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資委推央企間產業重組合作整合 八家央企首開先河

6日下午,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指導下,中航工業、兵器工業、兵器裝備、中核建設、國機集團、保利集團、中國國新、中國一重這8家央企本著友好協商、互利共贏的原則,決定在相關領域實現聯合協作。

在當天舉行的中央企業產業重組合作整合座談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此次8家企業在相關領域實現了聯合協作,為中央企業產業重組合作整合作出了表率。

8家企業聯合協作

中國核建將與中國一重共同合作開發第四代核電產業化項目——高溫氣冷堆,並簽署設備業務合作協議。

中航工業同保利集團簽署地產業務劃轉協議。中航工業地產業務經過幾十年發展,已形成年收入近200億元、利潤20億元左右的產業規模,但由於身處航空制造業中,又未被核準為主業,在業務開展上受到政策層面的限制,在當前激烈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中航工業下決心主動退出,將地產業務整體剝離。保利集團綜合實力雄厚,房地產業務是國內行業的佼佼者,與保利集團合作,有利於中航地產業務長遠發展,也能為經營團隊提供更好的事業平臺。在此基礎上,雙方拓展合作領域和空間,為落實國家戰略再做新貢獻。

國機集團同中航工業集團實現航空模鍛業合作。國機集團是國內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其八萬噸大型模鍛壓機項目是全球最大量級的模鍛壓機設備,目前已建成投產並陸續註入到萬航公司。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推動和指導下,中航工業與國機集團強強聯手,以萬航公司為平臺整合模鍛產業,以航空市場為牽引,共同將萬航公司打造成為國際領先的高端模鍛件供應商,服務於“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兵器工業集團與兵器裝備集團、中國國新公司正式簽署了《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改制組建之出資協議》,這對推動北方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北方公司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標誌著北方公司的經營和發展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下一步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

肖亞慶指出,中央企業間產業重組合作整合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當前,中央企業所處行業既有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又有一些行業供給不足,既有很多低端產品銷售不暢、大量積壓,又有不少中高端產品滿足不了需求。比如,制造業高端設備的關鍵零部件仍然嚴重依賴進口,國產機器人僅占市場份額的30%,且集中於行業低端,航空材料大部分需要進口,航空航天器及其零部件年進口額約1700億人民幣。推進中央企業間產業重組合作整合,有利於企業之間實現資源、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優勢互補,重點突破制約行業、企業發展的共性關鍵基礎技術,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中央企業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肖亞慶說,國資委高度重視中央企業間的重組整合和相互合作,積極推動中央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專業化整合、上下遊業務協同等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加快發展步伐。

例如,去年以來,國資委先後完成了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招商局和中外運長航、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中糧和中紡、港中旅和國旅、中國建材和中材6組12家中央企業聯合重組。

專業化整合上,鐵塔公司助力三家運營商大幅降低運營成本。上下遊業務協同上,一是中央航運企業與貨主企業的業務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二是建立了煤電企業間互助合作工作機制。三是石油石化油品互供規模逐步擴大。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家集團整合油品生產和銷售資源,積極探索按區域油品互供,以降低運輸成本。

肖亞慶說,下一步,國資委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中央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更好地發揮中央企業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的表率作用。

具體來說,各中央企業要以合作共贏、協同發展為原則,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不斷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通過業務整合、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協議轉讓、戰略聯盟、聯合開發等多種途徑,推動中央企業合作共贏、協同發展。

他表示,產業重組合作是一篇大文章,牽一發而動全身,要加強組織領導,以企業發展戰略為引領,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方案制定;要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分工,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加快推進央企間和本企業內部的產業重組合作步伐。

同時,中央企業在產業重組合作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依法依規,規範操作,確保生產經營和職工隊伍穩定;另一方面要通過產業重組合作,在突破關鍵技術、掌握核心資源、打造知名品牌、拓寬市場渠道、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產業集中度等方面,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切實實現產業重組合作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在深化改革方面,要以推進產業重組合作為契機,不斷創新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遵循市場化、法制化原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推進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形成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市場化選人用人和薪酬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提供有力保障。

肖亞慶說,從今年前八個月的情況看,經過中央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努力,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部分經營指標持續改善,但效益增長壓力依然較大,在接下來的四個月時間里,希望大家努力實現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和經濟效益恢複性增長目標,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21

斥資逾7000萬歐元 跨國藥企首個中國生物制藥基地投產

仿制藥的春天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蓬勃發展的生物制藥。看好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跨國藥企正在加大投入。

德國制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5月16日宣布,該公司籌建4年已久的中國生物制藥基地正式啟用。該生物制藥基地位於張江藥谷,是跨國藥企在華建立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制藥基地,第一期投入超過7000萬歐元。這標誌著跨國藥企將首次能夠在中國大規模地進行生物藥的生產運營。

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主席馮保和表示:“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制藥市場,期待未來與更多合作夥伴的長期合作。”勃林格殷格翰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合同生產廠商之一,公司上個月公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生物制藥合同生產領域去年的凈銷售額為6.13億歐元,增幅6.4%。

作為國內首批開展生物制藥合同生產(CMO)的試點跨國藥企之一,勃林格殷格翰目前已經與三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簽訂生產合同,包括百濟神州、北海康成、再鼎醫藥等。勃林格殷格翰中國總經理羅家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一項長期投資。借助這一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藥和合同生產平臺,中國藥企可以加速進入歐美市場,加強中國生物制藥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跨國藥企也可以借助這座‘橋梁’迅速進入中國市場。”

北海康成董事長薛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將委托勃林格殷格翰生產的惡性腫瘤靶向藥物屬於一類新藥,在中國非常需要。”他介紹道,2015年中國排前20位的惡性腫瘤藥物中,只有7個靶向藥,在發達市場靶向藥占到前20位中的16個。

“因此中國在生物制藥方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但同時也為新藥研發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薛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如果沒有MAH制度,我們這樣的初創藥企前期很大一部分投資會耗費在建廠、設備等方面,在周期長、融資難度高的情況下,這樣的投入是很不值得的。”,薛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了CMO的模式,幫助我們大幅節約了生產成本的投入。”

基石藥業CEO江寧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對中國創新藥前景的樂觀。他認為,MAH制度無疑能夠促進中國生物制藥的創新。“CMO政策剛出,我們也在積極研究,代工和自己生產都是可能的選項。”江寧軍說道。基石藥業從事的新藥研發領域,包括腫瘤免疫藥物、心血管、風濕性關節炎、血液病及自身免疫病等。

在勃林格殷格翰的中國生物制藥基地,第一財經記者看到一條2000立升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生產線,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公司相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基地的設計產能將由四條這樣的生產線組成,可以滿足未來更大市場需求。中國的生產基地,也是這家德國制藥巨頭在德國、奧地利、美國之後的第四個生產基地。

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蘭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跨國藥企投資張江,能加快研發型企業的創新成果的中試和產業化,促進中國原創生物制藥的發展。”據介紹,張江目前在研創新藥物品種超過300個。

勃林格殷格翰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90%以上的藥企仍以仿制藥生產為主,中國醫藥產業的競爭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預測數據,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生物藥品市場規模將增至3333億元,占整個醫藥市場份額大幅增至18.6%;而化學藥品的市場占比則會下降至49%左右,達8780億美元。目前生物藥和化學藥的占比分別是12%和56%左右。

不過,跨國藥企對於進入中國CMO生物藥制造領域一直非常遲疑,他們擔心為企業開發的細胞系、細胞株等核心知識產權可能會遭到濫用。而隨著勃林格殷格翰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及中國對於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完善,未來外企的這種思維禁錮可能會被打破。

盡管過去十年里,仿制藥市場利潤豐厚,很多大型藥企都雙腳跳進了仿制藥市場。無論是安進、艾爾健、勃林根殷格翰、GmbH、還是輝瑞、阿斯利康或者默克、諾華、Biogen,都在投資或者與其它公司合作開發仿制藥。

賽諾菲全球研發總裁曾和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仿制藥的早期回報可能是很好的,但是很容易得來的,也會很快消失。我從沒有看到過哪家企業只靠仿制而沒有原創就能賺錢的,未來只會獎勵給創新的藥物。”曾和禮正在帶領賽諾菲的從傳統的制藥公司轉向新型的生物制藥公司,賽諾菲近期在瑞士投資的一個新工廠也將完全用於生物原創藥物的生產。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13

央企首季度開門紅:利潤同比大增20.9%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16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中央企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實現首季“開門紅”。

他在會上發布了關於央企一季度的一系列數據:一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4萬億元,同比增長8.7%;3月份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8%。電力、煤炭、機械、商貿等企業收入增速較快,石油石化、建築、交通運輸等企業收入增長平穩。

同時,效益保持高速增長。一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770.6億元,同比增加650.7億元,增長20.9%;3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698.7億元,同比增長17.8%,月度利潤創了新高。一季度中央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19.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4.2%,國有資本回報水平明顯提升。

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上交稅費5870.3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1百分點。

彭華崗表示,中央企業在實現經營業績較高速增長的同時,在提升發展質量上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聚焦發展主業,實體企業增長勢頭強勁。中央企業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主業,發展實業,一季度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128.1億元,同比增長26.7%,高於中央企業平均增幅5.8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增利額占中央企業利潤增量的近70%,成為中央企業利潤增長最重要的動力。

二是堅持創新發展,新動能支撐作用逐步顯現。比如軍工企業加大軍民融合力度,加快推動產研轉化,積極拓展智能制造、智慧安防、衛星遙感監測等領域,新產業收入占的比重超過了30%。電信企業的數據、內容、信息技術服務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一季度新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3.4%,新業務的比重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

三是部分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較快增長,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一季度,中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特別在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轉變。石油石化一季度投資增長13.2%,交通運輸增長26.5%,設備制造企業增長了14%。

四是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國有資本回報水平持續提高。一季度中央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增速低於收入增速0.6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占收入的比重同比降低了0.5個百分點。

“我們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推動企業突出主業,一心一意做強做優實業,努力做好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彭華崗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