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香港認股權的規則及由來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270


glassfund:


1./ 如要批股超過20%或新股買家少於6人便要開股東會通過才可進行。 但是授出認股權有無類似規定呢? 如果無此規限, 咁上市公司咪可以狂印認股權証給友好, 炒高股價並認新股套現? 就算到期前都炒唔到去行使價, 最多咪損失了一點行政費印刷費, 看來百利而無一害呀? 那麼小股東的股權便攤薄了? 實情是否這樣呢?

2./ 授出認股權給友好, 與發行可換股債卷東西 再操作上及規則上又有咩分別? 看來好似一樣。


greatsoup:


1. 至於證股證,據上市規則15章稱:
http://www.hkex.com.hk/rule/listrules/15.Vol1_tc.pdf
(1) 行使認股權證而將予發行的證券,與行使任何其他認購權(假定所有該等權利即時予以行使,而不論該項行使是否可獲許可)而發行的所有其他股本證券合併計算時,不得超逾該等認股權證發行時發行人已發行股本的20%。就前述上限而言,符合第十七章規定的僱員或行政人員股份計劃而授予的期權不會計算在內;及

(2) 該等認股權證的到期日,由發行或授予日期起計,不得少於1年或多於5年,並且不得轉換為其他可認購證券的權利,而該等權利的到期日,由原認股權證的發行或授予日期起計,是少於1年或多於5年。

其實這條例,是為了劉鑾雄等人設的,當年他大比例送輪,甚至以輪送輪,不斷集資,終導致監管當局限制他們所作所為呢。


何車先生:認股權典故: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464
窩輪可令人創業興家,亦可令人蕩產傾家,炒家當有體會。窩輪在本港實際已有32年歷史,第1家發輪的,是置地公司;發輪奇才輩出,奇才中奇才是羅旭瑞。

■ 置地在73年發行「債股」(Loan Stock),由「債券」及「窩輪」組成,分3樣東西掛牌:1債券與窩輪「套裝」,附有「Cum-warrant」字眼(Cum即「包括」),買入者代表 持有債券及窩輪,市價是下列2及3兩者相加;2只有債券部份,附有「Ex-warrant」字眼(Ex即「不包括」),買家只買入債券的部份,市價隨市場 利率變化而作反方向上落;3單純窩輪的部份,市價隨置地股價上落而變化,這就是本港窩輪的始祖。

這隻本港窩輪始祖,飛沙走石,73年至75年底,跌剩零頭,期內恒指由逾千七點跌至150點,當年在港掛牌的置地當然也是跌剩零頭。但由75年最低位起, 至80年代初期窩輪屆滿時,置地股價回升十倍八倍,置地窩輪大約狂升了50 倍,當年有錢有膽有識者,10萬元變了510萬元。

聯交所火滾

■87年股災前後,本港窩輪市場熱熱鬧鬧,火火紅紅,花樣百出。李明治的聯合系公司,發行「輪中輪」,持有者提前行使,可獲送壽命較長的窩輪。何鴻燊的信 德集團(242),發行2067年12月15日到期的極長壽窩輪,跨越了「50年不變」的期限,行使價2.92元,最終集資金額7.99億元。到2067 年,何鴻燊若仍然健在,將是145歲高齡,何猷龍亦已90歲。「一拖二」、「一拖三」常見,冷門股亦照拖;華人置業(127)有91年、93年及95年到 期的窩輪,冷門股美麗華(071)照樣是「一拖三」,有90年、92 年及94年到期的窩輪。

羅旭瑞出場了。他的腦筋轉得比德昌電機(179)的摩打更快,財技可能比陳國強更了得。世紀城市(355)旗下的國泰城市(當年主要資產是銅鑼灣法國醫院 對面的國泰酒店,當年電腦代號206),87年1股送16份窩輪(電腦代號 415與416,分為8份在89年底到期及8份在94年底到期),另外1股送1股紅股,再1股拆細為兩股。試想想,只要用一些本錢「托住」正股,窩輪價水 漲船高,將窩輪派發(沽售)或仍然持有,誰人得益最大?

上市公司濫發窩輪,窩輪最後若兌為正股,是原本股數的若干倍。最後,聯交所「火滾」,規定上市公司最高發輪的比例,是「5送1」,即窩輪最後兌為正股,新增股數只能是原有股數的16.7%以下。

■ 國泰城市在87年大送窩輪後,滿懷大志,88年曾欲蛇吞象,狙擊大酒店(045),當然沒有成功。91年,出身自新鴻基證券及振通的賴焯群,取得國泰城市 的控制權,自任主席,公司易名為茂基集團(MKI Corporation)。茂基後由鄧永鏘任主席,今已不存在,當年的電腦代號「206」,現由「德祥企業優先股」所使用。


脫苦海先生: 華置(127)發行認股權的盛況: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479
為左顧及作者的身家性命財產,循例一句:以下內容純屬創作,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前陣子由於法例改動關係,曾經有好幾個月沒有新窩輪發行,各位賭仔望穿秋 水。新窩輪一出,人人都爭著真金白銀去買。但如果有人大筆大筆咁免費送窩輪給你,分文不收,換股價比市價低,保證一定可以行駛,是否發白日夢呢?


約在十多年前,「增高丸」一系的公司供股供到停不了,可能當事人都覺得不好意思如此乏味,實行搞搞新意思:大送窩輪。例如「棍頭買地」一次過免費送出三種 窩輪:一隻幾個月命,第二隻兩年命,第三隻四年命、八八、九零、九二,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另外「增高丸」及「支那玩野」亦大送窩輪。全部都係低價行駛, 必定有內在值,保證唔係廢紙。市場有人跟風,例如「倒黃」就發過2047年到期的窩輪,祖孫三代都可以代代相傳。

大送特送,是否有利股價呢?當然不是!濫發低行駛價的窩輪,其實只是變相供股,還要是定好時間表,幾個月後供一次,之後每兩年供一次。散戶不供,可以在市場拋售窩輪,大股東多多益善。低價行駛,大幅攤薄資產盈利,派息免問,但董事酬金天文數字,否則如何包足四大名旦?

結果?奸計當然得逞,證監買佢怕,唯有修例,收緊發生窩輪的最高比例及年期。

投資者不應受惑於上市公司的派送,無論是窩輪、紅股、分柝、贈送附屬公司股份等,均要判斷其對於公司或股東是否有長遠利益,玩弄數字遊戲者背後必有所圖,等而下之把公司的資產挖空,往往得不償失。

2. 其實兩者無分別,只不過可換股債券要先出錢,證股權可能要出,亦可以不用,但後者看來遠比前者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81

一本奇書解釋宏安(1222)悲劇的由來

味皇兄曾在集優一文中提及一名在宏安辦事,類似叫陳振康的物體,今日想談談他。

他在星期五於香港經濟日報做過訪問,內容提及他寫了一本叫做《上流力》的書,我昨晚無意中在某書店看到,提及如何上位之餘,也談到他的家世,讀完之後,大覺他做他要學他的所謂「成功人士」的應該做的事,我看完之後,大罵幾次不雅的字句,在此就不深談的。

根據他的書和Webb-site.com的資料綜合,他只生在紅磡一家庭,有幾位兄弟姊妹,在高考成績不佳,據稱是沒有A、B之類,進入理工大學(當時是理工學院)會計系就讀,之後進入一家八大以外的會計師,後來轉了一次工,合併後成為進入現時的四大之一的安永(記憶所及?)。

其後在1993年,(他稱大約是28歲,和年報資料大致吻合),因為華建控股(479,現因財困陷入除牌階段,正被拯救中)上市的關係,故擔任這公司的財務總監,其後他稱他們旗下的判頭之一鄧清河(書中沒講到,但是一對證後應該是鄧本人),在追數後惺惺相識,於是被宏安集團招攬過去,做其董事,至今十餘年。

為何他為這人渣公司擔任十餘年的財務上面一把手?當中,卻有一大段故事。

在1996年間,他因賺到第一筆錢,購入黃埔花園一小單位,作價超過200萬,其後樓後快速升值,加上炒賣股票賺得不少,加上轉職至宏安後,人工大增,所以認為有能力應付,故於約1997年再次以615萬購入同一屋苑的另一較大單位,並出租予韓國人。

結果金融風暴爆發,樓價大跌,且因為股票投資失利,又加負一筆錢債,租住大單位韓國人因生意失利遠走韓國,欠租多月,導致他被迫出售該小單位,度過難關。他亦要兼職擔任上海集優(2345)及多家人渣或財困公司如北京御生堂(1141,前雄豐國際、保興發展)、耀榮明泰(72,已除牌),以及因宏安收購而得的位元堂(897,前得利)的董事總經理及PNG資源(221,前利來控股)及中國農產品(149,前港澳發展、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的主席。

在這樣大的財務壓力下,加上其工作專門,人工也高,導致轉職困難,加上他稱其內向的性格,並沒有想過接觸他人,又加上老闆因該公司因金融風暴經營失利,導致其需要找盈利增長點,在這前提下,需要大量集資以發展新業務,但新業務卻是開展困難,導致盈利基礎不廣闊,且持續虧損,故需要加大集資額去繼續投資,導致更大的悲劇,但是主席則可以作多項業務投資,把私人的物業注入以股東資金以自肥,並減少自己的損失。上層的公司也因資金不足,大股東也不想拿錢出來,或者繼續配股失去控股權,加上購入的下層公司本身財務亦非常困難,導致不斷使下層公司集資,並把資金輸送至上層公司,導致下層公司的股東情況更加嚴峻。

總的來說,故此在一家財困還要大舉擴張的公司加上一個財困老闆,加上一個財困財務下,導致近十年來這家公司不停抽水,人見人怕,這老闆還「明言投資者驚公司供股集資,或透明度不高的話,可以避開不買」。

但是如果公司供股,股價也會大,但賣掉也使人賠過清光,導致別人對此股戒心大增,也導致每股股東權益持續減少,這完全不利小股東。但是還有不少人還痴迷於這於股票,以為這些股票便宜又好炒,容易賺錢又值得買,我就真的沒話可說。

至於他在書中說法,其實和iMoney的施伯樂無甚麼分別,完全是上一代的價值觀,但我覺得有專業資格就考的看法抱贊成態度,但不贊同我們每一日都要全部給老闆,只要工作時間就夠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不如努力做自己生意好過,為甚麼要分錢給你? 

長工時是對自己生活身體都沒有益處的,這些人把病態視作正態,還要教別人如何上位,以上一代的價值觀繼續害我們,荼毒80後,使我們這一代繼續導致更多的悲劇出現,我們點解要上位,為何不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些不由自主的事?這個才是大家好好想想的地方。

只要努力節省,控制好自己的財務,儘量少欠債,不要亂花費,有足夠的錢的話,生活就由你控制,不然就反過來變成奴隸,正如這本書的作者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2

​投資者仍須重讀股票的由來及發展歷史 william頭盔

http://xueqiu.com/9273139325/22282110
對股票投資者來說,這麼基礎的知識為何還要拿出來重讀?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對股票是什麼?它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股票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問題仍很糊塗。

多讀歷史能使人明智,瞭解股票的由來和其發展的歷史,我們就知道股票的本質是什麼了,知道了股票的根本、本質,你的投資就堅定了。

當下的中國證券市場,大家對股票投資仍在糊塗之中,其根本原因就是對股票是什麼?這個最根本的、最基礎的問題沒有"悟"明白------

一個企業,它在「
成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資金,這個資金主要來自於社會。誰提供了這個渠道?

一個企業,當人們需要「
參與」和「分享」它的經營過程和成果時,誰提供了這個渠道?(就這個問題,投資者已經迷失了太久太久)

股票是商品經濟及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的歷史和發展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部分


一、在16世紀作為籌集資金、分散風險的一種手段而進入遠航貿易領域。

在15世紀,意大利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南美州新大陸,隨後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 倫又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些地理上的大發現開通了東西方之間的航線,使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掠奪成為暴富的捷徑。而要組織遠航貿易就必須具備兩大條件,其一是組建 船隊需要巨額的資金;其二是因為遠航經常會遭到海洋颶風和土著居民的襲擊,要冒很 大的風險。

而在當時,沒有一個投資者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資金,且也沒有誰甘願冒這麼大的風 險。為了籌集遠航的資本和分攤經營風險,就出現了以股份集資的方法,即在每次出航之前,招募股金,航行結束後將資本退給出資人並將所獲利潤按股金的比例進行分配。 為保護這種股份制經濟組織,英國、荷蘭等國的政府不但給予它們各種特許權和免稅優 惠政策,且還制訂了相關的法律,從而為股票的產生創造了法律條件和社會環境。

在1553年,英國以股份集資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爾公司,在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公司,其採取的方式就是公開招買股票,購買了股票就獲得了公司成員的資格。這些公 司開始運作時是在每次航行回來就返還股東的投資和分取利潤,其後又改為將資本留在公司內長期使用,從而產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應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因為在貿易航行中獲取的利潤十分豐厚,這類公司就迅速膨脹,相應地股票也得到 發展。在1660年之間,股東若要轉讓其所持股票,就要在本公司內找到相應的人員來接 受,或設法依公司章程規定將本公司以外的承購者變為公司的成員,股票的轉讓相當不便。但從1661年開始,股票開始可以任意轉讓,購買了公司股票的人就具有了公司的股 東資格,享有股東權。

到1680年,此類公司在英國已達49家,這就要求用法律形式確認其獨立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在17世紀上半葉,英國就確認了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觀點,從而使股份有限 公司成為穩定的組織形式,股金成為長期投資。股東憑藉公司製作的股票就享有股東權,領取股息。 與此相適應,證券交易也在歐洲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中出現。17世紀初,為了促進 包括股票流通在內的籌集資本活動的順利開展,在里昂、安特衛普等地出現了證券交易場所。

1608年,荷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個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二、17世紀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股票逐漸進入金融和工業領域。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英國、法國先後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大機器工業生產代替手工生產的產業革命迅猛崛起,導致了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因適應 了大工業的要求而迅速發展起來,股票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出於生產對於擴大資金來源 和進行遠距離運輸以擴大市場的需要,銀行、運輸業急需大量籌集資金,而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為當時的一種普遍方式。1694年成立的第一家資 本主義國家銀行——英格蘭銀行及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於股價制銀行既可發行銀行券,又能吸收社會資金來發放貸款,其盈利非常可觀。而相對於遠航貿易來說,銀行股票是金融業股票,不但股息多,且風險小,所以股票和股份制在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導致了工業革命。此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工業部門從手工業逐漸地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不但紡織業使用了大機器,且推廣到輪船和機車,改變了整個工業的交通狀況,大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時的生產規模,已經遠遠不是單個資本家的小規模投資所能適應,它不但需要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還要求在交通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巨大的投資,而這些投資卻不是少數資本家或當時政府的財力所能承擔的。而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正好提供了一條用資本社會化來集中資金的出路。

在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英國利用股票集資這種形式共修建了長達2200英里的運河系統和5000英里的鐵路。美國在18世紀初的50年裡建成了約3000英里的運河及28 00英里的鐵路。

到了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要求擴大企業規模、改進生產技術和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獨資或合夥辦企業就難以適應。這時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就採取各種優惠措施來鼓勵私人集資興建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在工業系統確立統治地位。於是,股票的自由轉讓,特別是利用股票價格進行投機,刺激了人們向工業企業進行股票投資的興趣。股份有限公司在各個工業領域都迅猛發展,成為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 且通過股票籌措的資本額越來越大。如1799年杜邦創立的杜邦火藥公司就是用每股2000 美元的股票籌措了15股資本創辦的,而1902年成立的美國鋼鐵公司則用股票籌措了多達14億美元的股金資本,成為第一個10億美元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三、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其相應的法規及手段日益完善。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和股票發行數量的日益增多,證券交易所也在逐步發展。 1773年,股票商在倫敦的新喬納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現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並在1802年獲得英國政府的正式批准和承認。它最初經營政府債券, 其後是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到19世紀中葉,一些非正式的地方性證券市場也在英國興起。

美國的證券市場從費城、紐約到芝加哥、波士頓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逐步形成全國 範圍的證券交易局面。這些證券市場開始經營政府債券,繼而是各種公司股票。1790年 美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1792年紐約的24名經紀人在華爾街 11號共同組織了「紐約證券交易會」,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隨著股票交易的發展,在1884年,美國的道和瓊斯發明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 數雛形——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 股票在近代和現代的高速發展,要求法律制度不斷完備。

各個西方國家均通過制定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等來維護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的 發展,以保護股東的權益。美國根據1929年經濟危機的經驗,於1933年頒佈了《證券法》 主要規定了股票發行制度。1934年又頒佈了《證券交易法》,用於解決股票交易問題,並依該法成立了證券委員會作為股票市場的主管機關。1970年,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減少投資風險,頒佈了《證券投資者保護法》。另外,在各國的股票交易市場上形成了反映股票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指數。比如,美國的道·瓊斯公司編制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美國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大工業壟斷公司股票的價格指數。有關證券(股 票)法律的公佈和股票價格指數的產生,促進了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制度的發展。

我國最早發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4年北京的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 中國的第一家股份制企業。隨後,上海的飛樂公司、深圳的寶安公司相繼發行了股票。 1988年前後在上海和深圳出現了地區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宣佈而開業,拉開了中國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從而使中國的股票交易逐漸走上了正規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william:  巴菲特為何說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企業?因為巴菲特看到了股票的根本和本質。 我們還可以將巴菲特的這句話再引申一下:投資股票就是投資給做企業的那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26

香港問題的由來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2nt.html

香港的問題比較複雜。

香港這里,之前大部分人民,要麽49年前跑過去避難,要麽79年前大饑荒跑過去,所以骨子里都是恐共的。

那麽67年左派暴動,背景是民生艱難。天星小輪加鬥零,社會就一片鼓燥。
香港問題的由來

另外當時的警察政府貪腐極其嚴重。

(井大註釋:鬥零是香港硬幣5分錢。就是從九龍到香港島的渡海小輪加了5分錢的票價,引發港人暴動。)

暴動之後,英政府被迫改變策略,釆取以華治華和懷柔政策。廉政公署出來了,華人精英可以出頭了,加上4小龍經濟起飛,所以在83年開始大部分香港人是安於現狀,不想回歸的。


當時英國人的目標是想歸還主權,但是每年交錢來保證治權,被老鄧頂回去。所以剛打了福克蘭戰爭勝仗的鐵娘子,在人民大會堂外面的臺階上,摔了一把。
香港問題的由來

結果香港股市跳水。這一摔讓港幣也大貶,很多海外的香港留學生,不敢出去吃飯。

所以中英聯合聲明,大部分香港人是不滿意的,也是不願意回歸的。那麽後來起草基本法,當時的鄧是想搞改治改革的,也是滿開明的,這個時候香港人開始有些信心。當時鄧說,50年不變,中國會趕上香港;如果趕不上,再加50年。

然後基本法還沒通過,就出89事件了。那個時候,大家知道了,連李嘉城,連董建華,連梁振英,都出來發聲明罵老共的。

這個時候英國有一幫人,看到中國陷入嚴重外交孤立,就攻擊鐵娘子,你丫太軟弱,賣了國了。

所以英國政府想翻盤,就派了彭定康做末屆港督。肥彭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中英聯合聲明和其他一系列中央協定和共識。因為89那事,香港確實很多人想快點搞政制改革,在97年之前生米弄成熟飯,於是又有了香港立法局直通車的爭拗。

所以這麽很多年的對抗,導致香港不少人不信任中央,中央也不信任他們。那麽也不能否認,鄧在92年南巡之後,經濟改革繼續,政治改革停滯;而之後的江朱體系,是捧三塊表,資本家地位高漲,那麽很多香港的大佬們就變得愛國愛港了,因為政治權力在他們手上,經濟好處也是他們吃進肚子里了。

那麽在97年後的10年,是不搞政改的。至少在97年金融危機,和後面的SARS,中央救援及時,又挽回了不少民心。但2003年的23條立法,引起了反彈。一方面很多人的恐共疑惑沒完全化解;另一方面反對23條立法,讓中央對香港人也增添了疑慮,於是2007年政改推遲。

大家可以看到,香港有錢人對政治權力的把持,導致的貧富差距加大,他們和大陸資本當道一體化。自由行帶來的商機,被地產商拿走了,小老百姓日子受損害。一個普通香港人,走出門來,一看自己社區的從小長大熟悉的傳統店鋪被高房租趕走了,代替的是針對大陸遊客的高檔店。銷售小姐聽你說廣東話翻你白眼;你一說普通話,馬上笑臉相迎。

所以小老百姓有氣,加上人民幣對美元漲(港幣掛鉤美元),那麽大陸來的生活品貴了,但拿人民幣下來的自由行手筆更大了。加上生活習慣不同,有些大陸客的不文明行為,就被某些同學刻意喧染,不斷成為焦點,用來營造民怨。

我看過一個香港著名笑星黃子華的棟篤笑(相當於單口相聲和美國脫口秀那種),其中說到有一個人在街上找東西,被警察看見了。

警察:你在幹啥?

行人:找東西。

警察:身份證!

行人:丟的就是身份證,在找呢!

警察:不是存心刁難你。只是確認,你是香港人嗎?

行人:當然是香港人了!

警察:告訴我,你住哪里?

行人:XXXX號。

警察:租的,還是買的?

行人:買的。

警察:你肯定不是香港人!香港人哪里買得起樓?

所以看得出來,香港當權的有錢人政府,管制是需要改進的。而不少香港人的認知是,你中央不讓我們自己挑選,硬塞給我們一個傀儡政府,當然有怨言了。

其實在這次梁振英上來之前,香港的土地開發已經高集成化,只有最大的幾個大老板才有資金和能力出來玩。連二線的地產商們都只有眼巴巴看的資格。

梁振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小資本的利益,以後搞土地發展分拆,那麽可以來玩的同學,就擴大到了20多個啥的了。

所以他其實受到的打擊,一方面是泛民主派的逢建制派必反,另一方面是代表大資本家的不甘心壟斷權旁落。

而之後又出了個中央希望推廣的國民教育,又被人抵制,導致了這次中央在政改上落閘。這個決定讓一大批人, 民調是35%的香港人有國破家亡的絕望感。所以之後的紛爭是不會停了。

其實中國政治改革停頓之後,經濟高速發展積累的社會矛盾,一直靠高壓維穩來壓住,這個是爭取不到海外民心的。

2008年,也是《大國遊戲》出來之後,中央的一些人開始明白了,必須樹立對中國自己的政治體制的信心。

那麽到香港推的國民教育確實是軟性地提出了客觀看待中國模式的優和劣,而不是所謂普世價值的一言堂。但是香港人自然認為你是要中國化人家,所以人家要捍衛普世價值(西方價值)。這個沖突,我早就說過,不可避免。而且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還無力和人家抗衡。

所以習大大還得推動政改,一方面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則,必須提供人民參政、議政、監督的實現渠道;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體制法制化、依法治國、政務公開。

共產黨的領導權,一個在於你自己要保持水平,不能貪腐橫行,不能屍位素餐。不光打貪打老虎這些治標,也要把反貪制度化,官員財產公開化;另一方面不能形成階級固化,出現官閥和財閥。黨內必須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不然的話,要保持住,也不容易哈。

然後出現一個更好的選拔體制,這樣才可以打敗西方的文化霸權。

當然香港的事情,如何增加互信,中央和泛民主派之間,可以互相尊重對方的底線,尋找一個溫和的妥協,是香港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33

說史150129香港名稱的由來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1/29/%e8%aa%aa%e5%8f%b2150129%e9%a6%99%e6%b8%af%e5%90%8d%e7%a8%b1%e7%9a%84%e7%94%b1%e4%be%86/

說史150129
「香港」名稱的由來:艇妹阿群 帶路佔領香港?
Create執筆

舊日香港徽章:上面刻著「阿群 帶路圖」.
150129「香港簡史」一書將有關香港的史實和史識帶給讀者,而 “掌門天地”一系列讀書劄記則將書中精華帶給一眾友好,絕對值得用心拜讀。

可惜該書似乎沒有說及「香港」這一名稱的由來,到底「香港」之名出於何處呢?
根據網路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有關香港一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包括 阿群帶路、香木、香江、香姑和紅香爐等等。 現存最早記載「香港」一詞的文獻,為明朝萬曆年間 郭裴所著《粵大記》,書中的「香港」並非現稱香港島的島嶼,而是今日的鴨脷洲。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和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的《新安縣誌》 ,也有「香港村」的名目,指的則是黃竹坑的香港圍。

一眾關於香港名稱由來的說法中, 比較富故事性的是
〈阿群帶路〉說。
英軍登陸,天佑女皇
1841年英軍在香港升起第一面米字旗至今已過了一百七十四年。 關於英軍登島的文獻記載不多, 主要是些野史雜記, 但組織出來的故事卻 頗有意思。

最早一段文獻是英艦「硫磺」號艦長 愛德華‧貝爾徹的記述,當時該艦執行的任務就是率先佔據港島。 艦誌記述:
「一月廿六日 (實為一月廿五日)星期一,八時十五分登上陸地。作為真正的首批佔領者,我們在 “佔領峰”上為女王陛下的健康三次乾杯。廿六日艦隊到達,…..在我們的駐地升起英國國旗。…..正式佔領該島。」
貝爾徹所講的佔領峰, 後稱佔領角,只是中環水坑口上面的一個荒蕪斜坡。水坑即山澗,澗水流入海島。據說嘉慶末年水坑口盛產龍蝦,吸引一些人在該處山坡結茅居住,那是港島中上環最早的居民。

帶領外國勢力入侵本港
話說英軍登陸香港時,因水流問題,登陸失誤,飄至香港仔附近石灘,登岸時無法去到預期的「佔領角」。此時一蜑家婦人叫阿群 (陳群)為英軍帶路,走一條迂迴曲折的山徑令英軍抵達目的地,升起第一枝「米」字旗令佔領香港大功告成…..

1841年 香港首任總督砵甸戶爵士,為感激陳群帶路,就把該條山徑命名「群帶路」,又寫作「裙帶路」,被譽為香港第一條街道,很早見於香港政府的文件裏,有兩種英文寫法,KWAN TAI LOU和PETTICOAT STRING ROAD。

點解叫「香港」?
群帶路的路線約爲現時的深水灣道、香島道、黃竹坑道、香港仔大道、石排灣道及薄扶林道至西營盤一帶。有傳說指當英兵行經香港村(黃竹坑香港圍)時,向陳群詢問該處地名,她以蜑家口音回答「香港Hong Kong」,英兵便以此名作爲全島名稱。這成爲香港名稱來源的傳說之一。

阿群是男是女無從考究,有說他是蜑家人(亦有說法是客家人) ,這又吻合蜑家曾是備受歧視社群的說法,因此最先和歐洲人有所勾結。早期與洋人通婚或姘居的女子多是蜑家婦,按此推斷,阿群很有可能是個蜑家女子。

阿群帶路圖
阿群帶路的故事後來被繪成「阿群帶路圖」 ,成為香港割讓給英國的標誌,在殖民地時期被廣泛使用。構圖的下方是一個海岸(香港島北岸),岸上繪有貨物數箱和一些人物。對上是一片海港(維多利亞港),分別繪有一艘中國帆船和一艘英國商船,而遠處隱約可見一群山巒(理論上的九龍半島)。

1843年香港政府製作徽章作爲印鑒和代表香港,徽章下方就是 阿群帶路圖。1941年前之前的九廣鐵路與及1993年之前的匯豐銀行標誌也使用該徽章作主體,因此阿群帶路圖也出現在這些標誌上面。 1876年,更新版本的香港旗幟上也加入了阿群帶路圖,直至1959年才被香港徽章所取代。皇家香港警察的徽章也使用了阿群帶路圖,直至1997年主權移交爲止。

可是這幅沿用一百多年的圖卻鬧了一個笑話,圖中所繪隔海的背景卻是「扯旗山」,那麼,近景阿群和外國人握手的地方豈不就是九龍了。 可是,在正式公佈這幅圖作為香港殖民地的官方標誌時,九龍還是清帝國的領土,英國鴉片商人不可能站在九龍岸邊和中國人握手親善。而阿群作為香港島上的英國人嚮導,也不該站到了九龍岸邊。

群帶路石碑
「群帶路里程碑」是1846年港英政府根據群帶路的基礎,修建連接維多利亞城至赤柱的道路,沿途豎立的多塊里程碑。這些石後來都已損毀湮沒。
1967年一塊刻有「群帶路」三字的花崗巖里程碑在石排灣道出土,印證了「群帶路」的真實性。 現時該石碑收藏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內。其後,亦於大潭道近大潭水塘處發現另一塊里程碑,該碑至今仍留在原位。

群帶路里程碑爲花崗石石碑,約高1米,尖頂,碑上刻有中英文,指示該處距離維多利亞城及赤柱有多少英里。
150129b
參考:
《香江騎呢錄》(2009) 吳昊 及 網路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14

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由來及作用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ty6.html

    “時代浙商”是品牌化運營的著名教學機構,迄今已有14年歷史,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已有14000名企業家學員結業,其中年產值過億企業的學員有6000多名。

   前瞻性與實戰性是時代浙商的兩大特征,也是核心競爭力。今後十年將是金融市場蓬勃發展階段,實體經濟發展的瓶頸須在金融市場的引導與推動下拓開,“十三五”也前所未有地強調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而時代浙商幾年前就擬定了這一戰略綱要:“培養既懂實體經營又懂金融投資、具有互聯網思想的投資型企業家。”其前瞻性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有力地推動學員企業轉型升級,時代浙商緊接著進行實戰性布局及運作。第一步,建立了“時代浙商-金融研究院”,為實踐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指導;第二步,開設“時代浙商-董事長金融學習班”,為企業家學員今後順利投身金融市場做準備,現已舉辦了3期;與其同時,帶領和組織企業家們進軍資本市場,其中,實施重點專門項目——“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

   由上簡述可知,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優勢及功能在於:

   1、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一是歷史積澱下來的眾多的學員企業資源;二是在漫長的教學與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豐富而強大的專業機構和專家隊伍資源。

   2、團隊的整合功能優勢。作為時代浙商團隊,有著14年致力於教學與實踐的豐富經驗,具有嫻熟的針對性整合技能,深度服務做得比較到位。

   目前,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正向縱深發展,現在——

   入盟企業已有570家,它們來自全國15個省市;

    已跟時代浙商全程輔導上市簽約的有8家;

    擬簽約的有121家;

   在過去的1年半時間中,時代浙商專家組已輔導了19家企業掛牌新三板;

    有3家成功做市;

    有5家定增;

    有11家做了項目路演;

    ……

   希望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繼續發揮其優勢功能,獲取更多碩.

 

   鏈接:朋友們若想進一步了解“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更多情況,可掃描其創始人沈松富主任的微信二維碼,直接與他們取得聯系:

時代浙商-浙江新三板聯盟的由來及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17

外交部:朝核問題由來和癥結不在中方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記者會答問實錄如下:

問:在今天早晨進行的美國總統選舉電視辯論中,候選人特朗普稱中國與朝鮮關系緊密並對朝鮮擁有巨大影響力,應介入並解決朝核問題。你對此作何回應?

答:第一,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由來和癥結不在中方。第二,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朝鮮半島近鄰,中方從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大局出發,一直在同有關各方一道,為推動半島核問題的妥善解決作出努力。第三,中方將堅持這一立場,也將繼續作出努力。

問:據中方媒體報道,在日前結束的第17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中,新加坡等極個別國家不顧眾多國家明確反對,堅持要求在會議成果文件中強化涉南海內容。新方近日表示有關報道不符合事實,毫無依據。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註意到媒體有關報道。

不結盟運動並非討論南海問題合適場合,其會議成果文件應根據不結盟運動長期堅持的協商一致原則,體現所有成員國的共識。事實很清楚,極個別國家堅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關涉南海內容,但這並沒有得到不結盟運動絕大多數成員國的認同,有關內容也沒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內的南海問題相關方的共識。

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形勢正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中方希望有關國家切實尊重中方立場和與東盟國家達成的有關共識,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為中國—東盟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和南海問題妥善處理做出建設性的貢獻。

問:關於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相關內容的一系列報道,是否會影響新中之間的友好關系?

答:去年中國與新加坡確立了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系。我想強調的是,在涉及雙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中新應該相互理解和尊重。

問:26日,哥倫比亞政府與國內最大反政府武裝“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在哥卡塔赫納市簽署最終和平協議。中方對此有何評價?

答: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簽署最終和平協議,標誌著哥和平進程取得重大歷史性進展。中方對此表示祝賀,相信這將為哥倫比亞人民帶來和平曙光,也將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重要貢獻。中方支持哥倫比亞和平進程,祝願哥早日實現全面和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取得更大發展成就。

問: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朝雙邊貿易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為什麽中國對朝鮮進行了經濟制裁,但雙邊貿易額卻在增加?

答:安理會通過第2270號決議之後,中方有關部門已經發布了公告,要求中方相關部門及企業嚴格執行決議的有關規定。中朝間有關貿易往來均依法依規進行,符合安理會有關決議規定。

問: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時間是否已經確定?如能成行,中方是否願與菲討論黃巖島附近的捕魚權問題?是否會拒絕菲律賓漁船在黃巖島附近捕魚?

答:中方已多次對杜特爾特總統訪華意願表示歡迎,我們也期待他早日成行。目前雙方正就此保持著密切溝通。兩國高層交往對增進了解、加強互信、改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問:昨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臨時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表示,日本對中國和平發展表示歡迎,日方將基於戰略互惠關系原則,立足大局推進兩國關系改善。安倍還表示,反對憑借實力單方面改變東海、南海現狀,呼籲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爭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註意到了安倍首相的有關表態。我想強調,中日互為重要近鄰,兩國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利益,也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中方致力於改善發展中日關系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我們呼籲日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切實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共同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

我們希望日方真正把中國的發展視為機遇,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妥善處理兩國關系敏感問題,特別是與中方一道共同維護東海和平穩定,在南海問題上謹言慎行,努力擴大兩國關系積極面,抑制消極面,為推動中日關系改善發展作出切實努力。

問: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定,人民幣將於10月1日被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你認為人民幣“入籃”有什麽意義?另外,中國在擔任G20主席國期間,將擴大SDR的使用納入了G20議程。杭州峰會並達成了關於SDR的相關共識。你認為SDR將如何能發揮更大作用?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人民幣將於10月1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SDR創建以來首次納入發展中國家貨幣,是中國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充分認可,也有助於增強SDR自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促進國際金融市場穩定。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隨著人民幣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金融政策的關註度和敏感性也會上升,客觀上要求中國政府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及時準確地傳遞金融政策信息,更好地引導市場預期。

關於你提到的SDR未來作用的問題,多年來SDR的作用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再度引起人們對國際貨幣體系和SDR作用的關註。隨著G20杭州峰會達成關於SDR的相關共識以及人民幣“入籃”,未來SDR有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上周我們已經介紹,外交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將於明天下午4時在這里舉行“開放的中國: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動。當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暫停一次,周四(29日)恢複。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將照常接受記者電話和傳真提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18

【旅遊籽】倫敦地下鐵 路線名字由來

1 : GS(14)@2016-03-01 18:58:25

將會貫穿東西倫敦的鐵路Crossrail,預計於2019年全面落成,近日當局公佈將此路線命名為"Elizabeth Line",向偉大的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致敬。其實倫敦每條地鐵路線的名字並非空穴來風,你又知道它們的來歷嗎?
Central Line這路線於1900年通車,是當時最長的鐵路,由Central London Railway公司營運,這條橫貫東西的鐵路,於1937年擴建至倫敦外圍,所以撇除倫敦一字,簡單取名為Central Line。
Circle Line從名字已經估到八成,這是唯一一條巡迴行走的環狀線,像東京山手線一樣,故取名Circle Line。
Metropolitan Line這是全球最早出現的鐵路,於1863年通車,當時只於Paddington和Farringdon之間行駛。在英國,"the Metropolis"除大都市的意思外,亦意指首都倫敦,所以首條倫敦的鐵路又叫做Metropolitan line,當地人會簡稱為Met line。
District Line這是第二條倫敦鐵路,由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營運,原本打算和另一鐵路公司Metropolitan Railway合併,後來此事告吹,路線就以District一字命名。而District一字其實語帶相關,在拉丁文中有裁判權或管轄權之意,隱隱與路經的Westminster(即國會大樓所在)不謀而合。未計即將落成的Crossrail,倫敦的地下鐵現有11條路線,未能一次盡錄,下回繼續。記者:陶思敏資料圖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1/195108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01

【誤會由來】The One賀稿

1 : GS(14)@2017-02-11 18:37:55

大劉名下的華人置業,於2002年以11億元購入尖沙嘴東英大廈,三年後拆卸重建,並於2010年開幕宣佈定名為The ONE,有傳是為紀念大劉和李嘉欣(Michele)的一段情,事關於2006年6月20日,即嘉欣36歲生日當天,大劉以The One署名,擲逾20萬元於兩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祝Michele生日快樂!惟上月大劉接受本報獨家訪問,親口揭開謎底:「The ONE呢個名,係我個仔鳴煒全權負責改嘅,我根本由頭到尾冇參與過,係由幾間公關公司,諗咗幾十個大廈名畀鳴煒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0/199232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