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YC合夥人Garry Tan:創業初期把事做精最重要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anwu/227026.html

近日,動點科技盧剛對YC的合夥人Garry Tan進行了一次獨家專訪。Garry Tan是微博客服務Posterous的聯合創始人,在2011年初以合夥人身份加入YC,特別是在產品設計上指導YC的各個團隊。對於YC的成功,創業 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地方,Garry暢談了他自己的看法。

創業孵化器成功的關鍵:運營者

Paul Graham,Y Combinator的創始人,不僅僅YC的領袖,更是成為硅谷創業者教父級的人物。Paul自己的背景就是一個程序員和創業者,查詢Wikipedia 上對他的介紹其名字的後面還特別註明了Computer Programmer。他開發出了知名的在線電商軟件Viaweb,後被Yahoo收購成為Yahoo! Store。

Garry認為正因為這些經歷,Paul非常理解創業公司的需求。Garry說,在美國也有不少複製YC模式的孵化器,但是目前都沒有YC成功。 Paul不是學術派,不是什麼500強公司的管理者,也不是什麼金融家,他是個駭客(Hacker),是個創始人。他知道如何去創業,從產品設計到產品開 發再到用戶。這是YC能夠成功的根本。

風險投資者的背景多是經濟金融,或者MBA, 這些東西對於什麼都沒有的創業公司的價值是有限的。在創業團隊積累了一定量的用戶並且開發出可能的商業模式後,風險投資進入的價值才會更好的體現。

Garry同時也認為,風投行業也在改變,美國也逐漸出現了一些風投公司,他們的創始合作人的背景已經是100%的極客和知道怎麼從0開始做創業公司的人。

YC選擇項目的標準

對於項目選拔,Garry非常肯定的說創業團隊比項目本身更加重要的。Paul自己曾經說,YC選擇的標準是人,而不是商業計劃或者說商業想法。商業想法總會被時間改變,所以從該想法中看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提出這個想法的人。

所以Garry認為在進入YC的一些項目在一段時間後的發展方向和最初會有改變是件正常的事。比如說一些項目在開始時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等行業 大環境並不夠好,當時就進入移動互聯網並不是好的時機,而現在不一樣了,所以一些重心也必須改變。不過Garry也認為這也不能絕對化,象AirBnb, Dropbox等等這樣的一些公司的方向從來沒有改變過。

對於團隊,我們一般來說傾向於選擇那些有能力開發出好產品的駭客團隊。但更為重要的,他們必須有能力理解社會,市場和客戶需要什麼。

對於YC每一次選拔的過程,Garry簡單介紹說每一次YC選拔都會吸引全世界上千個項目的申請, 其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項目會在初選時就被拒絕掉,剩下的項目YC的合夥人和一些負責人都將參與評審並以投票的方式再篩選出一部分進入面試階段,平均最終會 有3%的項目最終進入YC的孵化計劃。

如何定義創新

YC的項目,很多都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對於創新的定義, Garry說,YC給每個團隊的成員都會發一件T-Shirt,上面印著: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他認為這就是對創新的最好詮釋。創新就是讓這個世界,這個社會變的更好,雖然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賺些小錢,但是有日後賺大錢的潛力。

給創業團隊的三條建議

1. 創始團隊必須互相信任。創始團隊就是一個家庭,一次婚姻。

2. 不要害怕打破常規。不要簡單重複去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或者說必須要有新的想法。Garry舉了一個例子,很多網站在用戶註冊時都要求他們輸入兩次密 碼,這好像是常規的用戶流程,因為大家覺得可以避免用戶日後忘記密碼。為什麼就不能只輸一次呢? 因為從另一個角度,讓用戶輸入太多的信息反而會造成用戶的流失,特別是在移動器件上。另一個例子是Uber這家創業公司。他們做的事是通過App幫助用戶 找到私車司機接送服務。在最初他們做的事也可以說是非法的,但是事實證明他們的服務是很有價值的,很多人喜歡用。Garry強調The source of power for startups is breaking the rule!

3. 從『小事』做起 Do Things Unscalable。創業團隊在開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做到規模化。在創業初期把想做的事情做精最重要。Garry舉例說,YC的項 目Wufo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Wufoo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在線表格生成工具,其在拿到11.8萬美元投資後就沒有新的融資,而去年以3千5百萬美元的 價格被收購。

對於第三點建議, 我問Garry, 如果做的事情是不能規模化的(Unscalable),那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質疑說這個項目的市場會有多大。Garry認為這就像生火,你最初需要的只是火 柴點燃小火,當然如果你只有石頭那就沒有生火的可能。堅持去做Unscalable的事情直到發現它可以Scalable的地方,這正說明你在走向成功。

趨勢:沒必要強調什麼SoLoMo

SoLoMo只是一個嚼頭而已。社會化Social, 移動化Mobile, 本地化Local這些都是產品很自然應該考慮的功能。對於趨勢,Garry並不認為從SoLoMo的角度思考會有很大的意義,他認為我們應該關心的是目前 市場上存在的問題,就是說市場本身的需求。

Garry說,實際想想看,有多少時候人們在抱怨當前的科技不給力? 其實沒有,人們最關心的是當前的科技如何更好的解決問題。老百姓需要什麼,創業公司能夠提供什麼服務解決問題最重要。就像AirBnb幫大家把閒置的房間 租出去,同時也滿足了很多人找短期住宿的需求;而YouGotListings為房屋中介和租房者搭建一個更好的發布平台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思考

雖然絕大多數國內的創業孵化器運營的時間都不長,現在還無法評定他們的成敗。但是反覆思考Garry的各個看法,真的擔心國內孵化器們的前景和發展思路,至少按Garry的思路,我們目前別奢望會有自己的YC。因為我們只有型,沒有神。

或許你要說中國國情不一樣,YC也不是絕對對的。也許吧,希望我的擔憂是多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3

他山之石》別國積極攬才 台灣拒人於門外 這四件事做不到 就甭談亞洲矽谷

2016-07-11 TWM

新創籌資不易,新加坡大手筆支持創業家;韓國為鼓勵教授創業,設大學讓教授開公司。而台灣,「亞洲矽谷」喊得火熱,但缺乏配套,連本國人都不想去,何況是外國人。

今年六月,新政府列為五大政策之一的「亞洲矽谷推動方案」,在行政院院會議程上被臨時撤回。原因來自新創圈的強力反彈,新創圈認為,若要打造理想的創業環境,人才、技術、資金、法規缺一不可,而最不缺的就是圈地招商的舊思惟。

創造好環境 人才自然會想來台灣高喊亞洲矽谷,就必須先了解矽谷成為創新代名詞的背後原因。和沛科技董事長翟本喬曾以自身經驗說過,當初他離開紐約貝爾實驗室,跑到矽谷谷歌時,有些同期的工程師卻不願離開紐約,但「谷歌為了攬才,索性在紐約開設辦公室,」同樣的情形亦發生在西雅圖、匹茲堡。

台灣真正要做的,是配合人才的需求,打造吸引國際人才的環境,有人,才能帶來技術和創新,進而吸引資金及國際企業,造就亞洲矽谷。因此,政府把亞洲矽谷園區設在桃園,管理單位卻是桃園市政府,缺乏一級單位和統一窗口;相較之下,新加坡標新局(SPRING)提供一站式服務,從申請創業家簽證到補助資源等,一天就能搞定公司成立程序。

打造亞洲矽谷,關鍵還是如何吸引人才。為了鼓勵國際創業人才來台,政府去年七月新開辦了創業家簽證,立委蔣萬安就公開表示,原本一年預計發出的兩千張簽證,至今年五月止,卻僅有二十一人申請、十四人通過,不到預期的一%。他認為問題出在配套不足、審核標準欠缺彈性。

簽證變友善 家屬也要一起受惠「若要吸引國際創業人才,不能只有創業家本身,必須連同其家屬一併考量。」包括創業家的配偶及小孩來台的就業和就學問題,都需要配套。

以新加坡為例,只要取得創業家簽證,就可申請家屬簽證,使配偶能申請在當地工作,小孩直接入學新加坡中小學,甚至可以全家一同申請永久居留證,享有當地居民的權利與福利。

相較之下,台灣的創業家簽證顯然過於苛刻,創意工場執行長王仁中更直言,「按照現行的資格要求,若老外已經拿了許多獎,怎麼還會想來台灣,台灣又沒給他們錢。」另外,聘雇外籍白領的規定也不合理,「台灣在吸引外籍白領的心態還是很保守。」蔣萬安強調,對於外籍白領薪資、聘雇公司資本額、營收都設下最低門檻,政府心態還是在管制,而非鼓勵。

政府多資助

配合稅負優惠

在新創融資方面, LIVEhouse.in創辦人程世嘉認為,台灣新創最欠缺的是早期投資。固然國發會透過國發基金與民間創投共同對新創出資,但與鄰近的新加坡、韓國一比,台灣的政府出資比例卻明顯偏低,就連新加坡都祭出稅負優惠。台灣應該提高政府相對投資比例和稅負優惠,增加國際創投來台投資的誘因。

依照現行作法,不僅將國際人才擋在門外,連國內擁有技術能量的教授也被法規綁死。根據教育部的「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僅允許教師擔任新創生技新藥公司的董事,卻不得參與其他新創事業。

法規要鬆綁 別限制學界創業反觀鄰近矽谷的史丹佛大學,從三○年代至今,校友、教員共創辦了三萬九千九百家企業,並帶來五四○萬個就業機會,每年產生的營收高達二.七兆美元。這麼強大的創業能量,正是來自該校對師生創業的支持。史丹佛不僅不限制教授到業界任職,甚至允許教授留職停薪創辦公司,所有教授均可申請兩年的「創業假期」,這讓教授更能看清社會的真實需求,也幫助學生更能結合實務對比台灣,創投公會祕書長蘇拾忠認為,「美國教授要創業很容易,擁有好技術的教授,即使創業失敗回去教書,別人會覺得他很有經驗;但在台灣失敗了,連學校也回不去。」若借鏡鄰近亞洲國家,可發現台灣不僅需要調整法規,思惟也須改變。對吸引人才的戰略、投資誘因的設計等,都值得政府深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