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位前基金經理人的告白:「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

2012-11-12  TWM
 
 

 

「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絕對不是單方面基金經理人的問題;甚至可說因為有這樣的環境,經理人才能這樣上下其手。」透過兩位已離職的基金經理人告白,我們發現投信業光怪陸離、貪婪的現象。

整理‧張弘昌、歐陽善玲

十餘年資歷投信基金經理人:﹁鎖單、丙種 經理人大玩金錢遊戲!﹂我在二、三家投信待過,資歷超過十年,對於盈正案的發生,我並不意外,意外的是,這話題竟然可以延燒兩年。

﹁炒作機會財,在轎上的人急著下車,間接導致盈正上櫃後猶如坐溜滑梯般下跌!﹂事實上,在投信圈,盈正股票的炒作故事絕對不是特例,但為何會鬧得沸沸揚揚,原因有二。一是ING安泰投信的前副總操盤人謝青良本人太過醒目,如果他不像外傳的去買豪宅,就不會引人側目;另一個是對盈正的停損動作太慢,倘若很快就認賠殺出,例如四百多元就賣而不是三百多元,損失金額不大,自然不容易被外界注意。我知道有一位王姓基金經理人,在幾年前默默賺了一票後,才四十一歲就退休到澳洲,圈外人知之甚少。

大家一定好奇,為何上市櫃公司可以輕易和基金經理人搭上線?我和謝青良沒有接觸,但大概可以根據所見所聞,推估整個過程。盈正是從上市公司漢唐分割出來的事業部門,它在興櫃時就開始有炒作的跡象,因此,經理人有可能原本就與漢唐高層熟識,例如之前買過漢唐的股票,或者多次拜訪公司後,有某種程度的默契,很快就一拍即合。

盈正是在二○一○年九月九日掛牌,在那之前,有不少經理人在MSN的標題寫道:「九月九,秦王登基」(編按:秦始皇本名嬴政,音同盈正),暗示股票將炒一波。其實早在同年八月股價就已經飆到四七四元,而金管會調查資料顯示,謝青良利用人頭戶以每股八十多元開始買進盈正,因此我們可以九月九日為分界點,在之前也許是由公司主導,包括讓謝便宜買股、在興櫃拉抬股價,而之後則交由謝利用政府基金買進,並順勢出脫彼此的股票,講好的劇本可能如此。

另外,雙方講好的時間,應該在一○年上半年,因為那時漢唐的股票已經開始不尋常波動,從不到二十元上漲到最高五十二.一元,而且明顯放量,等到盈正掛牌那天,漢唐賣壓開始湧現,股價立刻被打入跌停,故事進入收尾階段。

問題來了,既然策畫如此縝密,為何不在盈正掛牌後讓股價在高檔「撐」久一點,至少不會惹出一堆是非?沒錯,這是一般老手的作法,做到船過水無痕,但盈正的主力產品是太陽能轉換器︵PV Inverter︶,本來就是個機會財,那時炒作相同題材的科風,在九月八日見到高點一○二.五元後,就一路下滑,讓在轎上的人急著下車、落袋為安,間接導致盈正上櫃後猶如坐溜滑梯般下跌。

﹁盈正案爆發,讓外界開始用質疑的眼光來看待經理人的操守,讓人百感交集。﹂現在盈正案爆發,讓外界開始用質疑的眼光來看待經理人的操守,讓人百感交集。其實這些年來,經理人的地位早已一落千丈,最好的時候是在○二年至○五年,當時全球景氣正佳,經理人在公司裡走路都有風,很多投信為了讓基金績效更好,不但不追問經理人的行蹤,還鼓勵上班時去看電影放輕鬆。但隨著炒作案愈來愈多,投信不斷加強內稽內控,經理人的自由度也大幅降低,甚至要求盤中不准講手機、用筆電。

儘管如此,還有些小投信內控並沒有做得很好,尤其是發行基金在三檔以下;此外,在金錢誘惑下,還是有經理人為了賺錢,甘願做一些「冒險的事」。最普遍的是配合公司「鎖單」。所謂鎖單,就是幫公司在一段期間內鎖住籌碼,以方便主力拉抬股價,一般行情價是七%,也就是鎖一千萬元的股票,可以得到佣金七十萬元。

至於接觸方式,當然不是直接碰面,而是公司高層透過財務經理或發言體系,找配合的券商超業去聯繫基金經理人,有時再透過基金經理人再找基金經理人,形成一個共犯結構。也就是說至少經過「四手」,如此公司高層就可以隱身幕後。

鎖單是很傳統的方式,被逮到的機率不小,因此聰明的經理人現在都透過「丙種」,也就是和金主談妥,利用金主的人頭戶下單買賣,一般必須放二成保證金在金主那邊,換算槓桿倍數高達五倍,墊款年利率則為二○%。丙種的好處是,就算炒股出事了,檢調只能查到金主這一關,基金經理人絕不會被出賣。我一開始提到的王姓經理人,就是利用丙種的方式。

由於丙種盛行,因此大家可以留意一個現象,就是有些金主常進出的券商據點,在大量買進特定股票後,會發現投信法人接著持續買超,並用力拉抬股價,可想而知,經理人私下買的股票開始賺錢了!

然而,丙種的「優點」,卻被證所稅復徵壞了大局,因為金主可能怕支付龐大證所稅而縮手不幹,不過會不會有變種的形式誕生,例如金主搖身一變成為外資,或者和基金經理人講好證所稅費用分擔,我想這是一定的,因為很少人可以抵抗金錢遊戲。

︵張弘昌︶

某投信前副總:

﹁開名車、住豪宅 怎麼可能沒問題?﹂在資本市場上,我不敢說自己是股清流,但和很多人相比,我下班後的生活是相對單純。

聊這些之前,我要先強調,盈正案是一個共犯結構,絕對不是單方面基金經理人的問題;甚至可說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經理人才能這樣上下其手。現在退出市場後看這一切,會覺得人生其實沒必要凡事用金錢去衡量。

﹁從掛牌公司承銷階段,到可轉債、現金增資、興櫃階段,都可能被上下其手。﹂因為工作特性,基金經理人手握龐大資金。他們直接面對市場,面對上市櫃公司,要內線交易其實不難;又相較一般投資人,經理人資金進出部位大,容易成為上市櫃公司巴結的對象,人性的考驗,往往就在能不能禁得起金錢的誘惑。

共犯結構的源頭,要從上市櫃公司講起。這不得不說,有些老闆是誠實經營公司,但也有操守不好的人,透過公司上市階段,恨不得一次把一輩子的錢全撈個夠,讓子孫吃喝好幾代都不用愁。要怎樣才能在掛牌後讓股價漲?投信管那麼多錢,只要收買經理人,每個人下一點單,價格就上去了,老闆是這樣想的。

所以這叫「利益共同體」,二十年前、四大投信時代就出過這種事,連總經理也牽涉在內。

我在一九九七年進入投信界,當時經理人與公司派掛鉤情事,早已形成一股風氣。從掛牌公司承銷階段,到可轉債、現金增資,現在還包括興櫃階段,都可能被上下其手。

像可轉債可洽特定人士這部分,我就認為很蠢,這等於是給承銷商籌碼分配的機會,藉此去誘惑經理人。但最常見的手法還是「鎖單」,也就是將經理人已有的籌碼鎖住,像這次「盈正案」就是標準例子。

公司派在興櫃階段就先將籌碼分配給一幫子人,經理人以人頭戶方式先買進,等公司上櫃後,再透過手上的基金進場拉抬價格。

由於新上市櫃股第一周沒有漲跌幅限制,一般人不太會介入,加上知名度不夠,散戶也不了解,使公司願意付出代價找經理人合作,事先給他們好處。

我還在市場的時候,上市櫃公司老闆會先幫經理人找到金主或丙種,經理人只要負責把股價買上去,再依照約定與公司結算酬勞。當然,錢是匯到特定帳戶。這種情況在業界屢見不鮮,像我這種不太與人互動往來的也會遇到。

那時候,曾有一位還算熟識的民意代表約我到飯店,並告訴我:﹁有公司大股東要把籌碼倒出來,但怕市場接不走,想找幾家投信經理人幫忙。條件很簡單,只要買進持有半年,就可分到買進金額的五%。﹂顯然,那位民代並不知道我當時已經離開這個圈子,希望我透過職務之便,找幾個經理人來鎖單。我沒參與這件事,卻因此知道了這個「行情」。

﹁提高下單量,經理人也可拿到回扣,金額雖不大,但多交易幾次也是相當可觀。﹂除了鎖單、幫大股東出貨外,提高下單量,經理人也可拿到一些回扣;像這種券商私下將手續費佣金退給投信高層、甚至老闆的作法,每次交易金額看起來不大、約手續費五成以上,但多交易幾次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在我離開投信後,發現很多經理人都有上億元身價,有些人形象還很好;坦白說,基金經理人也是上班族,一般年薪約一百多萬至二百萬元,像我幹到投信副總級,年薪三百萬元,買了房子、扣掉日常花費,能存下來的錢頂多一、兩千萬元,這還是在很拚的情況下才辦得到。

所以要是有開百萬名車、住豪宅的,說自己沒問題、操盤有多神,那才怪咧!

話說回來,同樣的方式不只基金經理人在做,證券自營部操盤手也這樣做。差別在基金經理人A的是投資人、或老百姓的錢;而自營部A的是證券公司股東的錢。

盈正案不是特例,如果真的要規範、除弊,直接規定上市櫃未滿三年、規模太小的公司就不能買,讓經理人沒有炒作中小型股的空間,或許就能直接改善這個問題。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43

揭發食品藥物管理不為人知的隱情 三大共犯 讓台灣淪為黑心食品之島


2013-06-10  TWM  
 

 

毒澱粉事件延燒將近一個月,事情越演越烈,甚至登上國際版面,但實情是,早在衛生署發布相關新聞前四日,《今周刊》即已查出問題涼圓採用毒澱粉,事後更由業界人士證實衛生署隱瞞案情二個多月,究竟其中的隱情為何?是誰害台灣的顏面盡失?

撰文‧李建興、許瓊文

堪稱為「新版塑化劑」的「毒澱粉」風暴,自從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於五月十三日主動發出新聞稿,表示該單位查獲了兩家製粉廠非法使用工業澱粉||順丁烯二酸後,事情延燒將近一個月,非但沒有平息,反而在統一、愛之味等食品大廠捲入的狀況下,民眾恐慌情緒越演越烈。

尤其隨著新加坡查獲了從台灣進口的食品也含有順丁烯二酸,甚至連被不少人認為是「黑心王國」的中國大陸都要將台灣製的食品下架,讓這項有損台灣顏面的醜聞登上了國際版面,新聞強度超越了「台菲危機」,整起事件不但傷了國人的健康,更讓台灣的國際形象輸得一敗塗地。

共犯一 :政府

官方敷衍卸責 查緝得過且過因此,連日來社會上交相指責,民眾怪業者黑心,急於自清的食品大廠和餐廳、攤商則怨政府規定含糊讓他們誤觸法網,而官方則為了息事寧人,一面查緝,卻也一面宣稱順丁烯二酸的毒性很低,要民眾「不要過度恐慌」,就連輿論也呈現分歧,有人更批評媒體危言聳聽,誇大了毒澱粉的毒性。事情發展至今,眾說紛紜,唯一的共識是,誰都想揪出讓我們「傷及國本」的元凶!

但究竟是誰害台灣從舉世聞名的「美食王國」淪為「黑心之島」?「台灣會變成食品添加物王國,可說是政府、業者到消費者三方造成的共業!」毒物專家、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一語點破了問題的癥結。然而如此強烈的控訴並非空穴來風,我們姑且先還原整個新聞事件發生的始末,一一檢視起。

事實上,早在毒澱粉事件公諸於世前,《今周刊》有感於國內食品添加物使用過於氾濫,在四月中旬就決定執行封面議題||「要命的恐怖食材」,於是在四月二十九、三十日兩天,兵分多路前往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夜市和高雄瑞豐夜市隨機採買了三十多項大排長龍的人氣美食,同時也委託餐飲界人士提供了業界常用的醬油、嫩精等食材,送往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進行化驗,而報告結果在五月九日出爐,除了驗出「黑心醬油」外,也同時查驗出在高雄採買的涼圓含有順丁烯二酸,這比衛生署對外公告日期還早了四天。

當本刊得知有「黑心醬油」和「黑心涼圓」後,計畫在五月十五日出刊當日召開記者會,以提醒民眾小心。在此期間本刊廣邀民間社團法人、食品衛生相關業內人士、專家學者以及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官員等,針對驗出的違法化學添加物進行專業判讀。

孰料,當天就有食品衛生業內人士透露,本刊查驗出的順丁烯二酸,其實衛生單位已經「盯很久了」,也掌握了毒澱粉的來源和流向,只是遲遲未對外公布。而如是的說法,後來更由長庚醫院林口醫學中心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間接證實,衛生署早於二、三月間就已經查出毒澱粉了,但卻足足拖了兩個月才公布。

然而,誰先驗出或誰先公告並不是重點,其中的隱情才耐人尋味。因為巧合的是,衛生署埋藏了二個多月的「祕密」,卻偏偏選在《今周刊》出刊暨記者會前夕(五月十三日)發出新聞稿公告,於是隔日(五月十四日)各大報即以斗大的篇幅報導毒澱粉事件,讓風暴正式浮上枱面。而媒體曝光當天,就有業內人士揣測,衛生署可能因為得知《今周刊》即將要開記者會昭告天下了,知道「紙包不住火」,或擔心落入「資訊落後於媒體」的批評聲浪,而急於在關鍵時刻讓事情曝光。

共犯二:廠商

法令規範落後 不肖商鑽漏洞事實上,沒人可以證實衛生署居心何在,是早就想公布只是時間純屬巧合,還是真的被本刊逼上梁山,才萬不得已公布?但據了解,在這「祕而不宣」的關鍵兩個月,毒澱粉這茶壺裡的風暴,在食品業界早已傳得沸沸揚揚,最後知道的竟然是無辜的老百姓,不但讓違法業者有充分的時間做準備,也讓民眾默默吃下不少毒物,執法單位的心態十分可議。

除了執法心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外,衛生單位的專業更令人無法恭維。拿此次新加坡驗出我國食品有毒澱粉一事,民間就有「政府把關不嚴,丟臉丟到國外!」以及「台灣查驗水準不如新加坡!」等撻伐聲;事實上,國內食品衛生管理不但檢驗技術不如人,連法令規範亦落後於國際標準,而這也讓有心廠商趁機大鑽漏洞。

首先在檢驗技術方面,從衛生署食品衛生管理局退休的員工Mike就語重心長地透露:「舉例來說,政府規定核准的農藥有三三六種,但能被檢驗的只有二五○種,這代表農夫至少還有八十四種農藥使用了,而且確定驗不出來的!」另外,衛生署對於食物製造或食品添加物使用過程中所造成的化合物,其相關規定更是含糊。

以《今周刊》在黑心醬油中驗出的甲基咪唑和單氯丙二醇來說,官方的說法都以這兩者皆是產製過程「自然產生」的衍生物,而「非人為刻意添加的」為由避重就輕帶過,甚至因為不是添加物,就沒有進行規定或從輕管理。

對此,吳家誠憂心地說,「政府不斷地『從輕詮釋』,表示甲基咪唑和單氯丙二醇等是自然產生的,廠商就算是刻意添加的,也因為政府的說辭,得到了『免死金牌』而被合理化了,這無異是大開違法『方便之門』!」更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添加物可分為單方(單一化學物所製成的)及複方(多種化學物組合製成的),照理說,複方的食品添加物由於組成複雜,同時在製程中很容易產生化學反應,應該查核得更嚴,「但荒謬的是,衛生署目前對於食品添加物的規定是查驗『單方』而不查『複方』。」Mike說舉例而言,若由「糖精」單方製成的食品添加物,就得要經過查驗並要登錄才能使用,但若這「糖精」是除了糖精本身以外,加入了部分「甜精」複方製成,也只需要登錄「糖精」,而「甜精」竟無須查驗登錄,因此不少廠商會將非法的化學物質和合法的添加物複方使用,來暗度陳倉。

業內人士更爆料,拿這次的毒澱粉風暴來說,許多廠商就偷偷將有害物質加入其他食品添加物中,例如把順丁烯二酸加在膨鬆劑內,就變成複方添加劑,而可以夾帶過關,這也正是何以許多在台灣被認證過的食品,到了國外卻被揪出漏洞。

因此,面對近來許多被查到使用違規食品添加物的大廠出來自清喊冤,表示並不知情,許多專家學者十分不以為然。這些大廠,應該有為消費者食品安全把關的道義責任,工業用澱粉與一般食用修飾澱粉,價差有四到六倍之多,最近衛生署查獲的工業用防腐劑,也有三到四倍,這麼大的價差,食品大廠在採購時,難道不應該更謹慎小心、主動送驗?

吳家誠重批這些獲利豐厚的大廠,非但未從塑化劑風暴中學到教訓,更未拿出龍頭廠商的風範,卻一味地利用政府的差不多心態,大鑽漏洞,「實在要不得!」

共犯三:社會

為廉價省成本 添加物橫行不過,除了政府和廠商責無旁貸外,國人對於美食的定義扭曲,也是台灣的食品添加物氾濫的主要幫凶。以開設粵菜料理和經營坐月子餐而聞名的恩承居負責人林秋香就指出,「業者做菜會東加西加,這要怪消費者啊!」她表示,在社會普遍有「俗擱大碗」的消費風氣,為了省成本,餐飲業者只好尋求做菜流程快速、簡單,吃來仍美味,成本低廉的食品添加物來滿足消費者。

而對於台灣過度的「廉價主義」,事事要求cost down,Mike更認為:「這與辦了十多年的『中華美食展』、大行其道的『美食節目』,以及被視為台灣觀光命脈的『夜市美食』脫不了關係!」他分析,每年的中華美食展,都由一堆食品廠商贊助,其中大多是食品材料廠,因此代表台灣的美食不但充滿著添加物色彩,在聘來的美食家,也很自然而然地標榜美食要「軟嫩」、「香Q」、「彈牙」,間接幫食品添加物抬轎,而在不斷地強調「加添加物變美食」的狀況下,就造成了積非成是的概念。

至於美食節目,主持人和美食家也過於強調美食要「色香味俱全」,其中廉價超值,甚至是銅板美食,更常被媒體拿來作為吸睛的賣點,因此才導致台灣的食品「只求色香味廉價,而不論真材實料」。

台灣曾有傲視全球的頂尖美食,但近年來卻因為一樁樁的黑心事件而蒙塵,上自政府、廠商,下至普羅老百姓,你我都應該為了確保台灣的食品安全而先改變自己。

衛生署公布毒澱粉與《今周刊》食品送驗大事紀2013/4/15 《今周刊》決定執行「食材安全」封面故事專題。

2013/4/23 《今周刊》調查小組與SGS討論食品檢驗事宜,確認標準送驗流程。

2013/4/29 《今周刊》調查小組前往台北士林夜市採買夜市美食。

2013/4/30 將士林夜市美食送往SGS檢驗。

2013/5/8 第一批(4/30送驗之物品)檢測報告出爐2013/5/9 1.第二批(5/2送驗之物品)檢測報告出爐,結果發現:A. 高雄採買之涼圓驗出含「順丁烯二酸」379ppm B. 台中採買之醬油驗出含「3-單氯丙二醇」、「4-MEI」2.《今周刊》決定於5/15出刊日召開記者會,將毒醬油及 毒涼圓(澱粉)公諸於世。

3.業內人士向本刊調查小組透露,衛生署已默默查驗順丁 烯二酸多時,並已掌握相關來源和流向;惟遲未對 外公布。

2013/5/10 將檢驗結果提供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進行專業判讀,並確認相關法規,同時邀請該局前來參與《今周刊》記者會。

2013/5/13 1.食管局提供書面回覆,確定順丁烯二酸為違法添加 物,不應存在於澱粉類食品中。

2.食管局婉拒參與《今周刊》記者會。

3.食管局當天同步發出新聞稿,表示 已查獲「工業澱粉」,已掌握兩家 製粉廠的修飾澱粉及地瓜粉驗出「 順丁烯二酸」。

2013/5/15 《今周刊》856期封面故事〈要命的恐怖食材〉出刊,並於10:00召開記者會公布毒醬油和毒涼圓(澱粉)。

台灣食品安全人力與經費

遠低於國際水準

食品安全主管機關的心態鬆懈,是讓台灣淪為黑心食品島的主因,除此之外,如果從經費、人力的角度分析比較,其實也能看出政府對國人食品安全的長期輕忽與漠視。

早在2009年,監察院的一份報告就已反映了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不足。當時監察院針對台灣未能因應世界潮流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委員會」,對行政院與衛生署提出糾正。該份報告指出,台灣投注在食品安全管理的經費與人力相較於他國,明顯偏低。

雖在2010年,衛生署將食品衛生處、藥物食品檢驗局,以及管制藥品管理局合併改制為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後,食品衛生管理獲得了經費與人力員額的補充,但若將今日狀況與各國2008年的標準做比較,依然存在不小差距。

就人力資源而言,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平均每人須服務16萬人,遠高於美國的1.5萬人、英國的8.1萬人,以及香港的1.3萬人。而在經費部分,投注在食品安全相關的預算,若換算為每位國民平均分配額,台灣每人僅獲得新台幣37元,遠低於美國的160元、英國的158元,以及香港的458元。

(陳彥廷)

我國與英、美、香港之

食品安全相關預算

國家/地區 食品安全相關預算(台灣為2012年,其餘各國為2008年預算) 折合新台幣每位國民分配額(元)台灣(新台幣) 8.68億新台幣37 美國(美元) 15.32億美元 160 英國(英鎊) 1.43億英鎊 158 香港(港幣) 7.69億港幣 458 我國與英、美、香港之食品衛生行政管理人力與平均每人服務國民數對照國家/地區 食品安全相關管理人力(台灣為2012年,其餘各國為2008年人力)平均每人

服務國民數

台灣 144 161915 美國 19500 15385 英國 738 81301 香港 552 12663

資料來源:監察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19

揭開政府「掛保證」的荒誕真相 三大紕漏 政府成黑心肉粽詐騙共犯

2013-06-17  TWM
 
 

 

每當食品安全事件爆發,就見廠商拿著檢驗單位的合法認證自清喊冤,但近日爆發的「過期粽」事件,黑心廠商竟自稱CAS認證的優良工廠,「政府掛保證」的檢驗制度也瀕臨瓦解。

撰文‧李建興、林麗娟

繼「毒澱粉」、「毒醬油」事件掀起軒然大波後,在端午節前夕,竟然又爆出黑心肉粽事件||禹昌冷凍食品將去年端午節後,被通路賣場大潤發退貨的一六三二顆(第一批被查出的數量)肉粽冰存一年,今年則剪標再貼上明年六月才到期的新標籤進行販售。

政府掛保證 出事無責任?

截至目前,野火越燒越烈,估計該公司共有十六萬顆問題粽,甚至還以營養午餐的管道入侵校園,被學子吃下肚,這使得民眾不禁感嘆:「到底還有什麼是沒毒的!」而連日來如骨牌效應的「黑心食品」新聞,更有人以「福爾謀殺事件簿」戲謔處處是危機的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先前毒澱粉和毒醬油事件,民眾將矛頭指向政府把關不夠嚴謹,造成問題食材有機可乘流入市面,這次出問題的禹昌,卻是頂著所謂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認證工廠的名號,也就是「政府掛保證」的姿態行非法情事;因此整起「過期粽」事件,最讓民眾膽戰心驚的不再是食品有多毒,而是連「政府都無法相信」,問題的嚴重性,不容小覷。

事實上,禹昌在業界並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其前身為成立於一九七六年的双麟調理食品公司,剛開始以冷凍水餃、湯圓代工起家,後因前東家經營不善,股東變賣;因此,在二○○一年時,由曾經營多家餐廳的現任董事長吳美珠,與當時在大陸投資房地產致富的現任總經理林金忠,各出資三千萬元購下經營權,由吳負責研發口味,林開發通路。

多年來,禹昌業務推廣有成,不但以「水皎嫂」、「双麟」等等品牌打入各大量販店、公家機關福利總處、學校團膳等,甚至還幫國內各大食品廠代工,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包括水餃、抓餅、生煎包、肉粽等二十四種品項,也外銷至英、荷、法、美、加拿大與比利時等六國。尤其在冷凍水餃通路覆蓋率高達八成,堪稱國內最大冷凍水餃供應商,總體營業額更高達三億元左右。

漂白手法一:以偏概全法

單一檢驗充作全產品合格

因此,當「過期粽」事件爆發後,不少食品業內人士皆感震驚,「如此業績亮麗、信譽良好的大廠也會出事?」而這也讓大眾對平時強調品管嚴格,遇事就拿著政府認證來自清喊冤的廠商,進一步產生了疑慮。

一位退休的衛生署食品管理局官員Mark就義憤填膺地說:「許多人都以為政府『掛保證』就可安心,殊不知政府認證紕漏百出,讓廠商有機可乘,用合法掩護非法,甚至拿來大作廣告,等於政府成為黑心廠商的『白手套』,進行漂白之實而不自知!」Mark的批判並非空穴來風,以禹昌來說,其生產的產品有部分的確通過了CAS檢驗,但荒謬的是,公司竟以「CAS認證工廠」為名對外行銷,讓下訂單的上游廠商、機關團體、通路或社會大眾,誤以為其全部產品皆為政府拍胸脯保證的「安心食品」。

對此,在事發之後,CAS發證單位||農委會就緊急出來澄清,「CAS認證是針對個別單一品項檢驗後認證,並無對整個工廠進行認證的情況!」並重申:「只有CAS產品,沒有CAS工廠。」更值得注意的,事實上,早在二○一一年,禹昌為高雄市中正國小製作營養午餐中的貢丸,被驗出含有氯黴素、恩氟沙星等禁品,該產品即被撤銷CAS認證。但禹昌卻挾著CAS優良形象之姿,甚至公司網站的網址還是www.casfood.com.tw,不只食品業界被蒙在鼓裡,就連前中華職棒球隊興農牛,還曾接受禹昌贊助,將LOGO秀在明星球員陽建福等人的球衣上。

而諸如禹昌這種「以偏概全」的事件,絕非單一個案。以毒澱粉案為例,當事件一延燒,不少廠商就拿著自家的產品送驗,並打著SGS(台灣檢驗科技公司)等檢驗單位認證的字眼大打廣告,對此專家就提醒:「一般檢驗單位只針對送驗的品項與指定的成分進行檢驗,非指定的項目則不主動進行檢驗。」舉例而言,若A廠商拿粉圓來驗順丁烯二酸,檢驗機構只能確認該送驗產品有沒有順丁烯二酸或是否違標,就算合格,也不代表A廠商所有的粉圓都是合格的,或沒含其他違禁成分,更遑論要認證A廠商是合格廠商。

漂白手法二:暗度陳倉法

將產品轉包給下游代工

「就算製造廠是合格的,也不代表生產出的產品就是安全的,畢竟,是誰做的還不得而知。」Mark指出,由於在食品業界,代工生產十分普遍,因此就算客戶向合格的廠商下單,一旦該廠又轉單由下游廠代工,品質就容易出現漏洞。

這次向禹昌下單的桂冠食品就吃了悶虧,據了解,桂冠其實為求慎重,在五月也曾要求到禹昌廠房觀看肉粽製作流程,沒想到禹昌早就沒有生產肉粽了,是轉由下游工廠嘉品公司代工。因此桂冠前往查廠時,禹昌就找來嘉品的人員充當員工,演一齣好戲模仿假生產線,讓桂冠公司信以為真,同意訂購二萬顆肉粽。這也難怪事情爆發後,桂冠出面喊冤。

同樣的情事,這絕非首例。在五月《今周刊》八五六期「要命的恐怖食材」封面故事中揭露的黑心醬油,其中由迪化街通路商台農醬園販售的自有品牌醬油「台農醬油」,就是由問題廠商一江食品代工的。當時台農在本刊召開記者會後也大聲叫屈,表示有看到代工廠最新的檢驗報告,卻渾然不覺被下游廠給欺瞞了。

正因為接單的歸接單,生產的歸生產,才使得黑心廠商有機可乘,用代工的手法瞞天過海。但更荒誕不經的是,就算是接單與生產的為同一公司,卻也未必單純。

拿此次禹昌委託的下游代工廠嘉品公司來說,其有嘉義縣政府核發的合法商業登記,但卻沒有工廠登記;更令人不解的是,該公司在經濟部商業司的公司登記中又註明著「核准設立,但已命令解散」,雖然主管機關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解釋,該公司已於去年五月二十三日核准登記,後來發現其超過六個月未進行營業運作,依︽公司法︾規定,命令解散,然而這對一般大眾而言,實難從字眼上辨別出嘉品到底合不合法?也無疑又給了黑心廠商大鑽漏洞的好機會了。

漂白手法三:魚目混珠法

公司合法登記工廠卻沒登記再看黑心醬油廠商一江,工廠登記的地點為新北市新莊市,早已人去樓空,而真正還在生產的地點在五股區,卻沒有工廠登記,致使廠商做生意時,常常拿著其中一合法商號掩護其他非法據點。由此可知,不可信的政府「掛保證」,絕不只有檢驗認證一項。

對此,以開設粵菜料理與經營坐月子餐而聞名的恩承居負責人林秋香就忿忿地說:「政府每次一出事就大舉查緝餐廳、攤商,但問題很多都出在製造廠,就沒人告訴餐飲業者,哪裡買貨才是安心的!」而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也語重心長地表示:「國內的食品相關檢驗,的確有進步的空間!」看來政府若不檢視驗證機制,不僅民眾吃得不安心,在食品業中,恐怕會有更多的詐騙情事出現。

你一定要知道

詐騙食品業的黑心廠商——禹昌公司名稱:禹昌冷凍食品興業有限公司

資本額:5950萬元

負責人:吳美珠

核准設立日期:2001年9月19日工廠設立:1990年9月4日(原為双麟調理,後於2001年由吳美珠購入,改為禹昌)

營業額:近3億元

產品品牌:水皎嫂、双麟、禹昌、卡大粒、春雨、胖嘟嘟產品系列:水餃、蒸餃、抓餅、鍋貼、餡餅、生煎包、蘿蔔糕、湯包、包子、饅頭、湯圓、餛飩、珍珠丸、燒賣、肉粽、高麗菜捲、春捲、獅子頭、水晶餃、貢丸、營養肉排、香酥魚排、薯條、日式火鍋料等販售通路:全聯福利中心、福利總處、量販店、連鎖超市、農會超市、商店、學校團膳、便當食材、早餐食材、鹽酥雞食材、火鍋餐飲、一元水餃外銷國家:英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美國、加拿大

黑心事項:

1. 以部分產品獲CAS認證之名,打著CAS認證工廠進行業務推廣,有瞞騙下單廠商與社會大眾之嫌。

2. 未告知下單食品廠將訂單轉由代工廠代工,客戶查廠時,還臨時召來人員假冒。

3. 下游代工廠為地下工廠。

4. CAS認證已過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4

共犯 現今社會的異鄉人 白戶則道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1/07/%E5%85%B1%E7%8A%AF-%E7%8F%BE%E4%BB%8A%E7%A4%BE%E6%9C%83%E7%9A%84%E7%95%B0%E9%84%89%E4%BA%BA/

從電影名字到宣傳片,《共犯》似是走日本年青人犯罪路線電影,觀眾看畢本片後,或會以懸疑推理片的口吻評戲。但若是如此,恐怕浪費了導演張榮吉的心思。

unnamed (2) (1)

本人看罷《共》的第一刻觀覺,就是本片保留了張導在《逆光飛翔》的精髓,那種追求唯美的拍攝手法。其餘的因素,像是集百家之大成。例如故事起初,談到遇害少女的生平軼事,其剪接手法近似中島哲也的《告白》;本片起用了多位新晉年輕男女當主角,他們的稚氣演繹,跟易智言在《代號行動:孫中山》選角安排相似。

1404500675-30643

青春唯美哲學片

唯談及本片的懸疑和推理度,明顯較同類型片子弱,有些情節更顯得牽強。例如故事中後段,某女孩的家人剛遭逢不幸,但不久便收拾了心情,並向生儀對象表白愛意等,這一點難以令人觀眾接受。

但《共》始終有其魔力,本片由始至終以一流的拍攝手法和配樂包裝。故大家無須被電影宣傳海報「見紅」嚇倒,因戲內縱使出現受害人的遇害情節,也是拍得非常漂亮。聽這番話,大家或會感到本人變態,但事實卻是如此! 這亦令本人在評本片前,樂得花大量時間去思索《共》的細節,後來卻意外發現了有趣的線索。

相信觀眾也不難察覺這道線索。在戲內中後段起,多次提及了法國哲學家卡繆 (Camus) ,他於1942年的成名的小說作品《異鄉人》(L’Étranger”)。雖然本人未看過這本書,但參考網上博客「任夢葉」對該書的讀後感,卻發現《異》實為《共》的主要創作靈感來源。

1410886346-1677416486_n

道出社會矛盾和荒謬

某程度上,《共》是《異》的革新版,前者引入了現代元素,例如社交網絡欺淩等。它們之間有多個共同點,包括故事情節充滿矛盾和荒謬。例如同學們在目擊不幸事件,被學校安排心理輔導,但作為心理輔導的老師,只向他們冷冷地說「你們知道人死後會怎樣嗎?不會怎樣,就死了而已。人死了,離開了,活著人就心情沮喪,就這樣。反只要活得有意義就好。」作為老師,一些關懷,富同情心的話也沒說過,表現得有點冷血。悲劇發生後,同學們更成為了好友。後來更有人提出潛入受害者的家,以了解她的過去。在《異》中,故事的發展也是如此荒謬及無常地發展。

本片有幾句對白,則跟《異》有強烈的連帶關係,例如「反正只要大家相信,那就會變成真的」。《共》和《異》帶出的信息是「在現實上,是非對錯並非建基於實情,而是大眾對人和事的主觀看法」。

回說卡繆有一嗜好,就是煙不離手。在《共》中當同學們發現受害人家中,存放型型式式的煙包,起初大家只能理解她是吸煙的人,看畢全片才明白這是暗示她是卡繆的追隨者,她或如卡繆一樣,看透了世間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關係。在她身處的現實社會中,某些人的存在價值,更只建基於社交網的人氣度及網友的評價,這種虛無價值之上。

嚴格來說,《共》並非走日本青春犯罪路線、推理或懸疑電影,而是以青少年人包裝的社會哲學片。環顧近年亞洲電影,以此為題材的電影屬罕見,而且拍攝得好看,給人留下好的觀感者,更是少至又少。對於愛美、喜歡另類題材的觀眾,值得抽空一看。

資料參考:
「任夢葉」 卡繆,荒謬的《異鄉人

 

白戶則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69

韓檢方起訴崔順實,認定樸槿惠是“共犯”

據韓聯社11月20日報道,韓檢方認定樸槿惠與崔順實共謀作案。

當地時間20日上午,韓國檢方召開發布會,公布總統樸槿惠好友崔順實“親信幹政”事件的中期調查結果。

央視新聞報道稱,韓國檢方表示將於當天起訴“親信幹政”事件當事人崔順實、前總統府秘書室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範以及前附屬秘書鄭虎成。

檢方在公訴書中表示,三人分別有濫用職權、強迫、泄露秘密等犯罪事實。

檢方同時表示,總統樸槿惠在此三人的犯罪事實中相當部分都存在共犯關系,未來將會繼續要求總統樸槿惠出面接受調查。

韓國數十萬民眾當地時間19日在首爾等韓國全國46個地區舉行示威,要求總統樸槿惠下臺,對“閨蜜幹政事件”負責。這是“崔順實幹政事件”曝光以來,韓國第四次大型示威。

韓國民眾舉行第四次大型示威(圖:韓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83

韓代總統承認輔佐總統失當 但不是親信門“共犯”

21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代理總統黃教安今日出席國會問詢政府非經濟領域工作會議。在被質問是否對“親信門”負有責任時,黃教安表示,作為總理對輔佐總統失當負有重大責任。

據報道,與會的韓在野黨議員還斥責稱,燭光集會體現的民意認為黃教安也是親信門“共犯”。黃教安對此表示,“共犯”和負有責任完全是兩回事,“共犯”一詞用在這里語意不當。

黃教安還表示,對未能設法預防舞弊而感到遺憾。

12月9日,韓國總統彈劾案獲通過,由國務總理黃教安來替代樸槿惠主政。(圖:視覺中國)

此前,韓國民眾於12月17日展開第八次燭光集會之際,除了要求被停職總統樸槿惠立即下臺外,還呼籲韓國代總統黃教安也下臺。集會的組織者表示,目前代行總統職權的黃教安總理及其領導的全體內閣成員都應辭職。他稱,民眾需要的是一個新的總理,並由新總理組建一個新的內閣,來促成一個沒有腐敗的公平社會,盡早穩定國家。

12月17日,韓國第八次“倒樸”燭光集會的組織者呼籲黃教安辭職。(央視新聞截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62

掌握足夠證據 可跳過問話程序韓檢方擬列朴槿惠共犯

1 : GS(14)@2016-11-20 23:51:55

【閨蜜干政】南韓總統閨蜜干政醜聞的司法程序進入關鍵階段,案中主角崔順實的起訴期限明日屆滿,涉嫌縱容這位手帕交貪腐的總統朴槿惠,卻不斷對檢察人員的問話要求採取拖字訣。可是檢方認為已有足夠證據,正認真考慮跳過問話步驟,在起訴崔順實時,直接將朴槿惠列為共犯。



特別調查組主任李英留(音譯)昨日召開簡報會說:「我們已傳召許多人問話和蒐證,這一刻我們可以說的是,總統所做的事將會為她帶來麻煩。」



■崔順實的起訴期限明屆滿。

否認密謀實施戒嚴

當地法律界引述檢方消息指,調查人員在青瓦台前總統秘書安鍾範的手提電腦內找到大量證據,相信朴槿惠是通過安鍾範等幕僚,將國家機密文件傳給崔順實閱覽。倘若朴槿惠被列為疑犯,國會就可以此作為彈劾她的理據。最新民調顯示,朴槿惠的民望已經連續3周徘徊在5%的歷史低位,負評則維持在90%的歷史高位。而朴槿惠在19-29歲和30-39歲的受訪者群組當中,支持度分別為0%和1%,連累執政新世界黨的支持率跌至15%的新低。至於首爾今日連續第四個周末有大規模反政府集會,反對派預計會有逾50萬人參加。但在要求朴槿惠下台的公眾壓力越來越大之際,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秋美愛警告,朴槿惠為了絕地反撲,計劃煽動死忠支持者跟反政府示威者衝突,一旦發生流血事件,朴槿惠就可以恢復公共秩序為理由,以總統特權實施戒嚴。青瓦台昨日鄭重否認,批評在野黨蠱惑人心是不負責任。


下月訪日赴峯會

受到閨蜜干政醜聞困擾,朴槿惠今日將缺席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但青瓦台表明,總統將會在下個月到日本出席中日韓三國峯會。《韓國時報》/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9/198387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40

前幕僚及崔順實正式被控 朴槿惠被列共犯 面臨國會彈劾

1 : GS(14)@2016-11-22 00:24:38

■示威者以電腦改圖,表達盼朴槿惠收監。路透社



【閨蜜干政】南韓總統閨蜜干政醜聞終於進入司法階段,總統朴槿惠的好友崔順實、青瓦台前幕僚安鍾範和鄭虎成涉嫌濫權和詐騙,昨天正式被起訴,檢方將朴列為共謀,正式向她展開刑事調查。雖然朴享有《憲法》豁免權,任內不會被起訴,但反對派已磨拳擦掌,準備在國會動議彈劾她。



檢察機關懷疑朴槿惠指使或默許原總統大秘書安鍾範,出面向韓國53家大企業施壓,逼他們向崔順實打骰的Mir基金和K體育基金捐出774億韓圜(5.08億港元)。相關企業供稱,害怕不就範生意審批就會受阻撓。崔、安二人又涉嫌企圖從浦項製鐵手上,強奪旗下一間廣告公司的股權,並迫使現代汽車接受同崔有關聯的吸附劑製造商供貨。另外,安被指助崔安插親信到韓國電訊,逼該公司開出68億韓圜的廣告定單。



■崔順實前天再接受問話,昨被正式起訴。

■安鍾範(左圖)及鄭虎成被指助崔順實斂財和提供機密。


三被告暫不涉貪污罪


至於青瓦台原政策調整首席秘書鄭虎成,控方指他任內通過電郵、託人或傳真方式,向崔順實提供180多份政府文件,當中涉及大量官員任免和外交機密。調查人員由他的手機錄音發現,朴槿惠為聽取崔的意見,指示鄭提供資料。檢方表明已掌握線索,未來會集中力量調查朴槿惠,指她如明知崔斂財仍放任不管,須承擔法律責任。這宗醜聞被揭發後,朴槿惠曾多次公開道歉,但總統府昨斥檢方的共謀指控是不實和虛構,律師稱朴將拒絕接受檢方面對面問話。事實上,檢方也未有用上貪污罪起訴崔、安、鄭三人,稱未有證據顯示有大企業以捐款換取不法利益,似乎有意留一手。目前由司法部主導的調查工作,中立性備受各方質疑,國會已通過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一旦通過特別檢察官任命,現有的調查工作將會自動中止。


拒受查被指背叛國民


朴槿惠被列為疑犯後不久,三大在野黨內多名領袖聯署要求國會動議彈劾她,認為朴犯罪事實明顯,又拒絕配合調查工作,已經可視為背叛國民的行為。南韓最大反對派共同民主黨對彈劾一事至今只是光說不做,分析猜測該黨或未有信心在提早大選中勝出上台執政。韓聯社/路透社/南韓《中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1/198406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