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企改革的憂思及最關鍵的投資機會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57

國企改革的憂思及最關鍵的投資機會
陳李 楊靈修 蒲延傑
     

指數震蕩,關註國有企業改革主題
我們認為,在確認 3-4 月投資/企業盈利增速反彈之前,指數將繼續震蕩。支 持市場的因素可能來自 1 月新增信貸(能否突破 1.4~1.5 萬億元的預期上沿) 和潛伏場外期待調整的資金。而制約市場的因素有三:1)去杠桿,融資融券 余額增長明顯放緩,甚至下降;2)來自銀行信貸的"灰色"資金,要在三月前 離場回到實體經濟。3)註冊制的征求意見稿可能產生短暫負面沖擊。

國企改革:爭議比一致多
我們預計 2015 年國企改革的步伐將明顯加速。作為全年的投資主線,目前投 資者對國企改革的進展卻是喜憂參半。爭議比一致多。一方面市場期待國企 能夠在混合所有制、股權激勵、國有資本退出行業和資產證券化等方面有所 突破;另一方面,對如何表達十八大原則意見不一以及對實施方向存在分歧: 這些改革雖然有助於提升國企競爭力,但擔心改革將產生利益糾紛,甚至導 致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


借助資本市場,推動國企改革
然各方意見分歧很大,但國有資產證券化,借助資本市場推動改革應會得 到各方認同。同時我們看到,近期多種形式的國企改革也紛紛借助資本市場 完成:整體上市(如浙江物業集團),資產註入(廣州友誼)和股權激勵 (白雲山)。我們認為,利用好資本市場,有助於實現政企分離,增量上的 改革比存量改革更容易推進,改革阻力也較小,是政府樂於接受的方式。

從最容易達成一致的領域突破:資產證券化
我們認為,國企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增量改革實現集團整體上市,提高資產 證券化率是最值得關註的投資機會。我們在正文中羅列了我們篩選的可能借 助資本市場助推國企改革的公司:(1)地方政府提出過明確的資產證券化率 目標,在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方面比較積極的區域,比如安徽、廣東;(2) 控股股東承諾資產註入或者解決同業競爭,且承諾快要到期的;(3)典型的 “大集團小公司”(集團資產證券化率低於 45%),上市公司是控股集團唯一 上市平臺的。   


市場 3 月中之前預計將持續震蕩
若 1 月份新增信貸數據超 1.4~1.5 萬億元的預期,我們認為上證指數有望在 春節前突破 2009 年 3478 點的高點。但之後,考慮到監管層對股市杠桿資金 的調控以及對註冊制的討論升溫,市場或再度出現調整。
目前階段,市場仍在消化證、銀、保監會對股市“去杠桿”措施的影響。我 們最近跟蹤發現,從銀行、信托等渠道進入股市的資金在急速下降。我們維 持此前觀點,市場的進一步上漲需要經濟數據和企業盈利恢複的支撐。
投資建議方面,我們看好中遊周期品種,建議平配金融股。1 月以來,我們 建議投資者資金配置逐漸轉向與投資相關的周期板塊。受降準降息政策刺激, 我們期待 3-4 月投資增速出現反彈,推薦地產、鋼鐵等周期品種。年初至今 銀行、非銀金融行業指數累計下跌 13%和 10%,個別龍頭股票跌幅在 20% 左右。降準之後,我們將“兌現金融”的投資建議改為“平配金融”。
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瑞銀策略研究報告:
《情理中的降準來得意外》, 2015年 2月 4日
《兌現金融,潛伏周期》, 2015年 1月 12日


圖表 1: 年初至今表現最差的行業是銀行,最好的是計算機




國企改革的進展和憂慮
我們認為,國企改革是 2015 年重要的投資主線。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國企 改革在各省陸續鋪開。在 2014 年預熱之後,我們認為中央層面關於國企改革 的總體框架出臺後 2015 年國企改革的進程將明顯提速。


市場期待國企改革有突破的領域集中在混合所有制,股權激勵,國有退出行 業及國有資產證券化等方面。仔細研究十八大之後國企改革進展,我們卻看 到,雖然普遍認同推動國企改革將進一步解決政企不分問題,增強國有經濟 活力,但來自國企,民企,政府等各方對國企改革實施方向意見分歧,原則 被不同地表達,國企改革並不如我們想象的“意見統一”。




對於混合所有制,支持者大都提到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有利於企業市場化,增 加其競爭力,同時也能促進公司治理,防止“一股獨大”。但對其的擔憂並 不少,其集中於混合所有制後產生利益糾紛,或影響企業運營決策:

國企及一些政府智囊提到,引入民營長期“戰略投資者”,最後或因為 觀念和利益不一致草草離場。例如之前國有銀行上市引入的“海外戰略 投資者”,在金融危機中出現套現離場情況  


民企私有資本方面則擔憂,即使入股國企,也只能是“小股東”,缺乏 必要的話語權,無法在公司決策中發揮作用,最後淪為“陪太子讀書” 的角色



對於股權激勵,大多支持者提到股權激勵能使高管和股東的目標更一致,能 有效調動管理層積極性等正面因素,但不能忽略的是,很多質疑聲音,卻擔 憂導致分配不公,資產流失等問題:

政府官員和黨政部門提到,不可把國有資產作為福利分配,國企屬全民 所有,員工持股有失公平  



一些政府智囊擔憂,缺乏對國企高管的約束機制,甚者會導致國有資產 流失  

而對於退出競爭性領域,素來存有爭議:


國資委相關官員曾提到,國有經濟退出競爭性領域是違背十八屆三中全 會精神。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 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 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 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 安全。這其中多數都是競爭性領域。要求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領域,其 本質就是徹底私有化  

即使認可國有企業退出競爭領域專家學者,對於哪些行業仍存在分歧。 從海外經驗看(比如法國),國資先退出經營狀況好,盈利高的企業, 而對虧損企業註資改造。而現今,中國退出領域討論較多的從過剩產能, 虧損領域開始,不免有“甩包袱”之嫌  


借助資本市場,推動國企改革
雖然對混合所有制,股權激勵,國有企業退出競爭行業等存有爭議,但來自 不同部門的政府官員,國企民營代表都認同市場化的大方向,增加國有資產 證券化,國有企業監管應會從“經營管理轉為國有資本”。


利用好資本市場,有助於促進政企分離。我們認為,通過發行股票等增資手 段降杠桿,是政府願意接受的改革方式,這樣實現政企分離的改革阻力也較 小,增量上的改革比存量改革更容易推進。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國有資產證券化之後,有利於公司治理,達到布局優 化作用。國企產權將由政府控制的單一主體變為多元主體,有助於國企形成 股東會、董事會和管理層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


此外,我們認為,借助資本市場進行國企改革運作,能做到透明公開,不容 易滋生腐敗和暗箱操作。我們梳理近半年來成功的國企改革,可以看到借助 資本市場推動國企改革已成為重要手段。近期不少國企通過借助資本市場, 已經完成了整體上市,資產註入及股權激勵等。




還有哪些公司可能借助資本市場推進國企 改革?
如果沿著前面的分析思路,我們可以根據一系列客觀標準、自上而下篩選出 未來 1~2 年可能借助資本市場推進國企改革的公司。我們篩選的標準是:


(1)地方有明確資產證券化率目標。從 2014 年 20 多個省市已經公布的方 案來看,很多省市提出的資產證券化比例目標都在 50%以上。比如,北京提 出到 2020 年國有資本證券化率達到 50%以上;


(2)地方政府有計劃推進控股集團整體上市。比如安徽、廣東、上海、山東 等地方都提出“積極支持國有企業整體上市或者主業資產整體上市”;


(3)地方國企改革,上市公司層面有啟動跡象的;


(4)控股股東承諾資產註入或者解決同業競爭,且承諾快要到期的。根據證 監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4 號——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股東、關聯方、 收購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諾及履行》要求,監管部門對相關主體履行承諾的要 求愈加嚴厲;
或:


(5)“大集團小公司”:上市公司是控股集團唯一上市平臺,同時,控股集 團資產證券化率低於 45%的。


我們篩選的結果如下:



——控股股東承諾與資產註入





—— “大集團小公司”與資產註入



風險聲明
我們認為,A 股市場中期內面臨的下行風險至少包括:(1)房地產新開工投 資增速下滑,造成地產上遊行業的需求不足;(2)中長期資金價格一直高於 制造業 EBIT 凈利率,制造業投資意願長期不足;(3)QE逐漸退出,國內資 金陸續撤離,新增外匯占款長期向下,資金面一直緊繃。


(來自瑞銀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