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國出臺嚴厲政策限制外資銀行在英開展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181

2月26日周三,英格蘭銀行下屬的審慎監管局(PRA)出臺多項嚴格措施,意在限制非歐盟國家銀行在英國開展業務。 據PRA官網披露,非歐盟國家銀行需要滿足一系列嚴格條件才能繼續在英國設立分支機構經營業務,如果未能按規定達到要求,將有可能被永久禁入英國市場。 據統計,英國的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坐擁2.4萬億英鎊資產,約合英國GDP的1.6倍,但金融危機後,英國金融監管機構愈發擔心外國銀行的風險傳播效應將會沖擊本土市場,尤其是在英國開展零售儲蓄業務的愛爾蘭銀行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後幾乎破產,使得英國監管機構被迫出面為存款安全性做擔保。 根據要求,外資銀行設立的分支機構需要向PRA提交具體的財務信息,PRA將整理這些信息測算如果金融危機來臨,這些外資機構受到的負面影響將多大程度上傳遞給英國本土,與此同時,外資銀行分支機構還需向PRA提交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如何規避風險的具體應急方案。 PRA強調:”外資銀行在英國設立分支機構必須持續嚴格遵守規定條款,未達條件將可能被永久禁止在英開展業務。“ 令人尷尬的是,前不久英國政府還在極力遊說更多外國銀行來英國設立分支機構,英國政府希望放松管制來加強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10月,為了讓倫敦成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訪華時曾簽署一系列放寬中資銀行進入英國市場的條款。 而PRA的首席執行官Andrew Bailey卻表示出臺更嚴厲的政策與英國政府對外資銀行開放市場並不沖突,只不過為了確保英國的金融體系穩定,需要在放開市場和維穩之間找到平衡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49

中廣核旗下核能公司在英掛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0473.html

中廣核旗下核能公司在英掛牌

一財網 林春挺 2015-10-21 22:20:00

中國廣核集團所屬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General Nuclear International)在英國倫敦正式掛牌成立,將其作為推進英國核電項目的投資平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中廣核集團獲悉,英國當地時間10月19日,在第四屆中英能源對話期間,中國廣核集團所屬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General Nuclear International)在英國倫敦正式掛牌成立,將其作為推進英國核電項目的投資平臺。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國務部長Andrea Leadsom、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投資總裁Michael Byod,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和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共同為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揭牌。英國貿易與投資國務部長Francis Maude、英國文化傳播與傳媒國務大臣、布拉德韋爾B核電項目所在郡區議員John Whittingdale、中國駐英使館公使銜參贊金旭、英國核能行業協會總裁Keith Parker以及中英兩國相關政府官員及多家能源企業代表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中廣核是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2007年以來,中廣核加強了國際化的步伐,布局國際核電市場。2007年11月,中廣核與EDF簽署了全球夥伴協議,在聯合投資國內外電站及支持、擴大技術合作和聯合發展新技術等方面進行合作。

隨後,中廣核先後參與了土耳其首座核電站阿庫尤核電項目的招標、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溝通談判、競購擁有2個新建核電廠址的英國地平線核電公司等,加速闖關歐洲市場。

2013年初,中廣核正式參與到EDF主導開發的欣克利角C項目的談判溝通中,中廣核參與英國核電項目的建設受到了英國、法國和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10月份,中英兩國政府簽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鼓勵中英雙方企業參與對方國家的核電項目建設。

同年10月,中廣核與EDF就在英國投資建設核電站簽署了投資合作興趣函。2014年3月,中廣核與EDF進一步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工業合作原則協議(ICP)。

2015年6月30日,中法兩國政府在法國巴黎簽署《關於民用核能合作的聯合聲明》,明確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中方企業牽頭,在英國3個新建核電項目的建設中與法國相關企業開展合作。EDF支持並參與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另外一個英國核電廠址項目開發,並以“華龍一號”技術為基礎聯合開展適應性設計修改,主要滿足英國獨立核監管機構的安全要求並使其具有競爭力。

此次成立的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是英國核電市場開發進程中的重要節點。賀禹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在中英法三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在英國新建核電的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中廣核成立通用核能國際有限公司,將成為落實與法國電力公司(EDF)在欣克利角C、塞茲韋爾 C、布拉德韋爾B等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上全面合作的平臺,也是推動中英法三國在供應鏈領域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53

中國在英核電還建不建?中廣核首次回應正同法方協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630.html

針對媒體最近對中國所參與的在英國一個金額高達1800億元人民幣的核電項目的質疑,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終於作出官方回應。

5月18日晚間,中廣核通過官方微信“中國廣核集團”發布的一則題為“香港記者走進大亞灣反向路演”的消息顯示,該公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對來訪的記者表示,盡管近期媒體對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項目有一些擔憂,但英法兩國政府對HPC項目的支持始終未變。

黃曉飛稱,在法國政府的全力支持下,EDF目前正致力於完成“最終投資決策”所有必要的工作。作為英國三大新建核電項目的重要參與方,中廣核正在積極與EDF開展協商與談判,盡快促成HPC項目最終投資決策具備條件。

2015年10月21日,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EDF)在倫敦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前者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法電共同投資興建英國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後續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擬采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根據協議,在造價高達180億英鎊(約相當於1800億元人民幣)的HPC項目中,法國電力將占據66.5%的股份,中廣核牽頭的中方企業將在欣克利角C項目中占據33.5%的股份。而與HPC項目和SZC項目不同的是,BRB項目將由中廣核主導、法國電力參與,雙方在項目投資中將分別占據66.5%、33.5%的股份,並采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

黃曉飛稱,2016年3月3日,英法兩國政府首腦在巴黎會晤後發表聯合公報,明確指出兩國政府支持在民用核能領域的合作,並強調HPC為重大戰略性項目,是英法雙邊關系的支柱,是英國能源政策重要一環,關系到在2025年之前確保英國能源供應安全並提供有競爭力和非碳的能源。5月17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再度表示,支持EDF建造HPC核電站的計劃。

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廠址圖

最近,有法國當地媒體報道稱,為了回應來自EDF內部工會以及管理人員的強力反對,EDF企業委員會上周決定將請企業外部專家審議英國核電計劃的可行性。EDF工會呼籲將投資計劃延期兩至三年,擔心修建英國核電廠所必須巨額投資將使早已面臨財政危機的EDF陷入癱瘓。

作為英國上述戰略的首個新建核電項目,HPC項目也是英國自1994年以來第一個新建的核電項目。該項目一共有兩臺由法國電力提供的EPR核電機組組成。EPR核電機組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之一。HPC項目的造價中國臺山兩臺同樣使用EPR核電機組的2倍還多。來自2014年11月中廣核電力(01816.HK)披露的信息顯示,臺山這兩臺機組的工程總造價約為731億元人民幣。

“我相信,中國投資方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應該已經開展了大量審慎的調查和計算”,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2015年年底在廣州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對於中廣核來說,通過參與投資HPC項目的一個關鍵目的是,為日後華龍一號在BRB項目上得到使用提供基礎。因為,一旦華龍一號能夠“落地”英國,將迅速提升國內核電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在進行大型投資的同時,投資方並不只是著眼於短期內的投資收益,我相信他們在英國的投資,能作為他們進入歐盟巨大市場的跳板。除了短期的投資回報之外,在英國的投資還有很多其他附帶的利益。”吳百納當時對本報記者說。

英國曾經擁有輝煌的核能歷史,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核能的國家之一,擁有非常完善的核能工業體系,對核能的監管更是擁有一系列嚴格的要求。即便英國自1994年之後再也沒有建設新的核電站,英國對核能的技術審查也並未曾因此而有絲毫的松懈。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原局長趙成昆此前向本報記者分析,“英國對核電的要求,特別是安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華龍一號能夠進入英國,標誌著我們(的核電水平)與世界先進國家已經非常接近。”

中廣核此前向本報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華龍一號是中廣核與中核集團共同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其安全水平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主流三代核電技術相當。與這些國家的核電技術相比,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更具優勢,是中國核電出口的重要選擇。

目前,包括中廣核在內的中國核電企業已經與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約旦、亞美尼亞、肯尼亞等多個國家簽署核能合作協議。如果華龍一號成功在英國立足,那麽將大大地提高中國企業日後與俄羅斯、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核電強國參與發展中國家核電市場的競爭能力。

發展中國家將成為核能的主要市場。這些國家正在和打算利用核能來滿足當地的能源需求,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核動力”。 據世界核能協會估算,2015~2030年間海外新建核電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資達15000億美元。而這些巨大的市場空間則主要存在於發展中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91

中國30億國債在英被踴躍認購 外媒稱人民幣國際化又一里程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174.html

財政部26日晚間在其官網宣布,倫敦時間2016年5月26日上午12時,人民幣國債在倫敦成功定價發行,全球投資者認購踴躍。該筆國債發行規模為30億元,期限為3年期,發行利率為3.28%。

這是中國首次在香港以外的離岸市場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有利於豐富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投資品種,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外媒對此作出高度評價。英國《金融時報》稱,此舉是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新加坡《商業時報》表示,這有利於擴大現有海外人民幣資產的範圍,全球投資者可以更自由地進入人民幣資本市場。

此前,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在推介會上表示,此次發行是落實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出訪英國時兩國達成的重要共識,是中英雙方在財金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

孫曉霞說,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國債,是以中國經濟發展平穩向好的背景為依托,順應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也將對促進倫敦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這些媒體表示,向外國投資者提供具有深度和較高流動性的高品質人民幣資產池,對於中國提升人民幣國際使用率的目標至關重要。目前,在中國香港、倫敦、新加坡和法蘭克福等離岸人民幣中心,人民幣存款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離岸人民幣資產的供應還有待加強。

近年來,英國境內人民幣存款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約為440億元,較2014年增長了120%以上。中債資信政策研究部分析師張天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倫敦離岸市場的不斷活躍以及增長迅速的人民幣存款池等因素都激發了對於人民幣債券的配置需求。

張天碩認為,財政部在境外發行國債有利於豐富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投資品種,提高海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積極性。同時,主權債券的發行可以為我國企業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定價基準,共同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發行場所由最初的中國香港延伸至中國臺灣、新加坡、倫敦和悉尼等地,債券發行主體也從政策性銀行拓展至財政部、人民銀行、境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乃至境外企業。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離岸人民幣存款規模不斷上升,人民幣資產的資產配置需求相應增長。去年8月匯改以來,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對離岸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海外人民幣債券的發行一度下降。當前隨著人民幣匯率的逐漸趨於平穩,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成交量和債券發行量已有所回暖。

張天碩指出,隨著國內債券市場“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開放進程不斷加速,未來離岸債券市場和在岸債券市場的互動將會進一步加強。

近兩年來,中英兩國在財金領域深化合作動作不斷。張天碩告訴記者,目前倫敦已經成為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一。

2015年10月,中國央行在英國倫敦采用簿記建檔方式,發行了5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央行票據,票面利率3.1%,這是中國央行首次在中國以外地區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央行票據。

2014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倫敦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

財政部自2009年開始每年在香港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此前香港是財政部唯一發行離岸人民幣國債的地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01

脫歐或許更挺核 專家稱不影響中國在英的這筆能源大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238.html

英國“脫歐”會不會對英國發展低碳能源的政策帶來影響?會不會對中國在英投資的核電項目帶來不利?

“沒有直接的影響。”原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所長周大地最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在應對氣候變的問題上,即便是在歐盟內部,也是非常積極的。英國在發展低碳能源的問題上,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不會因為“脫歐”而出現翻盤的情況。

談及英國正在致力於發展核電的問題時,周大地表示,脫歐不會對英國發展核電和中國在英投資的核電項目造成直接的影響。他分析,歐盟內部,針對核電主要分成兩派,反對者主要以德國為首,而支持者則主要包括英國。

多位業內人士同樣向記者表達了與周大地一樣的觀點。“不會對我們在英項目有影響。”他們中有的說。

2015年10月21日,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EDF)在倫敦正式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前者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法電共同投資興建英國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後續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擬采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根據協議,在造價高達180億英鎊(約相當於1800億元人民幣)的HPC項目中,法國電力將占據66.5%的股份,中廣核牽頭的中方企業將在欣克利角C項目中占據33.5%的股份。而與HPC項目和SZC項目不同的是,BRB項目將由中廣核主導、法國電力參與,雙方在項目投資中將分別占據66.5%、33.5%的股份,並采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

由於該協議讓“中國核能企業‘走出去’實現歷史性突破”,創造了中國企業“首次主導開發建設西方發達國家核電項目”的紀錄,而使得核能界和媒體一度為之興奮不已。

值得關註的是,在上述協議簽訂之前,2015年上旬,歐盟駐華大使史偉2015在廣州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說,歐盟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但歐盟對中國企業在歐盟的投資也有相關的規定,比如說,投資需要透明和安全,特別是在核能領域。

而今年早些時候,有法國當地媒體報道稱,為了回應來自EDF內部工會以及管理人員的強力反對,EDF企業委員會上周決定將請企業外部專家審議英國核電計劃的可行性。EDF工會呼籲將投資計劃延期兩至三年,擔心修建英國核電廠所必須巨額投資將使早已面臨財政危機的EDF陷入癱瘓。

對此,5月18日,中廣核通過官方微信“中國廣核集團”發布的一則題為“香港記者走進大亞灣反向路演”的消息顯示,該公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對來訪的記者表示,盡管近期媒體對HPC項目有一些擔憂,但英法兩國政府對HPC項目的支持始終未變。

而英國駐華大使館在5月23日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HPC項目的‘最終投資決定’對於法國電力集團來說是一個公司商業行為。然而,英國政府及法國電力集團對該項目都很有信心。法國政府也仍會全力支持該項目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8

退歐公投對中企在英投資影響幾何 王健林:弊大於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286.html

今天進行的英國退歐公投給英國、歐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都造成了許多不確定性和風險。無論結果是“留歐”還是“退歐”,公投本身都深深傷害了英國和歐盟的關系。

那些把英國看作進入歐洲市場的門戶、在英國設立歐洲總部的外國投資者已經開始擔心了,包括近幾年來高歌猛進不列顛的中國投資者。

一旦公投結果是退歐,英國的金融市場可能更加自由開放,但中國投資者和很多外國投資者一樣,可能不再將英國當作歐洲市場的門戶。

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現在看來,一旦英國脫歐,英鎊肯定會下跌,歐元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英國和歐洲的經濟都會受到拖累。英國和歐盟都是中國主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其經濟下滑肯定也會給中國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銀行倫敦分行

目前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英國在歐盟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英國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不過張建平強調,英國脫歐,更主要的將影響英國和歐盟各自的經濟實力及他們之間的經濟關系,“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在經濟層面,而不是直接的外交政策。中國對英國和歐盟都有比較成熟的外交政策。”

退歐將致英鎊貶值、在英資產縮水

中國中車英國公司總經理丁彪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他認為,在英國退歐問題上,在英國發展的中企企業會有兩個擔心。

首先是擔心英鎊貶值,英國外匯儲備下降,英國政府財政將面臨一定困難。

丁彪表示,一些企業會擔心目前已經立項、由英國政府投資的項目,一旦退歐,會由於資金不足而直接造成項目無法實施。

企業的第二個擔心是一旦退歐,英國政府大部分時間可能無法顧及目前的常規工作,而要解決屆時最突出的退歐談判和因為退歐而損失的就業崗位問題。

“政府工作效率可能會慢下來。很多事情會延期。”丁彪說

張建平表示,一旦退歐,對英鎊匯率的影響肯定是負面的,英鎊會貶值。已經在英國投資的投資者會覺得資產有縮水的風險。因此企業要考慮是否用其他資產來做對沖準備。

歐洲總部何處安放

英國一直是很多歐洲以外企業進軍歐洲的跳板,也是其設立歐洲總部的首選地。

張建平表示,最近兩年,中國在英國投資爆發式增長。其中兩個主要原因與多數其他外國企業相似:一是在英國設立歐洲總部,二是將英國作為進入歐洲市場的跳板。

英國工商業協會今年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75%的外國投資者將歐盟成員國身份看做英國吸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退歐”將影響英國對外資的吸引力。

張建平認為,如果英國脫離歐盟,意味著從英國進入歐洲市場的成本會增加,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程度會下降,會影響英國作為跳板和歐洲總部的作用。

布魯金斯學會美國與歐洲中心訪問學者、前法國國防部長政策顧問陸克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若英國離開歐盟,將在經濟上變得孤立。倫敦將繼續是金融中心,但在其他行業,中國的利益很快將轉移到歐洲大陸。”

至於已在英國投資和打算前往的企業如何應對,張建平表示,這需要企業家自己回答,他們必然會考慮英國投資環境的穩定、匯率狀況及企業所在行業的起伏。

萬達集團是近年來投資英國的中企中受關註頗多的一個。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牛津大學演講時被問到:如果英國退歐,英國的投資吸引力是否會下降?他回答說:英國脫離歐盟,弊肯定大於利。

他表示,首先從歷史上看,英國在歐洲從來沒有獨立過。第二,現在經濟全球化,英國很難獨善其身。離開歐洲可以活得更好嗎?現在很難說,不要說退出就更好,有可能退出更壞。第三點更重要,退出來容易,再想進去就難了。

王健林說,萬達非常願意把英國作為整個歐洲的中心來看待。英國是世界上市場自由度最高的國度。一旦項目落地,可能考慮把整個歐洲的總部放在英國。

金融業利好 無礙人民幣國際化

張建平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更多地取決於中國在境外貿易投資中使用人民幣,還取決於中國子賬戶的開放步伐。英國脫歐,在金融方面有利於英國進一步提升金融行業的自由化水平,英國將能夠獨立自主地制定金融政策和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國際化不會有太多負面影響。

但不同行業受到的影響可能不同。張建平表示,金融這樣的行業會受益於脫歐,有一些行業則可能受到負面影響,比如制造業,後者長期受益於英國與歐洲經濟的一體化。英國退歐後,將導致制造業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英國有吸引力的行業非常多,包括金融業、高端制造業(汽車、機械設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研發設計和商務咨詢服務。張建平說,同意脫歐的英國人所占比重相當高,這說明英國對行業競爭力有充分的信心。

“英國脫歐會打擊一部分投資者的信心,但我想有些投資者仍然會考慮在英國投資。”張建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50

亞馬遜在英測試無人機快遞獲批 或實現半小時送貨

亞馬遜周一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英國民航局和其他組織的許可,得以在該國測試無人機送貨業務。

亞馬遜在聲明中說,由英國民航局支持的跨部門團隊已經允許亞馬遜探索三大關鍵創新:在農村和近郊地區測試超出視線範圍的無人機運營;通過測試傳感器的性能來確保無人機能夠識別並躲避障礙物;讓一名操作人員同時操作多臺高度自動化的無人機。

這都是為了拓展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配送業務,這項業務希望在用戶下單後30分鐘內,通過無人機送貨上門。

亞馬遜2014年率先向美國監管者提交類似測試活動的監管審批。

事實上,不光亞馬遜能夠通過這些測試獲益,英國政府同樣如此。

“我們希望將無人機安全地整合到整個航空系統中,從而促進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英國民航局政策主管蒂姆·約翰遜(Tim Johnson)說,“亞馬遜的這些測試將為我們的政策和未來的落實方法提供信息。”

附亞馬遜官方聲明:

Amazon and UK Government Aim for the Sky with Partnership on Drones

New Program Will Explore the Safe Use of Drones for Delivery

SEATTLE--(BUSINESS WIRE)--Jul. 25, 2016-- (NASDAQ:AMZN) – Amazon has today announced a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Government to explore the steps needed to make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by small drones a reality, allowing Amazon to trial new methods of testing its delivery systems.

A cross-Government team supported by the UK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CAA) has provided Amazon with permissions to explore three key innovations: beyond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 in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testing sensor performance to make sure the drones can identify and avoid obstacles, and flights where one person operates multiple highly-automated drones.

“The UK is a leader in enabling drone innovation – we’ve been investing in Prime A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re for quite some time,” said Paul Misener, Amazon’s Vice President of Glob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s. “This announcement strengthens our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and brings Amazon closer to our goal of using drones to safely deliver parcels in 30 minutes to customers in the UK and elsewhere around the world.”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will help Amazon and the Government understand how drones can be used safely and reliabl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t will also help identify what operating rules and safety regulations will be needed to help move the drone industry forward.

“Using small drones for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will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create new jobs in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and pioneer new sustainable delivery methods to meet future demand,” said Misener. “The UK is charting a path forward for drone technology that will benefit consumers, industry and society.”

As the UK’s aviation safety regulator, the CAA will be fully involved in this work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safe use of drones beyond line of sight. The outcomes of these tests will help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policy and regulation in this area.

“We want to enable the innovation that aris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rone technology by safely integrating drones into the overall aviation system,” said Tim Johnson, CAA Policy Director. “These tests by Amazon will help inform our policy and future approa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71

在英中資行:脫歐不影響倫敦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脫歐後英國失去金融互通護照,對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不會有什麽影響。” 中國建設銀行倫敦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彪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倫敦金融城如何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問題成為各界關註焦點,而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會不會由此縮小規模或受到負面影響的問題,也被普遍關註。但第一財經記者從中資金融機構得到的反饋相當一致,都認為,倫敦金融城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會輕易撼動,人民幣離岸中心更不會因為脫歐失去魅力和凝聚力。

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胡昆在采訪中也認為,因為中資銀行以分行形式開展業務,實際上使用所謂的“金融互通護照”制度不多,對現有業務開展影響不大。

離岸中心建設不會受影響

李彪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英國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性的人民幣支付中心,除了有很多英國的銀行,同時還有很多在歐洲的銀行、南美的央行、美國公司在這邊開戶,這些開戶實際上已經完全擴展了歐盟區的範圍,可以說這是一個支付的途徑和渠道。這個渠道可以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得到的,可以實現。因此即使英國脫歐後,失去金融互通護照,對人民幣離岸交易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在英國外資銀行占全英國金融資產50%,英國脫歐後,確實存在受“金融互通護照”的限制問題。”胡昆的觀點也非常鮮明:“但是從中資銀行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是以分行的形式在倫敦開展業務。我們作為外資銀行,不僅僅在英國,也是在歐洲和歐盟認同的外資銀行,對於我們現有開展的業務影響就不大,我們沒有真正享用這個’金融護照’制度;未來有可能產生變更,但對我們開展的業務不會出現重大變化。”

胡昆還認為,只要政策、監管和制度是支持資本市場運作的,大家還是會自然而然選擇選擇倫敦進行相關的交易,即使改變了“金融互通護照”制度,“那必然會出現一個雙邊的制度安排,來促使大家形成一個有效的市場,提高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這個本質是不會改變的,至少英方在這方面是重視的;至於歐盟,可以看到雖然有漫長的談判過程,但也是一樣,因為有眾多的機構在倫敦開展業務,比如德國和法國舉足輕重的銀行,都是以倫敦為支點來拓展歐洲乃至全球業務的,這個變化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變的。中資機構的戰略是清晰的,也是更希望立足於倫敦來拓展國際資本市場開展業務。”

堅定駐紮倫敦交易全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資對繼續駐紮倫敦開展業務信心滿滿。作為倫敦地區清算行,建行倫敦分行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步子飛快。目前英國已經是除香港之外,中國海外全球第二大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

“建行以倫敦為中心來發展歐洲的金融業務,這個戰略沒有任何變化。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的戰略,重點還是在擴大人民幣產品,另外就是會集中屬地化業務發展方面,這也是海外戰略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倫敦這樣一個極具特色的金融市場,我們要把人民幣的元素註入進去,逐步擴展人民幣在市場上的業務品種。來提升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也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李彪說。

在李彪看來,倫敦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優勢是有相當完善的制度,經歷幾百年的金融體系建設也是非常成功,還有就是集中了全世界的金融人才,尤其突出的是交易型的專門人才、投資銀行的專門人才;在他看來歐洲其它一些金融城市還是很難跟倫敦競爭。“脫歐之後,在倫敦的有些金融服務可能需要提升,但是這種提升,是基於整個金融結構的調整。但因為這種金融結構的調整,其它城市會取代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話,短時間內是做不到的。除了人力資源,還有其他包括法律框架建設等資源,倫敦還是非常強的。”

李彪告訴記者,歐洲各個金融產業發達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這些城市在歐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業務、產品和服務他也非常看好。他說,法蘭克福的特點是實體經濟支付交易比較強,尤其在人民幣方面;巴黎實際上也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在歐元的業務方面有一定表現;很多分行和境外子行設立在盧森堡是考慮到其地理位置,有非常快的發展趨勢;而倫敦最擅長的是在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貨幣交易,大宗商品交易,投資銀行衍生品等方面,各有各的特點,目前倫敦依然處於領先地位。

經常去中國銀行倫敦銀行采訪的第一財經記者,此次走進中銀倫敦交易室,立刻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氣氛。不僅交易室擴大了一倍,交易平臺也多出不少,已經有點人氣十足的感覺。

“對於中國銀行而言,立足於倫敦,來拓展全球業務的戰略是確立的。在去年11月習主席訪英時,中國銀行同步宣布在倫敦建立總行的全球交易中心。”

曾在香港工作,剛被任命來英國三個月的胡昆,談起倫敦的國際金融市場優勢已如數家珍。

在胡昆看來,倫敦在語言環境,時區優勢,從業人員和金融機構的豐富程度和總數,包括金融資產數量,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等優勢相當明顯,”比如,倫敦所有金融企業持有的金融資產的總量,是英國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五倍;倫敦的外資銀行,在所有金融機構占有金融資產的比例為50%。這兩個因素說明:金融產業對於倫敦,對於整個英國的重要性;以及外資還是喜歡在倫敦的市場環境里進行相關的交易和業務拓展。所以,由於已經形成的優勢,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很穩固的。脫歐帶來的主要還是不確定性。倫敦金融的融通,更多的是在資本市場,絕大部份產生金融資產的業務,更多源於資本市場的操作,而恰恰資本市場的交易原理,是不受制於地區的影響的。”

胡昆認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選擇在倫敦,也是倫敦作為全球第一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而作出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選擇在倫敦是正確的,因為根據BRS國際清算銀行所統計的數據,全球40%的外匯交易發生在倫敦,單從人民幣的外幣兌換或者交易業務來看,倫敦已經是很好的選擇。更何況還有政策推動,這幾個方面都是在支持倫敦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繼續延伸和推廣。”

人民幣國際化循序漸進

就在上周,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第二個人民幣國際化報告。兩位銀行家都認為這是一個與市場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常規性行動。

李彪介紹說,近兩年,人民幣國家化的進程越來越加塊,特別是SDR人民幣入籃成為標誌性的一步,“這一年中,人民幣從貿易融資貨幣、交易貨幣、支付貨幣這幾個方面的占比有很大的提高。人民幣已成為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和交易貨幣。”

而在胡昆看來,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國策:目前是要讓更多的人來使用人民幣,不管是貿易結算,資本融通還是相關產生的交易需求,但本質而言,還是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人民銀行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比如拓寬境內外的交流渠道。今年5月底已經宣布了新的外國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的指引細則;與此同時,也鼓勵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向一級市場進行融資,融資不管是在離岸貨幣,還是在美元或者歐元,也等於是增加了外幣和人民幣的兌換和使用需求,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和制度建設是人民幣國際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胡昆打了個比喻,就像一個商品慢慢讓人熟悉和習慣使用的過程,“不光是我們的東西要吸引人,還要讓人深刻感受到這個東西的價值到底在哪兒,提供的遠期的預期是什麽?投資回報的波動性會產生什麽影響?這些都是制度建設和安排,目前成熟的監管體制,實際上都在慢慢地努力推動這方面的改革。”

雖然李彪和胡昆都不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此次發布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是選擇了一個特殊時間節點,但是他們也都覺得,即將於9月初在杭州舉行的G20高峰論壇,可以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建設的一個展示平臺。”人民幣國際化作為長遠的國家戰略,G20對展示和提升整個人民幣在世界的使用程度,包括以後的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都會發揮積極的作用,這可能也是G20很重要的議題。“李彪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77

Swatch勝訴 蘋果無法在英註冊“iWatch"商標

細心的蘋果粉絲應該註意到,蘋果的電子產品大多數以i開頭,如iPhone,iPad,iMac,iPod等,但蘋果推出的智能手表卻以Apple Watch命名,這是因為蘋果身陷“iWatch”的商標權之爭。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英國知識產權辦公室(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在經過4月的聽證會後,本周正式通過了瑞士手表制造商Swatch(斯沃琪)提交的上訴材料,蘋果將無法在英國註冊“iWatch”商標。

早在2014年3月蘋果公司尚未推出智能手表之際,Swatch就提出“iWatch”與本公司的"iSwatch" 和"Swatch"商標過於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向英國提出反對蘋果註冊"iSwatch" 商標的請求。同時Swatch向蘋果已註冊“iWatch”的所有國家的商標局接洽,並表示抗議。綜合考慮之後,2015年蘋果推出首款智能手表時,為其取名 "Apple Watch"。9月7日,蘋果在舊金山舉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Apple Watch Series 2。

根據美國政府的備案,Swatch過去曾采取過行動阻止其他公司註冊iWatch的商標,目前蘋果已在日本、墨西哥、土耳其等國註冊iWatch商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784

英央行警告在英金融機構:要為脫歐最壞情況做準備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近日緊急致信設在英國的各金融機構,要求在7月14日前提交應對英國脫歐的應急計劃,並呼籲英國同歐盟之間達成相互認可彼此監管規則的全面金融服務協議。

英央行行長卡尼在當地時間4月7日的一場演講中指出,該計劃旨在令在英經營跨國業務的數百家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能夠應對脫歐導致的各種可能性,防止金融穩定受到威脅,未雨綢繆,為包括硬脫歐等有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做準備。

倫敦金融城政策和資源委員會主席包默凱(Mark Boleat)在回複第一財經記者的郵件中稱:“英政府應尋求與歐盟簽訂一份確保市場準入互惠,並盡可能接近我們現有安排的貿易協議。”

英央行行長卡尼

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在上述信函中,英央行指出,英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要與歐盟建立全面的新的貿易關系,且還將在達成協議之後有一段用於過渡的“實施期”,但鑒於最後成果仍存在各種可能性,英央行希望各金融機構可以提早做準備。

卡尼則表示,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如果有所需要,所有公司都可以準備好隨時為全方位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應急計劃”。

目前,有不少公司在規劃上進展順利,但根據英央行的評估,“各機構之間做出的規劃的水平並不均衡,且在應對最糟狀況方面並沒有進行足夠測試。”

英央行在信函中透露了其認為“最糟結果”的三個情形:包括英國脫歐後未能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英歐沒有就“實施期”達成一致,或英歐未能就相互承認監管標準和金融監管合作等問題達成協議。

英央行強調,“對於那些依靠金融通行證在英國從事業務,或其在英國業務中包含了重要歐洲元素的企業,我們希望其提出涵蓋一系列潛在狀況的、有充分應急能力的計劃,其中也包括對於最不利潛在可能性的分析。”

“金融通行證”是許多金融機構落戶倫敦的重要原因。簡而言之,作為歐盟成員國一員,英國金融城中的金融機構所持有的“金融通行證”可令其在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的運營暢通無阻,然而,英國政府選擇硬脫歐,將令許多以倫敦為歐洲總部的金融機構失去這張“金融通行證”。

此前,英國獵頭公司Morgan McKinley曾發報告指出,根據其對金融業雇員的調查,超過30%的倫敦金融城員工認為其雇主可能在英國脫歐進程完成後撤出倫敦。另據英國市場研究公司Mlex的調查報告,有約13500家企業的業務都同“金融通行證”直接或間接相關,其中包括直接使用該通行證的金融機構和為其服務的第三產業。

目前,因擔心脫歐後在歐盟經營受限,許多在英的大型金融機構已經宣布將工作崗位從英國慢慢移出。

譬如,英國最大的保險社團勞合社宣布將在布魯塞爾建立一個全新子公司,高盛、匯豐等投行也開始將部分業務從倫敦轉向巴黎、法蘭克福等城市,JP摩根有可能轉移4000個左右的職位,匯豐銀行則宣布將1000個投行業務職位從倫敦轉移到巴黎。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工作遷出本身將打擊英國的稅收和經濟增長前景。有分析人士預測,英國脫歐可能令倫敦金融城最高損失23萬個工作崗位,轉出總計1.8萬億歐元資產。

包默凱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是否需要保留“金融通行證”這個問題上,英國政府想知道的是,如果英國脫歐意味著喪失5%的投行工作,也許可以接受,但如果意味著喪失30%的投行工作,這對稅收將產生什麽影響?

“金融和專業服務業是一個強大而可持續經濟的關鍵要素。”包默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我們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282億英鎊,在全國提供了超過220萬個就業崗位,2015年這一行業還為英國貢獻了714億英鎊的稅收。”

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

同時,歐洲其他金融中心開始覬覦倫敦向歐洲分流的業務和將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

法國央行名譽行長努瓦耶(Christian Noyer)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就指出,英國脫歐後很可能將失去其“金融通行證”和爭議已久的歐元清算中心,未來倫敦部分金融業務必須轉移到歐盟的其他金融中心。

而卡尼在演講中呼籲其他各國政客不要切斷倫敦同歐洲的來往,應該維持金融市場開放,在銀行業中不要搞貿易保護主義。

卡尼表示,目前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分岔路口,脫歐在金融服務方面的談判是各主要經濟體是否真心願意建立穩健的全球金融系統的“試金石”。

“其中一條‘高速路’通向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快的可持續增長和更好的風險管理。”卡尼表示,但另一條“低速路”則將導致信任與合作的缺失,中斷資本流動並削弱貿易與創新,這將“不利於所有人,並導致就業減少,增長放緩,國內風險增強”。

卡尼此前就警告,如果倫敦金融城地位被削弱,歐洲其他經濟體同樣會受損害,因為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一半以上股權和債務都是在英國的金融市場上籌集的。

對於英歐談判,包默凱則指出,英國政府恪守承諾在3月底前觸發了《里斯本條約》第50條規定,“英政府應尋求與歐盟簽訂一份確保市場準入互惠,並盡可能接近現有安排的貿易協議”。

“政府也必須在談判的早期階段就獲得一項過渡性交易,以便為英國和歐盟的企業與消費者提供保證。”他指出,這將保障跨境貿易在談判期結束後的連續性,並在批準新的合夥協議之前,為雙方提供一座橋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