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招行踩入海嘯源頭開分行 李華華

2008-10-10  AppleDaily




家 陣啲人對美國銀行失晒信心,紐約人會唔會轉投中國嘅銀行呢?喺金融海嘯下,招商銀行(3968)大膽走入風眼,進駐海嘯源頭紐約,喺曼哈頓麥廸遜大街開分 店。據《金融時報(中國)》報道,新店8號開幕,係自91年美國實施《外資銀行強化監管法案》以嚟,第一家喺美國開分行嘅中資銀行,可以話係過江龍挑戰地 頭蟲。

足證挺得住風浪

招行紐約分店上年尾獲批准設立,籌備近一年,雖然遇上金融海嘯,間分店又喺海嘯源頭嘅紐約,但招行似乎 冇有怕,行長馬蔚華親自飛去主持開幕儀式,佢話呢次係招行國際化嘅重要一步,雖然預計喺金融海嘯下,紐約分行要面對好多困難同考驗,但依然睇好美國經濟、 中美貿易同投資前景咁話。紐約分行提供批發性存款、貸款、貿易融資等業務同其他銀行服務,報道仲話呢個時間開張,正好顯示中國金融業挺得住風浪喎。起碼紐 約分行一開張就有客,馬蔚華仲喺開業儀式上向呢批捧場客頒證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

《生存術二》星展銀行深圳分行行長

2013-04-15  TWM 
 

 

台幹深耕陸企客戶 業績屢創新高十幾年前,台灣金融人才不斷西進,但隨著中國金融業快速演進,又很快被中國本地精英取代。這是殘酷現實的市場,稍微跑慢一點就被吞沒,星展銀行深圳分行行長李承道,則是少數未被中國市場打敗的台灣人。

撰文‧方德琳

從二○○二年開始,台灣金融人才西進腳步就未曾停歇,從一開始銀行的信用卡業務,緊接著企業金融、財富管理、投信證券……,一批批人才漂洋過海到中國。但隨著中國市場進化,台灣人才又迅速被中國本地精英取代,不少人黯然回台,李承道是少數仍占有一席之地的台灣人。

四十二歲的李承道是DBS星展銀行(中國)深圳分行行長,一位金控前副總經理說:「Morris(李承道英文名)是中正大學財金碩士,沒有國外MBA學歷,在國際化的金融業還能做到外商分行行長,很不容易。」尤其在中國市場,還要和香港、新加坡等一流金融人才競爭,李承道卻能從中脫穎而出,顯示他有過人的實力。

隨著客戶到中國

花時間經營客戶 一人業績占部門一半在台北,李承道是永豐銀行企業金融部門的業務襄理,負責中小企業主融資與授信審查,當時他的業績就名列前茅。

李承道到中國發展,主要是因客戶都移到中國。「客戶都到中國後,他們還有境外需求,但隨著上游供應商也到中國後,他們的需求就從境外轉到境內,我們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看到服務多年客戶需求的轉變,李承道意識到市場正在快速位移。要進一步服務客戶,勢必就得離開受管制的台資銀行才行。

○三年,李承道轉職到上海花旗銀行,負責他很熟悉的中小企業融資業務。他的花旗銀行前同事王貴武回憶:「在花旗的時候,Morris一個人的業績就占公司中小企業部門一半以上,他永遠是第一名,第二名距離他都很遠。」王貴武分析過李承道做業務方式,發現他對產品很熟。但除了本身金融專業能力外,李承道為人低調,對人又很用心。「他有人格魅力,客戶會相信他。」李承道的「人格魅力」,來自於他願意花時間在經營客戶上。不同於一般大企業裡有設置專業財務人員,中小企業裡能出面談財務的就是老闆。「老闆有時候要跑業務、管工廠,對他來說,財務只是一小部分。」李承道也知道,要服務中小企業客戶,需要更有耐心才行。

王貴武指出:「那時這個行業的氛圍是,這家業績做不好,下一年就跳到別家去,機會永遠不缺,而且薪水還更高。」就像股市有一句話說,要等退潮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當時金融業是漲潮,世界各地銀行都在中國設點,到處缺人才,人心難免浮動;要像李承道一樣苦幹實幹經營業績,而且年年保持紀錄的人很少。

當維持舊客戶就有業績,然後就能跳槽加薪時,很容易就失去開發新業績的動力。但是,李承道在○六年,被公司賦予開發中資企業新任務時,他欣然接受,面對更難的挑戰。

開發中資企業客戶

付出加倍時間與精力 業績更上一層樓在開拓中資客戶時,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帳務不夠透明。「要滿足客戶需求,一定要知道他的問題。但有誰會願意把身家財產狀況告訴外人呢?」甚至,中國的中小企業主對金融產品更不熟,也不知道銀行可以提供什麼服務,主觀上會認為沒有使用銀行的迫切性。

要突破業績障礙,就要主動偵測出客戶需求,走到企業主前面,告訴他們,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李承道說,這不僅要熟悉客戶產業前景,也要能掌握上中下游供應鏈生態,如此一來,才能提出讓客戶眼睛一亮的服務。

「在台灣,講到鋼材供應,那就是中鋼;換到中國,可能是寶鋼、鞍鋼。」雖然金融產品都一樣,但換成中資企業客戶時,李承道要一邊累積中國的產業知識,一邊開拓業務,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很正常。

他回憶當時的工作壓力說:「台灣客戶多集中在電子業,上下游廠商也很集中;但中資企業各行各業都有,供應商也很分散。」同樣一個「應收帳款融資服務」,李承道必須評估各種不同供應商的財務風險,所花的時間與精力都比以前增加好幾倍。

被挖角擔任管理職

降低流動率 員工滿意度居冠然而,在台灣人多半只做台資企業時,李承道已經跨到另一個市場,後來他的高業績大半來自中資企業。「畢竟,中國企業快速成長,相形之下,台灣的占比就萎縮。以星展銀行深圳分行一年人民幣一五○億元業績,中資企業就占六、七成,台資則不到一成。」他說。

在業務領域累積十多年經歷後,李承道被挖角到華一銀行,不久後負責深圳分行籌設。從超級業務員躍升為管理階層,來往對象更從客戶擴增到當地監理機關等,成為銀行高階管理人員。

一直到現在,雖然已經較少在第一線跑客戶,但李承道仍然維持每天工作到晚上十點、十一點習慣,每天業績都盯得很緊。

「中國本地的人才很優秀,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也很高,總希望做到成績,公司就能注意到他。」身為主管的他,不僅要達到總公司業績目標,同時還要指導管理員工。在他帶領下,星展銀行深圳分行的流動率低,去年三十幾位第一線的業務,只走了一位,是中國銀行業少見的例外;在星展銀行全亞洲金融業員工滿意度調查裡,中國的星展銀行也是滿意度最高的一家。

李承道一個人到中國打拚,太太仍然留在台灣工作。為什麼不一起到中國?李承道說:「我們商量過,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中國風險很高的。」他坦言,即使早已習慣業績壓力,當了好幾年的超級業務員,但中國金融市場人才濟濟,當年度只要業績做不好,隨時都會被取代。

「我戰戰兢兢,一直很有危機意識。」他深知,今年成功不代表明年會成功,隨時都要提高警覺。或許,正因為他保有隨時被取代的警戒心,時時刻刻從中國市場學習,造就他今日的成績。

對於想來中國的年輕人,李承道建議一定要更努力。當地人有人脈優勢,語言能力也不差,先天上已經比台灣人占便宜。「適應力強,要放大別人的優點,才能接受他們的習慣。」李承道說。

李承道

工作地點:深圳

出生:1971年

現職:星展銀行(中國)深圳分行行長經歷:華一銀行深圳分行行長、上海花旗銀行資深副總裁、永豐銀行企業金融授信襄理學歷: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56

揭秘中信鋼貿融資:上海分行60%貸款存風險敞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16

今年1月,中信銀行股東會通過去年核銷額度增加32億元,不良資產核銷額度由此累計達52億元。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在日前舉行的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透露,該行新增的不良資產主要是2011—2013年間的鋼貿行業不良貸款,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上海為主的鋼貿。 據理財周報報道,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 只要提到上海鋼貿,大家都會想到民生。孰不知做得最早的是中信銀行,後來很多進來的銀行都在學中信模式。 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信銀行逾期貸款合計306.85億元,比年初增長42.82%;長江三角洲不良貸款余額達到100.27億元,占總額61.26%,不良貸款率2.22%,較2012年年末均大幅增加。鋼貿風險完全暴露以後,中信銀行長江三角洲資產質量嚴重惡化。 據了解,2011年鋼貿危機發生之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成為中信鋼貿壞賬最嚴重的分行。當時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鋼貿規模100億元,風險敞口卻達60億元。左偉國以及時任公司銀行部老總均被調離崗位。 知情人士透露,中信銀行早些年提出供應鏈金融戰略的規劃方向就是鋼鐵和汽車。2011年以前正值基建興起,在中央政府4萬億元財政刺激的推動下,鋼貿行業一片興盛。 中信上海分行為抓住鋼貿企業客戶,做了大量的小企業聯保。部分支行行長為能放貸,親自帶隊和企業交談。 由於企業間采用聯保形式,當宏觀經濟下行、鋼貿行業低迷時,許多企業就如同多米若骨牌似地倒下。 但在2012年危機發生初期,與鋼貿商多有合作的中信銀行上海分行並沒有立即抽貸,反而力挺。在各家銀行都對鋼貿商貸款限制時,中信上海分行更是逆勢增加周寧鋼貿商授信額度。 然而資金鏈斷裂以及鋼市低迷,並不能挽救鋼貿行業的頹勢。鋼貿企業資金鏈斷裂、跑路後,銀行對相關企業訴訟案件以及金額均大幅增加。 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信銀行涉及的訴訟和仲裁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案件(無論本集團為原告/申請人還是被告/被申請人)共計144宗,標的總金額為95.86億元。案件、金額分別比上年年末增加32宗、27.61億元。 而中信銀行作為被告/被申請人的未決訴訟和仲裁案件(無論標的金額大小)共計52宗,標的總金額為人民幣2.3億元,案件和金額僅較上年年末增加4宗、0.03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中信銀行上半年訴訟案件和金額大幅增加,主要是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頻繁對鋼貿訴訟所致。 另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則表示: 行長朱小黃將調任集團,主要與銀行不良貸款控制不住有關。朱在走之前要把在任時的歷史包袱做個切割,把該暴露的問題全部暴露出來。大幅增加核銷額度就是用來處理壞賬的。 2014開年以來,上海鋼貿圈內多位大佬及相關人士遭遇查封和起訴,“上海鋼貿大王”肖家守被曝名下4.66億元股權資產被查封,且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涉及20多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而從2月11日至5月13日,上海鋼貿圈的另一大佬周華瑞也將面臨20余起訴訟糾紛。 面對逐漸浮現的鋼貿危機,各家金融機構紛紛采取了應對措施: 平安銀行去年核銷含鋼貿貸款在內的新一貸”等定價較高業務逾15億元。 除了要求鋼貿商增信、重組外,買斷、核銷貸款也是民生銀行處置風險主要措施,去年末鋼貿余額比年初下降超過10%。 建設銀行2013年前三季度大幅核銷超70億不良貸款,不少為江蘇、上海地區的鋼貿貸款。 工商銀行2013年前三季度不良核銷超過120億元,主要發生在小微企業、鋼貿領域。 交通銀行2013年總計不良核銷近百億,還有大筆不良資產轉讓。 多名銀行業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目前鋼貿貸款已處於結尾階段,只是法院審判進展緩慢。法院案子堆積,包括未來得及受理的、受理未起訴的、起訴沒辦法執行的等等,要全部處理掉還需時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02

佛山驚魂記——不良率7個月飆漲兩倍多 中行分行不良率17%!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18

本文來自一財網,作者洪偌馨 夏心愉,授權華爾街見聞網站發表。

當2012~2013年長三角銀行業不良“雙升”的時候,珠三角的不良卻在“雙降”。但到了2014年上半年,珠三角不良出現反彈,佛山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更是在7個月內分別增長了兩倍多。

為什麽珠三角的不良風暴最終還是爆發了?為什麽要比長三角遲來了兩年?珠三角會是下一個長三角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經過深入實地調研,廣泛接觸當地監管層、銀行業、工商業等多領域人士,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10月,佛山,這個依傍廣州、下承粵西的南方小城隱隱透著一絲秋涼。城中的繁華一如往常,只是遠處的新城區已現大片停工,尚待封頂的一幢幢高樓顯露出一絲蕭索。

此刻的佛山,感到深深涼意的應該還有當地的銀行業。

《第一財經日報》從權威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余額約192.14億元,比年初增加了131.6億元,增幅高達217%。僅7個月時間,當地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就從年初的0.85%升至2.6%。

長期以來,得益於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佛山的金融業也極為發達。即便是在中國銀行業最為難熬的2012~2013年,佛山銀行業的資產總量依然保持著超過10%的增速,和不到1%的低不良率。

但這場遲來了兩年的風暴終究還是來臨了。去年下半年,鋼貿、塑貿企業聚集的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最先拉響警報,多家企業資金鏈斷裂。隨後,佛山當地銀行業的不良率開始躥升。而受此影響,多家銀行佛山分行的行長也被更換。

如今,從佛山發端的這波風險仍在珠三角蔓延。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銀行資產質量的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憂:珠三角是否會步長三角的後塵,而佛山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溫州?

多家銀行不良率超5%,最高17%

作為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大市,佛山不僅走出了美的、格蘭仕等知名家電品牌,當地企業在機械裝備、建築陶瓷、節能環保等行業也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與此同時,它還是廣東的金融重鎮,僅銀行業資產總量就超過1萬億。

雄厚的制造業是佛山經濟、金融繁榮最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各家銀行都在此排兵布陣,投入大量資源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在2012~2013年的全國銀行業的艱難歲月里,佛山銀行業的資產總量仍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長率,而不良率則不到1%。

但好景不長,杠桿率過高的鋼貿、塑貿行業資金鏈斷裂,終於成為這波珠三角銀行業不良風險爆發的導火索。

《第一財經日報》從權威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余額約192.14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31.6億元。而據當地銀行業高管估計,其中鋼貿、塑貿行業幾乎“貢獻”了一半的不良貸款。

短短7個月時間,佛山銀行業的不良率從年初的0.85%增至7月末的2.6%。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獲得的數據,截至7月末,至少已經有8家銀行在佛山地區的不良率超過5%。

其中,鋼貿、塑貿企業聚集的順德區更成為了不良爆發的重災區。截至今年7月末,某國有大行(中行)順德分行的不良貸款率已高達17%。

不良貸款大幅增加,使得佛山當地的銀行業機構也因此經歷了一場“大換血”。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佛山分行行長被更換;亦有原本直屬總行管理的一級分行被降格為二級分行。

佛山銀監局方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2013年下半年以來,受鋼價下行、信貸政策偏緊以及企業資金錯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陸續出現部分鋼貿企業資金鏈斷裂情況。

佛山銀監局方面稱,目前,監管部門已聯合當地銀行業、鋼貿企業等采取了應對措施。據佛山銀監局介紹,截至2014年8月,佛山銀行業提取資產減值準備金253億元,比年初增加83.7億元,其中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242.78億元,當年累計已核銷15.41億元。

風險在珠三角蔓延

由於佛山金融行業基數大,增量大,僅銀行業資產總量就已過1萬億,每年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所以佛山銀行業不良的快速反彈也給整個珠三角銀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動,珠三角銀行業的整體不良率開始出現反彈。

2012年,在歐債危機的沖擊,以及民間借貸崩盤的直接影響下,中國銀行業的不良指標結束了多年以來的“雙降”勢頭,開始出現反彈,而長三角更成為了不良貸款爆發的“雷區”。從2012年至今,浙江以及全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已經連續多季度增長。截至2014年6月末,浙江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1.96%,較年初上升0.13個百分點;同期全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1.08%,與去年末相比增加了0.08個百分點。

然而,就在風險形勢嚴峻的2012、2013年,與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的狂飆截然相反,同樣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及國內外貿易為特色的珠三角地區,其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反而連續多個季度實現不良“雙降”。

廣東銀監局網站信息顯示,從2012年初至2013年末,廣東(不含深圳,下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連續8個季度實現逆勢“雙降”。去年12月末,廣東銀行業的不良率一度降至近年來最低點1.21%。

然而,從今年初開始,廣東銀行業的不良貸款開始反彈。截至3月末、6月末,廣東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9%、1.36%。

對此,廣東銀監局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截至8月末,廣東銀行業不良貸款率1.29%,較年初微升,但較二季度有所下降。主要由於國內經濟穩中有緊、穩中有憂,經濟金融運行“三期疊加”特征沒有改變。

“而銀行業經營受到實體經濟景氣程度影響,個別行業、地區、業務的風險出現集中暴露,部分領域資產質量劣變。但受益於廣東經濟總量大,產業結構調整早,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督促銀行業穩控和化解風險,及時核銷不良貸款,目前銀行業總體風險處於可控區間。”廣東銀監局方面稱。

廣東銀監局方面表示,中長期來看,廣東經濟在基本面保持穩定的同時,經濟運行也存在不少困難,尤其是外貿進出口尚未走出增長低谷,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偏緊,房地產市場繼續波動等。

某國有大行廣東分行風控部門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外貿出口增勢不穩,上半年增速較快是基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且一般貿易增速放緩,國際需求仍然不振,加之匯率變動等因素影響,下半年出口壓力加大。

在房地產方面,該負責人以佛山為例說明稱,3月份在營銷刺激下,新建住房銷售面積與金額單月環比增速扭負為正,但5月份又轉入負增長運行,波動較大。而房地產低迷的風險可能會影響建材、家具、家電等相關產業發展。

下一個溫州?

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下行,銀行資產質量的不斷惡化,很多人開始擔憂:珠三角是否會步長三角的後塵,而佛山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溫州?

然而,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走訪溫州時感受到的處處彌漫著負面情緒不同,不管是傳統金融業機構的高管,還是佛山當地的民間金融人士都出奇一致地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他們看來,這種信心源自佛山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和多元化的產業結構。

《第一財經日報》獲得的一份數據顯示,2014年1~6月,佛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52.63億元(預計數),同比增長8%,比一季度高0.6個百分點。而同期,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增速較一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

中國集成金融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鐵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盡管一直以來佛山都以輕工業的發達而為外界所熟知,但事實上,裝備制造業已經取代家電業成為佛山最大的產業。

根據本報獲得的數據,2013年,佛山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82億元,約占全市的1/4。其中,陶瓷衛浴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三大特色產業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90%、60%和30%。

在張鐵偉看來,此次珠三角銀行業不良風暴的導火索——鋼貿、塑貿行業在佛山整體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並不大,更多的是鋼鐵這個單一產品的貿易端出了問題,而多元化的產業結構保證了佛山抗擊風險的能力。

此外,他表示,與其他很多地區不同,佛山的產業鏈非常長,從原材料的供給到產品的生產都在當地。例如,佛山的鋼鐵、塑料業都是消費地市場,產品大部分供給當地制造業企業,市場需求是確實存在而非純粹的空轉套利。

而多名受訪的當地銀行業高管也給出了幾乎相同的回答。

某股份行佛山分行行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佛山的制造業除了傳統的優勢行業如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建築陶瓷、紡織服裝等,新興行業如光電、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都發展得不錯。

他表示,具體來看此次風險最高的鋼貿和塑貿行業,與長三角不同的是:一方面佛山的鋼貿商、塑貿商基本都是本地人,在資金鏈出現問題後“跑路”的案例極少,只要大家都還在積極地解決問題,情況就不算太惡劣。

“另一方面,佛山當地的制造業依然強勢,作為原材料供給的鋼貿和塑貿行業處於產業鏈的上遊,市場並不會消亡,這也是讓銀行還存有樂觀態度的源頭。”該股份行佛山分行行長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86

民生拉薩分行今日開業 成首家入駐西藏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3615.html

2014年11月22日,民生銀行拉薩分行正式在拉薩開業。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出席了本次活動。
2

014年11月22日,民生銀行拉薩分行正式在拉薩開業。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出席了本次活動。

洛桑江村主席講到,民生銀行作為入駐西藏的第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服務大局意識強,信貸投放積極,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表示,拉薩分行籌備工作啟動以來,克服自然條件惡劣、高原缺氧、人才缺失、物資匱乏等困難,僅用時160余天,便高效完成了網點選址、機構裝修、人員招聘、業務儲備等工作,創造了系統內省級分行籌建速度最快的紀錄。

民生銀行人士還透露,拉薩分行試營業以來,11個月內實現了存款規模破50億元,貸款規模破50億元的經營目標。


(編輯:孫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22

玉山銀進廣東 亞洲盃進度後發先至 深圳分行轉制子行 「靜靜地讓競爭者備感壓力」

2016-01-25  TCW

等了四年,玉山銀行終於順利在中國成功將深圳分行轉制為子行,並拔得頭籌成為第一家在華南地區被中國銀監會核准通過的台資銀行,更是廣東自貿區第一家外資法人銀行,玉山銀行打亞洲盃的策略為何?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說,玉山銀雖非最早登陸,但在中國申設子行成功,已有後發先至的意義。

趕在台灣總統選舉前夕,玉山銀行期盼已久的深圳子行終獲中國銀監會核准通過,一舉超前台灣金控業在中國布局的進度,成為繼富邦華一、永豐銀行之後,第三家成功升格子行的台資銀行。

然而,好不容易等來許可令,好日子卻過完了;面對去年以來經濟成長力道不再的中國市場,台資銀行不僅在大陸分支機構的利差下滑,授信風險也不斷增高。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最新公布本國銀行二○一五年前十一個月獲利比,一四年衰退二.五%,其中中國分行衰退幅度高達二三%,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也衰退一一%,玉山銀行此刻面對的經營環境其實嚴峻。

中國總部設於深圳前海

就在眾多競爭者陷入進退兩難,甚至把目光移轉到東協市場之際,只有玉山銀行堅持一步一腳印,一舉登陸,「它安安靜靜地就讓競爭者備感壓力。」一家台資銀行行長如此描述他們眼中的玉山銀。

有別於多數台資銀行大部分以上海或北京為據點,玉山銀行另闢蹊徑選在珠三角地區搶灘,並直接將中國總部設在深圳前海,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說,「雖然玉山 登陸不是最早,但集中資源耕耘深圳,找到自己的利基點。」事實上,珠三角的仗也不好打,主要競爭對手是中資和香港銀行。一位台資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表示, 中國或香港銀行可直接拿台商在中國廠房作抵押,但台資銀行卻不成,貸款金額逾千萬元台幣的案件,更必須經台灣總行批准,程序繁鎖,無形中削弱了台資銀行的 競爭力。

困難還不只這樣,「光是東莞,經常兩個客戶分處東西,車程一個多小時,一天只能拜訪一、兩個客戶,要維繫客戶關係只能靠勤跑。」黃男州坦承,要克服的困難確實不少。

但明知山有虎,玉山銀當然撥好算盤才敢上山;東莞是中國台商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全市現有台資企業近一萬家,約占廣東省台資企業三分之一,眾多台商市場,當然是玉山銀值此大環境不佳時機中,仍拍板登陸的關鍵因素。

一向定位為亞洲區域銀行的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陳亮丞表示,以星展的經驗,聚焦區域可提高效率,台資銀行先天上與台商同文同種的優勢,的確是很多外銀無法取代的。

玉山銀行很早就看好深圳前海是中國現代服務業最重要的示範區,具有深港合作、金融創新、制度改革的重要使命,搭上這幾年中國力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 區」及「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截至一五年十二月底,入駐企業高達六萬餘家,註冊金額三.二兆元人民幣,,未來很有機會成為「中國版的曼哈頓」。

海外布局重視「五L」

然而,當亞洲盃成為金融業須面對的趨勢,台灣總部如何避免海外分行各唱各調、變成不同企業文化的銀行?

「海外據點不是一個『義肢』放在那個地方,必須血肉相連。」黃男州講得坦白,台灣的企業往亞洲布局,遇到的困難都是制度的結合,「你怎麼管理中國當地幹 部?海外的總經理薪資要怎麼給?這都是台灣企業國際化遇到的最大挑戰。」海外布局必須有「五L」,除了Licence(執照)、Leadership(人 才),更要抱持Long-term(長期經營)心態,一旦要經營當地客群,就要Localization(本土化)用當地人,雖然初期成本高,但長期一定 是對的。

第五個L,也是台灣金融業者最容易忽視的Logistics,後勤資源系統。黃男州舉例,當初玉山銀設立柬埔寨分行,為了管理人力資源系統,台北總部的資 訊系統不僅有中文介面,還有英文介面;此外,為了順利在地化,制度上也給予很大的彈性、包容性。「台灣銀行業也必須學習的是如何跨文化管理,以及學習和國 際專業經理人共處。」去年玉山銀行海外分行獲利占比已達一○至一二%,若含OBU已逾五○%,「未來三至五年目標是海外獲利成長到一五%。」黃男州自信地 說。

此時在中國市場設立子行,挑戰不可謂不小,玉山銀要如何閃過風險、打通這條關鍵筋絡,繼續提升海外獲利,市場很關注。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5

廖燦昌,比民營金控還衝的官派董事長 他砍分行、不賣TRF 竟讓合庫賺更飽

2016-02-01  TCW

上任一年半的合庫金董事長,始終在做自砍收益的事,他不賣投機商品,深耕中小企,獲利連兩年創新高。

一個官派的公股金控董事長,能做出什麼金融業界不敢做的事?

一年半前,從台企銀董座銜命空降至合庫擔任董事長的廖燦昌,二○一五年就做出兩件令國內金控業界跌破眼鏡的事:一是開本土所有銀行之先例,申請裁撤二十家實體分行;二是禁止合庫銀銷售被銀行視為金雞母的人民幣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業務。

賺慢錢,躲過人民幣地雷廖燦昌大動作自砍獲利來源,非但沒有衝擊合庫獲利,還讓合庫金在二○一四年獲利首度突破百億元後,一五年獲利又大幅成長二九%、逼近一百三十五億元,再創新高,證明不靠TRF來撈油水,獲利也能交出漂亮成績單。

廖燦昌回憶,自己在台企銀時,曾有一家上市紡織公司,因為接班的第二代操作TRF不慎,幾乎要賠上整家公司的資本額,四處奔走,最後來哀求他寬限,令他唏噓不已。「此後我就覺得,寧可『甘苦錢』慢慢賺,也不要賺這種錢(TRF)。」只是這個命令,一度引發一堆部屬力陳「董仔,這真的很好賺,不能不賣」等反對意見。但如今人民幣大幅貶值,TRF未爆彈成為銀行業地雷,合庫全身而退,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

不僅如此,廖燦昌更震撼業界的是,為了因應數位化趨勢,去年開了國銀之先河,大動作申請裁撤實體分行,目前已裁撤十一家績效不彰的分行,內部估算,至少省下每年五千萬元到六千萬元的基本開銷。這在強調保守、穩健、步步為營的公股行庫高層中,更堪稱「異類」。

懂做人,裁撤前先給緩衝只是在保守的公股行庫體系裡,敢大刀闊斧改革,不怕銀行員工會反彈,印證了廖燦昌的另一個能耐,亦即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對他的形容:「懂得做事也懂得做人」。

早在廖燦昌任台企銀董、總期間,就與剽悍、強勢聞名的台企銀工會溝通良好,也讓他深諳與行庫基層互動的「眉角」。

他在裁撤該分行前,親自拜訪分行經理,剖析裁撤的考量,且提供「緩衝」機會,比方說之後單月獲利若能穩定維持在新台幣兩百萬元以上,便可繼續經營。對方若經評估後,認定無法達標,往往也甘願被裁撤。

與廖燦昌共事多年的台企銀董事林萬福形容:「他確定一件事情是對的時候,叫什麼人來拜託他不要做,都不為所動,但會把他的道理耐心解釋給你聽。」但禁止TRF業務、砍分行,只是守勢,廖燦昌為合庫金提振獲利的攻勢,就是衝刺中小企業放款業務。

各行庫之間,以「砍到見骨」的殺價競爭策略來搶企金客戶,已是常態,但一路從放款業務基層做起的廖燦昌卻反其道而行,一上任後就獨排眾議,要將合庫銀的放款利率提高○•○七個百分點。「短期放款利率才一.四%到一.五%,中期才一.八%左右,這一看就知道是賠本生意,不能不拉高。」拚開源,用大數據增放款量但廖燦昌坦言,實施初期,一堆議價能力高的大客戶都跑了,拖累總放款量銳減,二○一五年初最多一度下滑六百多億元,「當時壓力很大,連財政部和分行經理都在罵我。」儘管上下罵成一片,但廖燦昌深信自己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並未軟化,同時積極「開源」,將目光轉向過往合庫金鮮少深耕的中小企業放款業務。

他透過總行的大數據(Big Data)發現,成立三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存活率在七成以上,故他鎖定成立三到五年、資本額在一千萬元至五千萬元之間的中小企業主,並親自在客戶間打聽、徵信,交叉比對後,將篩選出來的優質企業名單發放給分行,做為拓展客源的依據。

就這樣,一度暴跌的放款量,在中小企業客戶激增之下,逐漸回升,加上某些大客戶也慢慢回流,帶動合庫銀的企金客戶總數迅速成長,至今成長逾四千戶、共逼近二萬五千戶,放款量從二○一四年的一兆八千七百六十億元,增至二○一五年底的一兆九千九百億元,一舉躍升為對中小企業放款成長最多的國銀。

二○一五年合庫金的中小企業放款成長量,以三百八十六億元位居國銀之冠,打敗公股獲利王兆豐金與民營獲利王中信金。

這些成績,在在讓財政部長張盛和盛讚他「有想法、有作為、有前瞻性」。

不過廖燦昌也坦言,透過調整放款結構來提升獲利的空間有限,日後重心將慢慢轉移到財富管理、財務操作等業務。

二○一六年他對合庫金最大的變革,再度成為公股行庫首例:一改過去由財務部一手主導的台股、債券等投資之模式,將部分資金委外操作,委外資金最多可達九十億元,成為首家委外代操的行庫。

「這樣才能讓(財務部)同仁和外部比較、互相刺激。」廖燦昌解釋,若委外代操績效較高,同仁可參考對方的資產配置和操作邏輯,督促自己要更上一層樓。新的一年,廖燦昌仍然要以別的公股金控董事長沒想到的做法,繼續在金融圈闖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57

工行海外分行涉嫌洗錢 銀行反洗錢挑戰重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1830.html

工行海外分行涉嫌洗錢 銀行反洗錢挑戰重重

一財網 洪偌馨 2016-02-19 18:38:00

日前,中國工商銀行馬德里分行的5名管理人員,包括該分行行長因涉嫌參與洗錢和偷稅被西班牙警方逮捕,調查罪名為涉嫌洗錢至少4000萬歐元。但截至目前,西班牙警方、工行方面均未披露更多細節。

根據《2014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4年末,總計20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設了1200多家海外分支機構,覆蓋了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總資產達1.5萬億美元。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深化,跨市場、跨境金融需求旺盛,探索國際化綜合化經營成為銀行業轉型的一個共識。但伴隨國際化業務提速,以反洗錢為代表的新挑戰也隨之而來。

日前,中國工商銀行馬德里分行的5名管理人員,包括該分行行長因涉嫌參與洗錢和偷稅被西班牙警方逮捕,調查罪名為涉嫌洗錢至少4000萬歐元。但截至目前,西班牙警方、工行方面均未披露更多細節。

工行深陷洗錢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工行於2010年10月獲得西班牙中央銀行批準,取得了在西班牙設立營業機構的經營執照。工行馬德里分行在2011年1月正式對外營業,這也是工行在西班牙的首個支行,服務對象主要包括中資機構、與西班牙有經貿往來和投資關系的中國客戶、西班牙華人華僑客戶等。

作為目前國內國際化進程最高的銀行之一,工行從1992年設立第一家境外機構新加坡代表處,迄今已建成覆蓋42個國家和地區、由400家境外機構組成的牌照完備、運營高效的全球網絡。

此外,工行還通過參股非洲最大銀行——南非標準銀行集團間接延伸至20個非洲國家,形成了橫跨亞、非、拉、歐、美、澳的服務網絡,成為境外網絡覆蓋範圍最廣的中資金融機構。

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工行境外機構總資產達到近2700億美元,比2014年末增長14%,實現稅前利潤17.06億美元,同比增長13%。不管是從戰略上,還是利潤貢獻上,國際業務的分量都在快速提升。

工行方面表示:我行密切關註此事件的調查進展,工銀歐洲的負責人和律師已趕往馬德里分行,馬德里分行正在積極配合調查。

針對此次涉嫌洗錢事件,

而對於媒體報道中提及的涉案金額和人員,工行方面僅表示,目前仍在等警方的調查結果,並未披露更多細節。

銀行反洗錢壓力大

盡管各個國家的有關法律,以及金融機構都對反洗錢問題做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反洗錢的難度正隨著金融創新業務的發展,以及外部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日漸增大。

某國有大行風控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反洗錢屬於操作風險範圍,在銀行內部主要由內控和法律合規部部門負責,但防範要點涉及到幾乎所有業務條線,但主要還是櫃臺轉賬業務。

據他介紹,洗錢的收益空間巨大,回報率高達40%,即洗100元,協助洗錢的中間人可以賺取中間費40元,這也是不少人鋌而走險的原因,所以監管機構才要重罰才能遏制洗錢行為。

該人士表示,防範洗錢,識別大額資金來源是反洗錢的主要方法,但系統識別還很有限,國內主要還是靠人員識別,加強培訓教育,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專職負責反洗錢工作。

另一國有大行高層告訴記者,目前反洗錢是銀行最難做的工作之一,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難度超過風險管理。一方面是因為任何金融產品都有可能成為洗錢工具,尤其近年來銀行也鼓勵發展創新業務,這樣一來更容易被鉆空子。

“另一方面,但反洗錢工作需要專業且有經驗的人員參與,但這幾年中資銀行“出海”提速,業務發展非常快,這部分工作可能沒有及時跟上。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政治環境也在快速變化,反洗錢難度本來就日益增大。”該人士表示。

據他介紹,過去反洗錢本算不上銀行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一般的國外分行聘請一兩個專業的法律顧問就可以了。但最近十年,反洗錢已經成為了銀行一項重要的任務,有專門的要求。

該高層告訴記者,每家銀行的政策,以及不同海外分支行的具體情況都有所不同。以他所在的銀行為例,海外分支行會專門聘請反洗錢專家和法務,並由他們帶領一個獨立的部門來完成這方面的工作。

他表示,事實上不只是中資銀行,全球金融機構都面臨反洗錢帶來的挑戰。自911事件、以及後來的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監管機構已經對多家銀行進行了上億美金的反洗錢處罰。

中國人民銀行也在2015年2月發布的,《中國反洗錢報告(2014)》中提到,正在督促大型商業銀行加強海外分支機構反洗錢工作。包括根據外國監管當局對大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約談銀行相關業務負責人,提出了完善洗錢“黑名單”管理機制,推動實現全球信息共享等要求。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45

數位分行行員 需有「13分鐘行銷力」 銀行櫃員越來越少已是現在進行式

2016-04-18  TWM

國內銀行的樣貌正在轉變,傳統分行減少,數位分行取而代之; 從玉山與中信兩家銀行的實戰經驗來看,對於行員的能力需求,的確迥異以往。

今年以來,銀行業紛紛裁撤分行據點,但玉山銀行卻逆勢在台北市銀行業的一級戰區南京東路三段拓點。巧合的是,這個名為「台北分行」的玉山數位旗艦分行,其地點,正是某大型外銀剛裁撤的分行之一,「當我們知道對方退租,立刻與房東接洽。」玉山銀行總經理黃男州說。

同一地點的前後變化,背後所代表的,正是銀行業面對金融科技浪潮衝擊下所做出的數位轉型。所謂轉型,包括了分行的外觀、功能,以及最重要的人力需求轉變。「老實說,我知道很多同業私下來參訪。」黃男州說。

從外觀來看,走進玉山台北分行,有別過往玉山銀行一貫古典優雅的裝潢,收起台灣玉山制式照片,走的是純白色系年輕風格,迎面而來的一百吋電視互動牆,「透過紅外線熱感應,它會辨認客戶身分,再依據不同年齡層提供財富管理訊息。」黃男州自豪地說。

文宣品無紙化

說話語氣節奏也要重新學

往右轉的自助化服務區,在傳統ATM旁的,是一台i-Payment繳費機,可以用鈔票繳信用卡費,機器還會自動找銅板;往左走入分行內,代替行員接待客戶的是一台可以與客人對話的「小i」機器人。在「小i」身後的大桌子上,是落實「無紙銀行」的關鍵,原本要填寫的單據,不用一張紙、一枝筆,全都在平板電腦或觸控螢幕上完成。

黃男州表示,他設計數位旗艦分行的靈感,其實來自高級精品店,「就像Hermès、TIFFANY,即使提供線上服務,一樣也讓客戶感受如實體店面相同的精緻。」也就是因為「體驗」的重要性提升,因此銀行行員也要跟著升級,不然就會被淘汰。

在這樣一個高度自動化的數位分行裡,銀行行員到底會比以往少做什麼?多做什麼?必須多學什麼?這正是數位金融浪潮下攸關所有從業人員的最大課題。

「當顧客踏入分行的第一刻開始,行員會依據顧客的需求及電腦分析的資料,提供適合的產品與服務。」玉山銀行個人金融事業處副總謝武明,以管理數位分行的第一線經驗如此說明。

謝武明並指出,雖然無紙銀行看似簡單,但傳統行員要適應所有文宣品不再是紙本,必須要學著用平板電腦行銷商品;這不只是文宣形態的轉變而已,由於不像紙本可以讓顧客帶著走,不能在上面筆記、畫重點,所以行員在解說時,從說話的語氣、節奏到服務的耐心,都要重新學習。

客戶時間變多

把握關鍵13分鐘搏感情

事實上,早在去年八月,中信銀行也於南港總部園區的營業部打造「數位體驗分行」,推出台灣第一台「指靜脈ATM」,將過去多被用於重要機構門禁系統的手指靜脈辨識技術,取代傳統金融卡的識別方式。而根據中信銀行的經驗,數位分行裡的行員,重要任務就是要能更有效率地把握「關鍵十三分鐘」。

根據中信銀行計算,一位客戶來分行的時間平均只有短短的十三分鐘,數位化服務之下,行員更能把握這短暫相處的時間,所以他們也積極研發「臉孔辨識」結合金融服務技術,在客戶取號的同時就能辨識身分,讓理財專員即時提供專屬的財富管理服務。

中信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認為,數位化讓各行各業都面臨巨大的挑戰,過去台灣長期以來的教育就是以單一專業為主,現在,「你除了必須橫向,還要具備縱向各種不同跨領域的專業能力。」他強調,數位分行行員的條件,不單只是兼具兩種語言、專長、技術而已,而是具備跨足多領域的附加價值。

依據玉山銀行規畫,過去分行櫃枱收付與理財諮詢人員占比約六比四,未來將達五比五,顯示櫃員越來越少已是進行式,為了接軌分行陸續轉型數位化,玉山銀行也在內部展開行銷技巧、金融科技課程,就是要提高櫃員附加價值。

傳統分行逐漸減少,數位分行加速布建,這是銀行業在數位浪潮下不可逆的趨勢,而從玉山銀行與中信銀行在數位分行的實戰經驗來看,傳統行員的轉型升級,時間也越來越急迫了。

撰文 / 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88

美聯儲舊金山分行高級顧問:如何發現中國最優貨幣政策?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內部、外部的多重挑戰。近一段時期,國際外匯市場受英國“脫歐”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近日央行再次重申,人民幣匯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既有機制正常運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預期平穩。

人民幣匯率正在加速向市場化轉變。在中國匯率體制下,資本流入流出有限制,如何發現最優的貨幣政策?

“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經濟體,在對外政策上資本項目的管制與匯率的控制是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這兩個條件下,如果有經常項目順差,央行就有被動收購外匯的壓力。用什麽來收購?發新貨幣將造成通脹壓力,不發新貨幣而進行沖銷幹預,則意味著發行國債去換外匯。”在7月3日第二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頒獎典禮上,美聯儲舊金山分行高級顧問劉錚指出。

沖銷成本VS通貨膨脹壓力

在劉錚的這篇獲得孫冶方金融創新獲獎的論文《資本項目管制下的最優貨幣政策》(《Capital Controls and Optimal Chinese Monetary Polic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作者運用DSGE模型主要研究了沖銷成本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以及央行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優貨幣政策。

劉錚指出,沖銷是要成本的。例如發一個國債,出口商拿到了美元,美元收入必須交給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可以發人民幣,也可以用國債去換美元,換國債是要付利息的,拿到美元之後的收入可以放到美國的國債里面或者MBS,都是正利息。

在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發達國家全部實行非常規貨幣政策條件下,國際資產收益率大幅下降,相對來說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利率要高於美元資產的利率。這種情況下,沖銷的成本就上來了。

沖銷成本上來之後最理性的反應就是減少沖銷,減少沖銷就會造成通脹。在危機之前,美元債券收益率高於人民幣債權收益率,央行做沖銷有利可圖,沒有成本。2007年-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元債券收益率降到了接近0的水平,人民幣債券利率在3%到5%區間,沖銷成本顯著上升。

劉錚認為,此時央行的反應是必須減少沖銷,增加貨幣發行。但又不想全部進入系統,所以在短短幾年之內,央行將準備金率從8.5%調到21.5%。盡管如此,從中國2009年通貨膨脹率從-1.5%,到2011年已經變為+6.5%。所以即使在最優貨幣政策下,當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利率下降時,依然有通貨膨脹壓力。

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升社會生產效率

“中國很大的特點是二元經濟體,有國企有民企,二元經濟體的融資渠道也不一樣,國企能夠更容易從銀行拿到貸款,民企大部分則是從非銀行機構(影子銀行)融資。在這種融資環境下,如果國企平均生產效率低於民企,提高準備金率其實並不完全壞。”劉錚說。

劉錚認為,在中國的二元經濟體中,國企從銀行貸款有國家擔保,銀行也願意給國企貸款。但是銀行貸款受準備金率的影響,準備金率的上升會影響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影響國企的融資成本。

民企則更多從影子銀行融資,影子銀行沒有準備金率的影響,也不受限制,但是貸款風險比較大,沒有國家的保障。民企的貸款有風險溢價。

他指出,在一般的西方的模型里面,如果一個部門民企居多,這個情況下提高準備金率就是貨幣政策的收縮。但這個模型在中國並不適用,在中國國企、民企二元經濟體系的兩個部門中,提高準備金率會直接影響國企,導致國企的融資成本上升,一些國企還不起銀行貸款就會倒閉。

這時,資金流向民企和影子銀行,這對社會生產效率有一定好處,因為民企相對國企總體而言更加有效率。但是國企的倒閉需要國家去擔保,也需要用資源去清理這些倒閉的國企。

作者發現,在經濟周期波動情況下,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即利率政策工具,對經濟周期波動的穩定,應對通貨膨脹、穩定經濟增長效果有限。但是,如果能夠將調整準備金率這個貨幣政策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分配資本在國企和民企之間分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