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海航商业并入海航实业 家得利上市计划恐生变

http://www.yicai.com/news/2011/10/1135413.html

航商业以黑马姿态竞购家化股权的消息揭开了海航集团大举整改的“秘密”——一直在疯狂并购的海航商业,在上个月被并入了海航实业。

昨天,海航商业方面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海航商业并入海航实业的同时,海航商业的高层也有所变动,其中专门负责收购的一位副总裁已经调任到了海 航旅业,而海航商业未来的方向还不明确。与此同时,海航集团华东区总部已悄然被撤销。原本希望将家得利作为零售业收购平台甚至独立上市的计划或有变化。

疯狂并购后的疲软与迷茫

业内用疯狂、成瘾等词语形容海航系的并购行为。最近几年,海航集团以及旗下企业在国内外进行大手笔的并购。

“尽管海航一直强调自己不缺钱,但急速扩张之下,海航系的资金链难免有压力,而且盘子铺大后,实在很难整合。其实海航集团最核心的实力依旧是在航空、物流领域,其他领域业务并非强项。”一名接近海航的人士透露。

据公开资料,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正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8年,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67.59%,2009年上升到75.01%,2010年则进一步上升到了75.75%。

上述人士透露,在此背景下,海航集团开始在内部进行合并收缩策略,将一部分业务缩小或合并。

未知的未来

据悉,海航集团麾下包括了航空业、旅游业、物流、实业、商业等七大板块。“最初成立商业板块,主要是集团希望做大做强,涉及更多领域,其希望首先通过收购家得利建立一个平台,随后进行零售同业大肆收购,建立海航商业帝国。”海航系一名内部知情人士透露。

但零售产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利润率等与航空、物流等板块相比都显得太小。经过海航商业高层们一再努力下,目前海航商业资产规模108亿元,年收入80 亿元,包括原本的西安民生、宝商集团等在内,一共328家门店,而家得利因为要配合“非自开新店,而主张收购”的策略而一直维持在150多家门店规模,即 被海航商业收购后,家得利几乎没有增量。这与同业的联华、华联、华润万家等动辄数千家门店的规模相比,海航商业还属于“小弟弟”级别。

“海航集团其他板块资产规模动辄数百亿元,可是海航商业只有100多亿元,属于弱势板块。既然距离最初的商业帝国设想还很远,那么上级集团就决定改 变策略了,将原本独立的海航商业并入海航实业,独立商业板块被撤销。同时,原本负责海航并购事宜的副总裁被调任至海航旅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副总裁调 任后,暂无接替者,但上级领导正拟聘请“外脑”接替,暂定接任者是来自华润万家的一位管理者。

另外一名知情人士向本报确认了海航系大调整的事实,目前海航商业板块究竟如何整改还未可知,集团至今还未开过具体的有关整合和未来发展策略的会议。 而原本希望将家得利独立上市的想法如今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一旦暂停收购,必然影响到未来商业板块的规模,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和盈利水平,则家得利要上市 是很难的。

本报记者在一份海航集团内部资料中看到,海航实业原本麾下已有四大业务,包括海航置业、海航投资、海航食品和海航酒店。

“其实金融、房地产、食品和商业是可以联动发展的,尤其是食品和商业属于上下游产业链。”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指出,海航商业被合并,可见商业 板块在海航集团内不太受重视,要重整旗鼓必须与相关产业联动,假如整合得当,则商业板块依旧可以放光彩,但假如整合不利,则之前辛苦收购下的零售企业可能 会陷入发展僵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6

華孚集團並入 中糧兩大心病有治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6011.html

中糧集團橫跨的業務領域極其龐雜,說長道短的聲音很多,一個是中糧的白酒業務,頻頻傳出收購其他酒企的消息,又屢屢沒有下文;另一個是食糖業務,沒有做成全國老大。

糧集團橫跨的業務領域極其龐雜,說長道短的聲音很多,一個是中糧的白酒業務,頻頻傳出收購其他酒企的消息,又屢屢沒有下文;另一個是食糖業務,沒有做成全國老大。

中糧是不是把這兩個問題當成心病,外界不得而知,所以“心病”這個詞得打上問號;在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華孚集團)並入中糧後,“心病”也好,問題也好,看上去都不是個事兒了。

11月26日,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這一條消息的公布,意味著中糧成為白酒上市公司酒鬼酒(000799.SZ)的第一大股東。

酒鬼酒的第一大股東是中皇有限公司(中皇),持有31.00%的股份,中皇的母公司是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而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又是華孚集團的下屬公司。華孚並入,中糧順理成章成為酒鬼酒的第一大股東。

聽到中糧還有白酒業務時,不少人的反應是意外。中糧現在的白酒產品線,包括“中國經典商務白酒”徽商酒,以及“安徽傳統老名酒”焦陂酒,知名度真不高,離膾炙人口還蠻遠。

此外,2014年上半年,媒體報道,中糧集團將以3669.92萬元的掛牌價格轉讓其下屬中糧發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糧龍虎尊酒業(安徽)有限公司50.98%的股權。中糧曾計劃以龍虎尊為龍頭,打造安徽一流白酒品牌,實現年銷售超4億元的戰略目標。當初制定的戰略目標實際上並沒有實現。

更早之前,古井貢酒、沱牌曲酒、洋河大曲還有貴州醇、白水杜康都有傳出被中糧集團“並購”的消息,此後又都恢複平靜。

華孚集團並入,中糧間接控制了主流白酒企業酒鬼酒,在白酒業務上總算是等來了“開花結果”。不那麽讓人開心的消息是,酒鬼酒最新的業績預告顯示,2014年全年預計虧損0.9億元~1.2億元。中糧甫一接手,就得替酒鬼酒琢磨扭虧為盈,紮手的事兒真正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中糧很早就進入了糖業,2006年中糧集團成為中糧屯河(600737.SH)的控股股東,中糧屯河在甜菜糖的生產上國內數一數二,但是國內糖業主流是蔗糖,中糧屯河的影響有限。

在並入中糧之前,華孚集團2006年至2011年,食糖經營量從120萬噸增加到200 萬噸左右,是全國第一大糖商,約合全國食糖消費量的12%。

另一家糖業巨頭光明集團,2012年食糖銷售量243.5萬噸,約占全國市場的18%。

截至2014年9月,中糧在國內外一連串收購後,總和的年食糖加工與貿易總量也才達到200萬噸,勉強跟華孚和光明站到了同一起跑線。華孚集團的並入,中糧食糖業務的規模進一步放大,預計將超過光明集團成為行業老大。

華孚集團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稱,在全國已有18個中央直屬儲備糖庫,另有5個在建糖庫,初步建成了總體布局合理的中央直屬儲備糖庫體系。中央直屬儲備糖庫主要分布於沿海港口和交通樞紐城市,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運輸便利快捷。大量食糖倉儲和物流基礎設施的劃入,中糧的食糖業務可以稱得上如虎添翼。

圍繞華孚集團的歸屬,中糧和另一家央企巨頭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儲糧)曾經爆出過競相爭奪的消息,無疑中糧笑到了最後。

華孚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是食糖、豬肉的政策性收儲,政策性業務風險較低,但是利潤貢獻率不會特別高。2011年,華孚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8.3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45 億元,比2006年增長314.29%,利潤率只有1%左右。

中糧近年來先後並入了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中谷糧油集團、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現在華孚集團的並入,海外收購有Noble和Nidera,涉及金額28億美元,成為國內農產品領域的巨無霸,資產規模在3000億元左右,“個頭”又高又大,比規模,跨國農產品巨頭也越來越需要“仰視”;但中糧能不能像姚明那樣,在國際農產品的“賽場”上呼風喚雨,還有不少未知數。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03

豌豆莢並入阿里終落地 創始團隊“鐵三角”留任

傳聞剛剛度過了一個周末後即被證實。7月5日下午,豌豆莢並入阿里移動的消息得到了雙方的正式公布,主導這次投資的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抱得美人歸”,將豌豆莢並入阿里移動。據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了解,其創始人王俊煜留任。不僅如此,王俊煜還拉上當初豌豆莢另外兩個聯合創始人崔瑾和馮鋒會一同進駐阿里。

被收購後,豌豆莢保持品牌獨立發展,此前一貫的小清新調性得以保持,業務和團隊會逐步與阿里移動整合。豌豆莢初創期的“鐵三角”留任,保證了業務整合平穩過渡。移動互聯網人才恰恰是阿里現在渴求的。

對於外界最為關心的價格問題,雙方均未對外透露。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交易的人士了解到,外界傳言收購價為2億美元,但實際交割價格並沒有這麽高,這兩年豌豆莢估值確實縮水較明顯,被巨頭壓榨較厲害。

但豌豆莢的整合價值還是被外界看好。整合後的豌豆莢將與阿里移動事業群旗下PP助手一起把移動分發市場做大,補齊短板。根據比達咨詢發布的《2016 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市場份額排名前五分別是百度、騰訊、360、豌豆莢和 PP 助手。王俊煜透露,豌豆莢的應用分發業務目前處於盈利狀態。

事實上,阿里移動未來的主要心思並不在應用分發上。俞永福稱,豌豆莢加入阿里移動,未來更大的價值在於雙方在“大數據”與“內容”的雙向互利。阿里的大數據優勢,加上豌豆莢在應用內容搜索等領域的探索經驗,勾勒出一個不同於現有分發模式的整合空間。

很明顯,在巨頭擠壓下,再按照以前的套路出牌將沒有希望。具體而言,在新的行業背景下,移動應用商店未來可以和其它文化娛樂產品一起形成產品矩陣,同時需要大數據支持。這是豌豆莢升級發展的方向,也是豌豆莢選擇阿里的最重要原因。“大家都過了數錢過日子的時候,現在已經到了為未來而激動的時代。”俞永福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96

國資委:中國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

7月15日,國資委官網稱,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83

中紡並入中糧 重組後面臨兩大難題

國務院國資委近日發布消息稱,中國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並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紡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國務院國資委負責監管的央企數量將從106家減少至105家。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主要是因為兩家企業的糧油業務板塊存在重合,重組既符合中糧集團做“大糧商”的戰略定位,也有國家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的戰略考量。此外,中糧在央企重組方面也擁有著豐富的經驗。

李錦認為,中紡集團整體並入中糧集團,作為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企業,中糧集團面臨著重組後如何消化整合並入的資產以及中紡的紡織業務如何運營的難題。

整合重複的業務板塊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中紡集團資產總額243.47億元。中紡集團專註於紡織和糧油兩大主業,擁有30余家貿易子公司、海外企業和40余家各類生產企業。它也是國家三家糧食直屬加工企業之一,壓榨能力位居國內糧油加工行業前三位。

中糧官網顯示,中糧目前資產超過719億美元,336個分公司和機構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在中國擁有超過180家工廠,230萬家終端售點遍布中國952個大中城市、十幾萬個縣鄉村。

李錦分析認為,中紡整體並入中糧集團,重要原因是兩家企業各自重要的糧油板塊存在著重合。中糧進行的是糧油為主的產品經營,中紡的業務當中也涉及到糧食,此外還有輕紡產品。戰略重組之後,把業務集中起來,突出了糧油規模化經營的特點,也有利於整合雙方優勢,促進協同發展。

糧食不是市場化的競爭性商品。李錦認為,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安全始終是核心問題,糧食生產是關乎民生的頭等大事,此次戰略重組,使中糧在建造“大糧商”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也有利於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李錦認為,中糧集團的重組能力很強,在央企中首屈一指,有著豐富的重組經驗。中糧持續強化資源配置能力,2015年進一步重組華糧集團和華孚集團,實現了糧食內貿、外貿、倉儲物流的整合。

重組後面臨兩大難題

作為首批央企改革的試點企業,中糧集團面臨著重組後如何消化整合並入的資產以及中紡的紡織業務如何運營的難題。李錦說:“重組要重效益,要消化吸收,不能為了重組而重組,組而不化是一個大問題。”

外界較為關註的是中糧集團存在著非主業擴張和上市企業持續虧損、效益下滑的現象。根據中糧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1-2014年,中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均在60%以上,處於較高水平。

中糧旗下現有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幾家業績不錯,其他均表現平平甚至虧損。財報顯示,2015年中糧生化虧損超過14億元,中糧控股虧損3.47億港元。

李錦認為,中糧打造的全產業鏈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粗放的業務擴張,在產業鏈上遊並不具備明顯優勢,過多過快的業務並購,使得傳統優勢業務漸漸落後。繁複的業務布局,給公司業務整合、企業管理、渠道建設等方面都帶來了挑戰。

李錦建議,中糧可以借這次重組整合業務分類,有效減少虧損。把糧油有關的業務整合在一塊,糧油無關的業務整合成另一塊,做大做強主業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走向市場化。

此外,對以糧油貿易和加工為強項的中糧來說,此前中紡的服裝紡織業務如何運營也是一個較大難題。

中紡有成衣板塊,主要從事服裝、面料、家紡成品的出口業務,中紡旗下還有從事紡織印染業務的公司,這些業務與糧油業務關系甚微。李錦分析認為,將來服裝紡織業務可能會慢慢淡化,也有可能會逐步放棄,但目前來說尚不明朗。

央企改革提速

當前,央企改革試點工作已全面鋪開,集團層面重組步伐正不斷加快。國資委今年年初披露“十項改革”試點方案,近期又發布了試點擴圍名單。

今年上半年,中國建材與中國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等3組重組企業開展了兼並重組試點。

6月初開始,多家央企邁開整合的步伐。除了五礦集團與中冶集團,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之外,6月底中國海外和中信地產業務的並購細節公布。7月初,國旅整體並入港中旅。

7月14日在國有企業改革情況通報會上,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央企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5組10家中央企業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

在此次會上,彭華崗表示,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方面,中糧集團、國投公司試點工作繼續深化,陸續將21項權利歸位於或授予企業,在此基礎上,選擇誠通集團、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並選擇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7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李錦認為,中糧集團作為國有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試點後的效益和經驗值得關註。此次中紡和中糧戰略重組,央企改革逐步提速。在央企重組的過程中,不僅是要做大,更要做優做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03

裁員和並入富士康後,夏普有望實現三年來首次營業盈利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夏普計劃在2016財年(截至2017年3月)的合並營業損益實現400億日元左右的盈利(上財年為1619億日元虧損)。如果計劃如期完成,將是夏普自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以來時隔3年再次盈利。

夏普沒有公開本財年的業績預期,僅向合作的主要金融機構公布了收益目標,請求協助其進行經營重建。雖然預計最終損益將連續3年虧損,但爭取虧損額由上財年的2559億日元縮小至400億日元左右。

夏普稱,退出低迷的北美電視業務和大幅裁員為業績做出了貢獻。此外,在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的主導下成本削減也在進行當中。2015年夏,夏普宣布將3000多名員工提前退休,在日本國內裁員超過了10%。2016年8月鴻海完成註資後,開始調整采購商等,大力推進了成本削減。夏普曾於8月12日在官網宣布,其已接受鴻海精密3888億日元註資,正式成為臺灣鴻海的子公司。

但是夏普主力業務液晶面板等的銷售依然未走出低迷。公司稱,預計全財年的銷售額將比上財年減少20%,降至2萬億日元左右。如果低於2萬億日元,將是自2001財年(截至2002年3月)以來,時隔15年再次跌破2萬億日元大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16

匯金系券商整合“第二彈”:中投作價167億並入中金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H股股票11月4日上午臨時停牌,公司表示將公告重大收購事項。晚間21點左右,中金公司揭開了謎底:中金公司將以發行內資股方式,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央匯金”)支付對價167億元。交易完成後,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證券”)將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整合旗下券商資產是中央匯金近幾年一直想推、但阻力較大的事,2013年宏源與申萬的整合應該只是匯金系整合的開始。”中信建投此前曾發布報告稱,匯金系對旗下券商的處置只是時間和突破點的問題。

但中金公司合並中投證券的前前後後,還需邁過兩大門檻:一是能否征得少數股東的同意;二是在順利合並後,能否妥善處理兩家券商所在地的利益關系。“中金公司合並中投,需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同意,還需要到香港聯交所聆訊。”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順利合並後,如何平衡兩者所在地的博弈關系,也是中金公司需要面對的問題。

整體並入

中金公司4日晚間宣布,將與中投證券進行戰略重組。11月4日,經中金公司董事會批準,中金公司與中央匯金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將從匯金收購中投證券的全部股權。

中金公司稱,根據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財政部核準的中投證券評估值,綜合考慮行業發展狀況、中投證券財務表現與未來發展及預期協同效應等多項因素,本次交易的對價確定為人民幣167億元。中金公司將通過向匯金公司發行中金公司內資股的方式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後,中投證券將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中金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機構業務、跨境服務和針對高端客戶的財富管理業務領域積累了顯著優勢。中投證券前身是中國首批證券經紀商之一,在零售經紀業務領域建立了較強的市場地位。”中金公司晚間表示,雙方整合後,整體規模將顯著擴大,主要指標躍升至行業第一梯隊。本次交易將幫助公司構建更為均衡的一、二級市場業務結構,顯著增強抵禦風險及應對資本市場波動的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中金公司於2015年11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對於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合並的消息,市場早有預期。多位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二者的合並可能是由於投資主體“一參一控”的政策、中央匯金提高對中金公司持股比例以及市場競爭的需要。

中投證券系原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在購買原南方證券相關證券類資產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家全國性、綜合類的證券公司,2005年9月28日在深圳成立,初始註冊資本15億元。2008年12月31日,中投證券股權從中國建投劃轉至中央匯金,2011年11月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2015年底,中投證券共有證券營業部160家,員工3588人。旗下公司包括中投天琪期貨有限責任公司、中投瑞石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投證券投資有限公司。

中投證券與中金公司同是匯金系券商,中央匯金對中投證券持股100%;對中金公司持股28.45%,為第一大股東。“對於中央匯金來講,兩邊都是自己控股的券商,對於中金公司28%的持股比例是比較低的,如果做一次定向增發,其控股比例就有可能稀釋到20%以下,而20%以下的持股比例是很危險的數字。中央匯金將自己的一塊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方便資本運作,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前述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

更為重要的原因或是“一參一控”的要求所致。2008年4月發布的《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2個以上的證券公司受同一單位、個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間存在控制關系的,不得經營相同的證券業務,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述投行人士分析,中央匯金旗下曾參股控股多家券商,受制於“一參一控”的影響,旗下券商上市受阻。中央匯金很早之前就開始尋找出路,此次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的合並,也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推出的解決之道。此前國泰君安並購上海證券、申銀萬國並購宏源證券,也是在解決“一參一控”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同是匯金系券商,雖然二者此前業務側重點不同,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都有業務拓展的現實需求。在中金公司上市之後,股東權益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也成為二者合並的又一個內在要求。

“無論是H股還是A股市場,作為控股股東,下屬業務不能出現2家相互競爭的機構同時上市,否則會構成同一集團內部的競爭,削弱市場的競爭力,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損害。”趙錫軍告訴記者,因此要避免出現一家控股股東下面有2家獨立的券商從事相同的主營業務,所以可以將同一類業務裝入一家機構中,實際上這也有利於中投證券的上市。

業務互補

中進公司與中投證券收入規模、利潤水平比較接近,但是在業務構成與發展方向上存在很大差別,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中投證券在全國各地設有200多家證券營業網點,這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是較為稀缺的基礎資源。

二者合並之後,中金公司也會將自身在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及投資管理等業務與中投證券的廣闊客群和網絡渠道進行對接,聯動發展。

2015年,中投證券全年營業收入87.15億,凈利潤36.45億;中金公司營業收入95.1億,凈利潤19.5億。今年上半年,中投證券營業收入21.65億,凈利潤7.67億;中金公司營業收入24.45億,凈利潤5.75億。

從業務構成來看,中投證券在傳統經紀業務、場外櫃臺業務方面相對存在優勢。2015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市場份額2.216%,行業排名15位,融資融券余額去年同比增長11.69%,行業排名15位。在櫃臺市場業務方面,中投證券發力布局新三板做市業務布局,已做市企業89家,在已開展做市業務的82家券商中排名22位。OTC櫃臺系統對接中證報價系統發行收益憑證規模行業排名17位。

在承銷保薦方面,去年中投證券IPO承銷行業排名14,主承銷金額排名19,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排名行業36位。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中金公司在資管、投行、自營業務方面表現優於中投證券;但在經紀業務方面,不及中投證券。在2015年中國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市場占有率排名中,中金公司較2014年直降9個名次,由2014年的40位降至49位,市場份額也由0.655%降至0.483%,下降幅度高達-26.25%,是排名前50位的證券公司中市場份額縮減最為嚴重的。

中金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投行業務、財富管理以及跨境業務。2015年,中金公司在中資並購、中資港股IPO和國內債券承銷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也是第一家經辦中國並購交易規模突破千億美元的投資銀行。

“中投證券的側重點和中金公司的側重點不一樣,中金公司在一級市場的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更為完善。”趙錫軍告訴記者,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將來的投行業務不能單單看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更加看重的將是一二級市場的綜合能力。

另外,財富管理業務和投資管理業務是中金公司戰略框架中重要的增長點,去年兩大業務線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1.7%、77.3%,合計占公司收入比重達29.2%,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組成部分。

中金公司在國際化領域早有布局,2015年公司海外收入達到17.6億元。去年以來加大了海外債券、大宗交易的團隊建設,在QFII、RQFII、滬港通等領域持續發力,香港財富管理平臺也在加快建設。

據中金公司介紹,財富管理仍然是二者合並之後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中投證券的營業網絡優勢也將被充分利用。“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將通力合作,結合中金公司的品牌、經驗、系統性和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力,嫁接中投證券廣泛覆蓋的營業網絡和龐大的客戶群,”中金公司表示,希望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財富管理平臺。

截至今年6月,中央匯金持股的證券業務平臺包括中國銀河金融控股(78.57%)、申萬宏源集團(25.03%)、中信建投證券(40%),以及中金公司(28.45%)和中投證券(100%)。

換股收購

中金公司向中央匯金發行內資股,中央匯金將持有的中投證券100%股權轉讓給中金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換股收購”的交易,也是最劃算的方式。“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非上市公司,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是最為順暢的一條道路,現金收購等其他方式的可行性不高。”前述投行人士認為,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沒有必要通過現金收購的方式來收購中投證券。

一方面,在香港上市的金融企業估值一般不高,銀行平均市凈率(PB)不足1,中金公司因被視為老牌精品投行,平均市凈率為1.3,相對較高。對於中金公司的其他股東而言,發行股份收購中投證券較為劃算;另一方面,對資金渴求較大的股東,往往才會傾向於要求被現金收購,中央匯金作為二者的控股股東,旗下參股多家上市銀行、金控集團、券商,每年分紅頗豐。

目前,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已經成立聯合工作組推進整合工作。 然而,中金公司合並中投證券的前前後後,尚需邁過兩大門檻:一是能否征得少數股東的同意;二是在順利合並後,能否妥善處理兩家券商所在地的利益關系。

“中金公司合並中投,需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同意,還需要到香港聯交所聆訊。因兩家券商的控股股東均為中央匯金,此涉及關聯交易,因此在董事會、股東大會的並購表決上,中金公司作為關聯方需回避。因此此次收購決議更取決於中金公司其他股東的表決。” 前述投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從凈資產回報率來看,中投證券相較於中金公司有更明顯優勢。根據2016年中報,中投證券的凈資產回報率(ROE)達5.33%。Wind數據顯示,在84家披露中報的券商中,排名第15;中金公司或因此前上市融資,其資產回報率被稀釋,2016年年中僅為3.43%,排在第50名。而2015年年報顯示,中投證券凈資產回報率為30%,在111家券商中排名12;2015年年底中金公司的約為16%,排名74。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來,中金公司並購中投證券除了要順利通過股東的認可,還需解決兩地政府博弈的難題。2014年申銀萬國並購宏源證券,就曾遭遇此類問題。“中金公司註冊地在北京,而中投證券註冊地在深圳,按照一般邏輯,當中投證券被並購後,其註冊名將被註銷,當地政府就會少了一大稅源。”他告訴記者,在重組後如何平衡兩地關系,也是中金公司亟待面對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27

時光網並入萬達院線四個月後,宣布進軍影視娛樂直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1115/159795.shtml

時光網並入萬達院線四個月後,宣布進軍影視娛樂直播
李霞 李霞

時光網並入萬達院線四個月後,宣布進軍影視娛樂直播

時光網發布了兩款全新產品:Mtime 專業版APP和時光直播

四個月前,萬達院線以2.8億美元全資收購時光網,彼時,令外界好奇的是,時光網這塊連年虧損的燙手山芋將會被萬達作何用。

答案終於揭曉。

11月14日,萬達電影院線聯手時光網舉辦了“移動電影生態產品”戰略發布會。經過短短4個月時間,時光網線上電商和萬達線下的實體店已經實現了業務合並,統一品牌標識,統一後臺管理,實現了衍生品O2O服務。同時,時光網團隊全面接手萬達院線的移動端產品技術開發,雙方合並成同一個技術團隊。

發布會上,萬達院線首次將“移動”寫進萬達的電影生活生態圈戰略;而時光網則發布了兩款全新產品:Mtime 專業版APP和時光直播。

萬達超7000萬龐大的影院會員群體和時光網上億線上用戶(PC用戶6000萬、移動端用戶8000萬)的融合,加上每周全國數百家影院的真實采樣,將產生最準確的電影用戶數據。全新專業版下階段將重點布局用戶數據的開發,為片商和制片人提供更多用戶分析畫像。

專業版不但包含了強大的影片數據統計功能,還將數據應用擴展到了“人”的維度。 將從“拍什麽”、“找誰拍”、“定檔期”三個層面為電影投資人、制片人們提供數據服務。例如,用戶可查詢市場上特定類型電影的數量、平均票房變化趨勢,以及不同票房段的數量分布,把控投資風險。

另外可在專業版APP上對相似影片的首日、首周、總票房等歷史數據和趨勢進行對比。

時光網經過11年數據庫的搭建和積累,目前已創建了全球除IMDb之外的第二大影視數據庫,擁有包括20萬部電影資料及130萬影人資料。而此前Mtime PRO已擁有十幾萬實名的專業用戶,覆蓋片商、院線高層、影院經理和電影從業人員。

時光直播可謂是這次發布會上最引人註目的產品。

與市場上現有的直播平臺不同, 時光直播定位於影視娛樂原創內容,與萬達影院實現多屏互動打通線上線下,串聯衍生品、電影推廣等全線業務。

以一部影片為例,在拍攝階段,時光網可以通過直播進行探班和主創訪談;在宣傳發行階段,可直播主創路演的影院見面會,路演沒有覆蓋到的城市,觀眾可同時在影院觀看並與主創互動。

未來,憑借媒體和資源優勢,在時光直播平臺,用戶可以看到奧斯卡、金球獎等國際頂級頒獎禮;也有望通過時光網直播平臺收看到最新、最全的體育、遊戲賽事直播。

萬達院線 時光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48

中儲棉並入中儲糧 兩大公益類央企“集合”

央企合並又有新動作。

來自國務院國資委23日的消息稱,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棉”)整體並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糧”),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這兩家帶“儲”字的中央企業是國資委所監管的企業中兩家典型的政策性和公益類央企。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負責國家的糧食儲備,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負責國家的棉花儲備。

其中,中儲糧受國務院委托,具體負責中央儲備糧(含中央儲備油,下同)的經營管理,同時接受國家委托執行糧油購銷調存等調控任務,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中儲糧總公司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166.8億元,在國家計劃、財政中實行單列。截至2015年底,中儲糧資產總額11263億元,員工總數4.4萬人,全年營業收入1543億元,全年購銷糧食2.72億噸。

受國務院委托,中儲棉則具體負責國家儲備棉的經營管理。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中儲棉總公司實行自主經營、統一核算、自負盈虧。中儲棉總公司目前下轄16個直屬庫,分布於全國各主要棉花產銷區,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管理規範的棉花倉儲體系。

2014-2015年度,中儲棉向市場投放儲備棉6.33萬噸。2015年,調運新疆棉67.86萬噸,有效地保障了衣食民生富足,保障了國家的經濟安全。

吃飯穿衣是人民群眾的的基本需求,因此滿足這兩大需求的中儲糧和中儲棉在央企序列中被歸類為公益類中央企業,其保障民生的能力是國資委考核的第一要點,而並非首要考核經濟效益。

根據國資委今年發布的《關於完善中央企業功能分類考核的實施方案》,對於公益類中央企業,以支持企業更好地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重點考核產品服務質量、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和保障能力。

在這一要求下,國資委一方面強化考核這類企業公益性業務完成情況和保障能力,考核指標及權重視企業具體情況確定;另一方面根據不同企業特點,有區別地將經濟增加值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指標納入年度和任期考核,適當降低考核權重和回報要求。

同時,國資委還對公益類企業開展社會評價,對企業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質量、營運效率、成本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引入第三方評價,將相關評價結果納入業績考核。

兩家企業合並後,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儲備資源,進一步按照公益類企業考核要求打造企業目標,讓企業能全力以赴完成中央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以及糧食和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任務,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

今年7月份的國資委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當時透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戶數年內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

而隨著中儲糧和中儲棉這兩家企業的重組,中央企業的數量將由目前的103家進一步降低至102家。市場也在期待,在今年最後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國資委將加快完成整合到100家內的央企重組任務。

另外,已經確認重組的企業也在加快辦理手續。

其中,兩大鋼鐵巨頭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重組成立的寶武鋼鐵集團將於12月掛牌;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已與珠海振戎公司實施重組,正在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已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正在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62

國資委:中儲棉整體並入中儲糧,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據國資委網站23日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整體並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目前,多家央企重組正在進行中,兩大鋼鐵巨頭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重組成立寶武鋼鐵集團將於12月掛牌;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已與珠海振戎公司實施重組正在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已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正在辦理工商登記手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