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世界“七宗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96

心理因素一直被視為投資世界中最為關鍵卻又最為難以描述的一環,盡管有研究顯示投資者應該在大多數人感到悲觀的時候買入,在大多數人樂觀的時候賣出,但是在實際交易當中,理論並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對於有西方信仰或者在教會學校上過學的人而言,七宗罪這一概念並不會太陌生。七宗罪屬於人類惡行的分類——分別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欲。在投資世界,類似七宗罪的行為同樣存在,而這些行為是造成投資失敗的重要原因。投資者必須了解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

“暴怒”——發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投資者普遍認為交易或者投資理應順利,因此在實際交易中一旦面對虧損或者錯誤都不願意去及時解決。對虧損的厭惡情緒是異常危險的,如果你發現了錯誤,那麽就盡快的去解決(止損)。坐在那不停抱怨或者發怒而讓糾正錯誤的時機流失只能擴大損失。

“貪婪”——過度貪婪會讓投資者虧損的更多

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情緒會讓人盲目確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種情緒很有可能導致虧損的擴大化或者盈利的明顯縮水。所謂的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只是理論而已,過度貪婪很有可能導致未能及時鎖定利潤並引發一系列的惡果。

“懶惰”——如果你對自己的錢都不上心,那誰也幫不了你

投資本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取得成功。交易好比打理花園,每天花費一定的時間去研究是必須的。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研究,那麽結果只能是虧錢。

“傲慢”——永遠不要認為自己是市場最聰明的人

當市場走高的時候投資者很容易產生自滿情緒,但是交易的本質是概率而已。管理1400億美元的橋水CEO達里奧相信交易就好比打撲克,“零和遊戲的本質決定了這個市場不存在常勝將軍。即便橋水基金每年花費上千萬美元做研究和調查,我們也不能確定每次交易是否都能奏效。”

“肉欲”——過度追求回報率會讓你付出代價

市場本身的特質和不同階段的變化決定了市場的收益率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以美國標準普爾指數和新興市場指數對比來看,每個時段的收益有著顯著的差異,因此不需要盲目的追求高回報率。

Periodic-Table-Returns-090914

“妒忌”——貪婪的孿生兄弟

作為一名交易者,沒有理由對別人的成功感到妒忌。每個人都願意將自己成功的交易或者表現告訴別人,因此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最好的一面而已。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市場本身就是概率問題,別人眼前的成功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專註並做好自己的投資。

“暴食”——不要重倉,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那些重倉甚至是全倉交易的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中都不會存活的太久。一次成功的投機可能會給你帶來不菲的收益,但是長期來看,這種成功不具備可複制性。任何一次失敗都會讓重倉交易者血本無歸。

最後,如果你能理解這個市場大多數投資者的情緒並克服它的話,那麽成功就不會距離你太遙遠了。

Investor-Psychology-Cycle-06241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5

【黑馬讀書】我讀《創業小敗局》,歸納創業七宗敗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6/147522.html

i黑馬:今天收到一篇《創業小敗局》讀後感投稿,黑馬哥心里特別高興。稿子是一位企業戰略和並購咨詢師寫的。可能出於職業的原因,作者對《創業小敗局》提出了自己非常專業的分析,而且還重新解構了全書的案例。黑馬哥真心向這位作者豎起大拇指,32個贊!歡迎更多投稿,黑馬哥挺你!

\喜歡前言里牛文文說的:“我們把創業者的失敗叫做“小敗局”,是因為這是一個成千上萬的普通人開始創業的大時代,這是大時代里的小敗局。”

我一直認為脫離實際案例空談理論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既不易於消化,費了半天力氣解釋卻還缺乏說服力。在這方面,本書的內容是非常吸引我的,總共挑選了27個初創公司的真實案例,邀請創始人或者局內人自述創業過程,商業模式,發展過程,自我剖析失敗原因;隨後針對各個案例,邀請了黑馬營的導師顧問們進行點評。

全書把失敗案例歸納成四個維度分別編進了前四章:

1. 資源依附者的哀歌;

2. 昂貴的試錯代價;

3. 不靠譜的商業模式;

4. 擴張的後患

第五章則講了五個經歷過失敗死亡邊緣,但正在進行絕地反擊的案例。看來是希望在書的最後釋放一些正能量,鼓舞創業者堅守到曙光出現的那一刻!

可惜以上的歸納方式我並不完全同意,書中案例所講述的血淚史也遠比這四個維度來得立體。我就鬥膽自己來歸納一下從這些案例中所看到的幾大失敗原因吧:

1. 資源依附

資源很容易給你帶來快速的成功,掩蓋自身商業模式缺陷。書中提到的第一家公司“求職幫”就是很典型的一個案例,意欲借助聯通這多“筋鬥雲”,卻沒想到因此而完敗;“巨鯨網”對谷歌那不離不棄的一腔熱血最後換來的卻只是黃粱一夢;蘋果藍寶石屏幕供應商GTAT曾經戴著光環飛速成長,如今卻落魄到申請破產,都在蘋果的一念之間。

勸大家一句:靠山再大,也不能孤註一擲!(黑馬哥曰: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2. 忽略使用場景,臆斷用戶痛點

如果這里出錯了,產品就註定有了基因缺陷,其他方面做得再完美也不可能逆轉乾坤。書中的第二個案例小K創業的出發點就出了問題;阿里的來往也是如此一款產品,用戶使用無線聊天工具是為了社交,不是為了購物或者看廣告。所以無論公司發展到哪個階段,都不能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到用戶身上。

永遠從用戶出發!

3. 核心定位不清晰

很多人在創業時會規劃幾大業務模塊,試圖全面鋪開,企圖將手中用戶資源利用到極致,卻忽略了作為一個創業者,做好核心業務,提高用戶體驗才是王道。在我看來,開發新業務應當以穩定的鐵粉群體為前提,簡單如小米的立足發展之道。

要找到一個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定位!

4. 資金鏈斷裂

書中有幾個非常小的草根創業案例,這些創始人可能根本不知道VC是什麽。(黑馬哥曰:多讀書,有益處!)雖然擁有不錯的產品,卻由於資金限制而影響了用戶體驗,最終被其他公司搶占市場,黯然神傷。比如攸縣那位老郭的棋牌網絡世界,這樣的項目失敗太可惜!

只能奉勸一句,要多了解這個世界!

5. 創始人不和

這里的原因可能比較複雜,有的是因為創業初始股權分配不明晰,有的是因為理念出現分歧無法調和。總之,和婚姻一樣,不同人之間一定有誤解和不同見解。書中“草根牛博”分家記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是“醜話”都說在前面,二是溝通不能停!

6. 投資者關系管理不善

A輪,B輪,C輪融資聽來很讓人心潮澎湃,可是創始人和投資方之間的理念不一致是很司空見慣的,除非投資方真的十分信任創始人,完全放手一搏。協議盡量細化,創始人負責產品,投資人盡量減少幹涉。畢竟不信任這個人的話,也不應當來投資這筆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查當年雷士照明和軟銀的故事。

7. 戰線過長,擴張過快

創始人的背景,決定了他們所擅長的,最能發揮他們實力的領域在哪里。銷售市場出身的創始人不能忽略產品本身,技術瓶頸,要轉變單角度思維,畢竟你現在即是駕駛員也是售票員了!書中“大樹網”的案例就非常值得大家借鑒!

註重全局觀,短板要學習!

案例中還談到不少低級錯誤,比方說創始人因機緣巧合,貿然進入不了解的行業,碰巧這行業還是片紅海。這樣的案例其實沒什麽借鑒性,失敗是必然的。

說是拆書筆記,其實更多是我自己的淺顯想法,供大家探討!


 

有更多想法,請加入黑馬書友會和書友們一起討論吧!

註明“公司+姓名”加微信zzyyanan,黑馬哥拉你入夥。

本欄目歡迎各大出版社、自媒體人聯系。


《創業小敗局》可移步創業家天貓官方網店購買:
http://cywlts.tmall.com
多贈一份《創業家》雜誌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68

七宗罪

里昂批評市場七年以來種下七宗罪,實在沒有跨大;
央行製造金錢,而金錢造成腐敗,金錢亦未能平均分配,社會以至市場全部屬於輸家。

資產泡沬、貨幣戰、高槓桿、任由美債主導、財富及工資兩極、回購谷高盈利,六大罪案,原罪其實是來自貪婪。

市場貪得無厭,造成市場動盪,市場早就領教,但市場仍然未有學乘,知驚、及收斂。

歐洲央行延長量寬、進一步負利率,到期購入的債務到期再投放,其實德拉吉已經形同歐洲黃大仙,換來卻是高盛指責公信力受損,質疑量寬決心及誠意,似乎有點過份。

吉叔記者會前拍照時段,炯炯有神,自信十足,Longer,enough, as long as possible重複最多。

奈何吉叔一邊話longer,市場一邊做seller,美債跌,環球股市跌,反而造就歐元單日升近百分之三,如此震憾場面,吉叔在在始料不及。

多位經濟師批評,歐央行與市場溝通有欠火喉,未能管理預期。

癡線啦!
央行豈能白紙黑字預早預告政策內容?所講溝通及透明度,伯南克一直奉行,但一直變相向市場提早輸送利益,繼而被市場騎劫。

講到底,越提早預告,市場越集中單邊,歐洲央行所構成震盪,原因大致於此。

馬首是贍於美國,歐洲無論應付難民,貨幣政策已經成為最大受傷者。

德寬之後,會否緊接而來是耶緊?如無重大事故,美國七年來首次加息,廿五點子一如預期,但大量流動性,及市場單一操作,誰敢保耶媽不會步叔吉後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72

創業公司講故事的七宗死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04/155582.shtml

創業公司講故事的七宗死罪
安迪.史密斯 安迪.史密斯

創業公司講故事的七宗死罪

其實故事不需要太長,最好的故事永遠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那些。

黑馬說:

本文作者安迪.史密斯是創業家同時身兼創業咨詢。他也是《蝴蝶效應》一書的作者,這本書被紐約人封為首次闡述了社會媒體,市場營銷,以及心理學之間交互影響的書籍。現在許多創業者都意識到講故事的重要性, 但是講創業故事的時候很容易陷於平淡或離奇。本文安迪.史密斯從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出發,為我們講述創業公司講故事中可能碰到的各種誤區,幫助創業者們成為講故事的高手。

文|安迪.史密斯    譯者:Jing Ni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畫面,你已經預定了一輛出租車,可是到現在連個鬼影都沒出現,打電話去詢問的時候接線員只是不耐煩地說,“他十五分鐘以後就到”。十五分鐘過去了,你還得再打電話,這次接線員改口說,“司機已經在路上了,分分鐘就到”。隨即他啪嗒一聲掛上電話。你站在街上冷得要命,天也完全黑下來了,而且就算現在出租車來了你也已經遲到了……假設現在有一款手機應用,能讓你隨時找到一輛空閑的出租車或者私人轎車,可以搭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是不是超棒?而且還特有逼格?這就是業界先鋒優步產生的背景,他們的營銷宣傳口號就是流行的那句“人民優步“。

說到營銷策略,大多數公司都會使用傳統的左腦式思維方式 – 講究邏輯,研究價格,準備策劃書。但事實證明了善用顧客的情緒才是更好的營銷手段。就像丹尼。貧克在他的著作《激勵》里面寫到的,「右腦式思維是新的競爭武器」。刺激顧客的右腦式思維可以把一個商業概念跟一種個體感受結合在一起,從而引發更深層次的綁定效果。這種形式的最好體現就是講故事。

不過,講一個好的商業故事跟說一段精彩的八卦完全不同,雖然使用的手法基本相似,但是講商業故事的時候不是容易過於平淡就是容易過於離奇,尤其是關於創業這一類的。你們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碰到這種例子。從我的實踐經驗看,你不可能具體教一個企業怎麽去講故事,就像你不可能去教一個人怎麽形成某種個性,不過,我至少可以告訴你應該避免哪些錯誤。

錯誤一:只是敘述,沒有渲染。

最基本的講故事的訣竅之一就是“要渲染,不要只是敘述“,當然渲染的前提是內容真實。跟聽眾交流的時候,不要只是平鋪直敘,而是要告訴他們你做了什麽以及你感受到了什麽,用真情實感去打動他們,然後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產生共鳴。大眾一般不會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個事實或者某些信息,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加入他們自己的理解跟感受。

當你分享一個故事的時候,應該想方設法帶領你的聽眾進入那個場景,讓他們想象自己就是主人公,而且真切地感受主人公所面臨的困境,把那些過去的經歷描述得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一樣。

就像馬克。土溫說的:別只是描述老婦人在嘶喊,而是要把這個婦人帶到現場,讓觀眾真真切切地聽到她的尖叫聲。

實踐例子:去打開你們公司網站上的“關於我們”這個網頁,看看頁面上是不是有大量的說明文字?你們想表達的內容是不是只有數字,還是已經在用講故事的方式在宣傳,有沒有用耍酷甚至是搞笑的辦法?

要盡量利用一些輔助工具來講故事。視頻就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有效武器。視頻可以從視覺上刺激感官從而引發個體感受,也可以把一個複雜的概念簡單化,也可以去強調一些容易被忽視但是特別重要的跟別的產品的本質區別。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 53號 – 一個電子畫圖工具,他們在市場上的占有率遠遠超過別的電子繪圖工具,尤其在開發模擬圖形工具方面獨樹一幟。它獨特的”鉛筆“觸針加入了手掌按壓感測技術,成為了新一代繪圖工具。不過在營銷上他們並沒有耗費大量時間去解釋這種新式技術的細節,或者試圖講述”鉛筆“技術有多先進,他們只是用一個無聲視頻來現場演示藝術家是怎麽使用”鉛筆”作畫的,觀眾自然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這項技術的優勢。

錯誤二: 太多行業名詞。

我們都見過無數枯燥的記者發布會以及充斥了各種費解的專業名詞的營銷宣傳片,協同,平臺,範例......天哪,他們到底在說什麽啊?

我們大家都會對肥皂劇《30歲萬歲》里面那個自大的阿萊克。伯德溫原創的各種名詞產生會心的一笑,像是‘積暗’(積極的暗示)以及‘向上的動態現金流’。但是對於很多外行來說,我們講述的商業故事聽上去也是一樣的艱澀難懂。蘋果教父斯蒂文。喬布斯最令人佩服的特質就是他對簡潔的執著追求。他的觀念是,不要期望你的客戶來適應你的產品,而正相反,你的產品必須要去主動適應客戶。

喬布斯在宣揚他的變革觀念思想時說,”在我看來市場占有率就預示著產品價值。這是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沒有哪個公司能讓消費者記住他們所有的複雜信息,所以我們只能簡化那些特證以便消費者能記住。“

敘述的時候使用太多的術詞,縮寫,或者啰哩啰嗦都會讓聽眾唯恐避之不及。希波克拉底曾說,”語言最完美的功能就是簡潔,而艱澀晦暗的辭句最容易破壞這種完美。“(希波克拉底以他簡潔的流傳最久的醫學誓言而著稱)

實踐例子: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采用了最簡潔最人性化的人機交流方式。目前營銷市場上有很多蘋果的同道中人,比如Square的“隨時隨地賣東西“,Venmo的”分享式付款“,Evernote的”記住所有的事情“,這些簡潔的宣傳口號成功地囊括了紛繁複雜的功能。通過為客戶完成這樣的句子”我想怎麽怎麽樣“,他們的能做到的那些“怎麽怎麽樣”就被人們這樣記住了。

錯誤三:不夠個性化。

不管你的企業是銷售剃須刀,還是雲計算構架或者醫療器械設計,都會最終涉及到個人。講故事的時候要去盡量人性化故事的主角,把人物勾畫得活靈活現以至於讓聽眾迫不及待地想參與其中,或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人心相通,所以塑造真實的故事才能讓人產生共鳴。

賽百味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他們抓住了時機,把一個普通的故事變成了企業盈利的利器。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紮瑞德。福格利用賽百味的三明治餐成功地減了肥,而且吃了賽百味的快餐之後他的身體變得更健康了。因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普通大眾的一員,所以它的說服性遠遠勝過只是在媒體上宣傳賽百味的三明治有多健康。這個大學生最初也只是在校園報紙上刊登了他的事情,後來被當地一家賽百味連鎖店挖掘到並當作範例宣傳,直到最後引起了賽百味芝加哥地區廣告部門的重視。紮瑞德最終成為了一名極具說服力的平民品牌代言人。他的故事被宣傳了10年,這其間賽百味的銷售額翻了一番。

實踐例子:有什麽比雲技術硬盤更具個人色彩的?大概任何事情都符合,對吧?不過最後還是要看你怎麽去包裝了。當Dropbox的客戶數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的時候,他們專門開通了一個網站來感謝他們的客戶,並且鼓勵客戶在上面分享Dropbox是如何幫了他們的忙的。一些人說他們利用這個平臺撰寫並且儲存小說,一些人在上面跟遠方的親人分享孩子的照片,另外一些人利用這個產品恢複損壞了的論文文章。網站上一頁又一頁的照片跟文字為公司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最妙的是,客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直接表達他們最關心的有關產品的信息。

錯誤四:總是從頭開始敘述。

沒有必要老是從頭開始講故事,除非要說的是怎麽安全降落一架飛機,或者怎麽去組裝一個IKEA(宜家)的家具。用新穎的跳躍式的方式來講故事比羅列經年大事記要好的多。而且你也不需要一開始就想著能吸引大家的註意力。跟用戶的感情互動要慢慢深入,不是說耗到一定時間營銷就能自然而然成功的。如果想引起消費者註意的話,你的故事必須要循序漸進地制造緊張空氣,一步步引他們到最後必然的大結局,這樣的結局不一定是消費者預先能猜測得到的。

當你在考慮用什麽樣的素材來講故事的時候,你可以先把它們當作單個的互不牽連的元素看待,先記在一張一張的便利貼上,然後來回排列組合。這個練習可以幫你改變以往按照順序來做事的習慣。現在就開始吧,想象自己就是個拍電影的,手上拿著那些便利貼。

先舉幾個聽眾可以感同身受的例子,在他們仔細品味的同時再告訴他們當時企業發展的時候是怎樣經歷這些感受的。利用這樣的聯系就算人們已經猜到故事的結局了(不過就是要讓他們買你的產品而已),你也可以讓他們真切地體驗一把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看看客戶是怎麽找上門的,了解下你的產品為什麽跟別人的不同。

實踐例子:美國銀行在他們最近的肖像促銷活動中就改變了以往使用枯燥的陳列紀事年表的做法。他們的宣傳片是從一張老年夫婦的照片開始的,片子用一張張照片追溯回放了這對夫婦經歷的一系列重要的家庭變革。首先是孫子輩們從照片上消失了,然後成年人變成了孩子,最後回到了最初的場景 -- 一對年輕的夫婦並排坐在沙發上,憧憬著接下來所要經歷的一生。這個宣傳片的效果非凡。同樣的題材很有可能被拍得很假很做作,而不會采用這樣一些真實的場景。這次營銷是一次創造性跟親民感充分融合的成功嘗試,這樣的宣傳片讓人看著感到無比溫暖。

錯誤五:缺少沖突。

公司(尤其是創業公司)里永遠會有問題發生,這些素材其實最有利於拿來講述一個有關責任,賠償以及補救的故事。不光是消費者更容易信任一個願意公開認錯的企業,那些不願意承認錯誤的競爭對手更會因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講一個一帆風順的故事並不能直接導致營銷上的成功。就像如果洛奇每次都贏的話就沒人會去看這個系列電影了。其實是電影里描述的對自身的懷疑以及對情況的擔憂引導觀眾一路跟下去。盡量去渲染主人公在到達目的地前的艱難險阻吧,讓人們看看到底是什麽阻擋了他成功的道路。通過營造這種無助或者自我懷疑的氛圍,你可以讓觀眾產生同情感,並且增加了整個故事的真實性。

Lululemon 在處理薄紗褲事件時就錯失了一次極好的道歉機會。他們因為生產的面料過於稀薄以至於被顧客投訴。事件發生後公司創始人切布。威爾森居然埋怨是因為顧客太胖了而導致了褲子被撐薄,這樣的處理方式將這次本來人為的失誤推向了更加不利的位置,傷口上撒鹽的做法導致了沒有人去理會他們最後不得不做出的道歉。事件直接造成了公司一個季度的銷售虧損,威爾森也因此辭職。

實踐例子:雖然雅虎總裁馬里薩。美葉被媒體批評事後反應太慢,她還是巧妙地通過對上個月發生的email泄露事件發表的真誠簡明的道歉加深了雅虎這個品牌的人性化,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她的領導才能。她在表達對受害者的同情時承擔了全部責任,而並沒有埋怨任何人,甚至詳細地解釋了事故發生的內幕,“很不幸的是,這次泄露事件遠遠比一開始想象的還要複雜。。。”聽到這句話,人們往往可以很自然地聯想到他們自己經歷過的類似的事件。這個就是同理心產生的時刻,企業只有得到了消費者的同情才能從災難中恢複。

錯誤六:造假。

你講述的故事必須真實。一家負有盛名的華盛頓癌癥中心曾經征詢鐵人三項運動員安朱的意見,看是否可以借用她的照片為增加癌癥意識的活動作宣傳。當廣告在雜誌跟汽車上同時大量刊登的時候,大大出乎安朱(以及她的廣泛的社會關系群,包括她的家人,朋友,跟隊友們)的意料之外,她居然被塑造成了一位癌癥幸存者。想象一下如果安朱真的是一個癌癥幸存者的話這樣的宣傳會有多大的力度?然而對於每一個認識安朱的人或者聽說了她的故事的人來說,對這家著名機構的信任很難再挽回了。大眾希望聽到是真實的故事,希望被感動的是真實的故事。

同樣的,一個虛假的故事只能祈禱快點被人遺忘了。

好的營銷策略是盡量把講故事的方式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甚至讓它成為企業誠信文化的一部分。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是很重要的一個辦法。故事本身永遠可以體現一個公司正在做什麽,哪些地方做得還不錯,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當領導層抱著透明,誠實,人性的態度講述企業故事的時候,他們的員工會更加積極地工作,哪怕在企業有困難的時候也會如此。

實踐例子:抓住瞬間發生的事件,不管是好還是壞,都可以自然真實地讓企業員工跟企業產生共鳴,從而激發他們工作的熱忱。領導層可以試著用講故事的形式開始員工大會,而不是只是從展示業績報表開始。這里我可以給出幾個實際的方法,比如當你在開會之前,可以在屋子里來回走動並且詢問每個人自從上次會議結束以後發生了什麽新奇的事情,有什麽客戶的趣聞可以分享,是不是有消費者發現了公司產品的新式使用方法,是不是以前不喜歡這個品牌的人變成了忠實的顧客,等等等等。

錯誤七:控制信息所有權。

公司如果堅持只能由領導層來講這些故事的話,他們其實是錯過了讓整個社會來幫他們宣傳的機會,尤其在當今社會,網絡媒體可以輕易地聯系每個個體的情況下。如果公司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的員工或者消費者來講的話,故事的可信度會飆升,有些時候這些甚至會變成無形資產(參考前面賽百味的例子)。領導層所應該做的是充分肯定不管是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的故事的價值,想方設法去搜集它們,並且鼓勵消費者,輿論支持者,以及他們自己的員工去講有關公司的故事。

最好的戰略是建立一個內部故事銀行,或者叫故事數據庫,從而使員工甚至消費者可以實名投稿,繼而給這些故事加上關鍵詞,讓人們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他們想搜索的例子,這樣做還可以讓員工很容易的按照故事的內容直接找到有關消費者。

耐克,蘋果,還有eBay都在利用故事挖掘眾源點子 – 尤其是關於消費者最關心的那些內容。通過這樣的辦法,他們為員工創造了一種可以自願講述個性化故事的語言,並且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擴大並傳揚品牌意識。

實踐例子:Comcast在Twitter上建立ComcastCares賬戶時首次嘗試了通過Twitter來增加宣傳效應的方式。當每次有誰討厭Comcast的時候,Twitter就變成了一個創建品牌贏得客戶的絕好平臺。Comcast出書描述了他們是怎樣利用網民在社會媒體上宣泄糟糕的消費經驗(全文大寫的對惡劣服務的粗口抱怨,上門的客服睡在沙發上的照片,等等),來讓消費者體驗真實的客服經歷,從而最終把對公司的抱怨變成了贊賞。

一開始,Comcast會感謝消費者在Twitter上提到了他們這個企業,因此可以直接鎖定有所抱怨的客戶,而且通過這個平臺跟消費者零距離交流。員工在介紹他們自己的時候用的是真名(而不是來面都見不著的Comcast客服),他們在道歉的同時會提供實際的幫助。他們很快發現在一個公眾平臺上,即使是最憤怒的消費者也會在接受了幫助的時候變得平心靜氣。從此,他們采取的戰略就是先承認錯誤,然後在大眾面前積極改正,因此徹底改換了被動的局面。

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JPMorgan,他們就忽略了這些關鍵點,最終痛苦地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他們在Twitter賬戶#AskJPM上自言自語的那些美妙故事並不是導致他們在媒體上火爆的原因,而且他們原本還希望消費者也會轉發這些故事。由於對媒體跟瞬間事件的錯誤把握,讓他們原本想用來宣傳金融服務的社會媒體賬戶變成了紐約占領墻街的示威活動中的眾矢之的。公司因此很快結束了這次營銷活動,但是#AskJPM賬戶卻因此永遠地變成了一個社會媒體營銷笑話,也成為了警示後人的標記。

當內容營銷漸漸成為行業標準時,講究戰術的故事營銷手法很快被確認成為一門科學學科。不過,太過精準的還原事實本身也存在危險。能讓一個好故事成功營銷的秘訣,就是那些讓能讓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不可預知的,具有創造性的,不屬於下意識範疇的那些因素。出乎意料的成功不會是根據書本上的步驟或者產品文檔而來的。在規劃你的戰略的時候請盡量避免以上的七宗罪,不過話說回來,根據你自己的真實情況來處世可能也不無好處。

現在讓我們再返回頭來看看優步的例子,你會發現一句不到30字的短小精悍的宣傳口號不僅可以找到商機,而且同時還可能提供解決方案。其實故事不需要太長,最好的故事永遠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那些。

創業故事 誤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68

據說,這是創業融資最容易犯的“七宗罪”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17/158193.shtml

據說,這是創業融資最容易犯的“七宗罪”
青山資本 青山資本

據說,這是創業融資最容易犯的“七宗罪”

這七宗罪中,攤上一個可能不會死,但是攤上一個以上足以致命。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青山資本(ID:cyanhillvc)。

關於資本寒冬,業內說的夠多了。作為一家一心為創業者著想的天使投資機構,青山資本其實也不想渲染過多。

從實用性的角度講,老是渲染寒冬氣氛沒用。對創業者來說,如果在資本市場不好的情況下順利融到資,支持企業後續發展,那才是本事。對投資機構來說,給點實用的提醒,比渲染多少次資本寒冬來了都強。

大家都知道,比起去年資本環境好的時候,今年開始,創業公司所面臨的資本市場趨緊,今年第二季度後,也就是現在,創業者的壓力其實更大。特別是以前融的資金差不多花光之後,日子更難過。

對創業公司來說,融資的門檻肯定提高,投資人的決策時間更長,創業公司的業績表現必須更有競爭力,尤其是A輪以後,融資更難了。所以,現在也有很多Pre-A甚至Pre A+輪出現。 其實,融資的輪次叫什麽名也不重要,關鍵是要融到資。今天,青山資本想和各位分享風投公司KPCB前合夥人,門羅風投的總裁Matt Murphy的觀點,創業公司在融資時需要避免的“七宗罪”:

懶惰,公司增長減速,甚至中斷;

驕傲,融資提高估值;

憤怒,迫使創始人或者CEO改弦更張;

嫉妒,公司缺乏市場領導地位;

貪婪,融資過多;

暴食, 公司燒錢過快;

欲望,公司面臨轉型。

這幾宗罪,青山資本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文章里也提到過。對於每一宗罪,Matt Murphy沒有解釋過多,因為一提,一對照,其實大家都知道。

今天想提醒的是,其實創業公司在發展進化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非常不容易。不過,在眼下的資本環境中,投資人對上述幾種情況會有更低的容忍度。

用Matt Murphy的邏輯來說,這七宗罪中,攤上一個可能不會死,但是攤上一個以上足以致命。

在一篇外媒的采訪中,Matt Murphy也提到了七宗罪的輕重,致命程度不同:

從我作為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資金消耗率是目前最為重要的一點。通常,投資人比較擔心自己投進去的錢在下一輪融資還沒開始之前,就被企業用得分文不剩。

除了資金消耗,第二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增長態勢放緩。如果你融資的“賣點”靠的不是現有產品而是即將推出的新產品,那可謂是非常滑稽的。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給投資機構講一個明天的故事,即使你信了,投資人也未必能信。實在一點,對於創業公司而言,第一位的是不能出現幾宗罪,同時,在一個完整的融資行為結束之前,要反複檢查,看下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老話說的好,不要關鍵時候掉鏈子啊。

創業 融資 錯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16

幣圈七宗罪:狼吃羊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一天羊開始想吃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8/167278.shtml

幣圈七宗罪:狼吃羊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一天羊開始想吃羊
鋅財經 鋅財經

幣圈七宗罪:狼吃羊不可怕 可怕的是有一天羊開始想吃羊

狼吃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經吃草的羊,也開始想吃同類。

來源 | 鋅財經(ID:xincaijing)

作者 | 啟明

站在時代之巔,回望這段歷史,你將會發現:

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有人拿著PPT,靠路演、電話、微信群就能ICO幾個億……

這是一段神奇的歷史,現實財富和虛擬貨幣交織碰撞,7X24小時全年無休止地漲跌,刺激著每一個人貪婪的欲望……

這是一個病態的世界,生意就是生意,沒有道德可言,更無責任可追,法律並不能保證你全身而退……

時至當下,我們不禁反問:區塊鏈究竟是發財致富的不二信條?還是龐氏騙局式的泡沫?

最近幾個月以來,鋅財經通過百十來個采訪,數十次圈內小聚,終於看清了其中內幕。

即便最初大家只是聊鏈,聊技術,聊未來,到最後,所有人談論的焦點,都是虛擬貨幣所創造的財富神話。

好似電影《七宗罪》,人性的複雜和醜惡,在區塊鏈所創造的歷史舞臺上,顯露無疑。

以至於最終,我們不得不采用匿名的形式將這一切展現出來。

馬克·吐溫說:“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堅信的事,並非如你所想”。

傲慢,先進場先賺錢,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你現在沒有資格和我聊區塊鏈,你最好先把最基礎的幾本書看完。”老F描述他幾周前向一位朋友電話咨詢區塊鏈的場景。雖然人家稱自己一聲老哥,並列出了一串書單,其中第一本就是張建的《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但他不免覺得自己有些沮喪和無知。

“草雞變鳳凰”,老F在短短5分鐘內,用了不下十次這個詞,用來描述那些當初比自己更落魄,如今卻一夜暴富的前互聯網創業者,或者準確點兒應該稱之為幣圈資深大咖。

在這個過程中,他一次又一次地感嘆著自己的無奈。

老F十幾年前從川渝來到北京,賺過錢也賠過錢,膨脹過也失落過,最風光的時候還上過央視,曾經一度回到家鄉,更是被視為來自城里的上等人。

後生晚輩彎道超車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隨著財富增長所拉開的階層差距,隔著電話聽對方略帶輕蔑的語氣,心里終歸是會不好受的。

微信圖片_20180208104242

隔著屏幕和網絡如果還可以掩飾,面對面的交流,就像被手術刀一刀一刀劃在臉上,對著反光的鏡面,你甚至還可以看見自己汩汩流血的傷口和皮肉。

“早就目中無人了。”K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後仰了仰,示意一夜暴富的朋友已經開始用鼻孔看人。

K說他曾被一個媒體朋友當面羞辱,不是財富的差距,更多是目中無人的態度和神情。

那位媒體人曾當著K的面吹噓,自己過去一年的收益:“1000萬美金早就賺到了,目標是賺1000萬ETH。”(當時ETH的價格接近1萬人民幣一個)

一個媒體人一年的收入,即便算上車馬費和投資,也超不過10萬美金。

“百倍收益其實也正常,如果進場早。”K在2017年的賬面收益也超過30倍,他說自己賬面大幾百萬的資金還是有的,但相比那些幣圈的大佬,他賺的錢根本不好意思拿出手。

“沒有百倍以上回報,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參加了這一年的行情。”他早年是在機構工作,做過分析師和投資經理,現在是在做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場外交易很常見,有些項目時間急,而且只接受比特幣或者ETH,按照幣的市面價格再多收10%-30%,現金、幣都可以。”K說,“賣基石份額來錢更快,不僅價格高,有時候還看面子。”

會銷就更像傳銷或者收智商稅,拉個線上群,進群前給幾萬現金,到線下參加活動,每個人實際投資還有抽傭。

即便再山寨的區塊鏈私募活動,都場場爆滿,哪怕是用沖泡果汁和變硬蛋糕招待的現場,站在臺上人的永遠是驕傲和自信的。

並不知名的講師用一個接一個的造富神話,刺激著聽眾們的神經,從李笑來到胡震生,誰最近曝光的新聞多,誰賺的錢多,誰就是今天的主角。

微信圖片_20180208104248 

“不能反駁,甚至不能有異議,不然要被請出去。”K笑笑,如果問臺上有幾個人知道錢包秘鑰、梭哈、梯子這些行話,估計要被轟出去。

在來錢比“賣粉”還快的幣圈,衡量財富的標準非常赤裸,打開錢包,誰在吹牛,誰在裸遊,一清二楚。

錢包里的數字,是一切傲慢的資本。

嫉妒,無處不在的酸楚和最有效的興奮劑

在這場被憑空制造出來的財富盛宴中,往往還彌漫著一種叫嫉妒的情緒。

“機構也好,個人也好,進門第一件事,就是聊共識機制。”某區塊鏈項目發起人如是告訴潘越飛,“不接受理念,那麽您出門左轉,有的是人想要參與。”

機構和民眾都是社群項目的“接盤俠”,他們不關心技術,他們只在乎回報,他們嫉妒那些比自己,更早看到行情的人,更早得到消息的人,更早入場的人。

觸動老F潛心研究區塊鏈,就是一個小小的火花,這還要從一個在他火鍋店里的飯局說起。

微信圖片_20180208104259 

“我當時不信,叫他現場轉幾個比特幣來看看。”老F回憶著,當天他請幾個老朋友吃飯,特意提到了比特幣最近非常火,想看看現場朋友的反應。

一個朋友隨口就說,自己手里有大幾千個比特幣,大部分都投到了項目里。

“瞎JB吹牛。”老F說當時自己的直接反應就是講了這句話,隨後他讓朋友把錢包打開來看看。

他的朋友打了通電話, 涮完一塊羊肉,就把錢包給老F看,里面有200個比特幣。

“都是曾經一起喝過酒擼過串的朋友,有些當時還沒我混的好,但是現在不太一樣了。”老F說。

2周時間,他從最初小心翼翼每筆1萬、2萬,到後來一筆又一筆的5萬、10萬,到最近最多的一次投了20萬,瘋狂地找人找項目。他用手掩著微信的上半部分,給身邊的一位女士看著轉賬記錄。

正巧,那位女士手里也有一個朋友的項目,在進行第二階段的私募,老F便跟著她進了群。

“0.75個ETH,太貴了,我就投基石。”找身邊參與區塊鏈項目的朋友要基石的份額,成了現階段老F認為最靠譜的投資邏輯,入場之後,他已經不再甘心當普通的“韭菜”,他的眼里有更多的嫉妒和欲望。

“炒幣還是要跟著大佬混啊。”他的視線停留在左邊的另一位朋友身上,即便他們入場的時間可能只差了半年,甚至半年前,這位朋友比老F混的還落魄。

但現在,不管甘心不甘心,他都恭恭敬敬地叫了對方一聲,老總。

“他還真敢接。“老F後來說。

“我一個炒幣的人,你丫想跟我混什麽,投機你懂麽?”那位朋友隨口回了一句,點起了日本常見的MILD SEVEN,下午3點的光從他背後的玻璃窗斜射進來,讓他置身陰影之中。

老F投資的是一家重慶火鍋店。

重慶的火鍋總是有特別多的辣椒和紅油,火鍋不停地冒著泡,泡泡從鍋底升起,然後形成一個又一個包裹著辣油的氣泡,氣泡不斷變大,然後突然間就破了,隨即散發著熱氣和香味,然後大家一哄而搶,開吃了……

暴怒,我只想知道怎麽進場賺錢

“挖礦吶?”某次北京回杭的深夜,在咣咣當當的火車上,一位睡下鋪的大叔在兩節車廂的中間,對一手拿著牛欄山,一手拿著Kindle的潘越飛說。

潘越飛擡頭看到,大叔約摸50歲,在厚重的鏡片後面,是一雙笑瞇瞇的眼睛,他用襪子包著紅棉毛褲的褲腳,正往廁所里走。

3個小時前,這位大叔無意間聽見鋅財經討論區塊鏈的選題,便主動用幾句話破了冰。

“你能帶我認識他們麽?”“我想參與他們的項目,或者我也做幾個。”以及“那你說我要怎麽學習這事情。”

隨後便開始要求潘越飛好好講解這個“聽著神秘,卻無比賺錢的概念”。

微信圖片_20180208104305

躺在下鋪的大叔,瞇著眼睛擡著頭,看著上鋪的潘老師,從分布式數據庫到點對點傳輸,大叔頻頻點頭微笑,一直沒有打岔,直到講到ICO和交易所。

“你就說我要去哪里下載。”聽到交易所一天的交易額超過1000億美金後,大叔惡狠狠地打斷了交流。

“我是安卓,不是蘋果,兩個手機都是安卓。”潘越飛向他解釋,蘋果手機是需要一個海外ID時,他直接的反駁中竟然帶著怒氣。

好像全世界都在妨礙他,去賺那不屬於自己的億萬財富。

X同樣是一位還未入場的旁觀者。

“她幾個億的盤子,手里的基金都不要了。”X提到了自己的一位女性朋友,之前募資時有點困難,他還幫對方介紹過一些客戶。

轉眼才過去半年,那位美女已經進入了發5個消息只回複1個的狀態,“天天美國、日本、韓國、白俄羅斯,那里不是有交易所麽?”X展示她的朋友圈,發的照片都是各國迷人的風光以及頭等艙外的機場。

“現在跟她說個話,好像是妨礙她賺錢一樣。”X說,他感受了她的些許憤怒與不滿,這也許並非她的本意,僅僅因為他們不再是一類人。

“我也想進場賺錢。”X憤怒地說著,隨後喝了一口手邊的清酒。

如果散戶身上的憤怒,是因為沒能賺到錢,那麽機構和專家的憤怒,則是為什麽是他們,而不是我?

“最近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句有命賺錢,沒命花。”潘越飛拋出這句話安慰眼前這位有教授頭銜的投資人時,他給了以下的反應。

“太對了!你說錢怎麽會給他們賺了去!”他拍著桌子向潘越飛說。

1年多前,他曾經看不上的區塊鏈項目,竟然在上個月說要投資自己。“X教授,要麽我們多多少少投點吧,看您這麽辛苦,又都啥都不懂。”教授略帶憤怒地回憶著。

暴怒,不僅僅是因為缺失了暴富的機會,更因為感受到了侮辱。

懶惰,習慣了躺著掙錢,誰還願意起早摸黑

2014年,比特大陸公司曾找到X,合作做推廣活動。

“當時根本沒人聽他們講,大家還嫌他們煩呢。”X回憶,對方公司帶著易拉寶和小冊子、充電寶之類的小禮物,在現場請國外專家,對派對上的男男女女不停地講解比特幣和區塊鏈。

據說,當時吳忌寒在投資公司時,花了兩年時間準備比特大陸的項目,上至投資總監,下至門衛和司機,他幾乎安利了所有人。但走的那一刻,老板還是拒絕了他200萬的投資。

微信圖片_20180208104312

隨後比特幣大跌,合作也就斷了。

“財富就這樣擦肩而過。”X說,當時合辦活動,每次他們都送些比特幣,那時候覺得沒什麽用,就直接找朋友賣了。

X拍了一下大腿,又抿了一口桌上的清酒,“要是一直做留到現在,還創什麽業?”

最近他想用區塊鏈做一個高端人群的社交項目。X說,從去年開始,身邊不少朋友開始倒著時差盯盤炒幣,甚至跳去做區塊鏈團隊,更是連工資都不要。

“好像說除了基本工資和日常開銷,都投進去了,寧可要代幣也不要工資。”X說,現在跟他們提買房什麽,他們完全當我是傻X。

但,這不是最誇張的。

“幾個朋友,公司都不要了,月流水幾十萬,甚至百萬的,要麽做甩手掌櫃,要麽就索性打包賣了。“X說,之前他找朋友微信導流,對方直接提出,把幾個微信號並給自己。

“他哪里還在意這點東西,公司都換了門頭了。“X說,對方壓根沒提過收錢。

他以為這是“躺著”掙錢的典範,直到他碰到了圈子里發行、做市商以及交易所。

“來錢真的快,快到你不敢相信。”X說,和3-4年前不同,那些曾經錯過區塊鏈的單身男女,也開始將區塊鏈作為破冰的話題,聊聊最近有沒有炒幣,或者有什麽機會賺錢。

畢竟想靠工作賺這些錢,基本沒什麽可能,盲從心態被無限放大。

“1000個ETH不過一個微信群。”X補充,對幣圈的KOL來說,這並不是什麽難事,只是沒什麽人會去想,到底是誰在做項目,ICO里的人到底知不知道這些項目,甚至知不知道這些錢會去哪里。

X解釋,很多技術大咖都不知道自己站了多少個項目,在圈子里這被叫做“雲站臺”,畢竟白皮書,淘寶花750塊錢就能有全套。

據說有位技術大神在所有白皮書上的照片,都是某社交網站上扣下來的頭像,模糊到看不清正臉。

X說起一個傳奇人物,這位技術大咖,手上有小幾千個比特幣,但依然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寫代碼。

“好像說他手里的錢,都夠把老板的公司買下好幾遍了。”X說,也不知道那些教授和專家,真的拿到錢,還會不會安心寫代碼。

從前跪著掙錢的人們,如今,想要躺著賺更多的錢。

貪婪,巴蛇食象,有命賺錢沒命花

有多少人,能夠拒絕這樣的一夜暴富?

上千倍、甚至上萬倍的回報率,最初是沒有人相信的,直到你身邊真正出現了一個這樣的人。

老F說,“如果不是我身邊出現了這樣的人,我也覺得這些都是騙局,但當我進了場,我真的覺得外面的人才是傻逼。”

說這話時,旁邊的煮水器,不停地冒著泡泡,一刻鐘之後,又來了一位以科技作為營銷助力的CEO。

“入坑了嘛?”老F率先問。

“我沒有買幣,但是做了幾個鏈的顧問,這兩天發了一個教育的項目。”這位CEO慢條斯理地回答道。

“是這個項目?”老F拿起手機給他。

CEO接過手機,前後看了大概一分鐘,臉上帶著一些猶豫,最後還是點了點頭,遞還了手機。

“你手里有多少份額?有多少能分出來啊?”老F追問,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這位CEO。

“這就不說了吧,商業機密。”CEO顯得有點局促,隨後扯開了話題。

的確,在財富積累面前,大家都積極踴躍,卻又羞於啟齒。

“有人信就好,畢竟一夜募資5000萬美金,誰還認認真真寫代碼。”K說,之前他的朋友給他看了,某H開頭大佬的項目代碼,整個代碼庫就一行字,“Hello World”。

據說這位H開頭的大佬,已經逃到國外,雖然微信朋友圈依然活躍,但短時間內這錢估計還不上了。

上述出逃的大佬們,並不是個例,還有以研發名義肉身出海的項目,和一鍋搬走的交易所。

“為什麽全世界飛,很多時候是回不來了。”某發行商向鋅財經吐槽,這個圈子有多黑,是外人不可想象的。

“從白皮書開始私募、公募,到上交易所發行,最後做市商的市值管理。”這和二級市場割韭菜並沒有明顯區別,成本無非是7500美金的基金會備案,以及交易所的那一筆費用。

“好像說大的交易所是200萬美金,要的狠的還要10-20%的token。”至於上了之後是破發還是保發,對交易所來說並無太多的意義,漲了把手里的拋售,跌了沒什麽成本。

最新的行情,據說交易所已經向項目開出1億的手續費。

“都是空氣幣,都是垃圾,你別看有些項目有大佬站臺,甚至投了錢,但他們真正看區塊鏈都是近半年的事情。”發行商吐槽,別看有的項目風風火火,有大佬站臺,不到20分鐘就募完上萬個ETH,但1年甚至半年前,他們對區塊鏈不過一知半解,轉身,就成了比特幣早期信仰者。

 

但是,沒賺錢的想著賺錢,賺了錢的想賺更多的錢。

“小夥子幹得不錯。”想要在礦主聚會上聽到之句話,至少過去一年要賺幾個億,1個億只是入場門票。

據說,背後的大佬們,已經開始參與土地、能源之類的項目,而溫州甚至出現了炒幣村。

在財富神話面前,不貪婪似乎顯得無知。

色欲與暴食,擁有財富不代表進入主流

貪圖享樂只是短暫的歡愉,就像華爾街之狼的開頭,刺激人們不斷湧入股票交易市場的,不是一小瓶一小瓶的可卡因,也不是裸露上身的艷舞女郎,而是被卷成卷當做工具的美元。 

人需要一些方式,來標榜自己的財富。

“你習慣了這樣的漲跌,連抽大麻都不會覺得有快感。”一位區塊鏈資深投資者,同時又是幣圈資深玩家的人說道,每天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漲跌,他一點也不在意。

他的房間總是彌漫著淡淡的香氣,眼前的煙缸里,盡是殘骸和灰燼。

7X24小時不停刺激腎上腺素和大腦,人終歸是需要放松和休息的。

據了解,美國有一項針對中500萬美金樂透的跟蹤調查,“據說90%以上的人,活不到3年,或者錢沒了,或者人沒了。”這位投資人說。

他們需要享受,想要被金字塔間的人認可。

“很多項目發起人,在ICO融到錢之前都沒有進過夜店和會所。”投資人補充,而這些人一旦觸碰這些,便停不下來。

據說,他所熟悉的一個項目發起人,已經連續一個月,燈紅酒綠,夜夜笙歌。

人在那樣的環境下,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嘴,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早就被忘記。

“你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主動消失,還是被動消失。”投資人繼續說,虛擬幣的交易,僅僅需要一串秘鑰,高調炫富之後會帶來什麽後果,沒人可以預測,“這些人都是經不起折磨的,而且,幣圈人有錢,真要弄點什麽事情,太容易。”

他現在出入都有自己的專車,身邊還配了保鏢,他說,“你賬戶里有1000個比特幣,去日本什麽享受不到。” 

K回憶道,2年前,自己還在VC工作,當時就知道了小蟻(NEO)的項目,在得知對方要融幾百萬美金後,K放棄了Case,他發去一條微信,“老哥,你的項目我是投不起了,但是就當交個朋友吧。“

去年夏天,他發來一條微信,“我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之後,屌絲逆襲的唯一機會了。“

喝完咖啡,K迎著雪走了出去,趕去見下一個投資人。

大空頭里有一句話:

賭博和投資之間的那條線是人為的,而且非常細。最穩健的投資也有著一定的賭博性質,而最膽大妄為的投機也具有明顯的投資特點。

或許“投資”的最好定義是“賠率對你有利的賭博”。

其實,狼吃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經吃草的羊,也開始想吃同類。

《七宗罪》 區塊鏈 比特幣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25

公關七宗罪

1 : GS(14)@2011-06-27 21:51:19

http://www.inv.com.hk/columns/pr-notes/issue31_47/
最近,我們去Pitching的時候便遇到一位上市公司IR Manager指控前公關公司的「七宗罪」,包括:
1. 欠主動,即使客戶出了公告更換財務總監亦不知道;
2. 新聞稿內容出錯;
3. 交給公司的文件竟然打錯了公司名;
4. 需要翻譯的文件擬似是以Google Translate;
5. 個多月前已要求公關安排業績發布會場地,但最終都訂不到;
6. 年報中主席報告書有欠新意,每年都只稍為修改一些字眼;
7. 與內地媒體關係欠佳。

...

作為財經公關的我並不認同公關的工作是例行工事,因為只要公關能主動與客戶定期溝通,並要發掘公司亮點,以不同的PR計劃來配合公司的未來大計,使得各界投資者都能了解到公司的每一步的發展,藉以加強投資信心。與此同時,我們亦會因應客戶的需要,策略性地提供PR 推廣計劃,若然客戶公布重大消息時,希望有關消息的亮點可以海量地滲透至中港媒體,我們會以短期宣傳策略配合以達致最佳效果;若然客戶只希望維持有限度的暴光率,我們亦會調整宣傳策略,以配合客戶的要求。

是咪即是呃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066

醫字咁淺:政府醫生的七宗罪

1 : GS(14)@2012-03-25 13:35: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68&art_id=16145947
在公立醫院及 衞生署門診任職的醫生,香港人稱之為「政府醫生」。涉及政府醫生的醫療糾紛無日無之,以下是七款常見的投訴:
(一)「醫生,你開的藥不對,吃得我很辛苦。」
罪名成立之前,我們先要了解患者症狀是否脗合藥物已知的副作用,以釐清因果關係。患者服藥後感到不適未必一定與藥物有關,我們還要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患者本身病情加重、並發的誘因、心理因素等等。
(二)「西藥不好,副作用太猛。」
沒錯,藥物的確會引起副作用或後遺症(這也適用於手術、放射治療等)。藥物可幫到病人,亦能害到病人,根據客觀的統計數字,前者的機會率其實遠遠超越後者。就以大家聞之色變的阿士匹靈為例,長期服用引發胃出血的風險只有少於百分之一;能否接受見仁見智。
傳說西醫會以一種藥物抵銷另一種藥物的副作用,然後再加入第三種藥物抵銷第二種藥物的副作用,如此類推-除非是患者必須服用的藥物,醫生也會盡量避免出此下策。
(三)「西藥食開就以後都要食,而且會越食越重。」
藥物不是毒品,沒有食上癮的道理。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長期服藥是為了控制好病情,而不是因為當初洗濕個頭以後要焗住食。再者,某些慢性病會隨着年紀病情加重或出現反覆,藥物劑量亦要因應病情調整,這會給人藥越食越重的錯覺。
(四)「政府醫生成日拖症,淨係識觀察,唔肯開藥醫我。」
政府醫生當然沒有拖症之理(除非嫌工作量不夠),觀察是為了摸清病情避免出錯,況且藥是不可亂開的,醫生也不想病人吃得很辛苦、吃出副作用、甚至食開以後都要食。(待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麥煒和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87967
香港人普遍視政府醫生為特區政府建制的一部份,加上近期多宗醫療糾紛,更令市民對政府醫生表現的滿意度下跌了很多個百分點。
繼上期的四宗罪,以下是政府醫生其餘三宗罪:
五)「我要睇上次那位陳大文醫生,係佢先識跟我個症。」
很多病人投訴,到政府醫院覆診次次見不同的醫生,很難跟進病情。公立醫院不講個人主義,照顧病人是團隊的 teamwork,患者不能指定見某一位醫生。團隊所有成員都有責任詳細填寫紀錄,「很難跟進病情」?只要上次那位陳大文醫生做好記錄便不會發生的了。見多幾位同事,集合各人所長,對病人來說不是更好嗎?
六)「政府醫生說不保證一定能醫好我,你叫我怎信得過他們?」
只有兩類人敢誇口能百分百醫好患者:神醫和神棍──世上是不存在神醫的,所以只會有後者。這也說明了患者的期望往往超越醫生的實際能力。
治療成功與否視乎很多因素,每位患者的病情和對治療的反應都有分別,臨床醫學也有很多不能預計的變數,就算診斷和治療正確,部份患者仍有機會治療效果欠佳,甚至出現併發症或後遺症,這些在所難免的限制,還望大家體諒和包容。
七)「我未病之前日日可以行山,睇咗你哋政府醫生個病唔斷尾不特止,仲越整越差。」
慢性病不能斷尾,退化病更會隨着時間加深,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醫療科技不足以根治很多疾病,現在如此,在可見的未來也會如此,但醫生的職責不是就此結束,縱使無法根治病患,我們仍會在能力範圍內設法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或提供舒緩。
有些仗是需要長期打並注定勝不了的,請不要嫌棄我們這班不能替你取勝但會伴着你抗爭的戰友。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麥煒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43

不孝七宗罪之首 舊手機送父母

1 : GS(14)@2013-10-29 01:16: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1028/184823

                              百行孝為先。有內地網站調查發佈「不孝七宗罪」,包括對父母大呼小叫、頤指氣使、啃老等行為通通上榜,你中槍了嗎?最有意思的是,名列榜首的「不孝之罪」竟是:「吝嗇,把自己不要的東西,如淘汰的手機送給父母」,這讓不少網民大呼中槍。

                「我可沒有將舊手機給爸媽」,李小姐說,「我爸媽只喜歡聲音大字體大的手機,淘汰的智能手機不適合他們,我買了兩部新手機給父母,特意挑選了容易操作、適合老人的機型。」

要父母洗衫煮飯列不孝

                更多網民認為,舊手機送父母相當於資源再利用,「何錯之有」,「媽媽看到我舊手機放在抽屜裏,主動要求拿回去用,我當然大方地答應了,媽媽認為,閒置着怪可惜,買新的又浪費錢,還不如給她用,而且用得挺開心。」「我老爸最近迷上了iPad一個小遊戲,向我提議把iPad帶回老家。」
一些為人父母的網民替子女辯護,張老爹說兒子衣服鞋子多,更新也快,說是舊物,至少八成新,現在哪裏有人是把衣服穿破了才買新的?「如果子女購買新衣物給我,我會很高興,如果送的是舊衣物,只要尺寸對路也沒覺得哪裏不妥。」
被列為「不孝之罪」的行為還包括:懶惰,讓父母為你洗衣煮飯;憤怒,對父母大呼小叫;妒忌,總覺得父母沒給你最好的;傲慢,對父母頤指氣使;貪婪,啃老族;窮奢極惡,不為父母養老送終。
湖北荊楚網

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33

開除黨籍公職 罪名嚴重超周永康令計劃涉七宗罪 移送司法

1 : GS(14)@2015-07-22 02:19:16

■令計劃昨日被中共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兼移送司法處理。路透社



中共前朝大紅人、前中辦主任令計劃落馬七個月後,中共昨晚正式宣告對其開除黨籍、公職並移送司法處理,同時歷數其涉及七宗罪,包括嚴重違反黨紀政規、收受巨額賄賂、竊取黨國大量核心機密、為妻牟利、權色交易與多名女性通姦等。有學者指令的罪名之多和嚴重超過周永康,顯示其結局將更慘。


官方新華網昨夜發稿指,中共政治局昨開會審議通過中紀委《關於令計劃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根據中共黨紀處分條例,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決定給予令計劃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對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令計劃被傳向外媒爆習近平和溫家寶等家族的財富內幕。

違法獲取大量核心機密

經查,令計劃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保密紀律;利用職務便利為多人謀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家人收受巨額賄賂;違紀違法獲取黨和國家大量核心機密;嚴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本人及其妻收受他人錢物,為其妻經營活動謀取利益;與多名女性通姦,進行權色交易;對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力斂財牟利負有重要責任。調查還發現令其他涉嫌犯罪線索。令的行為完全背離中共性質宗旨,嚴重違反黨紀,極大損害黨的形像,社會影響極其惡劣。自2012年9月令計劃被趕出中辦貶任中央統戰部長後,海外有關他出事報道不絕於耳,包括他私自調動中央警衞局介入其獨子車禍案、與周永康薄熙來密謀取代習近平接班的安排、挾天子(時任總書記胡錦濤)令諸侯、以團派和「西山會」名義拉幫結派在黨內另立山頭等;最近又有報道指,他私盜2700份中辦文件交胞弟偷帶出境、挑撥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關係等,此罪不可赦。



借央視名嘴爆習溫家族斂財


2012年11月下半年,美國彭博社、《紐約時報》等報道正準備上位接班的習近平,和準備「完美告別政壇」的總理溫家寶,指他們的家人利用影響力積累財富,其中習家聚財3.76億美元(約29億港元),溫家財富則達27億美元(約209億港元)。有報道指,向外媒透露內幕者是央視名嘴芮成鋼,芮的幕後則是令計劃。芮已被當局拘查。國情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對本報指,當局公佈令計劃罪行範圍之廣、程度之嚴重,超過上月剛被判囚終身的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但周的地位在令之上,特別是令被指「嚴重違反政治規矩」、「違法獲取黨和國家大量核心機密」,這兩項罪名更是前所未見,可期令所面臨的罪責將超過周永康。58歲的令去年12月22日被當局立案審查;其家族成員先後被拘查。有報道指,當局對令立案前,他曾向前主子、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下跪求情。《蘋果》記者



令計劃小檔案

年齡:58歲原籍:山西平陸家庭:與妻子谷麗萍育有一子令谷(2012年車禍身亡)學歷:湖南大學在職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經歷:1973-1975 山西平陸縣印刷廠工人1975-1979 平陸縣團委幹部、副書記,運城地委幹部1979-1995 共青團中央幹部、副處長、辦公廳副主任、宣傳部長1995-1999 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副主任、主任1999-2007 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調研室主任2007-2012 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為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大內總管)2012.11-2014.12 中央統戰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2014.12.22 被當局指嚴重違紀宣告拘查2015.07.20 被中共中央開除黨籍及公職,移送司法《蘋果》資料室



令計劃七宗罪

‧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保密紀律‧利用職務便利為多人牟取利益,本人或通過家人收受巨額賄賂‧違紀違法獲取黨和國家大量核心機密‧嚴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本人及其妻收受他人錢物,為其妻經營活動謀取利益‧與多名女性通姦,進行權色交易‧對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力斂財牟利負有重要責任‧涉嫌其他犯罪資料來源: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1/19226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