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慈濟內湖爭議才歇 中壢園區將闖關

2015-05-18  TCW

有災難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慈濟藍衣人,」慈濟扶弱濟貧的形象,深植在台灣民眾心中。但是,隨著慈濟的園區與建物越蓋越多,民眾對其土地來源的疑慮,也越來越深。

今年三月,慈濟的內湖保護區土地開發案,在各界撻伐聲中,宣布撤回。但舊案未落幕,新案爭議又起。《商業周刊》獨家調查,慈濟的桃園中壢農地變更案,已送進內政部,將在五、六月闖關都市計畫委員會(以下簡稱都委會)。

在尚未完成土地變更前,慈濟中壢志業園區的書軒、精舍,已搶先興建,遭當地民眾檢舉。儘管如此,此案仍送進內政部審核中。

本刊追查此案時意外發現,從一九九一年至今,慈濟透過變更農地、保護區、工業用地所取得的土地,至少超過八十一公頃,總面積比三座大安森林公園還大(詳見第四十六頁表);而這只是本刊取得的案件加總數字,尚不包括未取得案件。這些案件,凸顯出三大爭議。

爭議一:專挑農地、保護區變更

分析本刊取得的資料,慈濟的園區、醫院,土地取得最多來自農業區,其次是工業區,再者是保護區。其中,農業區與保護區合計,占比在六成以上,大部分都變更為社福用地。

「慈濟現在擁有的土地總面積超過一百公頃,幾乎可說是台灣土地之王,甚至在變更方面也可說是『台灣土地變更之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前院長、曾任內政部都委會委員二十多年的楊重信說。

眼看內湖保護區之後,慈濟又有中壢園區即將闖關,「中壢還有很多建築用地未開發,慈濟為何一定要挑選農地來變更,難道非得要開發農地才夠用?」這不只是楊重信的疑問,也是將慈濟內湖案掀在陽光下的關鍵人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林子淩,深感不解之處。

十幾年一路蒐集資料,楊重信發現慈濟近二十多年來,除了內湖保護區的變更遇到重大阻礙,其他變更案在全台各地都進行得很順利。

對於變更順利,慈濟內部也頗為得意。例如一九八三年,花蓮慈濟綜合醫院專用區一案,從送台灣省建設廳到取得內政部通過,只花了十六天。這個紀錄,當年九月五日出刊的二○三期《慈濟月刊》還特別記上一筆。

《慈濟月刊》寫道:「本案是都市計畫案第一個乘『波音七四七』的快速案件,也是台灣光復以來,第一件以省府農業土地為私人機構辦理個案變更的都市計畫案,甚至最後在內政部快速通過下,這一個案子已不是『波音七四七』,它已變成『太空梭』般的速度。」

政大地政系教授、台灣農業陣線理事長徐世榮表示,在台灣,除非是政府,不然一般人要變更農地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慈濟卻能屢創奇蹟。

爭議二:偏愛「個案變更」

獨鍾農地、保護區之外,「它所有的東西都想經由個案變更,不走通盤檢討,」楊重信說。

台灣的都市計畫,由於年期太長,法令規定每隔五年,就必須通盤檢討。檢討的時候,該片土地上想變更地目的眾多土地所有權人,可在這時一起提出申請,之後共同分擔公共設施。

但慈濟獨愛個案變更。「個案變更的時候就只需要考慮自己就好,」楊重信從都市計畫的角度分析,個案變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破壞整個都市計畫,甚至如馬路、下水道等公共設施都不用負擔。

爭議三:享受特權般的特例

個案變更前,農地、保護區因為不能開發,所以地價相對便宜,且從農地變更為社福用地後,農地建蔽率為一○%,社福用地為五○%,同樣一塊地,社福用地的建地面積是農地的五倍。

「你買便宜的農地、買保護區,可以透過變更轉為其他用途,其他人卻不行,這相對來說就是暴利。」楊重信認為。

他強調,一套制度就應該是全台灣一體適用,慈濟的問題就出在它要走特例,「但特例是客套(話),其實就是特權。」

個案變更與通盤檢討,雖然都是合法途徑,但徐世榮分析,台灣土地開發走的是「開發許可制」,主管機關的權限很大,以至於常有「特權」疑慮。

此舉也讓不少人質疑,為何我不行,慈濟可以?比如,慈濟中壢園區,就有民眾陳情,慈濟把農地變更為社福用地,該民眾的農地在慈濟用地旁邊,也想變更為社福用地,硬生生被桃園市政府打回票。

為了進一步了解慈濟中壢園區最新情況,本刊前往實地勘查。該園區位於中原大學附近,環中東路旁,屬於中壢精華地段。

從園區對面的大樓往下看,這塊被慈濟劃為志業中心的中壢園區,面積共六.八七公頃,約八.六個足球場大,分別坐落在中壢都市計畫區及龍岡都市計畫區內。

靠近環中東路大馬路這一端,寫著「慈濟中壢志業園區」斗大的字,一進門右手邊,是大型資源回收場,佇立在中央的是靜思書軒,另一邊則是範圍較大的精舍灰色建築,從地貌使用來看,已經完全看不出這裡是農地。

這塊地,當時桃園縣都委會四年前雖審議通過,全部農地可變更為社福用地,不過還須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變更才算完成。由於牽涉的農地面積大且敏感,內政部都委會從二○一二年二月組成專案小組至今,開過四次會仍未通過,「我們對這個案子很慎重,」一位內政部官員說。

最近因內湖案引發社會軒然大波之後,慈濟送了一個新替代方案給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四月二十日發函到內政部表明「此案面積有變更」,面積由六.八七公頃,縮小為二.八公頃。

但楊重信認為,這是慈濟為了避免引起爭議改採的保守策略,先求位於中壢都市計畫區靠近大馬路的二.八公頃過關,並不是縮小規模,而是分期開發。

桃市府曾開罰慈濟16萬,卻未見改善

但不管是縮小規模或分期開發,目前土地變更並未完成。元貞律師事務所律師詹順貴說,這些農地都沒有經過變更卻改變地貌,已違反《都市計畫法》當中土地分區使用相關法令,加上已有建築物在上面,也違反了《建築法》的建築技術規則。

近期上述建物就被民眾檢舉為農業區違建,民眾反映,市府之前大刀闊斧拆違建,附近大型餐廳都被拆得精光,慈濟中壢志業園區卻毫無影響,市府取締政策似乎碰到慈濟就轉彎。

對此桃園市政府表示,二○一四年二月,經民眾檢舉發現慈濟中壢園區,違反土地分區使用相關法令,已開罰十六萬元,至於違建部分,也列管在案,並要求限期改善。

對於種種爭議,慈濟發言系統表示,慈濟是因為桃園目前還沒有社會福利專用園區,因此向政府申請都市計畫變更。且截至目前,桃園市政府對於中壢都市計畫還沒有「通盤檢討」的時程規畫,所以慈濟才採取個案變更模式。另外,中壢園區的既有建築物是從事社福及資源回收示範教育等工作,在土地個案變更申辦程序中已申請暫時維持使用,等個案變更通過後、申辦建照前即拆除。

慈濟內湖案遭外界大力反彈,中壢園區遭民眾檢舉,都僅是冰山一角。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界老闆說,慈濟今天之所以會被當地民眾抵抗,是時代轉變了;民眾支持行善,未必支持特權,但慈濟四十九年走來,心態上、做法上卻沒有調整。楊重信認為,慈濟的問題很簡單,只要正視過去一路走來的「方便門」,如今已行不通,回歸正常的土地取得程序,大半困境自然解決,「做或不做,存乎一心!」

【延伸閱讀】農地、保護區都變更成它的建地!——慈濟歷年重大土地變更案

■ 1991年計畫名稱:私立慈濟醫學院地點:花蓮吉安用地變更:工業區→文教區變更面積(公頃):0.54

計畫名稱:私立慈濟醫學院地點:花蓮縣用地變更:住宅區&農業區→文教區變更面積(公頃):23.13

■ 2000年計畫名稱:慈濟志業中心地點:高雄凹子底用地變更:工業區→社會福利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3.10

■ 2005年計畫名稱:慈濟志業中心地點:基隆市用地變更:保護區&住宅區→社會福利專用區、道路用地變更面積(公頃):3.51

計畫名稱:慈濟醫院台中分院地點:台中市用地變更: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水利用地、交通用地→特定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20.98

■ 2008年計畫名稱:慈濟醫院新店分院地點:新北市新店用地變更:工業區→社會福利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1.19

■ 2009年計畫名稱:教育與住宅地點:苗栗縣用地變更:甲種工業區&綠地→社會福利專用區、文教區(含住宅區)變更面積(公頃):23.10

計畫名稱:慈濟志業中心台中東大園區地點:台中市用地變更:農業區→社會福利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4.47

計畫名稱:慈濟志業中心地點:新竹朝山用地變更:工業區&農業區→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 變更面積(公頃):1.42

■ 2011年計畫名稱:慈濟慈善志業中心中壢園區(審議中)地點:桃園中壢平鎮用地變更:農業區→社會福利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2.80

計畫名稱:慈濟慈善志業中心中壢園區(暫撤回)地點:桃園中壢龍岡用地變更:農業區→社會福利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4.07

■ 2015年計畫名稱:國際志工大樓(撤案)地點:台北市內湖生態保護區用地變更:保護區→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變更面積(公頃):4.48

註1:本表年份,白色區塊指變更時間,藍色指地方政府通過時間,橘色指撤案時間 註2:1991年?2009年的土地項目皆已變更註3:中壢園區案目前正在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註4:本表為目前能取得之資料,非慈濟所有土地

資料來源:內政部網站、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教授楊重信 整理: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72

財改案闖關前夕 摒除民粹才能對症下藥 延長特許期 高鐵才走得下去!

2015-05-25   TWM  
 

 

高鐵財改案再度闖關立法院,不能否認的事實是,運量預估一開始就嚴重失準,才是導致今日財務困境的元兇。若要解決眼前難題,第一步方案,勢必得延長高鐵特許經營期。

撰文•李冠佑、周岐原

五月二十一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即將再次審議高鐵財改案。這項攸關民生交通的重大改革,已令一位交通部長及一位高鐵董事長下台,此次能不能取得實際進展,或是歹戲拖棚,答案即將揭曉。

交通部所提的改革計畫,雖然一開始就爭執不斷,但輿論聚焦在條件寬鬆、有無圖利,對高鐵的經營現狀從無異議;顯而易見的是,大眾對高鐵的營運價值有共識,都認為應該繼續經營、值得進行財務重組。

然而,在解決問題之際,不能否認,現今高鐵財務問題與錯估高鐵運量息息相關。而台灣高鐵正對此提出仲裁,認為當初政府運量預估誤導,致使規畫出過於樂觀的營運方案。

用超樂觀預估爭預算

令財務深陷困境

回顧一九九○年至九三年間,共有五個單位進行運量研究,首先進行的法國顧問公司Sofrerail,態度最保守,預估長期日均量「僅」有十八.七萬人;其餘如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等四大機構,評估運量結果都是節節走高,分別高達二十五萬至四十八萬人次。

換句話說,經濟、人口等條件相同下,短短兩年,專業機構評估竟相差達一.六倍;如此巨大差距,反映出當時交通部為了爭取預算的「企圖心」,希望能打動立法院,但沒有成功。之後,整個高鐵計畫改成BOT,並以此樂觀的運量預估給民間單位參考。

事實上,九七年底、高鐵BOT案申請期末時,全球最早投入營運的日本高鐵,已經營三十年,顯然可以作為參照基準。找一個基礎條件最接近的建案,算出可供參考的基本率(base rate)作為警示,這是專業上正常的做法。

東海道新幹線之營收,占所屬的「東海旅客鐵道株式會社(以下簡稱JR東海)」九成,結構與台灣高鐵公司較類似,是最直接的比較對象。

東海道新幹線連接東京、新大阪兩大人口密集都市,總長五一五.四公里,當時沿線居民約四五五七萬人,日平均運量達三六.七萬人;相較於台灣當時人口二一五二萬人,以九六年的人口成長率○.八%推估,至二○一一年,西部走廊涵蓋的人口約二一五○萬人,約為東海道新幹線的四七%。假設人口結構、通勤習慣、所得水準類似,則台灣高鐵的日平均運量,應為十七萬人。

此十七萬人仍比一三年高鐵日均運量十三萬人來得高,但顯然已經比當初台灣高鐵預估三十萬來得保守。若當初以十七萬人當基礎,自償率恐不到四成,那時若要吸引民間投資,拉高政府的負擔比例、延長特許期恐怕都是方法,也就是現今廠商所爭取的存活條件,都是基本配備。相形之下,當年中華高鐵規畫票價、運量都較低,因此要求政府出資一四九五億元,然並未得標。

搶救破產危機應付代價

降價淪為民粹思考

一條快要養不起、但多數人都迫切需要的高速鐵路,究竟能否順利改革?端視這次高鐵財改方案的八項具體措施,效果如何而定。增資及延長特許經營期,都是對症下藥的治本方法。不過增資幅度太小,若以興櫃股價約四.五元認募,總金額還不到一五○億元。相較於高鐵的長短期借款累計超過四千五百億元,對改善財務結構的效果勢必極為有限。

至於站區地上開發權返還政府、放棄仲裁求償申請等措施,這二項作為營運期限延長的交換,對高鐵有利無弊,有助於聚焦本業,且與政府從敵對回歸合作。

至於調降票價,實在是流於民粹的舉動,絲毫看不出道理。以收費水準而言,台灣高鐵每公里費率為四.八一元,僅為東海道新幹線的六三%;以人均GDP平減後,台灣高鐵的票價仍僅約日本的七成,換句話說,高鐵較新幹線的票價,還便宜了三成。

若以最樂觀的運量估計(十七萬人次),高鐵財改方案才有成功機會,後續也才談得上降價,若低於十七萬人,調降票價恐入不敷出,繼續賠錢營運的話,降價更無從談起。

由此可見,八項財改措施,真正有實效的,只有延長經營期限。顯然,台灣高鐵與交通部都認為,這就是財務困境的核心癥結。只要取得足夠長的經營期限,台灣高鐵應能擺脫償債力不足的質疑。

台灣高鐵誕生自偏差的運量評估,卻發展為一個優質服務,可謂「美麗的錯誤」。我們期待,美麗可以持續,錯誤可以免除。這有賴決策者回歸本質:台灣能供養得起一條高速鐵路,只要有良好的財務結構,就可自償無虞。延長特許經營期,只是個起點,路還有得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87

擺脫“電線桿”闖關股市 這些“莆二代”已經上位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426.html

莆田系,因“魏則西事件”再次成為輿論關註的焦點。在網絡瘋傳的“莆田系”醫院列表中,他們以姓氏家族來分幫結派,龐大到幾乎壟斷了中國整個民營醫院市場。但他們同時又行蹤隱秘。有莆田系企業內部人士就曾向媒體表示,即便是明確知曉背景的“莆田系”公司,在法律層面上或也搜尋不到任何痕跡。

然而,時代變遷,“莆田系”的打法也隨之轉變。在擺脫舊標簽和抓緊洗白的驅動下,他們也開始了向資本市場的遷徙。更多隱秘的莆田醫療相關企業,也因此走上臺前。曾經以遊醫身份行走並起家的“莆田系”,這次是否還會繼續掀起風浪?

欲借道A股公司

A股上市公司中源協和(600645.SH),在此次風波中被推至風口浪尖。緣由是其曾於3月3日晚宣布,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以11億元收購上海柯萊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柯萊遜”)100%股權。而此次風波中的涉事醫院正與柯萊遜存在合作關系,是涉事醫院細胞免疫技術的支持者。此外,2015年12月12日,中源協和參與設立的湖州融源瑞康實業投資合夥企業(下稱“融源瑞康”)以8.2億元購買上海柯萊遜100%股權。

在去年12月的公告中,柯萊遜實際控制人為陳新喜,持股比例為98%。而從網友保存的網絡截圖可以看到,陳新賢曾以柯萊遜公司董事長的身份視察公司工作。在企業工商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查詢可以了解到,同樣名為陳新喜、陳新賢的二人還在1998年設立過上海康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目前處於吊銷狀態。

公開資料還顯示,新加坡華康醫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常務副理事長也名為陳新賢。其還參與設立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策略聯盟,自稱為“莆醫”,而該聯盟內也是眾多莆籍醫藥企業駐紮。

公告顯示,柯萊遜成立於2007年10月10日,陳新喜當時出資9800萬元。而在去年底轉讓給融源瑞康時,陳新喜所持股份的轉讓對價為8.08億元。這意味著,陳新喜此次股權轉讓落得收益7.1億元。目前,對於中源協和的此次收購,已有投資者都建議上市公司“退出這筆增發收購”。有市場人士推測,中源協和收購柯萊遜或將有變。

港股上市先行 “莆二代”上位

港股和美醫療(01509.HK)和華夏醫療(08143.HK),亦在此次風波中成為焦點。5月3日,和美醫療盤中最低曾跌破8%,最終收跌3.17%。華夏醫療盤中一路下行,收跌13%。然而,這兩家公司與莆田系的關系究竟如何?

和美醫療,去年7月7日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至上市發行日,林玉明為和美醫療的控股股東、主席、執行董事兼總裁。公司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和美醫療去年營業額為9.09億元,凈利潤為1.06億元。

根據其當時發布的招股說明書,和美醫療從創始人林玉明、非執行董事林玉國和高管李文鳳在2003年創立山西現代女子醫院開始發家。此後,林玉明繼續在武漢、重慶、貴陽、廣州等地設立若幹醫院。2007年,林玉明等設立股份制公司博生醫療、持股98%。按照公司說法,博生醫療將作為總部負責連鎖醫院的管理。

但正如上述知情人士所言,自赴港上市以來,和美醫療並未露出過多“莆田系”的蹤跡。

上述招股書中僅顯示,副總裁兼執行董事方誌峰的當時住址為福建莆田荔枝區,且在1995年至2002年期間為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衛生院的執業醫生,並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在莆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

然而,在一起不起眼的對外投資中,和美醫療和“莆田系”的關聯進一步坐實。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博生醫療曾投資設立過臨汾現代女子醫院,但該醫院在2014年底突擊變更了企業工商信息,法人代表林玉明、全資股東博生醫療均在此時變更為李誌冰。因而,在2015年和美醫療的招股書中並未出現該醫院。

值得註意的是,在臨汾現代女子醫院2014年8月的以此企業信息變更中,林玉明還曾擔任過其執行董事一職。工商登記更透露了林玉明以350321開頭的身份證號碼。公開信息可見,該證件號碼正對應著莆田市莆田縣。

相比之下,華夏醫療與萬嘉集團對於“出身”並不避諱。而在這兩家港股公司的運營中,翁氏父子還悄然呈現了“莆田系”內部的新老更叠。

華夏醫療公布的信息顯示,翁國亮在2015年9月被任命為公司榮譽主席。資料顯示,其在2005年3月2日、2005年4月和2010年3月分別任職過華夏醫療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此外,翁國亮還身兼為全國僑商聯合會副會長、新疆僑聯副主席、香港莆田商會會長等多職,並曾任多屆莆田市政協委員;。

而在華夏醫療現任管理層中,執行董事翁嘉晉為翁國亮之子,即此前市場所謂的“莆二代”。資料顯示,翁嘉晉曾與2014年10月在華夏醫療附屬公司、港股上市公司萬嘉集團任執行董事,並於去年4月辭任。

華夏醫療目前主要從事綜合性醫院服務、藥物批發及分銷和藥物零售連鎖店業務,並在重慶、嘉興和珠海運營三間綜合性醫院。去年12月,華夏醫療曾發布收購意向公告,擬收購擁有8間境內醫院的卓煒投資和百德投資;加碼民營醫院產業和擴張地域版圖的意圖明顯。

萬嘉集團管理層中,翁氏家族成員的比重更高。公司資料顯示,萬嘉集團行政總裁翁加興是翁國亮的侄兒,其還在2006年4月至2012年期間擔任過華夏醫療的執行董事。此外,翁國亮的女人翁嘉麗目前也在萬嘉集團擔任執行董事。目前,上市公司主要向位於福建省客戶分銷藥品,並同時於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及浙江等鄰近省份銷售藥品,涉及處方藥、非處方藥、保健食品、傳統中藥、醫療用品及醫療器械等產品的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34

小長假新玩法 去VR體驗館闖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794.html

又是一個小長假。出門?怕擠。在家?無聊。

那就不如去VR體驗館。如果喜歡靜靜,可以體驗一些VR短片,連柳巖都開始VR直播了,內容總不會太乏味。唯一需要奉勸一句的是不要戴著頭盔看過山車畫面,否則美好的假期基本要在幹嘔中度過。如果還有點好動,那麽正好可以結合VR技術體驗沈浸感的遊戲互動。

別看VR頭盔賣得還不成氣候,體驗館的生意已經有了敢於吃螃蟹的人。“我們做的是小型集成性的功能體驗,把VR體驗館快速地在各城市鋪開。如果做太大,我只能開一家,而嘉年華形式消費者有可能去一次就不再來了。我們要做的是把VR體驗做成一個生活習慣性的娛樂方式,就是平常也會去玩。”上海維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孫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動作捕捉增強體驗

就頭盔而言,從今年的CESAsia走一圈下來,體驗感不錯的是大朋VR和暴風魔鏡。兩者都已經增設了紅點選擇的功能。只是即便你買了一款大朋VR,可以調節到不錯的分辨率,既有內部的紅點定位選擇,也可在頭盔的側面設置觸屏面板進行互動,遊戲的路徑也是被預設的。就個人觀感而言,當你的路徑被預設時,所謂的360度沈浸感就只是變成了360度的轉身連連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可以考慮帶朋友一起去體驗團體戰,上海維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在世博園附近開了一家名為BOOMHOUSE的線下體驗店。頭上戴好黏有若幹光學小球宛若小刺猬的Oculus頭盔,背上20斤包含電腦、蓄電池在內的整套設備,手拿同樣黏上小球的PP槍,戴好耳機,就進入了《屍樂園》的場景:所處的百余平方米的空曠房間瞬間變化成荒無人煙的沙漠,你和不超過三名持槍戰士就可以勇猛地射殺僵屍,行走、轉身、下蹲……如果不怕撞墻的話,也可以奔跑。

整個遊戲過程持續大約15分鐘,所以負重、VR技術不成熟帶來的眩暈不會特別影響體驗。更值得關註的是,當大部分VR體驗的視角都是特定的,為什麽在體驗館就能夠支持變換方位和角度呢?

答案是動作捕捉啊!這就是線下體驗館勝出單純購買VR頭盔的優勢。

BOOMHOUSE的動作捕捉提供方為上海青瞳視覺。這架設在場館頂部的18個紅外追蹤攝像頭用來識別標記不同光學小球的槍和VR頭盔,以此來判斷和定位不同玩家,攝像頭的數量根據場地大小可進行增減。

不過,光學追蹤的遮擋問題在所難免,會影響定位。在現實情境中會有BOOMHOUSE工作人員對玩家進行一定引導,而在虛擬世界里,玩家在佩戴頭盔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到隊友的虛擬形象,能夠有意識地與隊友保持距離。為避免用戶撞到墻,距墻半米左右被定義成安全預警區域,會在虛擬世界顯示為紅色的激光柵欄,提示你前方高能,直走撞墻。

躍躍欲試的玩家

這和傳說中要在今年八九月份就要開張的虛擬現實公園The Void還不一樣。The Void占地約32374平方米,公園門票為34美元,遊客參觀時長為20分鐘。公園舞臺約有334平方米,舞臺上有厚厚的泡沫墻,還有水和風的效果設置。

TheVoid甚至開發了自己的VR產品,包括頭盔和Rapture觸覺背心,背心里裝入電腦和電池,讓玩家可以隨意走動。背心擁有5種觸覺效果和22個傳感點,玩家甚至可以感受到被撞擊時的疼痛,爆炸時產生的熱浪,還有由能量交換而引起的震動感。

這些不是BOOMHOUSE目前能實現的,“如果theVoid是魔獸世界的話,我們就應該是LOL。”孫俊說。在他看來,theVoid強調多人同時玩的大場景,屬於任務型的體驗,而BOOMHOUSE則是針對分散的玩家。

做成現在這樣也是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積累。“雖然公司創立於2014年12月,但我們早在2010年就在做VR線下實體應用領域的研發了。你看到的遊戲是我們自己設計、親身體驗、多次試玩調整後的方案。”遊戲設計師Han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青瞳視覺CEO祖厚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慣性+追蹤可能會是更好的解決方案,不過數據的匹配難度較高,他們也在與諾亦騰合作探索兩項技術的融合。

現在,單次的體驗在100元左右。因為效果不錯,孫俊的打算是開出“百城千店”。“周末不少家長也會帶著小朋友來玩,我們有很多預約。”

工作人員進行設備調試

是門好生意?

由於尚未有清晰商業模式的VR內容提供商出現的情況下,這種特色的線下體驗店似乎成為了VR領域最快變現的方式。

盡管VR行業囊括了硬件、系統、平臺、開發工具、應用以及消費內容等諸多方面,但整個產業還未成熟,參與廠商尤其是內容提供方更是寥寥,即便是領先的知名企業投入力度較大,真正風靡的遊戲產品卻沒有。VR頭盔的普及也受到了內容的限制。

從體驗店的角度來講,店方承擔了內容更新的義務。正因如此,這看起來更像是店方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開設體驗店來吸引加盟商的註意,進而采購它們所提供的店面裝修設計、全套設備、技術培訓等內容。

而加盟商的盈利模式則略顯單一,主要是通過門票。目前,BOOMHOUSE采取采購設備+門票分成的形式加盟。根據孫俊的設想,小店以打怪升級為主,而中型店可以進行平臺對戰,大型的則可以綜合對戰。針對網吧、影院、密室和商超等,門票收益將會是投資人、場地方和維霓進行分成。當門店數量增加,內容開發成本也將被分攤,“一期內容成本,開五個店就能平攤”,也能夠實現更多玩法,像城市對抗、全國PK和各地集郵(不同店捕獲不同怪物)。

“不過,硬件維護或將成為體驗店的最大阻礙。對於VR從業者,設備的調試和維護相對簡單,從現場來看,只要有玩家說校準有問題,一個工作人員就可以分分鐘搞定,但是那些沖著賺錢而不懂技術的加盟商,“或許連解釋VR都要花半天”。

綜上,VR體驗館目前重點瞄準的還是一二線城市市場。

隨著越來越多體驗店的出現,對於頭盔、外設與遊戲內容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些都是創業者的機會。雖然現階段的普通消費者對於VR設備或是內容的質量要求較低,但也並不是沒有要求,不管是硬件還是內容創業者,市場雖好,也仍需要努力發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02

A股入MSCI本周再闖關 證監會:沒有A股的國際指數不完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108.html

謎底即將揭曉。本周6月15日,美國明晟公司(MSCI)將正式宣布,是否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國證監會近年來一直與明晟公司保持密切溝通,國際合作部作為主要負責部門,對MSCI相關指數也進行過系統研究。

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6月12日在2016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長期來看A股被納入MSCI是歷史的必然,至於今年能否納入,證監會是“順其自然”的態度。

A股納入國際市場指數能夠為我國市場引入長期專業化增量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促進市場發展。正因如此,無論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者還是投資者,都對A股入MSCI抱有強烈期待。

去年“闖關”失敗之後,外匯管理局、證監會等多部委在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領域都作出了許多努力,不過從目前市場各方釋放的信息來看,A股能否被納入指數,目前仍是未知。

“沒有A股的國際指數不完整”

今年不是A股第一次闖關。隨著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境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投資意願增強。2013年上半年,證監會曾與明晟公司就A股納入相關指數的技術性問題進行了探討。MSCI隨後宣布,就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啟動全球征詢,標誌著這一事項邁出重要一步。

MSCI明晟公司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指數公司, 其總部設於紐約,編制全球各個市場的指數達數百種,被大量國際機構投資者作為投資基準並跟蹤。其中,MSCI指數已有約50年歷史,客戶主要包括大型機構投資者、共同基金、投資銀行和交易經紀商、交易所等。

這一次征詢歷時漫長。直到2014年3月,明晟公司才發布公告,宣布就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計劃路線圖事宜征詢全球投資界反饋意見。對於這一進展,證監會表示歡迎,並積極與外管局、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委溝通QFII、RQFII相關政策,為A股入MSCI掃除障礙。

同年,中國在對外開放領域取得一項重大進展——啟動滬港通。滬港通加快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步伐,同時也強化了A股指數納入MSCI的市場預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QFII和RQFII取得中國境內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的通知》,對於境外投資者較為關心的QFII和RQFII所得稅政策予以明確。

不過,明晟公司遲遲沒有宣布A股入MSCI的消息。2015年3月,證監會再次表態,將進一步完善QFII制度,優化滬港通,研究推出深港通,積極解決與國際機構投資者進入和指數納入相關的技術細節,為國際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提供更多便利。同時,繼續與國際機構積極溝通,推動A股納入國際基準指數工作。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積極準備,明晟公司最終的答案卻是“否”。2015年6月10日,明晟公司發布公告稱,預期在國際機構投資者所關心的市場準入等問題解決後,將A股納入MSCI全球基準指數。同時表示,A股納入指數可具有時間彈性。

中國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進展。2015年11月,明晟公司宣布將在美國上市的14只“中概股”市值的50%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體系下的新興市場指數。對此,業內人士解讀為,國際投資界對“投資中國”興趣增強,對A股正式納入MSCI可以起到“試金石”的作用。

中國對A股入MSCI非常重視,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市場,優化市場投資者結構,提高投資主體運作水平,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同時,推動將A股納入國際著名指數,還可以擴大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推動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投資於A股市場。

“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新興市場,而且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市場,理論上講一個沒有A股市場的國際指數,至少是不完整的。”6月12日,祁斌在與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監察董事Megan Butler、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首席執行官Xavier Rolet、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等進行討論時表示,吸引國際機構投資者投資進入,並不單單是為了“資金”本身,更多的是為了改善投資者結構,提高理性價值投資的理念。

Xavier Rolet表示,A股納入MSCI將為中國市場帶來很大增量,如果MSCI決定提高中國指數的比重,會對全球股市帶來一定影響。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是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祁斌也表達了對A股入MSCI的期待。一方面,他在會上重申,相關部委在名義持有人、停複牌等制度上已經進行改進;另一方面,如果有機會與國際投資者溝通,他將會向其建議,“當你想參與一個市場時,最好不要等太久;如果你等得太久,可能機會就錯過了”。在他看來,長期而言,A股納入MSCI是歷史必然。

以開放促改革

無論本月A股入MSCI能否闖關成功,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都不會停止。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6月12日上午陸家嘴論壇的發言中明確提出,對外開放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我國資本市場走過了20多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中很寶貴的一條經驗就是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姜洋稱,要立足國情實際,深化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他還表示,將進一步便利境內外市場主體進行跨境投資,擇時啟動深港通,完善滬港通。繼續推進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循序漸進地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商品期貨市場。進一步拓寬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渠道,支持境內企業做優做強。

在與英國金融監管層的交流中,祁斌也表達了中國將繼續推進對外開放的決心。“中國將來要面對的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MSCI只是一個由頭,不管納不納入,中國的改革開放都不會停止。”祁斌表示,中國市場在很多方面可以向國外學習。比如,英國倫敦各類市場之間協作非常好,中國可以借鑒其在機構間合作、國際同行合作的經驗。

境內外不同市場合作中,監管層面的合作至關重要,這在此前滬港通的推進和落地中已有體現。“涉及到兩個市場的合作、兩個區域的合作,監管的合作非常重要。‘滬港通’能夠短短幾個月就推出來,與北京和香港監管機構的互信合作、高效率的協作非常相關。”闕波在討論中稱。

雖然香港市場與境內市場有較大不同,但也在語言、文化、習慣等方面與內地有深層次的互相理解。與此相比,英國市場與中國境內市場存在的差異要大的多。

除了時區等物理概念上的不同,監管體系也存在較大差別。比如已在研究中的“滬倫通”項目,首先需要面對的即是兩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模式差異問題。據Megan Butler介紹,英國監管體系采用的是基於不同監管機構之間合作的混業監管模式;監管架構的基礎並非分業、不同業務線,而是基於風險的整合監管。

與國內金融市場監管體系不同,英國采取的是“雙峰監管”模式。

“我們要監督銀行、保險、對沖基金、資產管理、P2P、股票、股票中介等,但不做審慎的系統性監管。對於銀行業和保險業來講,這是央行即英格蘭銀行要去執行的監管,因為央行會有更好的技能和連接性。”Megan Butler介紹稱,在“雙峰監管”模式下,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會與央行保持每天的交流,盡可能開展合作,做一些實地檢查和共同審慎監管。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明晟公司將僅以電話會議方式宣布是否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市場對答案最終是“是”還是“否”依然存在爭議。

“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長遠期來看沒有懸念,”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及負責人錢於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決定A股能夠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非常根本的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貿易貨幣,而隨著國內人民幣資本市場開放步驟加快,人民幣也在亦步亦趨往全球投資人接受的投資貨幣方向邁進。

在錢於軍看來,MSCI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的需求,因此今年A股納入MSCI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11

A股入MSCI明日再闖關倒計時 市場靜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149.html

北京時間6月15日淩晨5點,MSCI將宣布是否把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在近日舉辦的2016年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理論上講一個沒有A股市場的國際指數,至少是不完整的。但他也稱,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是歷史必然,證監會對此“順其自然”。“中國將來要面對的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MSCI只是一個由頭,不管納不納入中國的改革開放都不會停止。”

兩度期待 兩度落空

2013年,A股首次入選MSCI“潛在升級市場觀察名單”,次年6月,MSCI決定暫不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2015年,A股的納入再度落空。MSCI提出了一系列有待中國市場解決的問題,包括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限制和投資收益所有權等,並宣布與中國證監會組建工作組,幫助處理解決阻礙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遺留問題。

MSCI的審議標準主要涉及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上市公司市值和股票流動性,以及市場準入條件三個方面。全球最大的國際基金之一Northern CrossLLC前合夥人高海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A股在前兩個條件已經滿足MSCI的要求,主要障礙來自於第三個條件。中國資本市場並不自由,不僅體現在股市上,債券、貨幣也是一樣,致使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自由度、可參與度存在質疑。”

再次沖關 順其自然

近兩年,外匯管理局、證監會等多部委在推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領域都做出了諸多努力。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表示,中國將向美國提供2500億元人民幣(合約380億美元)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其規模僅次於香港。至此,總體境外投資中國市場的額度將達到14600億,無疑成為A股納入的加分項。

高海認為,滬港通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包括未來的深港通,都標誌著中國市場的逐步放開。

據彭博報道,國金證券認為目前中國已解決了去年MSCI提出的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限制和投資收益所有權的問題。

“中國A股市場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也是全世界第一大新興市場,而且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市場,理論上講一個沒有A股市場的國際指數,至少是不完整的。” 祁斌在2016年陸家嘴論壇上表示。

他介紹說,中國方面對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市場做了很多努力,這不僅是為方便國際投資者,也是為了提高本國監管效率。

他同時表示,長期來看A股納入MSCI是歷史必然,證監會對此“順其自然”。“中國將來要面對的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MSCI只是一個由頭,不管納不納入中國的改革開放都不會停止。”他稱。

機遇 還是挑戰?

如果A股成功進入該指數,MSCI將於2017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評估後開始執行。匯豐銀行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稱,MSCI可能將5%的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屆時A股在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在1.1%左右,意味著將有200億-300億美元資金從主動型和被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流入A股。匯豐強調,若所有A股均納入MSCI指數,那麽其所占權重可能在18%左右,進而導致多達5000億美元資金流入。

針對入指數後中國是否還能有效控制資本外流,高海表示將不會造成影響,“中國主要管制的是資金流,而非作為投資行為的買賣股票。”

高海稱,A股被納入MSCI指數主要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被動基金,如ETF等要進行補差;其次,這將會對中國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管理與審批產生更好的監督和促進作用,讓我們的市場制度與國際準則接軌,使其更加正規、靈活、開放和自由,從而吸引更多種類的投資者與投資機構進入市場。因而,不論此次A股是否能夠沖關成功,所有為之付諸的努力都將深遠影響著中國金融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92

萬科重組闖關倒計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773.html

6月15日,萬科(000002.SZ)發布停牌進展公告稱,公司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相關工作正常推進,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鑒於重組較為複雜,交易金額巨大,重組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A股股票將繼續停牌。

按照萬科重組進程來推算,該公司最遲複牌時間將延後到7月初。而接下來的半個月對於萬科重組來說無比關鍵。

此期間,公司除了需要披露其最終的重組方案之外,更關鍵的是需要獲得董事會以及交易所審核通過,以及爭取市場諒解和支持。從某種程度上看,萬科重組成敗全系於此。

在6月15日的公告中,萬科重申,公司已於2016年3月12日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目前雙方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小組正積極協商交易方案,推動中介機構開展相關工作,各方面工作有序推進。

事實上,離萬科交出最終的重組方案僅剩下兩天時間,這份涉及多方利益的方案首先將面臨萬科董事會的拷問。據悉,萬科將在6月17日召開董事會審議方案。

從近期萬科頻繁向外界透露的信息來看,其引入深地鐵這一重組方案已確定無疑,此前外界有關華潤從中插手或導致深地鐵入主受限的傳言可靠度變得極低。

萬科和深地鐵在6月13日高調舉行城市軌道論壇,之後萬科周刊發布《城市,在地鐵之上綻放》等動作,皆顯示萬科與深地鐵有意在眼下這一個重要的時間端口宣傳造勢,以最大限度獲得包括董事會成員、股東以及市場的接受和支持。

此前有機構測算,萬科完全通過發行新股收購深地鐵資產的話,假設參考以A股股價停牌前20個交易日的90%(16.34元/股)作為發行價,對價在400億~600億元,深圳地鐵攤薄後持股比例將為18.15%或24.96%,華潤攤薄後為12.48%或11.44%,寶能系為19.88%或18.22%。

如若最終的方案如此,王石期待以此擊退寶能的願望或可成功。但有消息顯示,最終的交易並不僅有萬科和深地鐵兩方,還有潛在的交易方可能出現在最終的重組方案中。

萬科在公告中也強調:除地鐵集團外,公司於2015年12月25日就擬議交易與另一名潛在交易對手方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除該潛在交易對手方外,公司還在與其他潛在對手方進行談判和協商。

在此之前,市場最關心的是,深地鐵入主之後華潤的地位將如何安放。今年3月,華潤曾就萬科引入深地鐵的程序提出質疑。此番華潤是否已經與萬科和深地鐵達成共識,仍是董事會上的一大看點。消息顯示,萬科正努力爭取在6月17日召開的董事會上讓重組方案獲得通過。假如方案未獲得董事會認可,擺在萬科管理層以及王石面前將是一個尷尬的局面。

即便重組方案在董事會上獲得認可通過,萬科面臨的下一個難以預計的局面將是市場的態度。按照進程,萬科股票將在7月前後複牌,複牌之後的股價表現,將直接影響到寶能系以及中小投資者的態度。而萬科的重組方案最終需要在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才算是大功告成。在一定程度上看,A股在未來半個月的走勢,也將維系著萬科重組之成敗。

從現在開始,且看看萬科的運氣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35

嚴審上市公司募投項目:過度融資闖關難

針對重大資產重組的一系列監管新政出臺,從制度和交易設計層面讓資本市場迎來全面整頓。新規震懾之下,上市公司再融資迎來巨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頻現調整,募投項目全面嚴審、融資規模大幅縮減。在多位投行人士看來,再融資市場的監管趨緊,意在要求企業合理規劃融資規模、提高融資的針對性;對於部分美化負債表的行為予以控制,避免過度融資。而監管的最終意圖,仍是提升上市公司真實業績。

新規顯效:融資規模“大瘦身”

“原來有的重組方案募投項目十幾億元都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現在不行了,預審員根本就不讓往上寫。”某券商北京投行部人士透露道。

6月17日,證監會以監管問答形式、對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做出政策調整。按新規要求,募集配套資金不能用於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銀行債務。該消息一出,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頻現調整;而除了配套募資的用途相應變更,涉及“補流”和償債的募投項目也紛紛出現調整。

7月5日晚,亞太股份(002284.SZ)發布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的公告。其中,原方案中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億元,計劃投向4個項目融資並以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調整後,募資總額縮減為19億元,“補流”一項被刪除。7月2日晚,國中水務(600187.SH)的非公開發行方案調整中,3億元的償還短期融資券項目被“砍掉”,募資總規模也隨之縮減。

“近期(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很難做。”多名投行人士均發此感慨。上述券商北京投行部人士就表示,在近期的方案制定和調整中,如果募集資金項目投向中存在部分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流”的,常規應對做法是盡量刪除,很多方案的募集資金都明顯減少。類此前幾年將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流”的操作,當下更沒有可行性。

上海某大型券商保薦人王海(化名)還表示,監管層近期審核導向有意朝“降低融資規模”上側重,部分方案也會接受窗口指導。從提高過會通過率的角度考慮,部分上市公司當前階段會選擇順勢調整。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募投項目均已變更或刪除,這與此前嚴查涉及互聯網金融的並購重組的政策思路一致。在此趨勢下,部分上市公司還出現了臨陣替換募投項目的“大變臉”怪現。

天成控股(600112.SH)在去年12月通過了非公開發行預案,7月3日發布調整方案的公告。公司稱,由於證券市場和相關政策發生較大變化,為順利發成此次發行,募投項目和定價方式進行重大調整。原方案擬募資36.8億元,全部投向基於移動互聯的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調整後的方案將擬募資12.63億元,其中6億元投向超高壓、特高壓變壓器用分接開關研發及智能制造項目、智能固體絕緣開關櫃產業化項目,另有6.63億元償還銀行借款。

尺度收緊:流動資金測算趨嚴

比起直接砍掉“補流”和償債等募投項目,更為常見的操作是壓縮補充流動資金規模。7月4日晚,華友鈷業(603799.SH)的非公開發行方案調整中,募投項目里的補充流動資金一項的規模從6.65億元降為4.06億元。6月29日晚,棕櫚股份(002431.SZ)也對非公開發行方案進行調整,補充流動資金一項從9.5億元“縮水”至2.4億元。

值得關註的是,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中補充流動資金的規模,為何能出現“過山車”般的波動?上市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如何準確測算?

王海對此介紹,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的規模測算,可以按照銀監會針對流動資金貸款的管理辦法公式計算,也可以按照企業銷售增長來測算。

在實際操作中,若按後一種測算方法,除非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較大的收入增長,否則很難測算出大額的流動資金規模。按照銀監會管理辦法的公式,此前在部分參數選擇上有一定的伸縮空間,較常被采用。“但現在要求嚴格按照公式測算,參數選擇方面也大幅收緊了。”

審核升級:非資金性支出受關註

再融資的監管審核,還在不斷細化和升級中。樂普醫療(300003.SZ)6月29日晚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的調整公告。其中,募投資金用途中原擬投入2.73億元的“樂普心血管網絡醫院及O2O營銷網絡體系建設項目”被刪除,總募集資金也從不超過9.92億元降為不超過7.19億元。

控制過度融資的監管趨緊,樂普醫療的項目融資又緣何被刪除?證監會之前的一紙反饋意見,道出了其中玄機。公告稱,樂普醫療於6月7日收到證監會的反饋意見通知書。針對上述項目,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本次募投項目的投資構成明細、測算依據和測算過程,以及是否使用募集資金安排非資本性支出及其合理性。

在調整方案的說明中,上市公司並未說明相關理由,僅強調調整的過程合規。有投行人士稱,不能肯定問詢是否為取消此募投項目的原因。但針對非資本性支出的審核,卻明顯加緊,而樂普醫療也並非首家被問及募投項目中非資本性支出情況的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奧飛動漫、楚江新材、數字政通都被證監會問及,要求說明是否使用募集資金安排非資本性支出。

王海介紹稱,資本性支出可理解為用於構建資產的支出,如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支出。相對而言的是費用性支出,即非資本性支出,具體可體現為人員工資,房屋租金、廣告營銷費用等,進入當期損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一般要求用於資本性支出。如果是費用類支出,就該列支在補充流動資金里。”

嚴查非資本性支出,這在多位投行人士看來,是嚴控募投項目的新監管舉措。意在要求企業合理規劃融資規模,提高融資的針對性。對於部分美化負債表的行為予以控制、避免過度融資,而最終意圖仍是提升上市公司真實業績。“防止圈錢,把錢用在刀刃上。”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總結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597

這家公司用生存遊戲 玩出業務力 VinoPro要員工闖關 按業績挑座位

2016-07-04  TWM

這是周三上午,VinoPro的六十名員工在加州聖塔羅沙(Santa Rosa)的公司會議室聚集,準備進行每天上午十點半的「四分衛會議」。

坐在前排的是十三名新進人員,正在接受代表酒廠做電話直銷的訓練。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傑夫•史蒂文森(Jeff Stevenson)那張粗獷、但看來有些憔悴的臉孔,投影在一張大屏幕上。

史蒂文森從義大利一處出租別墅中,透過Skype向與會員工問候。他此刻正在義大利度過一次「工作假期」,所謂「工作」,意指他要盡可能品嘗各式各樣的義大利葡萄酒。

定「瑪利歐」日

賣一千美元 賺一個氣球

史蒂文森不是那種將酒在嘴裡漱幾下就吐出來的品酒人類型。他向員工打招呼,邊說道,「如果你們發現我的兩眼有一點發紅,那是因為我昨晚喝得爛醉。」史蒂文森的視訊結束後,銷售副總唐尼•法納(Donnie Varner)宣布今天是「瑪利歐」(Mario Kart)日。

每一名銷售代表都得將三個氦氣球,綁在他或她的辦公桌上,象徵玩家在這個任天堂著名賽車電玩遊戲開始時獲得的三條命。賣了價值七百五十美元的酒,你可以戳破同事桌上的一個氣球;賣了一千美元,你可以為自己多賺一個氣球。

今天下班時,辦公桌上氣球最多的銷售代表贏得首獎:品嘗特別的酒。在場那些老業務已經玩過這把戲,法納這番解說是說給那些新進菜鳥聽的。他們怎麼反應──是興奮?害怕?還是拚命猛衝業績?──決定他們是否能在這家公司出人頭地,還是很快遭到淘汰。

在VinoPro(去年營業額為四百五十萬美元,約一億四千四百萬台幣),競爭就是一切。史蒂文森與法納設計了一整套窮凶極惡的競賽、遊戲與伎倆花招,藉以篩除不適任員工,一方面也讓業務員不斷努力,不敢稍有懈怠。

公司設有名人堂,像跑馬燈一樣不斷秀出每天業績最佳的員工。公司設有「黑武士」(Darth MotiVader)視訊面板,顯示誰在電話上投下最長的時間。每在新一季展開時,銷售代表要按照他們前一季的業績重新調整辦公桌的位置。或許這些把戲玩久了也讓人倦怠,不過沒關係:在我們的財務福利最佳五十名(Best 50)排行中,VinoPro名列第一。

贏家魯蛇坐哪

從賞景房到廁所旁

布莉妮•佛南德(Brittney Fernandez)說,「想在這裡工作,你得有某些人格特質才行。」佛南德顯然具備這些特質。她的那間專用辦公室不僅龐大,位置也絕佳,能將公司養鴨池塘的美景盡收眼底,證明她第一季的業績傲視群倫。

新銷售代表在一開始只有一個帳戶;最初九十天的廝殺非常慘烈。不過能夠屹立不倒的人大多數都會留下來,而且報償也很豐厚。業績最佳的前幾名銷售代表,一般都能賺到二百二十萬到三百八十萬元台幣的年薪,外加佣金。

當然,還有免費喝酒的好康。只要你肯花點時間在辦公室裡多逛逛,總會有人過來為你遞上一杯美酒。

想在午餐以前賣酒很難,也因此,為了讓員工在傍晚時分衝高業績,法納經常在下班前最後一個小時舉辦「工作快樂時光」,也就是說,讓員工一邊喝酒一邊工作。他信誓旦旦地說,賣酒就像打保齡球與射飛鏢一樣,喝得微醺能表現得更好。

所幸,因為晚上睡得太晚而在第二天上班時顯得邋遢,在VinoPro見怪不怪。只要不讓宿醉影響到你的業績就行了,當然,除非你不在乎辦公桌被擺在廁所邊上,自又另當別論。

VinoPro創辦人史蒂文森設計一系列遊戲競賽,讓銷售員邊玩邊衝業績。

VinoPro

成立:2008年

創辦人:傑夫•史蒂文森

主要業務:葡萄酒代理銷售平台

員工數量:60人

三年成長率:90%

撰文 / Jeff Bercovici 譯者•陳曉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00

沒水用,照樣能蓋26公頃度假村? 打臉小英 東部最大開發案闖關內幕

2016-07-11  TCW

新政府上台後,環保署首個通過的大型開發案,竟無具體供水計畫,七月七日若環評補件通過,將讓蔡英文三大承諾破功。

桌上擺著檳榔、香菸飲料,七月一日的台東縣東河鄉公所很熱鬧,縣議員、ATT吸引力集團代表,三、四十名鄉民,都在現場。

這是「東河鄉都蘭段渡假村開發計畫」(簡稱都蘭案)環境影響說明會,開發基地占地近七公頃,營業後每日接待最大旅客量一千人,將成為短短十公里的都蘭灣中,第五個飯店開發案、也是最新的一個。

爭議一:與民搶水

遭嗆不是有錢延管線就好

六月二十九日,一座二十六公頃、五百五十個房間、東海岸最大的開發案──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簡稱棕櫚案)有條件通過環評,引發軒然大波。上述「最大」以及「最新」,相隔僅五公里,而最爭議的美麗灣度假村,則坐落在這兩案的下方。(詳見第四十三頁地圖)

《商業周刊》記者來到都蘭案說明會現場,記錄與會者的爭執點。這些爭執點,也是上述開發案的縮影。

會中,開發案主ATT的代表,重複強調是來當鄰居的,當地居民、水利會、自來水公司,卻直接從交通、環境、供水、就業面,要他們放棄。

「為什麼要在山上蓋六層樓飯店?你們對面的地塌三次哎!」 「你知道我們夏天都缺水嗎?只能洗井水!整個東海岸水是不足的,不是說你有錢延管線就好,是水不夠!」當地部落居民紛紛發言。

自來水公司代表也提醒開發單位,若要從成功鎮埋設管線引水,至少需要三億元,按現況,水公司以民生用水優先,無水可給。

業者強調開發是為了在地發展,在地年輕人立刻反駁,旁邊二十幾分鐘車程的台東市,光是飯店職缺就有兩百多個,現在台東是「事找人」,他問:「為地方帶來利益?是都蘭需要還是你們需要?」

目前台東旅館房間數已超過六千間,還不包括大小民宿,觀光局去年特別對都蘭灣做了永續發展評估,發現都蘭灣既有開發案房間數已遠超過需求,十公里灣區有超過一千四百間房間,建議改建舊屋、翻修既有飯店,取代開發。

爭議二:制度漏洞

所有問題用「補件」通過

七公頃的都蘭案已受到在地壓力,那二十六公頃的棕櫚案,為何能在環保署長李應元主持、十七個專家學者投票下,決議「有條件通過」?它難道沒有都蘭案關於水、部落同意、環境承載量等問題?

這正是棕櫚案「有條件通過」的爭議之處,當天在台北環保署超過四小時的會議,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七次要求與會委員、開發業者回應爭議,但最後敵不過表決,會議結論把最爭議的問題,包括用水、原住民、國有地使用,都以「補件」報告方式通過。

這不僅凸顯環評制度的缺陷,也一舉戳破了蔡英文政府的三大承諾——為東海岸發展盡速實施觀光承載分析、政策性環評(見小辭典),以及從傳統領域開始展開對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

首先,是部落同意權。原住民立委高潞以用指出,棕櫚案位於都蘭、加路蘭、刺桐三部落的傳統領域,須三部落同意。都蘭部落早已發出反對聲明,開發方後來只列刺桐部落同意。據了解,所謂刺桐部落同意,也是在部落慶典時突然出現,要求大家簽名,不如原民法要求的正式說明會形式。

總統蔡英文在大選前來到東部的青年座談時,曾對著當地青年承諾,要盡速為東海岸開發進行觀光政策環評與觀光承載分析;八月一日,她也將對原住民族正式道歉,做為轉型正義的第一步,卻放任此案未取得開發範圍內的原住民部落同意就通過。

第二,都蘭灣區開發案密集,總體環境承載風險未知。觀光局所做「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案」已發現此灣區不適合新增大型飯店,卻沒進一步展開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性環評和環境承載量調查,即使在地民眾提出塞車、缺水、魚類病變等情況,也無法直接影響環評結果,讓都蘭灣至今沒有符合現況的永續發展政策。

更嚴重的是,民生用水。

棕櫚案將為當地帶來龐大的資源排擠。二〇〇〇年,自來水公司曾發文開發單位,無水源可供給使用,如須從台東系統引水,必須花費四千三百萬元。二〇一三年水公司第二次發文,雖多出「原則同意」四字,但強調無剩餘水量提供,須開發單位發文提出開發時程,才能進行實質評估。

兩次發文都表示水源不足,也要求業者提出進一步說明,水公司才能提出供水的具體同意及計畫。水公司內部人員表示,開發業者遲遲沒有提出確切申請,當時估算的四千三百萬成本早已失效,聽到棕櫚案有條件通過,他大聲澄清,水公司絕對還沒有同意具體的供水計畫,環評委員卻已經通過環評。

攤開開發業者環評說明書,上頭卻說自來水公司已同意供水,連管線設備費用都談好了。而當詹順貴現場問起自來水公司是否已同意供水?業者當場卻以水公司在一九九四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前的延長管線計畫來敷衍回應。

問題點:等不到政策

花一年立法,業者早上壘

即便如此,環評委員仍要求業者七月七日補件的方式,有條件通過此案。「業者補件送來的資料,屆時端看環評會議怎麼解釋,」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解釋,有條件通過後,環評委員等同表態,即使業者補件資料不完備,只要委員點頭,也很難對決議翻案。

一位不願具名的環評委員表示,在過往環評失效的判例中(指美麗灣度假村),法院認為環評不能以要求補件方式通過,凡有爭議之處,必須先補足文件、釐清事實,經過會議討論、審議之後,才能通過。可惜的是,棕櫚案只要求業者補件報告,等於無視先前的美麗灣環評的判例。七月七日是業者補件的期限,若是業者無法出示文件,「外界會怎麼看待我們的決定?」這位環評委員說。

有條件通過,可能減低環評委員的負擔,卻可能永遠傷害都蘭灣。

蔡英文對東海岸許下「政策性環評」承諾,是因現有環評採個案環評,不足以理解每個開發案加總起來,對環境的影響。沒有政策環評,東海岸開發有如蒙上眼睛。

就在本刊截稿前,行政院長林全七月五日召開緊急會議,由政務委員張景森要求觀光局立刻展開東部觀光發展政策性環評。但等到政策出爐,可能還要一年以上。這一年之中,東海岸還有五個已拿到環評的老案,都有闖關的能力。

不只老案,最新闖關的都蘭案已經透露東海岸開發的蠢蠢欲動,台東縣府也一路從海岸法管理範圍劃定、美麗灣開發案是否再重啟環評,都在試探新政府的態度。

小英政府的三大承諾難道真的只能破功?有條件通過環評的棕櫚案,有可能在七月七日前喊煞車嗎?

解方:程序把關

小英承諾,靠三部會來守

答案,在觀光局、內政部、原民會手上。

原民會根據原基法,如果強力把關,能主動要求各開發案取得相關部落同意,並發文觀光局影響計畫核定。小英總統口中「為原民守護權益」,絕不只是如同棕櫚案會議現場,把法條念出來、隔天發個新聞稿就算。海岸法的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若積極,也能盡早公告海岸法各級管理範圍,減少不當開發造成的永久傷害,也能幫助業者準確的投入開發資源,符合林全口中對環評「效率」的要求:「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而做為所有觀光旅館業的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更是台灣近年所有觀光開發案爭議的核心。過去數年,觀光局已經多次錯失主動實施政策環評的機會,如今在林全要求下可能總算行動,但短期內,以棕櫚案為例,觀光局可以在興辦事業計畫定稿之前,主動要求原民會、內政部、環保署等,在各行政程序上把關,為小英政府守住承諾。

一個十四年老案,意外成為新政府考驗。環保署對東海岸最大開發案「有條件通過」,已經為沉潛許久的開發案們吹起號角,各部會若是繼續選擇消極,既有法律都放著不用,未來再多新法條,可能也守不住台灣的環境,東海岸則將繼續籠罩在馬政府時代至今的陰影裡。

開發程序多走一步,「整包易主」喊價空間更多

要理解棕櫚案的意義,必須了解開發案的「投資學」。東部土地仲介告訴我們,當地開發案的投資術,至少有三種:

第一,開發案背後,股東就像投資一般公司,環評許可、建照有無、開發案大小、房間數,都影響股權價值,這讓開發計畫一開始都以最大量體試圖闖關。

第二,開發案除了是投資,也是集團多角化經營方式,有助拉高母集團想像空間與地方合作籌碼,甚至成為母集團對外籌資題材。

第三,開發案每走完一步程序,就多了「整包易主」的喊價空間。

當地仲介表示,開發案如經營企業,各種方法都有,不變的是必須確保有商機,而制度、社會氛圍轉變,都導引著開發者判斷。棕櫚案與都蘭案的闖關,不只測試小英政府對承諾的堅持,也是對東海岸十一個開發案的信號。 (文 劉致昕)

小辭典

政策性環評

環境影響評佔可分:

個案環評:評估單一開發行為對環境影響,做為審查及對外說明用

政策性環評:是對政策至其他替代方案全面性評估,包括累積性、潛在不受制度規範的影響,讓政府在環境管理及人為開發中取得平衡和最大效益

撰文者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