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PP示範項目落地率飆升 非國企參與率超四成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落地難及民企參與少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但最新的官方數據試圖告訴投資者,PPP項目正在加速落地,而民間投資者參與PPP項目比例也並不低。

7月11日,財政部PPP中心披露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第三期季報(下稱第三期季報),揭開全國PPP項目運行情況,其中財政部PPP示範項目落地率躍升。

示範項目落地率躍升至48.4%

為了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實施案例,財政部在2014年和2015年先後推出了兩批示範項目。

第三期季報顯示,財政部兩批示範項目總共232個,總投資額約8025億元,截至2016年6月末, 這兩批示範項目落地率為48.4%,比3月末的35.1%增長13.3個百分點。

參與60余個示範項目咨詢的大嶽咨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預計財政部PPP示範項目最終落地率可以超過90%。

財政部PPP中心解釋,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先後有識別、準備、采購、執行和移交5個階段,項目落地率,是指執行和移交兩個階段項目數之和與準備、采購、執行、移交4個階段項目數總和的比值。處於識別階段的項目(截至2016年末項目數為6683個)沒有納入落地率計算,主要考慮在這個階段的項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只能作為PPP備選項目。

具體來看,財政部第一批26個示範項目中,進入執行階段19個,落地率達76%,未落地項目以大型軌道交通項目為主,所需準備和采購時間相對較長;第二批206個示範項目中,執行階段86個,落地率達45%。所謂項目執行階段,包括PPP項目公司設立、融資管理、績效監測與支付、中期評估等。

金永祥告訴本報記者,大型軌道交通項目落地難主要與投資額巨大、項目方案設計複雜等有關。

第三期季報稱,目前,105個落地示範項目中,53個項目已錄入落地周期信息,落地周期在6個月到43個月之間,平均13.5個月。項目落地周期是指從項目發起到簽署PPP項目合同實際花費的時間,這意味著1個PPP示範項目落地要超過1年。

此次落地的PPP示範項目,非國企參與率超過四成。

第三期季報數據顯示,105個落地示範項目中,82個已錄入簽約社會資本信息,包括54個單家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和28個聯合體(多家社會資本聯合參與)項目,簽約社會資本共119家,其中民企43家、混合所有制8家、外企3家、國企(國有獨資和控股企業,含海外上市國企)65家,民企占比36%,前三類非國企合計占比45%。

全國萬億PPP項目落地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項目庫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達到10.6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1.8萬億元。其中已進入執行階段項目619個,總投資額1萬億元,比3月末增加0.5萬億元。

金永祥告訴本報記者,2016年PPP項目推出數量明顯高於2015年,預計增速將超過100%,無論是PPP項目數量還是落地率都在增長,這說明PPP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擴大。

第三期季報稱,1~6月入庫項目呈逐月增加趨勢,月均增加457個、0.5萬億元,表明PPP項目需求不斷加大。需要說明,其中七成項目仍屬於識別階段的PPP備選項目,一是規劃實施時間分布在未來若幹年;二是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只表明地方政府部門有意願采用PPP模式,要真正成為PPP項目,還必須經過嚴格論證把關。

根據第三期季報數據,全國PPP項目中進入執行階段項目6月末為619個,比一季度末落地新增250個,增長67.7%,增速大幅提高,表明入庫項目正加速落地。

按落地率口徑計算,1、3、6月末落地率分別為20%、21.7%、23.8%,呈現穩步提升特征。

不過,6月末全國PPP項目落地率(23.8%)仍顯著低於財政部PPP示範項目(48.4%)。

目前,第三期季報尚未披露全國落地的PPP項目中民企參與情況。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PPP模式推廣情況匯報,推動更有效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針對當前PPP推廣存在的政策銜接配套不足、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會議厘清了有關部門職責,並給出了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減少審批,強化政企合作雙方契約精神等舉措。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財政部聯合19個部委開展了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1800億元規模的PPP引導基金也已經啟動,將參與2萬億以上的PPP項目。PPP立法也正在加快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60

保監會、貴州省出臺精準特惠舉措 共同建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示範區

保監會7月17日公布,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發揮保險行業體制機制優勢,助力貴州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日前,中國保監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聯合出臺了《關於在貴州建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示範區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結合貴州扶貧開發工作實際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項行動”,有針對性的創設多項保險扶貧政策,給予貴州省更多的支持措施,創新更富活力的扶貧體制機制,為貴州脫貧攻堅提供有力的保險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497

上海長寧主打航空服務業 今年力爭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

7月20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上海市長寧區政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長寧區產業發展指導目錄(2016版)》(下稱《指導目錄》)將正式對外公布。

長寧區發改委副主任詹鐳向本報介紹,《指導目錄》緊密對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並結合長寧區經濟轉型及產業發展的實際,落腳點在於著力集聚高端現代服務業,以促進和塑造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形成,實現產業政策更加精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地方上公布詳細的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並不多見。《指導目錄》分為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兩大產業,其中現代服務業分為七個子行業,分別是航空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現代商貿業、專業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社會服務業、會展旅遊業。每個子行業下面再細分類別,比如航空服務業分為航空設計、航空器貿易、飛機運營服務、配套運營服務、飛機回收和物流及航空延伸服務六類。

長寧區發改委產業發展科科長葛利忠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與上海市其他區相比,長寧區的優勢產業主要是航空服務業、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時尚創意產業等,這些產業也在《指導目錄》中有所突出。

詹鐳表示,《指導目錄》主要聚焦鼓勵類的產業,並分為優先發展、重點發展和支持發展三類。目前區各部門已經在做與《指導目錄》相配套的政策。

航空服務業是長寧區主打的現代服務業王牌。

2015年1月,經上海市政府批準,長寧區設立上海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長寧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辦公室副主任陳紅介紹,目前目前園區聚集航空及物流業企業共有493家,今年新引進的航空服務業相關企業共59家。今年1-6航空及物流業完成稅收47.8億元,同比增長17.4%。

陳紅透露,今年1月正式長寧區向國家發改委遞交《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總體方案》等申請材料。國家發改委對申報材料做了初審,充分肯定了《總體方案》以及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的示範意義。今年爭取獲得示範區的批複。

除了航空服務業,長寧區也在大力打造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

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複在長寧區設立上海首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在全市形成2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和100家左右的行業龍頭企業,確立上海“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在全國發展的優勢地位。

據了解,試驗區創新試點包括五大類18項具體措施,主要涉及政府職能轉變、投資管理開放、稅制和政策保障、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子商務示範區等長寧區示範性工程建設。包括攜程、大眾點評、格瓦拉在內的60家“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將作為試驗區首批重點企業。

長寧區商務委副主任陳方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長寧正在做好對接工作計劃,讓上述18條舉措真正落地,促進更多的項目落地。另外對於互聯網+生活服務業這一新業態,長寧區政府正在研究扶持政策,已經邀請企業、學者等在做一個大課題。

葛利忠告訴本報記者,隨著新興行業的發展,《指導目錄》也將會不斷保持動態跟蹤和調整。由於產業引導目錄目前在全市其他區還沒有,沒有案例可借鑒,我們處於探索實踐過程中,可能有些方面還不夠全面,需要不斷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104

國務院批複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區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7月26日,國務院批複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務院批複指出,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愛基,凈值,資訊),培育新動能。要充分發揮重慶的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和開放優勢,著力建設技術創新體系、新型產業體系、制度創新體系和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努力把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引領區、軍民融合示範區、科技體制改革試驗區、內陸開放先導區。

國務院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享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政策,同時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開展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軍民深度融合、股權激勵、科技金融結合、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人才培養與引進、新型創新組織培育等方面探索示範。

國務院同意將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工作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際協調小組統籌指導,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在重大項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試、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批複提出,重慶市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搭建創新合作的聯動平臺,認真組織編制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集成推進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各項工作。

以下為批複全文:

國務院關於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複

國函〔2016〕130 號

科技部、重慶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於支持重慶國家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請示》(國科發高〔2016〕205號)收悉。現批複如下:

一、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區域範圍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區審核公告確定的四至範圍。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要充分發揮重慶的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和開放優勢,著力建設技術創新體系、新型產業體系、制度創新體系和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西部創新中心,努力把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引領區、軍民融合示範區、科技體制改革試驗區、內陸開放先導區。

二、同意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享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相關政策,同時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開展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軍民深度融合、股權激勵、科技金融結合、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人才培養與引進、新型創新組織培育等方面探索示範。

三、同意將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工作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際協調小組統籌指導,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研究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在重大項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試、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四、重慶市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搭建創新合作的聯動平臺,認真組織編制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集成推進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各項工作。

國務院

2016年7月19日

 

(綜合自國務院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10

第四代核電要來了 中國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規劃明年並網發電

正在建設中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將在2017年實現並網發電。與此同時,中國核電企業正在把這種第四代核電技術推向海外市場。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科技創新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戰略任務和改革舉措。其中,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亦被提及。

圖文為高溫氣冷對示意圖

《規劃》 在第四章實施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中指出,重大科技項目是體現國家戰略目標、集成科技資源、實現重點領域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其中第一點的“深入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到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說:突破CAP1400壓水堆屏蔽主泵、控制系統、燃料組件等關鍵技術和試驗驗證,高溫堆蒸汽發生器、燃料系統、核級石墨等關鍵技術設備材料和驗證。

《規劃》要求,2017年,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實現並網發電;2020年,CAP1400示範工程力爭建設完成。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技術研發、試驗驗證、關鍵設備設計制造、標準和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電設計、建設和服務全產業鏈。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此之前,6月20日正式對外公布的《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顯示,在先進核電裝備領域,共涉及先進大型壓水堆、高溫氣冷堆 、快中子反應堆 、模塊化小型堆 、核燃料及循環利用等五個領域。該方案是由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

高溫氣冷堆目前在全球尚無商業運營的經驗。因此上述方案提出,要“依托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福建霞浦 60 萬千瓦高溫氣冷堆商業示範工程及後續項目,推動高溫氣冷堆關鍵裝備的試驗示範和產業化”。

所謂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即《規劃》中提及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由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與運營管理。該公司由華能集團、中國核建集團、清華大學各出資47.5%、32.5%和20%於2007年1月共同組建。

中國核建集團官網在7月7日公布一則題為《院士專家:加快推進高溫氣冷堆產業化》的消息稱,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關鍵設備制造與現場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有望按預期並網發電。

消息顯示,7月6日,在中國核建集團、中國核學會共同組織的高溫氣冷堆“院士專家行”活動中,杜祥琬、王大中、黃其勵、葉奇蓁、倪維鬥、趙文智、歐陽曉平7位院士專家們一致認為:高溫氣冷堆不僅是中國產學研結合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而且是政府、企業、高校與行業各方協同效應的體現。高溫氣冷堆具備固有安全性、發電效率高、用途廣泛等優勢,中國在高溫氣冷堆技術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相關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關於高溫氣冷堆,中國核電主管部門官員亦作出了鼓勵推進的類似表述。

中國核建集團官網顯示,7月8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到該公司調研時表示,中國在高溫氣冷堆技術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相關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在國家能源結構調整、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基礎技術研發與裝備制造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努爾·白克力表示,要在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的基礎上,做好技術優化、商業推廣工作,保持在高溫氣冷堆領域的領先優勢。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官網顯示,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以中國已建成投運的清華大學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為基礎,將把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溫氣冷堆這一重大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標誌性工程,是世界首臺具備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性的商用核電機組。

院士專家們還稱,高溫氣冷堆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重要選項,應加快推進國內60萬千瓦級商用高溫氣冷堆電站的落地,向全球提供參考示範,通過推動高溫氣冷堆技術“走出去”為中國核能產業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

除了華能,中核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也看上了高溫氣冷堆。

值得關註的是,中國核建官網顯示,7月15日,中國核建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在京簽署了《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合作協議》。此次簽約,標誌著兩家企業在共同推進高溫氣冷堆技術產業化推廣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步伐。因為這有助於該技術“立足國內、走向海外”。中國廣核集團是國內三大核電運營商之一。其他兩家是中核集團和國家電投。

中國核建集團上述消息顯示,該公司在商用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產業化推廣方面,已經進行了十余年的相關工作。在國內市場方面,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浙江、山東、河北等多個省市不同程度完成了廠址踏勘、普選、初可研等工作。而作為高溫氣冷堆海外推廣責任主體,中國核建集團與沙特、阿聯酋迪拜、南非、印尼等國家簽訂了高溫堆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並與巴基斯坦、伊朗、吉布提、巴西、東盟等國家與地區建立了聯系。

在上遊的高溫氣冷堆的設備制造方面,記者註意到,自稱“在高溫氣冷堆的工程建設和項目推廣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的中國一重在8月5日公布消息說,當天,公司與中國核建集團在京就高溫氣冷堆項目開發建設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標誌著中國一重與中國核建集團在共同推進高溫氣冷堆技術產業化上邁出了關鍵步伐。

中國一重稱,簽約儀式前,雙方圍繞高溫氣冷堆設備制造、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合作等具體合作內容達成了共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20

中醫藥“十三五”咋發展?提9大任務建10個健康旅遊示範區

日前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獲悉,8月1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印發《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旨在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更好地為建設健康中國服務。

《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發展邁上新臺階,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服務可得性、可及性明顯改善,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和學術水平大幅提升,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法律體系、標準體系、監督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管理體制更加健全,為建設健康中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規劃》還提出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加快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弘揚中醫藥文化、拓展中醫藥服務新業態、推進中藥保護和發展、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等九大重點任務。

《規劃》提出,深入研究中醫理論的核心內涵,加強對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治、治未病的聯合攻關和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重大產品和技術成果。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劃,持續推進中藥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加快形成中藥標準化支撐服務體系,引領中藥產業整體提質增效,切實保障百姓用藥安全有效。推動建立常用中藥飲片供應保障體系。實施中藥振興發展工程,提升中藥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綠色高效的中藥先進制造體系。加快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構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健康信息雲平臺。推進“互聯網+中醫藥”行動計劃,促進中醫藥各領域與互聯網全面融合,實現遠程醫療、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完善中醫藥信息統計制度建設,建立全國中醫藥綜合統計網絡直報體系。

業界認為,2016年或將是中醫藥產業投資的最佳時期。高層今年以來已經持續確定中醫藥發展支持政策,傳統中醫藥行業有望加速轉型升級。

此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旅遊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項目)創建工作的通知》,計劃未來3年在全國建成10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100個示範基地、1000個示範項目。據悉,此次下發的通知是對國務院《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對國家旅遊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的一次具體任務部署,必將對打造我國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探索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進我國旅遊業轉型升級,提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09

國家級PPP示範項目申報火爆 總投資額破2萬億

用”火爆”形容第三批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申報情況再合適不過。

自財政部聯合20個部委於6月初啟動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後,一個多月時間,財政部PPP中心最終收到1070個申報項目,計劃總投資額2.2萬億元,這占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總投資額(10.6萬億)比重為20.8%。

8月12日,財政部PPP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20家行業部委相關司局,召開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工作協調會,通報第三批示範項目申報情況及評審工作方案,並部署推進下一步評審工作。

一位了解評審工作的PPP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第三批PPP示範項目正式評審會在8月20日以後開展。

財政部PPP中心消息稱,按照評審工作計劃,9月初要形成第三批示範項目清單並正式對外公布。

申報”火爆”

PPP示範項目目的在於推出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示範案例,來助推更多PPP項目落地。

2014年和2015年財政部分別推出了兩批部級PPP示範項目,而今年財政部則聯合交通部、國土資源部、教育部、水利部、農業部等20個部委,推出了第三批PPP示範項目,這次項目定位不再是財政部示範項目,而是全國示範項目。

近兩年來,PPP項目本就呈現爆炸式增長,在全國示範項目的美譽和背後掛鉤的獎補政策推動下,第三批國家級PPP示範項目申報情形火爆。

6月3日,財政部印發了《關於組織開展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了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工作。隨後各地積極提交申請資料。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共收到各地申報項目1070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2萬億元,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市政公用事業、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養老、旅遊、體育等公共服務領域。

這些數字遠高於前兩批,顯示了此次申報情況火爆。

2014年和2015年申報項目數量分別是120個和782個,而今年這一數字首次突破千個。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項目總投資額約為10.6萬億元,而這次申報項目投資額就高達2.2萬億元。

如果此次申報時間延長,這一數字還會增加。有地方咨詢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些市縣官員在項目申報結束後,還在打聽如何能繼續申報項目。

財政部也擔心地方申報項目過多,所以給地方劃了條紅線,即每個省市申報項目數量原則上不超過50個。

地方申報積極與當前PPP項目需求不斷加大相關。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今年上半年,入庫PPP項目月均增加457個,總金額0.5萬億元。

入選國家級PPP項目將直接獲得百萬級獎勵資金,誘人的獎補政策也讓項目更容易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支持。

去年底財政部出臺的PPP項目獎補政策明確,對中央財政PPP示範項目中的新建項目按照投資額不同給予300萬元~800萬元的項目獎勵支持。而目前出臺獎補政策的12個省,也對入選國家級PPP示範項目給予幾十萬至幾百萬的獎勵。

審批嚴格

想入選PPP示範項目並非易事,去年申報的782個第二批示範項目中,最終只有206個項目入選,約74%的申報項目遭淘汰。

與前兩次對示範項目評審不同,此次評審條件全公開。

根據第三批示範項目評審標準,評審分為定性評審和定量評審。

定性評審有幾條紅線不得觸碰。比如,運作方式不得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實施;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於10年。對采用建設-移交(BT)方式的項目,通過保底承諾、回購安排等方式進行變相融資的項目,將不予受理。

通過定性評價後,申報項目進入定量評價,總分100分,其中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示範推廣價值各為25分。

上海市財政局涉外經濟處紀鑫華表示,第三批示範項目篩選的重心傾向項目的創新和示範作用。

此次審批專家也更加公開、透明、多元。

第三批示範項目將按行業領域被歸為五個組,分別是交通運輸、市政公用事業、綜合開發、農林水利與環境保護,以及社會事業與其他。每個專家組由7名專家組成,與此前項目審批由財政部直接聘請不同,此次評審專家由行業部委商財政部相關支出司局推薦3名行業專家。另外,通過PPP專家庫隨機抽取選定1名財務專家和1名咨詢專家。

財政部此前稱,通過優化申報篩選方式,公開評審標準,進一步提升示範項目申報篩選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時效性,實現從財政部示範到全國示範的升級。

在上述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工作協調會上,會議要求在後續的專家推薦、集中評審等工作中,相關部委要全程參與,嚴格把關,確保示範項目的優質性和引領性。評審全過程要透明公開,確保評選結果客觀公正,經得起社會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66

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落戶寧波 試點什麽?

隨著 “中國制造2025” 的推進,目前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25個省區市出臺了具體的地方實施政策,各地形成了東部轉向高端裝備制造、中部產業升級、西部優勢產業突破的不同發展思路。

18日上午,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寧波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這也意味著試點示範城市工作的全面推進和正式啟動。

去年5月,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首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辛國斌表示,中國制造2025是國家戰略。開展城市試點示範,是以“解剖麻雀”方式探索新常態下不同類型城市制造業轉型的模式和路徑,鼓勵部分地區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形成經驗,有利於推進《中國制造2025》科學有序實施。

辛國斌表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工作要堅持地方為主、中央引導,一市一案、突出特色,試點創新、示範引領。要聚焦制造業提質增效這一核心,著力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新型制造業體系、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

記者了解到,“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範工作重點突出十項試點內容,即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業強基、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質量與品牌建設、中小企業服務、服務型制造、重大政策先行先試。

工信部正式批複實施寧波為首個試點示範城市。寧波市代市長唐一軍表示,制造業是寧波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戰場,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關鍵領域,更是實現經濟提質增效的核心載體。

數據顯示,2015年,寧波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670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13757億元,位居浙江省首位,制造業成為支撐寧波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唐一軍指出,下一步寧波將以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為主線,突出區域特色和優勢,著力加強資源整合和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寧波制造業率先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轉型升級。

記者了解到,寧波將培育一批千億級細分產業,重點主攻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關鍵基礎件、專用裝備、光學電子、汽車電子、專用集成電路等8大細分行業,編制三年行動計劃,研究千億級細分產業培育機制,力爭用10年時間,培育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新千億級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工信部還公布了各地“中國制造2025”推進狀況。目前已有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25個省區市出臺了具體的地方實施政策。各地形成了東部轉向高端裝備制造、中部產業升級、西部優勢產業突破的不同發展思路。

據介紹,陜西、甘肅等地出臺的政策除了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發展領域外,還提出了具體的產業項目和投資金額。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東部制造業發達地區,把產業發展重點聚焦於高端裝備制造和戰略新興產業等高技術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69

甘肅獲批新能源綜合示範區 棄風限電困局待解

國家能源局確立甘肅為全國第二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作為棄風限電嚴重的省份,甘肅正面臨可再生能源消納不足、電網外送通道不暢、新能源大而不強等問題。

來自甘肅省發改委的消息顯示,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關於支持甘肅省創建新能源綜合示範區的複函》,確定甘肅省為全國第二個新能源綜合示範區。此前,我國首個綜合性可再生能源示範區落戶河北張家口。

根據複函,甘肅省在創建新能源綜合示範區中要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提高新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比重,到2020年,新能源裝機占電源總裝機比例達到50%以上,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0%以上;確保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年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達到40%以上;確保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25%以上。

此外,方案還提出,加強河西走廊、蘭州到隴東和西北區域750千伏省際間主網架建設,增加甘肅新能源電力外送的比例,國家電網公司制定和落實在西北電網內統籌消納酒泉風電基地項目的技術方案。

甘肅——可再生能源消納壓力大

甘肅省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是全國新能源基地之一,新能源開發建設規模大、速度快。2015年與2010年相比,新能源裝機增長近11倍,凈增1674萬千瓦;發電增長近9倍,凈增165億千瓦時。同期甘肅省總裝機規模增長167%,發電增長40%。

甘肅省發改委數據顯示,2015年,甘肅統調發電裝機達到4188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2682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58%。可再生能源中中,風電裝機1247萬千瓦,光伏裝機581萬千瓦。光電裝機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位於全國第二。

2015年,甘肅全省統調發電量1016億千瓦時,其中火電562億千瓦時,水電268億千瓦時,風電127億千瓦時,光電59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44.7%。

但是,甘肅省省內用電市場供大於求,可再生能源消納不足。根據《甘肅省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方案》(以下稱《方案》)顯示,甘肅省省內用電負荷增長較慢,裝機負荷比已超過3:1,富余發電能力60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裝機增長迅速,截止2015年底,風電裝機同比增長24%,光電裝機同比增長18%,可再生能源消納空間相對不足。

目前,甘肅省尚未建成專用特高壓電力外送電網通道,特別是河西新能源富集區網架相對薄弱,新能源電力外送能力有限,凸顯出電網外送通道不暢,可再生能源外送受限的問題。

此外,甘肅省新能源大而不強的問題較嚴重,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發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今年8月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甘肅棄風電量82億千瓦時、棄風率39%,棄光電量26億千瓦時、棄光率31%,甘肅的棄風、棄光率均居全國首位。棄風疊加棄光,甘肅一年就浪費了100多億度電。按照每戶家庭2400千瓦時/年的用電量計算,甘肅省去年浪費電力可滿足450萬個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此前的8月15日,甘肅工信委發布的《關於下達2016年優先發電計劃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2016年新能源優先發電量100億千瓦時,2016年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500小時,光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00小時。而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5月劃定的風力、光伏發電重點地區的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甘肅一類、二類風電地區保障收購小時數1800,甘肅一類光伏地區保障收購1500小時,二類地區1400小時。

對此,國家能源局致函甘肅省發改委和工信委,認為《通知》明顯違反了國家政策。8月25日,甘肅省工信委會發布了《關於2016年優先發電計劃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將暫緩執行《通知》中的最新能源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甘肅要總結盲目發展的經驗教訓,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要考慮市場能否承受,真正有示範性作用的地區是要看當地是否能把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好。

根據《方案》,甘肅省消納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措施有:落實可再生能源優先調度機制,建立有償調峰機制;挖掘系統調峰潛力,合理調整旋轉備用容量;鼓勵火電機組深度調峰,鼓勵熱電聯產、自備電廠參與調峰,為可再生能源騰出更大發電空間等。

張家口——京津冀為基礎,冬奧是契機

作為第一個綜合性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可再生能源的輸出和消納同樣是制約張家口發展的瓶頸,而京津冀地區巨大的能源消費需求為消納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可能。

作為我國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張家口的風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赤誠、懷來等縣各種生物質資源年產量達到200萬噸以上。

河北省發改委資料顯示,2014年,張家口市風電並網裝機660萬千瓦,光伏發電並網裝機40萬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51億千瓦時,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27%。張家口還擁有國家風光儲輸試驗中心、全國首個風電研究檢測試驗基地以及風機總裝、葉片制造等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涵蓋開發應用、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等相對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

韓曉平認為,與甘肅的情況類似,張家口的可再生能源自身也無法消納;但與甘肅不同的是張家口靠近北京的地理位置優勢——京津冀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電力負荷中心之一。

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000億千瓦時,其中化石能源電力占90%以上。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京津冀地區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求迫切,為示範區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日前召開的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進展情況座談會上指出,目前張家口市大力推進純電動公交車、公務車、出租車、環衛和郵政車等九類特種車輛的普及利用,全市擁有純電動公交車1056標臺,力爭2016年再新增純電動汽車1796標臺;《張家口市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規劃到2020年建設充電站861個、充電樁12862個,現已建成充電站9個、充電樁800多個。推進風電制氫,沽源風電制氫項目20萬千瓦風電已並網發電,制氫設備已完成招標工作,預計8月份開工;崇禮風光耦合制氫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力爭年內核準。

根據2022冬奧會系列規劃,到2020年,張家口市55%的電力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全部城市公共交通、40%的城鎮居民生活用能、50%的商業及公共建築用能來自可再生能源,40%的工業企業實現零碳排放,建成國際領先的“低碳奧運專區”。

按照舉辦“低碳奧運”的要求,2022年冬奧會前,崇禮縣基本使用可再生能源,並逐步在示範區內推廣;以崇禮縣可再生能源電力作為奧運場館用電的主供電源,周邊縣區的電力作為輔助電源,實現奧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賽場用電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奧運場館所有建築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熱。此外,在崇禮縣辦公區、醫院、學校、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用電用熱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專區內交通運輸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設施供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34

聯合國副秘書長答一財提問:中美批準《巴黎協定》具示範效應

綠色環保貫穿了此次中國杭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也就在G20峰會前夜,中國和美國獻上了“開幕禮”,兩國領導人在杭州宣布批準《巴黎協定》,這也對全球起到了極佳的示範效應。

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交存儀式。奧巴馬在致辭中表示,今天,美中作為兩個最大經濟體和最大排放國,同時批準和接受《巴黎協定》具有歷史性意義。

9月5日,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在中國G20中發生了一些事情對於全球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此前4月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有170多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及得到授權的正式代表依次在協定上簽字,但不少國家仍對最終的批準猶豫不決,但現在中美兩國同時批準了《巴黎協定》,這就帶來了示範效應,給全球釋放了一個非常重要信號。”

埃里克·索爾海姆強調,“如果說這兩大國家都批準的話,那麽其他國家還有什麽理由不簽署和批準呢?如果說越來越多的國家都簽署批準《巴黎協定》,那麽對我們來說則是一個極棒的進展。”

在他看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在環保領域非常關鍵,“因為如果兩大巨頭國家能夠引領這樣的發展,那麽所有國家都會跟隨。我們一定要不斷地促進環保協作關系,否則就可能無法取得多大的進展。當前,協作、對話是關鍵,我們要推動各國在環保方面建立更多共識。”

根據規定,《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在至少得到占至少55%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的批準後30天方可生效。目前所有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以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都在早前的4月22日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中簽署了這一協議。根據程序,各國在簽署協議後,將須采取下一步驟,使其在國內得到接受或批準。

據世界資源研究所最新統計,在中美宣布加入完成批約之後,目前共有26個國家宣布批準《巴黎協定》,將參加該協定的國家的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的份額提高到近40%,這為《巴黎協定》盡早生效做出了重大貢獻。

至於《巴黎協定》究竟何時正式生效?今年9月21日和10月7日都將成為關鍵節點。早年的《京都議定書》歷經了7年艱辛談判終於正式生效,《巴黎協定》當前的進展可謂十分可觀。

此外,綠色金融在此次G20峰會上被屢屢提及。G20期間,聯合國環境署也和螞蟻金服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發起第一個全球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綠色金融聯盟,研究和推進全世界範圍內的創新綠色金融方式。

未來,綠色金融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將發揮巨大作用,而投資基礎設施將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速的下一個動能。此次G20峰會的核心便是“增長”。近期,加拿大也申請加入了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這似乎也完美呼應了G20的上述倡議。

埃里克·索爾海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多次會面,亞投行設立了多項環保標準,能夠促進環保的發展。很多的國家都已經加入了亞投行,我相信這將會在未來取得很大的發展。”

“如果看一下非洲,眾多基礎設施都是由中國來負責建設的。例如,上周我去了埃塞爾比亞的一個村落,在南撒哈拉地區的一項基礎設施是由中國的基礎設施團隊完成的。” 埃里克·索爾海姆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