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淡大決戰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fx1e.html
iMoney原文(簡體版),01-08-2013。

最近有兩隻被拋空狙擊的股票很值得作投資案例分析,分別是年初筆者多次提及於美國上市的個人護理及纖體產品傳銷公司康寶萊(Herbalife,HLF)與及剛被香港證監會要求被清盤的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前者今年勁升98.9%,後者極大可能由今年1月25日停牌前的9.43港元變為零。

拋空風險絕不對稱
HLF去年12月受William Ackman的對沖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公開質疑其層壓式運作及沽空了10億美元,四天內下瀉達38.7%(如今已由低位反彈151.3%),中金再生因沽空硏究機構GlaucusResearch撰寫報告,指其誇大財務數據,導致停牌至今。假若中金股票最後變成廢紙,相信是港股史上,第一宗因硏究報告被弄至被清盤的上市公司。

筆者也曾持有HLF長倉,扮演擠空者的角式,但於其今年首季業績公佈不久後,股價回升至被狙擊前的水平,便已銷定利潤。HLF過去一個月股價上升達44.9%,皆因其第二季業績亮麗,超越市場期望,加上CNBC引述索羅斯(GeorgeSoros)已購入並成為其三大持股之一,受消息刺激,股價於七月底一天內上升8.99%至65.5美元。

紅色警號
以上例子顯示拋空的凶險:看錯又死不認輸只蝕隨時引致無限量虧損;看對了及全賺的可能性則少之又少,因為公司最後破產或被清盤的概率非常低。WilliamAckman對CNBC聲稱他一股HLF淡倉也沒有平過。雖然筆者非常欣賞他的執著及沽空前的深入硏究,但拋空本身是不對稱的風險,打持久戰絕對沒有優勢。筆者比較HLF及中金兩個案的最大分別為:

1)HLF已經有33年的經營歷史,其品牌在美國家傳戶曉,碧咸(DavidBeckham)曾效力的洛杉磯銀河足球隊球衣也是由HLF贊助,現任代言人包括皇家馬德里的C朗拿度(CristianoRonaldo),很多市民都曾經購買過其產品。雖然過往也受過各種投訴,但監管部門聯邦貿易局(Federal TradeCommission,FTC)多年一直沒有起訴過HLF,證明其運作模式經得起考驗。相對中金上市只有三年多,且於2009年6月金融海嘯後才上巿,所以還未真正經歷過經濟週期低潮的考驗。

2)HLF的產品為消費品,容易被明白。投資者做調硏只須向行銷者及消費者查詢便可略知一二,因產品口牌很難騙人。相對中金的廢料來源及銷售,一般投資者根本沒有渠道去查證。

3)HLF長期現金流強勁,派息穩定兼回購股票。中金浄負責率高達116%,營運現金流從上市以來都是負數,而且在急速惡化。

4)用常理分析,中金的銷售增長及金額似乎高得並不合理。處理垃圾真的是那麼賺錢嗎?多年前有一家在星加坡上市做循環回收電子廢料名為Citiraya IndustriesLimited(全亞冠)的中國公司及基金寵兒,便因為貪污舞弊於2005年1月被停牌及賣盤重組。做廢紙回收的福和集團(00923)也因會計有問題於2011年11月開始被停牌。所以筆者對相關行業一直存有戒心。

5)中金大股東及主席秦志威於今年1月停牌前曾公佈將手持三成權益賣給中國節能套現35億港元。大股東大幅度減持股份或高管辭職,肯定都非利好訊號。

6) 大量熟悉HLF及具備實力的價值投資對沖基金經理(如Carl Icahn, Daniel Loab, RobertChapman, George Soros等)高調建立長倉,公開和Ackman對著干,促使HLF極速反彈。

7) 最終關鍵是Ackman敦促FTC對HLF作出調查但失敗,而證監會則引用罕有法例對中金清盤。

HLF的個案顯示美國巿場的深度及有效率。只要確認基本因素足夠,價值投資必定發揮效用。中金事件則再度引發市場對民企造假帳的疑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66

彰銀十年大決戰 財政部動員力抗吳東亮

2014-11-27  TNM  
 

 

彰化銀行改選董監事的股東臨時會下月登場,由於今年董事結構有所變化,入股彰銀第10年的台新金,擔心經營權不保,董事長吳東亮親上火線,與官股展開爭奪董事席位的委託書大戰。

為此,財政部罕見大動員,找來經紀市占率龍頭的元大寶來證券為首的16家券商徵求委託書,防堵台新進逼;原先幫台新的3大委託書通路業者,屈於財政部的強勢,除聯洲外全坐壁上觀,吳東亮只得號令自家員工,以螞蟻雄兵搬委託書。

對吳東亮而言,資產高達兆元的彰銀猶如哽在喉嚨、吞不下又吐不出的肥肉,今年他直槓財政部,堅持闖關;官民大鬥法,這一役空前壯烈。

隨著市長選舉進入最後的巷戰肉搏,金融圈也有一場戰事正如火如荼。十二月八日,彰化銀行將舉行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二大法人股東─台新金和財政部為搶獨董席次,大打委託書戰,市場一片硝煙彈雨。

搶獨董 官民鬥法

目前彰銀的九席董事,是由財政部與台新金協商而成,台新金占五席,財政部二席,另二席是財政部推薦的獨立董事。但今年遊戲規則改變,依據《證券交易法》的「審計委員會」新制,彰銀須設置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並設立至少三席獨立董事出任審計委員。因此彰銀一般法人董事與獨董的比例,將由目前的七比二,變成六比三。財政部要求握有彰銀二二.五五%股權的台新金掌四董事一獨董,控有二○.三二%的泛官股則繼續維持二董二獨董。但台新金不從,喊出要拿下四董二獨董,「關鍵在誰能拿下三席獨董中的二席。」知情人士透露。雙方都想搶二席獨董,是因為根據證交法規定,重要提案須先經審計委員會過半同意,再提到董事會過半董事同意;若提案遭到審計委員會否決,仍可以提交董事會,但審議門檻須提高到三分之二董事同意。換句話說,審計委員會將是重要提案能不能順利通過的第一道關卡。財政部長張盛和直指,已握有彰銀經營權的台新金,現在想取得獨董席次過半,是為合併做準備,台新金不能把官股逼到牆角。他甚至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就算我不做(部長),彰銀也不可能讓你併。」財政部官員也嗆聲:「台新金整天想併,但一間房子交給你管理,不代表房子就是你的。」

委託書 各顯神通

除了獨董攸關提案大權,台新金也擔心,如果自己的一般董事席次從五減為四,在九席董事之中,就會從過半變成未過半,這樣一來,彰銀將不再是台新金子公司,不得編製合併報表。台新金總經理饒世湛悶悶地說:「台新金將變為一無所有!」「台新金將立即面臨提列跌價損失一百四十億元的壓力,這是照顧小股東利益嗎?」不過,若獨董也計入,台新總席次仍是過半的。針對這點,財政部表示可以協商,只是台新詢問過二家法律事務所,得到的答案都是「獨董不能列入董事過半的計算範圍內。」因此台新金對可協商的說法不敢輕信。親近財政部人士不滿地說:「獨董是否列入董事計算,有討論空間,不懂為何台新不願協商?」在缺乏互信,又各持己見不讓步之下,只好撕破臉,憑委託書決生死。財政部派出曾任證期局局長、熟稔委託書業務的次長吳當傑為主帥,迎戰收委託書經驗豐富的台新金。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很早就綁樁委託書大王張永祥體系的全通,以及長龍、聯洲等三大委託書業者,合力組成徵求團隊,「半個月前,吳東亮曾親自找上門來,請我一定要幫這個忙。」委託書業者指出。財政部不敢小覷其實力,首先個個擊破。吳當傑找集保公司向委託書業者喊話,強調不可以價購,「雖然沒提到彰銀,但我們心知肚明,講的就是彰銀股臨會這件事,而且最近我們被查稅查得很凶。」業者對本刊表示。財政部三天兩頭就派人或去電「關切」,委託書業者壓力大到要出國避風頭,最後只剩聯洲肯幫忙。因他們三年前即和台新金簽約,不承作會有違約問題。

紀念品 分配不均

所謂民不與官鬥,聯洲雖然非收不可,但不敢像過去大張旗鼓,徵收據點從一百八十處減少到六十處,行動上也從以前派員去大戶家親收,改成被動消極等股東上門,十分低調。台新金只好另透過元富證券徵求,並發動自家員工收委託書。財政部一手斷台新金後援,另一手自己大規模收起委託書,找來經紀市占率最高的元大寶來證券出面複委託十五家券商,共十六家加入徵求行列,撒下天羅地網。財政部官員對本刊表示:「過去,官股徵求委託書沒有像這一次這麼激烈,從來沒有這麼努力動員過。」不料,財政部動員的券商,竟遇到股東會紀念品不夠發的窘境。財政部官員痛批,徵求券商在申請配送紀念品時遭到諸多不平等對待,不僅增加徵求作業難度,相較台新金紀念品充足情形,明顯不利官股。「紀念品如何發放是由董事長(陳淮舟)決定,董事長是台新金指派,不是台新金主導,還有誰?」據了解,彰銀含零股在內的小股東高達二十六萬名,根據過往經驗,股東會準備四到五成的紀念品已經足夠,因此彰銀準備了十二萬份康寧微波餐具(市價五百二十元)。「元大體系要領十萬份,台新方面也要十萬份,最後彰銀決定雙方平分。但財政部陣營的前十大券商據點較多,紀念品當然會不夠。」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彰銀已加訂紀念品。相較三年前,台新金找三大委託書通路業者相助,一舉徵求到一三%委託書,今年財政部強勢介入,台新金不僅收委託書吃癟,連先前的盟友也可能倒戈投向財政部。

併彰銀 版圖難拓

這人正是殯葬大亨、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他因承作生前契約,信託資金大多存放在彰銀,是彰銀的大客戶,後來乾脆成為股東;近二年他砸近百億元、買進彰銀逾九%股權,成為關鍵第三勢力。李世聰與吳東亮熟識,過去被視為吳派人馬,但今年中,張盛和請人跟他溝通,他表態力挺政府,不會主動爭取董事席位,「一切看財政部的態度。」眼看財政部「馬其諾防線」滴水不漏,吳東亮最近與友人聚餐,席間全程抱怨財政部,在場人士都深刻感受到他的不滿,「東亮這幾年老了很多,聽說常失眠。」友人表示。不過,財政部也反擊,台新自彰銀歷年來累計獲配的現金股利高達五十八億餘元,股票股利也有三.八二億餘股(市價約七十億元),合計約一二八億元,「這些他們怎麼都不講?」九年前,台新金小吃大,以每股二六.一二元,總金額三六五.六八億元,取得彰銀二二.五五%股權。為此,吳東亮賣掉台証證,一連發行次順位債券及特別股,造成高槓桿的財務風險。卡在雙重槓桿比率相當逼近上限,讓台新金只能專注銀行本業,難以擴張版圖,購併紐約人壽也告吹,在中國大陸的布局也僅限於租賃,落後同業。

無互信 各掀舊帳

九年來,吳東亮併彰銀的大夢始終無法實現,付出三百多億元長套的代價。台新金高層說:「財政部弄得吳董進退兩難,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二○一三年二月,吳東亮終於按捺不住,在台新銀董事會通過議案,向彰銀提議,找專家研究彰銀併台新銀。該案遭時任財政部次長曾銘宗反對。台新金總經理饒世湛說:「東亮董(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已公開承諾不會單方面合併,你(財政部)都不相信;那你連白紙黑字的合約都能毀約,又要台新金怎麼相信你呢?」饒世湛所指的合約,是二○○五年七月,彰銀發行特別股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時,財政部發出公告的相關公文,內容是財政部同意得標者可取得彰銀經營權、董監事過半等權利。財政部官員則說:「這是一份公開招標的聲明,不是契約,更不是萬年函!」這份公文只適用「當年」彰銀發行特別股的案子,十五席董事及五席監察人中,台新金都拿下八席董事和三席監察人,也取得彰銀經營權,財政部的承諾都已經做到。而台新金公司治理也讓財政部官員不放心,「(台新金)公司治理曾有過不好的信用紀錄。」「台新金很多事,我們都知道!」官員隱晦地說。

拖十年 放手一搏

彰銀原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SOGO商圈的天母分行,因地處熱鬧地段,擁有人潮、錢潮,業績向來很好;卻在二○○九年八月搬遷至士林德行西路,而原址卻在同一年的十一月改掛台新銀行招牌,「如果台新金把彰銀視為己出,為什麼做這樣的調整?」親近財政部人士透露。吳當傑對本刊表示,財政部有和好的誠意,開著大門等台新金一起坐下來協商,「但我們一定要為全民利益把關。」市場揣測,吳東亮可能看好政黨輪替機會,準備放手一搏解決十年懸案。市場人士說:「這是扁政府、林全任財政部長的案子,等待政黨輪替或許有機會解套,但吳東亮這盤賭注下得太大,風險很高。」

吳東亮 小檔案

現職:台新金控董事長出生:1950年家庭:與妻彭雪芬育有吳昕威、吳昕豪2子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企管碩士經歷:1991年任台新銀行董事長;1996年掌新光合纖;2002年台新金控上路,任董事長;2005年6月讓新纖董座給弟弟吳東昇,換取家族支持續掌新光金,次月吃下彰銀2成股權。

吳東亮 助眠密招

9年前,吳東亮花了365億元買彰銀股權,如今雖握有經營權,但想進一步讓台新金與彰銀合併未能如願,彰銀反而成為金融版圖上棘手的子公司。吳東亮因此壓力大、長期為失眠所苦,經朋友介紹,他採用睡眠呼吸器幫助睡眠,果然睡眠品質大有改善。睡眠呼吸器是近年流行的失眠治療方法,病患戴好面罩,躺上床,閉上眼睛緩緩入睡,輸送管將近1公尺長,通電之後,不斷送出氧氣,透過馬達正壓,幫助打通呼吸道,呼吸變得有規律且停止打鼾,整晚的睡眠安穩舒適而正常。此外,心疼丈夫的彭雪芬常常在吳東亮經神緊繃時,泡上一壺用馬鞭草、迷迭香、檸檬香茅等沖泡的花草茶。彭雪芬的「愛心牌」花草茶,所用的香草都是自家花園所培植,足見彭雪芬對丈夫悉心照顧。

官股民股 大鬥法

◎台北101∕2014年:泛公股持有44%,頂新則占37%,雖然董事長是官派的宋文琪,但副董事長、執行總經理都是魏應交。由於黑心油事件,全民喊出滅頂,財政部在董事會中,要求魏應交主動辭職。◎台鹽∕2013年:股市聞人賈文中為首的市場派永駿投資,與日揚實業的黃政勳等民股,對台鹽董監改選虎視眈眈。台鹽最大股東經濟部,不但積極爭取委託書,更動員工會支持,一舉拿下65%出席票數,官股拿走8席董事、3席監察人,大獲全勝,經營權穩若泰山。而民股人馬僅拿下唯一的1席董事,堪稱慘敗。◎唐榮∕2010年:2009年唐榮董監改選,義联集團林義守取得3席董事及2席獨董,由原董座吳豐盛續任唐榮董事長,但隔年8月,吳豐盛任期屆滿,經濟部官派中聯資源總經理蔣士宜接任,引爆官民股大戰,在林義守杯葛下,董事長數度難產,直到2011年,經濟部改派專業背景的鍾自強,唐榮董座人事案才告落幕。

台新金回應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表示,彰銀國內營運處認為原天母分行地址房租太貴,屢向房東士林電機反映降價,雙方協商未果。後來該分行積極尋點,最後在二○○九年八月決定搬遷到士林德行西路現址。該分行搬遷一案由總經理(財政部指派)簽字同意,再經董事會通過。台新金控並未參與決策,與台新金無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984

大決戰:用戰役思維理解A股行情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59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6 09:37 編輯

大決戰:用戰役思維理解A股行情

作者:張憶東

引言:關於題目比喻的一些說明

這些年,我們經常用戰爭的思維來理解A股行情,其共同點都是人性的博弈,A股市場的基因決定了博弈因素在投資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我們一直認為,就像戰爭必須充分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多因素的影響一樣,投資A股市場也必須要明白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下什麽是影響行情的主要矛盾,理解市場、敬畏市場,從而及時站在行情大趨勢的方向上。

因此,我們從來都不是“死空頭”或者“死多頭”,而是根據影響股市的主要矛盾的變化而改變立場。


  2011年我們提出《積極防禦》、《敦刻爾克大撤退》;


  2012年、2013年堅持《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策略思路,即大盤窄幅波動,尋找結構性行情;


而2014年度策略《運動戰-挺進大別山》,我們認為,就像解放戰爭中的“挺進大別山”戰役一樣,隨著改革樹立信心、盤活資產,結構性行情將不斷拓展,最終實現股市從戰略相持走向戰略進攻。


展望2015年的A股行情,我們以1948年大決戰作為比喻,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戰爭雙方的力量不斷地“彼消此長”,社會財富不斷向有活力的一方進行配臵。1948年“土改”、“新中國”的理想深得人心。2015年改革、創新、“中國夢”逐漸成為新的民眾共識和時代洪流,至少階段性提升對於中國的信心,驅動存量財富如千軍萬馬湧向A股市場、演繹一輪波瀾壯闊的大行情。

大潮已起,未來數年,漲到哪里都有可能,對行情進行“猜頂”的行為都是可笑的,3200?3500?4000?5000點?也許更高。認清楚行情的主要矛盾才是最重要的,從而在大趨勢中把握好節奏。

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牛市也會害死人,因為,暗礁險灘並未消失。2015年杠桿化盛行的泡沫化格局下,行情波動會加大,大盤可能將出現8%、10%甚至更大幅度的震蕩,因此,需要控制好回撤風險,而每次回調之後都是壯誌饑餐的買入時機。


第一部分:2015年宏觀“無戰事”
經濟常態差、流動性常態松
都不是影響A股行情的主要矛盾

經濟:2015

   流動性:2015年資金面寬松是常態化,新的分析框架值得重視







第二部分:2015年A股主要矛盾
財富配置彼消此長
有錢人在股市上加杠桿

  2012年A

回顧歷史,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並非簡單的線性關系,趨勢常有背離。而且類似2006-2007年經濟周期驅動的完美牛市,在中國A股歷史上更是罕見。 A股市場往往更多地表現出“政策市”的特征,其背後的邏輯是二級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


站在目前的時間點,似乎沒有找到經濟新周期的力量,但是,靠著A股自身的估值吸引力,疊加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宏觀流動性改善而形成的產業資本再配臵,同樣有望誕生牛市。——參考96年初至97年5月牛市案例研究


本段,要解決的問題是——關於存量財富再配臵股市的時機的討論。


展望2012年上半年,股市仍處於存量資金的消耗進程中,A股在大類資產配臵中的吸引力仍在經歷“量變到質變”,存量財富大規模配臵股市的時機仍需等待。但經歷消耗之後,牛市黎明的啟明星將悄然升起,此後的行情可以更樂觀些。


可以關註以下指標,1)真實資金價格回落;2)股市相對實體經濟吸引力提升;3)居民其他投資渠道的收益率回落或者吸收增量資金的能力下降等。

  2015年A股主要矛盾:財富配置彼消此長,有錢人在股市加杠桿

終於等來的存量財富再配置!!

以未來1-2年的維度來看,新一輪牛市的核心邏輯,並非經濟的“新繁榮”,而是類似1996-2001年經濟冷、改革熱,在改革的旗臶下,社會財富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沖向具有賺錢效應的A股市場,特別是富人階層的財富面臨重新的配臵,利用股市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則是大趨勢。

這本部分,我們會探討如下觀點:

首先,改革對2015年行情是正面的影響,無論最終中國的這一次深化改革能否成功,至少中短期無法驗證,而且近三十年的歷史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制度彈性,從而使得改革有可能起效果。

其次,“政策市”的基調依然是“呵護、利用”,股市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成為中國政府推進改革、優化資源配臵的主要平臺。

第三,從“資金市”、“博弈市”的A股基因來判斷,2015年股市將繼續湧入“加杠桿”的資金配臵,因為,經濟差、傳統產業難做、流動性寬松是常態,而A股開始有了賺錢效應。


改革提振信心,制度彈性曾使中國經濟屢次轉危為安








2015年社會財富配置“彼消此長”,天下攘攘皆為利往A股市場










機構投資者提升股票資產配置比例的空間大




海外資金配置A股是大勢所趨





富人利用多元化的金融創新工具在股市上“加杠桿”投資








第三部分:2015年行情特征
大漲、大波動、大分化
把握好泡沫化行情的節奏,牛市也會“死人”


行情特征一:大漲,在改革的旗臶下聚集做多的力量



動力二:國企改革,有助於A股估值的系統性提升

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大變革的戰略性環節,2015年這一硬骨頭必將全面提速,這將有助於A股估值的系統性提升。


中央: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框架越發清晰。綜合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於國企改革的闡述以及這一年領導人講話、地方國企改革方案、企業實踐以及媒體報道,我們認為大概率將取得如下突破:1)混合所有制改革;2)薪酬體制改革;3)股權激勵將積極推進;4)改善國有企業整體布局。


地方:43號文《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將進一步增強地方國企改革的主動性。43號文“修明渠、堵暗道”,將徹底改變地方政府舉債的方式。首先,地方政府不得再通過融資平臺舉債;第二,全口徑預算管理,將表外化的債務全部納入表內統一監管,中央對於地方債務的管理能力增強,地方政府債務不得再隨意擴張。再加上未來土地出讓收入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度將下降,因此通過改革盤活超過50萬億的國企存量資產,增加國企經營效益對地方政府收入的貢獻,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動力三:中國的“資本輸出”戰略,將提升部分周期股的估值


  2009年之後,產能過剩壓力和對於未來的悲觀預期,導致了周期股估值水平的急速滑落。但是,過剩產能不等於落後產能,中國在眾多制造領域已達到世界級產業優勢。中國通過國家戰略,輸出資本來進而實現產能輸出、實現產業升級的過程。2015年,金磚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的籌建,以及重大工程項目的訂單,都成為相關板塊行情的催化劑。中國的先進制造業都將受益於“資本輸出”戰略,在二級市場上相關行業的估值將得到恢複。

動力四:金融改革,助力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積極利用A股市場

  2009年以後,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都沈澱了大量的固定資產,如何在盤活優質資產過程中剝離出劣質和風險資產?這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輕裝上陣迎接改革,也對資本市場的擴容和定價產生顯著影響。

  2015年,資產證券化是所有金融改革中最核心的環節。首先,地方政府負債從平臺貸、信托,以及其它非正規渠道舉借轉向地方債券市場以後,能夠有力地化解風險,降低融資成本,對流動性產生普惠式利好。其次,中小企業並購私募債推出,為產業兼並重組提供動力。第三,抵押貸款證券(MBS)推出。第四,銀行資產證券化(ABS)啟動,有助於銀行資產的活化。最新出臺的銀監會1092號文提出,“信貸資產證券化將由審批制改成業務備案制”,對ABS從審批制改成備案制後,發行效率將大大提高。


  經濟處於轉型、改革的突破期,無論驅動創新還是存量改革,A股都是重要的資源配臵工具和資本運作平臺。2014年以來,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並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積極推動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等,都顯示了對積極利用A股的重視。






動力五:堅決轉型,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速環保產業發展。一方面接連推進“大氣十條”和“水十條”等相關政策,刺激行業需求;另一方面著力推動高效鍋爐、余熱發電等領域的技術裝備升級。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雙管齊下將有效加速環保產業發展。

支持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交通能源戰略轉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這一戰略對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節能減排和汙染防治有著重要的意義。政府通過購臵稅免征以及公用車購買等方式引導需求,有力支持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促進信息消費,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進教育、醫療優質資源共享,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建設。拓展新興服務業態,開展物聯網重大應用示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費環境,提高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十二五”後三年信息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

  發展體育產業,增加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在體育賽事審批方面簡政放權,依靠市場力量並著力推進職業體育改革,鼓勵發展職業聯盟。同時提高體育產業的自我運營能力,促進體育消費,並通過其高聯動性,帶動餐飲、汽車、旅遊等其它行業共同發展。讓體育產業強健人民體魄,讓大眾健身消費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依靠創新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等新型、高端服務業發展。促進與文化創意與設計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有利於改善產品和服務品質、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業態、帶動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行情特征二:大波動,杠桿化交易大潮下的特征


伴隨杠桿交易的提升,A股市場的波動性將加大。由於資金成本的原因,融資融券投資者行為更加短期,融資換手率約為A股整體市場換手率的5倍。另外,2014年新增的資金入市以來未經歷過像樣的回調,不僅使用融資融券加杠桿,而且進一步利用傘型信托等加杠桿。因此,一旦市場出現調整,融資融券會反過來增加市場的波動幅度。








行情特征三:大分化,新機會、新邏輯、新變化將更加突出





第四部分:投資策略
配置“風口上的豬”,大資金波段操作、趁勢而為
尋找風口上的鷹,立足“新、炫、小巨人”淘金10倍股

風格特征研判:核心不在“大小”,而在“新”“炫”




行業優選一:先進制造業,受益於新邏輯、新需求



行業優選二:非銀,擁抱金融創新、新一輪資產證券化的大潮





行業優選三:新興產業更炫的故事,看好體育、互聯網









主題優選一:改革新高潮,看好“國企改革”


現階段,在土地財政面臨轉型壓力時,政府通過改革盤活超過50萬億的國企存量資產,增加國企經營效益對政府收入的貢獻,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伴隨國企改革的加速推進,總市值高達15萬億、占A股比重三分之二的傳統國有企業將被註入新活力!國企集中的行業包括金融、采掘、化工、機械、公用事業、交通運輸、建築等。

從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踐中,我們歸納出如下上市公司受益國企改革模式:集團資產證券化;集團間整合的平臺;國資調整布局,傳統行業轉型;國資徹底退出,民營企業借殼;引入PE作為戰略投資者;各種形式的股權激勵。

在以上受益模式的基礎上,我們建議投資者在國企改革相關個股機出現如下線索時予以重點關註: 1)與大股東存在同業競爭;2)上市公司或大股東曾經做出承諾;3)存在退市可能的公司以及小市值公司;4)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進入央企試點改革以及地方國企改革方案;5)股東層面的變化,包括大股東變更或者更上一層的控制人股權結構變化;以及新進持股比例較大的二股東。

主題優選二:區域新變化,聚焦海西,分享迪斯尼、京津冀
  

海西


深化閩臺融合是中央賦予福建的重要使命,具有促進海峽兩岸融合奠定兩岸統一基礎的國家戰略意義。

首先,預計隨著海峽西岸建設的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區域內的交運物流、建材、能源、水利、機械等行業將是直接的受益者;而為投資籌集資金的金融行業,則具備廣闊的業務藍海市場。


其次,產業結構上,福建服務業比重偏低,生態良好是福建的特色,也是福建的優勢。生態省建設”是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提出的戰略思想。利用福建的生態優勢而發展高端服務業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休閑旅遊、養老醫療等,以及福建的園林、環保、新能源、旅遊等相關行業也有望受益。



迪士尼


上海迪士尼有望成為本地經濟的有力引擎。除上海外,目前全球共有5家迪士尼主題樂園度假區都是當地經濟的有力引擎。


比照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世博會的經歷,我們預計迪士尼2016年旅客流量在2000-2500萬左右,2017年以後常態化接待旅客能力在2500萬左右,較受限於區域面積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將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京津冀


新一屆政府在國家層面部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意義重要,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能夠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習近平對京津冀一體化提出了7項要求,強調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


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和各個地區詳細規劃的出臺將進一步提速京津冀地區的發展。“京津冀一體化”的產業轉移將給龍頭上市公司帶來整合機遇,區域內的環保、交運、基建、地產等行業也將受益。


主題優選三:產業新布局,“十三五”規劃、海外並購






(來自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26

【前瞻】中美德工業4.0大決戰,風起雲動!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21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24 10:33 編輯

【前瞻】中美德工業4.0大決戰,風起雲動!
作者:水木然

當“工業4.0”上升成為德國的民族戰略、由總理默克爾親自代言,並把這一概念迅速風靡全球時,中國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動“中國制造2025”,總理李克強也擔任起了“中國制造2025”的超級推銷員,五次出訪累計帶回了近1400億美元大單。

與此同時,美國的科技業正在一旁虎視眈眈,準備隨時一網打盡……

這是一場德國人挑起的“科技競賽”,歷史真是讓人敬畏,兩次世界大戰均發源於德國,均來自於生產力的進步!當然,誰都不敢居心叵測的稱第三次世界大戰要爆發,那是唯恐天下不亂。

但是,這“工業4.0”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精彩的“大戰”,只因為以下三點:

1、它不會輕易動武

2、它需要一邊合作一邊競爭

3、它所有的成果都將服務於人類

這也是人類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人們生活,都將被徹底顛覆!
先說大的,工業4.0將產生一個什麽樣的世界格局呢?按照目前發展形勢,如果說未來世界是一個“人體”,那麽美國是大腦,德國是心臟,中國就是四肢。這里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世界加速一體化,以後誰也離不開誰

第二層意思:未來的競爭不再是誰滅掉了誰,而是誰必須從屬於誰

為什麽這樣說呢?

這就需要先來弄懂“未來工廠”的流程。

在未來,比如當你需要一輛汽車,你只需要打開APP,輸入你的定制化要求,信息就會發送給工廠,工廠將你表達的產品種種特性轉化成數據,然後通過計算來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機器的組裝。

最重要的是:這條流水線上每個元件都是按照你的意誌生產的,它有自己的身份信息,機器也會解讀這些信息,如果不符合馬上就調整,然後自動裝配。當然,這一過程中“人”是不參與其中的。

於是,可以這樣概括:工業1.0實現了“大規模生產”(蒸汽機的發明),工業2.0實現了“電氣化生產”(電力的廣泛應用),工業3.0實現了“自動化生產”(產品的標準化),而工業4.0實現了“定制化生產”,並且定制周期簡短,生產方便快捷。

在未來,你的香水是按照你的性格來調制的,你吃的藥是按照你的基因去配方的……這就滿足了當今人們對於多元化、個體化產品的追求!應該說這是一種世界潮流。

正是因為生產的定制化和多元化,“工業4.0”將產生海量數據,以德國安貝格工廠為例,其生產線上的在線監測節點超過1000個,每天采集數據逾5000萬個。

那麽,問題來了,“未來工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

第一:滿足這種定制化生產的機器設備很重要

第二:能夠使這種機器具備自我完善的系統更重要
  
第三:誰能監測並追蹤這些數據,然後歸納和分析,誰就掌握了世界脈搏。

看明白了嗎?工業4.0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以上三個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誰都想搶占這條“未來產業鏈”的最高端。這些海量數據終究是歸屬於機器、軟件、或是終端用戶?這將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關鍵問題。

德國工業4.0戰略

為什麽德國的工業4.0的焦點呢?不僅因為它是工業4.0的發源地,而且它可上可下,上可反抗占美國信息技術對本國制造業的入侵,下可壓制中國制造業的低成本競爭!

德國希望阻止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業各個環節都被雲計算接管,那麽美國就是最大的贏家。

德國電信副總裁萊昂貝格爾稱,假如汽車制造商不能掌握這些核心數據,那麽谷歌就會成為贏家,雲端平臺和雲包社區將使工廠淪為信息的附庸。

因此,為了避免被美國阻截性超車,德國正在全力以赴。


德國將工業4.0納入《高技術戰略2020》中,工業4.0正式成為一項國家戰略,而且正計劃制訂推進工業4.0的相關法律,把工業4.0從一項產業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

德國工業4.0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了來自黨派、政府、企業、協會、院所的廣泛認同,並取得一致共識。

這個共識就是:德國要用“信息物理系統”使生產設備獲得智能,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能工廠”。那時,雲計算不過是制造業中的一個使用對象,不會成為掌控生產制造的中樞所在!

美國工業4.0的挑戰!

首先,美國是工業3.0時代的集大成者,工業3.0是信息技術革命,美國在這方面遙遙領先全球。而不僅是德國,乃至整和歐洲都喪失了全球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機遇。

比如在信息產業最活躍的互聯網領域,全球市值最大20個互聯網企業中沒有歐洲企業,歐洲的互聯網市場基本被美國企業壟斷,德國副部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曾說,德國企業的數據由美國矽谷的四大科技把持,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工業3.0時期,全球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但歐洲企業節節敗退。

當前,美國的互聯網以及ICT巨頭與傳統制造業領導廠商攜手,GE、思科、IBM、AT&T英特爾等80多家企業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正重新定義制造業的未來,並在技術、標準、產業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工業互聯網與成為美國先進制造夥伴計劃的重要任務之一。

歐洲及德國對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及對未來發展前景表現出了一種深深的憂慮。


中國工業4.0的機遇

2014年6月24日,德國機械協會(VDMA)主席在日本說,德國和日本攜手應用中國制造業的挑戰,德國《世界報》網站也報道稱“中國機械制造業嚴重威脅德國!

德國對付中國制造業的法寶,則是用柔性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碾壓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說到這里,我們得先好好剖析下自己,工業4.0時代中國的優勢是什麽?

有人認為中國的人才是優勢:中國科技人力和研發人員總數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並且每年還有大約700萬大學畢業生。而中國一名工程師每年的綜合成本 (3萬美元),僅為美國(30萬美元)的十分之一,猛一看這真是“物美價廉”!

但筆者認為,中國所謂的“人才”是用自己的尺子衡量的人才,這些所謂的人才在創新和主動方面,差太遠了。還有人為中國優勢是它有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場,這實在說不過去,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所有的需求都是大家共享的!

如果要論及中國在工業4.0方面的優勢,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調查:中國工業擁有世界最完整的供應鏈條。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小到螺絲釘等基礎零件,大至通訊、航天、高鐵,這樣就可以隨時就地取材,整裝待發。

第二:中國政府強大的組織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獨特優勢。

從《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編制中的《中國制造強國2025規劃綱要》,中國政府相關的規劃出臺的越來越緊密!

另外地方政府也已在發力,各地對於相關新興產業給予扶持,雖然我堅持認為這絕大部分都是為了圈錢和拉動GDP!

工業4.0,中國最缺的是什麽?是對科技的信仰、對創新的沖動!

絕大部分中國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小商小販”階段,在這個以錢多錢少來論英雄的年代。有錢的想辦法繼續撈錢,沒錢的整日疲於奔命,你要跟他談創新和科技,他肯定說你就是個傻X。

中國人目的很單純,活著就是為了賺錢,哪里火就去哪里,什麽熱門就幹什麽,時下最流行的“互聯網思維”,實際上就是用免費拉人氣、用刷單擠上位,用低價搶市場、用爆款搏利潤,還絲毫看不到工業4.0的影子。

有人說:工業4.0消滅淘寶只需要10年”,我看哪里需要十年,最多三年!工業4.0將重構消費關系和購物鏈,從而摧毀重建商業結構!

我不禁在反思:中國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未來戰爭

但是如果你懂歷史,就會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內在原因就是工業1.0大革命,那時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得到解放,開始大規模生產。但是本國的生產原料又不足,只能去其他國家掠奪原料,就產生了資本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狂潮,然後分贓不均導致了世界大戰!

而德國,既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慘敗者。顯然這次不會剛拿到工業4.0大門鑰匙,就以挑選者的姿態站立出來,但是誰都不敢小看德國的野心。

如果非要提到“未來戰爭”。

以後不再誰能打敗誰的問題,而是如果你沒有能力,你連發動戰爭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你就是一個從屬者而已。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只垂詢強者、踩踏弱者。如果你不信,就再去翻一翻中國的近代史。

當然,和平和發展才是主流,未來的法則是在協作中謀競爭,在給予中謀回報,這是一種更為微妙的鬥爭關系:德國已是中國在西方最親密的夥伴,在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下,中德合作行動綱已面向全球發布,雙方都對美國信息技術的兩面性抱有疑慮。

和美國矽谷的公開戒備態度不同,德國仍然看重中國的商業機會和中國政府的合作態度。但私下里,德國人仍然把專利群攥出水來……

更何況,微妙面臨不僅只有德國和美國,還有日本和印度等等……難道在這個發展的大好時機,他們就沒有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嗎?所以,“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這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一個民族只有具備了憂患意識,懂得居安思危,才能長治久安!



來源:BWCHINESE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6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