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思/转]思路一致性是长期稳定复利的关键 钱在谁的口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gltv.html

举一个最简单的决策的例子:我手中的一个股票现在该不该抛?超短线来看,它是头部,该抛;短线来看,它明后天要大涨,不抛;中线来看,它是波段顶部,该抛;长线来讲,它是更大的升浪的开始,不抛。。。。 所以,股票的操作本身,没有对错,只有从不同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才有对错。 如果你又想短线,又想中长线,或者你没有一个清晰的系统,那你抛或者不抛的行为就没有对错。 但一个系统如果结果没有对错,那该系统就不可证伪,反而是非“科学”的系统。 因为,不可证伪系统最致命的漏洞是:它无法学习,演化,提高,最后无法进化成一个成熟稳定的好系统。 当然,极端遵循一种操作法的股民,如果该系统不好,那损失也是很惨重的。这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如120万做到10万的雷人的隔日超短。如果系统是错的,那其坚持的后果是使得其资金缩水速度极快。 又比如坚信长线投资而高位买入中石油的人,到目前为止,也是损失极大。
但如果做对了,收益也很厉害。大家都知道超短线和超长线暴利的例子。在股市这个赌场,如果要几十年长期复利增长,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如果想赚大钱, 思路一致是必须的。没有人天生有这个稳定的系统。需要的是不断的试错,经验累积,改进。巴菲特的投资水平也并非数年之功,超短线高手也是经历了千万次交易 的磨砺。投资大师和投机大师,一开始,都很菜。但他们会坚持一种方法,然后不断总结提高。事后来看,他们是天才,殊不知这是坚持一个系统,不断提高的结 果。
 

      
 
      股市如此,人生万事莫不如此!
 
      
 
      要成大事的,思路一定要一致,要坚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09

兩位神祕大戶分享長線致富祕訣 「忍耐」的威力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2010-7-19  今周





一位是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一位則是獨具慧眼、擅長「養股王」的股市大亨。兩人以敏銳的投資眼光,點出長線選股要訣,並將長年累積的投資智慧與 讀者分享。

撰文‧歐陽善玲 研究員‧葉揚甲六月中旬,我們拜訪一位縱橫兩岸三十多年的神祕投資家。這位投資家在大陸B股賺到巨額財富,目前隱身於台北市一流豪宅,過著極為低調自在的 生活。

長線布局兩岸股市,他總能立於不敗之地,每每在大獲全勝後,就悄然離場。如果小散戶能向他提問,一定會想知道,在股市中他如何修煉,才有今日這番成就?

這位神祕大戶,正是一位長線投資奉行者。數十年豐富的股海經驗,淬鍊出投資智慧,雖然深奧,卻能讓人細細體會。

他態度從容地說:「不是只有賣股票要有長期忍耐功力,買股票也一樣要忍。投資,就是要在門可羅雀時進場,車水馬龍時退場。」

神祕大戶的投資修煉

靠修養克服人性的貪與怕

「二○○二、○三年,我只做了兩件事,一是買房、一是買股。」這位股海老手悠然地說。當時,全球景氣處於這樣的環境:主要國家經濟衰退,美伊戰爭一觸即 發,美元、美股巨幅下滑,金融市場波動劇烈;隔年,台股受到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擴大衝擊,指數連日重挫百點、最低殺到四○四四點。投資 機構發出聲明,疫情對台灣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當大家急著拋售時,就是該我進場了當悲觀氣氛凝結,小股民深陷泥淖,動彈不得;大戶卻不動聲色,進行「你丟我撿」,在股市、房市中輕鬆掃貨。SARS風暴 後一年,台股高點站上七一三五點,漲幅高達七六%,再次印證「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

「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這也是長線投資的好處,時間拉長,總成本就能降低、買得夠便宜;當然,進場時機也很重要。」神祕投資家笑 說,「對我而言,長線投資最痛苦的事,就是發現買貴了。所以當大家不要股票、急著拋售的時候,就是該我進場了。」不過,投資要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 皆醉我獨醒」的境界並不容易。歸根究柢,仍在貪、怕二字。老前輩一語道破,「過分貪婪,是來自過分恐懼。這兩者都是與生俱來,只是程度深淺問題。要學會控 制,必須靠修養及知識來修煉。」簡單講,就是貪,但不能太貪;恐懼,也不能過分恐懼。

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他進一步詮釋,如果一個人老想著買在最低,賣在最高,全宇宙好處都給他一個人撈盡,最後一定會有報應。「這種人,買他的股票會 被套在最高點,一定死;賣他股票的人,被迫賣在最低點也會死。投資不要想做這種事,要有相對高、低點獲利的修養,要留餘地給其他人賺。」但話說回來,沒有 人能準確預知頂部跟底部,大概只能知道相對低點及高點位置,所以投資一定要分批買進。神祕大戶不客氣地說,「持有鈔票的人,長期來看最笨,那只能當作暫時 的避風港。就像打拳擊,一定要有出拳機會,但不能兩手出拳,下一個風險承擔不起,就叫做『束手就擒』,永無翻身機會。」除了靠修養來控制貪跟怕,想長線致 富,還要有勇氣面對無知。「人要懂得求知,但不是要你無所不知,而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他形容,有些人錯把無知當有知,就很麻 煩。勇敢面對無知,柔和調適,是很大的智慧。達爾文的進化論說的是「適者生存」,股市也一樣,最後存活下來的,是適者而非強者。

偏偏很多人想不通這點。努力成為強者、搶著當市場第一,所有痛苦跟著排山倒海而來。這就是無知,有知的人不會貪婪;在市場恐懼下,也會變得堅強而勇敢。如 果心境不能超脫俗事,那就學學神祕投資家,遠離塵囂、強迫自己跟市場保持一定距離。

保持距離,培養自我調整能力習慣短線操作者,一天不看盤,就覺得心癢難耐。太貼近市場,所有雜訊一古腦兒灌進來,心情絕對大受影響,要做出正確決策機會也 不高。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股神華倫.巴菲特,就曾在一九九九年股東大會上,開玩笑說:「如果我在股市開盤期間常溜去看電影,那麼你們應該會賺得更 多。」資深大戶認為,股票要做得好,就要保持距離。他比喻,就像欣賞一幅畫或一件藝術品,最美的角度,是調整到最好的距離。「太遠,看不清楚;太近,看了 又頭昏,保持適當距離,才能享受其中、感到自在。」投資,要能夠放下,講求平衡。而股市是動態調整,學習如何在動態環境下取得平衡,懂這個道理,就能適者 生存。

不過,即使是身價驚人的神祕投資家,長線投資路上也會遭遇挫折。「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谷底煎熬,那時就會少看盤,多聽古典音樂或喝茶。我會想,天命如此 也沒辦法。」他認為,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因為多數時候,看得到未必吃得到;而「歡喜做,甘願受」境界,更是投 資最高修養。

如果投資成功的條件,是要有認知、勇氣及自我調整能力;那麼長線致富的要素,應該還包括眼光、魄力及膽識。

神祕投資大戶長線投資3大關鍵心法

心法1:

耐心等候機會及好價格,是投資能夠勝出的關鍵。

心法2:

不要求一定要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而且要分批買進。

心法3:

股票真正的酬勞,是長期忍耐的報酬,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定性。

股市大亨的選股祕招

押寶明日之星 賺進上億元另一位頭腦冷靜、獨具慧眼的股市大亨,靠著投資賺到數十億元資產。他長年押寶的公司,後來不是變成股王,就是同類型股票中股價最高的。挾其「最 會養股王」的光環,問他最重要的選股指標是什麼,他說:只有企業經營者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甚至連財報都可以不用再看了。

這位投資電子股起家的股市大亨,選股重視邏輯性。他認為,一位不好的經營者,要做出漂亮的財報數字很容易。因此,對股市投資人來說,選股、選標的雖然重 要,但都不如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致富的第一步。

企業經營者是否可靠?

「理想的企業經營者,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技術要夠專精,也就是專業領導;二、做事要很努力,對公司一定要盡心盡力;三、為人操守要正直。」如果真要挑 選,台灣企業家符合上述三項特質的,就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如果投資高科技產業,經營領導人的學歷背景,也要一併納入考量。「如果投資電子股,我會看老闆學歷,若是台、清、交、成大畢業才會考慮。」他解釋,這樣並 非瞧不起學歷不起眼的企業家,而是為充分了解高科技技術,老闆的程度要很高。加上電子儀器技術複雜,研發更需要一流人才,領導階層的視野及格局,就相當重 要。

好的老闆,還要配合對的產業,才能激出長線投資火花。「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他說,目前來看有四大產業最具潛力。包括中國通路、 網路消費、軟體開發及IC設計。其中,中國大陸工資調漲,購買力增強,至少未來五年投資展望,都相當樂觀正面。

是否符合大環境趨勢?

進一步解釋,長線投資首選產業,最好是沒有產能限制、著重技術研發。因為,資本密集的代工產業,產能有多少都可計算出來,這樣的企業成長空間小、毛利相對 低。要期待高報酬,除非遇上大缺料題材,廠商才能以供給減少為由,調高價格。不過儘管這樣,最後也才多賺一點,將時間拉長來看,價格又回復先前水準。

尤其,中國大陸低廉的勞動成本優勢,隨著富士康調薪,已慢慢消失。未來,台資企業將面臨轉型陣痛期。一旦失去中國土地、勞力紅利,公司營運成本上升,對獲 利就有直接影響。另外,所謂「大樹下好乘涼」,挑選產值規模大的產業,再從中找尋關鍵零組件廠商,長線要獲勝的機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要從趨勢產業中挑出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觀察重點,在產業技術是否夠特別。「最好的選擇,是別人有的,我也有;但我卻掌握了其他人沒有的致 勝武器。」像大潤發布局中國通路,在戰略上相較其他賣場,就略勝一籌。

這位股市大亨強調,對於趨勢判斷的敏感度,是日積月累而來。平時大量閱讀財經書報,增進投資知識,不但能訓練判斷消息真假的能力,還可以藉此磨練挑選產業 的邏輯力。

是否穩定配發高股息?

對資深投資大戶來說,股市沒有不能做的行情,只有不會做股票的人。相信「永遠可以找到新的機會」,是他們和小散戶最大差異。股市大亨建議,一般投資人可先 累積一筆資金,再用積蓄、以二到三年時間為考量,看到好的機會就跳進去。

「像匯豐銀行就是香港人的生財工具,只要手邊一有錢,就會去買匯豐銀。但兩年前金融海嘯,匯豐股價大跌,哭死一堆人。不過即使這樣,投資人損失也有限。因 為長年配股配息,怎麼算,投資都獲利。」再看,台塑四寶(台塑、台化、南亞、台塑石化)及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每年股息股利至少有六%到 八%。反觀過去五年,銀行利息都不超過二%。長期配發現金股息,保守來看,對投資人等於是安慰獎,也較符合人性。對退休族群來說,這種同時具備定存及穩健 成長的概念股,雖然發不了橫財,但可享受社會經濟發展果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位奉行長線投資的證券公司資深顧問認為,股神巴菲特是長線投資最經典的代表人物,以他的投資成就,要說明長線投資比短線操作更有希望致富,一般人都能接 受。也因為信仰巴菲特的股民變多,放眼投資市場,訴求長線投資的散戶,也有增加趨勢。「可惜的是,每個人都只學到一塊。有戰略,卻無戰術。」還有一個關鍵 在於相信巴菲特的程度,也就是如何奉行,才能將長線投資精髓發揮到百分之百。「像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巴菲特最重視的選股指標,因為這代表一家公司 主要財務結構、獲利能力及經營效率。但一般人卻未必能深入了解這個數字的意義。」另外,想做巴菲特絕不能每天盯盤,股價不再是決定買賣的唯一條件;每月營 收變化也要準確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對產品生命力的判斷,及選擇企業領導人與經營團隊的眼光。

表面上看,是把投資變得更簡單,但真正執行起來,要先克服人性弱點,不如想像中容易。

師大副教授朱文增指出,台股究竟能不能「長相廝守」,只要把過去加權指數還原後的報酬率,與銀行定存利率相比就知道。以七月九日台股收盤七六四四點來看, 還原權值後指數約九九一八點。也就是九年前,投資人若在指數相對低點、四千點時進場,放到現在報酬率翻兩倍,就遠優於銀行定存。

但話說回來,長線投資核心問題,還是在人心、人性。而從身價數十億到百億元的投資大戶身上,不難看到「忍耐」的威力,其實比複利效果更驚人。

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說,常聽身邊朋友抱怨,「如果當初能放久一點,一定可以賺更多。」類似這樣的經驗,十位投資人有九位會遇到。換句話說,從歷史經驗或 透過大師級的投資家告白,長線投資才能真正致富,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簡單道理。問題是,知易行難。

毛仁傑分析,長線與短線投資的差異,在於長線投資持股時間拉長,期間有可能遇到四○%、五○%的波動;投資者必須能夠忍受,才能放長線釣大魚。而短線操作 者,必須每天盯盤,對市場消息極為敏感,這些人以「累積小勝為大勝」方式致富,和長線一次性的勝利,兩者邏輯完全不同。

但,市場時而風和日麗,時而驚濤駭浪;要準確抓住每一次波動,是不可能的事。「真正賺大錢的,幾乎都要靠長線投資。」毛仁傑直言,像公司大股東被迫長線投 資,短時間必須忍受市場波動,但最後反而成為巨富。一般人沒有長期持股需求,要身體力行長線投資,EQ是關鍵。

他認為,長線投資執行難度高,擬定戰略前必須先克服幾項障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個性,例如抗壓性、忍耐力;再來,要訓練投資眼光,很多人中途放棄、看到 股價波動按捺不住,是因投資信念不足。包括對持股不夠熟悉、對產業趨勢沒定見。

年輕人個性較衝,要做到長線投資更不容易。但可以用比較小的資金建立長線投資部位,經過幾次的良性循環,嘗到獲利果實,或許就能逐步建立長線投資習慣。不 過,習慣最終仍要靠毅力養成。能夠踏出第一步,距離致富目標也就更近了。

股市大亨3大選股策略

策略1:

挑對老闆及經營團隊,這才是長線投資致富的第一步。

策略2:

掌握未來主流趨勢產業,就能享有勝出的機會。

策略3:

選擇穩定配發現金股息的企業,長期下來,怎麼算,投資人都獲利!

長線投資語錄 股神巴菲特:1. 若你不打算持有某檔股票達10年,那麼,10分鐘也不要持有。

2. 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3. 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到5年。

4. 如果你不斷地跟著風向轉,那你就不可能會發大財。

5. 耐得住時間考驗才最真實,能讓你賺到大錢。

長線投資語錄傳奇操盤手 彼得林區:1. 我每年「也會」花個15分鐘看看股市走勢。

2. 股市最佳的賺錢途徑,就是投資一家已獲利數年,並絕對會一直成長下去的小型成長公司。

3. 在短期內,上市公司經營得成功,股價不一定就會有所反映;但長期而言,利多不漲,正是賺錢的好機會,要買好公司的股票,還要有耐心。

4. 股市下跌正是撿便宜的好時機,這些便宜貨是那些驚慌中逃離風暴圈的投資人所丟出來的。

5. 假如股票下跌,但基本面仍看好,就不該賣掉,甚至要加碼買進。

長線投資語錄 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1. 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2.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股票!

3. 我的證券交易格言是:看重小利的人,不會有大價值!

4. 多數的基金經理人表現,比手中握住同一檔股票長達30年的家庭婦女還要糟糕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1

複利增長與集中投資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0106

昨日投票有了結果,大多數人都係選(5) 20-39%,證明這裡的網友都係識貨之人,並明白集中投資於優質股票的重要性。

上星期股壇小學生問我複合年均增長率是怎樣算出來,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簡單到大部份散戶都不明白,數學的概念只停留在小學時代,每天只管用加 減數炒出炒入,還未學會複利增長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這個大道理。回答計算複合年均增長率的問題,先舉一例,例如一項投資回報6年後賺一倍(100%), 簡單增長率就是100%除以6 = 16.6%,100 + 16.6 +16.6 +16.6 + 16.6 + 16.6 + 16.6 = 200,簡單加數,清楚,明白,小學一年級攞一百分,全班考第一,但如果我們懂得雞生蛋,再用蛋生雞的道理,利疊利,每年只需要增長12%,1.12 x 1.12 x 1.12 x 1.12 x 1.12 x 1.12 = 2,6年後增長1倍,這就是複合年均增長率,有個簡單算式叫「72定律」,把72除以年期,就得出每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的數值,72 除以 6 = 12%。明白複利增長的概念就知道為什麼要100%時間(長揸)持有股票,投機賭徒會跟你講,長揸8號仔電盈,十年後輸足9成9,我只是說長揸優質股票, 以中人壽的例子,我由05年$5 - $6的價位買入,升到現在三十蚊,升幅5、6倍,買過中人壽的投機賭徒,已經晨早把中人壽沽出換馬,或是摸頂追入變蟹,還有注碼大細問題,資深的投機賭徒 一定會教你不要獨孤注一擲,要控制注碼,絕對不會夠膽下大注買入中人壽,細注分十份、廿份,贏一、兩舖就打鑼打鼓唱通街,輸其餘八、九舖就當無事發生,自 欺欺人,長此下去,本金只會越炒越縮,許多賭徒更走上破產之路,毀掉大好人生。

坊間大部份人都是行分散投資,但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成功之士都是那些專注本業,並努力經營一生事業,或靠集中投資於一、兩項目致富。大家可能會認為 這個網誌只是一堆吹水文章,但我只管用行動與實戰說明一切,網誌內投資組合內的中人壽與平保,已經持有五年,並一路加碼,複利增長與集中投資的大道理,我 三年前如是說: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258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3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6

股票投资的三种超复利模型初探 自强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njri.html

“超复利”这个概念原出自于徐星论坛张老师,主要是总结了A股优秀企业高融资实现企业超越复利(复利就是正常的高roe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每年赚取 的现金再投入到生产中,表现为企业净资产不断扩大且ROE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典型的如A股的万科,在不断高融资的基础上(溢价融资),企业净 资产增长速度大于其自身的滚动发展能力,且在融资后仍然能保持比较高的ROE,实现了超越复利的发展速度。

    把这个词用在股票投资上,结合H股市场,我想至少有三种超复利的模型:

    第一:溢价高融资,将企业净资产不断增厚,而企业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不断变大的本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高的ROE,这种在香港股市中虽然也有这样的企业,但主要还是在A股市场存在。

    第二:企业的发展阶段处于低收益期,竞争优势已经显现,且随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有三项费用低于或者远低于销售增长,表现为在规模优势下,净利润的增长速 度高于销售增长速度。这类也可能表现为企业的困境反转,或者厂房等高投入造成短时间的费用增高而导致的低收益。而比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表现为能产生持 续超额收益的情况:

1:扩张初期的高费用率造成的低收益,和不断扩张产生的网络效应。在一定时期后(拐点),费用不断降低,而且收益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更高。如燃气,超市 连锁等的扩张。初期投入很大,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各项费用率高企,而到达平衡点后,网络效应产生的无形资产积累,以及规模优势的发挥造成成本控制能力的上 升,甚至在一定规模上掌握定价权,或者议权权。

2:主要为无形资产的积累使企业品牌价值,技术储备等越来越高。如药品企业的研发初期大量的投入造成的低收益,以及在研发产生效果前后不断持续的投入所积 累的技术储备和优势越来越多,到收获阶段收益的不断提高以及费用的不断降低。以及技术的可重复利用及使用范围的扩大导致企业长时间超额收益的保持。另外如 可口可乐,云南白药等品牌类企业,也具有使用人越多,品牌越有价值的特性,在没有或者天花板非常高的基础上,此类企业也能在企业品牌所积累的无形资产的基 础上不断提高企业品牌深度和广度的应用。就A股而言,早如云南白药,近如东阿阿胶。而作为正处在低收益期的如同仁堂,广州药业旗下的老品牌等都有可能产生 低收益期到高收益期的转变。

3.如546类,通过产能的扩张(在低成本区域的扩张能产生超额收益的),利用经济危机打败竞争对手获得在大的规模优势上成本的降低,市场的扩大,以及议价权的提高而产生的根本竞争地位和优势上的转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发现的一种。

     第三种情况如果和第二种情况相结合就是戴维斯双击,表现为低市盈率(低估值)到高市盈率的转变,这有可能是市场波动所造成的优质企业低价进入的机会,此类 机会在A股和H股市场都有。也有可能表现为在低收益期估值非常低,而进入高收益期后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市场所认识,估值获得极大的提升。此类机会在H股市场 尤为明显。H股可能给一个在低收益,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几倍的市盈率,而在竞争优势不断明显后,企业收益及净利润增速极快的情况下给出较高的市盈率,如 20,30甚至更高。

     实际在股票投资中,短时间,几年,或者十几年,投资业绩大大超越平均水平的非常多见,赢利 方式有许许多多种。上面总结的几种主要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在可把握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时机和价位进行投资,分享到优秀企业自身发展和估值的双重 成果,是确定性和成功率比较大的一种。市场也许会几个月,甚至几年错杀一个优秀企业,但只要企业的基本面不断的改善和提高,终会有均值回复的一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5

複利增長之威力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5045

我經常同你地講,複利增長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我又經常同你地講,以平均買入法儲蓄幾隻優質大藍籌或指數基金如盈富(2800),只要時間夠長, 平均每年10%的複利增長都會令你發達致富,投機炒賣,妄想一朝致富,只會因快得慢,因加得減,不相信嗎? 假如你現在25歲,有一筆現金,只要每年投資回報有10%,到你65歲之時,你的本金將會增至45倍,但如果你磋跎歲月,投機炒賣,輸掉儲蓄,到你35歲 先儲蓄到同一筆現金,就算你的投資回報增加至每年12%,到你65歲,你的本金只會增至30倍,總結如下:

每年回報率10% 40年; 總回報 = 45倍

每年回報率12% 30年; 總回報 = 30倍

那麼,如果一般散戶手上沒有一筆可觀的現金,以每年投入的儲蓄方法,或以月供股票方法,可否有以上效果呢? 答案當然是殊途同歸,不相信嗎? 看以下的列表:

 

每年投入5萬元

投資回報率10%

投資回報率12%

投資回報率15%

25歲開始至60

14,906,340

24,173,156

50,667,284

35歲開始至60

5,409,088

7,466,697

12,235,599

45歲開始至60

1,747,487

2087664

2,735,874

 如果你用每年投入5萬元的方法投資股票,每年投資回報只有10%,你早至25歲開始投資,35年後,回報就增加至近1千5百萬(藍色 數字),如果你的投資計劃延遲10年,35歲才開始,就算你的每年投資回報增加至15%,到你60歲的時候,本金只會增加至約1千2百萬(藍色數字)。以 下是一個年金(ANNUITY)計算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數值試試:

http://www.1728.com/annuity.htm

所以,大家請緊記,時間是投資者的朋友,就算投資回報低一點,只要能夠穩賺,一樣最終發達致富。相反,時間是投機賭徒的天敵,正如投機 之神利佛魔,一生人破產三次,正是上得山多終遇老虎。香港投機之父老曹,73年在股票市場一舖輸掉50萬身家,之後領悟賭仔必勝訣,不賭是贏錢的道理,從 此買股票只係細細注,大大聲,老曹發達都係靠長揸物業。傳媒上,有人氣的資深投機賭徒多如繁星,贏過大錢的,全部試過一Q清袋,三更窮,五更富,就是投機 賭徒的哀歌。更多的就是那些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胡亂炒賣,遲早走上絕路。其實投資致富的道理非常簡單,只有不敗,方能長勝,所以我經常同大家講,長 揸優質股票就是投資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2

延益-複利之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xto.html

 

延益:很早參加了小熊的論壇,收穫頗豐。草堂君睿智淡定,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值得學習;樂水君執著務實,樂觀豁達的投資態度讓人敬佩;小熊君幽默機敏,埋頭苦幹的創造力讓人佩服。

這次交流讓延益對複利有了新的思考。複利真得是奇蹟麼?

 

每當說到價值投資,大家都會想到複利的神奇效果,指出:「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奇蹟」。通過時間對複利的強化,達到財務自由,這是長期投資的基礎。

 

早在公元四世紀時,古希臘的原子論者伊壁鳩魯就指出:原子在虛空中被帶向前進而沒有東西與它相碰撞時,它們以相等速度運動。這已表明,在不受外力阻礙情況下,運動將永不消滅的思想。古代的許多哲學家都具有這種思想,認為自然界中的運動是永恆的,它永遠不會不留痕跡地消失,也不會從虛無中創生出來。

    

上述論述的簡單推論:複利對伊壁鳩魯原理提出了挑戰。為什麼?看了下面這個例子,就能理解。

 

《馬太福音》第27章,猶大後悔為30個銀幣背叛耶穌,他來到教堂帶著錢找到首席牧師說:「我有罪」,並且在離開教堂時扔下了銀幣。那筆贓款成了牧師的難題,因為他們是「血的代價」。

 

假設某位閒逛的「羅斯柴爾德」或「巴菲特」,告訴他們應該「讓錢生錢」。牧師們把30個銀幣換成2黃金,並用它在耶路撒冷人民永久黃金銀行開了一個賬戶,說:「這筆財富通過在未來的2000年裡靜靜地獲取5%的年息,使自己純潔。然後將本金和利息從銀行中提取出來,在那些為耶穌之死而感到惋惜的人們中分配。」

猜猜到今天,這個賬戶會有多少錢?地球的質量為5.983*10E27,如果有20億人口為基督徒,每個人將得到40萬個純金地球!!

複利荒唐的結果在這次推算中驚現!毫無疑問,複利的長期有效性在自然界是不可實現的。因為,2000年不算是一個漫長的時間。

(也許很多投資人會反駁,「沒有人能生存2000年,我只要在接下去的20年裡發揮複利效應就可以了。好吧,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延益用《股權溢價之謎》討論。這裡先看複利的原理性問題。)

在數學上,複利是指數增長。(多項式增長是直線,指數增長是上拋物線)錢生錢的本質是對能量守恆定律的挑戰,也就是對伊壁鳩魯原理的否決。那是一種沒有輸入,卻可以輸出的永動機。可惜,「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是美好幻想。我們生活在有限的空間中,企業在一個有限的環境中創造利潤,而複利是高效的撐滿空間的途徑。

從生態學的觀點看,複利猶如物種的繁殖能力。物種往往在走向輝煌的時候,也在走向滅亡。畢達哥拉斯名言「上坡路下坡路是同一條路。」這要表明得不僅是一種觀察角度,而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制定「40萬個純金地球」的方案中,存在無數無法避免的風險。比如:銀行倒閉;市場崩潰;充公稅收;革命;通貨膨脹等等。在生態學上,任何形式增長,必定以犧牲為代價。(企業有自己的生態環境麼?)

複利在自我膨脹的同時,已漸漸定下毀滅的基調。下面這個現象大家都已熟知:50年後某一次小幅虧損,可以抹平過去5年甚至10年的積累。也就是說,複利是一個十分脆弱的系統演化。越後期,越脆弱。格雷厄姆對於投資人債券配置的忠告,延益認為是真誠的。它降低了複利後期的脆弱性。)(延益覺著,複利的脆弱性若傳遞到在人類情感上,脆弱會被放大。比如:金融危機總有人自殺。很多時候,自殺者往往是有錢人。而自殺者的後輩卻因此繼承了大筆財富。)

對投資人而言複利還有一個「小小的禮遇」:財富的複利增值是困難的、易錯的,但債務的增值卻非常簡單。原因也很簡單,財富的增值依賴個人投資智慧,而債務增值依賴社會運行成本。任何風險,都可能導致社會成本的增加,而智慧可不是每時每刻都適用的。債務是一個反向複利,其力量遠大於正向。關於這點,用槓桿的投資人不容忽視。

 

寫這篇文章,我想說的是,投資人躺在對複利幻想中實現財富自由是不現實的。任何增長,都需要以某種「有效的輸入」為條件,投資不是不勞而獲的快車道。複利本身也不會幫投資人實現財務自由。

一句話,要利用複利投資是很難的,遠沒有我們觀察到般的輕鬆。我非常同意「第一眼君」在論壇上的第一句話:「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投資。對於大多數人,投資也不是一個賺錢的好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1

複利 白雲之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4a560102dqxt.html

一位網友,說「我越來越悲觀了」。索性,我再「悲觀」一點,談一下「複利」。

 

  「複利」這個概念,是投資人最愛用的一個詞。特別是銷售理財產品的人,最愛使用「複利」的偉大來說服客戶。

 

   的確,如果你能做到「複利」,那的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為什麼說了不起呢?是因為在證券市場,能連續做到「複利」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轉載過美國基金鼻祖,鄧普頓的故事。他的基金業績是平均每年增長13.5%。也曾轉載過美國最優秀的企業,美國通用電氣。它在最輝煌的年代,是連續年增長12%。

 

   上面這些都是最發達和穩定的美國社會,在發展最快時期的最好企業。當然大家都知道偉大的老巴的企業增長是年均20%多。

 

   但大家沒有看到,這些最優秀的企業佔了企業中多大的比例。大概小於百萬分之一吧。佔更多比例的企業是不可能常年「複 利」增長的。為什麼?因為它違背了自然和社會規律。如果這個社會的任何生物,群體,包括企業都複利增長,那這個世界早就毀滅了。所以能複利增長的,只能是 個別現象。

 

   在發達國家,參與做股票的人比例不大。因為任何一次股市危機,都會將他們在股市裡的資產打回原點,或更慘。所以久而久之,沒有多少人參與股市了。而投資房地產或作生意,比起股市是更靠譜的投資或賺錢方式。

 

   參與股市的大多是各種基金。通常基金的業績就是通脹上面加2-4點。一點也不吸引人。

 

   在發達國家,如果那個投資項目能有10%以上的穩定回報率,那時非常吸引人的。大家都知道的美國龐式騙局的麥道夫,就是承諾每年10%的穩定回報,常年吸引了眾多的社會精英,包括一些著名的商人。為什麼呢?就是複利太困難了。

 

   做過企業的都知道,不要說複利增長。就是每年能盈利,又是多麼的困難。中國有幾千萬在二級市場的參與者,有多大的比例的人能做到連續10年以上複利增長?

 

   如果有誰感興趣的話,我在前面一片文章裡,「客觀地對待股市」一文裡,探討了中國股市參與者的盈利和比例,也轉載了一篇關於美國股市的參與者盈利狀況的文章。

 

   就我個人的閱歷,做生意或作投資,最高級的不是「該出手就出手」。而是「該收手就收手」。當然這兩句話,現在該做的是前一句。因為大家還都有很深的顧慮。

 

   但作為股市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後一句。如果當人們都認為中國股市像房價一樣的時候,你能收手,馬放南山。無論多大的誘惑不再回來。那就是真正的高手了。

 

   所以不要看眼前的賬面是否獲利,不要以今天賺了一點小錢而高興。最重要的是看幾年以後,你是否還在微笑。

 

   對於專業投資的,希望把投資作為一生事業的,如果能克服人性的貪婪,每隔幾年,能做到該收手時,就收手。那一定是世界頂尖高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0

[轉載]複利的錯覺(作者:豹豹)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tq.html

在個股有明顯泡沫時一定要學會防守,不要在泡沫上面跳舞,你不會是泡泡龍。在估值偏低時一定要盡情貪婪。否則,存定期算了,買什麼股票?!
該貪婪時抱緊現金,該防範時雄心勃勃。你,什麼時候才醒來?

複利的神奇威力、複利的重要性,很多人已經清楚了,很多人均宣稱「不要一夜暴富,要持久的盈利」,但事實上,很多人「暴利」的思維仍在,只不過不再是單個年度的高收益率、「賺100倍」等,而是「35%的長期復合收益率」、「萬倍不是夢」等變形。

 

    芒格老說過「既要理解複利的重要性,也要理解複利的艱難」,事實上很多人輕視了複利的艱難,居然有人輕鬆的假設「我只要一年盈利35%,就……」,這明顯是缺乏數學常識,對長期收益率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也低估了證券投資的難度。

 

    我想很容易有2種錯覺。

 

    錯覺1:只要絕大部分年度「整體」收益率佳,那麼個別年度的虧損應該問題不大;

    錯覺2:不出現重大虧損,小幅虧損或者微利的話,其他年度適度盈利,長期收益率應該不錯。

 

    這裡給2個case,驗證一下這2種錯覺。

 

    先說第1個case。

 

    情形A:持續盈利15%共10年;

    情形B:持續盈利25%共9年,最後1年虧損50%;

    情形C:持續盈利35%共8年,最後2年各虧損40%、50%

 

    我們可以看看10年以後,哪種情形會勝出。

 

  

 

情形A

情形B

情形C

1

15

25

35

2

15

25

35

3

15

25

35

4

15

25

35

5

15

25

35

6

15

25

35

7

15

25

35

8

15

25

35

9

15

25

-40

10

15

-50

-50

累計收益率

3.046

2.725

2.310

復合收益率

15.0%

14.1%

12.7%

  

     結果很有意思,最不起眼的情形A居然勝出了,有煌煌「長期盈利史」的情形B和情形C,因為某一個年度的重大虧損,大大的降低了長期收益率。重大虧損造成的 「負複利」對長期投資的損害是極大的。這也是投資的殘酷之處,絕對要避免「慘敗」、「重大虧損」,風險意識要放在首位,「不要虧錢」作為投資的第1原則, 不是蓋的。

 

    上面的假設也許有點「狠」,下面再給一個case,看看「沒有重大虧損」時的情形如何,給2個「溫柔」一點的假設。

 

    情形A:持續盈利15%共10年;

    情形B:奇數年盈利25%,偶數年各盈利2%、3%、4%、5%、6%;

    情形C:奇數年盈利35%,偶數年各虧損-2%、-3%、-4%、-5%、-6%

 

    這也符合很多人的實際情況,風險倒是「控制住了」,沒有出現重大虧損。情形B有部分年度是微利、情形C有部分年度是微虧。

 

    那麼長期收益率如何呢?

   

                       情形A               情形B              情形C

                      15                 25                  35

                  15                                  -2

                  15                 25                  35

                  15                                  -3

                  15                 25                  35

                  15                                  -4

                  15                 25                  35

                  15                                  -5

                  15                 25                  35

        10           15                                  -6

        累計        3.05倍            2.71倍             2.65倍

        復合         15%               14.0%              13.8% 

 

    結果仍很有意思,最不起眼的15%的收益率,再次在長期拉鋸戰中勝出,微利的方案次之,只有14%,微虧的方案最差,只有13.8%。

 

    這是複利的又一錯覺:表面上不起眼的微利、微虧,累積起來卻對長期的複利有很大的影響。

 

    也許有人真的很天才,在牛市熊市均能大賺,但基於數學法則及長期投資的艱難,還有市場運行的非平穩性及黑天鵝之「必然出現」,我們恪守「抑制虧損」、「平穩複利」這2個目標,並不是口頭上喊的口號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數學法則。在與市場的長期拉鋸戰中,高度重視風險控制,多想想自己可能在哪裡跌倒,多研究一下「負複利」、「微利、微虧過多」的情形,比起憧憬「長期復合收益率達到35%」這樣驚人的目標,是更有意義的。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保持超長時間的較高複利,是幾乎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巴老的天才已經是很恐怖的長期收益率了,Neff在31年投資生涯中的 13.7%的長期收益率記錄至今仍沒有基金經理能破。與市場的長期拉鋸戰,對於很多人來說,才剛剛開始而已,未來的投資生涯中,會發現種種難以預料的重大 變化、新問題、新事物,常持一顆惕厲的、警悚之心、深刻理解芒格老所說的「既要理解複利的重要性,更要理解複利的艱難」,深刻理解證券市場「收益率不平 穩」。

 

    假設中國未來繼續「國泰民安」,社會穩定,而且有「證券市場長期走牛」的環境,拉長到30年以上的長期 投資規劃,多想想「複利的艱難」,時刻提醒自己證券市場的結構和收益率的非平穩性,時刻想想負複利的可怕殺傷力,最好在年輕時就想透這層邏輯,不失為一堂 較好的思想教育課。

 

    上面總結了2個錯覺,其實拉長到30年期的收益率向量,其中的份量有許許多多的組合,更多的人跑不完全場就倒下了。我們常說的「抑制虧損」,還只是最起碼的一課和長期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已,遠遠不是「較高的復合收益率」的充分條件,第2個case就是明證。

 

    「如何實現長期複利」 ?這是一個戰略課題。後面將結合巴老的成績單,談談這個問題,而「理解複利的艱難」,則是最起碼的思想基礎。

 

豹豹於2009年5月24日中午

 

Remarks:

    抑制虧損,關乎數學基本法則的問題;

    平穩盈利,則是另一個「正態分佈律」、「均值回歸」、大數定律的問題。

    證券市場的收益率分佈,有「尖峰厚尾」的特徵,「每年盈利15%」這樣的數據結構,只在理論中存在,在實踐中斷無可能。證券市場的運行,一定是不均勻的。

    「正態分佈律」幾乎是與「複利法則」同等重要的另一法則,甚至關係到價值投資的邏輯基石。只有深刻理解了證券市場的結構性特徵及正態分佈律的普遍性,才有可能在實踐上破解「如何實現長期複利」這個難題。   

 

    有效的抵制虧損,只是萬里長征走的第一步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48

1964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複利的喜悅 投資博客精選

http://xueqiu.com/3191943504/21689628

巴菲特給合夥人的信 1964

1964 年 7 月 8 日


上半年的表現


由於我全家將於 6 月 23 日前往加利福利亞州度假,因此我在這裡總結的市場水平是截止到今年 6 月 18 日的市場表現,而不是 6 月底。


在 1964 年 的上半年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從 762.95 點上漲至 831.50 點。在這段時間,投資者還獲得了大約相當於 14.40 點的紅利收入。所以總體 而言上半年市場的平均水平上漲了10.9%。我此時多麼希望道瓊斯指數在上半年乎沒有上漲,而我能向你們報告我們獲得了 5%的正收益,又或者道瓊斯指數 下跌了 10%,而我們的資金卻沒有任何虧損或盈利。正如我曾經反覆告訴你們的那樣:在道瓊斯指數大幅上漲的時候,我們往往難以跟上市場上揚的步伐。


在上半年我們的買入情況是令人滿意的。我們的普通股投資中包括三家我們(B.P.L.)已經是最大的單一持股人的公司。這些股票一直在被我們買入, 而且是在一個對於私人擁有者來說每股價值被市場所低估的價格買入的。對於這三家公司,有一家我們已經持續買入其股票達 18 個月,而另外兩家則持續買入 其股票達一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未來一年內繼續日復一日的買入上述股票,只要上述公司或在其它的類似情況 中的公司能夠持續的改善其盈利情況及增加其資產價值,同時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卻沒有什麼起色。這樣的投資對我們的短期表現不會起到很好的影響,但就 長期而言這確實是有利可圖而且令人心安的做法。上述情況最終會以兩種形式終止,一是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其市場價格得到了正確的反映,二是我們的持續買入 是的我們成為了實際控制人。任何一種結果都將令我感到滿意。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上述或類似的投資中,我們買入了價格被低估的股票,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可能成為其實際控制人的,因此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等待市場再次正確反映其價值,而市場正確反映其價值的時間我們是無法確定的。


1965 年 1 月 18 日


我們在 1964 年的表現


我們在 1964 年獲得了$4,846,312.37 的盈利,相對於道瓊斯指數的表現而言,這並不是我們表現出色的一年。我們(BPL)1964 年獲得了 27.8%的增長,道瓊斯指數增長了 18.7%。


對於有限合夥人來說,增長率為 22.3%。僅僅超出道瓊斯指數 9.1%和 3.6%,這是至 1959年以來我們表現得最差的一年。


雖然如此,我卻並不感到灰心喪氣,因為正如我早已經反覆說過的,在道瓊斯指數的表現很好的年份中,我們將會難以趕上市場的上漲幅度,而我感到幸運的是這種情況尚未在 1964年發生。

(註:我們可以看到在道瓊斯指數表現不好的年份,全靠 WORKOUTS(套利)的貢獻才使得巴菲特戰勝了市場。巴菲特的第一種投資是有可能轉化為 第三種投資的,即對於普通股的投資是有可能轉化為 CONTROLS(控制)的,控股之後巴菲特就不再在乎公司的市場價值了,只要該公司持續改善盈利,使 得其資產價值不斷增加,巴菲特的合夥企業的收益自然就會不斷增加。為了保證在買入後有利可圖,巴菲特往往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來權衡是否買入某隻 股票的,這是他對普通股進行投資的基本立場,所以對於第一和第三種投資方式,巴菲特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會挑選在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遠遠低於起市場價值 的時候買入,這樣一旦他獲得控股權,只要能夠稍微改善公司的情況他就能夠保證合理的利潤,即便不可能控股,他也降低了長期持股的風險。而對於第二種投資方 式,則相對巴菲特不要求什麼價格遠遠低於價值,但是他看重的是另一方面的安全性,即短期是否可以獲得確定無疑的正回報(哪怕持股 3 個月只能獲得 3% 的收益,只要該收益有確定性,那麼從年化收益率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可觀的收益率了,這在市場整體下跌的時候給整個投資組合帶來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尤 其是當很大一部分的資本都投入其中的時候——問題在於巴菲特自己也不是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因此他在信中也說到在 1962 年他獲得超越市場水平的原 因固然是在於 WORKOUTS 的貢獻,但幸運的是他剛好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在 WORKOUTS中投入了較大比例的資金)。由此可見巴菲特的投資方式 是跟很多基金經理的投資方式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2

1964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複利的喜悅

http://xueqiu.com/3191943504/21689628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歷來是眾多巴菲特追隨者的經典學習範本,其中體現的大師投資理念值得投資者反覆研讀。本博客從4月11日起連載《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每日兩篇,期待能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巴菲特給合夥人的信 1964

1964 年 7 月 8 日


上半年的表現


由於我全家將於 6 月 23 日前往加利福利亞州度假,因此我在這裡總結的市場水平是截止到今年 6 月 18 日的市場表現,而不是 6 月底。


在 1964 年 的上半年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從 762.95 點上漲至 831.50 點。在這段時間,投資者還獲得了大約相當於 14.40 點的紅利收入。所以總體 而言上半年市場的平均水平上漲了10.9%。我此時多麼希望道瓊斯指數在上半年乎沒有上漲,而我能向你們報告我們獲得了 5%的正收益,又或者道瓊斯指數 下跌了 10%,而我們的資金卻沒有任何虧損或盈利。正如我曾經反覆告訴你們的那樣:在道瓊斯指數大幅上漲的時候,我們往往難以跟上市場上揚的步伐。


下面是自合夥企業成立以來我們的表現和道瓊斯指數的對比情況:

查看原圖

在 上半年我們的買入情況是令人滿意的。我們的普通股投資中包括三家我們(B.P.L.)已經是最大的單一持股人的公司。這些股票一直在被我們買入,而且是在 一個對於私人擁有者來說每股價值被市場所低估的價格買入的。對於這三家公司,有一家我們已經持續買入其股票達 18 個月,而另外兩家則持續買入其股票達 一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未來一年內繼續日復一日的買入上述股票,只要上述公司或在其它的類似情況中的公司 能夠持續的改善其盈利情況及增加其資產價值,同時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卻沒有什麼起色。這樣的投資對我們的短期表現不會起到很好的影響,但就長期而言 這確實是有利可圖而且令人心安的做法。上述情況最終會以兩種形式終止,一是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其市場價格得到了正確的反映,二是我們的持續買入是的我們 成為了實際控制人。任何一種結果都將令我感到滿意。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上述或類似的投資中,我們買入了價格被低估的股票,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不可能成為其實際控制人的,因此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等待市場再次正確反映其價值,而市場正確反映其價值的時間我們是無法確定的。


1965 年 1 月 18 日


我們在 1964 年的表現


我們在 1964 年獲得了$4,846,312.37 的盈利,相對於道瓊斯指數的表現而言,這並不是我們表現出色的一年。我們(BPL)1964 年獲得了 27.8%的增長,道瓊斯指數增長了 18.7%。


對於有限合夥人來說,增長率為 22.3%。僅僅超出道瓊斯指數 9.1%和 3.6%,這是至 1959年以來我們表現得最差的一年。


雖然如此,我卻並不感到灰心喪氣,因為正如我早已經反覆說過的,在道瓊斯指數的表現很好的年份中,我們將會難以趕上市場的上漲幅度,而我感到幸運的是這種情況尚未在 1964年發生。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註: 每年巴菲特都會把它的合夥企業的表現和道瓊斯指數以及幾家大的著名投資公司的表現進行比較,同時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並強調相比那些投資經理而言,不但他 們的業績表現遠遠不如自己的合夥企業,同時巴菲特自己大部分的個人財產也都放在了合夥企業裡面,而不像其它的基金經理那樣即便虧損自己的個人財產也少有損 失。這裡不再一一翻譯出來。而他的投資業績,事實證明比絕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業績好得多。


複利的喜悅


10 萬美元在不同的復合收益率情況下的表現:

查看原圖


註: 巴菲特隨後論述了他關於長期復合收益率的觀點,認為道瓊斯指數近年來 11%以上的復合收益率在未來是不會持續的,而他合夥企業未來的長期年均復合收益率 也不可能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之後他再次不厭其煩地簡單介紹了他的三種投資方式(請參見我對 1961 年致合夥人信件的翻譯)。


查看原圖


(註: 我們可以看到在道瓊斯指數表現不好的年份,全靠 WORKOUTS(套利)的貢獻才使得巴菲特戰勝了市場。巴菲特的第一種投資是有可能轉化為第三種投資 的,即對於普通股的投資是有可能轉化為 CONTROLS(控制)的,控股之後巴菲特就不再在乎公司的市場價值了,只要該公司持續改善盈利,使得其資產價 值不斷增加,巴菲特的合夥企業的收益自然就會不斷增加。為了保證在買入後有利可圖,巴菲特往往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來權衡是否買入某隻股票的,這 是他對普通股進行投資的基本立場,所以對於第一和第三種投資方式,巴菲特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會挑選在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遠遠低於起市場價值的時候買 入,這樣一旦他獲得控股權,只要能夠稍微改善公司的情況他就能夠保證合理的利潤,即便不可能控股,他也降低了長期持股的風險。而對於第二種投資方式,則相 對巴菲特不要求什麼價格遠遠低於價值,但是他看重的是另一方面的安全性,即短期是否可以獲得確定無疑的正回報(哪怕持股 3 個月只能獲得 3%的收益, 只要該收益有確定性,那麼從年化收益率的角度來看也是非常可觀的收益率了,這在市場整體下跌的時候給整個投資組合帶來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當很 大一部分的資本都投入其中的時候——問題在於巴菲特自己也不是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因此他在信中也說到在 1962 年他獲得超越市場水平的原因固然是 在於 WORKOUTS 的貢獻,但幸運的是他剛好是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在 WORKOUTS中投入了較大比例的資金)。由此可見巴菲特的投資方式是跟很多 基金經理的投資方式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