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同事變成下屬後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21/2MMzAxXzQxMTI2Mg.html

有時候,一次陞遷突然就讓你和同事的關係從「同級」變成了「上下級」,這並不少見,尤其是在有著明確的繼任計劃的公司裡。然而,這種情況的發生總是會製造出一些令人尷尬而不舒服的態勢,而且,沒有現成的管理方案可以採用。

這 裡有個例子。彼得是一家跨國製造公司客戶部的部門CFO,雖然他相對來說還是個新人(三年前才進公司),但他也被認為是個部門總經理的潛在人選,管理團隊 中另外兩位成員也有望角逐這個職位:一位是負責運營的薩拉,她在這家公司幹了一輩子。另一位是銷售SVP斯坦,他是資深的銷售人員,而且被廣泛認為是這家 公司成功的功臣。作為這個資深領導團隊的成員,這三位管理人員雖然不是私人朋友,但是在商務事項上合作得很好。當董事會出乎大家意料地提拔了彼得時,斯坦 立馬決定提前退休,而薩拉則同意再幹一年。

彼得被提升為總經理引發了同級陞遷中面臨的兩大常見的挑戰:快速重組 (rapidRestructuring),以及隨之而來的快速重塑(rapidre-contracting)。重塑一些基本的關係準則是有必要的,因 為,在一次陞遷之後,社會以及等級關係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變化,同級的人可以互相開玩笑、八卦、抱怨、取笑。但是,一旦同級中的一人陞遷了,這種行為就要有 節制了。原先的同級現在負責確定方向、下達任務、頒佈期限、評估業績以及決定獎酬等等事項了。是的,他還可以做朋友,但是要點到為止了。有必要保持一定的 距離,以便新上任的上級能夠做出以前的同級可能不會同意的反饋和決定,為了做到這一點,這位新上級必須重新塑造和團隊中每位成員間的關係,如果有人不能接 受的話,那只好另謀高就了。

在彼得的案例中,關係的重簽因為薩拉而變得很困難,薩拉原先不僅是同級,還是對手。關於如何管理好這個部門, 薩拉有不同的看法,她非常失望沒有獲得這個職位,因為她自認為自己更有資格。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無論在理智上還是情緒上,都要比和別人的關係做更多的 調整。這就需要彼得花大量的時間和薩拉溝通,交流互相的訴求和顧慮。結果是,薩拉起先還非常努力地協助配合彼得的新角色,但是數月以後,她覺得實在不能在 比自己不夠格的人手下工作,於是選擇拿了一筆離職補償金之後離開了。而領導團隊中的另外兩人,本來是力挺斯坦的,也在幾個月裡離開了。

顯 然,這種重簽的結果是一種必要,也是一種機會,它能為公司輸入新鮮的血液,重新分配責任和權利。被提拔的那個人自不必說,在我們的例子裡,就是彼得。因為 這次重簽,還騰出了一些位置,比如斯坦和薩拉的。在這裡,沒有必要一個個位置去重新安排,只需把眼光放寬些,全局地看待哪些工作需要去做,尋找貼合留存的 團隊成員才能的最佳方式,然後再決定還有什麼隔閡需要彌補。這種方式的重組把原有關係之外的人帶進了新的團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也為團隊中的元老提供 了新的機會,即便不是新的頭銜,至少也是新的責任和挑戰。這將創造一種新的關係模式,從而更容易從過去中走出來。

在我們的案例中,彼得從 手下提拔了一位CFO,但也把一些自己以往的責任分派給不同的人。同時,他將斯坦原先的銷售工作做了劃分,由一人領導「直接的」的銷售,另一人領導「非直 接」的銷售。薩拉離開後,運營上也有調整。最終的結果是,彼得和團隊都能高效地投入工作,而不必被糟糕的感覺、嫉妒和尷尬的關係拖累。

從同級到上級的轉換並不容易,不過,有了關係的重塑和結構的重組之後,成功的概率大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4

什麼產品能讓蘋果一夜變成萬億美元級公司?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18/225934.html

摩根斯坦利曾分析指出,蘋果股價有望在未來12個月達到1000美元,從而讓蘋果成為萬億美元級公司。那麼什麼產品能讓蘋果在一夜之間達到這個目標呢?答案不是iPad,不是iPhone,也不是iTV,而很有可能是iPay,也即蘋果的支付體系。

想像一下,當你想在Fab上購買某件美術品,或者要訂約某間酒店房間,或者剛好在超市看到自己心儀的產品;只需用你隨身攜帶的iPod、iPhone或者iPad按個鍵就能完成支付,甚至連信用卡號都不用,那將是多麼的方便。而這一切很可能即將來臨。

誰擁有上億級信用卡信息

儘管如今的移動支付已經有了類似Square這樣的便捷支付,但是總體來說仍然還是一個比較痛苦的事情,你不得不建立一個賬號,輸入自己的地址和信 用卡信息。而我們在iOS平台購買App則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信用卡信息已經存在於蘋果的體系。iOS就像一個大學俱樂部:它知道你是誰,你去過什麼地 方,與此同時,它還知道你的交易記錄。在iOS,無需拿出你的ID,也無需現金就可以完成你的交易。同樣,在Amazon購買物品也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信 用卡信息也存在了Amazon的系統,他們知道你的一切。

如今,大量擁有這種信用卡信息的公司將具有很大的優勢,而擁有上千萬這樣數據的公司似乎只有Amazon和蘋果。一個已經身處電子商務,而另一個還沒有。

蘋果的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隨著移動計算時代的來臨,App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新的星巴克,成為我們新的美麗的原罪。蘋果的NLP(神經語言程序學)已經將我們訓練成為通過 App來解決任何問題的人。你有問題?我們有解決方案。這個App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那個App可以幫你解決那個問題,它讓你相信,沒有什麼問題是 App解決不了的,而且App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於是各種各樣的App不斷湧現,而你也樂此不疲,不斷嘗試新的App。

我們都成了App的奴隸,犯了App癮,而原因只有一個,它讓人產生愉悅的衝動而且便宜。蘋果今年App的交易額有望達到50億,而通過其30%的提成將拿到15億的收入。而這一切正將越來越多人納入蘋果的支付體系,也讓我們不斷習慣於它、依賴於它。

Paypal去年的收入超過了40億,而其第四季度的交易額就達到了330億,其中手機支付增速顯著,2011年是2010年的5倍。移動支付新秀 Square年處理的交易額也達到了40億美元。如果蘋果推出其支付體系,那很可能很快就會摧毀Paypal。而蘋果推出這款產品並非不可能,我們之前曾 報導,蘋果可能會在下一代iPhone中推出iWallet,而且取得了這方面的專利。

如果蘋果利用iPhone獲得美國電影票支付市場的10%提成,那麼單就這一項就能帶來約12億美元的收入。這是一個Billion級的純收入。如 果獲得1%的酒店銷售份額,那麼這個數字將是60億,而且幾乎是純利潤,如果再提高幾個百分點呢?如果繼續往下做這種簡單的數學計算,那麼結果將是非常可 怕的,不僅蘋果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那些不接受蘋果支付方案的供應商將越來越處於劣勢,因為人們未來可能真的就不需要隨身攜帶各種各樣的信用卡了。而它那不 斷增長的iPhone、iPad用戶基數,將成為這一體系的巨大推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5

把不確定變成確定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897499.html
問你怎麼對付不確定的事情?新產品會不會成功,預算目標會不會實現……同事承諾的事,會不會做到?我每天都被這些不確定煩死了。

為了創辦一個新事業,我的工作團隊開了無數次會議,他們邀請我參加最後一次的定案會議,在會中他們做了非常周密的報告,當然也提出了前三年的財務試 算。他們要求我給予意見,我只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看起來你們設定了一個相當具有挑戰的目標,請問能達到目標嗎?」新事業的負責人第一次擔當這樣巨大的任 務,他戰戰兢兢地回答:「不管目標有多困難,我們都會盡全力去完成。」

這是我最不喜歡的答案,雖代表了決心,但我得到的卻是一個不確定的答案,一個他們不回答我都知道的答案,而我要的是一個確定的答案,當然這個答案也 不是自我陶醉式的肯定答案。我繼續追問:「你們有把握100%完成任務嗎?」他們回答:「沒有,所以只能說盡力。」我繼續問:「那按目標完成的概率有多 高?」這位主管遲疑了許久說:「大約50%。」我接著問:「這個成功的概率太低了,這樣不行,有什麼方法能讓成功的概率提到80%以上?」這位主管與他的 團隊溝通後回答我:「如果預算目標降低20%,那他們達標的成功率就會提升到80%以上。」我再問:「那什麼樣的目標,你們有把握100%完成?」他回答 我:「如果預算目標降為50%,我們有絕對的把握完成。」

問到這裡,我終於得到所有「肯定而正確」的答案,在這個肯定而正確的答案基礎上,我讓他們重新設定工作方法、制訂計劃目標。

我曾經被「不確定」迷惑了很長的時間,這包括我自己的不確定:我不知道市場有多大,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任務;也包括別人給我的不確定:我盡力幫你完成這件事,我儘量準時交給你,我儘量達到目標……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首先我不接受任何不確定的答案,其次,遇到不確定的答案,我就要轉換問話方式,一直到得到相對確定的答案為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6

把讀者變成觀眾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93

  如何將CNN網站上的一篇600字的文字報導變為視頻?


  Wibbitz可以輕易做到。Wibbitz是由兩名以色列年輕人Zohar Dayan和Yotam Cohen創造的可以將文字自動轉換為視頻的在線程序。而且他們由此開始了在美國的創業。


  現在,我們再將這段關於歌手Adele的視頻轉換為文字:你可以聽到Adele獲得六項格萊美提名的介紹同時欣賞她的照片和她唱《Rolling in the Deep》的片段。當提到Adele哭著領獎時,視頻裡出現她在舞台上一手拿著獎盃一手擦眼淚的照片,配音中出現Adele的引語也會同時出現在屏幕上。


  「對長篇文字報導沒有耐心的人可以先看視頻再決定是否繼續讀文章,在地鐵裡想看文章也不再需要兩個手指不停地移動放大文字,只需要點擊一下就可以帶著 耳機聽。看到喜歡的隨時可以把視頻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上。」這是Yotam對Wibbitz用戶體驗的描述。


  無論是病毒視頻、MV、廣告宣傳片,都已經成為互聯網傳播的重要載體,但它們都很貴。正是看到了人們對於簡便易行製作視頻的需求,Zohar Dayan和Yotam Cohen決定要做點什麼。


  Wibbitz首先根據語法邏輯從文章中提取關鍵詞句,把600個單詞壓縮到150個單詞以內,然後用文字語音轉換器將這段縮短的文字變成自然的朗讀 語音,同時按照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相關的並且畫質清晰的圖片和動畫信息圖,最後再將這些元素組有秩序地拼在一起。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使用者只需輸入一行 JavaScript碼,這是一種近似於人工智能的程序。這個HTML5格式的視頻可以在電腦、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上播放。


  Wibbitz這個主意最初是Yotam在讀大三的時候想到的。那時他在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當年參加了學校舉辦的Zel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一個教大學生如何創業的培訓項目。在這個項目課程上,Yotam遇到了從小沉迷於編程的Zohar。


  「有一天早晨起床打開電腦看新聞時,頁面湧出許多條目讓我頭暈眼花,我就突然想怎麼才能讓這些信息看起來輕鬆些。然後想到一個主意,能否有段視頻幫我先做個總結,我再決定要不要看?」Yotam帶著這個想法去找Zohar,兩個充滿熱情的學生一拍即合。


  2010年畢業後,兩個人成立了他們的公司。當時公司最初的名字叫Webbitz,但註冊的時候發現已經被使用了,擁有者開價1000美元願把使用權 賣給這兩個創業者。他們沒那麼多錢,只好改了個字母。「沒想到後來大家都很喜歡這個名字,Wibbitz比Webbitz聽上去更酷。」


  由於技術上的主要開發者是Zohar,他擔任Wibbitz的CEO,Yotam擔任業務發展總監。大學畢業之後,他們都從沒想過去公司打工,「創業 對於以色列人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Yotam說。《創業的國度》(Startup Nation)作者Dan Senor這樣解釋這個國家的創業文化:以色列是世界上科技創業密度最高的國家,人均獲得的風投資金是美國的2.5倍,歐洲的30倍。他稱這種創業精神和 以色列民族大膽放縱的文化與服役制度有關。放縱的文化讓他們不願被管束,敢於冒險;3年的軍隊服役給了他們視野和行動力。也許這個理論聽上去也過於大膽, 但Yotam和Zohar無疑讓這個創業國度的故事更有說服力。


  2011年,Yotam和Zohar帶著Wibbitz到舊金山市參加了著名的TechCrunch Disrupt,最大的收穫是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的正面反饋,讓他們更加確信Wibbitz有市場,此後陸續不斷接到媒體和科技博客的採訪邀約。在舊金 山,這兩個以色列創業者還遇到了同領域的競爭對手Qwiki。


  Qwiki是2010年Disrupt的獲獎者,也是一個將文字轉化為視頻的程序,Qwiki今年推出的新App可以讓個人用戶輸入文字和圖片創建自己的視頻。這是由兩個美國人創辦的公司,2011年已經拿到了8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


  雖然Wibbitz 2011年只拿到了5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 ,但是在資金到位後,Wibbitz立刻僱傭了三位工程師和一位創意指導加入技術研發團隊。今年3月Yotam又參加了紐約的Disrupt,這次參展的 目的是接觸目標客戶—媒體發行商。媒體對Wibbitz的興趣讓Yotam意識到紐約是個潛在的大市場。


  今年6月,李嘉誠旗下的風投公司Horizons Ventures向Wibbitz投資了230萬美元,這家公司也投資了Facebook和Siri等科技公司。Yotam打算拿這筆錢在年底前在紐約建 立市場部門,並再招聘幾個工程師加強在以色列的研發部門。現在Wibbitz支持的語言有英語和西班牙語,「未來一定還會開發其他語言」Yotam告訴 《第一財經週刊》。


  如今在Wibbitz平台上已經有了3萬多個網站註冊用戶,但收費模式還沒有正式啟用。在Yotam策劃的商業模式中,Wibbitz根據視頻瀏覽量向網站收費,廣告收入則全部歸網站。


  回想起Wibbitz的第一個版本,Yotam覺得很羞愧,像許多創業產品一樣,到處都是瑕疵。Wibbitz的第一代產品更像是電視新聞節目的開場 摘要,把網站最新的文章標題和一兩句話的摘要轉化成視頻。當時的視頻設計很粗糙,搜索出來的圖片畫面質量也高低不一。一年半前的第一個用戶是Yotam的 一個運營科技博客的朋友,那些粗糙的視頻給這個博客帶來不少負面評論。Yotam對這位朋友的支持和敢於嘗試的勇氣一直很感激,他打算讓這個博客永遠免費 使用Wibbitz的最新產品。


  現在Wibbitz的大部分客戶還是一些小的科技博客,要想實現盈利必須要爭取到一些像CNN這樣的大媒體。這對於Wibbitz這樣的一家創業公司 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大公司的部門很多,每個部門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它們對每個細節都很慎重,視頻裡的所有東西,包括幾個字的位置都要經過嚴格的審 核。」Yotam正在努力學習和大公司打交道的方式,但關鍵的問題還是這個技術是否成熟,是否真的能達到新聞報導的準確度,糾錯措施是否完善。


  為瞭解決這些技術風險,在Wibbitz即將發出的新版本中,使用者可以在發佈視頻之前對視頻內容進行修改。據Yotam透露,有幾家大媒體和Wibbitz在商談中,有兩家已經到了試運營階段。按照Yotam的估算,Wibbitz明年就應該能夠盈利了。


  從創業起初只支持1600家網站到現在的3萬家網站,這一年半Wibbitz已經取得了飛躍的成長,但這只是一個起步,未來的挑戰只會越來越多。除了Qwiki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個領域已經湧現出許多新的創業公司,雖然目前大多數還沒有成形。


  Yotam現在每天9點到辦公室,晚上9點才回家。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開會、見客戶,平均每天都要和兩到三個公司商談。


  6月,他們獲得了來自Horizons?Ventures、Initial?Capital和Iool?Venture三家風險投資公司的首輪價值 230萬美元的投資。而對於未來,Yotam沒有考慮太多,他很享受當下的生活,「我正在過最理想的生活。每天和團隊一起工作都充滿了樂趣,我們向著同一 個目標努力,這種感覺非常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97

把吐槽變成廣告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94

  作為消費者,有些問題是不是一直困擾著你,比如:為什麼我買到的食物和廣告裡看起來不一樣。


  困擾雖多,但是大概沒什麼人期望過會有企業一本正經地跳出來向你解釋。


  不過6月19日,加拿大麥當勞這麼做了。


  上個月,好奇心驅使著來自多倫多的Isabel M在加拿大麥當勞的主頁上向其提出了開篇那個問題。


  幾天之後,麥當勞加拿大市場總監Hope Bagozzi用一段時長三分半的視頻:Behind the scenes at a McDonald's photo shoot(麥當勞漢堡包廣告照片是如何拍攝)向全世界作瞭解答。


  在這段紀錄片風格的視頻中,Hope Bagozzi首先去麥當勞餐廳買了一個吉士漢堡並拍照用作對比,接著乘著面包車拜訪廣告工作室,請設計師從無到有製作一個大家平時所見的「廣告漢堡」, 向全世界解答了這個問題。食品造型師Neil對著鏡頭解釋說,廣告漢堡是「一維」的,因此他們只是把食材都集中在對著鏡頭的一側,然後擺成一個傾斜的角度 以便讓消費者更清楚地看到漢堡裡有什麼食材,此外就是一些最低限度的PS。


  自6月19日被放上YouTube,這則視頻已經有了630多萬點擊量,並被轉發到國內的視頻網站上,在新浪微博也傳播開來。


  麥克馬斯特大學營銷學教授Manish Kacker說,像這樣改變了自上而下的營銷宣傳的做法反映了營銷傳播正向透明度和互動性發展的趨勢。


  就在視頻發佈的第二天,美國Smart的市場營銷部門也認真地應對了網友Clayton Hove的「吐槽」。6月17日,Clayton Hove在Twitter上近乎開玩笑地無意說了句「看到一隻鳥在Smart車上便便,把這車壓壞了」。誰也沒把它當真,這條內容甚至沒有@Smart。 可三天後,美國Smart官方Twitter一本正經地回應道:「一隻鳥不太可能,」並接著寫道,「@Clayton Hove 大概4500萬隻差不多。(認真地說,我計算過了)」更妙的是,這條Tweet還附上了一張能夠壓壞Smart車外殼的鳥糞量圖表,鴿子450萬隻,火雞 36萬隻,鴕鳥4.5萬隻,就像做數學題時的分類討論一樣。這條笑點十足的「流言終結者」Tweet也同樣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蔓延開來。


  美國Smart數字營銷專員Eric Angeloro告訴《第一財經週刊》,是美國Smart的社區經理在6月20日首先發現到了這條微博。他一週7天,一天24小時都會監控Smart的社 交媒體平台。美國Smart社區團隊正在不間斷地監視它們的各個社交網絡平台。


  社交網絡的出現拉近了企業與消費者的距離,進行互動營銷已經漸漸成為商家的慣用手法之一。但是智威湯遜董事總經理李巍覺得一直以來,互動營銷的普遍方 式是由廣告主做出一個平台尋求消費者主動參與互動。這種廣告主制定方向後由廣告公司奮鬥幾個月發佈廣告的傳播方式無法適應如今快速變化的潮流。


  「如果我花三個月的時間考慮怎麼借用《舌尖上的中國》來推廣一個產品,等廣告做出來,熱度早就過了。」李巍覺得在互動營銷中其實應該要積極回應消費者的一些訴求。


  麥當勞的視頻背後依然可見廣告主的影子。Isabel M的提問來自加拿大麥當勞近期的網絡活動「Our Food,Your Questions」。在加拿大麥當勞的官網上,掛滿了各式各樣消費者關於麥當勞食物的提問,例如「你們什麼時候能多點蔬菜選擇,光有薯條是不夠的」、 「麥樂雞裡面真的是雞肉嗎?還是一些沒人想吃的肉搗碎做的」等等。其中一些問題得到了官方書面回答,其中只有幾個問題通過視頻進行了回答。


  盛世長城上海創意群總監束非覺得這個提問活動可以看作是一個幫助麥當勞有的放矢進行宣傳的平台。技巧地選擇回答那些帶有極大的普遍性同時又能夠最大限度地去展示麥當勞優勢的問題是它們的聰明之處。「可以說是消費者給了麥當勞做這些廣告宣傳的機會。」


  而Smart的擴散更像是無心插柳。那個有趣的算法當然是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不過前提條件是Smart監測到有人在談這個話題,並主動用自己的方式回應。「感覺這個品牌真的好像朋友一樣跟我在一起。而不是廣告主一味要來跟我互動,但是我說什麼你又不聽。」李巍說。


  廣告主們對待互動營銷的態度常常一廂情願。那些要求消費者寫一篇文章,或者上傳自己的視頻換取優惠的活動,雖然有一定吸引力,但並沒有大到足夠打動消 費者去暴露隱私。「互動的基礎在於那個點是否足夠地打動人。只有那個點對了大家才會跟你來互動,互動的也是那個點。」束非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同樣是換購活動,漢堡王2009年年初的「巨無霸犧牲品」活動只提出了一個條件:在應用中刪除10個好友,你就能得到一隻免費的巨無霸。好友其實不會 真正被刪除,只是會給你刪除的好友發送一條信息告訴他:「你成為了一個漢堡的犧牲品了(Whopper Sacrifice)。不服氣?你也來安裝。」於是10天內有20多萬名Facebook用戶收到了被「拋棄」的消息。最後Facebook不得不以違反 網站規則為由終止了這次活動。


  沒有一個消費者是準備好來看廣告的,因此大家更願意接受極具話題性的口頭傳播方式。


  麥當勞視頻受歡迎的原因在於滿足了放諸四海都能產生共鳴的獵奇心理,而Smart的幽默應對無厘頭吐槽非常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這兩件事的話題性足夠使得消費者即便沒有實際的好處,大家仍然很樂意將這兩件事傳播出去。


  事情可能偶然發生,但是整個品牌一定是有平常深厚的積累和底蘊,才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這樣一個即時的反應來產生如此好的效果。就像束非說的那樣,「不存在沒有準備過的Case」。


  美國Smart的社交網絡團隊看到Clayton Hove的微博後,即使是發一條闢謠的消息也準備了不少時間。「一開始我們就想著要多算一些種類鳥,尤其是大型鳥類,以防有人會接著向我們車輛結構的安全 性發難。然後我們打電話給本地的農場,蒐集了好幾樣不同鳥類實際的糞便重量。雖然花了很多時間,但是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Eric Angeloro對《第一財經週刊》說。48小時內那條Tweet就成了Reddit上點擊記錄排名第一的消息。並且還被CNN、雅虎、《每日郵報》等各 家媒體的報導。


  想像一下,如果是奔馳,他們會用反開玩笑的方式回應一條吐槽嗎?或者壓根沒有人會開它的玩笑。因為奔馳大氣嚴肅的品牌形象實在沒法和開玩笑聯繫在一 起。同樣的,麥當勞如果沒有足夠的底氣就不會直接扛著攝像機去廣告工作室。雖然Hope Bagozzi從頭至尾都在表示「沒錯,我們是擺拍的」。不過,他們的聰明之處在於同時傳達了另一層更重要的信息:牛肉餅是一樣的,芝士、酸黃瓜是一樣 的,甚至兩片面包也沒什麼區別。


  來自美國的Jenna Weiner和許多網友一樣,在看過被轉載的視頻後留言說對麥當勞使用同樣的原材料表示高興。不過稍後她也同樣留言說這並不會讓她特別想吃麥當勞的漢堡。


  李巍覺得這次營銷並不會對消費者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你會覺得它的漢堡特別好吃麼或者更理解I'm Lovin'it的精神麼?也不一定。但是你會覺得這個品牌是很誠實的品牌。」


  也許有一天,在微博上對某個品牌的隨口吐槽也會使自己的名字伴隨著商家的回答傳遍全世界。就像加拿大麥當勞的官網上所寫:「一直對我們的產品有疑問?現在你的機會來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98

你的記憶 變成它三百億價值金礦

2012-9-3  TCW




社群網站隨著臉書上市,股價腰斬而退燒,另一批新雲端服務公司卻正在矽谷崛起。

八月二十四日,舊金山時序早已入秋,在美國舊金山的設計中心,卻熱鬧得像是盛夏。

這一天,是雲端服務公司印象筆記(Evernote)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來自美國紅杉創投(Sequoia Capital)、索尼(Sony)等合作夥伴的主管,跟著來自芬蘭、巴西等世界各地的數百名程式設計師的行列中,進入演講大廳。

台灣大搶當它戰友視為手機服務秘密武器

印象筆記被視為是矽谷的明日之星,是少數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的雲端服務公司,所有人急著聽印象筆記執行長利賓(Phil Libin)今年要講些什麼。

八月底,印象筆記將正式登台,成為台灣大哥大今年的秘密武器,台灣大首次和矽谷軟體公司合作,希望靠這家公司,拉開台灣大和對手在雲端服務的距離。因為這家公司的服務,就是要把你每天經驗的大小事全吸上雲端,要把你腦中的記憶,變成他們的金礦。

印象筆記做的就是「記憶管理平台」,就像iTunes整合娛樂資訊,可以整合每個人每天遇到的各種資訊。他們的野心,要做一般人的「第二大腦」。

他們為各種手機、電腦平台設計自己的筆記管理軟體,不管你在電腦上看什麼,用手機拍下什麼,甚至是隨手的塗鴉,按下幾個鍵就能上傳雲端。甚至你用手寫在筆記本上的內容,貼上專用的貼紙,經過電腦自動辨識後,瞬間就能轉成可供轉寄的檔案。

Google曾被它擊退先看到商機卻拱手讓出

印象筆記只有兩百名員工,卻直接挑戰微軟(Microsoft)和Google的類似服務,Google推出筆記服務的時間,還比印象筆記早了兩年。但印象筆記推出後一年,Google宣布退出網路筆記服務,拱手讓出市場。

印象筆記能以小蝦米贏過大鯨魚的關鍵,就是「溝通。」利賓說,「我們最重要的產品,是我們的公司文化,」如果把同一個概念交給一個文化完全不同的團隊執行,「結果會完全不同。」

「搬家的時候,我花最多時間想的,就是如何安排座位。」利賓說,因為座位安排就會決定團隊如何互補,如何讓聰明人激發另一個聰明人,「我要這個公司一百年都是一間Startup(創業型的公司),」利賓說。

因此,在印象筆記總部,所有人位置中間沒有任何障礙,你隨時都可以看到同事在做什麼。最特別的是,利賓有一台專屬機器人,如果出差,有事要和同事討論,他 會遙控這台機器人,走到同事的位置前面,他能透過機器人身上的攝影機,看到同事的表情,機器人身上的螢幕,也會顯示利賓的反應。

印象筆記不賣廣告,也不分析會員上傳的資訊,只靠會員每個月付五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五十元)購買付費服務獲利,為了盡快衝高會員數,他們會特別注意免費 產品的品質,「利賓常說,如果我們的付費會員比率超過七%,表示我們的免費產品做得不夠好,」印象筆記亞太區總經理馬龍(Troy Malone)說。

去年,印象筆記全球使用者只有一千二百萬人,今年卻暴增為三千八百萬人,付費用戶占所有用戶的五%。他們的營收只靠用戶付費,雖然成立才四年,但利賓曾對《紐約時報》表示,去年公司可望損益兩平。

他們的策略,就是不斷「吸」使用者的記憶,把用戶存在雲端的資訊,變成不斷產生價值的金礦。只要讓客戶習慣把自己的資料上傳雲端,老用戶付費的比率就會快 速提高,馬龍說,他們算過,第一年剛使用服務的新用戶當中,只有五%付費,「等到第四年,這群人變成老用戶,這群人的付費比率就增加到二五%。」短期來 看,印象筆記很大方,每個月都讓使用者免費上傳六十MB的資料,但這些資訊全是Google不可能找到的私密內容。使用者把越多記憶儲存在網路上,這個帳 號對他的價值越高。

全球人才被它吸引台灣程式設計師也在列

雲端加上記憶,衍生出許多想像不到的商機,他們的服務之一,是幫使用者整理雜亂的收據,把身邊收到的雜亂收據用手機拍下後上傳,透過雲端服務,系統會自動 辨識收據上的數字,自動整理成報帳用的報表。拍下剛收到的名片,雲端系統就能自動辨識名片上的文字,讓你隨時搜尋聯絡人。

印象筆記的開發者大會,就吸引了全世界想來挖這批金礦的程式設計師,有人設計出能讓手機自動記錄位置的程式,幫使用者記下自己曾造訪的地方。這次大會裡,台灣來的程式設計師,還開發出瞬間就能用筆記裡零碎資訊,快速做成簡報播放的程式。

這種經營模式何時能真正損益兩平,擺脫如臉書一樣難以獲利的魔咒,是這些矽谷雲端公司能否掀起如社群網站般熱潮的觀察重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42

把宿舍變成家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66
我已經不記得大學入學的時候都帶了些什麼東西,但是卻清楚地記得那些東西都可以輕鬆地塞進我們家的小車裡。除了床單是新的,其他所有東西都是從家裡或舊貨店裡淘來的。


  至於電子產品,那年夏天,我那對好心的父母去了一個大賣場,被忽悠買了一台蘋果機(Apple Macintosh),有一個只能讀軟盤的驅動器。我當時懷疑就算是以1994年的標準,這個東西也已經非常過時了。很快,當我在宿舍裡試圖啟動它的時 候,我的懷疑得到了印證,因為室友臉上寫滿了不解。


  這些就是我為宿舍置辦的所有家當,價值也許總共只有50美元。


  前不久的一個晚上,我站在位於費城的塔吉特連鎖百貨(Target Store)裡,看見貨櫃通道里擠滿了來自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1200名學生,彷彿是熱血沸騰的選手在參加購物競賽的節目。


  塔吉特百貨用大巴車把學生們從校園裡運過來,並在正常營業結束後根據學生們的特點對商場重新進行了佈局。在嬰兒用品區是一位DJ在播放舞曲;沿著中央 走廊,擺放著迷你冰箱和大量罐裝紅牛飲料。學生們手中的推車裡則放滿了壁掛式鏡子、顏色鮮豔的垃圾桶、浴室架和床上用品套裝。


  吉娜·德安奴西奧(Gina D'Annunzio)是坦普爾大學學生活動總監,她表示過去幾年曾經拒絕塔吉特百貨提出的在營業時間結束後單獨為坦普爾大學學生開放的提議。但是,今年 剛好有了一個合適的時機,而且德安奴西奧記得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曾經夢想被「困」在百貨公司裡。從塔吉特百貨裡的場面來看,這個夢想其實完全可以實 現。


  喬迪·裡奇曼(Jordyn Richman)今年18歲,來自佛羅里達州,是大一新生。她買了一個床墊、一個抱枕、一個夜燈和一些圖釘。在來到坦普爾大學之前,裡奇曼已經為佈置宿舍 在離家不遠的塔吉特百貨和宜家花費了300美元。她說她後來買的這些東西可以讓宿舍看起來更完美。


  近年來,塔吉特百貨購物之旅或類似的倉儲式百貨購物行已經成為了與「春假」和「上課睡覺」齊名的高校新傳統。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可以看到學生和家長 穿梭於貨櫃的通道間,按照不斷加長的生活必需品清單一件一件地打勾購買。這麼做的目標似乎是要把冰冷的宿舍變成一個遠離家庭的溫暖居所。


  德里克·傑克森(Derek Jackson)是堪薩斯州立大學住房與餐廳服務部主任,他注意到學生宿舍裡像咖啡機一類的可以增加生活舒適度的東西越來越多了,學生宿舍裡的色彩也越來越豐富了。


  「曾經有學生來問我們,『你們能不能告訴我們窗戶的尺寸?因為我們想安窗簾。」傑克森說,「在過去,學生們只會想著讓房間更適合學習。」


  美國國家零售聯合會的發言人凱西·格蘭尼斯(Kathy Grannis)表示,返校所需的生活用品、筆記本電腦以及宿舍裝飾物,每年的交易額可達到500億美元。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各個行業的零售商都在這個時候進行大促銷。


  格蘭尼斯認為,儘管目前處於經濟衰退的環境,但是這一部分仍有望出現增長,因為根據她所在的組織所進行的年度調查,今年選擇「自己的子女會住在學校宿舍裡」的人數變多了,而在前些年更多的人選擇「住在家裡走讀上學」,因為這樣更省錢。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負責學生事務的助理副校長帕特里克·拉夫(Patrick Love)則表示:「只帶著兩個箱子來上學的學生往往並不引人注意。真正抓人眼球的是那些帶著平板電視來學校的學生。」羅格斯大學也與塔吉特百貨合作舉辦 了下班後的學生購物專場活動。


  塔吉特百貨成為這一市場中的領軍企業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像這樣的為坦普爾大學和羅格斯大學學生舉辦的下班後購物專場活動,塔吉特百貨一共有69場,合作高校遍佈全國。


  美國知名家居用品零售商Bed Bath & Beyond也在高校學生中進行了大力營銷,推出了一些方便學生消費的活動。比如,大學註冊的在校生可以在自己所在地附近的店舖或網上購買,然後到學校附 近的店舖取貨。這家公司還推出了校園生活必需品清單,被很多學生和父母看作是校園生活的必備指南,裡面包含超過90項物品:從最基本的衣架和洗衣籃,到需 要程度值得懷疑的(特別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工具箱、遮光板和iPod話筒。


  「這類生意在持續增長。」格蘭尼斯說,「想進入這個市場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


  Caring Transitions是位於美國辛辛那提州(Cincinnati)的一家公司,主營業務就是幫助人們在面對生活重大改變時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公司總裁克里斯·賽曼(Chris Seman)說:「現在的學生太離不開親人和自己的家了,他們想把家都搬到學校。」


  同時,他補充道:「家長們都覺得孩子在學校必須擁有跟在家裡一樣的條件,否則生活將會非常痛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24

達人傳授生存法則 職場之外 五大本領讓你變成人生勝組

2012-10-01  TWM




三十世代,可以抬頭挺胸,對未來充滿希望。

關鍵在於,有沒有用對的方法,為自己累積人生「勝組」條件。

透過專家建議,培養職場以外的五大能力,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聚寶盆。

撰文‧歐陽善玲

本領1 訂人生目標的能力不要只看現在,要放眼未來三十世代,並非「無望」的代名詞,端看個人如何創造機會,顛覆環境。

游祥威,二十八歲,任職於一家頗負盛名的外商資產管理公司,在時下工作難求,年輕人不婚、不生、放棄買房的價值觀下,他對未來卻充滿樂觀期待。

「我生長在公務員家庭,父母都很勤儉,受到家庭教育影響,我做事都會預先規畫。」游祥威希望在三十歲前完成終身大事,在此之前,他必須先有一筆存款。「我 大學念的是經濟系,現在又在金融業工作,懂得一些理財方法。透過投資工具,我在二十七歲便存到第一桶金。」幾個月前,游祥威利用一部分資金舉辦婚禮。他下 一階段的人生目標,就是買屋!游祥威與太太約好開設一個共同帳戶,每月每人都要存兩萬元進去,當作買屋基金。

為了順利達到目標,小兩口省下在外租屋費用,暫時與父母同住;上班也帶便當、搭大眾運輸工具,少了外食、油資,靠著累積小錢,一步步向階段性目標邁進。

做好準備、及早規畫自己的人生目標,三十世代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聚寶盆。

德盛安聯投信行銷企畫部副總經理陳怡先表示,人隨著年紀增長,工作內容可能會遇到瓶頸,只有具備預見未來、提早謀畫的能力,利用一些工具或方法加以彌補,才不會在年老力衰時,影響累積財富的目標及進度。

「大學畢業後,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國際快遞公司做業務。十多年前,我靠著業務獎金,一個月最多就可領到七、八萬元。那時候覺得賺錢很容易,所以常跟朋友 去喝下午茶,假日去玩耍,錢都存不住。」陳怡先說,每到農曆年前後,正值國內外進出口旺季,業務也得站在第一線拿起膠帶捆綁、包裝貨品,才驚覺,「難道自 己到五、六十歲,還要過這樣的生活?」她當下決定轉換職場跑道,並定下目標,有計畫地累積專業與投資技能,這樣不管年紀再大,都有辦法自行創造財富,告別 原本揮霍無度的生活。

「當時我有兩個選擇,一是證券營業員,另一是財經月刊記者。因為當下我的人生目標是『快速成長』、累積理財知識。而從事記者工作在第一線接觸各種訊息,最 能在短時間內吸收、產出,相當符合我的需求。」陳怡先說,當初就是因為懂得自我設定人生目標,跳脫業務領域,學習投資理財知識與技能,日後才能有這麼好的 工作機遇與國際視野,在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財經大事。

本領2 儲蓄的能力

以分批達陣方式檢視目標

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蕭碧華認為,三十世代的年輕人收入不高,拿不出太多本金來理財,所以在學習投資前,要先存到一筆錢。「很多人抱怨薪水太低,二十二K根 本存不到錢;其實趁年輕辛苦一點,多兼一份差,像是網拍或速食店打工,每天三小時,一個月收入就能增加八千多元。」蕭碧華計算,若起薪只有二萬元出頭,每 月收入多增加幾千元,一個月進帳就可達三萬元。再透過銀行「零存整付」的儲蓄方式,強迫自己每月先把二萬元扣下來,剩下的錢才可以花用。如果住家裡,沒有 額外的房租負擔,這樣一年可存二十四萬元,四年多存下來就有第一桶金。有了這筆錢,再來「練習」投資理財,用錢賺錢效果更好。

「年輕人可能會說,一個月要存二萬元太難;只要調整心態,掌握方法後就會發現,這並非不可能的任務。」蕭碧華說,首先,要存錢先得「戒掉」信用卡。因為一 卡在手,消費便會不自覺增加,而且容易有不必要的開銷產生,是年輕人存不了錢的一大障礙;其次,朋友聚會活動應該挑著去,不用每次都到。

「女孩子聚會,都喜歡燈光美、氣氛佳、點心好吃又好看的地方。這種餐廳,去一次三、五百元跑不掉;如果是男生,聚餐就要『呷粗飽』,算起來價位也差不多是 這樣。如果每周都約,一個月就少存兩千元。」蕭碧華認為,每兩個月聚會一次,或改以爬山、郊遊等較健康方式代替,既可省錢,還能賺到健康。

就算靠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解決中餐,一頓下來也要七、八十元;要是再加個飲料、咖啡,一餐費用就要一百多元。「不要看這些都是小錢,日積月累下來,就是一 筆大財富。年輕人可以做些簡單的料理,自己帶便當,像是燙空心菜、番茄炒蛋,平均一天花幾十元就能辦到,同時兼顧營養。」蕭碧華說,表面上看,這些省錢方 法好像很苛刻,但心態轉化後,也就沒有那麼難。「要在省錢、存錢過程中讓自己開心,長期下來存款目標才可能達成,不易中斷。比方說,以階段性目標來檢視儲 蓄成果。例如,存款目標是五年存一百萬元,可先以一年存到二十萬元為目標,若達陣就可獎勵自己,這樣不但有誘因,也會有成就感。」

本領3 投資的能力

用台灣五十指數練基本功

利用分批達陣方式,可提高儲蓄動力;累積到一筆資金後,三十世代年輕人就可開始「練習」投資。「剛起步,只要先鎖定台股市場就好,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去 研究其他複雜商品。最簡單的方式,是每月定期定額投資台灣五十(或加權股價指數基金)。」蕭碧華解釋,「年輕人沒有投資,就不會關心股市變化及大盤位置; 若從最基本的台灣五十指數基金練習,慢慢會知道台股歷史高低水位,學習判斷在什麼價位可加碼買進。」另外,她也建議三十世代以「SMART」方式擬定財務 計畫,並定期檢視,才容易成功。

培養對台股的敏感度之外,接著,則要鍛練投資價值的判斷能力,才能加速財富成長速度。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以自身投資逾二十年的經驗指出:「台股跌至十年 線,通常是長線投資買點浮現的好時機!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好幾次,但能掌握住機會的卻寥寥無幾!」此外,如果能進一步掌握產業循環與挑選個股的能力,在財 富累積的路途上,更能事半功倍。不過,基於風險分散原則,除了股票外,年輕人最好能搞懂諸如外幣、貴金屬、房地產、債券等至少三種以上的投資工具。把投資 技能當成這個時代的必備生存工具之一,你將發現,會投資才是使人生少奮鬥幾年的最短捷徑。

SMART理財法則,

有助財富目標準確達陣

Specific 理財目標要具體、明確。

Measure 目標必須可量化、測量。

Achievable 制定的目標要能實現。

Reliable 過程是穩當的、可執行的。

Timetable 目標要有時間表。

本領4 健康管理的能力

體能佳才有機會衝更高成就不過,人生的最大財富,不是存摺裡有多少存款,而是健康;就算事業、投資兩得意,沒有健康,一切都是惘然。「我的學生有八成是上 班族,其中六成的人是為了健康而來,另外四成的人,則是希望自己的體態變得更好。」知名健身教練林少華說,這六成學員當中,有不少人身體已出現健康警訊, 不得不強迫自己健身;同時也希望藉由專業健身課程,改變自我健康狀況,好在職場上獲得更高成就。

「健康的身體能夠帶給生理及心理最棒的感受,所以在職場上奮鬥,或做任何投資判斷,都能得到最佳結果,有效排解任何難題。」林少華認為,做好健康管理功課 前,要先確定自己「喜歡」健康,為了健康而運動。至於如何做好健康管理,成為財富與健康雙贏達人?下面八項基本規範,可作為三十世代的參考。

包括一、早起不賴床,做個簡單的伸展運動;二、給自己三十分鐘時間吃早餐,避免血糖過低、精神不集中;三、工作時間不彎腰駝背,影響血液中的氧氣正常供 給;四、每工作一小時起身走動,使代謝速度恢復最佳狀態;五、細嚼慢嚥吃午餐,可活化腦細胞;六、下班後運動流汗四十分鐘,增強睡眠品質;七、晚餐減量, 保持肝、腎功能;八、不熬夜,避免抵抗力降低。

年輕人憑著體力好,難免打拚過頭,不自覺地常常用健康換取財富。但請謹記,要懂得適時舒壓、找出時間規律地運動、節制的飲食,不要讓自己的健康存摺淪為透支狀態。

因為財務透支還有機會挽回,健康透支,能不能挽回的決定權未必在自己手上。許多成功人士,往往是在付出慘重的代價後,才領悟到這個簡單的道理。舞蹈老師同時也是房地產投資達人的張淳淳在一場大病後感嘆:「人生賺那麼多錢,只是讓你住到頭等病房!」就是一例。

本領5 風險管理的能力

向產險公司買意外險較划算在健康、事業、財富面面俱到下,最後,三十世代還應該為自己買個保險,做好風險管理。宏觀財務顧問佘曉皊指出,三十世代通常收入 有限,保險原則應將「保費極小化,保障極大化」,並多利用定期保險,將保障不足的缺口補齊。「個人風險管理的具體作法,是先了解自己應負擔的責任及負債有 多少。」蕭碧華認為,年輕人不論在外拚事業或出門旅遊,交通意外風險較高,因此「意外險」是三十世代必備險種。「要特別注意的是,壽險公司及產險公司都有 賣意外險保單,但,壽險公司的意外險保費較高,考量收入有限因素,年輕人可向產險公司投保意外險,以較低價格享有同等保障。」像意外險會依照工作內容危險 程度區分不同職業等級,危險程度愈高,保費愈貴;以職業等級第一類、保額一百萬元的意外險來看,壽險公司的產品就比產險公司的貴五成以上。

不過,產險公司的意外險對被保人的健康要求較高,且續保條件較嚴,只要健康情況良好,年輕人不妨多參考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34

中國好聲音帶來的思考:100萬變成1個億的底氣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120261.html
2

012年9月26日,這是我認為值得紀念的歷史時刻,那一天,上證指數破了2000點,觸及1999點,在我看 來,那一天猶如過去2005年指數破了1000點,觸及998點的意義類似。那一天我在新浪微博上說了這麼一段話:「沉痛,欣喜,保持淡定,堅持,陽光就 在風雨後。不管如何,跌到此位置,至少中長線戰略性建倉的時機已到,慘不忍睹的時候就是要敢於堅持、敢於出手的時候。不管如何,我們想說的是,此刻,就猶 如過去跌破1000點觸及998點類似,黎明前的最後黑暗或許就在我們眼前。」這代表了我當時所有的態度,26日之後的兩個交易日,也就是國慶前的最後兩 個交易日,市場戲劇性出現了逆轉,歷史有漸漸重演的味道散發出來,這是我們所期盼的。未來中國股市能否漸漸迎來如中國好聲音這般精彩呢?好,這次我們就從 中國好聲音談起吧。

1.中國好聲音「火」的思考。

這段時間,我受不了身邊朋友對中國好聲音的反覆推崇,最後看了,然後就迷上了中國好聲音,這節目的成功,可以引發很多思考,不論是形式的創新、導師 和歌手的用心、宣傳和策劃的到位,都是有很多可以說道的地方,但最關鍵的就是在這舞台上,集合了各種類型的人群,滿足了各種類型的喜好,蘿蔔白菜各有所 愛。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然後發現,這所愛體現出來的那種真誠和用心以及實力感動和震撼了自己,因此,能不為之傾心嗎?火也就成了必然。

中國好聲音在火之前,各個參與方肯定都是沒有太大底氣的,畢竟這是大投入,失敗帶來的後果誰都知道。因此,我敬佩那些敢於支持或策劃以及投資這節目 推出的資金方,是他們的眼光和勇氣促使最終誕生了一個新的市場。這裡我們能感受到這節目背後的那些PE資金的眼光、浙江衛視的靈活、加多寶涼茶的勇氣、導 師們的智慧、選手們的用心、觀眾們的瘋狂,很值得我們好好去體會。

2.中國好股市缺一個合力。

聯想到我們的股市,什麼時候我們能演變成為一個中國好股市這樣的市場呢?想想要真的成為中國好股市,借鑑上述成功的模式,我們還缺什麼呢?我想還缺 整合資源聯合震撼推出的模式,說白了,缺一個合力。過去我們的股市為啥一路下跌,除了經濟的因素以及有些政策不合時宜外,更多的就是我們從上到下沒有形成 一個打造中國好股市的這樣的齊心,大家各顧各的,各說各的,各做各的,最終博弈當然也精彩,但那更多是局部的精彩,整體則陷入困境之中。我們其實需要有底 氣向世界展示中國好股市才是,我們當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才是,如果連這點都沒有,那還談什麼崛起呢!

3.尋找屬於自己的喜好點。

中國好聲音裡我最喜歡吳莫愁,她是個非常有爭議的選手,但是有點毋庸置疑,她是有潛力成為中國的LADYGAGA的選手,我喜歡她的真,當然,我不 是說其他選手不真,也很真,這也是這節目火爆的關鍵所在,但是,我所說這真是能觸動我心扉的那種真,歌聲讓我印象深刻喜歡反覆聽,這就好像周星馳的電影對 我的影響一樣,我喜歡他在電影中的那份真以及那獨特的演繹方式。

所以,這也就好像每個人的選股一樣,不盡相同,但卻能反映每個人的一些喜好點,在每一個自己喜歡的選手裡,你肯定能找到最能觸動自己的那個喜好點, 這個喜好點因人而異,有時候就算同樣喜歡一個人,但喜好點也未必相同,就好像我喜歡吳莫愁的真一樣,但肯定有人喜歡她的那種怪,但怪卻不是我所喜歡的。只 是,有一點卻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愛屋及烏,有時候,喜歡一點或幾點後就很容易演變成為喜歡全部了,哪怕自己覺得是缺點的。哈哈,選擇股市的標的也一樣。

4.100萬變成1個億的底氣。

我目前是積極樂觀派,這雖然有很多因素使然,但更多卻是自己性格使然,對中國未來的信心使然,我知道這個社會有很多黑暗面,但再黑暗也最終敵不過陽光,這是我的基本世界觀。

我一直都在跟身邊的那幫學生說,如果哪一天,我們真正從內心油然升起有把100萬變成1個億的底氣,那麼,我們就將會真正成為這市場的強者。你能做到嗎?要做到真正的油然升起談何容易呀。

不過,要做到這點,磨礪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我失敗後,我都對自己說,我不會倒下的,我一定會爬起來繼續走下去,當再爬起來繼續前行的時候,我認為, 內心對未來把握的底氣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能把100萬變成1個億的底氣,內心油然升起,這仍需要時間,但我們非常堅信的是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一起 努力好嗎?

5.堅持走好自己的路。

說真的,對於私募而言,這幾年確實屬於相當難熬的階段,當然,前幾年我們還好,我們休息了去充電去沉澱了,沒想到這兩年市場依然不給力,我們這行業 在這樣的大環境確實很難有太大作為的,雖然我也看到不少同行在這過程中紛紛轉行或徹底退出了,但對於我們,再大的困難也會堅持下去,我們熱愛這市場,我們 也相信自己,我們會等到新的大牛市到來的那一天的。

6124點能到這2000點位置,雖然從目前看,過去都是風險,而且很慘烈,但是事物發展總是陰陽交替的,陰了那麼久,總會有陽的時候,而且,股市 本身就是螺旋式向上發展的,就大周期而言,所以,到了這份上,我們拋開過去不看,就未來而言,我們發現,那難道不是一片廣闊的天空嗎?雖然或許1664點 和1000點論挺嚇人的,但是,那又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剩下讓別人說去吧!

吳莫愁是爭議選手,借這裡我想對她說的是:「你一定要走好屬於自己路,別人云亦云,保持好自己的風格,做好真正的自己,用心演繹好歌曲,剩下的就都 讓別人去說吧,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成為巨星!」其實我們股市投資也一樣,現在這位置,1664點和1000點論確實挺嚇人的,不過,那些都不重要,重要 的是,你認為當下國內的一些股票是否值錢,是否值這個價格,你覺得值了那就佈局之把握之,反之,則遠離這市場,就這麼簡單,走好自己的路其他讓人說去吧。

最後,國慶假期,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之,熱鬧的日子我喜歡選擇清靜,在家做個宅男吧,閉關繼續寫書總結思考等,不過擔心的是這次高速免 費政策會不會讓高速路變成停車場呢?希望自駕游出行的朋友們儘量凌晨出發吧,時時早,事事早,總是好一點的,假期快樂,期待假期回來後迎來中國好股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33

「按月訂購」的小恩小惠如何變成大生意?

http://xueyuan.cyzone.cn/qibu-dianzi/234856.html
按月訂購(Monthly subscribe) 在美國用兩年時間從誕生逐漸走向成熟。自從2010年哈佛商學院畢業生Katia Beauchamp創辦了每月自動從信用卡扣除10美元就給你寄4個化妝品小樣的BirchBox之後,它目前已有超過10萬名會員訂購,今年4月拓展了為男士們準備的BirchBox Men系列。BirchBox的CEO Katia今天在GigaOM RoadMap 2012峰會上說, 40%的人都會去商店購買在BirchBox使用過的小樣,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品牌準備與他們合作。為什麼按月訂購在美國發展得那麼好?我將會以 BirchBox為例,剖析其走紅原因。

微支付:月費少得會被遺忘

2011年美國人均GDP為47,132美元。按這個平均值計算,對每月大約有4000美金入賬的美國人來說,BirchBox 10美元的月費幾乎少的會被遺忘。雖然大牌化妝品在美國並沒有像中國那樣貴得離譜,但要買全所有熱門產品還得扔掉不少銀子。BirchBox就為愛美的女生提供了一個每月花10元就能試用各種大牌的服務,減少了買回來的化妝品又不喜歡的情況。當然,很重要的前提是,美國人對信用卡的信任和依賴為這些系統自動扣錢的按月訂購網站打下了基礎,中國人對網上刷卡或系統自動扣錢還相對謹慎。

體驗極致:設計驅動之美

從網頁設計、盒子設計到打包方式設計,BirchBox都是反覆琢磨儘量讓用戶體驗做到最好。BirchBox每個月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比如藍色之月、Gossip Girl之月等等。在盒子裡有一張剪輯寫的小卡片介紹每款產品的用途,所獲得的獎項,時不時還有像賀卡之類的贈品,與BirchBox合作的品牌也會附贈優惠券鼓勵大家購買他們的產品。內包裝是用女生們最愛的粉色,整個盒子給人感覺很精緻。

社交網絡:讓朋友傳遞美

BirchBox不光在產品設計,在市場營銷上也緊跟潮流,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能帶給他們的曝光率。BirchBox已經被134家美國媒體報導、它的Pinterest主頁有52萬1293個粉絲,Facebook上有22萬3756個粉絲。在YouTube上的一些化妝達人每個月都會專門錄製視頻告訴大家這個月她們收到了什麼產品。Pinterest和Facebook的官方主頁都會跟大家分享時下最流行的產品、化妝趨勢、時尚趨勢等,自我宣傳的內容反而比較少,而這樣的內容分配其實會讓消費者更相信BirchBox是真正瞭解時尚瞭解美妝的網站。

Birchbox的學徒

在Birchbox走紅後,很快有了每月寄食物的Love With Food、每月寄食材的LoveYourLarder、每月寄寵物用品的BarkBox;每月寄嬰兒用品的Citrus Lane;每月寄花的H.Bloom;每月寄鞋的ShoeDazzle;每月寄紅酒的Club W,甚至每月給男士們郵寄剃鬚刀的Dollar Shave Club都得到了9800萬美元的融資。

在中國已經有了許多同類網站,比如LolitaBox, MyLuxBox等,但都沒有像BirchBox這樣壯大起來。消費習慣、消費理念、支付方式上的不同讓中國的消費者顯得更難伺候一些。我認為能解決實際需求和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的按月訂購網站還是有很大潛力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