等廠影響最大。兩岸面板廠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去年底,經濟部投審會通過友達七.五代廠登陸案,正式吹起台廠在大陸競爭的號角。但這場戰役未開打,大陸的面板業者已經搶先一步,悄悄展開挖角行動。

本刊調查發現,去年第四季起,大陸面板廠祭出高薪策略,大動作來台獵才,不少奇美電、華映的中階幹部,春節後紛紛傳出異動,甚至華映副總陳光郎、廠長吳英明都已經到對岸面板廠效命。

幫挖團隊 賺紅包

一名面板廠工程師Eric二十七日告訴本刊:「過完新年後,我就接到多通同業或是獵人頭公司的來電,問我『有沒有空?想不想了解一下北京胡同,還是想參加南京熊貓團、廣州飲茶團?』如果有意願,可以過去實地了解一番啊!」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春節後,大陸旅遊團大降價的招攬電話;但台灣面板廠的工程師都知道這話裡術語的意義,北京胡同指的是京東方,南京熊貓團則是中電熊貓,廣州飲茶團則代表TCL華星。

Eric回說,他還沒有領到員工分紅股票,現在走損失很大,決定先留下來。但對方不放棄,「如果你願意提供建議名單、聯絡方式、促成到職等,會有不同的獎勵喔!要是幫忙挖走一組團隊的話,獎金更是驚人。」Eric提供了幾位可能的同事電話,小賺紅包錢。

這波挖角風,來得又快又急。大陸現正加速建造高世代面板廠,包括中國最大的消費性電子集團之一TCL所投資的華星光電八.五代生產線、京東方的北京八.五代線,以及由昆山市政府為控股方的龍飛光電八.五代線,預計今年起陸續完工投產,初估起碼要上萬名技術員。

薪水平移 太誘人

由於大陸缺乏光電產業,人才只能向外挖角,台灣面板廠當然是首選。其中,又以今年八月投產的TCL華星光電,挖角動作最大,開出的條件也最好。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就曾說:「光有錢,你也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因為(大陸)過去沒有這樣的(面板)產業,因此沒有這方面的技術人才。」

為了補足技術人才缺口,TCL內部透露:「華星光電訂定三階段人才募集計畫,第一階段是核心技術團隊,目前已招募二百多人,主要來自台灣、日、韓等地,約一百七十人。」

消息人士指出:「不少奇美電中高階主管領完年終,春節過後就跳到TCL上班。」TCL特別鎖定年資五到十年以上的中階幹部為對象,條件從加薪五成起跳。尤 其是友達或奇美電人,若參與建廠至少三座、年資五年以上者條件更優,甚至開出「薪水平移」,也就是薪水數字一樣,但幣別由新台幣直接換成人民幣,等於四. 五倍高薪挖角。

前奇美電北廠員工路易(化名)說:「過年前就有獵人頭公司打電話詢問我的意願,本來還在猶豫,但等年終確定、尾牙也沒領到獎項後,我覺得從群創到新奇美已經七年了,再待下去發展有限,而TCL開出的條件相當好,就答應了。」

路易透露:「以年資、資歷計算,轉職後薪水直接加了五成多,快六成,還有股票跟分紅,且職位也升了二級,在奇美電即使再待上五年,也未必可以擁有。雖然只跟TCL簽約三年,離鄉背景且不保證續約,但想一想拚個三年,好好存一筆錢,未來再做打算吧。」

奇美人才 大失血

事實上,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和奇美電合併後,南北廠競爭嚴重,北廠雖然拿到採購權,但在薪資、福利上,卻不如南廠,很多人看到年終獎金後大失所望,加上對岸面板廠強力拉攏,所以年後出現出走潮。

根據本刊調查,奇美電北廠中,與建廠相關的技術人員流失率約達二成,有些單位離職率甚至超過四成,相當驚人。由於事態嚴重,奇美電主管也不得不信心喊話,表示第一季獎金值得期待。

而與路易有同樣想法的奇美人也不少。路易說:「最近去辦理離職手續時,看到人資部門桌上放著不少的離職程序單。偷偷瞄了一下,每天至少都有三到五人以 上。」而且除了建廠相關的生管、品管等部門外,「有些專案小組聽說幾乎整組離開,剩下一到二人,根本沒法接續作業,被迫跟其他組一起運作。」

針對大陸廠重金挖角,奇美電內部幹部說:「這(年後人員流動)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可能聽到有人挖角,就獨厚某些部門。」況且也無法求證對方是否真的開出如此高的價碼,頂多在一定調薪範圍內談,最後也只能尊重同仁的決定。

華映警惕 頻喊話

除了奇美電以外,二線面板廠商中,華映也是對岸挖角的重點。本刊調查發現,華映研發部副總兼發言人陳光郎去年九月閃電離職,據傳就是被TCL挖角;而去年底,華映六代廠主管吳英明,與多位研發部處長、經理,也被中電熊貓相中,請辭到對岸效命。

「聽說中電熊貓跟吳廠長(吳英明)開出一年四千萬元高薪挖角,等於是原本薪水,不過卻是人民幣計價的行情,最主要是要過去協助中電熊貓蓋南京六代廠。」業界人士透露。

大陸面板廠大動作,祭出高薪政策挖角,讓華映心生警惕。「公司已對中高階主管信心喊話,做出慰留動作。」華映員工透露:「對岸雖然高薪挖角,但不受台灣勞基法保障,而且也不知約滿是否續約,風險很大。」

南京的中電熊貓隸屬熊貓集團,熊貓被稱為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也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電子企業,以生產和銷售「熊貓PANDA」彩電產品為主。○九年,熊貓往上游整合,收購夏普六代和八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才踏入面板產業。

「熊貓與華映都是從電視起家,背景相同,所以才鎖定華映挖角。」華映員工說。

出走成潮 傷台灣

事實上,大陸面板廠鎖定奇美電、友達等台灣大廠挖角,早自二○○九年底就開始。當時傳出,TCL集團為了建造八.五代廠,挖角了原奇美電液晶電視面板事業 總處總處長陳立宜、液晶電視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嶸等人,甚至一度傳出挖角人數逾百人。去年年初,奇美電與群創正式合併後,也傳出一波出走潮。

除了TCL、熊貓外,去年十月,前友達執行副總與鴻海電視事業處總經理盧博彥,接手出任龍騰執行長暨總經理。由於盧在擔任友達執行副總期間,培養出不少人 才,且待過鴻海集團,有助龍騰八.五代廠徵才找人。這一波又一波的大陸面板廠向台灣人才招手,是否會引發更大規模的人才出走潮,進而撼動台灣面板國際競爭 力,值得觀察。

中國高世代面板廠接連運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0

奇美電分拆受阻 郭台銘急救許文龍

2011-3-10  TNM




本週四(10日)奇美電召開法說會前夕,爆出去年第四季恐大虧250億元,震撼市場。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要將奇美電「一拆為三或四」的分拆大計,成了各界關注焦點。

本刊調查,這套分拆大計,因事前不知情的另一大股東奇美許文龍家族反彈,而進度受阻;為此,郭台銘日前尋求許文龍支持,結果不如預期。本刊4日向許文龍求證,他說:「只要對員工、股東好。」他都沒意見。

原訂十日召開法說會的奇美電,提前爆出,去年第四季大虧二百五十億元,全年恐虧損一百五十億元,是成軍十年來最差勁的一次成績單,也讓揚言要交出群創與奇美電合併成效的郭台銘,顏面無光。

老郭登門 尋支持

事實上,為尋求突圍,郭台銘早在三個多月前,即提出分拆奇美電大計,打算將奇美電一分為三或四,拆成大尺寸面板、中小尺寸面板、觸控及組裝,各自發展一片天。然這件牽扯七千多億元資產的頭號大事,迄今一直沒有拍板定案,頗不尋常。

本刊調查,郭台銘原本期盼在二月底董事會上通過分割議案,但因另一大股東奇美許文龍家族的內部反彈,硬生生地被擋了下來。

知情人士透露:「郭董打算分拆奇美電的事情,事前都沒跟持股近一四%的創始股東許家打聲招呼,就連廖董(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許文龍妹夫)都是在報紙上看到的,當然很生氣,覺得許家人的感受很不被尊重。」已經造成許家不滿。

為此,奇美電尾牙前(農曆年前),郭台銘親自南下拜訪許文龍,除了提前拜年送禮外,也就分拆事宜進行說明,希望尋求許文龍支持。

「老郭南下台南其實不只一次,除了親自拜訪許文龍外,也曾拜會廖錦祥等。同時,老段(奇美電總經理段行建)也多次在南廠召開幹部會議,希望收買人心,盡快推動分割。」消息人士說。

衝擊股權 引反彈

但郭台銘屢次上門求助,結果不如預期。「當初要合併就是要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現在又要分割,不是要走回老路?」許家人不滿地說。許文龍家族成員質疑,奇美電與群創合併剛滿一年,人事組織剛剛才重整好,如今又要分拆,勢必對員工們造成重大衝擊。

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是分拆成幾個一○○%持股的子公司,奇美電仍是奇美電,不影響股東權益,老先生(許文龍)不會有意見。問題就在於老郭(郭台銘)打算 將分拆的子公司,各自獨立上市籌資。這對許家來說,資產如何分割、淨值如何估算,股東手上股權如何作嫁?股權會不會被稀釋?接下來要用多少錢上市?子公司 名字如何取?誰接董事長與總經理?老郭都沒有給一個讓許家人滿意的答案。」許家人不滿地說。

「過完年後,老郭又來了,不斷地解釋給老先生聽,但是老先生依舊不置可否。」知情人士透露。

許文龍 暫不表態

本刊上週五(四日)特別南下親自向許文龍求證。

一聽到郭台銘打算分割奇美電一事,許文龍立刻回說:「奇美電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你應該去問總經理(段行建)他們。」經追問之後,許文龍才說:「我跟郭董很久沒有見面了,只有通過幾次電話啦,(分割)細節我不大清楚。」

對分割,到底是贊成?還是反對?許文龍則強調:「只要是對員工、股東好,我都沒有意見。」他還提醒本刊,如有問題,可以看看他新出版的書。

《零與無限大》是許文龍口述自傳,講述自己一生做人、做事、經營企業的哲學,其中第一○五頁,提到「上市公司有一半動機是在騙大眾的錢來花。」「炒股票是全世界最合法的搶劫。」因此,許文龍特別重視股東權益的維護。

對於許文龍不表態,親近許家的人士解讀:「老先生目前似乎還沒有跟郭董攤牌的打算,要等郭董提出更好的方案,才來做決定。」今年六月,奇美電將改選董監事,看來,為了分割一案,二大股東的角力戰,才剛要開始。

合併重整 軍心散

奇美電與群創原本是台灣面板界的二軍與三軍,一年多前,在郭台銘勸服、許文龍點頭之下,二者合併為面板龍頭,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尤其鴻海群創以軍事文化掛帥,奇美則是幸福企業,磨合一年多,風風雨雨不斷。

合併後,光是人事調整就消耗多時,「大家都在擔心新制度、新主管,根本無心好好工作。現在韓國三星、LG Disply已經成功取得登陸設廠執照,面板業的競爭壓力真的很大,要趕快動起來,不能再等了。」奇美電主管說。

同時合併後,新奇美電遭到來自原奇美電客戶的質疑。

奇美電本來只產製面板,賣給大客戶仁寶及冠捷等NB與液晶電視代工大廠組裝,但併入以系統組裝為主的群創後,被質疑有利益衝突,遭到客戶減少對奇美電面板的採購。

為此,郭台銘一度考慮各自獨立成二家公司,或是把系統組裝併回鴻海。去年第三季時,奇美電內部曾就分割事宜進行討論。不過,在許文龍家族反對,加上客戶反彈力道減緩,分割計畫才告暫停。

業務分割 闢新局

然去年第四季,情勢再度起變化。為打開新局,郭台銘親自搶單,好不容易幫奇美電擠入蘋果iPad2的供應商名單中,加上觸控面板商機浮現,奇美電內部再度針對分割事宜進行研究,同時將報告書遞交給郭台銘。

「尤其是TPK(宸鴻)靠著蘋果帶動的觸控商機,一上市,股價就暴衝上五百元,在台股大舉吸金的效應,震撼了郭董,認為不把觸控面板業務分割上市,光靠鴻海本身的光環,恐怕很難替奇美電籌措到足夠擴張的資金。」

而去年底,歐盟對奇美電處以鉅額罰款,這件「意外」,更是讓郭台銘鐵了心要分割。「為了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郭董希望透過分割,讓各個業務都能獨立存活下來,同時也建立防火牆,彼此不受拖累。」鴻海主管私下透露。

一分為三 待評估

究竟奇美電如何分拆?本刊調查,除了日前傳出的觸控面板、中小尺寸面板二塊外,最早被提出的系統組裝業務,也考慮在內。也就是說,未來奇美電將形成為大尺 寸面板、系統組裝、中小尺寸面板、觸控四大業務。「系統組裝是否要分割出去,郭董仍在評估,目前對外還是只說一分為三。」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幕僚也替郭台銘訂好了三套分拆劇本,影響最小的是,建立四大業務利潤中心制,各自獨立運作,但財務上不分割;其次,是分別成立為一○○%持股的子公 司,以「集團化」運作;最後,則是把奇美電變為控股公司,將中小尺寸、觸控、組裝業務各自獨立,引進策略投資夥伴,分別上市。

儘管對分拆大計,許家人反彈聲浪不小,但一向講究效率的郭台銘,並未停下分割奇美電的腳步。

檢討大會 定方向

本刊調查,一月底,奇美電開了一場檢討大會,會中,郭台銘對奇美電南廠(南科廠區)的三位高階主管王志超、薩文志與丁景隆大為讚揚。去年第四季,要不是大 尺寸面板的銷售建功,奇美電去年第四季的財報數字將會相當難看。而「過去一向賺錢,負責中小尺寸的北廠,卻因大客戶砍訂單,慘遭郭董修理。」知情人士透 露。

這席話,總算讓段行建坐穩總經理大位。由於奇美電三合一之後,合併成效一直不如郭台銘的預期,因此業界盛傳,如去年第四季表現不佳,段行建恐將交出總經理大位。「負責中小尺寸的副總許庭禎最有機會上位。老段很清楚,誰在外面放話他要被幹掉。」奇美電主管私下透露。

「一月下旬的那一場會議,還決定了奇美電的分割方向。未來觸控與大尺寸面板部分歸老段;中小尺寸業務,則交給許庭禎;至於超哥(王志超)、老薩(薩文志)與老丁(丁景隆)則全力協助老段。」奇美電主管透露。

會議結束後,整個奇美電也都動了起來,不但人事組織、指揮體系開始調整,就連後段的資訊系統都開始分割。

大將指揮 先分工

最先從奇美電分割出去的就是中小尺寸部門,包括原統寶、群創與奇美電在竹南、南京與廣東的中小尺寸生產基地,現在全都向許庭禎報告。

而大尺寸面板部分,由王志超與丁景隆、薩文志三人統籌管理南科與大陸廠的生產、製造與系統組裝業務,並統一向段行建報告。段行建本人,則全力衝刺觸控面板業務,以多爭取蘋果的訂單為目標。

外資分析師表示,對於觸控、中小尺寸面板等業務,未來如分拆獨立上市,樂觀以待,而奇美電本身還有罰款干擾,不利於股價表現,如果可以分拆,以目前觸控面板正夯來看,應該會表現不錯。

郭台銘小檔案

現職:鴻海集團董事長

生日:1950年10月8日

學歷:中國海專畢業

經歷:1974年創立鴻海;鴻海集團現為全球電子代工龍頭

家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1子1女;與現任妻子曾馨瑩育有1女1子

財富:1,372億元,為本刊2010年台灣首富。

許文龍小檔案

現職:奇美醫院、奇美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生日:1928年2月25日

學歷:台南高工機械科

經歷:1953年和哥哥創奇美塑膠廠;1959年任奇美實業董事長;1987年接手逢甲醫院(現名奇美醫院);1998年創奇美電;2004年卸任集團董事長,轉任董事;2010年將奇美電併入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

家庭:妻子許廖秀蘭,育有1子2女

回應:

針對郭台銘私下拜訪許文龍一事,奇美電僅表示,屬於大股東個人行為,與公司營運無關,無法回應。而鴻海方面也回應,屬於董事長個人行程安排,無法代為回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4

奇美電子稱日本地震不會提高液晶面板價格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5/wNMDAwMDIyNjgwNw.html

「日本地震發生後,我們全面與日本供應商進行聯絡,他們的情況都已經瞭解。我們有約5成原材料從日本進口,但目前地震對我們的生產還沒 有什麼影響。後續2-3個月是否有影響,還有待觀察,這取決於日本的重建速度,尤其是日本的電力供應是否正常。」3月15日中午,正在上海參加「2011 上海國際信息化博覽會」的奇美電子南科分公司總經理王志超告訴本報記者。

台灣奇美電子公司是全球前三大面板廠之一,據王志超介紹,全球約四 分之一的液晶面板由奇美電子供應。去年,奇美電子向中國大陸提供了1500萬塊液晶面板,約佔大陸40%的份額,海信、創維、康佳等電視機廠都是奇美電子 的客戶。在此次上海國際信息化博覽會上,奇美電子展示了一系列從23.6吋至65吋的最新『全3D'液晶面板。

 「我們這次推出的3D液 晶面板與普通液晶面板的價格非常接近,3D功能作為液晶電視的一個標準配置,將大大推動3D立體顯示普及化。」王志超說。他表示,奇美電子的目標是與大陸 家電廠商合作,共享全球市場。「當年,中國CRT(顯像管)電視機產量的一半銷往海外,現在我們的液晶電視也要做到一半外銷。」

但世事難 料,日本突發的大地震和隨後發生的核洩漏事件,不但令日本經濟遭受重創,也殃及了日本的半導體芯片、液晶面板等優勢IT產業。有消息稱,地震發生後,夏普 在界市的一座工廠自動停止運行。雖然王志超表示,目前奇美電子的生產並未受到日本地震的影響,而且奇美有一個月的庫存,但他也坦承,如果未來2-3個月日 本限制電力供應,奇美電子所需的原材料就會短缺,「大家都去搶,對我們的供應就會有影響」。

日本地震造成的液晶面板供應不確定因素是否會使液晶面板價格上漲?對此,王志超明確表示:不會。「我們與客戶是一種長期合作關係,在當前情況下,我們優先要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是提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6

整併一周年還是落後友達 郭董急了? 奇美電王志超:下半年整併效益會浮現

2011-4-4 TWM




奇美電合併一周年了,這一年奇美電產能、營收、市值都贏過友達,獲利卻遠不及友達,有遷廠因素、有人員調整理由,還有更多的企業文化有待磨合。面對這樣的成績單,分割似乎成了奇美電不得不走的一步。

撰文‧賴筱凡

﹁我相信整合後,一定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五的效果。」這是兩年前,群創宣布合併奇美電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喊出的豪語,當時他給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的任務是,最多三個月內要完成新奇美三合一的融合。

今 年三月十八日,這是奇美電合併一周年,過去一年來,營收部分,奇美電確實以四千八百億元贏過友達的四六七一億元;產能部分,奇美電大尺寸面板合併出貨一. 一五七億片、中小尺寸面板達三.九五億片,略勝友達的大尺寸面板出貨一.一四億片、中小尺寸面板的二.二一億片;市值部分,奇美電也是以二二八五億元,超 越友達二二○二億元;但就獲利數字而言,奇美電全年大虧一四八億元,即使扣除提列的歐盟反托辣斯罰款六十七億元,也還是遠遠不及友達繳出的獲利七十四億 元。

成敗論英雄,若以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合一的這一整年來看,這樣的成績單,也難怪段行建搖頭。於是,分割成了奇美電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整併難題一:

對岸高薪挖角、遷廠衝擊

然而,整併未有成果,分割案又在心頭,外界不免疑惑,但奇美電南廠總經理王志超在接受專訪時,如此回應:「再給我們一季的時間,整併的效益,下半年就會浮現。」這是三合一之後,第一次奇美電給了這麼明確的答案。

就 在奇美電三合一滿周年前夕,王志超走了奇美實業一趟,「得跟他們報告奇美電現在的狀況。」即使合併這一年裡,外界始終用放大鏡檢視鴻海與奇美家族的微妙關 係,三天兩頭就會傳出「郭台銘不滿合併成績」,或是「分割奇美電惹毛許家班」的傳聞,每每問及這些流言,王志超就是一貫苦笑,「我們就好像住在玻璃屋裡 面,任何事外面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但真的沒有這回事。」整併進度牛步,不是沒有原因,「人的問題,最難解。」王志超不否認,剛開始三家公司合併,從誰該 留、誰該走、薪資、職等,搞得烏煙瘴氣,縱使時至今日,都難免有人對此不滿,畢竟三合一成就了十萬人的公司,一夕之間要所有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事。

加上大陸面板廠求才若渴,「他們開的條件是,資深工程師在台灣薪資若領新台幣五萬元,到大陸就是人民幣五萬元(約新台幣二十五萬元),馬上翻了五倍。」業內人士透露,有不少員工認為,與其抱持不確定性,還不如到大陸放手一搏。

人 員大幅流失,是每家公司在整併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流血過程,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奇美電合併生效還沒一季,廣東佛山南海廠的派遣員工跳樓事件,再度打亂奇美電 的整併方針,因為這一跳,段行建一去深圳坐鎮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奇美電的整併進度幾乎是空轉。」直到去年第四季,奇美電的整併腳步才又開始動了起 來,部分產線可以用自動化設備替代的,就逐一搬回台灣,部分後段模組產線,需要較多人力,則往大陸遷移,一場宛如乾坤大挪移的重整秀,大動作地在奇美電上 演。

但遷廠帶來的衝擊,就是奇美電虧損擴大,去年第三季意外交出虧損成績,在產線重新配置下,一來營業費用增加,第四季營業費用就達八一.六四億元,占當季營收六.三%,幾乎是合併以來最高,其次,可接單量也連帶受影響。

不 過,這樣的情況可望在今年逐步改善。日本大地震後,包括日立及夏普,考量產能不能太集中在日本,都已有和奇美電合作的機會,以第二季來看,奇美電給供應商 的投片量預估,稼動率也緩步墊高,五月平均稼動率還有機會達到九成以上,對比友達的投片量預估,稼動率僅落在八三%至八四%,明顯看出差異。

整併難題二:

當幸福企業遇上鐵血文化

不論是營業費用、產能異動、人員流失,這些都僅僅是外界能拿來衡量奇美電合併績效的最基本量尺,但更深層的變革,才正在奇美電內部發生。

「我 最常與人家分享,合併後,段總在這裡講過的一句話。」坐在奇美電總部大會議室裡,那是奇美電三合一後,段行建第一次親上火線面對員工,當時員工滿腹疑惑, 對整家公司充滿不確定性,員工這麼問了,「到底我們算是奇美集團,還是鴻海集團?」因為對於舊奇美電員工而言,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家族手握兩成股權,是 奇美電最大股東,但奇美電卻是被併入群創裡。奇美電蘊含著奇美實業的文化,群創骨子裡又流著鴻海的血,也難怪員工疑惑,然而,當時段行建給了這麼一個答 案:「我們不是奇美,也不是鴻海,我們是奇美電。」一個是自詡為「幸福企業」的公司,遇上被外界標榜為「鐵血文化」的企業,王志超不諱言,確實有很多地方 不一樣,「你會很明顯感受到,奇美電的腳步就是比較慢一些。」他進一步舉例,「過去的奇美電,有很多會計名目不是那麼清楚,即使我們知道公司出了問題,可 是卻很難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出在哪裡,關於這一點,段總他有一套很明確的作法。」王志超之所以了然於心,因為他是奇美電合併前,最後一任總經理,打從二 ○○九年四月一日接手後,到一○年三月十八日合併,他不只是「看守內閣」,更是奇美電合併前,最用力整頓奇美電內部的人。工廠出身的他,很明瞭工廠的每個 環節,哪邊需要節省成本?哪邊可以再擠出一些獲利來?他是最清楚的,但因為會計名目不夠巨細靡遺,有時讓他深感下刀不易,顯見從根本就出了問題。

群創文化進來後,段行建導入新的作法,財務、會計、採購、出貨等,每個環節都不能再打迷糊仗,每個單位的工作效率及結果也一清二楚,也讓整體的管理可以更為精實。

另 一方面,決策過程、組織劃分,群創的作法也與過去奇美電習慣的模式大相逕庭。「以前的奇美電決策方式,是bottom-up(由下到上),群創卻是 top-down(由上到下);以前奇美電用產品導向劃分組織,群創則是用客戶導向做區隔。」這一來一往,要改的是新奇美全盤的企業文化,「哪種方式對公 司好,就那麼做。」

整併成功關鍵:

奇美電如何超完美切割

同樣的,合併才屆滿一年,奇美電又將走 向分割之路,著眼點也是「這麼做對公司好」,「畢竟三合一之後,奇美電這家公司還是太大,分割可以讓各自負責的業務更清楚。」以奇美電現行囊括了大尺寸面 板、中小尺寸面板、觸控面板及模組組裝等業務,幾乎什麼都包,甚至後段組裝的部分,還與鴻海有所重疊,所以打從合併之後,重新配置業務的聲音就不絕於耳。

只是說得簡單、做則難,「到底要怎麼切割,資源要如何分配,都是一大問題。」王志超說,這也是為什麼外界一直覺得奇美電切割,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因為切得不好,絕對少不了「沒了金雞母,債留奇美電」的負面評價,但切得好又談何容易。

不過,奇美電內部也明白,分割這事拖不得,「員工心裡也會不安,不曉得接下來要怎麼做事。」才剛歷經一場大換血的奇美電,要是人事流動再起波瀾,整併效益要浮現,恐遙遙無期。

奇 美電也絕非沒有好消息,隨著策略方針大致底定,奇美電力拓中國市場占有率的決心沒有改變,雖然後有友達緊追不放,但奇美電今年打出3D牌,「如果我們的 3D電視能做到完全不加價,你覺得有沒有機會?」王志超的自信其來有自,因為奇美電採用的3D快門式技術,讓3D電視生產成本更低,加上消費者採購新品偏 好新功能,在價格落差不大下,又有新功能,勢必有機會引領市場風潮。

誠如每次段行建見到王志超劈頭就問:「有沒有好一點?」在奇美電體質日漸改善下,他們要市場再靜待一季,一季過後,才是奇美電的威力爆發之時。

雇身障員工比率最高

奇美電要做101分企業

儘管舊奇美與群創在企業文化多有差異,但對社會企業責任,卻有著超高度的共識。

以 任用身心障礙員工為例,對企業而言,《身心障礙者保護法》規範民間企業應聘雇1%身心障礙者,不足額的部分,有些公司寧可年年繳罰款,因而被罰上百萬元的 企業大有人在,像是台積電、友達、聯電就名列前三,但奇美電卻不這麼做。走在奇美電二廠產線裡,幾位身心障礙的員工,正忙著做測試工作,「多數人以為,任 用身心障礙員工是負擔,但我們的觀察是,身心障礙員工的效率比一般人還好。」奇美電南科二廠LCD製造部經理陳文銓說。

從以往的年年被開罰,奇美電今年卻成為科技業任用身心障礙員工比率最高的,段行建、王志超不只要內部有共識,到年底時,雇用身障人數還要再比法定規範多出50%,「就像段總對我們講的,任何事都要做到101%,社會企業責任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82

綠色能源類 ● 奠基電子資訊 再攻綠能產業 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發成績讓奇美找上門

2011-5-30  TWM




過去,交大以資訊及電子科系聞名,但在綠能產業興起後,交大也積極投入,除了韋光華教授已發表全球第二位的新材料太陽能轉換效率外,更已在南科綠能重鎮設立光電學院,與奇美集團展開密切合作。

撰文‧林宏文

五月初,交大材料系教授韋光華的實驗室發表一篇論文,韋光華與其指導的博士生,運用最新的高分子材料,在實驗室完成太陽能轉換成電能,轉換效率高達七.三%的數字,這項成績,僅次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之前已發表的七.四%。

這篇論文,已引起國際間密切關注交大在太陽能產業的研究動向,雖然日商三菱曾經發表已成功達到九.二%的轉換效率,但三菱並未公開研究成果的細節,因此,若以全球實驗室的轉換率來看,交大已位居第二位,也讓交大的名號,在國際太陽能研究領域中逐漸嶄露頭角。

太陽能研究中嶄露頭角

「我們所使用的高分子奈米複合新材料,比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矽材料要輕一千倍,也就是大約千分之一的厚度。」回國任教前,韋光華曾在美國空軍材料實驗室及美 國奇異(GE)公司研發部門服務過,這些產業界的實務經驗,讓韋光華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很快就能取得業界的回饋意見,並且有效突破瓶頸。

不僅如此,業界的實務經驗,也讓交大的太陽能產業研究成果,不僅僅是存在於學術殿堂,更有相對寬廣的產品化空間。韋光華舉例,美國空軍在出任務時,都希望 能夠把重量減輕,例如,若要攜帶可以自己發電的帳篷,運用目前現有的矽材料來製作,在重量上根本就不可能達成,但若用交大論文中所提到的新材料,可行性就 非常高。

交大向來以資訊及電子相關的科系聞名,但在綠能產業興起後,交大也積極投入這些新興的研究領域,希望能在綠能產業的研究上擴大影響力。交大教務長林進燈就 說,在許多創新領域中,包括太陽能、LED(發光二極體)、LCD(液晶顯示器)、電池等,交大都在努力尋找更好的解答,讓交大在綠能領域的研究可以達到 國際水準。

獲奇美捐助設台南光電學院其實,在發展這些新綠能產業時,交大過去在半導體及資訊產業累積的經驗與知識,也起了相當大的助益,例如韋光華與學生們使用的實驗室,就是過去半導體生產需要的潔淨室。

此外,太陽能與半導體,也都是使用矽材料,對於這些材料的特性,也都相當熟悉,因此可以更順利掌握各種變數,提高轉換效率。

不僅學術界如此,產業界的發展也很類似,目前許多半導體大廠,如台積電、聯電都切入太陽能產業,基本上也是因為技術可以延續發展。

目前擔任國內太陽能電池龍頭廠的茂迪總經理張秉衡,在任職台積電及世大積體電路以前,就曾擔任交大材料所的教授,也因為有這層背景,張秉衡對於韋光華等師生的成績也相當清楚,並積極想吸收優秀的學生加入茂迪。

其實,國內兩大綠能產業|| 太陽能及LED,目前已有不少廠家集中在台南科學園區設廠。而交大更早從二○○九年起,就獲得奇美集團的捐助,完成台南光電學院的設校及招生,這種與產業界密切合作的交流模式,讓交大在光電綠能產業,取得更多的資源與機會。

不過,韋光華表示,雖然已有目前的成績,但未來交大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三年內,轉換率至少要達到一一%,另外也要把面積再做大五十倍到一百倍,才能夠讓這個新材料真正被接受。﹂?(特色大學將以系列方式陸續刊出)

交通大學

成立時間:1958年(來台復校)

校長:吳妍華

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地球科學學院、資訊學院、資訊電機學院等9所

在校學生:14959人

生師比:15.8:1

綠色能源相關科系簡介

學校 科系 特色

台南大學 綠色能源科技 為配合國家永續發展及綠色能源政策,2005年設立全台第一個以研究「綠色能源」為發展重點的科系。

高苑科技大學 綠色能源科技 去年成立,緊鄰高雄科學園區與南部環保科技園區,有利於未來就業之便。

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工程 最大的特色就是永遠走在時代的尖端,2010年第五屆龍騰微笑競賽中以綠能、輕便、智慧的個人載具「Legway」勇奪首獎。

逢甲大學 光電 2004年開始招生,以培養目前及未來需求的光電人才為目標。理論與實務並重,大一至大四皆有必修或必選之實作課程。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 「動手做」培養學生的基礎,再學習進階課程,增加專業知識,在學生畢業前協助升學或是透過實習獲得工作經驗,讓學生不怕踏出校園。

清雲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 研究節能減碳之綠色能源科技、燃料電池應用等,另開設「綠色能源就業學程」,校內又有「綠色能源研究中心」提供豐富的資源學習。

大葉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 學生實作競賽能力優異,共稱霸6屆全國環保省油車競賽,2006年創下838.7km/l之省油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明道大學 光電暨能源工程 教育部輔導綠色校園,研發替代能源的重點學校。本系特色是「綠能光電」,發展能源光電技術及綠色能源技術,不定期舉辦企業參觀,讓學生更熟悉光電能源產業。

崑山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 科系分組清楚,內有機械與能源組及智慧車輛組等,讓學生可以專注研究一個領域, 是各大綠色科技競賽的常勝軍。

製表:陳兆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