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滬港通」橫空出世,「跨境套利」遊戲降溫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924

對人民幣貶值最為恐懼的不是國際投資者,而是那些共同搭建「跨境影子銀行」的國內企業、銀行和香港金融機構,這一波貶值,給他們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不過,新開闢的滬港通試點,正試圖打開正門,變短期套利為長期投資,這為香港帶來新的機會。

2014年4月10日,內地與香港證監會聯合宣佈,將在6個月內推出「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簡稱「滬港通」),這一舉措被市場廣泛認為是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個實質性步伐。

公告稱,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加上港股通總額度2500億元,人民幣跨境投資總額度增加到5500億元規模。

在繼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機制之後,投資於內地股市的滬港通機制的推出,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香港金融市場也正在經歷著從「國際資本舞台」向「人民幣國際化橋頭堡」的角色轉變。

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中,香港金融市場一直被視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重要「中轉站」,也成為國際投資者觀察中國內地跨境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窗口。

過去數年中,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美元貶值,使得規模空前的國際資本聚集香港市場,不斷尋找在人民幣匯率和資產價格上升過程中的投資與套利機會。然而隨著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大幅貶值,這些以美元形態存在的套利資本中,相當一部分卻意外地顯現出其源自國內資本的「本來面目」。

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一「跨境套利資本」源頭的內地化,反而為以人民幣結算為基礎的滬港通機制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與機會。

「熱錢」虛熱

高達數千億美元規模的跨境融資,究竟是套利「熱錢」還是「正常信貸」?市場研究機構與香港金融監管當局展開「口水戰」。

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貶值約2.5%,為20年來最大跌幅。

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的預期被打破,影響匯率波動的「市場化力量」越來越受到各方投資者的關注。

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出口較去年同期下跌6.6%,進口更令人擔憂地下跌了11.3%,這一數據迅速被市場觀察者視為「中國經濟整體疲弱」的最新例證。

實際上,隨著人民幣的罕見貶值,加上一系列市場化違約事件的爆發,以及金融機構不斷釋放緊縮信貸的信號,投資者已經開始用腳投票,撤出中國。

據《華爾街日報》統計,14家管理著一半以上QFII(合格境外投資機構)額度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資產在3月份減少了53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資產價值縮水14%。

而在3月的前20天,投資者從中國公司債券基金中撤資11億美元,為2月份的兩倍。

瑞銀證券分析師則注意到,香港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人民幣QFII指數基金也在發生方向相同的變化,比如南方A50的份額在3月以來持續淨贖回超過10%。他們認為這一「從未發生過的現象」說明,人民幣匯率貶值已經令海外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出現了動搖。

相對於經濟增速放緩的長期趨勢,海外投資者們更擔心的是:隨著升值預期改變,大量「熱錢」流出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而不得不增加購匯規模,貨幣中的外匯佔款進一步增加,導致對國內信貸形成新一輪收縮,形成「信貸收縮+貨幣貶值」的惡性循環。

作為這一觀點代表的大和資本,其經濟研究副主管賴志文在接受《新世紀》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數年,經由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多達1萬億美元,並認為自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國內三分之一的經常賬戶盈餘並不是來自貿易收入,而是短期投機資金的湧入。

基於這一龐大的「熱錢」規模估算,大和資本成為了「看空」人民幣匯率的機構代表:其3月報告稱,人民幣兌美元今後兩年還有10%的下行空間——這一巨大的貶值空間,意味著數以千計的企業將面臨違約風險,甚至中國金融機構有可能爆發系統性危機。

但是,香港金管局對此並不買賬。4月2日晚,香港金管局特別發佈聲明,稱國際清算銀行去年統計的4300億美元跨境債權中,有3200億美元屬於銀行同業信貸,不應被視為「熱錢」,並表示對相關跨境貸款,金管局近年來一直進行現場審查,「總體而言沒有發現重大問題」。

幾乎可以印證金管局聲明的是,3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結構顯示,中國對歐美和東盟、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均持續增長,唯獨與香港貿易總值大幅下降33.3%。如果去掉香港貿易波動之後,中國一季度的進出口貿易,仍處於正常的恢復性增長階段。

由此看來,在這場直接影響到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判斷的「貿易波動」之爭背後,是國內銀行與資本的真實需求,這是過去數年,他們在香港——這個全球最大、最快捷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套利中心,展開的一場「跨境套利」遊戲。

跨境影子遊戲

在「匯率套利」這一表象背後,是國內銀行機構繞過監管政策,利用「跨境融資」模式,大規模擴張表外信貸規模的現實。

就在國際觀察者對中國近年來急劇膨脹的「外債規模」憂心忡忡之際,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王志浩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

在比較分析了中國對外負債總額、國際清算銀行與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的不同外債數據後,王志浩注意到,中國銀行業和企業向境外銀行貸款規模,在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時間內,從不足1000億美元劇增至6530億美元(截止到2011年9月),其增速之快令人吃驚。

其中至2013年三季度已增加至約4200億美元的銀行業外債中,大部分來自香港等離岸市場的信用證貼現和同業代付業務——香港金管局所公佈的3200億美元「同業信貸」即源於此。

這意味著本來作為國際貿易中常用金融服務的信用證貼現,在2010年6月隨著人民幣貿易結算機制的擴大,迅速轉化為某種「跨境融資」模式。

在這一模式中,國內企業以銅、鐵礦石等大宗金屬商品為載體,在大規模進口的同時,以信用證貼現等方式,將國內資本轉換為「外資」,再通過貿易融資等渠道投入國內信託理財等高息產品。

這種操作手法中,最常見的就是「內保外貸」。所謂「內保外貸」,即內地企業先將自身資產抵押給內地銀行,銀行開具保函、信用證給企業,企業再以保函通過在港成立的窗口公司向香港銀行貸款,並且貸款主要為美元借貸。

一筆「內保外貸」的人民幣海外融資業務,給內地開證銀行帶來三重好處。第一,在資金如此緊張、銀行同業之間存款大戰白熱化的情況下,開證行獲得一筆穩定的年付息3.25%人民幣定期質押存款,如天上掉餡餅,無論是放貸或拆出均穩賺不賠。

第二,開證業務為內地銀行帶來可觀的國際業務結算量。

第三,該項業務因為符合監管當局大力推動的「人民幣跨境貿易業務結算」,所以不受央行、銀監會的監管指標限制。

而企業方面則享受到了可觀的本外幣利差和升值預期下匯差的套利空間。

目前國內人民幣存款年息為3.25%,而海外美元貸款利率僅為1.8%,若加上人民幣每年升值5%,如果用所貸的低息資金再回到內地購買理財產品,足以享受10%左右的無風險利差。

企業以較低利率貸出的銀行資金在轉換成「外資」後重新投入國內市場,在這種「雙重套利」模式下,大量跨境融資資金直接投入房地產市場,一面推高了國內的資產價格,一面也獲得了更加可觀的資產升值回報。

與此同時,香港銀行業也在這種不斷提高融資槓桿的「套利融資」中嘗到了甜頭,在過去五年香港金管局的「苦苦規勸」下,依然欲罷不能地不斷擴大融資規模。

基於這一短期套利資本進入境內的邏輯判斷,王志浩認為,國際市場所擔憂的「中國外債規模劇增」只是某種假相,中國金融體系真正的槓桿問題「不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是來自國內」。

因此,對人民幣貶值最為恐懼的不是國際投資者,而是那些共同搭建「跨境影子銀行」的國內企業、銀行和香港金融機構機構,這一波貶值,給他們帶來了空前的資金收縮壓力。

據瑞銀有色研究員判斷,在連續兩個月的匯率貶值壓力下,截至3月14日,金融銅的進口虧損已達3921元/噸。人民幣假如再貶值5%,負差價將擴張至6327元/噸。而在貿易商迫於資金壓力拋售銅庫存所帶來的價格壓力下,融資銅貿易鏈資金斷裂和企業違約的風險將急劇增加。

與融資銅貿易處於類似風險之中的,是鐵礦石貿易,據瑞銀鋼鐵行業研究員估計,可能有高達30%-40%的鐵礦石庫存被用於融資,一旦人民幣繼續貶值,相關貿易鏈同樣處於資金斷裂的風險邊緣。

而作為跨境套利資本所青睞的房地產市場,在銀行信貸和信託理財資金的多重收縮下,因槓桿效應而帶來的高額投資收益率已迅速收縮,部分中小型地產企業甚至陷入資金鏈斷裂的窘境,信貸違約也成為了套利資本們所不得不面對的新風險因素。

新的均衡

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均衡機制形成後,跨境套利模式將受到來自市場風險的約束;同時新的市場互通機制的出現,仍將為監管層提出一系列新的挑戰。

實際上,對於這一跨境融資模式的出現,內地和香港金融監管當局都已高度關注,並出台了多項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2013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13年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推進以及人民幣單邊升值影響,當年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大幅增加22.5%,累計成交11.2萬億美元。

對於這一交易規模的迅速膨脹,外管局報告中明確指出:「企業以人民幣掉入外匯開展理財業務是推動掉期交易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掉期市場的交易特徵和本外幣融資功能突出。」

早在2012年8月,銀監會就對深具「表外融資」特徵的跨境銀行同業代付業務加強了監管,要求將相關業務貸款從過去的「表外業務」返回銀行資產負債表內,有效地約束了同業代付業務的規模與風險。

而香港金管局在過去五年要求所有駐港銀行定期報告「對內地非銀行業務風險敞口」的基礎上,在近期更專設了監督內地貸款審批的部門,並推出貸款穩定基金,以限制相關金融機構的流動性。

儘管金融監管政策不斷加強,但是在人民幣長期升值帶來的套利模式誘惑下,兩地金融機構仍然前仆後繼地湧入跨境套利市場。在這種近乎對沖基金的跨境套利模式下,所謂「貿易融資」已經成為國內影子銀行體系的一個重要資金來源。

據朗伯德街研究公司估算,在套利資本推動下,人民幣匯率目前比其公允價值高出15%至25%,嚴重傷害了正常經營企業的利潤。而一旦市場預期逆轉,相關套利資金將蒙受巨額損失。

而隨著央行近期引導的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市場研究機構們也越來越多地注意到人民幣「升值拐點」的到來:據瑞銀統計,自2007年以來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幅度高達30%左右,這一大幅升值已經使得中國前期的大規模貿易順差迅速趨向平衡。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則認為,隨著中國經常賬戶盈餘大幅下降、美元弱勢時代的過去以及對資本流出管制的放鬆等因素的出現,人民幣匯率將進入某種「大體均衡」的波動階段。

而金融監管部門也正在利用這一難得的「均衡」態勢,一方面不斷減少對匯率市場的常態式干預,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另一方面則迅速推出一系列新的金融改革政策,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就在4月10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將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這意味著兩地監管部門籌備多年的「滬港通」即將正式推出。

這一新的資本互通機制,不僅為人民幣國際化打開了離岸債券市場之外的另一條重要通道,而且為過去只能以「貿易融資」形式曲線投資國內市場的國際資本帶來了一張合法的「入場券」。

新的資本互通機制,也正在帶來市場結構的變化:在短期套利資本因為市場波動風險不斷加大而陸續退場之際,專注於長期回報的機構投資者卻在開始進場。這些包括共同基金、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在內的長期投資者基於對中國經濟和人民幣長期前景的樂觀預期,並不介意資金在國內「鎖定一到兩年」。

而對於兩岸金融監管機構而言,包括「滬港通」在內的新市場機制的建立,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論壇上的表態,將為市場化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41

居民人民幣跨境嘗試

2014-07-21  NCW
 
 

 

中行「優匯通」業務意味著資本項目自由化又向前推進一步。現實是跨境人民幣和外幣的監管已形成「雙軌制」◎ 財新記者 霍侃 ? 吳紅毓然 文kuokan.blog.caixin.com|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隨著聲明發佈和業務暫停,中國銀行「優匯通」風波平息。

但有關跨境人民幣業務與外匯管制、資本項目可兌換關係的討論,再度升溫。

「優匯通」屬於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通過跨境匯出人民幣、在境外結匯,突破了過去個人只能匯出外匯、且每人每年境內購匯額度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政策限制。這一業務被央視報導質疑,一度引發軒然大波。中國銀行聲明回應稱,這是在符合監管原則的前提下,先行先試,於2011年試點推出的人民幣跨境轉賬業務,僅限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兩種用途。

財新記者獲悉,中行試點得到監管部門的口頭認可。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認為,這項業務意味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之下,資本項目自由化又向前推進一步。

他擔心,現在流入中國的資金都是短期的,而流出的資金用於投資移民、海外購房,都是長期資金。

2009年7月開始試點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按照先企業後個人、先貿易後投融資、先經常項目後資本項目的順序漸次推進,且強調滿足實體經濟需求。

從試點開始,跨境人民幣業務就採取與外匯不同的管理框架和思路。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應該比外匯管理更簡便,因為人民幣是本幣,對國內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與外幣不同。不能因為出境或跨境流動,就把人民幣當外匯管理。當然,跨境人民幣與國內人民幣也不同,因此可以分為國內人民幣、跨境人民幣、外匯三種。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認為,目前跨境人民幣和外幣的監管已形成「雙軌制」 ,這種現象很難持續,因為市場主體要規避監管很容易,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就能便利進出。

但瞭解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監管的分析人士認為,要建立本外幣全口徑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並非易事。目前,國際收支統計是本外幣全口徑,外債統計還不包括人民幣外債。

跨境轉賬

中行聲明指出,這是2011年試點推出的人民幣跨境轉賬業務。

財新記者獲悉,參與這項試點的機構,除了中行,還有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等。

但目前未能找到中行開展這項試點的政策依據。2013年3月,工行廣州分行發佈《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管理辦法(試行) 》 ,規定個人跨境人民幣匯 款僅限於經常項目匯款業務,對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境內個人,其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不納入本管理辦法。而且,個人跨境人民幣匯出業務遵循年度限額管理原則,境內付款人實行每人每年30 萬元的最高匯款限額。

熟悉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人士說,工行廣州分行的個人跨境人民幣匯 款業務,跟中行的試點基本一樣,都是將購匯挪到境外。

對於中行所稱的「僅限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兩種用途」 ,工行廣州分行的管理辦法並未提及,而且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很難納入經常項目。

一位參與過中行廣東分行該項業務內部培訓的人士稱, 「優匯通」是作為個人金融業務板塊的重點產品介紹的,單筆限額1000萬元,嚴格審查客戶資金來源,公務員與國企領導不能辦理該項 業務、所有資金需提供合法收入證明。

培訓中,還強調這項業務要低調。

這項業務雖然只在廣東試點,但其客戶面向全國。一位北京移民中介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優匯通」只在中行廣東分行試點,客戶主要為私人銀行客戶,資金都被歸集至廣東分行。

中行聲明稱,辦理時對業務材料進行逐筆審核,且每筆業務均輸入監管業務系統。

此處所指的監管業務系統,應該是指央行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國際收支網上申報系統」 。

截至發稿,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尚未對這項試點業務作出解釋。7月11日,央行新聞發言人通過新華社發聲,稱已經注意到媒體有關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報導,正在對相關情況瞭解核實 ;並提示,在業務拓展的過程中,辦理機構要堅持依法合規,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防範法律和操作風險。

中行「優匯通」業務成為焦點後,上海自貿區的銀行人士頗感驚訝。一位大行自貿區分行人士說,自貿區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細則還沒有出,但還是要看資金用途,看有沒有真實的貿易背景。 「我們問過央行,如果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放開,到海外買房行不行?央行對此還是很謹慎的。 」對於這類創新業務試點,余永定認為,監管部門應解釋清楚,充分討論、論證。

旺盛需求

今年,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快步推進。

6月11日,央行發佈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意見,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由上海自貿區擴展至全國。

除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之外的其他經常項目,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相關的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此前僅在崑山、上海自貿區試點。最近一個月,先後增加了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兩個試點,也可開展個人經常項下和對外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業務。

張明認為,目前中國居民有很強的動機在全球範圍內重配資產,如果放開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資金外流的壓力比流入壓力更大。微觀上,不反對居民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產,但要關注資金外流對宏觀經濟和社會公平的影響。

「優匯通」之所以備受關注,其背景是國內居民跨境匯出資金的渠道受限。在每人每年境內購匯額度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政策下,近年增長較快的投資移民和海外配置資產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在「優匯通」業務出現之前,居民個人跨境匯出資金,合規的做法是每年購匯5萬美元 ;若想匯出更多資金,或是找多個居民分拆購匯並匯出,或通過地下錢莊、虛假貿易,而這些都是外管局禁止,且面臨法律風險。因此,一些可能突破換匯額度的渠道很受歡迎。

一位國有大行深圳分行人士說,要突破換匯額度,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做跨境電商貿易。目前央行和外管局已經批准廣東等地試點, 「只要支付公司獲得央行、外管局批文,幫忙結匯收匯就可以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額度了」 。但他指出,額度也會登記在央行的系統。

近日推出的嘉實資本 - 阿里專項基金產品也頗為吸引眼球。

瞭解該業務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該基金依託嘉實資本海外陽光直投業務設立,通過專戶完成資金出境,享受機構換匯的優惠,資金除了定向參與阿里巴巴IPO 的配售,還可以不返回境內,滿足了高淨值個人客戶子女求學、海外地產投資、海外金融產品投資等方面的需求。

跨境人民幣使用,在以外匯管製為抓手的資本項目管制的大壩上打開了豁口,且有逐步擴大之勢。跨境人民幣業務在推出之初主要考慮貿易投資便利化,但中長期則著眼於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並有通過人民幣可兌換的逐步開放,倒逼外匯可兌換放開之意。

監管之困

2011年11月,時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撰文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如果要深入進行,超越貿易結算,比如允許人民幣進行跨境資本流動,必將涉及到一系列資本賬戶開放的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推動人民幣跨境資本流動和實現資本項目的開放在本質上是可替代的兩類改革。

從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長遠目標看,應建立本外幣統一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體系。國家外管局從2012年開始提出建立健全本外幣全口徑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加強對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和預警。

關於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管理職責分工,2012年4月18日,央行發文稱,按照幣種劃分的原則,明確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由央行貨幣政策二司負責。上述瞭解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監管的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分工安排,可能是有意想打破制度慣性。

對於跨境人民幣業務與外匯管制的關係,2010年6月,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專題報告會上指出,中國目前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外匯管制。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後,現有的管理規定和措施會受到一定挑戰,有些條款要重新審理、思路要重新調整。

周小川說,雖然保留對某些資本項目的管制是合理的,但並不是說要在這些方面「一刀切」地禁止兌換。現存的有些管理措施還可以延續,但不應該用外匯管制的名義,而要用其他有合理依據和客觀要求的方式來管理。

馬駿曾建議,著手研究今後將替代外匯管制的管理短期資本流動的經濟手段,比如對外資流入和境外人民幣流入徵收托賓稅等手段的具體操作方案。

從資本項目可兌換的

長遠目標看,

應建立本外幣統一

的跨境資金流動

管理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08

居民人民幣跨境嘗試

2014-07-21  NCW
 
 

 

中行「優匯通」業務意味著資本項目自由化又向前推進一步。現實是跨境人民幣和外幣的監管已形成「雙軌制」◎ 財新記者 霍侃 ? 吳紅毓然 文kuokan.blog.caixin.com|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隨著聲明發佈和業務暫停,中國銀行「優匯通」風波平息。

但有關跨境人民幣業務與外匯管制、資本項目可兌換關係的討論,再度升溫。

「優匯通」屬於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通過跨境匯出人民幣、在境外結匯,突破了過去個人只能匯出外匯、且每人每年境內購匯額度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政策限制。這一業務被央視報導質疑,一度引發軒然大波。中國銀行聲明回應稱,這是在符合監管原則的前提下,先行先試,於2011年試點推出的人民幣跨境轉賬業務,僅限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兩種用途。

財新記者獲悉,中行試點得到監管部門的口頭認可。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認為,這項業務意味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之下,資本項目自由化又向前推進一步。

他擔心,現在流入中國的資金都是短期的,而流出的資金用於投資移民、海外購房,都是長期資金。

2009年7月開始試點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按照先企業後個人、先貿易後投融資、先經常項目後資本項目的順序漸次推進,且強調滿足實體經濟需求。

從試點開始,跨境人民幣業務就採取與外匯不同的管理框架和思路。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應該比外匯管理更簡便,因為人民幣是本幣,對國內政策和金融穩定的影響與外幣不同。不能因為出境或跨境流動,就把人民幣當外匯管理。當然,跨境人民幣與國內人民幣也不同,因此可以分為國內人民幣、跨境人民幣、外匯三種。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認為,目前跨境人民幣和外幣的監管已形成「雙軌制」 ,這種現象很難持續,因為市場主體要規避監管很容易,把美元換成人民幣就能便利進出。

但瞭解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監管的分析人士認為,要建立本外幣全口徑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並非易事。目前,國際收支統計是本外幣全口徑,外債統計還不包括人民幣外債。

跨境轉賬

中行聲明指出,這是2011年試點推出的人民幣跨境轉賬業務。

財新記者獲悉,參與這項試點的機構,除了中行,還有工商銀行、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等。

但目前未能找到中行開展這項試點的政策依據。2013年3月,工行廣州分行發佈《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管理辦法(試行) 》 ,規定個人跨境人民幣匯 款僅限於經常項目匯款業務,對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境內個人,其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不納入本管理辦法。而且,個人跨境人民幣匯出業務遵循年度限額管理原則,境內付款人實行每人每年30 萬元的最高匯款限額。

熟悉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銀行人士說,工行廣州分行的個人跨境人民幣匯 款業務,跟中行的試點基本一樣,都是將購匯挪到境外。

對於中行所稱的「僅限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兩種用途」 ,工行廣州分行的管理辦法並未提及,而且投資移民和海外購房置業很難納入經常項目。

一位參與過中行廣東分行該項業務內部培訓的人士稱, 「優匯通」是作為個人金融業務板塊的重點產品介紹的,單筆限額1000萬元,嚴格審查客戶資金來源,公務員與國企領導不能辦理該項 業務、所有資金需提供合法收入證明。

培訓中,還強調這項業務要低調。

這項業務雖然只在廣東試點,但其客戶面向全國。一位北京移民中介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優匯通」只在中行廣東分行試點,客戶主要為私人銀行客戶,資金都被歸集至廣東分行。

中行聲明稱,辦理時對業務材料進行逐筆審核,且每筆業務均輸入監管業務系統。

此處所指的監管業務系統,應該是指央行的「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國際收支網上申報系統」 。

截至發稿,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尚未對這項試點業務作出解釋。7月11日,央行新聞發言人通過新華社發聲,稱已經注意到媒體有關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報導,正在對相關情況瞭解核實 ;並提示,在業務拓展的過程中,辦理機構要堅持依法合規,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防範法律和操作風險。

中行「優匯通」業務成為焦點後,上海自貿區的銀行人士頗感驚訝。一位大行自貿區分行人士說,自貿區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細則還沒有出,但還是要看資金用途,看有沒有真實的貿易背景。 「我們問過央行,如果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放開,到海外買房行不行?央行對此還是很謹慎的。 」對於這類創新業務試點,余永定認為,監管部門應解釋清楚,充分討論、論證。

旺盛需求

今年,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快步推進。

6月11日,央行發佈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的指導意見,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由上海自貿區擴展至全國。

除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之外的其他經常項目,以及對外直接投資相關的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此前僅在崑山、上海自貿區試點。最近一個月,先後增加了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兩個試點,也可開展個人經常項下和對外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業務。

張明認為,目前中國居民有很強的動機在全球範圍內重配資產,如果放開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資金外流的壓力比流入壓力更大。微觀上,不反對居民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產,但要關注資金外流對宏觀經濟和社會公平的影響。

「優匯通」之所以備受關注,其背景是國內居民跨境匯出資金的渠道受限。在每人每年境內購匯額度不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政策下,近年增長較快的投資移民和海外配置資產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在「優匯通」業務出現之前,居民個人跨境匯出資金,合規的做法是每年購匯5萬美元 ;若想匯出更多資金,或是找多個居民分拆購匯並匯出,或通過地下錢莊、虛假貿易,而這些都是外管局禁止,且面臨法律風險。因此,一些可能突破換匯額度的渠道很受歡迎。

一位國有大行深圳分行人士說,要突破換匯額度,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做跨境電商貿易。目前央行和外管局已經批准廣東等地試點, 「只要支付公司獲得央行、外管局批文,幫忙結匯收匯就可以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額度了」 。但他指出,額度也會登記在央行的系統。

近日推出的嘉實資本 - 阿里專項基金產品也頗為吸引眼球。

瞭解該業務的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該基金依託嘉實資本海外陽光直投業務設立,通過專戶完成資金出境,享受機構換匯的優惠,資金除了定向參與阿里巴巴IPO 的配售,還可以不返回境內,滿足了高淨值個人客戶子女求學、海外地產投資、海外金融產品投資等方面的需求。

跨境人民幣使用,在以外匯管製為抓手的資本項目管制的大壩上打開了豁口,且有逐步擴大之勢。跨境人民幣業務在推出之初主要考慮貿易投資便利化,但中長期則著眼於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並有通過人民幣可兌換的逐步開放,倒逼外匯可兌換放開之意。

監管之困

2011年11月,時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撰文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如果要深入進行,超越貿易結算,比如允許人民幣進行跨境資本流動,必將涉及到一系列資本賬戶開放的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推動人民幣跨境資本流動和實現資本項目的開放在本質上是可替代的兩類改革。

從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長遠目標看,應建立本外幣統一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體系。國家外管局從2012年開始提出建立健全本外幣全口徑跨境資金流動監管框架,加強對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和預警。

關於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管理職責分工,2012年4月18日,央行發文稱,按照幣種劃分的原則,明確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由央行貨幣政策二司負責。上述瞭解跨境人民幣和外匯監管的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分工安排,可能是有意想打破制度慣性。

對於跨境人民幣業務與外匯管制的關係,2010年6月,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專題報告會上指出,中國目前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外匯管制。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後,現有的管理規定和措施會受到一定挑戰,有些條款要重新審理、思路要重新調整。

周小川說,雖然保留對某些資本項目的管制是合理的,但並不是說要在這些方面「一刀切」地禁止兌換。現存的有些管理措施還可以延續,但不應該用外匯管制的名義,而要用其他有合理依據和客觀要求的方式來管理。

馬駿曾建議,著手研究今後將替代外匯管制的管理短期資本流動的經濟手段,比如對外資流入和境外人民幣流入徵收托賓稅等手段的具體操作方案。

從資本項目可兌換的

長遠目標看,

應建立本外幣統一

的跨境資金流動

管理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10

住百家CEO張亨德:一個折騰的“富二代”如何倒騰跨境短租平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3/145381.html

這是一個關於“折騰”的富二代和他的創業故事。
 

\富二代,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變得更像一個“貶義詞”,好像從來不適合拿來描述一個年青人,因為你會聯想出一系列諸如懶惰、奢侈、毫無進取心等等這樣的字眼和這三個字切合。所以,“富不過三代”也是中國人常掛在口頭上的千年思路。

王思聰的出現多少讓人覺得“富二代”身上也有很好玩可愛的地方,實際上這只是在消除誤解。那些家境殷實的少年,如果自己品性端正且願意學習,一般來說,見識確實能超過那些出身一般的人。我並沒有刻意地去區隔兩者的區別,只不過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富二代”們確實占據了很多先天優勢。

張亨德的父母和舅舅早年創辦的“偉業顧問”如今已成為身名顯赫的“我愛我家集團”,這個擁有如此令人艷羨出身的少年也曾在20多歲就任我愛我家集團高管。但這個生性“折騰”的他,卻選擇逃出家族生意範疇,選擇自己創業,從“富二代”走向“創一代”的轉變。

第一次見張亨德是在黑馬大賽上,他作為嘉賓出現,為現場參賽的選手做點評,表現謙遜踏實,確實和人們以往對於“富家子弟”的認知有所區別。在隨後約采訪過程中,張也隨時保持著風度,和我采訪過得其他創業者,並無二致。

生而好動,不安穩的青春期

聊起童年,張亨德侃侃而談,其年少時豐富的經歷也確實令人好奇之心乍起。

張亨德的成長過程應該是和“我愛我家集團”的成長一起完成的,身在一個經商的家族,他也“開竅”得特別早。13歲,大多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糾結於做不完的課堂作業和買不完的變形金剛時,張亨德已和小夥伴開始做起了“生意“。幾個“小朋友“在中關村倒騰二手電腦配件和學生喜歡的自行車配件,在自己的網站(當時的紅客聯盟)和論壇上賣,神奇的是,在北京的方莊和崇文區一代還略有名氣。在90年代,每個月能掙到2000多塊零花錢,還因此上了中學生日報。張亨德開玩笑道,”那時候的馬雲,還沒有淘寶“。

和大多數精力過剩,卻找不到合適出口的青春期少年一樣。高中的張亨德叛逆好動,在學校到處惹是生非,經常和同齡人打架,被學校列為重點觀察對象。張亨德自己說“後來,我意識到,為人出頭打架解決不了什麽問題,無休無止,只是一腔熱血沒用到對的點兒上,我需要一次改變“。於是,高中沒畢業的他,選擇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服役。

“在部隊的日子,我開始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在部隊里,流過汗,流過血,再能打在部隊里都不算什麽,當時我們的部隊負責臺海範圍,一直很緊張。每天半夜要緊急集合,然後負重5公里拉練,並且經常2周洗不了澡,偶爾一次還是拿露天的冷水洗。這讓我這種小時候養尊處優的孩子身上長了很多凍瘡,皮膚也糙的厲害慢慢的,自己也習慣了軍旅生涯,從新兵蛋子到後來自己帶兵訓練,準備打仗,到最後退伍前得到東海艦隊的嘉獎並獲得國家“優秀士兵”勛章,一切就這樣過來了。“

退伍時的他還不滿19歲,在家人的幫助下,張亨德被安排到一家大連房地產公司做業務員。由於他年齡小、涉世不深,不懂得做房地產行業的技巧,因此業績不佳。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里,他曾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未來也感到十分渺茫。此時的他萌生了重返校園的念頭,於是他又開始了出國留學的準備。

令我覺得好玩的事情是,百度搜索“張亨德“三個字,第一個搜索結果居然是張在申請留學成功後被新東方引為成功案例的文章。張亨德順利考上了美國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並完成學業。

回國後的張亨德進入一家投行跨國並購組工作,隨後在偉業我愛我家集團負責並監管三亞、麗江等多地的旅遊地產項目。因為工作的機緣,張亨德和Wimdu(愛日租母公司)團隊很早就熟悉,目睹了他們的興衰變遷,一直到後來wimdu退出中國市場。

但是張亨德卻認定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在2012年張亨德收購了這家被母公司剝離的公司,並把Wimdu的房源拓展負責人也是wimdu亞洲的創始人之一阮智敏先生發展為新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此時的他還在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但未完成學業就休學創業。

海外短租平臺,住百家的一站式旅遊模式
 

\從母公司剝離後,住百家繼承了Wimdu在亞太區的5000多套短租房源。相比於Wimdu的國際化,住百家將目前人群定位在中國國內旅客的出境遊,幫助他們實現零障礙出境。

住百家定位於為中國大陸出境遊自由行人群提供高品質的住宿和特色旅遊產品,具體而言是面向三類中高端客戶:高學歷、高品位的家庭出遊者,崇尚個性化、追求新奇體驗的年輕小資群體以及渴望深度體驗高品質旅遊產品的城市精英群體。因此,相較於同類平臺,住百家的客單價較高,據張亨德透露“一般客單價便宜要五六千,貴的差不多七八萬”。

與Wimdu和Airbnb等純粹的平臺模式不同(搭建一個市場平臺,提供網站基礎設施和運行規則,在商品端輕運營),住百家的模式是“住宿+旅遊”在商品端的介入更深入。在張亨德看來,短租不僅僅是解決遊客的住宿問題,還可以帶動跟遊客需求相關的其他行業發展。遊客入住住百家的短租房解決住宿的需求後,還會有出行或者體驗本地生活的需求(比如品嘗當地美食、深度體驗當地的風俗文化等),因此住百家順勢推出“地道旅遊”業務,整合當地的交通服務提供商和特色旅遊資源分別解決遊客交通出行和體驗特色旅遊的需求,從而打造一站式特色旅遊服務平臺。

目前,住百家已經覆蓋港臺、美、英、澳、泰、新加坡等地區,提供市區公寓、度假別墅、當地民宿、遊學定制等四大類數千套房源。

聚焦深耕,做重度垂直

平臺模式的理念是讓市場自然選擇出高質量的商品和優質供應商,但在住百家的模式下,住百家則自己承當了商品供應商的角色。國內短租市場的一大問題是線下體驗不可控,所以途家選擇了重資產、重服務、強力掌控房源的路徑。住百家在這點上與途家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是又比途家的模式更“輕”些。

在繼承了Windu的房源之後,住百家第一件做得是精簡房源。根據房東普通話能力、接待內地旅客的成功率、響應速度,房屋實際情況是否與網站顯示照片相符、整潔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等條件制定新的篩選標準,最後只保留了500多套合作房源。

其次,住百家根據中國人的出行習慣開發新的房源。除了參照上述標準,按照每月新增 100 套的速度開發新的房源外,還針對中國用戶偏好旅遊的地區,重點開辟新的房源,比如新晉的泰國,臺灣和美國。

住百家還針對出境用戶的需求,在文化體驗環節加入了更多的設計,讓用戶和房東有互動和交集。中國人可以通過住百家住到外國人的家中,由當地人做向導,體會當地的民風民情。在某些場景下,也能通過定制團隊為用戶尋找和打造特定體驗的住房。

所以,在我看來,住百家的邏輯可以簡單闡述為:1、聚焦客戶群:中高端出境遊用戶;2、在客群聚焦的基礎上,聚焦資源,做重度垂直;3、依靠資源聚焦,打造特殊化的體驗;4、最後,將體驗轉化為口碑,成為一項可持續的聲音。

在去年住百家相繼拿到多為天使投資人總共數百萬元人民幣的投資之後(包括國內著名基金合夥人、某騰訊高管、到到網前CEO、某國內知名OTA副總裁),今年8月,住百家又獲得了聯想之星百萬美元A輪投資。

短租旅行市場被很多人看好,整個產業鏈條還沒有完全形成之前,住百家成熟的團隊有可能讓張亨德這個“折騰”的富二代,完成成功“創一代”的轉變。


上海清算所:計劃在自貿區推動跨境人民幣資金投資銀行間債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43

635211482229171315

路透社報道,中國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清算所)表示,將探索在上海自貿區開展債券業務的可行性,通過與境內外平臺合作,在自貿區賬戶體系下,按照有限滲透原則,推動跨境人民幣資金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市,並推動境內人民幣參與國際債券市場與境外托管機構等相關平臺合作。

在上海清算所周五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提供的資料並顯示,上清所將研發跨境人民幣計價的場外航運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面向自貿區內及境外投資者,上海清算所提供中央對手方(CCP)清算,初期大宗商品品種擬選擇以銅為試點。

此外,上清所還將探索為自貿區大宗商品現貨交易中心提供凈額清算服務,實現交易、清算、結算環節的嚴格分離,有效把控交易風險,促進大宗商品產業鏈在自貿區內集聚。

在利率和匯率衍生品方面,上清所將研發中央對手方清算業務,為自貿區及境外的金融機構提供匯率、利率衍生品的中央對手方清算服務,與境外清算機構合作推動人民幣匯率、利率衍生品的國際聯合清算。

上海清算所於2009年11月成立,是由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場外市場唯一的專業化中央對手清算機構,也是直屬央行的股份制企業;目前,上海清算所托管結算的品種主要包括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金融類債券、信用風險管理工具。(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海迎來大利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將落戶上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11

屏幕快照 2014-09-26 上午9.59.20

自上海自貿區成立以來已有近一年時間,更多的措施也將逐步出臺。據新華社,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即將落戶上海,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也可望落地,此外,自貿區還有可能率先開展“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

經過數年籌備,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終於有望落地開花。昨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上海表示,CIPS建設已取得顯著進展,將落戶中國上海。

劉士余是昨日出席“2014年度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CCP12)全體會員特別大會”上透露這一信息的,打消了此前關於一些媒體關於“CIPS受阻”的猜測。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按照原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亮相。劉士余昨日的一番話,則表達了央行對CIPS系統積極推進的堅定態度。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未來該系統或與上海清算所有關,但不完全是上海清算所的業務,CIPS業務將獨立於上海清算所目前業務,但上海清算所的資金結算還需通過CIPS。

此前也有媒體報道,CIPS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按照原定時間表,計劃在今年亮相。

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許臻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回流到中國市場需要一條路,CIPS就像是一條對境外人民幣支付清算的高速公路。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已經基本建好,只待最後不斷的完善和演練。未來的實質性進展,還要等央行具體披露。

CIPS落戶上海,將對上海意義重大。不僅可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做大金融市場,同時對於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幣支付清算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將大力助推上海自貿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發展。

區域性再保險中心

此外,更多的保險創新將在上海先行先試。包括:保險交易所、區域性再保險中心有望率先落地上海;上海將成為第一批“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的試點城市之一;結合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拓展保險資金對內對外投資的範圍和力度等。

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建設區域性再保險中心這個項目已得到保監會的支持,相關方案和章程正在進一步細化。

另外,上海率先試點“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這兩個項目上,也得到了保監會的支持。

近日,上海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金興明分別召集保險集團、保險資管公司、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座談。會上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顯示,上海將制定全國首個地方版保險新“國十條”,10月底之前將推出具體的實施意見和推進方案。

金興明表示:

在巨災保險領域,上海下一步還將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借鑒深圳等地經驗,支持上海保監局和相關保險機構研究巨災保險在滬發展模式和路徑。如,可在現由政府買單的社區綜合保險中,增加或提高有關臺風、暴雨等重大自然災害對居民人身和財產的補償保險;

二是鼓勵有關部門和單位利用保險機制,提升上海抵禦自然災害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以水災風險地圖等項目為起點,繼續鼓勵氣象、水務等專業部門,在巨災風險防範領域,加強與保險業的數據及信息共享、系統共建,為保險業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提供數據采集、整合的便利,以支持上海保險業參與國家層面的巨災保險制度建設。


外管局易綱:要堅持防範跨境資金流動沖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27

在國際資本大量回流至美國的背景下,中國外管局局長易綱撰文稱,堅持把防範跨境資金流動沖擊作為外匯管理的關鍵。

易綱在《中國金融》上發表署名文章《外匯管理方式的歷史性轉變》指出,要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等非法買賣、轉移外匯資金活動,防止國際投機資金大規模流出入,保障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時值美聯儲QE結束,美國經濟回暖,美元持續走強之際,易綱的此番表態顯得意味深長。

今年8月,中國三大外匯指標出現大幅下滑,表明資金有流出的跡象。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了311.46億元,也是年內第二次出現負增長。銀行結售匯逆差51億元,為今年來首次;外商直接投資(FDI)同比下降14%,連續兩個月大幅下滑。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過,雖然中國政府原則上不允許中國居民購買海外房地產和股票,且外管局規定個人結匯年度總額及售匯年度總額上限每人每年只有等值5萬美元。但富人依然能將他們的資金轉移到海外。

中國人不僅成為美國等房地產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國際買家,助長了澳門賭場的繁榮,更是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經濟增長背後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整個新興市場都面臨著資本外流的嚴峻挑戰。

隨著美聯儲QE的結束和美元的持續走強,大量資本開始從新興市場回流至美國。甚至有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或將成為新一輪美元牛市的犧牲品。

南非,外國投資者在九月成為南非債券連續三個月的凈賣出方,給蘭特(南非貨幣單位)施加了巨大壓力。

俄羅斯更是預計,本國2014年資本外流規模或將達到1200億美元,差不多占其GDP的10%。(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順豐收購二手757和767客機 欲發力跨境電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6/147178.html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王瀟雨
\盡管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順豐)近兩年來在進軍電子商務以及開設線下門店方面的動作更引人註目,但這家國內民營快遞的領頭羊一點也沒有放松在快遞主業上擴張步伐。

在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這些電商斥巨資打造自有物流體系的時候,順豐已經在為下一個市場增長點跨境電商業務進行網絡以及運力的布局。

擴充機隊

“順豐航空正在醞釀一個大規模的運力擴張計劃,具體方式是從美國等地的一些航空公司收購一批二手757和767客機進行客改貨。”一位航空業內人士近日對本報記者透露,“這一批飛機中約有三分之一是767,將在未來五年之內全部加入順豐航空運營。”

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順豐航空剛剛與波音簽訂了關於客改貨的協議,其中就包括767的改裝。

二手客機通過專門授權的改裝之後成為純貨機是目前全球最為主流的一種航空貨運運力來源,目前全球大部分在運營貨運飛機均是通過這一方式發揮生命周期中的剩余價值,相較購買全新的貨機而言客改貨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成本更低。

據一位順豐內部人士介紹,順豐航空是由順豐(75%)和深圳市泰海投資有限公司(25%)共同出資建立的,於2009年年底開始正式運營,初期使用的3架757-200F貨機均為客改貨後引進。到今年9月底順豐航空機隊已經引進了16架自有貨機,加上租賃飛機,機隊總數已經達到36架,日發貨量可達到1800噸。

但與國際快遞巨頭相比,目前順豐航空規模仍處於起步階段。一直被順豐視為標桿的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機隊規模超過600架,轉運中心遍布全球主要航空樞紐,這也是全球快遞巨頭們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順豐航空不到五年時間使運力規模成為國內航空貨運企業中的領先者,加上自身網絡布局、運轉流程和IT水平的優勢,使得運輸速度及安全性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因素。”一位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的管理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隨著EMS開始更貼近市場的變革以及一些有追求的民營快遞企業也開始布局航空貨運,優勢也在受到挑戰,因此如何鞏固自己的地位並找到持續發展的動力就成為順豐下一步必須面對的問題。”

據上述順豐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為每年“雙十一”網商促銷活動進行準備,除了自有貨機之外,每天還可以通過腹艙帶貨運載3850噸貨物。對於快遞企業而言,類似於“雙十一”這樣貨量爆發式激增式的運載需求將會對目前已有的物流體系帶來數倍的壓力,這也是此前這類活動中常常出現貨量超出快遞公司處理能力而“爆倉”的主要原因。

國內快遞企業為應對去年“雙十一”的高峰,臨時組織了超過百架飛機的運力進行轉運工作,但仍難以避免爆倉情況的出現。

然而隨著國內體量最大的兩家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和京東商城今年先後在美國上市,可以預想到今年的電商大戰給快遞企業帶來的壓力將會較去年更大。

一位民營快遞從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快遞公司在主流網絡上的配送速度取決於快遞公司所能調配運力的規模,規模越大成本也就越高,同時還要求快遞企業在流程和管理能力上有足夠的能力發揮運力的最大效率,但是良好的客戶體驗背後是更高的成本,這也是順豐在價格上相對於國內其他快遞公司一直偏高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國內電子商務規模高速增長的大勢中成就了“四通一達”這樣低成本高速擴張的民營快遞企業,而對於財大氣粗的電子商務企業而言也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布局一場漫長的“物流消耗戰”,而唯獨對於順豐而言遭遇到增長的瓶頸。

跨境電商的機遇

此前一向低調推進多項新業務的順豐於9月底高調在上海宣布推出“順豐冷運”品牌,正式宣布進軍冷鏈物流行業,這一領域因其投入巨大、技術含量更高,因此在國內尚處在較為散亂的發展狀態中,也並沒有一個真正的領軍企業能夠在市場中占據足夠的話語權。

但冷鏈物流的需求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一直處在快速上升的勢頭中,其利潤也遠非普通快遞業務所能比。

據上述順豐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順豐冷運”服務采用的“一段式全程冷鏈”配送,全程可視化,即達到全程溫控、信息記錄以及調控。

這也是順豐在電商、便利店等領域之外的又一次嘗試,其主要目的顯然還是通過新的業態以及門檻實現差異化競爭,以消除在傳統快遞服務方面受到競爭的影響。

然而真正的機遇或許還是在快遞業本身,特別是順豐起家的跨境物流領域,順豐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順豐這次選擇購買超過10架航程更遠、載貨量更多的767機型,除了對運力擴充的需求之外,應該也有海外業務擴張的考慮。”上述航空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順豐的海外業務布局早已經展開,剛剛開通澳大利亞全境的快遞服務,此前已經開通了美國以及周邊泰國、日本、馬來西亞和韓國等地區的快遞業務,並且早已開始悄悄運行“全球順”服務,這是一項“港澳臺/海外至中國大陸”的電商B2C市場的專屬服務。

跨境電商顯然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另一個“金銀島”,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1萬億元,到2016年將增至6.5萬億元,年均增幅接近30%。

自貿區的出現為跨境電商提供了政策上的落腳點。此前美國亞馬遜公司與上海自貿區簽訂協議,亞馬遜將依托上海自貿區拓展跨境電子商務,以自貿區為入口,引進亞馬遜完整的全球產品線,針對中國市場開展進口業務,相關的國際貿易總部以及倉儲、物流基地也將落戶上海自貿區。而美國另一倉儲零售巨頭Costco更是借道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國際首次進入中國市場。

今年以來,廣州、杭州、鄭州、深圳、哈爾濱、長春等地先後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試點城市將通過“規範貿易制度、制定貿易標準、強化在線支付、完善跨境物流、電商出口退稅”等幾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在國內企業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全球性快遞體系時,國務院已經在9月底召開的常務會議上提出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對符合許可條件的外資快遞企業,按核定業務範圍和經營地域發放經營許可。

這一決定也為國際快遞巨頭進一步完善其全球網絡布局打開了一扇門,但對一直獨享國內高速增長紅利的中國快遞企業而言則是站在了岔路口,特別是民營快遞企業在國資和外資的雙重擠壓之下將出現大的變局,如果不能在新的趨勢之下尋找到合適的定位,最終很可能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每日黑馬】必喜:跨境電商的“法式大餐”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9/147316.html

文/i黑馬 婁月

得供應鏈者得電商。跨境進口電商必喜網的創始人團隊深諳這一點。

根據艾瑞咨詢集團數據,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額約為3.1萬億元。其中,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超過700億元,增速遠超網購。亞馬遜、京東、蘇寧和天貓等巨頭正有條不紊地布局跨境電商,新進者必喜如何在其中分一杯羹?

\(必喜創始人團隊:白英哲和Didier Duffas)

雖然今年10月中旬才剛剛上線,但必喜網的供應鏈基因讓同業者紛紛側目:在創立之初,必喜網就擁有了法國西南政府的背書,與“法國西南”、“凡爾賽宮”等認證品牌簽訂獨家采買協議,並與廠家直接對接采購,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食品、紅酒、家居、配飾、美膚及嬰幼健康等產品。在CEO白英哲看來,“這一切不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我們在線下已經與法國西南品牌合作了兩年。”

白英哲曾是迪卡儂華北區市場的開拓者。在為這家法國企業工作的過程中,白英哲認識了現在的兩位法國合作夥伴。他們在法國當地有著豐富的人脈和采買資源,與當地的優質生產商、行業協會和認證機構聯系密切。

兩年前,白英哲通過兩位合作夥伴接觸到了“法國西南”這個品牌,開始為其在中國推廣產品。白英哲采取了開線下店的方式,現在已經在武漢和成都開設了8家名為“法國西南之屋”的實體店,兼有展示、體驗和銷售的功能。由於實體店在地域上受限較多,白英哲開始嘗試在線上銷售“法國西南”的產品,這就是必喜的由來。

不過,必喜的創始人團隊賦予了它更多的使命。第一,必喜是法國西南地區政府唯一線上合作夥伴;第二,必喜正在與多家經過EPV(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企業)認證的優質生產商、以及凡爾賽宮等國際知名品牌進行獨家采購;第三,必喜首批選貨的地點是法國,未來還會拓展到整個歐洲、美國,以及全球。“當下,我們希望在消費者的眼中,必喜就是法國,但又不止於法國。”白英哲告訴i黑馬。

通常來說,尋找真實的貨源、組建強大的買手團隊,以及降低物流成本是中小跨境進口電商企業的幾大難題。而必喜對這些都有解決辦法。

目前,必喜的采購團隊有6人,均是法國人,擅長采買。在白英哲的眼里,這6名采購人員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買手,因為他們通過法國政府、協會和認證機構找到其名下的企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必喜網的法國采購團隊還會尋找一些有特色的、有品質的中小型企業直接進行對接。

“在商品貨源上,法國西南是由法國西南部的兩個大省成立的品牌,精選兩省的特色產品進行推廣。他們對入駐生產商的資質要求很高,要求原料是當地產的,生產過程也必須在當地。通過政府鋪設的物流體系和中國的合作夥伴,商品可從源頭直達消費者手里,中間沒有任何代理商、進口商或批發商。這是法國西南品牌最大的特色,也是必喜網最大的特色。”

除去運費和關稅,必喜商品的供應鏈里沒有任何加價環節,再加上是源頭直采,最後必喜賣給中國消費者的商品售價與在法國的零售價差不多。

談及必喜為何能簽下諸多精品的獨家銷售權,白英哲表示,必喜的商品定位不是大而全,而是在做細分市場的精耕細作,所以商品的段位都會在同一個水平上。“這是法國企業選擇我們的重要原因,因為我們的定位會對它的品牌產生正面影響。我們的消費人群也一定是

25-38歲的一二線城市的女士,她們有獨立的審美和判斷,不會盲從,有著自己的品味。”

在大談粉絲經濟的當下,必喜也成立了自己的粉絲俱樂部“喜福會”。白英哲表示,必喜不會把粉絲定位在消費者的層面上,“而是做得好玩一些,讓會員享有多種權益”。

“一方面,必喜每年有四到五次訂貨會,我們在拿到樣品後與會員一起分享體驗,聽聽他們的意見,讓會員參入到運營中;另一方面,我們將為喜福會俱樂部做一個App,VIP用戶可通過預約,在指定時間連線全球的生產商,了解生產、品牌和團隊方面的各種信息。這也是必喜將生產者和消費者對接起來的一種方式。此外,像每年梅多克的馬拉松、波爾多紅酒節這種僅對專業人士開放的活動,我們會為VIP會員爭取名額。” 白英哲說。

黑馬企業信息

必喜(北京)商貿有限公司

創始人:白英哲

上線時間:2014年4月

員工人數:30人

所在地區:北京

主營業務:跨境進口電商

融資狀況:尚未融資

i黑馬點評

作為初創企業,必喜獨家出售的進口優質精品是最大亮點,此前兩年線下經營打磨的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也為其建立了一定的競爭門檻。從細節上看,必喜的各種創新也頗有看點。上線後需要關註的是:必喜能否收獲大量忠實用戶並順利度過燒錢期。


德銀:跨境並購資金大舉流入美國 助推美元上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45

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昨日發布最新跨境並購(M&A)資金流動信息。該行指出一般來說,資金流入意味著對該國貨幣構成提振,反之亦然。

美國是資金流入的最大受益國,年內迄今資金凈流入美國的規模達320億美元,而2013年美國資金凈流出460億美元。

相反,歐元區最近三個月經歷的嚴重的資金外流,目前資金流出量為330億美元。

最近三個月,英國吸引了39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但是年內迄今仍錄得資金凈流出84億美元。

截至目前日本資金凈流出380億美元,超出了2013年全年的資金凈流出量350億美元。近三個月日本資金凈流出量為80億美元。

X72

摩根士丹利在十月末的報告中曾指出,最近投資組合資金流出歐洲、流入美國,造成歐元下跌、美元上漲。從長期來看,總體外國直接投資(FDI)對外匯市場趨勢的影響更為持久,但跨境並購資金流向是FDI的領先指標。

大摩認為,這些長期資本的流入意味著美國正在成為一個投資目的地,而美元正在成為一種資產貨幣,而不是過去的融資貨幣。

大摩認為美國增長前景的改善以及低能源成本成為吸引投資流入的主要因素。加上已經出現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投資流入將繼續支持美元中長期走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