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徐旭東:背景雄厚 位列台電訊業三哥

2009-04-30  AppleDaily

背景雄厚 位列台電訊業三哥




 

遠 傳電信是遠東集團旗下的電訊旗艦,96年5月在元智大學教授建議下,遠東集團開始籌備在台灣發展電訊事業,98年正式開台營業,是首家開通中國內地漫遊的 民營電訊商,現時在台灣電訊市場排名第三,去年營業額513.41億元(新台幣.下同),按年升11.2%;純利101.61億元,跌12.5%。

遠東集團與香港早有淵源。99年4月中,市傳數碼通(315)有意入股遠傳電信15%,而數碼通本身是遠傳的網絡拓展顧問,但入股最終未能成事,因當年台灣當局並未放寬外資持股量超過20%的限制。

同系亞洲水泥港上市

作為台灣最大外省人經營的綜合集團,第二代掌舵人徐旭東一直沒有放棄來港集資,2000年他將旗下遠東化工分拆在香港創業板上市,但最終因成交量欠佳於05年底私有化除牌;去年5月在港掛牌的亞洲水泥(743)亦是遠東集團成員。42年上海出生的徐旭東, 是徐家二房長子,50年代曾兩度來港,並於赤柱名校聖士提反書院就讀,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其後負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經濟碩士,畢業後在紐約花旗銀行任 分析師,70年返台,93年後才從父親徐有庠手中,陸續接管遠東百貨、遠東國際飯店等逾十項業務。在政經長袖善舞的他,近年捲入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夫人的崇 光案,案件仍在審理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2

大摩高管贿赂案牵出特殊背景中国企业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514/02236222444.shtml


  时代周报记者 毛瀚民 发自上海

  5月4日,摩根士丹利前董事总经理杜军涉嫌内幕交易案在香港区域法院开庭审理,杜军在庭上否认十项相关控罪。

  而在上海,自3月5日,时代周报报道了大摩中国高管盖斯·彼得森贿赂门事件后,大摩(与JP摩根相对应,大摩是专指摩根士丹利, 是香港人最早对它的称呼,并沿用至今)在中国的亲密合作伙伴—具有特殊背景的上海永业集团也因一封封举报信浮出水面。

  举报永业集团

  据时代周报获得的举报材料显示,上海永业集团前董事长吴永华在与大摩合作开发的锦麟天地有一套豪宅,在另一楼盘中拥有两套豪宅。而现任永业集团 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钱军在与大摩合作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有一套豪宅;有该集团员工举报吴永华在给永业集团职工购买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单上漏洞百出,一亿多 元保险金去向不明。

  5月9日,在一间昏暗的办公室内,永业集团员工尤孔等人向记者递上了厚厚一沓举报信:“我们这个举报信已寄给中央纪委领导,也向上海纪委、卢湾区纪委反映过。”尤孔告诉时代周报。

  据尤孔等人向时代周报介绍,永业集团是上海卢湾区政府控股的企业,是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有职工近3000人,已经辞职的该集团前董事长吴永华早年是上海卢湾区房地局修建科的科长,1997年永业集团改制,吴永华挑头组建永业集团,担任法定代表人。

  据悉,在2007年原上海新黄浦集团董事长吴明烈被双规后不到两个月,吴永华忽然主动辞职。

  “吴永华还有个女儿,早年去美国读书,回国后在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担任重要职务,现在还在负责大摩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项目。永业集团是摩根士 丹利在中国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开发了那么多项目,并且合资注册了上海永威置业公司。”尤孔等向时代周报介绍,“去年8月,我们有14个职工写信给 相关部门反映吴永华的问题,吴永华挪用我们的保险资金,但至今没有明确解释。”

  5月11日,时代周报记者前往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欲核实吴永华的女儿是否大摩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一位办公室秘书听明来意后,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在与摩根士丹利上海办事处同在一栋写字楼的上海永业集团里,永业集团工作人员也拒绝对上述举报材料发表任何意见。

  5月12日,卢湾区委宣传部及纪委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明确该区纪委还在调查核实当中,“所以现在还不方便对外界透露相关信息”。

  据上海地产界人士透露,目前大摩贿赂门事件波及面正在扩大,大摩在上海的多个投资项目,已被列入待查名单。

  大摩地产路径

  摩根士丹利与永业集团的合作渊源,可以追溯到2003年。永业集团前身为上海卢湾区政府控股的企业,是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具有极深厚的政府资源。

  “当初是由吴永华的女儿牵线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

  2003年7月,摩根士丹利入股10%参与上海永业集团开发的住宅项目锦麟天地雅苑,而运作“锦麟天地雅苑”项目的公司是上海华丽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5月9日,占项目公司30%股权的上海永业集团,将其25%的股权转让给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其转让价为869.5万美元。协议落款中显示,Yongye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是Garth Peterson盖斯·彼得森,此人正是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至此,实际上整个项目公司的股权90%已经掌握在摩根士丹利手中,而主持这一系列操作的,正 是时任大摩执行董事的彼得森。

  今年2月11日,摩根士丹利在一份公开文件中披露,称公司前中国房地产投资机构董事总经理盖斯·彼得森因涉嫌违反《海外腐败法》于去年12月30日离开大摩,目前他成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对象。

  2004年,摩根士丹利联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以2亿元人民币再次参股永业公寓二期。各自参股25%,外界估计摩根士丹利投资将高达2亿元人民币。

  最新的动态显示,摩根士丹利不仅参股房地产公司,还亲自操刀房地产项目的运作。据相关报道,摩根士丹利与上海永业集团联合成立“上海永威置业有 限公司”,共同投资13亿元获得上海卢湾区核心地区一幅商业用地,且公司的法人代表同样是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执行董事盖斯·彼得森。这是摩根士丹利负责人首 次出任类似合作公司法人代表,也表明摩根士丹利将更大程度地承担项目风险,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之中。

  至此,大摩首次出任开发公司法人代表,真正开始了中国“开发商”身份。

  谁来监管大摩?

  在众多外资投行中,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房地产渗透较深,依靠永业集团这样的国企作平台,大摩在中国的角色可能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而且已经成为拥有“融资—开发—招商—运营”完整地产产业链的房地产企业。

  从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材料显示,自1991年起,大摩已成立了6个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投资国际方面的基金包括 MSREF ⅢInternational和 MSREF Ⅳ International。

  两年前在全球募集了42亿美元的MSREF V基金,其55%主要用于亚洲房地产市场。

  2007年,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大摩投资咨询团队实现常驻上海。

  除地产之外,时代周报统计获悉,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资产王国包括一家投资银行、一家国内银行、两家基金公司以及6个地产投资基金和一些数量不明的私人理财和私募基金。

  同时,摩根士丹利还积极参与中国的不良资产收购。2003年7月,摩根士丹利联合德意志银行,拿下了建行账面总值为40亿元的不良资产,其中97%是房地产资产。今年6月,摩根士丹利和金地集团(16.62,0.99,6.33%)、上海盛融设立项目公司,摩根士丹利占股55%,以受让建设银行(4.58,-0.06,-1.29%)账面总值为28.5亿元的不良资产包,也是以房地产业务为主。

  近日,摩根士丹利全球房地产业务负责人索尼·卡尔斯(Sony Kalsi)在东京公开表示,摩根士丹利今年将在中国追加30亿美元投资,总投资达45亿美元。

  “大摩作为一家国际投行,在中国的各个板块业务越做越大,金融、投资、地产、证券、基金等等都有涉及,问题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谁来监管,如何监管,这是个值得期待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向时代周报表示他的忧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12

“水源门”背景色:康师傅、农夫山泉寡头博弈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8/HTML_QENPTHT8H8OO.html


【核心提示:从2004年开始随着娃哈哈战略的调整,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竞争关系趋于缓和,已经转为了农夫山泉对康师傅的直接竞争。“水种之争”正式进入下半场,从原来的“山泉水对纯净水”变为了“山泉水对矿物质水”。】

水行业这一历来就硝烟迷茫的“战场”,在今年销售旺季到来之际,一股浓郁的火药味正在扩散。

6月初,《中国新闻周刊》一篇信息来源为“康师傅前高管”的报道,揭了去年“康师傅水源门”的痕迹。该文章引用大量资料,佐证了农夫山泉策划并主导 了去年“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中“千岛湖的水质在今年1月份已被列入Ⅳ类 ”,将农夫山泉也引入到了“水源门”漩涡当中。(相关报道请见:康师傅“水源门”背后:“水种之争”延续?

我国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Ⅳ类水质被描述为“轻度污染”,指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虽然农夫山泉和康师傅均公开表示未策划攻击对手,但是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长达一年的时间中,可以看到双方在多层次博弈的身影。为什么是农夫山泉和康师傅?

“ 这反映出了瓶装水行业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一位水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随着娃哈哈战略的调整,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竞争关系 趋于缓和,已经转为了农夫山泉对康师傅的直接竞争。“水种之争”正式进入下半场,从原来的“山泉水对纯净水”变为了“山泉水对矿物质水”。

6月17日,记者就此事对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提出了采访要求,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寡头竞争

正如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康师傅与农夫山泉的竞争始于2004年。彼时,整个水行业在经过前几年的高度整合后,基本形成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作为全国品牌与怡宝、蓝剑等区域品牌对峙的局面。

但是随着乐百氏被达能收购后不断走弱,娃哈哈也逐渐从瓶装水转型为综合性的饮料企业,农夫山泉迎来了最佳的扩张时机。

“基本从那时候开始起,由于瓶装水项目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亏损,娃哈哈这块业务基本上属于维持,而把精力主要用在了营养快线等新品的推广上。”一位娃哈哈的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所以,作为“水种之争”主要对手的娃哈哈,尚未对农夫山泉构成直接的威胁,在甩开乐百氏、避开娃哈哈后,农夫山泉开始大举布局全国。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康师傅携巨资杀入瓶装水行业。

“开始大家对康师傅的进入有着诸多的不理解,因为康师傅在茶饮料和果汁饮料都属于领导品牌,完全没有必要进入一个娃哈哈都并不看好的微利领域。”上述水行业人士表示。

而一位康师傅的内部人士则表示,瓶装水虽然销售额不高,“但因为量相当的大,是一个超级的流动性的广告,通过瓶装水的品牌传播,可以很好带动康师傅其它高盈利能力产品的销售”。

在将瓶装水定义为战略性项目后,康师傅开始了扩张,也将与农夫山泉的竞争推向了前台。

康师傅凭借着多年在饮料和方便面上的积累,再加上香港上市公司作为后盾,短短4年内在瓶装水项目上投入近1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了51个生产基地,127条生产线,这种规模效应一下将市场价格降到竞争对手难以跟进的地步。

然而,以水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农夫山泉,受制于水源地的限制,在全国仅有万绿湖等4大生产基地;再加上远距离的物流成本,面对康师傅挑起的“价格战”,农夫山泉面临的行业局势大变。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康师傅每到销售旺季均挑起了降价、促销狂潮,率先将500ml瓶装水的零售价降到了1元以下,并且在促销期间曾将500ml瓶装水的零售价降到0.6元。

透过方便面和饮料领先地位积累下的优质渠道,再加上价格优势,到了2008年“水源门”事件当月(2008年7月),根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康师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大大领先娃哈哈和农夫山泉。

而原本一直高歌猛进的农夫山泉,在市场占有率上却徘徊不前。2008年9月,农夫山泉相关人士在深圳水峰会上对记者表示,其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1%—13%。

“水源门”博弈

面对康师傅的竞争,农夫山泉开始布局反扑。

关于水行业的竞争手段,上述水行业的资深人士透露,渠道强的企业往往通过渠道的优势去影响消费者从而提升品牌;而一些企业则是通过品牌塑造、舆论的引导,去影响消费者认知和渠道的负责人,然后推动渠道的建立。

早在2000年,农夫山泉通过与娃哈哈在媒体之间的“口水战”,获得了品牌力的极大提升。时过境迁,娃哈哈早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对手。

继而2008年,康师傅在新一轮的矿物质水的广告宣传中加入了“优质水源”的宣传。而这一广告宣传随即被天涯上的一篇帖子所引爆,该帖因指认康师傅“优质水源”为“自来水”而广泛流传。《中国新闻周刊》的上述报道认为,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均是由农夫山泉的身影。

“其实2006年的时候,农夫山泉就在内部论证过是否对康师傅矿物质水‘多一点更健康’的宣传展开质疑,但是当时被认为这个话题难以对康师傅造成太大的影响。”一位熟悉农夫山泉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后,全国的媒体纷纷开始对康师傅展开了报道。各地竞争对手也开始抓住这一机会进行反扑,进一步加速了“康师傅水源门”事件的升级。

而康师傅年报显示,康师傅从2008年8月份销量开始一路下滑,9月份开始从盈利变为亏损,本来盈利的康师傅矿物质水项目,在2008年全年亏损3000万元。

AC 尼尔森2008年12月份公布数据显示,如果按销售量计算,康师傅矿物质水去年市占率为19.9%,虽然仍占全国包装水第一,但距最高峰已经下跌了超过5 个百分点;若按销售额计算,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市占率则从2007年的18.1%跌至17.7%,成为行业第二,娃哈哈以18.0%跃居第一。

与此同时,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农夫山泉相比“水源门”之前上升了0.7%,而娃哈哈因为销售网络更为广泛的原因,市场份额上升幅度达到1.1%。

由此,康师傅原先的竞争优势被瓦解,整个水市场在短短的一年内,似乎又回到了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三足鼎立的局面。

然而,“水源门”事件似乎并没有就此结束这次主角变成了农夫山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3

“水源门”背景色:康师傅、农夫山泉寡头博弈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8/HTML_QENPTHT8H8OO.html


水行业这一历来就硝烟迷茫的“战场”,在今年销售旺季到来之际,一股浓郁的火药味正在扩散。

6月初,《中国新闻周刊》一篇信息来源为“康师傅前高管”的报道,揭了去年“康师傅水源门”的痕迹。该文章引用大量资料,佐证了农夫山泉策划并主导 了去年“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中“千岛湖的水质在今年1月份已被列入Ⅳ类 ”,将农夫山泉也引入到了“水源门”漩涡当中。(相关报道请见:康师傅“水源门”背后:“水种之争”延续?

我国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Ⅳ类水质被描述为“轻度污染”,指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虽然农夫山泉和康师傅均公开表示未策划攻击对手,但是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长达一年的时间中,可以看到双方在多层次博弈的身影。为什么是农夫山泉和康师傅?

“ 这反映出了瓶装水行业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一位水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随着娃哈哈战略的调整,农夫山泉与娃哈哈的竞争关系 趋于缓和,已经转为了农夫山泉对康师傅的直接竞争。“水种之争”正式进入下半场,从原来的“山泉水对纯净水”变为了“山泉水对矿物质水”。

6月17日,记者就此事对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提出了采访要求,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寡头竞争

正如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康师傅与农夫山泉的竞争始于2004年。彼时,整个水行业在经过前几年的高度整合后,基本形成娃哈哈、乐百氏、农夫山泉作为全国品牌与怡宝、蓝剑等区域品牌对峙的局面。

但是随着乐百氏被达能收购后不断走弱,娃哈哈也逐渐从瓶装水转型为综合性的饮料企业,农夫山泉迎来了最佳的扩张时机。

“基本从那时候开始起,由于瓶装水项目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亏损,娃哈哈这块业务基本上属于维持,而把精力主要用在了营养快线等新品的推广上。”一位娃哈哈的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所以,作为“水种之争”主要对手的娃哈哈,尚未对农夫山泉构成直接的威胁,在甩开乐百氏、避开娃哈哈后,农夫山泉开始大举布局全国。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康师傅携巨资杀入瓶装水行业。

“开始大家对康师傅的进入有着诸多的不理解,因为康师傅在茶饮料和果汁饮料都属于领导品牌,完全没有必要进入一个娃哈哈都并不看好的微利领域。”上述水行业人士表示。

而一位康师傅的内部人士则表示,瓶装水虽然销售额不高,“但因为量相当的大,是一个超级的流动性的广告,通过瓶装水的品牌传播,可以很好带动康师傅其它高盈利能力产品的销售”。

在将瓶装水定义为战略性项目后,康师傅开始了扩张,也将与农夫山泉的竞争推向了前台。

康师傅凭借着多年在饮料和方便面上的积累,再加上香港上市公司作为后盾,短短4年内在瓶装水项目上投入近1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了51个生产基地,127条生产线,这种规模效应一下将市场价格降到竞争对手难以跟进的地步。

然而,以水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农夫山泉,受制于水源地的限制,在全国仅有万绿湖等4大生产基地;再加上远距离的物流成本,面对康师傅挑起的“价格战”,农夫山泉面临的行业局势大变。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康师傅每到销售旺季均挑起了降价、促销狂潮,率先将500ml瓶装水的零售价降到了1元以下,并且在促销期间曾将500ml瓶装水的零售价降到0.6元。

透过方便面和饮料领先地位积累下的优质渠道,再加上价格优势,到了2008年“水源门”事件当月(2008年7月),根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康师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大大领先娃哈哈和农夫山泉。

而原本一直高歌猛进的农夫山泉,在市场占有率上却徘徊不前。2008年9月,农夫山泉相关人士在深圳水峰会上对记者表示,其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11%—13%。

“水源门”博弈

面对康师傅的竞争,农夫山泉开始布局反扑。

关于水行业的竞争手段,上述水行业的资深人士透露,渠道强的企业往往通过渠道的优势去影响消费者从而提升品牌;而一些企业则是通过品牌塑造、舆论的引导,去影响消费者认知和渠道的负责人,然后推动渠道的建立。

早在2000年,农夫山泉通过与娃哈哈在媒体之间的“口水战”,获得了品牌力的极大提升。时过境迁,娃哈哈早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对手。

继而2008年,康师傅在新一轮的矿物质水的广告宣传中加入了“优质水源”的宣传。而这一广告宣传随即被天涯上的一篇帖子所引爆,该帖因指认康师傅“优质水源”为“自来水”而广泛流传。《中国新闻周刊》的上述报道认为,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均是由农夫山泉的身影。

“其实2006年的时候,农夫山泉就在内部论证过是否对康师傅矿物质水‘多一点更健康’的宣传展开质疑,但是当时被认为这个话题难以对康师傅造成太大的影响。”一位熟悉农夫山泉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后,全国的媒体纷纷开始对康师傅展开了报道。各地竞争对手也开始抓住这一机会进行反扑,进一步加速了“康师傅水源门”事件的升级。

而康师傅年报显示,康师傅从2008年8月份销量开始一路下滑,9月份开始从盈利变为亏损,本来盈利的康师傅矿物质水项目,在2008年全年亏损3000万元。

AC 尼尔森2008年12月份公布数据显示,如果按销售量计算,康师傅矿物质水去年市占率为19.9%,虽然仍占全国包装水第一,但距最高峰已经下跌了超过5 个百分点;若按销售额计算,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市占率则从2007年的18.1%跌至17.7%,成为行业第二,娃哈哈以18.0%跃居第一。

与此同时,娃哈哈与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农夫山泉相比“水源门”之前上升了0.7%,而娃哈哈因为销售网络更为广泛的原因,市场份额上升幅度达到1.1%。

由此,康师傅原先的竞争优势被瓦解,整个水市场在短短的一年内,似乎又回到了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三足鼎立的局面。

然而,“水源门”事件似乎并没有就此结束这次主角变成了农夫山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5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背景资料


From


http://biz.xinmin.cn/chanjing/2008/08/04/1276154.html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阳光投资集团组建,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熔 盛重工目前规划年设计海洋装备制造能力200万载重吨以上。通过效率研究和高度总装化的生产组织,最终将形成年产500万载重吨以上能力。

  集团下设:造船、海洋工程、造机、钢机和修船五个事业部,主营业务分别为民用船舶建造和修理、海洋开发设施建造、船用主机生产、建筑和桥梁钢结 构建造、成套机械设备生产等,其中造船事业部占地3100亩,规划投资49.6亿元人民币,海洋工程事业部规划占地2500亩,规划投资39.9亿元人民 币,集团年目标销售额为40亿美金以上。

  上海阳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阳光投资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集建筑工程、成套安装、经济贸易、资产管理、文化娱乐于一体并涉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房地产累计开发量已愈200万平方米。

  公司属集团结构,主要业务有:船舶制造、酒店建造管理、楼盘开发、完善的组织架构、长期的市场运作、为阳光今后的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旗下目前在建项目:

  上海:阳光名邸辅楼、阳光威尼斯、阳光水景城、阳光星期八、阳光巴黎、阳光绿景苑、凯宾斯基酒店等

  天津:阳光星期八

  常熟:阳光星期八其他地区

  张志熔简介

  生于1972年,出生地:江苏如皋,毕业院校:松江建筑工程学校,职务:上海阳光投资集团总裁公司总部:上海

  张志熔在19岁时怀揣打工挣来的三万元开始创业。1994年,他在上海房地产处于低潮的时期创办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集资开发了60多万平方米 商品房,从此他在上海开发的地产项目一个比一个出名。而后,他开始涉足杀虫剂、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行业,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是全国工商联最年轻的 委员。

  他充分意识到了科技和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投入巨资与交通大学农学院、上海农科所合作开发、生产新型饲料添加剂和预混饲料,与内地工厂 合作生产新型除草剂,与外商合资开发生产生态农药,与国家科技部合作开发无水栽培草毯技术,引进荷兰先进技术在松江建大型牛奶加工厂……在获得经济利益的 同时,张志熔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经常为福利事业慷慨解囊。在《福布斯》2001年中国内地100富豪榜中排名第76名。

  “涨潮的时候赶海,你很难得到大海的馈赠;退潮的时候,哪怕在海滩信步也能捡到美丽的贝壳。商机也是这个理。”张志熔说,这就是自己的从商信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1

揭秘天上人间大老板覃辉的个人背景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519/130058.html


覃辉,为“卓京系”掌门人,覃辉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几十家传媒公司,同时还是北京新天地的东魅酒吧和京城曾经有 名的夜店“天上人间”的大老板。

  中文名: 覃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 地: 四川

  出生日期: 1968年

  职业: 重庆长丰通信股份 董事长

  个人背景

   覃辉出身于四川达县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在重庆求学期间,结识了后来的妻子。他1989年毕业后,两人一起南下。覃曾在航天部五院的一个下属单位工作了不 到一年,之后也曾在广州三菱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任职。 覃辉中等身材,相貌英俊,性格活泼善交际。这些特征后来被认为都有助于他早年以做销售在商海站稳脚跟。他的妻子是北京一位退休高官的夫人之侄外孙女(另有 传闻他是李先念的孙女婿),此背景,据信也为覃辉多有利用。

  个人经历

  1997年 8月,覃辉透过卓京商贸,与其弟覃宏合作创办重庆长丰通信。

  覃辉2001年9月,长丰通信与卓京投资合资成立星美传媒。覃辉一度持有香 港及中国内地共4家上市公司的权益,其任主席的星美出版,持有香港报纸《成报》的股权。

  2006年4月11日晚,覃辉被北京市公安局人 员带走,4月15日,以覃辉为主要股东的香港上市公司紧急停牌。覃辉此次被带走的理由是“协助调查”,后被证实是与中国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行贿案有 关。

  覃辉,有“民营传媒富豪第一人”的称号,在北京、上海等地拥有几十家传媒公司,同时还是北京新天地东魅酒吧和京城曾经有名的夜店 “天上人间”的大老板。覃辉因1999年起运作A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000892,SH)而在资本市场上扬名。该公司后更名为“星美联合”,不过目前星 美联合因连年亏损,已遭特别处理,成为“ST星美”。现在的ST星美已由新世界(00017,HK)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接盘。2005年覃辉因涉及原 建行行长张恩照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历任:

  广州三 菱公司经理

  北京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顾问

  重庆三爱海陵股份有 限公司董事

  公司联营单位—星美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长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很少有人能够料 到,2005年的仲春,当中国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出事”之后,第一个受到牵连的,竟是37岁的覃辉。

  近年来,覃辉以其一掷千万购 买豪车的做派,其与港星李嘉欣“订婚”的消息,其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几次收购,很使一些报刊大加吹捧,不惜给予“隐身富豪”及“民间传媒大亨”之美誉;而有 见识的市场观察者也早已频发警告,对其混乱无忌、难见效益的“资本运作”深表怀疑。

  2005年4月11日,就在张恩照“辞职消息”公开 后25天,覃辉在北京被警方带走。虽然覃辉家人频频宣布覃辉“明天”就将放出,但有消息人士告知《财经》,至4月26日覃辉涉嫌行贿被正式批捕一事,已在 政法系统内部公示。而长丰通信(000892)则于4月22日发公告称,覃辉仍在协助警方调查。

  “天上人间”杠杆

   2003年6月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当时惟一一辆宾利加长728标价888万元人民币。这辆车,后来被证明由覃辉购下。这个故事经过媒体的渲染广为传播, 过去并不很出名的覃辉成了“大众级新闻人物”。

  这是覃辉涉身商海后的第九个年头。虽然被有些媒体刻画成“隐身富豪”,但此时的覃辉之行 事张扬,已为圈内人熟知,更成了其新贵包装的一部分。

  “他的背景不算深厚,但他把这点关系用到了极致。”一位接近他的人士评价说。

  覃辉 1991年离开职场,做起了自己的生意。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卓京商贸公司,在铁矿石进出口生意中赚了不少钱;也曾热衷于在股市投机,不时有所斩获。 不过,覃辉最主要的发迹场所和显赫的生意来自娱乐业——北京一家名叫“天上人间”的夜总会。

  或与早年间做销售时的个人经验有关,覃辉对 夜总会有特殊爱好。他的“天上人间”坐落在北京五星级酒店长城饭店内。鼎盛时不仅充满奢糜气氛,更以“美女如云”在夜总会爱好者中传为佳话。

   1999年,覃辉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新注册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时,工商登记上的出资额为195万美元。以此推算,当时此 夜总会的资产总额当估至260万美元左右。但熟悉内情的人认为实际价值应不止于此,因为“天上人间”的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3000万元,可谓真正的 “现金奶牛”。

  “天上人间”给覃辉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现金流,更有大量的关系和机会。他借这一交际场,结交了大量权势人物、银行行长和社 会名流。而集结于此的一批模特和美女,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为其日后的“事业”巧妙助力。

  “覃辉把这个队伍称为‘马子队’。”一位与覃 辉交往过的商界人士称。

  A股公司掘金

  覃辉和妻子育有一女。据说他沉缅于娱乐场的 生活方式很难得到妻子的认可,两人关系一度失和。但覃辉对女儿一直相当关爱。

  其妻29岁时在北京一家医院病逝,其时,覃辉正流连于四川 的夜总会。

  此时的覃辉靠“天上人间”助力,翅膀已经比较硬。2000年6月,他成立了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号称注册资金4800万 元,从此开始了大踏步发展。

  与许多中国式“资本高手”一样,覃辉将目光瞄准了上市公司。在早年炒长丰通信(000892)股票得手后 (注:1999年-2000年间,长丰通信股价涨了6倍之多),他于2000年5月到6月间,以反收购方式低价进入,持股26.61%,掌控了这家公司。

   长丰通信对于覃辉颇有融资功效:在反向收购中,上市公司于2000年5-6月分两次收购覃辉控制的重庆连丰通信有限公司88.1%的股权,共支付近 5.4亿元,溢价4.2亿元。2001年9月,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的星美传媒宣布成立,上市公司是占股35%的股东。后来几经增资扩股,卓京投资 持股达到88%,长丰通信成了仅占12%的小股东。在此项目中,上市公司出资3850万元。

  12月,卓京投资又将所持中华通信26%的 股份拆开,将其中15.35%股份转手长丰通信,从上市公司拿走1.25亿元。而当初买下这部分股份,总计付出5000万元。

  2003 年9月,长丰通信入股星美传媒等投资的星美数字信源中心。该中心后更名为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下称友通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在几番变更后,长丰通信 持股40%,前后出资共计1.92亿元。

  在上市公司资金流出的同时,长丰与卓京合资的星美传媒也在大举发展,进入了影视、演艺、广告等 行业。星美旗下陆续成立了星美影视文化传播、星美演艺经纪、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北京星美广告等公司。在长丰通信的大本营重庆,星美还投资1000万元进入 了网吧业。

  与此同时,星美的对外合资并购行动也显得颇有声势:2001年投资国家级电影档案收藏和研究机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持股45%;2002年4月,购入北京台资企业飞腾影视制作六成股权;2003年3月,收购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的鲲鹏网城七成股权;2004年又购入上海 中录音像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正艺电视艺术公司等。

  在长丰通信尝到甜头后,覃辉也曾对国内其他上市公司饶有兴趣。2004年2月,他已确 定将收购湘计算机(000748)25%的股份,作价3.8亿元。然而,股权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资就通过各种渠道共从湘计算机“借”走了9000万元。事 情败露后,原股东长城集团退还了卓京投资股权购买款1.59亿元。

  “香港仙股大餐”

  可能由于“天上人间”的社交活 动给了覃辉太多的机会和启迪。一经跨出这一天地,他的扩张脚步便不可控制地提速。

  2003年夏天,覃辉通过自己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 SMI公司(Srt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开始了在香港的收购活动。一年多时间里,他渐次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魅力(0198,HK)、流动广告 (0307,HK)和现代旌旗出版(8010,HK),并将另一家上市公司阳光文化 (0307,HK)所控制的阳光卫视70%的权益拿到手中。

   此后,东方魅力与现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换姓,成为印有覃氏标记的“星美国际”和“星美出版”。

  覃辉跨入香港资本市场,主要的引路人是 “壳公司”卖家陈国强。陈国强在香港有“壳王”之称,旗下企业众多,目前至少控制着10家上市公司。一位香港证券界人士告诉《财经》,陈本人谙熟以结构复 杂的“企业树”开展财务运作之道。

  覃辉选择进入的多为香港市场上的三线公司,亏损连连并不为人看好。香港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 《财经》,2003年年末,覃辉派人与该公司接洽,希望协助炒作东方魅力股票。“他们想用内地资本市场那一套让我们帮他搞定。但在香港起码要准备2000 万,才可能炒炒主板。”由于覃辉拿不出这笔钱,交易没有谈成。

  该人士向《财经》透露,覃辉在交易后发现东方魅力的股票太分散,很难炒 高,非常着急,也由此对交易伙伴陈国强“有些意见”。

  该人士推算,覃辉前后两次收购东方魅力股票,总共大约要付给陈国强1亿多元。“我 们感觉覃辉其实并不太懂资本运作。”他评价,“别人可能1000万港元就买下来了,他花了这么多钱,有点邪。”

  覃辉的香港之役一度“连 下数城”,加之名人环伺,在内地小报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在香港投资界看来,他的几个收购项目都算不得什么杰作。

  东方魅力至 2003年已亏损7668万元,而且收入的50%以上来自餐饮业,已经算不得娱乐业公司;旗下的流动广告业绩也乏善可陈;

  阳光卫视的亏 损更是人所共知,一度被视为阳光卫视总裁的吴征直称为自己的“滑铁卢”;

  至于持有《成报》的现代旌旗出版,更是香港报界人所共知的亏损 企业。

  《成报》迄今70年的历史固然可赞,但至本世纪初,昔日光环已然剥落。这家报纸2000年11月经陈国强之手借壳上市,后一度转 至吴征之手,改名为现代旌旗出版,但亏损的经营状况并未改变。直至今日,人们仍难以辨清2003年一度被媒体爆炒的“现代旌旗控制权争夺战”究竟是真有其 事,还是吴征假戏真做,有意脱手。不过,自覃辉接手后,《成报》的经营更是每况愈下。

  一位接近《成报》高层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这张报纸的负债已从覃辉私人全资控股的SMI(StrategicMediaInternational)接手前的4000多万港元激增到1.4亿港元, 目前几乎没有流动资金可以支持运营,如果到5月底情况仍无改变,《成报》和其控股公司星美出版(原旌旗出版)可能将宣布破产。

  直到今 天,香港投资界对覃辉所控三家上市公司的关注仍十分有限。大福证券媒体研究员JOEY表示,他从未跟踪过这三家公司,因为市盈率太低,“研究媒体的分析员 同行中没有谁研究过这些股票。”中银国际分析员吴维克也表示,香港主流资本界迄今对覃辉所知甚少,“他接触的多是电影圈、娱乐圈的人。”

   不仅仅是输家

  覃辉入主香港三家上市公司及阳光卫视,耗资约计4亿港元左右。这笔巨款纵使分期偿付,加上维持经营所需 的费用,也有很大资金压力。

  于覃辉而言,钱从何来?可以肯定地说,此时忙于大铺摊子四处腾挪的覃辉不可能从自己的企业中拿到这笔钱,其 资金机会只能来自直接间接的银行贷款和“市场运作”。

覃辉在香港的“市场运作”被认为得不偿失。他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后,在东魅(后来的星美国际)配股集资约1900万港元,在星美出版于2004年4月 和7月两次配售集资2374万港元,此外就再无斩获。从股价一路下滑的轨迹看,也无法想像当年覃辉在内地炒作长丰通信的辉煌能够在香港复制。

   从2004年3月到2005年初,东方魅力及后来更名的星美国际曾宣布,在内地收购覃辉“星美系”国内资产的股权,主要为院线和网吧,所需现金总计近8 亿港元。此时的星美国际一直处于亏损,其收购资金从何而来、是否如数支付,也不得而知。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收购更多地像是在炒作“收购概念”以激发市场 的想像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003年6月,覃辉控制阳光卫视后,当月即全面改组了董事会。此后至2004年9月,阳光卫视广告 收入只有约300万港元,累计亏损已逾港币3000多万。覃辉大量裁员,拒付营运款项,致使阳光卫视长期欠付员工工资及各项运营费用。

   不过,覃辉也从阳光卫视拿到了一些实利,只是被指拿得“很不光彩”。《财经》从持股该公司30%股份的泰德阳光(0307,HK)获悉,覃辉2003年9 月得手阳光文化不久,即将一套电视制作设备走私至内地。此套设备购入价约300万美元,公司转让时扣除折旧,估值1774万港元。覃辉拿到内地后,自作主 张作价1亿元,卖给了有上市公司参股的友通公司。

  按香港法律,这一行为涉嫌盗卖上市公司资产。目前已有知情者向香港廉政公署进行了举 报。

  2004年初,覃辉通过购入现代旌旗出版,获得《成报》控制权,香港市场上有人甚至称此项收购带有某种“来自北京的政治背景”。覃 辉亦在此后邀请原《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进入成报董事会,并高调宣布其加盟,向外界刻意强调崔是中共党员、“身份特殊”之类。

  知情 者称,覃辉尽管收购了《成报》,却从未踏入报社大厦,只有其弟覃宏和星美国际副总经理邢晶偶尔问津。2004年4月《成报》报庆,新任董事局主席覃宏曾代 表投资人,面对媒体公开承诺年底前将把报社扭亏为盈。但此后事实是报纸经营每况愈下,如今已沦为资不抵债境地。

  据悉,《成报》现在 1.4亿港元的负债中,有8000多万发生在覃辉接手之后。公司还屡屡传出欠薪、欠租的丑闻。

  即便如此,《成报》仍成了覃辉“资本运 作”的平台。今年3月5日,由现代旌旗出版更名为星美出版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取得发行《中国联合商报》的独家经营权;还曾宣布购买了英国时尚杂志 《OK》的中文版。星美出版高层人士告诉《财经》,就在发公告之前,覃辉之弟覃宏曾往《成报》发传真,要求他们散布消息。公司股价从2分一度升至5分,公 司董事会才被迫发布公告。

  据《财经》调查,星美出版的两项交易均有极大虚假成分。星美出版从2004年7月始,与由《中国仪电报》更名 而来的《中国联合商报》洽谈合作,一度承诺注资2000万元。但因其承诺未能落实,前后打入资金仅百万元,目前交易已经搁浅。而《OK》主编陈燕则否认与 覃辉有资本合作。

  谁来约束银行

  相较资本市场上的左支右绌,对覃辉来说,拿钱最容 易的办法,或许还是从国内银行贷款。

  迄今覃辉旗下“星美系”、“卓京系”及各类投资公司究竟从国内银行拿到了多少钱?一时难有详实数 字。《财经》比较确切地获知,覃辉曾从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可确认的数字达10亿元之巨。

  《财经》多方确认,覃辉旗下 公司曾于2002年从建行贷款逾6亿元。覃拿到这笔贷款,经过了行长张恩照的特别关照。

  知情人士说,张恩照过去的熟人绝大多数为上海 人,他素来对不说上海话的民间人士不敢过于信任,1999年10月调到北京后更是谨慎。而覃辉过去在建行主要是与行长王雪冰相熟。2002年1月王雪冰落 马,覃辉遂设法与张恩照发展了“友情”。据分析,张认识覃,当由张非常信任的上海人所介绍。

覃辉的星美传媒从2002年下半年起着手向建行申请贷款,并于当年获准。由于星美传媒在市场上缺乏业绩,大银行向文化企业贷款也十分罕见,经手此贷 款的星美传媒董事长李威承认,建行此举“主要是支持传媒产业”,“有风险投资的性质”。

  同时,《财经》获悉,覃辉旗下公司2003年以 来在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至少在4亿元。覃辉如何获得该笔贷款情节不详。来自民生银行的消息说,如此大额贷款须经总行批准,在发放时除必要手续,还必须有 抵押品。

  具有外资银行经历的李威告诉《财经》,星美传媒获得建行的巨额贷款经过了正常手续,并且办理了抵押。贷款抵押物包括了上海江宁 路上的香樟大厦公寓式酒店、北京CBD区鹏润大厦耗资7000万买进的一层办公楼,以及北京怀柔的飞腾影视基地,“等于押上了覃辉当时掌握的所有物业”。

   但《财经》在调查中发现,情况并不尽然。

  北京CBD区鹏润大厦位于东三环路附近,星美传媒曾花7000万元买下该楼B座19层,面积 3600多平方米。但一直没有拿到产权证,如抵押给建行实属非法。事实上,只有开发商有权在办出产权证之前抵押期房。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资料显示,鹏润 大厦开发商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3月将鹏润18420.49 平方米抵押给建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其中包括B座19层的若干面积。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官员告诉《财经》,开发商最近刚办完鹏润大厦的确权。

   在建行对星美的贷款中,有一笔1.7亿元的款项,抵押物为上海香樟大厦。资料显示,这幢物业为一所在建大厦,2003年2月设定为抵押物。

   《财经》通过现场调查获悉,该幢大楼在上海江宁路219号至229号,地处上海黄金地段,原是一幢始于1995年的烂尾楼。覃辉2002年9月接手后重 新启动,接盘公司为久盛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为2.3亿元。该楼盘名为“香樟花园”,是一幢24层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外装修已完成,内装修也进行了一半, 但由于缺乏资金,已于2004年6月停工。大楼留守处一位浙江舜杰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承包此工程后,久盛一方只付了3000多 万,目前尚欠6000多万元工程款。

  覃辉2002年9月拿到这一物业后,于次年2月确定为建行贷款的抵押物,债权1.7亿元。2004 年5月24日,覃辉又将此大厦二次抵押给民生银行,抵押款仍为1.7亿元。至2004年12月,覃辉通过久盛投资对此在建楼盘进行第三次抵押,向民生银行 贷款。此次贷款额为1.4亿元,通过香樟大厦抵押债权3360万元,余额据称用星美集团的部分光纤抵押。

  至此,覃辉企业通过香樟大厦这 一在建物业,抵押债权达3.73亿元,均为三年期抵押,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到期。

  2004年9月,港商陈国强控制的香港中策 公告,称此项目已作价4.5亿元卖给该公司,交易原定今年6月完成。而买方已于去年6月通过其控制的公司Apex Quality Group,付出定金5000万元。有分析称,这部分“定金”,很可能已折为覃辉其时从陈国强手中购买股份之款项。

  现在无法确定民生银 行和建行在对香樟大厦抵押时,是否经过物业评估。但据香港中策公告,该项物业的市场价格在4.5亿元。此外,此项物业已拿到定金5000万元,欠工程款 6000多万元,且内装修远未完工。纵使能够按已定的4.5亿元出售,扣除定金和工程款后,余款仅在3.4亿元以下,与建行和民生银行的债务相比尚存明显 缺口。

  覃辉控股60%的飞腾影视基地拥有部分物业,属覃辉手上可用于抵押的主要资产之一。《财经》了解,该制作公司的土地和房屋 2003年9月被认定总值在1.8亿元,抵押给民生银行获得了1.2亿元贷款;2004年6月重又核定抵押价值1.3亿元,再度从民生银行获得一年期贷款 9000万元。在该公司占股40%且在2004年8月前为总经理的周令刚表示,他一直到最近才获知此事,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股东权益。

   《财经》尚未获得此物业抵押给建行的资料。倘如李威所说确有此事,应属重复抵押;如无此事,则建行6亿元贷款抵押物严重不足。

 除上述大宗贷款,覃辉旗下各公司也与银行多有往来,仅从公开资料统计,诉讼金额累计已逾2亿元。从2004年10月起,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已陆 续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

  其中包括:上海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成 都营门口支行诉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成都分行诉成都长丰公司、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重庆上清寺支行诉长丰通信借款合 同纠纷案;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担保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诉江苏长丰通信和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等;金信信托投资股 份有限公司诉卓京投资和星美传媒集团借款合同纠纷案等。

  “双面”覃辉

  虽然内地一 些媒体一直倾向于将覃辉描述成“隐身富豪”,但熟识者说,此人实际上行事张扬,好出风头,并无“隐身之想”。他之所以今年1月前陆续辞去诸多公司董事长、 法人代表,主要是受一位“风水大师”的启发。据说,此大师告诉覃辉,他必须行事低调,否则将有祸临头。

  覃辉转为低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他得罪人太多,特别是早年得罪过公安人员。知情人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有一位北京市高级警官到“天上人间”喝酒。喝出其洋酒为假酒,表示不满,竟被 这家夜总会的保安扣起来暴打了一顿。此事几乎酿成警方与“天上人间”的冲突,“天上人间”为此歇业,不久通过关系复又开业。但覃辉自知与公安还是结了些 “梁子”。

  时至今日,曾与覃辉打过交道的人,对其评价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他主要是个“准黑道”人物,仰仗夜总会培植的关系横行市里, 无论待人还是经商都罕有诚信,其主要手段为“贿”、“吹”、“骗”、“偷”。覃辉的“赖”也相当知名,声称以巨资买下大量资产,但其喧嚣一时的购并,例如 买入飞腾影视中心、鲲鹏网城、阳光卫视控股股权等,各家欠款均可以千万元计;购买夜总会“钻石年代”,至今还欠付几百万元,即为商界人士所诟病。

   据说,覃辉与台商周令刚在经营飞腾影视中心发生分歧后,周令刚愤而出走,覃辉竟在背后举报构陷。幸而周向警方出示证据以示清白,方免于牢狱之灾。

   但是还有一类评价,倾向于认为覃辉“有想法也有志向”,主要是欠缺能力和扎实肯干的精神。曾在星美传媒任职两年、后出任董事长的李威即认为,覃辉并非有 意赖账,主要还是“摊子铺得太大,用有限的资金打造无限的王国”,而且“不能容人,做什么都恨不得100%控制,不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他失败的原因之 一”。

  今年4月24日,在接受《财经》电话采访时,已经离开星美传媒近一年的李威认为,“星美最大的遗憾也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就是始 终没有考虑过现金流管理问题。星美的最大弱点是没能建立一个好的内容王国,然后再去建渠道。还有覃辉的思路和不能容人这个最大的缺陷,使星美错过了很多机 会。”

  李威介绍,星美曾与冯小刚、赵宝刚等影视导演洽谈过合作机会,东魅的曾志伟、王远峰也都是能人。两年来星美取得了中港等地13部 电影的大陆播映权,“有很多好片子,但是(公司)管理太弱”,“没有什么盈利”。

  无论何种评价,覃辉与他的“卓京系”、“星美系”确乎 普遍不被业界人士看好。2004年下半年始,覃辉旗下公司资金已是捉襟见肘,以至不得不取消了原计划9月举行的星美集团成立庆典。

  纵使 没有“张恩照事件”这一最近的导火索,许多人都断言,“覃辉是迟早要出事的”。

  《财经》获悉,星美出版集团主席邢晶已经在覃辉事发前一 段时间就提出辞职。在覃辉被警方带走之后,记者曾联系现任星美、卓京的多位高层。一些人士接受了采访,还有一些仍在犹豫。

 “他们还在观望,怕现在说话,覃辉万一出来会报复。”一位与覃辉打过多年交道的香港商人评论说,“覃辉这个人,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重要事件

  2009年2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李培英犯贪污罪和受贿罪。其中, 贪污8250万元,但鉴于贪污赃款已全部退缴,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受贿2661万余元,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后,两罪并罚,一审判决死刑立即执 行。

  3月17日上午,李培英案终审在山东省高级法院开庭。该案至今尚未终审宣判。但在一审及终审的司法材料中,覃辉均以数额最大的行贿 者出现在李培英案中,其累计向李行贿1867.68万元,占到李培英受贿总金额的七成。

  据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查明,李培英帮助卓京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从首都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拆借资金共计人民币6.3亿元,于2002年上半年至2003 年11月,三次索取、非法收受覃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67.68万元。

  同覃辉相类似的民企掌控人被传、被拘、被控在国内已不算新 闻。周正毅、仰融、张海等,这些昔日号称“资本大鳄”的头面人物先后“落马”,使得众多关注他们的人们大跌眼镜。覃辉其实也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只是他 太多的神秘面纱使人们平添了几分好奇。

  覃辉是1995年接手“天上人间”的,他当时在武汉钢铁公司做进口矿石的买卖,第一次被“协助调 查”,折戟而归。为了找一个挣钱的买卖,向当时的首都机场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借款180万美元,并由军队一家贸易公司担保,买下原隶属广泰公司(台湾人)的 “天上人间”夜总会。

  相关传闻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盛传,李嘉欣跟内地传媒 大亨,北京超级富豪覃辉在03年初开始拍拖,已相恋一年,更有爆料称,二人覃辉与李嘉欣在当年初曾举行订婚派对,而派对地点更在覃辉开设的,北京著名的高 级夜店"天上人间"举行,派对还广邀了不少名人出席。之后李嘉欣澄清说连对方的电话号码都没有,连朋友都称不上,更别说订婚。








调控背景下 多家上市公司出售房地产副业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714/1105543.shtml


每经记者 张初亮 发自上海
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一度吸引众多企业进入市场“淘金”。据相关统计,近5年间转行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有近40 家。然而随着调控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明显转向,对一些公司来说,房地产又从香饽饽变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
7月10日,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公 司(以下简称金种子酒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决定转让所持有的金种子房地产股权,全部退出房地产行业。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准备剥离房地产副业 的上市公司,远不止金种子酒业一家,其后还有东方宾馆、江苏吴中、华东医药等一批上市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非房地产专业公司退出房地产业务, 接下来会是一个大趋势。
剥离房地产副业或成趋势
高额利润的吸引,加上2007年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加速反弹,近年来转行 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显著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有近40家上市公司由原来的主业转行房地产业务。
但在目前的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 场调整势头渐趋清晰。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开始,大中城市环比房价、成交量、新开工面积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一系列房地产指标出现明显回落。随着这股调整 势头,一度因利润丰厚而被看作香饽饽的房地产行业,渐渐成了一些上市企业眼中的鸡肋。
7月10日,金种子酒业发布公告称,由于国家不断出台针 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董事会决定转让所持有的金种子房地产98.16%股权,从而全部退出房地产行业。
据悉, 金种子房产主要开发了“太阳城”和“龙都小区”两个项目,总建筑面积分别约为4.58万平方米和2.13万平方米。其公告显示,近三年(2007 年~2009年)金种子房地产公司没有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收入主要来自上述两个原有项目的尾盘销售,三年来在公司总收入中占比分别为1.85%、 0.54%和0.79%,毛利贡献占比分别为5.02%、0.67%和0.91%。
湘财证券分析师张化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分析: “房地产业务在这类企业中所占的量是很小的一部分,对这部分企业而言,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并不专业。而在楼市调控下,销量好的往往是专业的大开发商。应该 说非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接下来剥离房地产业务是个比较大的趋势。”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东方宾馆、江苏吴中、华东 医药、海利得、重庆路桥、爱建股份、ST珠峰、太原刚玉等一批上市公司已纷纷决定转让或出售房地产业务。
房地产行业面临洗牌
尽管从4 月开始,房地产面临调控,但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和购置金额依然同比增长。其中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 35.6%;购置金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而6月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830亿元,比上月增加1845亿元,增长了46.3%。
随着土地市场遇冷,土地价格走低,从6月份开始,一些品牌房企开始逆市拿地。首开股份、中国铁建、华侨城等企业开始活跃在土地拍卖市场。7月初以来,荣 盛发展、荣安地产、福星股份、首开股份等11家公司已先后发布13次拿地公告。
业内人士指出,每次楼价上升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新的房企加入, 甚至是原来不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而在遭遇调控,后市不明朗的情况下,资金实力不强或者房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企业,会更加不敢出手“冒险”。相对来说, 大型房企在拿地的过程中,会有更为合理的测算依据,会进行专业的评估,所以调控下的土地市场上,将以大型房企为主。
退出房地产业务的金种子酒 业亦表示:“金种子房地产开发业务为公司非主要业务,规模较小,起步较晚,发展不快,加上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现在退出房地产行业有利于规避风险,集中力 量做大做强主业。”
张化东则认为:“接下来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洗牌,行业集中度相比2008年、2009年,会有明显提高。”
“这 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无需多言。”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就此表示。


CSL 不是沒有本地華資財團背景的

今日蔡東豪主理的專欄稱,「本地華資財團背景的 CSL...」,這是不確的。

2004年,新世界把流動電訊業務注入當時仍稱亞洲物流的Vision Values (862,前華益控股),不久易名新移動,然後把股份100合1,同時派發新世界數碼基地(276,前宇宙航運、現蒙古能源)的股權。次年12月,新移動把手上的流動業務與CSL合股,成為新公司CSL New World Mobility Group的小股東,持股 23.6%。

又過了一年,新世界購回CSL New World Mobility Group之股權,以回購所有債務及現金支付,並派發特別息1.2元。

至現時,新世界並未出售此等股權,詳情可參看年報第4頁,或234頁。

所以可以說,全港的主要流動電訊商,除了中移動(941)外,基本上全部有地產發展的背景,地產霸權確無處不在。


夫婿的創投公司背景是關鍵陳元玲NCC委員之路恐一波三折

2012-6-4  TWM




NCC新任委員提名人陳元玲,頂著創投界出身的光環,在立法院審議會引發軒然大波。問遍創投業,幾乎沒人認識她;不過,說起陳元玲的另一半戴章揮,創投界倒是對這位橫跨兩岸三地的創投公司董事長印象深刻。

撰文‧林宏文、白澄誠

五月初,行政院公布第四屆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部分委員提名名單,包括正副主委提名人石世豪、虞孝成,與兩位委員提名人陳元玲、彭心儀,任期自今 年八月一日至二○一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提名咨文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不過,自名單公布以來,被提名人經歷與利益糾葛,不斷引發外界質疑。

其中,現職為英屬維京群島商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公司( Integral Investment Holdings Group Co.,Ltd)董事總經理的陳元玲,在五月十六日立院交通委員會首次列案審查人事案時,提供給立委的簡歷表僅「一頁」,簡述生日、學歷與經歷,全文相加 不到一百字。

一頁簡歷交代不清創投背景前前後後不到一百字的介紹,夾在另外三位提名人相加厚達六十七頁的簡歷文書中,顯得相當突兀。這樣薄薄「一頁」的簡歷,引發朝野立委抨擊資料不全,藐視國會審查,更涉及隱匿過往經歷。

十二天後的五月二十八日,陳元玲補上「十頁實務經驗報告」,但這十頁的簡歷僅可看出,陳元玲做行銷出身,絲毫看不出與創投有什麼淵源。

另外,在二十八日交通委員會進行程序協商,政院人事官員更脫口爆出陳元玲與虞孝成兩位提名的委員具有雙重國籍。雖然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強調,被提名人僅需 在到職前完成放棄該國國籍申請即可,但是從接二連三爆出的問題可以看出,陳元玲引發的「私募基金老闆娘到底能不能擔任NCC委員」爭議,似乎才剛揭開序 幕。

創投董娘獲提名NCC委員問遍創投業,幾乎無人認識陳元玲,包括台北市創投公會祕書長蘇拾忠及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也對這個名字完全陌生;不過,說起陳元玲的另一半—— 戴章揮,大家倒是都認識。

陳元玲之所以被稱為創投出身,主要因為她現在的職務是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這家以私募基金為主要運作項目的公司,管理近二億美元及五億人民幣的資金,正是她的夫婿戴章揮所創,戴章揮就是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的董事長。

由於陳元玲在英特閣並非單純專業經理人角色,本身也屬直接投資經營角色,即使她在報告中強調,「公司主要投資醫藥產業及民生消費產業,投資標的均非電信跟媒體相關產業」。

但立委管碧玲質疑, NCC是國內電信、通訊、傳播等訊息流通事業的最高主管機構,握有台灣整體通訊硬體與內容主導權;而創投或是私募基金的主要工作就是尋找投資標的,由創投 或是私募基金的老闆娘,來擔任台灣訊息流通事業最高主管機關的審查委員,這之間難道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

管碧玲表示,陳元玲擔任英特閣董事總經理的時間究竟有多長?這些資料行政院都沒提供。以陳元玲與英特閣的關係來看,難道立院審議時不應對這家公司深入了解?管碧玲直言,「陳元玲根本就不該被提名」!

台大新聞所副教授洪貞玲也無法苟同:「完全看不出來她(陳元玲)有哪一項條件足以擔任NCC委員,不知道為什麼行政院會有這樣的提名。」她進一步表示: 「這一次的提名名單很明顯地偏重電訊產業,完全忽略傳播與言論相關領域的專業。掌管通訊傳播的主管機關,竟然如此失衡。」陳元玲與戴章揮從台大求學時代就 認識,兩人後來都到美國念書。戴章揮回台後,早期任職過所羅門美邦台灣區總經理,在有﹁購併教父﹂之稱的杜英宗手下工作;之後又到第一波士頓任執行董事, 後來則自行創業成立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也在上海成立豐厚上海投資管理諮詢,投資管理超過二十家大中華地區民營企業。

夫婿掌控兩岸巨額創投資金戴章揮至今參與過的重大購併案包括:花旗銀行入股富邦金、雅虎併奇摩、台新併大安商銀等。此外,新生銀行投資日盛金控的案子,戴 章揮也參與其中,並與新生銀行一起投資。另外,戴章揮也主導過台灣一家上市軸承公司國直,以每股五十元,賣給全球軸承製造龍頭瑞典SKF公司,算是成功的 收購案。

戴章揮在台大念生物系,自承在台大念書很「不務正業」,老喜歡跑去心理、哲學、歷史等系旁聽課程,「我的老婆陳元玲就是這樣從心理系追來的。」由於自己在班上很少出現,因此當他考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時,簡直讓班上同學跌破眼鏡。

與戴章揮熟悉的朋友表示,戴經常就特定政經議題抒發己見、展現大炮性格,朋友總會笑他,「個性比記者還像記者」。

更甚者,日前大陸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應邀來台演講,對其筆鋒心嚮往之的戴章揮竟一時興起,透過各種人脈關係,想要與吳曉波面對面深談。

如今陳元玲的NCC委員提名案卡在立法院,夫婿在兩岸三地的私募基金背景,恐怕會被許多人拿來用放大鏡檢視,會不會有出人意料的結果,大家都在睜大眼睛看。

陳元玲

出生:1965年

現職: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經歷:香港無線電視台開發部經理、日本Nikkei-CNBC電視台總監、Discovery頻道台灣區總經理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心理學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 婚姻:已婚,夫婿為英特閣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戴章揮

 

無農業背景卻主管全台農用肥料市場 李復興掌台肥董座 專業? 酬庸?

2012-8-6  TCW




五二○總統就職後,馬政府大動作更換國營事業負責人,一直被外界視為「肥缺」的台肥董事長,也由有「教廷爵士」之名的國民黨高雄市前立委李復興接任。為何一位超過六十五歲的資深政治人物,還能接任台肥董座?

撰文‧張瀞文

李復興是誰?是很多人第一時間的疑問。

他是新任的台肥董事長,掌管全台灣六十餘萬農民肥料供應。原本很少人注意到台肥董事長悄悄換人的消息,但是一則「貴婦團」新聞牽扯出李復興出線的幕後原因,台肥董事長是否淪為政治酬庸,意外成為焦點。

七月以來,爆發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涉嫌貪瀆案,意外將副總統吳敦義扯入;民進黨新任中執委洪智坤接著又爆料,指吳敦義夫人蔡令怡所組的「貴婦團」,影響力已從南往北發展,甚至深入行政院以及國營事業。

洪智坤指出,就是因為李復興的妻子郭彩蓮是蔡令怡的姊妹淘,所以李復興卸下立委職務後,才能當上台肥董事長。洪智坤說,在南部大家都知道,李復興搶到這個「肥缺」是因為「貴婦團」的關係,這讓其他落選的國民黨候選人心中相當不平。

與吳敦義交情超過二十年

洪智坤的爆料,讓大家注意到,原來台肥現在的董事長已經悄悄從橘營人馬鍾榮吉,換成了李復興。台肥為台灣最大肥料生產商,轉投資觸角伸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基 礎工業,去年獲利約三十億元;它在台中及其他地區的工廠及辦公室資產,成為近來股市焦點,台肥董事長也因此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目標。

李復興真的是因為吳敦義的關係才空降台肥嗎?其實吳敦義當年擔任高雄市長期間,李復興就是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多年來雙方一直維持密切的關係。

二○一○年六月吳敦義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有次吳到高雄拜會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當天李復興也陪同前往。吳在言談間提到,十九年前他擔任高雄市長時,就是由當時擔任市議員的李復興介紹而認識單國璽的,可見得吳與李交情已超過二十年。

對於外傳李復興出任台肥董事長是因為「夫人牌」奏效,台肥並不願正面回應;但台肥董事長辦公室指出,吳敦義在今年二月即卸任行政院院長職務,而李復興是在六月一日到任,吳並沒有任命之權。

除了吳敦義的因素,政壇也傳出,李出線其實是立委選舉國民黨欠下的「選舉債」。李復興是高雄市議會的四朝元老,熟悉高雄政壇內情的人說,李在高雄耕耘很 深,是屬於地方型的政治人物,○五年轉戰立院,順利當選兩任立委。但第八屆立委選舉,由於高市第七選區國民黨有三人要參選,最後李復興在去年五月宣布退出 國民黨黨內初選,全力支持邱毅參選。

據了解,選後原本國民黨有意將李列為不分區立委名單,但是最後未排入,幾經波折後,今年六月一日李復興接掌台肥董座。政治人物接掌台肥被認為是酬庸,而這已非馬政府第一次,早在四年前,屬於橘營的鍾榮吉接掌台肥董事長,就被外界解讀為馬英九對橘營的選後酬庸。

這次李復興的資歷及背景同樣被拿放大鏡檢視。除了他是地方實力派政治人物,李復興的學歷是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學的是教育,與農業及公司經營沒有 關係。反倒是李過去曾經在日商日立電子公司服務,甚至被派到日本總公司學習,與日本頗有淵源,先前國民黨內很多與日本有關的事務或參訪,李都著力很多;加 上李有「教廷爵士」的身分,因此一度傳出李可能會派駐海外。

年齡限制因修法「過關」

另一項爭議是,李復興今年已六十六歲,超過六十五歲的年齡上限,原本依法不能接任台肥董事長,但四年前這項規定已被馬政府修改。

根據原本規定,國營事業、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政府遴派官股董事長或董事,以及財團法人董監事職務時,以未滿六十五歲且續任一次為原則;不過,農委會在○八年八月,就修改「農委會派兼公民營事業與財團及社團法人董監事人員遴派及考核要點」,方便政府「攬才」。

新的規定在原法令後加上,如果「具行政管理專才,聲譽卓著,並經主任委員同意;或確有須借重具法人專業背景之專家、業界代表或政務人員」,可不受年齡限制的但書。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由於台肥主管全台農用肥料市場,所以過去董事長一職,幾乎都與農委會有相當淵源,如綠營執政時期的董事長李金龍、范振宗等人,都是農委會主委退下來,並非與農業「毫無瓜葛」。

但從李復興過去的學、經歷發現,李的學歷是文學士及教育碩士,過去不管是在議員或是立委任內關心的,大多是文化或教育議題,幾乎很少與「農業議題」沾上邊,甚至上一任董座鍾榮吉也非農業出身,這讓人覺得馬政府「政治酬庸」意圖明顯。

相對於國民黨在野時嚴厲批評民進黨,指派林文淵擔任中鋼董事長為政治酬庸;但是後來○八年馬政府上台,國民黨立委郭素春的丈夫洪璽曜接任台鹽董事長,再到 最近又爆發李復興出任台肥董事長,這樣「憑空而降」的人事安排,與馬總統當年上台前後,一再對外強調「唯才是用、唯德是用、德重於才」,強調「專業」的說 法背道而馳,追求歷史定位的馬總統,難道「有了權力就忘了承諾」?

李復興

出生:1946年

現職:台肥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歷:梵蒂岡教廷爵士、第3~6屆高雄市議員、第6、7屆立法委員、馬英九高雄市後援會會長學歷: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日本九州大學博士候選人台肥董座越來越背離專業?

姓名 任期 學╱經歷 爭議李復興 2012.06~ 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高雄市前立委 因背景與農業不相干,引發酬庸爭議。

鍾榮吉 2008.09~2012.05 政大新聞系╱立法院前副院長 因身分為橘營大老,引發酬庸爭議。

李金龍 2006.05~2008.09 中興大學園藝學系╱農委會前主委 -范振宗 2003.10~2006.05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農委會前主委 任內爆發與總經理不和的內鬥事件。

余光華 2002.04~2003.10 成功大學礦冶工程學系╱台鹽前董事長 -邱茂英 1999.10~2002.04 德國哥丁根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農委會前主委 -謝生富 1998.04~1999.10 日本東洋大學法律系╱前立法委員 任內爆發炒股及挪用資金案。

吳澄泉 1995.09~1998.04 台肥副總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