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心直說:資金有腳四處走 胡孟青

2009-06-03  AppleDaily






 

鐵 達尼號97年前處女航撞冰山沉沒嘅最後生還者迪恩(Millvina Dean),在大前日與世長辭。當這艘號稱「永不沉沒」嘅郵輪撞向冰山時,迪恩只有兩個月大,當時船上貴賓正在飲酒唱歌跳舞傾偈,樂團正在演奏悠揚音樂, 同時亦有唔少賓客在房間瞓緊覺,結果這場驚世災難中,葬身於大海的罹難者竟達1517人,倖存獲救者則只有706人,而且多是老弱婦孺,當中體現唔少人性 之偉大。所謂意外,即係意料之外,最鍾意喺你毫無防範之時,殺你一個措手不及。今時的美國,與當年的鐵達尼號頗有相同之處,表面上都係極盡豪華穩如泰山, 原來都係不堪一擊。鐵達尼號用咗兩個幾鐘頭沉晒,美國又要苟延殘喘多久,才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呢?當前的金融危機,教人體會不少人性唯利是圖之醜惡。

睇實美國十年債息

美 國金融界在次按爆煲前,一片歌舞昇平,就算爆緊煲,美國政府同財金官員有如大合唱,統一口徑異口同聲叫大家唔使怕。到了今年,在狂印鈔票發債救市嘅環境 下,仍然有36間地區銀行及大量企業倒閉。當百年老店GM(General Motors)都已經變成另一家GM(Government Motors),仲有幾多人相信華府可以成功將車廠起死回生?也許投靠中國仍可有機會讓其借屍還魂,在陽間闖多一陣。隨着鐵達尼災難最後一位生還者過世, 我們已不能再找到第一身經歷之描述,最後的記憶會否從此消失,視乎人們對該段歷史的重視。究竟好了傷疤忘了痛嘅人有幾多,唔難統計,只要睇睇身邊次次股災 都有份嘅投資者有幾多,就可知「有賭未為輸」嘅威力。本月正值半年結,基金經理唔一定要刻意Mark-to-Market,尤其是能夠成功勝利大逃亡者, 更會黑心啲希望個市快啲回,可以有機會翻炒。6月凶險之處係大行報告紛陳,上周話地產股到價,本周可以再出報告看好;剔出確信買入,但係叫你繼續買,荷媽 金句「耳聽三分假,眼看未為真」,任你點相信建國60周年穩定會繼續壓倒一切,都要盯緊十年期債息,一旦衝破4厘就會好大鑊,資金有可能由股滙商品市場海 水倒流,唔識睇就望住近期弱不禁風嘅美元幾時出現回馬槍,資金始終有腳,而且不會永遠單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胡孟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96

潘石屹四处寻地 急解“地荒”之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3/HTML_JXG5W4DH3AWU.html


【核心提示:截至去年年底,SOHO中国在建和拟开发的土地储备有近100万平方米,如果不在土地项目上有所斩获,则难逃“地荒”之嫌。另一方面SOHO中国将发行28亿港元可转债,其账面有超过百亿元现金。潘石屹坚持商业地产应争取核心地块,而非以“量”取胜。】

8月10日,刚刚考察归国的潘石屹通过网络高调宣布“对中服地块很感兴趣,将积极参与竞标”。巧合的是,此时,有关SOHO中国拟以约25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第一烂尾楼——东海广场的传闻也不胫而走。

对于潘石屹来说,最近一个季度他必须在土地项目上有所斩获,否则,SOHO中国难脱“地荒”之疑。

此前,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SOHO中国在建和拟开发的土地储备总共只有近100万平方米。今年,除原前门项目转持5万平方米商业物业之外,公司几无斩获新项目。“地荒”之说由此而生。

破解地荒不容易

潘石屹虽然没有正面回应“地荒”说,但今年以来,有关SOHO中国拿地的种种动作乃至传闻,似乎印证了潘石屹已在寻找“地荒”的破局之策。

今年3月,潘石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坦言,将用手上持有的现金收购京沪两地的商业地产项目。

根据相关数据,SOHO中国分别从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取得了百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6月,SOHO中国宣布将发行2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加之SOHO中国目前超过百亿元的账面现金。SOHO中国重金在握,只差土地入怀。

向 来精打细算的SOHO中国为了新增土地,今年已有“破格之举”。以广渠路15号地为例。“我们此前对广渠路15号地的估值大概在33亿元左右。”潘石屹在 该地块拍卖结束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众所周知的是,SOHO中国最后止步于39.4亿元,高出心理底价6亿元之多。虽最终仍与该地块失之交臂,但其 为拿地破格的尺度之大可见一斑。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海广场。今年3月以来,有关SOHO中国意欲从摩根士丹利接手东海广场的传闻就时断 时续,近日,更是传得有模有样。最新的说法是出让价格约为25亿元,双方已就上述交易作深入洽商,SOHO中国已经进入东海广场查账,交易有望近期完成。 而内幕人士透露,事件能有如此进展,与SOHO中国在价格方面作出稍许让步不无关系。

8月11日,本报记者向SOHO中国内部有关人士求证此事,被回复以“无可奉告”,但其不承认也不否认的语气中仍然透出了这样的信息:至少这件事仍在进行当中。

资料显示,摩根士丹利2007年以19.6亿元从绿城手中购入东海广场,规划中的东海广场项目涉及3期,总可建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包括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商场等。

广渠路15号地最终失手,东海广场仍无定论,SOHO中国的另一目标地块——中服地块胜算几何?

8 月10日,潘石屹强烈地表露出自己对此地块的渴望和信心,“因为我们在北京CBD开发最有经验,我们在CBD的销售额也超过了整个CBD销售总额的 40%”。但业界曾有猜测,中服地块或再度上演“央企制造”,恒天集团、远洋地产均暗里摩拳擦掌,雄心满天。加之围绕中服地块纷纭复杂的利益关 系,SOHO中国面临的对手过于强大。

据了解,中服地块的规划已经上交,近期就会批复,随即将入市交易。该地块是北京现有CBD核心区内唯一的可供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业内预计其出让价格将超过百亿元。

除上述项目之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SOHO中国管理层已发现涉及280万平方米的潜在收购项目。

商业模式与土地储备

对于SOHO中国来说,与“地荒说”如影随形的还有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

8月10日,潘石屹表示,2009年SOHO中国的销售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根据2008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达77.25亿元。老潘的言外之意,今年或突破这个数字。

然而,一个不争的现实就是,对于以出售型商业物业开发为主的SOHO中国来说,销售越快就意味着土储减少得越快。

问题又来了,在拿地举步维艰的同时,销售的加速会不会让SOHO中国的土储更加“饥渴”,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如何应对正在到来的“土储危机”?

“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的确与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模式不同。”潘石屹坦承,有一些人看不懂,对公司商业模式提出质疑,“这是很正常的。”

潘 石屹首先指出,对地段选择标准的不同。SOHO中国一定要选择最繁华、交通最便捷的地段。作为居住类型的土地,可以远离城市中心,远离繁华地区。“商业地 产万万不能在地段上犯错误。”这可能正是SOHO中国在类似于广渠路15号地、东海广场以及中服地块等核心地块上所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气质的原动力。

在 潘石屹看来,对于商业地产来说,不能用“量”论英雄。“对土地储备的衡量标准不同。居住类型的土地可以用建筑面积来衡量,常常我们看到有数字报道,哪家房 地产公司拥有了5000万平方米、6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而SOHO中国仅有几百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潘石屹认为,作为商业地产,更应该用土地的价 值去衡量。“内蒙古草原上的一平方米的土地,与前门大街一平方米的土地从价值来说是完全不同的。”

潘石屹仍然固守着自己独特的商业地产战略。

“SOHO 中国在战略上要把自己永远处在进退自如的状态。”潘石屹指出,市场好时我们就加快销售的速度;当市场低迷时,SOHO中国就大量进货。SOHO中国将密切 地留意市场的“洼地”,寻找最有投资价值的地段和项目。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掌握高峰和低谷对应进货和出货的平衡关系至关重要,“SOHO中国目前在掌握这 种平衡中有充分的余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而对于这个所谓的空间有多大,潘石屹以现状为例。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看好,公司将把已有的现金 用于现有项目的建设,从金额上会有超过300亿元的销售额,可以保证公司保持3年以上的增长时间。反之,如果房地产市场不好,公司充分利用公司的自有资金 和银行贷款,趁低吸纳超过300亿元的土地和项目。

然而,进退自如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SOHO中国或还将在“地”与“钱”严重失衡的天平上寻找真正的平衡点。这是考验,更需要时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4

科技大廠因應︾送房送車優惠盡出 捧著錢四處招工找不到作業員?從台灣運過去!

2010-03-15  今周刊





當缺工延燒中國華東,科技大老接 續拋出回台設廠、打造無人工廠的話題,缺工不再是科技大老的煩惱,而是所有想進入科技業的求職人才,與所有科技業投資人都應該研讀的課題。

 

撰文‧賴筱凡

在全球景氣逐步回溫下,卻發生了一個大問題,讓多數電子業大老闆今年農曆過年都無法安心休假,那就是大陸缺工!

缺工的問題有多嚴重,從電子五哥給員工優惠出手越來越闊綽,就可以小見大。不僅仁寶年前就祭出抽汽車留人,年後為了獎勵績優員工;富士康更是大舉在山東省 煙台買下八百七十戶套房給績優員工,甚至連裝潢都有補助。

大陸缺工的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早在去年十月,電子業還在出貨旺季時已嗅出端倪,在電子業紛紛從沿海拉長戰線進內陸時,就已傳出這樣的耳語: 「現在華東缺工很嚴重,聽說華碩薪水開到一千三(百元人民幣),都找不到工人。」說這句話的,是一家老牌科技廠的執行長,以前當地勞工的月薪一個月是人民 幣八百元,去年卻已悄悄漲破人民幣千元大關,出現捧著錢還找不到工人的窘境。

工資漲價,相對稀釋營業利益率缺工的情況從每家科技公司年終尾牙必談缺工,甚至逼得鏡頭大廠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在法說會上說出重話:「大陸缺工問題嚴重, 不得不考慮將新的生產線和廠區移回台灣。」因為缺工,讓大立光空看訂單湧入,卻受限產能沒法接,最後比較低階的VGA(三十萬畫素)訂單只好拱手讓人。

但大立光並不是受到這波衝擊最嚴重的,因為從花旗環球證券的推估,大立光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達一八.一%,但同樣是零組件廠的可成、閎暉和新日 興的勞動成本比率卻更高,分別達二七%、二一.七%和一六.五%,未來只要大陸工資每調漲一○%,閎暉的營業利益率就會被稀釋一一.四%,可成也會有八% 的影響。

即使是營業利益率水準相近的NB代工廠與EMS(專業電子代工)廠,也難以避免受到衝擊。

雖然從數據上來看,廣達、仁寶、緯創的直接勞動成本占銷貨成本比重約是一%,鴻海也只有三%,但勞力需求明顯多很多的鴻海,在工資每調漲一○%,營益率可 能因此衝擊七%,甚至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明,最直接的是連EPS(每股稅後純益)都會減少一到九%不等。

缺工已經讓科技業從上到下都拉警報,因為缺工讓零組件出不了貨,就出現零組件缺料問題,缺料就讓零組件價格墊高,代工廠的毛利更堪憂,導致最後的終端產品 出貨都有問題。

光從高盛證券報告來看,五大NB代工廠的出貨預估向下修正○.四到○.六%不等,影響的是宏碁、惠普等品牌廠今年的NB一哥之爭。

以工引資,﹁拓荒﹂條件十分優渥這些數據乍看之下有些驚人,因為缺工不再是電子廠大老闆要煩惱的問題,就連每個大小投資人都跟著擔憂。然而,這次大陸出現 缺工不再是短暫的議題,而是結構問題,這也讓台灣廠商紛紛忙著找解決之道。

跟中國政府關係好的,就忙著打點關係,因為可能一通電話,就能獲得當地政府載來一車車的工人,解決訂單出不了貨的燃眉之急,但內地城市要開發,內地省市政 府張著「大西部拓荒」的旗子,他們開出的條件更優惠,「我們『以工引資』,來內地設廠,先保證給你工人,再談租稅優惠。」廣西北海市副市長彭鳴達豪邁地 說,因廣西北海是二線城市中唯一靠海的城市,是通往東協最近的出海口。

但是,沒門路的廠商怎麼辦?大陸找不到工人,那就從台灣運過去。這樣的趨勢令人跌破眼鏡,一位大陸台廠供應鏈的主管透露,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工人又搶手, 所以台廠開始從台灣找人,報到地點就直接設在大陸,食宿都由台廠負責。

只是這樣的情況聽在華碩人資副總張天寶耳裡,他笑了笑,「成本划得來嗎?」若把大陸勞工目前高漲到逼近人民幣兩千元的月薪,對比台灣作業員的月薪,確實有 成本差距,但當訂單出不了貨時,要賠的是更大筆的違約金,甚至是一家企業的商譽及來年的訂單,所以從台灣運工人到大陸上工的情況,就這樣應運而生。

這從求職網站上也能見微知著。過去在求職網站上,科技廠徵赴大陸工作的職缺,大部分都是主管階級,不管是工廠主管、業務主管也好,通篇都是主管階級的需求 為主。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打開求職網站,科技廠密密麻麻的職缺中,卻開始見到不少廠商在徵求作業員,職務需求直接挑明得到大陸工作,即使薪資不如以往赴陸主管 的高,卻成為求職市場的新活水,這樣的趨勢,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回台設廠,牽一髮動全身正因大陸勞動結構出現不均衡的問題,這也讓台灣的科技廠不得不開始思考解決之道。

最直接的就是調漲工資,只是調漲工資就得面臨成本增加問題,在每家科技廠紛紛舉行招工會之際,調漲工資可能還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大廠口袋深,沒有資金後盾 的小廠,怎麼付得出高額工資?這也是為什麼年後抽機車、給高額加班費等五花八門挽留勞工的舉動一一出籠。

此外,沿海缺工問題更加快了電子廠內移的動作,在惠普率先進入重慶設廠後,鴻海、廣達、英業達跟著搶進,偉創力、光寶都是緊接著要前進重慶的廠商。

內陸城市擁有的勞力後盾與租稅優惠,比沿海城市的投報率更高,於是,重慶、武漢、瀋陽等內地大城市與二線城市開始遍地開花,成為吸引科技業搶進的新投資天 堂。

為了進可攻、退可守,早些年前進越南設廠的台廠,金融海嘯喊卡停工的,也開始復工建廠,就為了防範一旦缺工之火燒不盡,還有同樣勞動成本也低廉的越南可退 守。

而部分廠商也開始調動,降低勞動力吃緊的華東地區產能,而是把訂單轉到華南或是華北工廠,甚至考慮大規模自動化,降低勞動成本,讓缺工問題不再成為台廠出 不了貨的夢魘。

至於回台灣設廠,在林耀英疾呼產能擠爆了之下,也成為台商心裡解決缺工的一個選項。

同樣需要大量勞力的機殼廠可成,也漾起回台的新漣漪,「誰不想回來?大立光想回來設廠,我們也想回來啊,但是仁寶、廣達不回來,我們的客戶都在那裡,回得 來嗎?」可成發言系統說,在中國找工人從兩、三天補齊,變成要一周才能找到人,大陸自由人力市場明顯出了問題,所以,回台灣設廠也可以是一個選項。

一個缺工問題,讓世界工廠的光環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快速開發下的隱憂,台灣科技廠要如何因應,則考驗著每位科技大老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5

金杯中华缺血 祁玉民四处套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6/5NMDAwMDE3OTA5Ng.html
5月25日,截至记者发稿时,金杯股票因召开2009年度股东大会而停牌一天。此次股东大会因在金杯汽车被“ST”之后召开而 备受关注。股民们猜测,此次股东大会将会有重大决策出台,挽救金杯前途未卜的命运。停牌前,金杯股价已从之前的4.4元小幅上涨到4.7元。而 在此次股东大会召开前,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为了给金杯“输血”四处筹钱。申华控股为金杯融资5 月31日,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华控股)将召开2009年度股东大会。本次大会将审议由辽宁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正 国”)提出的《关于拟发行不超过8亿元短期融资债券的议案》提案。辽宁正国是申华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1.3%。而华晨汽车集 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汽车)持有辽宁正国75%的股权,即申华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华晨汽车。申华控股对外发布公告称,本次短期融资 券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置换部分银行贷款,目的为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华晨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推测,申华 控股此举有可能是为了缓解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杯汽车)的资金状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华轿车业务的长期亏损情况使华晨 急需资金投入车型研发,缓解紧绷的资金链。由于金杯汽车连续两年亏损,5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实行了“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 理”。刚刚在2008年成功摘掉“ST”帽的金杯汽车,两年之后再次因同一原因戴上了这顶帽子。业内人士分析,誓在资本市场千方百计融资以发展轿车业务的 祁玉民,正在通过申华控股这一优质资源寻找为金杯汽车再次摘帽的资金。早5月7日,华晨汽车已经通过受让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100%股权 给申华控股,而获得2.5亿元现金。双方对此次关联交易的目的表述为:申华控股目前正大力拓展汽车后市场产业,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而 华晨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华晨汽车之所以将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100%股权受让给申华控股,一方面是为了缓解金杯汽车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该 学院有闲置的土地资产可以为申华控股作房地产投资,进而为华晨汽车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申华控股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约为1287.4万元, 同比增加了2529.32%;净利润为1257.8万元,同比增加了1744.21%,是目前华晨汽车旗下发展势头最好的上市公司。根据申 华控股2010年的经营计划,该公司今年除了继续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为第二主业之外,还将积极寻求房地产开发项目提高公司整体利润水平。此 外,祁玉民还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降低金杯负债。债务重组令金杯减负今年3月26日,金杯汽车与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行营业部(以下简称中国农行辽宁分行)确定债务重组方案。根据协议书内容,截至2010年3月15日,金 杯汽车欠中国农行辽宁分行贷款本金6487万元,在协议书签订5个工作日内,金杯汽车偿还其1102.79万元后,中国农行辽宁分行即免除金杯汽车剩余贷 款5384.21万元及约1亿元利息。这意味着通过与农行实施债务重组,金杯汽车取得债务重组收益近1.6亿元。该债务重组方案生效后,金 杯汽车今年一季度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了22145.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加了433%。而5月20日,辽宁省国资委对外发出 通知:“特公布华晨汽车为辽宁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这一消息被股民们视为辽宁省政府出面为金杯汽车救市的举措。盈科律师事务所律 师任建涛对记者说:“这意味着华晨汽车今后的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活动必须经过辽宁省国资委的批准,在省国资委的监管下,使华晨汽车这一国有资产得以保 值、增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晨金杯汽车销售公司内部人员对记者说:“金杯汽车摘掉‘ST’的帽子是早晚的事,将中华业务从金杯处剥离 之后,金杯现在轻装上市,不久在资本市场也将有大动作。”不过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剥离中华轿车业务之后的金杯发展步伐并不 轻快:今年1-4月金杯累计销售27331辆,同比增长19.5%,低于轻客行业平均38.16%的增幅,市场份额开始下滑。目前有数据统 计,金杯汽车在58只汽车行业股票中,产品利润排名48,增长势头排名25,每股收益排在第22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33

LED企業倒閉四處開花 行業洗牌速度加快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4248

「佛山市南海區丹灶帥亮五金製品廠老闆熊春走佬」。羊城晚報記者近日獲悉。據瞭解,這是目前佛山出現的首家倒閉的LED企業。

  帥亮老闆走佬

  11月10日,記者來到帥亮所在東村工業區。在一片荒地中,幾排二、三層樓高的廠房構成了這個小小的工業區。大部分工廠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一位帥亮 內部員工透露,帥亮之前主要生產傳統燈具,大約今年7、8月份,老闆拿到一筆LED訂單,於是開始向LED「轉型」,但是隨後訂單減少,出現了後來的場 景。

  「這家企業6、7月份還在生產傳統燈具,到了8月份就轉型做了LED,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對於帥亮的倒閉,昭信董事長梁鳳儀直言「不可思議」!

  「一個產品光是研發就需要一年半,怎麼可能一個月就能轉型」?!梁鳳儀說。梁鳳儀所在的昭信是佛山知名大型LED企業之一。「僅一個破壞性試驗,就需 要把路燈泡在水裡一個月,達到不滲透、不滅不破不掉才能拿到路上裝。一個月之間就轉型到LED產業,如何可能」?梁鳳儀說,她2006年開始考慮轉 型,2007年10月著手對LED產業進行調研、技術探討;2009年年初開始做樣板工程,及至2010年才開始全面鋪開生產。

  倒閉暗潮洶湧

  帥亮的「轉型」失敗絕非孤案。

  「深圳很多LED企業是從電子企業轉過來的。看到LED有錢賺了,大家一窩蜂地跑過來。他們不講品質、沒有核心技術,這樣的企業不倒才怪」!11月9日,深圳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先生告訴記者。

  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首次透露,根據他的調查,今年以來,深圳已有80多家LED企業破產或被清盤。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東莞、中山。「在東莞,我們也遇到類似情況。有些企業前兩個月還在和你打交道,但過兩個月就已經不見了」,皓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肖先生說。

  中山市古鎮被譽為「中國燈飾之都」,LED大潮席捲而來,一夜間,古鎮幾乎家家都開始轉型做LED。「家家都在做,好像不做LED就落後了」,廣東省 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敦修告訴記者。但是,隨著今年國外訂單的萎縮,紅火的日子未能持續下去。有業內人士稱,今年以來,中山約有一成的LED企業倒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0

魏應行四處吃美食 還為炸雞清晨起床

2013-06-03  TCW
 
 

 

五月二十四日,位於台北一○一、試營運兩個多禮拜的德克士炸雞正式開幕。頂新集團的兩位董事長皆出席慶賀,「二董」魏應交是台北一○一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四董」魏應行則是專門負責集團內的餐飲連鎖事業,兩人同時現身,可見得對德克士的重視。

尤其魏應行,更是難掩興奮之情,當天清晨六點就爬起來想致詞內容。魏應行對餐飲事業非常投入,而且本身就是美食愛好者,特別喜歡逛夜市、嘗小吃,來搜尋美食靈感。有時候晚上想到美食或新口味等,還會興奮得睡不著,並立刻打電話給研發人員,希望把想法或產品導入旗下餐飲事業,如德克士、康師傅牛肉麵、布列德麵包店,甚至是全家便利商店的熟食與便當等。

魏應行認為自己能結合事業和興趣,是很幸福的。但相較於在中國經營有成的德克士風光返台,喊出七年開一百零一家店,反觀關係企業味全旗下布列德麵包,在台經營六年仍虧損,目前正要移轉給頂新集團,由魏應行親自操刀。現就看這位愛好美食的董事長,如何發揮經營實力,讓布列德像德克士一樣賺錢,不再是「甜蜜的負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6

中國四處建銀行 聯手東盟建絲綢之路銀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16

絲綢之路,東盟,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

相關部門正指導籌建海上絲綢之路銀行,該行擬註冊資金人民幣50億元、私募1000億元投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沿岸相關項目,馬來西亞等多個東盟國家將參與該行建設。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開發銀行後,中國繼續推動構建地區投融資平臺。(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海上絲綢之路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是海上絲綢之路銀行建設的主要參與機構。據中證報報道,該基金管理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中心計劃私募1000億元人民幣投向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沿岸國家、地區、城市和企業相關項目,從中國到非洲沿海沿岸各國建設“中非海洋漁業合作基地”,包括在馬來西亞及馬六甲海峽沿岸建設碼頭港區與城市綜合體等項目。

即將召開的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推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相關政策,從互聯互通、產業合作、商貿物流、沿邊金融等方面推進與東盟國家合作。

今年7月15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議上,五國領導人簽署《福塔萊薩宣言》,決定成立開發銀行,並建立應急儲備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上海,這是上海成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最新里程碑。

此前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成立。中國與多國接洽,提議將亞投行註冊資本擴大一倍,增至1000億美元。

發展中國家存在極大的基建資金缺口,金磚開發銀行和亞投行都將能緩解這一資金問題。

雖然此前並非沒有國際金融機構總部並未落於最大出資國的先例,但中國仍是亞投行總部最有可能落戶的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3

《最大贏家》當年馬雲四處碰壁 只有他慧眼獨具 孫正義五分鐘拍板 軟銀大賺二千五百倍

2014-09-22  TWM  
 

 

十四年前,日本軟體銀行社長孫正義,極力說服馬雲接受資金挹注,因為他在馬雲的眼神裡發現,「有一種動物的味道」。

而隨著阿里巴巴一路茁壯,敏感的主導權問題讓兩人展開枱面下的較勁。

撰文‧孫蓉萍

不管你喜不喜歡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社長孫正義,對於他的投資眼光,多數人只能自嘆弗如。因為中國阿里巴巴集團九月十九日將在紐約證交所掛牌,而出資超過三成的最大股東軟銀,十四年前投資的二十億日圓(約新台幣五.七億元),如今預估獲利將達到五兆日圓左右(約新台幣一.四兆元)。

軟銀的股價也因此水漲船高,九月十六日上漲三.九八%,收八六九八日圓,總市值則超過十兆日圓,僅次於豐田汽車,排名日本第二。且分析師認為,目前軟銀股價還未充分反映阿里巴巴的價值。

原本軟銀對阿里巴巴的出資比率為三四.一%,掛牌後阿里巴巴股權調整,比率降到三二.四%,投資報酬率仍可能高達二千五百倍。而十四年前的這項投資決策,孫正義只花了五分鐘。

時間拉回二○○○年初,孫正義回憶兩人結緣的場景:「當時我去中國,和二十家年輕企業面談,每家大約都談十分鐘;其中只有一家,我聽了五分鐘就決定投資,那就是阿里巴巴。剩下的五分鐘,換成我說服馬雲,請他一定要讓我投資。當時阿里巴巴營業額幾乎是零,還在負債中,也沒訂出商業計畫,可是我還是希望他務必要接受我的投資。」在這之前,馬雲已經被創投公司拒絕了三十八次。

孫正義是伯樂

沒看數字、簡報 就決定投資「我就是有一種預感,覺得馬雲會壓倒性地成長。他沒給我看數字,也沒有簡報資料,只透過談話,以及眼神交換,我就決定了。他的眼神,有一種動物的味道。」聽起來很玄,不過孫正義當年投資美國雅虎時(當時只有五名員工),也嗅到這種味道。一九九六年軟銀對美國雅虎出資比率曾高達三七%,九九年起陸續賣出,獲利逾二千五百億日圓。因此,日本人稱他為「天才投資家」、「煉金師」。

《今周刊》向軟銀詢問「孫正義是否會繼續持有股票」,軟銀的回答是:「目前正在緘默期,無法回答。」但孫正義在五月七日發布軟銀一三年度財報時曾提到阿里巴巴說:「IPO(首次公開發行)後也不打算賣股票。」他說:「當然不是永遠不賣,但是阿里巴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他強調阿里巴巴是非常特別的存在,因此軟銀旗下的企業約有一千三百家,但是孫正義親自當董事的企業,除了軟銀,只有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

隨著阿里巴巴愈來愈茁壯,兩家公司也在枱面下較勁。孫正義五月七日對於阿里巴巴的淨利和成交額表現非常滿意,第二天,軟銀的股價卻下跌。原來阿里巴巴在上市申請書中,限制軟銀的權限。

馬雲護主導權

刻意限制投票權 卻不撕破臉一般來說,只要有三三.三四%以上的投票權,就能在股東會上行使重要議案的否決權。軟銀對阿里巴巴卻沒有這個權利,因為上市申請書中規定:軟銀持股中超過三○%的部分,投票權交給一家由馬雲和蔡崇信掌管的股權信託公司。《東洋經濟週刊》指出,阿里巴巴前幹部甚至推測:「這次在美國掛牌,應該也希望藉機降低軟銀的影響力。」對馬雲來說,淘寶帶動阿里巴巴快速成長,半數以上股權卻由軟銀和雅虎掌握,實在是件麻煩事,於是他開始設法奪回主導權。例如他將支付寶的股權轉移到他自己出資的企業旗下,使得淘寶等網購業務和支付寶等金融業務,不論是組織面或資本關係面,都完全分離。

軟銀和雅虎自然不樂見自己的權益受損,於是三方協商後決定,收益抽成辦法為抽取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支付寶母公司)整體稅前盈餘的三七.五%,抽成範圍擴大到旗下其他事業,收益可望更高。看到阿里巴巴飛躍成長,大股東的想法也愈來愈複雜,開始動作不斷。

七月十五日,馬雲出席軟銀二○一四年世界大會,兩人在台上握手、擁抱,關係親密。孫正義雖有恩於馬雲,但兩人的關係,目前看來有點微妙。一般認為,或許阿里巴巴正在等一個擺脫軟銀的良機。

市場人士也正在密切關注孫正義的動態。短期內不賣的理由是,與其賣股票還要付企業稅,不如用股票當擔保來向金融機構貸款。當然這是阿里巴巴股票會上漲的情況下;如果成長趨緩,什麼時候賣都不奇怪。而且,有了大筆資金作後盾,孫正義極可能再出手收購企業,畢竟孫正義的字典裡,只寫了「收購」兩個字。

沒有軟銀 就沒有阿里巴巴——軟銀與阿里巴巴的合作關係2000年. 軟銀以20億日圓對剛成立的阿里巴巴出資3成以上2008年. 軟銀與阿里巴巴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2010年. 雅虎日本和淘寶合作,兩國消費者可以互相購買對方的商品2012年. 上述合作喊停2013年. 雅虎日本學習淘寶的商業模式2014年. 雅虎日本購物與支付寶合作

整理: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471

58同城:四處的出擊,不得不的2.0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02

58同城:四處的出擊,不得不的2.0
作者: Eastland

最近一年時間以來,58同城是最活躍的互聯網公司。獲得騰訊4億美元投資、收購安居客、參股e代駕、與宿敵趕集網合並……在5月8號“生日”當天,58同城發布了金融發展戰略及金融理財品牌——58錢櫃。同日,58同城還宣布了對中華英才網的收購。據姚勁波自己統計,58同城上市18個月,投資並購14家企業,投資總額達16.66億美元,差不多每個月對外投資1億美元。

姚勁波為何忙不叠地“布大局”、“打大仗”?與搜房、易車、前程無憂等垂直網站相比,58同城有無優勢?

先來看下58商業模式的基本面。

營收增長迅猛

58同城是國內最大分類信息網站,為本地商戶和消費者提供房屋、就業、二手物品交易等信息發布服務,“同城”二字由此而來。

58同城的營收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發布信息的商家貢獻的“會費”,二是網絡的廣告收入。兩項收入增長較為均衡,2014財年,58同城會員費和廣告費收入占比分別為52.5%和47.2%。


推動會費收入增長的自然是會員數量。2010年、2011年,付費用戶分別為1.7萬和8.6萬。到2014年4季度,付費用戶數達60.5萬,戶均繳納65.8美元。



不過,58同城付費用戶的增速卻呈振蕩回落,2014年Q4的環比增速僅為8%。


網站的用戶不是來看新聞的,就是來找租房、招聘信息的。而付費會員不僅貢獻了營收,還給網站帶來了讀者要看的內容。2014年Q4獨立訪問用戶數達3億。有了流量,58同城順理成章地做起了變現生意,賺取不菲廣告的收入(模式與百度競價排名類似)。

2011年,58同城營收僅為1100萬美元,2014年達2.6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89%!


搜房、前程無憂等垂直網站的模式與58同程類似。它們的主要收入都包括兩個部分:首先由B端用戶(商家)付費發布信息;然後,用這些信息吸引C端用戶(網民),形成精準的流量(如求職、租房、買車),進而通過收取廣告費將流量變現。

與趕集合並效益被高估

58同城的流量生意看起來很妙,前提是B(商家)自動把信息發布到網站,C(用戶)自動上來瀏覽。世界著名的生活信息網站Craigslist就是這樣,員工不到40名,日均PV超過6億。

但中美國情差異註定了58同城不會有Craigslist的幸運:Cragslist是美國小業主自己上來註冊,58同城得雇用數千勤奮的地面銷售人員去“掃街”,一家一戶地推銷;美國人在網站發布的虛假信息不多,58同城要通過專設的信息審核部對每天數百萬條信息進行審核(從開始填寫信息到發布成功,要經過5道過濾,包括人工審核);美國用戶有問題可自行解決,大不了看看Q&A,中國會員要打電話,58同城只好跑到天津泰達建立了一個有500個座席的電話呼叫中心……

在中國的國情下,58同城的增長策略就是一手在線上買流量,讓C光顧網站。另一手到線下“掃街”、“地推”從眾多B中發展、維護付費會員。

2C的營銷分為兩個部分:線上從百度等引擎購買流量,線下通過傳統媒體打廣告(例如請楊冪代言、每天在地鐵喊上百次:五~八~同~城~~~)。

2B的營銷費用則耗費於龐大的線下代理人團隊及呼叫中心等服務系統。


2011年,市場營銷支出一度占到營收的241%。好比每賣一個10塊錢的肉夾饃,要花24.1元來宣傳、促銷、發獎品。媒體稱58同城“花錢買營收”一點沒錯,而且價錢高得離譜。

好在隨著營收的增長,雖然市場費用絕對值創下新高(2014年達1.8億美元),占營收的比例已縮減到68%。


2012年,58同城發展並維護一家付費會員的成本為84美元/季度,而會員繳納的會費僅為79美元/季度;2013年,付費會員的成本、收益分別為48美元/季度和66美元/季度;2014年,會員發展、維護成本又上升到50美元/季度。


與趕集合並後,壓縮2C、2B營銷費用的空間非常有限。

在線上,流量要向百度們買,而關鍵詞的價格不單單是趕集和58兩家抄高的。未來趕集不參與競價,搜房、易車、前程無憂等大小玩家不會讓58同城低價獲得“租房”、“買車”、“招聘”這些關鍵詞!

在線下,假如楊冪、謝娜各喊100次給兩家網站帶來的UV數都是100。讓楊冪一個人喊100次,給合並後的58、趕集帶來的UV絕不會是200。要保增長,廣告費就不能太省。

最後,通過地推團隊的人員優化、減少摩擦、價格戰,市場費用會有所下降。但商家還得一戶戶去談,會費要一單單去收,服務一刻也不能停。付費用戶規模不減,費用降不了多少。

總之,在1.0版的增長策略下,58同城已經沒多大潛力可挖,即便合並了趕集,營收增長、利潤增厚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趕不上“子集”

搜房網、安居客、易車網、汽車之家、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商業模式與58同城大同小異,只不過它們各自耕耘的垂直領域是58同城“勢力範圍”的“子集”。但“子集”們賺錢的本領卻高於58同城。

2014年,搜房、易車、前程無憂在垂直領域的營收分別為44億、25億和18億,而58同程在房產、汽車、招聘、家電、家政、休閑娛樂、婚慶攝影、搬家、團購、交友、寵物、周邊遊等十幾個領域統共取得的營收為16億。


既然大家做的都是流量生意,58同城營收不趕不上“子集”還得從流量找原因。

根據Alexa數據,58同城、前程無憂、搜房、易車日均UV(獨立訪問數)排名分別為中國第76、135、161和6024名(以上均為月均值)。58同城日均PV(頁面瀏覽量)約5500萬,前程無憂約為3500萬、搜房網約為2200萬、易車約為50萬(以上均為月均值)。

可以看到,通過不惜代價的導流,58同城的流量已經壓了“子集”們一頭。營收收入不及子集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流量的質量(轉化率低),二是在變現潛力大的領域及地域流量不足。58同程把招聘、房產、汽車等各個領域的流量加起來才超過前程無憂和搜房,而且這些流量分散在全國各地,單單在招聘、房產領域和北、上、廣等重點地區,58同城流量則遠遠落後。

帶寬成本去哪兒了

還有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就是58同城帶寬成本超低。

網站的營收成本主要消耗在網站(帶寬、運維人員、設備折舊等)和內容兩個方面。2014年,58同城毛利潤率高達95%,而搜房、易車、前程無憂分別為79%。76%和73%。帶寬費用是營收成本的子集,毛利潤率高則營收成本低,意味著帶寬費用低。


2014年,搜房營收折合人民幣43.6億,營收成本高達9億。搜房具有明顯的媒體屬性,而且自己采集房源的比重越來越大,營收成本高是自然的。但前程無憂基本沒有媒體屬性,營收僅比58同城高11.5%,但主要由帶寬和網站運維費用購成的營收成本卻比58同城高414%!

58同城的流量成本哪里去了?是由區域代理商分擔了?或是轉嫁給VIE結構中的其它實體?

被迫尋找增長策略2.0

58同城對增長策略1.0的局限性想必早有體會。所以,2013年10月上市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

姚勁波總結說:

“在汽車里面內部分化,我們投資了二手車,我們投資了最大的代駕公司‘e代駕’,我們投資收購了最大駕校的軟件‘駕校一點通’,也投資了P2P汽車平臺‘寶駕租車’;在房產領域,我們全資收購行業排名第二的網站‘安居客’,和58緊密結合以後,已經超越過去行業老大;我們還推出‘58到家’、‘樂家月嫂’、‘點到按摩’等新型的O2O本地的服務,把58到家自己的服務打包在一起,做中國互聯網公司提供到家服務最全,訂單量最大,口碑最好的平臺。”

截至2015年5月8日宣布收購中華英才網,58同城在18個月內投資16.7億美元並購了14家企業。

搜房、前程無憂、智聯招聘、易車、汽車之家等成功的垂直網站是從早期互聯網蠻荒的血海中拼殺出來的,正如將“八大菜系”中的任何一個做到極致那樣不容易。不擅廚藝的姚勁波開的是“啥都有”的“大食代”(不僅有八大菜系還法餐、意餐和印度菜),並花不少錢雇人到街上拉客。進來的客人雖多,但多半看看就走,即便坐下來也只點最便宜的菜。所以,58同城營收、利潤都不如那些名菜館。

按傳統觀念,開有八大菜系但什麽菜系都不拿手的餐館一定不會成功。但在互聯網時代則未必。姚勁波先是把“大食代”做大,菜不好吃、虧錢都不在乎,大到一定程度拿去上市。打通公募、私募融資渠道後,以股票加現金的方式收購擅長川菜的安居客、擅長魯菜的中華英才、擅長粵菜和駕校一點通……

在可預見的未來,58同城的單項業務恐難超越每個細分領域最強的“子集”們。而且房產、汽車、招聘都是萬億級別的大市,足以孕育市值百億美元的平臺層垂直公司,搜房、易車、前程無憂會保持高昂的頭誌,捍衛各自在細分領域的王者地位。中國人信奉”寧為雞頭不為牛尾“,趕集、安居客、中華英才都是上市無望才忍氣吞聲、寄人籬下的,失意者們的集合會是一個成功的群體嗎?

不過,誰說複仇者聯盟沒有取勝的機會。從58同城近來高漲的股價看,投資人還是蠻有信心的。截至5月12日,58同城股價已升至78美元以上,市值近64億美元。

祝58系們好運。




來源:虎嗅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899

四處留情


市場是現實,誰有錢,誰有收購,誰就最受觸目。

幾個月前,科網好景,馬雲猶如財神一名,今日,論點石成金效應,馬雲讓位予趙薇、論四出獵食頻密及注視程度,阿里讓路予安邦為首險資。

內媒有統計,原來過去5個月,十家險企合共舉牌,入股涉最少廿五家上市公司,安邦接慧慧陳大手沽出的遠洋,未幾又金風,又萬科,猶如一個險資浪子,四處留情。

前海人壽成萬科大股東,如果意味是一場內地新舊交替,勢力重新洗牌遊戲的話,的而且確,近年一線如國壽、平保,出手次數極低,反而前海、安邦之外,還有百年,國華、覽海,富德,由藉藉無名二,三線配角,忽然當了大主角。

險資做了小鳥,自由自在四處舉牌,外界解釋大概為:
一:內地跌市製造了股市估值「洼池」,既然保險業務帶動資金多,意味資金要出路,今日不增倉,等何時?
二:協同效應。不論舉牌內房、銀行、網股,通通索做協同效應,但天曉得也。
三:保險也要買保險!

險資個別冒起太快,背景神秘,大部份沒有上市,觀乎內地政治,越持更多重要上市企業股份,將來話語權及安全度亦會大增。

周小川、肖鋼、尚福林及項俊波,四者分別在於,只有項俊波仍有本錢大談行業鼓勵政策,不提嚴防風險,保險是引徠,作用是民間資金,]市民買保單,製造展期資金無窮無盡供應,繼而支持經濟,發展項目。

難怪,年內保監最少有一百多宗保險費新增申請,一切都是衝著錢而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