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土耳其24小時軍事政變何以如此短命?

連接歐亞大陸的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大橋14日晚剛為發生在法國尼斯的卡車恐怖襲擊亮起藍白紅三色彩燈聲援法國,而第二天就被發動軍事政變的軍車和坦克占領,再過了不到24小時,博斯普魯斯大橋上的政變士兵已經投降。

這起未遂的政變導致了150名以上的軍人、警察和平民死亡,另有將近1500人受傷,當局還宣布已經逮捕了近3000名參與政變的人士。而政變的目標——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政變發生時他本人正在外度假,整個政變過程中遠程遙控,在4小時後飛抵伊斯坦布爾時,局勢已經得到控制。以是否能夠控制現任領導人作為成敗重要判斷標準的政變行動,以埃爾多安的毫發無傷宣告失敗。

但是,這次短命的政變,在很多方面給外界提供了思考空間。

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大橋上,民眾在政變士兵投降後自拍

民意和行動雙輸

首先是形式,在土耳其歷史上,政變並是一件陌生的事情,過去60年里至少發生了4次政變。15日的這次政變從行動路徑上看依舊延續了上個世紀政變的普遍做法——占領重要區域、首先攻入電視臺、通過媒體發表政變聲明。

但是,埃爾多安卻通過其一直反感的社交媒體發起反攻,利用自己堅實的民意基礎,通過視頻通話在CNN土耳其語頻道和社交媒體上號召民眾通過街頭遊行和廣場集會,表達對政府的支持。

一位在土耳其的中國留學生政變期間正在伊斯坦布爾,她聽到了戰機掠過的轟鳴,在街頭看到不少埃爾多安的支持者在清真寺的號召下遊行抗議政變,也在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機場看到了不知所措的滯留人群。

這位留學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有支持埃爾多安的,也有陰謀論者,反對、懷疑埃爾多安,並且同情士兵的,多是大學生、教授、藝術家和知識精英等世俗派,那些支持埃爾多安的,則多數是保守宗教派。

值得註意的是,土耳其是典型的穆斯林國家,穆斯林人口占總人口的95%。2014年埃爾多安贏得土耳其首次總統直接選舉時,其支持率遠超其他兩位候選人。

其次,政變的失敗與軍隊內部的支持不夠有關。有分析認為,目前雖然不知道政變武裝的動機是什麽,但是這次發動政變的軍隊,從一開始就出師不利。

從事後有3000多名參與政變的軍事人員被捕來看,政變力量遠多於當局口中的“一小撮人”,有報道稱4名將軍和29名上校軍官參加了此次政變,但問題是,這些軍官中的大部分都是軍隊中層,尤其從一開始,總參謀長胡盧西·阿卡爾將軍(Hulusi Akar)被扣為人質,海軍和特種部隊指揮官均表態不支持,均可見此次政變並未得到軍隊關鍵力量的支持。

從上述兩方面看,此次政變在民意支持和軍事支持上雙輸。

對埃爾多安的不滿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困頓與突圍:變化世界中的中東政治》一書作者田文林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政變跟以往的歷次政變相比有其特殊性,與埃爾多安近年來一些內政外交的失誤有關,政變很可能是部分民眾對埃爾多安統治不滿的一種體現。

“中東劇變以後,埃爾多安在中東地區的一系列政策昏招叠出。內政領域,埃爾多安近幾年強力推行私有化政策,導致國內貧富差距持續加大,同時,埃爾多安的統治帶有很強的獨裁傾向。可以看出,埃爾多安的內政外交所激起的民怨還是比較大的。”田文林稱。

田文林表示,除了此前支持埃及和突尼斯民眾反對政府,埃爾多安還支持敘利亞民眾反抗阿薩德政權,但是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敘利亞陷入恐怖主義活動泥淖,近兩年也波及到土耳其。另外,土耳其在敘利亞等地推行的這種政權更替也激發了難民問題。土耳其作為敘利亞鄰國,更是直接受到難民潮外溢的影響,治安和財政壓力都變得非常突出。

從1960年以來,土耳其已經發生過4起成功的軍事政變(1960年、1971年、1980年和1997年),但是軍人幹涉內政對於現在的土耳其來說是否還有民意基礎?或者說民眾是否還歡迎軍人?是此次失敗政變值得探討的問題。

北大歷史系副主任、土耳其研究專家昝濤在其研究中提到,土耳其軍人以往的幾次幹政,最重要的原因是多黨競爭的民主政治的失敗。以往的軍人幹政大多獲得民眾的支持,但現在即使是警惕伊斯蘭複興的世俗主義者也不願意看到軍隊出面幹政這種不民主的現象,土耳其人形成的共識是,需要常規的文官體制來捍衛民主與世俗主義,而不再是軍隊幹政。

忠於埃爾多安的軍隊

在政變發生後,各種輿論分析最大的焦點在於,世俗化和宗教化之爭,導致了土耳其的種種亂局。

現代土耳其之父凱末爾留下了一句話:“文明只是意味著西方的現代文明,此外不可能是任何其他的東西。”凱末爾主義因此開啟了追求世俗化和現代化的時代。此後,政教分離和議會制一度讓土耳其成為最民主自由的伊斯蘭教國家。其中,軍隊便是世俗主義的堅定擁護者。

不過,在土耳其這樣一個穆斯林國家里,政治決策和法律中沒有宗教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過去4次軍事政變的共性之一就是糾偏,防止土耳其伊斯蘭化。然而,有穆斯林兄弟會背景的埃爾多安所在的正義與發展黨,過去一直強調民主和政教分離,近幾年卻開始推行相對伊斯蘭化的政策。

“從2002年上臺以來,埃爾多安逐步把他的勢力向軍隊滲透,一定程度上對世俗化的軍官進行更換,開始控制軍隊,這就解釋了為什麽這次政變不像以往那樣可以很快地接管政權,政變軍隊反而遭到了另一部分主要軍事力量的抵制,這也證明,現在的土耳其軍隊,相當一部分是忠誠於埃爾多安政府。”田文林說。

田文林認為,土耳其軍隊不僅是軍事力量,還是一股政治力量。這次政變不成功會加速埃爾多安對軍隊進行清洗和更換,而且,由於組織上已經被削弱得非常嚴重,未來土耳其軍隊再發動類似政變,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12

「新鐵娘子」梅伊:政治有時就是要難搞的女人出馬 只做不說 把短命的「炮灰部長」做到最長壽

2016-07-25  TWM

謁見英女王時的一雙豹紋鞋,讓英國新首相梅伊的品味,一時成為話題, 豹紋也似呼應她的個性,幹練、強悍。外界說她「難搞」,她不以為意,還樂在其中。 她從小喜歡政治活動,十三歲還被父親禁止接觸政黨,牛津畢業後進銀行業,直到雙親過世才從政。

一雙搶眼的豹紋短跟鞋,步伐堅定地走在倫敦唐寧街十號的英國首相官邸前。特瑞莎.梅伊(Theresa May)走向發言台,鞋跟發出響亮的喀喀聲,與她面前兩百多台相機喀嚓聲合奏。「適才,我前往白金漢宮覲見女王,她命令我組成新政府。我答應了。

」七月十三日,梅伊向全國人民宣布,正式接任英國的新首相。

搭配雙腳上的橘豹紋,梅伊一身藍色大衣深得像黑、衣襬卻又大膽地黃,頸子則配上大顆銀鎖項鍊。梅伊的時尚哲學,有力量、堅守自己的風格,坦率大方。

梅伊的政治性格也是如此。在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引咎辭職,脫歐的態度也曖昧不明,英國上下一片混亂。但前內政大臣、新首相梅伊的宣示清楚而明快、沒有贅飾:「脫歐就是脫歐」、「我不是善於做秀的政客,我只做好眼前的事」。

省話一姐

慣用緘默,逼退競爭對手梅伊知道英國人民現在需要的,是快刀斬亂麻。在接任首相的幾個小時內,她就裁掉卡麥隆的左右手──財政大臣奧斯朋(George Osborne);二十四小時內,由梅伊人馬主導的新內閣已然成形,不廢話、高效率,這就是她的風格。

也難怪,CNN稱五十九歲的梅伊為英國政壇中「最接近柴契爾夫人的角色」。柴契爾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有「鐵娘子」之稱;梅伊則是英國史上第二位女首相,自然成為「新鐵娘子」。

的確,梅伊與柴契爾都在年近六十歲時接任保守黨首相,兩人都是牛津大學畢業,都曾經歷兩次地方選舉失敗,且作風都是一樣強硬剽悍。

前財政大臣克拉克(Ken Clarke)就曾形容梅伊是一位「超難搞的女人」(bloody difficult woman)。梅伊也對此評價相當得意,她回答:「政治有時候就是要難搞的女人出馬,才能搞定。」「我的哲學,就是只做不說。」她在一場《鏡報》專訪中說。「我覺得做好一件工作,不代表就得鋪張宣揚。只管做就對了。」梅伊善用沉默力量,創造有利局面。

這次首相選舉中,她的對手李德森(Andrea Leadsom)同為女性,卻在專訪中說出「我有孩子,而梅伊沒有,這對我較有利。」的荒謬發言。梅伊曾遺憾沒有孩子,但她這次沒反擊,反而不發一言,靜靜看著對手越描越黑,最後自行退選。

她的靜默,就是攻擊。一名官員對英國《金融時報》透露,梅伊面對難應付的談判對象時,開會會刻意不發一語,「讓房間充滿安靜」,引誘對方「先開始滔滔不絕」。這名官員補充:「她絕對會先掌握所有事實,然後一步步把問題解決。」

從小想從政

是翁山蘇姬學妹,從銀行界轉戰政壇梅伊一路走來,都是循著這套少話、多做事的邏輯,才能走得這麼遠。事實上,她小時候就曾夢想要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只可惜被柴契爾「搶先一步」。

她是獨生女,父親是英格蘭教會的牧師。她從小喜歡參加政治活動,父親擔心宗教工作受政治影響,在十三歲時就禁止她與地方的托利黨(Tory Party,英國保守黨的俗稱,如在台灣國民黨稱藍軍)接觸。不過,梅伊仍私下和保守黨辦公室通信。

她就讀的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St Hugh's College),是著名的學院,緬甸現在實際領導人翁山蘇姬,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因此梅伊也是翁山蘇姬的學妹。

大學畢業後,梅伊進入英國銀行(等同英國中央銀行),很快就做到歐洲事務部門主管。

一九八○年結婚後,梅伊的父母相繼去世,她決定從政。從倫敦市議員開始,她打了兩場輸掉的議員選戰,直到一九九七年,保守黨在選舉中大敗,柴契爾下台,她卻剛好在那次的地方選舉中獲勝,當上國會議員。之後,她當過保守黨在野時的黨主席,並當過兩任影子內閣主席。

梅伊真正受重用,是她在二○一○年,出任英國政府職位內最難做的內政大臣。因為這職位牽涉到警察、治安、移民等敏感事項,一直被視為「炮灰部長」。然而,在接任首相前,梅伊卻穩穩做了六年,是英國五十年來最長壽的內政部長。

梅伊一上任,就鐵腕處理最敏感的移民問題。原本,英國留學生在念完書後,都可以申請「畢業後就業簽證」(PSW),獲得兩年的短暫居留權;如果找到工作,也有拿到永久居留權的權利。

但是,在梅伊上任時,英國還在金融海嘯後的水深火熱中,失業率飆高。這時,移民就成了全國箭靶。梅伊上任後,用一連串的行動,無聲地展現她的立場。她先拉高技術簽證門檻,之後乾脆取消高技術簽證;在一二年,還正式取消留學生就業簽證,因此被封為「留學生殺手」。

而讓梅伊贏得「移民殺手」的稱號,是她對移民最有名、也是最狠的一招:在英國兩千輛巴士上,貼著「你是非法移民嗎?現在就離開英國,否則你會被逮捕」的廣告,讓全英國都看得到。雖然《衛報》統計,這套「讓全英國移民都戴上非法移民帽子」政策效果不大,但根據民調,仍有高達八成英國人支持這項政策。

善於精算

鐵腕反移民,看準民意才出手梅伊的強硬,是精密計算後的執行。她會選好戰場,看準民意再出手。例如,她是保守黨中少數首先支持同性戀婚姻的人;在一次黨內演講,她指出保守黨被外界稱為「噁心的政黨」(Nasty Party),呼籲保守黨應轉變形象,開始關心弱勢族群,別再為精英服務,因此而聲名大噪。

二○一二年十一月,梅伊的政治聲望扶搖直上,她的人生卻發生大轉變。

當時,梅伊因為一場小感冒就醫,無心地提起她的體重驟降。沒想到送回來的診斷報告上,梅伊被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此後,她每天得注射兩劑以上的胰島素,直到終生。

「當時這件事的確給我不小的打擊。」梅伊極少談論私生活,但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她大聲地說:「但我決定要讓疾病習慣我的生活,而不是讓我習慣疾病。」「我給大家一個訊息:即使患上糖尿病,你還是可以做極為複雜的工作,隨心所欲過生活。」事實上,的確有反對聲音質疑她的疾病,可能不適合擔任首相這種重要職務。但就像「無子不適任論」,梅伊善用無聲的辯駁,反而讓這種質疑成為笑話,成為自己的助力。

此外,梅伊深知身為女性政治人物,在保守的英國政壇是弱勢,她也善用性別爭議,建立自己的價值。例如她在○三年辭去影子內閣主席後,接任的是兩位男性聯席主席,梅伊就嘲諷:「沒錯,得要兩個男人才有辦法接一個女人的職位。」同時,她也在保守黨建立「女人勝利組」(Women2Win)的女性議員培訓計畫。二○○七年成立時,英國國會只有十三位女性議員,如今已有六十八位。

這六十八位,有超過五十名在最後的首相黨內選舉中投給梅伊。

梅伊在該沉默時不會多說一句,看準時機就毫不猶豫地大刀闊斧,為她贏得「新鐵娘子」的稱號,一步步實現她年輕時的政治夢想。如今,梅伊將坐上談判桌,與歐盟委員會及另一位「鐵娘子」──德國總理梅克爾進行脫歐談判。鹿死誰手?可別被她時髦的打扮吸走目光,梅伊精妙的政治操作,就藏在袖子裡!

三個行動 展現她剽悍風格2010年 強硬手腕解決移民問題先取消高技術移民簽證,隨後取消留學生就業簽證;並大力推動反非法移民政策,被稱為「留學生殺手」及「移民殺手」。

2012年 無懼疾病勇敢發聲被診斷出第一型糖尿病,梅伊沒有半點退縮,反而公開病情,呼籲所有糖尿病患者「要讓疾病習慣我的生活,而不是讓我習慣疾病。」2016年 24小時火速改組內閣斬卡麥隆左右手──財政大臣奧斯朋;派脫歐主力前倫敦市長波里斯任外交大臣,逼他自己收拾爛攤子。

脫歐談判 新鐵娘子面臨棘手對決

英國新首相 梅伊

梅伊在脫歐談判中會遇到的對手,都對英國不友善。

IMF主席 拉加德

拉加德認為,英國脫歐後,歐洲終於可以排除英國,進行有利自己的協商。

德國總理 梅克爾

她認為,英國啟動脫歐程序,才願坐下來談。她曾暗示,脫歐過程中不會讓英國嘗到甜頭。

歐盟委員會主席 容克

梅伊曾對容克放話:「他是下個體驗我有多『難搞』的人。」容克回應:「我相信我應付得來。」

撰文 / 楊卓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98

三星Note7大撤退: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7/1048218.html

____2.thumb_head

作為歷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Note7爆炸召回事件給三星造成的最大損失,不是經濟收益,而是在於品牌聲譽。

8月初剛面世時,三星GalaxyNote7被譽為今年最好的Android系統手機。它重169克,邊框最窄處僅1.1毫米。無線充電、虹膜識別、最高等級的防水防塵,甚至還能與一款VR頭盔結合使用……那些在最新一代iPhone上尚未出現的技術,Note7統統能提供給用戶。

三星還打破了命名慣例,跨過Note6直接跳到Note7,與iPhone7相比不落下風,也與Galaxy系列的S7和S7edge名稱統一——上半年發布的這兩款S7手機,打破往年的宣發時間慣例,提前一個月上市,在全球熱銷,幫助三星拿到了兩年來最高的單季營業利潤。

8月2日,三星在美國紐約舉行GalaxyNote7的上市發布會。

這是一個險些成功的故事。

Note7最終沒能得到三星所期待的用戶追捧,從8月2日全球首發到10月11日下達停產和在中國內地全部召回的決定,這款曾被視為“三星歷史上最完美的旗艦智能手機”,生存期僅71天。此間,一次又一次原因不明的電池爆炸事故,和隨之而來的召回與各大航空公司的禁令,徹底焚毀了三星的野心,也點燃了用戶的怒火。

“憤怒”,25歲的回仁傑對《第一財經周刊》不斷重複著這個詞。這位來自廣州的消費者,為了買“國行版”Note7而等了一個星期。9月25日他從京東購得手機,開機13個小時後,正在充電的手機自燃了。回仁傑拍下了整個過程,手機面板上燃燒處焦黑,外殼已經開裂,冒著煙。

這是媒體關註到的,中國內地發生的第四起Note7自燃事故。對數碼產品了解頗多的回仁傑當然早就知道Note7在國外接連發生自燃。

9月2日,三星緊急宣布在美國等10個國家和地區暫停銷售Note7,召回250萬部機器。那天,也正好是Note7在中國內地市場全面開售的日子。為了維穩,三星中國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國行版本采用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不在更換範疇之內,可放心購買。”

事後回想,正是這句聲明,為Note7此後的潰敗以及在中國市場人心盡失,埋下了禍根。

回仁傑稱,加重他憤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購買的Note7正是“三星承諾過的安全版手機”,居然也爆炸了,為此他覺得三星涉嫌欺騙消費者。事發3個小時後,回仁傑找到了律師,咨詢法律意見,並將拍攝的視頻傳到微博上,尋求聲援。一聽說是“國行安全版首炸”,加上他拍的視頻帶來的直觀震撼,二十多家媒體找到了回仁傑做采訪。

很快,三星廣東地區和京東的處理專員都聯系上了這位消費者。但雙方的溝通,讓回仁傑感覺“三星公司的態度傲慢無理到沒邊了”。他認為三星必須暫停銷售,公開檢測和調查結果,但三星通過京東傳達的處理意見是僅退回手機款,並賠償因手機燃燒損壞的筆記本電腦。

雙方因此陷入了僵局,三星廣東地區處理專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這種回避態度讓回仁傑一氣之下決定將媒體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10月11日,他接受央視的采訪,央視牽線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泰爾實驗室尋找上海的一家第三方檢測,檢測發生爆炸的Note7。

9月29日,三星首次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並強調“從未且永遠不會對中國采用雙重標準”。

9月2日,三星電子移動事業總裁高東真在有關召回Note7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致歉。

從召回數字可以判斷,三星在中國市場賣出了不足20萬部Note7,對三星而言,一切發生得太快。甚至,曾經鋪天蓋地的Note7的宣傳推廣還來不及撤下。回仁傑說,三星宣布在中國全面召回Note7之後,他在北京機場仍然能看到Note7的廣告牌。

10月14日,三星推出了召回細則。這場因手機產品質量所引發的糾紛,到此理應告一段落了。但是,有關這款短命手機的各種討論卻仍然在媒體上持續發酵。

兩天後,回仁傑參加完江蘇衛視有關Note7事件的專題拍攝,已是晚上10點。他習慣性地打開手機,看了一下自己為維權建立的一個媒體微信群——“老回的boom7事件跟進媒體群”里的最新動態,記者們自發的討論依然活躍,他特意叮囑每個入群的媒體記者要做實名備註。國內媒體向三星公司提出的采訪申請全部被拒絕,公關的統一回複是:“全部相關信息,請通過三星官網了解。”於是,維權人士組建的微信群,似乎成了很多記者眼下距離事實真相最近的信源。

“明天就要出結果了。”回仁傑在群里發話,並配以“托腮思考”的卡通表情,他說的出結果是指央視要發布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在他看來,這場已經堅持兩周多的維權行動,現在已經演變為一項娛樂活動,時間還要拖得更久,因為他要“看看三星到底混蛋到什麽程度”。

外界有可能會判斷,三星此番是遇到了一個難纏和喜歡較真的中國用戶,當屬特例,然而回仁傑馬上告訴媒體,“第五炸”張思童為了進京與媒體溝通,已然辭職了。

正如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加爾布雷思在他的《不確定的時代》一書里所言,“有關公司的神話到處傳播,但它又是一種現實,二者沒有什麽關聯,現代公司就是存在於虛構與真實之間。”由於行事低調,三星公司於公眾的視野里也是一個面目不清的形象。

消費者與三星接觸最多的,是各種由明星代言的電視廣告,或是城市里公交車站、地鐵里的廣告牌。三星管理層幾乎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Note7爆炸事件中對三星批評聲浪最高的9月,三星給外界的印象,繼續是—盡可能地沈默。

10月中旬,一塊Note7手機的廣告牌矗立在韓國首爾一幢建築的樓頂還沒來及被撤下。

人們難免好奇,三星公司以及三星中國內部,在過去的七十幾天里到底在忙什麽?年度旗艦手機徹底殞命,會在這家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商公司內部,造成多大的運營和人事震蕩?以及,他們對於中國市場的態度,是不是一貫地傲慢無理?

“三星內部感覺並不慌亂哦,今天上午我還在公司見到三星的銷售,也只是日常性的拜訪。”李宇是中國電信負責手機銷售的一個中層,他代表運營商渠道,和各大手機廠商打了十幾年交道,很熟悉這些大廠商的作派,也包括三星—各個崗位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這鍋肯定不用銷售來背,公關身上的壓力可能更大。”

李宇對《第一財經周刊》回憶,Note7開售之前,三星的銷售部門對這款手機能打開的市場局面很是期待,在營銷費用上據說也是今年投入最多的。

李宇覺得三星的銷售人員不僅不傲慢,相反還很接地氣,比蘋果公司的銷售要好打交道很多。他對三星的遭遇也多有遺憾,眼下這家公司應對質量危機時的態度被消費者解讀為傲慢,只能說“是一場公關的敗仗”。

“三星第一次宣布中國區不召回,那時我就認為他們公關的棋徹底走錯了,接下來則又向更加愚蠢的方向走了這麽久。”李宇分析說,可能是Note7對於三星手機意義重大,加之又剛上市,斬倉的決定對企業來說太痛苦,“但這事如果放在小米或者魅族,也就是雷軍、黃章一句話的事。”

李宇眼中的三星,早已經身患嚴重的大機構病,中國分部無人決策是情理之中的事,一切都需要等待韓國總部的指示,“中國區的常務肯定不敢拍板說不賣了,反正是手機出現質量問題,這鍋理論上不是自己背。”

一位在三星電子蘇州工廠里上班的員工,也向《第一財經周刊》反映,自己和同事目前並沒太感受到Note7事件的影響,“並不焦慮,估計都想著工資應該還正常拿。”但他同時也發現,整個公司最近都很忙,“領導們挺急的”。為了查明事故原因,一直在做測試,只是目前還是沒有聽說具體是什麽地方出了問題。

10月17日,回仁傑在微信群里轉發了央視的報道,其中提及泰爾實驗室得出的檢測結論是,“第五炸”張思童的手機,“因燒損嚴重,無法推定起火原因”,回仁傑的手機則被鑒定為“熱損毀由電池自燃所致,電池由右下角的位置開始燃燒”。

除了自燃手機的機主在追問,業界人士也紛紛猜測事故原因。

“電池肯定有問題,不僅如此,據說他們的CPU也有問題,監控電池的算法有一些錯誤,導致發熱過大。”三星在中國的電池提供商ATL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程師對《第一財經周刊》提出自己的分析,但最終事故的調查結果還是要三星公司自己出來講。

電池是智能手機中體積最大的單一器件。在Note7中,電池占到整體機身體積的21%以上。理解電池自燃非常簡單,即電池的正負極直接相連,發生短路,所以電池本來就是個危險品。

“所有品牌的手機都有電池自燃的可能,而且每年都有這樣的事故在發生。像三星這麽批量性的事故確實罕見,並且它處理問題的做法並不高明。”和李宇的觀點一樣,這位工程師也認為三星這一次在公關策略上有失明智。

三星為Note7加載了目前手機市場流行的“快充”功能。在一張ATL的工程師提供給《第一財經周刊》的主流手機品牌的電池比較圖中,三星Note7的電壓和電池密度兩項指標都為最高,均高於iPhone7。

“這不能說明三星的產品更危險,但足以說明三星在技術上是比較激進的。”前述ATL的工程師對記者透露,三星的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不能判斷問題原因的情況下,產品線不會停下來,因此一旦發生質量問題便是批量性的。與之相比,蘋果的自動化程度也很高,但是蘋果會深入到供應商內部去,親自控制每一個制程,和供應商一起優化每一道工藝,三星在工藝管理方面則相對粗放。

三星電子的股價在這次事件發酵的過程中,曾兩次受重創下跌。9月12日當天,三星電子股價的跌幅一度達到7.6%,創2012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收盤價跌幅達7.2%。三星電子的市值在兩個交易日內蒸發約190億美元。刺激股價大跌的原因,是前一個交易日(9月8日),持續的手機爆炸事件導致全球很多國家的航空公司,幾乎同時對三星手機發出禁令—禁止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所有三星手機。

三星電子股價變化

此後,10月11日,三星針對中國發布召回公告的當天,三星電子的股價開盤便下跌4.82%,全天收盤價跌幅再次超過7%。緊接著,10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新的財報示警:受GalaxyNote7爆炸事故,將給第四季度與明年第一季度,造成超過30億美元的業績下滑。

三星在7月上旬對外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8.1萬億韓元(約合486萬元人民幣)的營業利潤,依此計算,對於三星來說,30億美元的損失,大約意味著近一個半個月的營業利潤,對於這家擁有590億美元現金的公司來說,短期內對其財務上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三星電子2011-2015年銷售收入以及營業利潤變化

過去兩年,三星在手機產業的霸主地立已然不穩。三星電子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移動部門的業務利潤同比下滑30%。2016年被普遍視為三星保持市場份額的關鍵一年。年初,三星曾預估Note7上市的前5個月,即到今年年底為止,應該能實現1100萬部的銷量。而與三星2015年整體3.19億臺的手機總出貨量相比,Note7造成的最大損失,不是經濟收益,而在於品牌聲譽,而一款消費類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聲譽一旦嚴重受損,對未來公司產品的銷售將產生深遠影響。

即便沒有爆炸醜聞,三星在中國賣手機的日子也未見得好過。10月13日,《第一財經周刊》在微信公眾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一共有1022份有效問卷,其中,57%的讀者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考慮過買三星手機,有199位讀者選擇堅決不會再購買三星手機,理由是爆炸事件的影響太壞了。

最終只有6%的人繼續保持著對三星手機產品的信任,表示未來會考慮繼續購買三星的手機產品。

這恰與這幾年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互相印證。據賽諾機構公布的2016年4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足4%。

眼下,三星正在經歷該品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產品召回。這對於三星的渠道來說,又將是一場考驗。誰都明白,召回環節一旦處理有失,會進一步令消費者失望。

李宇覺得三星針對中國市場給出的退貨承諾聽起來還算令人滿意,而其中比較人性的一條規定是,不管手機的配件是否還齊全,也無論是否保留了購買手機時的發票,只要憑手機串碼,都可以退貨。中國消費者在海外購買的Note7同樣可以在國內完成退貨。

家在福建三明的王空,曾是一名堅定的三星粉絲,至今,自己家中還留著3部三星手機,作為收藏。然而,王空對於三星的失望,正是始於Note7的召回環節。

在三星中國宣布要召回所有Note7後,王空撥打了三星的統一客服電話,得知可以按原價退回後手機,於是他拎著一只裝手機的“防爆箱”,去了客服提供的一個離他最近的授權點,卻遭到這家手機店老板的好一番刁難。一開始老板拒絕退貨,建議王空去所謂市區更大的授權點,王空不願相信老板的話,當場再次撥打三星的客服電話求證,老板被迫改口說可以退,但又拒絕按原價退,只能退5199元。

這樣的退貨遭遇讓王空當即下定決心,今後再也不買三星的產品了。

相對較大的幾個電商渠道,對待三星Note7的做法倒是步調出奇一致。10月11日下午,天貓下架全部Note7手機,消費者可以與小二溝通退貨退款事宜。

蘇寧員工林婕註意到,國行版Note7爆炸事件曝光的第一天,在她工作的蘇寧生活廣場慈雲寺店門口,三星已撤下了大幅三星Note7廣告。這家蘇寧生活廣場內有一家三星自營的專賣店,經過它的行人,會聯想到Note7最近的爆炸新聞,跟身邊的朋友聊上幾句。蘇寧官方發言人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公司針對Note7的上市做的傳播並不多,眼下主要就是盡可能為消費者做好退貨退款流程。

“你會發現,我們的退貨流程是最便捷的。”這位發言人臨了還不忘為蘇寧打廣告。

由於Note7在中國上市較晚,它一度成為水貨市場的熱門機型。這些水貨銷售渠道,原來都以為Note7會是今年市場上唯一能與蘋果iPhone7抗衡的爆款手機,可以從中大賺一筆,現在卻要面臨產品滯留倉庫的厄運。《第一財經周刊》在北京的百腦匯看到,幾家主售三星產品的攤主已經提前收攤回家了,空蕩蕩的櫃臺上只剩下幾部模型機。

“我手上還有水貨,可以給你便宜20%,但是不退不換。”一位手機攤位的老板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他覺得也許還能再遇到一些不怕炸又貪圖便宜的顧客。但更多的店主表示,早在中國宣布召回產品之前的幾周,他們就將手里的庫存清理掉了。最終,按三星的召回細則,水貨要先去三星維修中心鑒定,確認為正品的,可按港版售價5118元退款。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20%下滑至不到6%,只用了兩年多。”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對《第一財經周刊》分析說此次最嚴重的是給品牌造成的損失,會繼而影響三星其他型號手機的銷量,甚至會發生渠道的倒戈。

中國80%的手機市場屬於社會化渠道,大到全國連鎖手機店,小到夫妻店,以及中間不同規模、層級的門店和代理。在Note7出事之前,業內就普遍,三星的渠道能力在不斷衰退,很多渠道商資源都被華為等其他手機制造商挖走。

從2014年起,三星引入原來諾基亞倡導的直控分銷商(Fulfillment&Distribute,簡稱FD)模式,其特點是弱化運營商和代理商。FD模式成功的關鍵在於產品要有一定的品牌溢價能力,能夠給渠道商帶來真正的實惠,且產品出貨量要大。這兩點對於現在的三星而言,都難以為繼。Note7遭遇全面召回,對於三星維護與渠道商的關系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了順利召回19萬部國行Note7,三星主動找到手機門店,請求它們協助完成召回流程,並承諾全部賠付。

手機門店的確都在觀望三星接下來的渠道政策變化。中國本土的很多手機品牌,面對渠道時都提供從出廠到整個銷售周期的“價保服務”,而三星此前的價保政策,僅為兩周時間。

“說實話,三星我們已經不做了。前段時間做過兩三天,但都是短平快,唯一長線就是iPhone。”在天津做了六七年線下手機渠道的許紹鋼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一家有著四五十個門店的連鎖手機賣場,即便是Note7這種旗艦產品,通常也是一次只進5部或10部,存貨壓力並不大。那些三星的金牌授權店或銀牌授權店,這次受的打擊會更大一些。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一些授權門店就在虧損,而今年虧損面還在繼續擴大。許紹鋼看到有太多的三星專賣店已經在轉型,有的會偷偷賣一些華為、蘋果手機,或者幹脆改成綜合型的小賣場,總之“賣三星的人會越來越少”。

如果換成是其他手機品牌,這次商譽的損失,恐怕會直接反作用於上遊供應鏈,但三星的屏幕、芯片、電池等核心器件均為自產,這次事件恐怕還很難動搖其根本。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目前並沒有任何三星高層因為Note7事件而引咎辭職。三星集團第三代掌門人李在镕並沒有就此事露面致歉,這是與他父親李健熙迥然不同的地方。韓國媒體《朝鮮日報》討論稱,如果是李健熙,寧可推遲上市時間也會進一步確認產品細節。三星無論在產品還是在市場策略上頗為激進的做法,不能不說是帶有李在镕的風格。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丹尼爾·金(DanielKim)認為,從三星的全盤生意來看,一款Note7失利,對三星今年整體盈利和收入等影響並不大,因此對其未來股價的影響比較有限。

這場史上最短命的旗艦手機在全球市場上演的大撤退,也許不久就會被人遺忘,幾個月後圍繞三星新款手機C9,一切營銷和售賣流程又會重複。而在北京CBD核心地塊,當這個季節濃厚的霧霾散去,人們會看到高達260米的三星中國新總部大樓正接近完工。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宇、王空、林婕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38

兩年造就百億單品,卻一夜之間崩盤!Rio雞尾酒為何如此短命?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2/161612.shtml

兩年造就百億單品,卻一夜之間崩盤!Rio雞尾酒為何如此短命?
快刀三俠 快刀三俠

兩年造就百億單品,卻一夜之間崩盤!Rio雞尾酒為何如此短命?

預調雞尾酒持續走冷,百億市場的泡沫最終還是破滅了。

本文快刀三俠(微信ID: iyqkpd)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張祿

預調雞尾酒持續走冷,百億市場的泡沫最終還是破滅了。

當RIO(銳澳)母公司百潤股份在2月25日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時,其大幅下滑的營收和凈利,以及1.42億元的虧損,讓預調酒江湖的最後一面大旗左搖右晃。

而在2014年,預調雞尾酒被預測為下一個百億單品,行業年增長率達30%~50%之高;2015年,銳澳被百潤股份收購,100元變55億的財富神話將行業推向巔峰;年底,黑牛食品拍賣達奇生產線、總裁離職,銳澳銷量陡降、產品滯銷;2016年,銳澳持續虧損,冰銳被爆停產、裁員、欠費。

兩三年光陰,預調雞尾酒從新生,走向巔峰,再迅速雕零。一個品類在短短時間內曇花一現,實屬罕見,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2374de9e2e46f1a9ba5156a48a841bdd

周迅代言銳澳雞尾酒

423625ad70567832a7f6669ded8184ca

楊洋代言銳澳雞尾酒

國內的預調酒早在2002年、2003年便出現了,但市場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2年,兩大巨頭銳澳和冰銳的對峙從渠道轉向營銷,才將其從夜場逐漸拉入大眾視野。

明星代言、熱播劇植入、真人秀冠名,鋪天蓋地的雞尾酒廣告,瞬間抓住消費者眼球,成了“爆款單品”。

而銳澳和冰銳的營銷拉鋸戰,實際上是一場搶奪媒體資源的硬仗。受眾群體高度重疊,營銷戰略無限趨同,套路和打法也都采用高舉高打、空中投放,誰出手快準狠,誰就更有優勢。

7a03aac66b9cbe657bf23c2e9b9db718

銳澳雞尾酒贊助《奔跑吧兄弟》

cb41d642a320dc37d7e4a7a17264e5cb

銳澳雞尾酒冠名《奇葩來了》

aca44d77fdc80c3fc34bc38762741577

銳澳雞尾酒冠名《天天向上》

彼時,銳澳的生殺大權掌握在劉曉東一人手里,而背靠百年企業百加得的冰銳,對於項目開支往往需要步步審核,行事謹慎。2014年,銳澳終於以9.87億元營收成為行業第一,反超冰銳。

嘗到甜頭的銳澳,繼續強勢投放,2015年上半年銳澳營收16.17億元,維持高增速勢頭。百潤股份收購銳澳,100元變55億元的財富神話,更是將預調酒行業推上商業顛覆。

事情往往過猶不及,營銷也終讓銳澳,乃至預調酒整個行業自食惡果。

各個品牌紮堆、霸屏式的跟風營銷,令人眼花繚亂,興奮期也隨之被消磨殆盡,觀眾出現審美疲勞。而在2015年上半年創造超6億元利潤的銳澳,卻依然執著於娛樂營銷,絲毫不見其有撤退之勢。

事實上,銳澳的廣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僅2015年就高達3.3億元。今年上半年,在營收和凈利大幅雙降的同時,廣告費用也依然高達1.54億元,比公司凈利虧損額還要多出0.09億元。

另一方面,根據娛樂營銷帶來的膨脹效果,銳澳定下虛大的業績目標,導致大量“提前灌裝”的產品積壓在經銷商倉庫,銳澳自2015年下半年起便陷入滯銷困境。

持續、高額的廣告投放並沒有帶來銷量的持續增加,銳澳只是其中一家。

9ddc107b1f9ad982f9efafc4e583790d

銳澳雞尾酒植入《何以笙簫默》

386a2ed4506c29790f8c51d9c1c35e86

銳澳雞尾酒植入《杉杉來了》

這出大戲,從來不是銳澳的獨角戲

預調雞尾酒百億泡沫這出大戲,從來不是銳澳的獨角戲,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預調酒是直接被火焰煮沸了。

預調酒火熱的2014年,也是酒業深度調整、飲料行業銷量下滑的時期,產品滯銷、存貨跌價、電商沖擊等問題正困擾著酒企和經銷商,而以銳澳為代表的預調雞尾酒迎合年輕消費群體,切入細分市場,這無疑給處在迷茫中的酒企和經銷商看到了希望。

再加上多家權威機構預測報告的推波助瀾:到2020年,國內預調酒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200億元,甚至是300億元。

當主角銳澳反超冰銳成行業龍頭時,當100元變55億財富神話上演時,當銳澳業績成倍增長時……

觀望者失去了理性。

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五糧液等白酒巨頭紛紛跟進,黑牛食品、匯源果汁、喜之郎等也伺機推出各自的預調酒產品。借助高額廣告投放,媒體大勢宣傳,預調酒呈現出產品旺銷的氛圍,經銷商似找到“救命稻草”般,拼命下訂單,導致產品供不應求,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更多觀望者的瘋狂加入。

a9f8c5e17f8e1879e985a26a47ee43ec

黑牛食品的達奇雞尾酒

最典型的莫過於黑牛食品。黑牛主業下滑,不惜砸下重金,轉型進入預調酒行業,可達奇一上市,便遭遇寒冬,虧損嚴重,最後還被收購。現在黑牛又改做軟件,也是戲劇。

如今,預調酒百億泡沫破滅,在唱衰聲中,跟隨者也紛紛撤離,樹倒猢猻散。

百億泡沫破滅的4個教訓

瘋狂過後,總歸是要回歸於理性。預調雞尾酒短暫的一剎花火並未完全宣告終結,冷靜後的分析,不是為了下一次的百億泡沫,而是為了這次的繼續堅守。

1、營銷過度

以銳澳為代表的預調酒領先品牌,過於重視廣告宣傳。把精力放在如何吸引消費者眼球上,忽略了產品本身、消費者體驗等重要因素;高舉高打、空中投放的戰略,也忽略了產品落地、線下促銷等方式。

營銷只是企業宣傳的輔助手段,並非企業的全部,舍本逐末是企業經營的一大禁忌。

吳曉波在《大敗局》里也曾用秦池、愛多等眾多敗局案例說明一個道理:通常,巨額廣告投入並不能帶來持續的業績向好,反而會在短暫爆發式增長後陷入虧損窘境。

2、過度高估市場能力

預調雞尾酒的火熱是被廣告、媒體、商家炒出來的,其市場能力被大大高估,實際上並沒有權威數據所說的百億市場規模,至少按目前的發展來看,其增速也達不到預測的30%~50%。

作為新品類,需要一定時期的消費培育期,這個時間少則2-3年,多則10余年,切不可急功近利。

另外,在信息冗余的時代,媒體更像個放大器,好與壞都一樣放大。企業應該保持克制、冷靜,不應被市場狂熱裹挾而行。

3、產品缺乏壁壘

令人眼花繚亂的品牌,相似的包裝設計,相似的酒體色彩,預調雞尾酒幾乎沒什麽門檻可言,給了不良商家可趁之機。

他們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打著一次性買賣的旗幟,不註重產品質量,只是簡單生產產品,把價格壓得很低。一些經銷商貪圖便宜,前期大量壓貨,而消費者對於次品根本不買單,最後不僅經銷商苦不堪言,消費者也對整個行業生出厭惡。

所以,產品設計一定要有壁壘,有差異化,否則準入門檻低,便容易出現參差不齊、魚龍混雜、行業亂象。

4、定位不明確

目前,銳澳、冰銳等品牌定位實際上是模糊的。比如銳澳廣告詞“銳澳雞尾酒,愛的free”,“RIO在,超自在”,相較於“困了累了喝紅牛”,“滴滴一下,馬上出發”等廣告詞,明顯不能簡單粗暴地凸顯受眾痛點。

預調雞尾酒本身,介於酒和飲料之間。而酒和飲料的市場運作方式不同,白酒主要靠渠道利潤驅動,飲料則更加依賴消費者體驗。這尷尬的地帶也讓預調雞尾酒存活不易。

產品定位明確,能讓受眾在產生相關需求時,立刻想到該品牌,從而產生消費行為。同時,根據定位,進行傳播營銷、市場運作才能有效促進銷量持續增加。

結語

大浪淘沙之後,能留下來的必是堅守者。

很多時候你分不清是形勢讓你起飛,還是本事讓你起飛,當錯把形勢當本事的時候,形勢變了,自己就有可能從高空跌落。

最終決定勝負的,是堅持。預調雞尾酒行業雖遇寒冬,但這細分市場卻是真實存在的,銳澳如若能解決好庫存、產品落地等問題,走過寒冬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即使RIO扛過了艱困期,這個低準入門檻的市場,仍將潛伏著友商一哄而上的競爭危機,到時候RIO手里的底牌,還是砸廣告拉動份額嗎?畢竟預調雞尾酒70%以上的利潤,實在讓人垂涎欲滴

RI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815

企業“任性”還是管理“粗暴”?――安徽六安“最短命”共享單車事件調查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0/1115762.html

______.thumb_head

新華社合肥6月9日電 題:企業“任性”還是管理“粗暴”?――安徽六安“最短命”共享單車事件調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士華 周琳

剛剛投放的共享單車,當天中午即遭清收拉走,被網友調侃為“史上最短命”共享單車,這是近日發生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一起事件。究竟是企業未經政府同意投放車輛“太任性”,還是當地城管部門思維僵化管理“太粗暴”?單車管理是要先審批,還是先試水?如何避免對抗、尋找交集?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投放當日即遭清收 安徽六安現“最短命”單車

7日是摩拜單車在安徽省六安市投放運營的第一天,但當天中午,就有部分共享單車遭到清理被集中拉走,被網友調侃為“史上最短命”的共享單車。

摩拜單車公司安徽區有關負責人說,7日中午,公司運營專員在其客戶端發現部分車輛狀態異常,在無人使用騎行的情況下,先後有100多輛車被集中到了一家公司倉庫內。經詢問,對方是一家名為“永安行”的經營共享單車公司,該公司在市區內多個停放點搜集清理摩拜單車。

該負責人說,摩拜單車與永安行進行了交涉,希望討回車輛被拒絕,對方稱受城管委托清理單車,“但是一家企業怎麽可能代替城管部門開展執法,而且還是同行業競爭對手?這明顯有違常識。我們公司立即報警,在公安機關的介入下,對方被迫返還了車輛。”

當天下午,六安市城管局官方微博賬號發布一篇名為《關於共享單車有關問題的通告》稱,共享單車的營運屬於企業經營行為,但其經營卻占用了城市道路與市政公共設施,造成企業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沖突,這給城市管理和市民權益保護增加了難度。

該通告表示,結合六安市城區道路情況,如未經論證、審批,共享單車就大量投放營運,將給城市交通、城市市容市貌、市政設施管理帶來極大影響。截至目前,在六安市投放共享單車的營運方,未向政府報備、論證、規劃、審批,就擅自占用城市公共場地進行營運,違反了《安徽省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且共享單車營運方在單車管理措施不配套、管理機制不完善、選址不科學的情況下,隨意投放共享單車,會給市區帶來一系列管理問題。為此,城管部門將依法對已投放車輛進行處理。

嘴上說真誠歡迎 實際操作陷入“死結”

記者調查獲悉,六安市城管局要求共享單車企業走審批流程後,才能允許進入。但是,企業跑了多個部門,卻找不到哪個部門來審批、審批哪些內容。以城市管理為名設置的審批要求,卻成為了讓企業卡殼的現實難題。

六安市城管局辦公室副主任江自斌說,8日上午,城管局與摩拜公司專門就此問題進行了座談協商,城管部門對共享單車進入六安是歡迎的,但必須經過相關審批、符合相關規定。同時,城管部門建議摩拜單車公司前往六安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審批手續。

摩拜單車安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城管部門態度很明確,未經審批不允許進入。該公司按城管要求,前往六安市行政服務中心,先到綜合服務窗口,被告知需要去找行政審批部門。但是,行政審批說此事不歸他們,讓去找總服務臺。但總服務臺建議還是要找城管。“公司處境尷尬,審批流程成了死循環。”該負責人說,成功審批希望渺茫,因為目前公司已經不知道要找誰批、審什麽。

記者就此事聯系江自斌和六安市城管局副局長劉斌。江自斌說,摩拜單車需要找哪個部門審批、需要具體辦理什麽手續、符合什麽具體規定標準,他自己也無法明確告知記者。此事還涉及規劃、交通、交警等多個部門,不是城管一家就能決定的。另外,還需要通過網絡征求市民意見。

“市區突然出現很多共享單車,是誰投放的車子?不知道。是誰批準的?也不知道。”劉斌表示,共享單車是占道經營,占用公用資源,是違規的。必須經過批準。而且,六安市此前已經建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政府一期投資4000多萬元,去年已經投入使用。經研究,城管局發出了通報,決定對摩拜單車進行處理。

布局近百個城市的共享單車企業,為何偏偏在安徽六安“卡殼”了?摩拜單車安徽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共享單車是個新生事物,哪個部門審批、審批哪些內容等,不同的地方要求不同,有的地方城管負責,有的是市容局,摩拜單車已經在全國布局了90多個城市,從沒遇到過類似安徽六安的問題。此前公司雖然沒拿到正式批文,但與城管局領導進行了非正式溝通,但是不明白為何投放後出現如此大的反差。

有網友說,如果政府設置的市場準入標準明確,企業就很好辦,就怕一些地方官員嘴上說真誠歡迎,實際中處處設卡,企業一頭霧水,跑一圈也辦不成事。

從企業躲迷藏、政府“停禁扣”,走向尋找“共同交集”

究竟共享單車屬不屬於占道經營?“對於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采取什麽樣的城市管理手段,關鍵在於對單車如何定位。”同濟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諸大建認為,如果將其定位為完全的營運行為,占道就不合法;但如果是將其定位成市場的行為解決了公共服務,那麽現有制度則有調整的空間。

交通運輸部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張柱庭認為,公共產品是向公眾、社會開放的。從這個角度看,單車公司提供了公共服務也是企業經營行為,不能因為單車公司收費,就叫占道經營,這是有爭議的。否則,那是不是公交車道路上跑,也屬於占道?普通人騎車上班賺了錢,也屬占道?

日前公布的交通運輸部牽頭、10個部委起草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表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的重要方式。

作為綠色交通,共享單車既不是“純公共”產品,又不是“純私人”產品。諸大建認為,新生事物和現行制度有一定的沖突,需要的其實是包容。無論是企業只管生不管養,還是政府只處理不規範,這種“貓捉老鼠”式的對抗,並不利於從共享走向共贏。

多位專家認為,依法行政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底線。只有尋找出管理中的“最大公約數”,考慮其兩重性,才能讓這一便民創新之舉走到最後;同時確立準入標準,避免出現運營亂、質量差等行業亂象。

“企業應告別‘躲迷藏’,從投放走向運營,把單車作為一種線下運維服務,將50%的力量放到運營上;政府應告別‘停禁扣’,從處理走向溝通,將以前投在公共自行車上的力量轉移到對共享單車的管理上。”諸大建說。

張柱庭認為,共享單車的監管,要找好基本的坐標。我國節約能源法中明確規定,鼓勵使用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目前對共享單車的規定,都是“鼓勵”為先。而且,“這麽新鮮的東西,從來沒有立過法,哪來禁止一說呢?如果要設立行政許可方可進入,也需更高層面,而非一地一議”。

張柱庭說,從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慢行系統、綠色交通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過去通過行政力量一直很難健全,通過這次“互聯網+”的方式基本解決了。“對於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靠企業自我修複來解決,並不是一有問題政府就上來制止,政府管理監督企業,督促企業自行修複、不斷完善,而非一禁了之。”

有網友認為,一方面,當地政府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自行車公共租賃服務;另一方面,卻對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錢的共享單車拒之門外,背後的原因是什麽?是政府部門僅僅出於公共利益的目的,還是有其他原因?永安行公司可以打著城管名義去清收競爭對手的車輛嗎?這些盤旋在公眾心中的疑問,需要有明確的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80

泰合資本郭如意:風口短命,大錢謹慎,創業者需敬畏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5/166001.shtml

泰合資本郭如意:風口短命,大錢謹慎,創業者需敬畏市場
郭如意 郭如意

泰合資本郭如意:風口短命,大錢謹慎,創業者需敬畏市場

創業者要用過冬的心態來迎接資本春天的到來。

創業家訊(石海威) 11月14日,在泰合資本的內部媒體溝通會上,泰合資本創始合夥人郭如意和媒體分享了近期對一級市場的融資觀察,並從FA角度,給到了創業者一些融資和業務建議。

資料顯示,過去5年,泰合資本服務了包括ofo共享單車、快的打車、人人貸、51信用卡、一下科技、拼多多、貝貝網等多家明星公司。2016年,只有13人團隊的泰合拿下18個項目,融資金額超120億元,人均完成近10億元交易。

以下為分享節選,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2017年初我們發表了一個觀點,“創業者要用過冬的心態來迎接資本春天的到來”。這個觀點到今天為止我們也依然堅持,當時一個論斷是“資本的春天”正在到來,整個資本市場在回暖,但我們整個泰合的基調是謹慎樂觀的情緒,所以那時候我們的建議還是大家應該以過冬的心態去應對可能回暖的市場。現在,我們回顧過去這一年的狀態有這樣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中後期市場實際上是慢熱的,看起來全年熱點很多,但一直在切換,而且投資人雖然有了更多的錢,卻投的更加謹慎,整個投資市場的理性時代已經到來。

一級市場的“狂熱”只是假象:

募易投難,大錢紮堆在頭部項目

回到一級市場,我們有一個什麽樣的觀察呢?我們認為這個狂熱可能是一級市場的假象。為什麽這麽說呢?我們來分享一下我們的觀察:第一個我們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2017年募資容易、投資反而變難,而且中後期投資,馬太效應依然非常明顯。為什麽這麽說?我們來看一下,其實2017年的1月份到9月份,市場上總體募集資金的規模是1804億,比起2016年全年的募資規模已經有了明顯的超越。但是在投資規模上來講,2017年的1月到9月,同比2016年的1月到9月,反倒下降了17%左右,投資規模反而是下降的。

這點來看,就是說明了資金在大量的湧到頭部機構手里,但是機構的手還是比較緊的,投的規模並沒有同比放大,這是我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

另外,以前我們說天使機構化,VC PE化,現在已經是“天使PE化,大錢沒處花”。什麽意思呢?我們可以看到過去這幾年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有明星光環的個人天使都在成立自己的班子、團隊,借用自己當年的影響力,在市場上拿到更充裕的資金,開始參與到中後期的一些項目中。這些曾經在天使投資領域赫赫有名的機構,今天在我們很多中後期項目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會通過成長期基金或者合作基金基金一筆投出來1億人民幣甚至更多金額,這是曾經他們管理的整個天使基金的規模,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VC領域里,無論是傳統的強勢品牌還是新興的有活力的VC品牌,他們紛紛都在成立自己的中後期基金,動輒就是50億、上百億的規模,但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些基金他們投出的項目,今天沒有聽到哪一個基金出現在某個新興領域新興項目的大投資里,反而是比如紅杉,它可以去領投自己投過的項目,比如瓜子,融幾億美金的項目,紅杉可以站出來跟大家一起領投,比如經緯可以在瓜子項目里投大幾千萬美金,還有IDG在最新美團點評的投資里這麽高的估值他們也投了比較多的資金。這些機構在投項目的過程中,其實還是偏謹慎的,更加傾向於中後期這些相對穩定的,或者大家經常說的已經跑出來的“proven leader”,就是已證明的市場領先者。大家有了大錢,但依然是找不到好的標的,錢依然會湧入到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好項目中去。

板塊輪動,熱點和風口的壽命更短

一級市場這個假熱的第二個表現是什麽呢?就是投資的總量其實是持平的,但是熱點主要是在各個不同的板塊之間切換。與此同時又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熱點領域本身它的生命力是匱乏的。舉例講,2017年前三季度,市場披露的融資案例數量與2016年同期其實是基本持平的,2016年是430例左右,2017年是429例。在這種個別熱點的領域,比如汽車交通,其實就是出行這個領域。比如說物流這些領域,投資項目的數量都實現了接近百分之百的增長。但是與此同時,比如說去年熱點的企業服務,反而總體的投資融資比例有所下降,這是一個市場投資總量持平,但是熱點領域轉換的一個過程。

要註意的是這個現象背後,其實反倒是有一些引人深思的一些數據。舉例講,投資熱點或者主題切換的速度我們發現明顯的加快了。過去可能一年或者半年,最多半年是一個大家關註投資熱點或者主題的一個通常的周期,但是今天來看其實基本上每個季度都會有意的市場熱點湧出來,而且它們的生命力總體來講其實還是相對短暫的。

比如,2016年下半年,非常火熱的直播這個領域,大家已經看到從2017年初到現在,已經開始出現市場的收割、整合和退出了。比如講宣亞國際收購映客,最近大家看到的消息,頭條收購Musical.ly,這些其實都是印證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判斷,就是快速沖起的to C的流量平臺,到最後自己獲取流量,可能會遇到一些瓶頸,那麽很有可能這種擁有流量的,有合理的變現場景的機構變成他們最好的歸宿,這是我們當時看到的一點感受。

再看到其實2017年的二季度,4到6月最熱的主題共享充電寶,總共發生了有數據記載的,大概有25筆以上的融資,有50多家機構投資到這個領域里來,總的融資金額超過了15億人民幣。再就是7到10月,最近大家耳熟能詳的這個領域叫新零售,到目前為止公開信息可查的就已經出現了30多筆融資,有30多家機構入局,總的融資金額也超過了30億。這個領域一方面確實大方向存在機會,也有一些真正的創新在,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也比較公認,這將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且慢慢培養的領域。實際上新零售我們最近也明顯感覺到,早期融到資的很多公司在後續輪次的時候已經感受到壓力,一方面是競爭層面的壓力,很多類似解決方案里甚至出現了十幾家幾十家相似的公司在做;另一方面是自身增長的壓力,一旦走入線下,再好的解決方案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複制。所以結果就是,在B或C輪之後,要說服投資機構相信為什麽你相比競爭對手有差異化優勢,業務也能比其他人增長的更快,就變成了很多創業公司最大的課題。直觀說,就是很多新零售創業項目符合天使和A、B輪機構的投資標準——看方向、看團隊,但是尚未達到C、D輪機構的心理門檻——也就是看數據、看規模。

造成這樣壓力的主要原因,等真正深入到這個業務中去看的時候大家才明白,其實新零售不管是有人還是無人、架子還是盒子,插著互聯網翅膀的零售本質上還是零售,互聯網層面的打法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最終比拼的是供應鏈能力和運營效率。大家到最後還是看的傳統的這幾個最關鍵的因素,比如說商品選品與供應鏈、線下選址與複制這些話題。與此對應的可能就是一些經濟型的指標,比如說日商、增長、成熟期、盈虧平衡點之類關鍵數據。但是如果是純互聯網的團隊,對零售缺乏敬畏,希望純粹靠燒錢的互聯網打法去做,就可能導致這個行業,或者這個領域中間的公司生命力的持續性受到挑戰。

內部真實數據:

基本面為王,投資進入理性時代

下面重點來了,我們會分析一下我們內部的一些真實數據,根據這些真實數據,先說一下我們的結論,就是基本面為王。為什麽是這樣的一個結論呢?我們來一一看一下。

第一個重點數據是熱點領域項目的融資周期。

這是2017年全年我們操作下來所有項目的統計,從中我們看到熱點領域的中後期投資人其實是更加理性的,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這樣,有熱點我們就拼命撲上去追。

舉例講,最近比較熱的兩個大的領域,我們內部叫法一個叫智能,一個叫大消費。什麽叫智能,就是包括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這個方向;所謂的大消費,就是比如說新零售和教育兩個to C領域。我分別來說一下,比如說智能這個領域,我們看到在我們內部智能里面偏AI這樣的項目,他們平均的交割周期,從這個項目啟動到最終交割的周期其實是六個半月,大數據項目其實是三個半月。

怎去區分呢?其實AI的項目很多時候都是技術和團隊驅動的項目,他們可能離商業化,或者是說離應用場景還是有一些距離。大數據的項目可能不一樣,比如我們服務的幾個大數據項目,他們要麽就是有成熟的客戶,比如銀行,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實施的場景,另外又有比較清晰的商業化的合同。還有就是比如說幫助互聯網的公司去做客戶行為分析的大數據公司,也是一樣的,它有大量的客戶,它有明確的商業價值和商業合同。

這兩個的差別就在於,其實AI的項目雖然融資的節奏到了中後期,比如說B輪、C輪之後,融資的金額也變得比較大,但是因為整個的應用場景還沒有那麽成熟,商業化的節奏、進度也還沒有那麽清晰,即便是有了商業化,那你的可複制性又沒有得到驗證,所以投資人去考量這樣的項目會變得更加謹慎。反倒是大數據項目,其實商業化的場景比較清楚,並且商業化有了一定的進度,後續的可複制性也可以得到驗證,因為它都是to B的生意。所以反而是這樣的項目更容易去融到資。

大消費的項目也很有意思,新零售的項目,通常大家的考察周期會變得非常長,比如我們有兩三個新零售方向的中後期項目,從啟動到現在也過了小半年,所以其實我們預計總體的融資的節奏會是大概六個月以上,才會close。這些項目並不是代表它不會最終融資成功,而是說我們看得到中後期的投資人,大家確實很現實,大家都會去仔細的考察這個公司應有的一些數據,比如說日商、坪效,比如說單店的成長以及你的供應鏈的成熟程度、比如你的毛利,會看很多這方面的信息和數據。

當一個零售的項目,比如說你在線下已經有兩三百家店的時候,單就這些數據的梳理和準備可能都是一個相對長的周期,所以投資人對這些項目的判斷可能會變得更加的理性,和花更多的時間去從數據中間,從結果中來看到你這個項目的真實價值。

為什麽教育項目在大消費類項目里面,這個融資周期變得非常短呢?其實也非常好理解,就是教育項目在過去,尤其是在線教育,都一直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過程。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教育項目大家在線上攏了大量的流量,但是一直沒有等到變現的爆發點。但是就是在今年開始,整個80後父母教育意識的增強,以及互聯網基礎設施的逐漸的滲透,大家在支付能力、支付意願都起來之後,互聯網教育里大家的付費率開始急速提升,最終帶來的是教育這個行業整體融資變得熱鬧起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整個行業本身迎來了變現的高潮,就是真正的有商業價值的機會終於來了,所以才帶來了整個教育領域的融資機會,融資的節奏變得非常的快。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們有機會看到規模的變現和潛在的利潤了。

盈利成為機構判斷中後期項目的重要標準

另外一個我們內部的真實數據可以看到,虧損收窄,或者是否盈利,成為了中後期項目重要的一個判斷標準。什麽意思呢?我們會拿兩個指標來看,一個叫項目的周期,一個叫每個項目term sheet的數量。這中間我們看到,持續虧損的項目,平均的融資周期都在七個半月,就是說投資人就會持續的考察你,遲遲不敢下手,因為你一直在虧損,投資人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兒。這個時候他們的信心就會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是在投資人考察項目的過程中,或者融資過程中能看到虧損的收窄,或者能看到轉盈利的那天,馬上這個情況就會有所變化。

比如我們有個項目,在融資啟動的時候,它單月的虧損是非常高的,在它融資真正完成的時候,它的虧損降到了當時單月虧損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收窄的幅度非常大。它又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項目,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盈利能力的這樣一個團隊的水平,所以在這個狀態下,投資人就非常踴躍的開始認購,後續的融資就遠超預期。但是在這個公司前面的半年時間里面,一直是處於一個投資人不溫不火,大家坐在旁邊觀察這個項目的這種狀態,直到這個虧損收窄,這個狀態出現,它的速度會突然加快,這是關於項目周期。

每一個項目收到term sheet的數量,這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持續虧損的項目,平均我們能收到的也就是四個term sheet,而這四個term sheet,因為大家的信心不太足,很有可能質量會受到影響。但是虧損收窄,或者有盈利的項目,我們平均收到term sheet會在10.5個。這是什麽概念?其實我們在處理任何項目的過程中,第一從來不鼓勵我們的客戶多收term sheet。因為對你來講,這個offer不是多多益善的,只要拿到你想要的offer,最終鎖定,並且轉化成投資你的那個投資機構,這就足夠了。反倒不是說我應該收更多的term,最後還要一一的去跟機構拒絕。

因為我們合作的還都是行業中間的頂尖機構,我們不希望這樣讓我們的客戶在機構中間口碑受損。所以通常遇到一個項目比較火熱的時候,我們會非常坦誠的跟投資機構溝通說,不好意思,後面可能再出term的價值就不一定大了,因為公司前面已經有比較穩妥的,或者已經有比較確定的投資人了,但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攔著的情況下,還會出現收到超量term sheet的情況。

比如我們前一兩個月前剛close的一個交易類的項目,即使我們同事大量攔著,它都收到了十四五個term,如果不是我們這樣攔著的話,可能小二十個term都收到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個真實的狀態。大家都說是不是投資機構過於跟風?其實也並不是,還是因為項目自己做的足夠好,基本面有了非常健康的一個狀態,大家才會趨之若鶩。

持續虧損的項目就沒有這麽幸運了,其實我們所服務的持續虧損的項目,也都是項目中間精挑細選的,至少在自己的領域做得非常好的項目,它的虧損可能是因為這個項目階段的問題,正處在一個相對持續投入期,並不代表說這個項目本身有什麽樣的問題,但即便是這樣,投資人對這種虧損的考察,或者在一程度,是遠超大家想象的。所以其實到最後依然有投資人願意給這樣的項目出term,但是這樣的項目收到的term的數量,要比虧損收窄或者盈利的項目差得遠。

這里面分享兩個我們內部很有意思的數據,一個叫飛單指數,什麽叫飛單指數呢?我先解釋一下飛單。飛單的意思就是說投資機構通常會給公司首先出一個投資意向書,我們說叫term sheet。在個term sheet之後,投資機構可能會進行一系列的更深入的,比如說第三方的盡調,在那樣的基礎上,投資機構最終決定來投資這個項目。但是有的投資機構出完了term sheet之後,還有可能不會去做投資,因為這個term sheet通常都不是去綁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把這個投資機構成為飛單,或者是我們叫放鴿子。

在我們內部我們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說,持續虧損的項目被飛單率超過50%。什麽意思?就是說並不代表個飛單就是這個項目最終沒有融成,有可能是有一家機構出了term但最後這家機構沒有投資,但是有其他機構依然認可這個項目,做了投資。但是這個項目依然會被我們認定為被飛單,因為有機構出了term沒投它。

我們發現這種持續虧損的項目,單拎出來看,它們的被飛單率會超過50%。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也就意味著本來持續虧損的項目收到term的概率就相對小,比如平均就收到四個term,這中間又有兩個其實這個term是不那麽牢靠的,很有可能要飛掉單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對這個項目來講,他們可選擇的投資機構就會相對的範圍就會窄很多,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還有一個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叫超額指數。超額的意思是什麽?就是你想融資,比如想融一個億美金的融資額,但是投資機構願意來投資你的機構,他們認購的總金額數加在一起可能超過了四億美金,這個就叫超額認購。我們看了一下,我們內部盈利的項目,他們的融資金額超額認購超過375%。這是什麽概念?就是意味著說,我們盈利的項目在市場上去面向機構,去融資的時候,通常能有超過它需要資金的接近四倍,來認購它想融資的份額。就是它是有十足的保障,來保證它的融資成功的,甚至它有機會去把所謂想要投資它的機構排個序,挑自己最喜歡的一兩家,讓他們來做投資,這就是一個比較現實的狀態。

創業者應該真正敬畏市場

那怎麽做到關註公司的基本面呢?我們是這樣幾個建議:

第一回歸常識,這是一個回歸價值的過程,什麽叫回歸常識?舉例講我們前段時間內部複盤互聯網金融過去兩年的情況,我們看到有些公司上市了,有些機會我們抓住了非常好的標的,有些機會我們主動放棄了,為什麽?記得在現金貸領域當時有很多項目,但我們最後一個項目都沒有做,什麽原因呢?當時我們內部討論大家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某一個領域里面所有在創業的公司都在掙錢,都在盈利,並且每個人都掙到了大量的錢,哪個行業出現過這麽好的狀態?為什麽?事出無常必有妖,回到常識來看這件事情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來反思一下不對在哪?比如我們回顧美國,美國鼎盛時期企業出現過七個信貸公司,出現過百億美金的兩家上市公司,今天已經一家都不存在,它的系統性風險,拆東墻補西墻的共債風險帶來了很大的行業壓力。這個過程其實很簡單。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我們主張創業者要有充分的用戶視角,這個用戶視角並不是創業者個人的用戶視角,比如自己有需求就判斷市場上大家有剛需,而是你要服務的用戶長什麽樣子,他在哪里,他有沒有這樣的需求,通過挖掘他的需求,你是不是通過先提供一點產品和服務去滿足他,再經過不斷的叠代精進讓它變得更加有價值,所以回歸常識是我們認為至關重要的第一點。

第二個是精益管理,這里其實主要是這麽幾層意思:第一就是首先註重公司的內部管理和預算。比如說前一段時間看到有天使投資人在感慨,說我投了這個項目,就應該讓他們單點突破、擴大規模、舍命狂奔,精細管理可能是以後的事情。其實我們是不認同這樣的觀點的,因為其實任何一個企業在一開始都是可以通過管理,把這個業務做得更聚焦,或者是說更有價值。

舉例講,如果一家公司一開始訂了一個大方向,就全力去拼,但是沒有了解清楚用戶的需求的話,很有可能會踏空。但是如果很清晰的制定好、了解好自己的用戶是誰,並且不斷地去打磨和獲取用戶的反饋,很有可能在小範圍的測試內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然後再去放大,再去快速的成長,很有可能就在行業中間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精益管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重視自己的預算和現金流。這一點上其實很多初創企業的創業者,甚至是到中後期的創業者都是不那麽重視的。我們經常遇到新服務的項目,看到他們上一輪融資的財務報表,為了滿足投資人的需求,把後面幾年的財務預算調的非常高,甚至有些地方是有違常識的。比如說前面一年虧損一個億,後面一年就可以做到盈利兩個億。這種違反常識的事情,其實只能更多的害到創業者自己,所以我們通常都是會幫助我們的客戶和創業者朋友,在預算的制定過程中,大家一起以業務作為出發點,去找到業務增長中的關鍵增長點是什麽,以及怎麽樣去把控這些增長點,並且最終幫助公司實現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要重視關鍵的運營指標,也就是我們說的一些KSF,比如說單位經濟模型,比如說生命周期模型,比如說消費者推薦指數之類的這樣的一些關鍵數據。這樣才能幫助自己在對自己的企業了解中變得更加的清晰。

第三個點是擁抱融合,這一點上其實剛才也有提到,就是很多傳統產業的機構開始對新興產業表示出一些擁抱的態度和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新興的創業者或者互聯網創業者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去考慮自己的業務跟傳統業務中間可能存在的協同,要抱著一種擁抱融合心態去跟他們積極的溝通和合作。

第四個是叫敬畏市場。這個敬畏市場的意思就是說,不能逆勢而動,首先你的業務戰略要切實可行,不能為了融資而定戰略。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不能說我想要融資了,我就出來融,而不考慮我的現金流是怎麽樣的、市場環境是怎麽樣的,這樣的話很有可能讓自己的業務發展節奏和融資節奏都受到極大的影響。

另外尊重市場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要尊重投資人,大家去跟投資機構交流,如果你對對方的品牌不夠了解,或者是說不夠認可,那你寧可多花一點時間了解一下這個機構,而不要輕易地去跟對方交流,最後因為不熟悉這樣的機構,又不去尊重別人,這樣的話其實長期來看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創業者的口碑。與此同時尊重投資人並不代表需要去盲從,舉例講我們曾經服務過的一個客戶,他比較喜歡探究投資人比較喜歡聽什麽樣的故事,如果這個投資人喜歡這樣的一個角度,我就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闡釋我的創業模式。但是這個客戶本身他是一個金融性質的業務,當他遇到投過很多電商領域的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投資人,遇到這樣的投資人的時候,對方問他說,你是不是一個電商平臺,他就以為對方喜歡電商,那就主動迎合去說,是的,我是一個電商平臺。但是這個投資人挑戰到說,那你怎麽去做選品,怎麽去做供應鏈管理,怎麽去做前端一直到後端的品控,各個環節的問題的時候,他就完全回答不了了,因為這並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並不是他正在做的業務。所以我們通常是建議創業者,要以自己真實存在的業務狀態為出發點,去對外闡釋自己的價值,而不應該去盲從投資人的一些疑問或者是他們的一些建議。

以上就是我們對創業者融資和業務,更重要的是業務的一些建議。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78

美国最“短命”CEO:上任仅17天即遭解雇

1 : GS(14)@2011-09-26 21:12:38

http://news.imeigu.com/a/1317014760924.html
北京时间9月26日午间消息,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称,调查显示,企业CEO的任职时间平均为6.6年,低于10年前平均8.1年的水平。而对于从公司外部招聘来的CEO而言,他们的平均任职时间仅为4.1年。
以下为史上任期最短的CEO排名:
1、华盛顿互惠银行原CEO阿伦•菲什曼(Alan Fishman)
任职期限:17天
任职时间:2008年9月8日至2008年9月26日
菲什曼接手华盛顿互惠银行时正值金融危机期间该行破产之际。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美国政府安排摩根大通接管该行,菲什曼此后便被解雇。
2、美国国际集团原CEO罗伯特•维伦斯坦德(Robert Willumstad)
任职期限:3个月
任职时间: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
在维伦斯坦德任职的短短三个月里,美国国际集团的股价暴跌了97%。在美国联邦政府接管该公司之后,维伦斯坦德被迫辞职。他也是该公司三年内炒掉的第二个CEO。
3、时代公司原CEO杰克•格里芬(Jack Griffin)
任职期限:5个月
任职时间: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
格里芬任职期间发表了许多不当言论,而且大举投钱咨询重组问题。就在董事会要求其辞职时,他还依然坚称其作出了杰出的工作。有消息称,他曾要求公司领导花24小时时间来考虑他的选择,但却得到否定的答复。
4、通用汽车原CEO埃德•惠塔克里(Ed Whitacre)
任职期限:9个月
任职时间: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
惠塔克里任职期间改善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准备进行IPO。不过,随着IPO计划的推进,潜在投资者希望通用汽车能够有一个引导公司超新方向发展的长期CEO,但可惜的是惠塔克里并不是合适人选。
5、通用汽车原CEO韩德胜(Fritz Henderson)
任职期限:9个月
任职时间: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
在汽车业救助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通用汽车原CEO瓦格纳(Rick Wagoner)辞职,之后韩德胜便接任该公司CEO职位。不过,他任职期间与通用汽车董事会的协作缺乏灵活性,这也为他最终离开通用汽车埋下伏笔。
6、Myspace原CEO欧文•范纳塔(Owen Van Natta)
任职期限:10个月
任职时间: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

纳塔曾担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之后又担任过在线音乐初创企业Project
Playlist的CEO。他似乎很适合领导Myspace,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他执掌Myspace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公司状况并无好转。对于他的
离任,有传言称他一直试图被公司解雇。
7、惠普原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
任职期限:1年
任职时间: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
李艾科曾在SAP AG任担任了为期10个月的CEO,随后跳槽加入惠普。他任惠普CEO期间的业务败笔也屡见不鲜,其中包括平板电脑Touchpad在推出仅七周之后就撤下、公关危机、以及财报表现不佳等。
8、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原CEO薇薇安•席勒(Vivian Schiller)
任职期限:1年2个月
任职时间: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

勒在任职期间引发了诸多争议。该台记者约翰•威廉姆斯(Juan
Williams)在福克斯新闻频道就穆斯林发表不当言论后遭解雇,这一事件引发争议。此后,有积极人士翻出了席勒对茶党发表不友好言论的视频,这对于需
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的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因此席勒被董事会解职也不足为奇。
9、波音公司原CEO哈里•斯通塞弗(Harry Stonecipher)
任职期限:1年3个月
任职时间: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
斯通塞弗是在退休之后出任波音CEO的,但此后爆出他与波音某位女高管存在不正当关系。因此,波音高层认为当时67岁的斯通塞弗的这场婚外恋丑闻引发了针对其领导能力及责任的巨大担忧。斯通塞弗之后决定辞职。
10、苹果原CEO吉尔•阿梅里奥(Gil Amelio)
任职期限:1年4个月
任职时间:1996年2月至1997年7月

梅里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苹果正执艰难处境的时候加入该公司的,当时他准备大展身手重振苹果。不过,事情并没有按他想像的轨道发展。尽管因为回绝了
另一家公司的收购提议而最初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但他最终裁撤了3000名员工,而且苹果在他执掌期间出现了7亿美元的亏损,这是硅谷科技公司创下的最高亏
损规模之一。
11、宝洁原CEO迪克•雅格(Durk Jager)
任职期限:1年5个月
任职时间:1998年9月至2000年2月
雅格在任职期间采取了大规模重组计划,拟通过推出新品、关闭工厂、裁撤职位来梳理公司业务并提振利润,然而,这却导致宝洁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12、Sunbeam原CEO邓拉普(Al Dunlap)
任职期限:1年11个月
任职时间:1996年7月至1998年6月
邓拉普任职期间,Sunbeam形势恶化,并最终破产。邓拉普被疑做假帐,此后被禁止再在公开上市公司担任CEO。
13、美联航原CEO詹姆斯•胡宾(James Goodwin)
任职期限:2年3个月
任职时间:1999年7月至2001年10月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前,美国联合航空的经营形势就已不容乐观,胡宾在911事件发生一个月后便被公司解职。在他任职期间,美国联合航空与全美航空公司
(US
Airways)的合并交易未能达成,而且劳工纠纷导致该公司在2000年夏季出现26000个航班被取消的事件。此外,他还负责了与罢工飞行员之间的和
解事宜,而这导致行业成本猛增。
14、美国脱口秀电视频道OWN Network原CEO克里斯蒂娜•诺曼(Christina Norman)
任职期限:2年4个月
任职时间: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

曼在美国“脱口秀天后”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的脱口秀电视频道任CEO约两年时间,在此之前,她曾担任MTV的总裁。不过,OWN
Network并未获得外界认可,受关注程度不及温弗瑞的预期。该频道的部分节目收视率不佳并被取消。于是,就在OWN
Network上线仅四个月之后,温弗瑞决定解雇诺曼,并由自己出任CEO。
15、戴尔原CEO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
任职期限:2年6个月
任职时间: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
在罗林斯执掌戴尔的最后一年,戴尔失守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落败于惠普,而且收入也低于分析师预期。
16、Circuit City原CEO菲尔•斯库诺弗(Philip Schoonover)
任职期限:2年6个月
任职时间: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

库诺弗任CEO期间,电子零售商Circuit
City曾经历了财务状况最为艰难的一年,亏损超过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惨淡的经营业绩令潜在收购方望而却步。在斯库诺弗的领导下,Circuit未能
实现壮大,甚至较此前进一步衰落。美国财经网站MarketWatch认为,斯库诺弗是年度最差CEO候选人之一,因为Circuit
City股价在他任职CEO期间跌去了70%。
17、雅虎原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
任职期限:2年8个月
任职时间: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
巴茨本月早些时候被雅虎解职,她任职雅虎CEO期间犯了诸如人才流失等许多错误,而且还错过了与微软和Hulu的重大交易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064

腰圍超過身高一半折壽隨時短命20年

1 : GS(14)@2014-09-08 23:35:16

擁有一條「士啤胎」不但影響外表,更可能是短命的象徵!英國一項研究將腰圍(圖)和壽命的關係量化,假如30歲男士的腰圍超過了身高的一半,壽命會短1.7年至20.2年不等,視乎「士啤胎」多大。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教授阿什韋爾(Margaret Ashwell),根據英國過去20年的醫療紀錄,分析出腰圍與身高比例對健康的影響。以身高5呎10吋的男性為例,最理想的腰圍是少於35吋,若然腰圍達身高60%(42吋),就會短命1.7年;若腰圍是身高的80%(56吋),就短命20.2年。至於5呎4吋高的女性,一旦腰圍達身高60%(38.4吋),會短命1.4年;若腰圍是身高的80%(51.2吋)則短命10.6年。阿什韋爾指由於腰部積聚了人體中心的脂肪,影響主要器官運作,引致心臟病和糖尿病。她期望研究能提供一條簡單及全球通用的健康公式,取代肌肉與脂肪不分的BMI指數。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08/188592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40

唔孝順死快啲五大短命職業你要知

1 : GS(14)@2015-10-13 07:29:45

據熱聞報道,日本有研究指出5項高危職業,首五位職業包括保險、廣告代理、具風險的企業中途招聘員工及貿易公司職員。而調查發現,芸芸職業中,網頁策劃員是「最易早死」的高危職業。最易早死職業首5位:1網頁策劃員2貿易公司職員3企業中途招聘員4廣告代理5保險如果閣下並非上述5大高危職業從業員,擁有閣下10大生活惡習,命都短幾年,包括:1房間充斥大小雜物2睡房不讓他人進出3食好多垃圾食物,例如即食麵4光天白日拉埋窗簾5冇同父母聯絡6結婚後與伴侶關係差7放假不跟任何人接觸8玩遊戲冇底線9有收集癖好宅男宅女10冇儲蓄習慣掌握財經生活資訊,即Like「蘋果ATM」fb專頁啦!
http://fb.com/appledailyat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3/193305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01

中度肥胖短命三年男比女風險高3倍

1 : GS(14)@2016-07-15 05:16:29

肥胖或超重引起健康風險,已是老生常談,但不少人仍然忽視問題嚴重性。一份最新國際研究顯示,中度肥胖人士會短命3年,而男性比女性因肥胖而早死的風險高出3倍。鑑於過去的數據主要依賴歐洲及北美,英國牛津、劍橋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收集了由1970至2015年間、32個國家近400萬名非吸煙人士的健康數據,號稱是歷來最大規模。科學家藉此分析體重指數(BMI)與死亡的風險。根據BMI數據,體重指數在18.5至25為正常;25至30為過重;30至35為中度肥胖;逾40便屬嚴重肥胖。研究發現,過重人士平均短命1年,中度肥胖人士短命3年;當中男士要特別注意有關風險,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皮托(Richard Peto)稱:「男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比女人高出三倍。」他又指減磅過程的確非常困難,所以也建議人們在中年前盡量保持正常體重,這比中年後努力減肥較為容易。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5/196961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