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以產品為導向」不適時宜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0qerk.html
好朋友J是一家民營紡織企業的老闆,他決定生產一種更高檔的產品,這種產品以前都是進口的,許多知名品牌的服裝、鞋帽、箱包等都採用這種紡織材料。現在,這些產品幾乎都由國內廠家(包括合資企業)生產,不僅提供給國內貼牌生產知名品牌的下游工廠,而且還出口海外。

    為了使這種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順利進行,尤其是為了防範和避免當地同行的追擊與競爭,朋友J採取了非常保密的方式:1、特地在較遠的地方創辦了一個新廠,並註冊了新的商標。2、生產技術幹部以及銷售人員大都由外部引進並直接進駐;相當比例的生產工人也是新招的。

    從工廠籌建到產品試制以及大貨生產,不到半年便「悄悄地」完成,產品質量堪稱一流。目前正在為幾個知名品牌的下游生產廠家做一點試訂單。

    從前些日子開始,朋友J顯得有點焦急,多次來電話和來人,談到,產品的生產和質量尚可,就是業務不足,希望幫助尋覓和招募銷售人員,增加業務量。

    從產品結構和市場定位看,朋友J的方嚮應該說是對頭的,他選擇了更高級別的客戶及其產品,決心進入知名品牌產業鏈,以期獲得更好的效益。然而,倘若從基本理念分析看,其存在一定的偏頗與不足。

    這是「以產品為導向」的經營方式,它的指導思想是:我也做出了質量達到知名品牌所要求的產品,就理應可以賣給你品牌客戶,或者你品牌客戶理應會來選擇我的產品,因為至少我的產品質量好,價格更低一點。

    其實,這類產品雖然在本地區做的廠家還很少,但在國內其他地方競爭已經相當激烈了,特別是在知名品牌生產的集中地區(廣東和福建),生產和技術已經相當成 熟,早已供過以求。由於產品的下遊客戶是知名品牌生產商,壁壘比普通產品明顯要高得多,因此剛起步發生滯銷是必然的。你說,你的產品的質量如何如何好,那 是不是超過所有的或大多數同行的水準呢?沒有,只是剛剛跟上他們的水平。你說,我的價格低,性價比高,具有競爭優勢。並不見得,因為你出低價,別人也會降 價。一方面,質量究竟如何是需要經過相當一個時期才可被認定的;另一方面,低價競銷人人可用。可見得,所謂的質量優、價格低並非什麼核心競爭優勢。

    在這樣的外部形勢下,還要保密而新建一個生產廠,恐怕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1、競爭激烈勢必發生低價競銷(其實已經是這樣了),而新建工廠,無論是人力還 是物力,成本都將大大增加,價格競爭優勢相對較弱。2、設備與技術只是跟著別人走,沒有領先性。3、為了保密,往往限制住了自己,不利於廣開銷售渠道。 4、這種保密其實是掩耳盜鈴,工廠尚在邊籌建邊生產過程中,別人就已經有所知道了。

    可見,只為了生產某種或某類產品,而把原來所擁有的廠房、設備、場地、人員、部分技術力量等等,統統棄之不用,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倘若以後連續不斷地跟著別人做品種,那是不是就得連續不斷地建造新廠、招聘新人來著?

    「以產品為導向」的經營思想常常會造成諸如此類的短視行為,最終效果並不見得會好或很好,而且還會延長成長時間。這種營銷方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時宜了。

    現代營銷早已採取「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式方法,要求不能簡單地跟著別人走,即便是產銷相同的產品。悄悄地做出產品去賣,實質上是在推銷庫存,而真正的市場營銷是在還沒有產品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鑑於朋友J面對的局面,試為他支招:

    一、通過目標客戶,找出同類產品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以滿足客戶進一步的需求。這是質量的更優化與差異化策略,因為它是從客戶所思所想而來,因此企業及產品有望更容易被客戶所認可而接受。

    二、不斷地向目標客戶提供新產品。這樣做,有兩個用意:1、推出的新產品有可能直接被客戶改採用,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2、即使暫時不被接受,但能夠起到「敲門磚」的作用,從而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

    三、積極開拓外銷市場。因為外銷市場面很廣,也有很多商機,若把市場區隔開,也可避免惡性競爭。比如,本地區就有一家做這類產品的企業,好幾年以來,90%以上的產品是外銷,其中大部分是出口日本的。

    四、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做好上述三項工作。當所有的人盯著自己的競爭對手的時候,你要做的是,緊緊盯著你的客戶。

    這樣做,自然而然地就把本企業與其他同類企業區別開了,這種差異化方法可以帶來品牌(企業品牌與商品品牌)效應,屬於藍海式的戰略戰術,從而避免紅海式的 價格競爭。假如價格戰打起來,由於朋友J是新建工廠,成本最高,至少短期中勢必佔下風而吃虧,因此要竭力避免之。營銷的關鍵是「賣不同」,不然,以追隨者 的身份與領先者並駕前驅,到頭來一定會以失敗而告終。

    相信好朋友J轉變營銷思路,調整一些方式方法,充分耐心地對待事情,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難,創造美好的前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1

警惕:「粉絲」模式不適用於家電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8805493
2014年以來,家電企業紛紛加速智能化轉型,至今不斷有企業宣佈已成為互聯網企業。

但是,來自市場層面的響應並不令人樂觀。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白色智能家電銷售佔比至今不到2%,預計年內不會超過5%,未來三年最多20%。當然,我們也可以解釋為,智能市場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

智能化轉型這個大方向毋庸置疑。但是,稍一留意便不難發現,家電企業關於未來智能化生活場景的描述,基本上屬於鸚鵡學舌人云亦云,鮮有獨到的產業見解,互聯網精髓沒學到,反把自己弄丟了。

這說明,中國家電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主張與產業判斷,盲目跟風的「拿來主義」居多。

失去自己,這是轉型期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這樣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有的企業還沒有搞明白智能化是怎麼回事,甚至一款像樣的產品都沒發佈,就忙不迭地宣佈自己已經轉型成功。

在我看來,中國家電企業再怎麼轉型本質上還是家電企業,不可能成為原始意義上的互聯網企業。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其存在的根本價值在於製造出好的產品,以及為此目的架構的研發優勢。失去這一點,家電企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有一天某企業真的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這個企業恐怕離玩完不遠了。

我不是要否定智能化轉型這個方向,實際上,我是家電智能化轉型的堅定支持者。我擔心的是,家電企業一味照搬照抄互聯網和手機企業做法,有可能誤入歧途萬劫不復。比如,近來不斷有家電企業宣佈建立粉絲社區,完全沒有意識到粉絲社區模式並不適合家電企業——這是由家電和手機不同的屬性決定的。

實際上,家電行業也沒有雷軍那樣對年輕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領袖型人物。

首先,家電產品不可能有太多的粉絲。止於目前,家電企業及領導人的微博粉絲數一般在幾十萬至300萬之間,這裡面有多少公關公司代購的殭屍粉就不好說了,我估計有價值的粉絲一般不超過20%。

在許多家電企業的觀念裡,「粉絲=追星族」,以為只要成為粉絲就一定對企業忠誠,殊不知,對於年輕網民來說,這完全是兩碼事。關注A企業並成為其粉絲,絕不等於不可以關注A企業的對手B、C、D、E、F、G、H……,對於年輕人來說,添加「關注」不過是一個點擊鼠標的動作而已。追星族不同,他們甚至願意為心目中的明星殉情。因此,粉絲與追星族的最大區別,在於忠誠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你絕不能用追星族的標準要求粉絲。

即使同為粉絲,家電企業的粉絲也無法和手機企業的粉絲媲美,手機企業的粉絲顯然要忠誠得多。這一點,同樣緣於家電和手機的產品屬性不同。

手機是什麼?個人移動信息終端;家電是什麼?放在家裡使用的電器產品。因此,手機和家電對於人來說,天然存在親疏、遠近之差異。一個人可以一天不使用家電(包括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等),但是很難做到一天不使用手機(雖然天天使用未必是好事)。手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必修課,而家電則有選修課的意味。

手機首先是一個信息產品,其次可以自由地使用;而家電(電視除外)產品基本上是功能性產品,只能在固定地點使用。人們對信息與自由的追逐,天然擁有強烈性;比較之下,人們對功能產品追逐的願望要弱得多,比如很少有人非冰鎮啤酒不喝,這實際上意味著有冰箱更好,沒有也無大的妨礙。據說,坐監對人最大的折磨,不是監獄裡的飯不好吃,而是身心不自由帶來的痛苦。人們對手機的瞭解與感受,普遍比對家電的瞭解與感受強烈,因此,手機粉絲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尤其是那些鐵桿粉絲、發燒友;但是,人們對家電的用心和瞭解要差得多,能對自家的電器產品說得頭頭是道的人很少。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雷軍的粉絲數遠超家電老闆粉絲數的原因。

很少有人願意將自己使用家電產品的感受認真地表達出來,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廠家甚至很忌諱消費者對他們表達不滿甚至建議,它們的公關公司也會投其所好地將建議視為負面信息給予刪帖。消費者與家電廠家的信息互動(售後服務時候除外)長期處於隔絕狀態,即使到了今天,這種狀況仍然沒有根本性改變。在小米,和用戶溝通的是研發人員(包括雷軍本人);在家電企業,和消費者溝通的除了維修人員就是公關公司。

其次,家電的粉絲價值要打折扣。當越來越多年輕人說「已經幾年不看電視」的時候,你不難想像看電視的還剩下哪些人。事實上,彩電企業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直言不諱地說,「人們正在不斷遠離電視,這是一個不可置辯的事實」。年輕幹嘛去了?要麼在工作,要麼在擺弄手機、平板、筆記本。他們對家電的興趣完全與對手機、筆記本的興趣不可同日而語,你能指望一群沒有興趣的人給出有價值的建議、意見嗎?

粉絲的價值不在於創新產品,而在於完善產品。可笑的是,粉絲卻被家電企業想當然地賦予了兩大使命:產品購買者和創新推動者。首先,粉絲和產品購買者完全不搭界,以為點了「關注」就成了潛在的產品購買者是幻想。我上面已經說過,粉絲是「博愛」的,絕不可能「從一而終」,誰見過一個人家裡的電器都是同一個品牌的?其次,粉絲對家電的理解遠遜於對手機的理解,因為家電離他們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比手機遠,你怎麼能指望他們對一件不願意用心的產品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顯然,這些問題家電企業都沒想明白,一窩蜂地開設粉絲社區是一種從眾心理,是對產業缺乏獨立判斷的表現。

我特別想說的是:就創新而言,粉絲對於企業價值不大,粉絲的價值在於完善產品而非創新產品。喬布斯發明iphone,從來沒有聽取任何一個粉絲的意見,他甚至反對開展用戶調查。在他看來,革命性產品從來都是天才創造的,而不是一幫熱心粉絲攢出來的。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粉絲來說,他們是家電的外行,把希望寄託在外行身上只能說企業不具備真正研發能力。這是為什麼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國際企業對粉絲重視程度遠低於中國企業的原因。實際上,即使在中國,也有人對粉絲經濟保持了足夠的冷靜,華為領導人任正非就認為,互聯網對企業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

粉絲社區、粉絲經濟,並非天然適用於家電企業,對於互聯網狂熱中的白色家電企業,我想潑點冷水給大家:智能化轉型的方向固然沒有錯,但不意味著盲目跟風抄襲互聯網企業的做法,家電行業有自己的特點,對此,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產業判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15

企業主應學!每年踢掉不適任肥貓

2014-07-07  TCW
 
 
 
 

 

什麼叫做「股東至上」,來瑞士公司開一次股東會就知道。

因為從今年起,在瑞士的所有公司,每年都得改選董監事,且從執行長人選到薪水,通通可以由股東投票決定,公司派如果刻意阻撓就會違法,可能還得吃上牢獄之災。對比台灣上市櫃公司每三年一次董監改選時,常因金管會等主管機關過於被動,使得許多股權不足的公司派,為了刻意讓改選無法順利進行,不惜找來黑衣人護航,有時甚至鬧成社會版頭條,但這在瑞士可行不通,有多少股權,就能講多少話。

瑞士這個全球最愛公投的國家,去年三月瑞士國會議員敏德(Thomas Minder)提案,針對企業高層做出一連串的規範和限制,被外界稱為「敏德法案」。

打擊肥貓:限制獎金、取消離職補償金

該條款內容針對在瑞士登記的公司,股東有權「每年」針對高階主管薪酬進行具約束力投票,禁止包括「黃金握手」(golden handshake)、「 黃金降落傘」(golden parachute) 等特定幾種高階主管離職補償金,也禁止公司被收購時,給予高階經理人的紅利補償,其中也包括董監改選期限。

這項法案堪稱全球最嚴格的公司治理規定,但沒想到竟獲得瑞士全國公投高達六成八支持率,是瑞士公投有史以來,前五大支持率的法案之一。不過,這位敏德議員可不是突然心血來潮,早在二○○六年十月底,就起草這份議案,於二○○八年二月提出,最主要就是反應當時瑞士企業的行徑。例如,為了追逐獎金,誘使銀行業高層大舉進行投機,使得瑞士銀行(UBS)二○○八年就差點因此倒閉。

另一個引起爭議的是,瑞士製藥龍頭諾華公司(Novartis)前任董事長瓦塞拉(Daniel Vasella),他除了年薪高達一千五百萬瑞士法郎(約合新台幣四億七千萬元),工作合約中還載明競業禁止條款,一旦離職,就能拿到七千二百萬瑞士法郎的職補償金,以防止他跳槽到對手陣營。消息一出,引發全國公憤,迫使瓦塞拉主動放棄這筆鉅額離職金。

不過,為何敏德法案直到去年三月才送交全國表決,最主要還是在於氛圍。

就在該法案表決前一週,歐盟也針對歐洲銀行業高層薪資做出限制,不准這些人民眼中的「貪婪者」所拿到的獎金,比固定薪水還高,除非經過股東會投票通過,而且,獎金上限不能超過固定薪水兩倍。在歐盟該法案一推出後,瑞士人順水推舟,一舉把敏德法案送過關。

監督董事會:公投通過,每年改選董監事

根據敏德法案內容,如果公司高層不遵守,可能會坐上三年牢,或被罰款年薪的六倍;相較台灣主管機關只是口頭警告,或要求提出說明報告再等仲裁,力度完全是地獄與天堂之別。

不過有趣的是,當時因為外界把焦點都放在公司高層的薪資控制上,卻忽略該法案同時也針對董監改選任期做出規定,沒想到,今年股東會季節一開始,許多公司高層就感受到龐大壓力。

例如,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董事會共有十三席董事,雖然一半的董事們都是瑞士人,但外資股東卻佔了三分之二,今年被迫在四月份的股東會上,進行了十三次表決,重選董監事,同樣的戲碼,明年還得上演一次。

所有雀巢股東中,沒有人持股大於四%,在沒有單一股東可以把持公司下,公司經營團隊想要不被換掉,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股東說清楚、講明白。

這種如同聯考般的震撼教育,也讓全球農業化學品龍頭先正達(Syngenta)董事長麥可.迪麥爾(Michel Demare),在五月底的記者會上大聲抱怨:決策權都被外資拿走了,「他們手上還有一堆武器,可以影響公司營運,這樣一定會窒礙難行的。」

根據彭博社統計,瑞士企業高層平均年薪是三十八萬美元,比美國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高層多出五六%,但對照美國掛牌公司每年都有上百起市場派投資人挑戰、興訟,要求發放股利或撤換領導人,在瑞士當跨國企業高層,幾乎是太平盛世又荷包滿滿。

也因此,當敏德法案提出後,上到瑞士政府和國會上議院,下到企業遊說團體,如「瑞士全國工商總會」,都大力反對此案,認為可能會嚇跑大企業,將總部遷出瑞士;國會甚至有意另提版本,僅要求企業給予高階主管薪水、紅利時,須先諮詢股東意見。但瑞士人用公投告訴政府:不行就是不行。

市場派也支持:股市創下新高,漲幅勝美股

而且從股市表現來看,市場似乎肯定這種做法。以瑞士指數SMI今年的表現(截至六月十二日)來看,不僅跟上其他歐美股市同創歷史新高,同時漲幅還高達五.七%,比美國標準普爾五百的四.四%還好,這證明對投資人越有利的,對股價也是利大於弊,台灣金管當局或許可以考量參考一下。

【延伸閱讀】敏德法案2014/1/1 生效,按瑞士《公司法》組成之公司(不含外國在瑞士掛牌公司)均適用。

法案主要重點:1.由股東投票決定薪資報酬委員會、董事和董事長人選2.上述任期均為一年,每年得改選股東投票結果具有法定約束力,非僅建議性3.禁止離職補償金條約,禁止董事會利用購併取得相關獎金或報酬4.每年必須提供薪資報酬明細報告地位等同財務報告,同時接受公開審閱5.禁止公司指派特定股務代理,權利回歸股東自決6.2015 年起得採用電子投票7.瑞士國內退休基金法人必須對手中持股公司的議案和董事會人選,進行投票表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80

王石:想要變得更強,就要讓不適變舒適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99.html

職業生涯很長,對企業而言,它需要你成為一個專才,但從職業發展來看,你需要成為一個全才,方能適應社會的變化。阻礙你成為全才的不良習慣有很多,有時候我們喜歡趨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讓自己定下來的目標難以實現。從現在起,你要努力去尋找各種讓自己變得不舒服的環境、習慣,別害怕痛苦,伴隨著痛苦的出現,才會有成長的空間。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傾向於迴避這種不舒適,畢竟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我以前一直覺得我們應該讓自己舒適一些,但是後來我明白有一些不適有時並不是件壞事。事實上,你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例如,我每天都會做一些力量訓練,雖然這點不適不會嚴重到令我討厭的地步,但是人就是這樣的,能逃避的困難,我們總能找到藉口。我制訂計劃表格,讓這點不適參與我的生活,形成一種習慣。每當我完成15個引體向上,就會在引體向上那一欄寫上15,每個月我都會換新的紙張,並總結上個月的情況。不經意間,幾個月時間我已經做了1000個引體向上了。

我發現任何只要是有一點不適的事情都是可以訓練的,我們可以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一種習慣,然後你會離不開它,覺得這點小痛苦其實是平淡無奇生活中的一種調味料。這件事由不適變得舒適,良好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具體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小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後你會收穫很多。例如:健身。

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1000個獨立的事件,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後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個引體向上,那麼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個。

開始去做,並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隨著你的能力增強,逐漸增加份量,例如一個月後,你可以做到15個,3個月後,你可以做到25個。所以,10000個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實上,你可能9個月就搞定了。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於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適,然後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

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這種方法,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改變一些壞習慣,培養一些好習慣。

1.拖延的習慣。我們為什麼要拖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要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不適。所以,我們的頭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藉口和誘惑,來促使我們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定義為「不舒適」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不想去做它,想方設法拖延到明天。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痛苦分解成1000份,變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麼事情就變得容易了。我們可以制訂一個表格,叫做「戰勝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務之後就在表格上+1,當完成1000+的時候,拖延的習慣就根除了。

2.健身的習慣。我們不去健身是因為感到不舒適,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識地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養成一種習慣,我們會依賴於這種不適帶給自身的有利刺激,讓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閱讀的習慣。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會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建立一個表格,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在上面寫上+1。逐漸養成習慣以後,改成閱讀一本書寫上+1,你會發現一個月你甚至能夠讀上5本書。然後閱讀會變得不再痛苦,而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情。當你能夠跟別人談起你閱讀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會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早起的習慣。要培養早起的習慣首先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早起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會讓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點到來。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不妨睡前準備好一頓豐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給自己做一頓很好吃的早餐。

我給自己設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個小時遊戲(很神奇吧),這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於是,如果我想要6點半起床,那麼我會把鬧鈴定在6點,然後快速起床,開機時間我會搞定刷牙洗臉,然後熱一杯牛奶,一邊打遊戲,一邊聽著英語廣播。通過這個方法,我將不適轉換為舒適,讓本來很難的事情變得容易而且備受期待。

5.寫作的習慣。讀書再多如果不寫出來,就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不能向別人說出來,就不能得到修正與反饋,也無法知道自己的觀點是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寫作是一個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將平時閱讀中的論點整理出來,加以思考,總結成自己的話語。這樣,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逐漸加強。當然,寫作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緒,並且組織語言將它們表達出來。而且,當你對著電腦的時候,還要排除各種雜事的干擾,這對專注力也是一種鍛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59

烏分裂勢力否認停火協議 稱不適用於戰鬥最激烈城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67

據路透社報道,就在新的停火協議生效幾個小時後,烏克蘭反對派就否認了這份停火協議,其稱協議並不適用於最近幾周戰鬥最激烈的城鎮。

烏克蘭東部大多數地區的槍聲在15日淩晨突然沈寂下來,但親俄反對派宣稱他們不會在傑巴利采沃(Debaltseve)遵守停火協議,而那里正是烏克蘭軍隊被圍攻的地方。

“我們當然會(在傑巴利采沃)開火,那是我們的領地。”反對派高級指揮官Eduard Basurin對路透表示。

分裂武裝的通訊社DAN則援引其一位高級指揮官說,開火是為了自衛,其稱傑巴利采沃的烏克蘭政府軍率先破壞了停火協議。

路透記者在周圍的城鎮聽到,15日早間有大炮從傑巴利采沃方向發射,昨晚該地區大都較為平靜。

烏克蘭軍方稱,親俄叛軍在停火協議午夜生效後向政府軍陣地進行了10次炮擊,主要集中於傑巴利采沃,但停火協議總體上得到了遵守。

在反對派的大本營頓涅茨克,路透記者稱大炮轟炸停止,晚上他們沒有聽到戰火聲。在此之前,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下令政府軍停火,遵守旨在結束該國流血沖突的停火協議。

周四,四國領導人經過長逾15小時的馬拉松談判終於達成停火協議,各方同意設立緩沖區並從東烏克蘭撤走重型武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47

哪些人不適合成為公司的創始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12/164092.shtml

哪些人不適合成為公司的創始人?
易得管理私塾 易得管理私塾

哪些人不適合成為公司的創始人?

做一個老板,創建一個公司,這是不少人的夢想。但現實往往很殘酷的,在創業面前,到底哪些人不適合創業呢?

來源 |易得管理私塾

作者 | 史為建

以下幾點,是沒有先後順序的,我看到的一些不是一個好的創始人的特征,僅供參考。

1、性格非常外向

26

這一點不是能夠讓創始人在銷售及人際網絡方面有很大幫助嗎?答案是YES!但是那常常不重要。這種類型的人常常對財務沒有興趣,在產品方面關註不到,有時導致他們的自負勝過了業務的重要性。

當然,這並不是說,性格外向就不能成為了一個好的創始人,他們是能夠的!但是他們最好的戰略是成為一個性格內向者、財務出身者或能夠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對高度外向的他們進行約整者的聯合創始人。

2、懼怕風險

這是很明顯的。但是,很多懼怕風險的人試圖成為一個創始人有兩個原因:

1)他們對於自己有一個老板需要服侍,很厭倦,他們也認為成為了創始人就能賺好多的錢。

2)他們認為成為一個創始人要比擁有一份日常的工作來得容易得多。

當然,在所有的類似案例中,這是行不通的!

3、以過程為導向

這里我指的是那些喜歡規則、制度、命令和正式的條條框框的人,這些人是不適合成為創始人的,因為當你擁有了一間公司也就是意味著易變性、每件事都是在不斷變化著、沒有規則,或者至少幫到你的不是唯一的。

4、優容寡斷

在英語里面有一個詞組 “analysis paralysis”,啥意思啊?直譯就是“過度地分析”,最終結果是將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搞得相當複雜。如檔一個創始人太過於優容寡斷,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有時你必須要做一個迅速判斷並執行,這常常是受過高等教育或在政府和大公司工作過的人出現的問題。 

5、聽太多的建議

難道不應當聽更多的建議嗎?為何這也是一個問題?有沒有搞錯啊?你可能會大聲地問。原因在於從事有風險業的大多數創始人與常人相比,是不明智的,主要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如果你聽人去講的話,你將根本不能成為一個創始人,一個創始人得聽從他自己的直覺和忽視他周圍人的建議,即使是那些很有智慧和聰明的人的建議。

21

6、很現實

你可能要問,這一點對一個創始人來講不應算作好事嗎?我的答案:真得不是!大多數,或至少那些有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創始人一定是樂觀的或有點有不樂觀,如果創始人是樂觀的,因為很多創始人失敗了所以你將不會開一間公司,因此,如果你真的是很現實的人,你將從來不會啟動任何新的事情。所以,那些非常現實的人將從來不會啟動任何事,尤其是這件事情有點風險的話。

7、以團隊為導向

這更是一個令你感到吃驚的問題。你難道不想讓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人成為一個創始人嗎?當然不是的。有團隊精神的人是大團隊的一部分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你得聽團隊的並且至少要與團隊保持一致。

但是,團隊是總是考慮將安全和慎重執行作為重要先決條件,作為一個創始人,一定要是獨立的!不是從一個上司身上,而且也不是從他周圍的人身上來尋求答案。當然,他應當聽聽他們的建議,但不能太多。對於一個好的傾聽者、有耐心和喜歡給予他的團隊很多權力的人來說,這類人幾乎將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創始人的!

8、自我認知

有一個業務夥伴:這什麽是什麽啊?什麽是與有一個業務夥伴一起做事的自我認知?很簡單的。每個人在業務、管理和創業方面都有一個個人弱點,常常你自己是不知道這個弱點或者說即使是你知道,你也不知道如何補救。克服你弱點的最好方法是找一個他身上擁有你沒有的優勢的業務夥伴,舉個例子,一個以產品為導向的內向者,可能要找一個以銷售為導向的外向者作為合作夥伴。

但是,要做出這個選擇要求自我認知和成熟度都很高的水平,找一個業務夥伴就像結婚一樣,我的研究結果清晰地顯示有業務夥伴的創始人比沒有的要成功的多。你可能要問:史老師,有例子嗎?比如:谷歌、微軟等。如果你沒有業務夥伴就意味著你一定會失敗,但是你成功的機會非常低。

22.webp

9、不喜歡不確定性

一些人喜歡像數學家、邏輯學者和規劃者一樣,喜歡任何事情都是非常精確和清晰的。但是作為一個創始人面對的全是不確定性的,你不知道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客戶的要求,是否客戶準時向你付款,及是否你自己能支付款項。

所以,你的舒服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可能去享受它。如果不是,你作為一個創始人將是非常不高興的,如果這樣將要發生的話,你將不能應對啟動一個擁有新產品、擁有新服務和沒有客戶及沒有建議的新公司的基本的不確定性。

10、不能應對模楞兩可的事

這聽起來像是最後一個問題,叫做處理不確定性,但是實際上是不同的。不確定性指你不知道什麽將要發生,模楞兩可意味著可以接受自相矛盾的事情。

舉個例子,這可能是要從你的競爭對手公司導入一項技術,另一個可能是你要開發你相信已經是陳舊的新技術,另一個可能是你為你不相信的市場開發技術,因為它可能在未來某個階段是好的技術,即使你認為它是不可能的。

創始人必須有處理一個目標可能與其它的目標是相沖突,但是在公司內部是可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能說服另外人----員工、投資者、股東和董事會成員,並且讓他們都高興,即使戰略可能看起來顯得愚蠢或不合適。 

11、只想著賺錢

難道一個創始人不應當想著賺好多錢嗎?當然不是。在大量的案例顯示,他們不是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像比爾•蓋茨和阿里巴巴的馬雲等人,但是這些是例外,不是規則。

很多創始人創建他們自己的公司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脫離一份不好的工作或龐大且令人沮喪的官僚組織,讓自己獨立起來!如果你的經濟條件很差,你是不適合成為一個創始人的。

創始人 性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415

不知實火虛火 虛上加虛 飲凉茶白領三成不適

1 : GS(14)@2010-10-19 23:37:4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568400

實火和虛火分別

-實火-
定義:當陽氣高於陰氣,並超出正常水平,形成陽氣太多
症狀*:面色紅潤、喉嚨乾或痛、小便赤熱、小便黃、大便秘結
高危因素:天氣炎熱及濕度高、戶外工作、體力勞動大
處理方法:清熱瀉火

-虛火-
定義:當陽氣處於正常水平,但陰氣下降,形成陰氣不足
症狀*:兩顴潮紅、手心腳心煩熱
高危因素:運動過少、壓力大、晚上 11時後才入睡、長期在冷氣地方逗留、情緒受影響
處理方法:滋陰降火

*實火及虛火的共同症狀是口乾、口臭、牙肉腫痛、流鼻血
資料來源︰中醫師嚴韻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17

上訴法庭表明刑事法律程序不適用於證監會紀律處分程序

1 : GS(14)@2010-12-03 13:08:06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rvlet?docno=10PR140

上訴法庭表明刑事法律程序不適用於證監會紀律處分程序

上訴法庭裁定,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就證券及期貨事務上訴審裁處(上訴審裁處)早前一項裁決提出的上訴得直,同時裁定刑事法律程序並不適用於證監會的紀律處分程序(註1)。

2010年3月19日,上訴審裁處將證監會原本撤銷李國強(男)的牌照及禁止李重投業界十年的決定,更改為暫時吊銷李的牌照18個月;李早前被指欺騙證監會,及違反承諾拒絕合作。此外,上訴審裁處亦在裁決中,將證監會在紀律處分程序中的責任,等同刑事法律程序中控方的責任(註2)。

證監會其後就上訴審裁處所施加的罰則向上訴法庭提出上訴,同時反對上訴審裁處將證監會的紀律處分程序比作刑事法律程序。

由關淑馨上訴法庭法官、石仲廉法官(Mr Justice Stone)及包華禮法官(Mr Justice Bharwaney)所組成的上訴法庭,已一致裁定證監會上訴得直,同時加重李的罰則,由暫時吊銷牌照18個月,改為頒令禁止李重投業界三年(註3)。



備註:
[ol][li]上訴法庭2010年11月26日的判案書將登載於司法機構網站(www.judiciary.gov.hk,民事上訴案件編號CACV 85/2010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訴李國強)。[/li][li]請參閱證監會2010年3月23日的新聞稿。本新聞稿附有上訴審裁處的裁定。[/li][li]由於李不再是持牌人,不能向其施加暫時吊銷牌照的罰則。因此,上訴法庭向李作出禁止重投業界的命令。[/li][/o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875

疑為還債日夜奔波 不適拒看醫生暴瘦數十磅 的士哥跳橋亡

1 : GS(14)@2014-10-18 22:56:37




■警員趕到現場時,的士已空無一人。黃江奇攝



【本報訊】的士哥疑欠債日夜奔波,近周更突然身體暴瘦,食飯時一度流鼻血令家人操心。他昨晨瞞着家人,駕駛一輛的士至昂船洲大橋路邊停下,然後一躍而下。警方及消防員接報到場搜索,終救起的士哥送院搶救,但證實不治。家人無力支付殮葬開支,頓感徬徨。記者:黃江奇 詹家志



跳橋的士哥梁頌文(39歲),與母親及胞弟居於藍田。據知梁未婚也沒有女朋友,日常工餘時間愛在家中上網及打機,是「宅男一族」。惟他生前任職司機,熱愛觀看賽車;除前往澳門看比賽,亦曾遠赴泰國,更把多張與名車手及賽車女郎的合照,上載至facebook。據家人透露,梁曾因欠債鋌而走險,涉販毒遭判監;連其父的葬禮也未能出席。梁一年前轉職早更的士司機,今年生日時,母親曾留言恭祝他生日快樂,更叮囑他最緊要「行正途」。據知梁有少量欠債,且近周突然消瘦數十磅,食飯時曾流鼻血。家人曾好言相勸着他看醫生,但被拒絕,亦未透露詳情;詎料他最終跳橋命喪昂船洲。



■死者梁頌文(左)生前為賽車迷,曾與賽車手歐陽若曦合照。互聯網

家人無力支付殮葬開支

昨早7時許,梁駕駛一輛租用的士,駛至昂船洲大橋往九龍方向的橋面,其間突然停車,並下車在橋面徘徊。有駕駛人士駛經過見狀起疑,於是報警。惟警員及消防員到場時,發現的士空無一人,梁不知所終,懷疑他已從橋面跳下,於是召喚水警及消防輪在海面搜索。經過一番搜索後,水警及消防員將梁救起,並送往青衣消防碼頭,由救護車送院搶救,惜終告不治。警方在的士內發現一部手機,於是憑手機聯絡到梁的胞弟到院,了解事件。現場未撿獲遺書,警方正調查梁跳橋原因。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已派員慰問梁頌文遺屬,了解梁宅無力支付殮葬開支,將撥款協助。「梁頌文遺屬」捐款編號:C3791網上捐款:http://bit.ly/1nQRth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18/18903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06

神奇藥丸解決時差不適

1 : GS(14)@2015-01-22 08:18:57





很多人試過搭長途機後未能適應時差的不適,輪班人士更會經常領略日夜顛倒後生理時鐘紊亂之苦,但將來可能一粒神奇藥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加拿大馬吉爾大學和道格拉斯精神病研究所,成功研發調整人體生理時鐘的藥丸,可以令身體將白晝以為是黑夜,從而解決時差反應和失眠等問題。人體有個跟隨日夜環境調節的生理時鐘,但當身處其他時區或晚睡時,人體會根據自身的清醒時間作調節,令生理時鐘未能適應外在的日夜環境,造成時差的生理反應,從而打亂日常生活。長期打亂生理時鐘會影響睡眠和工作表現,並對健康構成風險,包括減慢新陳代謝、增加心血管問題和患癌風險等;而返夜班的人亦較容易增磅,從而增加患上糖尿病的機率。



重設生理時鐘


科學家成功研發出一種神奇藥丸,透過一種叫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的皮質醇,將白血球的生理時鐘重設,並與外在環境同步化,令身體將白天當成夜晚,或將夜晚當成白天,以解決生理時鐘紊亂的問題。研究已成功在動物身上作測試,發現藥物內的糖皮質激素成功在大腦的中央生理時鐘,傳遞訊息予其他器官的生理時鐘,讓身體跟隨藥物作出反應。科學家還找來十六名自願人士進行測試,將他們隔離在一個打亂生活節奏的房間內,全部均成功對藥物作反應。



現不公開發售


不過負責研究的博伊文(Diane B. Boivin)指藥物仍存在風險,現時不會公開發售,亦不建議將藥物給失眠人士或夜班工作的人,作調節生活節奏之用,「將來或有一天可以利用混合治療,將所有生理時鐘調節好」。本港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當人體的生理時鐘不能適應時差的轉變,例如到歐洲旅行,抵埗時會有睡意,雖然身處當地的時間為日間,但香港卻為夜晚,故令人很想睡覺。時差反應包括可帶來各種問題,包括早醒;因睡眠不足引致非常疲倦、精神不集中、容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