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興趣玩到精 台裔小子飆出億萬財

2012-10-08  TCW



「我是亞洲人,那又怎樣!」台裔賽車高手吳比爾(Bill Wu)面試時衣服上的這句話,成了他在探索頻道(Discovery)全球最新冒險求生節目《飆出活路》(One Car Too Far)試鏡徵選主持人時,最終出線的關鍵。這個節目,預計全球有五億人會收看。

「我們很希望有不同的選角,我們看到他穿那件衣服時都在笑,他是個特別的小子,」探索頻道全球實境節目副總裁莎拉‧戴維斯(Sarah Davies)認為,吳比爾的文化背景不只能替節目帶來不同觀點,對大多觀眾來說他會是個有趣人物。

吳比爾,正是在全世界超過兩百個國家、擁有近五億收視戶的探索頻道,最受歡迎的冒險求生節目中,史上第一位台裔主持人。過去他靠越野賽車征戰大小賽事,翻身身價新台幣億萬富翁,打破老美認為亞洲人不是好車手的刻板印象。

曾任紐約世界電視台節目部製作人、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專任講師許北斗解釋,探索頻道冒險求生節目主持人居最關鍵靈魂角色,除了要敢冒險、有求生技能,還要不怕鏡頭、說話流利、風趣,「光要找到人就很難,全台灣可能一個都沒有,甚至全世界也找不到幾個。」

成名之前,從不放棄連續七年每個週末都練車

學醫的吳比爾曾任整脊治療師,並在美國成立連鎖保健診所,三十七歲的他如今卻靠駕車興趣,替自己駛出另一門好生意。包括直線競速賽、越野賽和拉力賽(編 按:使用改裝後的車,在點到點之間賽道上比賽,路面多為砂石山路、雪地或沙漠)在內,參加過各式車種賽事的吳比爾是位全方位車手。他和弟弟組成的「吳隊」 (Team Wu),曾在兩年前參與福斯(Fox)電視網旗下《奔牛拉力賽》(Bullrun)實境節目,一路挺進最終關卡,抱回二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萬元)冠 軍獎金。

「如果你放棄,那是你的人格特質!」成名一瞬間,但在此之前,他在美執業七年來,每週末不論晴雨都持續練車,越野數十萬公里背後付出的努力,才讓他累積一身不同路段駕駛本領。

「我是個很成功的人,我很成功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個性不容許失敗,」也不是每場賽事都稱冠,成績不佳時,他會告訴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失敗者,鼓舞自己必須持 續開車直到成功,「失敗從不是一個選項(Failure is not an option),……如果你失敗,也不能放棄,」吳比爾說。

吳比爾的美國夢成真故事,要從他十五歲得到第一輛豐田(Toyota)車說起。個頭不高、約只一百七十公分吳比爾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擁有車和駕照,在美國 代表一種成長與自由,下課後總和朋友整晚膩在車上,四處晃、認識異性,成了他重要的自我認同來源。為了和同儕比誰能把車改得更炫,當別人放學後選擇玩樂, 他則先把全副心力放在研究汽車構造與零件。

擁有第一輛車不過半年,他就用它換來一輛三菱(Mitsubishi)低底盤小貨車,為了讓車變得更酷,他再換上大輪、塗鴉……,十七歲時,用這輛車替自己贏來生平第一個拉力賽冠軍。

在美執業第二年,他替自己購入一台新台幣上千萬元的超級跑車藍寶堅尼(Lamborghini),「當我開藍寶堅尼時,人們喜歡親近我,大家會問這個年輕 人是誰、大家都想跟我說話,」車子不斷形塑成為他的情感認同重心,包括全世界只有三台的紫色藍寶堅尼在內,現在他的車庫有超過十輛名車(見一百零二頁「珍 藏紫色藍寶堅尼,全球僅三台」)。

成名之後,不拒絕挑戰征服智利荒漠、火山冰原

從中得到認同,他又把駕車競速的冒險感當成平時極大樂趣,不斷挑戰各種原始地形。「我喜歡自己開車時,就像開著自己偷來的車一樣(指肆無忌憚),」吳比爾 自剖,當他開在荒漠、雪地、岩石地等路面時,不只沒有速度、道路等交通規則限制,也能不受其他車輛干擾,挑戰自己的駕駛技術,「對我來說生活不能沒有樂 趣,駕駛越野車也是為了樂趣。」

「我都在嘗試發現可能會困住自己的情境,這正是產生樂趣的原因,」他解釋,他不為開車而開車,把可能遭遇雪崩、迷途或車輛故障等駕駛險境,都當成一種挑戰,「永遠接受挑戰(keep challenging),才讓我 變成一個好的車手。」

「很久以前我對壓力感到恐懼,但現在我相信我喜歡壓力,壓力讓我更好,」他說自己探索瘋狂時不去思考壓力,他選擇不斷告訴自己、挑戰自己,向內在喊話:「我可以做到嗎?」嘗試把自己放在壓力的情境,再來,就能自動自發把壓力轉化成樂趣,透過擁抱樂趣,戰勝壓力。

智利荒漠、火山冰原、雨林和巨岩山脈……,儘管此次探索頻道節目要求他三天內,在鏡頭前駕車逃離各種險境,更甚他過去所有開車經驗,喜愛追求樂趣、刺激的 他仍沒有猶豫。「我的人格特質有些瘋狂,我喜歡與眾不同,」吳比爾回憶,當節目團隊找上門時,他聽到駕車、電視節目這兩個關鍵字,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時 就答應邀約。

曾和探索頻道合作過的許北斗透露,全球冒險求生節目主持人屬高風險行業,保險公司未必願意承保;一旦承保,保險金額都以新台幣論億元計算,可見該挑戰有多危險。

向林書豪看齊,追尋夢想永遠為首次機會做好準備

「這是很大的節目,我可能是美國(車手)第一位代表亞洲的人,我必須成為一個好榜樣,」住在美國加州、台裔的吳比爾不諱言自己正向林書豪看齊,「林書豪很高,但我只是一般人,如果我可以做到,其他亞洲人也可以。」

「追尋你的夢想,所有事都會變得快樂,」吳比爾說,他很高興活在夢想中、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人們總認為我很幸運,那不是幸運,而是當機會來時做好準備,」接著,他一改活潑性格提醒,就像他未曾在火山地帶開車,但過去開車經驗累積的駕車技巧,讓自己做足準備,終於登上全球上億人收視舞台,「永遠替第一次機會做好準備,否則你可能不再有下一次!」

【延伸閱讀】珍藏紫色藍寶堅尼,全球僅三台

全球只有限量三輛超級跑車藍寶堅尼(Lamborghini)紫色款,其中一輛在英國、一輛在日本,剩下一輛、也是全美唯一,就停在吳比爾加州聖地牙哥自宅的車庫裡!

吳比爾曾經手超過一百輛悍馬車(Hummer)買賣,也是不少名車藏家,加總市價上看新台幣上億元。

他把自己整座車庫愛車稱作「大男孩的玩具」,十輛車中,被業界譽為「越野車王」的悍馬系列車款就有五輛。其中,他的最愛是二○○六年悍馬第一代阿爾法(Hummer H1 Alpha)。

「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車,因為當世界末日戰場(Armageddon)來臨,我也能駕這輛車逃到任何地方,」吳比爾解釋,悍馬第一代除了是悍馬車開山始 祖,二○○六年又是第一代悍馬車製造最後一年,加上第一代中最「無法無天」(badass)的車款就是阿爾法,「全世界只有生產三十九輛,我曾擁有四 輛。」

「那輛車絕對是永恆的(timeless),」因為實在太愛,吳比爾連到好市多(Costco)購物,他都開這一輛悍馬,「一次可以裝超大箱衛生紙、濕紙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4

A123台裔創業家蔣業明的新能源夢碎 美國電池明星企業隕落 千億市值蒸發

2012-10-29  TWM
 
 

 

一家由麻省理工學院台裔教授蔣業明創辦的電動車電池公司,被視為美國新能源科技的明日之星,不但獲得歐巴馬的支持,美國科技巨人也爭相成為它的股東;為何三年後它會走上破產的不歸路,這家創新公司犯了什麼錯誤?

撰文‧乾隆來

美國最先進的電池製造商 A123(A123 Systems)在十月十六日宣布破產。這家由台裔、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蔣業明創辦的電動車電池公司,原本有可能將汽車業帶入全電池動能的新世紀;卻在搭載A123電池的超級跑車Fisker Karma 火燒車事件後,燒掉了一切未來!

由蔣業明教授與投資家在二○○一年創設的A123系統公司,一開始就以徹底改變汽車動能為目標;初始除了蔣業明突破性的電池技術之外,只有美國官方十萬美元的補助金、五名員工,以及從麻省理工學院拿出來的○.五公克材料。

新電池技術 各方吹捧

蔣業明原本是奈米科技與先進陶瓷材料的專家,他將奈米的技術用在磷酸鋰鐵材料,大幅提升了鋰電池的放電速率,將原本使用在筆記型電腦的鋰電池,升級成為汽車、機車搭載的動能心臟,一時之間成為各界吹捧的明日之星。

A123公司爆發性的噴出,可以從○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加州Pomona賽車場的一場飆速表演說起。當時,電動超級機車「殺人魔」(Killacycle)創下了驚人的世界紀錄,殺人魔的輪胎在高速摩擦後散出濃濃的白煙,車手將油門催到極致,這輛摩托車創下在不到一秒之內,加速到一百公里,然後在七.八二秒,達到時速一六八.四二英里(約時速二七○公里)的驚人紀錄。

更令人詫異的是,這輛全世界跑得最快的「殺人魔」機車,是一輛電動摩托車!負責組裝的首席工程師、也是老闆Bill Dube告訴在場的記者,創下世界最快紀錄的祕密,就在採用A123電池公司的動力設計。Dube說,「蔣業明教授發明的電池技術,將會成為電動車的主流,徹底改變車輛產業的未來!」蔣業明的新技術,是因為他發現在鋰電池的原料中,當鋰鐵磷酸鹽的顆粒「奈米化」後,加入微量的金屬,會使得原子在放電或充電時重新排列的方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這種高性能的材料,比普通的鋰電池速度更快,壽命更長,電池的性能可以達到傳統鋰電池的十倍。

美國能源部長亦曾親自加持殺人魔機車展現驚人性能,使A123的電池技術迅速獲得全世界的關注,歐巴馬政府將A123視為美國最值得扶持的新能源公司,大手筆撥出二.五億美元,超過八十億新台幣的巨額補助;密西根州政府為了爭取A123未來留在底特律地區,也提供了約四十二億新台幣的補助;還有為數龐大的建廠、勞工補貼,都大方送給了蔣業明,密西根州長還曾經期許,A123將以新的電池技術,在密西根創造五千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當然,美國汽車的龍頭公司也紛紛出資買單,通用汽車宣稱,將會把A123的電池設計到新的油電混合車VUE裡;同時,設計中下一代全電動雪弗蘭Volt新車,也將獨家採用A123的電池解決方案。

○九年是A123的大爆發年,當年九月二十四日,A123公司在那斯達克股票上市,代碼 AONE,上市之前已經獲得世界級績優公司的加持。董事會成員包括奇異、摩托羅拉、高通、寶鹼,還有來自矽谷的思科、谷歌所屬的紅杉創投等龍頭。

A123公司的股票上市儀式冠蓋雲集,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親自到場祝賀,說明A123是受到歐巴馬政府高度期待的旗艦明星企業,上市當天股票大漲五○%,總市值高達二十一億美元,以當時的匯率換算,將近七百億新台幣。上市之後不到半年,股價更超越一股二十七美元,是IPO(首次公開發行)價格的三倍,成為當年最熱門的黑馬股。此時,A123仍然是一家沒有什麼營收、持續虧損、仰賴新資金挹注的公司,但是公司總市值卻已達到一四○○億新台幣。

今年五十四歲的蔣業明,出生在台灣,年幼時就隨父母移民美國,去年湯森路透集團(Thomson Reuters)發布「全球頂尖一百材料學家名人堂」榜單,他排名全球第六十六名,更是華人在材料科學界的翹楚。

可惜, A123的好日子就此結束。股票上市之後,公司在全世界參與了多項電動汽車的合作案,包括在日本做電動計程車,將福特卡車改裝為電動巴士、與賓士麥拉倫車隊發展F1跑車,與上海汽車合資發展 Roewe 750油電混合車,當然還有殺人魔機車的不斷升級方案;拿了美國政府巨額補助,A123在中國常州、韓國、密西根州設立電池製造廠,也在企業總部麻塞諸塞州維持總部與研發中心等三個據點,規模不斷擴張,但是獲利能力卻一直無法突破。

被視為公司最後的救星,是超級跑車Fisker Karma的量產計畫。Henrik Fisker是著名超級跑車BMW Z8、與奧斯頓馬汀 DB9的設計師,他創業成立以自己的名字為公司名稱的Fisker超跑公司,發願要做出最先進、最高科技的環保超級跑車,使用的就是A123提供的電池動力組。

Fisker Karma在A123上市的○九年底特律車展上首次露面,就立刻轟動汽車界,一○年在巴黎車展上則宣布量產計畫。今年,美國︽AutoMobile︾雜誌更發給「年度最佳設計獎」。好萊塢的名人如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在十八歲生日獲贈一輛Karma做生日禮物,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等明星,也都是Fisker Karma的車主。

但是,Fisker Karma的量產時程卻不斷延遲,雖然沒有說明原因,卻與生產流程不順有必然關聯。去年Fisker公司只賣出不到五百輛,今年宣稱要全面量產,卻也只交了二四○○輛,而且一半都還在經銷商手中。

火燒車事件 光環瞬間成灰更糟的是,車子才剛上市,就發生火燒車事件。先是去年十一月,剛剛生產的第一批二三九輛Fisker Karma就被召回,原因是A123電池系統發生冷媒外洩問題;今年五月,德州一棟豪宅失火,Karma與車庫裡的另外兩輛汽車都被燒毀,消防鑑定官判定Karma就是火災的起火點;致命的火燒車事件則發生在八月,一輛在停車場的Karma突然自燃焚毀,隨後鑑定是電池組的低溫冷卻風扇起火燃燒。

火燒車燒掉了A123的未來,原本公司已經持續虧損多年,前年營業額九七○○萬美元,虧損一.五億美元;去年營收一.六億美元,虧損二.五億美元;今年上半年虧損已經超過兩億美元。為了去年第一批Karma召回,公司已經花了五千多萬美元,今年再度發生兩次火燒車,而且責任都在A123出貨的電池動力組,終於將這家美國最先進的電池創新公司,推下了破產的懸崖。

當年風光上市,總市值一度高達一四○○億新台幣的A123,在十月十六日宣布進入破產程序前,股價剩下一股○.○五美元,總市值七百萬美元。公司在申請破產同時,也宣布與另一家美國電池大廠強生控制(Johnson Controls),簽署總額一.二五億美元的資產出售合約,將汽車電池事業,包括技術、生產與客戶全賣給強生。

但早在八月火燒車事件之後,中國的汽車零組件大廠萬向集團就表達有意接手A123,公司宣布破產後,萬向集團立刻向破產法院表達將參與資產競標。早已跌得一文不值的A123股價突然回光返照,敏感的美國媒體立刻將這個問題政治化,討論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夕,一家獲得政府巨額補助的美國尖端科技公司,到底會不會落入中國人的手中?而羅姆尼則火力全開,攻擊歐巴馬政府胡亂花錢在A123以及多家太陽能公司上,將納稅人數十億美元的血汗錢,燒在注定要失敗的公司身上。

A123的崛起與隕落,再次證明了尖端的科技與商業量產之間,存在難以想像的鴻溝。即使殺人魔機車轟隆轟隆的飆出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不到一秒鐘的世界紀錄,即使政府、大企業、科技專家、華爾街都點頭認證,尖端科技還是有可能只是一場華麗的泡沫,說破就破。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A123系統公司

成立時間:2001年

創辦人:蔣業明等三人

負責人:David Vieau 目前市值:0.32億美元主要業務:製造汽車專用磷酸鋰鐵電池,及其他電網系統與商用電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95

台裔當紅製片 華納兄弟捧約合作

2013-01-14  NM
 
 

 

好萊塢導演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神鬼無間》、華納兄弟電影公司(Warner Bros.)年度大片《福爾摩斯》一、二集,這些締造上億美元票房的電影,都有一個來自台灣的幕後推手——台裔製片、林氏影片公司執行長林暐。

今年才四十歲的林暐,由他製作的電影,累計票房已達九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等著他製作的電影,已經排到二○一五年,其中包括《福爾摩斯》第三集,還有集結超人與蝙蝠俠等超級英雄的《Justice League》(暫譯《正義聯盟》)。

這位美國當紅的台裔製片打進好萊塢,剛開始卻是從煮咖啡、準備野餐盒開始做起。

哈佛生跑去片場打雜起薪只有同學的三分之一

「(這些工作)現在聽起來也許很好笑,但我覺得很重要,當我可以駕馭碎小的差事,老闆才知道他可以信任我,讓我承擔更多責任,」林暐強調,「而且,製作人就是要負責搞定電影每一個小細節的人。」當初就連這個泡咖啡的實習生機會,也是他主動要來的。華納兄弟原本並沒有實習生職位,是他拜訪擔任華納兄弟高層主管的哈佛校友積極爭取。

因為表現優異,他一畢業立刻被華納兄弟延攬。雖拿到進好萊塢門票,但沒有電影背景,得從基層做起,薪水是哈佛同期最低,只有同學的三分之一。

低薪,讓哈佛就業顧問不得不約談他,「他想確定,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林暐笑著說,「雖然前幾年很苦,但愛自己做的事,每天都很興奮的出門上班才是最重要的。」

五歲移民美國,林暐是看電影學英文的,電影熱情由此而生,特別是英雄片《超人》、《法櫃奇兵》、《教父》、《四海好傢伙》等,都如數家珍。

但他當時不知道,從事電影工作,除了當演員還有別的選擇,所以順從父母的心願,進入常春藤聯盟名校賓州大學當起了醫科預備生,直到聽了《征服情海》華裔製片家克里斯.李(Chris Lee)的演講,他毅然決然轉變跑道,以製片為職志。

當一個製片,要懂電影也得懂管人和管錢,林暐選擇從後者切入,這個醫科預備生的人生路就此轉了舵,轉入賓大華頓商學院,再拿到哈佛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最終搭上好萊塢。

門外漢自學電影專業三十多歲竄升王牌製作人

初期除了薪水比哈佛同學低,他還得比同事加倍努力。下班後,他自己設計「電影學程」,包括每天晚上至少念三本劇本、每週至少看五部電影等。

待在電影創意部門,他必須寫意見書給導演、編劇和製作人,為了讓自己快速成長,他找最優秀同事寫過的意見書來研究,因為「我跟父母約定,如果在好萊塢闖蕩三年還不成功,我會換一個『正統』的工作。」

努力讓他在華納兄弟快速升遷,三十歲出頭,就升上製作部門資深副總經理。但他不滿足,因為在電影公司,他一次要監製二十部電影,一般製作人一次只負責兩、三部電影,他想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部電影,二○○八年他再次拋棄舒適圈,自創電影製片公司。

「(林暐)他很有創業家精神,這是好製作人很重要的條件,」華納兄弟總經理羅比諾夫(Jeffrey Robinov)指出。製作人從電影發想的創意,到最後發片行銷都要參與,每部電影就像一個新創事業。

自立門戶變搶手人才電影嗅覺強且擅管理溝通

看好林暐,他一自立門戶,華納兄弟就捧著合作長約,要他專為其製片,他也被知名的《綜藝》雜誌(Variety)選為「十大備受矚目製片」。

華納兄弟最看好林暐的是他對電影題材的嗅覺,包括過去把《無間道》版權改編成《神鬼無間》,後來又搶先拿下《福爾摩斯》和《正義聯盟》版權;敏銳嗅覺也為他吸納人脈。「我不刻意和誰做朋友,我擁有別人重視的創意,我的劇本夠好,就會吸引像馬丁.史科西斯這樣的大導演,」而馬丁.史科西斯吸引A咖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林暐的人脈就像包粽子一樣,一個牽一個累積起來。與他合作過的演員,至今還會互相交流最值得注意的故事、導演和新演員,像以《蝙蝠俠》一角走紅的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就成為其家族好友。

然而,對電影的熱情加上超準嗅覺,也只能成為半個優秀製片。另一半的關鍵,是他在哈佛學到的管理和溝通技巧,他不會因熱情而失去理智,即使遇到愛不釋手的故事,若評估不會賣座,他也不會拍成電影。

人際溝通更是製片重要工作,他要負責滿足一切跟電影相關人員的需求。像一月上檔的《風雲男人幫》(Gangster Squad),改編一九四○年代,洛杉磯警察為對抗黑幫而組成秘密組織的真實事件,他買到故事版權,也要顧及當事人遺族的情感,但「林暐卻有辦法讓家屬們覺得這部片也是他們自己的作品,還到片場來參觀,」該片導演魯賓.佛萊榭(Ruben Fleischer)對此相當佩服。

「我都做英雄片,我想讓觀眾走出戲院,覺得受到激勵,」這個單純的信念,讓哈佛小子願意在電影圈一步步練功,成為好萊塢最搶手的製片之一,並繼續締造他的票房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70

台裔青年 奪全球最大創業賽冠軍

2014-12-29 TCW 由Google創業家計畫贊助的全球創業大賽(Global Startup Battle),世界冠軍在十二月十一日揭曉,由代表溫哥華參賽的加拿大台裔青年,三十二歲的楊正浩奪下。 這個比賽,堪稱全球最大創業競賽。由在八十三國、超過二百五十個城市舉辦的「創業週末」(Startup Weekend)比賽中第一名的隊伍,進入全球創業大賽,角逐最後冠軍。 楊正浩和他的團隊在賽中提出的計畫,是名為「Conceptkicker」的網路平台,結合被《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與顧能(Gartner)等研究機構,皆點名為二○一五年十大趨勢的3D列印,以及現在網路上最熱門的群眾募資模式。 與純粹代工輸出不同,楊正浩想做的事,是提供一個軟硬體整合平台,協助擅長圖像設計的創作者,將其設計的2D圖像放上Conceptkicker,經過群眾募資,確保有銷售市場後,網站會替創作者將2D圖像製作成實體的3D模型,並處理後端的販售與行政事宜。 這個模式乍聽之下並不特別,楊正浩甚至在溫哥華參賽時差點被淘汰;而且,許多在全球創業大賽中沒得獎的主意,看起來更酷,例如將麵包蟲製作成狗食,或發明一款讓人不再當低頭族的程式。 但正因為它的樸實,商業模式完整且可行,才讓楊正浩得到世界冠軍大獎。「idea(點子)對創業週末來說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執行力最重要。」在台灣主辦過三屆創業週末的iiinno共同創辦人郭展榮解釋。 他的提案,從痛處出發把陌生3D列印變親近服務 楊正浩選擇從最務實的角度切入,全起因於他過去的失敗經驗。在獲得冠軍之前,他其實也參加過兩次「創業週末」活動,卻都因為提案不夠「踏實」而名落孫山。 第一次,他提出一個可以讓平板、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多種平台共同遊玩的遊戲模式,因市場定位不明而未獲青睞。 第二次,他的企圖心更強,試圖打造一個包山包海的地圖服務,能記錄各類事件、評價及資訊,卻再度因為商業模式不明,且可執行度不高而落選。 因此這一次,他選擇最務實的提案,從解決自己與身邊的人的痛處出發。 「我自己就有買一台(3D列印機),但我卻沒辦法做這件事(指3D列印),太可笑了。」原來,楊正浩正是一名擅長創作2D圖像與動畫的美術概念設計師,年初,他開始鑽研3D列印技術,試圖做出自己的模型,才發現3D列印對一般人來說一點也不友善。 「例如有些印表機品質不那麼好,要自己用砂紙磨邊,會產生很多粉末,還要擔心機器排出的氣體是不是有毒。」因此,楊正浩希望提供整套3D列印服務,替有同樣困擾的人解決問題。 同時,身為遊戲業的美術指導,楊正浩知道很多遊戲設計師,雖不如漫畫家有名,但也擁有廣大粉絲群,是一塊未被開發的市場,因此希望透過群眾募資方式,讓設計師的作品產生更多價值。 目前,包括全球知名、銷售量破數千萬套的電玩遊戲「古墓奇兵」系列、「刺客教條」系列或「創:光速戰記」的美術概念設計師,都已和楊正浩合作。證明他提出的3D列印平台構想的確可行。 他的堅持,讓點子被接受找人勤解說,從落後變第一 這個務實且得到全球冠軍的提案,當初在溫哥華的初賽裡,差點在第一分鐘就被淘汰。 創業週末的比賽方法是,第一輪,已經帶著明確想法來參賽的人,每人可用一分鐘向大家說明自己的提案;經過所有人投票後,票數最高的前幾名參賽者,就成為隊長,以自己的提案為主軸,組織隊伍。 當楊正浩滿懷熱情,向台下一百二十多名參賽者解說其結合3D列印與群眾募資的想法時,因服務的目標對象是創作者與粉絲群,且3D列印離一般人的生活圈遙遠,大家因而興趣缺缺。 當時大家最感興趣的提案是一個部落格行銷的媒合平台。楊正浩的提案在第一輪獲得的票數敬陪末座,連被討論的機會都沒有。 總是勇於向挫折挑戰的楊正浩並不死心,他當時心想:「至少再試一次,跟場內的人重新解釋自己的理念,就當只是帶點別人的回饋意見回家也好。」 於是楊正浩不斷找人攀談,一個一個,抓著其他參賽者更仔細說明自己的理念,沒想到一個小時下來,他說服了八個人加入他的團隊,讓提案得以起死回生。 面對挫折,能有這麼積極的能量,全仰賴楊正浩過去的失敗經驗,所帶來的養分。 在獲得世界冠軍之前,除了過去兩次參賽失敗,其實在創業路上,楊正浩還嘗試過賣自己設計的T恤、開餐廳、與朋友開設遊戲工作室等,但幸運之神未曾眷顧過他。 「Tony(楊正浩)一直是個不輕易放棄的人,例如他以前不太擅長打籃球、撞球,即使這只是休閒活動,他還是會不斷找比他厲害的人一起練習,直到上手為止。」與楊正浩認識十年、目前也在新創公司工作的好友德瑞克(Derek Jen)觀察。 專門投資新創事業、範圍遍及矽谷、中國及東南亞的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觀察,通常海外的華人,在與硬體相關的新創事業能獲得較好成績;與消費相關的網路事業,多數還是以白人為主,若想出頭,要精確掌握西方文化、會說故事,才有機會。 得獎後,楊正浩的團隊將接受一整套創業輔導計畫,並能到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CES參展。 他的故事示範了,無論產業如何日新月異,向失敗學習,是不變的成功方程式。 【延伸閱讀】3分鐘看創業週末 ■ 限時54小時!參賽者在週五下班後,到週日晚上的54小時內,從無到有,提出創業提案 ■ 已辦1,500場!在全球舉辦超過1,500場,台灣目前辦過10場,也將進軍沙烏地阿拉伯、突尼西亞等國 ■ 誕生1萬3,000個點子!目前全球有逾12萬人參加過,超過1萬3,000個創新點子在此誕生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24

台裔小子闖矽谷 24歲創三公司 陳兆慶 曾讓小牛隊老闆、楊致遠都押寶

2016-07-11  TWM

全球一片瘋新創的氣氛下,你也有創業夢嗎?殘酷的是,新創多、陣亡也多, 陳兆慶這一路卻安然在高峰離開、高價出手,年紀輕輕已實現三個創業夢。

在全民瘋創業的氛圍下,越來越多人在學生時期就躍躍一試,但有多少人能在大學剛畢業就獲得投資人的青睞?來自台灣家庭、美國長大的陳兆慶做到了。

二十一歲那年,他與兩位高中同學共同創辦的FiscalNote,不僅被美國《CNN》列為二○一四年最佳新創企業,更吸引《華爾街日報》、《富比世》,甚至英國《經濟學人》等知名媒體關注。再仔細檢視那份豪爽的投資人名單,可以發現在列的投資人個個赫赫有名:雅虎創辦人楊致遠、NBA小牛隊老闆馬克.庫班(Mark Cuban)、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甚至包括中國的社群龍頭人人網。人人網執行長陳一舟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提到,「這是 一家顛覆性的公司,面對的市場非常巨大。」

大數據創業:

預測立法走向,準度94%FiscalNote究竟有何能耐,吸引眾多投資人及媒體的青睞?在大數據盛行的年代,企業紛紛將大數據應用投入消費者行為預測、精準行銷等,但陳兆慶看到的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應用──「預測立法通過的可能性,協助企業因應新法規的衝擊」。這背後所涵蓋的商機,是相當於九十億美元的法律分析市場。

「我們的價值,在於解決客戶真正的痛點。」在舊金山接受《今周刊》專訪的陳兆慶解釋,FiscalNote布署了上千個程式,會自動到美國國會、聯邦及州政府網站抓取最新的立法資料,利用自然語言解析草案對產業的影響,使企業即時掌握最新的立法動向。

最厲害的是,它能根據立法者過去投票的歷史紀錄,判斷出立法者對草案的立場,進而預測草案通過的可能性,且準確率高達九四%。

未來,還會進一步分析社群網站的留言,將輿論的影響一併納入考量,甚至能根據法院文件和法官過去判例的紀錄,預測法庭案件的判決結果。

它吸引的客戶橫跨傳產、科技及金融等產業,其中不乏大型知名企業,包括紐巴倫、西南航空、摩根大通、愛力根及近來受關注的Uber及Lyft等。「為解決立法判斷的問題,企業以往請律師當顧問的費用,遠遠超過支付給FiscalNote的金額,」陳兆慶說。

根據美國行動論壇統計,自二○○八年歐巴馬執政以來,已推出兩萬五千條法規,光是計算業界因應新法規調整的金額,就讓美國經濟付出七千三百億美元的成本,並耗費四億六千萬個小時處理相關文書作業。大量的立法資訊往往又散布於各級政府之間,極度欠缺整合。企業若忽略了某條法規,可能會面臨重罰,近來在各國頻頻受阻的Uber就是一例。

FiscalNote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有著亞洲面孔的陳兆慶,從求學到創業的過程也絕非一帆風順。陳兆慶的父母於七○年代到美國,當時人生地不熟,英文也不算精通,第一份薪水甚至低於當地的實習生,工作上也受盡差別待遇。

類似的遭遇,即便是美國出生的陳兆慶也不例外。「在白種人為主的環境中,你永遠不會是要角。」他回憶求學階段,「恨不得自己能變成白人,我會刻意與白人混在一起,希望隱藏自己是亞洲人的事實。」「問題是,我的膚色永遠都不是白色,我就是亞洲人。」談起當時大環境的歧視,他內心充滿感觸。

這樣的大環境,不只是在校園,連原本以為相對成熟的商業界,陳兆慶也因一次募資時的惡質經驗而有深刻體悟。

二○一四年,為了募集A輪資金而向投資人簡報時,投資人提的問題與公司毫無關聯,反而不斷問他,「你真的是在美國出生的嗎?」「你有公民資格嗎?」過程令人極度挫折。面對不友善,陳兆慶謹記母親的告誡,「永遠要客氣對人,即使你不喜歡,未來有一天,那個人可能會反過來幫你。」這句話,在他往後的創業過程中不斷應驗。

進矽谷廝殺:

20美元換到74萬美元注資事實上,直到進入大學後,陳兆慶才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他發現學校有許多亞洲族群,並加入所有亞洲社團,包括台裔學生會、華人學生會,世界觀就此改變。談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了解到我是台灣人,並引以為傲,我愛我的家鄉和語言。」大學是他開始以自己為傲的地方,也是開啟另一個旅程的階段,他想起有位朋友曾說,「小人物談大人物;中等的人談的是自己;但大人物卻是談理念,」而他追求的理念,是打造出偉大產品。

從大學一年級開始,他就一心想創業,嘗試做了五、六個產品,包括倉儲平台、品牌分析工具、醫療器材等,但是,不是乏人問津,就是技術門檻太高,皆以失敗告終。

由於當時父母離婚,母親須獨自扶養他與弟弟,昂貴的學費讓家裡每月入不敷出,他半工半讀幫忙分擔家計,忙歸忙,但心中隱隱存在的創業夢想,卻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時,機會上門了。

「有一天,韓國籍的高中同學提姆.黃忽然跟我說,想要打造一個政府分析網站。」很快的,陳兆慶就發現這是一個很棒的構想,主動邀請提姆一起參加學校的FISH Bowl創業競賽,雖然整套計畫還在「沒有產品、僅有概念」的空想階段,但他們竟然獲得了第二名,並且獲得評審大力支持。

不僅如此,光憑這套「概念」,他們也獲選進入矽谷知名的加速器Plug and Play,一面尋求資金、一面開發產品,「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一年共有七百九十家公司申請進入這個加速器。」來到矽谷後,他們住進了六號旅館(Motel 6),五個人擠進一間狹小房間,為了省錢,甚至把創業聚會上主辦單位提供的食物全數打包帶回作為儲糧。在矽谷的三個月裡,開發出了第一版產品雛形,也找了無數投資人做簡報,但多數投資人不了解法規相關的應用,最終都被拒絕。

直到有一天,他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寄了一封信給擁有NBA小牛隊的億萬富翁馬克.庫班。

「寄出去後,我們完全沒有多想,一夥人出門準備看場電影放鬆,但上路才沒多久就收到了庫班的回信。」他們又驚又喜,電影也不看了,一群人衝回辦公室,戰戰兢兢地圍在電腦旁回信。

結果,他們損失了二十美元的電影票,卻換來庫班的七十四萬美元投資。取得第一筆投資後,陳兆慶付給自己年薪四萬美元,並代替母親幫弟弟付了大學學費。陳兆慶的母親受訪時表示,「他從小就很懂事,從來沒有怨言。」

顛峰時歸零:

離開原戰場,轉進電商創業過程對陳兆慶來說並不容易,但卻改變他最多。「我以前不像現在有自信,總覺得每件事都是挑戰、很難完成,但現在我認識到,永遠都會有困難的事,但我知道自己可以完成。」去年十月,在FiscalNote最穩定、最接近成功的時候,陳兆慶選擇離開。「我真正想要的是回到創業一開始所做的事情,那讓我覺得自己更有價值。

現在公司已穩定、也很舒適,而我卻想再次挑戰自己」。

一個月後,陳兆慶加入台灣女生Christiana Chen創辦的電商平台OrangeNow,成為共同創辦人,三個月內,他打造出該平台獨有的物流系統。矽谷投資人看見系統的潛力,建議他強化系統延展性,並商品化成一個獨立的服務。接下來不到六個月,他們賣掉OrangeNow,獲數百萬美元,成立一家物流解決方案公司Pathover,年僅二十四歲的陳兆慶要打造下個偉大產品。

當問道為何要不斷地自我挑戰,他的答案令人印象深刻,「有時我們就是要去經歷不舒服或不確定的事物,當你不斷這樣做,就會創造各種可能的機會。最後,其中一個機會,會成為你追求的目標。」

陳兆慶

出生:1992年

現職:Pathover共同創辦人經歷:FiscalNote、OrangeNow共同創辦人

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

從大數據到物流 他的創業三部曲21歲 FiscalNote 法規管理平台,以大數據預測草案通過的可能性,協助企業因應法規衝擊吸引楊致遠、淡馬錫控股、人人網等投資,金額達新台幣十億元客戶橫跨金融、科技、傳產、教育等產業,依企業規模收費23歲 OrangeNow 以亞洲食物為主的線上生鮮市集首創「庫存分配」技術,打破僅有大型量販店才能建構的物流網絡便宜、快速,2天內可宅配全美各地公司6個月內就轉賣成功,獲數百萬美元24歲 Pathover

物流解決方案公司

撰文 / 陳前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40

台裔靚女攝影師紐約Apple Store開分享會

1 : GS(14)@2016-01-23 19:26:48

台裔攝影師章潔(Yvonne,原名:呂宜潔)獲得不少國際攝影獎,在紐約第五大道的Apple Store舉行攝影分享會,吸引逾百人到場。駐紐約記者:黃競鋒章潔去年奪得IPPA(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年度攝影師第三名,她在會上分享得獎作品:「那是開往曼哈頓的火車,坐在旁邊的情侶依偎在一起,夕陽從窗外灑進來,男人留着(西班牙畫家)達利的翹鬍鬚,整個畫面就像是在看一齣意大利電影。」她亦透過在台北與宜蘭拍攝的作品,介紹台灣的魅力。提到用手機與相機拍攝的分別,章潔形容:「用相機拍照是躲在機器後面的一種窺視感,用手機拍照就像是眼睛長在手上,一舉手就可以隨時取得畫面」。現場有人詢問章潔,她左眼黃斑病變的情形,她大方展示相關X光片分享經歷,更在會後與眾人合照留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3/194639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868

【洛杉磯直擊】台裔夫婦遭殘殺鄰居:不可置信!

1 : GS(14)@2016-10-24 04:20:52

洛杉磯鑽石吧市(Diamond Bar)周四發生台裔夫妻雙屍命案,一對來自台灣的王姓夫婦陳屍家中。《蘋果》記者現場直擊,平日安全的社區突然發生駭人血案,附近鄰居紛紛人心惶惶。據警方描述,案發現場血跡斑斑,被害人被發現時倒臥血泊之中,甚至內臟都已外露,手段十分殘忍!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警方指男死者為60歲,女死者則為57歲。警方原先判斷這可能是起殺人後再自殺的案件,但經漏夜調查後,已排除自殺可能。負責調查的警官John Corina表示:「警方檢視過現場之後,可以確定這是一件兇殺案!」他表示,雖然現場並沒有找到兇器,但證實被害人的確是被「某種利器」給刺殺。命案發的社區之中多半是亞裔面孔,儘管案發後周遭不停有人上前關切,但面對媒體大家都唯恐避之而不及。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私下向《蘋果》表示,他的兩個孩子都跟著王太太學畫,時間已經超過半年。每次載小孩過來都會停留個5至10分鐘左右,被害人夫婦為人十分客氣,他實在想不通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而死者的韓裔鄰居Anne表示自己住在這裏15年,她告訴記者王姓夫婦是在他們之後才搬來的:「他們夫妻都會和人打招呼,是很友善的鄰居。鑽石吧市向來是個治安很好的地方,我從來沒想過這裏會發生如此可怕的案件!」對於王姓夫妻命案,知情人士私下表示,全案顯得疑點重重。王太太平日以教畫為主,先生則是在家幫忙,夫婦生活十分單純,難以想像如何與人結仇?而被害人家中沒財物損失,現場亦無破壞入侵痕跡,附近鄰居也沒有聽到王姓夫婦所飼養的小獵犬吠叫,不禁懷疑是否有可能是熟識的人所為。近幾個月來,洛杉磯地區頻頻發生與華人遭襲案件,記者在街頭詢問幾名華人居民,他們多半認為住在華人區很放心,「周圍都是華人,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居住的環境很安全」。據了解,王姓夫婦的一對兒女都在外地居住。目前在外地就讀醫學院的女兒已立即趕回家。警方呼籲民眾提供線索,如有任何消息可致電洛杉磯縣警兇殺組323-890-5500。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3/19809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69

入圍H&M設計大獎台裔新秀:為作品奮不顧身

1 : GS(14)@2016-11-27 14:27:41

「很多人都抱怨設計師的衣服有必要賣那麼貴嗎?但我覺得對於買得起的人來說它太便宜了,因為這一件簡單的衣服裏傾注了一個設計師甚至是一個團隊全部的心血和熱忱,為了一個針腳設計師們都可以不眠不休,只換來這一點回報,我真的覺得很值得。」剛剛入圍2017年度H&M設計大獎的台裔設計師Alex Huang對記者說。剛從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畢業的他不僅登上了紐約時裝周,被《Vogue》等時尚雜誌報道,更早早被吳季剛(Jason Wu)招致麾下。日前,剛從倫敦領獎回來的他接受《蘋果》專訪,分享自己在時尚行業的心路歷程。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在剛剛揭曉的設計大獎中,Alex與其他7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入圍到最後名單。這已經是Alex第二次入圍該獎項,談到自己這次獲獎的作品,他則笑說:「我畫的太美了!這樣誇自己是不是不好。」原來,Alex本人畫工了得,但他發現每次自己畫出來的東西被製作成衣服就會變味,「因為衣服的製作時間很短,所以把作品從2D幻化到3D就會損失一些東西。這次我的作品就是想要表達出這種幻化的過程。」雖然這次比賽最後的冠軍由Central St. Martins的畢業生Richard Quinn獲得,但Alex並沒有覺得遺憾,反而說:「我覺得其實這樣的比賽不是在說設計師好或不好,不是要比高低,而是適不適合這個獎。」他提到,這個獎項每年都會給冠軍頒發5萬歐元(約41萬港元)獎金,並與H&M合作,推出自己的品牌系列。
Alex坦言,作為一個設計師,想要養活自己其實並不容易,創立個人品牌的風險太大,運作的資金成本也過高,但出於對創作的熱愛,還是有許多設計師奮不顧身。「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5萬歐元真的一眨眼就沒了!根本撐不了幾個月。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設計師,你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理想是不是創立自己的品牌。」因此他也表示,Richard Quinn比他更需要這個獎:「Richard曾跟我說,他的設計給他帶來很多媒體曝光,但並沒有給他帶來足夠的錢。為了來領獎,他甚至住在離頒獎地點一個半小時火車的地方,為了省錢!」談到如何在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的現實中作取捨時,他說:「當你在創作過程中心裏的滿足感大到你可以放棄很多物質上的東西的時候,其實你可以過簡單一點的生活,你可以幾個月不要去餐館,可以穿着很平常的衣服。我也碰過吃得好、穿得好的人,有時候是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幹嘛才會想辦法找很多事情把自己的時間填滿。某種程度上說,當你做一件事情讓你覺得吃穿之類的東西不用那麼講究的時候,才是真正會讓你幸福的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7/198472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10

【專訪】社會重男輕女不放棄首位台裔聯邦女法官:要有夢

1 : GS(14)@2016-12-30 02:57:24

的,世界很大,需要自己親自去探索。」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在家中四姊妹中排行第二的郭佩宇出生於六十年代的台灣,當時父親在美國求學,父母只能書信聯絡,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母親曾在她出生時寄給父親的信中寫到:「對不起,這又是個女孩」。儘管郭佩宇從小被當做男孩子養大,她的成就卻不受限於性別。她回憶說:「父親告訴我,我們家不富有,沒有財產可以繼承,他們能給的唯有教育,這也將是他們唯一留下的遺產。」從小父母就對郭佩宇期盼很高、要求十分嚴格,也會限制她的娛樂時間:「那時候我父母說,有些小孩每天只知道在外玩,他們將來長大以後不會有很好的工作,不會去好的學校,也不能掙足夠的錢養活自己。你現在苦一點,將來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喜愛閱讀、充滿好奇心的郭佩宇說自己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質疑」,而成為聯邦法官以後,這成為她最受用的特質:「我只是普通人,不可能甚麼都知道,所以我一直在問問題。」為何選擇「法官」這個職業?郭佩宇表示,與望女成鳳的父母相比,自己看中的並不是這個頭銜帶來的社會地位,而是受到六十年代很多社會運動的影響:「那時候人們都在說我們可以改變世界,出現各種人權運動、女性自由運動等等。我想要成其中的一員,我開始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改變世界?」因此,郭佩宇後來進入耶魯大學學習歷史,她笑說,父母剛知道自己選擇歷史系非常吃驚:「我母親說,歷史超無聊的!」但她卻直言歷史是最有趣的學科:「歷史講述人們如何生存,發生了何種爭執,並且如何解決。歷史中的生活有時比現在還好,所以很值得我們學習。」作為第一位來自台灣、也是第三位亞裔聯邦法官,她說這個特殊身份甚至助她在事業上一臂之力:「我不認為法官的判斷和他們自己是誰有關,但法官的確能將自己的經歷帶到法庭上。我父母英文不太好,所以當面對非英語母語的人時,我會在他們身上花更多時間與精力,我會用更慢的語速和更簡單的方式跟他們交流。」事實上,她的亞裔面孔,也讓許多懼怕法庭的人感到親切:「很多人走進來看到是我坐在法官席上時非常驚訝,接著露出笑容。對他們來說,亞裔女性的臉孔和他們想象中傳統法官形象很不一樣,和他們在螢幕上、報紙上看到的截然不同,這改變了他們對法官的看法,對社會來說也是個很重要的改變的過程。」談到對如今亞裔年輕人的期許,她直言:「要有夢(Dream Big)」。她說:「世界很大,少用社群網路(社交網絡),去讀書,去認識人,面對面去和他們交流,你會發現,有那麼多的事物,是網路世界裏面沒有的。當你放下手機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9/19880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496

追悼被殺台裔男童父母悲書:記住他超級英雄精神

1 : GS(14)@2017-02-26 13:24:02

8歲台裔男童黃民沺(Jonah Min Hwang/前譯:黃敏喬)遭流彈殺害,其後更被發現身世坎坷,3年前從孤兒院獲領養到美國展開新生活,卻在上周一遭遇無辜死劫,社會對此感到悲傷,由於Jonah父母均是虔誠的基督徒,上周五晚波莫納市(Pomona)有近300人眾集在教會門外守夜祈禱,不少Jonah朋友及波莫納市居民都泣不成聲,場面哀傷。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祈禱會在波莫納Sacred Heart Catholic Church外舉行,Jonah父母並未有出席。追思會由牧師帶領,市長、警察總長、市議員輪流發言及禱告。波莫納市警察總長卡普拉羅(Paul Capraro)對於事件表示哀痛,全市警員會盡一切努力緝兇。他亦期望所有知情人士及目?者向警員提供?索。雖然Jonah父母並沒有到場,但就托他們的牧師Adam發言,分享小Jonah生前點滴,令到在場人士哭不成聲。Jonah父母聲明如下:「這是痛苦的一星期,對於各方朋友對我們家庭的愛和支持,我們非常感恩,亦感謝社區內的朋友今晚眾首一堂為Jonah舉行守夜祈禱。我們想跟大家分享Jonah的逸事,記住他的超級英雄精神。Jonah愛歷險、充滿活力歡樂、無畏無懼的個性,令他成?我們家的一份子,他跟Mic就像親生兄弟。他們在台灣相遇時已經在電腦前玩躲貓貓。
Jonah從來不讓我們擔心,他剛來美國時英語能力有限,但26個月後就成為班中閱讀能力最高。另外他在足球的天份也很高,有次跟他賭每進一球有5美元(約39港元)零用錢,結果他第一場就拿了15美元(約117港元);為免破產就將獎金下調到3美元(約23.4港元)一球,他在第二場還是拿了12美元(約93.6港元)。Jonah亦是一個愛分享的孩子,他把零用錢儲起買了手錶,但他買完沒有立即拿回家,反而是借了給朋友。就算是買給他的聖誕禮物,他見到表兄想要,都分享給他。現在Jonah離開了我們,我們對他的想念他非文字可形容。希望這個悲劇可以?我們的城市帶來團結及和平。」黃氏一家的前牧師Sentos表示,他們一家是極好的人,Jonah亦是一個好可愛的孩子,他對此感到非常痛心。而Jonah教會的朋友Jerry憶起與他一起的時光亦非常傷心,他與Jonah以前一起畫畫及玩《恐龍戰隊》(Power Rangers)模型。事發於上周一,當時Jonah正與養父母在友人家中用餐,歹徒從外向屋內射擊,民沺不幸被擊中頭部當場死亡。截至截稿為止,為小Jonah籌款帳戶已在開設三天後收到近千筆捐款,數字亦近5萬美元(約39萬港元),是當初訂下的1萬美元(約7.8萬港元)目標的五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26/199408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